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2024-07-24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共7篇)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的效果。方法 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常规心理康复疏导, 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 采用SDS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治疗, 其SD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位一体”心理干预,老年抑郁症,效果

老年抑郁症是指患者出现反复持续的心理障碍导致情绪低落, 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等自杀倾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精神疾病[1]。这一疾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对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带来严重负担, 如何预防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反复发病至关重要, 文献报道, 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缺乏适当的心理干预及家庭的关心, 缺乏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的应对水平等导致患者产生心境低落出现抑郁表现[2]。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两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CCMD-3诊断标准[3], 参与研究患者年龄60岁以上,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研究前与患者及家属交待研究目的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其他严重身心疾病及认知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常规心理康复疏导, 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个体心理干预从患者入院即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依据患者的个性化差异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干预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 找出患者非理性信念的原因, 积极给予心理疏导, 协助患者正性思维, 改善不合理行为。

1.2.2团体心理干预参与研究患者以10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能正确说出自身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 其他参与人员协助分析讨论如何克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组织有益的文娱活动, 放松患者的心情, 让患者感受到团体中自身的价值, 树立良好应对团体活动的信心, 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1.2.3家庭心理干预定期邀请患者家属参与进行疾病讲座, 让患者家属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树立患者家属疾病康复的信心, 指导家属了解疾病复发的相关诱因及先兆症状, 了解药物应用的方法及副作用, 指导家属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1.3评价标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4]进行问卷调查, 该量表包括20项抑郁主观感受条目, 每个条目按1~4级进行评分, 正向评分10项, 反向评分10项。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DS得分比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讨论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5]。经统计学分析可见, 实施“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是针对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进行正向干预, 使患者从不合理性的误区中解脱, 采用正性思维考虑问题, 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团队心理干预使患者在团体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 发现自身的价值, 能更好的认识到自已对团体的作用, 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及自尊;家庭心理干预要求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相关知识的讲座, 使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患者的治疗中, 增加患者的家庭理念, 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三位一体”心理干预相互支持, 相互影响, 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6]。

综上所述,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199.

[2]姚丰菊, 吕路线, 秦志华.个案管理培训对乡村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 2014 (22) :2643-2647.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83.

[4]邹海欧, 李峥, 张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理解及态度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1) :29-32.

[5]蒲金玉, 杨琴, 孙艳.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22) :13-15.

[6]曲志君, 刘铁桥, 魏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态行为应对方式及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 (3) :108-113.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由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 16例。全部患者在入组时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且经过头颅CT与MRI确诊。使用随机数表将全部11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44~71岁,平均(52.3±11.6)岁;病程5~20 h,平均(10.1±3.6)h;梗死最大面积23~42 cm2,平均(33.65±11.86)cm2;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42~72岁,平均(51.6±10.8)岁;病程4~21 h,平均(9.8±3.7)h;梗死最大面积24~41 cm2,平均(32.73±10.55)c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梗死面积以及其他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健康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讲解、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几个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治疗前护理

当患者入住医院后,相关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患者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以及病房环境,同时为患者详细讲解护理的一般注意事项,让患者对其有一定了解,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心理、情绪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患者出现的一些负面心理与情绪进行及时开导,同时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疾病,认识疾病,建立治疗信心,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1.2.2 治疗中与治疗后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养,促进康复。同时,引导患者正确饮食,保证每日饮水量,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2 L,另外还需多补充水果与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促进正常排便。

1.2.3 知识干预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识宣讲。通过知识宣讲,一方面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与治疗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康复训练有进一步的认识,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训练;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恢复的实际情况,制订系统化、个性化的饮食、功能锻炼等,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恢复训练干预

由于患者在长时间内需要以卧床为主进行休养,因此极有可能给身体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引发诸多副作用。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恢复训练进行干预。首先,应将与脑梗死相关的知识、患者日常活动注意点、康复训练等相关方法以及注意点总结并装订成册,以供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阅读。同时,让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讲解,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具体做法,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得到更好的恢复训练。同时,还可以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观看相关脑梗死患者恢复训练的录像,一方面学习恢复训练的方法,另一方面了解康复训练后的效果,使患者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够主动配合进行康复训练。

1.2.5 心理疏导

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需要康复的时间往往较长,在此期间,由于与外界沟通的减少、康复训练的单调以及对疾病本身的恐惧等均会造成患者的负面心理与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有可能造成精神障碍。因此,在该过程中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一方面了解患者的内心情况,对患者的负面心理与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情况,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正视问题,积极消除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重新面对现实与新生活。

1.2.6 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与爱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社区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对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如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邀请康复患者介绍经验等,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并结合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康复护理更具效果。

1.2.7 家庭健康教育

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在患者的患病与恢复过程中,患者家属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安排中,与患者一同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探视过程中,家属要安慰与鼓励患者,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患者感受到有亲朋好友一起面对疾病、对抗疾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让患者家属全面了解病情,同时传授护理与康复训练中的一些技巧与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患者家属积极加入到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和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于入院时与护理6个月后神经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改善情况[5],其中,NIHSS评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BI评分越高表明独立生活能力改善越理想。②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与护理6个月后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不良情绪越严重。③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设计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6],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社会功能、活力以及总健康8项指标,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变化情况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情况

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躯体功能评分最高,活力指标评分最低;而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最高,活力指标评分最低。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与病残率均较高,脑梗死对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7]。然而,脑梗死患者在多个方面均具有恢复潜能,通过正确积极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多个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仅仅依靠简单的技术性护理与指导,以及医院方面单一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与康复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医院、社区与家庭共同参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系统化、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以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在引起脑梗死相关的长期功能障碍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为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9,10]。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尽早对患者进行功能指导与锻炼,积极促进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NIHSS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表明使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患者长期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性。

由于脑梗死往往发病较为突然,且病程较长,患者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因此脑梗死患者往往会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11,12,1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及时、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情况,积极给予患者情感与社会支持,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自身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自身的生命质量[14,15,16,17,18]。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下,其SF-36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SDS评分与SAS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生命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为(5.97±2.98)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8.35±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评分为(69.90±3.47)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77±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1.8±7.2)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9.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9.7±9.5)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9.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与生命质量。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篇3

关键词:安全事故,油田,心理因素,策略

油田作业事故对人员的伤亡、环境污染都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损, 影响企业形象。所以, 对于油田公司来说安全是整个油田公司长期发展和保持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前提条件。同时, 从国内外针对油田安全的研究成果来看数不尽数, 其中涵盖了设备、培训、工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并针对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从现场员工的精神、体质、工作压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由此可见, 安全在油田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本论文就针对油田作业现场事故发生的心理原因和心理干预对策进行了研究, 以期能够达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一、油田作业现场事故发生的心理原因

在生产过程中, 一切因素都可能会引发事故的产生。从综合性角度和一般角度针对在《历史油田安全事故》所收集到的50起事故, 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 总结出以下几点。主要的原因涵盖了人的不安全心理, 管理的缺失,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物体的不安全状态。其中, 人的不安全心理又包括过于麻痹、疲劳、个性因素、侥幸心理、生活压力、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领导。管理的缺陷包含了基层队管理不善, 配合不当。从所收集的50项安全事故当中发现在这些原因当中, 人的不安全心理因素占据首位。从以上内容了解到, 只有不断的提升作业人员的心理安全, 从而保障行为安全, 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分析员工安全心理问题

任何人的安全心理都不是得天独厚的, 它是经过时间的打磨和不断的学习形成的。通过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心理学的教学, 潜意识的在员工心里建立安全心理模式, 形成固定的安全心理的定向趋势, 达到改变干预对象不安全心理状态的最终目的。随机从某个单位选取100员工进行心理干预训练。心理学表明对易于引发安全事故的人员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分成三种, 其中涵盖了员工安全心理个性资源、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团体辅导和讲座。这三种训练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变员工的潜能, 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 改变员工的知识结构, 是相互作用的三种干预策略。从员工安全心理个性咨询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 在油田工作的一线员工, 工作环境较为艰苦, 劳动强度较大, 很多工人长期居住在企业的公寓里, 几个月, 甚至一年才能回一次家。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工作上的烦恼都会影响到工作的状态, 导致员工产生焦虑、抑郁、暴躁的心理因素, 引发安全隐患问题。所以说在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要适当的引导员工进行心理负面情绪的发泄, 引导员工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 增强员工抗挫折以及抗压力的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正面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提高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 调整员工的认知结构。很多存在安全隐患意识的员工并不是因为情绪上的不满和生活上的压力, 是因为员工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安全事故。比如说, 在出现某一起安全事故的时候, 很多员工会将其原因归结到安全负责人的工作疏忽,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自己运气不好的问题。从心理角度来说, 第一种归因方式是内归因, 就是在发生某项事故的过程中, 首先会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种思维方式属于外归因, 也就是说在发生某项事故的过程中, 它会将其因素和外在的某些因素联系到一起, 被称为侥幸心理。在对员工安全心理个性咨询的过程中, 一定要改变员工的侥幸心理, 最终达到让员工形成正确的归因思维方式, 从科学的角度反思事故发生的因素。

最后, 塑造员工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所具有的气质和性格是完全不同的, 所导致的安全行为也是不同的。但是因为性格和气质是伴随着遗传因素而产生的因素, 除非是员工本身经历巨大的改变, 否则这两种因素是很难改变的。因此,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员工能够了解自身的性格, 取长补短, 发挥出个性优势, 改变因为性格所带来的不安全行为。

三、分析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

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课目, 提高被训练人的潜能, 提高被训练人的意志力。其行为训练的内容涵盖了规则遵守、团队建设、责任心的培养等, 让被训练人能够在一定的情景模式下体验心理变化, 针对被训练人的这种变化进行调试, 使被训练人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认知模式和应对模式, 形成最基本的心理素质。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隐患, 进行专门性的训练, 纠正其在日常工作当中所出现的误区, 增强工人的责任心。

从员工安全心理全体辅导讲座进行分析。它主要是针对团体进行讲座, 促使个体在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观察、学习、认识、探讨、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激发个性化的潜能, 增强一定的适应能力。在整个辅导过程中, 团体性的辅导更加重视的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 其中涵盖非常丰富的信息量。开展的主体辅导和讲座涵盖了员工心理素质的提升、员工心理分析、心理正确引导、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合作、养成良好的心态等等。

四、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员工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主要从自我评价, 教练或者咨询师评价, 基层队干部评价, 危险隐患减少的客观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从自我评价进行论述。将参与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测验的得分进行比较, 得出差异性, 得到量化的训练效果评价。从100名参加干预心理培训的结果来看, 能帮助员工了解自身个性不足, 能够发挥主动性避免事故、安全心理分数提升。

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所选择的内容是行为训练中的重点项目, 在情景模式当中, 能激发工人产生最大的程度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分享参与者在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唤醒员工的责任意识, 增加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将安全意识带入到整个日常工作当中。

基层队干部是员工的直接领导者, 它对日常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掌握, 所以说基层队干部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因为每个人对所关注的事情的重点都是不同的, 所以说不同的干部对员工的评价也不尽相同。所以, 要求基层队干部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的。对心理疏导过程中所存在的30分员工进行了分析, 其数据评价结果如表1。

以上内容所采取的评价方法是, 完全符合10分, 符合8分, 符合与不符合共存是5分, 完全不符合是2分。满分为100分, 从以上表格的分数说明干预效果得到了基层干部的认可。

从教练和咨询师评价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整个干预过程当中, 教练以及咨询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记录和观察员工的典型行为和变化细节。在干预结束之后, 教练或者是咨询师负责对整个参与干预的员工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对随机选取的100名易引发事故的员工, 进行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和个体咨询时, 所发生的心理安全因素的改变, 进行记录和调查, 从整个上认为干预效果非常明显

从干危险隐患减少的客观评价进行论述。干预效果的评价涵盖了安全心理、危险隐患的减少。它从自身危险隐患数量减少的对比, 从普遍减少的大背景下和其他作业工人进行危险隐患数量的比较。

结语

本文着重从油田现场事故, 员工发生的心理原因和心理干预, 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的实施了干预对策, 从评价结果来看, 效果显著。有效的提升了员工的心理安全意识, 提高了员工对安全性的认识。所以说, 在对油田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应将员工的心理安全隐患融入其中, 从整体上把握油田的施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栗继祖.安全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张艳姿, 赵文涛.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量表的初步开发[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07) .

[3]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2.

愉快写作的心理干预 篇4

一、让写作成为学生表情达意的需要

需要是智力训练的启动力。需要的意识越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作文是一项训练学生智力及创造能力的活动。因此,适当地把握住需要这一情感因素, 就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实现作文提高学生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真正目的。

1. 抓住学生情感宣泄的契机

写作是生活的积淀, 是情感的宣泄。有人说写作就是把积郁于心的情感或要说的话,用文学的笔描绘下来。著名作家巴金说:“有情感要吐露,才能顺利下笔。”高中生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虽谈不上丰富多彩,但可写进作文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如班级发生的故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四季的风花雪月……这一切的一切 , 都应该是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关键就看教师能不能把握让学生“开口”的契机。比如,初中生善于记叙文的写作,到了高中,一开始, 学生很不适应议论文、散文、诗歌的学习,对于这些文体的写作一时之间不能接受。如果教师硬要按照教材的安排,让高一新生创作诗歌或者写出有鲜明观点的议论文, 肯定是有难度的, 我们得想办法抓住他们感情宣泄的契机。初来高中,学生们对新学校、新环境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自然地会怀旧,怀念初中生活,想念家人等等。我们可以选写一个以家人、“纪念”等为题目作文,一来了解学生已有的记叙、描写、抒情水平, 二来提供平台供学生宣泄各种感受, 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再比如,运动会、文艺比赛、同学聚会……但凡学生参加了活动以后, 心里多少燃着一团火,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教学生写写文章,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消除畏难情绪。

2. 创设情境 , 催发学生写作欲望

在日常写作练习中, 学生写作的欲望需要教师创设特别的情境去激发。面对形式各异的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想要学生从陌生茫然到有话要说,这个过程教师必须要有所为。教师要精心准备素材, 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的写作情境, 循循善诱, 把学生的写作需要激发出来。这是打开学生写作大门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例如,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三句话论“童真”。面对高中生已经被考试“烤”得“里焦外老”的心灵, 我们该如何唤起他们对童真的感慨呢? 我用妇孺皆知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擦亮学生被世俗蒙蔽的眼睛, 用电影《重返十八岁》中的片段唤起学生对童真的回忆。一个童话故事,一个电影片段,营造的情境让学生追 问自己的 童真在哪里。 再比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关于“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关系,我让学生探讨“怎样在自由与 不自由中 找到平衡点”。 解答了这个问题,学生对自由也就 有了比较 成熟的看法,作文审题立意关就过了。

二、给写作增加一点看得见的有章可循的信心

为什么学 生喜欢做 数学题,而不喜欢写作文? 原因之一是数学有公式、定理,只要掌握了公式、定理,解题的时候总能有章可循。学生做出一道数学题时特别开心, 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举一反三, 做数学题时成就感最大。学生写作时很痛苦, 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方法可依,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没有信心, 自然也就没有写作的快乐。因此,要化解学生写作时的痛苦一 定要培养 学生的信心,而且是看得见的信心。

可以鼓励模仿。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 也应加以肯定。如果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那么,他的思维已达到新的高度。于是,思维被打开了,学生饶有兴趣地仿写起来。例如写以“校园的秋天“为话题的文章,我让学生模仿课文《江南的冬景》或《西地平线上》。《江南的冬景 》先总写江南的冬景有“一种明朗的情调”, 然后围绕总特点,分别描述了“曝背谈天图”“郊区散步图”“江南冬雨图”等,用几幅生动的画面来展现江南的冬天;《西地平线上》则是写了三次不同地点的落日, 以及三次不同的感受。受这两篇文章的启发,学生的作文思路清晰,感想深刻,在潜移默化之中,愉快作文的目的也便达到了。记人的文章可以模仿课文《金岳霖先生》,议论文可以模仿苏洵的《六国论》……无论何种体裁,何种内容,我们都能从课文中找到最好的范本。模仿课文来增加写作的信心, 也算是对课文的物尽其用。

提倡示范“下水”。有人曾打过一 个比方 : “语文老 师的‘下水’, 用‘身教’ 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与体育老师的示范一样, 是从感性方面加深学生认识的极有效的方法。”通常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会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和学生比比,谁写得快,谁写得好,营造出一种“千帆竞发”生机勃勃的场景来。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我会把写好的文章先念给学生听。很多时候 我的文章 取材于生活,浅显易懂,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最近的一次写作练习, 材料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回忆年青时的一件事, 他顶撞了老军官还自鸣得意,事过多年后,才内疚不已。我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在班级拔河比赛中有同学发生争执, 有一位老师是如何宽容了学生的无心之失。学生听后大受启发, 涌现了许多篇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记叙了在时光的磨砺中,人变得成熟,懂得了宽容。我还经常会让学生修改我的“下水”作文,学生表现得十分亢奋,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他们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苛刻,但是效果极好。通过修改教师的“下水”作文,学生明白了写文章要注意些什么, 也增加了写作的信心。

信心不是空中楼阁, 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踩着“模仿”与“示范” 的台阶 , 学生才能真真切切地触到写作的信心。

除了以上两种心理干预手段外, 其他的化解学生写作痛苦的方法还有很多。作文写完了并不意味着一次写作训练的结束, 教师可以深化写作后的快乐。通过作文评语与学生笔谈; 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 满足学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个性心理; 当堂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 或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等等。写作中用快乐去化解痛苦,才是对症下药。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外科护理人员68人, 男4人, 女64人, 年龄23岁~40岁, 平均年龄30.97岁;工作年限3年~23年, 平均工作年限9.95年;中专生46人, 大专生19人, 无学历3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人, 对照组34人, 2组在年龄、工龄、学历、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心理状态测评

1.2.1.1 测评方法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测评者, 在干预前1周和干预12周后进行测评[2]。

1.2.1.2 测评工具

(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 涵盖9个症状因子 (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 , 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 1分为没有, 2分为很轻, 3分为中等, 4分为偏重, 5分为严重。

1.2.2 心理、行为干预的方法

2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量要求相同, 试验组定期由经过专业咨询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训练, 时间为12周。

1.2.2.1 认知干预

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方法进行, (1) 掌握保持健康心理的要素 (如:自信、爱、快乐、宽容、自知、自控、酸葡萄法等) , 让大家认识到在遇到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时, 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 (2) 改变错误的认知:遵循理解、尊重、真诚、宽容的原则。

1.2.2.2 减压

聘请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运用不同的方法 (倾诉、暗示、宣泄、减压) 来进行干预, 具体减压的方法有: (1) 短期减压:当面对压力时如何处理。 (2) 长期减压法:a) 建立了支持网络, 如:护理部每月组织外科护士座谈, 耐心倾听他们的不满, 及时解决他们的合理要求;b) 成立外科护士沙龙, 每月组织一次放松情绪的活动。

1.2.2.3 行为干预

(1) 纠正不良行为, 调节生活节奏 (合理安排生活、工作与学习, 加强自身业务训练) ; (2) 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3) 建立奖励机制:如:定期评选优秀护士、最受患者欢迎的护士等; (4) 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从而达到放松治疗的目的[3]。要求护士主动配合。

心理行为干预的形式要根据情况, 可采用集体授课或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每周各1次, 对特别严重的随时咨询, 持续8周~12周。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将心理治疗内容编制成册发给护士, 由专职心理咨询师进行讲解, 并安排每月了解1次, 采用电话、面谈等形式。咨询者根据护士症状控制情况, 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指导, 每次咨询要记录护士的心理康复情况。

1.2.3 评价方法

干预组与对照组, 在治疗前与12周后分别由专业心理测评人员通过测评后, 对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2组比较采用成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 结果

SCL-90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试验组干预后12周SCL-90各因子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

3 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变化, 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我们忽略了护士的人性化管理, 致使护士的心理问题高于一般人群。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心情的好坏, 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研究表明, 2组护士均在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试验组定期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干预后12周SCL-90各因子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

综上所述, 在规范护理工作的同时, 针对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 并教育大家掌握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进行预见性调控, 可明显降低护士的抑郁和焦虑等不健康心理状态, 减轻应激反应的程度, 改善护士的心理状况, 有利于护士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4]。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外科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护士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择我院工龄在3年以上的外科护士68人,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人, 对照组34人, 2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量要求相同。试验组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时间为12周。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后12周对2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测评, 并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心理行为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促进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外科护士,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娟, 蔡莉.基层护理人员心理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4) :45-4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46-219.

[3]杨树, 孙育春, 张静.自我减压——保持护士心理健康的方法[J].当代护士杂志, 2000, 10 (1) :19.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篇6

1 临床资料

灾民, 女, 37岁, 曾是一名乡村医生, 后来见当地好多人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就倾其所有办起了一个留守儿童托管所。丈夫是一名教师, 女儿在北川中学读初一, 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地震发生的时候, 她的丈夫、父母和兄弟姐妹共11位亲人罹难;她经营大半生的资产被山体掩埋, 顷刻间灰飞湮灭, 一无所有;而她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钻到废墟下面, 救出了17个孩子, 有7个孩子没能救出;为了救人, 她打碎了妇幼保健院的玻璃, 钻进了摇摇欲坠的楼房, 抢出了仅有的20套输液器, 给最重的病人输液。而她自己却累倒了, 醒来后面无表情、两眼发呆、对周围环境无反应、不言不语、不思饮食、难以入睡。我们立即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使之从抑郁、沉闷中走出来。

2 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 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2个, (1) 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 (2) 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1) 讲述唐山大地震时, 失去许多亲人的幸存者都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共同的遭遇引起其心理共鸣, 取得信任, 利于她宣泄内心的情绪。

(2) 告诉她经历重大灾难后出现恐惧、担心、悲伤等情绪反应是正常的, 鼓励她不要隐藏内心深处的真实感觉, 试着把内心压抑的情绪说出来, 大家一起分担。

(3) 认真倾听和理解其遭遇和内心感受, 并作适度的回应。

(4) 肯定她在地震发生后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灾民的行为, 使之有成就感, 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建立自信。

(5) 指导她做自我心理疏导: (1) 自我放松:找一个安静的环境, 以舒适的姿势坐下, 轻轻闭上双目, 放松全身肌肉, 用鼻子缓慢地呼吸, 在吸气的同时默念“七”, 在次呼气时微微张开双唇同时默念“抚”字, 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七”和“抚”字上, 并保持一种随意的态度, 对脑海中涌现出的种种干扰, 不要理会。对上述过程反复进行, 每次可持续10min, 每天可做2~3次, 直到不再紧张为止。 (2) 倾诉宣泄:由于地震之后失去很多亲人、朋友, 对他们的离去, 幸存的人内心非常悲伤、痛苦, 而又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宣泄。指导她运用“空椅子技术”, 发泄心中的悲痛和思念, 具体方法是:放一把椅子在她的对面, 让她站 (或坐在另一把椅子) 在那里, 想象着对面椅子上坐着她的某个亲人或朋友, 把她想说的话和情感向他 (她) 进行倾诉, 从而使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得以释放, 心情会慢慢好转起来。 (3) 自我对话:地震灾难来临之时, 眼看着亲人失去生命, 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灾难过后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心理。还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 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 从而降低内疚感。具体方法是:面对面放两把椅子, 自己先坐在一把椅子上, 扮演自己的一个“子人格”, 让自己想尽一切理由去责怪自己;然后自己再到另外一把椅子上, 扮演自己的另一个“子人格”, 让自己为自己没有施救的行为进行辩护。反复多次进行对话, 从而达到内心的统一和整合。

(6) 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担忧, 提供实际帮助。地震后唯一幸存的亲人——她的女儿, 虽已获救, 但是却与她分离, 在四川省长虹集团培训中心, 由于通讯中断, 她不了解女儿的真实情况, 心里非常担忧。我们几经周折来到长虹集团培训中心, 找到了他们的马副校长和任老师, 经过特批进入了这个临时的学校——北川中学。在他们的帮助下, 我见到了该灾民的女儿。之后多次往返两地充当母女沟通的桥梁, 传递平安信息, 并带给她女儿的近照和录像。渐渐地该灾民情绪趋于稳定, 主动进食, 主动倾诉内心压抑的情绪。

(7) 嘱咐她保证睡眠与休息及基本饮食的重要性。

3 结语

回顾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 , 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 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 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 有的高于正常值3~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 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 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 如果不及时治疗, 会折磨一生, 改变病人的性格, 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故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小时、数天, 或是数星期。本例灾民在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 开始实施心理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解除震后心理危机, 使灾民身心健康, 早日投身于家园重建中。

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三位一体”心理干预 篇7

1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多疑心理

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 大多数患者会怀着侥幸的心理到处求医, 不承认自己的病情, 认为是医生的误诊, 反复到上一级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 以期推翻诊断。对家人、朋友的言行也异常关注, 唯恐别人私下里谈论自己的病情。患者这时很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 但又害怕知道事实的真相。

1.2 愤怒心理

经过多次反复检查, 一旦被确诊为癌症, 患者就会表现为愤怒, 往往会无缘无故的发火, 指责家人日常对自己照顾不周, 怀疑治疗方案, 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百般挑剔, 以发泄其内心的苦闷。

1.3 求生心理

有些患者接受了自己的病情后便把希望寄托在临床治疗上, 极度渴望生存, 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以控制病情, 从而对药物治疗产生盲目的依赖性, 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还有一些病人把道听途说的偏方秘方等说出来要求医护人员给予使用, 甚至自己偷偷服用。

1.4 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一种企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 是一种不愉快、担心的情绪体验。目前, 大多数人仍将肿瘤视为不治之症。因此, 肿瘤患者一旦确证, 大多数人对治疗失去信心, 有的害怕做手术痛苦, 有的害怕手术失败, 还有的担心化疗对身体有危害, “惶惶不可终日”。

1.5 悲观和绝望心理

当推翻不了患恶性肿瘤的事实, 得知自己真的患了癌症无法改变时, 就认为治疗不会起作用, 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和其体质虚弱, 逐渐丧失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产生悲观和绝望心理。由于长期治疗, 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规律被打乱, 加之肿瘤治疗费用大, 因担心增加家庭负担而产生强烈的悲观绝望情绪。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有的患者甚至拒绝别人看望, 有的因担心最后“人财两空”拒绝治疗等等。

2 心理干预

2.1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

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需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从发现肿瘤, 医护人员就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从临床上看, 上述肿瘤患者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大多与对肿瘤的片面理解有关, 所以, 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首先要进行认知矫正。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让患者对肿瘤治疗有正确的认识。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是可以治愈的, 1/3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命, 提高生活质量。要让患者认识到自已的生命价值, 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会给家庭和亲友带来幸福, 会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向患者宣传国际国内最新治疗成果, 让患者认识到随着科技发展, 新的药物在不断研制, 治疗方案在不断改进、完善,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治愈恶性肿瘤或延长生命。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 了解患者的职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情况, 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对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 一般最好隐瞒病情, 尽量避免患者因“知情”而导致情绪低落, 丧失治疗的信心, 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文化层次较高、比较理性的患者, 要耐心的向其宣传癌症治疗常识, 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可以定期举行病友联谊会等, 让已经康复的病友向新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增加患者的信心和勇气[1]。

2.2 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现代护理学认为, 家属是患者的主要看护人, 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对疾病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 也要注意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家属照顾患者过程中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家属克服悲观失望、紧张恐惧的情绪, 与医护人员一道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 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配合治疗。

2.3 掌握沟通技巧, 做好治疗期间的心理干预

要运用交流沟通技巧, 温馨的环境, 真诚的微笑, 适当的抚摸等肢体语言, 耐心的倾听, 给病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同样的一句话, 语气不同, 让人听起来的感觉就会不一样。一位仪表端庄、态度和蔼、稳重宁静的护士能给患者以亲切、信任、温和的感受[3]。医护人员要主动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掌握必要的沟通交流技巧。临床治疗表明, 在治疗过程中, 如果医护人员积极运用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有助于帮助患者打开心结, 使患者产生倾诉的愿望, 主动说出心里话。当患者倾诉了心中积聚的顾虑与痛苦后, 心理负面情绪就会得到释放, 能够乐观冷静地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2.4 临床治愈期的心理干预

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 从治疗中获得信心, 最终会战胜自己的恐惧和怨恨, 能够较为理智和冷静地对待现实。可从事自己以前的工作, 融入社会环境中, 但应避免劳累, 由于身体恢复, 心态处于平稳, 在这一时期, 要做好基础护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患者多交谈, 多接触, 让患者感到人们并没有嫌弃他们, 对他们是关心的, 尊重的。同时增加生活内容, 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 如下棋、听音乐, 看电视, 阅读报刊, 分散注意力, 真诚关心体贴患者。

3 结论

心理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 对治疗能否获得成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肿瘤患者需要家人、朋友、医护人员以及全社会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社会各界应对癌症患者及家庭这个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 帮助癌症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 主动配合治疗, 最终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摘要:恶性肿瘤常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调查显示在我国总体死亡原因中占第2位, 同时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 恶性肿瘤死亡甚至达到全部死亡人数的19.7%, 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目前, 恶性肿瘤的治疗仍是全球性的难题, 但随着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的普及, 恶性肿瘤病死率明显下降, 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心理干预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肿瘤患者的部分典型心理特征并给出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理特征,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5.

[2]李炜.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 2005, 11 (9) :105.

上一篇:灰色区域下一篇:课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