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预防工作

2024-09-08

危机预防工作(精选10篇)

危机预防工作 篇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每年因心理问题出现自杀、退学等严重问题的大学生数量不在少数,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这是值得高校辅导员研究的课题。

一、要充分认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 就会打破心理平衡, 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 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 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 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心理危机预防是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出现的可能情形,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高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第二, 适当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 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在重大事件和特殊时期重要的工作方法。

二、要掌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正确方法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 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 (立即反应) ———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 (完全反应) ———当事者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 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 (消除阶段) ———当事者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 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 否则应视为病态。

心理危机的干预办法主要有: (1) 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 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 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 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 鼓励自信, 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 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 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三、要明确辅导员自身定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辅导员具备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 每个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做心理预防和干预时要注意其特殊性, 明确自身定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平时就要为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做准备。以我个人经验来说, 要做好这一工作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是心态。应该把它当作一件发自内心的活动, 乐于去做。我刚毕业不久, 曾经从学生时代走过, 太了解那些年少的纠结和痛苦, 而今能为那些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孩子指点一二, 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 便觉得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了。

其次是距离。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信任的关系。我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经常和他们聊天, 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很自然地, 他们开始主动找我诉说。很多学生不愿意在办公室说, 我就陪他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甚至很多时候要在QQ上、飞信上聊好久。看着他们渐渐开心起来的样子, 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候。当他们有一天不再叫自己老师而是改口叫姐的时候, 是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慢慢发现, 这项工作不需要做给任何人看, 自己心里的满足和快乐是最大的回报。

最后是方法。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工作。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大一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 就应该从人际交往、团体融入这方面做工作;大二主要是学业问题和情感问题, 就应该从正确应对等方面做工作……采取方法还要注重创新, 注重种类的多样性。我曾在院刊《e时代报》中专门拿出一版作为心理专版, 介绍心理知识, 分析心理案例, 转载心理测试, 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及。心理运动会、心理素质拓展、心理MV大赛、心理剧大赛等一系列工作都有效地帮助了同学们以轻松的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微博、人人网、QQ等联络工具更是开展心理工作的良好媒介, 充分利用这些可以贴近学生, 顺利沟通。

四、要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 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知识

要想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现在心理学有很多流派, 积极心理学是比较适合大学生心理工作的一种。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 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 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 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在预防方面,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 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 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 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以上问题可能性不大, 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 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 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 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在治疗方式上, 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 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等,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 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 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

从一定意义上说, 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提倡积极人性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青春期, 希望和正能量最适合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要注意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自我管理与心理调适

辅导员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 也会有喜怒哀乐, 也会有心理障碍。在处理危机事件中, 辅导员自身有时会受到影响, 甚至造成一定的创伤。而此时, 辅导员的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辅导员们迅速地从困扰中走出,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心理调适就是自己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适应环境的过程, 遭遇压力时通常都是心理和生理上同时有不适感。如果想调整压力, 需通过生理调整策略、情绪释放策略以及行动解决策略。在面对压力时要及时注意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并适时进行心理上的调整, 如呼吸调整法、肌肉放松法、睡眠法等。情绪是压力作用下最直接的反应, 要掌握情绪的管理技巧, 帮助自己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可以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把握好自己情绪的尺度, 去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心理能量大一些, 遇到事情以后, 靠自己的能量可以化解;有些人心理能量小一些, 遇到事情以后, 靠自己的能量解决不了, 才会有难以承受之重, 才会出现大问题。接受上级督导或同辈督导是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自己有了“烦恼”, 还不能随便向别人诉说“烦恼”,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所以, 我们必须找个人“为我们的烦恼做督导”。督导结束了, 人也轻松了, 这就是督导的好处。

切实树立自我心理维护的“自觉”意识, 培养乐观向上、胸怀坦荡、精神饱满、豁达宽容的心理素质。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辅导员老师, 才能获得彻底的自我解放。法国作家雨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自身心理的健康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吴悦.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23.

[2]史占彪, 张建新.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心理学, 2003, (10) .

[3]张海燕.危机干预:从防范到逾越[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6) :37.

[4]张润芝.大学生危机教育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5]华道云, 李义丹, 王祖尧.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6]唐闻捷.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7) .

危机预防工作 篇2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院心理危机的预防于干预情况,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重点关注对象。

我院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对于来源于班级上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反馈及年级辅导员在下寝室等日常生活中于学生接触发现的,主要关注对象包括:(1)心理测试中某项指标超出常模,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

(2)患严重生理疾病,治疗周期长,个体感觉到痛苦但仍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3)因家庭贫困、经济负担重而自卑感强烈的学生;(4)因各种原因受处分、休学后复学或试读的学生;(5)痴迷于网络的学生;

(6)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特别是补考后仍然不及格的学生;(7)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或家人发生不幸的学生;(8)人际关系失调或个人感情受挫的学生;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学生;

二、重点关注时段。

大一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期;考前复习阶段和考试成绩公布后;每学期开学前后;季节交替期;毕业生就业期间。

三、心理健康排查手段(1)建立“心理档案”体系

对于重点关注对象不论是咨询中心反馈还是班级或者年级辅导员上报的,对于排查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一人一档,重点关注学生每个月由相应联系老师进行一次谈话,填写《丽水学院心理问题学生后续帮扶记录表》及时归入该生心理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心理工作帮扶小组成员实时研讨帮扶办法,来达到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2)建立“宿舍一班级一辅导员”排查体系

本学期开学初我院年级辅导员分别召开了所带年级的寝室长会议和班长、团支书工作会议,充分调动宿舍同学的积极性,号召同学们相互关爱,增强责任心,号召各寝室长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宿舍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主动关心同学,并及时向班主任或辅导员反应情况。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党的骨干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联系同学,加强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了解本班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心态,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上报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班主任加强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校联系情况记入班主任考核,要求班主任能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每学期联系所有重修和处分的学生家长,且每学期联系学生家长人数达到班级学生总人数的50%及以上,记录详实

辅导员通过深入宿舍、联系家长、联系宿舍管理员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在发现或得知有心理异常及行为表现的学生后,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分情况向学院心理辅导老师、院领导或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

(3)建立心理危机学生转介体系

加强与学院心理辅导老师、校心理咨询中心和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的沟通,一旦有学生需要治疗,及时转介或送诊。(4)建立后期观察体系

辅导员和各班级特别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康复心理状态,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学生完全好转,尽量减少问题反复的状况。年级辅导员加入班级qq或微信群,在各种情绪高峰期节点譬如注意考前焦虑和就业焦虑等监考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在群里发布各种信息,如警惕传销、“变了味的校园贷等”等,借助网络工具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

四、心理健康排查流程和案例

心理健康排查每个周进行一次,首先由各班级心理委员上报《心理健康排查周报表》汇报每周是否有言语、行为异常的同学,其次辅导员结合平时观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心理问题:辅导员定期谈话,恢复正常学习。严重心理问题或神经症:上报学院,联系家长和学院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或转心理咨询机构,年级辅导员配合治疗。精神病:上报学院后立即送精神病医院,同时联系家长办理退学或休学。

如何做好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辅导

案例:张*,大学二年级,在大二第一学期所有课程旷课,并且没有参加考试。在大二下学期也不参加任何课程的学习,班主任、辅导员多次找张*谈话,在和张*的交谈中了解到该生没有学习动机,对未来没有期待,有退学打算,不接受休学建议,要求要么在校继续混日子要么退学。该生与班级同学间没有过多的交往,基本没有要好的同学,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与父母关系淡漠,该生自述在初中和高中有过自杀行为,也接受过心理咨询,但是该生不愿意对这一方面过多谈论,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学生的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其实,学生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厌学心理将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怎样进行辅导呢? 学生自身原因查找。

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一个迷茫和无目标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些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慢慢地因为学习不理想,产生心理压力。

2、和人的交往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不理想,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朋友,不愿意和同学们交往,最后感到孤独,寂寞,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3、自控能力差导致厌学

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明知是学习时间,却不能约束自己,而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低声私语,看小说甚至吃零食等,这样的话老毛病改不了,学习也不理想,有时觉得失去自尊,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厌学。张*同学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厌学,和他谈话中他特别讲到他的自我控制力很差。

解决方法解析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丰富的知识去吸引学生,让他感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让他找到自己的优点,兴趣,慢慢的产生学习的兴趣。

2、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经验,促使他们健康人格形成。通过多督促,多谈心,在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多和他们进行心的交流,不厌弃,让他们内心有一种被认同感。慢慢的喜欢老师,再到喜欢学习。

3、合理的鼓励。厌学的学生一般都会觉得自己的缺点太多了,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找到自身优点,多发现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感到自身的变化,慢慢的提高自我修复能力。

4、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上学好比一棵小树的成长,大了才会变成栋梁,我们学习的多了,长大后也才会有所作为。学习只是我们自身各种情况的综合体现,每个人都会有能成功,多和自己的过去比一比。

4、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风、家长都孩子的自身成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关系和谐,互动良好,那么孩子在家庭当中会感觉到安全和放心。如果孩子总是可以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支持,会让孩子更勇敢更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如果在家父母竟成争吵,或者是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毫不过问,或者父母把自己逼得透不过气,这种种的情况都会让孩子内心感觉到难受,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学习也容易出问题。

帮扶目标: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学业进步。帮扶措施:

1、关注学生动态,通过班干部、室友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业、心理等动态。

2、加强家校联系,保持与家长沟通交流,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取得家长配合和支持。

3、其班主任是他的专业课教师,邀请班主任对其专业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注意事项

鉴于班主任或有些辅导员缺乏心理咨询等先关知识,我院也利用班主任会议或者辅导员例会等机会对于班主任和辅导员转达一些咨询保密原则及保密例外原则等。

1.约谈:约谈应从辅导员为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的角度进行,在尚未明确学生符合关注对象标准的情况下,切忌在言语、态度上给学生“心理疾患”的暗示。2.保密:对学生的资料、约谈内容、甄别结果要严格保密,文字资料要加锁,电子资料加密。如需学生干部辅助关注,要严格筛选委任,相关资料也要酌情透露,要求严格保密。

3.自我保护:如辅导员认为当前涉及的关注对象或突发事件给自己造成压力过大,可告知退出,交由学院或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安排转介其他教师。辅导员要在整个过程中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过度卷入或枯竭现象产生伤害。

预防他的“夏日危机” 篇3

健康危机1:空调综合症

很多男人说:“夏天,不管在房间还是车里,我喜欢把空调开到最大,身体一下子爽透了。”

实际情况,贪图冷气享受会让他—

头疼

头被冷风从固定一个方向长时间地吹,空气振动总是固定在一个频率,会让人疲劳不堪,头痛难忍。

肌肉关节疼

被电风扇吹到的体表皮肤,血管会进入收缩状态;被风吹的汗液蒸发得快,形成一个凉刺激区;而没被吹到的体表皮肤温度仍很高,血管舒张,汗液蒸发得很慢。这样,汗液排泄失调,体温达不到平衡状态,就很容易引起腰背酸痛;而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活动和工作,会引起气血凝滞让全身肌肉和关节酸软无力。

呼吸道感染

许多致病细菌、霉菌在空调房里生长繁殖非常迅速。长时间在封闭的污染空间,容易诱发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驾驶室里的空调如果长时间不清洁,大量的胺、烟碱等有害物质除了会诱发呼吸道疾病还会导致缺氧、头晕、困倦、烦躁等不适症状。

遭遇感冒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在空调环境下ML是很多夫妻的首选。但在ML过程中,特别是高潮后,身体会发热出汗,全身毛孔会张开,这时如果有凉气入侵,会让免疫力急剧下降,空气中的病菌会比平时更容易入侵。

击退冷风综合症:

1.室内外温差相差7℃以内,最有利于身体自体调节;

2.在空调房中每隔1小时就要活动一下腰和肩关节;

3.金银花、菊花、生地等一起煮水当茶饮用,不但清热解毒,还能提高免疫力;

4.车空调中开低档比较适宜,每隔1小时,一定记得开窗换气;

5.最好使用摇头电扇,从身体侧方或下方吹风,利于体温中枢进行调节。

6.藿香正气水可以治疗风热内蕴引起的头疼和上呼吸道感染;

7.中医针灸、按摩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空调病都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一试。

健康危机2:冷饮综合症

很多男人喜欢:“我最中意的降温饮料就是冰啤酒,一口气可以喝下半打。”

实际情况,贪图冷饮享受会让他—

结石和痛风

啤酒中含有大量草酸和嘌呤核苷酸,这些物质能使人体中的尿酸迅速升高增加,尿酸很容易在胆道和泌尿道形成结石,还可诱发痛风。

胃肠受损

冰镇啤酒和饮料,入口温度仅为5℃左右,让胃肠道温度突然下降,毛细血管骤然收缩,会出现痉挛性腹痛和腹泻。特别是ML以后,男性普遍会出现燥热、口渴,胃肠道血管都处在扩张状态中,在胃肠黏膜充血未恢复常态之前喝下冷饮,会使胃腸道黏膜突然受冷收缩出现不适,要是之前罹患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还容易造成穿孔等严重后果。

心悸或心律紊乱

1升啤酒的酒精含量大约与1两白酒相当,把啤酒当做消暑饮料,酒精会损坏肝肾功能,导致心肌肥厚,出现心律紊乱;暴饮低温冷饮,会让消化功能减退或紊乱,出现心悸。

击退冷饮综合症:

1.冰箱里的啤酒应控制在5~10℃,温度过低的啤酒不仅不好喝,蛋白质还会分解、游离,营养成分受到破坏;

2.啤酒不能配熏制食品。熏鱼、熏肉等烟熏食品中含有机胺,烹调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环芳烃、氨基酸衍生物甚至苯并芘,这些物质和饮酒时的高血铅结合,会诱发消化道疾病。

3.大枣6枚、红糖适量熬茶饮用,不但能够调适“冷冻胃”,还能益血壮神,固精壮阳。

健康危机3:冷食综合症

很多男人坦言:“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一大口吃下去才能解暑。”

实际情况,冷食综合症会让他—

腹泻发烧

冰箱里贮藏的水果、蔬菜上附着的耶尔氏细菌群喜欢在-4℃低温下生长繁殖,如果直接食用这些被污染的凉食就可能引起肠炎。

食物中毒

有些食物的产生的毒素仅凭加热是不能消除的,有时毒物浓度反而会增大。比如隔夜的绿叶蔬菜,加热虽然可以杀死细菌,但在高温的刺激下,反而会使更多的硝酸盐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会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出现程度不同的缺氧症状;另外,青西红柿含有的龙葵素、鲜黄花菜里的二氧秋水仙碱都是加热无法消除的。

感染肺炎

冰箱如果不经常清洗,冷冻机排气口和蒸发口中很容易繁殖一种能产生孢子的耐寒真菌,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被真菌污染的食物,就会引起过敏性肺炎。

击退冷食综合症:

1.放入冰箱里的水果要洗净,并用塑料袋装好,贮存不能超过两天;

2.做凉拌菜时,菜一定要洗净,最好在开水中焯一下;

3.凉拌菜放点蒜泥和醋,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还有杀菌解毒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

4.苦夏里选择清淡的强精助性食品,比如:豆制品、蛋类、鳗鱼、猕猴桃等;

5.鲜生姜3~4片,开水冲服,可迅速缓解恶心、呕吐,对急性食物中毒和胃炎也有疗效;

危机预防工作 篇4

然而,在众多学生工作一线教师中间,真正从事心理学研究者数量甚少,这部分心理工作者大多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很多都是根据经验或他人教导来处理紧急事件。而学校和社会,对这部分心理工作人员要求却甚高,许多心理工作人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面对危机混乱的场景,以及负担过重,会导致这部分人员心理疲惫且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从而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数据显示,急救机构工作者在一次严重自然灾害后,有大约10%的人在心理调整上会发生困难[1],相对于学生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心理工作人员所承受的替代性创伤研究却寥寥无几。

一、替代性创伤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症状表现

(一)概念

Doukessa Lerias和Mitchell K.Byrme将替代性创伤的基本定义是这样的:具体是指整个人正处于严重创伤或者是相当程度的灾难性事件的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目击者或者回事救助者的不良反应。事实上在一九九六年的时候,Saakvitne和Pearlan也曾经为这类创伤做过这样的定义,在他们的观点里,这是助人者内在经验的转变方式也是同样环境下投入该类创伤题材所产生的不良结果。

(二)产生原因

替代性创伤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与个人自身素养有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和自我有关联的种种因素所在,举个例子来说吧,像是价值观念,一个人的自身价值观念、能力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和应对策略。

在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实际运行的环境因素,还在很多实际方面与当事者的互动环境有关联。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这个运作过程当中,人们所经历的细节程度以及社会支持度等等方面都会对整个深入其中的救援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特定的环境原因有关,尤其是与当事人的互动过程有关,如互动的频率、互动中创伤经历的细节被揭示度、社会支持度等都将对救援者产生影响。

(三)主要表现

厌食、体力下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都是替代性创伤的表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二、替代性创伤的自我检测

(一)替代性创伤的主要理论依据

事实上,代替性创伤的基本概念来自于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这个理论的英文简称为CSDT,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构建者自我发展相关理论。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人们受到创伤的时候,都会应用以往的经验来应对这种创伤,这种经验来自于人际、文化家庭、社会等等。区别于传统的构建模式和构建方法,我们可以理解CSDT对于传统模式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将直接表现在病理、症状等具体环节当中。对于这个理论,著名的Mc Cann和Pearlman教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构建模式和构建理论,在他们的观点里具体提出了相应的表现内容。传统模式当中,人们具体应用的是经验。而这项系统则根据参照系统和自我能力以及记忆知觉等方面来具体进行。这项基本内容:我们可以表现为动机缺乏等这些有根本性的侵入性想法。

(二)运用量表进行替代性创伤的测量

美国创伤压力机构(TSI)编制的信念量表主要评估“个体认知图式”的改变。根据建构者自我发展理论编制而成。包括安全、信任或依赖、自尊、亲密感以及控制感等10个分量表,为自评量表。创伤症状调查被用来评估过去6个月内创伤症状发生的频率,包括100个条目,内容包括:警觉、强迫性侵入、防御及回避、分离感、自我认知损伤。

三、替代性创伤应对策略

(一)一般应对策略

著名的Saakvitue和Pearman教授指出,我们在应对代替性创伤的时候有三个最为基本的原则所在:1、觉察;2、平衡;3、联系等等。这三个基本的因素在于具体调整在即内在的不平衡状态。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觉察的核心理念在于接纳和关注范畴,像是需求和资源方面的不平衡的探究大多都属于该方面的基本内容;平衡则是让自己的保持平稳的生活步调和生活内容,当然这些内容将具体包罗一些内在的差距内容。具体到联系环节则是要让自己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并以此来进行经验和认知性的觉察。

专业方:对工作保持热情,在工作中寻找价值认同;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量,如与学生谈话的人数、不要超时工作等;接受专业方面的培训;向上级咨询师或同事寻求帮助。

机构方面:改善工作环境,如在舒适安静的环境工作;尊重求助者;促进同事间的相互支持;提供合理的待遇,重视适量的工作时间和数量。

(二)特殊应对策略

Saakvitue和Pearman针对求助者的思维、体能和经验,设计了思考、行动和情感三类活动,每一类活动都涵盖了一定的联系。这些活动适合在团队中使用,有一些也进行修改,并运用在两人小组和单独的个人身上。

四、高校心理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应对

根据Saakvitue和Pearman的三原则理论,即觉察、平衡和联系,我们可以提供给高校心理工作人员以下应对策略。

(一)要进一步做好心理支持工作

要知道,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拥有着很为独特的情感职称内容。而他们的心理素质也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提供帮助。具体来说,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像是家庭、朋友、邻居、单位等等场所及其场所中不同类型的人员都包括在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些人员可以对高校大学生提供信息共享、经验交流、陪伴和归属感等,个人产生心理危机后的保护垫。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来说就有了极大的缓解。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保持该类环境无条件的接纳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整个系统内容的接纳条件和心理治疗技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工作的基本内容所在,让他们在感受到我们这些工作者的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尽量早些走出心理阴影。

(二)关于新时期个人认知模式的调整

著名的弗洛伊德先生曾经将心理危机归结为一种心理因素失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内容和问题都将有了极大的影响和缓解。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一个人来讲整个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持续策略是在持续发生变化的。具体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认知来进行调整。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求助者的自我认知和观察等方面的具体环节。这时期的他们是对周围环境和人物变化非常敏感的阶段,同时,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求助者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发生整个理念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和事务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发展。另外,整个内容下的认知和观察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何积极调整个人认知的整体模式所在,使其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理危机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一大重要课题。

(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建立工作

从目前来看,应对方式需要靠与相关事件和环境相符合的方法和基本手段。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这其实是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范畴。所以说,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应对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应对危机。

(四)积极关注帮助其成长

每个个体的身上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力,是成长的潜在动力。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当在分担对方的痛苦的同时,也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和动力,对心理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积极面进行捕捉,并给予正向引导,使其在困境中崛起,促使其心理状态发生积极和正向的改变,同时调动求助者本身的自我潜能获得心理成长,强化他们的自我心理素质。

我国对于替代性创伤的研究并不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还多方面需要努力。在应对一些危机事件时,不仅需要我们提前做好替代性创伤的干预工作,还要做好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以更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减少心理工作者在施救过程中的心灵伤痛。

参考文献

[1]Weiss Ded.Predicting symptomatic distress in emergency service personne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5,63:361-368.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篇5

当前,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使学生的视野远远超出学校,拓展至世界各个角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诸如有的家庭瓦解、失业人员增多等),使得处境较为困难的学生增多;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这些都使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诸如离家出走、暴力倾向,甚至自残、自杀等)也越来越多。

果不其然,近几年来,关于学生危机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而导致学生危机偏激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问题,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由于生活环境、群体文化氛围、道德风尚及青少年自然素质、身体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现在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我们教师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一、学生常见的危机种类及特点

1、青春期性成熟危机

青春期性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角色的形成,如早恋。由于个体性成熟中的需要得不到实现,性意识、性角色混乱导致成熟性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是:异性交往过密而有缺乏父母的关爱;恋爱受挫或失败;生理激变而又毫无准备,适应不良;性早熟的少女,性晚熟的少男;情感丰富、过敏而又体貌较好的少男少女。

2、学业危机

学生社会化最重要的任务是掌握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它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的学习来完成,学业成败是衡量这一任务完成的标志,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都十分关注它,学业失败最易导致这类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是:学习太较真而又面对重大挫折的“明星”;闹转学、调班受阻而产生对学校恐惧;抑郁、自我封闭而又学业不良;有严重考试焦虑;从小以大学为奋斗目标,而正面临实现无望。

3、异常家庭学生的人格危机

异常的家庭主要指异常的家庭结构与异常的家庭职能。异常的家庭职能,主要指教育、闲暇生活、抚养等职能挫伤,如教育失误、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期望过高;拒绝、冷漠;闲暇生活不当,如沉溺于麻将、赌博、吸毒、婚外情;抚养缺乏,如子女学费、基本生活困难等,异常家庭结构主要指单亲、父母离异、继父母、收养、死亡、服刑、分居等。异常家庭因家庭权威形象破损、亲子情感创伤,使个体社会化陷入困境,导致人格发展受阻,带来多种人格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学生是:家庭畸变而又处境不利、适应困难;家庭教育不良、期望过高而又不善于沟通;家庭破裂而又缺乏保护;离家出走而又陷入困境;溺爱中长大而又面临重大欲望不能满足。

4、道德价值危机

这种危机是个体在内化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社会道德过程中内心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所引发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学生是:人际交往中身受道德伤害而又不能自拔;早年创伤被压抑目前又被类似事件激活;初受处罚而又自尊心过强。篇二

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是一个时代问题、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学校预防和干预的作用尤为明显。实践证明,学校教师在对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过程中,有广大的作为空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提供怡宁空间,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健康发展、历练人格的第一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舞台和空间。不能由于教师和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以强制性的管教方式,给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禁区,对学生要求也过高,这也不行,那也不准,似乎学生必须象一只温顺的小绵羊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不能越雷池半步,殊不知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感到自己无能、羞怯、退缩,一方面形成低级服从与依赖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形成消极的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因此作为学校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2、倾注爱心,正确引导

作为老师,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要高度重视,同时要深入调查,了解异常学生的家庭背景、现实处境和遇到的困惑。并及时地找学生谈心,对学生思想产生的误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念头要倾注爱心,耐心说服,给他们以精神慰籍,使他们忘却痛苦。

3、实施生命教育,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促进个体自我和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促进个体和谐,关心他人,扶助弱势群体,尊重和珍爱他人生命;促进个体和自然的和谐,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如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而实际生活中,不珍惜生命的现象很惊人:割腕、服毒、跳楼等自我伤害行为,异常冲动、古怪的暴力冒险行为,与班主任、父母唱对台戏的抗拒行为。对这些行为要综合运用心理辅导和道德教育等各种方法加以根绝。

4、寓教于乐,不过分苛求学生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且每个人的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对待学习成绩,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以同一尺度、同样要求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树立符合自己实际的奋斗目标,不要过分苛求自己。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只要他们尽力了,尽管成绩不太理想,也要给予理解,给予赞赏。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可见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表扬激励的作用相当重要,特别是对学习好胜心极强而实际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老师多一点微笑,多一鼓励,多一句夸奖,就如同滋润万物的和风细雨,就象可以摇曳心灵的脉脉温情。篇三

为了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订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一、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大队部、学生处、年级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等担任,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制度与流程图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特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1.培训制度。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对心理咨询的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年级组长等实行定期培训。

2.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其病情应经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鉴定或到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3.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三、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一)预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通过心理健康电子报、海报、讲座、课程等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在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早期预警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每届初一新生入校后及五年级学生,由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统一安排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并对重点学生进行特别跟踪。

学生进入初二、初三年级及六年级后,对在初一或五年级测试中筛查出来的部分重点学生进行重新测评,掌握其心理动向。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为掌握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在学生层面,培养大队干部、团委干部为心理辅导员,负责本班同学心理健康健康方面的联络,对班级内出现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并报告心理老师。

在班主任层面,教导处根据工作需要对班主任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水平甄别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3.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心理咨询期间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危机、超出学校心理咨询范围的,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做好转介工作。

(三)干预措施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1.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员、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教导处、学生处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负责与个别学生的谈话和跟踪访问。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2.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和区未成人心理辅导站接受心理辅导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到相关医院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治疗(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医院等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4.建立监护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四)后期跟踪

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学校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学生复学后,学校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班主任对其要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每月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如何预防企业危机 篇6

一、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 创建蕴含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

危机管理的理念就是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在企业经营形势不好的时候, 人们容易看到企业存在的危机, 但在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 居安思危却并非易事, 然而危机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所以,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必须有张瑞敏所说的“时时如履薄冰, 永远战战兢兢”的心理准备。企业进行危机管理, 首先应树立一种“危机”理念, 营造一个“危机”氛围, 并将危机意识培养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充满危机感, 理解企业有危机, 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二、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系统

危机事件虽然有突发性特点, 但是, 就象地震、海啸发生时有征兆一样, 企业危机的爆发也是有前兆的。任何企业发生危机, 都是有原因的。只要认真观察, 我们就能发现企业危机爆发前的一些信号, 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 及早进行必要的防范, 企业就可以赢得主动。

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危机监测。危机检测是指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和危机的表象进行严密的监测, 搜集有关企业危机发生的信息, 及时掌握企业危机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作为企业危机的管理者,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搜集、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危机:

1. 时刻关注和分析国家宏观经济环境。

要重点着眼于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国家领导人就经济的重要讲话、工业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及增长曲线变化、经济动向指标、金融市场的变化等。经济因素会影响市场松紧程度、市场规模大小、可资利用的资源多少、市场获利能力的高低以及市场区域分配和走向。

2. 关注行业走势及竞争对手动态。

时刻关注行业走势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及竞争对手对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是如何预期, 与企业目前的走向是否一致?目前行业及企业的问题焦点都聚集在哪些领域和方面?竞争对手都有什么样的情况?

3. 时刻关注和收集媒体信息。

传媒是一面镜子, 更是一个危机快速传播的通道, 因此时刻保持对媒体的关注和研究对危机的识别和预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各种媒体, 至少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公众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存在什么样的反馈和抱怨?有没有负面的或不同意见的报道?政府发布的新政策走向是什么样的, 对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等等?

4. 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反馈。

利益相关者是指与组织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群体和个人, 它包括投资者、客户、顾客、员工、供应商、渠道商、政府执法检查监督者等。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日常运营、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等方面的任何抱怨、建议、警告都应该引起危机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它们的信息反馈往往是危机发生前最重要的渠道来源。

5. 敏锐捕捉组织内部潜在信息。

一项危机产生根源的调查显示, 85%以上的危机是由组织内部原因引起的, 因此, 危机的预防应特别关注企业内部可能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捕捉组织内部可能导致危机的潜在因素的信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组织财务数据分析, 畅通内部反馈和沟通系统, 定期专项检查和随机性抽查。二是危机预测和预报。三是危机预控。企业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爆发, 是一种对企业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同时, 如果企业建立了系统而科学的危机预警机制, 还可使企业领导人全面、系统、连续地掌握正在变化中的与企业发展有关的重要信息, 发现并预知一切可能的变化, 从而促使企业决策者预先采取相应措施, 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三、建立企业危机管理小组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 必须组建企业危机管理的专门性机构———危机管理小组, 危机管理小组是一个团队, 它应该是企业的常设机构, 包括决策层负责人以及企业各部门 (如公关部、人事部、市场部、保卫部、财务部、技术部、企业管理办公室和信息中心等) 的主管或优秀人才, 还可外聘公关专家。

危机管理小组是负责企业危机预防和处理的专门机构。在危机预防方面, 其主要工作是:一是经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信息进行同步跟踪和监测, 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 对来自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市场、政府、媒体、消费者等各方面的信息, 进行及时的搜集、过滤、整理和分析判断, 力图将各种潜在的企业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二是负责制定或审核危机处理方案及其工作程序;三是坚持进行企业危机的教育、培训和演练。

危机管理小组的领导人不一定非公司总裁不可, 但必须在企业内部有影响力, 能够有效控制企业, 能够推动企业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工作的运行。

四、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通过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 保证危机管理政策、方针、措施的有效实施, 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危机, 使危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危机处理对策计划, 计划应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同时也不可过于拘泥, 允许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主要包括:

第一, 制定灵活多样的避险经营策略。这样的策略主要有: (1) 多角化经营策略。改变单一品种行业经营方式, 实行多元化, 以分散市场风险。 (2) 联合经营策略。生产与销售企业、供应企业, 产地与销地企业联合经营, 实行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 风险共担, 利益共沾, 改变独家承担经营风险的局面。 (3) 市场多域化策略。扩大产品销售幅射面, 以避免某一市场变化出现危机而对企业造成的风险损失。 (4) 多渠道经营策略。防止单一渠道受阻后, 产生购进或销售困难。 (5) 研制产品, 开发市场策略。运用新技术、新材料, 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防止原产品被淘汰而断档的经营风险等等。

第二, 针对引发企业危机可能性因素, 制定各种危机预案, 危机预案包括危机管理的目标、策略对策、工作程序方法、方案运作条件、组织资源配置等。当然, 危机预案不应太僵化、太具体, 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以包容各种危机均有的不可预见的方面, 留给管理层自己判断。在制定危机反应计划时, 要重点抓好生产经营中易产生的危机。吉德林法则告诉我们: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因此, 危机管理者在制定危机反应计划时, 应找出企业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危机;找出同行发生过什么危机, 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 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按轻重缓急加以排列, 并预测出危机对企业造成多大危害, 从而为制定反危机措施做好前期准备。

五、防微杜渐, 消灭危机隐患

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因里希研究分析工伤事故时发现, 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 平均有29次轻度灾害和300次有惊无险的经验, 这个发现被人们称为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警示人们: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因此, 不要忽视小事故、小问题, 小不防则会引发大乱;二是再好的技术, 再完美的规章, 在实际操作层面, 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对潜在事故毫无觉察或者麻木不仁, 往往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其实, 任何企业的任何危机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 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来说, 要想科学有效地预防危机, 就要对企业危机有透彻而深入的认识, 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中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潜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系统分析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 积极排除隐患, 消灭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

在实际中, 企业可将危机理论指导、易引发危机的因素, 危机发生情况和对应的处理措施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汇编成册, 并将这样的小册子发给员工, 让员工对引发危机的因素有所了解, 并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消除危机隐患。

六、进行危机管理培训与演习, 锻炼应急处理能力

经常性开展危机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危机应对的模拟演练对提高应急能力和防范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真正面对危机时的束手无策, 企业必须开展应对危机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危机处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又包括心理训练。通过训练, 熟悉危机时企业内部的沟通系统和应急反应计划, 了解危机时应该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等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传授其他企业实际危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七、加强公众沟通, 赢得支持与信赖

企业平时就应注意通过有效的沟通, 保持与消费者、新闻媒体、商业伙伴、社会公众、政府机构之间的良好关系, 减少摩擦、误解与纠纷, 为企业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赖;同时还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 才能在危机发生时, 得到公众的支持和谅解, 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形象。

八、做好危机管理资源的保障

人常说,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更何况, 导致危机的因素不光有内部的, 还有外部的。因此, 不管多强大、管理多先进的企业, 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危机。所以, 企业除了要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 还应该为预防工作一旦失效做好准备, 其目的是一旦危机发生, 使损失最小化, 并尽快恢复到常态。企业应该从各个方面准备好应对危机所需的资源, 不打无准备之仗。危机管理的准备就是为应对危机所做的组织准备、技术物资准备、人员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九、注重反危机的社会力量

价格管制预防化解经济危机 篇7

1 价格管制的基本假设: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的发展并非一马平川, 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指出:“经济情况很少静止不变, 在繁荣过后, 可以有恐慌与暴跌, 经济扩展让位于衰退。当最终达到最低点后, 复苏开始出现, 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1]

以9~10年中周期为例, 经济周期性波动不是简单正弦式波动, 而是一种不对称波动 (见图1) , 波峰是经济不断升温达到最高水平, 波谷则是经济瞬间崩溃产生的经济危机。坐标系横轴两侧一定范围内 (纵坐标a~b之间) , 是经济发展的正常波动区。此区域以上为经济发展过热, 经济泡沫不断膨胀直到最高点B;然后泡沫瞬间破裂, 经济水平跌回谷底C;经过一段时间调整, 再逐渐回到正常波动区域。在整个周期中, 市场经济力量会导致经济扩张期较长而收缩期较短, 即通常需要7年左右时间才能把经济从波谷推向波峰, 而只需要1~2年就会从波峰跌至波谷。[2]

2 价格管制的必要性及作用机理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者, 面对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的经济, 应预见紧跟其后的经济危机, 并采取预防措施。我国经济体制虽是市场经济, 但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价格自由, 在非正常市场环境下不能放任价格自由波动。价格管制就是预防措施的一种。

2.1 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在危机发生前通胀阶段, 由于市场上流通货币价值超过了产品价值, 所以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 也反映为商品价格上涨。此时价格已不能再任由病态市场决定, 政府有必要采取价格管制。同时, 由于市场上资本传递的滞后性, 过剩资金往往集中于发展势头旺盛的行业, 国民收入并没有随物价的上涨得到相应增加。此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管制, 会出现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因此当经济危机来临时, 为稳定物价、防止恶性通胀蔓延、保障社会安定, 合理价格管制担当着不可忽视的重任。

2.2 价格管制的作用机理

价格管制的作用机理是对通胀溯源、控制和协调的一个逐步疏通过程。首先, 找出引起市场价格全面上涨的源产品, 对其价格畸高进行控制, 然后逐步解决下游产品乃至整个市场上商品价格上涨问题。其次, 在通胀时期不稳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投机盈利行为和群体非理性行为进行严格管束, 遏制经济过热加剧。再次, 配合收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市场流通货币。对价格、投资行为以及货币三方面共同进行调节, 实现市场平稳运行, 抑制通胀转变经济危机。

3 价格管制的时机及管制范围

3.1 价格管制的时机

价格管制主要运用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图1, A-B段) , 经济不断升温, 即将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第二阶段 (图1, C-D段) , 危机发生后, 政府刺激经济复苏时期。

第一阶段是经济危机爆发期, 主要表现有经济持续高增长, 市场环境充满乐观情绪, 过度投资和信贷规模开始膨胀, 导致金融体系脆性增加, 国际资本开始大量涌入, 各种金融泡沫开始蜂拥而起, 最终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和通货膨胀, 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凸显[3]。这时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干预, 防止通胀恶化。第二阶段是经济危机发生后经济复苏期。这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价格管制宜于作为一种预防性手段, 对市场上部分脱离整体经济回复速度、过快增长的行业进行控制。

3.2 价格管制的范围

政府要明确实施价格管制范围, 以便采取临时性价格管制和引导性财政政策,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市场波动感。

(1) 引发整体价格上涨的源产品。比如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某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对于这种产品, 政府应该管制的同时予以财政补贴, 并减免相应税款, 以降低生产成本。

(2) 通胀时的投机行为。在自由市场经济中, 经济主体的驱利动机致使市场投机行为不可避免。经济主体通过各种手段操纵供求关系进而到市场价格, 造成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3) 保障社会稳定的生活必需品。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负有社会保障责任, 如生活必需品突然大幅涨价而政府不进行管制, 则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4) 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表现为群体性的抢购或抛售某种产品, 造成该产品价格在较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导致市场不稳定。

4价格管制的模型解析

常用价格管制模型有投资回报率模型、成本加成模型以及价格上限模型, 但都有其局限性。

以投资回报率模型为例:P= (C+a*I) /Q+b

其中P为价格、C为成本、I为投资支出、Q为产量、a为投资回报收益系数、b为调整项。其局限性在于企业收益率固定, 且企业收益与投资额有关, 这样一方面会导致供小于求, 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投资。

再如成本加成定价模型:P=C (1+a) +b

其中P为价格、C为成本、a为利润率、b为调整项;其局限性在于企业收益与成本有关, 且产品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 这样导致企业为追求利润故意提高成本, 且使得政府无法对价格进行精准和客观的管制。

鉴于上述局限性, 这些管制模型在实施时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使价格管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吸取价格上限模型和区域比较模型优点的基础上[4], 尝试提出如下模型:

上式中P为价格、C为企业名义生产成本、RPI为零售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 、M为企业的生产增长率、o为调整项, 下式中α为加权乘数、Cj是本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Ci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实际生产成本。

此模型具有以下优点:价格是动态变化的, 这样可以随着通货膨胀程度的变化得到及时调整, 使价格管制具有时效性;不对收益率进行限制, 能及早改善市场供需不平衡,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实行企业名义成本, 将企业实际生产成本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实际生产成本的加权平均, 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透明度, 从根本上对其实际生产成本进行管制,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5结语

通过国家行政手段介入, 在恰当时机对恰当对象实施价格管制, 可有效抑制市场价格的非正常波动, 预防经济危机产生, 保障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因此, 对价格管制完全否定的观点并不可取, 政府应该将价格管制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逐渐完善价格管制实施的条件, 使其更好地为预防和化解经济危机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夏斌.从全球通胀到金融危机—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J].中国金融, 2009, (3) .

企业公关危机的预防和处理 篇8

公共关系危机是各种危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组织内外的某种非常性因素所引发的公共关系非常事态和市场事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状态。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组织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因某种非常性因素引发的某种危险性的状态,它是组织公共关系状态严重失常的反映。公共关系危机可导致组织与公众关系迅速恶化,组织的正常业务受到影响,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组织的形象遭到损害,组织处于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的组织形象地位。企业危机处理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当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作为组织的一方陷入困境,其所面临的压力也就处于极限的状态,于是,组织的公共关系也就处于应急状态。

2 公共关系产生的根源

2.1 从企业自身来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危机的预防和避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把这个环节做好了,才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减少企业因危机而造成的损失,可谓防患于未然。

1)企业诚信问题。企业怠慢,对公众及媒体的质疑不予理睬,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当危机发生时,作为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及时、积极、主动、坦诚地与政府、消费者、媒体、公众、供货商、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以沟通增强事件的透明度,并告知企业为危机作了什么样的工作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

2)企业管理问题。企业危机管理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在企业危机爆发前,尽可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危机爆发后,以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控制事态的恶化和蔓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尽快恢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目前,很多企业组织没有危机预警机制,当危机来临时不能迅速组建危机管理小组来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成为了危机扩大的重要因素。

2.2 从企业外围来看

1)消费者消费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推动了企业潜在危机的爆发。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有一个特点,在消费过程中能忍就忍,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供应商的非法或者违规生产经营。尤其对于部分跨国公司,以前消费者更多的是以仰慕的心态对待的。那么,现在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过程中维权意识的增强,随时会把厂家不光彩的一面通过媒体、消协、工商等系统进行投诉和曝光。

2)国家宏观政策面的收紧和执法监督力度的加大,使违法规定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付出的代价则可能越来越大。随着中国法制化、制度化进程的加速,很多方面都有了刚性的约束。尤其最近对直接牵涉到老百姓安全和健康的食品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的加强,使得不少企业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就是很好的说明。

3)广大媒体的监督力量。随着媒体自由度的增强、独立性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与其他力量对违规企业形成了合围之势。最近不少企业爆发危机,都是首先由媒体披露出来的,加之互联网等传播工具的快捷和畅通性,从而使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步步被揭露和扩大,导致危机的爆发。

3 企业公关危机的有效预防处理建议

3.1 加强企业自我管理

3.1.1 危机发生前的管理

1)危机管理计划制订。就危机可能发生的情况,请有关专家、媒体共同来研究预防及应对计划。

2)企业内部媒体公关培训。在企业发生危机时,企业能否坦诚地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是化解危机公关的一个关键问题。

3)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定期与媒体进行沟通,获得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4)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适当进行危机预演,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3.1.2 危机来临时的管理

1)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危机发生时,企业要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危机公关办公室或工作小组,调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2)高度重视危机公关的处理。企业出现危机公关后,高层领导必须以“新闻发言代表”或“企业代表”的身份出现,在第一时间以坦诚的态度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3)统一危机事件处理的发布渠道。企业发生危机公关时,要以坦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直接面对媒体和公众,并与之保持良性的互动。同时,企业应该使自己成为对危机事件处理的唯一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和及时。

3.2 积极应对危机

态度决定一切。面对被曝光的问题,企业务必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诚相待,不要掩饰自己的错误。那些担心问题的曝光会影响自己苦心经营的良好形象,捂着压着错误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造成事态的扩大。

3.3 寻找商机重塑品牌形象

企业在发生危机时应大量做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工作,以此寻找商机,谋求发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公关危机的出现,或多或少会使企业的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公关危机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并不等于危机已经结束,企业还必须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公众形象。要针对形象受损的内容和程度,重点开展弥补形象缺陷的公共关系活动,密切保持与公众的联络与交往,敞开企业的大门,欢迎公众的参观了解,告诉公众企业新的工作进展和经营状态,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企业的不良印象。只有当企业的公众形象重新建立时,企业的公共关系才能转危为安,公关危机处理才谈得上圆满结束。如,姗拉娜广告违规事件曝光后,部分媒体把姗拉娜的批判扩大到对整个外用减肥方式的质疑上,姗拉娜适时出击,邀请许多业内知名专家,阐述外用减肥的科学有效性,一方面给自己、给行业正名,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自己负责任的形象,从而最终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

4 结束语

企业危机事件成因与预防研究 篇9

当今社会, 企业面对的危机就像计算机的病毒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企业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各种危机的威胁。许多的知名企业也会遭受危机的困扰。其中有许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可口可乐的“比利时中毒事件”, 强生“泰诺胶囊掺毒事件”, 南京冠生圆的“黑心月饼事件”以及三鹿经历的“阜阳奶粉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等。危机事件爆发后如果解决不当, 企业经营就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研究危机事件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对企业的经营就变得很重要。

1 危机的特征

认识危机的特征, 是有效识别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前提。

1.1 不确定性。

企业危机的出现是不确定的, 它的发生出乎意料。人们不能够准确预料及把握危机事件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如何。企业组织在运行中会伴随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从而影响企业的运行, 使其脱离正常的轨道。

1.2 突发性。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 如:地震、洪水、产品质量等引起的危机事件。其是在企业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 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如:拥有80亿资产的三株集团因为常德市一老汉喝三株口服液致死案中的败诉, 企业迅速跌入低谷, 没几年就消失了。

1.3 积累性。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过程,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实现质的飞跃。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危机事件爆发前总是有一定征兆的, 它总是由一系列细小的事件逐渐积累发展而来的。人们对于这些小的事件的疏忽才导致了危机事件的发生。

1.4 扩散性。

某个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导致企业其他方面的危机。甚至还有可能从一家企业传递和扩散到其他企业, 比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如果不及时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 其还会不断地蔓延和扩散, 就像传染性疾病一样, 呈几何级数扩散。

1.5 紧迫性。

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危机事件一旦发生, 就会快速传播, 呈现出快速蔓延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就会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另一方面, 危机事件发生后留给人们反应、决策以及处理的时间很短。企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采取相应的措施。

1.6 危害性。

危机事件发生对人员、组织等造成各种各样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害。其危害性不仅体现在对人员的伤害、组织的生存、财产的损失上, 而且还体现在其社会影响上。如: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后, 牛奶的销量迅速下降, 人们担心市场上的所有牛奶都有有毒物质。

2 企业危机事件的成因分析

危机事件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企业外部原因以及企业内部原因的制约。

2.1 企业外部原因

2.1.1 政治原因

企业的经营活动要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制度和政策特别是那些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相连的制度和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其在一夜之间就能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1.2 经济原因

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微观经济环境两个方面。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周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所在区域的消费者的收入情况、储蓄偏好、就业程度等。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最近的这次经济危机就导致了雷曼兄弟公司破产。

2.1.3 社会文化原因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阶层、艺术、信仰、道德、风俗等多个方面。企业对于社会文化因素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危机的发生。比如:2004年9月份的一则名字为“龙篇”的立邦漆广告。该广告的画面上有个亭子, 亭子的右立柱色彩光鲜, 龙却跌落在地上。画面旁边的介绍说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 所以盘龙就滑落了。其刊登之后, 人们谈论时不是赞美而是气愤。甚至有网民喊出了“抵制立邦漆”的口号。

2.1.4 科技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企业靠资本或者劳动力就能获得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些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的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在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电报机曾经是人们通讯的主要工具, 随着手机的普及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电报机逐渐被取代, 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

2.2 企业内部原因

2.2.1 企业管理水平滞后

企业目标的实现, 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完善的组织和团队的合作。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科学管理的重视不够, 管理之中带有随意性, 离管理科学化差距很大, 由此可能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

2.2.2 经营决策失误

经营决策失误表现在: (1) 信息的不完全性。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获得准确的信息对企业的决策很重要。企业可能根据片面的市场信息做出决策。 (2) 决策程序和方法不科学, 带有主观性。部分企业管理者仅凭主观经验决策。 (3) 决策脱离了企业实际和变化的市场。

2.2.3 产品出现问题

产品在市场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得到市场的认可, 企业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企业问题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我们所熟悉的“苏丹红”事件、南京冠生园的陈陷月饼、泰诺事件、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等, 部分企业甚至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破产。

3 危机事件的预防策略

对于危机事件的管理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于危机事件的防范能够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3.1 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

积极灌输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一个有效方法。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的强弱, 决定着企业能否及早发现可能会发生的危机事件。培养、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有助于员工从容应对危机事件。

3.2 把握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危机事件在爆发之前, 都会有征兆。就像人感觉到不舒服可能会得病, 电脑运行慢可能中病毒一样。企业员工要注意各种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现象。如:产品滞销。产品滞销的原因主要有产品的性能落后、定价不合理、促销手段不力、营销渠道不畅等。通过对危机征兆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企业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3.3 成立危机管理小组

危机管理小组是企业应对危机的核心和灵魂。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对危机能够起到预防与控制的作用。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企业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危机的复杂性, 因此, 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成为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客观要求。危机管理小组是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危机管理小组的职责在于危机处理的目标设定、危机的征兆分析、危机的评估、危机的预防、危机的控制以及危机的恢复等工作。其成立的目的是收集潜在的危机因素, 防患于未然。当危机发生时, 调动一切资源控制解决危机。

3.4 进行危机模拟训练

危机模拟训练是构造出危机事件发生的情境。通过实际操作, 模拟对危机的处理策略, 增强企业抗危机能力。危机模拟训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逼真性。通过危机模拟训练一方面用来锻炼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使员工具有防范危机和承受危机的准备, 从心理上消除对危机的畏惧感。另一方面是使员工掌握应对危机事件的技能。

总之, 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凡.我国企业危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战略, 2008.

[2]范新华.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静态与动态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10.

[3]张弛.持续发展中企业危机管理的不足与建设方案[J].现代商业, 2010

浅谈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 篇10

我国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现状

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非程序性、双重效果性和处理紧迫性的特点, 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回应。而高校较之企业、军队更习惯于常态下的管理, 所以面对危机容易按常态下的做法去解决问题, 就容易贻误时机而陷入被动。同时, 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的立法来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 所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至今缺乏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和综合协调部门, 也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的综合协调机制。目前, 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 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

我国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已经有了初步进展, 基本做到了班级、二级学院、学院网络直报, 建立了信息相互通报的机制, 增加了危机信息的透明度等, 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预警指标体系和网络不健全、监测报告系统反应速度慢、资金投入不足、预警反应措施不健全等问题。

构建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 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所以, 高校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 高校必须把危机管理放到战略高度而充分重视。

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危机发生几率, 同时危机预防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事先有充分的估计, 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选择最佳的对应方案, 最大限度减少高校损失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高校如何构建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

(一) 国家需完善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

构建校园危机预防机制需要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领导和统一部署, 更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目前, 高校危机处理一般由校保卫部门负责。这是由于现行法律只能解决校园内犯罪与治安的界定、处理, 起不到前期预防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在校园安全管理的全局问题, 如安全管理的责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等方面, 仍无明确规定。同时,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有关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之中。但是, 这些法律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既不具体、又存在一定法律空白。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学校并非执法机构, 也无专业的安保力量, 当面对各种危机时, 常常处于无能为力之境。

校园安全形势呼吁《校园安全法》, 这样可以对校园危机起到前期预防和管理的作用, 也可明确学校应履行的具体管理职能和应承担的监护责任。另外, 相关部门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也有法可依。

(二) 通过宣传教育, 增加高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

《校园安全法》不仅能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 而且能避免运动式的公共治理, 保障校园有长效安全机制。但是, 指望一部《校园安全法》“包打天下”, 还校园以太平, 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教育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 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 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 其中校园伤害占56%, 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高等院校亦是如此, 高校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 同时师生危机预防意识淡薄。

通过课堂教育、第二课堂参与、专家讲座、实战演习等方式加大高校师生的危机预防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当前, 威胁大学生安全因素的范围越来越广, 来自经济、金融、生态、信息、资源、疾病、犯罪、恐怖等等方面。当代大学生将在不同的领域接受各行业的安全考验, 必然要求高校在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时, 必须站在大安全观的角度, 做到既要专又要广, 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除了重视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外, 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大学生应有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 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自觉接受安全知识教育, 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

(三) 高校在常态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

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和思想上的重视, 最重要的还是把危机预防融入高校的常态管理中, 要切实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要落到实处, 不能唱高调, 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长抓不懈、分级预警、信息来源多元化、讲究方法等原则。

从危机的性质和特点划分, 危机可分为人为危机与非人为危机。如一些突发自然灾害, 这是非人为危机, 也是防不胜防的。针对这种危机, 学院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 如地震逃生演练、消防演练、自救技能培训等。

本文主要研究人为危机的预防。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制的建立需要学院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 并且成立危机预防机构, 该机构由高职院校负责安全工作的副院长牵头, 团委、学工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后勤处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同时需要学院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 并且要形成政府、学校、社区、用人单位、家长、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 共同构建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完善的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危机预防法规系统高职院校要根据相关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危机预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 预警机构的制度建设要体现奖惩措施。

危机预防监测系统建立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危机征兆, 准确把握危机诱因、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要明确分工, 以班级为单位, 班主任 (辅导员) 牵头, 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 一旦发现危机征兆立即向上级汇报, 保证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并作出决策。监测系统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库, 包含学院师生的详细信息。班主任 (辅导员) 及时更新信息, 机构要安排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处理信息, 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另外, 也可开辟学生直接通道、校外网络通道, 确保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

危机预防咨询系统该系统主要承担的功能是定期进行信息沟通, 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 提出危机处理的建议和意见。此项工作由二级学院牵头, 各班级班主任 (辅导员) 参加, 实现资源共享, 以丰富危机处理经验、提高危机预防处理能力。

危机预防系统的组织网络高职院校危机预防机构应包括学院各部门的成员, 实现全院参与, 各部门积极协作。无论是在前期的危机预防阶段, 还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理和恢复常态阶段, 都应充分发挥该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高校的稳定发展需要校园安全环境。我们要居安思危, 树立危机意识, 并用这种思想指导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 加强安全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做好危机预防工作, 构建安全和谐的高校校园。

摘要: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主要场所, 高校经常发生各种危机。提高高校危机管理能力, 前提是构建和完善高校危机预防机制。本文论述了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现状、构建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高校危机预防机制。

关键词:高校,危机预防,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杜海玲, 杨娜.试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J].北方经贸, 2008, (3) .

[2]简敏.法学视阈下的校园危机治道变革[J].社会科学家, 2005, (5) .

[3]袁玉芳.和谐社会情况下的高校危机预防和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5) .

[4]甘国华, 秦川.校园危机与校园危机管理[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2, (3) .

上一篇: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下一篇:220kV继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