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024-10-02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共12篇)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1

2009年7月5日, 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不仅给市民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也给经历了这场灾难的人们蒙上了心理上的阴影。“7·5”事件的次生伤害——留在各族群众心中的民族隔阂感、留在人们心中惨绝人寰、暴力血腥的场面以及留在儿童心中恐惧、愤怒、伤痛、无助和不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却日渐凸显, 成为了比身体救治、财产赔偿更为复杂而长远的一项社会工程。在工作中我们发现, 许多儿童, 有些是“7.5”事件暴行的直接受害者, 有些是正沉浸在痛苦中的伤亡者家属, 也有耳闻目睹了悲惨场景的, 但不论哪一类, 恐惧、悲伤、愤怒、无助和不安全感都或多或少得留在了这些儿童的心中。

在7·5这场灾难面前, 乌鲁木齐的各族儿童有三种形式的反应:一是能够有效的应对危机, 在经历事件后在家人和老师的帮助下, 获得了解决危机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个体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二是虽然度过了危机, 但心理留下了创伤, 影响了以后的社会适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三是在危机开始时, 心里结构就全面瓦解, 不能渡过危机。睡眠失调并畏惧夜晚, 害怕听到与打砸抢烧相关的声音和现象。

作为全国八大科学育儿基地, 新疆儿童发展中心在“7.5”事件发生后, 以高度的责任感快速反应, 积极作为, 确定抚慰妇女儿童心灵创伤的工作目标。我们把心理危机干预重点放在了后两种情况的人群, 力求通过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缓解稳定情绪, 使其恐慌、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得到缓解, 心理功能逐渐恢复, 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 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一、建立了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室, 及时提供心理援助

事发十天后, 新疆儿童发展中心成立了“新疆少年儿童心理辅导俱乐部”, 依托以往与澳大利亚大使馆、加拿大基金等国际机构合作多年开展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工作的经验, 与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一起, 建立了6个儿童音乐心理健康教室, 开展了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游戏等心理辅导活动。

在对各族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不难看出, 孩子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 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 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第二是防御期, 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 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 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第三是解决期, 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 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 自信增加, 社会功能恢复。第四是成长期, 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 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

二、整合资源, 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探究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

我们以音乐为背景探索实施了以下几种心理干预方法。

1.教唱民族团结歌曲、演出音乐情景剧

为弥合7·5事件所导致的民族感情的隔阂, 在音乐教室里, 老师们教唱的《一家亲》《新疆儿童发展中心之歌——爱心连着你我他》给了孩子们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开展的《我们快长大》音乐剧表演、冥想、心心相结等活动协助小朋友再现事件的情境以及自己和其他人的表现, 并鼓励小朋友表达对事件中发生的事情的恐惧、担忧、惊慌等感受。

2.运用绘画投射孩子们的心理

我们在美术教室组织小伙伴在画纸上涂鸦填色, 鼓励他们尽情地用双手涂鸦;也可以一起画线, 用不同的线代表不同的意义;还可以一起画图, 画与民族在小伙伴一起的场景, 画自己最开心、最怀念的一天, 画自己最难过、最糟糕的一天, 等。也可以把当时看到的情景, 在图画中表达出来。

3.开展团体辅导

我们选择适合儿童的比较容易懂的团体游戏建立一个儿童之间相互信任的团体。让他们一起感受、回忆、想象、描绘以及思考与“7·5”事件有关的体验, 老师加以引导, 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同时我们还在各重点学校每周开展两期的团体辅导。

4.开展音乐游戏

通过飞天“机器人”、信任之旅、班级地图、改造旧报纸——再生的我等游戏活动, 理解小朋友内心的想法、感受。通过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 相信别人会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5.开展儿童手工制作

通过让孩子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自己动手动脑制作, 促进孩子之间形成互相帮忙、友爱温暖的支持性的关系, 为他们营造放松愉悦的环境。

三、全力开展大范围量表筛查工作, 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

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15个社区, 10个大中专院校, 发放并收回《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针对儿童调查的《安全感量表》量表共78000余份, 其中完成儿童量表调查41372份, 完成了22000份大中专学生的量表调查 (选择了在重灾区辖区的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学校、民族学生集中学校、农民工学校、民汉合校等有样本代表性的18所中小学开展量表筛查) , 完成了10875份居民量表调查。所有量表的结果已经录入数据库中, 均将对筛查出的问题量表进行再次筛查, 确定干预对象。在儿童发展中心、新疆大学心理中心等七个点设立儿童心理咨询室, 为严重创伤疾患的孩子进行投射性心理测试和咨询, 筛检出高危险群孩子, 并由新疆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断评估, 确定是否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四、深入社区开展妇女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讲座

在解决受“7·5”事件影响严重的妇女儿童心理问题的同时, 也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受影响的妇女儿童的思想引导工作, 做一名好的宣传员, 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将“民族团结是福, 民族分裂是祸”的思想宣传到各族群众中去。

五、探索工作规律, 开展妇女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课

妇女儿童心理干预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妇联的高度重视, 妇联一把手亲自挂帅, 每周组织召开一次例会, 通过听取汇报,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包括方案与计划、工作总结、记录资料、调查量表等) 、现场直接指导等形式, 交流经验, 实现“跨专业融合、多部门合作”。

以“7·5”事件对妇女儿童造成的心理危机为课题进行研究, 对建立妇女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使科研研究具有前瞻性、指导性, 并对今后同类工作具有科学、有效的借鉴作用, 通过多次会议研讨, 确定了十几个研究课题, 这些课题的立项使新疆妇女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六、大爱无疆, 校外机构送温暖献爱心

“7.5”事件后, 中国儿童中心高度关注新疆, 领导多次询问情况, 真情帮助, 在最困难的时候, 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 让我们备受鼓舞。同时又向各省区发起“与新疆儿童手拉手”全国少年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主题活动。很多省市开展了“百万图书传真情”捐书活动, 迅速给予新疆最温暖的回应。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2

为了能够科学、及时地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新冠疫情防控心理干预工作方案。

一、目的1、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3、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二、原则

1、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2、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实施帮助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再次创伤。

3、健康宣导,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三、领导小组

将疫情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作为开展和促进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学校统一领导,迅速安排部署,抓好组织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校疫情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我校新冠疫情防控心理干预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主任、年级德育副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四、工作内容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如自杀、冲动行为等。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建议性的解决方案。

2、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3、培训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五、工作方式

1、加大宣传力度。疫情期间,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向广大师生普及科普知识,并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安全的疫情防护提出针对性建议。

2、制定工作措施。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切实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把握在开学前、开学后等关键时间点提供有关疫情防控心理调适的正确信息,及时调整师生心理状态,有特殊情况的,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3、及时进行研判。各班班主任要及时摸清本班疫情情况,积极关注学生、教师疫情及其心理状态,掌握受疫情影响的师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群体心理危

机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避免求助者因前来咨询而受到再次伤害。

心理危机干预的神圣使命 篇3

当我们看到:为挽救一千企图轻生的人,常要调动公安、消防、武警等多部门兴师动众时,不禁为之叹息。

人的生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但我们更应该以最低的成本付出和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来预防自杀,并设法使自杀率降低,这就必须提到“心理危机干预”。

个体在遇到精神打击或罹患精神疾病时,以惯常方式和个人能力往往不能应对其所面临的处境,而引起情绪和认知行为的变化,形成失衡状态,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这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干预,一般是指三级干预体系,即健康教育、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应包括下列重要环节——

1健康教育:把自杀问题纳入疾病控制范畴,对社区居民和各群体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并提示预防自杀间属的重要性;介绍心理咨询的专业机构,培养人们主动求助的意识。

2预防性干预:家庭和工作场所可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需要更多的人介入,包括家人、朋友、医生、社工、雇主、教师、志愿者等,让他们成为自杀干预的第一道关口。

“自杀干预志愿者”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志愿者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愿意救助他人;其次,志愿者要不断参加学习培训,学会舒缓自己压力,战胜自我。

公安人员也要学会心理技巧,比如香港就有“谈判专家”,在紧急时刻将欲自杀的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而医生和药剂师应尽量减少危险、成瘾药物的处方用量,则益于预防自杀。

3治疗性干预:一旦发现自杀行为的征兆和症状,及时地让有自杀想法的人走进专业的心理机构或医院进行心理评估,在我国已有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并设有心理热线,提供专业干预、建立情感支持和心理治疗等,可有效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

普通人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呢?至少可做以下事情——

①冷静和耐心地倾听,让她/他倾诉自己的感受;

②认可他表露出自己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

③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要自杀时,表示理解和同情;

④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时,不要答应;

⑤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寻求帮助;

⑥说服其家人或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

⑦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⑧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4

然而,在众多学生工作一线教师中间,真正从事心理学研究者数量甚少,这部分心理工作者大多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很多都是根据经验或他人教导来处理紧急事件。而学校和社会,对这部分心理工作人员要求却甚高,许多心理工作人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面对危机混乱的场景,以及负担过重,会导致这部分人员心理疲惫且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从而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数据显示,急救机构工作者在一次严重自然灾害后,有大约10%的人在心理调整上会发生困难[1],相对于学生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心理工作人员所承受的替代性创伤研究却寥寥无几。

一、替代性创伤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症状表现

(一)概念

Doukessa Lerias和Mitchell K.Byrme将替代性创伤的基本定义是这样的:具体是指整个人正处于严重创伤或者是相当程度的灾难性事件的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目击者或者回事救助者的不良反应。事实上在一九九六年的时候,Saakvitne和Pearlan也曾经为这类创伤做过这样的定义,在他们的观点里,这是助人者内在经验的转变方式也是同样环境下投入该类创伤题材所产生的不良结果。

(二)产生原因

替代性创伤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与个人自身素养有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和自我有关联的种种因素所在,举个例子来说吧,像是价值观念,一个人的自身价值观念、能力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和应对策略。

在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实际运行的环境因素,还在很多实际方面与当事者的互动环境有关联。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这个运作过程当中,人们所经历的细节程度以及社会支持度等等方面都会对整个深入其中的救援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特定的环境原因有关,尤其是与当事人的互动过程有关,如互动的频率、互动中创伤经历的细节被揭示度、社会支持度等都将对救援者产生影响。

(三)主要表现

厌食、体力下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都是替代性创伤的表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二、替代性创伤的自我检测

(一)替代性创伤的主要理论依据

事实上,代替性创伤的基本概念来自于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这个理论的英文简称为CSDT,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构建者自我发展相关理论。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人们受到创伤的时候,都会应用以往的经验来应对这种创伤,这种经验来自于人际、文化家庭、社会等等。区别于传统的构建模式和构建方法,我们可以理解CSDT对于传统模式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将直接表现在病理、症状等具体环节当中。对于这个理论,著名的Mc Cann和Pearlman教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构建模式和构建理论,在他们的观点里具体提出了相应的表现内容。传统模式当中,人们具体应用的是经验。而这项系统则根据参照系统和自我能力以及记忆知觉等方面来具体进行。这项基本内容:我们可以表现为动机缺乏等这些有根本性的侵入性想法。

(二)运用量表进行替代性创伤的测量

美国创伤压力机构(TSI)编制的信念量表主要评估“个体认知图式”的改变。根据建构者自我发展理论编制而成。包括安全、信任或依赖、自尊、亲密感以及控制感等10个分量表,为自评量表。创伤症状调查被用来评估过去6个月内创伤症状发生的频率,包括100个条目,内容包括:警觉、强迫性侵入、防御及回避、分离感、自我认知损伤。

三、替代性创伤应对策略

(一)一般应对策略

著名的Saakvitue和Pearman教授指出,我们在应对代替性创伤的时候有三个最为基本的原则所在:1、觉察;2、平衡;3、联系等等。这三个基本的因素在于具体调整在即内在的不平衡状态。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觉察的核心理念在于接纳和关注范畴,像是需求和资源方面的不平衡的探究大多都属于该方面的基本内容;平衡则是让自己的保持平稳的生活步调和生活内容,当然这些内容将具体包罗一些内在的差距内容。具体到联系环节则是要让自己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并以此来进行经验和认知性的觉察。

专业方:对工作保持热情,在工作中寻找价值认同;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量,如与学生谈话的人数、不要超时工作等;接受专业方面的培训;向上级咨询师或同事寻求帮助。

机构方面:改善工作环境,如在舒适安静的环境工作;尊重求助者;促进同事间的相互支持;提供合理的待遇,重视适量的工作时间和数量。

(二)特殊应对策略

Saakvitue和Pearman针对求助者的思维、体能和经验,设计了思考、行动和情感三类活动,每一类活动都涵盖了一定的联系。这些活动适合在团队中使用,有一些也进行修改,并运用在两人小组和单独的个人身上。

四、高校心理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应对

根据Saakvitue和Pearman的三原则理论,即觉察、平衡和联系,我们可以提供给高校心理工作人员以下应对策略。

(一)要进一步做好心理支持工作

要知道,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拥有着很为独特的情感职称内容。而他们的心理素质也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提供帮助。具体来说,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像是家庭、朋友、邻居、单位等等场所及其场所中不同类型的人员都包括在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些人员可以对高校大学生提供信息共享、经验交流、陪伴和归属感等,个人产生心理危机后的保护垫。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来说就有了极大的缓解。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保持该类环境无条件的接纳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整个系统内容的接纳条件和心理治疗技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工作的基本内容所在,让他们在感受到我们这些工作者的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尽量早些走出心理阴影。

(二)关于新时期个人认知模式的调整

著名的弗洛伊德先生曾经将心理危机归结为一种心理因素失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内容和问题都将有了极大的影响和缓解。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一个人来讲整个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持续策略是在持续发生变化的。具体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认知来进行调整。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求助者的自我认知和观察等方面的具体环节。这时期的他们是对周围环境和人物变化非常敏感的阶段,同时,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求助者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发生整个理念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和事务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发展。另外,整个内容下的认知和观察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何积极调整个人认知的整体模式所在,使其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理危机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一大重要课题。

(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建立工作

从目前来看,应对方式需要靠与相关事件和环境相符合的方法和基本手段。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这其实是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范畴。所以说,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应对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应对危机。

(四)积极关注帮助其成长

每个个体的身上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力,是成长的潜在动力。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当在分担对方的痛苦的同时,也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和动力,对心理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积极面进行捕捉,并给予正向引导,使其在困境中崛起,促使其心理状态发生积极和正向的改变,同时调动求助者本身的自我潜能获得心理成长,强化他们的自我心理素质。

我国对于替代性创伤的研究并不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还多方面需要努力。在应对一些危机事件时,不仅需要我们提前做好替代性创伤的干预工作,还要做好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以更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减少心理工作者在施救过程中的心灵伤痛。

参考文献

[1]Weiss Ded.Predicting symptomatic distress in emergency service personne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5,63:361-368.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5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ONES

摘要:

国内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文章探讨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困境,表现为目标不明确、队伍不专业、开展不规范、考核不激励。主要由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等原因导致。从操作性层面提出了ONES工作体系:目标体系、网络体系、教育体系和支持体系。

近十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众多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组织制度、规章预案、运营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任务的敏感性、工作方式的专业性,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开展,缺乏工作督导和评价机制,工作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本文拟探讨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难并剖析原因,继而从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议和策略。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很难高效务实的开展,在工作中流于形式,操作上落入俗套,总结里高谈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作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校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原则,增强学生心理调节、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这种观点强调发展和教育,聚焦于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虽然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契合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期望,但不利于工作实效开展。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育人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目标的“混淆”不能够明确定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导致工作内涵和操作机制不明确。心理危机事件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事实上,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功能、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功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面向学生工作的调研功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大功能。[2]心理危机干预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最期望、学生工作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最能彰显的工作价值所在。

2、工作队伍不专业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的学生工作者是危机干预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专业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他们面对“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与“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时可以胜任,但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学生时,缺乏问题的诊断、识别和帮扶的能力,从而无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其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校课程体系是以追求量化和普适规律为导向的“科学心理学”,面向以人的幸福和发展为需求的“大众心理学”时便会遇到麻烦。此外,多数高校里接受全日制教育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不多,两课教师、辅导员在短暂培训后就上岗,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或多或少地纠缠,导致工作缺乏专业持续性。所以,工作队伍不专业是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低效的主要内因。

3、工作开展不规范

多数高校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和预案,在文件中明确了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地开展工作或者开展不规范。“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信息工作网络已成为国内高校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些富有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网络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组织架构。首先,心理委员作为基层的一环,更多的是一个心理危机信息的发现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者,他(她)无法承载起一些高校所界定的能力:心理问题学生的帮助者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者。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隐私保护和已发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事后干预都不能过多地将信息对学生公布。过度地夸大三级网络特别是班级中心理委员的作用的倾向应引起重视。其次,辅导员多数忙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事务,工作任务量大而精力很少投入在心理危机工作上,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

4、工作评价不激励

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数量很少,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体繁琐、耗费心力,很难获得预期目标,取得工作效果不宜对外展现,导致部分学生工作者可能心存侥幸,不愿耗费太多精力。另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没有纳入到院系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定性或定量的工作指标,无法从宏观角度对院系学生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奖惩的工作在操作中会打扣折。此外,心理危机事件突发后,高校重视当事人的善后和周围学生的心理干预,但缺乏对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影响工作绩效。

二、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1、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

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群体的高期望值,带来相对固化的认知印象: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过高的期望导致大众很难接受学生极端性事件事实,从而更加关注此类信息以验证认知。再加上不肯花费时间研读心理危机的知识,作为受众,很容易接受媒介所宣传的自上而下的信息。

大学生的极端性事件容易导致大众媒介过分关注或者不切实际的报道,虽然提升了媒介点击率,却忽略了非理性的报导容易给社会、学校、学生等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2、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专业课堂。现实体制中“教”与“学”的相对分离,导致师生关系尴尬,仅有表面的专业联系,缺乏感情纽带联系。现有环境下,教师多应付单位的工作考核和量化指标,或疏于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忽略教师的作用。如果给予学生持续的社会支持和策略建议将会帮助个别学生走出人生的低谷。

大学生自杀都有一定的预兆,包括一定的言语、行为、状态和综合症状。[2]如果师生能够对这些线索保持高度的敏锐和迅速地反应,将可能帮助学生安全度过危机,将校内危险降到最低点。

3、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

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工作的组织系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事实上的运营者和承载体,学生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非理性认识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成为学生工作者稳定的职业价值来源。所以有必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业务督导,建立理性认识,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该项工作的强有力抓手。

4、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

高校心理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使他们在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可能导致的极端性行为事件时却无能为力,缺乏甄别、初步诊断、治疗的专业能力。而这些工作恰恰是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专科精神卫生医院)能够从事的。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出路:建立ONES工作体系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标体系(objective),清晰管理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象是因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问题而可能引发的自杀或他杀倾向的极端性事件,目标是尽最大可能保证校园内不出事或降低潜在的不利影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和工作的复杂,所以代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目标是对目标学生的初步诊断、甄别,评估危机程度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代表院系的辅导员的目标是对所辖学生情况的及时掌握和信息汇报;代表班级的心理委员的`目标是对本班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汇报。

2、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network),及时发现问题

在学生工作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网络体系,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工作的真正开展,还要坚持以下的工作原则:心理委员每两周上报一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中心的教师每一个月与所辖院系辅导员进行及时沟通,了解目标学生的情况,并给出具体的建议或策略;心理中心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生工作系统的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流会,建立预警对象库,及时地沟通反馈,具体到每位目标学生。此外,对于突发事件,做到随时发现,即时诊断,随时汇报,及时处理,按照工作预案,启动干预策略。

为了监督工作网络体系的健康有序进行,此项工作纳入到院系整体的学生工作考核评估体系中,通过奖励先进,促进工作的开展。用考核机制推动院系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索好的办法与举措。另外,建立心理委员协会,为心理委员的成长提供支持平台;在院系学生会中建立心理健康部,成为心理委员工作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3、建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支持体系(support),专业处理问题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所在地区的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及时将相关学生转介治疗。对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但碍于情面不愿去就诊,邀请专科医生在合适的时间到校园内接诊;对有严重性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抑郁症、神经症等)可在学生、教师的陪伴下到专业机构就诊;对有精神问题或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并及时将学生转介,做好详细记录。

建立心理从业者与专业医生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督导提供专业支持,促进业务提升。工作交流和督导是心理从业者能力提升,获取专业支持的主要途径。另外,特别要重视对经历危机事件的辅导员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或者提供假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工作队伍的负面影响。最后,要结合危机事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经验的提炼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4、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体系(education),科学预防问题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根本原则,是高校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校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预防的治本之策。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公共选修课、德育课,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二是以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为基础,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建立预警对象库,重点关注有较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学生,落实具体危机干预人和帮助人,做好危机预防工作。三是以团队训练和团体辅导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提高对班集体的归宿感,通过集体的力量和爱的温暖,促进他们融入到高校的生活中。

四、结束语

目标是工作的前提,网络是工作的载体,支持是工作的保障,而教育是工作的根本。只有四个体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走出当前的困境,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秀雅,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1):90-91.

[2]倪士光,邱建玲.从操作性层面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J].科教论坛,,(5):104-108.

[3]杨鑫铨.关于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1):53-54.

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篇6

当前,常见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有学生自杀、学生意外伤害、校园暴力事件等。一般认为,校园中心理危机当事人涉及教育工作者、学生等,本文则主要关注学生群体。

一、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

心理危机是可以识别的,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行为上。生理方面表现为肠胃不适、食欲下降、腹泻、做恶梦、头痛、失眠、肌肉紧张、容易惊吓等。情绪方面表现为经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沮丧、过分敏感和警觉等。认知方面表现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精神萎靡等。行为方面表现为不信任他人、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等。由此,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心理危机,并积极关注与识别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学生,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把握校园心理危机多发时期

校园危机的多发期主要表现在新生适应期和考试期等关键时期。当新生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再加上无法适应学习内容的难度或教师授课的方式,由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优越感丧失等后果,都会不同程度地为校园危机埋下隐患。在考试时期,如存在对考试不合理的认知或考试失败,由此引起的痛苦的情感体验极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另外,毕业期也是危机多发期。毕业意味着转折和选择,面临着别离,由此极可能造成感情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等。

(二)关注校园心理危机多发群体

1. 贫困学生

由于家庭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家庭的期望和经济的压力可能会让贫困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学之间的比较,又可能会引发贫困生的自卑,打破贫困生的心理平衡而出现心理危机。

2. 出现严重疾病的学生

心理学研究发现,急性、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有以下比较明显的表现: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四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或常因小事勃然大怒。而且,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由此,患病学生也是心理危机多发群体。

3.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学生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学生也易出现心理危机。如,父母离异或长期冲突,遭受家庭暴力的学生;在校人际关系较差或缺失的学生;在家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在学校没有朋友,經常独来独往的学生,他们遇到危机事件时,更容易崩溃。

心理危机的及时识别是危机干预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着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并为心理危机的有效处理打下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详细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建立成长档案,尤其要给予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更多的关爱,用人文关怀化解危机。当然,教育者要注意正确把握判断异常状况的尺度,遵循小心求证、谨慎用词、严格保密、动态评估的原则,做到科学识别、有效应对,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二、校园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

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不均衡发展的特点导致了学生心理危机的普遍性存在,再加上媒体对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意外伤害、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的报道,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逐渐被提上了重要日程。面对有的老师和家长心理知识的匮乏和心理危机意识淡薄的现状,学校应该构建主动的、及时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建立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应激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常态的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该包含心理危机的预防与预警。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虽然是由全体课任教师和学校领导共同完成,但是心理教师是主力军。

首先,心理教师应该通过校园宣传橱窗、校园心理报、广播等形式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次,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讲座、心理社团以及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团体辅导,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增强其耐挫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再次,在班级中设置心理健康委员,心理委员由一些性格开朗、交往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由他们负责发现有潜在心理危机的同学并及时给予帮助,或者告知心理辅导老师;最后,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与调查,筛选出有异常表现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当然,无论学校心理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做得如何细致,总避免不了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学校还应该做好应激准备工作,即创建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或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的应激系统。一般来说,应激工作应吸纳专业人士,包括心理学专家、心理教师和医务人员等,其主要任务是在事件现场对当事人或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以使校园危机引发的伤害降至最低。

(二)加强家校合作力度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第一道屏障。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与其早期的不良家庭生活经历、不良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有关,然而家庭的心理建设难点在于父母受不同教育观念、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驱动,很难充分考虑和认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由此,学生心理危机的家庭预防任务非常艰巨。实践证明,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能够更好地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目前,广大中小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大意义,也着手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家校沟通,但从家校沟通的内容来看,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关注点,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关注。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或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举办教师与家长座谈会、组织开展家长委员会工作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从而为校园心理危机的干预寻求家庭支持的力量,提升干预实效性。

总之,心理危机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它催化着学生心理的成熟,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危机的可识别、可预防、可化解的特点,有效地防范学生的心理危机,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江苏扬州 225800)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7

一、要充分认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 就会打破心理平衡, 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 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 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 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心理危机预防是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出现的可能情形,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高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第二, 适当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 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在重大事件和特殊时期重要的工作方法。

二、要掌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正确方法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 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 (立即反应) ———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 (完全反应) ———当事者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 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 (消除阶段) ———当事者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 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 否则应视为病态。

心理危机的干预办法主要有: (1) 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 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 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 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 鼓励自信, 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 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 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三、要明确辅导员自身定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辅导员具备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 每个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做心理预防和干预时要注意其特殊性, 明确自身定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平时就要为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做准备。以我个人经验来说, 要做好这一工作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是心态。应该把它当作一件发自内心的活动, 乐于去做。我刚毕业不久, 曾经从学生时代走过, 太了解那些年少的纠结和痛苦, 而今能为那些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孩子指点一二, 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 便觉得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了。

其次是距离。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信任的关系。我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经常和他们聊天, 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很自然地, 他们开始主动找我诉说。很多学生不愿意在办公室说, 我就陪他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甚至很多时候要在QQ上、飞信上聊好久。看着他们渐渐开心起来的样子, 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候。当他们有一天不再叫自己老师而是改口叫姐的时候, 是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慢慢发现, 这项工作不需要做给任何人看, 自己心里的满足和快乐是最大的回报。

最后是方法。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工作。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大一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 就应该从人际交往、团体融入这方面做工作;大二主要是学业问题和情感问题, 就应该从正确应对等方面做工作……采取方法还要注重创新, 注重种类的多样性。我曾在院刊《e时代报》中专门拿出一版作为心理专版, 介绍心理知识, 分析心理案例, 转载心理测试, 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及。心理运动会、心理素质拓展、心理MV大赛、心理剧大赛等一系列工作都有效地帮助了同学们以轻松的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微博、人人网、QQ等联络工具更是开展心理工作的良好媒介, 充分利用这些可以贴近学生, 顺利沟通。

四、要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 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知识

要想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现在心理学有很多流派, 积极心理学是比较适合大学生心理工作的一种。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 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 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 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在预防方面,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 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 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 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以上问题可能性不大, 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 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 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 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在治疗方式上, 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 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等,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 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 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

从一定意义上说, 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提倡积极人性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青春期, 希望和正能量最适合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要注意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自我管理与心理调适

辅导员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 也会有喜怒哀乐, 也会有心理障碍。在处理危机事件中, 辅导员自身有时会受到影响, 甚至造成一定的创伤。而此时, 辅导员的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辅导员们迅速地从困扰中走出,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心理调适就是自己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适应环境的过程, 遭遇压力时通常都是心理和生理上同时有不适感。如果想调整压力, 需通过生理调整策略、情绪释放策略以及行动解决策略。在面对压力时要及时注意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并适时进行心理上的调整, 如呼吸调整法、肌肉放松法、睡眠法等。情绪是压力作用下最直接的反应, 要掌握情绪的管理技巧, 帮助自己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可以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把握好自己情绪的尺度, 去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心理能量大一些, 遇到事情以后, 靠自己的能量可以化解;有些人心理能量小一些, 遇到事情以后, 靠自己的能量解决不了, 才会有难以承受之重, 才会出现大问题。接受上级督导或同辈督导是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自己有了“烦恼”, 还不能随便向别人诉说“烦恼”,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所以, 我们必须找个人“为我们的烦恼做督导”。督导结束了, 人也轻松了, 这就是督导的好处。

切实树立自我心理维护的“自觉”意识, 培养乐观向上、胸怀坦荡、精神饱满、豁达宽容的心理素质。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辅导员老师, 才能获得彻底的自我解放。法国作家雨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自身心理的健康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吴悦.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23.

[2]史占彪, 张建新.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心理学, 2003, (10) .

[3]张海燕.危机干预:从防范到逾越[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6) :37.

[4]张润芝.大学生危机教育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5]华道云, 李义丹, 王祖尧.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丧失亲人的心理危机干预 篇8

小翼,男,17岁,初三学生,长相帅气,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爱好漫画,由于成绩不理想,因此打算中考时以美术艺术为目标。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下游,各方面表现良好,无行为问题。

该生家境贫寒,家里主要劳动力是母亲,父亲残疾,还有个辍学在外打工的姐姐。家中大小事情都靠母亲料理,因此从小就跟母亲最亲近,非常依赖母亲。父亲因残疾行动不便,脾气暴躁,因此他不大愿意提及父亲,父子之间有些隔阂不亲近。姐姐较内向柔弱,在他眼里,姐姐是需要他保护的亲人。

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初三第二学期初,该生的日常表现一反常态,不但成绩直线下降, 行为上还出现诸多问题。如上课睡觉,与老师顶嘴,无心学习,不交作业,考试交白卷,时常逃课等。据一些同学反映,小翼还在校外和一些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抽烟打架。

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班主任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这样反而加剧了他的叛逆情绪,逃课现象也增加了。一个学生行为的突变,总有其潜在的心理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翼的反常表现呢?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17年来,尽管家境贫寒,但对小翼来说,他是幸福的。因为家中有位残疾的父亲,又是老来得子,因此父母以及所有亲戚都对他宠爱有加。他就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呵护着长大,没吃过苦,也没有很强的独立能力。所以他尽量做一个好学生,因为他知道一旦犯错,母亲会伤心,而当母亲不能来学校时,就得父亲来,父亲行动又不便。因此他尽力做一个不触犯任何校规的好学生。

小翼突然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诧异。班主任经过多方了解才得知———寒假时,小翼的母亲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生。妈妈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由此,小翼的一切行为都得到了解释。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这个原本贫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也把小翼从妈妈的身后推到了前面。但很显然———他不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他用他的行为表现来表达了他的不舍,他希望他的妈妈再来管教他。于是,班主任将他推荐给心理老师进行辅导。

问题分析与诊断:

困境1:妈妈真的走了吗?

在过去的17年里,给予他最多关爱最多帮助的就是妈妈,母亲的突然消失,让他一时无法接受。他说“我觉得妈妈还在我身边,我不敢相信妈妈已经离开了。”他害怕独处,害怕一个人时疯狂地想念妈妈,这也是他到社会上跟帮结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他希望通过让自己变坏,也许妈妈就会突然出来管教他了。帮助他走出这个困境,也是这次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让他接受亲人已经离去的事实,勇敢地去面对逝世的妈妈。帮助他从刻意麻木自己转变为正面感知自己真切的痛苦,并使这些痛苦得以宣泄。

困境2:我的未来没了方向,没了目标,没有了学习、生活的动力,我不想读书了。

这个困境,是妈妈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最大变化,也是导致他之后种种不良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妈妈生前是家里的经济支撑,也是在学业上给他最大鼓励和支持的人。妈妈的离开,带来了太多现实问题———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他的学费,成绩又不理想,就算考上大学也没有经济来源可以提供给他继续深造。所以他开始自暴自弃,以麻木自己对母亲的想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困境3:来自亲戚、邻居等各方面的过度“怜悯”,让我想要逃,我不想生活在他们的注视之下。

目睹这个家庭所发生的不幸,对死者表示惋惜的同时,小翼的亲人、邻居只能把更多的怜悯和同情给予这个孩子。这时的小翼已经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宁可独自疗伤也不愿将自己的悲伤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妈妈去世到葬礼结束他都没有哭的原因。

辅导过程及分析:

对来访者个体的辅导分为三个阶段,共6次面谈,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关系,宣泄情绪,正视悲伤反应。

这个阶段一共进行两次面谈。第一次面谈,用萨堤尔人际沟通技术,从小翼最喜欢的漫画谈起,从这里开始我就要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耐心倾听,理解他,并且尊重他,并不给予“过度关心”,建立信任的关系,慢慢地他愿意在我面前更多地敞开心扉,逐渐地他就说到了母亲去世的事情,尽管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有些逃避,但他还是愿意在我的询问中,慢慢地叙述着。

听到丧讯时的情境再现(情境再现策略)。他开始叙述,说当时自己正在同学家玩,接到家里人的电话时,他愣住了,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完全记不清了。震惊、难以接受、哀伤、内疚、愤怒,这些都是他当时的情绪体验。在他叙述的过程中,他已经泪流满面。我告诉他这一切情绪都是正常的,是人在丧失亲人时的一种自然反应,让他要接受这些情绪。当这些情绪再次出现时,不要回避它,要面对,更要懂得宣泄。

回忆母亲生前留给他的印象最深刻的片断和画面(冥想回忆策略)。在母亲去世的这段日子里,他害怕回忆,他更怕想起妈妈,他把自己的情感压抑着无处宣泄。因此,我引领他在舒缓的音乐里做了简单放松训练,让他伴着音乐做冥想回忆,回忆他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他断断续续的说着,其间多次哽咽无法继续,这时我再次引领他进行放松训练,鼓励他继续去面对妈妈,并在肢体上给予安慰和勇气,比如握着他的手,并视情形拍拍他的肩膀。

告别(空椅子技术)。由于母亲离开时他不在身边,亲戚为了保护他,也没有让他为母亲单独守灵,只是见了最后一面,对于小翼来说,这样的告别是仓促的,因此内心一直自责不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要使人积极地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告别仪式”可以帮助他更快地走出情绪的困扰,也能帮助他更快地接受妈妈已经离去的事实。

这里我使用空椅子技术以及冥想技术,给他创设一个虚拟的场景,让小翼敞开心扉。首先我让他进入冥想状态。在他面前摆着一把椅子———“小翼,现在妈妈就在你对面的椅子上,她对你微笑,很和蔼很亲切,她向你挥手,但她似乎要慢慢的远去,你想跟妈妈说什么?”

这时,冥想状态中的他已泣不成声。在我的鼓励下,他哭着说:“妈妈,你别走,别离开我,妈妈,我需要你,妈妈,请再爱我一次”。终于把他多日以来的所有悲伤宣泄了出来。

我继续引导他、鼓励他跟妈妈告别,告诉他“小翼,妈妈已经离开人世,她要走了,你不能再逃避了,但她的爱还在,并且将会永远留在你心里,记住妈妈的这份爱,小翼,让妈妈安心地走吧。”并且暗示他:“小翼,你转头看看,你身后还有亲人、同学、老师关注的目光,他们也在向你招手,你可以跟妈妈告别了吗?”

他在沉默,在流泪,我耐心等待,给他时间,等他开口。过了好久,他终于开口说:“妈,再见!你放心地走吧,我会好好地活下去。”

小翼的话很少,但可以看得出他的内心斗争是激烈的,最后的告别是成功的。用他的话说“老师,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第一次面谈结束时,他已经精疲力尽,需要休息和自我调整。这次面谈也是哀伤辅导里最重要的一步,在完成后,还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当他想起妈妈时,就把感受写下来,并且把每天自己发生的变化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下次面谈时带过来。

第二阶段:再次认识自己,构建应对方式。

在这个阶段,又进行了三次面谈,运用了认知疗法,让他清楚自己的困境,并且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罗列出由于妈妈的离开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思路很清晰,能够做到清楚描述。如:没了经济来源,带走了自己的希望等等。

让他回忆这段时间自己都是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他开始叙述自己这段时间的不良表现,他总结自己是倾向于放弃自己。在这里开始具体运用三种心理疗法,让他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偏差,引导他面对现实,确定不再使用自我放弃的方式去应对,帮助他面对痛苦和回忆,学会控制和宣泄情绪。

构建应对方式,制定计划,获得承诺。在与他商量后,根据具体情景分别列出正确的应对方式,并且制定一套可行的计划,帮助他更快地回归到学习生活的轨道上,这一计划获得了他的承诺。同时与班主任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对他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第三阶段:树立自信,感受无限爱意。

这阶段又进行了一次面谈,借着学校举办现场作画比赛的机会,鼓励他积极参与其中。他同意了并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不管做什么,我都可以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感受到她在天堂对我微笑,我不想让她失望。”最后他的经济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由几位亲戚共同资助他完成学业。

辅助策略:创设和谐环境。

在与班里的同学进行沟通后,他们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原谅了小翼近段时间来的不良表现并接受了他。为帮助他消除封闭心理,更好融入集体,班主任多次组织班级活动,让他渐渐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

课任老师也在同学面前给予他更多的肯定, 使他感受自身的价值。随着关系的融洽, 时常能够听到他来自内心的倾诉, 不良行为表现也逐渐减少了。

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有家人或朋友参与。保持与小翼关系密切的亲人的联系, 让他们了解他的表现, 观察他的情绪, 多进行情感交流,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他失去母爱的伤痛。我也特别跟他的父亲进行了多次沟通, 并通过他的几个至亲的努力, 让他的亲戚、邻里在带给他亲情暖意的同时, 避免补偿心态, 避免过度“关心”。

效果分析与体会:

经过对小翼的三个阶段, 六次面谈的辅导, 并辅以和谐环境的创建, 他终于可以带着对妈妈的怀念积极地面对生活, 不但没有了不良行为, 还在那之后的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全班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一次危机, 如同一次考验, 如果能及时地化解, 或许是人生路上一次宝贵的磨炼。现在的小翼我们无法给他一份完整的母爱, 但有父亲、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关爱, 使他能感受到无限爱意, 走出心理的困境, 不仅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更让他体验到了自立和坚强。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9

1 临床资料

灾民, 女, 37岁, 曾是一名乡村医生, 后来见当地好多人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就倾其所有办起了一个留守儿童托管所。丈夫是一名教师, 女儿在北川中学读初一, 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地震发生的时候, 她的丈夫、父母和兄弟姐妹共11位亲人罹难;她经营大半生的资产被山体掩埋, 顷刻间灰飞湮灭, 一无所有;而她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钻到废墟下面, 救出了17个孩子, 有7个孩子没能救出;为了救人, 她打碎了妇幼保健院的玻璃, 钻进了摇摇欲坠的楼房, 抢出了仅有的20套输液器, 给最重的病人输液。而她自己却累倒了, 醒来后面无表情、两眼发呆、对周围环境无反应、不言不语、不思饮食、难以入睡。我们立即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使之从抑郁、沉闷中走出来。

2 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 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2个, (1) 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 (2) 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1) 讲述唐山大地震时, 失去许多亲人的幸存者都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共同的遭遇引起其心理共鸣, 取得信任, 利于她宣泄内心的情绪。

(2) 告诉她经历重大灾难后出现恐惧、担心、悲伤等情绪反应是正常的, 鼓励她不要隐藏内心深处的真实感觉, 试着把内心压抑的情绪说出来, 大家一起分担。

(3) 认真倾听和理解其遭遇和内心感受, 并作适度的回应。

(4) 肯定她在地震发生后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灾民的行为, 使之有成就感, 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建立自信。

(5) 指导她做自我心理疏导: (1) 自我放松:找一个安静的环境, 以舒适的姿势坐下, 轻轻闭上双目, 放松全身肌肉, 用鼻子缓慢地呼吸, 在吸气的同时默念“七”, 在次呼气时微微张开双唇同时默念“抚”字, 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七”和“抚”字上, 并保持一种随意的态度, 对脑海中涌现出的种种干扰, 不要理会。对上述过程反复进行, 每次可持续10min, 每天可做2~3次, 直到不再紧张为止。 (2) 倾诉宣泄:由于地震之后失去很多亲人、朋友, 对他们的离去, 幸存的人内心非常悲伤、痛苦, 而又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宣泄。指导她运用“空椅子技术”, 发泄心中的悲痛和思念, 具体方法是:放一把椅子在她的对面, 让她站 (或坐在另一把椅子) 在那里, 想象着对面椅子上坐着她的某个亲人或朋友, 把她想说的话和情感向他 (她) 进行倾诉, 从而使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得以释放, 心情会慢慢好转起来。 (3) 自我对话:地震灾难来临之时, 眼看着亲人失去生命, 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灾难过后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心理。还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 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 从而降低内疚感。具体方法是:面对面放两把椅子, 自己先坐在一把椅子上, 扮演自己的一个“子人格”, 让自己想尽一切理由去责怪自己;然后自己再到另外一把椅子上, 扮演自己的另一个“子人格”, 让自己为自己没有施救的行为进行辩护。反复多次进行对话, 从而达到内心的统一和整合。

(6) 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担忧, 提供实际帮助。地震后唯一幸存的亲人——她的女儿, 虽已获救, 但是却与她分离, 在四川省长虹集团培训中心, 由于通讯中断, 她不了解女儿的真实情况, 心里非常担忧。我们几经周折来到长虹集团培训中心, 找到了他们的马副校长和任老师, 经过特批进入了这个临时的学校——北川中学。在他们的帮助下, 我见到了该灾民的女儿。之后多次往返两地充当母女沟通的桥梁, 传递平安信息, 并带给她女儿的近照和录像。渐渐地该灾民情绪趋于稳定, 主动进食, 主动倾诉内心压抑的情绪。

(7) 嘱咐她保证睡眠与休息及基本饮食的重要性。

3 结语

回顾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 , 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 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 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 有的高于正常值3~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 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 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 如果不及时治疗, 会折磨一生, 改变病人的性格, 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故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小时、数天, 或是数星期。本例灾民在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 开始实施心理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解除震后心理危机, 使灾民身心健康, 早日投身于家园重建中。

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篇10

心理危机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危机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一般都会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产生一系列反应。如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恐惧、怀疑、不信任、绝望紧张、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等。

1 大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危机

1.1 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在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身上比较多见。大学新生要面临学习、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要感受理想和现实差距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和冲击。冯俊等人连续4年对7650例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分析发现自卑、焦虑、强迫是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1]。杨子珺等人对3703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可能存在明显心理卫生问题者507人,占13.68%;其中想轻生者79人,占总人2.13%;应引起关注1263人,占34.09%;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和意志问题、自信心缺乏是困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2]。张红杰等人的调查发现男生一般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比女生更易出现心理障碍[3]。大四毕业生易产生焦虑、自卑、盲从、自负孤傲和依赖心理,他们内心存有许多心理冲突:有远大理想但不愿意正式现实;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竞争但缺乏勇气等[4]。孟庆恩认为低年级学生自杀大多是学校生活适应问题,高年级学生自杀大多是因为未来社会适应问题[5]。

1.2 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的大学生一般在情绪上表现为厌学、焦虑、自卑和习得性无助;在学习兴趣上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主动、学习兴趣变化快、将兴趣迁移到网络或者社团活动上;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懒散、自制能力差和缺乏坚韧性的特点;在方法上表现为缺乏学习规划、不懂自学、也不如何听课等特征[6]。李娜认为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在学习中回避问题或困难、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7]。学习困难既是心理危机的原因又是心理危机的不良后果。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学习成绩不良,他们都会在心理上产生深深的自卑感、失败感,学习困难必然会加剧其原有的心理压力和危机,多重心理问题叠加最终必然导致严重心理危机的产生。因此,对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深层原因,对症干预。

1.3 人际交往不良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中常见、最为复杂、影响最深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己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个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人际交往的不同风格,再加上大学生情绪多变,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极端化和片面化,所以易产生嫉妒、自卑、多疑、害羞、自我中心、人际回避等不良情绪和行为。朱艳以上海304大学新生作为被试研究发现,近三成的新生存在宿舍人际交往的困扰,新生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体验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体验呈显著负相关[8]。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危机反应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加上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一旦遇到不良诱发事件,不良情绪很容易演变成重大的心理危机或者危机事件。

1.4 恋爱受挫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高峰期,生理上的快速发育和成熟,轻松的校园环境,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成了大学生谈恋爱的重要因素。谈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近年来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恋爱人数逐年增加,投入或公开程度有提升;恋爱低龄化,众多低年级的学生也纷纷加入恋爱行列;恋爱的节奏比较快,有时候还会有多角恋爱关系;爱情的出发点比较盲目[9]。大学生在心理上远未成熟,心理抗压能力和挫折耐受能力较弱,因恋爱问题产生的困惑、失望、愤怒、挫折和自卑感等不良情绪是很多大学生难以承受的痛苦,由此引发的暴力、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屡见不鲜,已经引起了高校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1.5 家庭经济困难

贠丽萍对长安大学5000余名新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偏执、社交退缩、抑郁、焦虑、依赖等负性情绪;其中女贫困生在偏执、社交退缩、社交攻击、焦虑、自卑、依赖等因子显著高于男贫困生;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以及精神病倾向高于独生子女贫困生[10]。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相对比较敏感、脆弱,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欲和自卑感。部分大学生对生活、对他人、对父母都抱有怨恨的态度,自怨自艾,主观痛苦程度严重,将各种不幸都归结到家庭贫困,这类大学生相对个性脆弱,心理素质差,遇到不良刺激会演化为重大的危机事件。

2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2.1 要高度重视,完善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体系

心理危机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一过性的,若及时予以解决一般不会有长久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对心理危机重点在于干预和预防。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在言谈举止、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学习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高校要积极完善宿舍、班级、各院系、学校各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明确各级预警体系的职责;积极发挥学生舍长、学生骨干的作用,强化他们的敏感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反映危机问题和参与危机干预;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宿舍和课堂,加强对各类学生的了解、干预和持续追踪;要及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制定心理辅导和干预的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动态调整;要制定并完善各级心理预警体系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心理预警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确保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以生为本,对学生给予理解、尊重和关爱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危机。以生为本指以真诚的态度,在尊重大学生独立个性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采用支持技术,让大学生充分表达或发泄内心的积郁,并给予同情、解释和保证,树立其信心。当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一般都会有主观痛苦和强烈的求助欲望,他们会寻求舍友、朋友、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这时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关注,要以包容的心态、平等的对话,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发现问题,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尝试性地解决问题,对做出尝试努力的学生,无论效果怎样,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获取成就感,进而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学会有价值、幸福的生活。

2.3 要因人而异、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

危机干预倡导的是宣泄、尊重、理解、关爱,让大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自己发现问题,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危机的特征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如对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要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如果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就要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学习意志品质比较差,就要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慢慢形成自觉和坚持地学习习惯,不可一味指责学生学习努力不够。危机干预要从关注学生的外在言谈举止、生活习惯,逐渐深入到关注学生深层的心理问题。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内心需要、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除困惑,让他接受自我,独立自主安排生活;要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个人成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的完善和心理成长[11]。

2.4 要多角度、多部门联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关爱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高校各个部门的合作与交流,要加强学校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联系。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学生交流、表现和充实自己的平台,对广大学生兴趣所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指导学生社团、班级和宿舍开展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要加强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在产生心理危机时主动寻求师长的帮助;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爱校、护校的观念,教育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互助互爱,形成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氛围,增进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其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共同渡过心理的危机时期。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和分析大学生中常见心理危机的特点,提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要高度重视,要建构和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体系,以生为本,搭建学生活动平台,多角度、多部门联动,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将有效预防与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分析 篇11

关键词: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小学阶段是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的重要阶段。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出现频率不断增多,心理学研究者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也不断增加,如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指导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点,针对这一现状,应当加大构建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工作力度。

一、关于小学生心理情况调查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对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专门开设的学校心理学教育课程的研究起步早,发展成熟,有一套完善的研究体系,它主要研究年龄在5~18岁之间的问题儿童和青少年,国际上也成立了专门的学校心理学联合会。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随后于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又明确要求了各城市要在学生间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代社会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尚未完全成熟,处于人生的启蒙时期,未必能有正确、科学、客观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就应运而生。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及原因

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这一阶段的群体需要社会的特殊关怀和保护,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据了解,我国当前约有五分之一的小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工作。

小学生普遍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问题,其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是:逃学、厌学、偏执、偏激、自私、说谎、没耐力等,这是普遍体现于城市家庭学生的心理现象,这些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是各自家庭的中心,这就使学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得自私、自我,忽略他人感受;过度贪玩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学行为;对师长不尊敬,对待批评不能正确认识,往往表现出不接受的情绪、思想及行为方式偏激;对待学业缺乏耐心等。而一些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和父母的交流,情感无法表达和宣泄,往往也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偏差,一般表现为:敏感、自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胆小怯懦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严重阻碍孩子的未来发展,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会为将来埋下更大的心理隐患。

三、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将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1.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最为常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相互结合,二者同属于精神领域教育内容,二者的教育目的、理论基础、内容及方法也有相同之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品德”,而心理教育是从更深层的本质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源头上树立起良好的人格和品行,二者的巧妙结合既可以从表面的品行对学生加以规范,又可以从深层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在人格培养的最好时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可以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许多的心理问题只单纯依靠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必须将二者相融合、相渗透,共同提高学生的身心教育效果。

2.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心理危机干预属于一种超前的干预机制,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在进行评估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危机,客观面对和处理心理危机情况,从根本上消除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一旦危机发生后,也能够通过前期制定出的应对方案予以及时解决,开展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确保学生能够养成健康、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即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变化特点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辅导等记录的统一档案保存,这类资料的组合,能够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程度的体系,作为每个学生的心理标识,便于校方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展开教育。

当前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状况较为普遍,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学校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心理和性格的健康发展,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阳光自信的状态下成长和发展,成就学生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李子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概念与意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2.

当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 篇12

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事件时所发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虽然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危急性等特点, 但它是可以预测的, 可以通过学生在生理、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测知学生是否处于心理危机之中。

1. 生理上的变化。

部分学生因经验和阅历不足, 自我分析不够全面, 自我控制水平较低, 所以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往往估计不足、不能及时应对而出现负面反应。时常伴随如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疲惫、萎靡、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生理上的改变,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 情绪上的变化。

部分学生往往因环境不适而深感忧虑、失落、孤独、空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深感自卑、羞愧、愧疚;因对自我认知偏差而深感懦弱、忧愁、痛苦;因学习矛盾突出而深感焦虑、紧张、不安;因缺乏合作精神而深感孤独、冷漠、自闭;因交往受挫而深感消沉绝望、悲观厌世;因目标不能实现而深感茫然、彷徨、颓废。有以上明显不同于往常的消极情绪反应时, 便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

3. 认知上的变化。

当学生的认知发生改变时, 常常会对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得过且过, 丧失信心且反应迟钝。不能集中精力来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 记忆力下降, 难以辨别事物的优劣, 处理事件的能力受到限制。有的学生在逆境中还会转化为从内心彻底否定自己, 不能自我接纳、正视现实, 甚至自暴自弃, 一蹶不振, 严重影响和阻碍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4. 行为上的变化。

消极负面的情绪反应必然会导致学生行为上的反常变化。具体表现在:无心向学、不思进取;缺乏目标、止步不前;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言行不一、一意孤行;暴饮暴食、作息颠倒;孤僻怪异、独往独行;逃避现实、消极被动;易做出报复性或破坏性行为, 使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还表现出企图自杀的倾向或行为, 更需要及时救助与干预。

二、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

1. 建立完善的心理预警制度。

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及调查访

筅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闫颖

谈来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基本了解, 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 以便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 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 形成统查、指导、跟踪、观察、治疗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最佳干预。通过建立班主任谈心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制度、学校领导走访班级制度, 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采取必要的防控和疏导措施, 提高对学生危机干预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建立有效的心理预警途经。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以必修课、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指导学生如何预防心理危机, 增强积极应对危机的能力。二是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面向全校学生, 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办心理咨询信箱、开通学生心理热线、开辟宣传专栏及个别面询、团体辅导、素质训练等多种形式, 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窗户, 宣泄不良情绪, 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三是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开通网上专栏、设置心理咨询专用电子邮箱, 使心理咨询工作更全面、更快捷、更深入。

3. 建立健全的心理预警体系。

因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 为确保信息畅通, 有效预防危机, 就必须建立学生宿舍、班级、处室、心理咨询室和学校五级预警体系。通过宿舍集体生活, 设立寝室信息员, 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及早发现他们在情绪上和行为上的变化;通过班集体的共同学习、活动, 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思想动态;通过处室的大力监管, 建立班主任、辅导员谈心制度, 对于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心理评估, 对于引发危机的条件和负变量的变化进行临界值的监测;通过心理咨询室的开放, 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服务;通过学校的宏观调控, 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全面的协调和指导。预警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 层层防范, 联动干预。最终化危机为转机, 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应激强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

1. 加强对危机源的控制,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可以看出, 造成当前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激源, 即学生在环境适应、经济负担、自我认知、学习竞争、人际关系、情感交往、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危机影响最大。因此, 控制危机源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对预防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 可通过邀请相关教师针对学科特点讲解学习方法或邀请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做现身说法、介绍学习技巧, 帮助那些因不懂得怎样学习而苦恼迷茫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通过班会、文体活动等形式, 增加人际交流, 缩短同学间的距离, 达到互助互爱;结合马加爵事件, 深入剖析、挖掘本质,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及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正确对待生死、成败与荣辱,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军训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来磨砺学生的坚强意志, 锻炼学生在困境中生存和协作的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耐挫力。

2. 加强榜样激励教育,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手段。

通过活生生的榜样教育来激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引导学生学习和效仿, 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 增强战胜心理危机的信念与决心。例如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电视片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展播、邀请成功企业家讲述成功史及总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榜样的激励作用, 继而生发出学习榜样的动机, 激发出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教师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树立不同方面的典范来激励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 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 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做到及时表扬, 充分肯定, 鼓励大家学习他人之长。从而, 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光芒时刻, 榜样的力量, 进而转化为积极前行的动力, 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优秀品质, 并将其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情感交往的方方面面, 使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与冲突, 尽快摆脱不良的心理危机反应。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它以某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 发挥着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功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则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承受心理危机的能力。具体地说, 可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 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中获得对知识的更加深刻的再认识, 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 预防或消除危机;通过聘请教育专家来校作辅导以疏解学生理论学习与思想上的困惑, 使心理负荷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田径运动会、趣味比赛、辩论会、演讲比赛、歌咏大会、献爱心活动、卫生达标竞赛、植树节等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充分展现学生才华、释放内心情怀、提高竞争意识、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满足他们交往、尊重和目标实现的需要, 有效排解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 使危机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保持全面健康的心理品质。

4. 构建心理支持系统,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心理支持越多, 学生承受危机的能力就越强。心理支持系统主要来自于自我救助, 来自于学校的教师与同学、家庭的父母与亲人、社会的朋友与邻里的支持。其实, 心理危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发生, 重要的是身处危机中, 如何积极克服和应对。首先, 学生要学会心理危机自救。最佳途径可通过坚持读书、努力学习来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提高自身修养, 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还可通过坚持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 宣泄、释放学生的内在压力, 有效抑制心理危机的发展。其次, 教师和同学的支持是学生处于危机事件时最易获得帮助的资源。这就要求学校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进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相互交往中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干预。再次, 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 学习心理知识,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做好孩子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后, 朋友与邻里可以为学生提供陪伴支持、情感支持、困难协助、信息获取及反馈等。

参考文献

[1]段鑫星, 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构建与测量下一篇: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