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预防与干预(通用12篇)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1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特定的心理危机的来源,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状况入手, 在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原因的基础上, 重点从四个方面出发, 对高校如何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内涵
心理危机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 (G.Caplan) 首次提出的, 他认为,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 (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 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他认为, 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 使自身与环境稳定协调, 当重大问题和变化使个体感到问题难以解决平衡就会打破, 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 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 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 进入一种失衡状态, 这就是心理危机的状态。
可见, 危机是个体无法用现有的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时间和遭遇。危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心理危机可以分为发展性和意外性两类。发展性心理危机是可以预料的, 如受到恐吓、自然灾害、躯体重大疾病等。心理危机发生后,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调动其自身的潜能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水平前的心理水平, 则可导致精神崩溃, 产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的不良后果。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 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 也有可能“未知未觉”。无论何种情形,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 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 腹泻, 食欲下降, 头疼, 疲乏, 失眠, 做噩梦, 易惊吓, 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 有哽塞感, 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害怕, 焦虑, 恐惧, 怀疑, 不信任, 沮丧, 忧郁, 悲伤, 绝望, 无助, 麻木, 否认, 孤独, 紧张, 不安, 愤怒, 烦躁, 自责, 过分敏感或警觉, 无法放松, 持续担忧, 担心家人安全, 害怕死去等。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自信, 无法做决定, 健忘, 效能低下, 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 不敢出门, 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 不易信任他人等。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与特点
社会竞争激烈, 学习和就业压力增大, 加上身心疾病、感情波折和经济困难等因素, 大学生心理危机时有发生, 甚至出现自杀和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很多, 蔺桂瑞教授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 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合、离异, 造成学生心理创伤。第二, 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第三, 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第四, 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第五, 恋爱与失恋问题。第六, 性行为问题, 一类学生是过于封闭自我, 导致性压抑:另一类学生是过于开放, 随便发生性关系, 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第七, 就业观念滞后, 就业期望值过高。第八, 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我们认为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其心理危机具有一下两方面的鲜明特点。第一, 发展性。大学生面对许多成长中必须解决的发展性课题, 这些课题都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角色的要求, 它们既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动力, 也是潜在的应激源。第二, 易发性。大学生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上, 生理方面具备了成人的特征, 但社会阅历和经验相对不足, 处理问题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更是有限, 这种反差的存在, 使得心理危机在他们身上十分容易得到表现乃至爆发。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会经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 冲击期。第二, 防御期。第三, 解决期。第四, 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后变得更成熟, 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从危机的后果来说, 会有四种不用结局。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 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 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里创伤, 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个体应对危机的结果呢?个体的人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应对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的进程与应对效果。
(1) 个体对事件的知觉。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应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社会心理支持。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 他依赖周围的人提供的内在、外在的评价而存在。
(3) 应付机制的形成。人们通过日常生活, 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去应付焦虑和减少紧张, 并逐步形成了应付压力的模式。
(4) 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危机还受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 容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具有的特异性有:注意力明显缺乏, 看问题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质;社会倾向性过分内倾, 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 总联想不良后果;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 自信心低, 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尝试性, 行为冲动欠理性, 经常会有毫无效果的反应行为。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实施有效干预, 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许多高校目前已经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认为,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重点关注高危个体
首先要明确哪些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危个体, 以下是湖北省教育厅文件《湖北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实施方案 (试行) 》中对心理危机的高危大学生个体的界定,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 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特别大以及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 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
(5) 性格内向、经济严重贫困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 有严重心理疾病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 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 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 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 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 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家人送礼物, 请客, 赔礼道歉, 无端致以祝福, 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 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 如特别烦躁, 高度焦虑, 恐惧, 易感情冲动, 或情绪异常低落, 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 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二) 在危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实施针对性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许多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危机干预的本质以及方法、策略、过程进行了探讨, 既是对危机干预实践的提升, 反过来对危机干预的实施又起着重大理论指导作用。例如, 西方学者贝尔金 (G.S.Bekin) 把危机干预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第一, 平衡模式。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失衡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第二, 认知模式。危机根植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 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事实。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 通过改变思维模式, 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 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人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
第三, 心理转变模式。该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天赋和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的产物。因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长, 他们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危机可能与内部和外部困难有关。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 以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的困难, 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 结合适当的内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以互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
不同模式指明了不同危机干预时期的重点, 每种模式下又包含许多中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当了解不同干预模式适应的对象及各自的有点与不足, 深入掌握一些危机干预的手段和方法, 积累实践经验, 从而帮助大学生面对危机, 度过危机。
(三)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和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而言,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但教师、管理者、同学、家长、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从心理危机干预的体系建构来讲, 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或中心常常难以做到有效干预, 它需要学校不同部门、机构的相互配合, 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学生处、校医院、保卫处、院系学生工作委员会、辅导员、学生会等。吧
目前, 不少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危机干预的队伍和体系, 启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方案, 其中最主要落实以下七项措施:
第一,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制度。
第二, 公布应急求助信息。
第三, 建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监测网络。
第四, 建立并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第五, 建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应急处理机制。
第六,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档案。
第七, 建立和强化大学生心理辅导制度。
(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
危机通常是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情形, 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对危机的克服与应对, 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可视为危机的源头工作。
如何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 提高个体对危机的应对技能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第一, 正确看待压力、挫折和危机。人的认知犹如“过滤镜”, 它会使许多情境改变颜色首先压力挫折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客观存在的这些情境, 我们应该承认它, 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 压力、挫折和危机又是辩证的。它们对人既是刺激、威胁, 然而又是挑战, 有人将其称之为“生命之盐”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积极的意义上看, 适度的压力、挫折是维系正常心里功能的条件, 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 提高能力, 有助于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处, 然而危机能激发潜能的发挥乃至发挥之极至。危机的克服能使人在增长人生经历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使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第二, 争取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作用一是屏障作用;二是对人不苛求,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欣赏他人的成功;三是不嫉妒人, 比自己强的人没资格去嫉妒, 比自己弱的人不屑于嫉妒;四是主动关怀并帮助他人, 从中营造互助互利的氛围, 体味人生的价值;五是当面临自身难于应付的困难、挫折时, 应主动寻求、善于利用并乐于接受他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 包括工具性的和情感性的支持。
第三, 自我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的主要特质:一是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 有适度的自信、不矫揉造作;二是对自我有明晰的认知评估, 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 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 也能接纳自己的短处乃至缺陷。那么, 怎样才能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呢?主要途径是从事实践活动并力争获得成功, 成功可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价值感提高自信心同时还是医治抑郁症焦虑症的良药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三版.
[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四版.
[4]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2
一、案例描述
小天,一个长相乖巧、身材瘦小的女孩,入学时状态很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热情交往,可是没多久整个人的状态一落千丈。原来,小天有狐臭,尤其在出汗时体味特别重。小天为此非常烦恼,多次去医院,医生说这是青春期的常见现象,用药就会好转。小天总是随身携带一瓶香水,时不时拿出来喷,说是遮遮味,其实靠近小天,会闻到淡淡的香水味,根本没什么臭味,只是有些同学背后对此有些议论。小天听到后特别受打击,原本想进入新的学校,有新的开始,没想到仍有议论、嘲笑和贬低,这些背后的议论一下子激起了她所有以前受到冷遇和压抑的委屈,让她跌入了情绪的低谷。小天认为大家都讨厌她,所有人都嫌弃她的臭味,从听到议论之后就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非常害怕处在人群中,做什么事情都独来独往,即使单独一个人走路,遇到对面有人过来,她都会主动避开。她觉得大家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都在嫌弃她有臭味,说她“心机、虚伪、自私”。小天的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和家长都很着急,技小天谈了多次,劝她放轻松一些,好好学习,可是没有什么效果。班主任还故作轻松地和她开玩笑,说:“我身上也有汗臭味,没事的,不要老想着它,多做些别的事情。”可是小天一点也不觉得轻松,当说起这事时,就会气喘、说不上话来,气管堵得厉害,遭受着深深的痛苦,她时常想:“为什么就我这么臭?!还不如死了呢!”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小天的情况就属于典型的体像烦恼。青少年的体像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正常的体像心理。进入青春期以后,男生爱照镜子、喜欢穿时尚炫酷的衣服,女生喜欢化妆、认为自己胖而适当减肥节食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体像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还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对美的追求,引导他们悦纳自己的身体,避免冠之“臭美”“不务正业”“肤浅”等消极评价。第二,体像烦恼。这是一种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如认为自己眼睛小去割双眼皮、不化妆不出门、因为长青春痘不和别人说话、认为自己体毛重夏天不穿短袖衣。一般来说,形体烦恼、性别烦恼、容貌烦恼和性器官烦恼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比较高,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关注。体像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果通过一般性谈话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就需要心理专业资源介入。第三,体像障碍。体像障碍是指个体想象客观上不存在的体貌缺陷,并为之痛苦而无法自拔,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体像障碍一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其病因和病理较复杂,与器质性和精神性因素都有关系,需进行专业的治疗。
三、干预措施
1、如何帮助有体像烦恼的学生?专业心理评估,对应采取措施。案例中的小天,觉得所有人都议论她、嫌弃她,害怕交往,远离人群,情绪低落等,还伴随着气喘等生理症状出现,已接近变形心理冲突,应组织心理教师或学校心理评估小组,对小天进行心理评估,如果问题超出了心理辅导的范畴,就转介到专业心理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果心理医院诊断为神经症,则根据医嘱住院或服药治疗,可以同时辅助心理咨询或辅导;如果问题属于正常心理冲突范禹,可进行学校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悦纳自我。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其自信心。体像烦恼是对自己身体的不接纳,是缺乏自我认同的表现,外界的肯定和接纳可以提升其自尊感。这些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渴望自己表现优异,融入集体生活中,所以,班主任老师在选择班干部及参加活动的人选时,尝试给他们一些机会和平台,锻炼其能力展示其才艺,让其在身体以外的其他方面获得认同感,从而提高自尊水平,促进其对身体的接纳。
焦点解决问句,促进接纳身体。利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提问方法,对学生进行“三步问”辅导,促进学生对自己身体接纳水平的反思。第一问:奇迹问句。可以问学生“如果有一个奇迹发生,或者有一个魔法棒,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身材和长相,你想变成什么样子?”借此让学生描绘对于体像的理想愿景。第二问:量尺问句。可以问学生“如果对自己身材和长相的满意度最高分是10,最低分是1,你目前对自己的外貌满意度是几分?”通过学生的回答粗略评估学生对身体的接纳程度。第三问:任务问句。最后问学生一个回归现实、促进行动的问题:“怎么做可以让自己对外貌的满意度提高1分?”在这个问题中为什么是提高1分,而不是提高到10分呢?因为身材和长相很大一部分的决定因素是遗传,是无法通过外在努力而改变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人往往对自己的身体有理想化的期待,所以提高到10分往往会引起挫败感和无能感,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是提高1分的话,是可以通过锻炼、注意饮食、学习着装等方式达到的。这个问句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身体管理的意识和行动,这种自主感和控制感会大大提升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动力。2。如何在班级中开展体像烦恼问题的干预?
心理班会,角色互换。在班会上多组织一些增强同学之间相互接纳的活动,如心理剧,以体像烦恼为主题,让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角色互换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同身受;或者以“今天我来露露怯”为题,让每个人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糗的事,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参加,在笑声中让学生们找到心理平衡,当有体像烦恼的学生发现原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感觉时,那种体像自卑感就会大大降低。
发动班委,重点关照。让班干部对小天这样的同学重点关照,跟他们打成一片,平时多找他们一起吃饭、聊天、玩耍,通过班干部的引领逐步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如果班级里有人恶意玩笑,班干部要及时制止,防止错误舆论蔓延。根据性别差异,开展体像教育。研究表明,体像烦恼对心理的影响存在着性别特点。女孩的形体烦恼、性别烦恼、容貌烦恼比男孩更明显、更普遍,而男孩的性器官烦恼发生率要高于女孩,这就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体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自我体像,接纳自我体像。3。班主任是否与家长沟通?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3
[摘要]建立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联动机制是保证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高职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文章从宿舍、班级、教员、心理辅导中心、学工处和团委、学校保卫处等方面的功用和协作出发,对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的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问题 联动机制
[作者简介]陈铭(1971- ),男,侗族,广西融安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讲师;陈利鲜(1968- ),女,侗族,广西融安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规划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广西柳州545004)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69-0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化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社会需要的高职生并非“纯技术型”的,而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应变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相当多的高职生一时难以适应,感到困惑和迷惘。学业和就业带来的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引起的苦恼和忧虑,生活消费引起的心理失衡,情感产生的心理困扰等等,导致高职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然而,长期以来,高职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机制相对单一,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不通畅,相互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严重影响到高职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如何全面有效地预防日益增长的高职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一整套针对高职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的联动机制势在必行。
一、将宿舍作为对高职生进行心理问题早期预警的“前哨”
心理问题预警机制是一种超前的预防机制,其首要任务是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心理问题因素并及时给予疏导。大学阶段是高职生身心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因为高职生心理不够成熟,一旦遇到烦恼的事情总会在别人面前流露出来,表现出不平常的举动。而宿舍是高职生学习、生活的第二个“家”,宿舍成员之间的接触是最频繁的,彼此之间也是最了解的,当宿舍的成员有心理问题时,宿舍的舍长和其他成员一般会最先察觉和发现。所以宿舍是高职生心理问题早期预警的前沿哨所,一旦发现宿舍成员有异常举动,宿舍的舍长应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对该成员进行前期简单的疏导。因此,首先宿舍舍长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并经过严格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掌握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其次,宿舍所有成员要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心理问题发生前能做到早期预警,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杜绝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将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线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级作为学校最基层的单位,是第一线,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长期以来,班级中设有各种各样的班干部,如生活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等,但唯独缺少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2)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的示范和宣传,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只能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心理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能否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要想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改变,就要使学生的“自我意向”改变。它需要学生个体自我发起、主动进行。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学生主动监控自我,提高心理水平。(3)通过朋辈交流、辅导,发挥同伴效应。心理委员和班级同学接触频率较高,互相了解,加之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相近,使心理委员更容易和同学沟通。可以利用朋辈辅导这种特殊的心理咨询形式,使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委员为班级同学提供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
三、将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关键联系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能回避的责任,无疑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利用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整合各方心理教育力量的最佳策略。由于他们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对高职生的心理、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非常熟悉,拥有较丰富的思想工作经验,因此,辅导员、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用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问题,适时地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心理卫生保健者,已成为当前学生工作的必需。班主任、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发生:(1)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际交往观、人生观等。这样可以使高职生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积极的心理层面,防止更多心理问题的产生。(2)努力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班风、学风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给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3)及时对班级心理委员反映上来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有心理问题倾向或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开导和治疗。
四、将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作为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核心力量
心理辅导中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设机构,心理辅导中心在学校的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不仅负责全校高职生心理普查、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以及学校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对全校学生进行发展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对已形成心理问题的高职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工作,在高职生心理问题干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对高职生意识的矫治。预防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或纠正一般的偏差行为,教会学生防治心理疾病的办法。(2)培养高职生的适应问题。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作出适应,在此前提下,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等。(3)培养高职生的发展心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最佳境界。
此外,心理辅导中心通过指导共青团、学生会等社团组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健康宣传周”,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正面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学校的卫生所主要是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并能及时将学生情况告知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与该生所在院系取得联系,共同关注该生的心理及行为状态,防止恶性事件发生。同时,由学校与该生家庭取得联系,由家庭协助并配合学校做好该生的心理问题防护及心理问题干预工作。
五、将学工处和团委作为开展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组织保障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高职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学校学工处和团委的主要职能是规划、主办全校性的大型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高职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学校整体的和谐发展。所以,学校学工处和团委在预防高职生心理问题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学校学工处和团委还是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组织各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保障。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工处和学校团委不仅要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积极的心态;要突破单一单调的教育教学辅导方式,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使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高职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参与社会工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逐步提高应对各种压力和复杂局面的应对能力,促进全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
六、将学校保卫处作为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的后勤保障
学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对高职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来说,学校保卫处的工作至关重要,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起到了提供优良成才环境的作用,是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实施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学生能正常有序地学习和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无所谓高职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校保卫处不仅起到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作用,而且也规范了学校学生的正常作息习惯,从而消除了心理问题的隐患。此外,保卫处是应对高职生心理问题突发事件必不可少的机构。学校保卫处不仅是校园环境安全的直接保障,也是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的后勤保障。
七、建立协同联动的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体系
如图所示,高职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体系以心理辅导中心为枢纽,联系着校学生工作处、校卫生所、校保卫处、辅导员和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在校外,又与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工作网。
一旦高职生出现个人心理问题,最接近他的个体社会支持系统,也就是舍友、同班同学、经常来往的朋友、宿舍管理员等,他们能最早察觉问题存在。此时这个小型的社会支持体系应该密切关注高职生的言语表达和行为举止,并及时把情况报到心理辅导中心;班级辅导员也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在经过沟通后若发现不能解决其心理问题,也应及时求助辅导中心。
作为核心部分的心理辅导中心起着协调整个体系运行的关键作用。接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辅导中心可以调用校内所有资源,包括校卫生所、校学生工作处、校保卫处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高职生解决问题,渡过危机。危机情况下,要确保图中的各个网络结点之间联系通畅,使危机中的个体得到及时的预警、帮助和干预。
总之,高职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关系到高职生的学业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高职生的发展和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当前,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多样化和明显上升趋势给社会、学校及学生家庭带来了极大影响。各高职院校应该把预防高职生心理问题当做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预防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只有构建一个有效地预防和干预高职生心理问题的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对高职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宗继军.高职生“亚健康”人群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陈世联.大学生心理危象及其干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4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很多心理问题开始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调查表明, 农村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有:自卑、自控力差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心理问题导致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 如不及时调整, 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农村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因素。
(一) 学生自身的因素
自身因素包括了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具体来说, 学生某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与遗传因素有直接的联系。此外, 还有的心理问题的形成与生理疾病或者是身体发育有关。也有一些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冲突有关, 如心理挫折以及不良的个性等。
(二) 家庭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家庭环境也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甚至有些负面的因素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通常来说,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家长的素质以及家庭氛围等。
(三) 学校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 其实施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学校的校风、班风、师生关系以及学校环境等, 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校风与班风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 高素质的教师也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辅导。
(四) 社会因素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社会环境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因素包括治安、休闲娱乐等方面。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社区环境等, 都会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一) 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与技能。针对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情况, 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 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并扶持高等学校设置相应的专业, 培养专业人才。[1]同时, 还可建立心理健康教师的评审制度, 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由此扩大教师队伍。第二, 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培养, 鼓励教师参与各高等学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与进修活动, 由此帮助学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能。第三, 学校还需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分析和考核, 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保证教师能在良好心态的引导下, 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借助科学知识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使自身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 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
(二) 抓好课堂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 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一些农村小学虽然开设了心理辅导课, 但是还不够成熟。想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就需要将其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小学教师应当按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 恰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这也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最佳途径。在现有的课程中, 融入一些心理辅导活动,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与挫折, 学会控制情绪, 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生活习惯进行恰当的指导。
2.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 如“热爱生活”联谊活动, 或者以“热爱生活”为主题, 让学生讲述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或寻找一些积极向上的诗歌, 在课堂上进行朗诵等, 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换意见, 通过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使学生充分地展现自身的优势, 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
3. 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外, 教师还要根据农村学生性格内向、有些话不好意思当着面说给老师听等特点, 开设“悄悄话”咨询信箱, 对于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性辅导。通过不同的方式, 如书面交流或当面谈话等,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指导学生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 消除负面心理, 排除心理障碍,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1.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辅导
长久以来, 德育工作都强调了教师应当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 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逐渐成为符合社会道德需求的人, 但是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 几乎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作为教师, 在学生出现问题时, 不能急着批评, 也不要随意地下结论, 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 看清楚事情的因果, 通过现象来理解学生的心理, 找到问题所在, 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例如有些学生意志消沉, 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而且经常不交作业。针对此种情况, 教师不能随便下结论, 应当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家庭原因等方面入手了解, 教师要耐心与学生交谈, 看看是否是家庭原因导致。比如学生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导致的, 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开导, 使学生了解到父母虽然不在身边, 但是仍然关心他们。教师需要多关心学生, 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走出心理阴影, 改变自己的状态。教学中, 教师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入手, 因材施教, 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2. 开设心理辅导课
心理辅导课是有效的团体辅导。如在课堂上, 有些学生非常急躁, 稍有不如意就很容易暴躁生气。此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心理辅导课《当愤怒接近我们时》, 让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等形式, 学会调节心理, 由此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使学生将愤怒转变为快乐。假如有些学生很自卑, 并且厌学, 教师就可设计《生活的色彩是责任》,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了解到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责任。还可带领全体学生大声朗诵《自我确认歌》:“我是最棒的!我要对自己负责……”心理辅导课的氛围非常轻松, 能够让学生尽情倾诉, 对于学生的自我调节非常有帮助。
(四) 利用家庭教育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言谈举止以及处事方式, 都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应当联合家长,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2]学校可以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 当代学生家长基本都受过教育, 也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家庭指导小组, 向家长推荐并订阅一些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杂志, 在家长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 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 在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此外, 在农闲时期, 很多家长都愿意走进学校来了解学生的表现, 学校可以把握这一机会,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家长提供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对于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 教师可开展家访工作, 将学生的健康情况作为家访的其中一项内容,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 小学教育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 学校与家长都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不同的形式, 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 共同推动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英良, 吴秀娟, 张训保.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5) .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5
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及预防干预机制的构建
文章分析了阻碍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危机现状,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健康危机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有效预防、调适和矫正贫困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机制,从而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作 者:童伟中 TONG Wei-zhong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杭州,310023刊 名: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年,卷(期):23(4)分类号:B849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危机 预防干预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6
1心理干预方法及必要性
预防接种注射对大多数幼儿来说是痛苦的体验,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经常持久的疼痛刺激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是有害的。刺激和疼痛能导致应激反应,如果缺乏应激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生理失调。预防接种作为一种必要的伤害性刺激,如何减轻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行为的反应,经实践认为,预防接种注射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心理干预方法:①松弛法。大多数儿童看见“针”或由于对注射的误解,在进行预防注射时,产生反抗行为,表现为紧张、害怕、痛苦表情、哭闹、肢体紧张扭曲、躁动等,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称呼幼儿,用手轻轻抚触幼儿的头和手,使之产生亲切感,告诉幼儿露出上臂,暂时不动并深呼吸,使之精神和肌肉放松并配合注射。②分散注意力法。在预防注射时有意询问幼儿一些与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使之在思考与回答中分散对注射的注意力。③积极性强化法。注射时不失时机的对较配合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小朋友真乖,真勇敢,让幼儿感受到被表扬的愉快而更加积极配合。③榜样法。在注射时,先给较勇敢的幼儿注射,并请其现身说法,树立良好榜样,请精神高度紧张的幼儿在旁观看从而模仿配合。⑤渐进式劝导法。對极度恐惧、哭闹、拒绝较强烈的幼儿,采取缓和处理,待幼儿稍平静时,慢慢说服,并限制一定时间考虑,既不强迫,也不迁就,以表示尊重。⑥间接干预法。通过对家长耐心解释,争取家长支持,使之以良好的情绪、信任的表情和态度感染儿童。我们在给幼儿预防注射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运用心理沟通技能灵活掌握和控制幼儿情绪,协助调整自我感觉,使幼儿在预防注射中表现出自信、勇敢、合作。
幼儿自控能力、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稳定性差、发展性变化的特点,表现为高兴则笑、不高兴则哭闹。在预防注射时会有愤怒、不安的心理,行为表现为哭闹、扭动、抵抗等。应采取劝导、说明、启发等交流方式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改善心境,应用松弛法、分散注意力法消除紧张、顾虑、恐惧,降低幼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幼儿有好奇心、模仿性强的特点,他们易学表面生动的举动,由于好奇心,别人做他也试着做,不自觉的模仿周围人的言谈举止,因此,用榜样法心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正确掌握和处理好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特点,才能使儿童在预防注射过程中合作。
2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预防接种效果
种疫苗对人体来讲都是异物,它刺激机体后,既会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也会伴随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也不会有后遗症。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不一,有必要把这些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原因向家长阐明,减少家长焦虑、疑惑或不安的情绪。在门诊病人多、人流量大、时间少的情况下,可利用候诊厅张贴宣传画,办卫生墙报宣传相关知识(如疫苗接种的次数、间隔时间、初免年龄、接种途径等),并把禁忌症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性处理方法印在宣传单上,对初次接种者定向散发。让家长了解禁忌症的范围,可减少疫苗接种时的偶发病,防止加重病情。对不良反应宣传的结果是:一方面可减少对接种效果的影响,有的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烦燥不安、腹泻等)易使家长误作感冒及肠炎等疾病,而使用抗生素,导致疫苗接种失败;另一方面,在宣传后,许多家长针对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痛,以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就不会出现错误判断,知道是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而不会误为接种人员操作不严引起的感染。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正是由于在预防接种中开展了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知识,主动带小孩接种,从而提高儿童接种率,提高了疫苗接种效果。同时,健康教育在降低预防接种一般不良反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现在,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中心,医院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耀星.免疫预防与疾病控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19.
[2]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转贴于
作者简介:
穆庆云,女,(1963.8-),主管检验师,本科,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山东省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卫生检验
高新平,副主任检验师,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前高家村,山东省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卫生检验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7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群体特征在大学的不同学习阶段
大一是学生步入大学的第一年,对学校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不适应,以及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和人际交往疑虑等等,都容易引发新生的心理问题;大二、大三多见因学业压力、情感与恋爱、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引发的心理问题;大四准备毕业,学生因就业压力、择业困扰、遭遇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较多见。如果按照学年阶段来识别危机的高发群体,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和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学生)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发期。低年级学生由于在高考之后,求学动力的暂时消失和目标未定的彷徨,但是还未学会自我管理,因此大部分新生进了大学后,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摸索和适应,然后才能从彷徨迷失中找到自己,建立起升学之后的高层次目标。在这之前,则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无所适从。同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开始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他们一方面体验到了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尊重和厚望,为此,他们感到自豪,他们充满了自信;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感到担忧,他们在主观上总是想做得好一些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客观上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常会表现出自我情绪的失控、自我评价的片面,因而常常难以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充分信任和理解。高年级大学生由于大部分已经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心理发展接近成人水平,又有一定学识、文化素养,能力和创造潜能得到开发与提高。由于即将参加工作,他们一方面非常向往经济和人格的独立,向往实现人生转变和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留恋学校生活,准备就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对就业的焦虑矛盾交织,面对毕业危机和求职压力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时代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深深地印上了这个大时代的烙印。目前,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他们的心理危机呈现以下的主要特点:
2.1 校园内部相对独立和封闭,孤岛效应可能放大心理危机的影响
在当前国内大学的管理模式下,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长期居住在学校提供的集体宿舍里,接触的人群和情感倾诉对象相对单一。一个大学或者一个大学城的学生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社会群体。而在这些相对独立、封闭且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中,一个突发性的心理危机事件(例如跳楼自杀事件)的影响可能在小范围内反复叠加、不断强化,从而可能对整个群体产生重大的冲击。如果校园内部某一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不及时或者不适当,可能会造成其他大学生的连锁反应危机。
2.2 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年增长,独生子女的心理危机日益突出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比例已超过30%,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中有90%是独生子女。首先,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强烈的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不懂得也意识不到为他人着想,责任感缺乏。其次,由于独生子女做事耐心不够,遇到困难甚至敷衍了事,难以持之以恒的克服,因此,当他们做事欠缺思考自我约束水平不高而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赞同时,积极性立刻降低。再者,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较弱的实际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冲突的矛盾心态,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令他们产生困惑。因此,关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群体的普遍心理问题,分析该群体心理危机的普遍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运用于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网络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重大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最新统计表明,大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100%,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16.8个小时。过多的沉迷于网络则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控制能力不够强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过度和不良使用网络将导致网络成瘾,从而发展为一种强迫性行为,导致心理恐惧,思维僵化、偏执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除了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以外,网络的速度也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媒体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特别是网络媒体对于校园自杀案件等极端事件的热烈讨论和极力渲染,大学生的心理平衡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受到重大的冲击,从而引发更大更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
3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
近年来,校园内部不断发生伤害案件,如果预防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自杀或更严重的伤害行为可能会不断发生。2010年3月30日晚,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曾世杰突然杀死一名女生,另外造成两名男生重伤,如果不是被校园保卫巡逻人员和学生发现,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据凶手的同学回忆,凶手曾世杰由于恋爱受挫而产生严重的报复心理,但是该校老师和同学未能及早发觉其心理问题,也没有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最终没有阻止惨案的发生。因此,高校应当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建立成为“三早机制”,即“早教育、早发现、早沟通”,建立更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1)早教育:培养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专业人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建设“早教育”的机制,一方面,需要各大高校以课堂为主渠道,向广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及专题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社会应当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不间断地提供多形式的咨询服务,将“事后教育”有效地转变为“事前教育”。然而,很多高校由于心理专业人才匮缺,大部分必要的心理辅导无法真正有效落实,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危机无法从实质上得到有效预防和干预。目前,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主动引进心理咨询和干预的培训课程,为专兼职学生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级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但是,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不能仅靠几次的培训彻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我们也在热切呼唤有更多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专业人才能够进入高校发挥专长。
(2)早发现:构建宿舍——班级——系——校四级预防预警工作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向朋友倾诉(79.6%),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而选择专业咨询师的仅为(3.2%)。由此可见,朋辈关系是对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大学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朋辈关系主要存在于宿舍生活和学生工作中,因此设立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辅导站等,对于构建宿舍—班级—院系—学校四级预防预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四级防御体系中,学校负责统一领导,提供专业化服务;院系负责本系统的管理教育工作;而建立在班级、宿舍的防御环节最为关键。如果说四级防御体系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校园心理健康安全网,那么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学生骨干就是这个网络中的必要支点。很多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同班同学,特别是舍友往往是危机的最早发现者,在跟踪关注及心理康复过程中,他们又适宜在自然状态下提供朋辈沟通和信息传递,因此能有效提高心理危机防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3)早沟通:建立多渠道、多层面的沟通体系。第一时间”实现有效沟通各高校在做足“早教育”和“早发现”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沟通体系。必要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预约”服务中心渠道,通过电话、网络、预约登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其指定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的面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通过电话及网络,为不愿面谈的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匿名提出心理问题的场所;三是院系定期进行心理测评,对测评反映出的高危对象,主动约谈、评估,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踪关注、辅导。
除了学校内部体系以外,高校还可以借助社会协助渠道,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早期精神疾病的学生,及时与精神病专科医院沟通送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了心理危机的恶化。社会协助和学校工作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工作方法。学校社会工作擅长整合全部的资源,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考虑;而社会专业机构擅长针对学生个人问题,做深度的心理辅导。若两者相互弥补,在“第一时间”及早沟通,则可以发挥巨大功效。
摘要:在大学校园规模迅速扩大和社会结构调整加快的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立显得日益迫切。基于心理危机的基本理论研究,本文结合精选的真实案例,通过对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分析,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时代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全面预防、系统干预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参考文献
[1]郑维芳,叶敏捷,林峰.大学生网络依赖流行病学调查及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7.18(2):6.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8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
1. 高职学生强烈的失意感, 导致心理失衡, 形成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首先, 他们在高考时的失利使得这批学生只能屈就读一般院校, 大部分学生都有一种“非正规”院校学生的感觉。其次, 由于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 使得高职学生就业相比全日制学生处于劣势。加上教育改革, 也无形使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形同原来的技工学校。再次, 很多学生一说在职业技术院校读书时, 社会上一些人都认为是在民办学校读书, 学生更感到丢脸。由此, 高职学生入学时已经产生自己仅仅是上高职水平, 自卑心理因此产生, 一部分人甚至觉得自己基础差、智商低, 甚至低人一等, 心理负担日趋严重。另一方面, 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进入高职院校的事实不能接受, 更是促成学生自卑产生的根源之一。
2. 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学习基础较差, 形成厌学心理
高职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 到学校时对学习普遍缺乏动力, 逐渐产生了早些就业的想法, 由此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具体学习中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久而久之形成了厌学心理。另一方面, 学生对高职院校能力拓展训练无从下手、更加使自己的信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于是对一些生动的讲座课、实践课也失去兴趣。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缺乏行动的毅力, 不能够坚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最终形成学习动机的短视。
3. 高职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 没有远大理想, 造成毕业时择业焦虑和困惑心理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 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有史以来的困难, 目前的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很多高校毕业生为了避开就业危机, 采用继续读书的形式。考研的火爆, 其实就集中表现为就业焦虑, 而到临近毕业时这种心理压力更加明显, 于是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恐慌, 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信心不足。究其原因, 还是许多学生对目前的市场调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尚未适应, 加之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 使本无优势可言的高职毕业生, 在求职时更是困难重重, 很多人感到前途渺茫, 就业信心丧失。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病因的成因分析
1. 社会环境因素是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宏观原因
(1) 办学及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由于传统观念在对待高职学生的态度及基本待遇上不够重视, 客观地在这部分学生中形成低社会地位的印象, 导致一些意志薄弱的高职生容易形成消极心理。
(2) 部分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和技能教育十分重视, 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心理疾病的教育, 对其隐蔽性和突发性估计的不够, 从而低估了心理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危害度的教育与防范。
(3) 社会对现有学生的认识偏见, 是对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部分学生感到贫困就是无能, 引起心理畸形, 普遍见到的是郁抑症的大量出现。
(4) 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变更, 加上金融危机的持续, 目前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企业单位由于开工不足, 成本费用增加,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产品销路不畅, 对人员需求暂时缺乏弹性, 而大量的毕业生却急需就业, 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一时的供过于求的现状, 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和严峻。
2. 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微观原因
(1) 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遗传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心理疾病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 很多遗传病症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天生身体残疾, 加之部分家庭生活贫困导致一些学生发育不健全或外观劣势, 这些同学基本上是带着自卑的心理进入学校学习, 当遇到同龄孩子的歧视时, 这种自卑心态就会激烈爆发出来。因此, 像外表缺陷、长相一般等同学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 目前很多学生心理不成熟,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均处在不断学习阶段。当学生进入社会以后, 原来的为人处事方法和现实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及观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些学生一时无法适应, 在遇到如何处理上述问题时, 不免会出现焦躁、不安、矛盾、困惑、迷茫等心理反映, 加上原来心理素质的不同, 心理承受能力有高有低, 于是那些心理承受能力低, 心理素质不高的的同学就有可能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继而出现心理障碍甚或疾病。
3. 家庭环境因素是高职学生心理疾病形成的主要内因
家庭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 自身综合素质的现状, 家庭及家族文化的历史背景, 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的消费观念等, 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加之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属于“80后”和“90后”, 家长对孩子进行综合教育的时候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孩子的情商教育, 更很少有家长对孩子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和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 教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
4. 学校环境及学校周边不良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形成高职学生心理疾病诱因
(1)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盲目扩大办校规模, 发展速度过快, 追求人数规模, 追求短期效益, 在学生住宿、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上都不能满足常规教学要求, 对待学生的心理教育在心理预防、干预机制的建立上重视不够, 预防和干预机制缺乏, 处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况。另一方面, 学校在心理教师的配备上也严重匮乏, 师生比严重偏差, 有的学校一般是将搞计划生育的医生作为心理辅导老师, 没有专门的专家和相应的专职心理教师, 对学生日常心理辅导也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工作, 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普及教育, 更没有进行相关的专业心理技能辅导培训课程和相关的教育。
(2) 部分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恶劣也是给学生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学校周边的一些洗脚房、卡拉OK厅、网吧等或多或少充斥暧昧的场所, 不良文化和意识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那些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 各种非法出版物, 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和意识的渗透等都对学生心理进行着巨大的冲击。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及预防功能作用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现有20多万人自杀, 200多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年龄处在15至34岁人群的居多数。因此, 建立心理干预、预防机制系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应包括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与危机重估系统。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预防心理危机和在危机发生前预警的作用。对心理危机的最佳处理办法莫过于使心理危机不发生。因此, 危机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可通过几方面的协调来发挥作用, 具体如下:
1. 家庭的和谐氛围建设方面
学生的家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最早启蒙教育的场所, 学生父母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子女影响很大, 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三观”, 以此来有效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孩子成长时期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多与孩子交流, 注重教育方法, 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 多和孩子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进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 注意孩子的情商教育, 在孩子遇到人生挫折时多给予鼓励, 在心理上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做孩子坚强的精神后盾。
2. 学校健全的干预和预防体系方面
学校建立健全的干预和预防体系是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预防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在有效的相关系统内, 学生心理干预和预防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如下来开展工作:
(1) 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及相关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 完善并认真实施心理教育的日常教育课程计划, 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在新生入校时, 系统地对新生做相关的心理辅导教育, 着手建立新生心理档案, 及时发现有心理异常、家庭困难、生理有残疾的学生, 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做心理疏导, 在新同学中倡导有心理问题找老师的校园习惯和风气, 鼓励学生能主动与心理专家进行咨询, 在学校逐渐形成接受心理咨询是极其正常的事情这样的宽舒氛围。
(2) 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大协助心理干预及预防的辅助管理工作, 充分运用学生管理的便利条件, 将学生心理干预和预防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按班级、专业、系部、学院逐级建立学生心理管理委员会, 培养和培训心理信息员, 建立及时快捷的信息反馈系统, 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可即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 以便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3)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努力培养一批思想作风过硬, 心理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 必要时对辅导员先进行相关的心理教育培训, 在工作上关心爱护他们, 使他们能没有压力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辅导员在具体工作时候轻装上阵, 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和心理教育工作中去, 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4) 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 应该注意正面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教育辅导学生, 可由学生心理协会自己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组织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相关专家进行专业指导, 这样效果会更好。在实践中学生心理协会可以开展诸如健康心理培训、同学之间的心理咨询、大学生生存适应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管理才能拓展训练、成功心理训练、就业前的心理训练等相关活动。
3. 心理危机重估系统的方面
心理干预与预防工作的效果好坏不能单看表面现象, 应该注重其评估的绩效好坏。一般情况下, 在进行了危机处理系统的干预和预防以后, 学生中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积极的结果, 学生排除了心理不良因素, 由此健康学习、生活;另外一种是学生继续消极, 甚至更加消极, 有的出现自杀倾向, 严重者无法挽回。无论上述哪种结果出现, 干预和预防体系都应该重新对心理危机状况进行系统评估, 对干预和预防的情况做分析和反思, 评估干预和预防绩效, 找出危机干预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对本次危机干预进行总体总结, 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 充分发挥干预和预防体系的功能作用。
四、预防和干预机制的构建途径
学校在充分认识心理预防和干预功用的基础之上要切实的将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认真建立起来, 并要求尽快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建立预防干预机制时可以从如下做起:
1. 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 把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放在首位
学校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心理问题, 把学生心理教育干预和预防放在首位。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要专人、专部门来抓、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教育计划, 主管部门要认真督促落实并检查执行情况。在全校范围逐步建立和健全学生心理干预和预防体系, 努力实现教师、辅导员、家长、社会的学生心理教育干预和预防体系, 真正建立一支健康、专业素质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
2. 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加大校园正面宣传力度, 倡导健康的校园舆论导向
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校园电视台、学生社团、网络等传媒工具的作用,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动态反馈体系。专职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在具体教育中注意教育方法, 针对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疏导方式, 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来启发教育学生,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相关的舆论工具倡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在宣传中多以真诚、善良、感动社会的人物为主题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进而转变学生原有不健康、扭曲的心态。
3. 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建立需要学校周边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需要齐抓共管
学校周边的单位和社会应该本着共建和谐社会、社区的理念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协同学校共同建立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因为学校的稳定关系到家庭的稳定, 直接关系到社区和周边环境的稳定问题。只有顾全大局, 将学生心理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来看待和重视, 齐抓共管, 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和谐, 才能真正将社区建设成文明社区、健康社区, 学生在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健康, 才能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高职教育的利益也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4. 用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建立的根本保障。学校社会应该不断加强校园和社会环境的整治, 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愉快的视觉环境。社区、社会应该加大不良环境的治理, 将政府相关部门的整治力度和社会学校周边治理结合起来, 对学校周边上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网吧、按摩、歌厅等予以取缔, 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5. 将学生信息管理体系纳入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体系内, 使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管理科学化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信息收集系统, 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形成学生心理收集信息系统是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前期应当做好学生辅导对象的心理状况和特点的信息搜集, 然后有针对性地建立心理学生的相关档案, 应该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在信息系统建立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由学生社团经常对学生相关信息做更改和必要的补充。在信息管理上要科学化和现代化, 努力做到学生可以在网上咨询, 有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 只有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建立健全相应的预防、干预机制, 将大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才能真正防止大学生因心理问题的出现进而导致各类突发事件和悲剧发生, 使大学生能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 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车文博, 张玲, 黄冬梅, 等.大学生心理感受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3 (9) .
[2]成建梅, 李卉.自杀干预, 让挽救成为可能[N].株洲日报, 2005-12-12.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9
一、心理档案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开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展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工作,心理档案各具特色,纷繁复杂,但主要内容以及基本特点如下:
1.主要内容。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教育机构根据每个人的发展阶段和心理特点, 使用心理测评工具对个人智力水平、家庭背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个性特征等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保存而形成的文件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学生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学生个体情况及生活状况的资料、成长及健康历史资料、成长环境方面的资料等,如学生的基本简历、对生活的态度、个人生长史、基本健康状况、行为习惯、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疾病史、家庭氛围以及一些社会关系等等。二是各类心理测量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学习能力、人格特点、认知风格、兴趣、爱好、职业倾向性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有关个体心理素质方面的心理测量资料,如大学生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等心理测试量表测试结果等。三是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危机干预记录、团体辅导记录等等:主要包括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辅导记录、心理专家或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建议;确定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学生档案中还应包括其症状表现、医院诊断结果、产生缘由、咨询时间、咨询次数、咨询方法和过程、治疗方案、咨询效果以及之后的追踪记录等等。另外心理档案里还需要一些学生社会化方面的资料,比如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与态度,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情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等。
2.学生心理档案的特点。(1)客观真实性。心理档案中的材料不是主观臆测的,而是由心理约谈、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干预辅导等途径得来的,反映和记录着大学生实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客观性与真实性特点。(2)连续动态性。心理档案的材料既包括每年新学期开学对新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还包括后来的心理发展动态的监察与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等等,需要随时加以补充、修改,因此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动态性,这对心理教育工作者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轨迹,查找心理问题原因,进而有效辅导与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隐私保密性。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反映,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因此,在建档、保存、管理以及使用时都必须制定相关的保密规定,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防止档案内容的不当泄露。(4)教育指导性。建立心理档案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心理档案材料在心理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与指导意义。
二、心理档案的建立过程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既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是一系列动态的过程。一般都是从大一新生入学后开始,包括获取新生基本资料、新生心理普查、心理普查结果的整理和归档以及后来心理测查、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等资料的补充和完善等多个环节,各高校基本上都是由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工作人员、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等共同来完成。
新生的基本资料基本上都是从大一新生调入的个人档案和入学后填写的登记表中获得,而且在后续的心理普查工作中还能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新生心理普查环节包括心理测量量表的选择与测量。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利用心理测量统计软件进行普查,根据不同的测验目的以及量表的信度、效度如何而选择心理测量量表。心理测量过程也是由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掌握相关心理测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员来主持,因而心理测试过程较为严格规范。测量结束后就进入了测量结果的分类与整理环节,在这个环节还要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邀约谈话,进一步筛选、排查与归档,并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辅导和干预,然后再将相关资料存入档案。另外,由于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正处于发展与成长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心理困扰,也可能原来存在的心理困扰随着心理的成长减弱或消失,这就需要后期对学生的心理档案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对学生心理状态的监察、咨询辅导或者心理危机干预等资料也要不断地录入档案中。
三、心理档案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的作用
建立心理档案不仅能够帮助心理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方案及措施,因此,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监测、预警、教育与指导的作用不言而喻。
1.有利于了解、监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个性特点、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各类心理测验的资料、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危机干预记录以及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资料,这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者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以及现状。而且心理档案的建立由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学生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心理测验、心理约谈以及心理咨询等等,这样就实现了档案内容的动态更新与学生心理状况的多渠道了解,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者动态监测学生客观真实的心理发展与变化。
2.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的心理测试、心理约谈与心理咨询等途径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并正确评估自己的个性、能力与局限,从而进一步发展自我,塑造健康人格以及优化心理品质,以便于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职业特性与倾向性,指导自己进行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合理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
3.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危机状况,获得良好发展,也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危机情况作出准确预测、及时防范和科学处理,有效构建出预防性的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通过测试、鉴别、分类、筛选等程序,心理教育工作者能够把存在严重心理疾病、神经症、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以及有自杀想法或自杀行为等各类心理危机情况的学生正确识别出来,并对其心理危机的轻重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判断,然后再根据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4.有利于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既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促使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存在心理危机情况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咨询与辅导、干预与转介、追踪与随访等。比如:对那些存在一般心理困扰或个性缺陷的学生,平时让辅导员或心理委员多加关心与帮助,避免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与干预,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援助等;对可能患有神经症或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转介至专科医院并坚持追踪随访;另外,还可以开展讲座或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那些心理档案中反映出来的共性心理问题。
5.有利于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专题研究。心理档案中对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的心理测量与咨询记录是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真实反映,既可以揭示不同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共性心理问题,为科学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客观资料,也可以促进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帮助,这对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专题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建立心理档案工作,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科学研究辅助作用,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关于大学生心理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
[2]郝慧颖.关于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夏慧君,罗艳丽.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内容及应遵循的原则[J].黑龙江档案,2006(2).
[4]梁守英.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平原大学学报,2005(6).
[5]张晓红,邰杨芳.立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山西档案,2012(3).
[6]黄卫国.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建立与合理利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5 年4 月我院关节外科、创伤外科收治的285例髋周骨折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年龄≥65岁; (2) 致伤原因均为外伤; (3) 有手术指证。排除标准: (1) 同时并存严重的老年痴呆或其他类型精神类疾病的病例; (2) 外伤致多发伤病例; (3) 急诊手术病例。入选病人中, 男155例, 女130例;年龄69.37岁±4.21岁;手术类型:内固定术162例, 全/半髋关节置换术123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将病人分为对照组 (142例) 与观察组 (143例) , 两组病人年龄、手术类型、麻醉类型、术前认知状态、性别、手术耗时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2.1.1 心理维度的强化护理干预 (1) 强化术前心理沟通与知识宣教, 以恰当的称谓、友好的态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允许病人表达和宣泄恐惧、焦虑、悲观情绪, 倾听其对疾病进展与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想法, 按照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认知程度施以适宜有效的手术相关知识教育, 使其免受因知识缺乏所致负性情绪的困扰。 (2) 引导病人家属亲友通过合理适度的陪伴与探视为病人提供心理安全支持。 (3) 鼓励病人与同室病友进行交流, 邀请成功手术与康复病例到病人床旁讲述治疗与康复经历, 发挥同伴教育效应, 营造正向积极的心理暗示氛围。 (4) 术后及时与术者及主管医生做好沟通, 取得一致性手术结果说明意见, 迎合病人对手术结果的迫切了解意愿, 以正面态度、肯定性语言告知手术结果, 避免因医护解释不一致或躲闪回避性态度而增加病人疑虑, 产生不利情绪波动。
1.2.1.2 疼痛管理维度的强化护理干预实施超前镇痛管理[4], 包括: (1) 基于老年病人疼痛感受敏感性下降的特点,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对病人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2) 依据手术特点和镇痛方案选择适宜的高灵敏性评估时机和评估频次, 术前和术后7d内每隔4h评估1次疼痛情况, 静脉/肌肉注射镇痛药物者于用药30min后评估1次, 口服给药者则于用药1h后进行评估。 (3) 术前与术后7d内依据疼痛评估结果按时长期给予不同途径的镇痛药物, 如疼痛评分≥4分, 或疼痛程度已对病人睡眠产生不利影响, 则加用临时镇痛药物。镇痛治疗有效的目标为维持病人疼痛评分≤3分或疼痛程度不影响睡眠。 (4) 对符合自控镇痛指证的病人, 尽量选择自控镇痛泵方式, 由病人自主自控镇痛, 告知自控镇痛原则, 指导病人在静息疼痛时正确合理用药, 既勿滥用镇痛药, 又不要强行忍痛。 (5) 强化非药物镇痛护理干预:了解病人对舒适体位的个性化要求, 协助病人处于既符合医疗限制要求又尽可能满足其舒适需求的安全体位;告知病人疼痛不可避免, 但可通过病人自身对医护干预措施的良好配合、对自我情绪的有效调控和维护、对适宜放松技巧的积极运用等减轻疼痛感受, 提高病人在疼痛控制过程中的潜在能动性;当病人表现出疼痛不适或主诉疼痛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回应, 以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态度, 采用语言式激励、安抚式肢体接触等方式提供疼痛支持, 指导和鼓励病人通过对注意力转移法、深呼吸法等减轻疼痛。
1.2.1.3 睡眠管理维度的强化护理干预 (1) 从声音、光照、温湿度、空气质量、床上用品等方面创造适宜的休养环境, 安置卧位时兼顾病人睡眠舒适要求和病情限制要求。 (2) 进行睡眠卫生教育, 缓解病人因在睡眠认知方面所存在的偏差所导致的恐惧心理。 (3) 采用渐进性放松技术, 帮助病人自然放松并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4) 必要时采用睡眠限制疗法, 指导病人白天适当安排文化娱乐活动, 晚上待产生明显睡意后再上床, 以便通过适当减少床上时间的方式, 来提高睡眠效率。 (5) 严格遵循“四轻”原则, 尽量减少医护操作和巡视等对病人睡眠的打扰, 并严格做好探视与陪伴管理。 (6) 及时处理疼痛和不良心理等不利于睡眠的因素。
1.2.2 评价方法
1.2.2.1 强化干预相关效果的评价 (1) 负性情绪阳性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程度。焦虑阳性的界定标准为SAS标准分>50分, 抑郁阳性的界定标准为SDS标准分>52分。负性情绪阳性率= 负性情绪阳性的病人例数/总例数×100%。 (2) 严重疼痛发生率。采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 无痛感为0分, 1分~3分为轻度疼痛, 4分~6分为中度疼痛, 7分~10分为重度疼痛。严重疼痛发生率= 中重度疼痛病人例数/总例数 ×100%。 (3) 睡眠时间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变化:术日睡眠时间增加或仅减少1h;轻度减少:术日睡眠时间减少达2h;明显减少:术日睡眠时间减少达3h或以上[5]。睡眠时间减少发生率=中重度睡眠时间减少病人例数/总例数×100%。
1.2.2.2 谵妄发生率的评价采用谵妄量表 (CAM) 对两组病人的谵妄情况进行评价, 有4个显著特征可帮助确诊: (1) 表现急性起病且病情波动; (2) 表现出注意力的不集中; (3) 思维处于无序状态; (4) 意识水平发生改变。 (1) (2) 存在且同时伴有 (3) 和/或 (4) 者即可确诊[6]。完成上述评估耗时仅需5 min或更少, 而诊断符合率较高。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谵妄在老年病人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同时也是骨折术后的高发并发症类型, 故而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例存在着较高的谵妄发生风险, 该类病人群体一旦于术后出现谵妄并发症, 则可能导致其并发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栓塞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明显上升, 对病人危害极大[7]。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并发术后谵妄的风险因素较多, 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谵妄实施防控管理十分必要。本研究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方式, 结果显示, 观察组病例干预后的负性情绪阳性率、严重疼痛发生率、睡眠时间减少率、谵妄发生率与住院总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干预效果较好。现讨论分析如下。
因突然发生的骨折所导致的自理不能状态, 疾病痛苦折磨及对经济与手术效果的担忧, 易使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因负性情绪而处于持续性强烈应激状态, 极易引发术后谵妄的出现[8]。而术后持续存在的疼痛作为一种伤害性应激源, 会加重原有的负性情绪程度, 轻易破坏已处于谵妄临界状态老年手术病例的平衡, 进而诱发谵妄[9]。嘈杂的休养环境、骨折疼痛及手术打击、医护操作干扰等, 则易使老年髋骨骨折病人出现严重睡眠紊乱, 导致谵妄高发[10], 故极有必要对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施以有效的情绪调理、疼痛与睡眠管理。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护理工作者, 在情绪调理、疼痛与睡眠管理方面均具备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在对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实施护理时, 不应满足于对骨折与手术护理常规的简单完成, 而应在情绪调理、疼痛与睡眠管理等护理优势项目上强化护理力度, 实施多维度护理, 方能切实发挥护理工作在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观察组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施以的以科学评估工具为基础, 以循证线索为支持, 以明晰护理目标为引导的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 使观察组病人的负性情绪阳性率、严重疼痛发生率和睡眠时间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观察组所接受的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负性情绪、疼痛以及睡眠紊乱3个术后谵妄高等级风险因素的发生几率, 故取得了良好的术后谵妄预防效果, 与对照组28.87%的谵妄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仅为17.48%。同时由于术后谵妄发生率的降低, 使观察组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因并发谵妄而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明显降低, 并发症的减少不仅可保护病人免受并发症之苦, 而且也可为病人的术后康复提供安全性保障, 使病人因术后的顺利康复而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 对老年髋周骨折手术病人施以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改善该类病人的负性情绪、睡眠障碍和疼痛程度, 降低该类病人出现术后谵妄的可能性, 缩短住院总耗时,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老年髋骨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谵妄防控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依照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 (142例) 与观察组 (143例) , 对照组接受常规髋部骨折手术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 对两组干预后负性情绪、疼痛、睡眠时间减少、谵妄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干预后的负性情绪阳性率、严重疼痛发生率、睡眠时间减少发生率、谵妄发生率、住院总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 。[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实施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 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睡眠障碍和疼痛程度, 降低病人出现术后谵妄的可能性, 缩短住院总耗时。
关键词:髋部骨折,谵妄,心理,疼痛,睡眠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循证护理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2, 10 (7A) :1746-1747.
[2]徐云.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5 (23) :63-64.
[3]张承华, 麻伟青, 杨云丽, 等.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l, 27 (5) :455-457.
[4]张佩霞, 郭秋, 张爱莲, 等.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谵妄影响[J].当代护士, 2014 (3) :77-78.
[5]窦东梅, 张永乐, 李瑞玲.不同术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2) :1088-1089.
[6]王瑞敏, 张静.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河北中医, 2014, 36 (12) :1088-1089.
[7]张巧玲, 刘雁红.老年人骨折术后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 (7) :1034-1035.
[8]徐晓洁.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1B) :144-145.
[9]陈瑞芳, 徐伟青.老年骨折术后出现谵妄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2 (4) :274-275.
肺癌患者心理特征分析与心理干预 篇11
【关键词】肺癌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环境污染、吸烟、工业化学物质的应用以及老龄性疾病等因素,使得癌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癌症患者的就医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态度、生活环境等与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关性。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影响下产生了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心理护理、心理疏导已成为整体护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心理护理、心理疏导是指整个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劝解、说明、诱导和亲人陪护等方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影响病人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珍惜生命,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2010年~2011年我科室共收住34例肺癌患者,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出现的症状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癌。
2 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恐惧心理肺癌确诊后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可因大量咯血、胸痛、呼吸困难而产生濒死的恐惧心理。
2.2 沮丧和抗药心理肺癌患者一旦确定最终诊断后,易产生沮丧情绪,开始拒绝治疗从而产生一种抗药心理。
2.3 讳疾忌医多数肺癌患者惧怕死亡,不能面对自己患癌症的事实,不愿意接受治疗。
2.4 忧郁心理忧郁症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相关研究表明,肺癌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2%,同时出现病情加重情况。
2.5 孤独感由于家人工作繁忙,很少探望,患者感到孤独无助。
3 心理干预
根据对34例肺癌患者进行心理特征观察与分析,我科室对不同患者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法,通过护患之间的沟通、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积极的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拉近了护患问的距离。
3.1 安慰、劝解法对抑郁心理的患者,应对其多加安慰和劝慰,同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照顾,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音乐、戏曲等方式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关心患者的疾苦,为患者排忧解难,提供优质的服务。
3.2 鼓励、赞扬法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受护士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3.3 举例、比较法对恐惧、沮丧和抗药心理的患者,应用举例、比较法效果较好。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向其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和治疗前后效果,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虑,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从而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重获康复的信心。
3.4 调整环境法
对老年患者来说,调床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入院时的床位空缺情况不同,住院期间常需调床,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4 体会
心理预防与干预 篇12
一、校园暴力的心理学因素
(一) 人口学变量与校园暴力行为
人口学变量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规律, 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将人口学变量引入校园暴力形成因素的研究, 是基于校园暴力的产生本身就是主客观因素的产物, 通过大量文献查阅, 笔者归纳出以下因素与校园暴力产生的相关性较高, 因此, 也确定了与校园暴力的形成有关的人口学变量。
性别。近年来国外有关研究表明, 男生的暴力行为比女生多, 而且在态度上, 男生的暴力倾向也比女生高。在量的方面, 男性少年犯远多于女性少年犯;在质的方面, 男性少年犯常属于暴力犯。
年级。希尔发现, 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罗伯特、史蒂夫和李瑟指出, 14~15岁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的比率最高。但是夏奥尔罗则认为, 年级越高的学生, 越有攻击性行为。
家庭结构。我国司法部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市18个少管所的6 495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表明, 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碎家庭。夏以玲研究指出, 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 其家庭是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的比例要高于一般少年。
家庭经济状况。马利克和戴维斯发现,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较容易产生打架、携带武器的行为。普利斯和阿法里特也指出, 在暴力程度高的学校内,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
学业成绩。许多研究均发现, 有偏差或暴力行为倾向的少年, 其学业成绩较差。
父母婚姻生活。有研究表明, 家庭婚姻生活和谐、婚姻状态较好、家庭氛围较好的家庭, 其子女发生暴力行为与偏差行为的情况较少, 也就是说, 父母婚姻状况越和谐, 子女越不易产生暴力行为。
(二) 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
1. 个人因素
一是暴力认知。格瑞和莱比认为, 个人对暴力的态度可能是影响个人会有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果改变个人对暴力的相关信念, 便可以降低攻击行为。琳达提出, 对社会情境的认知错误、认为他人的意图均有敌意, 与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关。二是情绪控制。赖朝辉研究发现, 由情绪所引发的困扰与中学生的偏差行为、与攻击行为成正相关。德芬巴希尔、欧汀、莱希和莫里斯则指出, 学生如果是表现出冲动、生气、低自我控制, 则较容易有暴力行为。三是自我概念。肖特和夏普耶以及劳希曼和道治提出了如下观点: (1) 不关心受害者的痛苦, 甚至以能控制他人而引以自豪; (2) 自我评价是负面的, 较少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意见, 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 而且会逃避与人接触的机会; (3) 易被他人排斥; (4) 较少用人际线索来诠释他人行为; (5) 趋于用敌意对他人行为作出归因; (6) 人际情境中, 较少恐惧与害怕, 较多愤怒; (7) 较少用口语的反应解决问题, 偏好用动作来应对; (8) 反社会倾向; (9) 功能性损伤。四是沟通技巧。贝蒂·布莱克和阿里斯研究发现, 有忧郁倾向的小孩的沟通能力较差, 也较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拒绝, 因此较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吴文琪研究发现, 当沟通技巧得分越高时, 在口语、物品或肢体暴力行为发生的频率越低。五是偏差行为。杰瑟发现, 喝酒、使用大麻、犯罪及性交是青少年的一组症候群。刘玲君研究指出, 中学生偏差行为和攻击行为成正相关。
2. 校园生活
一是学校管理。研究指出, 稳定、公平、一致的领导方式, 学生较少产生攻击行为;独裁式的领导与严厉的管教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攻击行为。贝克研究发现, 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是体罚时, 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 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二是师生关系。李煜阳指出, 师生互动情形越好, 学生的偏差行为越低。郑钧元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老师的负向评价与行为”“老师的关心”“老师的惩罚”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显著相关。三是学习适应。琳达和黄明明都认为,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 功课不佳, 在学校得不到鼓励, 连带促使犯罪及偏差行为的发生。李煜阳研究发现, 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 偏差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3. 交友与休闲
费根和韦克斯勒研究发现, 暴力性少年犯罪人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与家庭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有一定关系, 但暴力行为与少年犯罪人的同伴友谊相关更显著。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差, 越容易发生偏差行为;有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其同伴关系比无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差。
4. 家庭互动
一是家庭教育。弗雷瑟指出, 父母管教态度不一、使用打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约束、或与孩子互动时采用强制的方式, 均有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游福生等人均指出, 父母管教方式与子女暴力行为相关。二是亲情互动。李希曼和巴伦调查发现, 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异常行为有关。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表明, 生活在家庭关系和睦家庭中的中学生, 品德优良的占39.3%, 差的占7.3%;生活在家庭关系紧张家庭中的中学生, 品德优良的占33.3%, 较差的占33.3%。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中学校园暴力的继发因素多为学生应激行为, 因此, 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缓解心理危机, 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发生应该是有效的方式。
二、心理干预与学校暴力
(一) 关于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 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就是要对处于失衡状态的个体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防止精神崩溃, 使之尽快摆脱困境, 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在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中, 心理干预的重点在于预防。通过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和实践, 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暴力行为预防机制。通过心理干预, 使学生重建安全感和自信心, 学会关爱他人, 理解他人, 珍惜生命。
(二) 关于中学校园暴力干预策略的设想
学校建立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应政策, 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学校可以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改善校园环境、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等方面入手,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不断改善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专题训练, 有利于增强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和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不论从学生自评、互评, 还是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看, 受训学生的适应行为都有所增加, 非适应行为得到减少, 尤其是在攻击性行为上明显减少, 而且在“主动”和“互惠”的适应行为上都有明显的增加。说明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行为的改善,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心理干预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的应用
基于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干预要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三管齐下才会有积极的效果, 因此, 应主要对学校政策、教师训练、学生行为改变等策略, 进行校园暴力行为干预。
(一) 预防校园暴力的学校政策
学校管理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对学校的干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相应政策, 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因此, 校园暴力的预防策略应将教师的行为列入首要考虑条件。为了帮助教师学习增进师生关系的技巧, 学校除了能主动提供训练计划之外, 更要在校园里建立咨询网络, 以便随时为教师提供协助。而教师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 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 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
2. 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
人际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 学生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纷争的情形。首先, 要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是否将对他造成不利的后果;其次, 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化解纠纷, 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意间挑起他人愤怒的情绪等。同时为了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还要让学生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受援的个人或单位。
3. 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相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生活背景, 并以此判断学校的行政措施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是否能取得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 形成教育的合力,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改善校园活动空间
事实上,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空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性。都市里的学校往往由于场地狭小, 容易造成建筑物设计上的不当, 客观上容易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如学生在楼梯与走廊上因人数众多而发生推挤、学校的扩音器不时对学生发出的呼喊声、有学生在人来人往处受罚、校园里墙壁色彩过度强烈等, 都容易使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在校园里, 制造视觉上、心理上愉悦的感受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忍受程度, 从而降低暴力的发生。
5. 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行为专业咨询服务
协助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了解, 另一方面也将为家长在亲子关系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学校教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长久的维持, 学校可以将家长纳入教育团队, 帮助家长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样, 不仅可以共同处理已发生的问题事件, 更可以达到预防暴力的目标。
6. 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
社区和学校关系密切, 彼此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整合双方资源。学校工作者要确认社区的可用教育资源, 善加利用, 以利达成学校教育的目的;而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 则要了解并利用学校资源, 协助社区整体发展。二是视对方为工作伙伴。社区与学校工作者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即确认社区、学校共同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例如学校学生发生恐吓勒索事件, 势必牵涉到学生在校外游荡的行为, 牵涉到不良书刊或场所等方面的问题, 社区和学校应该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 一起制定校园内外防范的措施和事后的处理策略。三是视对方为服务对象。学校和社区都将对方视为服务的对象, 加强协作, 形成合力, 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 主动参加社区活动, 甚至提供资源来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有利于发展亲子关系的教育理念;主动发掘社区优秀居民或优秀校友,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结合社区力量消除诱导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社区因素, 协助家长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运用公益社团及相关机构, 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通过家长会或地区性活动, 开展亲职教育, 强化家庭功能;利用社区的人力和财力, 为困难家庭提供服务, 如课后学业辅导、休闲辅导和心理辅导等。
(二) 关于教师预防技能培训策略
教师在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中,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 并予以及时的制止, 就可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而且, 当校园暴力一旦发生时, 如果教师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妥善的处理, 就能及时化解冲突, 减少校园暴力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教师的工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教师无法用充分的耐心去接纳学生, 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缺乏有效的策略, 对学生难以提供有效的援助。因此, 加强教师处理暴力行为事件能力的训练, 是减少校园暴力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为此, 可以采用教师工作坊的形式,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反馈、讨论、案例分析等, 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训练, 以提高教师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三) 关于学生行为改变策略
将有攻击倾向或已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集中起来, 进行团体辅导, 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之后, 再由接受过训练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维持适当的行为信念, 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 最终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进行团体训练前, 要与受训学生的班主任交谈, 了解学生违反校规等背景资料, 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心理预防与干预】推荐阅读: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10-1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05-11
自杀的心理与预防论文09-13
危机预防与干预10-05
心理预防体系05-31
心理预防及康复论文08-07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10-03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08-16
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论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