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方法

2024-07-23

品读方法(通用12篇)

品读方法 篇1

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感受”多次出现。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真谛。那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品味出浓浓的语文味呢?“对比品读”是有效的阅读方法。

怎样抓住文本语言进行对比品读呢?教师首先要潜心研读文本语言,发现有效的语言感悟点;其次要根据发现的语言感悟点设计对比品读的语言实践方法。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对比品读方法,如去留对比、替换对比、人物对比、前后文对比、古今文对比、同类文对比等等。本文拟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述对比品读的具体措施。

一、对比品读,读出语言的精妙

在品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某些字、词、句等进行对比推敲,用这样简洁高效的方法引领学生在对比阅读的实践中感受语言的精妙。

如执教《鸟语》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比较布谷鸟的回答“种田织布”和“勤劳刻苦”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思考后发现,这两个词都是四个字,而且“布“”苦”的韵母都与“布谷”的“谷”一样都是“u”。我告诉学生这是押韵的表达技巧。接着我又鼓励学生想象其他鸟儿不同的叫声,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学生讨论后说出了好多答案:唧唧唧唧———好好学习。唧唧喳喳———保卫国家。咯咯咯咯———和平快乐……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探究、创作,其乐无穷。

又如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也设计了这样的对比体验阅读:

师: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如果把“歪”字去掉有什么不同,你从原文“歪”字中读出了什么?

出示:(1)“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2)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戴着头巾。

学生对比朗读,发现“歪”字用得很传神,体现出了洪教头蛮横无理的形象。这样,学生明白了一个字就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不得不感叹作者准确运用语言的魅力。这样的对比品读,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还从中学到了语言的运用方法及写作技巧,从而提高了语用能力。

二、对比品读,读出语言的内涵

一些语言中往往话中有话,言中有义,具有含蓄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引领学生读出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韵味。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人物描写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在品读课文时,我抓住这一写作特色,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对比体会,通过读、思、写、悟等语言实践,体验感受林冲、洪教头两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细细品读,对比发现: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中,林冲见洪教头来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而洪教头是“全不理睬”;接着林冲“起身让座”,而洪教头是“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初次见面,两个人格格不入的举止、神态,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是谦谦君子,一个是鲁莽粗人。

在第4自然段中,二人准备比武时,洪教头是“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而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从对洪教头的动作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洪教头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本领,根本不把林冲放在眼里。从“喝”和两个“来”如此简洁的字中,我们看到了洪教头是多么嚣张,多么狂妄。相比之下,林冲显得很被动,很低调。这里虽然对林冲的语言、动作描写得很少,但对洪教头详细的描写更有力地衬托出了林冲谦逊谨慎的个性。

第7自然段中林冲和洪教头比试时,应对自如,打得轻松,他的“一横”“一退”“一扫”,三个简单动作就轻而易举地把洪教头打败了。精彩的场面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看到了林冲高超非凡的武艺。洪教头是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来势凶猛,而林冲却是不费吹灰之力。由此不难看出洪教头是花拳绣腿、技不如人。两人一招一式的对比描写,不正突出了武艺的一强一弱,一高一低吗?

《林冲棒打洪教头》中这样的对比描写还有不少,学生在比较体验中感受到了文本中人物的不同个性特征。

又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在品读这句话时,我抓住“挣脱”一词引领学生对比品读:“同学们,假如把‘挣脱’改成‘走了’,你觉得怎么样?读一读,对比一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从‘挣脱’一词感受到谈迁很痛苦,他付出很多努力好不容易才站起来了。如果用‘走了’一词,就让人觉得谈迁很容易就站起来了。”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既然是厄运的话,用挣脱才能更准确地体现谈迁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品格。”通过对比品味,学生从“挣脱”一词中读出了语言丰富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比品读,读出语言的内涵,这是达到深刻理解语言内涵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对比品读,读出语言的情感

语文课是最具“情味”的。那些名篇名作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能激起读者的共鸣。我们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抓住语言,进行真情体验。

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我抓住题目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大家读读课题,想想‘发愤’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发奋’吗?为什么?对比一下有什么区别。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发愤’?”学生对比品读,体验后发现:“发奋”和“发愤”都有勤奋努力的意思,但“发愤”还突出了决心之大,一般指个人情感,这正与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受辱写《史记》的情感相对应。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课题中用“发愤”一词才能准确表现司马迁内心真实的情感。

又如课文《水》,作者通过“雨中洗澡”的快乐和“勺水纳凉”的舒适,衬托出水的珍贵与缺水的苦涩。在学习中,通过品读、想象,我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与村民们缺水状况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情感认知的对比冲突中理解文本。在解读“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一句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多久洗一次澡?有一个月不洗澡的经历吗?”在解读“勺水纳凉”的情景时,我又问道:“同学们平时是怎样洗澡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村民的洗澡难进行对比品读,体验村民“痛痛快快”洗澡背后的苦涩之情。教学“水窖”时,我引导学生与我们生活中的“水龙头”“纯净水”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水窖”时作者的无奈之情。我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作者的处境进行对比,拓展了学习空间,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化了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发现异同,体验感悟,产生独特的发现,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对比品读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细细咀嚼,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让语文课散发真正的魅力。这样我们的阅读课,才能更加鲜明地指向运用和表达,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

品读方法 篇2

众所周知孙悟空十分爱钻进别人的肚子里,于是我数了一下,孙悟空一共有六次钻进了妖怪的肚子里并将其制服。

第一次,孙悟空去找铁扇公主借扇子时,他变作t燎虫,乘铁扇公主喝茶之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在她肚子里拳打脚踢,弄得妖精躺在地下求饶。

第二次,孙悟空大战黄眉妖。他变作一个大西瓜,乘黄眉妖吃瓜之际钻到黄眉妖的肚子里,用翻跟斗、竖蜻蜓的战术制服了黄眉妖。

第三次是在七绝山孙悟空大战红鳞莽时,行者见莽精张开巨口要吞八戒,便迎上去钻进肚内耍弄金箍棒。

第四次是在狮驼山孙悟空大战老魔时,被老魔吞入肚内。这次挖心战术写得最有特色了!为了制服狡猾的妖精,孙悟空临出来时还把毫毛变为绳子,拴在妖精的心肝上,跳在山顶上,拉着绳子,一提一放,像放风筝一样,弄得妖精死去活来。

第五次是在无底洞大战白骨精时,变作红桃钻进妖精肚内,施展本领。

还有一次是与观音合谋,钻进黑风怪肚子里。

品读方法 篇3

一、中学语文课小说中的多元情节结构

1.线状结构

这就是指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时间的自然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由开端到结局,一步步向前发展,虽然有时倒叙、插叙和补叙,但并不改变整个情节的线式格局。

传统小说中的故事,往往以主人公为轴心,按照其性格发展的逻辑安排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各种矛盾、冲突和纠葛。随着主人公的不断成长,故事步步为营、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事件的发展总是沿着因果转化的线路从一个场景奔到另一个场景,小说也总是在“后来怎么样”的追逼下发展下去。

2.网状结构

以人物的心灵为中心点,以人物的意识、心理活动为辐射线构成情节,其结构如蛛网般,就是网状结构。这是西方意识流小说所采用的基本情节结构形式,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被称为“心理小说”的作品也采用这种形式。

鲁迅的小说《药》,通常被认为是双线结构,也可看成是一种网状结构。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的故事,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夏瑜一家的故事,揭示革命者的悲哀。这篇小说表现了“亲子之爱”或“夏瑜的英勇牺牲”,而通过双线交叉的方式,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最成功地表现了深刻的底蕴,即“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未能唤醒民众”的主题意蕴。

3.画面结构

鲁迅的短篇《示众》就是一篇典型的现代画面结构小说。这个四千字左右的短篇,除了示众者和巡警外,还具体地写了十三个各具形象特征的围观者,作者对所有人物的描写都是平均用力,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得到较为着力的刻画,没有情节的发展和高潮,叙述的进展只是对一幅静止画面的描绘,整个故事浑然一体难以切割为若干具有较大意义单位的叙事板块,我们面对它,只有把“散落”在文本中的种种暗示捡拾起来,才能看出它在对“看/被看”的二项对立模式的寓言式的书写中具有丰富的意味。这种无声的艺术,在文本的表现中构成人物灵魂中的失语症。

这无声的哑剧时时在把大量外在的信息转化为隐含的意蕴,于是在艺术上造成诸多空白。形成了空间感强大的长镜头,画面结构使得小说在割舍了人物的真实性、情节的戏剧性、主题的明晰性之后,突出了基调的饱满性、氛围的充沛性、情绪的复杂性、感受的真切性。

4.象征结构

象征性情节结构,即全部情节单元紧紧围绕着某个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识、观点、思想、感觉而展开和进行,理念是情节的内核,是情节片断之间的连接线索。象征是艺术家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早在古代小说中就已有象征手法的运用,《红楼梦》中的“石头”“贾雨村”“通灵宝玉”等都颇具象征意义。在现代小说作家越来越不满足于那种小说以讲一个完整故事便万事大吉的传统习惯、而谋求更多言外之意的特质的时候,象征则成为保证这种特质实现的最好形式。象征方法所实现的寓意超越性,使作品充满了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艺术魅力。

5.散文化结构

在传统小说中,清晰明朗的因果关系组成的“情节线”,相对于变幻繁复的社会生活及人的情感世界而言,往往显得过于单一而难以尽抒人物性灵。而现代小说的“散文”结构,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如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一个落魄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与受欺凌的烟厂女工由陌生到相识、相恋的故事。叙事简洁明了,但作者却借抒情形象“我”的所遇、所见、所闻、所悟传达出“我”的率真之状、坦白之心、慷慨之情,对于贫弱女子的友善之爱以及对不合理、不公平世界的愤懑。整篇作品将情节描写融入真挚的抒情之中,做到了寓情于事、缘事抒情、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二、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中心深化中学语文小说教学

要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彻底消除中学语文课中小说教学的流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解读小说的能力,从而触摸到文学创作的脉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以文学观念为参照来思考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应该让先进的文艺理论和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结为秦晋之好,以文学观念的变革来促动文学教育的改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教材中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以外小说的引入,更使得这种结合迫在眉睫。

2.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由于语文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或带领,即自己先学习课文再去引导、带领和帮助学生走近文本,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意味、情感等,因此,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待不断接受新理论、新知识这一问题,把继续吸收新理论、新知识作为自己自觉的、内在的要求。

3.把鉴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阅读活动、审美教育中就不能越俎代庖,包办学生的阅读,作说教式的所谓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把作者、专家、教师所发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意义。

简言之,如果学习者从学习对象变成了学习主体,教育的民主化才是可能的,当教育采取了自由探索、征服环境和创造事物的方式时,它就更加民主化了。所以,从学生的角度说,虽不深刻但却是自己的认识,要比虽深刻但却是别人的认识更有价值。

品读方法 篇4

一、在品读阶段加强朗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 教学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语文教学应该更关注学生的感悟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自己挖掘文章的魅力。通过朗读, 学生会与作者产生深层次的交流,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对于相对落后的传授式教学来说, 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求知欲, 能够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终身的阅读习惯, 是要“授之以渔”, 因此, 在品读阶段加强阅读教学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 对传统教学精髓的继承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和背诵, 古代的私塾教学中, 先生遵循的教学理念是“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由此可见朗读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然而在现代教育中, 教师往往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总想着素质教育这个新名词, 不自觉地将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对立, 认为与传统相悖的就一定是对的。如果这种思想不能有效地纠正过来, 就会出现背弃传统的现象。朗读是孩子在语言的入门学习阶段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语言神经, 因此笔者强烈呼吁在语文课堂上运用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法, 使其在新时代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文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 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情感, 培养学生写作情感。但是, 现在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教师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较少, 没有顾及所有学生的朗读速度。长此以往, 会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第二, 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缺少思维的参与, 没有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 教师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教师往往让学生自己读, 而在学生自己读的时候又没有给学生良好的泛读标准, 导致学生情感的参与有些欠缺。第四, 教师的指导方法单一。要想让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必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丰富教学手段。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关键, 教师应该反复地、有条理地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朗读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样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首先是朗读语气的定位, 让学生学会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确定不同场景的氛围,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就是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在基础学习环节应该重视学生输入知识的正确性。

(二) 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和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了解文章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章, 这就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尤其是那些读书慢的学生。小学生往往会有看别人读完了, 自己也就停下来了的习惯, 在学生自动停下来之后, 教师应该再留一两分钟给学生, 照顾落后的学生。此外, 应该让学生站起来读, 通过纠正学生的情感来分析文章的情感。

(三) 创设朗读的氛围

学生在课堂上一般比较拘谨, 自由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因此,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角色, 感情饱满地朗读, 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比如说播放音乐、视频等。此外,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 让学生喜欢上朗读, 并争相朗读, 这同样是营造良好朗读氛围的方法。

(四) 强化教学指导

做好朗读教学, 首先, 教师要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案, 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泛读功底;其次应该善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 纠正学生的情感及语音、语调;最后, 还应该善于给学生讲明朗读的目的, 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朗读, 学会边朗读边思考。另外, 就教师的情感来说, 应该从小学生的情感角度出发指导学生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朗读的份额, 一方面是教学改革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教学法。针对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和质量, 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最后教师要起到良好的教学指导作用。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是语言训练的基本形式, 尤其是在品读阶段, 由于小学生并未掌握足够的阅读技巧, 他们需要用朗读的形式来了解课文、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和文章的理解能力, 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品读阶段朗读的现实意义入手,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提出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读,朗读,策略

参考文献

[1]焦玉芹.朗读——语文教学永恒的旋律[J].成功教育, 2010 (11) .

[2]曾凤銮.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 2009.

品读《爱莲说》 篇5

品读《爱莲说》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菊花喻隐士,以牡丹喻富贵,以莲花喻君子。并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很多,而陶渊明独喜爱菊花,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独独喜爱莲花—因莲花不受环境的影响,始终不枝不蔓,亭亭净植,清香益远。还说:喜欢菊花的人,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就是说,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称得上隐士的人;喜欢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就是说,想我这样真正的君子,现在世上也不多了;而喜欢牡丹的人,应该有很多了!就是说,世人绝大多数喜欢富贵。通篇写法,以花喻人,以人来评说社会风气。

品读抗日联 篇6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大片国土沦陷敌手。抗日呼声惊天动地,全国人民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径无比愤慨。有位开明绅士韩清芳撰联曰:“几千大炮轰日寇;百万雄师缚天皇。”该联气魄大,火药味浓,大有“不灭日寇不罢休”的抗战意志。据传有一家理发店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此联言简意赅,态度明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到底的决心,亦是对蒋介石顽固派的抗议和抨击。

1938年3月,中共中央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会场两侧贴着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一副对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翌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毛泽东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编写成一副对联:“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此联语言晓畅,大气磅礴,情绪激昂,爱憎分明,明确地表明了我党的政治主张,成为团结和动员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有力武器。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爱国者撰联谴责日本法西斯的侵华罪行。黄炎培先生曾撰写一联:“天地示人真善美;山河还我北南东。”上联申张真理,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下联中“北南东”是指我国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的重点地区,疾呼收复失地,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爱国将领冯玉祥亦有一联:“要想着收复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该联通俗易懂,语重心长,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细品之,谁不痛下决心,同歼侵略者,统二祖国呢!

在抗战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1942年6月2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同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指挥部队与日本侵略者作战时不幸牺牲。朱德同志闻讯后,亲书挽联一副:“太行浩气存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联中“太行”指太行山。“清漳”指清漳河,都是左权同志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此联表达了对战友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同年5月,戴安澜将军在与日寇激战中,他身先士卒,不幸中弹,身负重伤,不久光荣殉职。噩耗传来,朱德和彭德怀联名撰写挽联一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此联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了戴安澜将军在国内和缅甸抗击日寇的赫赫战功,盛赞了他出类拔萃的雄才大略。同时道出了举国上下对其哀悼之深切。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壮烈牺牲,毛泽东同志为之撰写一副挽联:“廿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里破碎山河,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此联对彭雪枫的赞扬、哀悼之情溢于联中的字里行间,重建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漫步宋词品读悲愁 篇7

翻开宋词, 描写“愁”的词句扑眼而来: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遮幕》)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飞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无穷无尽是离愁, 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踏莎行》)

“撩乱春愁如柳絮, 悠悠梦里无寻处。” (冯延巳《鹊踏枝》)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一杯愁绪, 几年离索。” (陆游《钗头凤》)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

这仅仅是翻阅宋词时所见一斑, 但从这一斑中可窥知全豹, 宋词中描写愁情的词句可说是比比皆是。本来, “愁”乃词人骚客之通病, 愁因别离而生, 因思乡而起, 因相思而浓;到了宋朝, 愁又因国仇而重。其中李煜的“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 许多愁”《武陵春》;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 等, 都是描写愁的著名词句。这些词句运用了形象化的思维形式, 把愁绪写得生动可感, 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只采撷其中的几句来欣赏品味。

南唐后主李煜, 虽然不一定能算作宋人, 却实实在在地开了宋词“愁”之先河。他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身份地位的巨变, 让他的心情及对生活的感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的锦衣玉食, 昔日的轻歌曼舞, 昔日的花团锦簇, 都已化为了过眼的云烟, 回首往事, 怎不让人垂泪神伤?李煜把这无边的愁绪、亡国的痛楚诉之于词, 无不字字血泪, 使人顿生锥心之怆痛。无形的愁绪在他笔下变得有形了, 就像那凌乱的丝线一样, 剪也剪不断, 理也理不清;更为奇特的是, 他以东流的“一江春水”比喻亡国后自己愁绪的汹涌繁盛, 绵延不断,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阶下囚生活的凄苦悲愁。读罢, 不由觉得滚滚东流的江水都成了后主眼里的泪水。

与后主词风相似的, 还有一位女词人, 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的创作经历可分为前后两期, 她的愁情之作大多作于后期。那时金兵已入据中原, 李清照流寓南方, 极尽漂泊之累;又恰逢其夫赵明诚病故, 再添孤独之苦。家愁国恨齐涌心头, 她寂寞无助,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想从前, 生活无忧, 夫妻恩爱;而如今, 孤苦伶仃, 无人倾诉;“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 啊!所以她笔下的愁情真切哀婉, 愁深, 愁重, 似有千钧之力, 哪怕是“双溪蚱蜢舟”也“载不动”这许多的愁, 而且这“愁”是如影随形, 挥之不去的,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她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笔触, 化无形为有形, 抒写了国破家亡后愁绪的厚重和自己所感受到的难以承受的重压。而这重压就像压在读者的心头一样, 让人感到字字带泪, 句句渗血。

在北宋还有一位词人——贺铸, 他一生为官, 却一生不得美官。仕途不畅, 感情失意, 也让他愁绪满怀。他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一句, 成了写“愁”的千古绝唱。他巧设了三个比喻, 把内心的忧愁比作萋萋烟草, 风中飞絮, 霏霏梅雨, 把无形的愁绪化作可看、可感的形象, 写出了愁绪的铺天盖地和挥之不去, 从而表现愁之深、之广、之绵绵无绝。也正因了这句词, 贺铸有了“贺梅子”的雅称。我们今天读来, 也不能不为贺梅子拍案叫绝。

名言品读 篇8

“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这句名言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别人交朋友,要先了解他的品行,慎重选择。但是对于更换自己的好朋友,则更需要三思而后行,多站在朋友的立场为对方着想,对朋友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坦诚的阳光能温暖大地的寒气;真挚的友情会滋润心灵的荒漠。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就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真正伟大而纯洁的友谊,是会让我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真正的好朋友,是会让我们在修养上得到良好的熏陶,在学习上得到有益启迪的;一个志同道合的益友,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有益的影响。

更换朋友要谨慎,提醒我们不要轻易放弃一份友情。朋友的交往,最可贵的在于相互扶持、相互勉励。当与朋友产生矛盾或发生了冲突时,不要冲动地轻言放弃。想一想我们寂寞的时候,我们遭遇困难的时候,一直微笑着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朋友。欢歌笑语和吵吵闹闹都是友谊乐章里一段美妙的音符,我们心中要怀着更多的宽容和体谅才能使友谊长久。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记住,朋友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选择自己该珍惜的朋友,也要珍惜我们选择了的朋友。

名话名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美国的缔造者之一。靠自学通晓多种外国语,大量阅读欧洲各种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很深的研究。马克思指出:“他是首先发现价值的真正实质的人中的一个。”

名话故事

在意大利流传着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叫皮斯阿斯的小伙子,因为触犯了国王,被国王处以绞刑。无辜的皮斯阿斯是个孝子,他向国王请求:在临死之前回一次家向父母诀别。国王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找一个人来代替他坐牢,直至他回来为止。要知道他被判的是死刑啊,谁会愿意冒这样的险来替他坐牢呢。但这时皮斯阿斯最好的朋友达蒙主动要求替皮斯阿斯坐牢,让自己的朋友回家跟双亲告别。

名言品读 篇9

——[德]叔本华

名言赏析

“普通人只是想到如何度过时间, 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名言, 意思是劝诫人们不仅要珍惜时间, 还要学会利用时间。时间最能分辨谁是庸才谁是人才, 只有聪明的人才会千方百计利用时间, 因为他明白光阴易逝的道理, 越是平庸的人越没有时间的观念。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时间里的事物, 都永远不会回来, 你的昨天过去, 它就永远变成昨天, 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生命也一样, 任何人度过了属于他的时间, 就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我们需要和时间赛跑, 超越时间, 这样我们才是生活的胜利者。可惜,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总以为时间是无限的, 取之不尽的。总要等到生命已经过了大半或者走到了尽头才后悔哭泣。可是, 有什么用呢?时间是离弦的箭, 发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

老师教我们“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呢?时间的流逝总是悄悄地, 正如作家朱自清所说, 当我们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脸盆里过去;当我们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里,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天黑时, 躺在床上, 它从身边跨过去, 从脚边飞去……

校园民谣《童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童年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去了, 时间就在我们在看着窗外的知了、在课桌下偷看漫画、在路边玩弹珠的时候悄悄溜走。小时候, 我们盼望长大, 可是长大了又怀念童年, 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过的每一分钟。时间不会为谁停留, 也不会受谁的阻拦。只有和时间赛跑, 我们才能走到成功的终点站。

(柯小莺)

名言名人

叔本华 (1788~1860) , 生于波兰, 德国哲学家。他的作品文笔流畅, 思路清晰, 散文式的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诗意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处于自然界中的意志》等。

名言故事

名言品读 篇10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出自波斯诗人萨迪,他向我们讲述着这样的一个道理:再多的金钱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只有知识才是用之不尽的财富。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既包含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人类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从知识中汲取科学养料,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只要我们在年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借助知识的力量,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黄莉梅)

名话名人

萨迪(约1208~1292),波斯诗人。他在哲学、历史、伦理、医学、兵法等方面都做过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训诫故事诗集《果园》、《蔷薇园》。

名话故事

李泽楷的父亲是曾列世界十大富豪之一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但他还是积极地锻炼自己,独立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李泽楷出生之前,父亲就已经是大富豪了,不过他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生活习惯。不满十四岁就赴北美读预备学校。由于受到美国孩子强烈独立意识的影响,李泽楷很快习惯了独立生活。父亲去看儿子,发现泽楷利用假日在网球场拾球赚钱。李嘉诚回港后高兴地对夫人说道:“泽楷学会勤工俭学,将来准有出息。”

十七岁时,李泽楷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自己喜欢的电脑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周围很多同学都打的或者开小车上学,但他只是用一辆自行车代步。有一次,李嘉诚到美国探望儿子。那日,天下着雨,他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大背囊,踏着自行车,在车辆之间左穿右插。

李嘉诚心想:“那个孩子这样骑车太危险了。”再看清楚一点儿,原来那是自己的儿子李泽楷。

品读《乡土中国》 篇11

开篇的乡土本色讲到了中国人与土的情缘,本来中性的土气,在现在听来却带有鄙视的味道,人们赖以生存的泥土在遭受天灾和人祸(工业化的大量稳定的生产)的同时,不仅快没有了土就连乡也被破坏的快体无完肤了。现在的工业如此发达,大部分都是在破坏原有的农业基础上而发展,城市已经建立起来,相应的户口制度也随即长生,即所谓的城里人和乡下人,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随之而来。

费老在第二篇文字下乡中就是先从城市人对乡下人的偏见说起的。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是“愚”的,引用这个“愚”字还讲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来体现:城里的卡车司机猛按喇叭让土老头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于是骂道‘笨蛋’。费老对“愚”是这样解释的,不是智力上的差别,仅仅是以为生活的环境不同,最重要是所生活的环境里不需要这些。在乡土社会里城里人当然不会农活也不会赶狗,这个乡下人在城里不懂得躲车是一个道理。他的这个观点不得不让我想到了那位什么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觉得城里人的观念是对的呢?或者我们更倾向于用城市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呢?除了我们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外,是不是正的大的社会趋势和社会制度也在往这个方向引导呢?这个潜在的引导是对还是错呢?这些问题我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接下来费老提到了文字,至于为什么乡村不需要文字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因为熟知、因为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他们靠情来传达,而城市人则要靠文字来传达,换句话说,城市人应该在情方面与乡下人相比处于劣势,但是为什么产生了文字丢了情不觉得羞耻反倒骂起他们“愚”呢?

所起“乡”的破坏,费老提到的更多一些,其中提到了他的“差序格局”,此格局的产出还有一个相应的西方格局进行对比,叫做“团体格局”。乡土社会的人是差序格局,国外发达工业城市的格局是团体格局,那处于中间的中国城市化应该是什么格局呢?从现在来看还是差序格局,这就是矛盾的所在。仅仅学了技术、却从根本上以来本土的格局结构,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后面的三篇: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和男女有别,都从和西方对比的角度来写出中国现在发展乡土和城市的矛盾的产生根基和问题,道德伦理的破坏、家庭结构的巨大改变以及所导致的情感上的变化、男女关系在乡村和城市也有巨大的差别,在乡土中是靠亲密关系阿波罗式的维系方式,而在西方则是探险浮士德式的生育手段关系。这些破坏了乡土社会本身的安稳。费老也要找途径来治理,但如何治理他还是从不同的治理差异来讲明的。

费老开始分析中国的乡土制度,最开始为礼制秩序。这里所谓的“礼治’’不是彬彬有礼,礼也可以是残暴的,比如祭祀时要给海神献礼——可能是活人,这里的礼更具有传统的效力。相比之下团体格局则是运用法制。说到法,就一定要说一个职业就是律师。在费老无讼文章中,提到了以前的讼师(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在乡土的社会中,他的地位很低,因为在传统的市场里,规矩是住不得的。但在这城乡的差别下,诉讼变得似乎更有意思了。在现代,则讲的是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在乡村里认为是败类的人,去城里打官司反到无罪,在乡下任眼光中法律成了包庇作恶的工具,既没有维护好法律秩序也破坏了礼治秩序。

费老认为,在乡村社会主要是礼、传统,这里有伦理关系的存在。比如长辈对孩子的教育,教育可以看做是礼也可以看做是传统,但也可以看做是剝削是强迫,但他不等同于横暴权利的压迫,也不是同意权利的平等,为了体现伦理的存在所以费老暂称长老统治,既带有剥削意味又带有伦理气息。如果想维持长老统治的稳定和乡土的稳定,那么血缘和地缘更为重要。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生与死死于斯的人也逐渐减少,费老在血缘和地缘的最后一句提到:“从血缘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这种转变导致了各种权利的名和实的分离,在反复的冲淡和注释的歪曲愿意中,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分离了。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变迁中,费老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利,即时势权利。这种权利是在初民社会中最长见到的,在战争的非常局面中影星的诞生带领了其他人走向新的改革就是这个权利的最好体现。

以上不仅是对费老《乡土中国》的总结,也是笔者一个脉络的体现,在我看来《乡土中国》一书更像是在描述客观的描述乡土与现代城市的各自的文化、传统、秩序,他们更多的不同和反思很多都是我自己的观点和进行对比看的记忆方式。本书与其他教材不同,不仅写作风格上谦和,更体现了文学的一个思路,即根基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费老没有带有鄙视的去看乡下人的“愚”,除了本身对乡土和城市社会进行深入的描写外,是不是跟其本身的出身也有关?我对本文有一个最大的疑问,那就是费老是怎么看到这一切的呢?我在艾尔·巴比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就是社会学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反复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细致的观察和反复的思考,才是我看完本书学的第一门课呀!

名言品读 篇12

—[战国]孟子

名言赏析

孟子在阅读《尚书·武成》一篇时, 对书中的记录与历史事实不一致的情况曾说过一句话——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这句话记录在《孟子·尽心下》中, 它提醒我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 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不能完全相信它, 应当客观地去看问题。

好的书籍具有巨大的魅力, 它可以使我们超越时空的限制, 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 懂得宇宙间的种种自然科学知识。可书籍也会有出现错误的时候, 有些书籍本身编写得不够科学, 会有错误发生;有些书籍中的某些观点并不客观, 会误导读者;也有些书籍的观点不够明确, 读来容易使人误解……读书的时候, 如果不懂得辨别, 全部相信书中的话, 那就很容易犯错误, 结果比没看过书更糟糕。

因此, 读书的时候, 不能“尽信书”, 要学会思考, 认真思考书中所说是否正确。如果有疑问, 自己应该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样才可以学到真正的知识。

(黄莉梅)

名言名人

孟子 (约前372~前289) ,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后人将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文章思路清晰, 语言流畅有力, 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

名言故事

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他从小就跟随父亲行医, 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他喜欢研读各种医药书, 以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但他发现那些旧的药物书错误很多, 有些药物书记载的药名与实际药物不相符, 有些药物书记错了药性和药效等。其中就有一本药物书把一种毒药误写成补药, 结果医生照书开给病人吃, 医死了人。李时珍决定重新编写一本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一边行医, 一边阅读大量书籍。当他对书本上的记载有怀疑时, 便翻山越岭, 实地考察;或亲自尝试验证, 做好笔记;或深入民间, 搜集各种药方, 以寻找正确的答案。有一次, 李时珍读了《本草经集注》后, 对巴豆是否就是一味泻药产生了怀疑, 于是自己亲自尝试。他经过反复试验, 发现如果大剂量服用巴豆, 可以导致严重腹泻;但如果服用适量巴豆, 反而能治好慢性腹泻。

上一篇:产学合作模式下一篇:内河运输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