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文化典故

2024-06-11

周氏文化典故(共6篇)

周氏文化典故 篇1

周氏文化典故

【盘古开天】据《三五历纪》:在极远古的时候,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盘古一斧劈开混混沌沌的宇宙,于是清气轻上浮为天,重者浊下沉为地,混沌初开,乾坤始定,盘古遂成为华夏人类的初祖。

【华胥履迹】据南宋罗泌纂《路史·太昊纪》:盘古之雷泽氏部族酋长雷公,其娶华胥氏酋长之女华胥为妻。华胥游于郊野,见巨人足迹,履之忽身动而有孕,生伏羲圣人于古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一带)。伏羲立天子后称羲皇,其与女娲、神农(炎帝)并称上古“三皇”。

【付宝梦光】少典氏公孙居住和活动于今陕西扶风、千阳一带,在伏羲时期被封为姬水国诸侯,其妻付宝一天忽在睡梦中梦见电光绕室,感而有孕,生子轩辕。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父母觉奇,以为不祥,弃之渠冰之上,忽众鸟飞来以翅覆之暖之,人见之,抱回抚养。后在轩辕丘长大,名轩辕,以姬为姓。轩辕经阪泉败神农、涿鹿诛蚩尤获帝位,称黄帝,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作甲子、历数、指南,造律吕、耕田、货币、舟车、宫室、弓矢、纪官、冠裳,划野分州,创造了很多中华文明。

【嫘祖缫丝】嫘祖是黄帝的正妻,姓西陵氏,是一位皇室贤母。她不仅母仪天下,而且心灵手巧,能教民养蚕、缫丝、织帛,使民有衣御寒、遮羞。她成为中国纺织的祖师,人民都很爱戴、敬仰她。

【农神后稷】后稷,名弃,姜嫄所生,在舜帝时为臣,与大禹治水,管稼穑。后稷因管农事,被后世尊为农神,一直受到以后历代帝王及百姓的崇祀。《诗经·益稷》:“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就是歌颂后稷的。今天的民俗“尝新节”,即为祭祀农神后稷。

【公刘牛耕】《史记·周本记》:公刘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取材用,使行者有资、居者有储,民赖其庆。公刘不仅能采矿锻铁,制造农具,而且能驯牛,完善牛耕,发展农业,在贫瘠干旱的黄土高原上取得了农业的丰收,成为牛耕第一人。

【凤鸣岐山】古公覃父迁岐山周原,筑室于岐山之麓。玄武岐山巍巍,朱雀渭水蜿蜒,明堂万顷肥肥,乃天下一块风水宝地。室成入居之日,忽来百凤鸣于屋顶,其声婉转美妙,如天籁之音。古公占之,有帝王之瑞,但三子之中,不知所出。第三子季历,其妻太妊,为一贤德之妇。太妊有圣孕,季秋甲子,临产,一赤凤衔丹书来仪,喜鸣产房之楣,昌即生。古公再占,昌乃大圣。昌长大后,继季历为周侯,号西伯。昌修明法度,专行善事,得诸侯拥护,最后灭殷建周,传38王,835年天下。凤鸣岐山即成为周朝开基之典。《诗经·大雅》:“挚仲氏妊,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妊有身,生此文王。”专记此事。

【周室三母】周室三贤母,即王季之母太姜、文王之母太妊、武王之母太姒。三贤母她们不但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严格要求,而且贤慧重德,旦夕勤劳,以进妇道。《诗经》中有很多的诗都是赞颂她们的。她们的德孕育了周室三代开基大贤。

【姬伯梦熊】欲成大事者身边必有大才,姬昌为成就开国大业,爱才如饥,求贤如渴,常思于榻。一日,姬昌随百官出行至宫郊灵台,在灵台宴乐之后,回驾不及,姬昌台上设绣榻而寝。时至三更,姬昌睡梦中望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肋生双翅,于帐中扑来。姬昌惊醒过来,问大夫散宜生,散宜生躬身贺曰“此梦乃飞熊之兆,是大吉兆,主大王将得栋梁之臣。”后姬昌随文武百官朝飞熊飞来的方向求取贤人。当他们来到磻溪时,忽然看见一须发花白、神采奕奕的老翁正坐在溪边垂杨下的巨石上钓鱼。老翁钓鱼没用鱼钩、鱼线,只用一根竹竿。姬昌甚觉奇怪,主动向老翁鞠躬施礼,问道:“这样,能钓到鱼吗?”老翁不答。姬昌又问,老翁还是不答。姬昌再问,老翁把竹竿一头放在姬昌前面,自作渔歌曰:“河里鱼儿早上钩,大鱼已在我竿头。”姬昌忽然明白,他要找的人就是这个老翁了。老翁就是姜太公啊,原来姜太公知道姬昌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圣人,早就想帮助姬昌成就天下大业,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姜太公还知道姬昌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才以奇怪的钓鱼方式在渭河边等待姬昌的到来。姬昌得到了姜太公,终于实现了灭商兴周的大业。

【义子雷震】一日,姬昌率文武百官来到燕山,忽然云长东南,雾生西北,霎时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下起了倾盆大雨。须臾又云散雨收,日色当空。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但喜曰:“雷过生光,将星出现。”不一会,从古墓边传来小孩哭声,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姬昌看见小孩面如桃花,眼生光华,大喜。遂将小孩收为义子,带回岐山权养。后来,雷震子成了西岐一员猛将,帮助文王从羑里逃出五关并协助文王、武王打下了天下。

【羑里演卦】姬昌被商纣王囚禁羑里时,守分安居,潜心把伏羲先天八卦反复推明,变成后天八卦,演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六十爻象,一一辩明,参透先天玄机,万古留传。后称《周易》。

【西伯吐子】姬昌长子伯邑考遭苏妲己诬陷,在摘星楼被商纣王杀害后,又被苏妲己命人剁成肉酱做成肉饼送与姬昌食。姬昌逃出五关后,想起羑里自咽子肉,不觉心中大痛,泪如雨下,跌下逍遥马,面如纸灰,口中吐出一块肉饼。那肉饼往地上一滚,生出四足,长出两耳,化成一只小兔望西跑了。姬昌又连吐三次,三只小兔也走了。

【桐叶封弟】“桐叶封弟”又简称“剪叶”,出自《吕氏春秋》。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辅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成王,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开玩笑,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分封之意。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叶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债台高筑】这是周朝最后一王周赧王的苦难之典。公元前256年,秦国军队已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今王城公园一带),此时周天子只剩下很小一块领土了。周赧王为筹集军费,只好向国内的富商大贾借债,并答应灭秦后还清本息。秦军打到王城,赧王降秦,被秦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众债主一齐赶到新城向赧王讨债,赧王无赖就躲进一处建在高台上的驿馆内。自此。这处高台就被称为“逃债台”、“避债台”。“债台高筑”这一成语,直到今天仍然被用来形容欠债很多,无法偿还。

【织篓为生】周赧王的三世孙周勃由于祖上辗转逃难,当他随父来到沛郡后,与刘邦同籍。周勃家境贫寒,三十岁未曾娶妻安家,常在家以织蚕具为生,也为丧事之家吹奏哀乐。周勃秦末从刘邦起义,为中涓、拜虎贲令。刘邦为汉王时,封威武侯,拜将军。刘邦崩后,汉惠帝即位,吕后篡权,周勃联合陈平果断采取行动诛灭吕氏集团,扶刘邦之子刘恒为帝,号汉文帝。由于周勃扶汉有功,被汉文帝封为右丞相,赐降侯,得五千金、邑万户。孝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周勃病故,葬绛县勃村,追封武侯。

【随禅寻亲】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封禅,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在武帝封禅的路上,周勃为随从武将,周勃请求武帝并获准一路寻找祖上逃难时失散的亲人。周勃一路探访,终于寻找到一些亲人,然后奏请武帝准予将亲人们迁至都城居住,使沛郡周族逐步繁衍成为望族。

【细柳屯军】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一次,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汉文帝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其他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当来到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汉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亚夫屈死】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不会讲政治策略,逐渐被景帝疏远,最后落个悲剧的结局。有一次,景帝要废掉栗太子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后来,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王封侯的事。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在后来匈奴王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失落地托病辞职。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此后,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这事刚过去,周亚夫又因事惹祸,这次是由于他的儿子。儿子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再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周亚夫死时,日食发生,天地一遍昏暗。

【瑜施苦计】《三国演义》:吴国为了使赤壁“火攻之计”取得成功,吴大都督周瑜施“苦肉计”,借故痛打老将黄盖,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于曹操,使曹操不疑,最终瞒过曹操,使吴国获得了赤壁之战的大胜。周瑜打黄盖是两相情愿的,所以“两相情愿”成为“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

【赤壁大战】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实力大增。几年后挥师南下,曹操送信给孙权说:“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以张昭为首的众臣都主张投降,只有鲁肃一人主张抵抗。当时周瑜奉命到鄱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将周瑜召回柴桑。周瑜回来后,对孙权说:“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槁草;驱中国大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孙权听了周瑜的话,非常激动,为了表示抗曹的决心,拔刀斫破面前批阅奏章的几案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操者,与此案同。”这天夜晚,周瑜又单独去见孙权,分析当时军事形势:“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此开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北方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荆州刘表军队)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第二天,孙权正式任命周瑜为左军都督、程普为右军都督,又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刘备在樊口日夜盼望孙吴军队,看见了周瑜的船队,便派人进行慰劳。周瑜说:“我有军事任务在身,不能离开办公的船舱,倘若刘备能屈尊到我船上来,那就符合我的愿望了。”刘备于是独乘一只小船去见周瑜,见面后问:“战卒有几?”周瑜说:“三万人。”刘备说:“恨少。”周瑜说:“此自足用,豫州(刘备曾任豫州刺史)但观瑜破之。”刘备想喊鲁肃来见面。周瑜说:“鲁肃受军命也不得离开办公的船舱,你可另外单独去拜访。”周瑜担任孙刘联军的统帅,时年三十四。当时刘备军队约2万人,周瑜军队3万人,孙刘联军共约5万人。周瑜的船队沿长江上游前进,与曹军相遇于赤壁。当时曹军中已流行传染病,两军初次交锋,曹军不利,引退到长江北岸,周瑜军在长江南岸。部将黄盖建议说:“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选冲锋战舰10艘,上载干燥的芦荻、枯干的柴草,又灌油其中,外面包上布幕,战舰尾部又系着轻快小船。在此之前,黄盖先致密信给曹操,假称投降。船队驶到长江中心,张举樯帆,依次前进。曹军将土都站在营外观看,指指点点,说这是黄盖投降的队伍。黄盖的船队离北岸约二水里,同时点火,当时虽是冬天,但碰上好天气,东南风急,风力猛,火势烈,火船如箭驶入曹营,曹军船舰全部被烧毁。大火蔓延到北岸陆地曹营,一下子,火焰满天,曹军人马烧死溺死不计其数。激战中,黄盖被流矢射中,天寒堕水,为吴军救起周瑜率领轻装精锐军队继续冲击,擂鼓如雷,曹军全线溃败。曹操带领残余军队从北岸华容道(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陆上撤退。天下大雨,地上泥泞,道路不通。曹操下令疲弱士兵负草填塞泥坑,骑兵才能通过。负草的疲弱士兵陷在泥泞中,被骑兵践踏,死的又很多。刘备的军队与周瑜的军队从水路、陆路奋勇追击,追曹军至南郡(今湖北省江陵)。曹军大溃败途中又疫病流行,二十几万大军死去一大半。曹操留下曹仁、徐晃守卫江北江陵,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带领残军北还许都。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战后,孙权在江东与江西的政权更加巩固,刘备据有荆州大部分地区,以后又得到益州,曹操则占领了北方,从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周郎顾曲】《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一天,阳光明媚,在吴郡的泛波园凌烟阁内,一名身穿宫装的江南歌伎正一脸落寞的弹着一曲宫宛新韵,筝音浑厚悠长,古朴拙致,一如这夏日阳光,虽然带七分韵味,却也带三分慵懒。歌妓正缓缓弹奏间,只闻远处的花从树影里传来一阵笑声,在那圆门的尽头,两对夫妻踏歌而来!为首的是孙策和莺莺燕燕的大乔,夫妻二人手拉手一边走一边看泛波园大池中的游鱼,大乔边看边拿一枝树条去拔弄,不时对孙策嘻嘻的娇笑。而后面的周瑜与小乔又是另一番光景:周瑜醉态阑珊,脚步凌乱,时不时有栽在池子里的危险,而小乔则一脸忧惧神色,把周瑜拦腰抱住,提防他摔倒。孙策从水中看到小乔的窘态,回过头笑道:“公谨好有福气,乐得让美人拥抱!”大乔捂嘴笑道:“他喝醉了酒,还不是你给灌的,好意思说!”小乔年龄才十六岁,妙丽容颜上还显几分稚气,她嘟起嘴唇道:“姐夫姐姐好无情,老欺负我们这些年纪小的!”孙策哈哈大笑道:“不行,我有一点妒忌公谨了,我也要学学他的醉态,好让美人拥抱我一回!”说完当真颠其倒八起来,摇摇晃晃的向水池里倒去,大乔一惊,急忙拦腰把丈夫搂住,嗔道:“好了好了,你别在逗我们了,别真的倒了下去!”孙策哈哈大笑道:“好舒服,真受用。”到了凌烟阁上,孙策夫妻一边听歌伎弹琴一边逗笑,而这边的周瑜却倒在小乔怀里似醉非醉,嘴里叽哩咕噜不断,小乔摸着丈夫脸笑道:“你在说什么呢,不让你说!”周瑜不觉,仍然在嘀咕,小乔便取了一叠软糕放在周瑜嘴上,然后一边喂他一边自已吃。这样安闲的光景不知过了多久,周瑜忽然坐起身道:“这高山流水的曲子听得厌了,叫她弹一曲广陵散。”广陵散原名广陵止息,是东汉时流传于广陵(今安徽省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它背后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据东汉蔡邕所著的《琴操》典籍中介绍: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是一名铸剑师,因为铸剑交期延误,被韩王所杀,聂政听闻韩王喜好音律,为报父仇便上泰山学琴艺十载,并将自已毁容,让人认不出。十年后,聂政身怀绝技入韩,以惊为天人之曲引得韩王入痴入醉,聂政趁机从琴腹中抽出短剑,将韩王刺死,面自己也壮烈身亡。后人便依此故事谱成了广陵散,因为弹奏难度很大,一般琴师忘却止步。那歌伎听闻让弹此曲,脸先红了一红,轻笑道:“妾琴技鄙薄,恐怕不能胜任,再加之此琴音质偏高,弹出来要叫将军见笑了!”周瑜拍手笑道:“对呀,名曲该有名琴相配方才显其精妙,来呀,把我的秋桐拿来。”二小童飞也似的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儿,琴童持琴而来,周瑜接过安好架子笑道:“你只管放心弹奏,来,试试我的收藏精品。”那歌伎伸纤指在筝上滑过,一串金石之音迸出,犹如春雷过空,余音不绝,歌伎情不自禁赞道:“好琴!”她弹着弹着很快进入了一种无人之境界,俏脸上露出悲苦之色。周瑜一边听一边与孙策喝酒。孙策笑道:“公谨,我只觉此曲除了清越低沉之外,怎么再也听不出妙在何处?”周瑜笑道:“兄长不懂音律,所以不知其妙!广陵散初极为平和悠扬,犹如月照空山,风过花溪一般恬淡,到后来却平地起一股激越之气,金戈铁马之音交响不绝,直达心际深处;到尾处却又余叹无穷,大有义愤填膺、豪情满怀之意,所以我一听此曲,就陡生斗志。”孙策笑道:“公谨好雅量,来干一杯!”周瑜酒杯方至唇边,忽然叫道:“不对,你有一个音符弹错了!”原来那歌伎偶尔分神听到周瑜的一番妙论,心中自然起爱慕之意,她一动情思,手下便颤了一颤,将本来的低音符拔成了强音,而这一切都让沉醉在琴声和醉态之中的周瑜听得清楚。歌伎花容失色,忙赔罪道:“将军,我——”周瑜笑道:“弹的很了不起,也真难为你了,以后你就留在我府上吧,有时候能听你弹奏一曲也能聊解心怀。”女子脸红低笑道:“妾今日有幸得闻将军之妙论,受益无穷,当对琴技之境又修深一层也!”说完,面带欣色分花拂柳而去。后人把这个故事缩成六个字便是“曲有误,周郎顾”,这也算是对他的魅力的一种肯定吧,必竟在那个乱世之中,像这样风度翩翩的儒将并不多见!

【弘忍嗣禅】弘忍(601-675),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东山法门开创者,尊禅宗五祖。其“幼而聪敏,事不再问”。弘忍七岁时,一天被禅宗四祖道信遇见,道信赞曰:“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于是就派人征求弘忍父母的意见,想让弘忍出家作为弟子。弘忍的父母欣然同意,并说:“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骇,那堪击训?若重虚受,因无留吝”。从此弘忍就被道信带到了双峰山(破头山)道场。弘忍十三岁,正式落发为僧。弘忍生性勤勉,白天劳动,晚间习禅。在三十多年中道信知其根器,把佛法传给了弘忍。道信死后,弘忍继承了道信的衣钵,领众修行。并辟冯茂山道场,建东山寺,后人称东山法门。龙朔元年(公元661),弘忍觅法嗣,命坛下高僧各呈一偈,以表各自悟境。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听完,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将两偈对比,觉慧能的悟境高于神秀,遂传衣钵于慧能。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弘忍逝世,享年74岁。唐代宗追谥为大满禅师。

【针灸神技】周汉卿,明初名医,松阳(浙江省县名,1958年并人遂昌县)人。周汉卿精熟内科外科,针灸尤其神奇。他用针灸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华州(今陕西省华县)陈明远,眼瞎十年,周汉卿看了后说:“可针也。”于是他翻开陈明远的眼皮,用针刮去眼睛上的云翳。陈明远的眼睛马上光亮一闪,能分辨出五种颜色。这种高超技术,已接近现代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水平。又如义乌(今浙江省义乌)陈化子,腹部有肿块,抚摸如瓦坛。周汉卿看了后,说:“此肠痈也(这是肠内化脓性肿块)。”便用大针烧红穿刺,刺人三寸多,脓随针进出,进出时还发出响声,马上治愈。

【肉脚相地】肉脚先生虽脚残不能走路,但在西南地区他是一位技艺高明的风水先生,当时来到西南各地的大姓人家都常请他为老人相墓地,以求得好的风水庇佑子孙发达。周友铭随父入黔镇守毕节七星关,老了御职后,其子三周志贵世袭祖父、父亲的明威将军职,继续镇守七星关。周志贵为了在七星关寻得一块风水宝地以后安葬老人,就请了肉脚先生在家中奉养,每日安排家人背他上山寻地。而且安排家人好生待候肉脚先生,每日都要家人杀鸡招待先生,并叫家人把鸡腿割下来卤好阴干,等将来肉脚先生要回去的时候送给他。一年光阴慢慢地过去了,肉脚先生准备回家。当时,肉脚先生虽对七星关一带的风水宝地已心中有数,但他未给周家点好地,因为肉脚先生一是每天吃鸡时没有吃到肥美的鸡腿,心中有点不愉快;二是或许是在考验周家的德行。周志贵安排家人背肉脚先生回家,当家人背肉脚先生走完一程路,在路上吃饷午饭时,家人从装得满满的口袋里拿出了几只鸡腿考热给肉脚先生吃,肉脚先生吃到肥美的卤鸡腿,又看到装得满满的口袋,急忙问是何故?周志贵的家人就将卤鸡腿的原委告诉了肉脚先生。肉脚先生忽然惭愧起来,知道了主人家是诚心诚意地请他相地,而且也是善待他的,便立即叫把他重新背回七星关,他要给主人家相最好的地。周志贵的家人又将肉脚先生背回了七星关,肉脚先生向主人家道了歉之后,叫明威将军周志贵同他一起来到七星关杨家湾箐脚大山下一鱼塘边,指着塘边上的一块草地说,那里有一穴大发大贵的好地,以后你的父母去世了就安葬在那里,将来你家一定会兴旺发达的。后来,周志贵的父亲周友铭和母亲蒋氏去世之后,周志贵就按肉脚先生的指点,将父母安葬于杨家湾鱼塘边。几百年过去了,墓地果然应了肉脚先生的验,周友铭的后代子孙而今已繁衍到一、二十万人口,分布全国各地,成为远近有名的望族大姓,而且代代人才辈出,门庭奕奕。

【大雅渔璜】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取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授翰林院检讨、侍读学士、浙江主考,后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康熙五十三年(1714),逝世于任上。传说周渔璜是天上文宿星下界,投生贵阳黔陶骑龙周员外家。据说,当年周员外请先生教周渔璜读书。谁知周渔璜生性呆板,脑筋迟钝,先生教一句,他忘一句,先行请的几个先生都被他气走了。周员外又用大价钱请了一先生,进庄之后,周员外热款待,先生也表示努力教好学生。第二天,先生开始教周渔璜读书。哪晓得周渔璜还是学不进去,先生教一他忘二,接连教了几天,一点长进教没有。先生又耐着性子教了他几个月,仍然目不误丁。先生心头泼烦,就向周员外提出辞职不教了,员外苦心挽留,先生碍于情面,只好留下来继续教。一年,正逢端午,周员外家包了粽子,摆了酒席招待先生。吃完饭后,先生又继续教周渔璜读书,教了半天,还是没有学会一句。先生见他如此呆笨,越想越火起,又多喝了几口酒,就用戒尺朝周渔璜的头上打了一下。谁知下手重了。只见周渔璜倒在地上,人事不醒,再一摸,没有脉了。先生见打死了人,吓慌了,赶忙收拾行装,准备逃走。正在此时,周员外从外面进来,见先生要走,吃了一惊,忙问:“先生为什么要走,莫非犬子惹你生气了?”先生说:“员外不必多心,令朗没有得罪我,只不过我有紧急事情,要马上回去。”员外再三挽留,先生执意要走,员外只好说:“先生等一等,我叫人摆酒席给先生送行。”先生见员外这样贤惠,不好推辞,只好随员外来到客厅。不多时酒席摆上,周员外请先生入席,频频劝酒。先生因为失手打死了员外的儿子,内心过意不去,又不敢讲,只是闷闷不平地坐在那里。员外见先生心事重重,就关切的问他遇到了什么难事,先生见员外如此关心自己,就难过地说:“员外,我对不起你,今天早上我教令郎读书,因令郎迟钝,连教几遍,他一句也记不住。我一时火起,用戒尺打了他一下,不想我多喝了几杯,头脑昏沉,手下重了,就将令朗打死了。”员外听后说道:“先生不必担心,想我那犬子也实在没有出息,先生把他打死了也没有关系。常言说,是儿不死,是财不散。我前世该了他的,他是来向我要帐的,请先生尽放宽心。”先生听员外这样说,很受感动,就要和员外去书房看看周渔璜的尸体,见他最后一面,以了师生的情谊。员外和先生来到书房门外,就听见里面有读书的声音,二人吃了惊,忙进屋去,见周渔璜正在读书。员外觉得奇怪,对先生说:“先生,你真会开玩笑,我还以为他真死了呢?”先生也觉得稀奇:“他怎么会死而复活呢?”周渔璜见父亲和先生进书房,连忙跪下请安。先生扶起周渔璜,问他在做什么?周渔璜回答在读书,先生不信,他想:“你一个都不认识,读什么书?”便要考一考他,哪知周渔璜竟对答如流。先生又出了更难的题目考他,他也能对答出来。先生吃了一惊,就留下来教他新书,竟一教就会,教一会二,过目不忘,不到一年,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学完了,先生教不下去了,就介绍给一个更有学问的先生来教他,没有几年,这个先生的书也教不了,周员外就叫他带着书童,到外面游学去了。周渔璜出门游学,一天来到一个地方,这地方有一条河,河上有座石桥,桥上有个农夫正在晒荞子。农夫见周渔璜是个书生。就与他摆谈起来,听他口才很好,谈吐不凡,想要考他一下,就说:“我看公子很有才华,我这里有个上联,对了很久,都没有对出下联,公子有才,想请你对一下。”周渔璜说:“我没有才,只略读了一点书,你的对联我怕对不上,望不要见笑。”农夫念出了上联。“桥上晒荞,风吹荞动桥不动。”周渔璜沉思一会,见河里有一只小船,忙向农夫:“请向大哥,这地方叫什么名字。”农夫答:“洄洲桥。”周渔璜立即对出了下联:“洲里行舟,水推舟移洲不移。” 家夫听了,连声称赞。周渔璜上京赶考,来到京城。由于来得较早,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便一面温习功课,一面抽空游览京城名胜,一天,周渔璜来到一条热闹街市,看见一座高大的房子,金碧辉煌,雕龙画凤,上挂一块匾,匾上写着“三味斋”三个大字。周渔璜知道这是一家书店,便几步走了进去,见满屋都是书架,架上摆了很多书。周渔璜很高兴,就顺手拿起书来翻看,翻着一本放一本,一连翻了几十本,又一连来了好几天,都没有选中一本书。店撑柜见了,有些不耐烦,过来问道:“这位公子你买书吗?”周渔璜说:“我想买些有用的书,只不过你这里的书我都看了,没有一本我需要的。”掌柜的一听,心想,你好大的口气,便说道:“公子你吹牛吧,我这里的书好多地方都没有卖的,你怎么会看过。”周渔璜说:“我不但看过,还能背,掌柜的哪里肯信,便与周渔璜争执起来。”正在这时,皇帝的内弟国舅进来了,这个书店就是他开的。国舅问是什么事,掌柜的说:“国舅爷,这位公子说他能背我们书店所有的书。”国舅说:“真的,这到是新鲜事,天下还没有得哪个敢说读尽了所有的书。这样吧,我和你打个赌,我随便拿出一本书来,你要是能背得,我把书店给你,如背不得,你给全城的读书人赔礼认错,你看如何。”周渔璜说:“可以。”周渔璜打赌背书的消息一传开,惊动了满城的读书人。到了那一天,大家都涌到书店来看稀奇。国舅请了几个有名望的人作保,然后拿了一本万历通书给周渔璜背。周渔璜说:“我先看一下再背,可以不?”国舅答应了,哪知周渔璜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把书翻看了一遍,还给作保人,就开始背,果然倒背如流,一字不差,大家都被吓倒了,国舅爷只好认输,把书店送给周渔璜。周渔璜说:“这书店我不要你的。不过有个条件,就是以后凡是贵州的读书人来买书,你不能收钱,他看中哪本就拿走哪本。”国舅连忙答应,并请保人写了文约。大家一致称赞周渔璜是个奇才。后来,周渔璜经过会试、殿试,考中了进士。皇帝对周渔璜的才学十分赏误,封他为主考官,委派他到江南主持乡试。先拨人才。消息传出后,众人议论纷纷。当时江南文化发达,才子很多,哪里把周渔璜这个贵州蛮子放在眼里,所以对他十分轻视,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说些什么。到了考试那天,众举于来到考场,见榜上没有题目,只插有一把剪,众人不解其意,不知如何做法。到主考官来收卷时,众举子向道:“主考大人,你没有出题目呀,我们怎么做,”周渔璜说:“我已出题目呀,你们不认识,怪得谁。”众举子说:“没有题,只有一把剪刀。”周渔璜说:“那就是题。”众举子问:“什么,剪刀就是题目,是什么题?”周渔璜答:“那叫取剪剖木。”众举子听了,才如梦初醒,对这个贵州主考不敢轻视,连忙哀求再出一题。周渔璜答应了,叫大家三天后来看题目。到了第三天,众举子又来到考场,见榜上仍然没有题目,只有一块朽木,朽木上插有一把尖刀,众人知道这是题目,但还是不懂得这个题目的意思,又不敢怠慢,只得硬着头皮做。到交卷时,没有一个考对的。周渔璜说:“你们没有一个能答对题目,我只好回朝交旨了。”众举子一看主考大人要走,连忙跪下,苦苦要求再出一个明确的题目给大家考。周渔璜答应了,要大家回去好好复习,三天后再来考。第三天早上,周渔璜来到考场,出了一个文字题目给众举子考,自己则端坐在公案上,案旁摆了一个大墨缸。举子们交上卷来,他一边审阅,一边往墨缸里丢,一连丢了几十张卷子。这下可激怒了江南众举子,他们拦住周渔璜不让走,质问他为何不认真看卷就将卷子消毁。周渔璜说:“你们的卷子我都看过了,没有一个做得好的,留着它干什么?”众举子不坐下,把每个举子的文章背诵了一遍,并一一指出了每篇文间的不足和错误之出,说明了没有录取的原因,众举子见主考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对每篇文章的评判又正确无误,都心服口服地走了。周渔璜还曾参与编修《康熙字典》,《皇舆表》,《贵州通志》等,且工诗及古文辞,颇负盛名。

【总理与酒】周恩来饮酒,酒量豪爽,但十分节制。在外交场合,周恩来常以酒作为调节、活跃气氛的话题。无论是日内瓦会议,还是尼克松访华、田中访华„„凡举行国宴,周总理都用茅台酒招待宾朋。1971年,美国的基辛格奉尼克松之命秘密访华。他来到我国时,对中国的一种神秘感使他有点紧张。为了活跃情绪,周恩来在与他们握手时,极力寻找话题与他们寒喧。其间,周恩来与美国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说:“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呢?”周恩来与他们如同亲朋好友聊家常,这便使基辛格一行紧张拘束的心理很快消失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周总理用贮藏了30多年的茅台酒招待贵宾。这纯净透明、醇香浓郁的茅台酒将尼克松迷住了。在和尼克松碰杯时他告诉尼克松说,在长征途中,一次他曾喝过25杯烈性茅台酒,若是在肚子里发起热来可不得了!尼克松在美国曾经读过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其中讲到红军在长征途中,攻占茅台酒镇时,红军将领和战士们畅饮茅台酒的故事。在另一次宴会上,周总理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时说:“比伏特加好喝,饮之喉咙不痛也不上头„„”尼克松心悦诚服,也赞扬茅台酒“能治百病”。电视台工作人员拍下了周总理与尼克松满脸喜悦用茅台酒干杯的镜头,并向全世界播送,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

【总理罢宴】

1958年7月,周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若。周总理的工作精神,历来为全党所钦佩。新会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见周总理那样繁忙,那样不知疲倦地操劳,过意不去,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决定设宴送行。客人中除了周总理以外,还有他的两位随员,再就是我们三位记者。宴会,就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炊事员。名日酒宴,跟时下的美酒佳肴相比,只能算是瓜菜代。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还是说话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县委的司务长。党向民激动地站起来:“总理,这怎行?说好了是我请客的啊!”“什么你请客?还不是县委出钱?”党向民热泪盈眶,坐在旁边的记者们对周总理的言行赞不绝口。自掏腰包,这就是周恩来总理的罢宴方式。

周氏文化典故 篇2

成语典故文化在城市空间中通过景观元素再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状态,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成语典故文化来自社会生活,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来自一个故事,一段生活场景,甚至是一件具体的物件,至今仍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因此,城市空间的物质景观要素成为成语典故在城市空间中再现的载体,是文化体现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成语典故文化景观再现的现状

成语典故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元素,需要不同的载体展现出来。

1、街道标示与成语典故文化

城市街道是人们生活、交通的重要节点。街道标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容易被识别。成语典故文化的再现,主要是通过街道标示的文化标牌展现。标示以类似广告箱的形式出现,四字成语字体放大加粗,配上一幅画、一段文字,给人视觉上的感知。这种特点即可保证极短时间内对内容的有效识别也能保证人们驻足时的仔细浏览。根据调研和对行人的简单调查、以及在步行、骑车、开车等方式的体验来看,这种方式的感知浅显,没有情感上深刻的印象与记忆。

2、雕塑小品与成语典故文化

在城市街头绿地、城市出入口、商业区等地方会布置一些极具成语典故文化特色的雕塑小品。如城市东北角高速入口处的胡服骑射雕塑,现火车站广场上的“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雕塑。代表了邯郸这座城市的成语典故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为邯郸人深入人心城市文化代表,也是许多进入这座城市的人们所能感知到的邯郸文化的代表。

3、建筑立面与成语典故文化

文化在现代建筑立面的再现,以壁画、浮雕为主,也有建筑采用立体造型等形式。通常是将成语典故的一个场景以静态的画面表现出来,或者将成语典故中具体的一个人物或者物件进行巨像的形体再造,或将某一段有连续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四格画、电影胶片式的展示。事件过程的展示通常结合浮雕、镂雕、版画等形式安装或塑造在建筑立面上。其主要是视觉上的传达,需要通过阅读或近距离观看才能感知到这种成语典故文化的存在。

4、城市广场与成语典故文化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空间节点和景观要素,是人们集中休闲娱乐的场所,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中心。将成语典故文化在城市中的主要广场进行景观的再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邯郸主要的城市广场如丛台广场、、古城广场、文化宫广场等,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或多或少的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如成语典故景观的再现,主要是雕塑、景观小品和立体浮雕的形式。

5、城市公园与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市现有以宣传赵武灵王的改革精神的丛台公园、以赵文化为基础而建的赵苑、在赵王城遗址上进行保护再建的赵王城遗址公园、以及体现现代文化休闲的龙湖公园、滏阳公园、南湖公园及北湖公园,在公园内均可见成语典故文化的印记。如赵苑北门的和氏璧雕塑,成语典故苑以题字、碑文、浮雕、壁画等形式对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进行了再现。

二、成语典故在景观应用中的问题

1、方式方法相对简单

从现状中不难发现,文化再现的手法主要集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中,如利用二维表现手法的壁画、版画、浮雕、镂雕、灯箱等和三维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圆雕等。历史事件、场景的表现多用二维表现方式。对有代表意义的人或物多采用三维的形式。这几种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艺术表现形式,在手法上相对单一。

2、重城市节点轻生活节点

在对城市中各个成语典故的调查中,大多数的景观分布于城市的主要道路(高频使用的交通空间)、重要的城市广场(重要的对外形象展示空间)和城市公园(人群高频使用的部分空间与人群极少使用的空间)内。而与市民生活接触较频繁的街头绿地、街道、小区内环境则极少见到。

3、对人群的吸引力不足

仅以针对大学生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认知调查来看,本地74% 和外地58% 的学生对邯郸的成语典故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但是,外地学生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认知程度大约是本地学生的一半,而在对其获取来源地调查中景观的贡献率不足一成,本地学生亦是如此。有此可以看出成语典故文化景观缺乏吸引力,被认知效果差。

三、对策研究

针对现状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成语典故文化景观再现对策进行研究,初步提出几点研究内容。

1、从视觉体验发展到感官体验

景观再现可以考虑将可视的静止景观实体,通过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歌舞、情景表演、行为模拟等形式,将城市开放空间坏境作为舞台,利用声光设备制造声音与光效上的感官效果,研究从不同的感官上演绎成语典故文化景观。这种形式适合在龙湖公园、丛台公园和赵苑等人群相对密集,空间较大,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开放空间运用,能更生动地展现邯郸“成语典故之都”的形象,感官体验上能形成深刻的触动。

2、从城市重要空间渗入城市生活空间

成语典故景观从城市重要空间渗入城市生活空间就是由“大而全”到“小而精”。“大而全”有利于观察者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整体了解和认知,但耗时过长,容易造成景观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城市生活空间的再现可以对一个或一类成语典故文化进行深入的加工与细致的展现。同时,在城市生活空间中加入成语典故文化,可以扩大在城市中的分布范围,整体提升城市文化的底蕴。

3、从对成语典故本身的宣传到针对不同人群的“私人定制”

巧用诗词典故丰厚文化底蕴 篇3

一.诗文摘编,巧设情境

教师要想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就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感受文化影响”时,向学生展示佳文诗句: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愤然前行。学生们兴趣高涨,无不为诗中优美的语言所折服。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请大家思考,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教师提示:这段话语可以拆解为四个命题,每一个命题的论点都是鲜明的、确定的,而内容则是开放的、个性化的,从而为启动学生思维的运行提供了相应的情意环境,话音刚落,学生们畅所欲言。一位学生争着说,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语文课上写作文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些优美的文字嵌入自己的习作中。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要把这段话背会时时刻刻激励自己为了理想,努力学习!全班学生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二.引经据典,立足生活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节好课也需要教师妙手偶得。在学习《文化塑造人生》前,课间休息时我发现一位学生摇头摆脑在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灵机一动,上课伊始,我首先背诵《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当我刚背诵第一句时,学生们马上接着背诵“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适时点拨该诗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有位学生感觉不尽兴接着介绍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教师不失时机展示杜甫的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忧思;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的气魄显示诗人的生活感受,文章从哪来?生命的吟唱是对生活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诗人,理解生活,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一语惊四座,学生想起教材理论源于鲜活的生活!把知识拓展了,思路打开了。这样的诱导和训练一旦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感悟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诠释得生动活泼,作为教师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可以设想,这样的课堂会不时洋溢着“生机”和“灵气”,知识也就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可见,教学方法的变革其实并非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也不是名家智者的专利。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日多钻研些、多积累些。要从每一次备课、每一节授课、每一次辅导、每一回谈心做起。哪怕是教具的某点改进、导入新课的某些创意、答疑解惑时学生会心的一笑,只要是解决了教学过程中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开启了学生紧闭的茅塞,就应视为教法之“变”的成功之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突破,自身素质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用线穿珠,紧扣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的浓缩与精华,是众多知识点的核心。明确了重点就把握了课堂的精髓,就能够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直接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所以教师更要巧引学生紧扣重点设置问题,一切有价值的创意都是从问题开始,教学活动才能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层层深入,才能找到现实生活所学知识以及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博大精深”这一重点展开。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少,教师不妨这样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例,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绍兴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遗存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由此,形成了绍兴地域文化的特色。绍兴是名士之乡----鲁迅故居、周恩来祖居、贺知章故居、蔡元培故居、王羲之故居、秋谨故居、徐渭故居、陶成章故居、徐锡麟故居;水乡---绍兴河网如织,风光秀丽,乘坐天下独有的乌蓬船,一边喝黄酒,一边听潺潺水声:石桥、古木、老堤,茶楼、酒肆、作坊,静卧的村庄,宁静的水巷,喧闹的社戏,雅致的景观,使人酒醉、眼醉、心醉;绍兴是万桥之都,历史悠久,造型别致。穿弄堂,渡河江,赏游名桥,领略她的风采,聆听她的故事,阅读千古沧桑,挥写万代文章;酒乡----绍兴名优特产众多,它们形质并美,风味独具,世代承传不绝。一学生主动站起来补充,美女西施、孝女曹娥、烈女清风、才女唐婉、情女祝英台、侠女秋谨,越地女性的风采光照世人。师生一起把知识穿成串、连成珠通过对名城绍兴的了解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不断取得成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重点,受到了教育,为学生在重难点的突破中推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门。

紧扣重点,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求证,做出解释等建构重点知识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四.巧用故事,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演绎一系列故事,故事作为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事中蕴含的问题和哲理往往比书本上的理论更吸引人。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高中生占85%以上。例如,在讲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教师从《参考消息》上选读一个故事《直播选秀搞错冠军》:澳大利亚一个很受欢迎的模特选秀节目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错误:冠军人选被弄错了!全澳超模新秀大赛决赛上,两名决赛选手冠亚军归属已定,两人已经分别发表了获胜和落败的讲话,但就在这个时候,主持人莎拉·默多克(传媒大亨铂特·默多克的儿媳妇)宣布结果弄错了。莎拉对此表态说:“天哪,我现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我感觉浑身不舒服,这可是现场直播呀,真是要疯了,疯了,疯了!”18岁的阿蔓达·韦尔得知自己才是冠军后喜出望外地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台上走了一段猫步,19岁的凯尔茜·马丁诺维奇也输得很有风度,她对面红耳赤的莎拉说:“这是无心之失,没有关系。”电视台解释说,这是因为后台操作时“沟通失误”造成的,并向马丁诺维奇提供现金和纽约之旅作为补偿。地方媒体说,这是澳大利亚电视史上最尴尬的时刻之一。同一条线索,教师连续创设了三个不同的情境:模特选秀、冠军风波、大众传媒。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设疑:文化交流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怎样认识文化交流的意义?怎样创新文化交流的方式?这样的教学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一位同学认为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澳大利亚的模特选秀节目通过电视台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信仰等,丰富人们的生活。班长慷慨陈词:“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全澳超模新秀大赛决赛通过直播的方式把信息快速传递给很多人,真正的冠军属于谁重要,我们也意识到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像对待学习,心里的冠军对我们更重要。这样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与学体验中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发现、感悟中体现乐趣,韵味无穷。

高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滋有味,充满生活气息、文化气息。每一位教师如果善于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里汲取营养,就会留住学生的心,让你的课堂变成陈年的老酒,余味悠长。

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 篇4

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这里指的是赵国存续期间关乎军事的一切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有的与赵氏建国相关,有的与赵国的环境形势相关,有的与赵国政治、军事人物相关,有的与赵人对军事规律的认识相关,有的与他国涉赵事件相关。其中与赵国政治、军事人物相关的成语典故最多,赵武灵王、赵威后、平原君、赵奢、廉颇、蔺相如、毛遂、苏秦、赵括等人是这类成语典故的主角。

(一)与赵氏建国相关的成语典故——三家灭智、三国分晋

三家灭智、三国分晋,出自《史记·赵世家》。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其末期,政权落入智、赵、韩、魏等异姓贵族手中。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晋国的实权。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他分别向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给了,赵国却不给。他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攻打赵家,赵襄子毋恤依靠当地百姓支持顽强抵抗,又派人暗中与韩、魏相商,韩、魏倒戈,赵、韩、魏“三家灭智”,分其土地,赵氏的政治地位得以加强。随着政治力量的加强,公元前 438年,韩、赵、魏三家平分了除留给晋幽公两坐城外的晋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策封为诸侯,赵国正式建立。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端。这样,三家灭智、三国分晋,便作为历史典故流传下来。

(二)与赵国的环境形势相关的成语典故——四战之地、四战之国

四战之地、四战之国,指兵家屡争的四通八达之地。《史记·乐毅列传》载:“燕王喜用相栗腹之计,欲攻赵,而问昌乐君乐闲。乐闲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燕王一意孤行要用兵,结果大败而归。四战之地、四战之国,这两个典故简要概括了赵国所处的环境,北有燕国,东有东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中间有中山,四面受敌,形势非常险恶。

(三)与赵国政治、军事人物相关的成语典故

这类成语典故为数众多,现以主角人物归类如下:

1、与赵武灵王相关的成语典故——胡服骑射、沙丘宫变、轻虑浅谋、难至节见

胡服骑射,出自《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原指学胡人的服饰装束,练习骑马射箭,后比喻政治文化的改革措施。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改宽袍大袖为短衣长裤,招骑射,使赵国的军力显著增强,灭中山,收林胡、楼烦,将赵国势力推进至北到燕代、雁门,西到云中、九原的广大地区,使赵国得以跟强秦相抗衡。

沙丘宫变、难至节见、轻虑浅谋,皆与赵武灵王晚年废长立幼,导致长子赵章不满发动政变失败而牵连其饿死沙丘宫的事件有关。此事《史记·赵世家》作了详尽记载。赵武灵王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之。赵武灵王27年(前299年),正值壮年的他突然将王位传与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仍主朝政。赵主父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安阳君素侈,心不服其弟。主父使田不礼相之。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难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而祸之所集也。子奚不称疾毋出而传政于公子成,毋为祸梯,不亦可乎!”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易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言已在前矣,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 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肥义谓信期曰:“公子章与田不礼声善而实恶,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

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以身先之。无故而后王可入也。”信期曰: “善。”主父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从旁窥之,见其长子傫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公子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田不礼以其徒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是时惠文王少,成、兑专政。公子章之败也,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成、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之,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鷇而食之。三月馀,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这便是战国历史上有名的“赵主父饿死沙丘宫”,史称沙丘宫变或沙丘之变。轻虑浅谋,出自其中李兑“小人有欲,轻虑浅谋”之语,常用来形容犯罪的动机。难至节见,出自肥义“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之语,指只有大难当头时,才能显出人的节操。

2、与赵威后相关的成语典故——舍本问末、舍本逐末、安然无恙、长久之计

舍本问末、舍本逐末、安然无恙,这三个成语皆出自赵孝成王年幼、赵威后当政时,赵威后与齐国使者的对话。《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他觉得,赵威后的那不是“舍本问末”、“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安然无恙”这一成语,便出自这个故事。恙是一种小虫,人被恙蜇,轻则生病,重了还会死人,所以恙就成了害病的代名词。“无恙”就是没病。后引申为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长久之计,指长远的计划,源自《战国策·赵策四》。秦攻赵,赵求救于齐,齐提出必须以赵威后的少子长安君做人质,方才发兵。赵威后开始坚决不同意,老臣触龙先从生活饮食说起进而渐入正题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赵威后终以国事为重,送长安君到齐做人质,齐出兵,秦兵退去,赵国转危为安。

3、与平原君赵胜相关的成语典故——利令智昏、步履蹒跚、天下无双、犹豫未决

利令智昏,源自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对平原君的评价。前26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地方名,今河南沁阳县)。野王是韩国上党同韩国内地的重要通道。野王被占,上党孤立了。韩国便割让上党郡向秦国求和。上党郡守冯亭却向赵孝成王写信,要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的平阳君赵豹等反对接受,认为这是“无故之利”,是韩人欲嫁祸于赵,平原君赵胜等却认为不费一兵一卒而“坐受城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孝成王与平原君的意见一致,接受了上党,结果导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被坑杀40万。司马迁评价他说“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万众,邯郸几亡。” “利令智昏”便指眼光短浅,贪图私利,头脑发热,理智不清。

步履蹒跚这条成语,常为人所用,形容腿脚不方便,行路艰难。它的产生年代虽是宋朝,而雏形“磐散行汲”一语,早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已有了,原话是这样的“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

者,磐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宋代无名氏在《释常谈》一书中,转述这个故事时,把《史记》原文“磐散行汲”说成是“步履蹒跚”。据近人杨天戈在《汉语成语溯源》中解释:磐散即蹒跚,行汲是步行提水。可见“步履蹒跚”一语,是“磐散行汲”一语的衍化。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

天下无双,出自《史记·魏公子信陵君列传》。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兄长魏安厘王追究窃符之罪,便到赵国定居。他听说赵国有毛公、薛公两位贤才,就不顾身份,独自到赌场和酒店中去与他们结交。平原君闻之,为其春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后来平原君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便登门向信陵君道谢。“天下无双”,形容出类拔萃。

犹豫不决,意为迟缓动摇,拿不定主意,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由“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简化而成。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乘胜包围了赵都邯郸。魏国的安厘王差他的将军晋鄙去解围。由于惧怕秦军,晋鄙走到汤阴就按兵不进了。魏王又派了个客籍将军辛垣衍,化装从小路偷偷地进入邯郸城,通过平原君向赵王传达魏王的意见说:“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4、与赵奢相关的成语典故——奉公守法、旷日持久、两鼠斗穴、许历谏军

奉公守法,由“奉公如法”转化而来,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依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富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旷日持久,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处在北方的燕国,把宋国人荣封为高阳君,派他带领大军攻打赵国。赵国的国相平原君和赵王议决,准备把济东的卢高、唐平、原陵三个县区的大小五十七座城市,割让给齐国,以换取齐国的大将安平君田单来赵,率领赵军来抵抗燕军。马服群赵奢质问平原君,要求自己带兵抗燕,说田单不会为赵国真心效力,其中有一语“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馀子之力尽于沟垒。”由此形成成语旷日持久,指荒废时间,长期拖延。

两鼠斗穴和许历谏军都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关于阏与之战的记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又招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即下令坚壁留守,前后达二十八天,造成了赵军不敢前往阏与和秦军交战的假象。后突然命令急行军,仅用两天一夜即赶至阏与前线。此时,军士许历以军事谏,提出战胜秦军的部署,遂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两鼠斗穴,比喻两军在险狭之地相斗,勇敢善战者可取胜。许历谏军,指提出切实可行的良策。

5、与廉颇、蔺相如相关的成语典故——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功、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市道之交

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功、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市道之交,这几个成语典故皆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秦昭襄王愿以15城换取“和氏璧”,其价值便昂贵起来,因此便形成“价值连城”这样一条成语。

后来,这块“和氏之璧”几经流传,落到了赵惠文王手里。秦昭襄王也想要这“和氏之璧”,便差人下书,愿以15城作为代价来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坚持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外交原则,在秦国大殿“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终于使玉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这便形成“完璧归赵” 这一成语,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蔺相如“完璧归赵”,又立“渑池之功”,在赵王为秦王鼓瑟后,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由此形成“渑池之功”这一历史典故。

廉颇为赵国大将,屡立战功,蔺相如“完璧归赵”,又立“渑池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出,望见廉颇,引车避匿。蔺相如手下人大惑不解,相如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廉颇知情后“负荆请罪”,两人结成“刎颈之交”。“将相和”的典故便流传下来。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

廉颇在位时,前来登门拜访和奉承他的人便很多。但当其在长平之战中被罢官后,这些人便一个也不来了。赵国长平大败后,廉颇又被起用为将,击败乘火打劫的燕军,以功封“信平君”,并代行相国职权。这些人又纷纷登门。廉颇看不惯这些人的市侩作风,便下了逐客令。这时候,有一个客人站出来对廉颇说: “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理也,有何怨乎?”这便形成“市道之交”这一成语,指纯粹出于利害而非情义的交往。

6、与毛遂相关的成语典故——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因人成事、三寸之舌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因人成事、三寸之舌,这几个成语皆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赵孝成王九年,秦国的军队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门客毛遂自荐随行。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一番答对,平原君终于带毛遂同往。到达楚国,楚王不愿出兵救赵,毛遂说服楚王,签定派兵救赵的盟约。毛遂讥讽不顶用的同伴说:“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称赞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此后,人们便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做事,用“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用“一言九鼎”比喻说话极有分量,用“因人成事” 指自己没本事,而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用“三寸之舌”来形容人的能说会道,善于辩论。

7、与苏秦相关的成语典故——合纵抗秦、前倨后卑、前倨后恭、头悬梁,锥刺股、羽毛未丰、抵掌而谈、卧不安席、食不甘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曾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为从约长,曾任赵国相国,封武安侯。在其开初落魄之际,乡人蔑视,妻嫂讥笑,但当其荣耀之后,则其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这时她对嫂子说了一段话,《战国策·秦策一》为“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为“何前倨而后恭也?”于是前倨后卑、前倨后恭这两个成语便流传下来,指先傲慢而后恭敬。

苏秦在遭妻嫂讥笑后潜心钻研周书《阴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此即典故“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这样刻苦学习满一年后,他自信地说:“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开始他想游说秦王吞天下,称帝而治。但秦王说:“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见《战国策·秦策一》)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毛羽不丰,后来演变成成语“羽毛未丰”,比喻还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苏秦游说秦王不成,便开始游说东方六国合纵抗秦,先见燕王,燕王认可其计,但因燕国国小力弱,无力施其计,便资其至赵。此时,奉阳君已死,赵王纳其计。苏秦“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此即成语“抵掌而谈”的由来,形容气氛欢洽,无拘无束地畅谈。

秦国仗着强大,常欺他国。有一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见楚威王,要挟说,如果楚国不服从秦国,秦国就要出兵伐楚。楚威王闻听大怒,下令把秦国使者驱逐出境,但又因实力不足而焦虑不安。恰在这时,苏秦前来拜他劝楚威王与赵、魏等国联合起来抗秦。楚威王一听,十分高兴,说 “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遂纳苏秦之计。这是成语卧不安席和食不甘味的出处。卧不安席,形容心中有事,睡觉也不安稳;食不甘味,指吃东西不辩美味,形容心中忧虑或身体不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很善于游说。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他给赵惠文王讲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说赵国攻打燕国,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惠文王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废了攻打燕国的打算。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

8、与赵括相关的成语典故——纸上谈兵、不遗余力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让他代廉颇为将,却兵败身死,赵军被秦兵坑杀四十万。于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

长平之战开始时,赵军抵挡不住秦兵,连连溃败。赵王召来大臣楼昌和虞卿商议对策。对话中,赵王对虞卿说:“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此即成语“不遗余力”的出处,指使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四)与赵人对军事规律的认识相关的成语典故——攻难守易

攻难守易,出自《战 国策·赵策三》。平原君请冯忌曰:“吾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何如?”冯忌对曰:“不可。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赵以亡败之余众,收破军之敝守,而秦罢于邯郸之下,赵守而不可拔者,以攻难而守者易也。今赵非有七克之威也,而燕非有长平之祸也。今七败之祸未复,而欲以罢赵攻强燕,是使弱赵为强秦之所以攻,而使强燕为弱赵之所以守。而强秦以休兵承赵之敝,此乃强吴之所以亡,而弱越之所以霸。故臣未见燕之可攻也。”这一成语典故反映了作战攻与防的基本规律。决定战局优劣的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双方条件相等,攻方难以战胜守方。

(五)与他国涉赵事件相关的成语典故——围魏救赵、因势利导、窃符救赵、排难解纷、南辕北辙、三人成虎、奇货可居、伤弓之鸟、惊弓之鸟

围魏救赵、因势利导,皆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著名军事家孙膑有关。公元前355年,魏国元帅庞涓率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齐军采孙膑之计,不直接救赵,而是趁魏国重兵在外,国内空虚,直捣魏都大梁。魏兵不得不撤邯郸之围往救,在桂陵遭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围遂解。由此,围魏救赵成为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据点,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5万去救援。田忌向军师孙膑求教救韩国之策,孙膑说: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采用减灶之计,诱庞涓而至马陵,乘势全歼魏军,庞涓身死,魏太子申被俘。孙膑名扬天下。“因势利导”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做事情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引导和推动。

窃符救赵,这一典故出自《史记·魏公子信陵君列传》,说的是众所周知的秦在长平大败赵军后,乘势包围邯郸,魏国的信陵君窃取兵符而发兵救赵,终于解邯郸之围的事。

排难解纷,指为人排除危难,调解纠纷,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都邯郸,客居赵国的士人鲁仲连以大义斥责劝赵尊秦为帝的魏使者,分析尊秦为帝的弊端,坚决反对屈服于秦国。此时信陵君也窃符救赵,赵未尊秦为帝而解亡国之危。赵平原君要重谢鲁仲连,鲁仲连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魏国的大夫季梁到赵国去旅行。旅途中得到魏王想发兵攻打赵国的消息。季梁立刻转身回魏国去制止魏王攻打赵国。劝说时说在赵国地域上的太行山下,遇到了一人乘着一辆马车由南向北行驶,但他却声言要到楚国去,而“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犹至楚而北行”后来演化为成语南辕北辙,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二》。魏国和赵国订立了友好盟约。为了使盟约更有其效,两国之间决定互有人质作保。因此,魏王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作人质。为了儿子的安全,魏王还派大臣宠葱陪同儿子前往。但庞葱却担心魏王不会一直相信自己。于是临行之前他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魏王说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如果有两个人都这么说,就有些半信半疑了。如果有三个人都这么说,那就只好相信了。庞葱更加担心了,他叹了一声说道:“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成语“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从成语典故管窥赵国军事文化

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阳翟大商人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街上见了秦国留在赵国的人质——过着出无车、宿无妇、食无酒的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异人(秦昭襄王之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秦始皇之父)时,说:“此奇货可居!”想通过异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后来他帮助庶出的异人作了太子,当了秦王,自己也官拜丞相,封文信侯,获得了莫大的利益。奇货可居,即指依仗自己掌握的某种事物或具有的某种专长来谋取重利。

伤弓之鸟,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战国时期,赵、楚、燕、齐、韩、魏六国曾一度实行合纵政策,联合抗秦。赵国派遣魏加前去拜见楚公子春申君,商量军事问题。春申君想让临武君为将,魏加给他讲了拉了一下空弓弦,受伤的鸟就坠落下来的故事,认为临武君也瘟被秦国击败过,象只伤弓之鸟,是不能抵抗秦兵的。“伤弓之鸟”在《晋书•王鉴传》中,变成了“惊弓之鸟”,意思相同,即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见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二、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所体现的赵国军事文化

经以上搜集整理,得到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53条,它们是赵国军事诸方面的凝缩,尽管不全面,但却反映着赵国军事文化的基本面貌。管中窥豹,从中可以看出赵国军事文化的如下特征:

第一,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大无畏气魄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这从“三家灭智”中显露最明,在四战之地、四战之国、头悬梁,锥刺股中也有所显。韩魏两家皆给了智伯土地,赵氏独不给,显示了其大无畏气魄。在智韩魏三家围困晋阳的困局中,顽强抵抗,始终不投降,显示了极为顽强的毅力。

第二,锐意改革、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和善待胡人的宽阔胸怀。“胡服骑射”是其典型显露。赵武灵王冲破保守势力的阻挠,抛弃宽袍博带的传统服饰,改用短衣长裤这种灵活方便的胡人服饰,充分显示了其锐意改革、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同时,改行胡服,明显突破了当时鄙视胡人的心态,是对胡人的尊重,显示了善待胡人的宽阔胸怀。

第三,重民亲民、敬才爱才的开明态度。这从舍本问末、舍本逐末、安然无恙等成语中有明显体现。赵威后对赵使者,不问“王”先问“岁”和“民”,正确处理了岁、民、君三者的主次关系,除问民问岁之外,还问齐国的贤才是否得到重用,奸邪之人是否得到惩处,重民亲民、敬才爱才的开明态度跃然纸上。

第四,舍小顾大的大局观念和计从长远的长远眼光。这在长久之计等成语中跃然可见。虽产生过犹豫,赵威后在触龙的劝说下,终让幼子到齐国作人质。这一方面体现了为国家利益而牺牲家庭、个人利益的大局观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为子孙未来考虑的长远眼光。

第五,执法必严、奉公守法的法治精神。这在奉公守法等成语中中有明显体现。赵奢不畏平原君权势而征其租税,显然体现了执法必严精神;平原君听了赵奢的话后,不仅交了租税,且以之为贤,荐之于赵王,则明显体现了奉公守法精神。

第六,克己忍让、团结协作的和谐观念。这在抵掌而谈、将相和、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典故中清晰可见。苏秦与赵王抵掌而谈,明显是一幅君臣和睦的动人场景。蔺相如为免将相不和而授秦人以可趁之机,为廉颇让道。廉颇知其苦心后,向其负荆请罪,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又恰是一幅将相谐心的美丽图画。

第七,临危勇出的责任感和多谋善断的高度智慧。这在毛遂自荐、一言九鼎、三寸之舌、两鼠斗穴、许历谏军、完璧归赵、渑池之功、围魏救赵、因势利导、窃符救赵等成语典故中清晰可见。其中,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更多体现了临危勇出的责任感,而其它几个成语典故则更多体现了多谋善断的高度智慧。

第八,尽节守义的高尚情操。这在难至节见、排难解纷等成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肥义面临公子章、田不礼叛乱的杀身之祸,坚守赵武灵王让其保护赵惠文王的嘱托,不退缩,代替赵惠文王应公子章、田不礼之召;客居之士鲁仲连面对劝赵尊秦为帝的魏使者,以大义斥责,义不帝秦,解赵国之危却谢绝重谢,这都明显表现了尽节守义的高尚情操。

第九,鉴戒后人的失败教训。与赵国军事相关的成语典故,不仅仅反映了其成功经验,也反映了足以鉴戒后人的失败教训。纸上谈兵、利令智昏、轻虑浅谋、沙丘宫变、因人成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成语典故就包含着这样的事例。赵孝成王撤战功卓著的廉颇而改任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赵军被秦坑杀40万的惨剧;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因在王位传承上措置失当,竟然落了个饿死沙丘宫的下场。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

周氏文化典故 篇5

Shakespeare could be called a“cultural hero”because he is not only a major figure in Anglo-American culture,wherever his works are introduced,they woul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at target culture.China is no exception.Ever since his introduction into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hakespeare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upon Chinese culture.Of all the plays that China has especially embraced in its relatively brief encounter with the Bard,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among the first plays of Shakespeare being translated into Chinese.Of all the translators who tried their hands on Shakespeare’s works,three people stood out.The first one is Liang Shiqiu梁实秋(1903-1987),the Harvard-educated Professor.Liang was the first Chinese single-handedly finishe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therefore,he was named the“Chinese inheritor of Shakespeare.”(Levith,2004:9)Zhu Shenghao朱生豪(1911-44),wh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is arguably the most celebrated Chinese translator of Shakespeare.He is called the“paragon of translators.”(Levith 2004:12)Fang Ping方平(1921-)is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Chinese Shakespeareans of his generation,and an energetic translator of many Western texts.

Every culture has its own religious and moral doctrines that are enormously influential in molding its language.In being adapted to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China,Shakespeare’s plays have been interpreted and reshap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In this paper,the analysis of how these three influential translators dealt with cultural phenomena and barriers will be made through a scrutiny of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 in Shakespeare’s The Merchant of Venice.

2 Characteristics of Allusion

An allusion is a passing reference,an indirect reference,without explicit identification,to a literary or historical person,place,or event,or to another literary work or passage.(Abrams,1999:9-10)

Mainly,it could be sorted into two categories:

(1)Phrase allusions:

Act 2.2 lines 142-4“the old proverb is very well parted between my master Shylock and you,sir:you have the grace of God sir,and he hath enough.”

(2)Proper-name allusions:

Act 4.1 line 219“A Daniel comes to judgm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allusion is stated by Ziva as“the literary allusion is a device for the simultaneous activation of two texts.The activation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manipulation of a special signal a sign in a given text characterized by an additional larger“referent.”This referent is always an independent text.”(Ziva,1974115)In order to make the allusion function,the two elements:the sign and the referent should work“simultaneously”,showing the close and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3 Theor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 always intertwines with the culturegap it creates.As Barthes points out:intertextuality becomes moreof a challenge when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knowledge structuresare incorporated into an intertextual reference.(Barthes,1977:174)The author who uses allusions will allude mostly to what he/she as-sumes are well-known texts,with ST readers in mind in the courseof the literary process.Yet it is clear that TT readers,who havegrown up in a different culture,will often be quite unable to recog-nize the names or phrases used and to make the necessary connec-tions in order to make sense of TT passages in which source-cultur-al allusions occur.Names and phrases in allusion may carry mean-ing which is instantly perceived by members of the source culture,but which may convey nothing to the TT readers in whose culture al-lusions are provided by different texts altogether.

This awareness of culture are compared as the concept of“space”which was applied to allusion translation by Hatim and Munday.According to them,each intrusion of a citation in the text is the culmination of a process in which a sign travels from one text(source)to another(destination).The area being traversed from text to text is what we shall call the intertextual space.It is in this space that sets of values attached to the sign are modified(Hatim 2004:249)That is,the semantic value of the source undergoes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adjust to its new environment and,in the process,act upon it.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llusion could be compared as to two different but simultaneous journeys.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destination are the same whereas the first trip is conducted on the textual level,while the second one is done on the cultural level.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will not be achieved until both journeys are completed.In this process,translator stands at the center of these two dynamic journeys as a mediator between the producer of a source text and whoever are its TL receivers.

the same way.An important aspect of alluding is the capacity of lit-erature“to create new literature out of old”(Johnson,2004:579),that is,to involve the reader in a re-creation by hinting at half-hid-den meanings which the reader is expected to recover and then use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imilarly,Wilss(Wilss,1996:63)sees the function of an allusion generally as making a textmore attractive:the conventional meaning and the new meaning pro-vided by the allusion“react chemically”upon each other.The read-er’s response not only provide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allu-sions,even more that it determines whether allusions could functionin the text.The allusion needs to be recognized in order to function.A delicate allusion to a work unknown to the reader,which there-fore goes unnoticed,will have a dormant existence in that reading.On the other hand,the reader’s experience of some practice or theo-ry unknown to the author may lead to a fresh interpretation.(Worton1990:2)Therefore,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faithful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llusions.

4 Analysis of the examples

(1)Proper-name allusions:

Example 1:5.1-line 294“Fair ladies,you drop manna in theway of starved people”.

(F)两位好夫人,你们像是散播玛哪地天使,救济着饥饿的人们footnote:玛哪(manna),天粮,见《旧约》:《出埃及记》

(L)太太们,你们简直是施甘露给恶莩

(Z)两位好夫人,你们就像是天使救济饥饿的人们。

(In the analysis,F is used to stand for Fang Ping while L for Li-ang Shiqiu and Z for Zhu Shenghao.)

The sign used in this allusion is the word“manna”—a prop-er name drawn from the Bible.In Fang Ping’s translation,thename Manna is kept an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sound which is also the official translation shown in the Chinese Bi-ble.By doing so,the translation is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on text lev-el,however,for those who have never read the Bible,this namedoes not make any sense.The translator understands this situationas well,therefore,he add a footnote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is name.

Zhu Shenghao’s translation is almost the same as Fang’s.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he did not keep the word“manna”,though the whole sentence still makes sense.By doing so,the possi-ble confusion caused by this word is avoided,but the lost is huge aswell:without translating the sign“manna”,the referent is impossi-ble to be activat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reader.Therefore,the allu-sion is los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us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fails.

Liang Shiqiu’s translation look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ones since he uses a Chinese word for the foreign concept.Hechanges the word‘manna’into“甘露”which means the sweetjuice in the flowers originally.Later this word is endowed with themeaning of Buddha’s doctrines and became a jargon which fre-quently used in Buddhist scriptures.Even though he does not usethe already-exist Chinese word for“manna”as Fang Ping does,thetwo words are similar meaning wise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faith-ful on the textual level as well.“甘露”is also a culture-loadedword which could work as a sign to activate the relevant passages inthe Buddhist scriptures.Since most of the Chinese reader are morefamiliar with Buddhist scripture than the Bible,though the referent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riginal allusion,a better cultural effectmaybe created.Therefore,Liang Shiqiu’s translation outdoes thefirst two both on textual level and cultural level.

(2)Phrase allusion

Example 1:1.1 line 50“by two-headed Janus,nature hathframed strange fellows in her time”

(F)凭着两面神起个誓,当初老天造人,可真是色色俱全。footnote”两面神,罗马神话中的天堂门神杰纳斯(Janus),长着两个脸儿,一怒一笑,面对两个方向。索拉尼凭“两面神”起誓,是为了配合他所要说的: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性格。”

(L)我敢指着双头的哲努斯发誓,上天当初造人很造了一些怪人。

(Z)凭二脸神雅努斯起誓,老天造下人来,真是无奇不有。

gether to achieve the allusive effect in which one word acts as a signto activate the allusion.In this example,both“two-headed Janus”and“strange fellows”are taken from the source text among whichtwo-headed Janus”serves as a sign.In Fang Ping’s translation,he does not keep the name“Janus”but replaces it with a more gen-eral word“god”.With the change of the word,the foreign conceptis weaken by the omitting of the unfamiliar name,however,thewhole name is generalized and could be used to refer to any godthat has two heads,thus by seeing this name,the referent to Janusis not guaranteed to be activated in the reader.In order to avoid anymisunderstanding,Fang Ping adds more details in the footnote.With the help of the footnote,the reader would be able to link thesign with the referent,thus the allusion could works effectively.

Liang Shiqiu keeps every word in the original text which achieves faithfulness on the textual level.However,since he provides no further explanation for the name,though the reader could get a taste of“strangeness”from the translation of“double-headed”,the referent related to the sign fails to be identified and activat-ed among the reader which leads to the fail of the allusion.

Zhu Shenghao combines the previous two works and translates the name as“double-headed god Janus”.The mentioning of the word“god”makes his translation easier to be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reader than Liang Shiqiu’s.However,without pointing out the referent to the Chinese reader whose cultural backgrou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er,this allusion could not work properly Therefore,out of the three versions,only Fang Ping’s manages to keep the allusion function.

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there is often not an optima strategy for every name in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The translation involves not just names,but most importantly,the problem o translating connotations evoked by a name in one language culture into another.The familiarity or lack of it of a name for receivers in the target culture is therefore a factor of vital importance in decision-making.

To a broader extent,the strategies used in allusion translation could be extended to other cultural phenomena in translation as well.The analysis of allusion translation has proven that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done between languages but also between the cultures The successful translation accompanies with the transfer of the cultur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Both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not static but keeping developed,the us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hould co-

参考文献

[1]Abrams M 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7th edition.New York: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1999.

[2]Barthes,Roland.Image,Music,Text[M].London:Collins,1977.

[3]Hatim,Basil and Munday,Jeremy.Translation:An Advanced Re source Book[M].New York:Routledge,2004.

[4]Johnson A L.Allusion in Poetry:A review of Gian Biagio Conte[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4.

[5]Levith,Murray J.Shakespeare in China[M].London:Continnum,2004.

[6]Wilss,Wolfram.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or Behavior[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1996.

[7]Worton,Michael and Still,Judith.Intertextuality:Theories and Practices[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

访周氏兄弟旧居 篇6

八道湾十一号是1919年8月19日鲁迅用三千伍佰元购下的一处宅院,并在此年的11月21日与二弟周作人一家移居此处。随后的12月29日,他又回到绍兴,接了母亲、夫人朱安及三弟周建人一家来北京,于是,周氏兄弟全部入住这块宅院。但在两年之后,三弟建人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离开了八道湾;再两年后,鲁迅与二弟作人反目,也搬离了这个地方。而周作人则从1919年来到这里,到1967年的离世,在八道湾十一号居住了将近半个世纪,以至于提及八道湾,难免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正是周作人。记得我曾翻阅过《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其中有一个少人关注的细节,便是周作人写给日本著名汉学家松枝茂夫的信封上,通常会盖有“北平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号周作人”、“北平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周宅”等印章,而到1949年后,则改为“北京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周宅”等印章。起初,我以为此为周作人自制,后来发现信封上所盖的寄信日期的印章,也类似于此,才觉得很可能是邮局专为周作人特别制作的。此一小处,却是别有意味的。

对于喜爱和研究周氏兄弟的人来说,八道湾十一号是难以回避的。在这里,鲁迅曾写下了《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名作,周作人则更是写下了数量极大的散文、小品和翻译作品。也是在八道湾,发生过许多令人费解的事件,诸如周氏兄弟从“兄弟怡怡”到最终的分道扬镳;再如,周作人曾遭到一位陌生青年的枪击,幸而未有死伤,随后却出任了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教育总督办。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难以简单言之的。关于周氏兄弟的反目,虽然有很多种的猜测,但在他们兄弟二人看来,却只是家事罢了,故而之后再也没有向他人提及。不过,当我真正到了八道湾十一号,在参观了他们兄弟三人的旧居布设之后,对周氏兄弟最终的分道扬镳,忽然产生了新的理解。引领和介绍我参观的,正是作为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的王彬先生。王老师之所以能够懂得保护八道湾十一号的旧居,因为在他的研究范畴之中,除了文学以外,还有一个分支恰恰正是北京的微观地理,特别是对于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先生深有情愫。在他看来,鲁迅所选中和购买的这座宅院,不仅仅是周氏兄弟曾经居住的名人故居,而且还是一座较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八道湾十一号共有三进院子。起初,鲁迅的母亲和夫人朱安住在二进的正院东西两侧,中院正中的房间为会客的地方,鲁迅与朱安不同房,于是在客厅后面加盖了“老虎尾巴”,后来鲁迅又搬到了前院的倒座居住;三进后院的一排后座房子是二弟周作人和三弟周建人两家人居住的地方。按照王彬老师的指点,我才对周家宅院的安排布局有所了解。其实,居住的房屋还是严格按照旧时礼制进行安排的,母亲和朱安居住的地方,正代表了一家之主的地位,而鲁迅只是因为与朱安的特殊关系才搬到了其他房间的。也就是说,鲁迅作为长子,应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权威,长子如父的观念也还是深刻的。尽管兄弟三人都是受到现代文明洗礼的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也都堪当旗手,但在家庭礼制之中却依然遵循的是旧有的秩序与传统。这种新与旧的矛盾需要小心维持,但最终必然还是会破裂的,而导火索则只是偶然性的了。

现在的八道湾十一号,虽然已被命名为“周氏兄弟旧居”,并将后来搬进院落的其他住户随意搭建的各类建筑全部拆除,较为完整地恢复旧貌并予以了修缮,但可惜的是,这所旧居空空荡荡,没有任何的说明、展品和旧物,只有这样一座看似崭新的建筑留存于此。我们一行数人在周氏兄弟的旧居里,边走边谈,大家感兴趣的是周作人究竟在哪儿遭到了暗杀者的一枪,或者议论鲁迅在哪里差点被弟弟作人的香炉所击中,甚至叹息周作人到底是在哪个房间里惨然离世的?同行者中颇有几位是爱好周氏兄弟的友人,一位志成中学的老师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的博士后,对于这段历史也是熟悉的。其中谈到有议论鲁迅曾在后院屋前偷窥信子洗澡一事,在她看来,此论甚是无稽。且不说此事甚不合鲁迅的品行,其客观上来说也是难以成立的。这位老师介绍说,在后院的东侧专门修建有一个浴室,不过后来损毁了。我看了看后院的东侧,果然未曾予以重建,想必在主事者看来这浴室没有特别的价值,其实却是未必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周家宅院已算上是奢侈了,他们在生活上尽量保持了现代,且在将近一百年前,就已安装上了自来水管。

除了这些四合院的建筑被保留了下来以外,八道湾十一号能够作为历史见证的,便唯有后院里的一棵槐树了,如今这棵老槐依然苍郁劲拔,使得旧居的后院别有几分难得的幽静。周作人在《风的话》一文中倒是写到过八道湾的树木,但并未提及这棵槐树,“在前院的绿门外边,西边种了一棵柏树,东边种了一棵杨树,或者严格的说是青杨,如今十足过了二十五个年头,柏树才只拱把,白杨却已长得合抱了。”现在的八道湾十一号,虽然也栽种了一些诸如竹子、冬青、月季之类常见的花草树木,但似乎并没有完全按照当初八道湾的旧貌来进行栽植。在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二手绘的八道湾图纸上,便有松树、枣树、杏树、槐树、柳树、桑树、杨树、丁香、黄刺梅等多种,其中松树为鲁迅亲手栽植,而丁香一种则栽植的最多。三个院落皆栽有丁香,仅正院便栽植有8棵之多,且依次排列。想来日常的八道湾十一号,应该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曾与周作人有过较为密切联系的康嗣群,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形容周家宅院的景致:“院子里遍种各样的树木,便是仅留的四条甬道,也被遮掩着,枝头的花常拂着行人的头。”

nlc202309042125

在八道湾十一号,我特别感兴趣的还是鲁迅和周作人的书房了。鲁迅和周作人都是爱书之人,起初他们兄弟两人曾共用中院西侧的厢房为书房。兄弟两人反目后,鲁迅便将部分藏书带走,随后这座书房便成为了周作人专用的书房了,也就是后来极为有名的“苦雨斋”和“煅药庐”,前者为书法家沈尹默所写,后者则为他的得意弟子俞平伯所书。与现代其他作家所不同的是,周作人的写作可以称之为“书斋写作”,他所出版的作品基本都与书房有关,并写下了大量“抄书体”的文字,诸如他的文集《自己的园地》《书房一角》《夜读抄》《药堂杂文》《苦茶随笔》《雨天的书》,等等。对于在这书房中的写作状态,周作人其实也是满意的。北平沦陷后,他就曾答复友人说,自己的藏书难以割舍,若远行,家人也难以照顾,后人多将这些话语作为周作人的托辞,而如果真正对于一个喜欢读写,并依靠藏书来写作的作家来说,这些说法也不能不说是文人的真心话。周作人曾多次在文章中表达他对于在书房写作的乐趣,他曾这样写道:“喝茶当于瓦房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关于周作人的书房苦雨斋,被当时的来访者描述得甚多,其中以梁实秋和温源宁的叙述最令人神往。1935年梁实秋与周作人已经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同事,因而时常可以到八道湾做客,他曾这样写道:“那上房是一明两暗,明间像书库,横列着一人多高的几只书架,中西书籍杂陈,但很整洁。右面一个暗房间虚掩,不知作什么的。左面一间显然是他的书房,有一块小小的镜框,题着‘苦雨斋’三字,是沈尹默先生的手笔,一张庞大的柚木书桌,上面有笔筒砚台之类,清清爽爽,一尘不染,此外便是简简单单的几把椅子了。”温源宁则在《周作人先生》中这样写道:“周先生的书房,是他工作和会客的所在,其风格,和主人公一模一样,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处处无纤尘。墙壁和地板,有一种日本式的雅趣。陈设是考究的,而且桌椅或装饰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里一个坐垫,哪里一个靠枕,又添了舒适之感。再看那些书吧,成排的玻璃橱里,多么井井有条,由性心理学以至希腊宗教!琳琅满目,文字有中文、日文、英文,还有希腊文!洋溢在整个书房里的,是宁静的好学不倦的气氛,令人想到埋头勤读之乐和评书论人、娓娓而谈之乐。”

如今现存的“苦雨斋”书房,自然只能是一种供人想象的所在,既没有复制成小小镜框的标志性牌匾,自然也不会有那些曾经被翻阅、写作和摩挲过的书册了。陪同参观的中学老师告诉我,他们正准备做一个课题,便是联合首都博物馆筹划一个展览,并将在这里建成中国鲁迅立人教育研究会。显然,大先生鲁迅将是这里宣扬的主题,正院门楣上已经挂上了一块名为“立人书院”的牌匾,隔壁新建的中学图书馆也被命名为“鲁迅书院”,一尊鲁迅的汉白玉雕像新立于图书馆前。二弟周作人作为乞伏于日伪的汉奸文人,自然是要被极力淡化的,如此一来,则何谈曾经用来“闭户读书”的苦雨斋了。但提及八道湾十一号,周作人却实在是难以回避的。诸如在八道湾的隔壁,便是他的弟子江绍原居住过的地方,如今这个房屋也被较好地保留了下来。再如,青年毛泽东曾因为日本新村运动前来八道湾拜访,见到的正是周作人;最值得后人研讨的,可能还是围绕在周作人身边的“苦雨斋”文人群体。诸如作为周作人的弟子的废名、俞平伯、沈启无,作为周作人友人的钱玄同、刘半农等等,以及晚年与周作人相惜相怜的钱稻孙,他们均曾是这里的常客。

在周氏兄弟的旧宅院中随意游览,但实际并无太多可供游览之处。在被修缮一新但又空荡的周氏兄弟旧居里,那些经过现代工艺精雕细琢后的干净、崭新与鲜亮,以及进门处名头很响亮的一位当代书法家的行草题字,还有在正院里悬挂着的一幅名为“立人书院”的匾牌,似乎都难以令人找到那种想象中的气息。尽管“周氏兄弟旧居”的建筑遗迹被完整保存了下来,但“八道湾十一号”则显然只是变成了一个符号。八道湾胡同消失了,附近的所有住户和人家也都迁走了,这里只留下了孤单单的“十一号”,再将其称之为“八道湾胡同十一号”,似乎总显得有些奇怪。而我想象中的“周氏兄弟旧居”,却应是一种既现代又古朴的风韵,它幽静、雅致、葱郁,并散发着一种浓浓的书卷之气。或许是我求之太苛了,正如王彬先生所叹,在大拆大建的现实之中,这个宅院能够保留下来,已是万幸。但我还是有所期待,我希冀在这个孤单的宅院里,能够看到他们曾经读书写作的桌椅书架,能看到他们曾经居住时的树木花草,能感受到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常气息,当然更要能体味到他们在文学、翻译、出版、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诸多贡献……

责任编辑:刘淳

上一篇:工程总工述职报告下一篇:谭浩强c语言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