和谐经济模式

2024-06-09

和谐经济模式(精选10篇)

和谐经济模式 篇1

全球经济低迷的2009年, 世界的眼光都在关注中国。外国媒体指出, 只有中国才能带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中国经济模式成为世人讨论的焦点。然而, 刚刚走过六十年的新中国在经济模式上进行过艰辛的探索, 中国经济模式经历了从一元化经济体制到和谐经济体制的发展道路。

1 一元化经济模式的建立

1.1 一元化经济模式在我国的确立

1952年年底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首次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借鉴苏联经验, 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过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到1957年我国初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经济体制, 即计划经济体制。一元化经济体制在农村的确立主要是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的, 这也是推动一元化经济体制形成的急先锋。到1956年年底, 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 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 也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国。到1956年年底, 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 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手工业的合作化,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的影响下, 采取手工业全行业一起合作化的办法, 到1956年年底, 参加合作化的手工业人员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这也就是说, 一元化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起来。

1.2 一元化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一元化经济模式在新中国的早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一经济模式能够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对于维护新兴政权的社会稳定, 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中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 意义重大。

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一体制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从经济结构上看, 一元化经济体制片面突出重工业,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这样造成了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不协调, 这一状态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增长方式上看, 在长期一元化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 经济的增长单靠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大规模的投入来维持, 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资源的严重浪费, 环境的极度破坏, 为了满足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造成的沉重人口负担。一元化经济体制的长期存在还严重阻碍了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

2 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经济模式的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经济模式的探索

毛泽东强调:对于马列主义理论, “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 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 包括马克思的话, 都要照搬, 那就不得了。”对于外国的经验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 或者一概照搬。

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经济模式探索的里程碑。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思想, 这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邓小平1962年7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和在接见共青团干部的时候, 认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 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就是哪种形式上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并且引用了刘伯承常说的那句民间谚语:“不管黑猫、白猫, 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2.2 改革开放以来和谐经济模式的初步形成

从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1992年,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的认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 最为活跃的农村率先打破了原有的公社一元化经济模式, 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展开, 城市改革被迅速带动起来, 原有的一元化所有制, 也就是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私有制 (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 逐渐被社会主义经济所接受,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模式。随着所有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也随之改变, 原有的“一大二公”思想被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所取代。从“容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再到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与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伴随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区域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和发展完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和谐经济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和谐经济模式的认识不断加深, 探索不断深入。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与探索才使中国特有的和谐经济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浪潮中独领风骚。

3 建立和谐经济模式的意义

3.1 和谐经济模式的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和谐经济模式的逐步形成,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到2008年的30多万亿元, 我国经济实现了台阶式的发展目标。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空前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改善, 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优越性日益凸显。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紧紧依靠人民,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的基础。历史证明, 倒退没有出路, 只有坚持和谐经济模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和谐经济模式下的发展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3.2 和谐经济模式的实践意义

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 而我国经济却一枝独秀, 专家预测2009年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世人在惊呼的同时都在研究、学习中国经济模式, 和谐经济模式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希望。中国经济模式成功抵御危机广大发达国家经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是广大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构建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实践过程中的有益参考。通过这场危机我们可以看出, 和谐经济模式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甚大。

回顾历史, 新中国刚刚走过六十年, 六十年成果丰硕。但是,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尚未实现。中国共产党必须总结经验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局面, 在和谐经济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和谐政治, 和谐文化局面, 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2]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4]邓小平文选 (一九八三——一九八五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和谐发展 篇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模式倡导以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产过程遵循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再使用原则要求制造的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丢弃。要求生产者应该将产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以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还要求制造商应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由于更新换代而淘汰原产品;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以和谐理念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篇3

关键词:和谐,循环经济,海洋,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再用、循环” (3R) 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目前,国家通过论证了1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同时正在进行5个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20多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辽宁、江苏已制定和实施了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或规划,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色,初步总结形成了《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将中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建设引入科技含量高、规范和高效的轨道。

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前提之一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前提之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二) 人类和谐发展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在新时代提出了: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优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三、以和谐的理念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思路构想

毫无疑问,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 深入认识海洋,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二)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实施有特色的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依托循环经济原则,形成和谐人海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第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三,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重要原则;第四,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第五,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国家提出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以法律为保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的体系。

(一) 完善法律的保障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 建立以科技为动力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

(三) 构建以保护为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四)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 2003-18.

[2]管华诗, 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3]杨金森.把握海洋开发新形势, 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EB/OL].http://www.soa.gov.cn/leader/12031c.htm

[4]崔如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探索, 2004, (5) .

年度经济人物的和谐情怀 篇4

一个人的财富只是一张统计报表,相较而言,一个人在创造财富、运用财富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与情怀更弥足珍贵。

2007年1月20日晚,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从央视的这张年度经济人物表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中国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的转换。

在总结这次评选时,不少媒体看到评价体系倾向于环保与责任。将这一观点发展一步,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2006年发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和谐目标与和谐理念成为指引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目的论角度而言,和谐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相对平衡状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达成的相互宽容与相互谅解;从方法论角度而言,和谐是一种指导生产、生活的发展理念与发展哲学。在央视的这张表单中,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经济发展理念及手段的认识也更为清晰。

这一获奖名单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代表人物有李嘉诚和刘永好。2006年,李嘉诚捐出480亿(占其个人资产的1/3),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投资;刘永好带领新希望集团开始“新农村试验”,计划5年内分阶段帮助全国100个村脱贫致富,首期计划帮助30个村。

第二类强调经济发展与制度的和谐。代表人物有尚福林、姜建清和沈南鹏。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股权分置等重大发展障碍。2006年,沪深大部分公司完成股改,工行突破传统体制,以“A+H模式”上市,尚福林、姜建清的入选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为注重制度创新。

沈南鹏则代表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他剑走偏锋,在传统的大众服务业,取得了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成功。2006年10月,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作为第一家非互联网、非IT类的纯消费品公司,如家快捷颠覆了纳斯达克中国概念。

第三类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重在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代表人物有从事废纸回收再生产的张茵、昭示新能源发展前景的施正荣以及对三江源生态环境作出重大贡献的哈西·扎西多杰。

第四类强调自主发展与民族品牌,与第三类一样,也重在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航的李家祥在“星辰计划”中,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安排,令国航与国泰航空的航线覆盖南北半球。华旗资讯的冯军则带领华旗资讯和爱国者系列产品迅速成长,令移动存储行业成为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领先于国际市场的IT产品领域。此外,格力董明珠、波司登高德康的人选也缘于其代表的强大民族品牌。

至于苏宁的张近东,虽然评语是:“他是深沪两市个人财富的冠军,但他更愿意与人分享成功;他已经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巨头,但他的目标是百年老店:打造中国的沃尔玛。”但观察张近东的表现,后者在评选中占的分量显然更重。

论喀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篇5

一、喀什生态环境现状

1.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喀什位于天山南麓,西有帕米尔高原,南有昆仑山及喀喇昆仑山,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受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干旱缺水的影响,植被稀疏,生物生长量低下;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条件下,有限的绿洲镶嵌于戈壁沙漠之中。

2.干旱多风的自然环境。

喀什地面物质形成为河流、湖泊冲积物,沙质深厚、疏松,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疏松沉积物被吹扬、搬运,土地容易沙漠化,加之喀什降水量极小、蒸发强烈,极易诱发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加剧污染物的积累。

3.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

喀什现有各类林地面积2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9%。绿洲散布于盆地、戈壁、沙漠边缘,生态环境极易受外部自然因素的作用,范围的扩展和萎缩也受制于山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内部的环境质量不仅受荒漠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更取决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二、面临的机遇

1.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环境保护事业。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地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高科技有力地拉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影响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极大地缓解了资源短缺,遏制了环境恶化,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促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构成了经济发展日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摆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面临的挑战

1.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

由于历史原因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喀什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企业较多,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物产生的总量还将呈增长趋势,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更大的压力,要完成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大幅度降低污染负荷,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环境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喀什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环境保护要成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环保工作刻不容缓。

3.生态经济建设中的民族关系问题需要及时妥善解决。

西部现实的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要尽快使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经济发展不至于影响生态环境,这就面临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冲突,当这两对矛盾事实上体现为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西部地区和消费生态公共产品的东部地区的矛盾时,就会造成民族矛盾。[1]

四、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策略和措施

1.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为了生存需要,应优先发展经济,使人民摆脱贫困,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后才有能力和实力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2]喀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一定要紧紧抓住大开发的机遇,通过国家的支持和内地省(市)的对口帮助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从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步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2.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喀什实施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开始大规模治理污染。喀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初始时期和较低的收入水平下,要注意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低污染、低生态消耗的经济体系,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走“边发展,边治理”的生态经济建设道路。[3]

3.用循环型经济助推可持续发展。

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4]喀什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削减污染,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

4.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给力经济建设。

环境容量是喀什的一个优势资源,只要做好项目选址,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就可以吸引内地环境容量饱和地区的项目来投资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以保护现有的生态为基本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5]喀什提出,建设工业开发区要合理选址,科学地利用荒漠戈壁等环境容量大的区域,实事求是地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避开环境敏感区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载、饱和的区域建设工业开发区,已成为喀什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条重要思路。

摘要:喀什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独特的气候条件决定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喀什经济开发区在繁荣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协调和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于喀什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喀什,经济,生态,和谐发展,新路

参考文献

[1]李锦,等.西部生态经济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80.

[2]延军平.西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1.

[3]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0.

[4]张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再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48-50.

和谐经济模式 篇6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 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 使人们和谐相处, 充分激发社会活力, 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只有首先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 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一最基本的需求, 人民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其他利益。因此, 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 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 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 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 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 发展生产力, 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3.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 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 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 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 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改革开放30年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虽然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这就为市场经济消极性、缺陷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更多空隙, 从而产生竞争无序和失范、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和谐现象, 而这一切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 越迫切需要和谐机制来引导、规范、推进和保障, 以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秩序。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 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 发展市场经济, 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 消除不和谐因素,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2005年2月,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与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有着共通的地方, 因而是可以相容的。

首先, 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是不能够运行良好的。同时, 完善的法治体系也需要民主作为保障。发展市场经济, 能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促使国家民主法治体系的完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 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 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 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 在公平竞争中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 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生产者经营者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竞争, 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实现优胜劣汰。因此, 发展市场经济,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 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 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 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 “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 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 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 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为了追求利益, 相互竞争, 不仅使社会充满着活力, 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 还能促使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 这就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另外, 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 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 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 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 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同样, 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 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 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宏观上, 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 是相容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 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 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首先从人出发,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 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 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 诚信友爱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 要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档案, 完善现代信用体系, 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 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实现公平正义, 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 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 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 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 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 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4. 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要促进社会公平, 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规划”方法指导下, 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 制定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分配政策;要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 并以法律形式来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 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 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 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 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 既具有竞争机制, 也应该有和谐机制, 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 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坚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北方经贸》, 2005年第10期

[2]顾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 2008年第1期

[3]燕传林:《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消费导刊》, 2007.12

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篇7

一、实现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意义

构建和谐的油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油区经济和谐发展是油田企业应对国内外竞争, 实现自身发展的要求。

1.实现油区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体现,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物质基础, 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田企业大多存在单位多而分散、人员多而复杂的情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 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从油田的实际出发, 不断增强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 保持企业的和谐稳定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就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2.实现油区经济和谐发展是石油企业应对国内、国际竞争的需要

竞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开放的市场环境既是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是更大的挑战。在勘探开发水平、原油平均成本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专业施工队伍的能力看, 国外石油专业施工队伍以先进的设备、灵活的经营手段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已经进入我国市场, 有些国内油田拓展国际市场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有的油田专业施工队伍在国际市场上还只是刚刚起步。从机械制造行业看, 国内有些油田的一些主要产品, 国内某些企业也在纷纷上马, 国内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市场形势下, 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必须把油田内部的事情办好, 保持油区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实现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难点

1.油区治安问题

石油企业与一般的工厂企业相比, 在生产经营上具有点多、面广、跨度大的特点, 以胜利油田为例, 其勘探开发区域分布在山东省8个市的28个县 (区) 以及新疆准葛尔盆地, 探矿面积多达15万平方公里。油田企业的这种特点要求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治安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油区的治安环境变得复杂起来, 正常的生产秩序受到极大影响。近年来, 虽然油田和地方政府都做了很多努力, 但油区生产治安秩序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 打孔盗油、窃气违法犯罪活动猖獗。油区盗窃油气案件经常发生, 并且出现由打孔盗油转为挖“地道”、锯井口盗油的现象, 有的公然在井站抢劫储油罐里的原油, 给油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第二, 盗窃油田电力问题严重。油区内私拉乱扯电线现象较为普遍, 窃电屡治不绝, 导致油田成本升高。电费的持续增长, 不但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持续发展, 而且也成为影响油地关系的重要因素。

第三, 违法乱章占压输油气管道问题突出。油田输油气管道、井场及通往井场的道路被各类房屋、庄稼秆等违法违章占压, 给油气管道的维护、抢修增加了难度, 也给管道沿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1]。

2.油地之间的问题

油田企业地理位置偏僻, 布点分散, 生产经营与地方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油田所在的地方政府采取措施, 加快发展经济, 有些方面与油田的生产经营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油田生产建设之间的矛盾。近些年来, 农村经济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农村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时期, 利用现有土地和靠近油田的优势发展经济的趋势比较明显, 这种情况处理好了有利于油田和地方经济发展。但有的地方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不顾及项目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把一些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在与油田井站、管网比较靠近的地方, 有时以影响项目效果为由要求补偿, 影响了油田的生产经营和正常的施工作业, 加大了油地关系的协调力度。

第二, 地方政府对油田收费的职能部门多, 并存在交叉、重复收费现象, 直接增加了原油生产成本和油地关系协调的难度。在一个地区项目施工, 既要向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征用手续, 又要向自然保护区交纳保护管理费和资源损失费。名目繁多的费用, 造成了油田的社会负担日趋加重, 制约了油田持续发展[2]。

第三, 土地问题与油田生产经营的矛盾。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中央和地方以及当地居民在资源收益上存在不均衡和不对称, 导致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 影响了油地关系的健康发展。油田生产建设所征用土地的情况比较复杂, 有些属于国家无偿划拨, 有些是与地方协议购买, 还有部分是租赁使用。新的土地法出台后, 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经营土地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特别是对油田征地权属资料不全等方面的纰漏提出要求, 向油田要求补偿的情况越来越多, 影响了油田的生产经营[3]。

三、实现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1.维护好油区治安环境

维护油区治安环境是油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是油田提高经济效益、健全和改革油田企业管理体系、油地共同繁荣的需要。造成油区治安环境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 石油资源收益分配格局的不平衡。以中央政府和石油企业为主导的石油资源分配格局, 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油区群众利益分配格局出现了不平衡, 导致了石油资源所有权主体与油区经济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 客观上造成了石油开采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其次, 缺乏系统的石油法律法规。我国有关调整油气法律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制定了一些条例和规章, 但没有形成体系。在油气储运、销售、石油储备和油气田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上基本是空白。现行有关石油立法已经难以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

因此, 维护好油区治安首先要调整石油资源收益权的分配格局, 促进油区和石油企业共同发展。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是多层次和多主体的, 资源地和资源地的人民作为国家的一部分, 也应当有权分享资源开发的部分利益。在资源利益分配制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综合平衡, 尤其考虑资源地的利益问题, 进而为改善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创造条件。新的资源所有权模式应该体现资源的产地归属性, 充分考虑资源所在地的受益权。在对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将国家对资源的垄断所有权改革为分级所有权或多主体的混合所有权, 赋予地方对当地资源部分所有权, 使地方资源优势能够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

其次, 完善石油立法,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石油立法是石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规范市场的有效手段。完善我国的石油立法, 加快《石油法》、《石油储备法》等法律的立法进程, 修订完善陆上、海洋的对外合作条例、油气管道保护条例等, 将有利于完善国有资源管理, 促进石油企业健康发展[4]。

2.建立和谐的油地关系

首先, 油地在不断协调和适应中共同维护油地关系的大局。油地关系处理得好, 则双方受益, 共同发展油地关系处理不好, 则双方受损, 发展就受影响。双方一定要高度重视, 顾全大局, 自觉维护油地关系, 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一是油地双方要共同担起发展区域经济的责任。在目前地方经济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 油田要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地方的合作, 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在支持方式上要化零为整, 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在合作项目上, 要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由地方政府提供信息, 双方共同研究, 在增强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上下功夫。二是地方政府应积极为油田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油田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做到与地方企业一视同仁。特别是在油田重组改制过程中, 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支持油田的改革发展。

其次, 依法办事、规范经营, 规范和完善油地关系。依法办事, 是规范和完善油地关系的基本准则, 也是保证和促进油地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重组改制上市后, 油田企业规范上市, 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自我调节的余地很小。在协调处理油地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时, 油地双方都应依法办事, 按政策办事, 不能用关系代替法规。一是国家应加强石油立法和标准体系的建立, 制定透明、完整和以市场化原则为基础的法律规制, 建立与石油企业密切相关的标准体系, 为规范油地关系提供法律法规上的依据。二是规范办事程序和办事行为。规范程序, 明确标准, 加快节奏, 提高效率, 加大监督力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它因素给油地双方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涉及赔偿等经济利益的具体问题上, 有国家规定标准的, 执行国家规定标准。没国家规定标准的, 执行省或行业标准。没有省和行业标准的, 由油地双方协调或请有关专家、中介机构等制定标准, 双方认可后, 严格监督执行。

第三, 客观地对待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油地关系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是正常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双方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客观、公正地加以解决。对存在的问题, 油地双方要尊重历史, 尊重事实。有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要被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更不能视而不见, 麻木不仁, 任其发展, 以致产生严重后果, 动摇油地关系的基础, 绝不能让油地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油地关系大局, 损害双方利益。

第四, 加强油地相互间的沟通, 在相互沟通中实现油地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油田与地方共生共荣, 休戚相关。这种关系决定了油地双方在许多方面必须加强联系, 相互沟通, 互相理解, 互相支持。一是规划上多协商。油地双方都应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 协商解决好城镇化建设与油田现有生产布局、企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 推动油田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油田规划部门要主动与地方规划部门加强联系, 及时沟通信息, 及时反映油田勘探开发实际情况, 使地方规划部门在进行经济建设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时, 充分考虑并兼顾油田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二是工作上多沟通。良好的油地关系是建立在互谅互让、互相理解和支持基础上的。油田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主动向地方政府通报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争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为油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与油田的沟通, 互相支持, 密切配合, 发展经济[5]。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油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油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实现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意义、现阶段突出存在的影响和谐的两大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油区经济,和谐,治安,油地关系

参考文献

[1]殷永正.浅谈如何创建和谐油区.决策探索, 2007, (5) :82-84.

[2]王洪伟.新形势下油地关系协调的难点与对策.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 18 (5) :107-108.

[3]徐博.破解油地关系困境.中国石油石化, 2006, (10) :28-29.

[4]齐世森.维护油区治安环境之我见.管理科学文摘, 2006, (6) :60-61.

试论企业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 篇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生产中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增长, 经济活动中文化力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同时,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 从经济的角度看, 在过去“短缺经济”时代, 人们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 而今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地减少, 而更多的消费开始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实践证明,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 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其次, 从文化的角度看,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的深入发展, 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 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 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 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使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 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泛运用, 将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 文化的覆盖率将越来越广, 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者的总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发展企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总目标的条件和土壤。任何一种企业文化, 都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需要, 并能面对企业与当代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需求, 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从而推动企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现代企业中, 管理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企业

利益的代表者。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 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文化自觉, 是指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目的的思考, 是对企业经济工作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是运用文化规律于企业管理中的理性自觉。优秀的管理者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即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重视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并将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之中, 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先进的企业文化, 必然是在优秀的管理者的重视和参与下创建出来的。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者, 应当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行规律, 诚实经营, 依法纳税, 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 善于在企

业内部营造和谐统一, 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 并以管理者所具备的优良作风, 坚定信念和科学的管理等行为方式影响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并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

树立企业文化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形象的企业, 它在市场竞争中是很难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全部经营管理过程中, 必然会具体地体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树立企业文化形象, 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改进不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一个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新模式。企业对内要在技术创新和开发节约型经济方面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 引入激励机制, 挖掘职工技术创新的潜力, 并且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技术创新的能力,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广泛开展技术创新, 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赢得企业竞争的优势。企业对外要塑企业文化形象, 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利用品牌优势, 确立自己的产品在市场形成特有的印象, 采用新的营销理念, 促进营销管理工作, 同时还要不断地开拓和培育新的市场, 扩大销路, 增加销售数量, 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 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突出三项审计 构建和谐经济 篇9

一、突出专项资金审计。行政事业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很多:如社保部门管理的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民政部门管理的低保资金、救灾优抚资金;劳动部门管理的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资金等。这些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在往年财务收支审计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把今年作为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过渡转轨期的开始,侧重社会效益,多在提高行政事业部门所掌握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上下功夫,为今后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积极进行审计探索。如今年上半年我们利用两个月时间对珠山区低保资金进行专项调查审计,深入街道、社区和低保户家中,摸清了该区低保资金的规模、结构和资金管理状况,揭露了该区低保资金筹集、使用及管理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市政府提交了专题审计报告;又如我们还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浮梁县、昌江区和珠山区的工伤生育基金进行了审计调查,并向省审计厅和本级人民政府提交了专题综合审计报告。这些审计的开展,促进了各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化,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了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使各专项资金发挥了其积极的社会保障作用。

二、突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审计各部门要全局一盘棋,树立“大财政审计”意识,将财政审计工作由审计机关财政审计职能科室的单一审计工作扩大到审计机关包括行政事业、农林水等多个业务审计职能科室的综合审计工作。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是财政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真实性、合法性直接关系着财政预算执行的质量好坏与否。据此,我们能迅速调整工作思想,牢固树立“大财政审计”意识,自觉把行政事业审计纳入“预算执行审计”这个永恒主题之中,抓好行政事业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审查部门预算是否合理,项目预算是否科学,各项事业支出和专项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有无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之规定。今年以来,我们继续采取以点带面的审计方法,对我市预算执行构成部门——市民政系统、市文化系统和市广播电视系统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摸清了家底,找准了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对其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审计处理,维护了财经法纪,促进了各部门按预算用途使用财政资金的自觉性,为全市预算执行审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和谐稳定打牢经济基础 篇10

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 (扩大) 会议精神, 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 着眼“六个突破”, 全面落实“三保”措施, 加快推进“三个发展”。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真正把它作为硬任务, 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 改进作风, 狠抓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要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的服务工作,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 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和违法犯罪行为, 坚决完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任务。基层建立“镇村小组三级信访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的做法很好, 基层干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者, 是群众生产生活的直接服务者, 要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搞服务,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真正当好群众的“父母官”。

要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 在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 积极发展新能源、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医药等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 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 切实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通过推进转型发展为在下一轮竞争中增强实力、赢得主动打好基础。

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 多渠道筹集资金, 强化重点项目管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进度, 建设一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项目, 办成一批早就想办、群众期盼、发展急需的大事难事。引黄北干线工程是一项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要坚持质量第一, 加强施工管理, 努力把这一工程建设成优质安全工程, 早日造福朔州、大同两市人民。

目前, 全省上下对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认识统一、态度积极, 起步顺利、进展较好。要继续努力, 深入推进。一要坚定不移。充分认识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是大势所趋, 关乎全省发展大局, 对经济社会包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二要积极推进。珍惜当前的有利时机, 抓紧实施, 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早日见效。三要规范稳妥。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决不能粗放, 一定要切合实际, 规范运作, 严谨扎实, 力争让被整合方、整合主体、当地群众和政府都满意。潞安集团在开展整合工作中, 服从大局, 快速到位, 统筹解决当地居民生活用煤、继续支持新农村建设、鼓励被整合方入服经营等问题, 形成了一些好的思路和做法, 全省各地都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四要安全稳定。一刻也不放松地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复产复工、组织过渡性生产等各项工作开展以前都要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确保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推进, 确保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党中央号召大学生到农村去,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熟悉“三农”工作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大学毕业生来说, 在农村锻炼几年, 对今后无论干什么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定要珍惜这一机会。要学会与农民交朋友, 尽快融入群众中去, 增进对农民的感情, 深化对社会的认识;紧紧围绕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作, 发挥自身优势, 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尽快致富;牢固树立为民便民惠民理念、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化解矛盾纠纷、协调邻里关系, 积极促进农村和谐;带头坚持学习, 促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之, 要做到立足当前, 服务“三农”, 提高自己, 多元发展, 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步。

上一篇:校园应用集成下一篇:安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