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气氛(精选12篇)
学校气氛 篇1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能合理正确地开展教学活动,更要善于激活课堂气氛。在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能够放松自己,摒除焦虑情绪,激活自己的求知欲,真正融入课堂,在课堂上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何在职业学校化学课堂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在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1 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更能激活课堂气氛。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把学生当成是容器,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已经行不通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协调师生之间在理性、情感方面的动态过程。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育人理念,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并不能主宰学生的一切,而应该在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只有具有平等的理念,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不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往往采用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不尊重学生的隐私,对学生嘲讽甚至体罚。这样的行为无疑会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试想,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这样的老师的课?教师应该做到和学生加强交流、沟通、互动,尽可能多了解学生。有可能的话,积极参加学生的一些班集体活动,对学生的活动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位老师,从而喜欢这位老师所上的这门课程。
2 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和失败。因此,制定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气氛的前提。由于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的区别,职业类学校化学课堂更需要有明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从而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不加选择生搬硬套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不仅不能激活职业学校化学课堂气氛,而且更容易造成化学课堂教学的严重失败。由于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水平也相对参差不齐,所以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不同的层次,努力克服一切弊端。
3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离子键形成时,由于微观粒子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电子得失过程,通过动画可以形象地演示范例,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变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就形成了离子键。例如在讲解化学材料一章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前沿材料的录像,同时配上讲解这些材料的用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有趣的学习。
4 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1)恰当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合理而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是激活课堂气氛的良好手段。例如在讲授《氯气》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氯气泄露事件而导致危害的视频,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氯气性质的好奇心,也激活了课堂气氛。再比如讲授《苯及其同系物》时,很多老师都会通过这样一个名人轶事引入:凯库勒致力于研究苯的结构时,在研究的道路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因为过度疲劳而进入梦乡,在梦中得到启发,推导出苯的凯库勒式结构。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是要付出汗水的。在引入有机物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就热点事件“三聚氰胺”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也可以在上节课中遗留下若干“疑点”,借“疑点”导入新课。恰当的导入方式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又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采用何种引入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当然,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注意整体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盲目地追求趣味性不仅不能激活课堂气氛,更有可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激励主动参与,实现有效教学。化学教学过程是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化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的探索。在进行书本第五章第四节《复合材料特殊材料》的教学时,书本材料类似于阅读材料,如果只是读读讲讲很难激活课堂气氛。笔者做了如下处理:先在上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其中一类材料的图片、性质、用途等的收集整理,且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正式上课时,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通过多媒体向全班学生讲解。由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整节课的气氛也很好,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的知识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能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3)多种评价方式,激励为主,使学生想学。提问回答是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对于课堂提问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于贴切的回答,单纯的表扬并不适合高年级学生,在表扬的同时,适当给予润色,会留给学生对知识点的更深刻的印象;对于不当的回答,要在合理评价的同时给予鼓励。师生沟通流畅,就会提高课堂气氛。因此,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评价,重视评价在学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创设一个和睦、融洽、协调的课堂氛围。
摘要:职业类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化学是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化学教师注重激活职业学校化学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关键词:课堂气氛,激活,和谐,评价
参考文献
[1]张会江.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4).
[2]李佳颖.对化学教学论中案例教学效果的探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学校气氛 篇2
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品,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天空中的烟花五彩缤纷,笑得大人、小孩笑开了花,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对联,比如说:风雨此刻静,祝福凭君裁!春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就是收红包了。
春节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屋里吃年夜饭的人也不例外,他们围成一桌,亲戚朋友团聚着,桌上摆着丰盛的年夜饭,有美味的烤鸭,鲜美的饺子,吃了好运滚滚来,他们有说有笑,欢声笑语在屋里飘荡着!
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着礼花去楼下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有足球的,有蝴蝶的,还有奥特曼的。不过,我有点胆小,总是刚点上火就跑。我们玩得非常开心,直到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全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看着这么多的压岁钱,我暗自高兴,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和谐气氛 篇3
首先,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的持续发展,关注他们的情感因素——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其次,教师还应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再次,教师还应在英语教学中,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卫生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就是“积极情绪原则”,所以教师应从每节课的开头就力求气氛热烈,为整节课的成功开好头。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特别是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
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让学生学会预习,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重中之重。第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确立奋斗目标,勇于实践,善于思考,自控力强,充满自信,怀着满腔的热诚去学习英语。第三,学生更新观念,勇于提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特别珍贵的品质。第四,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采用新颖活泼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让学生结合实际情景,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既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学、演结合,活泼有趣,生动高效。如做多条问答题时,可以让一名学生手持话筒站在全班学生面前,接受台下学生的随机采访,也可让另一学生也站在台前,进行独家采访。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升华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
学校气氛 篇4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个体承担较多内部心理冲突和外部压力的关键期,其危害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开始呈稳步增长,严重影响个体发展与社会适应。青春期激素水平的上升和生理发育的加速易导致人际困境和性别角色认同障碍;高涨的独立自我意识开始对父母权威发起挑战,导致亲子冲突,增加攻击行为;相比成人更易对压力事件进行负向思维,并自我否定,进而遭遇焦虑、抑郁、惊恐等情绪障碍;而负性的社会环境如贫困、社会无序等会阻碍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容易招致反社会行为。这些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容易导致青少年高学习倦怠和低学业成就感。虽然初中生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不利的外部环境增加了他们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但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个体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品质。
儿童发展的心理韧性模型[1]认为不利处境并不必然导致问题的产生,儿童仍可能发展良好甚至超出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关键在于个体是否拥有应付风险或应对不利环境的保护性因子,包括外部保护性因子和内部保护性因子。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受到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的制约,是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学校气氛是指学校生活的质量与特征,是组织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影响[3],包括氛围、价值、文化、资源与社会网络等。[4]有证据表明个体感知到的良好学校气氛可以扮演一个保护性因子,调节危险因素对个体情绪和行为适应的不利影响[5],同时有助于积极同伴关系可能性的最大化,以及对抗、侵犯行为和同伴拒绝可能性的最小化。[6]大量研究证实了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与个体社会心理适应和学业适应关系密切[7],学校气氛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影响。[8]
个体发展的保护性因子不仅包括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还包括一系列个体因素。其中,心理资本对个体良好行为和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包含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与韧性四个核心要素。无论是从理论的构建还是从实践的验证来说,心理资本的四个核心要素同心理资本一样,是属于相对稳定的类状态变量,具有可塑性和可开发性。而且这四种个体力量(Personal Strength)的协同效应通过影响个体认知、动机与行为优化个体执行结果,会比单个要素产生更广泛、更有效的激励效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均能够正向预测学业成就。虽然这些研究为心理资本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业促进提供了初步证据,但心理资本如何与学校环境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以学校气氛为背景,通过关注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就的直接预测作用,探讨促进农村初中生学业成就的机制。本研究认为初中生学校气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是通过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间接作用得以实现的,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在学校气氛和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本研究将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同时纳入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不仅完善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而且可以为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干预提供实证支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780份,回收问卷768份,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752份。其中男生251人(33.4%),女生494人(65.7%),性别信息缺失7人(0.9%);双亲无外出361人(48%),双亲均外出252人(33.5%),仅父亲外出85人(11.3%),仅母亲外出49人(6.5%),外出状况信息缺失5人(0.7%);初一245人(32.6%),初二255人(33.9%),初三250人(33.2%),年级信息缺失2人(0.3%)。
2.研究工具
(1)学校气氛量表。采用葛明贵编制的初中生版学校气氛问卷[9]。问卷分为学业压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与纪律、发展的多样性五个因子38个题项,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知到的学校氛围越好。本研究的Cronbachs系数为0.917。
(2)心理资本量表。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资本量表。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最后形成自控力、宽容、希望、自信、乐观五个因子22个题项的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例题“如果发现自己处于困境中,我能想出办法逃脱困境”。心理资本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57,各因子的Cronbachs系数在0.653—0.804之间,重测信度为0.917。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资本水平越高,本研究的Cronbachs系数为0.834。
(3)学业倦怠量表。采用吴艳、戴晓阳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10]。问卷分为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三个因子共16个题项。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倦怠程度大。本研究的Cronbachs系数为0.855。
(4)学业成就量表。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测量学业成就,要求农村初中生对自己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上的学业表现进行评定。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业成就的主观感知与实际考试成绩关系十分密切。采用Likert 5级评分,1表示“非常不好”,5表示“非常好”,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学业成就水平越高。
3.施测程序
通过联系广西5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与各班班主任取得合作,放学后将学生统一集合在学校的大教室进行集体施测。问卷由研究者及受过专业训练的3名心理学研究生发放。发放前由研究者统一宣读指导语以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向参与者说明:本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对收到的数据绝对保密;根据自愿原则,参与者可以随时中止问卷调查;强调此次调查的匿名性,并告知答案并无对错之分,只需按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即可。问卷填写时间约为15min,当场收回,这些方法都可较好控制共同方法偏差。
4.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Mplus7.0进行Harman单因素法和单一的共同方法因子控制法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和多重中介模型的Bootstrap检验;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与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论
1.变量的结构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依据Podsakoff等人对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方法[11],选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本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设定一个公共因子,使所有测量项目均符合于这一公共因子,若模型拟合良好则说明存在一个可以解释大多数变异的方法学因子。由表1可知单因素模型各拟合指数并未达到拟合标准,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可以解释大多数变异的方法学因子。然而,单因素模型不太可能会有良好的拟合数据的情况,因此,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加入“无可测方法学因子”的方法[12]进一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的效应。如表1中的五因素模型所示,尽管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结果(Δx2=12.025,Δdf=4,P<0.05)显著优于四因素模型,但x2受样本量的影响较大,即使微小的模型拟合变化也会造成x2的显著变异。因此,本研究借鉴Cheung和郑建军等人[13]的做法,当模型拟合指数变化介于0.01—0.02之间时,可视为两模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除x2/df相差0.02之外其他拟合指数均相等,可认为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在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之前,先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以便从整体上了解变量的整体分布形态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如表2 所示:学校气氛与心理资本(r=0.508)、学习倦怠(r=-0.459)、学业成就(r=0.288),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r= -0.571)、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r=0.444),学习倦怠与学业成就(r=-0.428)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为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在学校气氛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过程中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提供了数据。
3.学校气氛影响留守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多重中介效应
在相关分析中,虽然性别与学业成就(r=0.181)、年级与学校气氛(r= -0.162)、学习倦怠(r=0.147)均呈显著相关,但它们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2,且显著性也低于各主变量,表明人口学变量并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时候将不考虑人口学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Preacher和Hayes[14]认为三步回归法只能逐个检验中介效应且无法处理测量误差造成的缺陷,对于多重中介效应的检验并不适用,所以本研究采纳方杰与温忠麟等人[15]的方法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式分析多重中介效应。本研究将四个变量全部带进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为了更加准确地估计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对研究模型进行估计时,首先构建完整的路径模型,即形成学校气氛—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学业成就)、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学业成就)、学习倦怠—学业成就心理资本—学业成就的路径系数自由估计。 在完整路径模型中,学校气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β=-0.053)无统计学差异。
根据SEM构建原则,模型中的不显著路径会对模型拟合产生负性影响,也不符合模型简约原则。因此,研究者去除完整路径模型中的不显著路径,并将完整路径模型与竞争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进行比较,以选取最优模型。如表3所示,相比于模型A,模型B的各项拟合指数略优于模型A,利用嵌套模型的似然比检验,同时采用温忠麟等人[16]对大样本x2检验的建议,结果x2=0.909,df=1,P>0.05,表明模型A与模型B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接受路径更为简约的模型B。模型的标准化解如图1所示。
注:模型A为完整路径模型;模型B为移除学校气氛影响学业成就路径后的模型。
4.多重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
采用Bootstrap检验,重复取样2 000次,计算95%的置信区间。从表4可知,心理资本完全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051,0.368],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链式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044,0.281],这两个区间均不包括0,验证了心理资本、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在学校气氛与学业成就中的中介效应;学习倦怠完全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005,0.127],此区间包括0,说明学习倦怠在学校气氛与学业成就间的完全中介效应不显著。
四、讨论及建议
1.心理资本在学校气氛与学业成就的完全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资本完全中介效应表明学校气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完全通过心理资本的间接作用实现。心理资本这一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值最大,说明学校气氛最主要是通过提升心理资本进而促进学业成就的提高。作为由环境变量转化为行为结果过程中重要的中间变量,心理资本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培养个体宽容的品质,学校对学生发展多样性的挖掘有助于自信、希望与乐观的提升,有序的秩序和严明的纪律能够促进自控力的培育,而宽容、自信、希望、乐观与自控力等个体力量的增强对个体学习能力的改善、学习环境的把控以及学习问题的解决具有正向意义,从而促进个体的学习成就水平的提升。
2.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在学校气氛影响学业成就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链式中介效应表明学校气氛可以通过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双“桥梁”作用影响学业成就。学校气氛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资本,说明本研究中的学校气氛对留守个体而言属于保护性因子。高心理资本者可充分利用外部保护性因子(良好的学校氛围)与内部保护性因子(宽容、乐观等个体力量)掌控不利因素对自身的负性影响,改变消极的观念与状态,保持积极的情绪与学习习惯,提升学业成就水平;而低心理资本者则会夸大不利因素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减弱利好环境对自身的积极效应,强化身心耗竭状态,增强学习倦怠程度,阻碍学业成就的保持与提升。
3.启示与建议
学习倦怠和学业成就是评估初中生是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业成就的提高,更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便将来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初中生的特殊发展阶段以及不利的发展处境给青少年个体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社会应该给予农村初中生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本研究结果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业成就、降低学习倦怠水平的教育干预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一,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校气氛。良好的学校气氛可以作为农村初中生的保护性因子,一方面不仅可以减少抑郁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缓解消极情绪对学习和生活的不利影响,而且和谐的学校环境氛围有助于同伴的良好竞争与合作,降低学习倦怠水平,提高学业成就;另一方面良性的学校气氛也有利于农村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提高。第二,充分利用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其外化问题行为,而且能够在外部环境不利情况下对儿童的情绪适应起到补偿作用。虽然心理资本对危险因子的抵抗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初中生情绪适应与行为改善。
摘要:为探讨学校气氛影响农村初中生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使用学校气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对752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学校气氛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学校气氛与心理资本、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学校气氛与学业成就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在学校气氛和学业成就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学校气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既可以通过心理资本的完全中介效应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双重中介效应发挥作用。
感受圣诞气氛作文 篇5
这个周六是个非常开心的日子。我和妹妹、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先帮奶奶过了一个很愉快的生日,然后我们就开车去我盼望已久的地方――天一广场,一路上,我们都欢声笑语的,很快就到了天一广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可是妹妹又抢着下车了,哎,这个妹妹总是这样,什么时候她才能懂事呢?
来到了广场边,我兴奋极了,我的心好像都在怦怦直跳。“快看,快看。”耳边响起了妹妹的叫声,我向上看了一下,惊叫起来,爸爸妈妈问:“怎么了?”我手指着一座塔说:“看那边。”妈妈也惊叫了一声:“哇,好漂亮,待会儿我们上去玩,好不好。”“好!”我和妹妹不约而同的喊出这个字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我们决定先去找圣诞气氛最浓的.地方。我们一边走,一边找,看见很多商店都有圣诞树和驯鹿,还有礼物盒。我印象最深的圣诞树是一棵非常普通的树,只是在上面装饰了一颗金星,不过后来我和妹妹用玫瑰花瓣装饰了一下,变得特别漂亮了。我最喜欢的驯鹿是一只白色的扎了一个亮晶晶的蝴蝶结的小鹿,非常可爱。
最后我们穿过了用很多红色花环装饰的拱门来到了那个塔上,就是一开始看到的那个,我们还和一些人一起钻到了塔里玩耍,最后,爸爸还帮我们拍了好多照片。
冬日气氛分外热 篇6
1 圣诞特色 节庆佳肴
要感受圣诞的欢乐气氛,当然要从尽情享受各国美食开始——地道家庭式意大利餐厅“班妮”的主厨带来她家乡的圣诞特色佳肴:菠菜汁帕玛森奶酪布丁、焗火腿果仁味羊奶干酪意式面;而全天候活力四射的美食市场“盛宴”还奉上环球美食,包括波士顿龙虾、新鲜生蚝,让你不知如何取舍。
2 “鲜”佳肴 亚洲特色火锅
吃罢环球饕餮,还要留着点胃口来尝亚洲风味美食,这间富有现代时尚感的海鲜火锅餐厅——“鲜”为传统的西方节日佳肴注入亚洲特色,有品类丰盛的鲜活海鲜,如海鲈鱼柳、象拔蚌仔、蛏子、鲍鱼等,当它们从各式东南亚锅底里被涮过之后,那美味令人叫绝。
3 下午茶散发冬日暖意
圣诞季的味蕾少不了甜点的伺候,“喜柏”酒廊早已备好了富浓厚圣诞气氛的下午茶精选套餐及甜点:圣诞蛋糕、圣诞馅饼、蛋酒姜饼、朱古力栗子蛋糕配特色姜饼、千层酥带子香草枫糖火腿等等精致独特的节日甜点,让你在冬日里感受到格外的暖意。
4 愉悦身心的户外泳池
吃喝享乐之后,去泳池畅游一下吧,酒店的三个户外泳池环境休闲,是愉悦身心的天堂。在葱郁的热带植物所环绕的泳池内畅游,还能俯瞰著名的路,金光大道。在“乐陶”泳池与孩子共享欢乐时光,或纵身跃入“優闲”泳池畅游一番,亦或遁入“自在”泳池感受休闲时光。
5 温馨的家庭亲子套房
来此入住,记得要早早预订这里独有的特色家庭套房——精心设计的儿童卧室内有一张专为儿童而设的喜来登双层甜梦之床、一个配备Wii游戏机和光盘播放器的游戏区。浴室内还设有儿童专用浴袍和多款浴室玩具、饰物及奇趣造型毛巾,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沐浴在欢乐气氛之中。
6 五行养生“炫逸”水疗
一趟完美的旅程,最后别忘了去感受—下酒店的水疗体验,“炫逸”水疗带来别具一格的护理体验。当享受完整整两小时的“发现炫丽自我”节日护理精选之后,你会发现白沙磨砂令你肌肤嫩滑,而华丽的特色蜡烛按摩,混合乳木果油、椰油和按摩精油特制的蜡烛则让你得到深层滋润。
学校气氛 篇7
一、注重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准备阶段, 因而这一环节异常重要。如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能够重视此环节并进行精心巧妙的设计,就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知的学习和汲取。所以, 我们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恰当、新颖的导入语,借此活跃数学课堂气氛,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中《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学生立即回答道,(具体故事内容略)讲完故事,我继续说道:“小朋友们,你们说这四位盲人叔叔,他们有的把大象摸成了又大又粗的大萝卜,有的摸成了一把大蒲扇,有的摸成了大柱子,有的摸成了草绳,那么他们说得对吗?他们如何才能知道真正的大象是什么样子?”“不对,他们应该把大象全身都摸一遍。”“没错,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注意一定不要像盲人叔叔这样,而是要遵守一定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学完之后,你们就知道该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故事,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我们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游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人人都喜欢玩游戏,特别是年龄尚小的低年级学生,游戏无时无刻都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而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单纯进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而且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这时就可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这样既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精彩有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还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中《分类》这节内容时,课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活动任务:回家后搜集一些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第二天带到学校。第二天正式上课时,我就将学生四人分为了一组,每组的成员把从家里搜集到的物品放在一起,然后我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从家里拿来的东西都堆放到了一起,是不是看着特别乱?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游戏方法为:每个小组把堆放在一起的物品进行分类,即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哪个小组分得又快又准确,哪一组就是胜利的一组,老师会有奖励,好不好?”学生一听要玩游戏,瞬间都变得兴奋起来,而且声音响亮地回答:“好!”然后,都兴致勃勃地投入了这一游戏活动中。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一开始开展游戏,营造了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且有利于我们的数学教学效率获得提高。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可以使具有高度抽象性特征的数学知识以简单、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实际过程中,就可依据具体教材内容,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以轻松、欢乐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并树立学好数学的愿望。
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中《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人民币的单位和人民币单位间换算的知识之后, 我们就可将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让学生模拟一次购物活动,即让学生自行经历算钱、付钱、找钱的过程,这样,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实践性教学情境,既使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进而获得高效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使如今枯燥呆板的数学教学现状得以转变,使数学教学气氛变得积极、活跃起来,让学生变得乐于学数学、爱学数学,最终促使数学教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摘要:常规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总是乐于采取以自身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以被动者、接受者的身份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汲取,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压抑,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效率也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因此,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目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热点关注和极力探索的重点课题。
浅析《雷雨》的戏剧气氛 篇8
第一, 第一幕是建立人物性格和展示情节线索的基础, 以后的种种人物冲突、情节发展无不与之相关联、相照应。故好的第一幕, 把一些似不相涉的情节线头交织起来, 构成此后进展的导线。《雷雨》第一幕所有的人物都涉及了, 作者巧妙地通过纵向延伸和横向开拓的布局, 把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意向和纠葛清楚地描绘出来。纵向延伸即指蘩漪的喝药过程。幕起时写四凤为蘩漪滤药, 继写四凤送药给蘩漪喝, 幕终前周朴园叫周萍强迫蘩漪喝药;而横向开拓是写在喝药的过程中, 通过鲁贵和四凤的谈话, 把侍萍要来周公馆、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及闹鬼的秘密介绍出来, 接着又穿插周冲寻找四凤、鲁大海来到周公馆及周朴园要求把窗户关上等事件, 把剧中八个人物意向、性格特征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头绪都一一交代清楚了。在如此繁杂的事件和冲突中, 纵横交错, 穿插巧妙, 语言简练, 井然有序, 为以后的一系列激变奠定了基础。
第二, 能恰当安排紧张和正确处理紧张与悬置的关系。戏剧冲突中的紧张即矛盾的戏剧性的激变。一个剧本包含一个巨大的激变, 而这个巨大的激变是由一连串小的激变形成的。《雷雨》的四幕戏中都有激变发生。第一幕的激变是周朴园强迫蘩漪喝药;第二幕的激变是侍萍与周朴园见面和母子见面;第三幕的激变是连珠炮式的, 其中有鲁大海与鲁贵的冲突, 鲁大海与周冲的冲突, 侍萍逼四凤起誓, 周萍找四凤时被鲁大海发现, 而蘩漪将窗口堵住;第四幕蘩漪叫出周朴园, 周朴园让周萍认母, 形成一个巨大的激变。这四幕中的激变, 其紧张的程度随剧情的发展逐步加强, 而第四幕的一个巨大激变就是前几幕一系列小激变汇合成的, 是全剧的高潮。
第三, 能正确运用“保持秘密”的艺术手段。《雷雨》的“保持秘密”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向观众和剧中人物“保持秘密”, 如侍萍与周朴园关系的秘密, 被保持到第二幕二人单独见面时才向观众揭开。四凤已怀孕三个月的秘密一直被保持到剧终才揭开。另一种是仅向剧中某些人物保守秘密, 如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在第二幕向观众揭开后, 对剧中的其他人物仍是一个秘密, 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只有鲁贵和蘩漪知道, 周萍与蘩漪的乱伦关系只有鲁贵和四凤知道。秘密保持到什么时候揭开, 让什么人知道, 都要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雷雨》除第二幕向观众揭开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秘密外, 其他的秘密都是在剧终前才被揭开的。第二幕周朴园与侍萍相认, 于是在剧终前掀起情节的高潮。在剧终前, 首先由四凤说出自己已怀孕三个月, 给母亲侍萍造成强烈的刺激, 侍萍哀痛难言, 呼天抢地, 无可奈何地同意周萍与四凤一起出走;接着蘩漪出场, 宣称她不是周萍的后母, 并指斥周萍欺骗了父亲, 当众揭开她与周萍的乱伦关系, 引起人们的惊惧;最后又由周朴园揭示他与侍萍关系的秘密, 结果导致巨大的悲剧产生。《雷雨》结尾连续揭开三个秘密, 不仅从掀起的情节高潮中结束了这场错综复杂的纠纷, 而且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四, 天边的闷雷、瓢泼的大雨都配合着剧情发展, 利用自然环境加浓气氛。《雷雨》中的全部情节都是在雷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掀起高潮的。第一幕写雷雨到来前令人窒息的闷热天气是用来陪衬人物情绪的:四凤因母亲的到来显得烦躁和心不在焉;蘩漪受制于周朴园, 哀怨难忍, 在闷热的天气中感到喘不过气来, 非要打开窗户;第二幕蘩漪望着窗外, 警告周萍说:“好, 你去吧!小心, 现在, 风暴就要起来了!”这里既指自然界的风暴, 又指她准备对周萍进行困兽之斗的风暴;第三幕在撕魂裂魄的炸雷声中侍萍逼着四凤起誓, 蘩漪在雷鸣电闪中出现于窗口;第四幕人们在雷雨中奔走, 几条生命在雷雨中死去。人物冲突所造成的苦闷、紧张的情绪和雷雨前后的沉闷、紧张的气氛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大大加剧了戏剧气氛。
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十法” 篇9
一、别出心裁的新课导入。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 采取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平常使用较多的方法是: (1) 课前演讲法; (2) 电视剧片断导入法; (3) 诗歌导入法; (4) 歌曲导入法; (5) 民谣导入法。如使用“课前演讲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过去已有所了解, 或通过文学作品, 或通过影视媒体, 或通过某一阶段的学习。演讲, 可以描述某一历史片断, 或者介绍某一历史人物, 最好能够简单阐明自己的看法。高中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课, 采用此法效果较好。同学们以历史发现者的姿态介绍历史, 不仅创造了历史情境, 更引发了同学们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是纯粹要记忆的知识, 如果按常规上课, 必定是死气沉沉。因此, 决定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拍卖会”。这个决定一宣布, 立即掀起波澜, 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当行家。我们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了“西周青铜方酹”、“北宋定窖刻花梅瓶”、“明朝嘉靖年间五彩鱼藻纹盖罐”、“清乾隆御制法郎彩杏林春燕图碗”、“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瓶’”等文物, 看谁的价格最接近。拍卖最后一件艺术品后, 老师特别指出:2005年7月12日, 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 以1568.8万英磅拍卖了元青花大罐, 折合人民币2.3亿, 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 是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顿时, 群情振奋、人声沸腾, 学生更是惊叹于古代手工业品的价值, 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分组学习竞赛。
这是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初中阶段采用此法, 可以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具体实施过程, 分为两种形式。 (1) 整个学习过程的竞赛。课前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小组, 或按男女性别, 或按自然组编排。把精心设置并在事前确定分值的问题, 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习小组回答的问题, 用加分的形式肯定, 用减分的办法否定。整个教学过程, 充满了竞争。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意识、团队精神, 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2) 知识抢答赛。一般安排在新授结束以后, 为巩固和检测所学知识而进行。一方面, 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另一方面, 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 培养了学生的胆量。
三、表演历史短剧。
教材中, 故事性较强的片断, 是我们浓墨重彩表演的最好素材。表演历史短剧, 对学生来说, 是即兴的, 但是对老师来说则是经过准备的。要表演好, 首先必须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因此, 表演前, 学生处在“静态”的思维活动之中;表演时, 又处在“动态”的表演活动之中, 一张一弛, 动静结合。如高中历史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设置模拟法庭, 根据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判案。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学生自愿担任原告、被告、法官、话外音的解说者,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场面, 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的法律。再如高中历史教材选修1第2单元《商鞅变法》, 秦孝公在犹豫中决定召开的宫廷辩论会, 成为能否实行变法的关键。分配角色后, 两千多年前秦国宫廷里的“商鞅舌战”便可在课堂上生动地展开。
四、组织讨论和辩论。
课堂讨论的形式有: (1) 同桌相商; (2) 前后左右交谈; (3) 师生双向交流等等。讨论, 一般是针对教材重点、难点, 提出有价值的命题, 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比如, 我们上高一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第一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时, 用计算机播放软件:《日本“大陆政策”动态步骤图》、《列强对日态度示意图》和一段史料后, 要求学生结合屏幕展示的资料和教材内容, 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由于同学们占有了大量资料, 有话可谈, 热闹非凡, 在封闭的课堂, 制造出了活跃的气氛。
课堂辩论, 既可自由辩论, 又可正反两方分庭抗理。对史学界有争议或者需要继续挖掘或者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问题, 都可设置辩论题。如上完高一历史《辛亥革命》一课后, 一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一道辩论题:关于清末“新政”的评价, 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大致是: (1) “新政”不过是借此掩国民耳目, 不但没有放一线光明, 黑暗反倒增加了几倍。 (2) “新政”虽是清政府为挽救政治危机而作的垂死挣扎, 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按照你自己的理解, 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此题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任意发挥的自由度大, 有利于拓宽思维, 培养创造型人才。
五、插播故事片断。
授课过程中, 恰到好处地插播故事片断,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学生思维。插播的内容, 应该是那些引人深思的、为重点难点热点服务的、能把课堂推向高潮的片断。如在教授《甲午中日战争》时, 插播邓世昌指挥军舰向敌人撞去、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动人场面, 就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接着, 要求同学们谈观后感, 并引导思考:有这么多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为什么中国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呢?这就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如果插播《乔家大院》, 学生会对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有较深的理解。晋商的经营范围广, 他们走出国门, 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做生意。“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 都有山西商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被晋商的这种豪气所感染。
六、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 适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特别受学生欢迎。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像拿到了打开宝库的金钥匙, 跃跃欲试地去打开知识的宝库。如我们学习《南京条约》时, 指导学生把条约的四项内容, 分别浓缩为: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告诉同学们, 这就是浓缩记忆法。以后学到类似内容时, 一般能成功地运用这些方法。成功, 哪怕是微小的成功, 对学生来说, 也是使他们精神振奋和思维活跃的推动力。
七、填写地图表格。
在黑板上当众填好地图表格, 是以熟悉教材为基础的。填写前, 同学们归纳、概括、分析、综合, 手脑并用;填写时, 一个同学的表演, 牵动了几十个人的视线。因此, 填写地图表格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气氛非常活跃的过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地图表格, 同学们集体填写。如上高中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我们制作了动态的《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老师逐步展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 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随着课件的演示, 大家在脑海里直观、牢固地建立起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八、用图示法表示知识结构。
学生只有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提炼和简约化后, 才能将课本知识结构化, 有助于学生识记必要的知识点。实际上, 知识的结构化, 也是学生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图示化文字的再现, 有助于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等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我们允许学生在设计的知识结构表中, 存在认识上的不同, 但要表现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合理性。这既培养了创新意识, 又巩固了学习效果, 促使同学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九、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在上历史课时, 注意与其他学科联系, 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种做法符合目前高考文科综合的考试要求。如笔者在高三讲授“隋朝大运河”时, 要求学生观察“三点四段五河”, 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从古代的余杭 (今杭州) , 联想到钱塘潮这一奇景产生的原因;从古代的淮水 (今淮河) , 联想到淮河———秦岭一线几点地理意义, 特别是学习南朝的历史时, 引出了“六朝”古都的定义;要求从地理、历史、经济角度说明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又鼓励学生根据南京的历史、现实情况, 用所学知识, 设计南京未来发展思路, 为南京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跨学科知识的渗透,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撰写历史小论文。
如何活跃英语课堂气氛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活跃气氛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语言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枯燥无味的课堂会使得学生昏昏欲睡,不想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有必要创造一个活跃且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对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教材上的内容都是固定的,然而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与每节课的特点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教材,将教材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学生吸收教学内容,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语言技能。
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得学生主导英语课程。教师可以将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例如每天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对一条新闻进行英语播报,或者将一首英语歌曲翻译成汉语等。将多媒体工具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充分应用,能够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能够很好的感受英语,将所学习的英语内容牢记,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以教学环节的变化为依据,对全体学生在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而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二、增加趣味性的导入
导入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足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有趣的导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课堂气氛。有趣味性的导入一般包括多媒体、主题、知识迁移、情境导入四个类型。在信息科技的时代,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视频、图片、音像等,从而打破课堂的沉默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主题导入的方式是教学中最为直接的导入方法,由于如今学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西方化,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知识迁移导入比较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导入就是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学生熟悉的情景模式,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学习的用途。
三、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落实,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还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中,不断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是每个英语教师的追求。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富有激情,善于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调节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这样的句子:The yellow cat is sleeping on the table.教师正好发现一名学生睡着了,老师就可以说:Look!That man is sleepy.Can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leep and asleep,my yellow cat?这样就能够通过语调的变换使得学生注意力被吸引,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
四、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所以要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仅包括语法互动、口语互动、阅读互动,还包括听力互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英语写作的锻炼中也要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生动的呈现写作技巧,将写作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必须要平衡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讲解,使得二者的作用否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指导,促使其英语写作水平提升,更具有英语学习的兴趣。
五、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教师需要予以重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行为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还要对学生表现中优秀的部分进行肯定和鼓励。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评价的度把握好,在评价时多进行正面评价,对于学生错误的行为需要进行以引导,使其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将学生的优点进行总结,对其尽量少批评,多表扬,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紧张而又愉快,能够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正面评价学生,能够使得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后,其在听课时就是更加认真,在教师提问时会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具有敏捷的思维,对各种教学活动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负面评价,就会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消极的情绪。
六、结语
本文就如何活跃英语课堂气氛进行了探讨,教师在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掌握的前提下,在英语教学中增加趣味性的导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使自己成为一名富有激情的教师,能够使得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活跃,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进而使得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气氛决定成功 篇11
来源于现实
摄影艺术取源于现实,这是它区别其他艺术的根本点之一。摄影师要想拍出感人的作品,必须长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捕捉到真正感人的瞬间。感人的气氛多是通过现场劳动的紧张、热烈以及人物精彩的动作来体现的,这就要求摄影师扎扎实实地观察、体会和选取。通常,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普通的劳动场面都是比较平淡的,但是,在有经验的摄影师眼中,精彩的气氛处处可见,只要认真观察,善于表现,无论何地都可能利用现场气氛,创作出摄影的佳作。
高于现实
现场气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摄影艺术的表现却常常有一种高于现实的感觉。摄影师选取角度的不同,摄影师运用不同技巧的表现,都能够使气氛产生不同的效果。优秀摄影师总是善于通过气氛衬托出拍摄主体的光辉,让平常看似普通的被摄物呈现出不凡的魅力。工作现场激动人心的劳动景象、拍摄时间的光线效果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赋予被摄主体以超乎寻常的感人瞬间,摄影师要善于发现并捕捉下来。同时,摄影师也可以运用技术技巧,将看似普通的现实场景,拍出富有艺术感的画面。
变艰苦为艺术
深入工业生产的场景,有很多地方都让人感到艰苦而单调,似乎少有可拍的地方,缺乏创作的感觉。现在,有许多摄影爱好者身在一线,家中都有相机,可是常常对眼前的“美景”视而不见。当他们看到优秀摄影师拍出的作品后,就会觉悟到越是艰苦的地方往往越能出作品,出大作。
细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
把握气氛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摄影师具有足够的耐心,要勇于吃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精彩的气氛效果不是时时刻刻存在的,总是以某种迹象展现出来,摄影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一旦发现某种气氛对主体表现十分有益,就要及时调整拍摄的角度,在最佳的拍摄位置上耐心等待光线、光效或最佳的现场气氛,就能够真正利用现场气氛,成功地捕捉到感人的画面。
常见的气氛表现方法
现场气氛的摄影表现方法多种多样,从理论上讲似乎挺复杂,但是,结合本文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掌握其技术技巧并不困难。
现场氛围
利用施工现场真实感人的场景,拍出优秀的作品,这是最基本的要素。作品优秀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摄影师拍摄时机的把握,取决于现场气氛表现的优劣。
特殊的光线
运用独特的光线效果强化现场气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早晚光线的利用就是常见的有效的手段。
意境的表现
摄影师的思想更多是通过画面的气氛体现出来的,这种气氛可能是场面热闹的、直白的,也可能是含蓄的耐人寻味的。优秀的摄影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摄影手段,有效传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披星戴月》一片,就是采取加用摄影滤镜的方法,达到歌颂工人苦干精神的作用。
人物的情态
气氛是多种多样的,人物的装束、服饰、神态都可能有效地渲染气氛,成为整个画面气氛的有机组成部分。
独特的构图
构图是摄影表现的重要方法,恰当的构图可以改善画面的气氛,使原本看似平淡的场景显得生动,同时也能大大增强影像的艺术表现力。《管道建设大军》就是生动的一例。
镜头的表现
不同焦距的镜头呈现出不同效果的影像,也会带来不同的画面气氛。广角镜头适合选取大面积的场景;长焦镜头可以压缩空间透视;而特殊效果的鱼眼镜头则可以利用变形,改变画面的构成,成为新颖异常的图片形式。
特殊的天气
天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天空中是否有云彩,有什么样的云彩。在室外拍摄时,天气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画面内容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满天云彩可以大大增强画面的艺术感,使画面的气氛很强烈。而且,云彩的形状、云彩的浓淡都可以成为影像构图的一部分,有助于画面意境的表达。因此,摄影师一定要善于抓住老天爷的恩赐,只要有好的天空,一定要及时表现好想要“捕捉”的主体。
多次曝光
出色的环境气氛常常是分离的,摄影师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例如夜景的拍摄就是一个好例子(参见《气源地的霞光》一片),摄影师通过多次曝光方法,可以把多个不同时空的景象有机地融合在一个画面里。
含蓄的美
气氛千变万化,其表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强烈,有的表现含蓄,但归根结底要为内容的表现服务。有时候,含蓄的表现更能打动人心,画面更加耐人寻味。
艺术的美
画面的气氛十分重要,通过它的衬托,可以让普通的景象变成奇观,可以让简单的画面焕发生机。摄影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将气氛的表现上升到艺术的高度,通过色彩、形式、造型、对比等手段,赋予摄影作品强烈的生命力,达到感染读者,艺术地表现自己摄影思想的目的。
器材的选用
根据不同的气氛表现要求选用不同的相机,运用不同的镜头,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虽然有时只是一瞬间就决定的事情,可见摄影师要心中了然,才能在关键时刻选准。单反数码相机反应快捷,可以快速应对各种拍摄对象的变化情况,而袖珍数码相机小巧灵活,携带方便,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地亮机拍摄,两种相机对比起来可谓各有千秋,关键是广大摄影者要善于扬长避短,把相机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充分利用现场气氛,表现好画面的内容。与此同时,对相机镜头的选用也要合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摄影师的思想。如《沙漠征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概述
画面的气氛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更是一种摄影技巧的表现,摄影师运用现场气氛创造出画面的感染力,甚至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调动各种手段,营造出所要的气氛,都可以有效地强化出摄影的艺术效果。当然,卓越的气氛表现力最好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来自工业摄影的本身,关键是摄影师能否敏锐地观察到,恰当地表现出。构图、用光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善于表现画面的气氛,一定能让摄影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一定创作出更加出类拔萃的摄影佳作。
团队创新气氛研究述评 篇12
一、团队创新气氛的内涵
“团队创新气氛”的概念最初是在“气氛”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 学者们对气氛的定义日渐细化, 专指气氛的概念由此被提出。如, 创新气氛与组织创新相联系, 安全性气氛与低事故率相联系等[1]。至此, 创新气氛作为氛围的延伸分支之一, 成为了中外学者研究团队或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重要课题。相较于“创新气氛”或者“组织创新气氛”而言, 目前对“团队创新气氛”的研究较少。West (1989) 认为, 团队创新气氛是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共享认知。1992年, West又将团队创新气氛定义为工作团队内的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所共享的主观知觉。我国学者肖洪钧与苗晓燕 (2009) 将团队创新气氛定义为“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认知”[2]。不难看出, 三个定义都强调团队中的成员对团队中是否存在创新环境的主观感受。当成员处于一个团队中时, 他的这种感受将促会进自身态度、价值观以及自我信念的形成, 进而影响团队成员的创新行为, 最终将影响团队创新的绩效。这一解释也间接说明了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二、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
通过阅读中外大量文献, 我们发现在测量团队创新气氛的量表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由West主持开发的TCI (team climate inventory) 量表。
1. TCI量表的发展。
West于1990年提出了关于测量团队创新气氛的四维度结构模型, 包括愿景, 参与的安全感, 任务导向和创新支持;1992年完成了TCI初始量表的编制, 共计61个条目;1994年West与Anderson一起, 制订出包含了38个条目的TCI正式量表。目前所使用的是1996年调整后的版本, West把互动频率从参与安全中独立分解开来, 形成了新的TCI模型[3]。TCI量表就此由四因素模型发展为五因素, 五因素结构模型具体包括:远景目标、参与安全、任务导向、创新支持以及互动频率。这些纬度对团队创新气氛的影响因素做了高度精确的概括, 随后被多个国家修订和验证, 并被证明测量西方国家团队创新气氛结构方面具有良好的效力[4]。
2. TCT量表在我国的验证。
TCI量表的信效度的可靠性不仅在国外得到了证实, 在国内也得到了多个学者的验证和修订。我国学者王慧 (2005) 通过研究和分析, 证实了TCI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1];高鹏等 (2009) 采用来自31个研发团队的208个团体样本对TCI在国内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团队成员间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TCI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5];耿昕等 (2011) 通过对TCI量表相关研究的回顾, 发现绝大多数的国外研究支持TCI的四因子与五因子模型, 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TCI量表做了修订, 说明了该量表具备跨文化的适用性[6]。此类文献我们可以看出, TCI在我国关于团队创新氛围研究方面的市场很广。目前, 国内学者关于对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大多以West开发的TCI量表为基础, 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改编或修订, 但国内学者自主研发的相关量表则极少。
三、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团队创新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团队成员、团队领导、团队的特征以及团队创新气氛等都会对团队创新产生推动或抑制作用。国外就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做了充分的研究。Guzzo和Dickson等 (1996) 认为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互动或创新气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7];Isaksen (2007) 指出创新气氛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施加影响, 进而作用于创新绩效[8]。在国外研究中, 团队创新气氛通过调节或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容易看到, 相关的研究较国内而言也更为成熟。回顾国内相关研究领域, 直接研究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创新绩效的文献并不多见, 大部分研究致力于探讨团队的创新气氛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例如, 王慧 (2005) 在修订了创新气氛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通过对22个团队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团队创新气氛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工作的投入, 并且这两个变量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1]。刘惠琴、张德 (2006) 在个人深度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 构建并验证了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模型, 并通过对中国高校86个学科团队的660名教师问卷调查后得出, 领导能力和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气氛影响较高, 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整体效果较高, 并就此总结了要想提高团队创新绩效, 需要从提高领导和成员能力、改善成员行为以及营造团队气氛入手[9];张文勤等 (2010) 通过对70个团队样本调查发现, 创新气氛高的团队里的成员其创新行为要显著高于创新气氛低的团队成员, 说明团队创新气氛对成员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0];王欢、尤中山 (2011)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 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集体效能感在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11]。创新氛围反映的是团队的员工所感知到的团队对创新的支持程度, 程度的大或小将进一步对员工在团队中迸发创新思维、提出创新想法、进行创新行为等产生作用, 进而影响了整个团队创新的绩效。
四、反思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