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转变

2024-10-01

能力转变(通用12篇)

能力转变 篇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 学生学习问题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新课程以顺应时代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转变教师的角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能力,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一、教师由以往知识讲述者而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者, 思维启迪者

中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和文化, 学生对其大多有着浓厚的兴趣, 并由此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有时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非常幼稚, 甚至是无意义的, 但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学的角度而言, 这未尝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不断地去认识世界, 对已有的科学理论和观点提出质疑, 并创造出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成果, 有利于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不至于停滞不前。但如果我们对现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各种与众不同的见解。

笔者在进行隋唐历史的课程教学中, 一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隋炀帝心胸狭窄, 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 而唐初会出现“贞观之治”则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有直接关系。这位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隋灭唐兴的原因,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提倡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 挖掘教材中的因果并列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

例如, 在讲述“907年, 朱温废掉唐朝皇帝, 唐亡”这一史实时, 我优化设计方案, 来挖掘教材的深度。具体设问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 生产发展, 因而社会安定, 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之什么?而到唐玄宗天宝年间, 出现了怎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因素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又是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以此安排教学, 保证了学生思维的逐渐深入, 又强化了学生对唐朝“强盛—衰弱—瓦解—灭亡”这段历史的理解,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

二、鼓励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质疑是创新的源泉, 科学独创贵在质疑。如果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不产生质疑, 就不会发现地球引力。巴普洛夫不怀疑狗听到脚步声而流唾液就不会发现条件反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不以寻求“确切答案”为目的, 而是倡导“求异”, 对学生的答案不简单地加以判断, 即使答案是错误的, 也不是妄加责备, 而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 作为教师, 要不断地思考, 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提出新的、需要探索的问题, 并以此来感染、带动学生, 使他们经常处于积极思考中, 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转变, 使学生学会学习

所谓学习方式, 一般被认为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去向, 其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而不是单纯的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课程标准背景下,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势在必行, 教师应运用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其主要可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首先, 优化和调整课程结构调整, 可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拓宽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 促进学生学习内容的创新, 以教材为基础,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多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 积极思考, 不断去解决问题。学生应学会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 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 如采用问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 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 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有质疑精神, 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

同时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去,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转变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稳定推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尚伏, 黄占福.更新理念, 转变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30) .

[2]尤善良.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师生角色的转变[J].新课程:中学, 2013 (9) .

[3]闫冬梅.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学周刊, 2012 (14) .

能力转变 篇2

当前,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面临着越来越透明、规范的社会环境,责任要求也越来越重。面对新形势的严峻挑战,如果继续按部就班,按常规办事,只能落伍,甚至掉队,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转变执政理念,提升执政能力,确保思想不落伍,工作不落后。

一要提高引领全局、畅通政令的执行力。执行力,往大处讲是执政能力,往小处说就是完成部署工作的能力。当前要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服从意识。只有在思想上接受,行动上才会有干劲,才会有干好工作、突破困难的动力。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领导干部要有坚定不移的服从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部署下去的任何事情,都要自发自觉、全力以赴地认真执行,不拖拉、不推诿。二是进取意识。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先创争优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工作热情调整到最高,工作劲头调整到最大,在解放思想中谋划经济增长点,探求工作创新点,坚定信心和决心,努力开创本职工作新局面。三是责任意识。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责任,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入手,为经济建设献计出力,为项目工作竭尽全力,为优化环境付出努力。只要每一名党员干部尽心尽力于事业、尽职尽责于岗位,就一定能够凝聚发展合力、激发跨越之志、形成振兴之势。

二要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前进的能力。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任务。构建和谐河北,党员领导干部必

1须要具备较强的科学发展、和谐前进能力。一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竞争力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要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目前,要实现富农,必须从“三农”这个最具决定性的环节抓起,壮大畜牧业,优化种植业,狠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要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一个根本立足点就是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让全省人民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新旧体制、思想相互交织,各种矛盾集中涌现。必须要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强化民政、社保、困难救助三条主线,用政策解疑心,用保障稳民心,用真情换人心,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一要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各项制度,调整充实排查网络机构,坚持领导接访和定期下访,把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变“搪塞推诿”为“化剑为犁”。党员干部要尽心尽责工作,切实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矛盾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握矛盾转化的主动权,用温暖的言行防止矛盾激化,善于灵活运用市场和法律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用单一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三要变“官本位”为“民为贵”。人民群众是我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民心稳则社会稳。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民本意识,从“父母官”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把群众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实实

2在在办实事、办好事。

转变教师角色 培养学生能力 篇3

当今社会人才济济,要使所学者有用武之地,就必须要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当前各种类型的考试来说,其分析论辩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就语文学科而然各抒己见言之有理之题屡不见鲜,因此这就需教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从多个角度设计解题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平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角色考虑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大举措,培养高素质的、新型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每个问题都考虑得细致、周到,从而让其在各种的学习中都能全面的细致多角度的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永不落伍。

就当前小学、初中、高中在实施了素质教育之后,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考试题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了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的能力培养,以往的死记硬背出高分的老模式已成为历史,这就是一种进步,同样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你是否能转变角色,调动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变书本知识为实践的能力,教师是要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应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求出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按着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

当今世界正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的进步都在于知识,世界的经济与技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变成了知识的竞争,两军对垒谁的技术先进,谁必胜,所以这就更需要教者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角色,从小培养学生练就一身硬功夫,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成为常胜将军。

那么,面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老师怎样转变角色,多角度培养学生考虑问题呢?

首先,应常培养学生自设多种类型的问题,逐渐使学生的思维成熟起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增多、加大立足点,从而使答案较全面,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养成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以达到“源头活水”的效果。

其次,做为教师应转变以往一言堂的角度,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集思广义,不需教师咀嚼,而要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着重理解是培养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一大关键,只有让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把它们融会贯通了,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应以丰富多彩的教与学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去发现真理,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弘扬学生的思考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的陶冶情操,确立正确的观点和健康的审美观点,以收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篇4

一、善疑巧问,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要培养创新人才, 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为以传授、继承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学, 以质疑作为推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内驱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兴趣, 形成巨大的创新动力.

1. 质疑重难点, 巧问出新意

“问题是接生婆, 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是质疑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少教师在处理重难点教学内容时, 不是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 突破学生的认知矛盾, 通过问题探究, 解决矛盾获得长进, 而是要学生死记硬背或由教师满堂解释, 向学生奉送真理, 这种教学很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和结论,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善疑巧问生成新的知识, 寻求新的发现, 获得新的认识.如, 在讲“力的分解”一节时, 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 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 问学生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学生肯定地回答是一根线易断, 但实验演示结果却完全相反.用一根细线可将砝码稳稳地提起, 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 (故意使两线间有一较大夹角) 提砝码时, 细线断开了.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 思维被迅速地激活起来, 此时, 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 质疑无疑处, 平淡见神奇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特殊关联, 是创造思维的突出体现.质疑无疑处, 一石击起千层浪, 既可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激励学生思维, 撞开学生的创新意识阀, 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例如, 雨后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机油落在水面后为什么会出现五彩缤纷的斑纹?…..教材中看似无疑而大可质疑的例子很多, 质疑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浅处深问, “无中生有”, 不畏权威, 突破定势, 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实现思维的创新.

3. 质疑跨学科, 专中有综合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度综合, 综合能够真实地反映知识的本质及世界的本来面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 但现用教材往往是分化有余、综合不足, 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树立综合意识, 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做到“约中有博”、“分中有合”.物理、化学、生物都属自然科学, 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生物上讲人眼的构造、视觉的形成和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显微镜的应用等, 都必须以物理中几何光学为基础, 而光合作用更是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知识紧密结合到一起.质疑教学中增强综合意识, 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调动各学科相关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课堂, 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由是创造的温床.“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开放的课堂, 广阔的天空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应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计好的, 封闭的、有计划的兑现过程.开放课堂, 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形式多样, 法无定法, 贵在得法.

不会提问的学生, 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语) , 学生不仅要学“答”, 而且要学“问”, 一堂课的成功, 既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 更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 特别是提出了多少高质量的问题.教学中我常采取阅读指导、自疑教材 (材料) 的方法,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如, 在讲单摆周期公式时, 笔者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改变单摆摆动条件, 结果学生提出了从静止到运动, 从天上到地下深井, 从单一场到几种场并存等各种情况的单摆, 于是很自然地引发了单摆周期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如何写出上述条件下单摆周期公式的种种疑问.可以说,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时时都可质疑, 处处皆能设问, 教师尽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驰骋.对学生提问的幼稚或怪诞, 切不可冷眼讥笑, 教师作为学生自疑的帮助者, 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使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 转向“探索———转化———创造”.

能力转变 篇5

——《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林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对更好地完善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凸显林业四大地位、履行林业四大使命、发挥林业五大功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明了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前进的方向。

新科技革命 给林业带来新机遇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规划》提出,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前沿技术迅猛发展,林木遗传学研究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杉木、马尾松育种跨入第三代良种培育新阶段,利用生物质资源代替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生物基材料已成为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发展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催化、定向合成、多元重组、循环综合高效利用等技术将为林业产业绿色增长提供更多可能,林业碳汇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广泛应用,多功能林业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林业生物产业技术日新月异,林业以其资源优势已成为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孕育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业生物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这些昭示着,科技对绿色发展和未来林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更加巨大。

我国林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机遇要求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实现林业“双增”目标,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确保实现林业“双增”目标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第一要务。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刚性需求,必须加强高抗林木新品种选育、人工林高效培育、森林结构优化和多目标经营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水平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支撑体系,为实现“双增”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攻克生态建设技术瓶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要保障国土安全,必须大力推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因此,强化科技在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创新与集成,攻克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难关,任务十分紧迫。

——提供丰富的林产品,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人造板、木地板和木家具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林产品加工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6,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改变传统的大规模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高耗低效发展模式,必须加强商品林定向培育、资源高效利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特色林下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林产品。

——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林改关系到5.1亿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25.49亿亩林改林地的生产效益,促进兴林富民,对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碳汇能力。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抉择。到2015年要实现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必须发挥科技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退化土地造林增汇、天然林增汇经营、碳汇人工林定向培育、能源林建设、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促进碳汇林业快速发展。

总体思路 一、四、六、八

《规划》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林业科技的自身特点,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大主题,紧扣五大需求,坚持六个结合,完成八大任务,全面推进林业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着一个目标:“支撑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全面科技支撑,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抢占国际林业科技制高点,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撑实现林业“双增”,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突出四大主题:创新主题、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四大主题。突出创新主题,围绕科技链条,突出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构建现代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强化应用主题,围绕林业生产建设技术瓶颈,加强关键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率;突出升级产业主题,围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前瞻性地部署前沿高技术研究,培育林业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服务林改主题,以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强林改重大理论与政策研究,开发林下经济发展实用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实施林业科技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林改成果。

坚持六个结合:一是坚持继承发展,注重近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相结合。既要瞄准当前,加强生态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攻坚,又要着眼未来,对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同时,针对林业科研周期长的特点,注重林业科技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推进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以国家统筹、整体推进为主导,重视区域科技在林业科技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区域特色林业科技的研发力度,促进区域林业科技协调发展,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科技与产业科技相结合。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链和生态区布局科技链,加强林业生态攻坚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研究,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支撑。四是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研究与能力建设相结合。部署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视林业创新研究平台、大型科研基地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科学研究促进能力建设,以能力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五是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既要加强源头自主创新,提高林业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又要重视技术集成创新,兼收并蓄林业基础理论、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加速林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增强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六是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针对林业发展的自然区域分布和社会参与共建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强化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尊重社会经济规律,加强林业软科学研究,以机制、理论创新带动林业政策、决策创新,服务林业发展全局。

完成八大任务: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着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全面加强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目标 科技贡献率达到50%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林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新品种创制、森林经营、林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改善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林业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林业科学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重要科技成果总数达到2000项,林业专利数量增加1倍。《规划》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成果应用、标准化与林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5个方面作出了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

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高抗新品种150个以上;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功能基因100个;提供林业重点工程技术规程与建设模式300个以上,典型脆弱生态区造林保存率达到75%以上;开发重大生物灾害控制技术与设备(药剂)50项以上,重大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研发森林火灾预警防控与快速扑救等重大装备系统10套以上。

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培育高产优质用材林新品种200个以上,材积生长量提高20%以上;培育高产、超高产经济林新品种90个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65%以上,主要木本粮油新品种单产提高50%以上;研发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学品等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0项以上,林产品附加值提高20%以上;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和建立省、地、县级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心)3362个。构建7大林业科技创业链,分区域和类型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200个;派遣林业科技特派员1万名,培训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技术人员和林农200万人次;推广林木新品种新技术1500项以上。

标准化和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制修订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建设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300个,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新建国家或局级林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0个,完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总量增长50%以上,植物新品种和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设以国家林业科学中心为主体的国家、区域、企业三个层次的创新中心10个-15个;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5个、局级重点实验室20个-30个、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58个,建设国家林业长期实验基地50个-80个、林业生物产业基地50个;建立国家级林业数字化图书文献服务中心1个,区域林业图书文献服务中心3个-5个;建设区域林业分析测试中心8个-10个,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1个、分中心2个、测试站10个,建立林业转基因生物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基地6个,林业知识产权信息预警中心1个。

重点任务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升级

《规划》提出8项重点任务,都事关现代林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并被列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点任务一: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针对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增加资源总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为目标,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林业信息化以及区域林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任务二: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重点开展林木、竹藤、花卉、林特产资源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引领林业生物种业发展;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引领林药产业发展;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引领林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固化、液化、气化等高新技术,开发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新产品,培育新能源产业;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等前沿技术。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设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引领创新团队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强化新技术交融与创新,坚持创新与示范同步,研究与应用并举,培育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林业产业向着高效、高值、高端、低碳“三高一低”的绿色方向发展。

重点任务三: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开展森林、湿地和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基础研究,揭示森林与水的关系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与调控机理,阐明森林植被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学机制和固碳减排增汇机制,创新森林灾害生态调控与防治理论。开展林木基因组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土壤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揭示树木生长发育、木材形成、抗逆性、林果营养物质形成和林地退化等机理。研究植被三维结构信息的主被动遥感融合同化反演理论与方法。开展木材生物学合成过程与分离基础研究,揭示生物质热裂解调控、生物降解与生物炼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生物能源用微生物代谢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阐明第二代生物能源催化转化机理。

重点任务四:大力加强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重点任务五:全面加快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水平。

重点任务六: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对科技条件的需求,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实验平台(基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支撑科技创新的条件和平台,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任务七: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我国林业发展新趋势,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好地激励、保障林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更新理念 转变角色 增强能力 篇6

摘要:学生学习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由以往知识讲述者而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者,思维启迪者;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观念 角色 能力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学生学习问题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新课程以顺应时代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转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一、教师由以往知识讲述者而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者,思维启迪者

中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学生对其大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有时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学的角度而言,这未尝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不断地去认识世界,对已有的科学理论和观点提出质疑,并创造出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成果,有利于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至于停滞不前。但如果我们对现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各种与众不同的见解。

笔者在进行隋唐历史的课程教学中,一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会出现“贞观之治”则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有直接关系。这位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隋灭唐兴的原因,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提倡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挖掘教材中的因果并列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

例如,在讲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唐亡”这一史实时,我优化设计方案,来挖掘教材的深度。具体设问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什么?而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了怎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因素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又是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以此安排教学,保证了学生思维的逐渐深入,又强化了学生对唐朝“强盛—衰弱—瓦解—灭亡”这段历史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创新的源泉,科学独创贵在质疑。如果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不产生质疑,就不会发现地球引力。巴普洛夫不怀疑狗听到脚步声而流唾液就不会发现条件反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以寻求“确切答案”为目的,而是倡导“求异”,对学生的答案不简单地加以判断,即使答案是错误的,也不是妄加责备,而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思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提出新的、需要探索的问题,并以此来感染、带动学生,使他们经常处于积极思考中,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

所谓学习方式,一般被认为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去向,其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而不是单纯的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课程标准背景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势在必行,教师应运用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其主要可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首先,优化和调整课程结构调整,可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宽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促进学生学习内容的创新,以教材为基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多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不断去解决问题。学生应学会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采用问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质疑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

同时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稳定推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尚伏,黄占福.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30).

[2]尤善良.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师生角色的转变[J].新课程:中学,2013(9).

[3]闫冬梅.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学周刊,2012(14).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篇7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师转, 这是以教定学, 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要从学情出发, 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

二、由重“教师讲”变重“学生做”

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 都是强调让学生“做”。因为学生不做, 教师既看不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水平, 也看不出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 其自主性、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并形成技能, 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 教师不要独占课堂, 要把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合作、探究、发现。

三、由“学生静听”变“学生亲自动手”

根据神经功能反馈的特点, 要培养理性思维就是注意学生的活动操作, 让学生在操作中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更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各种图形, 用推理论证来促进大脑的开发。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感观都参与进来, 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其产生影响, 教师采用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四、由“个体学习”变“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思维的展开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从与别人合作中受到启迪, 及时修正与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思维水平。积极倡导合作学习, 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 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自信心, 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 从而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 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 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 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五、由学生的“错误解答”变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在数学课堂上, 学生的错误解答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出现错解是极其正常的, 学生出差错不是什么不幸的事情, 教师不能简单地划个“×”或训斥了事, 而要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 要变“坏事”为“好事”。学生解题的错误, 是学生概念不清、推理不严、理解不透、解法不当的反映。课堂中如果抓住学生发生错解的契机, 分析学生产生错解的原因, 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使一个人吃一堑, 大家长一智, 就可避免重蹈覆辙, 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全班学生在差异中互动, 达到共同完善, 一起成长。

总之,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 教师上课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 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 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 而是“学”的热情, 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

摘要: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化,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学习能力,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教学研究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而且具有绝对的权威,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转变营销理念提升市场开发能力 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理念,能力,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迅猛发展, 国内外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面对买方市场的形成, 中国加入WTO的国际环境, 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诸多因素, 一些企业的营销观念仍然没有转变, 开发市场能力欠佳, 产品创新能力及品牌意识不强,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更不能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当前企业营销中的问题

1. 企业的营销理念滞后。

目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国内市场正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但一些企业仍然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 即“以产定销”。企业把市场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 营销职能就是把已经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出去。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由于商品供过于求,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果不及时转变营销观念, 就会对买方市场束手无策、随大流盲目推销产品, 其结果要么是产品的库存大量积压, 要么是应收账款急剧增加, 资金周转困难, 从而使大多数企业陷入困境。

在企业营销方针上, 以用户为中心还是以产品为中心, 是两种不同的经营选择。如果过分强调以技术为中心, 忽视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适应用户需要的必要性, 那就会使用户来适应产品。产品再好, 但用户不需要, 也会生产积压。这是目前一些企业没有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导致的结果。一些企业的决策者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是幻想事物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敢大胆出击, 总是瞻前顾后, 不敢冒险。当企业市场营销陷入困境时, 不能适时应变, 而是消极等待外部条件的好转, 结果是坐失良机。

2. 企业缺乏开发市场的能力。

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 企业间的竞争也步入营销大战, 部分企业仍然满足现状, 不思进取。可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却在发生着变化, 他们对产品的品种、样式、花色等要求越来越高, 并且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把满足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并不断地对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 然后运用适当的市场战略攻入目标市场。

企业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 在于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的因素很多, 诸如供应者、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和公众, 还有人口、经济增长情况、技术设备、自然地理位置、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等等, 所有这些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都有制约和影响。现代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是个开放的系统, 它在营销活动中必然与社会的其它系统, 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多种联系。市场营销的实践证明: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者就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无情的竞争规律所淘汰。

3. 企业开发新产品能力较弱, 品牌营销意识不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市场需求变化日趋迅速, 但是一些企业不注重开发新产品, 而是自我满足, 结果不能适应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产品有生命周期, 企业如果在优势产品进入衰退时期之前, 拿不出新的产品投放市场, 那么, 市场主导者的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企业如果不思进取、不推陈出新, 而只是满足现状, 那么, 优势地位必然很快被人取代。同时, 伴随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消费者观念也不断更新, 以往倍受青睐的产品, 即使今天仍然做工考究, 质量过硬, 但也会因赶不上消费新潮, 而遭到消费者的冷落。可见, 企业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发新产品。目前, 一些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观念淡薄, 缺乏紧迫感, 不知从何着手, 因而很难发展成百年企业。由于产品的同质化日趋严重, 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品牌是优质商品的标志, 品牌代表商品的特定属性, 代表一定的文化和个性, 能给消费者提供利益和价值。

品牌是产品品质的标志, 具有促销的功能;品牌是无形资产, 具有产品增值功能, 谁拥有著名品牌, 谁就掌握“点金术”, 品牌不仅是无形资产, 而且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二、搞好企业营销的建议

1.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营销理念。

现代营销学把市场视为生产过程的起点, 企业在决定生产之前, 就必须了解、分析市场需求, 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生产的出发点。这是一种全新的以消费者为中心, 以买方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引导消费, 开发需求, 是它的基本特点。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的先导, 现代中国企业应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营销观念。树立知识营销观念、全球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

2. 提高企业开发市场的能力。

市场开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所以在正确的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企业就应该合理地开发市场。开发市场首先要进行市场细分, 然后锁定目标市场, 运用最优的营销战略攻入目标市场。

3. 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和树立品牌意识。

“产品常新, 企业长青”, 这是企业界流行的一句格言。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企业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产品陈旧、落后的企业已经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就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要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企业要不断用新的价值增加产品特性和利益, 依靠产品的差异化特征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从某个角度来说, 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谁能够恰当地运用品牌战略, 谁就能够赢得市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必须把品牌经营作为竞争的基本战略。在现代经济中,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能力转变 篇9

鲁向东首先对网络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当前数据爆炸式增长给业界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运营商被“管道化”的趋势明显。网络成本的上涨与收入的增长不匹配,并且不同步,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受到冲击。其次,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物联网带来新的蓝海。

鲁向东总结道,总体来说,网络发展呈现出融合化、宽带化、多媒体化、IP化、集中化、IT化的趋势。鲁向东表示,面向未来中国移动网络发展,将重点关注五个领域:网络协调发展、集中化建设运营、建立开放平台、面向新领域和共建共享。

关于网络协调发展,鲁向东表示,中国移动提出GSM、TD-SCDMA、TD-LTE、WLAN协调发展,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分别的覆盖,匹配不同的业务承载以达到最佳客户体验。在服务国计民生过程中,中国移动存在着严重的能力短板。国际网络能力不足,难以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业务和服务。鲁向东透露,中国移动正在加大国际设施建设投入,近来陆续参加了SJC、APG、厦金、淡福等多条海缆建设,推进中俄、中印等多条陆地光缆建设,并启动了北美、欧洲POP点建设。

鲁向东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移动的集中化建设运营首先体现在交换网领域。在交换网上,还没有实现跨本地网的省内集中。第一阶段将实现MSS跨本地网的省内集中。下一步将实现全网集中的数据中心化。在无线网领域,将从传统的一体化宏站+机房的模式逐步演进到BBU+RRU的集中化模式,并逐步实现一个无线接入网,多个标准。在云计算方面,中国移动将建设一个基于虚拟化、集中管理、自动调度和分布式计算的云计算平台,支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内部IT支撑服务。鲁向东还表示,中国移动还将积极推动IP化发展。中国移动将致力于实现接口的IP化、信令承载的IP化、信令IP化和业务承载的IP化。

对于建设开发的平台,鲁向东表示,中国移动将发挥网络和客户优势,为各类专业应用和服务平台提供技术、能力支撑,为用户提供跨平台综合服务,实现移动运营商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共赢发展。移动应用商场就是开放平台的代表,这是全球首个由运营商推出的泛终端、跨平台的手机应用软件商店,提供了面向开发者的创业平台。

对于面向新领域的发展,鲁向东特别介绍了物联网与无线城市。中国移动将积极推动物联网应用模板化、产品标准化,实现“传感器+通信模块”的解决方案;发挥移动通信网络优势。近日,以“智能通道模式”为主,逐渐向“应用集成”模式发展,构建适用于物联网应用的融合网络架构体系。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拥有超过690万M2M终端。在无线城市领域,中国移动在77个城市启动了无线城市建设,利用2G/3G/WLAN/未来LTE不同覆盖和承载能力,为无线城市提供完善的承载网络。

能力转变 篇10

关键词: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着力点

由注重政策制定转变为注重经办能力提升,是医疗保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的内在要求。这一转变,既有现实迫切性,又是一个永恒课题。医疗保险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如由注重构建制度框架转变为注重制度整合与机制创新、由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由注重提高报销比例转变为提升保障绩效、由“人人享有”转变为“人人公平享有”等。在这些转变中,经办能力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换言之,所有这些转变,都依赖于经办能力的提升。

1 能力建设与经办机构使命

加强能力建设是由经办机构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经办机构是医保制度建设的组织支撑体系,是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落实和基金管理的实施者,经办管理质量决定制度质量,建设“质量医保”必然要求建设“质量经办”。专家所说的医疗保险“三分政策、七分管理”,强调的就是经办管理能力和水准的重要性。

在十几年医保制度建设历程中,经办机构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首先是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医保大国”建设者的历史重任。正是经办机构依法不懈地推进参保登记、扩面、征缴,河南才建成1亿民众参加的全国最大的医保大省,中国才建成13亿民众参加的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体系,成为“伟大历史创举”的创造者。

其次是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参保民众权益记录一生、待遇享受一生的光荣使命。经办机构承载着参保百姓医保登记、缴费、权益记录和待遇落实的全部责任,是制度运行的操作者,是参保人员须臾不可或缺的直接服务者。在河南省经办人员与参保人员之比达到1:14000的情况下,经办人员始终坚持把医保服务送到参保人员手中。2011年,我省仅城镇参保人员就有3373万人次就诊,经办机构一笔不差、全力不拖地逐一落实了待遇,“病有所医”变成了现实。参保群众普遍把经办机构喻为“参保百姓之家”,把经办人员喻为“医保民生使者”、“医保大业建设者”、“医保大任承担者”等等。这些贴切的比喻,揭示了经办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经办机构出色地履行了历史使命,但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与时俱进,而现实的经办能力确有诸多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2 经办能力现状与“质量医保”建设要求

形势的发展对经办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形势有着确切的内容和指向,即医保制度建设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由制度内部统筹协调转为在医改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这里所说的对经办能力的新要求,亦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提升质量该从哪里下手,包括哪些内容;稳定参保率、实现应保尽保属于扩大范围还是提高质量;提高保障水平与建立分担机制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容易对立与分离,如何掌控分担机制的合理性;基本医保与商业医保在理论上是主体与补充的关系,为什么在实践上容易混淆与错位,政府该管什么,市场该管什么;保障水平、支付水平和基金绩效是不是一回事,是不是正相关关系;基础性作用是主导作用、决定性作用还是扶助作用;基础性作用是医疗成本的补偿还是制度、机制的作用;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条件、实施路径是什么,为什么“三医配套联动”成了一道难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一道道经办能力的考题。而现有的经办能力,难以经受诸多深层次难题的考问。

学界与业界常用“四缺一散”来说明经办能力短板,即缺人手、缺人才、缺经费、缺设施设备、资源分散。其中,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缺乏医学、药物学等人才,就是一个新问题。过去,经办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扩面,基本上用不着医药专业人才。现在建设质量医保、发挥基础性作用,医药专业人才不可或缺,否则,对医药服务行为的监管就缺乏专业的权威性。我以为,“四缺”客观存在,其中缺人手、缺经费、缺设备已被人们“说烂”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为何司空见惯而又无人过问。“散”的问题更不可小视。所谓“散”,一是指城乡经办资源分散,既难以形成合力,制约效率和质量,还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指经办机构与行政机构、研究机构总体上尚未形成职责明确、相互支撑的内在联系机制。医保研究的组织体系建设近几年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的指导与示范带动下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上热下冷”的现象,部省级医保研究工作进展较快,成效卓然,地市级总体欠缺,有的尽管成立了机构,但缺乏有效的研究活动,对经办机构的理论支撑尚不给力。

3 能力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最根本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和增强经办队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是经办能力建设的核心。近年来,河南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逐户逐人的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和筹资测算,妥善解决了47.2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实现了不分贫富、不因单位生产经营状况、不分企业性质而人人公平参保的目标。让人人都有公平参保的机会,正是基本医保制度科学发展本质的要求,即根本质量的体现。

实践证明,经办机构是人本服务的组织载体,是医疗保险科学发展的践行者、实施者。经办机构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抓住那些事关民生的难点问题着力探索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在卫生资源布局失衡的情况下,医保如何为缓解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群众看病难发挥作用,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如何保障困难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帮助其实现“病有所医”;如何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和监控作用,充分发挥基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服务的性价比,使参保患者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基本医保如何坚守保基本、保大病的原则,把眼前与长远统一起来,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城乡制度统一,促进城乡公平,等等。医疗保险的科学发展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以科学态度、科学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医疗保险的科学发展。

4 能力建设的着力点与实施路径

经办能力建设内容丰富,要统筹兼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并非所有经办机构都存在“四缺一散”,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的建设方案,同时还要根据科学发展和建设“质量医保”的要求,在政策落实、机制创新、作风建设等共性问题上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提升执行现行方针政策的能力。由注重政策制定转变为注重能力提升,应明确三个要义:一是这一转变符合制度建设实际,即大政方针政策基本具备。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其密集度之高、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但落实这些政策任重道远。除了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外,其中有些政策具有中长期意义,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的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应当持续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作为一项支架性的国家基本法律,更应该长期施行。二是落实各项政策规定,是经办机构的职能和职责决定的,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经办能力。三是转变是在大政方针政策基本具备的前提下,能集中精力更好地落实各项政策,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提升坚守和创新能力。坚守,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被实践证明具有中国医保特色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基金管理制度。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保基本、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基金管理原则;医药服务定点管理制度;体现筹资分担的职工医保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和居民医保按一定数额缴纳医疗保险费,以及体现医疗费用分担的起付线、共付比例、封顶线;坚守基本医保的主体地位、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等等。创新,就是针对制度发展和运行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探索解决办法,如近年来实施的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等级管理、定岗医师分数管理、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复合付费方式等,就是创新的实际行动。该守住的能守住,不人云亦云或曲意逢迎,更不趋炎附势,遇到难点敢于攻坚,通过创新去破解,这正是经办能力强的实际体现。

第三,提升专业能力。医疗保险是一门由管理学、保险学、医学、药物学等多门学问组成的科学,又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科学。由此对经办管理人员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在医保经办系统,懂一定专业的人并不少,懂专业又达到“化”的人并不多,尤其缺乏医学、药学等几门学问兼而有之的医保专业人才。这已成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实施有效监管的一大瓶颈。因此,提升经办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紧迫课题。有些经办机构通过人才引进迅速提升了专业化水平;有些经办机构实施了人才培训培养计划,采取缺什么补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提升专业水平;还有些经办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医院、制药企业挂钩,派出经办人员跟班学习。应该说,这些途径都具有实用价值,体现了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专业化的路径越走越宽广。

第四,建设作风过硬的队伍。作风是战斗力,经办队伍的作风也是效率和质量。作风是凝聚力,好作风可以凝聚亿万群众共同建设医保大业。所谓好作风,一是要好在尊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上。河南经办系统奉行“三个一样”:像尊重亲人一样尊重参保群众,像牵挂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情系参保群众,像为亲人办事一样诚心诚意为参保群众解难。“三个一样”又细化为一个个实际行动:南阳医保与公交部门联系,将经办机构附近的公交站改为医保站,为参保群众到经办机构办事提供了方便,被百姓称为贴心站。濮阳医保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团购谈判,将职工、居民单次血透费用分别降至20元、50元,年均分别减少个人负担2.8万元、3.2万元;30种重症慢性病必用药价格平均下降18%。参保患者将经办中心称为“精办中心”、“解难中心”。诸如此类的举措,使医保的凝聚力空前增强,社会医保初步形成社会和谐医保。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E].2009.

[2]王东进.切实转变医保发展方式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J].中国医疗保险,2012,44(5):10-13.

[3]郑功成.关于建设“质量医保”的几个着力点[J].中国医疗保险,2012,47(8):9-11.

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学习能力 篇11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一种完整的、真实的或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通过合作学习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生成性地学习,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决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就是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新课标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被动接受为特点的传统学习方式不仅会使学生厌恶学习,还会磨灭其主观能动性,最终成为知识的奴隶。为此,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与别人合作探讨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首先,成绩好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其次,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预习策略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为了让学生更快地主动融入新课,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课前预习的几点策略。

(1)利用课堂教学,教授预习方法

①儿歌引路

一标小节号;二圈生字宝;

三画好词语;四把好句找;

五打小问号;动笔预习好。

②分步骤教学

针对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将每个步骤再细化,让学生有方法。例如,在二年级培养预习、质疑习惯方面,我们就有题目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质疑、抓住关键句质疑等几个方面的培训。

③微课辅助

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我们制作了多节写字微课,让写字教学走进家庭,让孩子感到自主识字不那么难了,家长感到评价孩子的作业言之有物了。

(2)美拍展示,教学相长

为了保护低年级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激发其自主预习的动机,体味自主预习的乐趣,检查其自主预习的效果,教师组织家长利用美拍APP将预习过程记录下来,并在班级微信群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学策略

课堂学习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让每个主问题集中体现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能够科学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全面高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以阅读课《月光启蒙》教学设计为例,具体介绍本学习模式。

环节一:创设情境

教师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真实问题,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在第一课时,教师开展学习活动:(1)回顾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问题?

环节二:确定问题

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提升,最后集中到两个问题:(1)母亲不识字,如何启蒙我?(2)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

环节三:自主学习

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设计学习活动: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母亲吟唱的歌谣有什么样的魅力,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启蒙;圈画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在旁边简单写下感受。

环节四:协作学习

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环节五:效果评价

要求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结果、策略、学习的主动性等做出自我评价。这其实是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教师要提供具体标准,根据标准检查成果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现实评价,当自评和师评相吻合时应该进行强化。此外,建议教师延迟反馈,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自我评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不断与国际接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显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我校本项研究发现,教育目的可以将传授知识转变成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了一套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策略,促进教学工作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6-198.

[2]虞小梅.捕捉机遇,追求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08(2).

[3]倪广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文教资料,2007(33).

[4]吴春兰,庄家来.语文课中多途径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能力转变 篇12

由此可见, 文学名著阅读对学生的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当前苏北的学生阅读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我对高中学生阅读状况作了调查, 包括阅读方法, 阅读计划, 对课内还是课外阅读兴趣都浓厚, 是否明确阅读目的等方面。我们在高中一、二、三年级做了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中学生的阅读状况。

1.有阅读要求而无阅读方法

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对象都认为阅读名著是有必要的, 但是只有31%的学生知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其他学生只习惯于略读或精读, 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或阅读兴趣下降。

2.有阅读而无计划

大多数学生只是对什么有兴趣便读什么书。不会制订计划, 读一系列或某一方面的书, 造成知识不够系统, 不够全面只是零星、碎片, 很难对学习有所帮助。

3.有一定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对高考要求读的文章不感兴趣。学生对卡通漫画绘图小册子、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搞笑”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 甚至新生代的“另类文学作品”感兴趣。我们不能说这些书籍没有一点价值, 但这些书肯定没有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著作有价值。

4.有阅读但无目的

大多数学生不会在阅读之前明确要筛选有用的信息、积累重要语段、欣赏精彩语段、探寻作者情感、提升文学素养等阅读目的。

5.有阅读兴趣而无阅读习惯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只有15%的学生阅读时有好习惯, 他们总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 (午休或晚上睡觉前) 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以上, 有的学生则会在读书时做阅读记号、批注, 养成读书动笔墨的好习惯。

6.有阅读行为却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不会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 挖掘作品深层次的东西, 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读书只能说是有读书的过程却效果不佳。

新时代的新要求决定了教师职能的新变化, 教师将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未来的设计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人生的榜样、学生心理的辅导员。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职能, 对高考附加题———名著名篇阅读现状及其对策作认真思考, 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名著导读和阅读指导的新途径, 从传统的教育者转变成适合新课程需要的新型教师。

1.教师要完成小语文向大语文观念的转变

古人指明了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开阔学生视野, 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

2.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1) 课堂联系课外。学生在课内读了一篇感兴趣的文章 , 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读同一类文章。

(2) 以学生演讲促名著阅读。教师要求名著阅读较好的学生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著中的成语或人物小故事, 每周的辅导课课前3分钟让学生演讲, 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

(3) 通过作文课促阅读。一般先布置一个与名著有关的作文题目, 要求学生写成文章, 他们为了弄清这些问题, 必然要认真阅读相关名著。

(4)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促阅读。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名著有关的人物及情节、典故、歇后语等时, 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寻找相关情节。

(5) 以影视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放一些相关名著的影视作品, 通过影视作品初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了解大概内容以后让学生阅读原著,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6) 以讲促读。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讲述 , 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精彩, 必然“胃口”大增, 就会主动阅读名著。

3.学生阅读计划的制订者

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 分三年阅读完。这样既可以深入地阅读名著名篇, 又可以很好地完成高考的附加题。

4.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者

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三读法、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制作卡片、边读边思考等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需要选择阅读方法。

5.学生阅读效果的检查督促者

每个人都有惰性, 学生更是如此, 这就需要老师督促学生。首先, 老师要检查学生阅读的数量, 看看有没有完成阅读计划。其次, 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 如学生摘抄、记录有关的名著阅读笔记;考试中设置一些名著相关开放性的试题等。

6.学生回答名著题技巧的指导者

(1) 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 , 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对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等角度拟题, 又多以选择题、简答等题型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 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 , 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①注意对名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

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 名著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指导名著阅读是值得语文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只要我们转变职能, 潜心钻研指导艺术, 就一定会带领学生走进异彩纷呈的名著世界。

参考文献

[1]2008年—2014年江苏省考试说明.

上一篇:博物馆观众下一篇:供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