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课文

2024-07-19

品读课文(精选3篇)

品读课文 篇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篇文章是新华社记者周定舫于1958年4月听取了纪念碑建筑工地的负责人贾国卿同志的介绍,并瞻仰了纪念碑的雄姿后写下的。如何清楚、明白地读透本文呢?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解读课文。

一、关于这篇文章的体裁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对事物或事理的形态、构造、概念、演变等方面进行介绍, 从而告诉人们科学的知识。这篇文章虽然意在介绍刚刚落成的纪念碑,给人以知识,但又不仅仅如此,它还着重抒发了作者的崇敬之情。抒情,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的任务呢 ? ———记叙性的文章。记叙性文章的主要任务是以情感人,议论文的任务是以理服人,本文巧妙地把两种文体的任务融合在了一起。

二、理清行文的顺序,把握文章的脉络

这篇文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来进行说明。我们知道, 记叙文的脉络就是记叙的顺序,议论文的脉络就是论证的层次,而说明文的脉络就是说明的顺序。说明文常见的三大顺序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却是以作者的行踪为顺序来进行说明的,文中有不少词句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碑身的西面”“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 “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等。

当然,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脉络)来记叙,是从全文来看的,从局部来看,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了多种说明顺序。如:

A.台阶———平台———碑身———两侧上部———碑顶(由下而上)

B.题词———碑文(由正面到背面)

C.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心石(由四周到中央)

D. 销毁鸦片烟———金田起义 …… ( 时间顺序)

E.碑主题———碑文———装饰花纹,大花圈(由主到次)

F.第9小节———第10—13小节 (由整体到局部)

上文A、B、C的说明顺序可以概括为空间顺序;D是时间顺序, 也兼有方位顺序;E、F的说明顺序可以概括为逻辑顺序。

读到这里, 同学们基本上能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了,但要深入地读懂、读透文章,还必须概括全文的层次,理清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层次关系,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何理解本文的层次呢? 说明文总是抓住说明的对象进行说明的。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特征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来了,就是“巍峨”“雄伟”“庄严”。“巍峨”和“雄伟”侧重于表现纪念碑的外形特征,而“庄严”则侧重于说明纪念碑的气氛特征,表现人民英雄的精神伟大。

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全文分为这样几个部分:开头和结尾各是一个部分,接着,2、3两个小节侧重于说明纪念碑的外形特征,4—10小节侧重于说明纪念碑的庄严 , 说明纪念碑 的主题———“人 民英雄永 垂不朽”。

第4小节虽然也提到了碑心石的高度14.7米, 也介绍了汉白玉栏杆对纪念碑外形的映衬作用,但是它主要介绍了纪念碑的主题和背部的碑文,使文章由重点介绍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向介绍纪念碑的庄严过渡。

如果进一步思考,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纪念碑的主题, 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还有10块大浮雕的具体内容,这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呢? 不难发现, 纪念碑的主题总领了下文的内容:10块浮雕的内容是对碑文的具体说明,而碑文又是对碑主题的具体说明。因此,只要抓住了纪念碑的主题,也就抓住了后面浮雕的具体内容的核心了。

文本解读至此, 我们还有一个任务没有完成,那就是本文是如何承担起了记叙类文章抒情的职责的? 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品味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品味抒情性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崇敬之情

课文一开头就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这既是记叙, 又是直抒胸臆。第2小节,“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这句话中,“踏着”“徐徐”“仔细”“瞻仰”等词语,突出了作者心中对英雄们的无比崇敬之情。再比如对10幅浮雕内容的描述,“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 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 这句话中的“愤怒”“正在”“倾倒”等词语,既是对画面内容的如实描绘,又倾注了作者痛恨侵略者、崇敬英雄的感情,以及对鸦片毒害人民的痛心,对毒品被毁的无比欣慰。课文的最后, 作者通过回顾英雄们走过的艰苦道路和创造的光辉业绩, 抒发了对英雄们无限的崇敬之情。可以说,作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贯穿了全文。

利用课文插图 促进品读感悟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30-01

教材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联关,是小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窗口”。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频繁使用,课文中的插图渐渐地被教师遗忘。课文插图是文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相匹配,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促进小学生有效品读感悟文本。

一、利用课文插图,点燃阅读想象

阅读想象是小学生深入文本意境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对于形象生动的图片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插图,对课文中细致形象的语言描写进行充分想象。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插图点燃小学生的阅读想象。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美丽的丹顶鹤》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笔者在教学时先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学生一边观察插图,笔者一边利用多媒体播放丹顶鹤的鸣叫声,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丹顶鹤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姿态,并提问:“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那情景会是怎么样的?”有的学生说:“丹顶鹤的翅膀又大又长,所以它在天空中飞翔时只要轻轻地动一下翅膀就能飞得又快又远。”有的学生说:“丹顶鹤就像在天空中进行飞行表演,简直就是一位杰出的‘飞行员,在飞行的过程中又快又稳,叫声既响亮又轻松。”……这样教学,学生利用课文插图对文本内容进行品读感悟,能够对课文中的相关词句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充分体验到了丹顶鹤在天空中飞行的美感,课文中静止的插图因阅读想象而更加形象生动。

二、利用课文插图,拉近与文本距离

对于小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文本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形象、生动的插图,引导他们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小学生解读难以理解的词句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拉近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品读文本更加高效。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北大荒的秋天》描写的是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农民丰收时的喜悦之情。大多数学生对北大荒并不熟悉,与文本存在一定的阅读距离。在教学中,笔者先给小学生呈现本课的三幅插图,让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景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对于课文中描写“大豆摇铃千里金”的丰收景象,笔者主要利用课文第二幅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很自然地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热闹非凡、哗啦啦的笑声、黑红黑红的脸庞”等词语和句子,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北大荒的丰富景象以及人们的喜悦之情。

三、利用课文插图,填补阅读空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情节性,往往留有大量的文本空白。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丰富,就会产生阅读的空白。而课文中的插图往往是课文情节中的某个“特色镜头”,是对文本情节的“定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填补阅读空白。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篇课文中,作者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过程只是简单写道:“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当小学生阅读这一句话时,笔者让小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主要让他们从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的动作、表情两个方面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然后提问:“洪教头被林冲打倒在地时,他会怎么做,怎么想?在旁边观看的众人此时又会怎么说,怎么做?”这样教学,在情节空白处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填补了小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思维空白,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中描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情节进行想象,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总之,课文插图是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课文插图的教学价值,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进行有效应用,让小学生的文本品读感悟更加深入、有效。

品读课文 篇3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上一篇:室内网络下一篇:基层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