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赏析(精选4篇)
品读赏析 篇1
翻看教师书写在教案本上的教学设计, 大多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朗读:初读感知、默读理解、研读探究、品读赏析等。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 心里暗暗叫好, 因为这些环节都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
但是, 来到课堂现场,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课堂实际情况和教学设计相差甚远, 好多环节仅仅成为教学设计上的一个词语而已, 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落实了, 那似乎要另当别论。
现在请看一个《珍珠鸟》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 “品读赏析”的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快速从文章中找到“我”对小鸟喜爱之情的句子, 并加以品读赏析。 (生默读课文, 师巡视。)
师:准备好了吗?下面请几位同学把自己品读赏析的句子说出来, 和大家分享。
生: (读第8自然段——“起先, 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这段话, 运用了动作描写, 写出来了小鸟的可爱。
师:你抓住了动作描写, 很好。但是, 其中“神气十足”一词, 应该是神态描写。除了他抓的动作描写, 还有其他要赏析的吗?
生:这里作者用了3个“一会儿”, 我觉得应该还是排比修辞。
师:你真棒, 找到了排比修辞, 好, 请坐。还有哪一段呢?
生: (读第14自然段——“有一天, 我伏案写作时, 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生怕惊跑它……”) 作者在这段话中通过肖像描写, 写出了小鸟的可爱。
师:运用了肖像描写, 写了小鸟的眼睛、脚丫, 很好。还有谁要说吗?
生: (读第7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它好肥, 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 把小鸟的身子比喻成一个蓬松的球儿, 写出了小鸟的可爱。
筝河南省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韩素静
师:很好, 从修辞的角度来品读赏析了这句话。还有吗?
…………
接下来的几位学生, 无外乎从描写、修辞手法方面对句子进行了一些辨析, 教师对此作出肯定。大概10分钟后, 品读赏析环节预设的时间到, 此环节结束, 转入“研读探究”环节。
看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我只想问:这样的环节是“品读赏析”吗?在这个环节, 学生仅仅辨析了描写手法或者修辞手法而已, 这充其量只不过是修辞方法和描写方法的辨析而已。
那么, “品读赏析”环节应该品读什么?我们都知道, 辩词析句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 “品读赏析”的重点当然是要落实在对词语的赏析上,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来说:王安石为什么要说春风又“绿”江南岸, 而不用“满、到、吹”呢?再例如, 对于上文所提到的14自然段中的“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 扭头看, 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 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中的“居然”“竟”“刚好”去掉可以吗?如果有了这些疑问, 学生的思考可能会比仅仅辨析描写方法要用心多了。
真正的词语赏析是需要用心去体会, 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的。此时, 我想到了朱光潜先生在美学上说的一句话:“慢慢走, 欣赏啊!”只不过我要把其中的“走”字改换成“读”——“慢慢读, 欣赏啊”, 这就是“品读赏析”的一种方法。是的, 品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从容心态, 美美地读, 慢慢地品, 细细地咀嚼, 最后达到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境界——“倾听到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为了倾听到这细微的声音,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慢慢地品读赏析, 把词语读厚、读实、读活, 从而读出词语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因为语文教学不是解释, 不是说明, 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 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
品读赏析 篇2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选自《东坡乐府笺》) 老夫聊发(fā)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骑(jì)卷 (juǎn)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hān)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qiǎn)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品读赏析 篇3
关键词:《阿甘正传》,残缺,完美,智慧
一、阿甘残缺的梦想
在影片中《阿甘正传》的开场, 是一根羽毛, 结尾, 仍然是一根羽毛。从最初简单的美感欣赏, 到后来将其当成是生命的诠释, 最终, 我突然懂得, 这根羽毛, 不是为了美, 也不是为了诠释生命的本质, 而是梦想的诠释——梦想就是如羽毛般轻盈, 随风即逝, 吹弹即灭, 它需要人紧紧地抓着它, 才能始终存在。整部电影里的主旨便是梦想的追逐, 那么, 阿甘在不停的追逐中, 他到底是为了追逐哪个梦想呢?他的梦想又是什么呢?我认为, 对于阿甘的梦想的最终诠释, 是无梦。阿甘是没有梦想的, 他的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并非是在为某一个目标而奋斗, 而是像那枚羽毛一样随遇而安, 他只是在用自己的努力遵照别人的意愿生活。他没有梦, 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为经典的就是一句“妈妈说”, 妈妈告诉他的, 他相信是对的, 妈妈说的话, 便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追求, 最大的梦想。而珍妮说:“快跑!”于是他开始跑。他始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 但是, 他会乖乖听从妈妈的话, 听珍妮的话。
在珍妮没有乘校车去学校的那天, 他去找珍妮, 但是并不知道找珍妮要干什么, 吵醒了珍妮的爸爸, 他不知道怎么办, 珍妮拉着他在茂密的庄稼地里奔跑。大片的农庄里, 珍妮拉着他向前奔跑的镜头第一次触动了我, 镜头时远时近, 将珍妮与阿甘的身影显得极为无助, 珍妮拉着阿甘跑到了茂密的地方, 停了下来, 她跪了下去, 并拉着阿甘, 让他也跪下, 说, 跟我一起祈祷。在这个镜头中, 选择了农庄作为背景, 大片的农田, 广袤的天际, 却藏不下两个孩子的梦想, 最后只能将希望与梦想寄托在上帝的身上, 一群鸟从农庄飞起, 它就是珍妮的梦想。镜头中的阿甘始终是无措的, 需要珍妮拉着他向前走, 需要珍妮叫着他跪下。与他每一次的奔跑一样, 他其实并没有一个目标, 也没有一个想要实现的梦想, 只是在遵从别人的意愿, 比如说珍妮。——他其实是一个无梦的人。
二、阿甘的追梦历程
在整个剧中的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 而阿甘没有。珍妮的梦想是变成一只鸟, 可终究无法实现。而阿甘始终是在为别人的梦想而努力。他答应了自己情同兄弟的战友, 将来一起买捕虾船, 后来很不幸, 他的战友死了, 而他最终完成了它的遗愿。而他对珍妮, 更是一直做一个塑梦的人, 如果说他对珍妮有梦想, 那么这个梦想只是想让珍妮尽一切可能过得好, 让珍妮能够实现她自己的梦想——像一只小鸟, 自由自在。而对于他自己, 却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些什么。
在黑豹党的聚会上, 威斯利打了珍妮一巴掌, 阿甘痛打了威斯利一顿。在这短短的一分多钟镜头中, 最为出彩的就是阿甘的眼。从珍妮将威斯利介绍给他认识开始, 到威斯利和珍妮开始争吵, 再到威斯利打了珍妮一巴掌, 最后阿甘将威斯利暴打一顿, 望着珍妮说出那句话, 他的眼神发生了好几个变化:从最初的失落, 到不解与困惑, 接着是难过与伤心;当珍妮与威斯利开始争吵时, 他的眼神便开始出现心疼;而当威斯利打了珍妮之后, 他的眼睛里不可置信的愤怒并且仍然包含着对珍妮的心痛, 这种心痛是缘自于疼惜, 她被打了, 他会比她更痛;而最后, 要被请出去的时候, 他眼里含着泪, 异常坚定又包含着一丝委屈地对珍妮说:“他不该打你, 珍妮。”在这一分多钟的镜头里, 阿甘所表现出来的, 都是对珍妮梦想的捍卫, 威斯利侵犯了她, 那是他生命里的神。在随珍妮出来之后, 他用异常清澈的眼神看着珍妮说:“我永远不会伤害你的, 珍妮。”这句话, 并不是表白, 也不是在追求珍妮, 而只是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 他认为, 所有人都该像他一样, 像对天使一样地对待珍妮。
阿甘的梦想追求过程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的“被迫”因素, 往往只是被形势所逼。比如对珍妮的表白, 如果不是因为威利斯打了珍妮, 他或许仍然不会追求珍妮。可是他仍然不知道如何来成全自己和珍妮的爱情, 在珍妮又一次离开他之后, 他选择了长跑, 横穿美国。因为珍妮告诉过他, 要跑。他快速地跑, 却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得到什么, 他不知道怎么样来挽回他与珍妮的感情——他人生唯一与梦有些许联系的一件事。他不知道怎么样来追求梦想, 却又用了生命里最为纯朴最为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珍妮的在乎。这个过程, 是他对自己梦想的塑造的过程, 而整个过程下来, 却并没有令他的梦想成型, 他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 是想与珍妮过什么样的日子。
三、阿甘的完美圆梦
除去对珍妮, 阿甘的人生再没有自己的意愿。他做过很多事, 有过很多成就, 而这些事都是以别人的意愿为基础, 又或者说, 都是为别人圆梦的过程。他为实现战友的梦想, 买了一艘捕虾船, 而在他的努力中, 靠着这只捕虾船, 他成了企业家, 这个时候, 他又为了布巴的梦想, 成立了布巴.甘公司, 而此时的他, 依然在为别人的梦想努力, 他又将公司送给了布巴的妈妈。游历过世界多地, 做过多件事, 这些事都是为别人而做。
妈妈说的话, 他听。所以, 永远都是妈妈说。而珍妮告诉他要跑, 他就跑出了自己的人生。他没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 他始终在为别人的梦想付出努力, 他拼命向前跑, 是因为身后的珍妮在大声地喊着:“跑!快跑!”于是在此后的人生中, 遇到任何事情不知如何解决时, 他就会选择跑, 因为珍妮说过, 让他跑。与之相似的另一部影片《记忆碎片》, 片中的主角也始终在追逐, 《阿甘正传》与之不同的是, 《记忆碎片》里主角的追逐始终是有目标的, 他的每一次失忆之后都有一个新的目标, 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不轻易相信别人, 他更相信自己的便签记录, 所以, 他在整部影片中的不停追逐都是在为自己努力, 他是在自己的诸多目标中锲而不舍。《阿甘正传》里, 阿甘却是一直在为别人而活。这是阿甘的艺术, 是其独具魅力所在, 但是, 同时也是一个缺憾, 整部影片阿甘的梦想被抛弃了, 阿甘是一个无梦的人, 他最终只是一个遗梦。这无疑令阿甘的人生划上了遗憾, 在这一点上, 如果影片能够为阿甘安排一个自己的圆梦, 那就更完美了。
回望人生, 或许阿甘的人生极为有意义, 充满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阿甘的梦想都是别人的梦想, 他为母亲的梦想努力, 为战友的梦想努力, 为朋友的梦想努力, 为珍妮的梦想努力, 他在实现这个世界的梦想的最辉煌的价值——以一己之力实现世界的梦想。从这个角度来说, 阿甘是在为身边的人, 为世界圆梦。然而, 从他自身来说, 却是一场遗梦。珍妮最终回到他身边, 却又匆匆的离他而去, 他一生没有梦想, 只是想凭借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圆了珍妮的梦想, 让珍妮像一只小鸟可以自由自在, 可以在他身边享受幸福, 可是最终还是成为残梦。
所以说, 阿甘的人生就是一场圆梦与遗梦的演绎, 他在圆别人的梦, 却遗落了自己的梦,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显得阿甘的人生更有价值、他的梦想更加丰满|——为自己而努力, 圆自己的梦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那没什么可夸耀的, 而能够用自己的一生去圆别人的梦, 圆世界的梦, 这, 才是阿甘梦想的真正价值。
小结
影片的结尾, 那根羽毛缓缓飘荡, 我们无法确认风会从哪里吹来, 会将这根羽毛吹向何处, 但是, 我们却可以像阿甘一样, 紧握着这根羽毛, 将鸿毛之轻也活出泰山之重, 让梦想最终也能生根发芽, 成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刘莉.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阿甘正传》评析[J].时代文学 (上) , 2010 (05) .
试论品读与审美品读 篇4
1. 品读的含义。
语文教学中读是很重要的, 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就是强调读的重要性。读书的形式很多, 品读是其形式之一。“品”意思是品味, 品读是反复吟哦, 弄懂字词句段的含义。换句话说,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 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 就是从不同的角度, 或选点, 或铺面, 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 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 看出文中的精妙之处, 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学生的品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品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重要思想内容的理解, 还能使他们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 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的方法。
我认为,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 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 我就从四方面谈一谈实施品读的途径:品得细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 多角度地、反复地咀嚼品味语言材料;品得深就是对课文见解深刻, 经过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品读, 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品得美就是从“美”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 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 从而产生审美激情, 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品得奇就是角度丰富, 视野开阔, 通过多角度鉴赏和思辨分析, 进行准确的审美判断, 形成独创的见解, 发别人所未发。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根据课文特色, 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多个论题, 让学生进行鉴赏评析。从不同角度鉴赏, 使学生按自己的个性探讨, 一定会产生独特的启示与体验。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品读及其实施方法
1. 审美品读的含义。
审美意为“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领会, 既是智慧的参与, 更需要情感的体验和主动地研读。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 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设身处地, 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 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由此得知, 朗读作品时, 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 是激发审美情感, 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 进行审美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确切一点说, 审美品读是一种美感熏陶式教学, 通过具体、可感、生动的形象和手段, 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阅读的境界,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切地体验语言文字的灿烂, 让学生自读自悟, 悟出情感, 读出个性, 说出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品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