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导向转变

2024-11-27

模式导向转变(共9篇)

模式导向转变 篇1

需求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常用模式。然而, 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 该模式具有下列问题:众多经管类学院相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大同小异, 造成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大同小异。学生毕业时, 用人单位面临的是没有多大差异性的相同知识结构类型的学生, 挑选难度很大。也就是不同院校的学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不突出, 甚至没有什么优势。无论在需求不足, 或需求大于供给时, 用人单位都通常按学校学院牌名来选择, 名牌、重点院校的学生容易被录用, 一般院校, 新兴成长中的院校学生不容易被录用。造成用人单位无法按市场真正的需求来选择, 或不能选择到真正优秀的学生。因为名牌院校的一般学生可能没有一般院校的优秀生优秀。我们只有转变培养观念, 改革培养模式, 才能打破这种格局。

改革培养模式, 还有一个观念需要转变。人们通常认为, 需求是一种原因。然而, 我们真正看到需求时, 或需求在市场交换行为中表现出来时已经是一种结果。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原因。我们按照这种需求设置院系, 设置专业时, 是根据前期看到的需求的结果进行资源配置。与当期市场对该类学生的真正需求形成一种滞后, 而这种滞后按一般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毕业学生的时间来讲, 滞后时间至少是四年, 甚至更长。往往滞后时间会超过四年, 因为专业设置与调整本身有一个时间。最终造成学生培养出来毕业时, 院校供给的学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和社会及市场的真正需求。包括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这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 会形成部分失业, 学生面临就业困难, 自动降低期望值和要求, 转向其他需要的领域就业, 或延后择业。这种状况不改变, 社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也找不到真正合适的人才, 需求不能真正地满足, 只觉得找个人才如此之难, 只能将就用人。

因此, 对这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我们需要转变观念, 提出科学的培养模式和理念, 结合院校, 院系的实际情况, 提出可供实际操做的方案。解决这个长期困绕我们的难题。

然而, 市场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 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发布, 没有明确的市场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一、市场需要培养“完整的人”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这样的人需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能做出明确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相应地课程应涉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 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素养: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必须对自然、社会、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不应忽视其他地区和另一时代的文化, 并应藉此建构未来的文化;要能了解和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应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达到介于广泛的知识能力和专业阶层之间的程度。由此观之, 现代教育强调培育学生成为真才实学、兼通科学与人文, 能深刻认识传统与现代、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能力--所谓“才学通天人, 睿智识古今”,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还必须实现以综合为导向的转变。

二、市场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要符合市场经济需要首先应具有“基础型、复合型、国际化”等基本特征;其二, 在知识追求上, 应朝多个方向伸张、广延, 即讲求知识的广度、厚度、高度和深度;其三, 在学习途径上, 应是“立交桥”式, 即有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自学和辅导的结合, 加上产、学、研的结合, 进而达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学有创新的良好效果。为此, 现代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要求, 不能急于求成, 一步登天, 而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地作出努力, 以实现自身的有限的阶段性目标;同时, 又不能自满自足, 固步自封, 应着眼长远, 戒骄戒躁, 继续努力, 不断地超越自己, 超越别人, 超越昨天, 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三、市场重视人格本位

人格素质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直接表现在自我与非我关系上的处理方式。因此, 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了解和把握与自己相对应的外部世界的能力, 认识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和角色, 以形成思想和行为的特定模式。高尚的人格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化修养的高低。尽管文化修养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元素, 但它代替不了道德修养、意志修养、行为修养和情操修养。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就是一种教人“做人”的理想、信念, 人格本位表达了健全人格的教育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这一过程, 也是人格实践的行为过程, 也应该是实现一所大学办学目标的实际作为。“人格本位”作为理念其本身就具有期待性, 并且这种期待的品味很高, 高品味的期待成了需求, 需求越高, 他的社会属性体现得就越充分, 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外化, 这种潜力外化的倾向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特的人, 也便具有了独特的人格。在这样社会化过程中, 自我实现的期待便是实现人格理想的期待。

因此, 我们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要多元化, 培养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技术过硬的专、精、尖专业人才, 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校企合作人才, 培养思路敏捷灵活, 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才。或以不变应万变, 着实打好基本功, 培养能适应相关专业不同岗位的基础性人才, 即适应性强的人才。这种基本功, 即基本能力。不同专业需要要不同基本功。

二、改变应试教育, 学习不以考试为目的, 看重考试背后的对该专业该课程的深透理解, 这需要增设各门课程学科的历史由来的课程学习。比如西方经济思想史, 会计史, 培养有专业理论素养的人才, 有理论还要有自己的思想, 才会活学活用。总之, 要培养综合性人才。要成为综合性人才的摇篮。根据人脑类型的不同, 左脑型, 右脑型, 左右脑综合型分门别类进行培养。因为大学生这个年龄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脑型思维模式, 难以改变。只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一是强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启发、激励、反思、体验、感悟等心理活动的引导,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实现提升人性与提高人力的统一, 实现人类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统一。

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教育。

创新精神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进行积极的、独立的、富于挑战性的创新思维活动, 养成追求卓越、敢于质疑、富于挑战的心理品格。创新精神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情感。创新情感是学生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对创新活动的兴趣、欲望和激情, 以及相随而来的责任感、荣誉感、自尊心、事业心, 这是学生创新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推动力。二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对所学或研究的事物追求创新的欲望, 是推动和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动机。三是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创新行为的心理现象, 也是学生实现自身创新价值的心理取向。四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在创新意识指引下, 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 并获得对问题的新解释、新认识的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具有敢疑性、求异性、发散性和非逻辑性。

五、注重高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活动从意识方面, 语言从情感方面, 数学从逻辑方面, 物理、化学从物质属性和彼此间关系方面, 地理从空间维度, 历史从时间维度, 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情感、智慧、向往和追求, 并使其产生不断超越物质世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 寻求进一步探寻规律或创新事物的办法和途径。

六、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最重要的5项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 只是次序略有不同, 主要是一些态度类要素, 包括“责任感”、“团队合作”、“正直诚信”、“工作主动”、“积极学习”、“自信心”等。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不重要的能力要素上看法也相似, 主要是操作类和知识类的能力要素。

七、重视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 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 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 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 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

[2]王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教育与职业, 2009 (3) 。

[3]赵希田、常永青:《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职教论坛, 2009 (7) 。

[4]武新胜:《发达国家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的探索与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模式导向转变 篇2

一、以教材为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弊端,那就是教师教得主动,学生学得被动。学生整天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之中。学生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除了受滞后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地影响外,与教材的编排设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对学习素材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而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从课例的选择到练习的编排,从重点训练项目的调整,到思考题的设计无不体现其人文性、工具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真正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具体而论,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1.以教材为指导,让位还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学中教师应“还权让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教材为指导,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2.以教材为平台,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现行语文教材有许多内容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蕴含着许多生活情趣,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运用。基于此,教师应该找准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苏州园林》这些写景的游记,除了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外,还可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小导游,另一部分学生充当游客,由充当导游的同学通过课文学习,查阅资料,向其他学生介绍名胜古迹,描述美景佳境。通过语文知识的生活再现,既丰富知识,又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学、善于学,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二、以教材为依托,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教育部颁发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强调指出: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的实施能力。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门新兴的课程,而且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

1.创设问题情境,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语文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根本,还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自主愉快地学习,这是教材重新修编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能探究式地、个性化地去学习。

2.拓展学习空间,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教科书的知识是系统的,但知识的构成是多元立体的。教学时教师要活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师“传”生“受”的接受型学习为以发现为核心的探究型学习。

三、以教材为凭借,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动辄就要求学生不能交头接耳,不能东张西望,用这种所谓的“独立思考”抹杀学生的合作精神。修订后的教材基于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培养的考虑,在思考题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均有许多“可合作需合作”之处,教者要以此为凭借,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如朗读训练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因角色的不同而分担不同的任务,朗读的过程是角色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同时,其他学生可充当小评委,对不同角色分别进行评议。这样,全体学生都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了朗读训练这一活动中。又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座位,让同桌、上下桌组成学习小组,阅读搜集能力强的就多做些资料的阅读搜集工作,分析整理资料能力强的就多做资料的整理工作,善于口头表达的就多参与发表见解,有指挥才干的就多做些统筹安排的工作。这样,学生可以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集众人的智能于一体,取长补短,发挥特长。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施,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才能得以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模式导向转变 篇3

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走出院校后在社会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水平能够缩短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时间, 节省在社会中再培训的成本, 同时减少因所学与实际有差距而造成的痛苦的磨合过程, 不管对于学校的发展, 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企业的需要, 都是十分有利的。目前, 会计专业越来越注重教学中的实训环节, 不断把真实的企业案例加入其中, 然而财务管理课程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虽然也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 仍然没有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现状。从教学反馈来看,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大困惑是所学的知识在企业中应该如何应用。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现在国内出版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性的, 而且章节内容十分固定, 其教学目的是以介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主, 对资本运营、知识产权、财务结算中心、EVA (经济增加值) 、平衡计分卡 (BCS) 、价值管理 (VBM) 、关键业绩指标 (KPI) 、价值链管理、财务战略管理、财务集中管理体制与流程再造等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基本没有涉及。为了充实实践环节, 有的教师直接采用国外案例, 因为国外进行案例研究的时间长, 资料比较全面, 但是财务管理活动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国外的案例就未必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然而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案例却十分稀少, 尤其是典型的、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案例很难寻找, 和理论章节一致的案例教材更是一片空白, 这导致教师寻找合适案例进行教学的成本非常高。目前, 学校的实际情况是, 案例教学大多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为主, 实践课成了习题课。这些习题只是对某个知识点的练习, 不能培养学生置身于企业复杂的财务环境中综合考虑财务问题的能力, 也不能使学生了解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实践。

(二)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许多教师都是高校培养出来的, 没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 有的教师即使有一定工作经验, 也不一定是在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过, 虽然具备责任感, 但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性, 也很难使实践教学很好地开展起来。学校虽然倡导培养“双师型”教师, 但是在经费支持、渠道提供上却显得力度不足,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自我培训的形式完成。由于是否是“双师型”对教师的薪酬和业绩考评并无太大影响, 所以如果教师本人认为自我充电成本太高, 就会缺乏动力实施。学校虽然也主张企业在职人员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或定期举办讲座等交流活动促进实践教学, 但由于双方在时间、成本上的问题及社会人员教学水平等问题, 最终很难得到落实, 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任务最终还是落在了在职教师身上。

(三) 学生考评缺乏实践导向

现在的学生考核主要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加权然后得到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多以作业成绩计算, 而作业一般来自课本习题, 期末考试更是对课本知识和课后习题掌握情况的考核, 这导致学生学习以学会课本知识、会做题为目的, 认为考好成绩就等于学好了这门课。案例通常是在平时教学中添加进去, 作为理论内容的辅助, 平时考核时没有, 期末考试中更没有综合的案例, 这就导致考核标准缺乏实践导向, 让学生认为实训环节并不太重要, 从而失去兴趣。而且案例通常比一般习题综合性强、难度大, 以至于学生把它当作了一次复杂的课后作业而感觉苦不堪言。

二、实现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转变的措施

(一) 编著案例教材

为解决寻找案例成本高、缺乏案例教材的问题, 系部可组织专门教师队伍研究编著财务管理案例教材。案例应结合理论教学内容, 同时联系企业实际。作者认为, 案例可以分为三种:诊断型、决策型和操作型。诊断型案例主要描述企业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 总结其中的经验, 起到借鉴的作用;决策型案例是摆出企业的现存问题,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 为企业找到一条出路;操作型案例则需要学生亲自动手, 在模拟市场中进行投资决策和财务分析, 如证券投资相关内容, 可以组织学生下载模拟股票和期货交易软件, 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操作, 最后根据各人操作结果计入考核成绩。这些教学方式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工作中收集的, 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 参考有关资料, 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设计的。

(二)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实践教学的实施仍以在职教师为主,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现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 把“双师型”作为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并纳入到绩效考核的范畴中。学校应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借助假期轮流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实习或个人寻找实习单位进行锻炼, 把在企业实习的经历纳入到“双师型”教师标准认定的内容中。“双师型”教师的评选与教师的薪酬及个人荣誉挂钩, 以显示学校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同时, 学校应鼓励教师个人或院系开办公司, 不仅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在必要的时候, 也提供一定经济上的支持, 这有助于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基地, 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 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考核方式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习惯于做题, 然后被告知标准答案, 而不喜欢案例教学中通过分析综合因素, 再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决策的方式, 因为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其实企业实际问题一般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只有差、一般、较好、好等几种经营结果, 不同的决策导致不同的结果。让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不仅要依靠教师不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兴趣, 也需要通过进行考核来做一定强制性要求。课程总成绩的评分比例建议修改为上课表现5%+课后作业10%+课堂讨论完成分折报告15%+期末考试成绩70%, 期末考试中案例分析题也占一定比例。这样就把考勤、平时作业、小组案例讨论、实验动手能力、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结合, 既增加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 也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将学生成绩评定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支磊.刚柔并济的教育观下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材[J].财会通讯 (综合) , 2010 (06) .

[2]杜俊娟, 张克宏.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课教学革新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3) .

模式导向转变 篇4

[关键词]问题;德育观;积极心理学;理念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学校教育最佳结合点是德育教育。德育观念的形成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品质,从而把人潜在的动力全部开发出来,完善人的发展,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德育观必将成为当代的主流德育观。

一、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制度上、行动上、方式方法上,主要还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德育观念,即针对学生成长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教育,例如当学生在学业、行为、自我认识、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问题时,扮演教育者角色的人(通常是班主任)进行问题矫正,以便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德育观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内涵。理念: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它挑战了心理学界几百年来以研究心理疾病为主的思潮,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

内涵: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因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既有积极阳光的一面,也有消极阴暗的一面。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消极因素对我们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带着问题积极生活。通过关注和发展人类自身的优秀品质,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德育观。积极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关注人类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现行德育观的理念需要进行改变。即,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德行的发展。

由于孤儿学生早年失去亲人,从而使他们在情绪、个性、自尊、自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作为德育工作者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德育观的培养途径

在积极心理学的体系中有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等几种美德,这些美德的发展涵盖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培养途径。

1.在智慧与知识的美德中,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尤为重要。社会智慧即融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个人智慧即在个人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情绪智慧即体察、感受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对于孤儿孩子来说,童年早期的身世和不良经历,导致他们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亟需提高。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育者能有一份耐心,多与学生接触,要理解他们在此方面有缺失,才导致他们在融入和适应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思考、管理情绪的能力方面需要提高,教育者的职责就是要锻炼和提高他们智慧与知识美德的能力。其次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和教育。三是要创造生生、师生、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加强学生理想观教育,使学生在智慧与知识的美德方面确实得到提升。

2.勇气。这里所说的勇气是指能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能做到正直、诚实、真实。

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当学生不敢尝试接受有困难的目标时,教育者别做出刺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如挖苦、讽刺、批评孩子和给孩子贴上“你真笨,你不行”等负面标签。取而代之的是要多鼓励他们尝试,教他们学会自己努力寻找提高自身勇气的方法。

3.仁慈和爱,属于人际交往的美德。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不能离开人群而单独生活,这就避免不了与人接触,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说,强调了我们应该与人为善,常常为别人着想;富有同情心,理解和关心别人,经常主动帮助别人,从中得到快乐;对別人要仁慈和宽宏大量。拥有去爱和被爱的能力,那些给你最亲密感觉的人,他们同样感到跟你最亲密。

4.修养与节制——谨慎处世的品质。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可以看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当代更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重要必修课。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一项能力——延迟满足,学会等待。可以与学生确定明确的界限,什么是现在可以得到的,哪些是需要等待才能实现的,比如:如果有钱,我通常会有计划地花销;即使我很愤怒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控制自己;今天能做的事,不会留到明天;即使现在不能做一些事,我还是可以等待;在某些场合,即使我想说某些话,我还是可以控制自己不说……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必定会养成学生有节制的好习惯。

5.心灵的超越,即超越自我。心灵的超越是高层次的需要,如有理想、有追求、乐观积极、有信仰、有信念,会花时间表达自己的感谢,学会欣赏他人优点和品德等。

当前几项美德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才能有高层次需要的出现。心灵的超越是人终生的追求。德育工作对学生产生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要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突破自我,不断进步才能培养出更出色的学生,俗话说:你的思想有多远,就能把学生带多远。所以心灵的超越是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以远大的目标、坚定地信念影响学生,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欣赏学生,最后达到引领学生向着超越自我的方向努力迈进。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德育观,更强调了以培养和塑造人的优秀品质为最终目标。要求全体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体现了全员性;同时,要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渗透,如教学、生活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要试行积极心理学理念,加强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积极品质的培养;提供给全体德育工作者和参与者塑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以达到发展人、塑造人的目的。

作者简介:李鸿婷,1986年9月1日,工作单位吉林省孤儿学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心里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论德育走向, 杜时忠, 教育研究, 2012.

[2] 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 马甜语, 吉林大学, 2009.

中学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及转变 篇5

一、中学生的作文现状

现状一:面对作文, 深感头痛, 手重千斤, 无从下笔, 苦苦地憋了两节课写出来的仍是“短裤”文章, 言之无物, 且条理混乱。

现状二:选材俗套, 内容空洞, 思想苍白, 感情虚假, 构思呆板, 语言乏味。这是当今中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

现状三:所写的作文构思新颖, 语言流畅, 文采斐然, 然而却是拼凑抄袭甚至全文复制的。

二、现行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表现

现行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是造成当前中学生作文现状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过分强调语言积累。

这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语文教师坚信“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从这一观点出发, 他们过分重视语言积累, 将语言积累放在作文教学的首要地位强调。于是, 他们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 熟记其中精彩的段落, 多背一些优秀的学生习作;甚至还要求学生将语文课本的每篇文章都背下来。再说学生, 他们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无丝毫置疑, 也不敢置疑, 因为年纪轻、记性好, 果真背下了不少优秀作品, 令老师十分满意。另外, 市场也迎合师生的这种需求, 各出版社纷纷出版《话题作文》、《创新作文》、《想象作文》、《新概念作文》、《中考作文一点通》、《高考作文宝典》、《高考满分作文荟萃》, 等等。正因为教师的这种片面指导, 学生的盲目遵从, 市场的推波助澜, 学生的习作总是写一些人云亦云的题材, 写一些众口一词、千人一面有躯壳无灵魂的文章。比如写母爱, 多是深夜发烧, 母亲背我连夜上医院;写老师, 多是夜人静还在备课批改作业。1998年的高考作文, 许多学生编造自己父母双亡, 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自己如何“战胜脆弱”, 是背诵“成果”的典型。2003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近乎全文复制更是典型的例证。当然, 我们反对的只是对语言积累的片面强调, 并不排斥必要的阅读, 更不排斥经典阅读。事实上, 适当的阅读和积累对初学写作的人是极其重要的。但如果只是强调死记硬背, 而不能将积累贮存的语言经过有效的方法消化吸收, 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那么, 这种积累就是无意义的, 教师的这种指导也就是片面的。而现行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消化吸收这一环节, 即语言与生活如何结合这一环节, 所以, 这种对语言积累的强调是片面的。

2. 片面强调技巧的训练。

在写作中, 技巧的使用是习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要予以必要的重视。而实际情况是, 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仍然坚持“技巧训练”至上的教学模式, 将“技巧训练”进行到底, 致使学生的写作训练沦为“纯技巧”的训练。这类教师总是把作文教学完全纳入作文技法的训练之中, 以文章学中讲的写作方法为训练体系, 以审题立意而结构行文, 而修改定稿;由这种模式讲到那种模式, 很讲究写作方法的完整与系统。“纯技巧”训练法危害甚大, 影响深远。“技巧”是形式上的东西, 过分强调就是过分强调形式, 一味追求形式;形式追求多了就会忽视内容, 这在作文教学中是一种“逆操作”。这种操作多了, 学生无形中就进入作文是从形式入手, 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 默认技巧第一, 从而为追求技巧而编造故事。

3. 忽视生活体验, 漠视生活感悟。

现行作文教学总是在语言积累和表达技巧上下大功夫, 而轻视漠视甚至无视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的重要性。这是作文教学中严重的错误导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生活起步, 经过感官摄取、思维的加工、语言表达, 终结于文章——这就是写作的全过程的始末”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生活”乃写作之门, 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从生活中摄取材料, 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门”未打开, 欲想写作成功是不可能的。接着, 便是对摄取到的材料进行思索琢磨, 从中得到感悟。这是第二步。至于语言表达和技巧的运用则是在生活感悟的后面。如果没有生活素材和从素材中得来的感悟, 语言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技巧就更不知道用在何方。倘使谁能做这“无米之炊”, 那一定是偷窃来的, 不是真实的东西。事实证明, 学生善做这“无米之炊”, 惯做冒牌之事, 因为他们没有“大米”, 迫不得已到处拼凑剽窃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当今学生的习作现状是:内容贫乏、思想空洞、情感虚假、无个性, 几乎全是这一原因造成的。请看下面这篇习作:

俯首是春, 仰望是秋。四季的年轮划过了岁岁年年……

又是一个追思的季节, 又是一片金黄的世界。夹杂着层层变幻的情感, 我迎来了姗姗来迟的秋。

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 我心潮澎湃, 回忆起往日的一幕幕, 思念起整日为我奔波的父母, 再想想现在的我, 期中考试的脚步刚刚走远, 留下的是我的无奈叹息与内疚, 我感到自己正在向悬崖走去, 面对我的仅有黑暗, 何时黎明才会到来?我期待着, 期待着蝴蝶翩飞般的美丽, 期待着一束光照亮黑暗的震撼。

……

随着深秋的临近, 校园里也变得如此凄凉, 小路上飘落着稀疏的树叶, 正如我的心情, “剪不断, 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上这篇作文我们如果不细致分析, 就会认为作者写的是真实的生活体验, 真实的情感历程, 认为“我”的情感转变是真实的, 是一篇优秀的习作。然而, 只要我们稍作推敲, 就能看出, 一场考试失利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心理感受吗?一个学生会始终把父母作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归宿吗?再看, 文章的开头写的是“一片金黄的世界”, 而后面又写“随着深秋的临近, 校园里也变得如此凄凉……”似乎是当“我”漫步的时候, 时光飞逝, 迈右腿是初秋, 迈左腿已经是深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作者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 而是抄袭拼凑记忆中的一些优美的词句。

如此看来,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从中获得感悟, 才是当今作文教学的重要正确导向。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 脱离了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强调的就是作文的本源——生活的重要性。因为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的感悟源发于生活。

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李元昌老师的教学实践得到证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李元昌老师曾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两百篇作文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一个重大的发现:取材于家庭生活的有86篇, 占41.5%;取材于学校生活的有106篇, 占53%;取材于社会生活的仅有8篇, 占5.5%。这个调查统计雄辩地说明了当前中学生作文的主要矛盾不是语言问题, 也不是技巧问题, 而是写作内容的贫乏。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 所以学生选此为题材的就多, 写作内容也就局限在学校与家庭事件。因此, 李元昌老师提出了大作文观, 强调要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带领学生深入社会、亲近自然, 体验生活, 从本源上进行开拓。经过实践, 他教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写出了许多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佳作, 如《田野上的小花》、《船, 家乡的船》、《假大姐》、《吃了谁, 苦了谁》、《十八就当妈》、《改造涝洼地的设想》, 等等。如此看来, 我们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就应鼓励学生走出“小课堂”, 走进自然社会这个“大课堂”, 就不宜在语言积累和技巧训练的道路上苦苦奔波, 否则, 作文教学将继续在黑暗中跋涉。

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漠视学生的生活感悟是导致现行作文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危害性极大。首先, 这种做法其严重后果是导致学生人格的分裂, 即作文与做人的背离。往往是学生在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生活相去甚远, 作文中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积淀很不一致。其次,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的思维萎缩。“学习写作要立足于生活, 从观察起步”, 然后对采集到的材料思索、感受和联想, 这样, 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而现行作文教学却未立足于生活, 学生囿于课堂内, 生动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生动丰富的社会现象无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进入学生的视野, 其观察对象显得枯燥、单调, 学生的观察能力自然就得不到多层次、多角度的锻炼, 而以观察对象为媒介引发的感悟、想象、思索也就难以深刻丰富, 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就受到限制。再次, 这种做法消解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千世界, 丰富多彩, 奥妙神奇;社会生活, 瞬息万变, 趣味无穷。在自然中放飞心灵, 在社会中开放视听, 能愉悦青少年的身心, 让他们感到生活的美好, 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可是, 现在我们关起门来教写作, 抽象的传授技法, 背一些文章, 记一些句子, 学生怎能不烦?兴趣都没有了还指望出成果, 岂不荒唐?

三、现行作文教学错误导向的根源

1. 因循守旧, 教师守着传统不肯改。

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按两种“序”来进行的:一是按表达方式来定, 即文体训练这条序:初、高中阶段, 第一学年都以记叙文写作为主, 第二学年多训练说明文, 第三学年训练议论文;按不同的文体写作再细分到每次训练。二是按写作流程来定序, 把写作过程, 按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行文、修改的步骤定出一个序来。这两种“序”重在写作的技能训练, 它们以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为轴心组织序列, 看起来逻辑性、系统性都很强, 又比较严密细致, 总被一些人认为是"科学的"。其实它们只是符合知识的科学, 而不符合教育的科学。也就是说把它们自身作为写作学著作来看也许是科学的, 但按这个东西去指导训练中学生作文, 并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原因在于它们只力图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而没有针对中学生作文更大的困惑:不知写什么和缺少写作激情的问题。可是, 我们的教师长久以来却习惯了这种传统的教法, 缺乏探索精神, 不想去改变。我曾多次听过作文公开课, 教师讲的几乎都是技法问题。

2. 急功近利, 应付考试走“邪道”。

不论是高考、中考还是期末统考, 成绩都是任课教师的“生命”, 没有谁敢不重视;拿不拿奖金是小事, “排队儿”站在后面就丢人, 弄不好还有可能被“末位淘汰”。为此, 作文教学也就走上了功利之途, 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多记多背精彩之作, 逢到考试“不会作文也会抄”, 何况现在多时髦考话题作文, 套不上的概率几近于零。而要学生通过深入生活, 获取感悟, 提高写作水平绝非短期所能实现的, 操作起来也麻烦累人, 自然不是首选。

3. 安全第一, 教师不敢让学生亲近自然, 深入社会。

“安全”这个紧箍咒紧紧地扣在校长和教师的头上。“安全一定要第一, 成绩可以是第二” (某中学校长高论) , 只要不出安全事故, 成绩差点也没什么。“安全第一”的口号响遍校园。为确保安全, 层层签定责任状 (这也算得上是中国的特色吧) 就已让校长教师莫名恐惧, 更不用说出安全事故了, 所以, 哪个教师还有胆量带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呢?

四、现行作文教学错误导向的转变

现行作文教学重语言而轻内容, 重技巧而轻生活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笔者针对此提出三种做法:

1. 改变落后的作文教学思想, 抛弃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 用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武装教师的大脑,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开放学生的写作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摄取写作素材, 捕捉写作灵感。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观念的转变犹如方向的转变, 其余的做法才有实现的可能, 否则, 一切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

2. 解除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为作文教学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欲使学生走进自然, 走入社会, 就要让他们的组织者消除安全“恐惧症”。

3. 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 给教师“松绑”。课改已搞了好多年, 可是评价体系仍是“古董”。只要还以考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 教师就不敢解放教学思想。如何改革考试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但却是一个必须的问题, 它是课改成功的前提,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这样, 教师才不会为了考试而教, 才能回到“练习写作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这个基本起点上。

总之, 现行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是显而易见的, 要改变这些错误的做法就既要社会创设大的环境, 更要语文教师加倍努力。所有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 瞄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目标, 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增长自己的见识,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惟有此, 作文教学才能走出困境, 出现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涌.跨世纪作文教学的新思维.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1.9.

[2]朱水根.控制作文认知活动中的负性情绪.中学语文教与学, 1999.1.

[3]李真微.开发源头, 重在感悟——中学作文教学问题讨论.语文教学通讯, 2006.4.

[4]蔡伟.写作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福建教育, 2003.7.

[5]王海林, 吴书华.关于作文现状的反思.http://rui-wen.com.

[6]沈德明.对生活作文三个层面的思考.http://www.21jfs.com.2003-6-17.

运动休闲——运动导向转变的力量 篇6

运动休闲作为一个时代标志的特殊元素,它以运动为手段,以娱乐为基本要素,通过各种体育休闲活动,舒缓压力、体验快乐、放松自我与享受运动的乐趣,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运动休闲蕴含着巨大的转变力量,这种转变的矢量有助于改善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状况,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心情,还可以减轻人们生活的压力,增加人们参加社会、文化和以及体育锻炼的动机。对于创建运动休闲的社区,这种转变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运动休闲还可以影响国家政策制定者的行动指向以及国家整体生活状况的幸福指数。这种转变将成为一种驱动的矢量,在个人、社区乃至国家(社会)都要实现蜕变。

1 运动休闲释义和分类

休闲是指“在一定的休闲时间内,具有某种内在动机,并追求一定心灵体验的活动。”运动休闲是以体育运动资源为载体,以休闲环境氛围塑造为依托,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引起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进而参与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快乐与乐趣,它是一种新型的休闲方式。休闲运动从狭义上说,它是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运动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休闲形式;从广义上说,运动休闲还包括各种运动娱乐、身体锻炼、体育赛事、健身康复、体育文化交流、体育节庆,以及它们所衍生的各类休闲活动。运动休闲项目可分为静态类型和动态类型。静态类型即游客不参与运动中,只是观摩或欣赏该类运动,如现场观看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竞技比赛、大型赛事或体育盛会,动态型是指运动者参与到其中的运动项目,可以分为健身运动类、康乐游戏类、竞技对抗类、养生保健类、户外运动类、民族特色类等项目。

2 运动休闲转变的导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真空条件下进行,而是要受到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运动休闲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运动休闲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享受运动休闲的同时,人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和探索世界,人们的内心也会变得年轻而充满活力;从社区文化的角度出发,运动休闲能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从国家层面上出发,运动休闲可以影响到政策制定者的行动指向,从更深层面上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会由于休闲产业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2.1 运动休闲与个人转变

毋庸置疑,运动休闲对于人们的个人生活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会直接受其休闲品质的影响。正如赛坡·埃索欧拉所说:“休闲是一个人对量和质的个人感知。”每个个体在安排和体验一种运动休闲活动时,都有自己的感知和理解。从本质上来说,运动休闲是人们内心精神世界里的事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人建立起社会联系和有益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学习和掌握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运动休闲,为人们创造、发现、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妥当地安排运动休闲,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厌倦感,缓解焦虑情绪,还可以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运动休闲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但在运动休闲的诸多裨益当中最为重要的在于它给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种幸福快乐的强烈愿望。

2.2 运动休闲与社区的转变

休闲体育作为社区文化的激励因素之一,它以社区场域为载体,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自发参与为活动方式,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以健身、娱乐和休闲等形式为目的开展的体育活动。社区运动休闲提供的场所和设施包括:公园、健身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游泳池、网球、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保龄球等场地器材。社区运动休闲信息服务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区分那些不同的休闲资源,帮助市民选择更合乎个人兴趣、需要和愿望的休闲活动方式。社区休闲体育能够平抑人群异质疏离的整合效应,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还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服务效应,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解压效应,保障老龄群体权益的调控效应,提升公民精神境界的公益效应。它有利于活跃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将发挥基础性效应。

2.3 运动休闲与国家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

正逐步将其兴趣点转向休闲文化的发展领域,最突出的一点是开始重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问题,其结果导致了国家经济体系各方面的变革与重组。”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极力通过减少无穷的劳作之苦来寻找各种休闲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休闲产业以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休闲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日渐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国家政策制定者的行动方向。体育休闲运动本身对不同人群幸福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结束语

知识社会的迅速变化要求人置身于其中的个人、社区以及整个社会都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以应对各种变化情况。运动休闲可谓是一件特殊“礼物”。它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生存状态的改善提供了可能。从个人层面上讲,休闲体育行为是一种个体直接参与的身体活动。在个体的运动休闲行为中,个体与客体(包括参与活动、周围的环境等)会产生一种互动,从而产生一种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感受;在社区层面上,运动休闲给人们创造和提供了相应的条件,让人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参与一些富有吸引力又可以乐在其中的活动,并逐步形成生活品质的自觉意识;在国家和社会整体层面上,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构建起新的社会结构框架和体系,以此来推动人们在运动休闲中获得生活的体验与满足。

参考文献

[1]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新华文摘,2001.

[2]克里斯多夫.爱丁顿.休闲——一种转变的力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邱压君.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模式导向转变 篇7

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改革的必然性

1.1 传统越俎代庖, 强迫圈定或限制式的教学,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高校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 有自主意识, 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辨别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双杠教几个动作, 立正、稍息、齐步走, ……这个项目换那个项目。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今天学铅球, 不喜欢铅球, 我非让你推……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教学, 整个课堂教师成了主体, 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1.2 高校体育盲目追求近期效益

授课内容单调、刻板, 过分强调传授运动技巧, 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课堂又是半军事化管理, 学生被动服从。因此, 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掌握不能通过自身运动能力来完成, 身体素质无法提高。考试又以“三基”为中心, 衡量学生健康标准, 也以掌握“三基”的多寡为标准, 造成大部分项目无法终身受益。

1.3 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教师不注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统一教材, 统一的进度, 统一的教学方法, 统一考试形式, 一味按自己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 不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和分类指导, 易造成千人一面和同一规格的人才模式。从上课请假人数, 情绪反应、积极性, 课后测试以及学期考试成绩看, 已反映学生变成惧怕瞬息万变, 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 按图索骥心理的人。

因此, 转变教育角色改革教学方法, 创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已成了时代赋予每一个体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2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 各学科的横向联系日趋密切, 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如果对教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固循守旧、故步自封, 不能积极、自觉地采取各种方式尽快提高能力, 就不适应角色转变、不能有效的适应时代的改革步伐。

1) 立足本专业素质,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为人师表, 敬业爱生,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人才观;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接受计算机、外语培训, 及时了解和掌握时代脉搏, 丰富教学手段;积极参与教学科研, 促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身心发展和学生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一些开放的、活跃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内容进行教学。

因此, 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避免随意现象, 若勉而为之, 只怕“车毁人亡”, 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国家带来损失。

3 因材施教, 创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3.1 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努力创设一个愉快情境:如教学场地器材放置井然有序, 安全合理, 图形新颖;教师举止仪态得体, 谈吐风趣, 精神饱满, 课程的内容设计新颖巧妙, 节奏张弛相间, 教法别出心裁, 表情含蓄诙谐, 表扬、鼓励、批评恰如其分。有这样的课堂气氛, 学生每次进入教学场地心情舒适, 精神振奋, 情绪积极、愉快,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将得到极大提高。

3.2 结合实际, 创建激励导向为主的教学质量体系

以新的人才质量为标准,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以监控手段为辅助, 完善教学工作的扶持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教学管理密切配套的学生指导体系, 促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向开放型和引导型转化。改善体育教师劳动待遇, 提高教师组织课余锻炼的积极性。

3.3 改革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奖的方法

实行教考分离, 考试方式灵活多样, 考核内容要向综合应用能力转变, 综合测评、评优、评奖都要充分考虑个人的技能表现和特长贡献,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比如:1 500、3 000m耐力好的学生柔韧性、协调性却较差, 艺术体操较好的学生速度、力量素质却较差, 但不能认为这些学生不合格。

因此, 要结合大学生合格标准, 制定一种既突出健康又能调动学生上体育课, 参加课外体育锻标积极性和便于操作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 并与考试、达标有机结合的体质检测卡来指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4 学生为主体, 激励为导向, 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空间

4.1 体育课要转变学生角色大大突出人性

人是本体, 学生是主体, 体育教育应围绕学生, 改革教育手段和方法, 甚至组织形式, 促进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多样化。对开设体育必须课的年级, 打破班级或年级界限, 学生围绕不同兴趣和技能水平自愿组成专项班, 比如篮球快班、篮球基础班、乒乓球提高班、普及班等, 并自然地由校、系、班级体尖或高年级同学为骨干, 或指定组长, 加强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 提高练习强度, 形成以老带新, 优势互补的学习集体。三年级选修班, 在教师指导下, 自行组织、训练、竞赛。

4.2 建立各种项目的协会和培养一批学生体育骨干

以校运动为主线, 建立各种运动俱乐部, 引导学生开展班与班、年级与年级、系与系、校与校之间的体育竞赛、体育训练、体育观赏、体育讲座等娱悦身心,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3 抓住有特色的代表队

代表队是高校优秀的体育人才, 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器材、设施、科研的优势, 把有运动天赋和运动才能的大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 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的使命。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奥运会冠军刘易斯、约翰逊, 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美国NBA球星大都来自高校。

4.4 设立裁判协会, 是各项竞赛活动开展的有力保证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 使学生学到真正所需的知识, 掌握实际操作经验, 让他们从心里感受到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调动高校教师专项辅导积极性。

4.5 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 使学生健康发展

在竞赛对抗中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动机, 训练独立学习的能力, 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竞争、协作、适应能力。如在开展足球比赛时, 两队对抗, 队与队之间要积极竞争, 让学生自己主动寻求, 不仅需要技术和战术的有效使用, 而且必须依靠全队整体努力, 各队队员之间默契合作, 互相帮助才能取胜, 不能无组织无纪律的单兵乱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适应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5 小结

素质教育要溶于体育工作中, 作为体育工作者, 在工作中应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增强责任感。改革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心, 应从当前国家、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促进个性的发展。改变了教学方法, 转变了教学角色还要改革课的内容和评价体系。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处世, 将来敢于面对挑战, 把握时机, 打破常规,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摘要: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而人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 良好的教学环境, 更需要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在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 高校体育不仅要改变学生围绕教师转的模式, 开发学生潜力和积极性, 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开拓, 独立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从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体育,个性发展,角色转变,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季克异.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N].中国体育报, 2001-06-12 (7) .

[2]季克异.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主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J].中国高校体育, 2000 (5) .

模式导向转变 篇8

一、绩效导向预算的相关理论模型

绩效预算是一种建立在计量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共财政管理工具, 需要通过大量科学地精密测算以界定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货币资金管理模型。在绩效预算构建过程中, 数量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生产函数模型, 其应用最为广泛。

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 它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 由每一组特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或收益。一般生产函数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统计研究之一, 由柯布 (C.W.Cobb) 和道格拉斯 (P.H.Douglas) 于1928年提出。它在企业管理中被广泛地应用, 其目的是度量投入产出的效率。绩效预算采用绩效测量与比较, 将企业组织的科学管理办法运用到政府绩效预算中。具体是通过测量政府活动或计划的有效产出, 再计算出每一项活动或计划需要的单位时间和单位费用, 进而归总计算出整个部门的预算, 进而比较实际的投入产出率与预期的投入产出率, 以确定政府工作的效果。

二、我国政府预算机构在预算管理中的传统角色

政府预算机构在预算管理中承担了很多日常的角色。在预算的准备阶段, 审查职能部门的资金请求并草拟行政预算。在立法机关审批阶段, 为所有的职能部门, 尤其是行政部门的预算辩护, 支持行政首长的政策。在实施阶段, 实行日常预算管理, 监督行政 (及立法) 方针的执行情况, 同时保障财政管理系统的运行。在预算周期的最后阶段, 组织项目审计并落实评估。因此, 政府及其预算分析人员是集检查者、控制者、交流者、计划者、倡导者和实施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

政府预算机构在预算准备和审批阶段中扮演的是对立的角色。在审核预算要求时, 政府预算机构总是尽量缩减预算, 并与职能部门之间产生一种潜在的对抗。

三、我国政府预算机构应对角色转变的对策

随着绩效导向预算模式在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中的不断推广, 政府预算机构的角色转变还面临诸多问题,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1、战略计划。

政府预算机构将战略计划与目标设定过程整合起来, 让绩效测量在政策决策和预算中有实际的影响力。这样有助于构建预算讨论框架, 鼓励政府关注政治之外的项目, 为政府公务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 完成期望的绩效目标。

2、绩效导向人事政策。

利用人事政策对能有效地利用绩效测量方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政府公务员给予肯定, 并用来激励其他人。这种政策包括以绩效为基础的晋升、加薪以及非物质激励政策等。

3、项目预算。

绩效导向预算需要重新确立预算科目和格式, 政府预算机构须将其由分行列支型改为项目型。这样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安排任务, 并将绩效目标和项目结果联系起来, 方便分配财政资金。

4、项目评估能力。

政府预算机构要在项目评估上加大精力, 把其看作是提高政府能力的长期性投入。从长远来看, 取得绩效导向预算改革的成功, 政府需要投入精力培养预算机构公务员的技术与分析能力, 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和解释绩效预算的结果, 研究绩效不佳的原因, 并制定提高绩效的解决方案。

5、公开报告。

绩效预算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公开报告, 因为这是公民利用信息掌握政府行为、判断其是否负责的关键。在报告中, 应该界定清楚绩效报告的目标和范围, 界定好政府的主要目标和使用资源所应达到的目标, 同时还须报告有关成本与产出或结果之间关系的绩效信息等。这样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

6、领导与政治支持。

任何组织变化都需要有“改革代理人”。尽管改革期间存在可预测的障碍和挑战, 但是他们还是会为促进变革提供远景规划, 推动计划实施, 激励并说服其他人分享同样的远景规划, 并关注由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另外, 准确可靠的会计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也是政府预算机构顺利转变角色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进杰等: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J].财政研究, 2006 (8) .

[2]张维平:对中国实行绩效管理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5 (2) .

模式导向转变 篇9

美国自2001年安然、世通舞弊案之后,于2002年颁布了自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来最为严厉的经济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第302条款要求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按照10K及10Q条款审阅报告,并确认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公允地反映了公司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内部控制及其设计执行地有效性。该法案第404条款要求公司管理层要对内部控制体系及控制程序的有效性进行年度评估编写报告,独立审计师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鉴证报告。由此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由自愿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该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一同披露管理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报告,并且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由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也由自愿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

二、对公平与效率的阐释

公平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公正而不偏袒。公平含有公正,平等,正义之意。西方学术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公平,即政治、经济和人权。对公平的评价有结果论和过程论。过程公平包括制度(或规则)公平和信息公平。制度公平既包括制度执行上的公平(即在制度内的所有人都应遵守既定的制度)又包括制度内容上的公平(即制度条款应使制度内的所有人享有同等权益、承担同等责任、接受同等约束,并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信息公平主要是指每个人在获取、处理和发送信息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何瑞雄,2010)

效率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率是指特定结果与导致结果的特定过程之间的关系。经济学上效率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生产效率,也就是指单位时间里投入产出之比;第二层含义是指配置效率,即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它指的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任意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福利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减少。谢清喜(2005)重新探讨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理论,把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区分为证券信息的有效性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首次把证券信息的有效性区分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强制性披露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对外披露公司信息(何卫东,2003)。这里所指的强制性披露,是指由一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的信息披露。应符合法律法规属于最低的公平评价标准。

三、自愿性披露方式下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一)自愿性披露信息的经济学分析

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前提下,用来解释信息自愿性披露的理论有代理理论、信号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双方利益不一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会通过订立契约使管理层报酬与所有者剩余一致,为了保证在契约程序上最大化各自的利益,委托人和代理人都会发生契约成本,即代理成本。简森和梅克林将代理成本区分为监督成本、守约成本和剩余损失。自愿性披露能够降低守约成本(代理人为了取得外部股东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如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经营情况、聘请外部独立审计等),称为守约成本)。所以代理成本最小化是管理层向所有者可靠地报告经营成果的一个经济动因。H ealy和Palepu(2001)则认为公司披露的需求来自于经理人员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H erm anson(2000)的调查表明,财务报告使用者认为披露内部控制报告能促进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高质量的或有好消息的公司将通过传递信号将其与那些较次公司区别开来,市场也会做出积极的反应,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会上涨,而那些不披露的公司则被认为是有不好的消息,其股价将会下降。Bronson(2006)认为,由于管理层和公司有责任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内部控制报告往往含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陈述,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增加了管理层和公司的法律责任,但仍有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是因为披露能减少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不确定性,自愿性披露该报告可以向外部使用者发送信号,使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林斌、饶静(2009)的研究表明,为了向市场传递真实价值的信号,内部控制质量好的公司,具体来说内部控制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置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上市年限长、财务状况差、组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鉴证报告。另外,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也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二)自愿性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在促进资本市场效率方面的证据

信息披露的效率性如何衡量,如果信息披露所带来的收益大于信息披露所花费的成本,那么信息披露就具有效率性。信息披露所带来的收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1)有用信息供给的增加,减少信息不对称。值得注意的是披露的信息对利益相关者来说是有用的,即信息对使用者是有效用的。(2)降低权益成本。(3)提高股票价格。(4)促进证券交易的流动性。(5)降低代理成本的守约成本。证券信息的有效性是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前提。可见,信息披露的效率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1. 增加有用信息的供给,减少信息不对称

黄寿昌、杨雄胜(2010)认为内部拉制报告的自愿披露不仅伴随着公司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改善,同时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股票交易的市场效率。不过,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主要是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带来的公司整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所致。

2. 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曾颖,陆正飞(200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贯穿这个研究框架的理论逻辑就是信息披露通过影响信息不对称来影响资本成本。研究发现,在控制B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样本公司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还发现,盈余平滑度和披露总体质量是影响样本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信息披露质量特征。

3. 增加股票的流动性

黄寿昌、李芸达、陈圣飞(2010)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有着更活跃的股票交易以及更低的股票价格波动,意味着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确实降低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行为在2006至2007年度尚不存在显著的持续性,暗示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机会主义倾向。

4. 促进股价变动

邱冬阳、陈林、孟卫东(2010)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年报公告日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较之简单披露的公司显著为正;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程度与事件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选取2006~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对应的超额收益率,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市场对IPO期间的内控信息披露的反应。结论是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控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从IPO开始规范内控信息披露、推动内控制度建设。

5. 降低代理成本的守约成本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2010)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 I),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和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与显性代理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隐性代理成本变量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变量R O A和R O E均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隐性代理成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成本具有综合抑制作用。

(三)自愿性披露方式下公平性难以体现

信息本身的公平表现为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信息优势一方和信息劣势一方分配时缩小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信息披露越充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小,也就越公平。从理论上来说,自愿性披露方式下,公司对于不利的消息肯定不喜欢披露,而喜欢披露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这种选择性披露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所以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就难以体现,随之资本市场的公平性也难以保证。因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方式会产生“自选择偏误”问题,对“坏消息”和“好消息”会进行选择性披露。这样会出现“坏消息”信息供给不足的现象。而投资者对“不利信息”的需求或者是市场反应要比“有利信息”更强烈。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具有外部性,即无排他性和无竞争性,所以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会计信息需要进行政府管制,即需要强制性的披露方式来达到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以“公共契约”代替“私人契约”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四、强制性披露方式下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效率性分析

总体而言,美国实施的SO X 302条款和SO X 404条款规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都具有对决策有用的增量信息含量。但是在我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规定并没有产生信息披露效率的提高,甚至出现了“零缺陷”披露的现象。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强制性披露是针对“不利信息”的披露要求,但是并不排斥有利信息的自愿性披露,但是强制性披露会降低自愿性披露的意愿,自愿性披露部分的效率性会降低。另外,强制性披露部分由于会产生虚假披露或好消息供给不足,并且强制性信息披露还会带来披露成本的增加,法律风险的增加,效率性会大打折扣。

(一)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带来的虚假披露

由于我国对强制性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缺少具体详细的规定,另外,对违反强制性披露规定的监管滞后和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充分,不及时。赵息、路晓颖(2010)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详细程度与政府的监管力度(包括监管概率和处罚力度)成正比。政府的最优监管并不能杜绝上市公司披露简单内部控制信息的违规行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强制性信息披露会信息生产过剩问题,效率性降低

强制性披露会产生信息生产过剩问题,可能会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增加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工作量,增加披露成本。二是过量的信息反而有损于用户对信息重要性的把握,浪费用户的精力。

正如G igler和H em m er(2001)的研究结论显示,在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严厉的市场监管的情况下会容易造成管理当局的逆反心理,不再愿意披露额外附加的信息,减少自愿披露内容,降低自愿性披露的效率。

五、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公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既然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有效率的,而且强制性披露会带来效率的降低,那为什么还要进行强制性披露,原因主要是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平角度。

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支持者们一直以效率与公平作为评价强制性信息披露合理性的基础。但强制性信息披露更多是出于对投资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是通过强制性规定迫使会计信息从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流动的过程,它所维持的公平是投资者的公平。在一些评价中公平是主要的评价因素,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可防止欺诈、保护投资者信心与利益。见Easterbrook、Fischel对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评价,他们将公平作为首要因素而认为效率因素是肤浅的。

对于资本市场的公平性而言,公平可以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来解释,投资者对“不利信息”的需求或者是市场反应要比“有利信息”更强烈。那么是否及时充分披露内部控制“不利信息”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考量。本文认为可以使用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上市公司违规违法遭到证监会、交易所、法律的处罚之间的关系来衡量和从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考察内部控制“坏消息”的披露是否具有促进资本市场公平性的作用。

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对盈余管理的信号传递作用。其原理是根据D oyle等(2007a)的分析,低质量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降低财务信息质量:(l)内部控制越弱,经理人越不能可靠地确定应计项目余额,这种无意的错误将导致财务信息噪音更多,可靠性更差:(2)内部控制越弱的公司,经理人员越容易越过内部控制有意高估或低估应计项目余额,以达到机会主义的财务报告目的。

D oyle等(2007)采用应计项目质量代表财务信息质量,用是否存在(用披露代表存在)(重大)内控缺陷代表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来进行二者关系的实证检验,两项研究的证据均支持内部控制越弱,公司应计项目质量越低的理论预测。D oyle等(2007)只关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将重大缺陷划分为公司层面重大缺陷和帐户层面重大缺陷,发现上述关系主要对于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成立,容易审计的帐户层面重大缺陷则不会导致应计项目的低质量,原因可能是存在帐户层面重大缺陷时审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实质性测试来补救,另外,SO X 404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项目质量并无显著联系(而SO X 302重大缺陷有)。

(三)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缺陷

根据阿罗(A rrow)的“不可能性原理”,最优化的管制政策是很难达到的。而俘获理论更是认为,政府或者其他管制主体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利益集团,他们既要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提高权威或政治影响等,又要均衡各大被管制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不管是政府或是民间的管制机构均面临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管制政策的决定最终取决于各方利益集团寻租活动的力量对比。因此,寄希望于通过管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只能是管制者的一厢情愿。

六、结论与启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适度管制

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适度披露为好。适度管制要求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最低程度,但会计信息一经披露则必须具备规定的质量条件(吴联生,2001)。适度管制实际上是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机接合,是两者在实现资本市场目标过程中的均衡。

不能说绝对是自愿披露还是强制性披露,有些信息需要强制性披露,有些需要自愿性披露。(H erm anson,2000)。D oyle et al.(2007)考察发现,许多公司把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看成是SO X 302节强制要求的。一般认为,在SO X 404节及SEC的配套规定下,定期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是强制披露的,而对于重要缺陷和控制弱点是自愿披露的。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披露属于强制性披露。

本文认为适度披露的原则是对供给不足而需求强烈的信息要进行管制,强制性披露方式为主;相反,对供给充分而需求不够强烈的信息可以选择自愿性披露方式为主。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在政策层面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的具体内容和区分标准给出相关明确规定。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改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后,公平和效率的变化有待检验,即公平性是否有所提高,效率性有何变化。

摘要: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由自愿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而在2008年我国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也开始向强制性披露方式转变。论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理论分析内部控制信息由自愿性披露方式转变为强制性披露方式背后的原因,经过分析发现披露方式的转变是促进资本市场效率向保障资本市场公平的转变。

上一篇:脑卒中后GHS下一篇:异种钢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