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文化

2024-10-01

方言文化(精选12篇)

方言文化 篇1

摘要:一方水土养一方方言, 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桂林方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中成为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活标本。本文选取桂林方言中具有桂林特色的方言词汇、熟语, 尝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因素, 认为桂林的饮食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和文化心态的特点都在桂林方言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桂林方言,地域文化,桂林文化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 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 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 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 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相互推进的[1]。探究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桂林方言为例, 试图对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一、桂林方言概述

桂林方言源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 属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自秦始皇凿通灵渠, 连接湘漓二水以后, 桂林就是中原进入广西乃至岭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 历来接受北方的影响超过周邻地区。宋代以来, 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 为吸收、保存和传播中原的风俗、雅言提出了要求和条件[2]。因而在比中原通用语稍微滞后而大体同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北方方言语根相同, 语义相近的桂林方言。[3]但桂林方言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仍同北方方言有某些差异, 尤其是一些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方言词汇、俗语、谚语非桂林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和趣味。本文将选取桂林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方言熟语仔细品读其中的文化意味。

二、桂林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一) 饮食文化

1. 深厚的米粉文化。

桂林的风味小吃, 首推在桂林人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桂林米粉。独特的“米粉文化”在桂林方言中也有众多体现。如“锅烧”是桂林方言中与桂林米粉有关的专有名词, 指的是桂林米粉中不可或缺的配菜, 一般挑选带皮的五花肉, 炸到色泽金黄, 脆而不硬, 肥而不腻。桂林人吃米粉, 都会熟络地冲老板喊一嗓子:“老板, 烫二两米粉, 多切点锅烧。”桂林童谣中一首关于桂林米粉的歌谣更是将桂林米粉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和丰富的种类都唱了出来:“桂林米粉细又长, 白白嫩嫩实心肠, 一头搭在侯山顶, 一头连倒桃花江。”说的是桂林米粉细长、洁白、嫩滑、有韧性的特点。“白天打浆手推磨, 半夜榨粉把杆扛, 衣裳湿透三五件, 好比下河去洗凉。”描述的是桂林米粉的制作过程, 可以从中知道桂林米粉是大米打浆生榨而成的。“原汤米粉好开胃, 冒热米粉多名堂, 凉拌米粉好爽口, 牛菜米粉一口汤, 马肉米粉好味道, 担子米粉满街香。”[4]则是体现了桂林米粉吃法多样, 口味各具特色的特点。桂林俗语中常说的“吃桂林米粉———找不到头”, 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马肉米粉。因为马肉米粉吃法特殊, 是将一根米粉盛在小碗中食用, 一根米粉即能装满一只小碗, 因此说长长的米粉“找不到头”。此外, 桂林历史上所出现的“三斋打擂”的典故也展现出历史上桂林米粉的繁荣景象, “三斋”指的是当时三家著名的米粉店———易荣斋、会仙斋、轩荣斋。这三家粉店分别以炒粉、卤粉和汤粉闻名。“打擂”是指三家互相竞争, 比米粉经营质量, 比服务态度, 比环境卫生, 比出了“张永发的染水, 会仙斋的卤水”、“牛菜米粉一开桌, 辅子里头尽是脚”, “林秀甫的腔, 轩荣斋的汤”三句桂林俗语。可见桂林米粉文化历史深厚, 早已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独特的狗肉烹。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有些负面, “狗肉”在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贬义词, 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的是以好的名义做招牌, 实际上却兜售低劣的货色。而在桂林方言中“狗肉”不仅不是贬义, 反而用来指“朋友”, 这样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 这与桂林人爱好吃狗肉有关, 狗肉是桂林传统名吃, 为下酒佳肴, 烹制狗肉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相传古时灵川的三位秀才一同赶考, 在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三位好友相约考完后一同去吃狗肉, 改善生活兼庆贺。甲乙两位秀才天资聪颖, 答完题便很快出了考场。丙秀才才思不够敏捷, 在考场中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甲乙两位秀才久见丙未出, 就想法子给丙传了答案, 并在末尾嘱咐:“快抄, 抄完去吃狗肉。”丙拿到答案高兴过头, 竟把这句话也抄到了答卷上, 结果三人同被关进监牢。丙秀才自觉对不起朋友, 唉声叹气。两位秀才便安慰他, 我们是好朋友, 好朋友就应当甘苦与共, 等有机会出去, 你再请我们俩去吃狗肉就好了, 以“狗肉”称朋友的说法由此而出。传说的真假有待考证, 但将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情投射到狗肉之上, 可见桂林人对独特狗肉烹的喜爱。

(二) 地理文化

1. 山环水绕。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 为中、低山地形, 平均海拔150米, 境内山岭众多, 河流密布, 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山环水绕是桂林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桂林以山水闻名天下, 自古以来桂林人民的生活更是与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桂林俗语和山歌中有着丰富的体现, 如“这山望到那山高, 包你回来没得柴烧”就是借劝诫砍柴人劝诫世人不要眼高手低, 三心二意而顾此失彼, 可见居住在山区的桂林人从前上山砍柴是极普遍的事情。又如“船怕钉眼漏, 屋怕墙基沉”, 是因为船在江上行, 民居筑于山上, 船钉和墙基都丝毫不能马虎, 否则易引起船进水或山墙的地基沉降。这两句方言中的俗语都不离山水, 生动地反映出桂林山多水多, 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

2. 物产丰富。

桂林地处低纬, 境内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加之土层深厚, 耕作性良好, 因此物产十分丰富。桂林方言中一个别具特色的词“麻直”, 就来源于桂林旧时盛产的植物苎麻。苎麻是制造麻布的原料, 外形特点笔直修长, 因此“麻直”最初的意义是形容非常直, 没有弯曲, 后逐渐衍生出副词的作用, 可形容动作一直在延续、没有中断或经常如此, 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一直”和“总是”。如“她麻直麻直哭, 哭得眼睛都瞎了”, “你莫麻直吃杨梅不吐籽”。另外一则歇后语“五通的甘蔗———从头甜到尾。”[5]则是用桂林五通县的特产优质———甘蔗比喻事情进行或发展得很顺利。又如桂林山歌的唱词也是就地取材, 用桂林当地生产的各种动植物做比喻打谜语, 如:“什么水面打跟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 大船水面起高楼, 荷叶水面撑阳伞, 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木瓜结果抱娘颈, 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 菠萝结果披鱼鳞。”[6]这段短短的唱词中就提到鸭子、荷 (莲) 、木瓜、香蕉、柚子等多种动植物。这都是桂林丰富的物产在方言中的投射。

(三) 民俗文化

桂剧是我国八大剧种之一, 也是桂林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 文化娱乐又很单调, 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桂林人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 由于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 以弹腔为主体, 而弹腔又分为南路 (二黄) 和北路 (西皮) 两大系, 因此讲桂剧就是在讲“板”、“路”。于是, 桂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便衍生出桂林方言中的重要词汇———“板路”, 指聊天、讲故事或侃大山。“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也是最形象的桂林口语。因为桂林人喜欢将拉琴称为“扯弦子”, 所以用“扯板路”表示拉家常、讲故事、吹牛皮、侃大山等意思。一个“扯”字, 便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了出来, 趣味十足。随着历史的发展, 桂林方言的不断演变, “板路”作为“源于民间, 根在桂剧”的典型方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内涵, 可以引申为“名堂, 状况, 厉害”等意思。

(四) 文化心态

1. 幽默诙谐。

桂林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俚语, 或以比喻、借代等手法来揶揄、调侃, 或以夸张的对比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将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趣事物或生动形象运用在语言交流中, 反映出桂林人幽默诙谐的心态和乐观活泼的地方性格。

如桂林人喜欢用“猪崽好卖圩圩来”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尝到了甜头, 还想多次如法炮制[7]。此俚语选择了两个充溢着单纯傻气的形象, 猪贩在这里被划为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 猪崽更是憨态十足。又如桂林人嘲笑喝醉酒的人为“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8], 兄弟手足, 应是最熟悉的人, 如今面对面竟然都认不出来, 可见是多么醉眼昏花。再如桂林人形容人说话声音小为“像蚂蚁子叫”, 将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成人说话轻声细语、难以听清夸张之至, 却又幽默感十足。

2. 智慧达观。

桂林方言中还有许多起着警示、劝诫作用的熟语, 或是阐明世理, 或是教人向善。如桂林人方言中用“耗子吃不得 (过) 三斗六, 夜路走多了遇着鬼”警示世人别行凶作恶。以“莫吃过头饭, 莫讲过头话” (“过头”指的是过度、过分、超常规) 劝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度, 不偏不倚, 讲求中庸之道。以“酒醒不见牛肉巴”劝人不要贪杯滥饮, 以免误事[9]。以“眼睛再利看不见自己的脸”劝诫世人要清醒地审视自己, 客观地对待和评判自己的缺点。桂林方言中的这些熟语将人生常理、生活常识、道德规范寓于寻常事件, 语言生动, 观点鲜明, 人感受到这些简短却深刻的熟语背后桂林人的智慧。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内涵之一。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 既是观察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 又是考察地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俗语中, 我们能够粗览桂林这块土地上所蕴含的文化世界, 这更证实了保护方言和研究方言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48-54.

[2]邓丽.桂林话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

[3]余琴.从桂林方言词看语言的文化价值[J].今日南国, 2009 (2) :142-144.

[4]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饮食文化———广西桂林米粉文化内涵及传说故事解读.t唐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11-14.

[5]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散客版《桂林方言词典》.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40876&highlight=%B0%E5%C2%B7%B4%F3%C8%FC.

[6]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具有桂林特色的歇后语.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40117&reltid=7746299&pre_thread_id=7849158&pre_pos=10&ext=CB.

[7]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桂林俚语有妙趣.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16742&relti d=7731171&pre_thread_id=7754678&pre_pos=10&ext=.

[8]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趣味桂林俚语.http://bbs.guili 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19813&reltid=7731171&pre_thread_id=7754678&pre_pos=6&ext=.

[9]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夸张的桂林俚语.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41341&reltid=7719813&pre_thread_id=7731171&pre_pos=2&ext.

方言文化 篇2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以,不同地域之间会有很大的文化差异,除了习俗以外,在语言方面,差距还是蛮大的。

就拿我们区队来说,我们区队有两个江西人,在不同的地方,他俩说起家乡话竟谁也听不懂,不仅仅仅是这样,据其中一位同学说,在他家那边,就算是离得很近的两个村子,说的话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普通话的流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10月3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构成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抵触、相互影响等。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此刻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汉语按方言分为两大类:官话方言和其他六大南方方言,官话由于和通用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十分接近,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方言,即现代汉语,英文称作Mandarin-Chinese。其他南方方言没有官方语言地位,除客语、闽南语、粤语、北部吴语之外,其他都没有规范化,处于衰落,不见的境地。除了闽语、粤语是保留了很多上古汉语特征外,其他都和广韵能对应起来,属于中古汉语后裔。客语、赣语很大程度上是中古汉语的北朝汉语后裔,而吴语、湘语可能是南朝汉语的后裔。

方言文化是我国一项很具有好处的文化,更是我国的一项无形资产。每种语言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无法为别的什么语言所代替,其文化价值都值得尊重与传承,而一种语言的文化价值其实还包括方言的存在。值得说道的是,我国各地的戏曲有上百种,每种地方戏都是以方言为基础的,若没有了方言,这些地方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珍贵的地方戏文化遗产也就无从继承。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如不加以保护,许多地方文化将会不见。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理解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不见后,与之对应的整个礼貌也会不见。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不见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就应采取用心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不见的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利于人类礼貌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粤语会话与方言文化 篇3

【关键词】粤语;广州话;语音;词汇;语法

粤语,又叫广东话,本地人多称为“白话”。粤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是一种最有特色的方言,也是一种强势的方言。广州话是最重要的粤方言,全世界各地使用人数超过1亿,约占汉族人口的7%。广州话是大部分广东人、香港人、澳门人和部分海外华人的母语。使用区域主要分布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的中部和西南部、广西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聚居地。广州话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差异极大,非广州话使用区的人一般听不懂。

广州话直接来源于古汉语,其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下列时期:秦汉时期,广州话脱离母体;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州话迅速发展;唐代,广州话日渐成熟;宋代,广州话与中原汉语的差异越来越大,基本上独立;元明清时期,广州话形成自己的特色,完全独立。广州话独特而复杂,不易听懂,比较难学。它与普通话的区别可以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来概述。

一、语音方面

广州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仍然保留中古音的一些特点。在声母方面,普通话的舌面音,在广州话里却发舌根音。韵母方面,广州话保留了一些中古音的韵尾。在声调方面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广州话则多达九个声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阳入、中入)。

二、词汇方面

广州话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的差异更大:

1.广州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成分,多用单音节词,而普通话则多是双音节词。例如:尾巴——尾(前边是普通话,后边是广州话,下同);耳朵——耳;脑袋——头;舌头——脷;眼睛——眼;蚂蚁——蚁;螃蟹——蟹;甘蔗——蔗;知道——知;认识——识;容易——易;困难——难;裤子——裤;扇子——扇;被子——被;铁锅——镬;翅膀——翼;衣服——衫;窗户——窗,等等。

2.同是双音节词,广州话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广州话的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例如:公鸡——鸡公;母牛——牛也母;大月——月大;客人——人客;早晨——晨早;喜欢——欢喜;拥挤——挤拥;底下——下底。

3.由于岭南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和补充新内容、新形式的开放性,多文化特色的兼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而且广州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广州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外来语或者以其译音作为新词。例如:客车——巴士;小汽车——的士;球——波;衬衣——恤衫;马达——摩打;胶卷——菲林;小商店——士多;沙发——梳化;传呼机——Call机,等等。

4.广州人喜欢吉祥、如意,所以广州话不喜欢用不雅或不吉利或有忌讳的词语。例如:丝瓜——胜瓜(丝——输);干杯——饮胜;苦瓜——凉瓜;鸡脚——凤爪;猪肝——猪膶;通书——通胜,等等。数字讲究吉利意头,如“2”即“易”,“3”即“生”,“8”即“发”的谐音。

三、语法方面

语法上广州话与普通话亦有差别,往往把状语修饰成分置于动词之后。例如:你先看——你睇先:我先走——我行先;我比你多——我多过你,等等。还有双宾语的词序往往相反,例如:给你笔——畀笔你。

四、语言特点

粤语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它直接来源于古代汉语,但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粤语也形成不同于共同语的一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掌握粤语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一、它大量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成分,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语音方面,粤语保留了中古汉语韵母的塞音韵尾和唇音韵尾,而在北方方言中这些特征早已消失。

第二、粤语保留不少古代“南越”族语言的底层成分。古代汉人与土著杂居的同化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了“古越语”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如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这些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第三、粤语吸收了较多的来来词。在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给英国,广东被迫设立通商口岸,在与外国长期的接触中,粤语也就吸收了不少的外来词,其中主要来自英语,香港粤语中吸收外来词更多,而且也强烈影响着广东境内的粤语。

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几个方面对粤语中一个重要方言——广州话进行分析,为研究粤语和学习粤语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伍巍,詹伯慧.广东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02)

[2]陈云龙.粤西闽语音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翁泽文.广西贵港市五个粤方言点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6

[4]罗言发.澳门粤语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D].北京大学,2013

[5]邵慧君.粤西茂名地区粤方言语音特点综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方言文化 篇4

笔者认为, 电视方言节目的兴起, 自有其市场需求和受众心理基础。本文对其文化成因和文化意义作以下粗浅分析。

方言节目崛起的文化成因

作为媒介生产的意义和符号的集合, 方言节目不仅承载着媒介自身的文化, 而且也打着社会文化的深深烙印。从社会中心论的角度来看, 其崛起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民间文化本源。自从大众社会出现以来, 文化的洪流逐渐分为三股支流, 即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英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精英文化是独立于消费者的文化形式, 它不会依从、迎合受众的喜好和偏爱, 其运作规则是艺术家式审美性的创作。而民间文化则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本真的原始形态:它没有精英文化所谓的“高尚意义”, 也没有大众文化逐利的商业色彩, 其享有者是普通的具有地域区分度的人民群众,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作中自然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 代表的是最“草根”的阶层。电视方言节目的本源就是民间文化。

自1956年推行普通话以后, 普通话就成为中国大陆的统治语言。按照福柯的观点, 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 语言里面出权力, 现实是语言的现实, 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1) 所以, 占据统治地位的普通话产生的文本也就成了具有精英意义的文本, 普通话节目也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了精英文化的载体。它们措辞优雅精致, 书面语色彩浓重, 很多时候负载着政治意识形态。

相反, 方言是某一地域民俗、习惯、文化和传统的积淀, 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和优质载体。方言中传神的表达、风趣幽默的词汇, 或机智或笨拙的掌故正呈现出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无尽的民间智慧。因而方言节目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自然吸纳了大量的民间文化元素。当方言运用于影视剧和栏目中时, 丰富的文化因子渗透其中, 并且为节目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 方言在节目中的运用不仅是语音语调词汇的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将普通话节目中制作者强加的文化和意义形态变成自然本真的文化内涵。2000年以后的这次近似狂欢的方言节目盛宴一方面为民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间文化自身的活力和韧性。

后现代文化基因。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方言影视剧电视节目有所不同, 进入21世纪, 方言节目带有更多的后现代文化的基因。相对于“现代”而言, 学者们对于“后现代”的概念争议较多。但是基本的共识是后现代文化有以下特点:颠覆传统、去中心化、注重享乐、追求“短暂的快乐”等。在传统的文化观念里, 经典和精英文化是用来欣赏和崇拜的。也正是这种“崇拜”让普通大众对经典产生了疏离感。而后现代文化却乐于将经典的意义消解, 进而形成了所谓的“恶搞文化”。这些特点可以很容易在现代网络文化中找到踪影。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一例。而目前的方言栏目和影视剧很大程度上吸收了网络文化成分。例如《武林外传》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网络原生笑话, 以及颇具网络恶搞精神的讽刺手法。其导演尚敬也说《武林外传》是在向“恶搞之王”周星驰致敬。

后现代文化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的新型社会主导文化, 它为方言节目的兴起提供了文化土壤。后现代语境倡导的是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文化环境。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普通话节目不再是荧屏的绝对中心, 而是与各地方言地位等同的诸多电视语言中的一种。因此, 方言节目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 后现代文化的核心是“短暂的快乐”。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人们在高压环境下需要的不再是严肃的充满意识形态和政治说教的“普通”节目, 他们更希望能找到像解压阀一样的幽默风趣的节目。而方言节目因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原生态的诙谐幽默而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为他们提供了新鲜的元素。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让方言节目在新世纪里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发展态势。

方言节目强烈的地域意识, 也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说:“如果说现代性创造了抽象的普遍的自我意识的话, 那么后现代性将指根植于地方特性的认同观。” (2) 试想, 通过高科技的现代传播技术, 我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从电视上观赏本地方言与世界信息相互交织的画面, 这就是后现代的地理景观。

大众文化外壳。这里将后现代与大众文化并列, 是个并不严谨的做法。因为二者在当下确实具有很高的重合性。大众文化本就是在斯图尔特·霍尔所称的权力集团与民众之间的对立状态中建构的, 它往往采用抵制的或规避的形式来创造意义, 因此, 后现代文化往往是大众文化在当下的外在形式和趣味表现。 (3) 这里主要以商业文化的视角来分析。

现代商业社会要求一切文化形式要想生存下来且广为传播, 必须以产品的形式出现, 最终走入市场, 经受消费者选择的考验。无论是普通话节目还是方言节目都要接受市场这块试金石的测试。因此, 商业化是方言节目无可选择的宿命。批判学派视野中, 商业文化是与大众文化相联系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认为, 大众文化的意义往往是负面的。它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化文化产品。其间渗透着商家和消费者的买卖关系。而以费斯克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认为, 大众文化可以被看作是pop culture, 也就是所谓的通俗文化。这个层面上的大众文化就成了一个中性词汇, 代表“大多数人享用的文化类型”。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义, 目前的方言节目无疑都具有大众文化的外壳。方言节目的受众定位为普通大众, 而非精英受众群;靠广告支持因此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着力满足受众情感需求, 内容大多相对肤浅;节目包装炫目, 节目形式相对模式化等。这些特征保证了方言节目的易受性和易得性, 最终也保证了其有良好的经济回报。于是方言节目不可避免地在“外形”上与普通话节目走了相同的道路。例如许多方言剧目前都在走联合制作, 然后再地方化的商业化模式。也就是说, 一个剧本拍摄完成后, 各地方台买进原始版本, 再进行本地方言的配音。广东台《外来媳妇本地郎》就有长沙方言版本《一家老小向前冲》, 后来又有了武汉版的《经视人家》。

方言节目的文化意义

从本国媒介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看, 方言节目往往体现的是国家内部的地域分歧和文化趣味上的差异。而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 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方言节目, 它就具有了更特别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的积极因子。“作为文化交流、革新和创新的源泉,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必要性就像生态多样性对自然的意义一样重要”。 (4) 地方文化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文化单位, 它源源不断地为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供给着营养, 提供前进的动力和资源。面对美国等强势文化的扩张、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和完整性, 不同的地方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手段:阿拉伯世界依靠宗教坚守文化阵地, 欧盟制定了文化贸易条例限制美国文化产品的低价进口。而我们不仅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应对, 更应该强化自身的文化内聚力。在这一点上, 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言是地方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文化信息符号。使用方言的群体, 往往借助其语言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维护群体的亲近情感, 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当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 方言也是一种文化自卫的语言屏障”。 (5) 它像一个容器一样保存地方文化经过时间涤荡的精华, 同时也像一张保护网维持着本地文化的完整性。所以, 媒体在市场化浪潮中抓住的这个救生圈———方言节目, 在其使用方言作为传播语言的时候, 无意间也扮演了凝聚地方文化和提升地域文化地位的重要角色。在方言节目里, 受众的体验不再是虚幻的且充斥着消费主义的全球文化, 而是流溢于街头巷尾的地方文化。例如, 电视剧《刘老根儿》中就展示了大量的“二人转”的片段, 让广大观众欣赏到了这种地方戏种的魅力, 也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地位。同时, 该剧还加强了地方群众对“二人转”这种民间文化的信心和保护的自觉性。哈尔滨甚至建设一个“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基地, 以进一步弘扬地方曲艺文化。

在方言节目这种文化容器里, 人们交换着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信息, 将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意义的地方文化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层层加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推而广之, 越是有地域特色的越是世界的, 也必将对世界文化的多元成长大有益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在文化多元性的问题上, 人们对媒介作为保护社群内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特别是媒介在提升推广地方文化和地方语言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世界“多极”与“单极”、文化“多元”与“一元”的博弈中, 方言节目成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保持地方文化完整性的工具。

维系地方认同的纽带。方言节目不仅对文化多元性有所贡献, 同时它也维持着本地区居民最基础的地域认同。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又是地方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某种程度上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化的“老师”。人们的世界观等个人认识, 特别是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很大程度上都与媒体“宣传”有关, 并受其影响。如安德森所认为的, 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 就是凭借大众媒介把互不相识的民族成员联结起来而产生的。 (6) 媒介的全球联结更使地域认同日益衰微, 而出现一个由国家认同向国际认同发展的过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 媒介所创造的“全球化感受”并非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 而往往是娱乐化商业化的消费追求。例如, 消费者会根据媒体宣传去购买好莱坞影星代言的国际品牌;中国和日本对“波希米亚风”等国际潮流的追逐无甚差别。在全球无差别的媒介内容的影响下, 我们开始失去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获得的自我文化身份, 最后变成了无差别的全球化的消费者, 而非拥有全球眼光的思考者。在这种纯属消费的“认同”里, 人们也丧失了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所谓的文化归属是指和文化相关的属于一个群体或团体的特定感觉。社会学家将缺乏归属感视为一种新型都市病。而方言节目正是结合了商业节目的运作和传承文化意义的职责, “无意间”成为了地方文化认同的新型纽带。它为现代人普遍失去的文化归属感提供了一种补偿。通过乡音乡言乡间事, 方言节目将人们的信息环境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结, 让同处一地的人群凝聚为休戚与共的团体。它是全球化这幅大图画中的一处斑斓色彩, “反映出对在空间和时间上铭刻人类生活与认同的深切情义”。

在最近的几年中, 一批优秀的方言作品在市场的考验下从占中心地位的普通话节目中胜出。其崛起一方面反映了普通话节目本身存在的缺乏创新性的缺陷和观众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民间文化的强劲生命力以及文化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方言节目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受众提供多元的文化娱乐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推广处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最近几年传播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 在文化多元性的问题上, 媒介成为保护社群内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联系的一种重要途径, 它们在提升推广地方文化和地方语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 方言节目更多的意义在于“保持地方文化水土”, 维护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并且在目前这种文化失范的国际环境中, 帮助建立区域文化认同感, 加强媒体的纽带意识, 最终寻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出路。

参考文献

[1]M.Foucau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of Discourse On Language, trans, A.M.S.Smith, Pan-theon, New York, 1971:8

[2]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英]:《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视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约翰.菲斯克[美]:《解读大众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转引自赵世林、曾茜, 《原生态的文化诠释》, 《光明日报》, 2008-6-4。

[5]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方言的文化高三作文 篇5

当人们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当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充斥了一条条街,当人们开始学会享乐性消费之时,也就渐渐忘却了一种纯粹;当情歌满街淹没人心房之时,人们似乎歪曲了过去那曾经叫人振奋不已的革命老歌;当杂七杂八的娱乐杂志被人们如获至宝地捧在手中时,他们也似乎不再推崇深刻的鲁迅、坚强的保尔;当有的人为了钱向日本人不断献媚时,他们是否忘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曾经饱受日寇欺凌之苦的中国人的后代!

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些什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引领着这个民族精神振奋地向前走。它是动力,是这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精神财富传承至今,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而当那些浅薄的文化在人们当中广为流传的时候,那种纯粹有如玉石一般美好与珍贵已悄然不在。

前几天偶尔翻到沈从文的《边城》,极薄的一本小册子,当初在课本中读到它的选段,不觉得怎样,而今重新品味,却觉得心中有种抑郁的酸楚。尽管边城已经过太了很多年,现在读来仍有心灵相通之感。它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内行人都说心理描写最难,可在这里却恰到好处,叫人信服,令人感动。而这种感动是无法在那些庸俗的一本本爱情小说中感受到的。许多人以津津乐道网络文学为荣,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已陷人了一种误区。那不是真正的文学。我们应该推崇那些经典之作,因其不俗,所以会使人变得深刻,因其不流行,才会使人变得成熟与有个性。

粤语方言区电视文化的特性 篇6

[关键词]粤语方言区两极化平实自然鲜明国际特色

随着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媒体在更加蓬勃地向前发展。而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它的电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并且按照其传统特色一路走来,从某种程度某个方面来说,它引导了电视发展的部分特色和方向,这就是粤语方言区。当中国电视还处于相对沉闷板正的年代时,1985年前后,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播遍大江南北,让男女老幼茶不思饭不想,每天如饥似渴地观看,希望电视台几集联播,随后《霍元甲》、《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港剧更是席卷中华大地,港产片带来的不仅是收视热潮,更引发到了服饰、贴纸、衣食住行甚至行为方式以及追星热潮。人们尽管说不清道不明这其中的原因,但无疑粤语方言区的影视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内地,人们发现雅俗共赏的东西似乎比阳春白雪更吸引人,娱乐轻松好象比严肃说教更能调剂人们紧张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这以后,来自粤语方言区的电视剧《公关小姐》《情满珠江》都在国内达到了很高的收视。不仅是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制作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娱乐、轻松、平实、自然,就是夸张,也是自然地夸张到位。现在电视节目尽管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但是无非希望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观众的认可,那么观众认可的标准是什么呢?十几年来是承袭不变的,就是让他们觉得接受起来比较舒服的东西。电视本来就是提供咨讯调剂生活的,只有娱乐轻松平实自然才能达到这个效果。笔者认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同粤语方言区的语言习惯和人文环境有关,在这种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制作的电视节目就自然有它独特的性质了。

粤语方言区的语言习惯直接影响到电视文化的特性呈两极化区分明显

在中国众多的方言中,粤语算是很特殊的一种语言文化,它在吐字归音和结构逻辑上与普通话相去甚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港星学说普通话比“老外”更难的原因。笔者在这里不再深究它的语言发展历史,但是可以发现,在粤语中有一些与我们学过的古文或文言文逻辑相近的文字结构。比如普通话说“你先走”,在粤语中同样为了表达这个意思,就是“你走先”。所以首先粤语中有非常类似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这让它的语言文化体现出了严肃礼教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它独特的发音方式和吐字归音,它又有超级调侃轻松诙谐的一面,它的很多发音都是汉语文字无法表达的,就算笔录下来,只能是谐音,“甘(gen)都(dou)得(da)”“唔(mu)系(hei)嘛(ma)”“傻(suo)傻(suo)地(dei)”也就是“这样都行?”“不会吧?”“傻呵呵”的意思,表达非常口语化。比如有句俗语,父母感慨不肖的孩子经常说“生只叉烧好过你”,这在粤语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慨。于是严肃正统的一面和搞笑诙谐的一面看似两个极端却融合得非常好,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因语言文化而体现在了电视文化上。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香港的电视文化,首先是严格区分时段,晚上九点半以前的电视节目是非常严肃正统的,但是九点半以后电视屏幕上会专门有提醒“以下节目不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的字样。其次在电视节目构造方面也相差颇大,新闻类节目非常正统严肃,商业类影视剧搞笑轻松,极尽精灵古怪之事:当然新闻类节目的主播也大都相貌平凡但大方得体,而影视明星们则光彩耀人争齐斗艳。香港的电视文化尽管因为过度商业运作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但是我们也看到的确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它有严肃性的新闻可以提供咨讯,但也有极尽生活化的影视剧、“肥皂”剧可以让老百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他们做到这一点要早于我们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港产片二十年前就能风靡各地的原因,因为它的语言和形式生活化,因为它很早就融入了一些商业的元素,因为看它的片子轻松娱乐不需要动脑子,尽管现在内地的影视片制作在某些方面已经大大优于港剧,但港剧所开之先河是不容忽视的。

人文环境决定了粤语方言区的电视文化平实自然的特性

都说广东人不关心政治,“民间”也有人说“不关心政治就是政治方面成熟的体现”,我们姑且不妄自评论这些话究竟正确与否,的确,笔者也发现粤语方言区的人们确实对政治的兴趣没有其他地区浓厚,换言之,不仅是对政治,也许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说,他们都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这也许就是一个地域的人文环境之体现。

比如在制作电视节目方面,同行之间会开个玩笑,如果在北京街头进行现场采访,不仅大把行人愿意接受,甚至还有挡都挡不住,说也说不完的,北京人的热情有目共睹,只怕记者的带子不够用,好象去过北京的人都有听的士司机或街道大妈唠嗑的历史。但是在粤语方言区,记者们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最怕去街上即兴采访,因为拒绝的偏多,就算是有愿意表达感受的,要么就是北方“移民”人士,要么就是“言简意赅”。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香港回归时在珠海采访。庆祝活动中众多市民欢欣鼓舞,当记者激动万分地走上前询问“香港就要回归了,您是不是非常憧憬非常期待?”答:“是”。记者又问:“那您此时此刻是何感受?”答:“很开心!”甚至有时记者启发诱导很多话,反馈的只有寥寥数语甚或几个字。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并非广东地区的人们不热情,仅仅是他们的行为习惯是简单干脆、平实自然。因此在街道商场里看到明星大腕儿他们不一定上去签名,不是不喜欢明星,而是比较冷静,同样看到剧组拍戏他们也很少聚众围观,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是一种职业行为,没有太多的特殊。久而久之,这就决定了他们作为受众对电视文化的接受习惯也是平实自然、轻松、舒服。

这种人文环境对电视文化的影响也很容易影响到个体。比如凤凰卫视中文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他的名牌栏目《锵锵三人行》做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地域风格的主持特色。三杯清茶,主持人和两位嘉宾,每每三人行中必有我师,每天漫谈、娓娓道来,随缘、随意、随性情、聊天聊得自然而生动。但是在“老窦”的一次自我调侃中提到,他曾经到内地主持过一台晚会,与内地的主持人联手。没想到在现场受到现场氛围和身边同行影响主持风格也大变,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可见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和电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之大。

粤语方言区的电视文化是融合了众家之所长,而且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粤港澳三地相连,电视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相互融合交流,许多大型的电视文化活动都是三地联手打造,这样这一地区的电视文化是充分融合了众家之所长,制作出的电视节目既有内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显港澳潮流、时尚、中西兼容的特色,既张含蓄隽永深沉委婉的风情,又扬激情奔放热烈动感特色。此外,诸如地处粤语方言区的深圳珠海都是经济特区,又是新的“移民城市”,首先是国内精英人才荟聚此地,它带来的东西南北中特色文化集萃,其次经济特区毕竟是窗口,它不仅与港澳,它的国际融合性也非常强。比如笔者所在的城市珠海,各种国际赛事云集,象国际赛车以及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等,让特区城市不仅是国内精粹电视文化的集聚,更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盛地。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在国外的许多国家,粤语已经成为即普通话之后为国际友人所熟知的第二大华人语言,甚至许多“老外”对粤语的熟知程度超过普通话,可见粤语方言地区语言文化方面与国际的交流之广。

讲到国内与国际以及两岸三地的电视融合,不得不提的就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首先它是集聚了国内国际两岸三地的电视精英,其次它制作的电视节目也是“走出去、引进来”,既展现了国内各地的万种风情人文历史,又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甚至于它的时事评论都带有凤凰卫视很明显的个性色彩,当然甚至于它的节目包装、主持人包装、主持风格、节目形态特色风格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既不是纯粹的内地版也非港澳版更不是中国台湾版。它的风格是独树一帜的,是标新立异的,是短短时间内让它跻身电视强势的立台之本。凤凰卫视无可质疑地拥有了大量的拥趸,也极尽“奢华”地张扬了粤语方言区电视文化优质元素荟萃的竞争优势。

天水方言对秦汉文化的继承 篇7

人们对一个方言的直观感受往往是方言词汇, 方言词汇由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和地道的方言词构成, 基本词汇与汉语言普通话类似, 一般词汇多体现在语音不同, 差异最大的是表现百姓日常生活、婚丧嫁娶、饮食穿戴、民俗人情等方面的方言词。

一、天水的历史渊源

甘肃天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传说中的三皇之首伏羲就生活在今天水一代, 天水有卦台山、伏羲庙、风沟、风谷、人宗庙会等。在古代传说中, 伏羲与甘肃天水地区有密切联系, 了解伏羲神话的文化有助于了解天水地区的远古文化。晋皇普谧《帝王世纪》中曰:“太昊帝庖牺氏, 风姓也。遂人之世, 有巨人迹出于雷泽, 华胥以足覆之, 有娠, 生伏羲于成纪, 蛇身人首, 有圣德。”据说伏羲在母腹中十二年, 为一纪, 故其诞生地被称为“成纪”。

夏商时期, 天水地区被泛称为西戎居地, 主要居住氐羌 (戎族的组成部分) 部落, 同时还有华夏、东夷的一些部落。在商代之后, 文献记载的为氐羌, 氐族处于今甘肃较东部, 多以农耕为生。羌族偏西所居。商朝后期, 秦人胥轩的儿子奉命率族军驻守“西垂” (今陕西宝鸡) , 监视周国和防御戎狄。周文王、周夷王、周孝王、周宣王时期, 今天水地区发生多次战事, 权利与管辖也因当权者的利益多次更迭。后秦国统一了“西垂”地区。80年代初甘肃天水市甘谷县毛家坪周代秦文化遗存和墓葬出土文物, 体现出夏商周三代时期, 秦国是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优势权利体系。

公元前688年, 秦武公率军攻打邽城 (今天水市北) 、冀戎 (今天水甘谷县) 得胜, 设上邽县、冀县, 此为天水地区正式置县之始。经过秦穆公、秦昭王、秦襄王的数年战事, 天水地区绝大多数地域归于秦国版图。甘肃天水市麦积区放马滩出土的战国秦简、上邽县地图等, 成为证明古代天水地区在秦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天水方言词汇的渊源

天水接壤陕西, 秦朝之后一千余年时间里, 陕西关中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天水虽然处于这个文化中心的边缘, 但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在与外族通商、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其方言词汇吸收了关中语言词汇, 比如天水方言至今保留的与关中方言相同的词汇, 如:先人、咥、霍闪、白雨等词汇。

《史记·秦本纪》:“孝王曰:‘昔伯益为舜主畜, 畜多息, 故有土, 赐姓嬴, 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 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 使复续嬴氏祀, 号曰秦嬴。”此乃秦人称“秦”之始。

近年学术界的秦文化研究中衍生出“秦早期文化”, 是指秦人在陇右天水地区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在时间上, 起始于秦人入居陇右, 下至秦德公元年 (前677年) 迁都雍城前。空间上, 它分布于陇右天水。从文化的起源和主要分布地域而言, 秦早期文化也可称为天水秦文化。

三、天水方言对秦汉文化的继承

先人, 《诗经·小雅·小宛》:“我心忧忧, 念昔先人。”天水方言中称已经去世的祖先或父母为“先人”, 比如某人做事不肖, 天水方言骂他“亏先人”, 就是说此人所作所为对不起他的父母和祖先。天水大年初三上午一般习俗是给“先人”上坟, 这里的“先人”指所有亡故的祖先。

玷, 本意为玉上的斑点。《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斯言之玷, 不可为也。”《后汉书·陈蕃传》“正身无玷, 死心社稷。”玷缺, 在天水方言中属于将古汉语的“玷”与“缺”组成同义复合词使用, 比喻人的毛病、缺点、缺陷等。例如;“这个人学识很好, 就是有点玷缺, 脾气太怪。”

悖, 古汉语中糊涂、昏聩的意思。《战国策·楚策四》:“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天水方言在“悖”字后加“善”字, “悖善”在天水方言中指某人跟正常人不同, 糊涂且让人难以理解。例如:“这娃娃是个悖善。”[1]

端死, 天水方言读“遄死”为端死, 意为诅咒人快点死。《诗经.鄘风.相鼠》:“人而无礼, 胡不遄死?”毛《传》释:遄, 速也。《说文.立部》释:端, 直也。天水方言读“遄”为“端”, 可作为“遄”字古音为“端”之证, 这个古词语即说明天水方言对秦文化继承, 也说明这个词语在诗经时代已是民间口头语。天水方言中骂小孩子时会说:“碎端死的载。”咒骂这小孩子快点死。

碎, 小的意思。天水方言把“小”读“碎”, 例如“碎娃”、“碎怂”、“碎碗”、“碎房”等, 就是“小孩”、“小坏蛋”、“小碗”、“小房子”的意思。碎本字当作“嘒”。《说文·口部》曰:“嘒, 小声也, 从口, 彗声。”《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 鸣蜩嘒嘒。”《诗传》释:“嘒嘒, 小声也。”《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三五在东。”也是说一群小星星。天水方言把小读作“碎”, 从训诂学上说, 渊源颇为深远, 我们在此不做深层探讨, 罗列典籍皆为力争天水方言词汇对秦文化的体现。

发明或拂明, 天水方言中天快要亮的意思。《诗经·小雅·小宛》“我心忧伤, 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 有怀二人。”“发明”在古代也称“明发”, 《说文·弓部》曰:“发, 射发也。”意为开始, 故“发明”意为天开始亮。天水话如:“发明的一阵, 天下起了大雨。”意思就是天快要亮的时候, 下起了大雨。

苫, 用某物遮盖某物。《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 蒙荆棘, 以来归我君”。古“被”字同“披”。天水方言中, 把什么东西苫上, 意为“盖上”, 一般指把晾晒且不便搬动的东西盖上, 例如:雨来了, 赶紧把鱼盆苫上。”另外, 在天水丧葬中, 也有“苫脸纸”, 意思是在去世的人脸上盖上一张纸, 这在民俗相关论文探讨, 此处不做详述。

方, 也叫“老房子”, 天水方言中称呼生前预备好的棺材, 也有叫“寿材”、“寿器”的。老年人生前准备好下葬时穿的衣服, 叫“老衣”或“寿衣”。从丧葬中的“寿”字, 体现出人们希望现世长寿。“寿器”一词渊源悠长, 《后汉书·孝崇匽皇后纪》中:“敛以东园画梓寿器”, 注释曰:称寿器者, 欲其长久也。犹如寿堂、寿宫、寿陵之类也。

淹缠, 天水方言指在某事或某地纠缠了一段时间。比如:“算淹缠了, 载死皮欠人钱不还, 直接告法院处理!”意思是“不要再纠缠了, 这个人脸皮太厚, 欠钱不还, 直接去法院告他。”淹缠的“淹”字本字当为“奄”, 《尔雅·释诂》曰:“淹、留, 久也”。《楚辞·离骚》有文:“时缤纷其变易兮, 又何可以淹留?”《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吾子淹久于敝邑。”这两处的“淹”都是假借字, 本字是“奄”字。

霡霂 (maimu都读四声) , 霡霂雨, 就是毛毛雨, 天水方言的读音也是毛毛雨。《诗经·小雅·信南山》曰:“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毛《传》曰:“小雨曰霡霂。”

懆心, 懆劳。天水方言意思为对某人或某事不放心而忧愁, 比如:“儿孙自有儿孙福, 你载不要懆劳娃娃了!”《诗经·陈风·月出》曰:“月出照兮, 佼人僚兮;舒夭绍兮, 劳心懆兮。”

劳心懆兮的意思是本来忧愁的心更加忧愁了。《说文·心部》:懆, 心不安也。天水方言的“懆劳”属于同义复词, “懆”为“操”的同音通用字, 通常也说操心。

参考文献

流民文化与宁古塔方言 篇8

清代的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牡丹江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 众所周知的如渤海文化、宁古塔文化以及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渤海国 (698年-926年) 是我国唐朝时期, 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公元698年, 粟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东城建立了“震国”, 史称“旧国”。公元705年, 大祚荣受招唐朝改国号为“渤海”, 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公元755年, 大祚荣之孙, 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到今天宁安市渤海镇, 定国都名为上京龙泉府, 遗址保留至今。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 从顺治年间开始, 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除了被流放的犯人外, 也有一些高官大吏、江南才子、文人学者客居此地, 留下了佳句名篇、趣闻轶事, 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牡丹江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至今仍保留了伊兰岗等满族村和朝鲜民俗村等。此外, 清末民初, 大量关内流民闯关东, 在牡丹江定居下来, 这些人主要来自山东、河北等地。所以, 今天的牡丹江的人口来源复杂, 其中汉族人主要有清代被流放宁古塔的京城官员的后裔, 闯关东而来的山东、河北等地移民的后裔, 也有汉唐以来陆续迁入牡丹江的汉族人后裔。操多种方言的人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迁入牡丹江, 对牡丹江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宁古塔方言。

在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上, 宁安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吉沈片的蛟宁小片。宁古塔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胡明扬曾提出疑问, “今天的北京话和周围的河北方言差别很大, 而和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北话反而接近, 和哈尔滨话相去无几, 和远在东北边陲的宁古塔的话基本相同, 这又是怎么回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东北官话与北京话关系密切, 但最密切的, 是宁古塔方言, 胡明扬先生认为, 它和北京话基本相同。通过我们的调查, 证实了胡明扬先生的观点, 与周边东北官话相比, 宁古塔方言除了与北京话高度相似之外, 还存在其他一些移民方言的特点。总的来看, 今天的宁安方言是北京话、山东方言和黑龙江方言融合的结果, 保留了这些方言的底层特点, 还可以明显发现这些方言的痕迹。

二、宁古塔方言与东北官话、北京话

东北方言语音的主要特点有: (1) 北京话中的两组声母在东北官话中有的地区分得清, 有的地分不清; (2) 北京话中的母字在东北官话中多数地区读零声母, 也有一些地方读声母; (3) 古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在北京话中读零声母, 在东北官话中多数地区读零声母[n]声母, 也有一些地方读零声母; (4) 东北官话的调类与北京话完全相同, 古四声在今调类中的分合关系也基本一致, 调值略低于北京话。

宁古塔方言的语音特点是: (1) 严格区分, 如“责泽淄责”均读, 而不会混读为;“测策册篡”均读, 而不会混读为;“森所搜色”均音[s], 而不会混读为。而周边的黑龙江方言区分不严格, 有些字可自由变读。

(2) 有声母, 北京话里声母的字在牡丹江方言中都读声母, 如“热、惹、如、饶、扰、绕、揉、肉、染、人、任、纫、热、软、让”等。而在周边的黑龙江方言中除个别读 (日、仍、蕊) 、[1] (乳、扔) 外, 多数读零声母。

(3) 古疑母字“鹅额饿俄讹蛾熬”等和影母字“爱矮袄恩恶安按”等在黑龙江方言中一般读[n]声母, 而在宁古塔方言中一律读零声母。

(4) 宁古塔方言的调类与北京话完全相同, 古四声在今调类中的分合关系也基本一致, 调值略低于北京话。

(5) 儿化。牡丹江方言中儿化词比黑龙江方言多, 有些在黑龙江方言中非儿化的词在该方言中读儿化, 如“鸡儿、姨儿、米儿、人儿”等等。

这些特点与北京话非常相似, 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不同地域的汉人流放或迁入宁古塔, 但是, 北京人带来的北京话在与当地方言以及其他方言的接触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此, 宁古塔方言在语音上高度接近北京话。

总体来看, 东北官话被认为是和北京话最接近的一种方言, 因为在东北官话的形成过程中, 一直与北京话保持密切的联系。林焘认为, 东北方言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幽燕方言, 是辽金时期的幽燕移民带入东北的。在发展的过程中, 仍旧不断和北京话保持密切接触, 并且两次回归北京, 两种方言互相影响, 日趋接近, 形成了一个包括东北广大地区和北京市在内的北京官话区。沈钟伟认为, 契丹小字的汉字音译明确显示, 以现代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的语音基础在一千年前的辽代疆域中确实已经出现。如果说古官话是现代北方官话的早期形式的话, 辽国境内的北方汉语便是古官话的早期形式。

具体来看, 在东北地区, 有一些地方的方言与东北方言的差别大于与北京话的差别, 更加接近北京话, 如黑龙江省五常、阿城一带的满族人的汉语方言, 今天牡丹江宁安某些地方的方言。东北官话与北京话本来同源, 与北京话相似性高, 但也有明显差别。但拉林一带方言、宁安一带方言, 与北京话的差别却小得多。这一现象对于研究北京话历史、东北官话历史、北京话与东北方言关系等, 具有重要意义。宁安、拉林等地方言与北京话和东北官话的关系可以说明, 东北官话与北京话的差别是在清代以后形成的, 今天的北京话是清军入关以后, 清军带入北京的东北汉语受当时北京话的影响而形成的。东北官话在清军入关以后依然在本土发展, 由此两者产生明显的分歧。宁古塔方言则是受清代由北京流放宁古塔的北京人的语言的影响, 因此接近北京话。

三、宁古塔方言与其他移民方言

宁安方言的词汇语法最能体现多种方言融合的特点。如: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既用“我”, 也用“俺”, 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有三个, “我们、俺们、姆们”, 同一个人在使用时也不加区分, 随意用哪个都可以。可以认为, “俺、俺们”源于山东方言, “姆们”来自北京话, 它们在宁安方言中共存, 今天生活在宁安的人, 不论其祖籍哪里, 对这几个词的使用没有分别, 都可以混用。

程度副词“杠”是宁安方言的一个特色词, 它在宁安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 搭配范围很广, 而黑龙江其它地区的方言不使用这个程度副词, 这个词来自山东方言。如:“杠赛 (非常漂亮) 、杠俊、杠好、杠香、杠高兴”等等。

一种语言由一地迁入另一地, 有多种演化方式, 有的被当地语言融合, 有的以方言岛形式独立存在, 也有的在迁入地方言的基础上, 保留各方言的成分, 形成多种方言成分并存的新方言。在牡丹江地区, 这几种情况都有。古代宁古塔地区以外的牡丹江其它地区, 也有大量移民迁入的现象, 但是那些地方的方言多被当地黑龙江方言融合, 与周边的黑龙江方言差异并不明显, 这属于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方言岛现象。牡丹江地区存在大量的山东方言岛, 如牡丹江的放牛村, 这个村有人口5 500多, 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逃荒或迁移到牡丹江的, 大部分来自梁山。这里40岁以上的人一律使用山东方言, 稍小一点的, 在家里使用山东方言, 在外面使用牡丹江方言, 可以根据交际对象不同自由转换语码。除放牛村外, 铁岭河乡、磨刀石、小磨、大磨、八面通乡、黑瞎子沟 (即新建屯) 等地, 都存在山东方言岛。宁安地区则属于第三种情况, 这里的方言听感上既像东北方言, 又搀杂着北京话、山东话的成分, 是语言接触融合的又一种形式。因此, 对该方言的调查研究, 对于研究语言接触融合的规律,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清代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 由于受到复杂的流民与移民文化的影响, 该地方言地域特色明显, 保留了北京话、山东方言等多种方言的特点。今天的宁安方言是北京话、山东方言和黑龙江方言融合的结果。

关键词:流民文化,方言接触与融合,宁古塔方言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从西昌方言看社会民俗文化 篇9

西昌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 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 居住着汉、彝、藏等二十多个民族的66万多人口。由于多民族杂居, 语言之间互相影响, 再加之西昌地区历史移民较多, 因此西昌方言较复杂。西昌方言的复杂性折射出西昌民俗文化的复杂性。西昌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不仅具有豫、晋等中原地区汉族民俗文化的传统, 而且蕴含苏、粤等江南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 更具有彝、藏、回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 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将从人生社会习俗———生、婚、丧三个方面探析西昌方言词折射出的人生社会民俗文化。

一、与生育相关方言词反映的人生社会民俗

生, 即生命的源起、诞生和成长。生命是宝贵的, 古人早就感悟到这个道理, 为了新生命降生和成长, 在生养的实践经验和心灵的美好祈愿中逐步衍生出一套仪礼习俗文化。

送瓜:这是旧时西昌民间的一种求子习俗, 至今在一些偏僻的农村中仍有此陋习。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百悌孝为先, 无后为大”思想的影响, 若是夫妻婚后久未生育, 家里人就会为其“送瓜”。送瓜寓含两层意思:一是因瓜类多籽, 送瓜即为送“籽” (子) ;二是“瓜”同婴儿啼哭声“呱”音相谐, 故含有“求子”之义。送瓜习俗首先是在本村子嗣较多的家庭中挑选一位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作为“送瓜童子”, 送瓜童子怀抱“南瓜”由人护送至接瓜人家门前。接瓜夫妻穿戴上新衣服在厅堂外迎接送瓜童子, 并将其迎至家中, 参拜家神和列祖列宗牌位, 再由长者对着南瓜为其取以“瓜”字冠首的乳名, 然后送瓜童子一边学婴儿啼叫, 一边将瓜送至求子夫妻。送瓜的民间习俗表现了人们求子的迫切愿望。

打三朝:这是向亲朋好友公布添丁消息的一种习俗。小孩儿出生后的第三天, 女婿要到岳父岳母家向老丈人、老丈母娘报喜, 并向其他亲朋好友公布添丁消息, 民间俗称“打三朝”。亲朋好友将前来祝贺, 馈赠礼物。主人家收礼后, 将杀鸡、买肉设宴招待客人表示感谢, 并焚香敬祖, 让先祖保佑孩子长命百岁。

红蛋酒:小孩生下满月后, 要办“满月酒”宴请亲朋好友。宴席上一定会有一盘红蛋。红蛋就是将鸡蛋煮熟后, 用红色的纸将其染红, 以暗喻吉祥如意。因此, 当地人把吃满月酒称为“红蛋酒”。

刮鸡棍儿:产妇生完孩子后, 每天都会熬鸡汤以补充营养, 但产妇不吃鸡脚、鸡翅、鸡头、鸡脖子, 扔了又可惜, 于是就留给丈夫吃, 这就是“刮鸡棍儿”。同时, 产妇坐月子的时候, 不能触碰冷水, 所以洗尿布的事儿由丈夫做, 当地人就有了“刮鸡棍儿, 洗屎片儿”的说法。

二、与结婚相关的词所反映的人生社会民俗

婚, 即生命的繁衍和发展。古往今来, 被人们重视, 因此,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婚俗。西昌诗人颜启芬就曾作诗《西昌竹枝词》:“婚嫁遥遥楼两乡, 花开陌上好风光。东乡女子西乡妇, 蚕豆黄时又别郎。”真实地展现西昌地方的婚俗文化。

有婚头:即指合配者。就是将男女双方的八字相配, 看有无“冲犯”, 无冲犯的为“合配”者, 俗称“有婚头”。具体做法各种各样, 有的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纸上, 把纸置放于神龛上, 如三日内家中平安无事, 即为“合配”;有的用两粒豆子放在一个盛水的杯子中, 豆子发芽后, 用筷子在杯中正反各搅动三圈, 待豆子静止不动时观察其形状, 如豆子的两片叶子相对, 即为“合配”, 合配的男女双方才可订婚。如果男女双方不合配, 则认为难以白头偕老, 婚事也多会告吹。因此, 民间还编排有不合配属相的顺口溜:“金鸡怕玉犬, 白马忌青牛, 兔龙泪交汇, 羊鼠一旦休, 蛇虎如刀错, 猪猴不到头。”

看人户:这是随着包办婚姻的解体, 自由恋爱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民俗。当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一段时间, 感情发展得比较稳定时, 将告知家中父母二人打算结婚。这时, 女方的母亲便会邀约本家的亲友选个吉日到男方家, 俗称“看人户”。如果女方家对男方个人和家庭都比较满意, 女方家将答应男方的邀请, 留在男方家吃饭, 男方则以为女方添置衣物为由送给女方一些财物。如女方家对男方不满意, 便会婉言谢绝男方家吃饭的邀请, 迅即离去。

安床镇斗: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 男方家请已婚妇女为新房“安床镇斗”。布置时, 要说一些祝福新人的“四言八句”。如安床时说:“安床安床, 夫妻永同床, 先生儿子, 再生姑娘, 夫妻和美, 龙凤呈祥, 日子兴旺, 儿孙满堂。”铺床单时说:“这床床单就是好, 乖儿乖女铺上跑。”铺被时说:“这床被盖四个角, 儿女将来坐一桌。”床铺好后, 忌讳他人去坐, 只允许童男在结婚当日去滚床, 意为将来会生儿子。除了铺床外, 按习俗新房内要安放一个装满米的大斗, 斗口用红纸封上, 并在上面放上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和一杆秤, 房内点上七星灯, 意为“吉星高照, 丰衣足食”, 以此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圶火盆:结婚当天早上, 新娘被迎至夫家时, 夫家将在门口放上一只火盆, 让新娘从火盆上跨过去, 以此预示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搅糖茶:结婚当天晚上, 亲朋好友去闹洞房, 主人家将用红糖、茶叶、生姜、花椒等混合熬成“糖茶”宴请大家。亲朋好友借喝糖茶之名, 找各种名目刁难新郎新娘, 俗谓“三天无大小”, 大家都可以搅, 因此得名“搅糖茶”。

坐十:又称为“走破日子”。婚后的第三天, 新郎新娘回到女方家, 俗称“坐十”, 意为把日子走破, 以后女儿、女婿可以随时来岳父母家,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三色礼:婚后第三天, 新郎新娘带上礼品回女方家, 所带礼品为肉 (寓“女婿半边儿, 儿女心头肉”之意) 、酒、点心三样, 因此称为“三色礼”。如果是农村地区, 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后, 丈母娘将把新郎新娘带来的酒倒出, 然后用酒瓶装上泔水, 让新郎新娘带回男方家倒入猪槽, 以此预示喂养牲畜能六畜兴旺。

三、与丧葬相关的词所反映的人生社会民俗

丧, 即生命的终结。按中国古老传统观念, 那是灵魂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为了使灵魂在新的世界安宁、如意, 活着的人便要进行种种仪礼———丧葬和祭祀。

老衣:人死后穿的棉衣。民间认为人死后不能穿毛类、皮革类、化纤类衣物。如穿毛类、皮革类衣物, 来生转世只能变为畜生, 穿化纤类衣物则将被困地狱而永世不得超生。同时, 老衣讲究穿单不穿双, 当地人有在死之前多添老衣, 以此添寿的习俗。

接气:老人临终时, 子女要守候在旁边, 直至“落气”, 俗称“接气”。落气后, 尽快拆去其睡床上所挂蚊帐 (因蚊帐古亦称为“网丝城”, 与亡人灵魂去处“枉死城”谐音, 故要拆去蚊帐, 避免亡人灵魂被困于枉死城中而不得超生) 。同时, 旧时农村常用稻草来铺床, 故老人落气后, 立即燃放鞭炮, 然后将老人枕下的稻草烧尽, 俗称“烧落气草”。

烤发财火:道士办灵、做道场至半夜两三点结束, 这时天气较为寒冷, 故丧主家将用豆青树、桃树、柳枝等树枝树叶燃烧取暖, 帮忙的人都聚集在火堆旁烤火。当地人认为这火越烤越火, 越火越旺, 即能够发财, 俗称“烤发财火”。

偷丧:即旧时“偷柩”之俗。《西昌县志》卷五礼俗志记载:“出丧, 门外停之, 曰偷柩。盖古之孝子, 不忍别亲, 攀辕留柩, 亲族偷以出之遗俗也。” (2) 现今略有不同。如今指出殡前, 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趁着天未亮时偷偷将棺材抬到悬挂招幡的地方, 俗称“偷丧”。按当地风俗, 四外人有偷丧风俗, 而土巴娃儿没有此风俗。

踩丧鸡:即出殡时捆绑在棺材上的大红公鸡。当地人认为“踩丧鸡”可以开路、预示福音。故如果棺材抬至坟山时, “踩丧鸡”突然打鸣, 则认为其打鸣处为最佳的下葬点。丧主将不用之前选好的下葬地点, 而是重新在其打鸣处挖墓坑下葬。当棺材下葬后, “踩丧鸡”将被带回。道士将鸡冠扭断, 用鸡冠血涂抹在福字上贴于房间以此辟邪。然后道士又将“踩丧鸡”随手扔出房外, 看鸡头的朝向。若鸡头指向丧主的房屋, 则不吉利, 表示丧主家还有人去世, 即发生“重丧”事件。

祭羊:这是彝族丧葬的一种习俗。祭羊的选择颇为讲究。有的彝族老人在自己健在时便选好祭羊, 饲养起来以备丧用。祭羊以头角长而弯曲, 且盘绕三圈以上的老公绵阳为最好, 忌讳用母羊和骟羊。老人断气前, 家人便将祭羊牵至其面前, 老人一断气, 立即请人将羊捏死, 以此预示老人亡魂带着财产离开人世。祭羊死后, 取出羊的肝脏观察苦胆。如果苦胆胆汁充盈, 色泽鲜亮, 则为吉兆, 预示丧家会平安无事, 如果苦胆干瘪, 色彩暗淡, 则为凶兆, 预示丧家可能还会发生灾祸。最后, 将祭羊煮熟, 取羊肚、羊肝、羊肾、羊肩胛骨及荞粑放置在木盘中用来祭奠亡人。

综上所述, 西昌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方言, 不仅是这一地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且是这一地区的文化载体, 包含着极丰富的社会民俗文化信息。透过西昌方言词, 可以折射出本地丰富的人生社会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李俊.西昌民俗集成[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9.

[3]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方言文化 篇10

一、特色鲜明的潍坊方言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 忠实的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 各种信仰与偏见。”许多的方言俗语, 是可以向我们折射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的。潍坊方言, 是山东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来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潍坊民众的历史文化资源, 具有鲜明的特色。

1、语音的丰富性与完整性

潍坊方言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汉语发音体系, 虽然不能与粤语等那些保留了更多的古代汉语发音特色的方言相比, 但在北方语言里面, 潍坊方言还算是保留古代汉语发音比较多的。在音调上, 潍坊方言保留了大量的东夷语言传统的发言音调, 成为与其他北方语言差别最大的之处。

例如:谦、欠、铅;钱、浅、迁

这六个字在普通话中发音相同, 全部为 (qian)

但在潍坊方言中, “谦、欠、铅”读作 (qian) , 发音时不用舌尖 (与普通话相同) “钱、浅、迁”读作 (chtsian) , 发音时用牙齿略微咬住舌尖 (普通中已丢失) 。

类似的例子还有轻与青;钦与亲;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 普通话丢掉了咬舌音, 把所有的咬舌音都丢掉了, 将咬舌音的舌尖收回, 导致清、浊两种发音相互混淆。

2、词汇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潍坊方言中有着大量的自己使用的独特的用语, 这些独特用语在普通话中没有对等的汉字。在潍坊方言中有许多独到的名词, 如, “姐了龟儿”指的是蝉的幼虫, “檐眠乎子”指的是蝙蝠, 对于布谷鸟, 潍坊人叫“光棍多怵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上, “醭”指的是醋、酱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而在潍坊方言中, 它却是指用在案板 (切菜或和面等用的木板) 上防止和上的面或正做的面食粘住的面粉。在潍坊就有一种饼中间夹着面醭, 被称作邋遢饼, 是形容一个人邋里邋遢, 做事拖泥带水, 走起路来不利落, 背后醭土飞扬。

3、语法的丰富多彩

从语法这个角度来看, 潍坊方言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潍坊方言的词序和一些特殊的句式上。比如, “我不如他胖”这句话在潍坊方言中是“俺赶不上他胖”或者是“俺不yan他胖”;而普通话中的“行不行”在潍坊方言中则是“中啊吧”。

在潍坊方言中, “着”的用法跟普通话有相同之处, 但不同之处更多。特殊用法表现在“着”可以用在动词后边, 表示动作的可能;也可以附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后边表示状态等。潍坊方言中“着”的分布很广泛, 使用频率也相当高。

二、潍坊方言反映的道德伦理观念

中国文化传统历来是“重名分, 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 依靠体现一定道德的礼仪来维护社会的统一和安定, 依靠遵循伦理观念的词语来体现道德的规范, 因此, 伦理观念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潍坊方言的许多俗语, 都直接而明确的体现着这一点。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潍坊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 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

潍坊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 长幼有序, 老少分明, 具有严格的秩序性。对长辈和对晚辈, 突出辈份, 老少分明。如, 对长辈, 称父亲为“爷”、“爹”、“爸”、“达”, 母亲为“娘”、“妈”, 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 其上每长一辈, 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其下每下一辈, 加一“重”字以示区别。对同辈, 非常注重排行, 长幼有序。如, 称祖父的兄弟姐妹为大爷爷、大姑奶奶等;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爷、大姑等。

三、民风习俗

由于环境的制约和文化的发展, 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通过某种默契凝练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方言俗语用以交流。于是便构成了特定的地域所独有的方言俗语文化现象。在影响方言的诸多差异中, 民俗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当然, 方言与民俗的影响是互相的。例如, 潍坊话里把普通话读R声母的字, 都读成了零声母, 这样一来, 普通话许多字是不同音, 但在这里就变成了同音不同字, 如:人=银、让=样、软=远。因此, 旧时民间塑神像, 要在其胸腔内放置“银心”, 口语即为“人心”, 认为这能使神像显灵, 为百姓降福。

最能体现方言与民俗关系的, 莫过于民间文学、日常用语以及节日口彩。

烂脚巴丫 (流行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

一个爹, 同个娘,

闺女小厮大了要分炕, (小厮:男孩;分炕:分铺睡)

被卧实在少, 大人困当央。 (被卧:铺盖;困:睡觉;当央:中间)

鼓胸脯满裤档, (指青年女男发育了)

一头困, 出洋相。

通腿困, 脚板痒, (通腿困:在同一被窝里脚顶脚睡)

原来丫巴着 (zhuo二声) 水疮。 (丫巴:脚丫子;着:互相传染)

拔草倒地瓜, 荒了上学堂。 (倒地瓜:从地里翻出遗漏的地瓜。当时孩子以劳动为主, 荒废了学业)

使劲儿干, 正好换钱买衣裳,

囫囵困, 也比烂脚强。 (囫囵困:合衣而睡)

这首“砸牛骨头” (打油诗) 是那个贫困时代的生动写照, 朴素地记录了当时农民的生活方式, 如果不懂方言, 还真不好理解。

四、潍坊方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在潍坊方言中, 有许多的方言俗语都不仅是从字面去定义的, 它们大多都运用了比喻、引申去理解它们的意义的。如:口彩, 俗称“吉利话”, 是在特定场合说的一些讨吉利的话语, 往往与一些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潍坊的婚宴上, 喜烟要用“大鸡”牌的, 一方面是因为比较便宜, 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大鸡 (吉) ”。在寿光, 因为当地生孩子叫做“拾孩子”, 以求好养活之意, 所以有了上床石, 即在新房床前放一块石头, 新娘要踏着它登床, 取其谐音“上床拾 (孩子) ”。

从上面的讨论,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社会成员的长期习用, 潍坊方言俗语作为汉语方言中一中语言符号形式存在, 它也具备了承传历史文化的社会功能, 同时也具备着让世人垂涎的修辞文学功能。

五、结语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智慧,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储存所, 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潍坊方言也是如此, 对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齐鲁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方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有着普通话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方言俗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很多情况下它反映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因而, 通过方言来考察地域文化特征说是文化语言学的微观研究。语言学家对潍坊方言已有研究, 但是系统的论述和概说尚未成熟, 笔者借已研究的成果, 着重探讨潍坊方言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山东方言,潍坊话,方言俗语,文化解析

参考文献

[1]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2-13.[1]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2-13.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99.[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99.

从粤方言词汇北上看文化渗透 篇11

关键词:粤方言  北上  渗透

一、引言

粤语主要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在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历史上,岭南地区处于边陲,偏僻落后,粤语不被人所知道。近现代以来,港澳穗地区的发展翻天覆地,受到全国瞩目,全国也刮起了学习粤语的热潮,“粤语北上”由此应运而生。

粤语北上主要是词汇方面。在语言系统三大要素之中,词汇最不稳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迅速,许多新事物新观念进入词汇系统中。广东作为开放的前沿,毗邻港澳台,与外界联系紧密频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经济突飞猛进,许多新词语优先进入粤方言系统。除了外来词,粤方言本身词汇系统的词语,也被普通话大量借用,很多词语已经很常用而不被察觉。

二、粤方言词汇北上的途径和方式

粤方言词汇北上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新词语先传入港穗地区,港穗地区再传入内陆其它地区,这主要发生在80年代后。这是最典型的粤语北上的途径。如酒吧、白兰地、苏打等。第二,粤方言固有词汇传播到内陆其它地区,这类词语已经成为普通话的固有词汇,相对难分辨。不得不提,由于粤方言的语言系统和北方方言不同,一些香港本土词汇只被广东借用,而没有全部借用到普通话系统。如布林、泊车、嘉年华等。

粤方言词汇北上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直接借用,这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第二,经过加工改造,使其适用汉语语言系统。比如“埋单”改为“买单”。第三,将新词语吸收入词汇系统中,再根据需要创造出新词。比如除了“巴士”,还有“大巴”“中巴”“小巴”。[1]

三、例子探析

粤方言北上的词语很多,而且很多词语已经成为普通话的常用词语,没有深入探讨很难发现。下面将进行部分词语的探讨。

(一)嘉年华

嘉年华主要在港澳穗地区使用,是英语单词carnival直接翻译而来,表示一些盛大的活动或者节日。在内地其它地方,举行盛大的活动常用“狂欢节”表示。不过近年来,由于商家察觉“嘉年华”语感好听,且时尚感强,使用更加生动传神,举行活动也越来越普遍用“嘉年华”代替“狂欢节”。

(二)的士

的士是英语“taxi”音译而来,指出租汽车。粤语很早就借用了这个词,甚至把私人小汽车也叫的士,后来才改成私家车,普通话也在改革开放后完全借用这个词语。由于语言的简约性原则,的士现在的用法很普遍。在车顶安装“的士”和“出租汽车”相比,前者更符合经济原则,所以的士也成了日常用词,衍生出“的哥”、“的佬”、“打的”等词语。

(三)巴士

巴士是英语“bus”的音译,指公共汽车。和“的士”一样,“巴士”是粤语的说法,由于语言的接触借用,巴士也进入普通话系统中,且造出了“大巴”“中巴”“小巴”等词。

(四)布林

布林即黑李子,李子的一种,由美国引进,是英语plum的音译词。以前普通话没有布林这个词,和其它李子一样,统一都称为李子。在港台穗和东南亚华语区,plum一般翻译成黑布冧或者黑布林,后来普通话也慢慢接受这个词。超市也将黑布林和其它李子区别开来,采用“布林”的叫法,但就全国范围来说,此用法还不够普遍。

(五)芥菜

芥菜本在普通话的读音是[?i???t?hai??],但是受到粤语的影响,很多人读成[kai??],也写成盖菜。在北方有些地方把“荠菜”说成“芥菜”,为了区分它们且加上粤语的影响,北方便把“芥”也读成[kai??]。中央电视台曾有主持人在《天天饮食》节目中,将“芥”读成[kai??],证明这种读法在普通话中也是很普遍的了。

(六)二奶

广东话把别人是妾称为“二奶”,“奶”的调值从上声变为阴平。同样的变调在广东话中还有很多,比如师奶、少奶奶等。对应普通话,二奶一般叫做“情妇”。但是受粤语影响,“二奶”也进入普通话当中,使用越来越普遍。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包二奶”屡见不鲜。

(七)塞车

塞车是粤语词汇,但以前在普通话中,一般不说“塞车”,而是说“堵车”。近年来,港穗地区发展迅速,语言也受到热捧,新闻媒介在报道路面状况时,也借用了“塞车”这个词,慢慢地人们同时使用“塞车”和“堵车”,已经分不清哪个是普通话本来词汇,哪个是粤语的借用词。

(八)靓

在普通话中,“靓”本来只有[?i???]一种读法。在1957年出版的《汉语词典》和1979年的《辞海》都没有收“lia???”的读音,直到1985年才把“lia???”收进去,并且标明是方言字。可以看出,普通话是改革开放后才收“靓”表漂亮这个词的。现在,“靓仔”“靓女”等粤语词在全国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九)爆棚

“爆棚”一词在港穗地区使用非常频繁,表示客满、满座,有轰动效果。有人认为爆棚一词来源于香港1918年2月26日马场大惨案。当时是農历新年,香港大赛马热闹非凡,结果欢呼跳跃的人群踩塌了毛竹搭建的马棚,马棚被下面做小吃的油锅火炉引燃,毛竹爆裂发出震耳声响,此次烧死、践踏而死的人达600之多,因此有“爆棚”一说。普通话除了借用“爆棚”,也造出“爆满”一词,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把两个词都收录进去。

(十)打工

广东话原把出门在外给别人当佣工叫做“打工”,时间短叫做“打短工”,时间长叫做“打长工”。在香港,过去把在港英政府工作叫做“打皇家工”。现在,凡是外出务工都称为“打工”。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很多人涌入广东打工,各个词也被全国人民使用,“打工仔”“打工妹”等词也被大家所熟知。

(十一)见周公

“见周公”是指睡觉。孔子曰:“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成了睡觉作息的代名词。“见周公”开始先在粤语中使用,但现在普通话也吸收了这个词,很多人去睡觉,都会诙谐地说见周公去了。[2]

(十二)炒鱿鱼

“炒鱿鱼”和“见周公”一样,都是粤语的惯用语。在粤语中,炒鱿鱼是指被雇主解雇,卷铺盖走人,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鱿鱼炒了后会卷起来,和卷铺盖走人相似,形容被解雇的状态,具有谐谑的意味。现在除了粤语用,普通话也用得很普遍。[1]

四、“粤语北上”背后的文化

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影响语言和方言发展的重要因素。“粤语北上”虽是一种语言现象,但是它给全国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改变,我们可以窥探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意义。“粤语北上”的文化渗透主要由于下面两方面:

(一)商业经济文化

港穗发达的商业经济文化是“粤语北上”最深刻的文化内涵。港穗地区的经济在我国一直都是首屈一指,外贸也异常昌盛。在港穗地区,大至省份或城市,小至家家户户,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文化色彩,民众多经商。近几十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广东或者通行粤语的海外务工,也有许多人和港澳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他们都希望能懂得粤语方便沟通。除此之外,港穗地区与外来文化的接触更早更多,许多外来的优秀文化经由港穗传入内陆后而受到争相追捧。商业经济文化发达,往往吸引很多人主动接触和学习粤语,促进了粤语成为强势语言。[3]

(二)娱乐文化

近代以来,香港的电影、电视和唱片等艺术作品充斥着全国的市场,一批又一批的电影明星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许多粤语歌曲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此起彼伏。人们在娱乐文化的熏陶下努力学习粤语歌曲,关注粤语电视剧和电影等。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加上时尚娱乐的影响,很多人都主动接受带有地方特色的粤方言。

粤语是我国七大方言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方言,和经济文化等紧密相关。港澳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发达,外贸昌盛,而且海外华人多说粤方言,粤方言不断在国际上传播,全国掀起学习粤语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粤语北上”的必然趋势。从“粤语北上”的文化渗透,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一改以前轻商的心态,转而对商业文化的憧憬和对娱乐时尚的追求。普通话理性地吸收粤方言词汇,是丰富自身发展的正确途径,正确地看待港穗文化的影响,也是对人们的考验。

注释:

[1]欧阳觉亚:《少数民族语言与粤语》,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185页。

[2]詹伯慧:《廣东粤方言概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3]詹伯慧:《普通话“南下”与粤方言“北上”》,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第67-72页。

方言文化 篇12

文化是语言的镜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特别是语言中的语汇, 始终忠实地记录着社会现实并反映着民族的各种文化理念。谚语作为语汇的一部分, 凝结着创造使用人群该地的文化特征。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所谓“湖广熟, 天下足”,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 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 衡阳人形成了自己的耕作习惯, 农事风俗。人们将农业生产的规律总结出来, 以谚语的形式纪录下来, 代代相传。

一、农谚与农业生产文化

衡阳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也种豆子、红薯和麦子。种水稻俗称“种禾”, 育红薯苗叫“窖薯种”, 播种小麦叫“点麦子”。插秧称“莳田”, 水田中耕称“来田”, 收割稻子称“杀禾”, 打稻子或其他农产品的收割统称为“扮禾”。

1. 关于播种, 例: (1) 一年之计在于春

(2) 刺树开花下薯种, 桐子开花浸谷种

(3) 二月清明莫在前, 三月清明莫在后

播种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最关键的事情。早稻播种要避开寒潮, 适时播种不会烂秧, 才获得一年的好收成。以上谚1-3揭示了播种的时机。红薯、麦子、豆子和花生等一般种在旱土里。衡阳种花生前先把花生撒在路上让行人脚踩, 以求丰收。凡播种粮食作物均不在“七 (吃) 日”进行, 谷种落泥时, 不与别人说话, 特别忌说“吃”字, 以忌鼠、雀吃掉种子, 造成危害。秧田里常扎稻草人, 画鬼脸, 戴破烂蓑笠, 扬幡驱赶鼠雀。

2. 关于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例:

(4) 白胡子老儿, 天养大

(5) 晚禾秋雨喷, 好比上次粪

(6) 六月不热, 五谷不结

(7) 天晴咯苋菜, 落雨咯黄瓜

自古以来, 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十分密切, 气候直接决定了一年的收成。谚4指的是农民对气候的依赖;谚5指的是当地秋天雨水不多, 显得弥足珍贵, 如遇雨, 就像给庄稼上一次粪;谚6指谷子六月即将成熟时, 农民盼天晴, 因为晴天, 产量会更高一些;谚7指苋菜喜阳, 黄瓜喜雨, 晴天的苋菜、雨天的黄瓜长得快且味美。

3. 关于节气、季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 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衡阳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季节来安排农事,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与此有关的民谚。例:

(8) 谷雨前好种棉, 谷雨后好点豆

(9) 七蒜八藠, 九油十麦

(10) 立秋栽葱, 白露种蒜

(11) 九月蒸酒经得喝, 八月种菜经得剥

(12) 清明要明, 谷雨要淋

(13) 一年交双春, 谷米贵如金

(14) 二月清明莫在前, 三月清明莫在后 (指播种)

(15) 晚禾不过秋, 过秋九不收

(16) 头伏萝卜二伏芥, 三伏里头种白菜

(17) 五月种薯重十斤, 六月栽薯一把根

(18) 处暑萝卜白露菜 (衡山、衡东)

(19) 莳田不怕立夏雨, 扮禾不怕火烧天

4. 关于肥料, 例:

(20) 种庄稼, 不用问, 深耕勤锄多上粪

(21) 五月六月不要困, 挑担黄土当担粪 (困, 指睡觉)

为争取一年粮食的高产丰收, 衡阳农家有沤制土杂肥的习惯。每户农家的房屋前后都挖有沟凼, 平时将一些可作肥料的东西聚在里面沤制, 以备春耕之用。同时喜欢在房前屋后田头墈边刨草皮放在田中间沤沟凼。不少地方喜欢种萝卜和油菜等“肥田菜”及紫云英等绿肥。有的地方则挑塘泥、陈墙土等作稻田基肥。

5. 关于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的经验和风俗, 例:

(22) 秧好半年禾 (衡东)

(23) 春插日, 夏插时 (衡东, 意为“插秧宜早”)

(24) 草籽种三年, 差田变好田

(25) 三分在插, 七分在管 (衡东)

(26) 来田不唱歌, 禾少稗子多

(27) 八成熟, 十成收;十成熟, 二成丢

谚22、23讲的是插秧的重要性, 莳插是农事中最重要的时候, 不少大户人家在插田的第一天先要在秧田边点香火、烧纸线、放鞭炮, 然后下田扯秧, 俗称“开秧田门”。种草籽可以起到肥田、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见谚24。谚25说的是秧要插好, 更要照管好。早稻的中耕除草, 当地称为“来田”, 一般要进行3次, 由于有谚26的说法, 所以农民在来田时喜欢打山歌助兴。农民收割早稻, 也要称肉打酒庆贺一番, 盛情招待扮禾的人。但早餐忌吃肉, 说这样可以防止镰刀伤手。收割的时机很重要, 不要等到十成熟再收, 谚27说的就是这一道理。

二、畜牧谚与农业生产文化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衡阳的畜牧业已经普及到每个家庭, 主要圈养猪、牛、羊、狗、鸡、鸭等牲畜。由此流传下来一些与畜牧业有关的谚语。例:

(28) 想赚畜生钱, 须与畜生眠

(29) 热天一口塘, 冷天一铺床

(30) 养猪冒得法, 只需栏杆食扎

(31) 喂猪冇巧, 楼干潲饱

(32) 牛教三个下午晓得撇绹 (绹, 指绳索)

(33) 猪要喂得饱, 牛要吃夜草

(34) 黄牛骑断腰, 水牛骑断膘

(35) 打牛角, 痛牛心

(36) 打一掌, 瘦一两;打一棍, 瘦一斤

(37) 牛口肥, 鸡口毒, 羊口往里缩

东汉起养猪已由放养改为圈养。衡阳农家喂猪很精细, 见谚28。农家对猪栏很讲究, 热天凉爽, 冷天温干, 见谚29、30;农家习惯给猪喂熟食, 常用青饲料加粹米细糠煮熟作饲料, 母猪、仔猪、架子猪的潲内酌加米饭、豆渣、麦子、酒糟等精饲料, , 见衡东谚31。

牛性情温驯, 是农家种庄稼的好帮手, 谚32意即牛只要稍经训练, 就会犁田。衡阳农家对牛极为珍爱, 视为农家宝。他们养的牛, 多为役牛, 有黄牛、水牛两种, 奶牛很少, 皆关养在牛栏中。农家认为牛吃露水草可清热滋补, 放牛时一般兼割些青草, 分别于中午和晚上撒入牛栏里。春耕大忙时, 除给牛喂足草料外, 有的还要给牛喂酒糟、鸡蛋、鳅鱼, 让牛生劲, 见谚33。农家不准人骑牛, 也反对打牛, 更不忍心宰杀耕牛, 牛老不中用了, 宁愿让其老死, 也不宰杀, 谚34-36讲的就是这个风俗。

养羊, 在祁东县的山区有养殖习惯, 主要分布在凤歧坪、韭菜坪、青山、马头一带, 养的是本地山羊, 个头矮小, 用于肉食。有的地方通常白天将羊用绳拴在河滩或山边圳墈等处, 不让其脱绹伤害庄稼。因为羊吃过的庄稼苗长不起来, 见谚37。

三、渔业谚与农业生产文化

衡阳江河众多, 水域广阔, 渔业生产历史久远。渔业谚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例:

(38) 清明集缆, 谷雨集舫

(39) 上河涨水慢悠悠, 三日三夜到衡州

(40) 养鱼冒得巧, 饵足水质好

(41) 雄鱼头, 草鱼尾, 鲢鱼肚皮鲤鱼嘴

(42) 小暑黄鳝当人参

(43) 捉泥鳅探脉, 捉黄鳝抓贼

(44) 桃花红, 不过垅, 桃花谢, 天光运到夜

(45) 隔年放鱼吃水都长, 当年放鱼吃屎都不长

(46) 一草养三鲢, 三鲢搭一鳙

衡阳境内渔农, 素有江河捞渔子, 河箱孵化鱼苗的习惯。捞鱼子的季节, 一般在农历3月中旬至5月上旬, 见谚38。期间, 湘江涨水4-5次, 每次可持续3-5天捞子。其中农历3月下旬至4月中旬 (立夏前后) 是捞子旺季。湘江上游的道县是湘江著名的家鱼产卵地, 每年入春后, 成群结队的家鱼成鱼 (即亲鱼) 溯江而上, 清明时到达道州一带, 遇强雷雨时即产卵, 鱼卵随江流而下, 至衡阳时接近脱膜, 渔民可捞到鱼子, 谚39展现的就是这种景象。

衡阳境内放养的鱼类品种是青、草、鳙、鲢四大家鱼和刁子鱼。鲫鱼、鲤鱼等在任何水域都能养殖, 无需人工放养, 故称之为“野鱼”或“脚货”。衡阳人对养鱼有一套经验, 见谚40;对吃鱼有讲究, 见谚41。同时衡阳境内也重视小水产的放养, 主要有黄鳝、虾、鳖、龟、蛙、螺、蚌等, 因为这些小水产的营养价值很高, 见谚42。捉泥鳅、黄鳝有讲究, 谚43的意思是, 捉泥鳅下手要轻, 捉黄鳝下手要快。

衡阳的池塘养鱼出名。清代, 境内养鱼较广泛, 农民具有丰富的传统养鱼经验, 谚44是说鱼苗要赶季节落塘。农民崇尚早清塘、早放鱼, 早投料, 见谚45;养鱼要各种鱼搭配放养, 充分利用立体水域, 见谚46。

四、果木、林业谚与农业生产文化

衡阳境内的山林面积很大, 常见的果木、林业谚有:

(47) 清明雨水多, 竹笋满山坡

(48) 立秋枣子白露梨, 寒露柿子红了皮

(49) 桃三李四梨五年, 枣树当年能赚钱

(50) 要想栽松柏, 莫让春晓得

(51) 西北风, 莫栽松, 栽上也是枉费工

(52) 向阳宜种茶, 背阳可栽杉

(53) 千棕万桐, 子孙不穷

谚47-51讲的是栽种林木、水果要把握好时令和气候, 才能赢得好收成;谚52讲的是栽种须了解林木、茶树的特点;谚53是劝勉人们, 只要勤劳, 好好经营林业就能发家致富。

衡阳方言谚语因其形式简洁、明快, 通俗、上口而在当地经久流传, 其中农业生产类谚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它们在传递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的同时, 也在传递着当地勤劳、智慧、乐观、创造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武占坤, 马国凡.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温端政.谚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

[2]黄隆顺, 蒋薛, 丁民.风物荟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归纳策略下一篇:桥梁T梁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