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方言称谓

2024-06-20

甘谷方言称谓(共4篇)

甘谷方言称谓 篇1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历来对亲属称谓问题极为重视。而中国古代又是宗法制社会,所以很注意分辨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形成了独特、丰富的亲属称谓语。但由于各地方言不同,因此亲属称谓语也不尽相同。甘谷地处陇右,被誉称为“华夏第一县”。因其历史、地理、民族融合以及外来移民等因素的影响,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其亲属称谓词更是充盈着甘谷方言自身丰厚的文化内涵,讲究秩序和人伦,区分亲疏和内外,注重礼仪和情义,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又富有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的底蕴。以其独特魅力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折射出了甘谷历史的源远流长。

一、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举隅

下面把甘谷方言中主要亲属称谓列于下(括号内的为甘谷方言叫法):

血亲 1.宗亲(同姓)

(1)直系宗亲 高祖父(祖太爷)、高祖母(祖太太)、曾祖父(太爷)、曾祖母(太太)、祖父(爷爷)、祖母(婆婆)、父亲(达达、爸)、母亲(嬷、妈)、兄长(大哥、二哥„„)、弟(呼名或称老几,如排行第三,就称老三;下同)、姊(姐姐)、妹(呼名或称老几)、儿子(后人)、女儿(女子、女孩儿);孙子孙女(统称孙娃子)、曾孙曾孙女(统称重孙)。

(2)旁系宗亲 伯父(大达、二达„„)、叔父(碎爸)、姑母(大姑姑、二姑姑„„碎姑姑);堂兄(大哥、二哥„„)、堂弟(呼名或称老几)、堂姐(姐姐)、堂妹(呼名或称老几)、侄子侄女(侄儿或呼名)、侄孙侄孙女(堂孙子)。

2.外亲(异姓)外祖父(外爷、爷爷)、外祖母(外婆、婆婆)、舅父(大舅舅、二舅舅„„)、姨母(姨娘、姨姨)、表兄(大哥、二哥„„)、表弟(呼名)、表姊(姐姐)、表妹(呼名)、外甥外甥女(统称外甥);外孙外孙女(女孙)。姻亲姻亲姻亲姻亲

伯母(大嬷)、婶母(二嬷、三嬷„„)、姑夫(姑父)、姨夫(姨父)、舅母(妗子)、嫂子(仍称嫂子)、弟媳(呼名或老几舍的,如是老三的媳妇,就称老三舍的)、姐夫(哥哥)、妹夫(呼名)、大伯子(阿伯子)、小叔子(呼名或背称小叔子)、内兄(哥哥)、内弟(呼名或称老几)、大姨子小姨子(娃他姨)、儿媳(媳妇子)、女婿(呼名或背称女婿)、侄媳(媳妇子)、侄婿(呼名或背称女婿)、孙媳(孙媳妇子)、孙婿(呼名或背称孙女婿)。

二、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文化特点

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讲究秩序和人伦,区分亲疏和内外,注重礼仪和情义,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又富有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的底蕴。

(一)长幼有序 中国传统社会很讲究宗法,以此来规范社会行为,而作为社会生活的缩影家政管理,自然也要求有严格的秩序性。甘谷话的亲属称谓词就很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征,其亲属称谓系统按照辈分原则井然有序地排列。甘谷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突出辈份,注重排行,长幼有序,具有严格的秩序性。对长辈和晚辈,不同的辈分采取不同的称呼,如儿女辈、同辈、父母辈、祖父母辈、曾祖父母辈等等,老少分明。对长辈,称父亲为“达达”、“爸爸”,母亲为“嬷”、“妈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婆婆”,曾祖父为“太爷”,曾祖母为“太太”,高祖父为“祖太爷”,高祖母为“祖太太”。称祖父的兄弟姐妹为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大姑婆、二姑婆、三姑婆„„;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达、二达、三爸„„碎爸,大姑、二姑、三姑„„碎姑。他们的配偶,也按他们的排行称之为“大婆婆”、“姑爷”、“大嬷”、“姑父”。对同辈的称谓,则按照年龄原则,不同年龄的同一类亲戚注重排行,长幼有序。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甘谷人常有“大门转小辈,小辈变大辈”之说。对于辈分长于自己的,即便年龄比自己小很多,也一定得按称谓系统规定的尊称,长者为尊,不可直呼其名。长辈称晚辈,面称可直呼其名或昵称,以示亲近。对于年长于自己的同辈人,不可直呼其名,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人,面称时,一般直呼其名。在家族中,长者对家事有绝对的发言权和处置权,体现传统秩序“长者为尊”的权威。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代宗法制度特别是其中的立长制度。有的大家族,人丁很旺,但三代以内的同代人,仍按一个顺序排行,这样的家族一般家族统治比较严密,族人比较团结,在当地势力较大,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亲疏有别 甘谷人在运用亲属称谓时很讲究亲疏。亲就亲,不亲就不亲,与甘谷人耿直的性格颇有相似。在对姻亲、族亲、庄亲等非血缘关系的亲属上,是亲疏有秩、内外有别的。对于姻亲,当面称呼要用血缘关系的称谓称呼。对于妻子来说,称呼丈夫的一切亲人,一律随丈夫,也就是说,如同称呼自己的亲人一样。如,称公公为“达”、“爸”(背称阿公),婆母为“嬷”、“妈”(背称阿家),大伯为“哥”(背称阿伯子),小叔为“兄弟”(背称小叔子),对丈夫的妹妹呼名(背称小姑子)。但对于丈夫来说,称呼妻子的亲人就不一定一律随妻子,如,称岳父为“姨父”(背称丈人),岳母为“姨娘”(背称丈门家),大舅为“哥”,小舅为“兄弟或呼名”。因为甘谷方言中兄弟间互称“房家”,如老大为大房家,老二为二房家,于是对于大伯、大姑来说,称呼弟弟的妻子为“娣妇子”(背称几房家的或老几的婆娘)。夫妻互不称名,谓夫为掌柜的或呼娃名(背称老汉或皋的屋人),谓妻为屋内的或呼娃名(背称婆娘或老婆子)。妯娌之间互称“先后”。女婿之间互称“挑担”。夫妻两家老人互称“亲家”。对于族亲,同样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如果是同一个“祖太爷”的后代,互称“亲房”。对于庄亲,即同村异姓的人之间的称谓也是用亲属称谓,以示亲近,尊卑长幼也不得随意。但亲属称谓用于关系比较远的族亲和庄亲时,一般在亲属称谓词前应当加上对方的名字。

(三)重情崇礼 甘谷人在运用亲属称谓时很讲究“重情崇礼”。在甘谷县礼辛镇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曰:“礼让是远古遗风,穷源溯低,五千年漫长历史,纵彩陶石斧不言,谁能抹煞;辛勤为斯邑本色,播雨犁云,卅七载大好时光,既舜日尧天何敌,人尽讴歌”。一联道尽斯邑本色!

在使用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语时,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亲属称谓还作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老爸(年长男子,老伯之意)”、“阿爷”(大娘之意)、“大哥”、“大嫂子”、“大姐”,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表示关系的亲密。同时,这也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另外,在他称、直称时也很讲究。所谓他称,即降一辈称呼对方,站在下一辈人的角度上称呼,这是甘谷方言的“尊敬体”。使用尊敬体要注意在称谓词前中“您”或“他”,以示区别。如,在孩子面前称呼自己的父母为“您爷爷”、“您婆婆”。对晚辈的他称非常简单,称所有的子、侄、孙辈男性为“他哥或呼名”,其配偶为“他嫂子”,女性为“您姐”,其配偶为“您姐夫”,而不以弟、弟媳、妹、妹夫称之。这种他称也可前加晚辈子女的乳名,如称妻子为“小强他妈”,丈夫为“小芳她爸”,婆母为“文生他婆婆”;也可前加“娃娃”,如“娃娃他娘”、“娃娃他爷”。这种在交际、相处时,不是亲属但是在称谓中以亲属称谓称呼的事例非常普遍,路途相遇,即使互不相识,打招呼时也以“老爸”、“阿爷”等相称。这既是以血缘亲族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反映,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崇礼重情“的淳朴民风。

另外,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除了具有上述文化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体现了民族交融及明清移民的特色

纵观史册,从上古伏羲文化、商周文化、羌氐文化、秦源文化、三国文化、至两汉后儒、佛、道文化及石窟文化,构成了甘谷浑厚的多元文化底蕴。同时也包容着西部少数民族和西方多元文化,具有半汉半蕃,多元兼容的特质。这里是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长期攻战争夺的前哨,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的边缘地带。从周秦以来,众多降服的少数民族居民在这里汉化,元明清三朝,大量内地居民移民于此,使这里成为汉文化与其它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心。体现在语言上,使甘谷方言表现出了“你中有我,兼容并包”的民族特点。在甘谷方言里,至今保留着许多蒙古族、回族、羌族等民族的语汇。例如甘谷方言把父亲叫“达达”与羌族的称谓有关。《广韵》记载:“爹,陟邪切,羌人呼父也。”爹音dia,讹读为da,今俗写为:达、大等;又一说是元朝蒙古人对长者的尊称。无论怎样,都反映了民族交融的特征。

三、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发展趋势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及人们观念等的变化,亲属称谓语也会产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在甘谷方言亲属语中这种变化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称谓没有延用传统的亲属称谓语,由于某种原因使用了从他性称呼。过去有的儿媳妇或女婿对自己的公婆或岳父母常常感到难以启齿称他们为“爸”“妈”,如果说话人有了孩子,他们就会用从儿称谓来解决这个难题,把老人称为 “娃娃他爷”“娃娃他婆”。如果说话人没有孩子,他们常常避免作任何称呼。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般的姻亲亲属,面称都用从夫、从妻称谓来称呼,对岳父母或公婆也随妻子或丈夫称为“爸”“妈”。另外,现在对姐夫也可称“哥”或“名字+哥”,对亲堂姑表兄妹称呼一般也不冠“堂”“表”,而直呼“哥”“姐”,这大概是因为这样称呼更亲密些,更少嫌“外”的缘故。

2.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汉语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有些亲属称谓语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向普通话靠拢、向城镇靠拢的趋势。比如许多小孩都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称祖父母为“爷爷”“奶奶”,称舅父和舅母为“舅舅”“舅妈”。3.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致使家庭结构关系大为简化,许多亲属称谓语渐渐失去用武之地,逐渐成为历史词语。比如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大姑婆、二姑婆、三姑婆„„,大达、二达、三爸„„碎爸,大姑、二姑、三姑„„碎姑这些称谓将逐渐淡化。[立论依据]

1.基本情况:目前,甘肃方言的整体研究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国内仍显滞后。至于在各方言区结合民俗文化进行方言研究,更是少有人去涉足。虽然有人做过一些整理工作,但都是零散的,很不成系统。并且许多方言词汇、语法的整理工作仅仅局限于罗列,并未归类,更不用说对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笔者结合《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所学知识以及平日积累,就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这一个类别进行整理罗列、归纳分析,以小见大来进行其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期能引起更多人对本地区方言研究的关注。

2.大概内容:包括对甘谷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调查整理,进行罗列归纳、分析比较,结合其历史、地理等因素,探讨甘谷方言的独特魅力及其所折射出的民俗民风、氏族关系、宗法制度、伦理道德以及文化渊源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甘谷方言称谓 篇2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人类学的研究认为, 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 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 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 我们主要研究含山县包括内的乡镇的亲属称谓词。

1.1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

对于亲属称谓的列举, 本文将其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1.1长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 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大娘”、“大姨父”, 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 称为“达达”、“二达”、“三达”, 也可称“二爸”、“三爸”, 伯母也按长幼排序, 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等。长辈中未提到的, 是与普通话相同的。

1.1.2平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 面称上女的都叫“姐”, 男的叫“哥”, 对于比自己年轻的, 面称都直接叫名字。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 如“表姐”, 指姨表姐姐。

1.1.3晚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通常将普通话中的“儿子”称为“侠子”, “女儿”称为“丫头”, 而普通话中的“丫头”指未婚的女性, 则没有“侠子”这个称呼。还有, 含山方言对于晚辈在面称上基本上都是“直呼其名”。

1.2含山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词

含山方言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称谓词,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比较特殊的称谓词。

1.2.1姥姥

“姥姥”这个词在含山方言中一般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 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姑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一般称姑姑为姥姥, 但对于姑姑的丈夫, 却称之为“男姥姥”, 在前面加上性别词以区分。如果父亲的姐妹比较多, 对于女性就称“大姥”、“二姥”等, 对于她们的配偶, 尤其是大姐的丈夫, 在含山方言中称之为“男大姥”, 对于其他的姑父, 却不称为“男二姥”、“男三姥”, 一律称之为“姥姥”。在仙踪方言中, 对父亲的姐妹也称“姥姥”, 但对大姐的丈夫, 却称为“大姑姨”, 尤其是“姨”的发音接近“爷” (轻声) 。

1.2.2家婆、家公

含山方言中对外婆的称呼是“家婆”, 其中“家”的发音为“嘎”, “婆”是轻声。对于“外公”, 含山方言中是“家公”, 其中的公是普通话中“爷”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对娘家亲属的重视程度。

1.3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称谓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长幼有序, 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 内外有别”, 含山方言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 它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3.1相同之处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一致的地方是均将母系亲属称谓与父系亲属称谓区别得十分清楚。例如, 含山方言中将儿子的女儿或儿子称“孙女”或“孙子”, 把女儿的儿子或女儿称“外孙”或“外孙女”等。“母之考委外王父, 母之妣为外王母。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 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理的反映。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 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在宗法社会中, 财产的继承人是父系男性成员, 故这样的文化心理需要在称谓中区分父系和母系亲属。

1.3.2不同之处

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不同首先表现在用词上。对于父亲的兄弟称“伯”或“达达”, 按长幼排行分为“大伯”、“二伯”, 父亲的弟弟称“达达”, 按长幼依次为“二达”、“三达”。在普通话中父亲的弟弟一般称为“叔叔”或“叔父”。北京话对于父亲弟弟的妻子称“叔母”或“婶婶”, 而在含山方言中称“娘娘”。普通话中“兄弟”指哥哥和弟弟, 含山方言中“兄弟”一般只指弟弟, 在普通话里表示一家里有兄弟几人的意思在含山方言里一般用“家里弟兄几个”来表示。这主要是范围的大小不同。

二、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的语音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耍的交际工具。人与人在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运用到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就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含山方言有22个声母 (包括零声母) , 45个韵母 (包括鼻化的和人声韵) , 5个声调 (不包括轻声)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也有同样的声韵调特点。含山县方言亲属称谓语音特点主要体现变读现象丰富。现对韵母和声调的变读进行分析:

2.1韵母的变读

含山方言中, 韵母的变读现象非常普遍。现在具体分析如下:

(1) 称谓语“娘”

含山方言的亲属称谓语中, “娘”字的变读最为丰富, 变读后增加的称谓语也最多。含山方言中“娘”字只表示母亲的姐妹, 而且只有一个读音, 最大的姨妈称为“大娘”。

(2) 称谓语“大伯”

含山方言中, 有的亲属称谓语变读韵母时需加“大”, 以表示是家中最长者。如面称父亲的哥哥“大伯”时需变读韵母, 有时也叫大伯伯。

2.2声调的变读

方言中常用声调的不同区别面称和背称, 含山县方言中体现为“老”字。“老”字在亲属称谓语中表示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辈分的关系。另一是表示对长辈或平辈的尊称。对平辈用“老”字多显示两人的关系亲近。有些称谓语前用“老”字并无实际意义, 只是作为词头。含山方言称谓长辈或平辈时, “老”字声调为535, 如:老奶奶 (曾祖母) 、姥爷 (外祖父) 、老哥 (大哥) 等。另外, 含山方言面称老婆时表示两种含义。一种表示“妻子”, “老”字声调变为24;另一表示“婆婆”, “老”字读本调, 它们主要是通过声调的差异区别称谓语的意义。

三、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词汇特征

亲属称谓词汇反映的是人们对血缘和姻缘关系的认识与界定, 它是各种语言里固有的、古老的、稳固的词语中的一部分,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3.1构词方式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有:

(1) 词根单用, 如爸、妈、娘、哥、姐、婆等;

(2) 重叠式

(1) 叠音词, 称呼父亲、母亲, 以及父亲家里的长辈的词语较多重叠式, 如“爹爹, 奶奶, 妈妈, 大伯伯”。重叠式是一种能表示亲昵的语音形式, 如达达、姥姥、舅舅、妹妹、等;

(2) 词根重叠构成重叠式复合词, 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3) 附加式。很多亲属称谓词都是用附加式构成的, 比如二层和三层亲属中的“伯伯, 妈 (伯伯的妻子) , 佬, 婶, 姑, 姑爷, 舅舅, 舅妈, 姨, 姨佬”前面都必须加上排行, 不能孤零零地只称呼“伯伯”。即便父亲只有一个哥哥, 也要称“大伯伯”;只有一个弟弟, 也要称“二达”。

(4) 内部屈折, 变读别义。在同一方言中, 同一个词形可能指称不同的亲属称谓。某方言中词形上相同而读音不同的词可以是同出一源, 但却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或者是从不同的方言进人本方言, 因而词形相同, 词的语音形式不同, 对本方言的人来说, 他们可能完全意识不到两个词之间的这种“同形”关系。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 就是用同一汉字形式表示不同的亲属称谓意义, 称谓不同的对象。这种同形的亲属称谓其区别意义的方法主要是变音别义。其中包括变调、变韵母等, 也有同时采用变调和变韵母的手段。

3.2词形变化

(1) 用词根相同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来区别不同的亲属称谓, 重叠后意义发生变化, 如:含山方言中“婆”指外婆, “婆婆”即指普通话中的“婆婆”。又如:爹爹 (祖父, 外祖父, 与祖父同辈或年老的男子) ———爹 (旧时称父亲) ;爷爷———爷 (旧时称父亲, 现在用于熟语中, “儿大爷难做”“打爷骂娘”) ;伢伢 (面称婴儿) ———伢 (孩子) 。

(2) 亲属称谓词的简化

简化后的亲属称谓语, 表示亲属差别的构词成分都不存在了。对堂表兄弟姐妹的称呼一般不冠“堂”“表”, 如称呼表哥一般直呼“哥”或“序数词/名+哥”就行了;用“伯伯”或“叔叔”称呼与父母同辈的男性, 用“娘娘”或“姨娘”称呼与父母同辈的女性;对与祖父母同辈的老年人统称“爹爹”或“奶奶”。这是由于大部分家庭已摆脱了森严的宗族关系的束缚, 称呼也变得更简单随意。

(3) 亲属称谓词的消失

由于四世、五世同堂家庭的锐减, 有关亲属称谓消失得很快。例如“重外孙”、“重外孙姑娘”、“重孙子”、“重孙姑娘”、“孙子”及其下辈配偶的相应亲属称谓。

四、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4.1婚姻制度与亲属称谓

婚姻形式是人类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一定的婚姻形式的基础上, 形成一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典范, 它反映在亲属制度中, 记录在亲属称谓词语里。汉语里的特殊称谓自然记录着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含山县方言中也存在着此类现象。在中国古代就存在“男性异称”现象。例如“侄子”既指男又指女, 这与婚姻制度有关。《仪礼》:“谓吾姑者吾谓之侄。”显然“侄”在上古既可以称呼男性, 也可以称呼女性, 也专指女子对兄弟之子的称呼。在母系社会的族外群婚习俗中, 一群女子所生育的儿女都是一群男子的儿女, “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且他们在长大以后一定都要回到自己原先的族群中去, 即男性幼辈都要回到母系一方去。因此既无后世意义上的“伯父”、“叔父”之别, 又无后世意义上的亲子、侄子之分。父亲们和儿女们都分别用“伯、仲、叔、季”或“甲、乙、丙、丁”标号来区别长幼, 不分男女。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侄儿”、“侄女”一类的称谓词是很自然的。正因为儿女们都用“甲、乙、丙、丁”来称呼, 不分男女, 后来演变为用“姊妹”来称谓同辈, 也不分男女。

4.2宗法制度与亲属称谓

含山县方言中所体现的宗法制最突出的是“长幼有序”, 表现最突出的是对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称谓上, 都要突出被称呼人的年龄排行。如对父亲兄弟的称呼“大达、二达、三达”, 这主要是因为把他们都看作家庭的重要成员, 与自己父母亲对等的地位。这正是父权家长制深远影响下的产物。含山县方言用“舅舅”“达达”“叔叔”“婶婶”“姨娘”“姥姥”等许多称谓来表达复杂的人物亲属关系, 但英语中却直接用“uncle”、“aunt”两个称谓直接概括完。其实具有这么多种类的亲属称谓词恰好可以表达出中国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 哪怕是在亲属之间也是等级森严的。从这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儒家“仁孝”、“正名”的思想。

4.3人际关系与亲属称谓

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 方言亲属称谓经常出现从他亲属称谓, 包括“从夫”和“从妻”两种。比如, 岳父 (公公) 、岳母 (婆婆) 面称时随妻 (夫) 称为“爸”、“姆妈”。另外, 方言中有些亲属称谓语会向外扩张, 即彼此之间不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也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相称呼, 因为使用者认为使用亲属称谓语能够起到缩小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的作用, 显得彼此更亲近, 更容易消除障碍。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拟亲属称谓语”。

五、结语

语言反映社会生活,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亲属称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特征, 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汉语亲属称谓的语素组合特点深受汉族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系统之一, 但在当前社会中,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 人们多为独生子女, 没有以前那种复杂的亲属关系, 家庭观念趋于减弱, 对亲属称谓的认识也越来越薄弱。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 照此下去, 在不久的将来, 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将来越趋于简化。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对亲属称谓系统的研究, 希望它能在现实中淡化的背景下, 能在文化上保存下来, 流传后代。

参考文献

[1]黄慧敏.巢湖方言与蚌埠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之比较[N].人文社科, 2003.

[2]孙琳.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N].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4.

[3]米瑞瑞.榆林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特征[J].文教资料, 2011年4月号中旬刊.

[4]高璇.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N].语言研究, 2011.

[5]岳佳.耀县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及其文化特征[N].西安社会科学, 2010.

[6]喻黎.仙桃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形式特点[J].2011.

[7]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 2009.

[8]蒋宗霞.安徽含山方言的“毫”及相关结构的用法[J]宿州学院学报, 2007, 2.

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探究 篇3

[关键词]甘肃方言;父母称谓;形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08-02

本文所说甘肃方言既包括汉语方言也包括少数民族方言,依据材料主要是通过问卷和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得,涉及甘肃省80多个方言点。“父母”称谓词是语言基本词汇里的核心成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的分布类型、来源以及成因方面探讨其特点。

一、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的类型

(一)“父亲”称谓词的类型

甘肃方言中父亲称谓的面称形式主要有“爹”、“达”、“达达”、“阿达”、“哀达”、“爸”、“爸爸”、“阿爸”等。从读音上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包含“爹”的词,一类是包含“达”的词,一类是包含“爸”的词。三类里都有以“阿”做词头的形式。

从空间分布来说,甘肃大部分地区称呼“父亲”为“爹”或“达”,少数地区称呼“父亲”为“阿达”,如临夏及周边地区。“爸”类称谓的分布不是很平衡,少数地方可能是传承于古汉语,但是大范围的使用,可以看做是近几十年来受强势普通话的影响而形成的。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爹”类说法多分布在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的兰银官话中,“达”类说法多分布在以上地区之外的甘肃省中原官话区,“爸”类说法有在全省逐渐扩大的趋势。以“阿”做词头的叫法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的临夏和甘南州等地,这类称谓与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有关。

除上面所说以外,甘肃方言里称呼父亲也有用“爷”的,但这都存在于方言的熟语里,往往并举或对举,如“爷父”、“爷儿父子”等。

(二)“母亲”称谓词的类型

甘肃方言中的母亲称谓的面称形式主要是“妈”、“妈妈”、“阿妈” 、“娘”、“阿娘”、“阿娜”等。从读音上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包含“娘”的词,一类是包含“妈”的词,一类是包含“娜”的词。三类里都有以“阿”做词头的形式。

“妈”类称谓主要和“达”类称谓对应,“娘”类称谓主要和“爹”类相对应。“妈”类称谓基本涵盖了整个甘肃地区,“娘”类称谓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娜”类称谓主要分布在临夏一带的回族口音里,称母亲为“阿娜”。以“阿”做词头的叫法,与父亲的叫法相应,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临夏和甘南州等地,与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有关,尤以“阿娜”最为明显。

(三)“父母”称谓词的结构特点

甘肃方言中的父母称谓词,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说,既有单纯词,又有合成词,后者主要由两种方式构成,一种是重叠式,一种是附加式。

“父母”称谓重叠式词有“爸爸”、“达达”、“妈妈”等,这类词主要由单纯词“爸”、“达”和“妈”重叠构成。这种形式的称谓词在表达时带有亲昵色彩。据调查,母亲称谓词中用重叠的情况较少,究其原因可能跟社会的转型有关,比如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型。

“父母”称谓附加式词有“阿达”、“阿爸”、“阿娘”、“阿娜”等。 这些“阿”类的称谓词主要是由“阿+词根”构成。带有“阿”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的文献中,如《悲愤诗》:“阿母常仁慈,今何更不慈?”再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二首》:“阿耶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到了唐宋时期,称母亲为“阿娘”、“阿孃”。如《敦煌变文集》卷1 《汉将王陵变》中记载:“阿孃何必到如斯,盖是逆儿行事拙。”称父亲为“阿爷”,如《寒山诗》:“ 阿爷恶见伊,阿娘嫌不悦。”到明清时期,“阿”类的称谓词更常见,如清代李观海《歧路灯》:“偎红倚醉阳台下,阿母惊魂几欲飞。”也就是说“阿”类的称谓古已有之,而甘肃地区的“阿”类称谓,一方面可能是继承了古汉语的说法,另一方面由于“阿”类称谓词分布的河州地区多少数民族聚居,可能是长时间以来语言接触和影响的结果。

二、“父母”称谓词探源

(一)“父亲”称谓词探源

关于“爹”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广雅·释亲》:“爹, ,父也。”这里 “爹”和“ ”为异体字。“爹”在《切韵》一系的韵书中有“徒可切”的读音,后又有“陟邪切”的读法。甘肃大部分方言称“父亲”为“达”,实际是“爹”的“徒可切”读音的遗留。“爹”今甘肃方言里读die音的,似为“陟邪切”的读法的遗留,只不过声母还是古舌头音的读法而已。

“哀达”这类称谓比较有特色,主要分布在陇西一带的方言里。关于“达”的来源上文已有交待,不再多述。关于“哀达”中的“哀”,需要做一探析。清代的顾炎武在《酉阳杂笔》有“寻常称父母曰哀爷、哀娘者,又有称哀姐者”的记载。“哀”加在亲属称谓词前的说法,这跟陇西一带称父亲为“哀达”是同一种结构形式。今我国的语言里,亲属称谓词前加前缀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常见的是“阿”,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里就有较详明的论述。 “阿”中古音里是歌韵字,上古在歌部,据王力先生的拟音,为ai韵母,声母为影母。“阿”在陇西一带的方言里,有读零声母的,也有读ɡ[k]声母的,都符合甘肃方言里的语音演变规律。据学者研究,作为词头的“阿”大量出现于汉代,而甘肃方言里还有“哀达”之类的构词和特殊读音,我们认为它保留了一些上古音的特征。《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娭毑”一词条,据以上分析,“娭”字也可能是“阿”词头的上古音遗留的写音字。

甘肃方言里“父亲”称谓用“爹”和“达”的现象,雒鹏的《甘肃方言“父亲”称谓考》一文已有详细论述,此不赘述。而我们对“哀达”这种称谓的探析,也是在雒鹏先生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下面再说说“爸”类称谓词。

“爸”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著的《广雅》,其中有“爸,……父也”的说法。往后,宋代的《集韵·祃韵》里有 “爸,吴人呼父曰爸”的说法。由此看来,用“爸”字记载父亲的称呼在三国时就产生了。“爸”应该是“父”字音变之后又造的一个写音字。汉语语音史的研究里有清人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的说法,据此,我们可知“父”在上古音里如“爸”音,三国时,“父”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但口语里称呼父亲还是“爸”音,所以,给表示父亲称谓的概念又造了一个从父巴声的形声字。虽然大范围的唇音三等字声母由重唇变轻唇是10世纪前后的事,但少数词的音变可能是比较早的。

“爸爸”最早见于清代《老残游记》:“府里南门大街西边的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才,还没有婆家。她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 明代张自烈的字书《正字通》里有“爸”字,解释说:“爸,侇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作‘爸字。”《正字通》中认为“爸爸”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他们称年长者为“巴巴”或“八八”,在字典的编纂时加了一个“父”字头,便成了“爸”。今甘肃有些方言里,“爸爸”重叠还可以称呼叔父,这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个问题,留待以后讨论。

(二)“母亲”称谓词探源

“妈”之称最先见于《玉篇·女部》:“妈,母也。”而方以智在《通雅》中解释为:“妈,姥等,皆母之传也。”也就是说今天称呼“妈”是传承了“母”的读音的结果。文献里记载母亲称谓,“母”是早期的形式。由于“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口语里一直是ma的音,所以后人就造了一个从女马声的形声字“妈”,虽然普通话里读阴平调,但甘肃很多方言里还是上声调。今中国西南地区的苗族、瑶族、侗族如今还称“母”为“ma”或“mi”,因此可以认为“妈”是“母”的口语的语音。至于“mi”的音,甘肃方言里也有,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区别词来使用,多见于称说雌性的人或动物,如“女子”叫“米子”,“母猫”叫“米猫”。

“妈妈”之称最早见于唐代,《续传灯录》卷7中有:“爹爹、妈妈,明日请和尚斎。” 爹爹、妈妈对举,可知“妈妈”是“妈”的重叠形式。普通话大力普及以来,今甘肃方言孩童嘴里称呼母亲由单音节的“妈”多变成了“妈妈”。

“娘”也写作“孃”,在《玉篇·女部》中解释为:“孃,母也。”“娘”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民歌《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从文意可看出“爷娘”并列,“爷”即父亲,“娘”即母亲。今甘肃天水、陇南一带的方言里,称呼母亲为“娘”也是很常见的,“我的妈呀!”或“我的老天爷!”等意思的表达经常说“我的娘!” 或“我的娘娘!”只是音变成了nia。但不能认为“娘”可以重叠为“娘娘”还表示对母亲的称谓,因为在甘肃的一些方言里,“娘娘”多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即“姑姑”或称呼母亲的姐妹即“姨姨”。这些现象虽然只在一个小系统的方言里出现,但在整个甘肃方言大系统里出现还是会造成交际的混乱。

“妈”类和“娘”类的称谓呈现出继承性特点,而“阿娜”这一特殊的称谓,我们看作是语言接触产生的结果。

三、结语

通过对甘肃方言“父母”称谓的类型分布及来源的大致探析,可以看出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的特点,既有显著的继承性特点,又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而独创的地域性特点。后者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2]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3]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雒鹏.甘肃方言“父亲”称谓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4).

[5]雒鹏.甘肃方言里上古音的遗存[J].西北师大学报,2011,(5).

[6]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7]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湖北天门方言特殊亲属称谓例析 篇4

关键字:天门方言;特殊;亲属称谓

天门方言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现将特殊亲属称谓归纳如下:

1.“爷”在普通话中是对祖父或祖父兄弟的的称谓。祖父称为:“爷爷”,除祖父外,均以“排行+爷”相称。例如,我的祖父排行第二,我称祖父为“爷”,其余的分别称为“大爷、三爷和四爷”。而在天门方言中,比爸爸、妈妈年龄小的男性或女性称之为“爷”。且一般男性统一称为:“爷爷”;女性统一称为:“幺爷”。例如,我的爸爸有三兄弟,且排行第二,那么我称爸爸的弟弟为:“爷爷”或“三爷”。要是三兄弟后面还有一妹妹,我便称她为:“幺爷”或“四爷”。如出现自己父亲是老大,父亲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拟排序为: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妹妹,这种情况称呼是男女混排,分别按年龄称为:“大爷”、“二爷”、“三爷”、“四爷”、“五爷”或“小幺爷”。当地的小孩称比自己母亲年龄小的女性也叫:“爷爷”。妈妈的弟弟,也就是普通话中的“舅舅”,天门方言中称为:“舅爷”。如果舅舅多于两个,那么就按照:“大舅爷”、“二舅爷”……“小舅爷”这样排下来。

2.“伯”,是对父之兄的称谓,在《释名·释亲属》中说:“父之兄曰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父之兄只能称“伯”,父之弟只能称“叔”,父亲的兄弟不止一个的时候,可以加“大、二、三”等以示区别,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再用“爹”、“大”之類。这种特异现象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家长制中以长子为继承人有关,在家族男性成员同胞手足中严格区分长幼行次是与家族继承相适应的。现在的普通话中,“伯”指父亲的哥哥或男性长辈。而在天门方言中,称“伯”为长于自己父母的男性或女性。如:对姑父、姑妈、姨夫、姨妈统称为:“伯伯”。为了区分,在实际口语称呼中是以“名+伯伯”来相称的,男女相同。这里强调一点,天门方言里称爸爸的亲哥哥为的“大伯”,称“大伯”的配偶为“大妈”,这是与普通话相一致的。孩子们把自己父母同辈、年龄略大的夫妇,添上姓,不分男女,分别称作“王伯伯、李伯伯”。

3.一般情况下,母系亲属称谓词前需加上“外”,如: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婆),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等。而在天门方言中,母系亲属不用“外”而用“家”。称“外公”为“家家爹爹”或“家爹”;“外婆”为“家家婆婆”或“家婆”;“大舅”为“家家伯伯”或“家伯”;对母系亲属的统称为:“家家”。在天门方言中,宗亲的亲属:“爷爷”称“爹爹”,“奶奶”称“婆婆”。非宗亲的亲属反而称为:“家”。同样的,亲生父母,其称呼一般不加“亲”字,而天门方言中,对岳父背称是“亲爷”,岳母背称为“亲娘”;也称兄弟的岳父、岳母,姐妹的公公、婆婆为“亲爷”、“亲娘”。不是亲生父母反而加上“亲”字。

4.“大大”,在天门方言中是对父亲的称呼。称父亲为“大”,古已有之,元代始见文字。元代张国宝杂剧《罗李郎》:“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方言》:“父曰爹,又曰别,又曰大。”文字中出现仅八百年,但在口语中,称父亲为“大”的历史就长了。以前,佛家文字中有个“多”。南齐时,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六“阿摩多多者”注:“汉言阿摩是母,多多者言父也。”隋代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四十五:“到已长跪,白父母言:庵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多”,中古时代,读音差不多是“搭”。称父亲为“多多”,听上去就是“搭搭”。后来单音简称,元代始写作“大”。其实,不管是“大”是“爹”,还都是以前那个“多”。音变而已。同时,天门方言中的“大大”在文化意义上也突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大”顾名思义就是家中的老大。

5.普通话中的称谓语“妈妈”,在天门方言中被称为“姆妈”或“母妈”。“姆妈”有家庭保姆的一层意思。《说文》:“母,牧也,从女象裹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段注:“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引申之。凡能生子以启后者皆曰母。”《说文》及段注以牧释母,以牧牛来譬人之乳子。这清楚地显示母之职责即是乳子。是“生子以启后”。这个字的构形正好体现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作的精辟论述:“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

6.“娘”,在普通话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母亲,如“娘亲”、“娘家”、“爹娘”;②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如“娘子”、“姑娘”、“新娘”;③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如“大娘”、“婶娘”。“娘”作为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通“妈妈”。而在天门方言中,称已婚的婶母、姑母、姑姑为:“娘娘”。

7.“老子”,普通话里有这样几种解释:(1)背称,一般是成年人用来背称父亲或母亲。如:我老子没你老子本事大(我父亲没你父亲本事大)。我娘老子身体好得很(我父母亲身体很好)。(2)自称,①父母在教训子女时,常自称老子来显示自已的威风。 如:你再不听话,老子打不死你。②性格粗鲁、蛮横的人自称。在听话人面前自称老子,显示自已年龄大、资历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如: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宋朝时就有将父亲称为“老子”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一:“予在南郑,见西陲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然而,在天门方言中除了上面说的几成意思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的意义,就是称姑母或姨母为“老子”。

参考文献:

[1](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1984.3.

[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上海:上海书店.1986.7.

上一篇:地方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建立之设想下一篇:小说童年读后感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