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论文

2024-06-26

中国方言论文(共12篇)

中国方言论文 篇1

汉语和韩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 拼音和韩语在音节的大体结构上却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比如, 汉语拼音由声母+韵母两部分组成, 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韵母主要由元音和元音与一部分辅音的组合构成。韩语由子音 (即辅音) +母音 (即元音) + (子音) 组成。所以在语音教学中, 中国学生很习惯汉语拼音声韵相拼的规则。但是在音素的具体形态、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导致中国学生经常有意无意地用母语的近似音来代替韩语拼音, 从而造成较难纠正的发音偏误。而这, 由于其自身所带的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韩语的词汇包括本国语词汇和外来词。外来词基本上是来自汉语里的词汇, 并且汉字词汇所占的比例相当高, 韩语词汇系统中, 源于汉语的汉字词至今仍占一半以上的比例。一方面, 由于韩语词汇中很多汉字词和汉语词汇在用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中国学生一开始学习韩语是比较容易的。但另一方面, 韩语中大量的汉字词有时反而会给中国学生学习韩语带来障碍。韩语汉字词中的“同”是中国人在学习韩语词汇时的先天优势, 在学习中起到正迁移作用。“异”则起到负迁移作用, 是中国人学习韩语词汇时的困难所在。虽然作为汉字词的韩语在意思上可能会与汉语原来的意思有多关联, 但是发音却不尽相同,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学生的韩语语音的学习。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相对于南方的同学, 北方的同学更难以掌握好韩语的发音, 而来自山东以及周边地区的同学更显得突出。在我们对调查对象的采访中我们发现, 山东学生普遍在“ㅅ”“ㅈ”“ㅊ”三个音以及韩语收音上存在最多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以及拜访老师, 我们得知, 在南方方言中保留古代音比较多, 相对于北方方言, 南方方言韵母更加复杂, 跟韩语发音很相似。而且南方方言区中部分地区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喉塞音及短促音, 与韩语发音中的收音比较相似, 关于这个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 受方言影响比较严重的同学可以多向来自南方发音比较好的同学请教方法。

在我们初步对课题进行调查时, 我们本以为方言在影响同学们学习韩语发音的因素占的比率是最大的。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进行, 我们发现, 除了受方言影响, 调查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天赋以及后天努力也很重要。虽然天赋能决定一个人学习外国语语音的起点, 但是后天努力却是能否纠正发音的关键。

那么, 中国学生在初学韩国语时是怎样学习的呢?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 他们会用汉语拼音标注韩语音符进行记忆和学习。这也表明了汉语对韩语语音的影响, 然而来自不同区域的中国学生带有不同的方言, 他们自身的母语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的韩语语音学习。

在调研的过程中, 我们一直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分别采访了来自南北方言区的几位同学, 通过采访, 我们发现在韩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 方言的正负迁移作用共同存在并作用于其中, 相对于北方同学, 来自南方的同学, 特别是湘方言区和闽浙方言区的同学更易于接受韩语的的发音, 此外, 同时在北方方言区的不同区域在韩语语音习得上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我们还走访了山东大学韩国学院张晓娜、郑燕等多位韩国语专业老师以及国际交流学院的尹海良老师。学生汉语说的水平的确影响到了他们的韩语语音学习 (这与我们的前期调查也相对吻合) 。北方方言的变化较快, 而南方方言相对而言变化比较缓慢, 在南方方言中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的因素, 而韩国语中的很多词汇句法都是从古汉语中演变来的, 因而说南方方言的相对稳定性保持了它与韩语发音的相似性, 这也就可以说明和解释为什么在南方方言区, 特别是湘方言区、闽浙方言区的同学们在韩语语音习得上更有发挥的潜力优势。

在实际的语音教学中, 也需要老师因势利导, 避易就难,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发音问题。

摘要:发音, 韩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难倒了很多中国初学者, 其中方言对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干扰, 发音问题往往无法得到及时彻底的纠正, 从而造成语音习得的“化石化”现象。我们选取中国南北方言差异这一角度, 通过研究个例, 定量分析, 并结合当前韩语语音教学的实际, 找到中国学生在韩语语音习得上存在的问题, 进行定性分析, 找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经过分析整理, 总结出南北方言差异对中国学生韩语语音习得的影响所在。

关键词:方言差异,韩语,语音习得

参考文献

[1]靳葆强.《韩汉》语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J].黑河学刊.2009 (02) .

[2]文钟哲.韩国语字母发音和汉语拼音的比较研究[J]辽宁财专学报.2004 (03) .

[3]齐琳.韩语元音与韩语韵母的语音对比级汉语语音教学方法探讨[J]文学教育 (中) .2010 (02) .

[4]童晓玲.提高韩语初学者口语水平的有效方法[J].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09 (06) .

[5]陈艳敏.汉韩辅音系统对比及韩语语音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02) .

中国方言论文 篇2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日前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但近几年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有分析指出,政府在过去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方言的流失,但令人尴尬的是,那些身处农村地区的民众在逐渐失去自己方言的同时,并没有学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新华社引述李宇明的话说,方言的流失是汉语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此外,不少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满语、赫哲语、土家语等正濒临消亡,“目前中国会说满语的人已经不到一百人”。

“与此同时,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受强势语言的影响,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与教育受到了极大冲击。”李宇明说,“必须正确处理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要想走向世界离不开外语,但中国人更离不开自己的母语,爱母语就是爱国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消失了,它所承载的文化也就消失了。

有分析指出,方言的消失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在过去大力推广普通话普及工作,并将普通话作为语言教育的标准有关。但令人尴尬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村地区的民众在遭受方言流失同时,还要面对另外一种现实:他们要锻炼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偶。如此一来,方言原本狭窄的生存空间就被挤压地所剩无几。

教育部对五十万中国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中仅有53%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进行“有效交流”,城市地区有66%的居民能说流利的普通话。由于电视的普及,大多数年轻中国人都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教育部的调查表明,15-29年龄段的中国年轻人共有70%可以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而60-69年龄段的中国人只有31%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该调查还显示,有57%的中国男人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而能说比较标准普通话的女人为49%。尽管中国方言众多,但是书写方式都是相同的。

为促进母语和多语言的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决定将每年的2月21日确定为“国际母语日”,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母语文化的现状,推动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发展。各地两会代表提出拯救方言 专家:方言流失是正常现象

中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著名学者胡适曾经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胡适的愿望不能成真,但关于方言,一个最常用的动词,可能就是:拯救。这两天,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很多人提议保护地方方言。比如,北京市有政协委员提议,在公立幼儿园开设北京方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加入选学科目“北京乡土地理”,来保护北京独有的文化。再比如,上海人大代表书面建议,建设上海方言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上海方言。今年7岁的小轩是土生土长的福建泉州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对闽南语却是“不会说,连听也是一知半解”。从小只说普通话、发音标准、没有“地瓜腔”,像小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今年,泉州市政协委员黄晓良就在政协会议上指出,现在的普通话教学方式让方言失语现象越来越严重。黄晓良:因为现在有一个社会现象是比较让人担忧的,作为闽南的家庭,现在小孩特别是低龄化的小孩,就开始不大让讲闽南话,学校也都没讲。这里面是有一个误区,这个观念是要被纠正的,就是说小孩如果从小讲闽南语,就会影响普通话的发音,这严重是个误区。这种应该讲是地方方言,这前头都是存在的,不只闽南话,地方方言的失遗现在是日趋严重。今年,提出类似建议的不仅仅是泉州的黄晓良委员,北京的政协委员万建中也在微博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在公立幼儿园配置北京话的教师,儿童每周上一节北京话的课程。上海人大代表朱云仙更是提议,要建设实体和虚拟的上海方言博物馆,以保护和传承好上海方言。但是,面对代表委员们对方言流失的恐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杨宏山却认为:方言的流失本就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社会现象。杨宏山: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方言的使用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这本身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一下子提出来要保护方言,听起来是有点危言耸听,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方言这种东西是不需要政府加以保护的,因为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语言没有他的价值了,都不选择使用了,那么我们知道,语言也有它的生和死的问题,这个本身是一种社会的选择,不能说社会中某一种东西一减少,我们动辄就需要政府来进行保护,实际上这样一种思维,本身也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简单的理解。但是在泉州政协委员黄晓良看来,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他恐慌的是随着方言而一起消失的地域文化。黄晓良:语言的东西其实是一种言传身教,如果作为闽南人,以后经过子孙几代人,如果闽南话都说不好也听不好,那么对闽南文化的传承就很令人担忧了。大家其实很清楚,闽南话其实保存着我们古汉语的很多韵律,唐诗什么你如果用闽南语来诵吟,那个是非常有韵律的,像南音、梨园戏、高甲戏,这些都需要用闽南话来传承。不少代表委员都提议,不但要保护方言,还要将各地的乡土地理和风土人情列入保护范围,并且加入到学校的课程当中。对此,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刘丹青认为,可以在不影响普通话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放开本地方言的兴趣教学。刘丹青:目前的这个中国的大城市普遍就存在校园里面不让在课间、课外说方言,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太严厉了一点,教学语言我们在目前这样一个人员大流通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我们还是要照顾到全国范围内,很多方言区之间的人的交流,为了本地方言的传承,专门另外的开设一些,比如说不纳入学分的或者凭兴趣的一些课程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是在不影响教学语言,基本上是用普通话的大原则下是不违背的,但是课外来说也还是应当适当的放宽一点,但这个关系处理好也是需要技巧的。

新华调查:方言需要从娃娃抓起“拯救”吗?

在公立幼儿园配置北京话教师”“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闽南方言课程”„„最近陆续召开的部分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于“保护方言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吁不绝于耳。

随着人口的流动、社会的多元化以及普通话的推广,一些方言日渐式微,由此引发的“拯救方言”的倡议和行动浮出水面。有关专家指出,部分方言的衰退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非“势不两立”,应在坚持推广和规范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倡导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对方言及其背后的地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

方言,渐成“逐渐消逝的声音”?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建议,在公立幼儿园配置北京话的教师,儿童每周上一节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选学科目北京乡土地理;在各层次考试包括高考命题中,有意识地增加方言方面的题目。“作为北京人,我不想等自己老了,看到年轻人已不知北京话为何物。”万建中说。

无独有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提交了一份《以歌谣为载体采集保护、抢救整理北京地方语言》的提案。鲁景超告诉记者:“我是一个老北京,在胡同里长大。最近,我在一个电视剧中听到一个小孩儿唱老北京的儿歌,我一下子热泪盈眶,好像儿时的记忆重现眼前。”

鲁景超说:“方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是一块土壤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浓缩,但现在真正说老北京话的人太少了。如果那么多方言都消失的话,我们的语言就太单调了。”

蒋玉辉夫妇分别是山东威海人和浙江温州人,12年前,两人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结婚并有了孩子。别看一家三口都是北京户籍,却没人会说北京话。蒋玉辉告诉记者,在这种家庭语境中成长,孩子自然也是普通话,与他们分隔两地的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每次用家乡话进行交流时,孩子一概是听不太懂,“语言不便,想亲近些都不容易,看到老人情绪低落,我也很无奈。”

方言虽亲切,普通话更重要对于代表委员们力挺方言的呼吁引发社会热议。有观点认为,文化始终是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融合步伐的加快,地域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流失,一种方言一旦失去交流工具的功能,必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实际上,语言的消失是世界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信息显示,在目前存世的6000多种语言中,有近2500种属于濒危语言,其中超过200种语言会在50年内灭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统计,中国56个民族使用着大约80种语言,仅汉语就又分成七大方言、数十种次方言与无数种土语。但多种语言、多种方言也成为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规定其为国家公务用语、教育教学用语和广播电视基本用语。

与此同时,方言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实际上,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普通话与方言“争地盘”的现象并不少见。2010年广州亚运会召开之前,广州市政协便提出提案,为给亚运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建议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随即引起社会热议。

也有网友认为,留住方言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当今时代过分推广方言则稍显狭隘。有网民尖锐地指出:“过分强调方言的保护,违背了宪法的精神,也会增加市场交易成本,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专家:方言保护需科学切勿乱“进校园”针对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问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普通话和方言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普通话在全国通用,方言在方言区使用,二者各自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满足不同层面的要求。对待一些濒危的方言,还应该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和保存。

“今后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广普通话,这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要对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进行‘科学保护’。”鲁景超说,抢救、整理和保护各民族语言和方言势在必行,通过抢救手段把那些语言用声音的形式留存给后人。

据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8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调查收集当代中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实态和有声语料,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论中国朝鲜民族的方言 篇3

【关键词】朝鲜民族语言 朝鲜民族六种方言 朝鲜民族原住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15-01

语言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中国朝鲜民族的语言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变化,其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朝鲜民族语言主要以语音、语法、词汇来构成。朝鲜民族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上面。由于历史原因,地域的差异,朝鲜半岛逐渐形成了六种方言,而且沿用至今。中国的朝鲜民族是半岛朝鲜族的后裔,语言当然沿用了六种方言,但是在中国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这种方言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浅析一下笔者的观点。

中国朝鲜族的语言没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朝鲜半岛有八道(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有六种方言(西北方言—平安南北道及慈江道话,东北方言—咸镜南北道及两江道话,中部方言—黄海南北道、忠清南北道、京畿道、江原道话 ,西南方言—全罗南北道话,东南方言—庆尚南北道话,济州方言—济州岛话)。由于历史的原因半岛分裂以后各自建立不同的国家,但是目前朝鲜半岛的朝鲜民族还延续着朝鲜民族所固有的本土化的方言,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而中国的朝鲜族则不然。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半岛朝鲜族大量迁入到中国。从1885年,正式成为中国“公民”。“清朝确定把图们江长700里,宽40~50里的地域作为朝鲜开垦民的‘专门开垦区,并在曾设立的和龙峪、光霁峪和西步江等通商局内新设越江局,以管理朝鲜移住民(在南满东边道地区比延边还早)”。1889年,吉林将军长顺指示“韩民愿去者听其自便,愿留者剃发易服,与华民一律编籍为氓,垦地按年纳租”从此时朝鲜民族取得了居住东北的合法权利,在政治上已开始作为中国人享有土地所有权,清政府也把朝鲜族开垦民看作清朝臣民进行统治。中国的朝鲜族迁来以后,基本上仍以村为单位按道别聚居在一起, 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原住地的方言特点。随着与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深入,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演变之后,朝鲜民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六种方言所固有的本土化的词汇基本消失。

20世纪20~30年代迁来的第一代移民已经很少了,虽然他们的言语影响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但是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当中朝鲜民族所固有的本土化的方言,随着第一代移住民的消失而慢慢淡化,并逐渐趋于消失。比如:“来”的词汇在六种方言的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而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常用的“来”的词汇趋于统一化、标准化,不用本土化(原住民)的表达方式。目前散居在中国各地的朝鲜民族几乎都是他们的后裔,这些人基本不会朝鲜半岛原住地的方言。而这些方言在中国只能在小说或者教科书上看到了。那么有些人就问,难道现在中国朝鲜民族的语言不是朝鲜民族的方言?是朝鲜民族的方言,这是无法否认的,中国朝鲜民族现用的语音、语法、词汇是朝鲜民族通用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朝鲜民族语言在朝鲜半岛之外的延续,不同点就是朝鲜半岛的六种方言所固有的词汇已基本消失。

二、中国朝鲜族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笔者认为形成了不同于六种方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音。朝鲜族大量迁入中国的时候基本上按道别聚居在一起,但中国毕竟不是朝鲜半岛,不可能像朝鲜半岛的八道一样分的非常清楚,而且伪满时期日帝为把东北变成侵略中国和对苏战争的兵站基地,通过强迫和欺骗的手段对朝鲜族实施“集团移民”,这些强制移民的朝鲜人也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住自己想住的地方。由此形成了八道之间杂居的局面。对此,笔者提供的材料是:1)延边地区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图们、珲春、按图、龙井、延吉、敦化等市以及周边的乡村);2)吉林地区的西南方言和东南方言(蛟河、永吉、吉林、磐石、舒兰等市以及周边乡村)黑龙江省南部地区的西南方言和东南方言(五常、尚志,哈尔滨等市以及周边乡村)。

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各个方面,就朝鲜族而言,语音方面的差别是划分方言的最重要的依据。那么上述的语音已经有别于现存的六种方言,笔者认为这种语音为基础的方言是六种方言之外的新的一种方言形式。

总之, 中国的朝鲜民族是长期在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既有现代朝鲜族固有的民族传统和基本特征,又有新鲜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朝鲜民族具有的民族特点。

参考文献:

韩国的方言及方言特色 篇4

一般来讲, 除了济州话以外, 其他方言韩国人都能听懂, 只是在语气、词汇、韵律、刚柔、粗细、松紧、声调方面略有出入而已。像中国的长江以北的话, 东北人和山东人都能沟通一样。但是在韩国, 济州话是例外, 和标准韩国语和其他方言截然不同, 其他地方的人是听不懂的, 就像东北人听不懂上海话一样。

1 方言的划分

总的来讲, 可做如下划分:

1.1 标准方言

●首尔方言 () :是标准韩国语和朝鲜文化语的基础方言, 在韩国的首尔特别市, 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 以及位于朝鲜的开城使用。

●平安道方言:即是标准朝鲜语, 它在朝鲜的平壤直辖市, 平安道和慈江道, 以及在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朝鲜族部落使用。

1.2韩国其他地区的方言

●咸镜道方言:在朝鲜的咸镜道 (关北和关南) 地区和两江道, 以及位于中国东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在吉林省) 使用。

●黄海道方言:在朝鲜的黄海道 (海西) 使用。

●江原道方言:在朝鲜的江原道和韩国的江原道使用。

●忠清道方言:在韩国的忠清道 (河西) (包括大田广域市) 使用。

●庆尚道方言:在韩国的庆尚道 (岭南, 包括釜山广域市、大邱广域市和蔚山广域市) 使用。这个方言是唯一仍然保留声调的朝鲜语方言。

●全罗道方言:在韩国的全罗道 (湖南, 包括光州广域市) 使用。

●济州岛方言:在位于韩国西南部海域的济州岛使用。

另外, 朝鲜语中有时也会把以上九种方言简化分成六类, 其中的黄海道方言、江原道方言和忠清道方言都被归纳成与标准韩国语一样的韩语方言区 (中部方言) 。

朝鲜半岛以外

●高丽语 (原名:, 标准韩国语:) , 通常被认定为咸镜道方言的分支, 使用者为高丽人, 也就是移居前苏联的朝鲜族。它是由一些韩语的基础词汇组成, 不过它从俄语和属于突厥语族的语言输入了很多外来语和转译词。

●在日朝鲜语是由在日韩国人使用的韩语方言, 它强烈受到日语影响。

●而中国朝鲜语则是用一个与朝鲜的咸镜道方言近乎完全相似的韩语方言, 但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异, 前者有很多来自中文的现代术语。

根据行政区域可以分做6种:

西部方言:今天标准朝鲜语就建立在该方言的平壤话之上。通行区域在朝鲜的平壤市、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以及慈江道大部。也称平安道方言。

东部方言:通行区域在朝鲜的两江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大部以及慈江道东面的一小部分地区。也称咸镜道方言。

中部方言:通行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今天标准韩国语就建立在该方言的汉城话之上。在朝鲜, 通行区域包括开城市、黄海北道、黄海南道、江原道、咸镜南道南面的部分地区;在韩国, 通行区域包括首尔市 (汉城) 、仁川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江原道以及全罗北道西北面的一小部分地区。

西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韩国的光州市、全罗南道以及全罗北道大部。也称全罗道方言。

东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韩国的釜山市、大邱市、庆尚南道以及庆尚北道。是朝鲜语6种方言中唯一仍存留声调的方言。也称庆尚道方言。

济州方言:通行区域在韩国的济州道。该方言同其他5种方言差别极大, 无法跟5种方言区域的人们通话。

六镇方言:分布于朝鲜靠近中国边境的稳城等郡, 是古代朝鲜王朝驻边人员的后裔通用的方言, 由于该地区与外界交流不畅, 因此在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语词。

2 方言的成因

根据方言的形成原因, 可以将方言分为两大类, 一类做称作地方方言, 一类称作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 是受到地域方面的影响而形成, 社会方言就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韩国地域方言是由于山脉、江河、森林、海岸等阻隔地域间的来往, 而自然产生的, 由于距离上的不便, 从而形成了地域的方言。

另外, 即使距离不算遥远, 但是由于行政区域的不同, 经济圈的不同。来往贫乏, 即使是使用同一语源, 也会在长期的不来往中形成差异, 促使方言的产生。

有些小的村落, 被群山包围, 往来不便, 那么长期的隔绝之下, 也会形成自己村落的语言。

以上这些都是地域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

社会方言的形成, 是非地理因素而形成的, 这其中最大的影响来自于社会阶层的不同。由于社会上的身份, 现代社会中职位、职业、收入, 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阶层,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而在语言上形成了很大的不同。在韩国, 历史上, 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 现代韩国的农民和渔民, 他们在语言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另外, 社会方言的形成并非只是阶级上的不同而造成的, 还有时代别, 性别, 以及宗教方面的影响, 老年人和青年人所说的话不同, 男人和女人之间说的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3 方言的特色

3.1 东南方言

特点, 听起来富有攻击性且粗犷。

3.2 西南方言

特点, 像唱歌一样带有韵律且很柔和。

3.3 中部方言

由于方言区域较广, 发音类似, 各地之间仍有不同。例如:

江原道

特点, 声音像从喉咙里飘出来一样, 清脆委婉, 有一定韵律。

京畿道

特点, 清音带有韵律, 非常柔和, 和标准韩国语最接近。

忠清道

特点是语速非常慢。

以上三种方言都属中部方言, 但相互间仍有区别存在。

3.4 东部方言

特点, 初音节发音比较强, 说话的速度比其他方言要快。

3.5 西部方言

特点, 发音较重, 语气激昂, 说话多使用传统韩语词。

3.6 济州岛方言

特点是柔和, 但一顿一顿。

地区别方言例:

1) 方言

2) 标准语

京畿道

江原道

忠清道

全罗道

庆尚道

济州道

黄海道, 平安道地方 (朝鲜)

方言保存和边界方言的定性 篇5

本词典在方言保存上做了四项工作:

1.记录了使用蛮话的方言点,详细到了村一级。过去的方言认定不要进行到乡镇这一级别,而本词典详细到了村一级。确定蛮话在苍南钱库、金乡、龙港三镇共186个行政村中使用。对于濒危方言,确定到村一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完整地记录了蛮话的完整音系和详细的词汇。本词典除了收录了8000余条词,还提供了一份蛮话完整的同音字表。

3.记录了蛮话的内部差异。本词典的音系部分主要以钱库作为标准,同时还比较了其与北乡腔(缪家桥)、南乡腔(括山)的区别。

4.本书作者对词典中涉及的所有词汇进行了录音。音频文件对于保存方言具有更加直观、重要的作用。

中国方言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国东北方言音  日语语音  相似性

一、引言

历史上,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使汉字直接或间接地传入了日本。在汉字传入日本的同时,汉字音也随之传入日本。日本人将传入的汉字作为自己的表记文字,并使这些汉字语音延续至今,从而创造了日本独有的语言文字体系。正是中日语言之间的历史渊源,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规律,因此二者的语音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相似之处。近些年来,关于中日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正逐步兴起。其中,中日词汇对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关于语音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针对日语与汉语北方方言区下的次方言区的比较研究成果则更不多见。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东北方言在发音方面与日语具有相似之处。所以,本文拟从语音方面进行初步比较,希望能够为今后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中国东北方言音与日语语音的相似性

1.平翘舌转化现象

“z、c、s”为舌尖前音,即平舌音。“zh、ch、sh”为舌尖后音,即翘舌音。舌尖前音声母与舌尖后音声母混淆是中国东北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如表1所示。

表1:中国东北方言翘舌音与标准平舌音示例

汉字 中国东北方言读音 标准读音

怎 zhěn zěn

正月 zēng yuè zhēng yuè

充电 cōng diàn chōng diàn

睡觉 suì jiào shuì jiào

责怪 zhé guài zé guài

餐厅 chān tīng cān tīng

比赛 bǐ shài bǐ sài

打伞 dǎ shǎn da sǎn

此外,还有一些平翘舌发音的字易混淆,如“支援——资源,治理——自理,撤出——测出,身长——深藏,散光——闪光,市长——司长,诗人——私人,主力——阻力”等。

通过对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声母为“zh、ch、sh”的汉字进行考察(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汉语中翘舌音“zh、ch 、sh”在日语中的发音都向“sa”行或“ta”行转换, 从发音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卷舌音。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发音的相似之处。

表2:汉语翘舌音与日语平舌音示例

中国汉字音 日语汉字音 中国汉字音 日语汉字音 中国汉字音 日语汉字音

札(zha) さつ(satsu) 茶(cha) さ(sa) 砂(sha) さ(sa)

展(zhan) てん(ten) 产(chan) さん(san) 山(shan) さん(san)

折(zhe) せつ(setu) 车(che) しゃ(sya) 舌(she) した(sita)

珍(zhen) ちん(tin) 沈(chen) ちん(tin) 深(shen) しん(sin)

政(zheng) せい(sei) 成(cheng) せい(sei) 生(sheng) せい(sei)

支(zhi) し(si) 吃(chi) ち(ti) 师(shi) し(si)

周(zhou) しゅう(syuu) 出(chu) しゅつ(syutu) 收(shou) しゅう(syuu)

追(zhui) つい(tui) 垂(chu) た(ta) 水(shui) すい(sui)

2.鼻化现象

在中国东北方言中,与平翘舌现象同样明显的是鼻化现象。在中国东北,部分地区的方言习惯在零声母音节前添加一个明显的鼻辅音,这类添加的鼻辅音包括在开口呼音节前加一个前鼻辅音“n”。普通话中的“e、ai、ao、ou、an、en、ang”等7个开口呼零声母音节前常常被加上声母“n”,变成“n”声母音节,如“熬袄欧安俺岸恩昂”等。东北的偏远地区或者年纪大的人更习惯这样发音。另外,在开口呼音节前添加一个后鼻辅音“ng”的习惯用法,这一语音特点主要通过当地居民在日常交流中不经意间表达出来。

表3:中国东北方言中的鼻化音示例

汉字 中国东北方言读音 标准读音

矮 nǎi ǎi

挨着 nāi zhe āi zhe

熬粥 náo zhōu áo zhōu

棉袄 mián nǎo mián ǎo

安排 nān pái ān pái

饿 nè è

大鹅 dà né dà é

恶心 ně xīn ě xīn

俺们 nǎn men ǎn men

在日语中,“ga”行假名的辅音为“g”,但当其出现在词首以外的位置时,就要根据情况发成鼻音“n”。两种发音在单词中虽没有区别,但当“ga”位于句尾时,即以“すみませんが......ですが......”的形式出现时,发鼻音“n”能更好地起到缓冲语气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中国东北方言和日语的发音规则是相同的。

3.塞擦音声母向塞音声母的转化现象

中国东北方言中有将擦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的情况,如将“机械(xiè)”读成机“械(jiè)”;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如将“刹(chà)那”读成“刹(shà)那”;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如将“解(jiě)扣儿”读成“解(gǎi)扣儿”。这种改换个别字声母的现象在东北方言区普遍存在,只是各地方所涉及的字略有不同。声母为“j”的汉字在日语中也多读为“ka”行或“ga”行音,即发为以“g”为辅音的音。

表4:发“g”辅音的汉字示例

汉字 标准读音 中国东北方言读音 日语(括号里为罗马字发音)

解 jiě gǎi がい(gai)

解放 jiě fàng gǎi fàng かいほう(kai)

街 jiē gāi がい(gai)

上街 shàng jiē shàng gāi がい

4.硬腭化现象

中国东北方言中,“r”声母音节分别被“n”“l”“y(零声母1)”声母取代,这种取代一般与“r”同“u”“ui”等声母与韵母构成的音节有关。被“n”取代的字为“扔(rēng)”。被“l”取代的音节不多,常听到的有“儒(rú)生”,中国东北方言读作“儒生(lú)”;“花蕊(rǔi)”,中国东北方言读作“花蕊(lǔi)”。剩下的大部分都被“y”(零声母)音节取代。例如,“吵嚷(rǎng)”,中国东北方言读作“吵嚷(yǎng)”;“闷热(rè)”,中国东北方言读作“闷热(yè)”;“肥肉(ròu)”,中国东北方言读作“肥肉(yòu)”。但是当“y”遇到不能与之相拼的韵母时,韵母就会发生变化,例如“人(rén)民”,中国东北方言读作“人(yín)民”。

上文提到,东北方言中有些地方没有“r”声母字,它为“l”“n”“y(零声母)”所替代。在日语中,“r”属于齿龈边闪音/?/(或卷舌闪音/?/),具有“闪颤”的发音特点,并且日语中不存在“r”和“l”的对立,因此,很多外来语特别是英语中的以“r”为首的词汇在日语中都发音为“l”。这一发音规则与中国东北方言中发“r”的音被“l”取代的规则有相似之处。

三、中国东北方言音与日语语音存在相似性的原因

中国东北方言由于受地理条件、民族杂居以及其他各方言渗透的影响,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汉语语音词汇,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其他方言中的语音词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满语和移民人口带来的各地方言音对中国东北方言的影响。

(一)满语语音的影响

中国东北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以汉族为主体,满族、鄂伦春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构成了该地区的民族结构。其中,满族作为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共同体,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满语随着满族人与汉族人的杂居共处与中国东北方言渐趋融合,有些语言甚至成为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语言。满语作为阿尔泰语系的分支之一,有6个元音、19个辅音,名词无领属形式,动词无人称形式,句子结构为主宾谓,主从复合句较发达,通过大量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具有黏着语的特点。从这些特征来看,可以初步断定满语与日语属于同源语系,二者在构词及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共性。受满语的影响,中国东北方言音与日语的语音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二)移民方言音的影响

方言是语言发展的活化石,一种方言的变化发展不仅体现着该地区内部自然环境、人口结构等的变化,也体现着整个语言大环境的变化。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方言可能会沿着单一路线发展,不会呈现出太大的变化。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当方言处于与外来语言相连通的环境之中,它就很容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变化。在这种动态开放的体系之中,移民活动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当移民数量巨大、时间集中且聚居时,外来方言就必然会对原有的语言格局造成影响。由于历史上的劳动力掠夺、国家移民政策、人口流放、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国东北地区曾经是人口大量迁入的地区,这些移民的迁出地以山东为主,即著名的“闯关东”;其他地区还包括华北的幽燕之地,即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安徽、河南洛阳、山西以及江苏连云港、云南等地也有大量人口迁入东北,伴随着人口迁移而来的是迁入人口的语言对当地原有语言的影响。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迁入人口的方言渐渐融入中国东北方言之中,对其发音、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都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而这些迁入人口的原有语言又与日语在语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对应关系。

四、结语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就有交流沟通,在这种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传入日本的中国汉字及其发音对日语语言文字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两国之间虽然有过战争摩擦,但随着世界大环境的改变,中日两国渐渐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成为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因此,对中日语言进行对比,尤其是语音方面的对比研究,不仅对研究中日两国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天更是具有新的使命和意义。目前,关于中国方言与日语的语音比较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因此,本文仅从中国东北方言与日语的语音相似性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追溯了中国东北方言在发音上的历史渊源和变化过程,希望能够对汉日两种语言在发音方面细致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蔡全胜.日语语音学[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

[2]赵冬梅.《甄嬛传》和《大奥》中的女性人物对比分析[J].电影

文学,2013,(4).

[3]包婷婷.浅谈东北方言中的满语成分[J].甘肃高师学报,2008,

(3).

[4]何丰.湘方言与日语语音相似点的比较研究[J].长沙铁道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赵冬梅.论室町喜剧狂言的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5).

[6]黎力.论重庆方言与日语在发音特征上的近似性[J].语文建设,

2013,(15).

以东北方言为例浅析地域方言 篇7

关键词:语言变体,地域方言,东北方言

一、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ety)简介

自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兴起以来,人们对语言变化方面的兴趣日益高涨。我们现在意识到语言变化远非无关紧要,语言变化是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音位、语素、语法结构和意义)都可能发生变化。语言变化是语言使用的研究中心。变化是人类语言中固有的:说话人在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使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含义。大部分的变化是高度系统化的:讲一种语言的人会根据大量的非语言因素选择其所使用的发音,形态学,单词以及语法等。这些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沟通目的,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的关系,话语产生的环境以及话语使用者所能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显而易见的是,那些自称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中的人,讲话的方式却不一样。例如,所有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讲出来的英语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使用的语言也会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语言并不是单一的,同一语言可能存在多个变体。语言变体是一般概念上的语言的实际表现,语言变体和语言使用者有关,也和语言的具体应用有关。和语言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被称作方言;和语言使用相关的被称为语域。

二、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的概念

作为一种方言变体,地域方言因地而变。人们发现,地域方言界线经常与一些地理屏障相契合,如高山,河流,或沼泽。过去,由于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的缺失,那些受地形等阻隔的农村地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相邻地区的方言在更大程度上能够相互理解。方言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尽管地理障碍是语言的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语言使用者对本族语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阻力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三、东北方言

我们生活在东北地区,因此我们的语言不同于普通话。即使在不同区域、在东北地区,人们说话的口音,词汇和语调也各不相同。在中国的许多方言中,东北方言被认为是最容易理解的方言之一,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东北方言一直被学者们所忽视。与其他方言的研究相比,这个方言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问题涉及的方面也不够深。因为这种方言的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所以一些文章都是针对黑、吉、辽语言的研究。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任何一种语言的语词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也因为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东北方言的产生、发展也不例外。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至1930年间,流入东北的移民就达600多万人,这些移民多是从山东、河北闯关东的难民。关内的汉人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谋生,俗称“闯关东”,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

此外,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近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形成也离不开周边国家语言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众多研究中,最能吸引人注意的是对程度副词的研究。我们看到,虽然普通话中已经有很多副词,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特殊的东北方言。例如,“精”,“老”,“贼”,“忒”等等。如果你和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例如海南人,说这些副词,他们都会感到非常困惑。随着大众传媒的和现代交通的完善,地域方言也在发生着变化。据研究,一些不恰当的表达已逐渐被适当的和更有礼貌的表达式所取代。例如,在哈尔滨,“布拉吉”是指衣服,但是现在,人们使用“连衣裙”。另外,在二人转表演中,像“聚魂”这样的表达今天已不再使用。

一般来说,地域方言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但一些东北方言的特殊表达随着媒体迅速传遍全国。例如,“忽悠”最初只在东北地区使用。然而,现在几乎所有人口头都会说这句话了。甚至在媒体上也数见不鲜。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城里,广播和电视中语言的影响。这样,不同方言之间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统一。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方言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语言一体化是时代的潮流。其目的不是消除方言,而是使公民学习使用标准语言。尽管一些东北方言今天仍在使用,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一体化,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融入语言一体化的浪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戴伟栋.新编简明语言学[M].上海:上海叶大印务发展有限公司,2011.12.

[2]李英姿.东北方言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从方言节目看方言的现状和发展 篇8

方言, 俗称地方话, 是某一区域内人们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而方言正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在各种方言之上有民族共同语作为各地域人们共同的交际工具。因此共同语和方言在一段时间或长时间内将共同存在。就我国的方言来说, 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七大方言。方言之间语音差异较大, 有的方言之间到了彼此听不懂的程度, 词汇与语法上的差异略小。

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是每一地域内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之后呈献给世人最丰富多彩的一面。因此, 方言不仅是我们了解地域文化最可贵的资料, 也是了解语言历史面貌的“活化石”。

方言有着共同语无法代替的独特魅力, 既有独具风格的地方特色, 又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多样化的时代, 方言类节目也逐渐兴起, 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例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生化麻辣烫》是较早的方言类节目, 至今仍受到当地人甚至其他地域内人们的喜爱, 四川的《天府食坊》《胖姐帮忙》,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 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 上海东方卫视的《文化追追追》和《老娘舅》等, 都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其中《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更获得“全国百佳栏目”的称号等。究其原因, 方言是最生动的民间文化的载体, 最能体现地域内民众的集体情感, 并以生动熟悉的语音、诙谐幽默的用语、地道的表达方式, 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更容易表达感情, 传递信息。而方言节目的内容多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方言节目在出现之后, 受到热烈欢迎并很快拥有了大量固定的观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方言也与经济、文化一起走出当地, 走进各地人们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方言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

二、对方言节目的辩证思考

方言节目的兴起有利于方言和地域文化的传播, 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但对于普通话的推广, 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方言节目的流行会淡化民众的普通话意识。普通话的推广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作, 若民众的普通话意识较高, 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而方言节目的兴起会让一部分民众从心理上更加倾向于方言, 会主动学习、模仿、使用方言。现实中, 幼儿园入学的孩子大部分普通话都不标准, 有的甚至一口地道的方言, 老师或同学都听不懂。其中方言类节目起到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方言是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 不少都是历史文化的精髓, 但也有糟粕的部分, 这些不应该被学习和模仿, 而这些糟粕的内容却成为部分人们专门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方言节目的兴起不利于大众媒体发挥语言示范作用。大众媒体既要给大众树立语言规范, 也向外界传递规范的语言。而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会让民众对普通话产生懈怠的心理, 同时容易造成民众对方言“唯我独尊”“一方独大”的心理。曾经粤方言在全国大范围的盛行就带给广东人极强的优越感。某一方言若长时间处于“优越“的位置, 并不利于各地域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感情的发展。因此, 对方言节目的兴起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应正确处理好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三、窥探方言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是方言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另一方面却是方言现状的窘迫。随着普通话政策的推广, 越来也多的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都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 而逐渐放弃使用方言, 久而久之, 方言便慢慢淡出了他们的生活。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方言本身风格独特、内涵丰富,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无法取代的地位。也正因为本身浓厚的地方色彩, 方言才“困住”了自己, 不可能在全国大范围内流行和使用。普通话的推行是为了让操不同方言或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交际可以顺利进行,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普通话的推行并没有排挤方言, 在公众场合, 使用普通话, 在私下里, 仍可以自由地使用方言。因此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并不是有此无彼、有彼无此的对立关系。而无法回避的现实却是说方言和学习方言的人逐渐减少, 尤其是孩子们中间, 将方言作为第一语言来学习的越来越少。若方言一旦失去了传承, 则会逐渐消失。尤其是对于难学难懂的方言来说, 更是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方言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四、重视方言, 推广普通话

透过方言, 我们既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 也可以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 甚至通过方言我们可以实现和古人的“对话”。可以说方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方言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北方方言的爽快、吴方言的温婉、湘方言的火辣、粤方言的“绅士”等, 实际上方言也反应了当地人的性格特征。方言给普通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普通话中的一部分音、词、声调等都来自于方言, 他们极大程度地丰富的完善了普通话。方言的存在对保留当地特有的文化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地方戏的传承就需要当地的方言作为物质载体, 京剧使用北京话, 川剧使用四川话, 黄梅戏使用安庆话;越剧以浙江北部的吴方言为载体, 秦腔以陕西话为载体, 东北二人转以东北话为载体等, 若都改用普通话表演的话, 则起不到原有的效果, 民众从心里上也无法接受。在一些特殊的领域, 如军事、商业谈判中等, 方言能更好的传递信息, 并防止信息外泄。对在异地学习和工作的人来说, 若能学会当地的方言也大大有利于在当地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方言的存在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是不可逆转的,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普通话, 而且普通话也是汉语走向世界的标准语, 不仅中国人需要学习, 外国人也需要学习。在这样的“浪潮”中, 方言如何站稳脚跟, 继续保持原貌甚至更加完善,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既不能让方言阻碍普通话的推广, 更不能让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浪潮”中失去原有的地位甚至消失, 就必须处理好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方言不能凌驾于普通话之上,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 但方方言类节目不能过多过滥, 也应该经过规范, 祛除一些粗俗糟粕的部分, 传播精髓的内容。另外, 在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应该重视方言的发展和拯救, 对于学习和使用人口较少的方言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在有条件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可以开设一些有特色的方言课, 以保证方言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修辞学习, 2006 (6) .

[2]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5.1.

中国方言论文 篇9

以下将从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的优势及其必将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两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看优势, 一些电视台用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取得了成功, 说明方言新闻节目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1) 新闻本土认同。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本土化的节目因为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 而必须受到青睐。以我省都市频道的《守望都市》为例, 其播报内容主要为省内新闻, 贴近百姓身边事, 便很容易引起省内民众的关注。随着电视节目的持续播出, 收视群体的形成与收视率的攀升同步的, 且相对稳定, 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本土认同。

(2) 以群众关心关切事件为出发点做新闻。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民族很多, 幅员相对辽阔, 地域比较广, 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浓厚的特色地域文化, 同时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方方言。

在人类生存、发展与繁荣当中, 语言是最主要的体现。这对人类社会的维持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以东北的方言作为例子, 方言性播报很容易拉近地方人群与节目本身的距离, 使人产生亲切感。

同时, 方言类节目就像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一样, 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对后人了解中国, 了解各地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窗口和平台。

(3) 新闻播报方式的转变。

方言新闻节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方言播报的亲民性, 方言无法达到普通话播报的正式性, 往往采用了“说新闻”甚至“侃新闻”的方式, 其特点就是将人际传播引进大众传播来, 强调播报新闻不是读, 而是说和讲。“说新闻”秉持平等互动的传播定位, 使用平民视角, 运用平民化的语言, 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 强调了传播过程的人际化、人性化和轻松化。

(4) 播报内容主题本土化。

方言播报类的新闻节目在其内容上有了与以前的新闻节目不同的创新与发展, 其更多的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等类的“软新闻”、“民生新闻”。例如我省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中做播报的内容大多都发生在普通市民身边, 这些新闻的主角不再是以前新闻节目中的政治家、领导者, 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大众, 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他们的问题很多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因此这类新闻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同时, 其播报新闻的角度更多的是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 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 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审视新闻, 判断新闻的价值。这样, 也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民众的共鸣, 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其次, 任何形式节目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在前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瓶颈, 方言新闻节目也不例外。

(1) 节目影响范围小。

作为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 其使用范围已经被其先天的特性界定了。也就是说, 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文化种类的表现形式, 只能在可以了解该语言和该文化的范围内使用,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容易让人接受, 即使是其他地区的人可以听懂, 也无法理解方言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而造成误会。这就决定了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播出与使用, 只能控制在一个仅仅面向特定区域内播出的电视台里, 即地、市级等播出范围较小的电视台, 而不适合大范围播出, 即便在特定频道内播出, 在方言的使用上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 有原则。

(2) 方言的随意性。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家园。相对封闭的语言空间, 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视野。方言不具备专用语言的正式性, 往往更通俗, 甚至有俗气之语。使用方言播报新闻, 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俗气之语。这让节目本身的常规标准水准大打折扣, 所以方言播报对主持人素质和把控能力有更高标准的要求。用方言来交流和传播, 人的视野局限性必然只能这样的方言区域。就目前此类新闻节目的内容来看, 大多也小市民级别的新闻, 甚至有些新闻是离开村儿里事就无法进行。眼界不开阔, 内容不大气。节目虽有较高的收视率, 但铸就的是精细与小气的品质。

(3) 造成与本土异乡人的疏离。

在中国已经是推行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 城市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各地区的人融汇交流, 也同样带来了文化上和语言上的交流。当大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时候, 信息的交流是畅通无阻的。即便是那些非本地的居民, 也享有信息交流上的平等权。可是在方言播报新闻的情况下, 尽管表面上所有人都拥有信息共享的权利, 可实际上, 那些不懂方言的人获得重要信息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 他们享有信息的权利也已经被人为的剥夺了。无法体会到本地新本特有的幽默属性, 往往使异乡人自然疏离本土化新闻。

方言新闻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样, 尽管其容易得到一个组群的支持, 也必然在同时受到另一个组群的抵制。

(4) 方言新闻内容有待丰富。

就节目形式上的创新而言, 方言播报新闻的确是一种突破,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就目前的方言新闻节目而言, 内容大多是些社会新闻, 虽然有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的行动, 但都仅仅限于一些社会事务上, 真正涉及到公众的政治权力、事件深层背景的新闻很少, 这也是方言节目想要继续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方言新闻对编辑记者专业素养是个大的考验, 既要有本土知识, 又要放眼全局, 要有新闻本土转化的敏感性, 同时要大胆, 且心中有标准。

(5) 收视群体单一。

方言类的新闻节目还必须注意到, 尽管现在这些类型的节目大都有着较高的收视率, 但仔细研究其受众构成后会发现, 这些人大都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人, 也就是说, 这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还是很难预料的。如何增强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培养青年人的观赏习惯, 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 方言类新闻节目还存在一定地位问题和瓶颈, 只有突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从细节和根源上完善节目本身, 节目才真正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成为新闻节目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摘要:当前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的窄播化倾向日益明显, 独特的方言文化圈现象为方言新闻节目提供了成长和成熟的现实土壤, 无论是从市场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看, 方言新闻节目都有其发展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方言新闻节目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激烈争论展开讨论。

中国方言论文 篇10

关键词:桂林方言,地域文化,桂林文化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 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 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 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 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相互推进的[1]。探究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桂林方言为例, 试图对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一、桂林方言概述

桂林方言源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 属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自秦始皇凿通灵渠, 连接湘漓二水以后, 桂林就是中原进入广西乃至岭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 历来接受北方的影响超过周邻地区。宋代以来, 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 为吸收、保存和传播中原的风俗、雅言提出了要求和条件[2]。因而在比中原通用语稍微滞后而大体同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北方方言语根相同, 语义相近的桂林方言。[3]但桂林方言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仍同北方方言有某些差异, 尤其是一些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方言词汇、俗语、谚语非桂林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和趣味。本文将选取桂林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方言熟语仔细品读其中的文化意味。

二、桂林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一) 饮食文化

1. 深厚的米粉文化。

桂林的风味小吃, 首推在桂林人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桂林米粉。独特的“米粉文化”在桂林方言中也有众多体现。如“锅烧”是桂林方言中与桂林米粉有关的专有名词, 指的是桂林米粉中不可或缺的配菜, 一般挑选带皮的五花肉, 炸到色泽金黄, 脆而不硬, 肥而不腻。桂林人吃米粉, 都会熟络地冲老板喊一嗓子:“老板, 烫二两米粉, 多切点锅烧。”桂林童谣中一首关于桂林米粉的歌谣更是将桂林米粉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和丰富的种类都唱了出来:“桂林米粉细又长, 白白嫩嫩实心肠, 一头搭在侯山顶, 一头连倒桃花江。”说的是桂林米粉细长、洁白、嫩滑、有韧性的特点。“白天打浆手推磨, 半夜榨粉把杆扛, 衣裳湿透三五件, 好比下河去洗凉。”描述的是桂林米粉的制作过程, 可以从中知道桂林米粉是大米打浆生榨而成的。“原汤米粉好开胃, 冒热米粉多名堂, 凉拌米粉好爽口, 牛菜米粉一口汤, 马肉米粉好味道, 担子米粉满街香。”[4]则是体现了桂林米粉吃法多样, 口味各具特色的特点。桂林俗语中常说的“吃桂林米粉———找不到头”, 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马肉米粉。因为马肉米粉吃法特殊, 是将一根米粉盛在小碗中食用, 一根米粉即能装满一只小碗, 因此说长长的米粉“找不到头”。此外, 桂林历史上所出现的“三斋打擂”的典故也展现出历史上桂林米粉的繁荣景象, “三斋”指的是当时三家著名的米粉店———易荣斋、会仙斋、轩荣斋。这三家粉店分别以炒粉、卤粉和汤粉闻名。“打擂”是指三家互相竞争, 比米粉经营质量, 比服务态度, 比环境卫生, 比出了“张永发的染水, 会仙斋的卤水”、“牛菜米粉一开桌, 辅子里头尽是脚”, “林秀甫的腔, 轩荣斋的汤”三句桂林俗语。可见桂林米粉文化历史深厚, 早已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独特的狗肉烹。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有些负面, “狗肉”在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贬义词, 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的是以好的名义做招牌, 实际上却兜售低劣的货色。而在桂林方言中“狗肉”不仅不是贬义, 反而用来指“朋友”, 这样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 这与桂林人爱好吃狗肉有关, 狗肉是桂林传统名吃, 为下酒佳肴, 烹制狗肉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相传古时灵川的三位秀才一同赶考, 在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三位好友相约考完后一同去吃狗肉, 改善生活兼庆贺。甲乙两位秀才天资聪颖, 答完题便很快出了考场。丙秀才才思不够敏捷, 在考场中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甲乙两位秀才久见丙未出, 就想法子给丙传了答案, 并在末尾嘱咐:“快抄, 抄完去吃狗肉。”丙拿到答案高兴过头, 竟把这句话也抄到了答卷上, 结果三人同被关进监牢。丙秀才自觉对不起朋友, 唉声叹气。两位秀才便安慰他, 我们是好朋友, 好朋友就应当甘苦与共, 等有机会出去, 你再请我们俩去吃狗肉就好了, 以“狗肉”称朋友的说法由此而出。传说的真假有待考证, 但将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情投射到狗肉之上, 可见桂林人对独特狗肉烹的喜爱。

(二) 地理文化

1. 山环水绕。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 为中、低山地形, 平均海拔150米, 境内山岭众多, 河流密布, 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山环水绕是桂林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桂林以山水闻名天下, 自古以来桂林人民的生活更是与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桂林俗语和山歌中有着丰富的体现, 如“这山望到那山高, 包你回来没得柴烧”就是借劝诫砍柴人劝诫世人不要眼高手低, 三心二意而顾此失彼, 可见居住在山区的桂林人从前上山砍柴是极普遍的事情。又如“船怕钉眼漏, 屋怕墙基沉”, 是因为船在江上行, 民居筑于山上, 船钉和墙基都丝毫不能马虎, 否则易引起船进水或山墙的地基沉降。这两句方言中的俗语都不离山水, 生动地反映出桂林山多水多, 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

2. 物产丰富。

桂林地处低纬, 境内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加之土层深厚, 耕作性良好, 因此物产十分丰富。桂林方言中一个别具特色的词“麻直”, 就来源于桂林旧时盛产的植物苎麻。苎麻是制造麻布的原料, 外形特点笔直修长, 因此“麻直”最初的意义是形容非常直, 没有弯曲, 后逐渐衍生出副词的作用, 可形容动作一直在延续、没有中断或经常如此, 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一直”和“总是”。如“她麻直麻直哭, 哭得眼睛都瞎了”, “你莫麻直吃杨梅不吐籽”。另外一则歇后语“五通的甘蔗———从头甜到尾。”[5]则是用桂林五通县的特产优质———甘蔗比喻事情进行或发展得很顺利。又如桂林山歌的唱词也是就地取材, 用桂林当地生产的各种动植物做比喻打谜语, 如:“什么水面打跟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 大船水面起高楼, 荷叶水面撑阳伞, 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木瓜结果抱娘颈, 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 菠萝结果披鱼鳞。”[6]这段短短的唱词中就提到鸭子、荷 (莲) 、木瓜、香蕉、柚子等多种动植物。这都是桂林丰富的物产在方言中的投射。

(三) 民俗文化

桂剧是我国八大剧种之一, 也是桂林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 文化娱乐又很单调, 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桂林人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 由于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 以弹腔为主体, 而弹腔又分为南路 (二黄) 和北路 (西皮) 两大系, 因此讲桂剧就是在讲“板”、“路”。于是, 桂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便衍生出桂林方言中的重要词汇———“板路”, 指聊天、讲故事或侃大山。“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也是最形象的桂林口语。因为桂林人喜欢将拉琴称为“扯弦子”, 所以用“扯板路”表示拉家常、讲故事、吹牛皮、侃大山等意思。一个“扯”字, 便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了出来, 趣味十足。随着历史的发展, 桂林方言的不断演变, “板路”作为“源于民间, 根在桂剧”的典型方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内涵, 可以引申为“名堂, 状况, 厉害”等意思。

(四) 文化心态

1. 幽默诙谐。

桂林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俚语, 或以比喻、借代等手法来揶揄、调侃, 或以夸张的对比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将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趣事物或生动形象运用在语言交流中, 反映出桂林人幽默诙谐的心态和乐观活泼的地方性格。

如桂林人喜欢用“猪崽好卖圩圩来”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尝到了甜头, 还想多次如法炮制[7]。此俚语选择了两个充溢着单纯傻气的形象, 猪贩在这里被划为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 猪崽更是憨态十足。又如桂林人嘲笑喝醉酒的人为“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8], 兄弟手足, 应是最熟悉的人, 如今面对面竟然都认不出来, 可见是多么醉眼昏花。再如桂林人形容人说话声音小为“像蚂蚁子叫”, 将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成人说话轻声细语、难以听清夸张之至, 却又幽默感十足。

2. 智慧达观。

桂林方言中还有许多起着警示、劝诫作用的熟语, 或是阐明世理, 或是教人向善。如桂林人方言中用“耗子吃不得 (过) 三斗六, 夜路走多了遇着鬼”警示世人别行凶作恶。以“莫吃过头饭, 莫讲过头话” (“过头”指的是过度、过分、超常规) 劝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度, 不偏不倚, 讲求中庸之道。以“酒醒不见牛肉巴”劝人不要贪杯滥饮, 以免误事[9]。以“眼睛再利看不见自己的脸”劝诫世人要清醒地审视自己, 客观地对待和评判自己的缺点。桂林方言中的这些熟语将人生常理、生活常识、道德规范寓于寻常事件, 语言生动, 观点鲜明, 人感受到这些简短却深刻的熟语背后桂林人的智慧。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内涵之一。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 既是观察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 又是考察地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俗语中, 我们能够粗览桂林这块土地上所蕴含的文化世界, 这更证实了保护方言和研究方言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48-54.

[2]邓丽.桂林话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

[3]余琴.从桂林方言词看语言的文化价值[J].今日南国, 2009 (2) :142-144.

[4]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饮食文化———广西桂林米粉文化内涵及传说故事解读.t唐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11-14.

[5]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散客版《桂林方言词典》.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40876&highlight=%B0%E5%C2%B7%B4%F3%C8%FC.

[6]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具有桂林特色的歇后语.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40117&reltid=7746299&pre_thread_id=7849158&pre_pos=10&ext=CB.

[7]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桂林俚语有妙趣.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16742&relti d=7731171&pre_thread_id=7754678&pre_pos=10&ext=.

[8]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趣味桂林俚语.http://bbs.guili 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19813&reltid=7731171&pre_thread_id=7754678&pre_pos=6&ext=.

中国方言论文 篇11

关键词:溧阳河南话 方言岛 文化态度 方言演变

溧陽地处苏浙皖交界处,是江苏常州的一个县级市。其境内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河南方言岛,这在苏浙皖地区较为常见。太平天国战争之后,苏浙皖地区流入了大量的河南、湖北等地的移民。之前的学者已有过类似的研究报告,如郭熙(1995)、葛庆华(2002,2003)、黄晓东(2004)、苏向红(2003)等。据笔者考察,溧阳河南方言岛的“河南人”(以下简称“河南人”)主要来自河南的光山和罗山。他们辗转来溧阳,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地的人口压力和荒灾;二是溧阳等地战后招募垦荒政策的吸引力。“河南人”初来溧阳时,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因逃荒而来,可谓一无所有。有一首流行的民歌,再现了“河南人”逃荒下江南的情形:“‘堂客’挎着讨饭篮,一担稻箩下江南;前头挑着破棉絮,后头挑着女和男。”[1]“河南人”所垦荒地,多为当地土著居民(溧阳人)所弃之旱荒艰垦之地(当地人称“茅草荒”),地理位置偏僻(多为山地),农耕条件也非常差①。无地可垦者,只能被迫给溧阳人“帮工”——给对方做农活,用劳力换取粮食。从溧阳境内河南方言岛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社渚、周城、上兴、上沛、竹箦、平桥、戴埠、天目湖等偏僻且多丘陵山峦的乡镇②。“河南人”被溧阳人瞧不起,甚至还经常受到欺侮。但是,“河南人”很团结,讲义气,他们在溧阳成立了“河南会馆”,专门替受到欺负的“河南人”打抱不平,或出面救助,或代理诉讼,帮助维护“河南人”的利益③。勤劳、善良、坚韧、侠义的“河南人”,背井离乡了一个半世纪,目前已经扎根溧阳,以农业为主,逐步过上了富裕小康的生活,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笔者于2007年4月至10月,对溧阳境内的河南方言岛作了详细调查。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溧阳境内的“河南人”大约有12.7万人,与2007年溧阳总人口77.34万相比,约占到16%(见表一)。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对方言岛方言进行研究,人口数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常讲,方言岛的人口越多,方言岛方言的势力越大,就越不容易被同化或出现变化。“河南话”不是当地的优势方言,但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以后,依然保留了很强的北方方言特征:语音上,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分阴阳,全浊上声变去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只有-n、-ŋ两个鼻辅音韵尾,没有入声;词汇上,与《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陈章太、李行健,1996)中所描写的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基本词汇在说法上有较多的一致,符合北方话词汇的面貌和特征(陈章太,1994);语法上,与《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黄伯荣,1996)采集到的上述官话区方言的语法特征比较接近,特别是与鄂东方言语法(陈淑梅,1999;汪化云,2004)更近些,可能是罗山和光山两地的方言来自鄂东方言所致。“关于河南话”和鄂东方言的关系笔者另文探讨。

(说明:乡镇名称采用的是2003年的区划标准,用“+++、++、+”分别表示“很多、较多、少量”三个数量级别)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但语言的变化又是缓慢的。像“河南话”这样的方言岛方言,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变化总体上是小的。毋庸置疑,河南方言岛的数量和规模是其依然保持着较大势力的重要原因。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溧阳境内的河南方言岛,一部分的外围还连接着广德、郎溪、句容、溧水等县④的河南方言岛,延伸开去考察,其规模和数量要更大一些。除了方言岛的数量和规模,笔者认为,持方言岛方言的人对母语方言的文化态度也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下面以溧阳河南方言岛方言为例进行论述。

“河南人”有强烈的宗族观念,这从主观上强力地维护了“河南话”的“纯洁性”。“河南人”重视续家谱,家族观念尤为强烈。笔者的父亲——周城镇金山村张家村民组的吴魁老人(今年71岁)所藏家谱名曰《吴氏十三枝二修家志卷》(五卷本)。这本族谱里面详细介绍了笔者的祖籍地和移民历史,提供了上辈族人的名录,并设立了辈分和取名用字:绍、天、永、继、长、正、大、庆、克、昌、传、家、效、祖、德、荣、辉、本、光、堂。另外,上兴镇上城村黄家村民组居民黄先玉老人(男,今年69岁)的族谱《黄氏宗谱》(五卷本)中列举了黄氏家族的辈分排序为:茂、廷、光、德、承、先、庆、永、锡、鸿、恩、继、世、长。家谱是“河南人”教育子孙不忘本根、忌乱谱系、传承血脉的一种无声教本。“不能忘本”这种思想在“河南人”心目中根深蒂固。“河南人”的正屋客厅一般挂有写着“祖宗昭穆神位”字样的“中堂”,不同于溧阳人家里挂的“香火”,中间通常是一副“福禄寿喜”画,画的两边是一副对联,这也是宗祖思想的一种表现。下面是上兴镇黄先玉老人客厅中的“中堂”样式和内容:

虽然“河南话”在当地不是优势语言,但“河南人”“不能忘本”的宗族观念强力地排斥了当地的优势方言“溧阳话”。以至于在“河南人”看来,“河南人”说“溧阳话”会被认为是对祖宗的不忠,有辱族风甚至是败坏门风。这种方言态度在老年人中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平桥镇平桥村戴家村民组的解永海老人(祖籍河南光山)情绪特别激动,他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语言态度:“我喜欢用河南话跟人交流,我可恶河南人说溧阳话。”受这种文化观念影响,“河南人”基本不说“溧阳话”,“河南人”不和“溧阳人”通婚,“河南人”和“溧阳人”相互瞧不起。在“河南人”占多数的村庄,为数不多的溧阳人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河南话”与村民交流。但在溧阳人占优势的村庄,为数不多的“河南人”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溧阳话与村民交流。“河南人”与“溧阳人”互不通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当时的“溧阳人”社会地位比“河南人”高,“溧阳人”不屑与“河南人”结亲;其二,“河南人”不愿向任何势力(包括社会地位)屈服,也不愿意跟“溧阳人”结亲。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河南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河南人”和“溧阳人”已经打破了互不通婚的“戒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地位、工作职业等在通婚条件中似乎比家族来源显得更加重要。但相比较而言,“溧阳人”嫁给“河南人”多于“河南人”嫁给“溧阳人”。这可能还是跟“河南人”的家族观念有关系。早些时候,“溧阳人”和“河南人”相互瞧不起。“溧阳人”瞧不起“河南人”,称他们为“湖北佬”,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河南人”的口音和“湖北人”相近,被误以为是“湖北人”;其二是溧阳也有“湖北人”,但在语言上已与“河南人”逐步相融,口音上难以分辨。“河南人”也瞧不起“溧阳人”,称他们为“蛮子”原因是:其一是古时北方人对口音跟自己不同的南方人就是这么称呼的;其二是“溧阳人”没有“河南人”好客和大方,“河南人”以重情重义为荣,认为“溧阳人”不重情义或小气故贬称之。

中国方言论文 篇12

一、特点:电视方言节目现状的语言学分析

(一) 认知语言学角度看电视方言节目语言本土化特点

语言本土化是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特点。使用本土化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认知距离, 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产生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迎合本土受众的心理认知需要。语言本土化可以包括语音语调的本土化、语法句式的本土化等等, 就方言电视节目而言, 最能使受众产生心理认知认同的是词汇, 特别是惯用语的本土化。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语调上是最为直观表层的, 表现在语法句式上的内容并不多, 而表现在词汇特别是惯用语上才是彻底深层的。

惯用语是俗语的一种, 不仅存在于共同语之中, 也存在于各地方言之中, 形象生动, 寓意深刻, 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群众之中, 广泛地运用在口头上。下文就以南京话为例探讨方言惯用语的隐喻认知功能, 从而理解惯用语的使用是如何大大缩短人们的认知距离的, 使得语言本土化成为方言电视节目的重要特点。

传统上, 隐喻和转喻被看成言语修辞格, (1) 近年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它们看成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有力认知工具, 隐喻和转喻成为了人类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两种最重要的认知方式。当我们说到一些带有隐喻意义的词语时, 我们并不会刻意地使用修辞格, 如“资本主义萌芽”、“桌腿”、“相伴爱的旅程”等, 甚至在我们谈及这些词语时都不会注意到“萌芽”、“腿”、“旅程”的原意并不是形容“资本主义”、“桌子”、“爱”的。

1. 隐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现象无处不在, 南京方言惯用语中也不例外, 人们借助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经验来认识周围的人或事物。

(1) 文化历史领域

(1) 贡院门口的糕———馊的还是相公吃

(2) 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

(3) 出了南门外———尽是寺 (事)

(4) 陡门桥的筷子———两头忙

(5) 篾街和事———不找外人

(6) 李光明的伙计———做书 (坐输)

(7) 马巷的花———没结果

(8) 茶炉子的水缸———半截下土了

例 (1)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旧时每逢考期, 贡院考场门口的卖糕摊贩即使糕放变了质也不肯收摊, 结果馊了的糕还是被考生买去吃了。隐喻用具或食品尽管坏了, 但仍然由原人自己受用;也喻没做完的事, 仍由原人做完、推卸不了。例 (2)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1907年端午节, 夫子庙举办赛龙船比赛, 秦淮河两岸人山人海, 本来就不结实的文德桥竟然垮了。所以, 南京人就用文德桥的栏杆隐喻靠不住。例 (3) 反映了南京唐宋时佛教寺院繁多的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南门外 (今江宁区、雨花台区一带) 曾经寺庙林立。“寺”南京话音同“事”, 这个歇后语隐喻事多烦人。例 (4)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旧时陡门桥一带多竹器店, 所制竹筷子上下一样粗细, 两头都可使用。此语隐喻人们两处奔忙劳碌。例 (5)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从前篾街 (今中华门内长乐路) 有一老万全茶馆, 每天总有一帮人来此调解民众间发生的纠纷。但是若篾街内部发生纠纷时, 则由当地人自行调解。此语隐喻件事可由内部处理, 不必求助别人。例 (6)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李光明为状元境的书店, 此语用以隐喻某人打赌毫无把握, 只有输没有赢。例 (7)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自明清以来, 马巷一带专门制作纸质的绒花, 当然不会结果实。因此隐喻人们做事有头无尾, 不了了之。例 (8)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茶炉子的水缸, 三分之二的部份埋在土里。以此隐喻年过半百的人。

(2) 动物领域

(1) 瞎猫遇到死老鼠

(2) 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

(3) 狗套头

例 (1) 隐喻糊涂人遇到糊涂事。例 (2) 隐喻明知无理还是嘴上硬撑, 死要面子。例 (3) 隐喻老南京夏天常穿的没有襟的背心。

(3) 动作领域

(1) 自行车下坡———踩 (睬) 都不踩 (睬)

(2) 屁股上害疖子———背后挤脓

(3) 穿草鞋进被窝———脏蹬

(4) 借沟出水

例 (1) 以自行车下坡的动作隐喻不理睬别人。例 (2) 隐喻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例 (3) 隐喻做事不假思索, 胡乱处之。例 (4) 隐喻人们借故出气报复。

(4) 食物领域

(1) 嗑个青果泡茶吃

(2) 烧饼粘牙齿———面生

例 (1) 隐喻专拣容易的事做。例 (2) 隐喻对某人不熟悉、不认识。

2. 转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 转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不再是简单的词语之间的替代。 (2) 转喻比隐喻更为直截了当, “代表”概念贴切地表现了转喻的“指称”功能, 如“白宫”代表“总统”, “桌子”代表“围桌子而坐的人”。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可能有很多属性, 人的认知往往更多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 即突显属性, 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例如, 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 如果他的大鼻子最显眼、最突出, 他就会被叫做“大鼻子”。如果说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 那么转喻则是在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 一个突显事物代表另一事物, 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 如“国脚”代表著名足球运动员。南京方言惯用语中出现转喻的有:

(1) 用突显动作特征代表抽象概念

(1) 嘴歪了

(2) 脸长了

(3) 挂油壶

(4) 醋泡茶

例 (1) (2) (3) 借人生气的局部动作特征代表转喻一个人生气了, 例 (3) 尤为转喻小孩儿生气。例 (4) 借马虎的人泡茶都能随手拿错把醋当成水泡之的动作特征代表一个人做事马虎将就。

(2) 用突显状态特征代表抽象概念

(1) 栀子花茉莉花

(2) 老外

(3) 二半吊子

例 (1) 缘于这两种花开起来是绽满枝头, 令人眼花缭乱。用这种状态特征代表那些为隐藏真实情况和意图, 东拉西扯并讲得天花乱坠的人。例 (2) 借外国人对中国不甚了解的状态特征代表对某件事一无所知的人。例 (3) 用半瓶吊置空中的水不稳当的状态特征转喻不稳重靠不住的人。

(3) 人体器官代替功能

(1) 眼睛会说话

(2) 拳头不认人

(3) 眼生在头顶上 (看不起人)

例 (1) 用眼睛转喻人很伶俐。例 (2) 用拳头转喻打起来不顾一切。例 (3) 用眼睛转喻看不起人。

(二) 语用学角度看方言电视节目特点

1. 由顺应理论发现语言特色

语言交际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者并不是语言规则的消极执行者, 而是贯彻表达需求的积极顺应者。交际者需要顺应的语境是一种广义的概念, 不仅包括当前动态的、客观的交际情境或物理空间, 而且包括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和情感世界 (Jef Verschueren 1999) 。 (3) 电视新闻制作人之所以选择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来表达就是为了顺应某一特定受众的语境, 满足他们的口味, 迎合他们的需要。因此, 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顺应现象有:

(1) 偏好使用拟声词

不同于普通话新闻节目, 大量使用拟声词可让电视语言更加生动、真切, 达到顺应观众、吸引观众的目的。如

(1) “公交车只能空荡荡的‘’地载着一个人开。”

(2) “然后厕所的水‘’就飙起来了。”

(3) “反而就是那个半瓶子水‘’晃的人很多。”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2) 把常用播音表达转换为朴素平实的语言

传统的普通话新闻语言高度精简浓缩、准确理性, 而方言新闻节目语言表达则简单朴素, 易于理解。如 (a句为南京话新闻节目实录语料, b句为与之对应传统普通话新闻节目语言) :

(1) a“你早就应该把这个规划线路搞搞好赖。”

(1) b相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规划线路。

(2) a“公交线路有的地方‘一人公交’, 有的地方挤不上去, 渴的渴死、淹的淹死。”

(2) b公交线路有的地方空座率高, 有的地方人满为患。

(3) a“你让人家面试官心里头不高兴了。”

(3) b这样就很难取悦面试官。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3) 语言的重复

语言的重复是方言新闻节目主持人常用的一种技巧。主持人通过重复那些容易给观众造成误解或含糊的话语达到一种谈话式的极具亲和力的效果。如:

“日本的啤酒奶牛, 我们号称啤酒奶牛……”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4) 本地词汇的使用

本地特有词汇的使用拉近了主持人与本地观众的距离, 顺应了观众的日常语言。某些方言特有词汇还无法用书面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1) “你这问题叫做。”

(2) “为了领导的一剪子。”

(3) “他年底算。”

(4) “如果你家长在这个社会上不是的……”

(5) “为了解决的工作, 家长……”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5) 新闻开场偏好使用问句

传统的新闻播音一般都是事先准备好脚本, 按照这种书面文字背诵或诵读的, 其语言实质上仍然是主持人向受众发送消息的书面语, 而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般只准备说话的提纲, 然后以聊天的形式表达出来。聊天之中当然是可以使用问句的, 使用后与观众互动性更强, 更受欢迎。

2. 经常出现双言场景的特色

双言场景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既使用普通话, 又使用方言。根据利奇 (G.N.Leech) 的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4) , 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为了尊重对方需适应语境, 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 求得最佳交际效果。在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中, 这种恰当的交际策略就是适当使用方言, 比如说在南京话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听我韶韶》里, 主持人老吴操着一口纯正的城南老南京话, 而另一位主持人施岚则用普通话与他交谈, 但同样也为南京人的施岚经常会在她的普通话主持中应和着老吴说起南京话。这种刻意的双言场景非常有趣味。

3. 语言通俗、幽默的特色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语言的通俗与幽默的特色还是要说到方言特有的词汇现象, 这里要特别关注方言中的歇后语, 比如说上文举的例子:“出了南门外———尽是寺 (事) 、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等, 这些语言在使用南京方言的群体中都非常通俗直白, 让听话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物, 既通俗又熟悉。而正是这种认同又给了方言电视节目一种特有的幽默, 根据索振羽语言交际幽默准则的岔断次准则 (5) , 歇后语通过引语和说明语之间的故意歇一歇, 造成话语语义的逻辑发展的突然中断, 从而造成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顿悟式的幽默结果。因此, 方言电视节目因为大量使用方言特有词汇而具备通俗、幽默这一特点。

二、产生动因:电视方言节目现状的文化学分析

(一) 方言新闻节目有利于亲和力的提升

方言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 方言更是一种以社会化或地域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的变体。方言能够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 对话中使用方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方言电视节目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具有原生态的风格。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节目在全市的影响力可在西祠胡同上窥见一斑, 而其品牌主持人老吴的红火, 与方言的亲和力是分不开的。语言上的亲和力更容易拉近电视剧和受众的距离, 让人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对其中的环境、人物、事件产生欣赏和共鸣。

(二) 受众语言文化的需求是根本因素

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 说同一种语言的人群更为亲近和排他。方言类节目能够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局面下遍地开花, 就是潜在的自我语言认同在起作用。方言节目是当地电视观众对自我的一种认同, 一种对本土文化和方言的呼应。对于老人而言, 长期接触方言, 方言新闻节目更易于信息获取。对于中年人、青年人而言, 大量存在着“方言普通话”现象, 中年人是方言为主, 普通话为辅, 青年人是普通话为主, 方言为辅。这种混杂导致普通话的不标准, 也导致方言的普通话倾向, 方言新闻节目的出现, 对年轻一辈学习方言是一种纠正, 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三) 市场经济因素等超学术原因是直接因素

随着我国电视传媒业的飞速发展, 国家提出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方针的指导下, 地方电视台想要在市场的层层竞争中求得发展就要有自己的特色, 有自己的招牌, 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方言新闻节目资源与取材均本土化, 因而资金投入少, 制作成本低, 但收视指数却一路飙升, 这无疑成为趋导地方电视台开办此类栏目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

三、传播:电视方言节目现状的传播学分析

(一) 新闻娱乐化传播

新闻娱乐化是传播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趋势, 方言电视节目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内容选择和节目形式上都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展示了本地的风土人情, 极具亲和力, 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从而可以传播地更远、更广。

(二) 语言+文化传播

人们对方言节目的追捧, 实质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 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会优先选择和接受与自己的经历经验相似、文化背景相同的信息, 方言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表述了地域文化特性, 在文化认同和娱乐需求上有着普通话节目不可替代的地位。反过来说, 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也是对语言和文化的保护, 如今由于地域的影响日益减弱, 很多年轻人不再用方言交流甚至已经不会说本地方言, 方言新闻节目也是一种保护方言的文化资源形式。

结语

对于电视方言节目未来的发展问题, 笔者认为:

(一) 小众窄播与大众传播平衡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正是在受众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产生的, 体现的是一种“窄播”, 然而窄播并不是“独播”。在节目的制作中可以选择适合窄播的节目形态和内容, 此外, 在节目中也要照顾到外地居民的收看, 例如, 在方言播报的同时, 加上字幕配合。

(二) 既不能过度上马, 也不能严厉禁止

大众传媒的主流仍是普通话, 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控制在一定小规模之内, 才能既节约成本, 又赢得效益。只要遵守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我们一定能够处理好方言电视与电视媒体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电视生活、语言生活, 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春泽, 杨迎春.谈方言在我国电视节目娱乐化进程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2]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德], 汉斯——尤格.施密特[德].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4]李荣.南京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中国强军之路下一篇:植物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