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解

2024-08-01

课文讲解(共4篇)

课文讲解 篇1

大学的英语教学中, 无论是公共大学英语教学, 或是英语专业的精读, 泛读教学, 都离不开课文讲解, 而课文讲解目的则是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 使学生能具备相应程度的阅读水平, 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而传统的课文讲解则偏向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 长此以往, 学生便会对课文感到厌倦, 继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所以一种既能让学生达到相应能力, 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文讲解模式甚为需要。

一、抽象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抽象模式是一种基于功能教学法、旧式但却又不乏新颖的创新模式, “旧”在于以课文讲解为中心, 而“新”在于能摆脱文章束缚以抽象但又具体的形式领导学生积极参与。抽象模式体现在对语言的解码活动 (decoding) , 不断地感知和辨认, 也就是通过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解释、理解及运用的一种方法。

抽象模式的特点是以不拘泥于课文模式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作用, 互牵互动, 共同来完成某一篇文章的讲解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及任务。教材是教学联系的中心, 是教师授课, 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 而抽象模式就是能通过课文提供的语言知识进而转换成语言技能。

二、抽象模式的运用及其课堂互动影响

抽象模式是集交际教学法、功能教学法、听说教学法、认知教学法、阅读教学法等教学法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语言习得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本文以新编英语教程第四册Unit 9 Gold这篇文章为例进行讲解。

1. 新编英语教程第四册中Unit 9中Gold这篇文章中, 课文刚开始提到了King Tutankhamen和King Midas, 而整篇文章讲的就是Gold的历史背景。

第一段就可以以故事的形式与学生探讨有关黄金的历史背景, 再加上当今的新闻小故事, 如谈一下电影黄金甲的效应, 第一段课文的讲解很快便可以完成。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对历史小故事等参与积极性也较高, 应有的课堂互动效果也能达到, 再将第一段所学到的两个新单词稍微提点一下, 学生不仅对新单词能加深理解, 而且也能试着将单词扩展化。

2. 将叙事换成问题化。

如第二段开头“Not only is gold beautiful, but it is virtually indestructible”, 便可以以问题化形式开展:“Do you think gold beautiful”学生不仅会积极回答你, 还可以讨论黄金的“indestructible”, 再将讨论的观点罗列出来, 与课本的观点再进行比较, 便可以以一种轻松的讨论互动形式进行课堂学习。

3. 将说明换成图像化。

如课文中讲到黄金的形状, 便可以寥寥数笔画成个简单幽默的漫画形式, 构造出太阳光及它的导电优越性。通过漫画形式进行讲解, 学生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文观点的学习, 不仅能饶有兴趣地听, 而且会一起参加评论。

4. 将举例故事化。

如课文中出现一个采矿者的小例子, 但过于简单, 如果按课文讲解按没有多大效应, 学生也会认为自己也能看得了, 而如果将课文简单的例子以一个具体生动故事的形式引发出来, 学生在很有兴趣地听完之后还能发表出自己的观点, 再结合课文中例子中出现的观点, 就不仅仅是课文的学习, 而且成为课文观点总结的有益补充。

5. 将言论演讲风趣化。

文章的结尾往往都有言论观点总结, 例如Gold此文章中最后观点则说出储存黄金与是否相信政府。如果将观点讲完, 又点出重要单词, 虽能完成观点的讲解, 但某种程度上则失去了观点结论的意义, 如果能事先用中文稍微提示下, 再能富有激情地将观点以演讲的形式传达出来, 学生对观点不仅能深刻化, 而且能以此为感悟道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表达出来, 便是教学大纲的宗旨所在。

6. 将课文的总结复习翻译化。

每篇课文学习完后都会有个总结, 而传统的总结都是教师做, 学生并没有多大的回应, 总结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其症结便在于总结还是原课文讲解的模式, 只不过将课文再重讲了一遍, 如能换一种模式进行总结则能体现新鲜且有效率, 教师可以将原有文章稍微改动下, 比如Gold此篇文章便可以改动成先故事后总结的文章体型, 而原文章的重要单词在保持的基础上还要突出划出来, 这样便可以在引导学生以视译的形式进行的过程中还可以复习原来学的单词, 而视译的方法不仅能起到复习的有效性, 最重要的是能形成很好的课堂互动。

7. 学会复述化。

对英语文章的复述能力不仅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 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锤练的能力。好的课文复述能力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 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复述并提高复述能力, 教师好的课文复述会带动学生的复述学习, 且教师的激情往往也会感染学生, 而学生通过复述学习会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经实践教学调查, 可以看出抽象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课文讲解的运用效果:教师不用花太多时间讲解词汇、句子结构, 等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掌握内容, 教师可以把更多时间进行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结构特点、风格, 作家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讲解, 并且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课堂互动效果明显, 在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还可以参与到课堂中, 达到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教学目的。而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学生于课后也参阅了相关很多资料, 这更符合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执教于课堂, 还要拓展课后的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 抽象模式作为功能教学法的新模式, 具有其特殊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不仅能带动课堂的互动效果, 而且能将课文文章的简单讲解延伸到学生自主学习, 从整体来拓展听、说、读、写、译的实际英语技能。

参考文献

[1]白小兰.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J].2002, (11) .

[2]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 (第四册修订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及策略分析.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 (2) .

[4]周幼华.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初探.安徽教育学院学报[J].1997, (4) .

课文讲解 篇2

学习本课的两首现代诗,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郭沫若借助街灯与明星之间的关联,从现实的街市想到天上的街市,又想象出街市上陈列的珍奇,天街上闲游的牛郎织女和他们手提的灯笼;吴望尧则将太阳想象为巨船,将一日想象为航程。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将诗的文本转化为自己的阅读感受,想象出更丰富、更细致的图景,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初步的欣赏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自然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语文能力,而不要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文本,写一个想象的片段,描述天街的热闹繁华,或者太阳船上船员目睹的奇丽风光;还可以提供一些多媒体材料,让同学自由自在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总之,要将阅读、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本课的“思考探究”一积累精彩语言,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思考探究”

二、三分别引导学生体会两首诗中的想象。“积累拓展”四积累相关诗句。“积累拓展”五结合写作实践,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自主想象和表达。

课文讲解 篇3

1 地理名词分析

英语教学过程中, 必定会出现大量的外国地理名词, 如果教师在对相关地名进行解释之前, 能够巧妙地设置一个小问题, 则可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 阅读中有一段描述是说几位年轻的美国青年向往着有金色沙滩的佛罗里达州, 想离开寒冷灰暗的纽约。此时, 教师关于佛罗里达州这个地名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Can you tell me why the weather of New York was cold, whileFlorida is warm?”在地理知识的影响下, 学生肯定会联想到两个城市在不同的位置, 进而会有气候上的区别, 但是具体为什么可能也解释不清。教师此时可以先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将美国版图画出, 再对学生讲述美国山脉环境, 不同的冷暖气流会有不同的气候影响。

2 文化特点分析

西方国家同我们中国不仅有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态度体系也是有着较大不同。学生通过学习英语, 间接或者直接地都要面对和承载这些差异, 这也是造成英语较大难度的原因之一。 (王才琴, 2012) 遇到学生学习难点就适时地设置疑问, 不仅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过程, 也让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中进行下面的提问:“How do youknow USA is a developed country?And why our motherland is considered as a developing country?”此时学生就会将我们的国家同发达的美国进行各种对比, 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等方面, 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语言组织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意见不同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补充, 教师最后可以先肯定学生们的发言, 之后总结各个关键点。学生通过对比记忆, 就能够更加清晰地对美国产生客观认识。

3 人物心理揣测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特别是小说课文, 都会涉及到主人公心理的揣摩。掌握主人公心理变化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师对此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问题设计。

首先, 可以根据文章中主人公的行为来进行心理揣测。例如在理解“I watched the night sky for about an hour.”结合学生自身, 就能够想象到夜色下看着星空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可能是在异乡求学的小作者想念家人了, 可能也是由于听到旁人的对话引起了遐思。让学生从日常经历来考虑, 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心理。

其次, 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语言表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 不同的语气、节奏、措词、态度、语速等能够表现出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性格、感情、思想等。例如在一个课外阅读中, 第一人称作者对一位老者说:“Pardon, Sir, can you do me a favor?Just let me make a purchase.It’s my pleasure.”老者则大为吃惊, 急忙说:“Sir, I don’t think I have a pleasure to know you.”教师可以针对人物为什么用“Will you”而不是“May I”。学生进行不同措词的品读, 就能够体会到作者当时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同时根据礼貌程度也可以推测作者是受过什么教育的人, 进而理解到第一作者有着友爱、仁慈的特点。

4 人物形象揣测

某些记叙类的英文文章常常会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形象描写, 学生也可以通过人物具体的言谈行为来揣测作者意图。例如在英语第四册一篇文章中有如此一段描述:“The gentleman, who was poorly but neatly dressed…”教师着重对外在描述做出讲解, 让学生感受到虽然绅士现在有些拮据, 但是外在着装还是透着绅士风度。

5 结合自身进行揣测

教学中, 也有一些与学生经历较为相似的课文。此类文章多受到学生欢迎, 因为能够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 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展示中来。 (王蓉, 2012) 例如在讲濒危动物时, 对学生提问:“We all know animals are our friends.Can you do something for our friends?”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 思考对保护动物方面有什么贡献, 例如收养流浪猫、流浪小狗等。学生进行自我情感看法的表达, 能够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力, 同时体会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多多爱护动物。

在近些年的教学研究中, 许多英语教师都注意到了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重心。“遇难设疑, 分而析之”更是利用问题来考察学生自我思维能力, 实现对学生主动发挥的积极引导, 进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才琴.英语教学始于提问[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 (12) :24-25.

[2]汪丽影.论英语教学中的“提问式”教学方法[J].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1 (8) :64-66.

西湖课文内容讲解 篇4

苏教版第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一课,本文是本单元介绍祖国美丽山川的第二篇文章。作者以诗一般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风光,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与赞美。

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观察顺序,循着“远眺——近赏——月下”的线索,紧紧扣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图。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比喻运用贴切、生动、自然,文笔通达流畅。因此,本课的学习应将这些优美的句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品读和背诵为主,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上一篇:生活的正能量下一篇:行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