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典故(精选8篇)
汉语典故 篇1
碧血
出处:《庄子·外物》中讲到“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解释:周敬王的夫人蒙冤为人所杀,血三年化为碧玉。释义:忠诚但却不被信任。碧血的意思就代表了主人是一个忠诚坚贞的人。用来比喻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足下
释义:对同辈、朋友的敬称,古时也用于对上。
典故:春秋时代,晋文公在介之推的辅佐下取得了政权,介之推功成身退,隐居深山。文公令人放火烧山,意在请他出仕,不料介之推宁死不从,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文公为纪念他用此树之材作了一双木屐,着此木屐时常悲叹:“足下,足下!”。后世因将“足下”用作对友人的敬称。
悼亡
释义:顾名思义是“哀悼亡故者”,但实际是“死去妻子”的意思。
出处:因为晋朝潘岳丧妻后作《悼亡》诗,后人因称丧妻为悼亡。现代也可指悼念妻子。
东床
释义: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袒腹(也作坦腹)东床的传说。历史典故
1.《世语新说·雅量》“坦腹”
郗太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床”,本此。2.《晋书·王羲之传》“东床”
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
后来,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对皇帝的女婿也有称为“东床驸马”。
东道 释义
1、请客的主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也叫“东道主”。如做东道、略尽东道之谊。
2、邀请并招待客人的事儿或义务。如做东道、打个东道。
相关史事:春秋时期,晋国联合秦国共同进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于是郑国国君派烛之武前去游说秦国国君,通过拉拢秦国来保全自身,烛之武不负使命,用利害关系成功说服秦国国君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还说郑国甘愿成为您(秦国)东道上(郑国在秦国之东)的主人,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东道主”。后来多以“东道”或者“东道主”来指称接待宴客的主人,指请客的人。
附骥
蚊蝇附在好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比喻依附名人而出名。也说附骥尾。一般用作谦词。
例: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王褒《四子讲德沦》
割席
基本解释: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读书时两人合坐一张席,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人品,把席割开分坐。后世指跟朋友绝交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典故: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读书时两人合坐一张席,但后来有一天,他们在读书时,华歆看到街上很热闹,就连忙放下书跑去看热闹,管宁看了觉得华歆读书太容易受外界影响了,很看不起他,所以把席割开分坐。后世指跟朋友绝交
与割袍断义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指断交,断绝以后的往来断绝交情。
瓜代
出处: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左传 庄公八年》)
释义:春秋时齐襄公叫连称和管至两个人去守戍葵丘地方,那时正当瓜熟季节,就对他们说,明年吃瓜的时候叫人来接替。后来就把任期已满换人接替叫做瓜代。
推敲
典故: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看到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担任京兆尹(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没有停止做推敲的手势。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韩愈停下马车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谈论作诗的方法,滞留了数日与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好朋友。
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矛盾
出处:语出《韩非子难一》。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
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动脑筋。
知音
出处: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能赏识自己的人。
月老
月老即月下老人 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月老这一形象最初出现在唐人李复言的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月下老人以赤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反映了唐人姻缘前定的观念,是唐人命定观的表现之一。
出处:小说言及: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然而,多方求婚而终无所成。元和二年,韦固将往清河,旅次于宋城南店,有客为其撮合清河司马潘昉之女,期于南店西龙兴寺门口相见,韦固由于求婚心切,夜半即前往会面之地,在那里,他遇到了月下老人: 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固步觇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因问曰:“老父所寻者何书?固少苦学,世间之字,自谓无不识者。西国梵字,亦能读之,唯此书目所未睹,如何?”老人笑曰:“此非世间书,君因何得见?”„„固曰:“然则君又何掌?”曰:“天下之婚牍耳。”„„因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君之脚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文据《太平广记》,这个于月下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的老人,就是后来在民间被奉为婚姻之神的月下老人。只要他用囊中红绳把世间男女之足系在一起,即使“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他们也会成为夫妻。
鹊桥
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能顺利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大家的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做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
后来此一名词便引申为能够连结男女之间良缘的各种事物。出处:语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权德舆《七夕》诗:“今日云軿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又名乌鹊桥。
鹊桥是传说鸟神受牛郎织女的真挚情感而感动派来的喜鹊搭成的桥。
观止
看到这里就可以休止了。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明湖居听书》 详细解释
称赞所见事物好到极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见舞《韶箾》者,曰:‘„„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清·田兰芳《蓬莱(袁可立别业)纪胜杂体小引》:“倘有龙门令抱策而续至焉,知当以观止谢之矣!”
清 黄遵宪《纪事》诗:“泱泱大国风,闻乐叹观止。”《老残游记》第二回:“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胡鄂公《北方实录》:“迨至歌声磅礴,舞剑划鸣„„于是 得山 叹曰:大哉,壮士之歌也,吾於此观止矣。”
鸡肋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进兵不取胜,进退两难之际,一日食鸡肋,谋士杨修见之,认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便传言主公要退兵了,结果被曹所杀。释义: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
乔迁
解释: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祝贺用语,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出处:《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祝贺别人迁居或升官的话。
染指
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公子宋,郑国贵戚)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入门 出处
1.进门。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 唐 杜甫《草堂》诗:“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疎。”冰心《寄小读者》十八:“只觉得游了六七个地方,都是上楼下楼,入门出门,一点印象也留不下。” 2.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入门”原为引进之意,后指学问或技艺得到门径。
宋 陆游 《跋》:“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便了。” 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文艺》:“妇人读书习字,所难止在入门。” 草明 《乘风破浪》三:“他调到这里还不满两个月,对钢铁生产还没入门。”
3.指为初学者指示门径的书。
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再将 洪武 以来,程墨垂世之稿,亦选出一半为入门,一半为极则。”又如“医学入门”、“摄影入门”。
4.指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
唐 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 韩氏 族大且贵,又太尉 刘公 甥,内外尊显,夫人入门,上下莫不赞贺。” 元 无名氏 《勘金环》第二折:“我入门来多少闲枝节,做丈夫的把我来迎门儿逻惹,做婶子的把我来劈面儿相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伯母叹了一口气道:‘侄少爷,我自从入门以后,虽然生过两个孩子,却都养不住。’
寿桃
典故:相传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去就是十二年,那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八十岁生日。”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师傅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你在外学艺未能报效母恩,我送给你一个桃带回去给令堂上寿。”
孙膑回到家里,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 寿桃,齐白石 作
桃给母亲。没想到老母亲还没吃完桃,容颜就变年轻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也想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便都效仿孙膑,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
送寿桃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晚辈对老前辈的孝敬,每当老年人过生日时,做儿女的都要送寿桃给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长寿,幸福。而旧时人们认为老人吃了寿桃会变年轻进而长寿。
黄泉
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又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详细解释
1.地下的泉水。
《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唐 元稹 《酬乐天雨后见忆》诗:“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
2.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
《管子·小匡》:“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否即碧落黄泉,无相见之日。”
黄泉,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认为天地玄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一说为中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泉水因黄土而变黄,故称为黄泉。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问鼎
典故:传说禹筑了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成为政权的象征。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释义: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或指在某方面取胜。
一斑
出处:晋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尝观其父门生聚赌,见有胜负,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晋书·王羲之传》。释义:意谓如从竹管孔里看豹,只能见到一点斑纹而已。后因以“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鱼肉
1.鱼和肉。泛指荤腥之食。
《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唐 李商隐《杂纂》:
“皭残鱼肉置盘上。” 宋 苏轼《赠上天竺辩才师》诗:“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2.比喻受侵害、欺压者。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吾属前已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 3.比喻欺凌,残害。
马王堆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臣止于勺(赵)而侍(待)其鱼肉,臣□不利于身。”
金瓯
1.金的盆、盂之属。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2.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南史·朱异传》:“﹝梁武帝﹞尝夙兴至武德閤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3.酒杯的美称。元本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春花明彩袖,春酒泛金瓯。”明沉采 《千金记·夜宴》:“碧月照金瓯,银河灿珠斗。”
神州
神州即华夏、中国、中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古今通论》:“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经》:“但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以九州岛配八卦,上当辰极,下正地心,故九州岛在此耳”。俗称“神州大地”。中土为神州,黄帝为中央天神。黄帝以土德王,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赤县和神州合称“神州赤县”或“赤县神州”。
旧雨
释义:比喻老朋友。出处:(杜甫《秋述》:“卧病长安旅次,多雨,„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人就把“旧”和“雨”联用作老朋友讲)
临池 典故:《晋书·卫恒传》“汉 兴而有草书„„ 弘农 张伯英 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释义: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螟蛉 出处:《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释义:用‘螟蛉’比喻义子。
请缨
释义:缨:拘系人的绳子。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出处:《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比羁南越而致之于阙下。” 典故: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求说:“请您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会把南越王绑来送到您的殿下。”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
桑榆
1.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李善 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 4.喻指隐居田园。《魏书·逸士传·眭夸》:“或人谓 夸 曰:‘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子何独在桑榆乎?’”
桑梓
桑梓指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典故
《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识荆
“识荆”这是书面语上的一个敬辞,指初次见面或结识。该词出自李白的《与韩荆州书》“ 白 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韩荆州,指韩朝宗,当时为荆州长史。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敬辞。
说项
出处:唐杨敬之器重项斯,作《赠项斯》诗:“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於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 项斯。”
其意约为∶几次看到项斯的诗文,都觉得非常美好,等见到项斯本人后,才发现项斯的风范和人品更好。我一辈子都不懂得把别人的优点隐藏起来,因此我到处见到人就说项斯的好话。意谓希望别人也都能欣赏项斯。亦作∶逢人说项;为人说项;代为说项;代人说项。
后世谓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为“说项”。
哄堂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指大家都笑。
出处 :唐·赵璘《因话录·徵》:“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涂鸦
从字面上解释:涂(随意的涂涂抹抹);鸦(泛指颜色)。“涂”和“鸦”加一起就成了随意地涂抹色彩之意。街头创意涂鸦。
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多用作谦辞)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镜花缘》
也指艺术上的各种颜色交融,以抽象的感觉描绘出一种色彩的特殊风格。出处: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因以“涂鸦”比喻书画或文字稚劣。多用作谦词。席地
原指在底墒铺了席(坐、卧在上面),后来泛指在地上(坐、卧):~而坐。席地而坐出处:
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旧五代史·李茂贞传》
效颦
颦:皱眉头。
典故:即“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出于《庄子·天运》:“西施(即西子)病心(心口疼)而膑(同“颦”,皱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以之为美),归亦捧心(用手按住心口),而膑其里。”
后人称故事中的丑人为东施。将机械模仿者叫做“东施效颦”或“效颦”。
续貂
释义: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多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1.晋赵王司马伦专朝政,封爵极滥,冠饰所用貂尾不足,至以狗尾代充,时人谚曰:“貂不足,狗尾续。”见《晋书·赵王伦传》。后因以“狗尾续貂”、“续貂”喻封爵之滥授.2.喻指滥竽充数的官吏。明 刘基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诗:“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緫续貂。”
3.比喻续加的不及原有的,前后很不相称。常用作自谦之词。宋 曾巩 《寄留交代元子发》诗:“倚玉讵应公论许,续貂还恐邑人非。” 4.用作讥讽语。《平山冷燕》第十一回:“﹝平如衡﹞因想道:‘ 燕 诗自有了时大本与袁凯 二作,后来从无人敢继,怎么他亦想续貂,不知胡说些甚么。”
逐鹿 典故:“逐鹿”是用来作竞争天下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裴駰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 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后因以“逐鹿”喻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争夺统治权。
铸错
出处:宋·方岳《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诗:“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 明·张煌言《岛居》诗之三:“计疎凭铸错,道废漫书空。”铸成大错。
捉刀
词义:原指执刀护卫,后用以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①,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②,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①形陋:形象丑陋
②代:代替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左袒 出处:《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死,太尉 周勃 谋诛诸吕,行令军中说:“为吕氏右袒,为刘氏 左袒。”军中皆左袒。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培植吕姓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夺取吕氏的兵权,就在军中对众人说:”拥护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左袒."军中都左袒。释义:后来管偏护一方叫左袒。
西席
释义:即“老师”。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还经常尊称为“西席”。
典故: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先河 出处:《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唐代传奇开后代小说的先河。
释义: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在现代的用法中,也可以解释为:领先的,总在前面的。
萧墙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释义:萧,通“肃”。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萧墙,是古代国君宫室大门内(有人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又称“塞门”、“屏”,用于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要到宫室里晋见君王,进宫室首先要经过萧墙,所以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内。把内部祸乱称作“萧墙之祸”,或称为“祸起萧墙”。
行藏
1.指出处或行止。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2.引申为攻守;出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皆图兵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
3.行迹;底细;来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那红娘对生一一话行藏。”
殷鉴
释义:殷:指商朝后期;鉴:审查。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亦作“ 殷监 ”。出处:《诗·大雅·荡》:“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韩诗外传》卷五作“ 殷监”。玉兔
1.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出处:晋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擣药。2.指月亮。
出处:唐 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来历:传说中月宫里有一只白色的玉兔,她就是嫦娥的化身。因嫦娥奔月后,触犯玉帝的旨意,于是将嫦娥变成玉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
金乌
释义:三足乌又名三足金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也称金乌、阳乌,或称三足。传古代人看见太阳黑子,认为是会飞的黑色的鸟——乌鸦,又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又因与太阳有关,为金色,故为三足金乌。三足乌是神话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鸟名。为日中三足乌之演化。三足乌亦称“踆乌”。居于日中,有三足。出处:《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颠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鸟应之;阳鸟鸣则天下之鸡皆鸣。”传说此鸟为日之精,居日中。汉代画像砖上常有三足乌,居于西王母座旁,为其取食之鸟,或说即青鸟。
黄粱梦
典故:在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有记载。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
释义:黄粱:小米。现在多用于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君子国 出处: 1.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2.《山海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
君子国在其(奢比尸)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奢比尸的北边是君子国。君子国的人个个衣冠楚楚,人人佩带宝剑。他们都吃野兽,身旁总有两只大老虎。他们性格谦和,为人忍让不好争斗。君子国有一种植物,名叫薰华草,寿命极短,早晨生长,到晚上便会死。
苦肉计
释义: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周瑜曰:“今日痛打黄盖,乃计也。吾欲令他诈降,先须用苦肉计瞒过曹操,就中用火攻之,可以取胜。”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火烧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
五里雾
释义: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逐客令 释义:“客”,指客卿,古代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逐客令”本为驱逐客卿的命令,后来,指主人对来客不欢迎时,用明说或暗示的方式,催客人离去。典故:战国末期韩国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修建水渠,乃是韩王借修渠企图在经济上拖垮秦国的“疲秦计”,后被秦王察觉,秦王于是下了逐客之令,限期将秦国内所有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当时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谏逐客书》,力阻逐客,指出逐客的危险结果,最后秦王政接受而撤销。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破天荒
释义: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宋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
空城计
释义: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在街亭失守后,司马懿进军诸葛亮大帐所在地西城,诸葛亮兵力单薄,用疑兵之计大开城门,派人洒扫街道,司马懿疑有伏兵,引军后退。现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
群英会
释义:也指各种有才能的人的集会。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载,赤壁之战的前夕,在东吴文官武将的一次宴会上,周瑜说:“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管中窥豹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典故: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但对樗蒲却不精通。一次,他看到几个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说:“你要输了。”那个人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
越俎代庖
释义: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画蛇添足
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守株待兔
释义: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典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释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
典故: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溱为之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节选自《战国策 燕策二》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不愿苟且偷生、委曲求全。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天保时诸元帝室近者多被诛戮。
典故: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汉语典故 篇2
Jef Verschueren指出, 语用学并不构成语言理论中的一个新增加的部分, 既没有自己的分析单元, 又没有自己相应的对象, 而只是对语言的功能性 (即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 综观, 顺应理论就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诠释语用学。现在,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把顺应理论运用到了翻译中去, 如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 顺应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翻译等的研究。本文从Jef Verschueren顺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典故的英译。
2. 关于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
Jef Verschueren认为, 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各种恰当合理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的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它能够界定出选择的可能性范围;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按照严格的形式功能关系进行选择, 而是高度灵活多变地利用合理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而语言的顺应性就是在变异性和商讨性的基础上, 能够让语言使用者在可做的选项中作出灵活的变动, 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根据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 语言使用者应该从四个方面来作出顺应满足恰当地使用语言, 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和意识程度的顺应。在这四个方面中, 前面两个规定了顺应的范围, 即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从而作出动态的顺应。再者, 顺应的意识程度表明了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因素。
3.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典故英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汉语典故的翻译在汉英翻译中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话题。汉语典故的来源颇丰, 如神话、传说、历史、寓言等, 因此, 它的翻译必须恰当地选择语言, 作出正确的顺应。语言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 使译语得体, 符合原文的语境效果;在语言结构的顺应过程中, 需要对语言的方方面面作出选择:首先, 选择语码、语体、话语的构建成分, 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以及选择话语的构建原则, 从而使译语与源语等效, 传达源语的内在美;其次, 语境和语言结构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作出顺应, 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 在作出顺应的翻译中, 不同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语言的选择。
3.1 顺应语境的汉语典故英译
前文已经提及, 汉语典故的来源很多, 因此它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进行翻译之前, 我们应该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出处, 它的真实意思及当时具体的文化语境。汉语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传达出我们独特的文化内涵, 还要符合译入语的文化, 从而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要做到这两点, 我们要下很多功夫。语境不是静态的, 而是由当时的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当时具体的语境因素动态地生成的, 所以在翻译典故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到当时产生的具体语境, 再根据当时的文化语境来作出恰当的翻译。例如:
蛮夷小丑, 如何瓜分得中国了, 劝你不必“杞人忧天”, 天不会垮的。 (李六如《六十年变迁》第二章)
How in the world could those despicable foreign bar barians“partition”a country like ours?...The sky will not fall apart, mind!It is necessary to worry about that! (卢红梅, 280)
此翻译中“杞人忧天”的文化内涵保留了下来, 进行了释义。如果直接翻译出来, 译语读者不但不会理解, 反而觉得很奇怪, 所以译者应把它想表达的具体意思翻译出来, 符合当时说话人的心理意识, 从而使译文与原文的意思相一致。
3.2 顺应结构的汉语典故英译
在进行实际翻译的时候, 译者首先就需要对具体的语码和语体进行选择。Jef Verschueren把语码定义为一种语言的任何一种可以区分出来的变体, 它涉及选择的系统性集合, 而不管该变体是和某一具体的使用地理区域, 某一社会阶层及某一功能任务相联系, 还是和某一具体的使用语境相联系, 常见的有标准方言、地区性方言和社会方言;而将语体专门用于描写正式和非正式的变异性, 即从随意的口语到高度正式的语言使用。译者对语码和语体的选择要符合汉语典故的语码和语体, 这样才能使当时的语言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其次, 译者需要对话语构建成分进行选择, 包括具体的语法的各个层面, 如语音结构的韵律、停顿、重读、语速、节奏等, 词素和词汇的选择, 小句与句子, 命题和超句结构的选择等。最后, 译者需要对话语和语段进行选择, 它涉及言语行为和语篇类型的选择。典故的翻译也需要涉及这么多的问题, 否则译出来的语言就无法达到可读性要求, 读者也无法通过译语领会出典故原有的语言结构。例如: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战犯不除, 国无宁日。这个真理, 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Until Ching Fu is done away with 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Until the war criminals are eliminated, there will be no peace in the country.Isn’t this truth clear enough by now? (北京外文出版社1961年英文版) (卢红梅:282)
就词汇选择方面, 此翻译正确地顺应了当时的语境, 句子结构选择的是倒装句, 句意也很明确。该命题作为一个话语成分引用典故讲述了一个事实类的言语行为, 属于对话语篇类型。此外, 该译文使用了英语的一种标准变体, 文体是正式的。总之, 在语言结构的选择方面, 作者恰当地作了顺应, 从而为语言的动态顺应奠定了基础。
3.3 翻译过程的动态顺应
Jef Verschueren指出, 顺应的动态性是指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做的动态顺应,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顺应, 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顺应和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会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不同时代的语言特点和习惯作出适时的调整和顺应, 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动态顺应在之前已详细讲过, 在此不再赘述。
例:又见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 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Moreover, the presence of such a charming and talented concubine as Xiangling had filled her with the same resolve as the First Emperor of Song (Zhao kuangyin:927-976) when he decided to wipe out the Prince of Southern Tang (937-976) demanding, “How can I let another sleep alongside my bed?” (杨宪益, 戴乃迭译) (卢红梅:281)
上述翻译在“宋太祖”和“南唐”之后加入了备注, 顺应了时间的变化, 使读者明白清晰地了解当时所处的时代, 能够把当时所处的语境结合起来融入当下的语境, 从而为译语读者所理解掌握。另外, 译者在顺应语言结构方面也做得很好, 连词的语用是语篇衔接连贯, “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的翻译是“the presence of such a charming and talented concubine”, 其词汇层面上的选择恰当地顺应了当时的语境, 从而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真实意义。
3.4 翻译过程的意识顺应程度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的语言选择都是有意识的, 具有目的性的, 因此会涉及译者的社会和认知心理因素, 即在对语言进行顺应选择时的意识程度。Jef Verschueren指出, 语言使用的所有动态性方面———它们都寓于可从结构上辨明的选择以及语境的特征和影响之中———都要求在一种适应性媒介中加以处理, 和适应性媒介相联系的意义生成过程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凸显性, 在这里这种媒介就是社会心智, 包括感知与呈现、规划和记忆。译者在翻译中就需要把其对汉语典故所感知到的东西呈现出来, 然后再对译语进行规划和记忆。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存在会影响译者的顺应意识程度, 进而影响语言的选择, 也就是元语用意识, 即译者在翻译, 在作出顺应时的自我意识反应程度。例:
这妯娌俩, 可真是针尖对麦芒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九章)
These two women are like diamond cutting diamond. (许孟雄译) (卢红梅:284)
在此文的翻译中, 译者没有把“针尖”和“麦芒”直译出来, 而是用diamond代替, 为的是顺应读者的心理, 并为读者所理解明白。再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为“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当中“西施”释义为“beauty”, 而“情人”没译为lover而是beholder, 因为lover在西方人眼中是情人的意思, 含有贬义, 没有顺应读者的心理。
4. 结语
汉语典故的英译过程就是译者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不断作出顺应的过程, 即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语境, 顺应语言结构, 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和顺应意识程度。译者需要对上述四个方面作出恰当的顺应才能译出与原文效果相符合的译文, 才能为读者所接受。顺应理论为汉语典故的英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 也为汉语典故的成功英译提供了参考价值, 从而有助于汉语典故的深刻文化内涵能够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和传播。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柴同文.试论顺应对汉语翻译的解释力[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4) .
[3]曹群英.顺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J].外语学刊.2007, (6) .
[4]刘爱萍, 李树民.论翻译中的顺应性[J].科技信息.2008, (12) .
[5]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6]谢玮.简论翻译中的顺应与忠实[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 (8) .
[7]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维克多·塞加伦诗中的汉语典故 篇3
有很多西方现代作家被人误以为懂得东方文化,并利用了对东方文化的这种了解。其实这些作家往往把读者引入歧途。他们的无知只是使西方意识中亚洲的形象歪曲得更厉害。保罗·克洛代(Paul Clau-del)和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就是两个显著的例子。
克洛代的《东方的认识》(Connaissance de L’Est)与其说是让人认识东方,不如说是认识克洛代自己。他的毛病出在用西方天主教徒的眼光去看东方。他用的词汇(安息日、亚伯拉罕的怀里、圣灵降临节、耶路撒冷、上帝、迦南)和他想深入认识的那种文明格格不入,因而使他无法达到认识东方的目的。
庞德对中国的妄解甚至更严重。庞德的谬误和许多不懂中文却奢谈中国的人一样,纯粹是假汉学。他的理论和翻译都来源于费诺洛萨(Ernest Fenollosa)的手稿。费诺洛萨自己谦逊地承认汉学知识有限〔不及李雅各(James Legge)这样的人〕。庞德却不理会这样的承认,并在他编定的费诺洛萨作品集中,公开批评费诺洛萨的谦逊。
由于庞德的不断影响,西方读者得到的是关于中国和中文的歪曲形象。在《阅读初步》(ABC of Reading)这本书里,他讨论了汉字的构成。他举红色的“红”字为例。“他(中国人)要给‘红’字下定义。他怎样能在一幅不是用红颜色画的画里做到这一点呢?他(或者说他的祖先)就把表示玫瑰、铁锈、樱桃和火烈鸟这四样东西的图画文字的简体放在一起。”
庞德暴露出他对中文完全无知。“红”字是由糸(表示丝)和工(工作)两个部首合成的,其中根本没有什么“表示玫瑰、铁锈、樱桃和火烈鸟的图画文字的简体”。尤其明显的是,这些字并不属于那些包括所有表意符号的二百一十四个部首。
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错误,因为庞德的东方诗论正是基于他对汉语的这种虚假认识,而且,大量西方读者竟然对他深信不疑。
庞德这些人因缺乏知识而提出的荒唐见解混淆了欧洲人对亚洲的看法。要揭露他们,就必须开展东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同样,要鼓励象塞加伦这样真正深入到另一种文明的诗人,也必要进行这类研究。
遗憾的是,人们很少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塞加伦。也就是说,塞加伦以往用来补充他诗中法语意义的那些汉字,一直被人忽略。我的目的是想通过分析《石碑集》中的三首诗,揭示故意加进诗中的汉语典故的意义,以说明塞加伦对汉字的倚重。
然而,在研究《石碑集》以前,我们必须了解亨利·布依埃(Henry Bouillier)教授对研究塞加伦所做的重要贡献。塞加伦从湮没无闻到广为人知,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亨利·布依埃对其诗作深邃的批评鉴赏。不过,布依埃提出的关于汉字的几个问题至今未获解决。我将通过解释塞加伦引用某些表意文字的方法和原因来试图对他作品的特定方面作一补充,从而着重说明《石碑集》的作者运用汉字的匠心。
运用中国文学典故最有趣的例子之一是那首题为《我的情人德行如水》的诗。
复水难收
“我的情人德行如水:明亮的微笑,流动的身姿,清澈的嗓音和滴沥的歌唱。
而有时——尽管我——眼睛里流动着火,她知道怎样颤抖着把火拨旺:把水泼在火红的炭上。
我的生机勃勃的水啊,溢了出来,全部复在了地上!
她滑动,她逃跑;——可我渴,我在后面追赶她。
我用手截断,陶醉地用双手掬着她,把她捧到唇边:
可我吞吃了一捧污泥。”
亨利·布依埃在他对《石碑集》的评论里写道:“尽管P.魏格尔(Wieger)在其《历史文献》和《民谣》里已做了不少研究,但我们仍有必要搞清塞加伦所引的这段轶事的出处。”而要达此目的,人们必须要有古汉语的基础。
“复水难收”——这条引语的意思是“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或者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汉书》和《今古奇观》里都提到过这个典故。这是一个关于朱买臣的讽喻故事。朱买臣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竟至耽误卖柴,陷入了贫困。他的妻子不理解他,坚持要他放弃读书,去赚钱糊口。多次劝说无效后,她离他而去,另嫁他人。此后许多年,朱买臣仍自学不辍。在中国古代,如果一个人(甚至穷人)通过复杂艰深的考试,就可以获得高官。朱买臣后来考试中选,被皇帝授官太守。在朱驰驿赴任途中,他先前的妻子跪在他面前,乞求宽恕复婚。因此,朱买臣把水泼在衙前高高的石阶上,说,“如果泼水可复收,你我也可复合。不过,一个人不要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抱有幻想。”因此,“复水难收”这个典故也就传了下来。
塞加伦诗中的“情人”有着朱买臣泼在石阶上的水那样的“德行”。人们现在能够欣赏塞加伦把法语里预先感受到的情境和汉字的效果紧密相接的技巧了。“溢”出的水(代表那个男人对其情人的热恋)和变男人痛苦为女人痛苦(用惩罚的形式)的“复”字并列,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讽刺意味。
《石碑集》中只有理解了汉字才能全面欣赏法文的另一首诗是《池》。它是《三首古谣曲》的第一首。
作咸池之池
“在这些池的圆圆的掌心里,溺着天的面庞:
我转动球体,把天仔细观察。
池,被十二乐音的兄弟般的回声所敲击:
我融化了确定这些乐音的十二钟。”
“动荡的池——翻转来的液体的天和乐钟,
让赏识我的才能的人
在强大、至上的天穹下回响。
为此,我将治下的赞歌命名为:池。”
在《石碑集》的序言中,塞加伦把汉字当作“象征游戏”。在《池》中,主要的“象征游戏’是意为小湖或潭的“池”字。但当它和意为“全部”的“咸”字结合在一起时,就有了更多的比喻意味。
“咸池”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创造的歌(诗),因此,它们暗指的是中国音乐的神秘起源。人们在《通典》里也看到这两个字,只不过是黄帝被用作主语,即“黄帝作咸池”。
塞加伦虽然没有在他的著作完成稿中提到“黄帝”,但他在手稿里确实谈到了他(但他没有讨论这条引语和诗歌之间的确切关系)。
要理解《池》,就必须了解这首诗中提到的传说的起源。黄帝派他的部下伶伦去昆仑山西边的大夏砍竹管,因为从这些竹管上可得到基本的音高。伶伦根据黄帝的命令确定了乐音,并把这些音调和天堂之声进行了比较。这些“十二”节竹管被命名为“律”。它们也被称为“十二钟”。
人们可以看出塞加伦怎样巧妙地把表意文字的主题糅进了法语里(运用“池”和“咸池”的意思)。诗句“池,被十二乐音的兄弟般的回声所敲击,/我融化了确定这些乐音的十二钟”表明了塞加伦怎样运用了“池”和“咸池”二者的结合。在提及这个传说时,塞加伦重复了“十二”这一象征性的数字,同时利用表示液体的词(池,融化)使“池——咸池”这一主题更富流动感。
《石碑集》结尾部分的一首诗是《时刻》。亨利·布依埃曾讲过,“再也没有比《时刻》这首诗所依据的出处文字更简洁,情节更特别的了。”
然而,我们有必要了解这首诗所依据的出处,因为它是塞加伦受到东方影响的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很可能是在欧洲文学里第一次表明了一首法国诗歌怎样受益于一条汉语引文。
这条汉语引文采自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二句。塞加伦本人把他的研究道家思想的有魅力的著作称之为“我思想上喜爱的哲学著述”。
“我忙把今天的所闻强加给你的表面——石火飞翔、可见的现实的面积;
我把所感到的(犹如内脏坠落时的紧束感)摊开在你的皮肤上——爽身的、潮湿的丝袍;
你的血管织成的波纹没有其他皱摺:为了使我在眼距之内看清,你不要后退;除了一面凹一面凸的必要空间之外,没有什么深度。
这样,被我弃置的我今天的所闻如此坦率,如此丰富,如此明了;它打量着我,用肩膀支持着我,永不疲倦。
我失去了隐藏的价值和秘密,而你却涂去了坚实的记忆——化石般坚硬的时刻、高傲的保卫者。
从这……这是什么……已经分化,分解,已被吸收,这已在我的深不可测的污泥中暗暗地发酵。”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说明了事物的矛盾性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塞加伦非常喜爱中国人运用矛盾的方式。因此,他在《石碑集》中也利用了矛盾。汉学里的这种对立精神包含在称作“阴阳”的哲学里。
在《时刻》这首诗里,塞加伦把道家的“名可名,非常名”和他本人在诗里表现的对矛盾的个人感受平列了起来。这里,关键的字(或者更为恰当地说“象征游戏”)是“名”。
当他说“我把它强加给你的表面——石火飞翔”时,“它”(直接宾语)指的是“名”。这第一行是和最后一行相对的。在最后一行里,“名”“已经分化,分解”。塞加伦有意选择了《道德经》的第二句,以满足他自己记述无法表达“常名”的写诗需要。通过解释老子的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服务,塞加伦认为“名可名,非常名”包含有无法确切描述人们在创作“时刻”的感受的意味。
塞加伦试图用文学的形式(在道家思想的背景里)使这个正在逝去的“时刻”丧失活力,这是他的诗歌的基础。
汉语典故 篇4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要与符坚决一死战。
不多久,符坚的人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过江,东晋难保,谢安心中有数,凭东晋的八万官兵跟符坚硬拼尤如鸡蛋碰石头,他坐阵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他侄儿临走前想探听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谢安只说了一句话“朝廷自有安排”。谢玄心里没底,第二天又派人来听口风,谢安呢,就拖来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当天半夜时分,才掏出将帅名单,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淝水那里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敌人果真中计,大败而逃。喜报传来,谢安接过一看,二话没说,还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谢玄立了大功,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成语典故 篇5
成语典故:车载斗量
“车载斗量”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初中成语典故释义 篇6
【“神采奕奕”常误写为“神彩奕奕”,应注意。】
应注意,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神彩和神采都是正确的。
鹤发童颜,读音为hâ fà tïng yán;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出自 唐·田颖《梦游罗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视死如归,拼音是shì sǐ rú guī,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出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实事求是,拼音是shí shì qiú shì,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以身作则,拼音是yǐ shēn zuî zã,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忐忑不安[tǎn tâ bù ān][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自]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骨瘦如柴,汉语词汇,拼音是gǔ shîu rú chái,指瘦得像柴一样。形容消瘦到极点。浓眉大眼,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千载难逢——载:年;逢:遇到、碰到。意指一千年也难得遇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形容机遇十分难得与宝贵。
疲惫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提心吊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í xīn diào dǎn,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出自语本《西游记》第十七回。作联合式、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犹豫不决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意思是迟疑,拿不定主意。后来,人们把拿不定主意时的情形都说成“牛鱼不决”。“犹豫不决”据说是根据“牛鱼不决”的字音讹变而来的。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穷途末路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人生的路途无处可走了。语出曹禺《半日的“旅行”》无论什么时候,在这个地方,极目一望,那是死亡,是穷途末路,是永久的冬天。
炮火连天:pào huǒ lián tiān 解释:炮火充满天空形容激烈的战争场面。出处:《西游记》 使用:都是人间城郭。~,弹痕遍地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红楼梦》第一二〇回:“ 袭人 本来老实,不是伶牙俐齿的人。”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碰巧那 马吉儿 又伶牙俐齿,样样都能解答,真使他喜上加喜。”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出自汉·桓谭《新论·辨惑》。
一日三秋,成语,作定语、宾语,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怒发冲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的四字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发千钧是一个成语,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肝肠寸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n cháng cùn duàn,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
草木皆兵,读作cǎo mù jiē 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另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读音为hã lâ bù wãi,汉语词语,表示愿意去做。如梦初醒,成语名,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形容外表强硬,内心虚弱。有“外表上很强大、凶猛,实质上很软弱、空虚”的意思。“色厉内荏”的“厉”是凶猛,“荏”是软弱,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外表强硬而内心懦弱”的意思。语出先秦·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如虎添翼是个成语,形容词,如同老虎长了翅膀。①比喻强大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韩非子》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常常用来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口若悬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ruî xuán hã。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关于文言典故的运用 篇7
一.明用与暗用
所谓明用, 是指不但照录原文, 而且还指明出处, 用典故效果明显, 让人一看就知道所说的意思。例如:
(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奚其为政?” (《论语·为政》)
(2)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 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吾薨, 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 (《论语·宪问》)
上面两句用典故出自《尚书》, 例: (1) 以“孝”“施于有政”回答了有人的提问; (2) 句以当时的状况回答了子张的“高宗谅阴, 三年不言”的疑问, 用典十分明显。有的用典引用原文略加变化, 有的典故的出处却不具体指出。例如:
(3)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 自古及今, 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
(4) 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 至于今者, 学识英博,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裴松之《江表传》)
例 (3) 管子指管仲, 名夷吾, 春秋时政治家。齐国的国相, 辅佐桓公成霸业。“仓廪实而知礼节”, 这句话出自《管子·牧民》。例 (4)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志》。有些文章用典的明显程度要差一些, 只是间接表示有出处;有些用典的明显程度更差, 我们只能凭口气推测是有出处;有的有“正如古人所说”的意味, 所以还是把它们归入明用典故之列。例如:
(5) 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 如优孟摇头而歌。 (黄
宗羲《柳敬亭传》)
(7)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8)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以上四句, 例 (5) 语出《孔子家语》, 又见《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例 (6) 的“如”表示以前出现过, 这以前是指《史记·滑稽列传》。例 (7) 典出《庄子·逍遥游》, 也从《庄子》“鹏徙南冥”演化而来。例 (8) 用典出自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天下桃李, 悉在公门矣。”引文的“公”指武后 (即武则天) 的宰相狄仁杰。狄仁杰任人唯贤, 以致朝廷里的文武大臣大多是他推荐的, 故“通鉴”始见此典。
汉魏以后, 明用文言典籍的情况并不多。虽然明用的好处明显, 一般容易理解, 也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出处。但是, 从数量方面看, 暗用文言典故的情况更多一些。这是因为, 暗用典故可随意组织, 像是随手拈来就可以融入自己的文章, 显得十分自然。就写作者个人方面看, 表现自己熟悉古典知识, 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高, 有炫耀自己才学的动机, 严格说这是旧时文人的坏习气, 影响很坏。因为文言明用典故太多, 作品难读, 这是暗用多于明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暗用典故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有些虽然不表示用典, 可是照录原文;二是有的有所减, 有的有所增, 有的改动一部分, 变化更大;三是拆散原文, 随意组织。例如:
(9) 以文为诗, 自昌黎 (韩愈) 始;至东坡 (苏轼) 益大放厥辞, 别开生面, 成一代之大观。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10)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杜甫《贫交行》)
(11)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12) 圣人之为教, 立中道以示于后, 曰仁, 曰义, 曰礼, 曰智, 曰信, 谓之五常, 言可以常行之也。 (柳宗元《时令论下》)
(13) 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今兹捧袂, 喜托龙门。 (王勃《滕王阁序》)
(14)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白居易《长恨歌》)
例 (9) 语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 将军笔下开生面”, 稍有改动。例 (10) 出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曰:“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例 (11) 出自《论语·季氏》作“生生而知之者”这里有所增。例 (12) “三纲”始见于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班固云:“三纲者, 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五常”初指五种伦常道德。《书·泰誓下》“今高王受, 狎辱五常。”这里引用改动比较大。例 (13) 出自《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例 (14) 出自《史记·封禅书》:“自威 (齐威王) 、宣 (齐宣王) 、燕昭使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 其传在渤海中……盖尝有至者, 诸仙人及不死药在焉。”这里就是依据原文的意思, 随意组织, 化入自己的文字而为之。
二.好处与弊端
文言文中常用典故, 是因为这样表达有好处,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引古论今, 可以加重表达的分量。因为引用古事古语大多都是圣贤之事, 圣贤之语;名人之事, 名人之语, 他们的事和话其正确性, 勿庸置疑, 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例如:引用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勉励人们动脑筋思考, 认真读书, 恐怕比一般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效果要好得多。2.引用古事古语, 比用自己的话省力。例如:引用《礼记·学记》“玉不琢, 不成器”, 喻示人不经过培养和锻炼不能成材。引用《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言谓忧患可激人奋发图强, 安逸快乐使人死亡, 等等。如果不引用, 那表达效果就会差很多。3.用典可以用简洁的词句表达较多的意思。例如:引用孔子《论语·卫灵公下》“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表达为人处事要将心比心, 体谅爱护他人。或者说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不要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去。有人甚至认为, 《圣经》中有一条黄金法则“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而我国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比《圣经》的“黄金法则”更远、更美, 意义更深远。在用典的诸多好处中, 这以简驭繁的好处分量最重, 力量最大, 历来被更多的文人所采用。4.用典以唤起联想和想象。例如:引用《庄子·天运》中“东施效颦”的典故, 可以联想到古事“东施”与“西施”的故事, “观古今之异, 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 想象许多盲目模仿的事例, 其讽刺意味尤为深刻。5.用典可以使语言表达委婉, 平常不好说的话, 可以用典来表示。例如: 《资治通鉴》所记淝水之战, 苻坚亲率大军向江南进发, 而谢安成天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离开府邸到处游逛, 直至深夜才回家。驻守荆州的大将军桓冲生怕京城有失, 说:“天下事已可知, 吾其左衽矣! (我们大概会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族那样了”。“左衽”的典故出于《论语·宪问》, 这话的言外之意是说我要当亡国奴了, “亡国”的话不好明说, 用典就委婉多了。
用典也有弊病, 一是古今之事, 古今之语并不完全切合, 引用后表达的意思反而似是而非。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实际上他当时才二十几岁, 也没有李广将军抗击匈奴的战功赫赫。二是有些暗用的典故, 近乎由谜面猜谜底, 会造成迷惑, 让人难于理解, 有的望文生义, 甚至作茧自缚。例如:陶渊明《归去来辞》“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如果不知道它出自《诗经·周颂·清庙》, 就难于了解其确切含义, 甚至会误解。暗用典故, 还有更甚者, 有的人挖空心思用僻典;有的人可用今语却偏偏用古语。例如:苏轼的咏雪诗曾用“玉楼”“银海”, 王安石知道是出自道书, 大为赞叹, 但一般人却不知道, 读不懂。
三.凝缩与影响
旧时的文人大都看到用典可喜的一面, 不只是愿意用典, 而且把其中的有些典故凝缩为词语 (包括成语) , 放在手边反复地用, 并相互转发, 就像我们现在发短信一样, 不过不是用手机, 而是口头转述和书信往来, 其中以成语居多, 用多了, 也就约定俗成, 其根基之深, 势力之大, 影响至今。例如:冰心《樱花和友谊》中有:“消息传来, 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成语“一衣带水”源于《南史·陈纪下》“我为百姓父母, 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但即使做教员, 也不过是五日京兆, 坐在革命的摇篮之上, 随时可以滚出去的。”成语“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有限, 或遇事不作长久打算, 源于《汉书·张敬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 但是离题太远, 堕入五里雾中, 这也是国人不求甚解的过程。”成语“五里雾中”, 字面意思是五里范围的浓雾, 借以形容迷离恍惚的境界, 典出《后汉书·张霸传》。郭沫若《洪波曲》:“他便一口咬定:‘公仆煽动工棚’。这自然是‘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成语“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表示想加害他人, 即使对方没有过错, 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 源于《左传·僖公十年》。
明典故 识花名 篇8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对“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一问,有的学生答是“满江红”花,令人啼笑皆非,表明学生在生活常识和文化知识积累上的欠缺。判断此花,一从时间上看,注释“‘律残无射(yè):秋季九月”和词中“重阳佳节”可看出是菊花。二是从典故上看,词中的“陶令”指陶渊明,其《饮酒》诗中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用“东篱”、“东篱菊”、“篱东菊”、“篱菊”等来表现闲情雅致。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词中的“三闾”即三闾大夫屈原,其《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词中“夕餐”也表明词中写的是菊花。
除了菊花典故,还有与桃花和梅花有关的典故也是中学生应熟知和掌握的。如韩元吉《六州歌头》:“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前度刘郎”指唐人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又兼用刘晨、阮肇于天台逢仙女的典故。“武陵溪”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以后人也称桃花为“武陵花”,如元稹《清都春》:“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