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学习(共12篇)
课文学习 篇1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旧以理解意思为中心。一来就是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这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等等。这样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到底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于是, 有一部分老师开始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了。可又不知道如何来引导学生, 只能进行生硬的、机械的渗透, 如:这句话是比喻句,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给比喻句贴上了标签。对于为什么使用这样的比喻, 它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学生没有弄明白, 也体会不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笔者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学语文不是理解课文内容, 而是用课文来学习语言。因此, 在语句的学习上, 我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学准确用词, 体会用词的精妙
当前, 绝大多数学生无论说话, 还是作文, 不讲究用词, 甚至有的根本不会使用, 常常出现前言不搭后语, 词不达意的现象。难怪现在的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错词、病句连篇。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教给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本领。少数运用得当的学生, 往往是博览群书的结果, 是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提升语感的结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文本身就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 它文质兼美, 用词用句准确精当, 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 我们应该依托文本语言, 通过师本、师生、生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学生的感悟、模仿、再造, 让学生感悟到用词的精妙。通过一次次的学习, 润物细无声般实现语言文字内化, 逐步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课《嫦娥奔月》中有这么一句话:“到了晚上, 逄蒙手提宝剑, 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 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教学时, 让学生先说说读了这句描写逄蒙的细节,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吗?奸诈贪婪、心狠手辣等词语自然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紧接着, 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怎么把他的奸诈贪婪给表现出来的?“到了晚上”、“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这些词语必然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有的会说:“逄蒙选择晚上, 而且是乘后羿外出来夺仙药, 可见他是多么狡诈。”有的会说:“手提宝剑这个词写出了逄蒙贪婪凶恶的样子, 真是穷凶极恶。”还有的会说:“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一有机会他就迫不及待了。”老师可以顺势总结:“这一系列表示时间、动作、神情的词语把人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这就是用词的魅力, 那如果老师让你写一写一个小偷夜间翻墙入室偷东西的情景, 你是不是也可以用上迫不及待、闯这些词语呢?”学生会写出这样的文字:“夜深人静, 一个小偷头戴黑帽子、身穿黑衣服、手戴黑手套, 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 眼睛不停地转动着, 张望着, 见主人不在, 便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整个教学过程关注了语言。长此以往, 准确合理地用词, 鲜活的语言就会不断涌现。
二、学修辞手法, 体会句子的形象
修辞总类很多, 小学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它们有的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有的能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有的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产生强烈的感情, 引起共鸣;有的则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 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有了修辞就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情感更加清楚、准确。常用的修辞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必须掌握的手法。而我们现在的教学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要使学生能掌握并自觉地运用, 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它的作用, 感悟到它的妙处。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中有这么一句话:“它的头顶就像镶着一颗红宝石, 鲜红鲜红的, 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丹顶鹤头顶的样子以及名字的由来。对于低年级学生, 我们在教学上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比喻的妙处, 又要注意把握度,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教。我们可以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出示丹顶鹤头部的特写和红宝石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丹顶鹤的头顶像红宝石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通过交流, 学生就会明白, 原来丹顶鹤头顶的颜色和样子都特别像红宝石。然后让学生想象丹顶鹤头顶的样子读好句子。接着让学生说说红宝石给你什么印象?高贵。那么用宝石来形容让你感觉到什么?丹顶鹤很高贵。把丹顶鹤的头顶比作红宝石, 不仅让小朋友们知道了丹顶鹤头顶的颜色和样子还感受到了它的高贵, 多么神奇呀。最后再理解“丹”和“顶”的意思, 学生也就真正明白了名字的由来。这样一来, 学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也为他们认识并运用比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又如课文《鸟语》中的一个片断“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 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 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我学到了勇敢的精神……”这段文字。教学时, 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忙碌”、“飞行整齐”、“搏击风雨”体会燕子、大雁、苍鹰的特点, 感受“勤劳”、“纪律”、“勇敢顽强”的精神, 然后引导学生感悟排比的句式特点, 最后让学生仿照句式补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写出其他各种鸟的优秀品质。
三、学用句风格, 体会句式的个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当然, 每一个作家写出的文章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有的是直白的, 有的是含蓄的, 有的是激情盎然的, 有的则是温柔委婉的, 有的语言简练, 有的语言细腻……学习语言文字还需要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 通过体味文字的特点来学习文字, 从而为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打下基础。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他的散文风格平实、诚挚, 是不曲不隐的本色写作。文字平淡如水, 而其中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酒, 质胜于文。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他写的散文《夹竹桃》。其中有这么一句:“然而,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 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 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嘟噜”, 量词, 用于连成一簇的东西, 是口语词。这里写出夹竹桃连续不断开放的特点, 运用口语, 风趣多变, 形象传神。
学习语言文字不能浮光掠影, 不仅仅理解文章内容, 更重要的是撬开文字的密码, 就能使学生发现文字的奥秘, 成为驾驭文字真正的主人。
课文学习 篇2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主干知识
1、wǎng dài fěi yú huì chǔ yì hóng hú
2、⑴时:按时。说:通“悦”,高兴,愉快。
⑵是:这(就是)。知:通“智”,聪明。
⑶造:造就。以道:遵循正确的方法。
3、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学到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⑵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⑶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4、春秋儒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感悟课文内容学习习作方法 篇3
一、质疑问难,探索神奇景观
许多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能闻名于世,是通过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考察、探险,才让人类有了新的发现。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峽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交流互动,拟定思考题,让学生质疑“三问”: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①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长504千米;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②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神奇?为什么?(①范围广、形态多。可以从三个“从……到……”感受到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②生物多样性。如“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生长着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问难和课堂小练笔,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观察景物,彰显习作方法
语文教材中描写大自然景观的文章,都是作者通过观察后巧妙构思,布局谋篇,用情感和心血写出来的。文章中的语言与写作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作者巧用习作中的“四法”来描写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1.按顺序写文章法。文章按照“潮来前——潮来中——潮头过后”的顺序写观潮的全过程。2.先写响声再写景法。第3自然段,先写声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再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犹如“万马奔腾”……描写景物生动优美,使我们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的壮观景象。3.先静后动再静法。首先写观潮时,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等待观潮,描写了江面的静态;再写潮来时奔腾咆哮的动态奇观;最后写了大潮过后,江面恢复平静的静态。这也是写观潮由“静——动——静”的变化全过程。4.巧用修辞描写法。(1)巧用比喻。用“好像闷雷滚动”来比喻“隆隆”的响声;用“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来比喻潮来时声势浩大,气势非凡的景象。(2)巧用衬托。用“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等词语描写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而衬托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描绘美景,突出人文景观
广阔无垠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们,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草原彩图。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一文,老舍先生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场面。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突出的“五美”来学习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悟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1.描写草原的景物美。(1)颜色美。用“一碧千里”“平地和小丘都是绿的”,把羊群比喻成给绿毯绣上白花;把小丘的线条比喻成“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2)令人心情舒畅。课文用“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明这种境界让人心情快乐;(3)拓展思维。想象“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的意境。2.描写草原的广阔美。在“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途中的所见所闻,用三个“一百五十里”正面说明草原的广阔;用“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从侧面描述了初入草原的情境;从“听不见”“看不见”“忽飞忽落”……进一步衬托了草原的广阔意境美。3.热情好客的情感美。用“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欢呼声”“车声”“马蹄声”等词语赞美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情感美。4.主宾之间的真情美。从“都是从几十里外……来看我们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敬酒”“回敬”……“歌声……更响亮……更感人”等词语,突出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和蒙汉之间的团结友爱的真情美。5.用诗句巧赞美。结尾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真挚的感情美。这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描绘了全文的情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观察见闻,学习描写技巧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爱鸟,保护生态环境,让鸟儿快活地生活,让大自然成为鸟的天堂。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作家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听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和习作的技巧,做到“六要”。1.要整体观察榕树形态。作者第一次观看“鸟的天堂”,他远看高大茂盛的大榕树,却没有看到鸟;再近看榕树的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2.要重点描写景物。用“又”“伸进”“垂到”“卧”等一连串的动作来描绘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是作者远看看到的大榕树全景。3.要有序地观察景物。作者第一次观看大榕树是先远看,再近看大榕树的茂盛;第二次观看“鸟的天堂”是先远看大榕树的茂盛;再近看榕树上各种各样鸟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鸣叫、飞翔、扑打翅膀的动态情景。4.要描写景物的静态与动态。(1)第一次看见河面、大榕树是静态。(2)第二次看见“鸟的天堂”是动态的:鸟声、鸟影;有叫的、飞的、扑的鸟,生动地描写了鸟的动态,突出鸟的欢乐和可爱。5.要描写景物的生动。(1)用“数目不可计数”描写大榕树的枝干多。(2)描写大榕树的茂盛:绿叶多。(3)描写颜色绿得美。翠绿的颜色明亮。6.要“点面”结合来描写。作者第二次描写“鸟的天堂”,首先整体“面”上描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再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在“点”上具体描写了一只画眉鸟。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鸟儿数量、种类众多,而且能感受到鸟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五、巧用修辞,凸显景物特点
要把景物的文章描写得生动、形象,作者常常会用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身临其境,难以忘怀。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作者巧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呢?1.恰当“引用”。文章开头引用人们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赞美桂林的山水;结尾又引用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来抒发荡舟漓江的情趣。2.巧用“对比”。文章用大海、西湖与漓江的水相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漓江水的独特美——静、清、绿;用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相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的特色美——奇、秀、险,让人感觉到确实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3.巧用“比喻”。用“像老人,像巨人,像骆驼”来比喻桂林的山各不相同,形态万千;用“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来比喻桂林的山真秀,色彩明丽,令人目不暇接。4.巧用“排比”。用“漓江的水真静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的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用“桂林的山真奇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的排比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修辞手法,进行课堂小练笔,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词语的能力,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六、勤于练笔,生动描绘景观
高中英语课文学习五步法 篇4
一、学生预习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习是我们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有了预习这一环节, 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遇事不惊”。在预习工作中, 我们一方面要整理出已学过的短语和句型进行复习巩固,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标记出遇到的难点和疑点, 以便在教师讲解时有重点地倾听记忆, 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在我们浏览了课文之后就或多或少地了解了课文的主旨, 也为更深一步的挖掘做好了铺垫工作。
在The King of Stonehenge一文中, 我汇总了学生整理出的已学知识要点, 如:1.三个完全倒装句型:①Buried with him were the tools of a hunter of warrior.②Only a few centimeters from his head were two pots made of clay...smaller copper knife.③Next to them lay a cushion stone.2.It is p.p.+从句句型。3.date back to.4.a variety of.5.may have organized, 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等等。另外学生又提出了他们发现的新知识点, 如:be linked to, have a hand in, in the eyes of等。还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何分析Iron came later, in what was called the Iron Age.这个句子的结构呢?这样一来学生在听课时就可以有重点、有层次地学习,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导入
导入虽然是一个小环节, 但它却是连接课内与课外的一座桥梁, 沿着这座小桥我们可以步伐轻盈、心情舒坦地走进课文内容, 去接受新知识的熏陶。
如在The King of Stonehenge一课中,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计几个小问题:
1. Can you describe the kinds of objects kings and emperors in China were buried with?
2. Why were dead kings given these objects after they died?
3. Have you heard of Stonehenge in England?
4. Why do you think it is famous?
由这几个小问题引出这一课的标题The King of Stonehenge。从标题上我们还可以提出下一个问题:What relation do you think the king and Stonehenge have?带着这些问题, 怀着好奇的心情, 我们将一起走进课文内容。
三、师生精学
在这一部分主要是讲解课文内容。一方面我们要掌握内容梗概, 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新的短语句型。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绝不提倡教师满堂灌式的逐句翻译讲解, 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协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例如, 学生此时可以提出他们的疑点, 然后找其他同学来帮助解决;或者由教师来提出几个概括性的问题由学生来作答;或者分小组、分任务, 然后一起汇总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The King of Stonehenge一课中,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 What were discovered in the grave of the king of Stonehenge?
2. Why was this discovery very important?
3. How do we know that people in the Bronze Age in England had trade and cultural links with other parts in Europe?
这些问题需要学生通读全文挖掘概括其答案, 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及时予以补充完善, 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当然, 在解决这问题的同时, 我们还要对新出现的知识点做重点详细的讲解并附以典型练习。
四、学生复述
复述是学习材料的言语重复。组织好学生英语课文的复述,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首先,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中的每一小段落进行小结, 然后归类, 再进一步理出整体的脉络走向,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 最后填充词汇口述表达就可以了。
再以The King of Stonehenge一文为例, 在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 答案都在第1、2、3自然段中, 所以不难看出这三段表达了一个中心, 即“the objects found in the king’s grave”。而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 答案又分散在4、5、6、7四个自然段中, 并且每一段开头都有同一句型的总括句。所以这样一来文章的段落结构就清晰明朗了, 我们再找出关键词, 然后连词成句, 连句成章即可。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附以示意图来帮助理顺思路:
1. the finds
①age, position, teeth, tools;②pin, knife, earring;③pots, tools, materials, bow, arrows, knife, cushion, stone.
2. reasons for being important
①richest;②linked to Stonehenge;③bring culture and new technique.
五、学生练习
针对课文内容及新出现的知识点, 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 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并当堂解决。这样, 我们就给这些松软凌乱的土层又夯上了一锤, 做好了巩固工作, 为一节课的结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年级下册课文学习心得 篇5
一、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1、学习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山的奇、秀、险,桂林水的静、清、绿啊!
2、《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3、学习了《万年牢》,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4、学习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5、学习了《将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6、《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7、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8、学习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9、学习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10、学习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1、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2、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明白了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不要战争。
13、学习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们要憎恨战争,维护和平。
14、《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5、《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6、《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7、《花的勇气》,激励我们: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18、学习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宁静、美好。
19、《牧场之国》表达了作者(赞美荷兰牧场宁静美好)的思想感情。
20、《乡村四月》中表达了诗人(赞美乡村美景和赞扬农民勤劳)的思想感情;《四时田园杂兴》中表达了诗人(赞扬农民勤劳,孩子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渔歌子》中表达了诗人(赞扬田园生活悠闲自在)的思想感情。
21、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要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有疑问时应该反复求证。
22、《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习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3、学习了《鱼游到了纸上》,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道理。
24、《纪昌学射》的寓意是: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25、《扁鹊治病》的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
26、学习了《文成公主进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不畏艰难,造福西藏人民的美妙与神奇。
27、《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二、人物特点篇
1、《中彩那天》中的父亲——诚实,讲信用
2、《万年牢》中的父亲——认真、实在、正直
3、《尊严》中的哈默——自尊、自爱、自强、有骨气
4、《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游泳本领高、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的中国孩子——热爱和平、憎恨战争
7、《触摸春天》中的盲童安静——热爱生活
8、《永生的眼睛》中的琳达一家—— 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9、《乡下人家》中的农民——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0、《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
11、《全神贯注》中的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鱼游到纸上》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父亲的菜园》中的父亲——勤劳执著、坚持不懈
14、《纪昌学射》中的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5、《扁鹊治病》中的扁鹊——医德高尚;蔡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
16、《文成公主进藏》中的文成公主——不畏艰难,造福藏民
17、《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不畏强暴,勇于献身;宙斯——霸道;火神——有正义感但较软弱;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正义,敢作敢为
课文学习 篇6
一、借“学习地图”,略其所略
相对于精读教学而言,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更简明,方法应该更简单,过程应该更粗放,自主学习应该更充分。借助“学习地图”推进略读教学,可有效实现“略其所略”的教学意图。
1. 过程预设求“略”。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摒弃过细的精读方式,变环环紧扣的线性推进式为大刀阔斧的板块推进式,使得课堂教学结构更简约,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更多的时空。《夸父追日》课文前的连接语既明确提示了本课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又揭示了学习的一般流程(读书—思考—交流)。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笔者在学习流程中,借用“学习地图”,设计了如下板块推进式教学过程:①试画“学习地图”,预习课文;②修改“学习地图”,感知内容;③丰富“学习地图”,感受神奇;④运用“学习地图”,延伸阅读。在授课前,笔者布置学生预习《夸父追日》,画一幅“学习地图”,课堂上借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修改、丰富、拓展,推进教学,过程显得更简略。
2. 内容感知求“略”。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感知上学生只要粗知文章大意即可,而应着力于“略读”与“浏览”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学生课前预习试画“学习地图”的基础上,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共同修改“学习地图”。学生经过讨论、修改,很快提炼了关键词(“为什么?”——喜欢光明;“怎么做?”——奋力追赶、喝干河水、倒下长眠;“结果如何?”——化为山林),画出了“学习地图”(如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地图”上的关键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借用“学习地图”,学生快速理清了文章脉络,抓住了课文主要信息,粗知了文章大意。
3. 教师指导求“略”。
诚如叶圣陶大师所提出的“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那样,略读课文教学要更多地指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学《夸父追日》,在第一、二环节(预习试画、交流修改“学习地图”)后,笔者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而引导的侧重点只在于交流“学习地图”,共同修改,及围绕“学习地图”说说故事的大意;在第三环节则只重点抓住表现“神奇”的关键词及感受来引导学生丰富“学习地图”;在第四环节更是放开让学生运用“学习地图”的学习方法去拓展阅读其他文章。
这样,借用“学习地图”,将教师推到一个更“隐蔽”的角落,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上。在画、改、说“学习地图”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阅读、独自思考、大胆交流。
二、借“学习地图”,重其所重
尽管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尽量“求略”,但也并不等同于完全“自读自知”。在粗略的同时也要有所侧重,有所发展,达到既“有所不为”又“有所作为”的有机统一。
1. 精准导读求“重”。比如,在“丰富‘学习地图,感受神奇”环节,笔者是这样来“精准导读”的:首先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把体现神奇的关键词画上三角号,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据此进一步丰富“学习地图”。教师小结后让学生回答:这是一个( )的夸父。这样,借助“学习地图”,聚焦“神奇”进行“精准导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过程中丰富了“学习地图”,更深刻感悟了课文内容和夸父精神,同时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提高了自学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了本课学习目标。
2. 语言训练求“重”。略读课文的教学,也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让略读学习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演练场。在这方面,借用“学习地图”将更有效,因为更直观、更明了、更有趣。比如,在学生完成丰富“学习地图”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习地图的信息更丰富了。谁能用‘学习地图复述故事?”并提醒学生可以重点说说神奇的地方。学生们在“学习地图”的帮助下,故事内容说得更精彩了,复述也不再是难事。而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夸父长眠后,他的手杖居然能变成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林木。这想象真是丰富,描写真是神奇。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着课文的样子,写几句话。“山的一 ,有 ,那是夸父的 ?摇变成的。”先引导学生画一画简单的“学习地图”,把关键词写出来,课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一幅“学习地图”,简单明了,既帮助了学生思维,又诱导了学生表达。
3. 阅读容量求“重”。教完《夸父追日》,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提问题—找神奇—写感受,笔者进一步运用“学习地图”指导延伸阅读:在课堂上出示两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女娲造人》,采用“文学圈”的模式,每位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文章,画画“学习地图”,与同桌交流,了解另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样是40分钟一节课,学生们却复习了一篇旧课,学习了一篇新课,阅读了两篇文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效率应该说是比较高的。最后笔者还鼓励学生选择《中国神话故事》中的部分内容在课外时间里阅读,并继续尝试画出“学习地图”。
这样,借用“学习地图”,让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展现。
用好课文插图拓宽语文学习途径 篇7
就拿我今年所教的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来说, 全书一共有7个单元, 25篇课文, 插图的数量达到了47幅, 平均每课至少有2幅。这些插图绘画水平相当高, 细细欣赏、品味, 顿感妙处无穷。而这些精美的插图往往在平时的教学中被我们忽视, 老师没有在意这些图, 备课时不会去备这些插图, 授课中也往往只注重文本的分析, 而很少去用这些插图, 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普及, 看插图好像已经落伍, 变得有点“土”了;学生们也没有感受到这些图的用处, 这些插图默默地躺在书上变成了“鸡肋”, 甚至成了一些孩子乱涂乱画的素材。我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用好这些插图, 那么语文学习的途径就会大大地拓宽, 这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之一。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怎样观察插图, 让学生成为“内行”, 教师应起关键的指导作用。
首先, 关于景物的插图, 应学会按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等顺序观察。如《我们爱你啊, 中国》一课中的黄山是本课的第三幅图, 结合课文“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来观察这幅图, 通过观察和描述, 课文内容一下子就展开了。此时教师借机激情:“同学们,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使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就能把书读“厚”了。
其次, 有关人物的插图, 教师应教会学生先从整体环境入手, 再观察人物的衣着、动作、外貌、神情等细节特征, 最后结合文本内容去揣摩并体会人物的心理, 这样对于文本的解读感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 还有其他类别的插图, 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二、利用插图品析词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 都是一些精挑细选的美文, 只有细细感悟字词句的内涵, 才能真正理解一篇课文。因此, 合理利用课文插图, 使学生加强对字词句的理解、品味, 那插图的作用就进一步发挥出来了。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 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其中有“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两个词, 这两个词都是描写绿色的, 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正好, 课本的草原美景绘图可以用到。我指导大家观察插图:同学们放眼望去一片绿色, 无边无际, 这就叫“一碧千里”;绿色的草地颜色鲜艳, 绿得好像颜色要流下来似的, 这就是“翠色欲流”。通过一边看图, 一边感悟, 一边讲, 加上教师的板书, 使学生懂得“一碧千里”重在写绿的广度, “翠色欲流”重在写绿的程度深, 同时也知道了“欲”的意思是“将要”。学生边看边想边说, 多种感官相互作用, 教学的效果就更好了,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为语文教学资源之一的课文插图,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插图本身既有外在的形象之美, 又有内在之美。我们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还要有能够感动的心灵。课文插图之美大致有以下几类:
1. 风景名胜之美。
如“三亚落日”的瑰丽磅礴, “九寨沟”的灵山秀水, “黄山奇松”的苍劲挺拔……通过这一幅幅插图, 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结合课文的学习, 更能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决心。
2. 历史文化之美。
《黄鹤楼送别》插图中, “岸边杨柳依依, 江上沙鸥点点。李白伫立在江边, 凝视着远方,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此情此景, 我们怎么可能没有感受到他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不为他们的忘年之交所感动?
3. 民风民俗之美。
《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等都是反映中华民族的不同地域所呈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幅员辽阔, 文化多姿。
4. 光辉人性之美。
这类插图, 数量就更多了。眼睛上缠着的绷带已被鲜血染红, 但仍和医生谈笑自如的军神刘伯承;为人类盗取天火, 甘愿忍受鹫鹰啄食自己肝脏的普罗米修斯;“在大海中永生”的邓小平爷爷……这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美好品质、光辉人性, 就像寒冬的暖阳, 温暖着我们;黑夜中的明灯, 照亮着我们;沙漠中的清泉, 滋润着我们, 让我们感到人生的美好, 世界的美丽。
从精读课文学习到研究能力的培养 篇8
1 精读课文学习的内容
对于精读课文的学习, 首先要改正一个错误的认识。精读课文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认读几段英文, 或者阅读一个英语故事。精读课文作为精读教材的主要部分,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学习才能充分起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和培养研究能力的作用:
1) 词汇学习和积累
学习精读课文的第一步应该是词汇的准备, 这是阅读的基础。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他们把词汇和课文割裂开来看待, 或者只把词汇学习当作通过考试的一道阶梯。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偏离了任务焦点, 并且增加了任务负担。学习课文前的词汇准备过程不应该是个独立的学习任务, 学生要明确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任务的焦点是课文学习, 不需要刻意、机械、系统地去学习词汇。明确目的并且排除不必要的任务负担, 才能顺利执行和完成任务。
2) 课文阅读和理解
课文阅读和理解是课文学习过程中重要而又容易被轻视的一步。毫不夸张地说, 许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是通读课文, 认认单词而已。简单的课文, 读完之后大概知道什么意思, 而对比较难的课文, 甚至都没有做到读懂。这种做法的心理因素就是等待老师的讲解。这显然是很被动和懒惰的做法。
课文阅读和理解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重阅读和理解的结合, 然后要注意提高阅读理解速度。阅读和理解的结合即是指以理解为阅读的目的, 读多少就懂多少。如果读了一句话只是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知道句子的意思, 那么这个阅读是无效的, 即使读得再快, 也对课文理解没有任何作用。所以阅读课文不应求快, 而要注重理解。能够边读边理解了, 再逐渐提高速度, 不仅是读的速度, 也是理解的速度。
3) 课文分析和欣赏
课文分析和欣赏是实现精读课的人文性和建立学生研究能力基础的重要环节。课文分析是欣赏的基础。分析包括意义、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运用语法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义。欣赏是在分析的基础上, 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和欣赏课文。现在精读教材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 篇篇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欣赏的角度包括文学、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历史和地理等各个方面。欣赏的过程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并且从整体上拓宽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 无形中也为学生们奠定了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基础。
4) 精读课文与其他英语科目的关联
英语专业的专业科目除了精读之外, 还有泛读、听力、口语、语法、语言学、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 各个科目之间都有互相关联的地方。在精读课文的学习当中, 只要稍加留心, 就会发现很多词汇、语法现象以及各种英语的信息都可能在其他科目中出现, 或与之相关。注意这样的关联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到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 比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教育学等。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初步教给他们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基础。
5) 有关课文的扩展性作业
精当的作业能有效地锻炼和检验学生的能力。有关课文的扩展性作业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他们的思维, 并锻炼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扩展性作业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 鼓励学生通过听、读、观察、采访等各种渠道获取资料, 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发挥写作、美术、演讲、表演等各种才能来展示自己的研究。
以上五点充分说明, 课文学习包括的内容很多, 牵涉的知识和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课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不能把精读课文仅仅当成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载体或轻视课文学习。
2 学术研究的步骤
一般来说, 学术研究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 发现问题。在阅读、学习或观察的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话题, 或者发现疑惑的问题, 确定研究的选题。
第二步, 收集材料。通过广泛的阅读、敏锐的观察和大量的调查、采访和网络搜索等途径, 收集与选题相关的信息, 这是进行研究的材料准备。
第三步, 整理材料, 提出假设。对收集到的材料做分析、比较、筛选、概况和归纳等工作, 结合选题, 提出假设。
第四步, 论证。结合相关的理论, 运用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论证假设。
第五步, 总结。总结论证的结果, 得出研究的结论。
学术研究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研究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包括语言知识 (词汇和语法等) 、语言能力 (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和翻译) 、理论知识和能力 (语言学、教育学、文学、哲学、文化学乃至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和理论能力) 以及思维和研究能力 (分析、综合、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 。然而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 其实都可以在学习精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下面就来讨论精读课文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关系。
3 从课文学习到研究能力的培养
前文已经论述了精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和积累、课文阅读和理解、课文分析和欣赏、精读课文与其他英语科目的关联以及有关课文的扩展性作业。在这些环节中, 学生可以学到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 文学、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地理、历史等人文知识, 还有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同时,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的许多能力和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运用各学科理论乃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还有分析、综合、比较、对比、归纳、演绎等思维和研究能力。
因此, 不难看出, 精读课文学习中所能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所能培养的各种能力都是进行学术研究所要求的因素。所以, 认真学好精读课文不仅是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能力的过程, 可谓一举两得, 有什么理由不重视精读课文的学习呢?
4 结论
从课文中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篇9
一、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议论文是以明事理、断是非为己任, 以表明作者的观点、主张从而给人以启迪为目的的。我们在运用事实进行论证的时候, 不能总是列举事实, 而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把道理讲清楚, 才会使文章有说服力。同样, 议论文中讲了道理仍要摆事实, 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后, 也要列举一些事实作为依据, 用有力的事实, 把阐述的道理说得更加明白具体、深刻透彻。
如在《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 孟子列举“攻城不胜”和“弃城而逃”的例子, 分别说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两个分论点。然后又进一步阐发, 将论述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 从而全面体现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主张, 使论证更有力度, 使主题更加深刻。
又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 作者指出“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后, 列举“约翰·古登贝克尔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和“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乒乓球电子游戏机”两个事例加以说明, 使自己提出的观点得到证明,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
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叫正面论证, 从反面去论证观点的是反面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 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能使论述更全面、结构更严密, 主题更突出。
如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 作者先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再从反面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然后从正面解释真正的实验精神的含义, 又从反面论述缺少实验精神给人们带来的困难。
又如在《鱼我所欲也》中, 作者提出中心论点后, 先从正面阐述了“义”的重要, 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是因为有“义”, 再从反面假推理, 阐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接着又列举了“行人、乞人在一箪食, 一豆羹面前的舍生取义”和“贪图享乐者在万钟、宫室、妻妾面前的舍义取生”两个事例, 说明了人们对待利欲的不同态度, 正反对比中重申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再如《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一文中, 作者把“得道”与“失道”对比, 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人经受磨炼的好处, 使文章的观点更鲜明, 论证更严密。
三、运用比喻巧妙说理——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以事喻理。运用比喻论证,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审美性, 易于被人们接受。
如培根在《谈读书》中, 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如冰心在《谈生命》中, 把生命喻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使抽象的生命具体化;用“暴风雨”比喻人生挫折和逆境;用大海比喻人类的大生命, 突出博大、深邃的特点。
四、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排比论证
在分析道理时, 我们把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起来构成排比, 使节奏更加鲜明, 使论述更为全面, 这就是排比论证。运用排比论证, 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 使论证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如培根在《谈读书》中, 用“读书足以怡彩,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 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构成排比, 表明了读书的作用之大之多, 读起来也富于气势,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又如孟子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 先列举了六个事例, 构成排比, 说明这些人虽出生贫贱, 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 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接着又用“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构成排比, 论证了磨炼的好处。既增强了语势和文章的美感, 也为后文得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结论蓄势。
五、引用名言警句增添韵味——引用论证
在论述时恰当地用上几处名言、警句, 文章就有了韵味, 有了文气, 也增强文章的美感。
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谈到敬业时, 就引用了庄子之话“虽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 二惟吾蜩翼之知”、孔子之话“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曾文正之话“坐这山, 望那山, 一事无成”;强调了“敬业主义, 于人生最为必要, 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谈到乐业时, 也引用了孔子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述了学习和工作的乐业含义。这些名言的引用, 使说理更具有权威性, 也增添了文章韵味和美感。
六、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
一篇文章要连缀组织, 要能体现严密的逻辑性, 除了合理使用论证方法, 还应采用恰当的论证结构。在论证结构方面, 递进式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更值得学习借鉴。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 作者提出论点之后, 不是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而是逐层深入, 层层递进, 有理有据地证明提出的论点。既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那么怎样寻求第二种答案这就需要创造性的思维。那什么是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是否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作者对这些问题逐个地进行解答, 得出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从而得出人人都可寻求第二种答案, 进而得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当然不止一个这一论点。
课文学习 篇10
但随着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同学们日益增加的生活阅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课文插图弃置在一边,淡化了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认为教学时,充分地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所以,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引用课文插图这资源,让学生在富有广度、宽度和温度的插图资源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一、广度棗课文插图引用力求灵活性
1、引用时间上的灵活性
(1)开头引用,唤起“阅读期待”。一般来说,我们总是把课文插图的引用安排在课堂的开头,这样的设计对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找准感情基调,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有很大帮助的。
(2)乘势插入,巧妙释词。词语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学生读后质疑:“网格是什么东西?鞋底带钩的鞋子、带网格的地板是什么样子的?我乘势请学生看插图,带钩的鞋子、带网格的地板图上清清楚楚地画着嘛,这样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词意,结果这个难点轻松解决了。
(3)延伸拓展,启发想象。爱想象是小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图上能看到的东西外,还要启发学生想象图上没有出现的东西,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用内容上的灵活性
在学习《黄山奇石》这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插图,然后再学文,没想到在引导学生观察“仙桃石”这幅图时,学生的眼睛还注意到“仙桃石”下面的石头,举手说这副插图应改名叫“大象背桃”,学生们再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图,确实逼真。大象的耳朵,鼻子非常形象,学生说这好像是大象得到了一个大桃子,高兴得不得了,驮着它美滋滋地回家了。我说,你说得真好,让这块石头的故事内容更丰富了。于是,我就说那么我们就给插图改名,并展开想象说说有关这石头的故事。这么一说,教室里更热闹了。学生们马上去看下面几幅插图,想象力更丰富了。有学生说那幅“仙人指路”更像“骆驼踩龟”等。虽然给插图改名不在我教学预设中的,教案里我根本没有考虑这环节,但我灵活运用了插图的资源,一幅幅插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震撼了学生心灵,带学生走入了文本,让文本融入了学生心田,它已不再是一种摆设,一种点缀,它成了沟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座桥梁。
二、宽度棗课文插图引用力求多样性
所谓“多样性”地引用课文插图资源,指的是“在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想象、比较,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相结合,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让学生在收获文本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凸现课文插图在低段阅读教学中重要作用。
(1)以插图助朗读。《金色的草地》一文插图鲜明、亮丽,生动、活泼,描绘的是“我”和“弟弟”在金色的草地上尽兴玩耍的精彩画面,为了再现兄弟俩互相逗乐的生动情景,有一位老师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把讲台当成“金色的草地”,让两个学生登上台来,在老师的诵读声中,一个手执蒲公英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弟弟”脸上,另一个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哥哥”脸上吹,两个学生模仿插图情景,幽默诙谐的表演逗得同学们开怀大笑,体会出兄弟俩玩耍嬉戏的快乐心情,再来朗读课文时,兴奋、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原本静止的画面,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之下,让学生浮想联翩,给朗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2)以插图促想象。图画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一剂强有力的兴奋剂。新课标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数量不同、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能深深吸引低段学生的眼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唤起他们观察、想象、说话的兴趣。
(3)以插图促理解。大部分课文插图都是对课文故事情节的形象再现,如果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教学三册18课《称赞》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四副插图,然后让学生带上他们自己做的头饰,四人一小组进行表演。孩子们表现得异常兴奋,他们在这个展示的平台上感情饱满、神情专注地演着,感受着称赞给人带来的快乐。
(4)以插图促写话。面对课文插图,不应仅仅停留在欣赏上,我们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欣赏、感悟,既要让学生说一说,还应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将看到的、想到的化为生动的文字。人教版教科书图文并茂,教师完全可以挖掘图中的写话资源,为学生所用。如上完《秋天的图画》就可设计“把你从图中看到的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一句、二句都可以)。
三、温度棗课文插图引用力求情感性
运用插图,以怎样的语言形式为载体,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根据文本的需要,用一种充满灵性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介绍,效果会很好。
在教二册《荷叶圆圆》时,我请小朋友看着书本封面,我叙述着: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春天刚刚过去,快乐的夏天又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了。你们看:荷叶绿了,荷花露出了花骨朵,蜻蜓在荷花上跳起了舞,小鱼和荷叶说着悄悄话,正是出去郊游的好时候。走吧!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夏天!谁能在画面上找到夏天?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就这样,教师用充满诗意和感情的语言,引燃了学生的诗情,使他们愉快地进入了文本。
精读课文中词汇学习方法实验研究 篇11
关键词:精读课文;词汇语法;课堂实验
一、引言
大学英语精读的教学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模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和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的教学模式。自下而上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先给学生讲解新单词,新结构然后再逐句逐句地仔细分析全文。这种模式认为精读是建立在对单词,短语,结构的理解基础上,而且还需要学生大声朗读来加以巩固。以此相反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认为对文章背景知识和篇章的了解在阅读过程比新单词,新结构更为重要。比如我们在阅读时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即使没有生词也读不懂一篇文章,即使有很多单词都不知道但文章却读懂了。Goodman(1970)就曾经说过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据此,笔者对两个自然班进行了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试图证明哪种方法更有利于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成绩的提高。
二、实验设计
1.因素与变量。本实验的因素为英语水平测试(前测)成绩和期末考试(后测)成绩。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实验组(A班)采用自上而下的授课模式,即先讲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新单词和一些复杂的结构在出现理解困难时由教师当场处理,再加以讲解和举例。对照组(B班)采用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这种更为直接的授课方式是由老师先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及句型讲解清楚,然后再回到课文当中,理解全文,也就是课文的讲解和单词的讲解是分开进行的。
2.实验对象。被试者为恩施职院07级两个本科自然班。A班30人,男生23人,女生7人。B班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这些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基本一致,多数学生表示对英语课较为感兴趣,上课能积极配合老师,课堂气氛活跃。
3.测量工具。本实验的前测为07级新生入校时的大学英语摸底测试,后测为学期末的英语测试。同时。笔者自行设计了5套词汇练习的试题。每套试题由15个单词填空组成。这15个题目所涉及的单词均出自这5篇课文,或是与之相关的同根词,近义词,每套题目都和课文互相配合,是对该课文的一个巩固练习。填空题要求学生在读完句子的基础上用课文中学过的单词填入,要回忆所学的课文内容才能完成。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统一阅卷。考试内容符合教学大纲,也是讲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老师都做了仔细的讲解。
三、实验过程
实验时间:从第6周开始共13周,第20周期末考试。
实验过程:在A班使用自上而下的模式,B班使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每周各班各上4个学时,每次上两个学时,每个单元用5个学时完成。在本单元结束的时候,留最后10到15分钟给学生做词汇测试题,要求闭卷。这样总共进行了5次词汇测试(分别从八个单元挑选5个单元做词汇测试),然后进行最后一次的期末考试。
四、结果及分析
英语水平测试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词汇能力无显著差异t=0.036(p<0.01)。可以認为两组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这说明两个班无论是在词汇水平还是在英语成绩上都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两组学生对课文单词的掌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见表2 和表3)。实验组的词汇掌控能力明显高于控制组的学生,其中第5次的词汇成绩两组之间的平均数已达3.4分,t=8.82 (p<0.00) 这证明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词汇掌握是有明显帮助的。
笔者在测试后也向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多数同学表示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来记忆单词能增加对单词的记忆,并且对单词的外延和内涵掌握都比以前更加深刻了。表4是该学期两个班英语期末考试的成绩,其中t=3.22 (p<0.01)这一数据说明了这种词汇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减少了他们的记忆负担,而且对英语学习的提高也是有益处的。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实验数据分析,不难看出自上而下的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法已经受到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批判,更多的老师倾向于用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一些教师交流会发现,自下而上的方式节省时间,目前大学英语普遍都存在“赶教学任务”这一现象,如果把两个学时拿出来单独讲单词,只需要一个学时就能把课文讲完,这样就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因此很多老师更愿意先讲单词,然后再把课文串讲一遍。另外,很多学生更适应自下而上的方法,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被动,自下而上的模式正是一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也迎合了他们的学习方式。然而在笔者的这次实验中发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是很高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只要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能跳出以前的学习模式,站在篇章的角度上理解文章,从上下文来理解和记忆单词。
这次实验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无论是控制组还是实验组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比入学时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教师组织一些随堂测试对学生是很有激励作用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各取所长,将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英语成绩。同时笔者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有些因素可能没控制好,比如说性别的因素,学习者的性格差异,以及在考试中的作弊现象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课文学习 篇12
关键词:初读,课文,学习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的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对于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 已经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 应该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了, 但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中收效甚微, 甚至有少数学生连生字词都没有掌握, 更别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也不可能弄懂文章中的句子及课文内容。
教学实践中, 针对这种情况, 采取从兴趣入手, 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字词——竞赛识字, 激发兴趣
以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他发明了什么》一课为例, 生字的读音和书写难度不大, 但“械”字的读音有可能会读为“jiè”, 通过小组竞赛边读边组词, 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辨别“械”的字义:机械、器械中“械”是“器物、家伙”的意思;缴械、械斗中“械”是武器的意思。
一字多义的汉字很多, 由此引出文中“灯泡”中“泡”的意思, 可以让学生先试着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解释, 再放入句子中看理解是否恰当。最后可以动手查字典以求达到更准确, “灯泡”中“泡”的意思是像泡一样的东西。另外“泡”还有这几个意思:
1. 名词,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 水~儿, 肥皂~儿;
2. 名词, 像泡一样的东西:灯~儿, 手上起了~;
3. 动词, 较长时间的放在液体中:两手在水里~得发白;
4. 动词, 故意消磨 (时间) :在茶馆~了俩钟头。
在掌握文中字义的同时, 学生也顺便学习了该字的另外几个字义。若每堂课都这样进行, 学生在怎样理解词语方面就养成了较好的习惯, 积累的词语多了, 理解能力自然也就慢慢提高了。
二、朗读——以读生趣, 感情悟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读正确、流利易做到, 同桌比赛、小组竞赛都可以在较短时间达到“读出声, 读出意”这一目的, 但要“读出味, 读出情”可就不容易了。
以课文《他发明了什么》为例, 首先老师可以指名学生朗读, 但不要过多评论, 然后老师一定要范读课文, 如原文第一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 贝尔发明了电话,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但是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 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里“东西”一词加引号起强调作用, 要把加引号的目的读出来、读重音, 从而达到制造悬念、增加趣味的目的。这才叫读出味来了。老师把握准确、范读入情入味, 学生就朗读得又快又好。当然, 如原文第十节: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 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 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 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 然后组装成成品, 使原来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 变成批量化生产了。文中“枪”、“造枪的技术”、“零件”、“标准化”这些重点词一定要读准、读重音, 达到强调的目的,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对惠特尼的发明由衷的赞美之情、敬佩之情。
老师成功的范读自然引发学生感情朗读的激情, 互相比试, 练读的效果肯定会令人满意。然后选择学生诵读, 开展比赛, 朗读效果一定会喜人。
三、批注——学贵有疑, 练习批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等于不会读书。《他发明了什么》这篇课文浅显易懂, 学生初读课文时只要能找出什么是“标准化”并加以批注即可, 若能以具体的例子作以说明, 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标准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 只要进行批注, 老师就应多给予鼓励, 毕竟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了, 不管准确与否, 可贵的童心是最值得赏识的。
【课文学习】推荐阅读:
汉语初三课文学习08-11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如何预习课文10-24
语文课文课文教案设计 课文永威08-03
品读课文07-19
课文选择05-15
课文文本06-21
复述课文07-04
课文主题07-24
课文背诵07-30
课文讲解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