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选择

2024-05-15

课文选择(共3篇)

课文选择 篇1

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 课文的面貌决定着一套教科书的整体面貌。选文质量的高低, 也就直接决定了一套教材的编写质量。

一.课文的选择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材料, 课文的选择首先要为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服务, 即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长期从事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具体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语文教材选文的三条标准:思想内容健康, 语言文字规范, 适合教学。

从教育部历次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 可以看出语文教科书在选文上的时代特点。如,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选材标准”指出:

“课文必须是范文, 要求文质兼美, 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 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入选的文章, 一般应该是素有定评的, 脍炙人口的, 特别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的。”

“选用的现代政治论文, ……在语言文字方面又可作为学习典范的。”“古人的作品, 应当尽量多选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都好的;其次, 也可以选内容无害而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至于思想内容稍有消极因素而艺术水平很高, 足以作为学习借鉴的, 也可以选一点。”

“课文的语言文字必须合乎规范。入选的文章, 除了经典著作、党的文件和早有定评的名作以外,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作适当的加工或改写。”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 “突出政治”就成了语文教材选文的首要标准。如, 1978《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课文的选取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 “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 要求“政治和艺术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学生学思想、学写作的光辉典范, 要根据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精心选取。

入选的课文应当思想内容好, 语言文字好, 适合教学……

课文的语言要合乎规范, 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 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古代作品, 在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上要足为学习的借鉴。外国作品的译文要力求保持原著风格, 并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

“十年文革”结束以后, “突出政治”的色彩逐渐淡化。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文章。……语言文字好。入选的现代作品, 语言文字要合乎规范, 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入选的古代作品, 应是有定评的名篇, 文字比较平易。入选的外国作品, 译文要在保持原著风格的同时, 力求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

进入新时期, 工具性和人文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 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

可见, 在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文标准中, “思想内容健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时代的印记比较明显, 而“语言文字规范”和“适合教学”的要求却是一直坚持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一生所编语文教材多达二三十部。他有一个观点,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最好由教材编者自己撰写。他在晚年曾回忆说:“在儿童文学方面, 我还做过一件比较大的工作。在1932年, 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 初小8册, 高小4册, 一共12册, 四百来篇课文, 形式与内容都很庞杂, 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 另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 总之, 没有一篇是现成的, 是抄来的。”但是, 要编者自己创作课文, 恐怕只有像叶老这样的大家才能做得到, 一般教科书的编写者却很难做到。所以, 语文教科书的课文主要还是靠选编现成的文章。

叶老指出, 教科书“编辑的成功与否自然要看选材的得当不得当”。那么,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苑里选出合适的课文呢?叶老1962年在写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信中说:

我尝谓凡选文必不宜如我苏人所谓“拉在篮里就是菜”。选文之际, 眼光宜有异于随便浏览, 必反复讽诵, 潜心领会, 质文兼顾, 毫不含糊。其拟以入选者, 应为心焉好之, 确认为堪以示学生之文篇。苟编者并不好之, 其何能令教师好之而乐教之, 学生好之而乐诵之乎?其理至著明也。初入选之文篇, 经共同研讨, 或终于不入选。然初选之顷, 万不宜草草从事, 可断言也。

我人选文, 似当坚持一义, 非欲凑成一册篇数足够之汇编, 而欲一册之中无篇不精, 咸为学生营养之资也。请诸公观之, 此义何如?

吾人首须措意者, 所选为语文教材, 务求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 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 绝不问其文出自何人, 流行若何, 而唯以文质兼美为准。

叶老这段话, 指出了语文教科书选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坚持“文质兼美”的选文原则。即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两方面来衡量, “毫不含糊”。既不“唯名主义”, 以作者的名气决定取舍, 也不盲从市场, 看是否流行, 而是看文章本身是否“堪为模式, 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

2.坚持精选的原则。选文时, 编者必须具有衡文的眼光, 同时又肯下“反复讽诵, 潜心领会”的功夫, 精心挑选, 决不能“拉在篮里就是菜”, 甚至要求一册之内, “无篇不精”, 这是一个高难度的要求。

3.所选出来的文章, 编者自己要喜欢, 也就是说, 首先要能打动教材的编者, 使编者“心焉好之, 确认为堪以示学生之文篇”。如果编者自己都不喜欢, 也就不可能让教师“好之而乐教之”, 学生“好之而乐诵之”。

1961年7月1日, 周扬对高等学校外语教材编审组部分同志发表谈话, 也提出了如下一些观点:语文教学还是要把语文搞好。语文不大能够配合当前政治, 因为政治经常变化, 因此不要选太配合当前政治的文章。可以选一些历史性和社会知识方面的东西。课文要解决语言基础知识的问题, 课文的目的不要太多, 太多就不好搞了。课文要选些稳定的课文。

他的这些观点也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二.课文的加工

课文初步选定以后, 并不是“拉在篮里就是菜”, 还要对拟选篇目从语言文字上进行必要的加工修改, 这也是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写的一个优良传统。1949年以前, 开明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国文教材就是这样做的。如《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序》说:

“既称读本, 文字形式上应该相当的完整, 所选文篇如有疏漏之处, 我们都加上修润的工夫。这是要请各位作者原谅的, ……”

中华书局《新编初中国文·编辑大意》:

“本书所采用之课文, 遇有篇幅过长及初学难解之处, 间有删节或改动处, 期合学科教学之用。”

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课本》的《编辑大意》中说:

“我们选的课文大都加了点修润工夫:有些材料从长篇作品里节选, 前后接榫的地方不得不稍稍变动一下;有些材料一部分的句法和词汇跟口语距离太远, 不得不改换一个说法。……我们修改的课文, 有商得原作者同意的, 也有因为不知道原作者的通讯地址, 没有征求同意的。这是要请各位作者原谅的。”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四“选材标准”中指出:

“课文的语言文字必须合乎规范。入选的文章, 除了经典著作和早有定评的作品以外,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作适当的加工或改写。”

在过去那个特定时期, 领袖人物和鲁迅的文章被认为是经典, 不能随便修改。如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原文写作“那”, 按《简化字总表》, 应该用“哪”, 不少师生给编者写信, 指出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 应该使用现代汉语的规范写法。人教社曾通过教育部专门向中央有关部门打报告, 才得以修改。

据刘国正先生介绍, “叶老自己对课文的文字加工, 极为严肃, 极为精细, 从事这项工作的编者无不深受感动。回想那些年, 叶老审阅初选的课文, 都逐字逐句推敲, 详尽地提出修改意见。……还有一些课文, 是在叶老亲自主持下加工、改写或编写的。我记得的, 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凡卡》《最后一课》等。以《最后一课》为例。叶老召集三方面的人共同修改。一是语文编辑室的负责人和主要编辑, 二是老北京, 熟悉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同志, 三是通晓法文的同志。把法文的原本和汉语的译本都摆出来, 逐字逐句地推敲, 最后由叶老裁定。一篇课文往往要修改好几天。经过这样加工的课文, 文字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叶老自己写东西也是虚怀若谷, 从谏如流, 也常常请一些同志在一起逐字逐句地推敲。他的童话《蚕儿和蚂蚁》, 因为有一位同志提出普通话里只说‘蚕’不说‘蚕儿’, 他就删去了‘儿’字, 成为现在的题目《蚕和蚂蚁》。” (《叶圣陶关于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论述》)

对语文教材课文的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原文有疏漏

叶圣陶:“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 期文质兼美, 则文中疏漏之处, 自当为之修补润色。” (16-157)

如, 一位著名学者的一篇文章《世界散文精华序》曾被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 有教师反映, 文中有几处论述不严密, 后来就被换掉。

2.根据口语实际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1956年即被选入初中文学课本, 并且作为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这篇作品原题作“天上的市街”。在使用的过程中, 有教师给编辑部来信, 认为“市街”生僻, 人们口头上谁也不那么说, 不如改成“街市”。当时叶老指示, 让编辑部把这位教师的来信转给郭沫若先生定夺。郭老很快就回信, 表示同意这位教师的意见, 从此, 教科书中就成为“天上的街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一辈学者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

3.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 长篇作品往往需节选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雷雨》节选自曹禺的剧本《雷雨》。为了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 需要对原文进行节选。

4.改写

《看云识天气》《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谈到对选文的加工, 叶老说:

“选定之文, 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 非过为挑剔, 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 其于文质兼美, 则文中疏漏之处, 自当为之修补润色。固陋之作者或将不快, 明达之作者宜必乐承。加工之事, 良非易为。必反复讽诵, 熟谙作者之思路, 深味作者之意旨, 然后能辨其所长所短, 然后能就其所短者而加工焉。他则作者文笔, 各有风裁, 我人加工, 宜适应其风裁, 不宜出之以己之风裁, 致使全篇失其调谐。总之, 欲求加工得当, 必深知读书为文之甘苦, 愿与诸公共勉之矣。”

这里, 叶老提出对课文进行加工的具体要求。

1.要明确修改标准

即主要是以“语言文字规范”作为加工修改的标准, “用词力求正确, 造句力求精密, 务期与标准语相吻合, 堪为儿童说话作文的模范”。 (16-17)

2.态度要严肃审慎

因为“加工之事, 良非易为”, 必须“就其所短而加工焉”, 而不能把“所长”当作“所短”而乱改一气。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反复讽诵, 熟谙作者之思路, 深味作者之意旨, 然后能辨其所长所短” (16-158) , “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能放过 (16-148) ”。

3.熟悉作者的行文风格

“每个作者在行文时, 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教材编者在对课文进行加工时, 必须熟悉作者的行文风格, 不能信由自己的行文风格横加删改。“作者文笔, 各有风裁, 我人加工, 宜适应其风裁, 不宜出之以己之风裁, 致使全篇失其调谐。 (16-158) ”

在20世纪50年代, 参与语文教材编写的叶圣陶、吕叔湘、吴伯箫、隋树森、张志公等先生, 本身就是著名的文学家或语言学家, 所以绝大多数作家, 对教科书编者修改他们的文章表示理解、同意, 有的甚至表示感谢, 如郭沫苦、茅盾、秦牧、杨朔、碧野等, 是所谓“明达之作者”;但也有“固陋之作者或将不快”的现象,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保护法》颁布以后, 人们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增强了, 加上编者的水平问题, 使选文的加工更加复杂了。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刘国正《叶圣陶关于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论述》, 《刘征文集》第一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 开明出版社1998年版。

课文选择 篇2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写作导引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并不神秘,下面这些话我们经常说,其实就是抒情。

“这片月季花真漂亮啊!”

“我有好几年没见到爷爷了,真想他呀!”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比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这几句诗就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敬仰、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除了直接抒情以外,作者的情感也往往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例如《土地的誓言》: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许多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斑斓多姿,我们读起来,很容易就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炽热爱恋。这是间接抒发情感的好例子。

写作实践

一片段作文。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二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家乡,爱祖国„„试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先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仔细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情。

2.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的感情,页可以在写景、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不够动人,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

三每个人可能都有烦恼,每个烦恼也许都有一段小故事。试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在班级里表现得还不错,但总得不到老师表扬;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是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烦恼的事、为什么烦恼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课文选择 篇3

从“教什么”的视角来看,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首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低水平的教师, 只会照本宣科, 看到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高水平的教师, 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在教教材中显性知识的同时, 能挖掘出其背后的隐性知识, 教一些别人教不出来的内容, 那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什么呢?

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叶老的话明确地点出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精读是略读的基础, 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和延伸, 它们都是阅读的方法和要求, 虽然各自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但就教学而言一样重要。对于这类课文的教材处理, 即“教什么”, 经过多年观察发现, 有的老师上得过详细, 费时不讨好。有的老师教学内容处理得过于简单, 过分挖掘和延伸拓展。其实对于略读课文的教材处理, 可以从学段特点、单元训练重点等方面出发, 从生字教学、内容取舍、学法教学的角度设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下面通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下的略读课文《牧场之国》、五下的略读课文《刷子李》的教学实践, 来谈几点体会。

一紧扣文前提示, 凸显教学重点

根据教材编写的要求, 略读课文安排的课时为一课时, 这是有依据的, 可以让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快速找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 明确“教什么”, 从而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小循环的教学整体, 更好地发挥阅读训练、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 这段提示语有两大作用:一是帮助教师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二是教师可以通过提示语推测出精读课文教学重点的重要依据, 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更趋一致, 联系更加紧密。

例如《刷子李》的课前提示语生动活泼, 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性, 同时还明确提出了阅读要求。围绕这个提示语,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首先回顾写法。“同学们,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大家回顾一下, 描写人物的方法都有哪些?”接着让学生浏览提示语, 明确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小结本课的教学重点: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作家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然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概括的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 用横线画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句子, 并作简单批注。最后出示表格, 让学生学会自学课文, 完成学习单上的表格。

依托提示语, 有利于我们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 达到略读课文教学的高效, 有所侧重必有所舍弃,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迅速、准确地把握略读课文的学习重点, 明确了本课“学什么”。

二巧抓生字教学, 处理有针对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生字教学应该贯穿于小学学习的整个阶段。有的老师以为生字教学应该在精读课文中仔细教、扎实教, 略读课文可以略过。其实不然, 略读课文的生字教学自有需要侧重的地方。以《牧场之国》为例, 针对本课中的词语, 有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从字理入手, 紧扣题眼。

片段一:1.课件展示“牧”的字理图, 同学们, 你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牛羊成群)

★从字音入手, 读通课文。

片段二:1.刚才同学们大声地朗读了课文, 老师发现有两个词, 你们读准了吗?

(出示模样, 膘肥体壮)

2.谁来读一读, 你能读出“模”的另一个读音吗?

3. 将这两个词语放入句子中, 你们会读吗?

4. 指导学生读, 什么是“膘肥体壮”?谁来描述一下。

5. 师:你懂得真多, 请看图片——辽阔碧绿的草原上, 有一群膘肥体壮的牛羊, 这一切, 让你想说什么?

6. 就是如此的膘肥体壮, 让我们感受到牛羊王国的快乐。

这两个片段的处理, 没有掉入像精读课文那样的进行分析、练写的框框, 而是去繁就简, 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第二学段中容易出现的字词错误进行点破, 再反刍到对文本的领悟, 事半功倍。

三妙解内容教学, 过程体现方法性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十分深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想, 略读教学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的天地。略读课文作为一个单元主题的延伸, 再做处理时, 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 才能达到让孩子自发思考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些同样指明了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 略读能力能够更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 略读比精读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略读课文是孩子运用所学会的阅读知识, 利用阅读期待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好材料, 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途径。

以《刷子李》为例, 本文篇幅虽长, 却处处有亮点, 有学习点。如果按精读课文的方法, 每个点都舍不得丢, 每个点都想讲足讲透, 那么三个课时都讲不完。芝麻和西瓜如何进行取舍呢?什么是芝麻?什么又是西瓜?我觉得要先从三点来分析:第一点, 本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如同散落在文中的珍珠, 需要老师将其一一拾起, 串成一条珍珠项链, 熠熠生辉。第二点, 本课的文章结构安排是独具匠心的, 冯老爷爷为了凸显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采取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是五年段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第三点, 本文有很多词语的使用非常精彩, “悠然摆来, 悠然摆去”“天衣无缝”等, 取舍得当, 可以达到一点就破的效果。针对以上分析, 可以这样进行设计。

1.从动作描写中体会

出示内容: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 悠然摆去, 如同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 每一摆刷, 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 极是好听。教师提问: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做一做这个动作。你能边做这个动作边读吗?在学生思想交流后, 请全班同学一起来做动作, 紧接着提问:此时刷子李在你的眼里还只是一名粉刷匠吗?读着读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位……

2.从点睛之语中感悟

出示内容:啪啪声里, 一道道浆, 衔接得天衣无缝, 刷过去的墙面, 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师:天衣无缝是什么意思? (一个“天衣无缝”, 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 质量很高。效果真奇呀!)

师:读到这, 你感受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了吗?谁来夸夸他。

当然一篇好的文本, 它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点肯定不只一处。在设计时, 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 当然也不能特立独行和精读课文、本组训练重点风马牛不相及。在品味、积累文本语言的同时, 我们也要适时地设计, 去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以更开放的形式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

四找准拓展延伸方向, 选择要慎重

叶圣陶先生说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比, 就课文扩展方面来说, 略读课文将更开放。”正因为这一“开放”特性, 使教师们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略读课文到底要“教什么, 怎么教, 教到什么程度”是摆在一线语文教师面前比较困惑的问题, 迫切需要解决。略读课文自身的教材特点决定了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但是发现有很多老师选择的材料过于随意, 没有充分考虑本课的单元训练点。其实, 拓展延伸做得好, 就如余音绕梁, 能够达到影响深远的效果。还是以《刷子李》为例: (1) 谈收获, 总结方法。学了这篇课文, 你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又有了怎样的新认识?学生交流。 (2) 运用方法, 自学片段《泥人张》。学生读短文并完成相关练习。 (3) 交流:泥人张技艺高超在哪?作家是怎样写出来的?

五充分考虑学段特点, 设计要有切合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个学段的要求是明确的, 任何类型的课文都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量、生活经验。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防止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 达不到教学效果的情况。

略读课文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 对略读课文的全面把握和采取相对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新课程教学实施中至关重要, 西瓜和芝麻的选择——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侧重点的取舍, 即“教什么”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摘要:略读课文的教材处理即“教什么”的选择一直存在着误区, 笔者认为应该从学段特点、单元训练重点等方面出发, 从生字教学、内容教学、学法教学的角度设计。本文通过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下的一篇略读课文《牧场之国》、五下的一篇略读课文《刷子李》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什么,不同角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死记下一篇:医德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