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主题

2024-07-24

课文主题(精选3篇)

课文主题 篇1

中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其教学主题, 怎样突出单元教学主题,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就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谈谈这个单元教学主题“至爱亲情”的凸现方法。

一、明确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主题

怎样突出单元教学主题, 彰显每篇课文的个性, 既学好语文知识又能领悟思想内容, 实现语文知识与人文思想的统一, 这是教材编排的体系特征, 也是用教材搞好语文单元教学的目标要求。如: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 以朴实而深情的语言文字, 截取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描写父亲“背影”的片段, 抒发父子深情。黄飞写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 围绕奶糖这个故事情节, 以晓畅的语言文字, 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母子的至爱情深。刘义庆写的《人琴俱亡》, 抒发了兄弟手足情。邹韬奋写的《我的母亲》, 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段, 截取生活中的典型经历, 表现母亲的至爱和深切怀念母亲。此外还有川端康成写的《父母的心》, 通过乘船途中一波三折, 三送三要子女动人场面的描写, 表明了父母与子女血脉情, 骨肉情难分难舍。从整个单元课文内容看, 事例具体, 语言朴实, 真实感人, 可以说:具体事例显真情, 突出了“至爱亲情”这个主题。

二、总体感知教学内容, 深入典型事例, 整体回归教学主题

教学中怎样突出单元教学主题, 彰显课文个性,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认为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1. 总体感知教学内容。

教师和学生课前要认真阅读“单元提示”, 通读整个单元的课文, 单元读写专题, 总体感知单元的教学内容, 把握单元教学的主线, 明确教学主题, 形成总体概念。如:第三单元“至爱亲情”是整个单元的教学主题, 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父母情、友情, 情系整个单元教学。

2. 深入典型事例。

《背影》中最典型的事例, 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动作、外貌及朴实的语言描写, 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背影”。在教学中, 要深入课文认真研读, 抓住关键词、句、片段熟读、精读、品读……理解和感悟, 事例感人, 彰显精神。

3. 整体回归教学主题。

在教学中要注重从文章的语言文字, 篇章结构, 主题思想, 写作手法进行教学总结, 整体回归教学主题。如:课文《背景》、《甜甜的泥土》、《我的母亲》、《父母的心》, 以朴实的语言文字, 具体的事例片段, 叙述、议论等手法, “父爱比山高, 母爱比海深”, 突出了“至爱亲情”这个单元教学主题。

三、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 (诱导) 、点拨下, 实施师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探讨与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主导与主体是同步进行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读与会读。

导读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课文, 读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读精彩片段等。教师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读的要求, 看课文注释, 查工具书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关键词句及段落要品读, 带着感情读, 反复读, 读中生疑, 读中解疑, “读到深处情自来”。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思考, 圈点、勾画、批注, 读中品味, 读出情趣, 读后感悟。如教学《我的母亲》, 阅读理解的词语有“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歉疚”等。课文中有插图的, 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段仔细看图, 加深图示和文意的理解。

2. 导想与感悟。

导想, 就是要带着问题读和想, 思考比较。如《我的母亲》写什么?写人, 写我的母亲———生命中的至爱亲人。作者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段, 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纪实散文, 体现了“人因事显, 事在人为”, “具体事例显精神”的主体思路。《我的母亲》课文中有一个片段写到, 作者背书受父亲责打, 母亲一边“饮泣吞声”, 一边又说“打得好”。我们认真思考不难感悟到, “打在儿身上, 疼在娘心里”的思想内涵。

3. 导说与愿说。

导说,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要点说, 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要让学生说, 愿意去说, 给学生说的机会。导说和愿说在于促进教与学的信息反馈, 激励、唤醒、鼓舞和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4. 导写与能写。

导写和能写就是要读写结合, 学习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写片段练习。如读了课文《我的母亲》后, 写自己母亲的一个事例片段。或者举一反三, 写自己与他人经历过的一个事例片段。写的片段要能突出一个主题思想。学习完一个单元的课文后, 要结合单元读写专题, 并且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单元读写训练扎实, 考场上才有写好作文的希望。

课文主题 篇2

1《燕子》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如诗如画般春天景色的描绘,及对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燕子的无限喜爱之情。2《咏柳》主题解说:

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柳树的描写,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春日》主题解说:

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3《荷花》主题解说:

本文描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沉浸在荷花盛开的景色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4《珍珠泉》主题解说: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再见了“珍珠泉“流动的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翠鸟》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生动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 也告诉我们要自觉保护动物,爱它们就要给它们自由,与动物和谐相处。6《燕子列传》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写瑞士政府和当地居民冒严寒、顶大雪救护北飞中遇到危险的燕子,最后用列车将它们送往温暖的地方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人类对鸟儿的关爱之情,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7《一个村庄的故事》主题解说:

本文借小村庄的毁灭,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的错误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而告诫人们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大自然,这样才能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才会有幸福的生活。8《路旁的橡树》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筑路工人和工程师自觉保护橡树的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9《亡羊补牢》主题解说:

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之后接连丢了两只羊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主题解说:

这则寓言通过写一个人本来要去南边的楚国,却驾车向北行的故事,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截然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10《惊弓之鸟》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写更羸在一次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的大雁,他只拉弓不射箭,就让大雁从天空掉下来的故事,告诉我们“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来历及其含义,同时教育我们要学习更羸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严密推理的思维方法。

11《画杨桃》主题解说:

本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作者遵照父亲平常对他的叮嘱,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从而也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道理。12《想别人没想到的》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讲述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比谁画的骆驼多的故事,说明了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创新思维都很重要,只有大胆想象,独辟蹊径,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13《和时间赛跑》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写“我”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时光匆匆流逝,只有珍惜时间,努力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的道理。14《检阅》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讲述波兰 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检阅时没有歧视拄拐的博莱克的故事,教育我们对待残疾的伙伴不能歧视,要给予他们尊重、关爱、鼓励和帮助,从而让他们感到自信、温暖和快乐。15《争吵》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讲述“我”和克莱谛之间发生争吵这件事,教育我们:与同学、朋友之间发生矛盾,要主动承担责任,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以诚相待、珍惜友情。16《绝招》主题解说:

本文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绝招,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坚持练习,最终练成了口算的绝招,赢得了小伙伴们的赞赏。

17《可贵的沉默》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课堂上一个场景的再现,教育我们平日里对父母一味索取而不回报是错误的,我们应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回报父母的爱。18《她是我的朋友》主题解说:

本文记叙的阮恒为受伤的同伴献血的故事,赞扬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金子一般的美好心灵及他和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意。19《七颗钻石》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小姑娘找水、让水以及水罐一次次变化的描写,寄予着作者的美好愿望: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20《妈妈的账单》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记叙小彼得和妈妈之间关于账单的故事,告诉我们:母爱无声、无私、无价,对父母我们不要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季回报。21《太阳》主题解说:

这篇科普短文让我们了解了一些和太阳有关的知识,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决心。

22《月球之谜》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介绍与月球相关的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月球的魅力,从而激发我们继续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主题解说:

本文描述了“我”第一次上网的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地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24《果园机器人》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果园机器人的大胆设想,激发了我们对机器人和科技的兴趣,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是科技发展的最大动力。25《太阳是大家的》主题解说:

本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告诉我们“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26《一面五星红旗》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我”维护国旗的描写,让我们在感动于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的同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国旗、国家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27《卖木雕的少年》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赠送“我”木雕小象墩故事的描写,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赞颂了非洲少年的美好心灵和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主题解说:

本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赞扬了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无私帮助的高尚品质。29《乞丐》主题解说:

通过描写人们欢度“七夕”时充满美丽幻想的情节,表达了人们享受快乐的心情。《嫦娥》主题解说:

通过描写嫦娥夜夜孤寂悲凉的生活,表达诗人凄凉孤独的心境。30《西门豹》主题解说:

这则历史故事通过对西门豹巧妙施技、造福百姓的描述,赞颂了西门豹一心为民,敢于破除迷信、除暴安良、尊重科学的品质。

31《女娲补天》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描写,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企盼幸福美满生活的感情。32《夸父追日》主题解说:

课文主题 篇3

一、围绕要点, 品味语言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仅仅是民间文学启蒙了“我”吗?

生:还有母亲的爱。

师:默读课文,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母亲的句子, 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音韵怎么会是芳香的呢?

生:是因为嗓音甜甜的, 犹如花的“芳香”, 使人迷醉。

生:还因为那一首首歌谣散发出的美好感受犹如“芳香”。

师:能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得更透彻呢?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 洗完澡, 换了一件白布褂子, 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 唱起动听的歌谣。

生:因为“洗完澡”, 母亲有干净的体香。

生:又因为“搂着我”, 让我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馨, 犹如芳香。

师:从这两句话中,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勤劳的母亲。

生:善于唱歌的母亲。

生:和蔼慈爱的母亲。

评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略读的略字, 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 只需提纲挈领的指导, 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 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不断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教学这一语段时, 教师巧妙地抓住文章重点, 紧扣“芳香”这一通感, 让学生由嗅觉的体验转移至听觉的体验, 感受歌谣的动听, 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体验到那浓浓的母爱、质朴的启蒙, 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的智慧。

二、感知写法, 迁移运用

【案例】苏教版国标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片段

师:围绕课文开篇第一句话, 课文选择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叙述?自读课文, 画出相关词句。

生:它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有著名的歌剧院、音乐厅。

师:如果课文仅仅就这几句话, 你有什么想法?还能让你感受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吗?

生:不能, 太不具体了。

师: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 选择材料, 组织材料, 具体描写的呢?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想想作者的表达顺序与方法, 圈画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词语。

生:我找的是文章第二自然段。例如“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大部分音乐生涯、许多优美的乐章”表明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发源地。

师:是的,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维也纳给予音乐家们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他们创作出许多优美的乐章。

生:文章第三自然段讲了许多与音乐有关的装饰品。

师:围绕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这样的表达顺序能否调整、改变?

生:不能。从“到处……许多、多……就连、也……”等字眼中我们发现了语义的递进。

师:你真会用心读书。

师:今天, 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抓住特点, 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或角度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有重点描写”的方法, 介绍我们的校园。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介绍校园的特点吗?

生:仁爱求真。

生:历史悠久。

生:生机勃勃。

……

师:那你能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或角度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有重点地描写吗?

生:……

评析:读为写服务, 读能促进写, 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结构等特点, 进行读写结合, 为学生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执教本课时, 围绕“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这句, 让学生感悟作者不仅从多角度选择素材, 而且组织材料时心思缜密, 从城市的寻常建筑, 到王室的花园, 语义层层递进,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维也纳的一切都深深烙上音乐的印记。随后, 教师迁移规律, 顺应学生写作的心理, 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 从读到写, 读写结合, 分析校园的布局, 可以抓重点建筑:育才楼—砺志楼—仁爱楼—求真楼;也可以按方位顺序:香樟大道—运动场—构骨操场。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并运用从文中习得的表达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三、搭建桥梁, 延伸阅读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小露珠》教学片段

师:露珠是一种自然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

生:有风、雨。

生:雷、电

生:还有冰雹。

师:其实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独特的形成过程, 有自己有趣的故事, 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师:好, 请同学们把《美文阅读》资料翻开, 读一读《雨》和《我是什么》这两篇文章, 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评析:略读课文的教学, 应该成为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教学中, 为了教会学生读书, 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 教师要根据所教课文的特点, 适当向课外延伸。教学《小露珠》一文时, 教师以一篇带多篇, 以读促读, 增加对同类现象的了解, 扩大知识量,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其实, 拓展方式丰富多彩, 只要我们依据文本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 认真挖掘文章的空白, 开发学生的潜能, 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拓展阅读的关键是学生兴趣的激发。如果学生连课文都不感兴趣, 你还让他拓展阅读, 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在进行拓展阅读前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其产生课外阅读欲望。同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与跟踪反馈, 从而真正达到“扎根课内, 拓展课外, 大量阅读”的目的。

四、理清文脉, 重视复述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段

师: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这句话的?汤姆听了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在前后横线上各加上一句话。出示:, 爸爸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地放了鱼。

师:真聪明, 这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那么课文又是怎么具体来讲的呢?

(生饶有兴趣地读课文。)

师:课文用了一串四字词语来写钓到大鲈鱼, 来读读这些词好吗?出示四字词语。

生: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恢复平静觉察动静一阵惊喜小心翼翼

师:抓住关键词就可以很好地复述钓鱼过程了, 谁来试试?

生:汤姆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鱼钩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水面泛起涟漪, 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突然, 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师:不错, 讲得流畅。谁能讲得再生动些?听众注意:你最喜欢谁的复述?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不足?

生: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 然后甩起鱼竿, 把钓线抛向远处。 (做动作) 鱼钩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突然, 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汤姆一阵惊喜, 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

上一篇:“三位一体”心理干预下一篇:合同管理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