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气氛的营造

2024-08-19

浅议课堂气氛的营造(共9篇)

浅议课堂气氛的营造 篇1

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临沧市云县后箐乡小学 谢荣春

课堂教学的气氛,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愉快、活泼、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易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感情自然流露。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对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表明,制约课堂气氛的因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的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热情饱满的最佳教学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课前教师应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即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1-其次,进行教学时要进入角色,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做到心静如水,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满怀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授课时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肢体语言,表现出友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一语道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用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我们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既要树立起作为师长的威信,又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流谈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师生关系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彼此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更多的时候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屋及乌地喜欢他教的这门课,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飞扬,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与学就无法接轨,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2-和学生多谈心,与学生交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真诚的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

例如,语文教学点多面广。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语文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时而出现疑问,时而得到启迪,时而产生顿悟,时而获得成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困惑、有惊讶、有焦虑、有激情、有欢乐的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过程,成为一个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我们见到许多教师都善于利用猜字谜、启发谈话、讲童话故事等方法,在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诱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心理,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

-3-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生机勃勃。为此,教师应注意:一是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轻松愉快。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的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柳暗花明”;当学生解决问题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眼神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并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二是把成功带给学生。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它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求异思维,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4-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书写、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可采用:⑴展示范读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范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对那些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语文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画面和深刻的生活道理,需要师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想象,从而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⑵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⑶设计多种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在讨论中思维互相碰撞,在练习中获得知识的内化,从中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5-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有机整合,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浅议课堂气氛的营造 篇2

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积极意义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各种心理机能, 活动效率对心理状态的依赖程度可达70﹪。在良好课堂心理气氛下,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参与性强,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爱提问, 提出的问题都能紧扣教学内容, 而且具有一定的创见性, 记忆效果好;在不良的课堂心理气氛下, 学生的表现完全相反。这就充分说明:积极、健康、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所从事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或多或少都要受到社会活动或群体活动的影响。因此, 积极良好的心理气氛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主要通过暗示和流行发挥作用。暗示是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表现为无意识的或不由自主的屈从, 使被暗示者产生与暗示者相同的情绪, 很有可能产生相同情绪控制下的行为。同时, 课堂心理气氛也会使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 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连锁性感染, 这就是流行。课堂教学中的流行往往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受到强烈感染, 不自觉地产生一致行动。课堂中的流行行为也能引导学生摆脱被束缚的状况, 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积极主动, 思维活跃, 甚至在一定心理状态下具有创新精神。因此,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能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受到群体活动的影响, 从而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策略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营造, 需要教师精心地组织和主动地创新。

创设情境, 以情动情

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是影响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意志、行为、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各种信息, 关键在于这些信息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 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课堂教学要达到预期目的,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 教师就必须在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中融入情感色彩, 进行情感教学,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自身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爱心, 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 让学生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活动;其次, 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不断了解他们, 关爱他们, 体验学生的真情实感, 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传递信息, 适时适度

教师在教学中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学内容是否新颖、科学, 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结构是否严密, 教学内容的表述方式是否生动、形象等, 都会影响教师传授知识的可信度。只有当学生认为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是科学的、可信的、适时的, 学生的心理状态才会是积极的, 课堂心理气氛才会是和谐的, 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优化。因此, 教师对所传授知识的准备和对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 就成为课堂心理气氛调控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提出要求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能力。教师所传递的知识要难易适度, 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应用, 进而得到教师的认可, 收获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样,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致自然就会高涨。

注重交往, 多向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称之为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层次性、自主性、情境性、差异性等特点, 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求知、参与和体验等心理需要,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符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规律。因此, 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一要热爱和信任学生;二要加强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使学生团结友爱, 互相尊重, 和谐相处,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三要多创设积极交往情境, 使学生积极交往。

维持心态, 适时调控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课堂心理气氛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如何,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自觉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 及时排除消极的心理状态。首先, 教师必须从非语言行为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动作、目光、姿势等, 察其言、观其色、知其心。其次, 教师要激发学生产生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教师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眼神, 一句热情而富有激励性的话语, 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再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利用教学环境中的资源条件,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师生互动, 教师以真情感染学生, 以真知熏陶学生, 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形成独立的人格创造机会。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心理气氛中逐步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师生之间相互信任, 和谐相处, 既能提高教学效果, 又能发挥师生双边的聪明才智, 达到教与学的最高境界, 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探索科学的欲望, 有利于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8.

浅议课堂气氛的营造 篇3

一、教学观念改革

在新课标开始实施的阶段,将会有一些问题展现出来,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掌握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确保学生们始终处于一个活跃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中,来吸收知识,提升自己,展现个性。老师们是怎样来搞活英语的课堂气氛的呢?就要改变教学理念,接受新式的教学观点,学习新型教材,建立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把改进后的教学形式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具体做到以下四点: 1)应试教育改进为全面教育; 2)启发教学代替填压教学; 3)从课堂里面走出去,实现封闭教学与开放教学完美统一; 4)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他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起四类教育理论:1)全面性。全面控制课堂教学气氛,全

面发展老师和学生的各种学习因子,提高他们对于教材、实践等方面的整体优化;2)重视学习。促进以学替教的转变;3)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4)愉快观。要把愉快的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经过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才是学习新语言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没有心理障碍,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自然而然地会对新语言学习拥有强烈的兴趣。不过,儿童阶段也有注意力不太集中的问题,无论孩子对知识如何感兴趣,都不可能关注很长时间。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必须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注意力的集中,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加强,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老师们是怎么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呢?重点在三个阶段:第一、在课前进行引导。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尤其是开课的前十分钟左右,可以做一些英语类的游戏,或者唱些英文歌曲,使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让学生们对这堂课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第二、建立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果语言离开了当时的情景和具体实践,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老师们就需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情境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图片等。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一些课外活动支持。例如,创办英语板报和编辑学习园地,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引入一些小英语游戏,如诗歌,猜谜等等;还可以以小组形式举行英语课外活动,做一些如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语小品等节目。这些具体的活动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到学习中来

三、和谐统一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仅需要好的教学环境,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种崇拜与信任,需要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人生的成长过程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错误,如何处理学生们在学习生涯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师更需要以极大地包容与耐心来引导学生的自我完善。学生时代是敏感的,他们会切实地感受到老师是否是真情实意地关心体贴他们,一旦老师拿出真情,学生们也一定会付出更多地信任与真情,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也会主动积极搞活课堂气氛,老师与学生就会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以完美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使学生更积极、更有效率。

四、结论

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探究气氛 篇4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解读和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欲罢不能”地自主探究。为此我们一改过去传统的“一言堂”方式,而以“辩论”、“情景剧”、“采访”“哲理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探究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我的做法是:课堂上适当给予学生一定时间用于讨论,同时,还自主开发了一门名为“政治辩论”的校本课程,以政治课上的某些问题作为辩论课题,以辩论比赛作为基本形式,吸引对政治课具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要求参加辩论者组成团队,自主搞好分工合作,课后自主搜集各种资料,辩论时自主发言,教师仅在辩论完毕后作出总结和点评。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并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探究的设计上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因为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和掌握生存的技能,提升生命的质量。有生活价值的探究活动,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即探而有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例如:我在讲高中必修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一课时设计如下问题:

1、现在天气渐热,如果让你为家里添置消暑电器,你会选择空调还是风扇?

2、面对众多品牌的空调(或风扇),它们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最后选择?

3、你们为什会考虑这些因素?

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气氛 篇5

云安县镇安镇中学 田天英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着手,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提出合适学生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与广大的英语教师共同探讨具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课堂气氛,教学模式

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教学如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导”与“演”的完美结合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一节课变成有价值的艺术品?我试图从如何营造课堂教学的气氛着手,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探讨英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除了全身心投入外,还需他们具有洋溢出 的热情投入,他们必须是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给予学生亲切、和蔼,这样,就能让学生本来较为紧张的心情得以舒缓。教师的面部表情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这无疑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开端。“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更好的心理感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教师最好能把热情洋溢的教态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英语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代教学。与之相对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人们把这一教育手段的采用称为教育领域里的“第四次革命”。《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它可以用来设计全新的整体教学过程和交互性的训练方式,它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促使教师对教学产生新的创意,促使教学过程发生变化,能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形成学生、教师和教材方式的优化组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运用课本上的图片创设情境,往往缺乏生动性,学生兴趣不大。我们应该以教材为本,挖掘教材,制作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争、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更适合现代中学生,因为这一代学生是看动漫卡

通成长的一代。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如在教学介词in、on、under、behind、near等,创设动画如一只老鼠在箱子的不同位置,用句型Where is the mouse? It’s in/on/under/behind/near the box等来操练,只靠图片教学,学生较难理解这几个词,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逼真,就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这几个介词的意思,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得学生极易进入学习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多搜集一些动画,它集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形象逼真,创设不同的动画,反复操练,最后可以请同学们看着多媒体课件进行自由交谈。如在教学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 Section B Western food 的内容,我们可以制作课件利用动画效果,把要学的几个食物单词cheese pie、curries、pizza、beef curry、chocolate cookies、fried rice、sushi、black bread呈现给学生,操练Where are the foods from? It’s from ……这种活化单词、活化句型的呈现方法,能使学生尽快理解、记忆词义,音像结合直观性强、刺激性强,且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以画面人物的动作来引导促使学生开口,对学生有着激励和激发兴趣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计分竞赛”模式,以改善课堂气氛 依然在大班制教学的今天,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张扬学生的个性,本人进行了小组合作性学习的尝试,也就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中心,教授约翰逊兄弟,强调合作学习基本特征是“积极互孩,直而互动.责任到人,人际技能和小组建设。”美国霍普里斯大学斯莱文教授则更看重“群体奖肋,(成功)机会公平,满足个别需要和小组目标”等因素。合作性学习是指为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合作、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并促使学生良好的非品质发展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它不仅能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群体的优势,促进个人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我会把一个教学班分成6个小组,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能力状态,每小组包含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A层次为学优生,B层次是成绩一般的学生,C层次为学困生。6个小组作为合作教学活动的基本学习互助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量化评分竞赛,激发每个成员自主参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他们尝试表现自我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坚持,我坚持每节课都按照这个模式进行,除了考试以外。

每节课前在黑板的右边画出本课小组竞赛项目和得分表格,用以记录本节课课堂竞赛的成绩。最后把每节课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直到期末,记录的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给学生一个综合成绩。

小组竞赛从每节课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从课堂纪律到教学各个环节,都体现竞赛。教师要以表扬为主,把组内学生的学习竞赛结果与小组集体得分奖励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学生间更加团结、合作。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计分竞赛模式,合理设置、妥善组织开展小组间竞争,会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欲望。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计分竞赛活动,对于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增进师生情感,而且启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兴趣。

四、积极有效的评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师生间生生间多种形式的积极有效的行为互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多采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对于参与和完成课堂活动的学生,多使用“Great!Good!Very good!Well done!Good job!Wonderful!Perfect!Excellent!”等赞语,多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激励与反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激发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树立信心。教师在课堂竞赛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评定各组成绩,并及时记录在表格内。

因为课堂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除了有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在竞赛过程中,凡纠正别人错误的同学,可以给所在的组适当加分。这样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认

真的听,仔细观察,发现并指出其他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给予鼓励并帮助订正,这增加了学生间相互学习的机会。

整齐、响亮的鼓掌声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润滑剂也是兴奋剂,它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在竞赛过程中,对得分者以掌声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掌声有效地刺激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掌声让学生们更有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表现的欲望,掌声是学生成功最好的明证。掌声一浪接一浪,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形成高潮,保证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精神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

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造就了这个艺术品。它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和发展,更要有一个完好的结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各种各样恰当的方法,做好教学的各项工作,坚持我们认为对教学有用的方法,相信我们的每节英语课都会精彩纷呈,课堂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2〕靳玉乐.现代教育学(2008年修订本)〔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8. 〔3〕杭宝桐(主编).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 〔4〕杨利军.小组活动式英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3,6. 〔5〕仁爱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指导用书》;

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的作用论文 篇6

摘要:本论文是作者参与日本某大学的日语初级课程“日本语1B”辅助教学,根据当时的观察笔记及录音资料,通过把资料文字化以及对学生进行采访,并参考濑水总结出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必须从诱发学习动机,消除学生对语言的不安情绪,创造受支持的课堂氛围等等。使学生能抛开一直担负的学习负担,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得效果及效率。

关键词:情感要素;诱发学习动机;言Z不安;自尊心感情;受支持的课堂氛围

1、“日本语1B”的概况

“日本语1B”的学生来自各国,对于他们来说日语不单纯是第二语言,第三、第四语言的也是很常见的。学生有学习第二语言的经验,同样第三、第四的语言学习成功与否也与学生的能力、适应性等有重要的联系。能向学生提供能放松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营造一个容易学习的环境是老师的首要责任。该大学日语教育研究中心的等级设定为1―8级,1级为初级,8级为最高级。“日本语1B”的学生是该大学的特别研究员或该校的研究生,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对于学生来说,不能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犯错而产生的恐惧感,对课堂产生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会不断增加。因此,老师的责任不单只是教学,学生的情感因素也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欲会受教室的气氛而影响,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学习者对教室活动感兴趣,愉快而且能有效果的教学是本论文的主旨。

2、课堂气氛的营造

濑水(2005)指出情感要素由诱发动机、不安、自尊感情、态度、信念等,分为几个构成概念来提出。从“日本语1B”的课堂气氛来看,也可以用濑水(2005)的概念进行分析。因此本论文遵从濑水(2005)从“诱发学习动机”“不安”“自尊感情”的视点来分析老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的作用。

2―1诱发学习动机

“日本语1B”的学生是该大学的特别研究员或研究生,日语是他们的第三、第四语言。根据随后实施的采访得知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创造说日语的机会、通过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学好日语后在日本工作等。“日本语1B”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是具有很强的“为了自己”的学习动机。有很多学生学习日语时并没有考虑到异文化交流等的动机,认为只是单纯的学习日语就可以。观察“日本语1B”的日语课程后,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可以总结出只有学习动机强烈,才诱发出学习的热情,只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才能把学习引向成功。例如:当时正值日本正月的前夕,该大学组织了“年糕大会,”在大会之前的课程中,老师就对“年糕大会”进行说明。说明后,以年糕为题,老师向学生询问各自的国家是怎样制作年糕,及年糕的.吃法,学生使用自己学过的单词及语法回答。“日本语1B”的课堂学习中像这样的“个别化问题”及“个别化作文”的教学模式非常丰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的单词,老师写在黑板上,或者用动作说明、用中介语言进行说明。举行活动与语法说明结合起来,可以另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学习的内容。而且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能了解其他国家的习惯、文化,更能客观地对待自己国家的文化。语言是一种媒体,通过这个媒体使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交流产生兴趣,从而诱导出、激发学习动机。

2―2学生的不安情绪

像“日本语1B”的学生那样,基本上没有学习过日语,从假名开始学习,对于日语或者是日语课程的课堂会产生不安及紧张的情绪。濑水(2005)把这些不安的情绪称为“语言不安”“第二语言不安”“外语不安”等。用母语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但用日语的话会遇到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对方不能理解从而产生误解的情况很多。老师只能通过课堂气氛及课堂活动才能消除学生的不安及紧张。教室作为老师与学生接触的场所,老师必须在调和教师气氛方面下功夫。学生感到不安时会减少在教室的发言、回避教室活动、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会做一些引人注意的发言和动作等给课堂纪律带来影响,因此只有减轻学生的不安情绪才能让他们坚持学习,并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回顾“日本语1B”的上课记录,老师在课堂游戏的时候直接导入学生没有学过的语法项目会导致学生的不安情绪,但从学生的采访结果看来,刚开始学生们会感到有点困惑,但一边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边按照老师的引导,最后都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游戏。并且对于老师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语法项目的导入刚开始会把精神集中在初学单词上,而对会话的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会有不习惯的感觉,但几次后都感觉得效果很好,能促使自己对于未学课文的预习,希望能继续使用该教学方法。

虽然对于导入新语法项目的不安情绪能由老师与学生携手解决,但对于害怕犯错的不安情绪应该怎样去解决呢?“日本语1B”能成功地解决该难题原因在于“日本语1B”的课堂具备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氛围,容易犯错的地方反复地练习使学生可以自然地记住,也就是长期记忆。如果老师严厉地指责,学生虽然能当场记住但因为是在紧张与不安的情绪中记忆的,就只能是短期记忆。

缝部()中提出“把教室看作为一个个体消除不安与紧张的气氛是为了使学生不防备的手段。(中略)用心评价及经营公平的课堂,互相认同,互相尊重,创造受支持的课堂氛围。”“日本语1B”正因为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受支持的课堂氛围,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2―3自尊心感情

缝部(2001)提出“自尊心感情”是指对自身的感受。有自尊心感情强的人也有自尊心不太强的人。在课堂上自尊心强的人经常觉得自己是最好的,而且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时对于这种学生如果他们能把“THE NO。ONE”改为“THE ONLY ONE”的话,就能更轻松地学习好。回顾“日本语1B”的课堂记录,该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自尊心感情强的类型。理由是即使该课程不是必修课程而且没有学分,不纳入毕业条件,学生们还是自愿地来上课,就是为了通过学习日语更好的融入日本社会,能更客观的对待日本这个国家。

教师能调和好课堂气氛,班上的学生能发挥出各自的个性。该班最后一节课举行了学生的演讲会,学生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器材,通过照片与映像,用日语进行演讲。每个演讲都融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例如:饲养海水鱼的学生的发表内容是用照片讲解养殖海水鱼需要的器具。使用有限的日语,发表自己的兴趣对于犯错的不安有很大的压力,能克服压力的这个学生真正地做到了不追求“THE NO。ONE”而是“THE ONLY ONE”。

“日本语1B”的学生中这种例子也不少。例如:作为特别研究员在该大学里学习的一名学生经常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始其他学生会感到困惑,但是老师在适当的时间把该学生的经历在班上介绍,大家对于该学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他并不是有意破坏课堂气氛,而是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在日本感受到的东西,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才能跟其他同学分享。在学生采访的结果中显示,大家对该学生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一位很厉害的学者。

3、结语

从以上的三个方面,通过“日本语1B”辅助教学的经验总结出老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的作用。老师通过下各种各样的工夫,在课堂中导入各种有利于学习的游戏,使3小时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中学生们很活跃,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而且,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相互不刻意地比较之间的学习能力,老师抱着肯定的态度,与每个学生接触。因此,学生们能安心轻松地学习,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提高。老师与学生通过日语学习实现异文化交流,自我认识,自我实现,从而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川口()「表F教育と文法指Г稳诤熄D『Pきかける表F』と『Zる表F』からた初文法D」『ジャ`ナルCAJLE』第6号カナダ日本Z教育振d会

[2]水澄夫(2005)『日本Z教育法概』|海大学出版会

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篇7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 背背诗, 这样, 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 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 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 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 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 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 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 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 发展的起点, 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 是学生的直观学习, 把书本内容生动化, 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 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 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 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 增加了记忆, 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 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 充满微笑地去授课,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 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 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 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 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 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 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 总是板着面孔, 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 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 试问, 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 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 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 其实是一种自信, 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 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 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 我想, 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效果, 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 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 那首先自己应充满这种情绪, 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 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惟恐一发而不可收, 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 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 整节课下来, 教师讲得多, 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 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 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少师生互动, 课堂气氛沉闷, 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 处于对立面,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 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 带有挑战意味的, 悬念式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 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 自觉地去思考,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 组织讨论学习, 课堂气氛活跃,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五.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 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 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 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同时,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此时, 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气氛营造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不知道多少次走进课堂,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我对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比较在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营造和谐美好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才能最大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良好的教学气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

课堂上的教育气氛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成败,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实现。良好的课堂学气氛不仅能够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时,在良好的课堂教师气氛中,生生之间也能够实现和谐的交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学习,这对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提出了新的要求。

记得第一次跨进教室时,随着班长的一声“起立”,全班47名学生笔直地站在我面前,齐声喊道:“老师,您好!”。47双眼睛注视着我,我的心头掠过一丝惊慌,稍作沉默,我回敬了一句“同学们好!”便挥手示意坐下。谁知,拉凳子、咳嗽,拿书本掸课桌上灰尘的声音,此起彼伏,后面几个女生还在窃窃私语,有的甚至捂着嘴笑出了声。大约过了两、三分钟,教室里才安静了下来。让我那满腔的教学热情却冷却了许多。蓦地,我想起了《教育学》中关于教学的原则一节内容,心里不觉一阵的不自在。于是我大声喊道:“全体起立,立正!”同学们不知怎么回事,有的咕哝着不知说什么。我说:“你们到底要多长时间,才能保持教室里安静?这哪像上课啊?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如果不纠正好,这堂课就让大家练练这些基本常识!”同学们见我动了真的,一个个都默默地纠正了刚才的动作。我趁机给学生讲起在校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成才的关系。站、立、坐、行都要讲究,特别是课堂上,站着回答问题,坐着听课,写字都应注意姿势正确……从那以后,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便回到座位上静息。我走进教室,教室里总是鸦雀无声,我的教学情绪也显得饱满了,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不是说可以让学生放任自由,正所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小学生自控能力差,难以实现真正的自我约束。他们的行为了也得管束,但这样的管束并不是惩罚式的,而是要循循善诱地进行。哪些言行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明辨是非,懂得与老师一起,共同去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其次,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取决于教师的精神状态。

教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课堂教学,声音响亮清晰,思维敏捷周密,联想丰富独特。不时来点幽默,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影响带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知识,积极参与你的教学活动。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写的是诗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动人情景。这首诗我前后教了三、四次,但每教一次都有收获。开始几次,我是照本宣科,读一句古诗翻译一句古诗,教者觉得无趣,学者也感觉没劲。后来,有一次我在家看电视时,亲眼目睹了古人送友人的情景。于是最近一次我教这首诗时。我巧妙地加上角色化语言和必要的体态语言。比如:先让学生想象汪伦踏歌为李白送行的情景(结合插图),试问学生:汪伦会哼些什么呢?李白又有什么反应呢?然后,引导学生学着古人的腔调哼上几句,并做出双手作拱话别的姿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仪表端庄,语言幽默,机智敏捷。这都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是小学生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已经受到了影响。正因为如此,在营造课堂气氛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时刻告诫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哪些对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有益的,哪些是可能千万不良后果的,都值得老师特别注意。如果成天板着一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活泼不足而严肃有余,学生在极大的心理恐惧中学习。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兴趣是有极大损害的。只有让学生在温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有循循善诱的教态。说到底。就是教师要有耐心,作风要民主。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上学生有可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全答对,甚至有的学生会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应克制、理智、冷静、耐心,不能气势汹汹地挖苦讽刺,而应耐心地引导启发,民主地与学生一起探讨,倘若学生有新的创见应及时加以肯定。

浅议课堂气氛的营造 篇9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春》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放风筝、耕种、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学生听到这,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老师总是总结“一二三”式的方法,学生听得太多,投下去的石头也就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其实。转而思考,我们自己读书时,不也对老师讲课的方法感到乏味无趣吗?

(二)、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发现、填补、去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式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维元素,从而架起一座沟通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了个性鲜明的理解,逐步深入,进而尝到成功的快感,内化为自觉地行为。此时被激活的思维填补了一个个“空白”。例如:

《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

《背影》父亲送走儿子后的心情怎样?他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你能想到吗?

《台阶》,父亲造完台阶后不适应,他后悔了嘛?他将会怎么办?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时,他们交谈的内容是什么?

《蜡烛》一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达出来的,请设想她拿出第二只蜡烛,插在那老地方时的心理活动。

通过热烈的讨论上述问题,同学们更加深了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了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的办法,并不仅限于用多媒体,还有许多成功方法。总之,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

1.教师播放《小兵张嘎》片尾曲

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是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在哪里?(学生回答)

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

2.呈现课题:《芦花荡》。

3.播放配乐配画面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

然后同学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走下神坛,用商量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

(一)改变以往师生问候方式为“闲聊”式

一堂课的开端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相互问候来建立交际情感的过程。传统的上课问候形式是: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班长:“坐下!”这种公式化的问候形式显得机械、呆板。长期如此,只会使师生用苍白的、毫无生气的语气应付了事。如果在上课开始时结合学生实际和即将要上课的内容与学生进行适当地即兴地“闲聊”几句,对安定学生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情况会大有好处。

(二)教师充满殷切期待的提问方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么?”),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相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

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声调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例如:“你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可不可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教师这样的插话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减轻被问学生的紧张感。教师提问的技巧在于保证学生能够回答(尽情讲出自己心中所想)并乐于回答。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教师的应答应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多样、并具有交际表率作用。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或坐或站,教师大可不必统一要求,一切以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感为好。

(三)讲究师生互动的形式

1.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例如在电脑方面,我就要虚心向你们学习。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

2.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和激发。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有时学生的讨论超出了教学范围,有时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

1)课堂讨论能使学生逐渐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能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乐学。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对学生讨论中争议大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学生逐步进入善学的境界。

2)、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了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了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能力。

课堂讨论是理智的思想交流。别人发言时要静听,这是对别人意见的尊重。还要草草地记下他们想要支持或者反对的观点,灵活、敏捷地做出反应。发言者必须合乎逻辑地提出他的看法,并且很好地证明他的看法,这是一个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这是练习倾听的好机会。讨论时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自由选择的作业形式

上一篇:五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下一篇:全国中考满分作文全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