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历史传说典故

2024-05-23

尹喜历史传说典故(共5篇)

尹喜历史传说典故 篇1

尹喜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尹喜的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

一、尹喜基本介绍

《庄子·天下》将尹喜和老子并列,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尹喜,官至周代大夫,时任大散关令,后遇老子,授其千古奇书《老子五千言》即今日之《道德经》。后跟随老子西出散关,化胡西域。

二、尹喜概述

尹喜,又名尹子。古书中出现最多的记载为关令尹喜。《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记为关尹或关尹子或尹子或为关令尹喜。列子中曾多次出现尹子与尹喜等词由此可见其名为尹喜。在东汉宫廷撰写汉书时期所收集整理的先秦古籍中明确记载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旧题周尹喜撰。即周朝的尹喜。

《列仙传》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转为守藏史。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时称为隐君子,谥曰聃。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老子无为,而无不为。道一生死,迹入灵奇。塞兑内镜,冥神绝涯。德合元气,寿同两仪。[2]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述尹喜得道经过:周代楚康王时尹喜为巨大夫,后为东宫宾友,结草为楼,仰观乾象。一日,观见东方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乃求出为函谷关令。遇老子,迎为师,拜求至道;老子因接喜玉历三十五章及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

关尹一词被误读成官名是因为《国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门尹除门“中关尹二字由于当时没有标点符号的误会。正式的官位称呼应该是门尹。《庄子》:门尹登桓。春秋时有门尹般、门尹且渠。

三、尹喜历史传说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

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尹喜铭记师父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五千言,能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既高深,又广大,深得历代文人所崇拜。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在《百子全书》之中。

青天河历史典故及传说 篇2

天井关古战场 在丹河与白水河交界处,因山势险峻、悬崖陡壁,仅有一处出口,宛如天井因而得名天井关,内有天井泉三处,即外捎道、滴水泉、凉水泉。天井关古时候为豫晋要塞,是通往山西的关隘,史称“太行八陉之一”,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战国以来,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役达十四次。在此发生的重要战争有:

1、秦赵长平之战。据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三载:秦昭王四十七年七月,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攻赵,赵将廉颇坚壁以待。秦数挑战,赵兵不出,秦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赵将耳„„”赵王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赵括至,出兵击秦。秦军佯败而走,则出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绝赵粮道。赵筑壁坚守,以待救兵,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相杀食,赵将括欲出,以锐卒转战,秦军射杀赵括,赵卒四十万降武安君,武安君乃挟诈而坑(在长平南山中)杀之,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丹河源头之一)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

2、后汉初,冯异自河内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

3、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十月,袁绍的外甥,并州刺使高干投降曹操,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秋,高干听说曹操发兵辽西去征乌桓,认为有机可乘,就在并州背叛曹操。捉拿了上党太守,拒守壶关口,搞分裂割据。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正月,曹操经丹水羊肠坂入天井关,亲自带兵征伐高干,三月攻入壶关„„,于是,曹操才有《苦寒行》之作。

4、汉时大将刘衍攻天井关,与刘玄所置上党太守田邑连兵,衍不得进,会刘玄败,邑以上党降。

5、晋太元15年(公元390年),晋征虏将军朱序破慕永于太行,遣军至白水,即白水交丹水处。

6、晋太元19年(公元430年),慕荣垂攻慕容于长子,自滏口入天井关。

7、宋太祖赵匡胤时,李筠叛上党,帝将亲征,先令高怀德、石守信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道三千。又败其众三万地泽州南,获伪河阳节度使范守图,降太原有援军数千皆杀之。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时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

大泉湖游览区

玉女峰 接着大家可以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在右岸前方的半山腰上站立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妇,眺望着前方,她就是“孟姜女”,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骑着骆驼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边走边打听,谁知那时候人们只知道丹河有一道长城,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丹河的长城脚下。这时孟姜女已经精疲力尽,这天夜里一白衣仙女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后来,她站在山峰上遥望着远方盼望着丈夫能平安归来与她团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玉女峰”,而她的骆驼也化驼为石。咱们可以看到前方两山之间那只骆驼跪卧着,回头望着自己的主人。

围豁 大家可以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左岸两山之间有一个特大呈“U”字型的豁口,它就是“围豁”,古为豫晋的交通要塞。相传战国时百里曾在此占山为王,唐代的汾阳王郭子仪也曾在此设立关卡。三国时,曹操北上壶关征叛将高干,也途经于此,并赋诗《苦寒行》,将这一带的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其诗曰:“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自从曹诗问世之后,羊肠板便名声大震。晚唐诗人李商隐晚年回故里拜佛参禅也途经于此。此外,围豁上还有碉堡、哨卡、仙人洞、十八盘等景点,而且,豁口处有一景点“儒人洞”,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宋代的山水画家、山水画理论家郭熙曾在他所著的《画论》中这样写道: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可见,这里的明山秀水造就了一个如同仙界般的世界。

梦笔生花 现在我们向右岸看一下,在绿树丛中崛起一大石柱,高20余米,顶端向外分瓣,如鲜花怒放,该景点叫“梦笔生花”。相传古时一名叫张生的书生进京赶考,路经丹河,由于沿途艰险,劳累困乏,张生便倚在一块天然巨石上休息,并很快进入梦乡。梦中他来到了繁华的京都卞梁参加考试,无论是八股文,还是策论文章,都得心应手,深得主考大人的欢心,忽然,写着写着手中的笔尖忽然开花了,红的、粉的,煞是好看。“呵、呵”张生自己笑醒了,醒来之后,他忙打开自己的文房四宝,果然一支笔头开叉,笔毫凌乱,张生感觉梦中笔生花了,自己进京赶考的笔毫散了,这可怎么进京赶考,看来,前程不妙。一气之下,张生把乱了毫的笔扔下山沟,回并州老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张生心灰意冷来到月山寺前,一位蓬头垢面的和尚碰见他,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几遍,忽然施了一礼,言道:“状元公不在京城,在这里何干?”“状元公?谁是状元公?他在何处?”“状元公就是你呀!”和尚边说,边念念有词地掐算了一番,说道:“不错,今科状元就是相公您!”“笑话!”张相公算遇到了知己,把自己所梦一事告诉了和尚,哪知和尚不仅未感惊奇,反而高兴得大叫:“阿弥佗佛,相公,俗家讲机遇,佛家说因缘,因缘可遇而不可求,梦笔生花那是因为你努力读书,学习感动了佛祖,佛祖托梦与你,梦笔生花就是告诉你,今科文章你一定做得笔底锈秀,高中头名!”张生听后恍然大悟,重新打点行装,照旧路二次进京赶考。科考之时,张生无论八股文,策论文章都下笔如有神,做得得心应手,深得主考大人欢心,最后高中头名状元。

张生金榜题名后,又回到扔笔之处,发现此处形成一座独立于群山之间、像开了花似的山峰,随感慨地说了一句:“真是梦笔生花呀”!从此当地百姓就称此山峰为“梦笔生花”,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灰心,要持之以恒,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石榴峰 在六角亭左下方,还有一颗熟透的咧开嘴的大石榴,关于石榴的来源也有个相当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王母的“蟠桃盛会”一脚踢下一桌宴席,有一颗大石榴就飘飘扬扬的落到此地,化石榴为石头,也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石榴峰”,说来也奇怪,大家现在可回头看一下,在“石榴峰”上方,最高的那一座小山峰上,在这个角度看上去,极像一尊“倒坐观音”,一手托净瓶,一手持柳枝,在“石榴峰”前方的半山腰上,还有一条盘山小路围绕在这里,它是由佛耳峡、观音峡游览区通往三姑泉游览区的陆上通道,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几个人工开凿的小山洞,被称为“情侣屋”,又叫“休闲洞”。在它的对岸是钓鱼台,喜欢钓鱼的游客,你 不妨带着心爱的鱼杆到此一显身手。我们大泉湖里有鲤鱼、鲫鱼、草鱼、鲶鱼、武昌鱼等丰富的鱼类资源。此段湖面转弯处与右岸的山峰称为“鲸鱼湾”,因右岸山峰似游动山水间的天然巨鲸吸吮天地之气而得名。

佛耳峡游览区

佛憩亭、佛耳瀑、佛耳崖、佛耳潭

我们看到的这个水潭因为形似佛耳故名“佛耳潭”,水潭由洪水冲刷而成,但奇怪的是无论春夏秋冬,这个水潭从来没有干涸过,充满了原始神奇的魅力。沿着佛耳潭继续前走,前面两座山峰形似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人称“天将峰”。

传说每年的腊月三十日,是天宫诸神奉玉皇大帝的御旨,到人间巡捡善恶的日子。诸神要把巡查结果,禀报玉帝,好在新的一年里,抑恶扬善,教化万物。

是日,西天古佛出了南天门,驾着祥云巡视人间,但见香火燎烧,且闻爆竹震耳,好一派繁荣景象。古佛心细入微,按了按云头,用鼻子嗅了嗅,从人间的烟火中,他嗅出了四种景像:一是帝王官宦之家,珍馐玉馔,酒肉朱门,山珍海味,食不厌精,爆竹放的惊天响,把新年粉饰得歌舞升平;二是殷实之家,虽无山珍海味,鸡鸭鱼肉也还丰盛;三是劳作困苦之家,劳累一年,所收无几,割上一斤、半斤五花肉,给儿子买顶毡帽,给女儿扯根红头绳,再赊三个炮仗放了,冲冲秽气,也算过一年;四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穷苦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天灾人祸压得他们伸不直腰,过年对他们来说是过“鬼门关”。因此,家中毫无一点烟火气味。

“不好!”西天古佛正在品味人间民生百味,突然透过云层,看到两个花甲夫妇正把两条绳索向房梁上搭。老夫妇脚踩了凳子,把脖子伸向绳套,西天古佛忙把袍袖一挥,“扑”地一声,老年夫妇便双双从凳了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叹道:“哎,老天爷,人穷了放屁也砸脚后根。活了一辈子只知道活着难,谁知道死比活更难?!老夫妇互相挽扶了,还要往凳子上攀,西天古佛忙化了人形,变作一尊胖大和尚,将二位老人拉了,连连叫道:“施主慢来,施主慢来,明天就是新春佳节,二位施主不去与儿女们团聚,寻此短见作甚?”

老年夫妇把头摇了又摇:“佛爷何必多事,让我们夫妇一了百了,随先人去吧,也算佛爷做了一件善事,渡我们脱离了苦海!”

“施主,”佛爷道:“施主纵死,也要死得一清二白,似这等糊糊涂涂死去,岂能瞑目?”

“哎,一言难尽呀!”老夫妇叹了口气,慢慢讲起了老夫妇的遭遇。老夫妇乃癸城镇人氏,生有二男二女。秦皇无道,瑶役繁重,民不聊生。为躲避瑶役,老夫妇领着一双子女来至在这深山老林,本打算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山中开荒种地,靠勤劳的双手,辛勤劳作,打点粮食,过几年舒心日子,有谁知一进山就落入了一伙山贼手中。山贼看老汉的大女儿长得如花似玉,先行将老汉的女儿霸占了。老汉的大儿子稍有不满,便被山贼打入地牢,折磨得九死一生,活活地致残了。人祸未靖,天灾继来。前两年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鳄鱼精,长可数丈,奇丑无比,一张尖嘴又长又大,张开来,血盆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鳄鱼精椎体前凹,尾长而扁,四肢前长后短,趾间有蹼,既能爬行,又能游泳,力大无穷,远远近近未有能降伏得它,成为当地一霸。它嗜血成性,过往的马邦山樵尽皆吃了,这还不算,还要强迫附近村寨,每年向它供奉一双童男童女。原来鳄鱼精的喉中有一痒刺,奇痒难支,于是吃饮之后就张开巨口,让童男童女为它搔痒骨,搔舒服了,它就静静地睡去,搔不舒服,就将童男童女吃掉。去年初一,老汉的小儿小女,被作为祭品送给鳄鱼精,已届一年,明天老汉的小儿小女就要成为鳄鱼精口中之物。可怜老夫妇两双儿女,皆遭祸害,走投无路,只得去寻短见。

西天古佛听了,义愤填膺,便坐在山石上作法,不一会,闫王带着鬼判悄然古佛面前。闫王鬼判查了这伙山贼阳寿,报与古佛:这伙山贼阳寿已尽,应入虎口而亡。古佛当下叫道:“山神何在?着山中君火速剿灭山贼。“不一会,山中的饿虎皆皆飞奔而至,俯伏在古佛脚下。古佛袍袖一挥,虎如添翼,飞闯山贼营寨,将杀猪宰羊的山贼尽皆吞入虎口,山贼霸占的民女,关押的山民尽皆放归还家。

古佛又念咒作法,请来两尊天将,飞至丹河捉拿鳄鱼精。这鳄鱼精也修了数百年,修炼了些许法术。两尊天将与鳄鱼精大战五百回合仍不分胜负。古佛叹道:“阿弥佗佛,老纳本不愿开杀戒,看来是不行了。”遂由两尊天将带领来到丹河之畔。那鳄鱼精闻听西天古佛亲来捉拿,驾了土遁,仓慌而逃。古佛驾云念念有词,正当鳄鱼精窜出地面时,喊了一声“定!”鳄鱼精便牢牢地定在山上,化成一座山峰,这就是鳄鱼峰。

山区的百姓闻听西天古佛救了老汉的儿女,杀了山贼又将鳄鱼精化为山石,纷纷前来控诉山贼和鳄鱼精的罪状,古佛便问道:“既然山贼如此可恶,尔等怎不报告官府尽早捉拿?”

山民答道:“天高皇帝远,谁能管得这深山老林里的事!” 古佛又道:“从此之后,山 民有求尽找老衲如何?” 山民答道:“佛爷位在九重,我等人微言轻,如何到达天庭?” “既然如此”,古佛便道:“老衲留一信物”。说着袍袖一挥,古佛的耳朵便齐整整割掉,放在地上:“今后无论何人有难,只要站在老衲耳边祷告一番,老衲自会为尔 等排扰解难”。古佛转而对两位天将言道:“两位天将也留下帮助人间除恶扬善如何?”两位天将点头依了,古佛便驾了祥云,到他处巡查。

西天古佛放在地上的佛耳就是今天的佛耳潭。两位天将就是佛耳潭不远两座天将峰。数千年来,人们无论有了任何困难,只要站在佛耳潭边祷告一番,就保你心想事成。你要是受了坏人的欺诈,古佛自会派两位天将帮你拿妖捉怪。

在佛耳潭上面的瀑布,就是“佛耳瀑”,泉水依山壁落下,喻意“高山流水”,象征佛祖听到瀑水美妙的声音,如痴如醉,于是留耳于此,以聆听天地之声,滋养佛性。旁边的亭子,叫做“佛憩亭”,供游人驻足观景休憩。亭内安置有扬声器,用于播放轻缓佛教音乐和山水轻音乐,供游人休憩,聆听佛音,感悟佛理,净化心灵,立地成佛。

观音峡游览区

将 军 岩 博爱县古为河内所辖,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争天下,项羽得赵将司马昂,羽念昂定河内数有功,便立司马昂为殷王,守河内。国都在今博爱县内都村。司马昂治理河内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刘邦率军伐殷,司马昂被俘。刘邦劝司马昂归降,司马昂不从,被斩于市,但刘邦念其忠义,厚葬于太行山南麓。而刘邦杀了司马昂之后,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每夜子时,头疼欲裂。宫中太医用尽了天下良药,丝毫不见一点起色。大臣萧何进曰:“江左有邬生,能治各种杂症,不如召来一试”,刘邦准奏。那邬生进得宫来,轻搭龙脉,沉吟良久说道:“皇上要除此疾并非难事,只将太行南麓司马昂的墓穴扒掉即可。”刘邦立即传令,派三千兵丁来河内挖司马昂的墓。谁知这支人马刚到太行山脚下,突然狂风大作,雷鸣闪电,风雨交加,暴雨连下了三天三夜。雨过后,人们发现司马昂的坟墓、碑刻都无影无踪了,只是在附近出现了一座很像司马昂生前面目的山峰。因此,后人把这座山峰称作“将军峰”,沿用至今改称为“将军岩”。

罗汉岩、唐僧面佛 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后,唐王命他在大雁塔翻译佛经。历经七年,玄奘终于将大部佛经翻译完毕,只剩最后一卷生涩难懂,玄奘百思不得其解。一日晚,玄奘梦见去长安东有一座大山,山中云遮雾绕,但山顶却有霞光万道。梦醒后,玄奘疑是佛祖点化,遂禀明唐王后望东而去。一路上披星戴月,餐风露宿,先后经鸿胪(今白马寺)、清风(今月山寺)两寺,抵达了太行山南麓。玄奘观此段山势与梦中相似,便沿太行大峡谷逶迤北上,来到此地时,已是暮色四合,玄奘遂择了一块高地打坐。半夜时分,山洪暴发,水势不断上涨,但水势不管怎样上涨,总距玄奘存身处一尺左右,玄奘知是佛祖保佑,向佛之心更坚,遂在此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终成正果。这里的罗汉岩 就是佛祖派下来保护玄奘的罗汉化身。大家猜猜,这群罗汉共有多少个?看到的越多,带给您的好运也越多了。并且在唐僧像下面依然有洪水流过的痕迹呢。

青天河大佛与北魏摩崖石刻 现在看到的就是形成于7000万年前、高180米、宽100米的世界第一天然大佛—青天河大佛。它矗立于青天碧水之间,气势宏伟,浑然天成。你看它和蔼可亲,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迎接我们的到来呢!

据说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在此坑杀赵卒四十万,而将青天河尽染成丹。无数冤魂在山谷间久聚不散,惊动了佛祖,佛祖便化作一僧,在此做了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将这些冤魂悉数渡化,从此这方山水才又重新归于平静。大家看天然大佛的半腰处有一距今1500年的北魏永平二年的摩崖石刻,面积2平方米,中间线刻一观世间菩萨像,石刻文字428个,文字内容为《妙法莲花经菩门品第二十四》以及当时修建丹道的经过和将官名录,被国家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像这样面积大、文字多、保存完好、历史久远,且图文并茂的线刻,在全国实属罕见”。

青天河大佛属隐佛一类,其观赏方法的本身就是对佛文化的一种诠释。即讲究大处着眼,小处淡化,把凸现表面的东西视为身外之物。人有佛念、心有佛境、心中有佛才能看见眼前有佛。而观世音造像位于天然大佛的腹上部,正好印证了“心中有佛”,同时也告诫人们要保持一个乐观豁达的宽广胸怀。

观音灵容台

大家看这尊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从性别上分辨是明显的男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佛教传入我国,观世音菩萨本来就是以男性的形象出现的,当时人们称观世音菩萨为“送子观音”。由于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男女授受不亲,妇女在室内拜男佛是不方便的,而女性的温柔慈善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大约到了元朝,观世音菩萨便完全演变为女性了。灵台长56.5米,宽27米,中间设置圆形莲花须弥座,直径6.19米(寓意观音成道日农历6月19),高2.19米(寓意观音诞辰日农历2月19),须弥座上建一尊丹道摩崖石刻男观音金身,高9.19米(寓意观音出家日农历9月19)。观音金身由对面摩崖画像化线雕为圆雕、化平面为立体,模拟而来。观音金身面朝天然大佛,形成“人拜观音,观音礼佛”的格局。须弥座的正面为摩崖图案及文字等比例的浮雕,两侧为《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廿四》全文,以弥补游客无法近距离观赏对面摩崖魏碑的遗憾。

须弥座正前方3米外置3只四脚石香炉,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香炉浮雕以佛教纹饰,正中香炉的炉壁上篆刻以“丹道观音”四字。整个广场以青砖墁地,正对香炉的广场以浮雕有莲花的白色石砖铺墁。广场两侧为10只“卍”行休憩座椅,座椅下为石墩上为防腐木座,石墩四面均浮雕白色莲花,木座进行抛光处理。“卍”是佛教符号,象征吉祥福瑞,“卍”在中国读作“万”,左“万”右“福”,寓“万福”之意。大家再看佛像两侧,有《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廿四》一文和记录镌刻佛像经过的铭文。

三姑泉的传说

三姑泉位于三横山脚下,泉口直径为2.18米,呈喇叭形带状,平时出水3.5个流量,丰水期可达到7至8个流量,雄冠华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这样形容三姑泉:“丹水又东南,历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涌发,洪流巨输,渊深不测,萍藻茭芹,竟川含绿,虽严辰岁月,无变萱萋”。据专家多年跟踪检测,泉水中含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属优质锶型天然矿泉水。

关于三姑泉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争四起,秦赵长平之战发生于此,战后尸骨满山,血流成河,鲜血染红了杨谷河,因丹即红的意思,因此后来改名“丹河”。战后,又适逢三年干旱无雨,田园寸草不生,百姓纷纷背井离乡。看山仙翁老石人看到这一情景之后,急忙写好奏章,上天庭禀明玉帝,玉帝遂派大姑、二姑下凡到人间解救百姓。她二人来到人间之后,到处寻找水源,后来因留恋凡间红尘触犯天条,大姑和二姑被玉帝派来的天兵天将抓回天庭受罚。之后又派三姑下界,三姑来到人间之后,不畏艰险,终于在老石人、骆驼、猴子、老虎的帮助下,引水下山,使山下百姓得到了润泽之福,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饮用此水后纷纷病消灾除,家家安居乐业。后来,当地老百姓为缅怀三位仙姑引水救百姓的功德编诗一首:“翠微崖下三口洞,喷云吐雾浪飞腾。大姑二姑羞未出,三姑立志人间行”,同时还在三姑泉上方修建了一座“三姑殿”,每月初一、十五人们成群结伴来此膜拜三位仙姑,以祈灵保,香火极盛。

“丹河”名字的由来

丹河,又叫杨谷河,古称泫水、怀水、丹水,系沁河支流,黄河水系,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3620平方公里,总落差884米。它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市赵庄村北的丹朱岭,南北纵贯太行山,经山西省高平市、泽州县,至二横山进入河南省博爱县境内,到博爱县磨头镇际西村汇入沁河,在博爱县境内长35公里。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地开始实施兼并六国的计划。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军与赵国军队在河内(今沁阳、博爱一带)进行了一场恶战。之后,赵国名将廉颇率赵军退守长平,长平沟壑纵横,地势险恶,赵军以守为攻,让百万秦军束手无策。面对赵军固若金汤的严守,白起转而使用反间计,诱使赵王撤去了战争经验丰富的名将廉颇,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担当主将,双方在长平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济公的传说典故 篇3

关于**济公的传说典故

济公**是杭州人民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杭州人心目中的济公形象是头戴破僧帽,身着破袈裟,手持破蒲扇,外形不僧不俗,非氓非丐,若痴若狂,好诙谐,好戏耍,神通广大,“专管人间不平事”的一个受人喜爱的疯和尚。济公的故事传说很多,而且大都跟杭州西湖有关。

传说,济公是南宋时浙江天台人,俗名李修缘。18岁来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道济。他不守戒律,好喝酒,吃狗肉。后来转到南山净慈寺当记室(文书)僧。

一次,净慈寺失火焚毁了大雄宝殿。他受方丈之托,募化建殿的.大木。他在痛饮沉醉三日后,大声喊道:“大木来了!可从井中去取!果然寺中井底有大木涌出。寺曾们赶紧从井里先后取出七八丈长、五尺多圆径大木60多根。后来方丈说够用了,大木就不再涌现,一根刚要出井的大木,也就停止不动了。今天的净慈寺中的“神运井”(又称“运木古井”)里,还可看到井水面上的大木端面。一次,济公预知将有一座小山从西方飞来落在灵隐寺前,为了拯救寺前小村村民的性命,他急中生智地采用了“和尚抢新娘”的办法,使得村民们都赶快去救新娘子,从而避开了被山峰压死的厄运。这就是飞来峰的故事。

重明鸟神话传说典故 篇4

重明鸟又叫双睛鸟,它的两只眼睛中,各长有两个瞳孔。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它能驱逐虎、豹、豺、狼等猛兽,使多种妖魔鬼怪不敢危害人类。它对人类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点琼玉的膏液,就很心满意足了。不过,这鸟十分眷恋自己的家乡,人们于心不忍,只好同意它自由往来。

重明鸟很仗义,它理解人们的好意,有时一年中不辞辛苦,来回光顾好几次。有时人们得罪了它,就隔几年都不来。于是,家家户户都清扫庭院,摆上琼浆玉液,盼望重明鸟前来栖息。禽兽鬼怪往往趁重明鸟不在时出来危害人,人们就用木头或铜铁铸成重明鸟的形状,安放在门户间,这样,禽兽鬼怪见了,也会害怕,躲得远远的,不敢来捣乱。

二、重明鸟神话传说

一日,羲仲来奏,说祗支国遣使来进贡了。帝尧忙命照着礼仪招待。这次祗支国所进贡的是一只异鸟,其状如鸡,两只翅膀的羽毛脱落殆尽,只剩了两只肉翮,形状甚为难看。帝尧料他远道来贡,必有特异之处,便问那使者道:“此鸟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异的功能?”那使者道:“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它的气力很大,能够搏逐猛兽。它鸣起来,其声如凤,一切妖灾群恶都远远避去,不能为害,实在是一种灵鸟。所以小国之君特遣陪臣前来贡献,望乞赏收。”帝尧道:“它的羽毛尚不完全,哪里还能捕逐猛兽呢?”

使者正欲开言,哪知这重明鸟竟有知认似的,听了帝尧之言,顿时引吭长鸣,声音果然似凤;忽而闪起两只肉翅,腾举空中,绕殿飞了一匝,直出庭中,且飞且鸣。那时巢在阿阁的凤凰和飞集的鸾鸟听了它鸣声,亦一齐飞鸣起来,与它倡和,声音和谐,非常悦耳。这时叔均在殿上,看见重明鸟出殿而去,不禁叫道:“啊哟!逃去了!”那使者笑道:“不会不会,就要来的。”歇了一会,果然仍飞回来。此时在阶上的侍卫,忽然看见空中有无数群鸟向北面飞,非常迅速。后来打听,才知道都是枭鸱之类,大约听见了重明鸟的鸣声而逃到绝漠去的。从此,重明鸟所在数百里之内,竟无鸱枭恶鸟,真是奇怪之事。

且说帝尧看重明鸟如此情形,知道它果是灵鸟了,便问使者道:“它的羽毛终年如此吗?”使者道:“不是。它的羽毛时长时落,此时适值它解翮之时,所以如此。”帝尧道:“那么它吃什么?”使者道:“通常它在外面,不知道吃什么。如若人喂饲它起来,须用琼玉之膏饴之’。这里帝尧君臣商量留养重明鸟之法。帝尧道:“它是灵鸟,与鸾凤一样,不可以樊笼屈之,任其来去可也。况且养它起来,须用琼膏,未免太奢,朕哪里有这许多琼玉来供给它呢?”

群臣听了,都以为然,于是就将重明鸟安放在树林之中,听其自由。那重明鸟从此飞来飞去,总在帝都附近几百里之内,所有豺狼虎豹,都给它搏击殆尽,人民往来,便利不少。民间人家偶有妖异或不样之事,只要重明鸟一到,妖异立刻潜踪;不祥之事,化为大吉。假使山林川泽猛兽为患,只要听见重明鸟的鸣声,猛兽无不遁逃,因此人人将这重明鸟奉若神明,没有一家不洒扫门户,延颈跛足的望它飞来。那重明鸟在帝都住了几时,忽然飞去。后来一年之中总来一次,又后来几年之中才来一次。大家盼望得急了,有人想出方法,将木头雕出一个重明鸟之像,或用金铸出一个重明鸟之像,安放在门户之间。

哪知亦竟有灵,一切魑魅丑类居然亦能够退服。所以后世的人,于每年元旦这日,或者刻木,或者铸金,或者绘画一只鸡的形状,放在窗牍之上。这就是重明鸟的故事。

三、重明鸟史诗记载

《玄中记》

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很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每年都来,人们就想法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成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画上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这也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在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其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

梁祝化蝶的传说典故 篇5

梁祝化蝶的传说典故

相传东晋时,曾任府台的祝员外有八子一女。小女九妹,名叫祝英台。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学,又恐父亲阻拦,她便打扮成一位占卦先生,祝员外竟一点也看不出破绽,便同意女儿去杭州城读书。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子的妒嫉。

祝英台的嫂子也是出身名门闺秀,论品貌、才学,与祝英台不相上下。现在听说英台要去读书,很不服气,妒嫉之心便油然而生。她笑吟吟地上前对祝员外说:“公公,姑娘此去一举双得,实在可喜可贺。”祝员外听了,不解地问:“何谓一举双得?”

“公公,凭姑娘这般聪明伶俐,读上三年书,便是一个‘女状元’,这是一得。”

“那二得呢?”祝员外捋着胡子得意地问。嫂子望一望站在一旁的祝英台,用手掩着嘴低声一笑道:“公公,恕媳妇直心直肚肠,说出来公公和姑娘不要见怪。姑娘三年杭州城归来,祝家门庭还可以抱上一个白白胖胖的外孙皇帝呢!这不是二得嘛!”

英台听了不觉满脸绯红,又羞又气,嫂子从中作梗使刁,实在欺人太甚。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学的志向很坚定。她见嫂嫂这样戏弄她,忽然抬头一看,只见搁几上放着一只高脚花瓶,就二话不说,转身来到了花园,采了一朵活鲜鲜的牡丹,插到了那只花瓶内,并对祝员外说:“父亲,女儿出外读书,一定洁身自爱,今天以这朵牡丹花向父亲赌咒,如果我在杭州城没有守住身子,这花便死在瓶内;如果我在杭州城洁白无瑕,这花一定鲜艳不败。”

祝员外听了,不由满意得直点头,说:“我女儿岂是等闲之辈?作父亲的准你去杭州城求学就是了,希望你早去早归,处处保重。”

第二天,英台和侍女银心女扮男装,高高兴兴赴杭州城读书去了。

祝英台走后,她嫂子经常去察看那朵牡丹。说也奇怪,三月半载都过去了,牡丹花还是鲜艳如常。后来,她心生一计,偷偷把瓶内的水换上了滚烫的.开水,以为第二天牡丹花会必死无疑。哪知过了几天,那枝牡丹不但没有枯死,还发出阵阵幽香。嫂子惊得目瞪口呆,觉得此事非比寻常,便再也不敢打这牡丹的坏主意了。直到以后,整整三年过去了,到后来英台读书回到家里,那朵牡丹花还活鲜鲜的同原来的一样。

话说,英台和丫环银心从上虞出发,穿过杏花村,过了桃花店,在一座桥的桥头遇见了一位从会稽山去杭州城求学的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于是结成了金兰朋友,并以兄弟相称。这天晚上,他们在旅店住宿,既是兄弟,于是就同床而眠。山伯因旅途困顿,脱衣倒头便睡。他一觉醒来,但见英台还坐在一旁看书。山伯催道:“贤弟,保重身体要紧,还不快点安寝!”英台说:“你睡吧,我不打算睡了。”

“为什么呢?”山伯好生奇怪地问。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晚上睡觉脾气很怪,一旦入睡,不准任何人碰,如果被人碰一下,就会头痛欲裂,所以我还是不要睡的好。”

山伯说:“贤弟,人怎能不睡觉呢,既然不能碰你,我加倍小心就是了。”

“梁兄既然这样说,我遵命就是了,只是我们中间必须放上一杯水,用以作为界线,你看怎么样呢?”梁山伯连声说好,并且亲自打来一杯水放在床铺中间,英台这才和衣躺下。

“贤弟,你睡觉为何不脱衣衫?”山伯看到英台和衣而睡,就又不解地问。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自幼多病,特别怕冷,母亲专门给我做了件衬衫,上面有三百颗纽扣,如果颗颗解开,恐怕天明也来不及的,所以我每晚都是和衣而睡的。”祝英台一本正经地回复梁山伯。梁山伯都信以为真。

从此,祝英台和梁山伯虽然同床共眠,但忠厚老实的梁山伯一点也看不出英台是女儿身。

祝英台和梁山伯双双赶到杭州城拜见先生。那天,先生正端坐在学堂上,只见两人一前一后进门,前面的山伯是左脚进的门。后边的英台是右脚进的门,先生看了,心中暗自对英台产生了怀疑。

后来,先生对英台细细观察,又发现了不少破绽之处。特别是课间休息时,其他学生都一窝峰去厕所解手,惟有英台绝不肯与众人一齐同去,有好几次,祝英台去解手时,其他学生也跟着去,祝英台虽然憋得满脸通红,却推说不去了。

先生猜中了其中原委,一天,在课堂上宣布说:“从今天开始,立一个规矩:学生如要去厕解手,都要轮流进去;一人在内,挂牌示意;谁坏了规矩,重责不饶。”众学生虽然莫明其妙,但只得遵守这个规矩。

花开花落,光阴似箭。山伯、英台在杭州城求学,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英台已经十分思念父母了,再说总是女扮男装也有许多不便,在征得先生同意之后,祝英台决定回一次家。

英台与山伯三年同窗共床,一旦离别,心中有说不出的离愁别绪,便取出花笺,写了一首诗赠给山伯,诗曰:

忆昔初上杭州城,

与兄陌路两相逢。

来时龙山梅方白,

去日娥江花正红。

三载兄长随左右,

谁知一旦分西东。

与君暂且相分袂,

未审何时会玉容?

山伯接过,逐句细品,想起同窗友情,早已潸然泪下,他也取花笺一张,题诗一首:

当日辞亲谒道宗,

草桥路遇与君逢。

来时莺啭杨枝绿,

三载共窗同日夜,

一朝芸馆别西东。

离情绵绵车难载,

怕看柳枝恋春风。

山伯题诗毕,与英台说:“为兄送你一程。”于是两人出了学堂,往钱塘大道而来。一路上虽然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但两人无心无绪,依依难舍。不久来到了草桥关,英台不免又触景生情,无限感伤,她拉住山伯说:“有道是‘送君千里终有别’,梁兄请留步,这里我吟诗一首送给你。”说着,吟诗道:

偶逢草桥结义来,

百花三度放春苔。

惟有玉梅心耐冷,

不将春意私自开。

山伯听了,但觉诗意十分含蓄,又不解其意,也和了一首诗:

三年共学两情投,

玩月吟风思最幽。

今日别离肠欲断,

会期准约在来秋。

英台听得泪流满面,说道:“梁兄,我家有个小妹子,年方十六,今天我亲口许配与你,约你在来年三七二八月,请你前来我家说亲,希望梁兄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段姻缘。”英台说完,便和梁山伯挥泪作别。

英台回家后不久,祝员外就作主把她许配给了余姚的一位豪富马文才。

再说梁山伯回学堂后,有一天将英台的诗拿来,请求先生指教。先生一看祝英台的诗暗露着挚爱的真情,就觉察出英台肯定是女儿身,就把实情告诉了梁山伯。经先生的指点,梁山伯这才恍然大悟。当学业完成后,梁山伯喜气冲冲地赶往上虞祝家庄时,英台已经是马家的人了。山伯悔恨交加,回家后茶不思来饭不香,身体渐渐垮了。后来虽然被人荐举,去担任鄞县的县令。但由于他对英台的相思太刻骨了,这样不到一年,便得病身亡了。

一次,英台乘船外出,来至鄞县地界,突然平静的河水波浪滔天,航船颠簸得非常厉害,都快要沉下去的样子。英台只好带着银心上了岸,只见江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写道:“会稽梁山伯之墓”。英台一看,泪如泉涌,她双膝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旋地转,飞沙走石,瞬时间大雨倾盆而下,雷电交加。骤然一声巨响,天崩地裂,只见山伯的坟墓裂开了。英台见如此,大喊一声:“梁兄,英台来了!”说完,一跳就跃进了那裂口当中。

上一篇:被风吹过的夏天作文950字下一篇:我眼中的冬天作文5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