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方言节目(共8篇)
广播方言节目 篇1
作为我国八大方言之一,福州方言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首。为保护传承福州话,扩大福州本土文化品牌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力,2010年10月18日,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之声开播,全天24小时采用福州方言对马祖播音,并开办了一系列福州方言节目,如《阿肥来了》、《左海乡音》等栏目,推出了如阿肥、甜甜、小丹等年轻一代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然而,作为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如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好服务福州乡亲呢?
一、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业务上的不足
(一)语音以及发音不准确
在福州方言广播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主持人的语音至关重要,然而主持人若出现文读、白读的混用,就容易引起误会,例如,在主持过程中,成语“前车之鉴”的“车”字,在福州方言发音中不能念成“汽车”的“车”,而应该文读为“ju”。这样的错误在主持人日常主持节目时十分常见,文读与白读是需要注意辨别区分使用的,否则不仅破坏了原本句式的优美,也容易让听众产生了误解。
(二)知识储备与积累不足
作为广播方言主持人,不仅要求发音、用语正确,更要求应具备丰富的乡土人文知识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福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涉及历史常识的知识,应牢记并掌握,例如,当听友问到,“古代在福州广植榕树的福州太守是谁?”这样的问题时,主持人应脱口而出是早年福州太守张伯玉,不应回答为程师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各方面的知识是相交的,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特殊用法掌握不到位
在福州方言广播节目主持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例,例如破读现象,简言之,就是打破常规的读法,破例而读。不少方言主持人并不能掌握,例如清朝的“清”字,福州话读“清”。但如果遇到“福清”这样的地域专有名词,这里的“清”字就要破读成“青”。
诸如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正是眼下许多福州方言广播节目主持人从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那么,如何提高方言广播主持人的素养呢?本人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二、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素养提高策略
笔者认为,应大力加强针对福州方言广播节目主持人语音的系统培训,让坐上主播台的主持人能讲一口流利、地道的福州方言,并让从业主持人形成“沉下去”、“向外看”的工作方式,具体策略如下:
(一)养成查方言字典的习惯
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生僻字眼,有疑义或是不会念,这是正常现象,在广播节目直播开始前,主持人应认真、积极备稿备播,要养成查询《福州方言字典》的好习惯。福州民俗顾问王可铨老师编纂了一本《福州方言字典》,其间包含有大量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的读音及校注。在备稿时,主持人一有疑义应马上翻阅字典,查音标正读音。这对福州方言主持人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应配备《福州方言字典》作为常伴左右的工具书外,还应该学会阅读《戚林八音》,此书是福州著名的地方韵书。该书迄今已流传二百五十余年,是研究福州话音韵的重要著作。作为福州方言广播节目主持人,学会看《戚林八音》也是基本功课之一,更应视为必修。
(二)多看福州乡土文化书籍
福州著名的民俗顾问方炳桂老师,作为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之声的特邀主持人,对年轻方言主持人有积极帮助,方炳桂老师创作的《闽都风情录》以及《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中《福州熟语》、《福州老街》、《福州老铺》、《福州掌故》和《福州老行当》等书籍,都是方炳桂老先生生活的总结。这些书籍对于一个方言主持人提高个人素养十分有帮助!可以通过书籍的阅读增加自身福州文化的知识和底蕴。有了这样丰富的知识沉淀,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的语言就会更加精炼、生动,更具感染力。
(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学习
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要做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电台,更应该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发现更多的民间智慧和群众智慧。没有亲身去感受,实地去走访,永远只能停留在书本上,所学的仍是表面知识,只有亲身实地的走访坊间,多了解,多听取福州人文知识,才能真正提高方言主持人的个人素养。
(四)学习各地方言广播节目
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应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学习其他方言广播的先进经验,诸如我省泉州市的闽南语广播“刺桐之声”以及陕西的秦腔之声、浙江的西湖之声等优秀方言广播电台。对比学习各地方言广播的节目形式以及各地方言广播主持人的主持形式、互动方式。
(五)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
当前微博、微信公众号十分火热,作为福州方言广播主持人应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节目离播后的二次传播与多次收听,并打造主持人的个性化品牌效应,进一步贴合受众。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也是主持人的必备素养。
三、结语
福州方言犹如一艘巨舰,而福州传统的闽剧、评话、十番、伬唱、唱诗都是这艘语言巨舰上的负载品,试想福州方言这艘巨舰一沉,巨舰上的载品何在?作为年轻的福州方言广播节目主持人,对内承担着传承本地文化的使命,对外肩负着讲好福州故事的重任,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摘要:作为我国八大方言之一,福州方言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沉淀,是代代相传,声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人作为一名职业方言广播节目主持人,就平时节目制播中的经验以及调查学习,对本职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方言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素养的提高进行了思考。本文就方言广播节目中主持人如何提高素养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福州方言,广播主持,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常培.厦门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 .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林亨仁.福州话音韵本[M].北京:中国图书馆学会,1977.
[4] .梁玉璋,冯爱珍.福州话音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 .李如龙.福建方言[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6] .李如龙,梁玉璋.福州方言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7] .马重奇,杨志贤.福建方言研究概述[J].福建论坛,1997(4).
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对策的思考 篇2
但是目前很多方言类电视节目缺乏创新,我国的方言类电视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互赢的,因此带来了巨大商机,然而正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各方电视台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毫无创意的模仿,一味的跟风,有的甚至只是同台其他新闻节目的方言化,没有一点的创新,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从内容上讲,首先是信息量不够大,报道范围窄,其次是时效性较差,再者是娱乐性不够强,而且,很多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不顾节目的质量,走向庸俗。
“改不一定生,但不改一定会死。”清华大学教授陆地认为。这也是目前摆在方言电视栏目面前的“华山之径”。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任何节目形态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方言类电视节目也是一样,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找到适合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机遇。
一、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
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有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很多方言对他乡人的情感上能产生极大的娱乐色彩。方言电视栏目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也是对受众要求的满足。方言类电视节目在目前的环境下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节目种类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节目的制作需要在充分调查群众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准确做出节目定位,做出方言类节目特有的风格。
首先,方言类电视节目主要是侧重于本地域信息的收集和报道。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量,所以,很多时候一条消息或一个节目在一个电视台重复播出,信息量的大小通常是考验节目好坏的标准之一,更能体现单位的制作能力,增加信息量也成为增加节目内容的一种渠道,当然,增加信息量要做到精益求精。
其次,网络媒体的加入,更让方言类电视栏目陷入困境,这种现实在提醒制作单位要把时效性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
第三,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方言类电视节目包装能突出自己的节目的个性特征和特点,也能突出本地域的风情,这主要包括形象标志,颜色,声音。方言类电视节目需要使自己的包装别具一格,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节目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方言类电视节目不能把焦点过多地放在方言魅力本身,而是应该不断探索,多方面拓展其表现能力和创新的兴奋点。方言类电视节目作为主要在本地播放的节目,应该重视弘扬地域文化,教育民众,为本地观众服务,而对于一些庸俗,过分娱乐化的题材应予舍弃。浙江卫视的《老娘舅》栏目经常用一些小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通过两夫妻离婚以及离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婚姻的问题。这类话题给了人们一些重要的警示和忠告,在教育人们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品牌意识是指在消费者记忆系统中品牌元素与产品类别等与购买决策有关信息的双向联系强度。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意识为企业制定品牌战略,铸就品牌提供了稳健的理性基础,它是现代竞争经济中引领企业制胜的战略性意识。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立足之本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以提高品牌价值,才能稳定自己的收视群体,从节目名称,片头宣传语,主持人等方面建立节目的品牌识别体系。就拿《老娘舅》来说,他在浙江地区是一个喜欢替别人解决问题,喜欢解决矛盾,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的。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矛盾层出不穷,《老娘舅》节目就是针对这类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节目的主持人多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这些因素极大的提升了节目的品牌价值,让观众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记住了这些形象,产生深层的认知效应。
三、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要尽量注重推广普通话
随着各地人才流动的日趋频繁,人口不断的融合,普及普通话成为了一个重要使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人还不能听懂普通话,如果在方言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利用方言主持节目的同时,融入普通话,夹杂一定数量的普通话也是一种解决普通话盲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既能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娱乐的同时,让受众也能够学习。另外,当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在一起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彼此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由于条件的不允许,他们较少与外界接触,电视节目对他们来说成为了一种与外界联通的重要工具,方言电视栏目在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就能发挥极大作用。对地方电视台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夹杂一定数量的普通话能突出方言类节目的重要性,当然节目的首要目标还是要符合受众的要求。
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制作字幕的时候,给方言节目配上同声的普通话字幕,然后再另起一行配上符合方言意思的标准的普通话字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样做并不会削弱其特色,相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推广了普通话,二是使外来受众在接触方言甚至是在学方言的同时理解方言的意思,得到与本方言受众同样的乐趣。
四、增加专门的方言频道
今天的电视频道不断增加,很多地方电视台都有专门的方言频道,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收看,也能有更多的选择。泉州电视台闽南语的开播则开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的先河。在2009年2月17日在上海大学海派文化中心举行的“海派文化和上海方言”研讨会上,上海市文学会副会长胡范铸建议在上海开设一个全国方言频道。我们相信,明天的方言频道会更加精彩。
五、国家出台政令对电视台进行管理
我国是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在城市交叉覆盖的电视体制,增加了各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为了打破这种格局,一些电视台都在节目的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努力,但是,各电视台在打破这种困局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利益,所以,出台相应的法律也是方言类电视节目正常运行的保障,可以抵制“滥”播,抑制“低俗”。同时也可以保障好的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面对口味日益挑剔的观众,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水品,不同的收视习惯等,方言类电视节目需要不断的从语言、民居、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才能使这一节目形态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被更多的人接受,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方言逐步与大众传媒结合起来,从方言影视剧到方言栏目剧,再到如今的方言新闻,方言成为了电视传媒的一重大角色。方言类节目在目前的环境下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节目种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同时在方言的应用上也应该以精取胜,在充分调查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做出方言类节目特有的风格,使方言类节目永葆青春。
[1]孙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J].新华出版社,2007,1:第一版.
[2]杨柳.方言电视栏目的现状与发展中[J].《新闻爱好者》,2010,第17期.
[3]滕明,黄蓉.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思考[J].《新闻前哨》,2006,第12期
[4]陈彬.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J].《新闻世界》,2010,第4期
[5]李德龙.方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养[J].《新闻界》2007,第1期
广播方言节目 篇3
1 方言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特点
方言类节目是自传统媒体盛行时就已出现的节目形式,即使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也有着明显的特点。
1.1 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随着我国各类新媒体形式的崛起,传媒业的发展将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传播升级为全方位、多领域的互动传播,完成了社会媒体从“大众”到“分众”的转型升级,而方言节目凝聚本土特色,具有受众群体广泛性的特点。
1.2 节目内容的亲民性
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方言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在广阔的人群中拥有巨大的受众空间,就源于节目内容的亲民性。只有平民化、低视角、反映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的节目内容,才能拥有更多听众,取得更大成功。
1.3 品牌意识的本土化
品牌意识是任何一个节目扩大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而方言类节目之所以能在众多广播节目中脱颖而出,最大的原因就是有品牌意识本土化的特点。
2 在新媒体中传播的不足
2.1 与国家推行普通话的政策相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二条明文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尽管方言类广播节目备受推崇,却依然陷入了与国家推行普通话的政策相矛盾的尴尬境地。虽然本土化、娱乐化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方言类节目异军突起的挡箭牌,但是与国家政策相矛盾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成为了各大传媒业必须着重考虑的重点问题。
2.2 存在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语言也是如此。方言作为一种特殊语言,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地域联系,却终究存在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即使有了新媒体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一个地域的方言也仅仅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使用和流行,一旦脱离本土环境,便缺少受众群体而难以生存,制约方言类节目的发展。
2.3 部分节目内容低俗化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方言类节目中,都难逃一个“俗”字。这是广播类节目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节目继续发展壮大的阻碍。此外,新媒体作为当今开放式的传媒形式,参与节目互动的人群更是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节目的低俗倾向。
3 应对之策
3.1 准确定位,适度控制
首先,决策者要明确节目的发展定位,尤其是如今各种新媒体的参与,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车载广播,在无形中成为了方言类节目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因此,方言类节目必须注重守护现有的受众群体,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的满足,甚至一味盲目的扩大影响范围。只有适度控制、合理发展才能取得进展。
3.2 内容为王,力求通俗,避免低俗
“内容为王,形式制胜”,已是方言类广播节目心知肚明的发展方向。但如何成功凸显内容上的深刻含义,如何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开拓方言类广播节目的新领域,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深刻话题。“十八大”召开之后,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广播电台作为大众传媒行业的主要力量,更应坚持走群众路线,力求创作出“接地气”“通人气”的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肩负起传播精神文明的媒体人职责与使命。
3.3 树立品牌意识,走“精品化”之路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甚至消解着传统媒体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因此,在如此声势浩大的节目竞争中,打造一个精品的方言类节目,远远比一系列粗制滥造的方言类节目更能提升一个广播电台的品牌知名度和群众认同感。只有提升节目质量,充分利用新媒体广阔的传播领域和强大的传播力量,才能推出更多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言类节目形式。
4 结语
新媒体异军突起,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方言类电视节目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好地传播,就必须通过政策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考验,发挥优势,提升节目内涵、创新节目形式。通过多方媒体工作者共同努力,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一定会与新媒体实现完美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我国文化工作的产物,也正在逐渐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笔者从现阶段我国方言类广播节目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状态,以期为其发展壮大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方言类节目,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原阳.新媒体与传媒分众化[J].编辑之友,2008(1).
[3]应建勇.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界,2009(3).
从方言节目看方言的现状和发展 篇4
方言, 俗称地方话, 是某一区域内人们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而方言正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在各种方言之上有民族共同语作为各地域人们共同的交际工具。因此共同语和方言在一段时间或长时间内将共同存在。就我国的方言来说, 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七大方言。方言之间语音差异较大, 有的方言之间到了彼此听不懂的程度, 词汇与语法上的差异略小。
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是每一地域内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之后呈献给世人最丰富多彩的一面。因此, 方言不仅是我们了解地域文化最可贵的资料, 也是了解语言历史面貌的“活化石”。
方言有着共同语无法代替的独特魅力, 既有独具风格的地方特色, 又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多样化的时代, 方言类节目也逐渐兴起, 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例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生化麻辣烫》是较早的方言类节目, 至今仍受到当地人甚至其他地域内人们的喜爱, 四川的《天府食坊》《胖姐帮忙》,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 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 上海东方卫视的《文化追追追》和《老娘舅》等, 都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其中《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更获得“全国百佳栏目”的称号等。究其原因, 方言是最生动的民间文化的载体, 最能体现地域内民众的集体情感, 并以生动熟悉的语音、诙谐幽默的用语、地道的表达方式, 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更容易表达感情, 传递信息。而方言节目的内容多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方言节目在出现之后, 受到热烈欢迎并很快拥有了大量固定的观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方言也与经济、文化一起走出当地, 走进各地人们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方言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
二、对方言节目的辩证思考
方言节目的兴起有利于方言和地域文化的传播, 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但对于普通话的推广, 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方言节目的流行会淡化民众的普通话意识。普通话的推广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作, 若民众的普通话意识较高, 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而方言节目的兴起会让一部分民众从心理上更加倾向于方言, 会主动学习、模仿、使用方言。现实中, 幼儿园入学的孩子大部分普通话都不标准, 有的甚至一口地道的方言, 老师或同学都听不懂。其中方言类节目起到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方言是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 不少都是历史文化的精髓, 但也有糟粕的部分, 这些不应该被学习和模仿, 而这些糟粕的内容却成为部分人们专门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方言节目的兴起不利于大众媒体发挥语言示范作用。大众媒体既要给大众树立语言规范, 也向外界传递规范的语言。而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会让民众对普通话产生懈怠的心理, 同时容易造成民众对方言“唯我独尊”“一方独大”的心理。曾经粤方言在全国大范围的盛行就带给广东人极强的优越感。某一方言若长时间处于“优越“的位置, 并不利于各地域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感情的发展。因此, 对方言节目的兴起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应正确处理好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三、窥探方言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是方言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另一方面却是方言现状的窘迫。随着普通话政策的推广, 越来也多的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都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 而逐渐放弃使用方言, 久而久之, 方言便慢慢淡出了他们的生活。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方言本身风格独特、内涵丰富,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无法取代的地位。也正因为本身浓厚的地方色彩, 方言才“困住”了自己, 不可能在全国大范围内流行和使用。普通话的推行是为了让操不同方言或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交际可以顺利进行,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普通话的推行并没有排挤方言, 在公众场合, 使用普通话, 在私下里, 仍可以自由地使用方言。因此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并不是有此无彼、有彼无此的对立关系。而无法回避的现实却是说方言和学习方言的人逐渐减少, 尤其是孩子们中间, 将方言作为第一语言来学习的越来越少。若方言一旦失去了传承, 则会逐渐消失。尤其是对于难学难懂的方言来说, 更是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方言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四、重视方言, 推广普通话
透过方言, 我们既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 也可以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 甚至通过方言我们可以实现和古人的“对话”。可以说方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方言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北方方言的爽快、吴方言的温婉、湘方言的火辣、粤方言的“绅士”等, 实际上方言也反应了当地人的性格特征。方言给普通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普通话中的一部分音、词、声调等都来自于方言, 他们极大程度地丰富的完善了普通话。方言的存在对保留当地特有的文化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地方戏的传承就需要当地的方言作为物质载体, 京剧使用北京话, 川剧使用四川话, 黄梅戏使用安庆话;越剧以浙江北部的吴方言为载体, 秦腔以陕西话为载体, 东北二人转以东北话为载体等, 若都改用普通话表演的话, 则起不到原有的效果, 民众从心里上也无法接受。在一些特殊的领域, 如军事、商业谈判中等, 方言能更好的传递信息, 并防止信息外泄。对在异地学习和工作的人来说, 若能学会当地的方言也大大有利于在当地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方言的存在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是不可逆转的,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普通话, 而且普通话也是汉语走向世界的标准语, 不仅中国人需要学习, 外国人也需要学习。在这样的“浪潮”中, 方言如何站稳脚跟, 继续保持原貌甚至更加完善,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既不能让方言阻碍普通话的推广, 更不能让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浪潮”中失去原有的地位甚至消失, 就必须处理好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方言不能凌驾于普通话之上,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 但方方言类节目不能过多过滥, 也应该经过规范, 祛除一些粗俗糟粕的部分, 传播精髓的内容。另外, 在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应该重视方言的发展和拯救, 对于学习和使用人口较少的方言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在有条件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可以开设一些有特色的方言课, 以保证方言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修辞学习, 2006 (6) .
[2]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5.1.
方言节目浅析 篇5
我们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 造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差异。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随着经验的积累, 慢慢形成了对人生、对现实的感悟。而在电视传播中, 我们共同的感悟越多, 传播的理念就越容易被人接受, 反之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一、定位
小众化是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时下电视栏目对观众的细分已经成为常态, 方言节目就是“天然的细分”, 电视台用老百姓的说话方式做节目, 必然能增加其亲近性。其特点更适合用于展示风土人情的节目中, 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现代传播观念。
由于笔者身处吉林省, 对吉林省都市频道《说实在的》印象颇深, 现以其为例。
《说实在的》本质上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 关注发生在你身边的事, 其中不乏你关心的家长里短, 也有一些奇闻异事。在制作方式上注意以矛盾纠纷为重点来进行采访, 以解决矛盾纠纷为目的进行报道, 你的报道产生了作用, 就能让受众更有信服感。同时, 方言节目的内容一般是家长里短的身边事, 有着一种地理与心理的贴近, 观众更愿意收看。
再比如四川电视台的《生活麻辣烫》, 齐鲁电视台的《拉呱》都是运用同样的方式取得了受众的认可。
二、栏目内容的家常化
目前我国的新闻类节目都在想办法贴近生活, 尽量用时下有人气的语言方式, 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 以增加收视率。
方言类节目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它正好符合当下老百姓的观看心理, 语言亲切, 说老百姓的身边事, 具有更高的可看性, 新闻的主角就是生活在你身边的社会大众。因而, 这类新闻节目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
还以《说实在的》为例, 报道范围不外乎吉林省内外一些新鲜有趣或者是常见的家长里短的事。这些事就发生在你的身边, 你需要有一个结果, 所以就会引人关注。比如“养儿如何防老”“夜间烧烤几时休”等贴近生活又能正视社会问题。
现代人看电视主要是希望从电视上得到生活的调剂和情感的交流。所以怎样能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吸引老百姓的眼球, 怎样让节目接地气, 让观众觉得亲切自然, 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才是电视人考虑的第一要务。这样才能更容易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 从而拉近节目与观众的交流距离。
三、受众
新闻学理论早已认定, 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永远是本土化节目, 因为其更契合受众心理趋同性的要求。
媒介传播的分众化、窄播化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内在动力。方言电视节目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普通话电视节目一统电视天下的局面, 成为主流节目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分众化是根据某一特定的区域、职业、年龄、阶层等集中锁定某一“小众”目标, 并在节目的个性化、特色化上下工夫。电视节目的小众化有利于制作单位因地制宜, 集合地域、文化等特殊优势, 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个性化, 突出节目的优势。方言节目就成为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 本土观众成为特殊小众化受众, 新的电视节目形式, 新的电视栏目由此脱颖而出。方言电视节目对以本方言为母语的人而言, 在心理上会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主持人的贫民化和趣味化
虽然新闻事件是以内容为王, 但是主持人的使用却很有学问, 主持人是一把钥匙, 可以直接拉近电视节目与群众的距离。
在主持人的选择上, 不再是高大上了。亲民是第一要务, 看上去就是你身边的大哥、老弟、叔叔、阿姨, 让受众直接就产生亲切感。播音要求也不是很高, 说明白当地的话就行了, 也不要求普通话过级。这样就发现了一些平时没有主持人资格但是很会讲故事的人, 参与到节目当中, 更好地发现了人才。
而方言的使用使主持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发布者, 而是一个以和受众平等的方式和大家交流。很容易让受众感觉大家是一家人, 你在说我的事, 我们是一起的。这也可以是主持人更加轻松自然地与受众进行沟通,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而且方言还有更好的概括性, 很多时候普通话是不能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方言能恰如其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 不仅准确而且生动。
《说实在的》的主持人在语言上也花了大量的工夫, 其强烈的东北风格让节目更加趣味化。东北的幽默在全国都有很好的反响, 得到受众的认可。《说》把这种风格用在了节目上, 有主说的、有插科打诨的, 分工明确, 在不经意间把问题提了出来, 更加符合受众的胃口。
五、结语
方言节目在各地发展迅速, 然而并不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万能钥匙。如何能做到雅俗共赏也是问题之一, 形式上的天然优势被大众适应后, 其最终发展仍令人担忧。
摘要:近几年, 方言节目在各地方台大行其道, 成为地方台竞争差异化的一大优势, 有了差异, 就有了目标人群, 就有了固定的收视群体。笔者试分析如下。
关键词:方言,新闻,地域性语言
参考文献
[1]高小康.人生与故事[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2]李慎波.方言传播现象的多元解读[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004 (03) .
广播方言节目 篇6
以下将从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的优势及其必将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两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看优势, 一些电视台用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取得了成功, 说明方言新闻节目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1) 新闻本土认同。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本土化的节目因为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 而必须受到青睐。以我省都市频道的《守望都市》为例, 其播报内容主要为省内新闻, 贴近百姓身边事, 便很容易引起省内民众的关注。随着电视节目的持续播出, 收视群体的形成与收视率的攀升同步的, 且相对稳定, 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本土认同。
(2) 以群众关心关切事件为出发点做新闻。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民族很多, 幅员相对辽阔, 地域比较广, 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浓厚的特色地域文化, 同时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方方言。
在人类生存、发展与繁荣当中, 语言是最主要的体现。这对人类社会的维持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以东北的方言作为例子, 方言性播报很容易拉近地方人群与节目本身的距离, 使人产生亲切感。
同时, 方言类节目就像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一样, 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对后人了解中国, 了解各地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窗口和平台。
(3) 新闻播报方式的转变。
方言新闻节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方言播报的亲民性, 方言无法达到普通话播报的正式性, 往往采用了“说新闻”甚至“侃新闻”的方式, 其特点就是将人际传播引进大众传播来, 强调播报新闻不是读, 而是说和讲。“说新闻”秉持平等互动的传播定位, 使用平民视角, 运用平民化的语言, 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 强调了传播过程的人际化、人性化和轻松化。
(4) 播报内容主题本土化。
方言播报类的新闻节目在其内容上有了与以前的新闻节目不同的创新与发展, 其更多的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等类的“软新闻”、“民生新闻”。例如我省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中做播报的内容大多都发生在普通市民身边, 这些新闻的主角不再是以前新闻节目中的政治家、领导者, 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大众, 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他们的问题很多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因此这类新闻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同时, 其播报新闻的角度更多的是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 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 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审视新闻, 判断新闻的价值。这样, 也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民众的共鸣, 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其次, 任何形式节目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在前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瓶颈, 方言新闻节目也不例外。
(1) 节目影响范围小。
作为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 其使用范围已经被其先天的特性界定了。也就是说, 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文化种类的表现形式, 只能在可以了解该语言和该文化的范围内使用,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容易让人接受, 即使是其他地区的人可以听懂, 也无法理解方言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而造成误会。这就决定了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播出与使用, 只能控制在一个仅仅面向特定区域内播出的电视台里, 即地、市级等播出范围较小的电视台, 而不适合大范围播出, 即便在特定频道内播出, 在方言的使用上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 有原则。
(2) 方言的随意性。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家园。相对封闭的语言空间, 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视野。方言不具备专用语言的正式性, 往往更通俗, 甚至有俗气之语。使用方言播报新闻, 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俗气之语。这让节目本身的常规标准水准大打折扣, 所以方言播报对主持人素质和把控能力有更高标准的要求。用方言来交流和传播, 人的视野局限性必然只能这样的方言区域。就目前此类新闻节目的内容来看, 大多也小市民级别的新闻, 甚至有些新闻是离开村儿里事就无法进行。眼界不开阔, 内容不大气。节目虽有较高的收视率, 但铸就的是精细与小气的品质。
(3) 造成与本土异乡人的疏离。
在中国已经是推行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 城市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各地区的人融汇交流, 也同样带来了文化上和语言上的交流。当大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时候, 信息的交流是畅通无阻的。即便是那些非本地的居民, 也享有信息交流上的平等权。可是在方言播报新闻的情况下, 尽管表面上所有人都拥有信息共享的权利, 可实际上, 那些不懂方言的人获得重要信息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 他们享有信息的权利也已经被人为的剥夺了。无法体会到本地新本特有的幽默属性, 往往使异乡人自然疏离本土化新闻。
方言新闻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样, 尽管其容易得到一个组群的支持, 也必然在同时受到另一个组群的抵制。
(4) 方言新闻内容有待丰富。
就节目形式上的创新而言, 方言播报新闻的确是一种突破,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就目前的方言新闻节目而言, 内容大多是些社会新闻, 虽然有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的行动, 但都仅仅限于一些社会事务上, 真正涉及到公众的政治权力、事件深层背景的新闻很少, 这也是方言节目想要继续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方言新闻对编辑记者专业素养是个大的考验, 既要有本土知识, 又要放眼全局, 要有新闻本土转化的敏感性, 同时要大胆, 且心中有标准。
(5) 收视群体单一。
方言类的新闻节目还必须注意到, 尽管现在这些类型的节目大都有着较高的收视率, 但仔细研究其受众构成后会发现, 这些人大都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人, 也就是说, 这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还是很难预料的。如何增强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培养青年人的观赏习惯, 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 方言类新闻节目还存在一定地位问题和瓶颈, 只有突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从细节和根源上完善节目本身, 节目才真正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成为新闻节目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摘要:当前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的窄播化倾向日益明显, 独特的方言文化圈现象为方言新闻节目提供了成长和成熟的现实土壤, 无论是从市场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看, 方言新闻节目都有其发展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方言新闻节目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激烈争论展开讨论。
杭州方言节目发展与研究 篇7
在语言学中, 双层语言指在特定社会中存在两种紧密联系的语言, 一种具有更高的威望, 通常被政府所使用, 或在正式的文本中使用;另一种威望较低, 常作为方言口头使用。威望较高的语言具有更规范的形式, 其形式和词汇经过筛选以不同的面貌进入方言中。查尔斯·福格森发表于期刊《词语》 (1959) 的《双层语言》一文, 认为双层语言是特定社会中存在两种语言的现象, 其中之一被称为H, 即威望较高的语言, 另一语言被称为L, 即威望较低的语言。
由于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 存在交流隔阂和障碍, 这种状况对经济流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利, 因此新中国建立以后, 国家大力推行普及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与方言原无高低之分, 更无高雅与低俗之分。只是在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 方言的使用范围、使用人数和使用环境三个方面都在明显萎缩。总体来说, 在杭州, 普通话具有较高的威望, 属于H, 而方言只是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区域内, 威望较低, 属于L。然而, 在普通话越来越普及的今天, 一些地方上的方言类节目, 却异军突起。笔者就这一有趣而富于争议的话题, 谈谈观点。
二、双层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角色转换
普通话作为高层语言, 在中国占有统治地位, 而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有益而重要的补充, 位于次要的地位, 是低层语言, 它们同时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 如何解释在某些地区的新闻领域, 方言反而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呢?事实上, 这只是双层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角色转换。因为所谓的高层语言与低层语言都是相对而言的, 而方言在某些领域也确实有普通话不可比拟的优势。
1. 从方言本身具有的口语化特点来看。
方言作为一种低层语言,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 往往没有相关的书面语与之相匹配。但是, 正是这种草根性, 使得方言更具备口语化特征, 或者说方言就是为了日常交流的口语而存在的。新闻播报是通过口头播报完成的, 这就促使方言这一低层语言在这一领域可以把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一种优势。方言具备更多的口语词汇, 并在百姓中广泛流传, 广义的口语词汇包括一些覆盖面较大的北方方言词汇, 港台流传过来的新词语, 等等。因为口语词汇更形象、生动、明白、干脆, 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其中丰富的联想和比喻还充满来自生活的智慧和幽默, 说起来音韵悠扬、朗朗上口、声声入耳, 因此恰当地运用到社会新闻中会达到朴素直白、生动有趣的效果。
2. 从方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语境来看。
从多元文化语境, 特别是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思考影视方言的流行现象, 有一定意义。后现代社会不再是“一元定论”的社会, 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状态, 人们已经厌烦了过去讲稿似的播报形式。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过去那种政治味浓厚的信息, 受众更需要从电视上找到一种消遣娱乐, 缓解工作和生存带来的压力。他们需要暂时放弃严肃、高雅, 而寻求轻松、流行、时尚、刺激。他们希望从电视上得到生活的调剂、情感的交流参与、角色的认同和自我身份的肯定。比如同样在杭州电视台, 一套的新闻节目叫《杭州新闻联播》, 基本上延承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风格, 主持人在上面正襟危坐照着文稿播报新闻内容, 这与杭州电视二台新闻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中主持人翁晓华主持节目时, 身着地方特色的服装, 手拿折扇, 连笔带划, 嬉笑怒骂地评述新闻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3. 从方言所代表的语言忠诚度来看
方言除了作为底层语体的语言交际作用外, 还代表着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地方凝聚力。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方言则是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从社会心理和语言心理来看, 方言又是民系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同属一个民系的人民对自己的方言有一个“语言忠诚”问题。每一个民系都有忠诚方言的倾向, 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杭州话作为江浙吴语重要的一支, 具有很高的语言忠诚度和区域认同感。“语言忠诚”和“民系认同”是汉语方言长期保持独立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忠诚”和“民系认同”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强, 这是为什么方言类节目在中老年人中受欢迎程度越高的原因。
4. 从方言所承载的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来看。
方言是灿烂多姿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载体之一。方言是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脊梁, 例如越剧的方言基础是浙北吴语;滑稽戏用上海话;评弹用苏州话, 如果改用普通话, 这些剧种将失去生命。电视类节目也一样, 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幽默词汇可能只能用本地区的方言表述。如杭州话中的“熬稍熬稍” (快点的意思) 、木姥姥 (很多) 等, 观众在听到这些词汇时更容易接受媒体观点。普通话虽然是一种强势语言, 但它作为一种官方的正式语言, 缺乏草根性, 因此在某些区域往往显得严肃有余, 而活泼不足。
综上, 当方言的这些特点在新闻节目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时, 方言与普通话便在这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错位, 但这种转换只是临时的, 也局限于某一地区, 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普通话的上层语言的地位。因此, 对于这种现象应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不应绝对否定方言的优点。
三、双重语言系统对方言节目的指导意义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因此, 方言在新闻语体中的运用除了积极作用外, 但分寸把握不当也会有负面作用。那么, 方言节目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这要从双重语言与双层语言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1. 方言新闻的受众选择。
“双重语言”是就语言的使用能力而言的, 即社会成员个人有能力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 例如在杭州人基本上具备杭州话和普通话两种语言的使用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称为双重语言人。双层语言现象是就语言的社会功能而言的, 即在同一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中,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并存的现象,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在语言使用上有层级之别。双层语言现象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方言区的居民大多也会说普通话, 因场景不同选用普通话或本地方言。杭州是一个典型的双层语言社会, 即在公共场合通常使用普通话。在另一些私人场合则流行杭州话。用杭州方言讲新闻, 对绝大部分杭州受众来讲不是问题, 但是, 随着现在中国人口的迁移, 中国广大的不发达农村地区居民逐渐涌入东部发达城市, 杭州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基本达到了1∶1的比例。虽然这些外地人口同样也具备双重语言能力, 即普通话与他们家乡话的能力, 但是, 如果说他们来杭州不是很久或是还没融入到杭州主流生活圈的话, 则基本上很难具备说杭州方言的能力。这样, 用杭州话播新闻就剥夺了他们看新闻的权利, 对他们平等享受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权利都是不利的。笔者认为, 方言新闻只能在个别频道播出, 如果大家一味为了追求收视率而上方言节目, 就有悖普通话作为上层语言的原则, 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现在杭州电视台除了二套以外, 其他都采用普通话播新闻, 这就兼顾了社会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很好地体现了倡导和谐社会的特征。
2. 使用语码转换技巧, 保证方言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语码转换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形式, 是指在同一次交际中说话人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 即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诱因很多, 主要包括交际环境、角色和话题的改变及不同参与者等情节因素。引起语码转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角色关系。角色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的人相互交际的过程中, 当参与者出现角色转变时, 为了保持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一致性和同等关系而进行语码转换。
“说新闻”体现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口语化色彩较浓, 句式短而口语词汇多;常用活用或非常规的修辞手段, 采用“拟交流”句式和语态, 传播者的主动给予感和交流感增强, 语调自然。但是, “说新闻”仍然有别于街市上极为随便的“交谈”。方言口语中有杂质, 有的显滑稽, 用得不好难免有失真诚和礼貌, 如果坊间大白话用得多了, 超过新闻所能容忍的尺度, 那样消息的语体性质就会发生异化, 由准确、简洁、明快滑向模糊、啰唆和游移, 甚至让人们对新闻来源发生怀疑, 有悖新闻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受众就可能失去对新闻传播的信任, 甚至可能动摇新闻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在一些新闻的关键性描述上, 应该使用码语转换技巧。
如果在播报新闻过程中发现杭州话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当他们认为杭州方言中不存在这类词汇时, 就应该自动切换到普通话表述。我们是在用方言讲新闻, 方言只是手段而传递新闻信息和媒体观点才是目的, 所以不能本末倒置, 方言是服务于传播这个目的的。
四、结语
方言节目的开播, 给广大观众提供了普通话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颠覆了传统的播报主持方式, 打破了普通话节目一统天下的局面。方言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产, 在一些地区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并且具有很多普通话所不具备的优势, 也是其最有益的补充。但是, 这种方言节目在特定地区的热播, 并不会颠覆普通话作为上层语言的地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方言节目是作为一种特色节目来播出的, 在杭州及一些地区的热播只是上层语言与下层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角色转换, 并不能永远改变他们的历史地位。而且, 由于方言本身的局限性, 仍然需要注意他的使用场合和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码语转换,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方言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语言功能。因此, 方言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 它们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我们并不大力提倡发展方言节目, 但也不能扼杀它。在肯定普通话作为上层语言的同时, 倡导保护方言, 发展方言, 使方言世代传承, 与普通话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Ferguson, Charles F.Diglossia[J].WORD, 1959 (15) :325-340.
[2]褚克非.形式创新的多元性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12) :32-33.
[3]顾芳芳, 韩燕, 王健.用杭州话说新闻:城市电视台新闻本地化的思考[J].新闻实践, 2004 (4) :40-42.
[4]蒋金运.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80-83.
[5]邵培仁, 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节目的疑虑与拷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27-31.
[6]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J].修辞学习, 2006 (6) :1-8.
[7]张颂.关于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的几点想法:媒体与语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论方言节目存在的必要性 篇8
新中国建立后, 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地域间的交流沟通, 大力倡导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并将之作为教育、窗口行业、广播电视媒体的标准用语。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全国推广了普通话等级测试制度, 对学校、媒体、服务业、政府部门要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普及, 方言所受到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方言的使用范围、使用人数和使用环境都在逐渐减少, 尤其是在影视节目中, 方言的使用还受到限制, 方言节目也较为少见。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 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时代。在这个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时代背后, 是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大背景。“后现代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边沿对中心的解构, 就是多元化、平面化, 是对深度与崇高的怀疑和疏离。后现代文化脱离了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历时性的发展模式”, “不再是以往那种‘一元定论’的社会”。从反映在影视节目的语言领域来看, 就表现为作为某个特定地方特定语言的方言, 观众对本地方言广电节目的热衷和对普通话节目的疏离。传统的影视节目形式以庄重、严肃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更喜欢轻松与时尚的节目, 人们希望影视节目能够为他们提供消遣娱乐、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角色认同的文化新方式。而在方言影视节目中, 原汁原味的生活现象, 听起来感觉“粗陋、俗气”的方言, 却给人们带来了亲切、独特的感觉, 顺应了部分人对文化多元化的内心诉求, 自然地为这部分受众所喜闻乐见。
方言节目的内容多是表现百姓生活, 像家长里短、邻里之间、奇闻逸事、各地见闻等等。主持人也往往脱离了播报新闻时的严谨庄重, 以诙谐的语言、得体的态势语言, 甚至表演的形式融入其中, 让观众容易接受, 使得貌似严肃的播报变得更加亲切。
方言是无法取代的独特地域文化产物
方言节目由于其地域特征受到了所在地区观众的喜爱, 这种现象在粤语方言区尤为明显。在粤语方言区, 粤语的使用相当普遍, 覆盖面广, 而普通话的传播却较为有限。粤语的强有力影响, 使得非粤语地区的人们感到在交往过程中的不便, 但如果因为这种交流的不便就否定方言节目的制作却是不合时宜的。
方言是不同地域文化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它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语言的地方变体形式。通俗地说, 方言就是那些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以地区、族群等划分的“小众化”语言。方言是中华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座巨大宝库, 是地域文化在历经岁月时代的变迁后凝聚而成, 有着历史的积淀,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每种方言都保留着历史文化的特有印记, 如二月河笔下的南阳方言, 传递着南阳地区的特有风俗文化, 带给我们对该地区的独特印记。而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以关中地区独有的文化历史和方言, 展现了一部厚重的关中历史画卷。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以武汉为生活背景, 塑造的众多人物中, 武汉话的使用展现了这座江城百姓性格中直爽、热辣、火爆的性格。言语有着任意性, 新的言语、新的语言表现形式不时在出现, 新的言语被使用得多了也就变成了局域性的方言 (地域和行业) 。标准的普通话, 是我国语言流通中最具强势的语言, 尽管大多数人都能够听说普通话, 但普通话还是无法取代方言。
在方言电视节目中, 不同地域的语言、民间俚语, 展现了民间语言的文化精髓。方言节目就像变化多端的万花筒那样多姿多彩, 它是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 把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文化留存下来, 为我们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提供了真实的生活窗口和开放的平台。
在现代汉语的分类中, 全国的不同地域使用着七大方言体系。方言的分布区域广, 不同的方言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方言的语音。方言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社会发展, 人际流动、普通话的学习等各方面的制约, 在现代社会中, 大城市中使用方言交流的情况在逐渐减弱。而方言的衰落也显示着方言所沉积着的地域文化文明的衰落, 这对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利的。方言节目对于保存地域间独特的语言形式, 继承和发扬语言的精髓有着重要的彰显作用。方言是本地地域文化的最佳载体。地域文化的表现离开方言就难以形象生动, 只有用方言才会有最恰当的表达形式。而方言所在地的一些俚语、俗语, 更是只有方言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 离开了方言, 一些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将难以得到形象的表现。
方言是影视节目应对竞争的一种有益尝试
方言有着独具风格的地域特征, 有着丰厚的生活基础。在如今的分众传播时代, 方言节目借助亲切家常、形象诙谐的方言, 利用文化认同感, 能有效提高区域内收视率。
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 通过和学生沟通, 笔者发现:我们的校园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可他们对家乡话却并不鄙夷, 对方言有着特有的亲切感, 对本地区的方言节目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像河南方言版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河南有线九频道的栏目《村长开汇》、河南方言电影《不是闹着玩的》他们都会经常观看, 对其中语言的妙处, 常常会忍俊不禁。
方言节目形式较为多样, 有新闻或谈话节目、方言类的情景剧、方言类戏剧等形式。像广东电视栏目的《630新闻》、杭州电视栏目的《阿六头说新闻》、重庆电视栏目的《雾都夜话》、河南有线九频道的《村长开汇》等等。各省市电视台都在积极利用方言节目增强电视节目的竞争力, 以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在上世纪80年代, 著名电影导演谢添曾经拍摄了一部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 由著名豫剧丑角表演艺术家牛得草主演, 由于这部电影故事性、现实意义突出, 演员表演精彩, 在全国“第四届百花奖”中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 一时间风靡全国, 观看人数众多。而剧中独具韵味的河南话也让许多人津津乐道, 男主角的一句河南话“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也成了很多人学说的一句河南话。
2010年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手机》, 剧中通过北京城和洛阳乡下两条生活场景的穿插, 反映了手机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 在国内有很高的收视率。这部剧在纽约的华人圈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们都关注着身边的朋友是否看了这部剧, 还竞相模仿着剧中人物所说的河南话。华人作家陈九在其博客中针对这种现象写道:“《手机》固然是一部少有的优秀电视剧, 但它真是我们学说河南话的全部理由吗?严守礼不过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让我们把深藏的、对故乡割不断的思念宣泄出来。这次, 碰巧是河南式的。”
方言节目带动了电视节目的创新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制作方言版节目, 能带来节目内容、栏目的整体策划以及文化内涵的一系列变化, 推动电视节目的创新, 从而有效地提高收视率。
方言节目能够赢得受众, 固然和它的语言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方言节目竞争的核心在于本地化特征。在和学生了解他们所熟悉的电视栏目时, 像河南台的《村长开汇》, 学生们都经常收看。通过栏目的内容, 我们可以得出, 学生喜欢看方言类节目, 不仅仅是因为方言的使用, 还有节目内容和身边生活的贴近、所选事件对受众的兴趣吸引等等。“形式突出”、“内容为王”, 这些新闻竞争要素对方言节目起着指向的作用。
《阿六头说新闻》的制片人翁晓华阐述制作这档节目的理念时说:“我们做电视新闻的人必须把新闻价值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上。而最能体现受众兴趣的话题莫过于社会新闻了。我们从平民百姓的兴趣点去编排新闻内容, 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变成电视屏幕上关注的重要领域。”由此可见, 方言节目只有认识到服务于民众, 让百姓喜闻乐见, 才是提高节目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电视节目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才能够成为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形式。
正由于人们对方言的认同感, 制作方言电视节目, 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像河南电视台经常邀请本土相声演员范军主持节目, 范军在主持节目中经常发挥其语言优势, 娴熟地使用多种地方方言, 使得观众赞叹不已。范军和其搭档亚峰在河南电视剧频道主持了一档河南本土的脱口秀节目《稀饭泡菜》, 这档节目的突出特点是两个主持人用河南普通话播讲, 借河南生活元素, 引发观众领略河南方言的幽默, 认同本地的地域文化色彩。在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中, 主持人安峰和周志华, 按照自己的语言风格组织稿件、评说新闻, 用杭州话的谐音俚语俗语播出新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方言的地域性和百姓的乐于观看, 积极制作有特色的方言节目, 成了各地方电视台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节目形式, 在发扬地域特色上方言节目的优势显而易见。
方言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对普通话的传播影响有限
方言节目流传于一定区域, 在语言媒介中, 方言始终处于支流的地位。普通话作为我国推行的全民语言, 始终占据着语言的主导地位, 方言和方言电视节目, 不会削弱普通话的优势地位。比如在粤语方言区, 普通话被称为“国语”, 这说明了粤语群众对普通话强势地位和权威性的认同感。
语言在流通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 普通话中的很多词汇来源于方言, 比如“酒楼、打工、炒鱿鱼”等来自粤方言, “尴尬、懊恼、垃圾”等来自吴方言。方言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吸收了普通话中的许多词语, 废弃了一些不雅的粗话和词汇。
针对方言节目对普通话传播中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各地方电视台在制作节目时也注意采用一些更为恰当的方式。比如在方言节目播出中打上普通话字幕, 使不懂方言的观众不受影响, 控制方言节目的数量和时长。这些积极的措施, 既保证了普通话的传播, 也为观众了解本地文化、熟悉方言提供了好的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 方言区的人们使用方言交流仍是一种普遍现象, 方言在特定地域内传播着信息, 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和沟通。而能够娴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群众也越来越多。这样看来, 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 方言仅仅是本地域范围内的一种交流的语言, 并不适合在全国通用。
方言节目还在继续着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积极引导方言电视节目朝着积极、健康、独特性的方向发展, 应该是方言节目的美好前景。方言节目应该成为影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方言和普通话各具特性, 能够和谐共处于影视这个媒介中, 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享受。
参考文献
[1]刘艳.方言电视节目的“利”与“弊”[J].新闻爱好者, 2008 (1) .
[2]苏祝平.方言电视节目:在普通话推广与地域文化传承之间[J].现代传播, 2007 (2) .
[3]龚小平.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窗, 2007 (4) .
[4]柯玮倩.从方言电视节目的现状看方言主持人的发展空间[J].南方论刊, 2009 (1) .
[5]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6]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