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研究

2024-05-23

方言研究(精选12篇)

方言研究 篇1

一、概说

(一) 浑源概况

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 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东接广灵, 西毗应县, 东南部以恒山与灵丘、繁峙县分界, 北面由六棱山与大同、阳高二县相连。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 著名的北岳恒山即位于浑源县境内。浑源县辖6镇12乡358个行政村, 总人口约34万, 县城人口12万。

(二) 浑源方言的语音特点

浑源位于山西北部, 属晋语区。浑源方言仍保留入声, 共四个声调, 阴平、阳平、去声、入声, 调值分别为53、322、214、4。

二、浑源方言入声演变

《方言调查字表》中共有入声字608个, 调查时去掉一些生僻字和浑源方言中不常用的字, 总计调查的入声字共491个。调查时所用中古入声字如下:

在浑源话中, 保留入声的389个, 占总调查入声字的79.2%;读作舒声的102个, 占20.8%。根据中古入声字声母的清浊的类别进行统计见表一。

浑源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舒声的清声母字18个, 占清入声字的7.3%;全浊声母字40个, 占全浊入声字的53.3%;次浊声母字44个, 占次浊入声字的64.7%。可见在浑源方言中, 次浊声母入声字舒化速度最快, 全浊声母入声字舒化速度次之, 清声母入声字舒化最慢。

浑源方言中今读舒声的102个古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去声, 清入字舒化后转入阴平、去声、阳平, 转入阴平的最多, 比例达到72.2%;全浊入声字舒化后绝大部分转入阳平;次浊入声字舒化后大部分转入去声。

随着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浑源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浑源话受普通话的影响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各种场合使用普通话, 使浑源话不断向普通话靠拢。在这种影响下, 浑源话的入声也将继续发展演变, 而最终会彻底消失。但是这一过程不会太快, 有一大部分入声还在以稳固的姿态存在着, 因而, 在浑源方言声调系统中, 入声还会长期存在。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 方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古入声字在浑源方言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浑源方言中入声仍然绝大部分被保留, 虽然已不完全和中古的面貌相同, 但作为一种声调, 它却实实在在地在语言中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有一部分入声字开始走向舒化, 或已经舒化。正在变化中的浑源方言, 进一步证明了入声舒化的总发展趋势。可以说, 浑源方言入声舒化的现象, 对于汉语史的研究, 有弥补过去和预言未来的双重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精一、温端政,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1993

[2].侯精一, 《晋语的分区》, 1986

[3].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6

[4].高小方,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言研究 篇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如皋分院

中文与社会科学系

徐静静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各地大力推广普通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方言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社会上出现了若干观点,部分专家认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可以完成民族语言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而另一部分专家呼吁保护方言这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传承和保护方言的同时合理推广普通话。本文试图从以上几种角度出发,对方言的存在意义进行讨论,进而对如何保护传承方言提出一些见解。【关键词】方言;现状;保护与传承

一、引言

方言的起源应该就是语言的起源。最先的方言实际上就是语言,当然,最先的语言实际上也就是方言。语言刚刚产生,分化与统一都还谈不上,语言和方言就是一致的。语言的统一和分化,往往和社会的变迁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变迁,语言就发展、变化,逐渐就产生了语言的分支———方言。

二、我国方言的现状

我国的汉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可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有此可以看出,汉语的分布也存在相对分散的南北差异。

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普通话。语言交流的障碍消除了,普通话成为我国正式的官方语言。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竟将其与保护方言对立起来,致使近年来中华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很多地方的方言都在逐渐消失,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发展到了只有几个年过古稀的老人还会说方言的情况,一旦这些老人百年之后,这些地方的方言也将彻底成为历史。

方言日渐衰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普通话的冲击:大力推力普通话是现代人交流的大趋势,而且讲普通话是从孩子抓起,这固然是件好事,但随之也会带来方言的萎缩。

2、部分人主动选择放弃方言:农民进城打工者遍布中国甚至世界,一些青壮年纷纷告别了故乡走进了城市,在家留守者大多数是老人。随着国家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给这些打工者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于是这些打工者进入城市后更愿意在城市扎根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放弃了方言,从而讲起普通话。

3、以普通话为主流的交流日趋密切:我国的大交通已经建成立体便捷的交通体系,全国各地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慢慢加入了这样便捷的交通网,交流联系上日益密切,民众迁移变得更加容易,各地都可以逐渐成为一个个不同大小的移民区,这更加速了方言的消亡速度。

4、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外语热潮兴起:近年我国的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必然会掀起一股又一股的外语热,讲外语及外语的翻译也是以普通话为基础,所以这也会加快方言的消亡。

5、对方言认识不足:现今仍有很多人认为方言会阻碍名民族社会交流,忽略了方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一味对方言抱有排斥态度,造成方言影响日渐减小。

三、方言的存与废

(一)方言灭亡说

方言的产生和保护主要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地域隔绝等原因,随着现代社会交往发达、人口流动频繁、传媒日益渗透,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生活方式受到推崇,而对现代生活的模仿与向往加速了网络语言和大众流行语言的入侵。普及推广普通话,只能使孩子远离自己的母语——方言,很多年轻人不再熟悉本地方言土语,因而方言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空间越来越局促,失去了方言的地域文化色彩。一部分人甚至断言因为普通话的盛行,方言在下一代会逐渐消失。

(二)方言过盛说

也有人说过,近些年虽然国家一再大力推广普通话,但是各地方言各自独立发展的势头仍然没有减退,很多地方尤其是南方各地自成一派,因为所说的方言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排斥,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有着极强烈的地理优越感,而不发达的地区又有着一定仇视排斥心理,在合作上难免心中存在隔阂,严重影响了各地区人民之间的团结与共同进步,大大分散了名族的凝聚力。

为了所谓的保护方言,影视传媒大张旗鼓地有了方言幽默——搞笑作品;有了网络中流行的读请方言;有了越是今天发达地区的方言,越不肯“屈服”于普通话的局面。曾经的十里洋场,如今的长江三角洲的老大——上海,派头十足,连外乡来了也得入乡随俗,赶时髦学说上海话。有着“东方之珠”美誉的珠江三角,借改革的东风,更是财大气粗腰杆硬,粤语白话不仅横行珠三角,横行演艺界,而且悄然进入北方,在追逐时髦的年轻人当中成了时尚、魅力、会做生意的代名词。诸如此类,无视方言作为现代交际工具之短,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经济优势,顽强地抵制着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学说“方言”的声浪似有日趋扩大之势,这其实是极不正常的。各种方言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我们不得不选定一种方言作为名族共同语,是在元明清六百年定都北京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是六百年“官话”的强势地位逐渐造成的。各地方言虽然重要,但是在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普通话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促进民众之间交流顺畅,增强名族凝聚力。

(三)方言与普通话并存说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强调,普及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而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要求人们讲普通话,但并不排除大家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语研究室主任游汝杰认为,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不一样,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学会言语分工是交际能力增强的表现。沪语研究专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认为,经济能全球化,文化不能单一化,而应该多样化。“以前认为普通话好,方言不好,其实不尽然,方言的词汇十分丰富,来自生活,正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同时,普通话推广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方言被吸引收到普通话。反之亦然,形成两者之间的互补、互动、双赢关系。“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传承与保护方言的同时推广普通话,在教育教学、公务活动和公共交际中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非歧视方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

四、方言的存在意义

(一)方言传承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

中国地域广阔,古文明遗存甚多,有的东西挖出后的鉴别可能只有用当地的方言才能进行说明解释,所以方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方言的存在确实对各地的交流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在言语交流时甚至会出现阻隔和误会。比如:山西离石人说“办喜事”,外来人则会听为“办死尸”;广东人说“私有制”,外来人则会听为“四游记”;广西人说“开始”,外来人则会听为“该死”;更多方言区的人说“奶奶”,外来人则听为“来来”等等。难以听懂甚至无法沟通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但正是这些方言的存在才使中国的古老文明得以不断传承,不同的方言代表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历史,象征了一种古老的悠久的文化,正因为有了这些各异的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战争的岁月里,中国才不会被外界所轻易同化,不会被侵略者所左右,中华文化最终得以最好的保存与传播,方言在很大程度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从民间文化的价值看,方言保护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其多样性反应了文化的丰富性。方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是地域文化的鲜明标志,文化往往体现在公民符号之中,社会成员通过这些符号交流思想,维系世代,而语言就是最典型的符号系统。方言不仅仅表现为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其形成有着悠久的自身动态历史,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起到了传承与反映文化的作用,并且它对于地域文化的反映是全方位的,也是经年不衰的。它既体现了一个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与风俗民情。通过对方言的了解,可以对当地社会演变、人民迁徙、地理阻隔、名族融合及语言接触等都有一个更为清晰和透彻的了解。此外,方言还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开发历史、聚落方式、行政区别、交通状况、地区风物、习俗、观念等情况。因此,操着不同方言口音的人往往就代表着不同地域文化,也给对话者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文化心理感受。

(三)方言是社会从属的重要标志,是历史文化认同的直接载体

方言是历史文化认同的直接载体,一个地区最突出、最直接的历史文化载体就是语言,语言是一个从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标志,是表现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手段,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记忆工具,包含了现存社会群体对历代先辈相连的延续之感,是区分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表达了一个五十多年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强烈的情感。同样,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总会感到无比的亲切。

(四)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基础,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谁都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用方言表达要比普通话自然流畅。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地域分支,作为局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交往的交际工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具有涵养与传播地域文化的作用,地方戏曲、地方文艺和地方文学就带有许多方言的痕迹。

五、方言的传承与保护

由以上方言存在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我国的方言不但要保护好,还要努力传承下去。在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上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给予方言合理宽容的文化生存空间

方言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或工具,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得到精心保护和充分利用。我们要端正对方言的认识,当前出现的唯普通话是尊、杜绝公共传媒出现方言话语的态式则未免有失偏颇,虽然普通话的优势和作用无可厚非。但是普通话毕竟也有其不足,尤其是在某些文化情况下的表现力比起方言土语来要贫乏苍白的多。普通话代表着一个城市或地方与外界的交往程度、外来人口的规模、城市的宽容度等,方言则代表着一个地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历史的悠久程度。作为语言使用的主体,每个人都有权利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因此,对待二者不应厚此薄渡,而应采取公允的取长补短的态度。任方言自生自灭的做法是不负责的,而强迫使用或推广方言的做法也是不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对方言多一些尊重,这既意味着尊重说话人的话语权,又意味着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

(二)有体系、有重点、有计划地保护方言

1、各级政府应对方言保护给予以关注,组织力量,深入挖掘当地方言,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录制DVD光盘进行保护,在录制中一是选择文化素质高的人用当地方言土语对话,二是选择一批会当地土语的老年人进行对话录制。对方言的保护,要充分挖掘录制,并加以文字材料对照,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保护,这样才能准确了解方言的发音方式和音调。

2、组织专家对民族语言进行系统整理,并成立专门的博物馆进行这方便的保护。

3、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保护民族语言多样性宣传力度,避免出现方言逐渐消失的情况,让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4、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挖掘、保护方言。

(三)学校、家庭教育应重视方言,积极鼓励青少年学习方言这种民间文化载体

学生时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不系统地学习母语方言,那么对方言的生存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教育机构不但应该提倡使用普通话,同时也要看到方言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学里我们在说好普通话与他人更好交流的同时,也要以各自的方言为特点发展家乡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1.《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袁家骅等著

语文出版社 200

12.、《汉语方言学》 李如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 篇3

出版单位: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推荐理由:

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尤其是近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在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它从一个曾经被长期冷落的领域逐步成为国内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丰硕且形式多样,断代、专题、专书研究论著不断面世。近代汉语后期,即明清时期汉语语法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但是至今未见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论著。此外,唐宋以来的通俗或白话语料文献已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汉语方言,而明清白话小说与相关文献的方言色彩更为浓厚,这正为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贯彻地域观念提供了语言材料,使我们能够据以进行汉语历史方言语法研究。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以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明清山东方言背景、并且在时代上先后相接的俗文学语料为基本材料,参以相关的通俗文献,对明清时期的山东方言语法做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一书的价值和意义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和完整、系统的近代汉语语法史著作的形成,对于汉语语法发展演变以及汉语方言语法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第二,有利于近、现代汉语的沟通研究和现代方言语法的研究。汉语史研究与现代汉语研究的沟通或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结合,是近些年来学术界所强调的重要研究方向,这项研究以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明清时期的语法为研究对象,可以为进一步的近现代汉语语法沟通研究或者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提供参照及素材。

第三,有益于探索汉语的演变规律或基于汉语语法历史事实的理论思考。

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购书信息

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图书发行总公司

地址:济南市纬一路321号

邮编:250001

网址:http://www.sjs.com.cn

电话:0531—82092661

联系人:牛元涛

电子邮箱:faxing@sjs.com.cn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篇4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人类学的研究认为, 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 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 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 我们主要研究含山县包括内的乡镇的亲属称谓词。

1.1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

对于亲属称谓的列举, 本文将其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1.1长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 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大娘”、“大姨父”, 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 称为“达达”、“二达”、“三达”, 也可称“二爸”、“三爸”, 伯母也按长幼排序, 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等。长辈中未提到的, 是与普通话相同的。

1.1.2平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 面称上女的都叫“姐”, 男的叫“哥”, 对于比自己年轻的, 面称都直接叫名字。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 如“表姐”, 指姨表姐姐。

1.1.3晚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通常将普通话中的“儿子”称为“侠子”, “女儿”称为“丫头”, 而普通话中的“丫头”指未婚的女性, 则没有“侠子”这个称呼。还有, 含山方言对于晚辈在面称上基本上都是“直呼其名”。

1.2含山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词

含山方言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称谓词,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比较特殊的称谓词。

1.2.1姥姥

“姥姥”这个词在含山方言中一般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 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姑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一般称姑姑为姥姥, 但对于姑姑的丈夫, 却称之为“男姥姥”, 在前面加上性别词以区分。如果父亲的姐妹比较多, 对于女性就称“大姥”、“二姥”等, 对于她们的配偶, 尤其是大姐的丈夫, 在含山方言中称之为“男大姥”, 对于其他的姑父, 却不称为“男二姥”、“男三姥”, 一律称之为“姥姥”。在仙踪方言中, 对父亲的姐妹也称“姥姥”, 但对大姐的丈夫, 却称为“大姑姨”, 尤其是“姨”的发音接近“爷” (轻声) 。

1.2.2家婆、家公

含山方言中对外婆的称呼是“家婆”, 其中“家”的发音为“嘎”, “婆”是轻声。对于“外公”, 含山方言中是“家公”, 其中的公是普通话中“爷”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对娘家亲属的重视程度。

1.3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称谓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长幼有序, 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 内外有别”, 含山方言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 它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3.1相同之处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一致的地方是均将母系亲属称谓与父系亲属称谓区别得十分清楚。例如, 含山方言中将儿子的女儿或儿子称“孙女”或“孙子”, 把女儿的儿子或女儿称“外孙”或“外孙女”等。“母之考委外王父, 母之妣为外王母。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 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理的反映。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 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在宗法社会中, 财产的继承人是父系男性成员, 故这样的文化心理需要在称谓中区分父系和母系亲属。

1.3.2不同之处

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不同首先表现在用词上。对于父亲的兄弟称“伯”或“达达”, 按长幼排行分为“大伯”、“二伯”, 父亲的弟弟称“达达”, 按长幼依次为“二达”、“三达”。在普通话中父亲的弟弟一般称为“叔叔”或“叔父”。北京话对于父亲弟弟的妻子称“叔母”或“婶婶”, 而在含山方言中称“娘娘”。普通话中“兄弟”指哥哥和弟弟, 含山方言中“兄弟”一般只指弟弟, 在普通话里表示一家里有兄弟几人的意思在含山方言里一般用“家里弟兄几个”来表示。这主要是范围的大小不同。

二、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的语音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耍的交际工具。人与人在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运用到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就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含山方言有22个声母 (包括零声母) , 45个韵母 (包括鼻化的和人声韵) , 5个声调 (不包括轻声)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也有同样的声韵调特点。含山县方言亲属称谓语音特点主要体现变读现象丰富。现对韵母和声调的变读进行分析:

2.1韵母的变读

含山方言中, 韵母的变读现象非常普遍。现在具体分析如下:

(1) 称谓语“娘”

含山方言的亲属称谓语中, “娘”字的变读最为丰富, 变读后增加的称谓语也最多。含山方言中“娘”字只表示母亲的姐妹, 而且只有一个读音, 最大的姨妈称为“大娘”。

(2) 称谓语“大伯”

含山方言中, 有的亲属称谓语变读韵母时需加“大”, 以表示是家中最长者。如面称父亲的哥哥“大伯”时需变读韵母, 有时也叫大伯伯。

2.2声调的变读

方言中常用声调的不同区别面称和背称, 含山县方言中体现为“老”字。“老”字在亲属称谓语中表示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辈分的关系。另一是表示对长辈或平辈的尊称。对平辈用“老”字多显示两人的关系亲近。有些称谓语前用“老”字并无实际意义, 只是作为词头。含山方言称谓长辈或平辈时, “老”字声调为535, 如:老奶奶 (曾祖母) 、姥爷 (外祖父) 、老哥 (大哥) 等。另外, 含山方言面称老婆时表示两种含义。一种表示“妻子”, “老”字声调变为24;另一表示“婆婆”, “老”字读本调, 它们主要是通过声调的差异区别称谓语的意义。

三、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词汇特征

亲属称谓词汇反映的是人们对血缘和姻缘关系的认识与界定, 它是各种语言里固有的、古老的、稳固的词语中的一部分,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3.1构词方式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有:

(1) 词根单用, 如爸、妈、娘、哥、姐、婆等;

(2) 重叠式

(1) 叠音词, 称呼父亲、母亲, 以及父亲家里的长辈的词语较多重叠式, 如“爹爹, 奶奶, 妈妈, 大伯伯”。重叠式是一种能表示亲昵的语音形式, 如达达、姥姥、舅舅、妹妹、等;

(2) 词根重叠构成重叠式复合词, 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3) 附加式。很多亲属称谓词都是用附加式构成的, 比如二层和三层亲属中的“伯伯, 妈 (伯伯的妻子) , 佬, 婶, 姑, 姑爷, 舅舅, 舅妈, 姨, 姨佬”前面都必须加上排行, 不能孤零零地只称呼“伯伯”。即便父亲只有一个哥哥, 也要称“大伯伯”;只有一个弟弟, 也要称“二达”。

(4) 内部屈折, 变读别义。在同一方言中, 同一个词形可能指称不同的亲属称谓。某方言中词形上相同而读音不同的词可以是同出一源, 但却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或者是从不同的方言进人本方言, 因而词形相同, 词的语音形式不同, 对本方言的人来说, 他们可能完全意识不到两个词之间的这种“同形”关系。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 就是用同一汉字形式表示不同的亲属称谓意义, 称谓不同的对象。这种同形的亲属称谓其区别意义的方法主要是变音别义。其中包括变调、变韵母等, 也有同时采用变调和变韵母的手段。

3.2词形变化

(1) 用词根相同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来区别不同的亲属称谓, 重叠后意义发生变化, 如:含山方言中“婆”指外婆, “婆婆”即指普通话中的“婆婆”。又如:爹爹 (祖父, 外祖父, 与祖父同辈或年老的男子) ———爹 (旧时称父亲) ;爷爷———爷 (旧时称父亲, 现在用于熟语中, “儿大爷难做”“打爷骂娘”) ;伢伢 (面称婴儿) ———伢 (孩子) 。

(2) 亲属称谓词的简化

简化后的亲属称谓语, 表示亲属差别的构词成分都不存在了。对堂表兄弟姐妹的称呼一般不冠“堂”“表”, 如称呼表哥一般直呼“哥”或“序数词/名+哥”就行了;用“伯伯”或“叔叔”称呼与父母同辈的男性, 用“娘娘”或“姨娘”称呼与父母同辈的女性;对与祖父母同辈的老年人统称“爹爹”或“奶奶”。这是由于大部分家庭已摆脱了森严的宗族关系的束缚, 称呼也变得更简单随意。

(3) 亲属称谓词的消失

由于四世、五世同堂家庭的锐减, 有关亲属称谓消失得很快。例如“重外孙”、“重外孙姑娘”、“重孙子”、“重孙姑娘”、“孙子”及其下辈配偶的相应亲属称谓。

四、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4.1婚姻制度与亲属称谓

婚姻形式是人类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一定的婚姻形式的基础上, 形成一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典范, 它反映在亲属制度中, 记录在亲属称谓词语里。汉语里的特殊称谓自然记录着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含山县方言中也存在着此类现象。在中国古代就存在“男性异称”现象。例如“侄子”既指男又指女, 这与婚姻制度有关。《仪礼》:“谓吾姑者吾谓之侄。”显然“侄”在上古既可以称呼男性, 也可以称呼女性, 也专指女子对兄弟之子的称呼。在母系社会的族外群婚习俗中, 一群女子所生育的儿女都是一群男子的儿女, “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且他们在长大以后一定都要回到自己原先的族群中去, 即男性幼辈都要回到母系一方去。因此既无后世意义上的“伯父”、“叔父”之别, 又无后世意义上的亲子、侄子之分。父亲们和儿女们都分别用“伯、仲、叔、季”或“甲、乙、丙、丁”标号来区别长幼, 不分男女。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侄儿”、“侄女”一类的称谓词是很自然的。正因为儿女们都用“甲、乙、丙、丁”来称呼, 不分男女, 后来演变为用“姊妹”来称谓同辈, 也不分男女。

4.2宗法制度与亲属称谓

含山县方言中所体现的宗法制最突出的是“长幼有序”, 表现最突出的是对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称谓上, 都要突出被称呼人的年龄排行。如对父亲兄弟的称呼“大达、二达、三达”, 这主要是因为把他们都看作家庭的重要成员, 与自己父母亲对等的地位。这正是父权家长制深远影响下的产物。含山县方言用“舅舅”“达达”“叔叔”“婶婶”“姨娘”“姥姥”等许多称谓来表达复杂的人物亲属关系, 但英语中却直接用“uncle”、“aunt”两个称谓直接概括完。其实具有这么多种类的亲属称谓词恰好可以表达出中国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 哪怕是在亲属之间也是等级森严的。从这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儒家“仁孝”、“正名”的思想。

4.3人际关系与亲属称谓

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 方言亲属称谓经常出现从他亲属称谓, 包括“从夫”和“从妻”两种。比如, 岳父 (公公) 、岳母 (婆婆) 面称时随妻 (夫) 称为“爸”、“姆妈”。另外, 方言中有些亲属称谓语会向外扩张, 即彼此之间不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也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相称呼, 因为使用者认为使用亲属称谓语能够起到缩小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的作用, 显得彼此更亲近, 更容易消除障碍。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拟亲属称谓语”。

五、结语

语言反映社会生活,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亲属称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特征, 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汉语亲属称谓的语素组合特点深受汉族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系统之一, 但在当前社会中,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 人们多为独生子女, 没有以前那种复杂的亲属关系, 家庭观念趋于减弱, 对亲属称谓的认识也越来越薄弱。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 照此下去, 在不久的将来, 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将来越趋于简化。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对亲属称谓系统的研究, 希望它能在现实中淡化的背景下, 能在文化上保存下来, 流传后代。

参考文献

[1]黄慧敏.巢湖方言与蚌埠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之比较[N].人文社科, 2003.

[2]孙琳.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N].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4.

[3]米瑞瑞.榆林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特征[J].文教资料, 2011年4月号中旬刊.

[4]高璇.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N].语言研究, 2011.

[5]岳佳.耀县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及其文化特征[N].西安社会科学, 2010.

[6]喻黎.仙桃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形式特点[J].2011.

[7]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 2009.

[8]蒋宗霞.安徽含山方言的“毫”及相关结构的用法[J]宿州学院学报, 2007, 2.

方言研究 篇5

在“商南同乡网”看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讲述在陕西省的南部地区流行的一种方言与陕西大部分地区的语言大相径庭,如“569”意思是指“鹅卵石”、“瓜固儿”意思是“河蚌”、“孩(鞋)篮簸”意思指“针线篮子”、“夹肢窝”意思指“腋窝”、“开踢坡”意思指“膝盖”、“水鸡儿”意思指“田蛙”、“讲(读赶)奶奶” 意思指“谈对象、找老婆” 等等、,这些方言在陕西商南县尤为流行,被当地人称为“商南方言”。

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有一座城市安庆市,这里的方言与“商南方言”完全一致,其实两地的方言语系是同一种语系,即所谓的“商南方言”就是“安庆方言”。为什么相距千里的两个地方会说同一种语言,这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原因。

在清朝盛世时期,政府推行的是按户按丁纳税的税收政策,因此,地方人口的多少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税收数量。清朝初期,陕西南部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因为明末李自成起义根据地在商洛地区,起义失败后,清军在当地实行清剿起义农民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当地人口损失极为严重,以至于在清政府成立后一段时间在陕西南部形成了地方上“有官可置、无民可治”的现象,地方政府税收寥寥无几。为改变这种现象,清政府借鉴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经验,便继续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向陕西南部山区实施强制性移民,这次移民始发地除了湖南湖北外,安徽省安庆地区的居民也成为这次移民的主力军。

安徽省安庆地区是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最大的地区,辖一市八个县,历史还曾管辖长江南岸的池洲市和至德县和东流县(东至)。安庆在清朝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这里人口众多。当清政府从安庆向陕西实行移民初期,采取的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强制手段,移民在迁徙路线上,沿途各州县政府采取接应和监督措施以防移民私自回老家。(这个事实在《安徽潜阳王氏家谱》和《商南县志》上有所描述)此次移民的起始时间大概在乾隆前期,在安庆的一些家谱中描述于乾隆初年就有安庆人被迁徙到陕西(《安庆福六堂刘氏家谱》记载族人于乾隆初年迁居陕西),而且当时被迁徙的安庆居民相对来留在老家的兄弟们而言是一些强壮的劳力,因为当时陕西南部相对于安庆地区其生存条件要艰苦一些,可以说这些移民为家族作出了相当大的牺牲。这些移民达陕西后逐渐站稳脚跟,艰苦创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以至于在清乾隆后期当安庆地区遭遇大水和大旱而发生饥荒时,早期到达陕西的安庆移民已经有能力接纳了大批安庆的兄弟和老乡,为他们提供避难所。由此看来安庆人迁徙陕西的时间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至于在这次移民中安庆地区究竟有多少人去了陕西,由于历史记载很少,已经很难推断,安庆地区官方史志上已没有丝毫记载安庆人迁徙陕西的文字,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能从一些相关的信息中我们才能获知这次移民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安庆市桐城县(现已经改制为桐城市)文史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曾在研究桐城人口变化时惊奇地发现清初期的桐城人口居然与现在的桐城人口相持平,按照中国人口发展规律,近三百年时间人口数量不变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今看来,这种现象与安庆人移民陕西结合起来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复旦大学曹树基教授撰有专研《清代安庆移民迁往陕南资料汇编》,通过研究陕西南部一些地方志和文献得出结论,陕西商州、兴安州、汉中府在乾隆期间吸纳了来自于赣楚粤皖川等地的大量的移民,且移民前的人口数与移民后的人口数比例达一比十,来自于安徽省安庆地区的移民则集中在商州,其中商南县、山阳、镇安等县安庆人最为集中,《商南县志》记载“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负迁商、爰得我所,闻风兴起,接踵者日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这说明迁入商南的安庆人在当时人口中已占大多数。这里的太湖是指安庆地区太湖县。这里再讲一个小插曲,上个世纪末,曾经有商南王姓人到江苏无锡太湖去寻根问祖毫无收获,后辗转到安庆太湖,一到太湖,此人就确定此处是其老祖宗的祖居地,因为这里的语言与商南话完全一致,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在安庆太湖找到了祖居地。

曹教授通过对部分府志的研究得出一个移民人口的保守估计:陕西商州、兴安州、汉中府在乾隆期间移民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兴安101万、汉中141万、商州68万,而根据商州数据推算,陕南(包括镇安等地)则有移民120万以上。我们通过对安庆一些家谱的研究表明,这次安庆人移民最终目的地不仅仅是陕西,而在湖北的郧西、河南的淅川也有大量的安庆移民,这说明发生在乾隆年间的移民数量要远远大于曹教授的保守估算。

虽然目前无法得知安庆人迁居商南县的有多少人,但从语言传承关系可以推断,现在商南人的大多数应该是安庆移民的后代,所谓的“商南方言”就是“安庆方言”。方言

普通话

解释

开踢坡

膝盖

坡在安庆话中有骨关节的意思,读音为bo,安庆话中B和P常混用。

板牙

门牙

旧安庆民居正门无墙,有一扇扇活动木板组合而成,称之门板。延用。

耳刀

耳朵

安庆话“朵”DUO读DO少了中间的“U”,“耳刀”为“耳朵儿”联读音。谬

没有

MIU,没有的连读音。夹肢窝

腋下

加读GA(嘎)。

下巴角

下巴

读HA4(哈)PA2(爬)GUO(国)。安庆语中常有XI=H、JI=G、B=P。

头毛、狂毛(卷发)。

眼睛罩

眼镜

读EanEingZHao,其中E发音为鼻音,为现代汉语音标所没有。

拐子

瘸足人

安庆话中拐子也指拐卖儿童的人。

安庆话中JIAO读JUO、GUO、GAO三种声,如嚼、角、觉。

沟积

皮肤汗腺排泄物。鞋

XIE读HAI,同序2。光头

男孩

脖子

淬子

烧水壶

淬字读音准确为CEI平声,安庆口语中UI发音多为EI 排刀

菜刀

569

鹅卵石

典型的安庆土语

吊子

放在灶中煨汤的陶罐,又称吊罐。

靸 sā子

拖鞋

又称鞋踏子、踏子 舌条

舌头

口条

猪舌

水鸡儿

青蛙

又如:田鸡、石鸡(石蛙)等。手帖子

手帕

有发音为“手捏子”。水焐子

热水袋

菜秧儿

小白菜

六谷子

玉米

安庆人认为玉米为五谷杂粮之后的第六种粮食,“六”安庆话读LOU 癞头鼓子

癞蛤蟆

因其叫声和形象而称之 冻疱子

冻疮

BAO读成PAO疱 不好过

生病

背心

脊背

纷皮

皮屑

皮读第三声

侉饼

一种烧饼

与北方烧饼不同,侉饼油条为安庆特有的早点之一

板笏

同侉饼

桐城市将侉饼读成板笏,取其形状象过去大臣上朝时手捧的”笏”.之意。混子

青鱼

鲲鱼KUN读成HUN 手妈子

手套

妈指儿

手指

“拇指”的安庆音

手爪

手指

手爪在安庆口语中仅指人类的手指

烧锅的老婆

还有“屋里的”“家里的”,“的”音为DI,安庆人“的”、“地”音不分

老板

老板、老公

老板有“自己的男人”之意,同意思的还有“老的”。

爹爹

爷爷

与北方人对“爹”的理解不同 伯伯

父亲

读“北北” 大大

父亲

“大大”读第一声

家公

外公

家JIA读GA,又如家婆=外婆 佬

佬佬为叔叔,与普通话“姥姥”为外婆同音

讲奶奶

讨亲

讲奶的们,托人找对象的意思。“讲”安庆话读“GANG” 到婆家去

女子出嫁

小伢

小孩

伢读A的鼻音 光头

男孩

草狗

男孩

泼皮

指小孩身体好能吃苦,好养活。“皮”为轻声。

上人

长辈

顺手

右手

古语中左为上右为下,到安庆话演变成顺和反。反手=左手

指嘎

手指甲

手拇虫儿 哪个

个读GUO或GO 炆蛋

茶叶蛋

么落地

哪里

什么省去什,又如:么事、么话、么会等

麻石条

青石板路

安庆盛产花岗岩,其色白带黑斑,如芝麻。用花岗岩铺路,故称之。搭小锅

过家家

围颈

围巾

楼梯坡

台阶

条把

扫帚

条帚

茅厕

厕所

又有称:登缸、一号 告状

拉屎

角子

硬币

JIAO读成GUO=GO 挑子

调羹、勺

锅荫

厨房

堂荫指客厅、天井 房间里

卧室里面

间读成GAN 肫

禽类的胃

“肫”读Jun,四声,即为北方的“胗子”

蓠蒿芽

安庆的一种名菜,香脆可口,春季上市,与咸肉(安庆人称之腊肉)炒。落子

垃圾

低头猛走

擂读第一声,同义的还有“驼” 高头

上面

头读兜 底下

下面

下读哈,四声。同时作动词,如:把货下下来

兜在安庆话中为根部的意思,如树兜、菜兜等

包被

小被子

婴幼儿用的被子

背褡儿

背心

褡为古语常用字,安庆话中古用语常见

来事

事读SI,同英文nice义。掸水

抄水

把蔬菜等放在沸水里略煮捞出 囊[niang3] 洗

清洗

在旺火上略。[例]小菜秧~几哈兹就熟了,很炒还吵老了哎!

做汤

汤铺了,漫了。炖肉汤漂起的杂质;漫溢。把~舀掉;汤~出来了。

把液体和固体分离,把汤逼出来。

堂灰

灰尘

同义的有:腾灰 落脚货

剩下的昼

白天

安庆话常用古语“昼”指白天,如上昼、下昼

炸肉

粉蒸肉

炸娘子

知了

炸读第一声 茶壶炉子

开水房

转、打眼

车,古语。例:把头车过去、在木头上车个洞。

小包车

小轿车

玩、戏

嘶的

雪子

几多

机司

强嘴

清儿八早

以小儿

一阵

于是

巷道

后着

朝儿=大后天,昨朝啊西

乖乖隆冬等 叫喊

冰雹

多少

司机

顶嘴狡辩

清晨

从小

一起

合适

胡同

后天

=昨天、前朝 感叹词

古汉语,读XI,如:清嘶鬼叫

犟嘴,JIANG读QIANG

有古语“从×××时起”的含 我们~到迎江寺去玩

满意、顺当等意思

他还~我一顿饭呢!

明朝=明天、后朝=后天、大后=前天

与之同义的有:啊嗟、乖乖,上街

玩、戏

JIE读成GAI 裤兜裤头

短裤

电石

电池

痴(嗤)

可能是“驰”或象声字“嗤”。如:哦绰着平底还,地哈滑,痴搭倒着

痛嘴

接吻

经典!听起来很过瘾。例:乖,两个痛着直炸地。

把屎、把尿 屙

读窝WO 赖尿

尿床

啊介

语气助词

表示惊讶,很传神助词(啊嗟,“嗟”在安庆话中常单独使用)撑瞌子

打盹

撑读成岑 作兴

时兴

流行的意思

自作自受

一国人作嘛,要不然早考着大习哟(连读)(大习哟:大学。学读成XO)走时

走运

扎zā

有“系、插、缝”等意思 老逼

厉害

BI指女阴部,安庆话常有用BI骂人的,有重男轻女之意思

轧钢

厉害

扎干,不知从何意引申而来 跎

同义词有:骇(读黒HEI3),[例]:那个扒手看到公安局的,~起来跑。

很多

[例]该上有一~地人。街上有很多人

射出

液体从狭小的孔眼迅速射出。嗯窝尿,能标几米远?

翻膘

翻身

尺鱼

剖鱼

来不彻

来不及

吮吸

困觉

睡觉

打平伙

AA制分摊

摔倒、跌

躲猫

捉迷藏

张开

溜骚

敏捷

(SUO4)有快的意思

撩俏

利索、爽快

回潮

返潮

便宜,刚好

就多买。

嗯晚上困告,高低~。

如:老鼠药(读哟)~死人

读SUO1或SO 也含XX意,觉读GAO

跌古语中多音字也读DA

音,字不确定

用筷子搛菜

指人身手敏捷的意思!骚会办事

经典口语。如:菜卖巧一点,去掉多的划不来

损失更大

谬感头鸟

没有讲的,不要再提了。谬:没有,安庆话常用词,讲读成GAN 摸

磨蹭

烫饭

水煮饭

堵塞

读ZHU,气著着心 肘

转,拧

故意肘着搞

郁闷

做动词、形容词。呕人的事情,心里呕着。读四声

暗了

天暗、迟到

古汉语“晏”---日之将落的意思。

鬼画婆

乱讲话

鬼画符

卡(KA1)夹

[例]牛肉气多了~牙齿 开先

开始

起先,开头,起头等 SAI3

同义气词有:揹 掼

读KUANG4 捶

来回地砸

音夺 眡

眯看、斜视

音CI1 杪

尖梢

树杪子、菜杪子 孬子

傻子

如:兀伢皮耶(那小孩调皮)渠

读KEI1 嚼蛆

嘴不干净

保定方言语法特点研究 篇6

关键词:保定方言;语法特点;词法;句法

保定,地处河北省中西部,毗邻京津,辖县(市、区)24个,人口众多、口音繁杂。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所载,保定所辖县市方言分属官话区、晋语区两个大区,其中多数辖区如保定市区、清苑、满城、徐水等,其方言皆隶属冀鲁官话区保唐片,即是本文的研究范围。保定方言在语音、词汇上独具特色,在语法方面却似与普通话差异不大,研究成果寥寥。但笔者在语言调查和语料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保定方言在语法层面其实亦有特别之处。

语法分为词法与句法,词法包括词的构成、组合、分类及其变化规则,而句法则是词组合成句的规则。保定方言的语法特点在这两个方面皆有体现。

一、词法

(一)方言词与普通话的词性差异

在保定方言中,有一些词语与普通话音、形皆同,词性却不一样。例如:

1.著[t?ɑu55]:在《现代汉语词典》,“着[t?ɑu55]”的解释为“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比喻计策和手段”,词性为名词。而在保定方言中,“着”作动词,意为“放;搁进去”。如以下用例:

(1)少着点儿水。

“着[t?ɑu55]”还能作介词,表示“用”、“让”、“被”等多种意义:

(2)别着墩布擦,没拧干哩。(“用”,表示动作行为所利用的工具)

(3)你着我看会儿书行般?(“让”,表示使令和允许)

(4)好白菜都着猪给拱咧。(“被”,用以引出施事)

2.底细:《现代汉语词典》中“底细”词性为名词,解释为(人或事物)的根源、内情。而在保定方言中,“底细”一词多为形容词,意思是“小心、谨慎”。如:

(5)这闺女干活可底细咧。

(6)你可得底细着点儿。

3.管:普通话中主要作动词,而在保定方言中常为介词,与“把”、“向”相近。如以下用例:

(7)他管我爸叫老舅。

(8)别管他借钱。

4.愣:在普通话中作动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失神”,如“发愣”。而在保定方言中则常作副词,意为“偏偏;偏要”,如:

(9)他愣要自个儿去。

5.趁:普通话中常作介词,意为“利用(时间、机会)”,如“趁热打铁”,而在保定方言中用作动词,表示“拥有”,还可用作形容词,表示“非常富有”。如:

(10)我就趁钱。

(11)他们家可趁咧。

(二)借自其他词类的量词

保定方言的量词系统不仅存在着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特殊量词,例如半儿拉、拉溜儿等,还有不少借用于其他词类的量词,这些量词多有儿化,颇具地方特色:

1.名词借作量词

骨节儿:本作名词,意为“骨头的关节”,但在方言中被借用为名量词,表示“段”,如以下用例:

(9)在这儿的三年多,是我的一骨节儿。(表示时间段落)

鼻子:保定方言中“鼻子”会被借用作动量词,专指“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次、回”:

(10)非得为这么点儿小事儿哭一鼻子不可。

2.动词借作量词

提[ti55]溜儿:保定方言里“提溜儿”本义是“提”,这个动词常被借用作名量词,用来说明“提”的物品的量,类似与“串”或“袋”:

(11)十块钱买了一提溜儿鸡蛋。

(三)特色助词表示时态

在保定方言中,有喽、喔、咧、啁四个助词,常用于动词后表示时态,对应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了”和“着”。

1.喽

保定方言中,“喽”表示动作完成,它不仅可表已经完成,还能表将来完成,其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12)我做喽好几天。(已经完成)

(13)老师已经来喽又走咧。(已经完成)

(14)挣喽钱再给儿子买房。(将来完成)

(15)这么沉你搬动喽不?(将来完成)

2.喔

“喔”的用法与“喽”有相似之处,也用来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现在完成或者将来完成。如以下用例:

(16)他还走喔?他早走喔咧。

但是“喔”一般用在句尾,常和“咧”以及“不”连用,但不能用于句中,更不能带时间、地点宾语。

(17)他走喔咧不?

(18)*他走喔(喽)老半天咧。

3.咧

“咧”在保定方言中既可作动态助词,亦可做语气助词。而用作动态助词时,作用也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常表陈述、祈使语气,但与“喽”相比,“咧”仅用于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而不能用在将来时态中。

(19)你坐的水早开咧。

(20)*水要是开咧(喽),你记啁关火。

4.啁

在保定方言中,“啁”常被放在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其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如以下用例:

(21)走啁道儿别看书。

(22)甲:你上我这儿待会儿来呗?乙:吃喽啁。

例(22)是一个将来完成进行时,其意思是“吃完了,甲上乙家”,其中“喽”表示“吃”的将来完成,而“啁”则表示“甲上乙家”这个动作的正在进行。

(四)语气助词与句尾切读

在保定方言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语法现象,就是句尾的语气助词及其切读现象。保定方言的常用句尾语助词有“安”、“焉”、“央”等,这些词在实际使用之中习惯切读,即取前字声母、后字韵母拼读。如以下用例:

(23)你别说了行不安?

语气助词“安”用在句尾,常与“行不”结合使用,由于发音习惯切读,拼读“不”的声母和“安”的韵母,变为“行般”。

(24)你拿的是什么焉?

在此句中,“什么”与“焉”会切读为“什蛮”。

(25)你连我都听不出来央?

此例中“来”与语助词“央”切读变为“良”。

二、保定方言句法特点

从词组合成句的规则来看,保定方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程度状语

普通话中最常用的程度状语,一般都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使用“很、非常、特别、十分、相当”等程度副词,而在保定方言中,程度状语有一些自己的表达方式。

1.代词+动词/形容词

保定方言里能够做状语的代词有“这 [??ei213] 个”、“哈[xai213]个”,表达的意思是“特别、非常、超出一般”。如以下用例:

(1)你看你这个笨。

(2)可着一个屋子这个折腾。

以“这 [??ei213] 个”做程度状语,所说的人或事往往就在眼下或眼前。

(3)他们家小子长得哈个俊啊。

(4)我妈哈个埋怨我。

以“哈[xai213]个”做程度状语,往往指的是不在面前的人或事,或者发生在过去的情况。

2.副词+动词/形容词

保定方言中有很多颇具地方特色的程度副词,是普通话中没有的。

表示程度较低的副词有:些微、略么的

(5)这菜些微薄点儿。

(6)你略么的起开点儿行般?

表示程度较高的副词有:忒、忒介、齁、着[t?ɑu35]、着[t?ɑu35]实

(5)你这个人忒(忒介)不讲理。(“忒、忒介”表示程度较高,类似于“很”)

(6)这草莓齁酸, 牙都倒咧。( “齁”表示程度相当高,但常带有贬义)

(7)这房子着(着实)结实。(“着、着实”表示程度相当高,类似于“非常”)

(二)程度补语

普通话中的程度补语往往由“动词/形容词+极了、得很”等构成,在保定方言里则主要用以下几种格式:

1.形容词/动词+得慌:

表示動作或状态的程度较高,但由于“慌”来源于词根义的虚化,依然保留着其消极意义的特点,因此经常用于补充说明带有不满、讨厌意味的动词或形容词。如:

(8)这孩子真是闹得慌。

(9)这事儿让我觉得腻歪得慌。

2.形容词/动词+得什么似的

此格式所表示的程度很高,带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意味,既可以用于积极意义、也能够用于消极意义。如以下用例:

(10)听说你要结婚,我妈高兴得什么似的。

(11)这三天可把我累得什么似的。

3.形容词+喽去咧

此补语格式很有保定地方色彩,表示程度极高,但带有夸张的语气,且只用于补充说明“大”、“长”、“多”等形容词,反之“小”、“短”、“少”则不能使用此格式,一般用都用在感叹句中。

(12)他们家的钱可是多喽去咧!

(13)*他们家的钱可是少喽去咧。

(三)可能补语

在保定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与普通话一致,如“看不见”、“吃不完”、“睡不着”;但肯定形式就与普通话有所差异了。保定方言述补结构的肯定形式为“动词+补语+喽”,如“看见喽”、“吃完喽”、“谁着喽”。而“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得了[liau214]”。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 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3]孙燕.保定方言特点及其辨正[J].保定师专学报,1998,01.

[4]熊颖.保定方言与普通话语法差异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3,07.

丰城方言称谓语研究 篇7

本文从本人家乡——梅林镇杭桥村选取了一系列称谓语材料, 希望能通过对这些称谓语材料的分析探讨而对丰城方言称谓语系统有所探究。

一、丰城方言社会称谓语

我们把亲缘关系之外的一系列指称社会身份以表明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命名为社会称谓语。丰城方言作为汉语的方言之一, 其社会称谓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种地方社会称谓语的特色可以从以下几种社会称谓语类型中有所了解。

1、词尾型社会称谓语

丰城方言称谓语中有几个主要用作称谓语词后的词尾, 主要是“则”“哩”“崽”。这些词尾在丰城方言称谓语中的应用可以参照如下:

“则”:妹则志飞则熊丹则

“崽”:清崽龙崽桂崽

“崽哩”:“陈家崽哩”“黄家崽哩”崽哩

这一类型的社会称谓语的特点主要呈现在以下方面:

(1) “则”的主要用法是人名+“则”。在杭桥村, 村民大都互相认识,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这种称呼可以避免某种陌生感, 相对于直呼其名要亲切得多, 而这种用法在年轻一辈的人之间用得较多, 特别流行于青少年之间;在中老年间的运用多是用于背称, 用于面称则是在相对较熟的人之间。

(2) 另外, 当地在称呼男女上具有严格的区别。如以上, 在称呼陌生女孩是用标记性强的“妹”加“则” (妹+“则”) , 而在称呼陌生男孩时则不使用“则”而改用“崽哩”即直接使用“崽哩”或使用外姓+“崽哩”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两种称呼只限于对年轻男女的称谓。与此同时“崽”的使用也非常普遍, “崽”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昵称, 表达一种亲切的感情。通常的形式是人名中的最后一个字+“崽”;也可以单用“崽”, 表达的感情意义相同。

2、性别标记型称谓语

在丰城方言称谓语中, 存在普遍的性别标记称谓。而这一类标记称谓主要存在于人们的外号以及小名中。这一类型的社会称谓语显现出强烈的性别区分性, 包括男性标记和女性标记类称谓语。

(1) 男性标记称谓。杭桥村中具有男性标记的称谓形式主要有动物名称+“牯”, 如“牛牯”;人名的最后一个字+“牯”, 如“汤牯”“强牯”;或是直接用动物性别指代 (只代男性) , 如“牯子”。同样上面所讲到的“崽哩”一样是个男性称谓标记。

(2) 女性标记称谓语。女性称谓在丰城方言中同样是带标记的, 在丰城方言称谓语中女性标记称谓语是通过“婆”“妹子”“屄”“婆哩”等词素置于人名或称谓语后来实现。如“发莲婆”“爱英婆哩”;“孙女妹子”“外孙妹子”;“矮屄哩”“胖屄”以及人名+“屄”等。

3、人名+亲属称谓语型

由于关系亲疏和身份辈分的原因, 丰城方言中的称谓语系统也十分讲究亲疏辈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祖上的关系, 村里邻里关系复杂, 在辈分关系上比较讲究, 这就使人名+亲属称谓的这种称谓形式出现。“人名+亲属称谓语”通常用于关系较远的亲戚或是双方辈分差距明显的情况下。如:“德仁叔”“发莲婶婶”等。

4、绰号型称谓语

(1) 单纯的绰号型称谓语。这种称谓语故名思议就只是单纯的从人的某种特征或特长来对人进行描述, 这类称谓语在语义上可以使表述相貌特征也可以是说某人所具有的特长。例如:瘦茎哩 (形容此人非常瘦) 乌皮子 (此人非常黑) 神经哩 (此人情绪经常不稳定, 容易暴躁) 油漆 (此人是油漆匠) 。

(2) 身体特征型称谓语。此类称谓语以人的身体特征为基础, 通常是对他人身体上不足的代指。如:哑巴、拐子 (瘸的) 、矮子、驼老妈哩/驼老头哩 (此人驼背) , 这类称谓语通常有特定的指称对象。

5、亲属称谓语泛化型称谓语

人们由于需要表达出亲密和尊重, 所以在社会称谓语中多使用亲属称谓语;在丰城方言社会称谓语中存在许多亲属泛化的称谓语。

如敬称与自己祖父年纪相当的男性则用“公公”, 敬称与自己祖母年纪相当的女性则用“马马[mama214]”;陌生中年人间男女间的称呼又有不同, 称陌生女人时喜用“姨娘”, 而称陌生男人时则是用“哥哥”。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姨娘”和“哥哥”在这意义以上是对等的, 没有辈分差异纯粹是满足交际中表达客气与亲切的需要。

通过以上对梅林镇的社会称谓语的探讨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看出, 当地人们在性别区分上是非常注意的, 同时在对待称谓语上又表现出一种开明的态度, 对当地社会称谓语的多样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结语

在一个方言区域, 方言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还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我国大中城市里, 生活着众多的“新市民”, 他们正在努力适应着居住地的生存环境, 以求融入当地的人文社会。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恰当地运用称谓语, 可以联络感情, 增进友谊, 增强团结, 使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更加和睦亲切、团结友善。因此, 了解称谓语的内涵和意义恰当地运用称谓语,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能使古老的称谓语更好地为今天的社会服务。

综上所述, 丰城方言社会称谓语虽然形式多样但分类细致, 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基本遵循对上对下以及平辈之间的交际规则。丰城方言称谓语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本文针对这一系统进行的研究也十分有限, 只是对家乡杭桥村的称谓语系统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还有很多把握不周和不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 1998 (2) .

[3]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4]钱进.称谓的性别标记现象[J].学海, 2004 (6) .

[5]付欣晴.黎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张燕娣.南昌方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7]易维.宜春方言称谓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5) .

眉山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 篇8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 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 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 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南瞰乐山, 东临资阳, 西望雅安, 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2000年7月,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市, 辖东坡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 面积7186平方千米, 人口346万。眉山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从过去的研究材料和调查情况来看, 眉山话通常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声调, 眉山地区的眉山、青神、彭山等地区仍保留入声。我们的实验内容按声调分类排列, 每个声调选18个样字。由于声母辅音对元音基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 如果其他条件一样的话, 高元音的固有基频比低元音高, 因此我们在选择样字时, 尽量选不送气塞音声母/p-, t-, k-/作为样字声母, 不选鼻声母, 韵母尽量选单韵母/a, i, u/, 而不选带鼻尾的, 同一声调中, 尽量让声母和韵母的每种搭配都有样字, 在没有满足条件的样字时再去考虑临近声韵母的字。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尽量避免声母对实验的基频产生影响, 同时又保持了元音高低、前后的平衡。具体样字如下 (朱晓农) :

2.2 录音过程

录音使用的设备为装有Adobe Audition软件的笔记本电脑, 采用M-Audio Firewire外置声卡。需要注意的是, 在使用外置声卡进行录音时需首先将笔记本电脑的内置声卡设置为禁用。设备参数:采样率为44100Hz, 采样精度为16位。通常在采样值达到要求的前提下, 信噪比绝对值大于60db是高质量的录音, 如信噪比绝对值要小于60db, 则需要通过调小话筒音量、调远话筒距离、稳定电压、接地线等多种方式使信噪比达到要求。录音环境在相对较为安静的室内, 录音时, 请发音人用地道的眉山口音把每个字尽量自然地读出来, 每个字之间停顿两秒钟, 以防前后音之间互相影响。录音后, 将录音文件以.wav格式存入电脑。

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首先用Praat将每一个声音样本都制成pitch对象, 以便进行音高分析。在Pitch对象里, 我们能看到比较整齐的基频曲线, 之后手工删除一些散点, 并将弯头和降尾排除掉。我们之所以将弯头和降尾排除掉, 在于“声调曲线的弯头和降尾是人类发音的生理机制造成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声带振动的惯性作用。弯头表示了声带从自然状态到不同音调的变化过程。降尾表示了声带从不同音调的振动发音到静止放松的变化过程。因而在分析汉语声调时, 弯头和降尾一般都是排除在外的”。经过以上分析处理, 接下来用修改过的pitch对象生成pitchtier对象。然后分别对每个声音样本进行标注, 以语图上一个音节语音的起点和终点为音节的前后边界。由于声调的范围只是限于元音和它后面的带音的部分, 也就是由韵母负载, 因此我们选取韵母段作为眉山话单字声调的负载段, 根据宽带语图和窄带语图来确定声调的起止点, 生成Text grid文件。

2.4 基频数据的提取和处理

为了使所得声调的实验数据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 我们用Praat软件对每一个样本按照时间平均划分为10个等分段, 取11个百分时刻点的基频值, 即0%、10%、20%、30%、40%、50%、60%、70%、80%、90%、100%时刻点的基频值。把各个声调所有样本在每个百分时刻点的基频值导入Excel数据表中, 在Excel里进行统计。求出各个声调每个百分时刻点的基频均值。

对语音材料进行声学分析时, 一个语音信号有各种各样的随机变异的物理形式, 不同人所发的音在声学特性上是有差异的, 即使是同一个发音人也不可能发出两个在声学特性上完全相同的音, 此外, 人耳对音高的感知和声学实验得到的原始基频数据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而是呈对数关系, 通过声学实验得到的原始数据基频值和绝对时长值不容易进行客观比较, 所以必须对语音信号的声学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对每个发音人的各声调每个百分时刻点的基频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我们所用的归一化方法是求对数z-score的方法, 公式如下:Zi= (yi-my) /Sy, 其中y=log10Xi, my和sy分别是yi (i=1, 2, …, n) 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 my因而是原始基频值的对数几何均值。

用LZ法归一后的标准值的上下限我们定为 (-c, c) , c的范围是0—3。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 c是和置信水平密切相关的, 置信水平越低, 置信区间越小, 该区间不包括总体参数的可能性就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置信区间越大, 该区间包括总体参数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置信区间太大, 虽然正确估计的概率很高, 但信息量就会很小, 所以用处不大。尽管一般采用95%的置信水平比较合适, 但我们认为声调的标准化值不同于一般的统计数据, 更何况我们在前面把声调的调头和调尾已经排除在外, 只剩下调干了, 如果只采用95%的置信水平, 就会把声调中的很多特征点丢掉, 所以我们取100%的置信水平, 那么c=最大ILZI值。

2.5 五度值的确定

为了使LZ值和五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清晰直观, 也为了使不同人的声调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我们再采用如下公式, 把LZ值转换为RD值:RD=[ (LZ+c) /2c]·5。

公式中的RD取自relative和degree首字母的大写, c为同一发音人LZ值中最大的LZ绝对值。其实质与把调域的LZ值 (-c, c) 五等分的方法来标示是一样的。推导如下:/{[c- (-c) ]/5}= (LZ+c) / (2c/5) =[ (LZ+c) /2c]·5。经过该公式转换以后, RD值最小为0, 最大是5, 即调域为 (0, 5) 。这样得到的RD值就是采样点的五度值参考标度。我们从RD值就可以直接看出各采样点的五度值。

2.6 对调长进行归一化处理

方法是:先求出每人所有声调调长的平均值, 然后求各个声调的调长和平均值的比值, 即归一值。公式是: (Di是每个声调绝对调长平均值, n是调类数)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统计

眉山话单字调基频平均值见表1。以上为各个时刻点的基频平均值。为了更加直观的观察各个声调的基频变化趋势, 下面是根据表1中的数据用Excel绘制的各声调基频曲线: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 前人的研究“除古入声字外, 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的结论得到了印证。眉山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由于与北京话同属北方方言, 因此其调类也差不多, 但调值却有明显的差异。例如, 眉山方言和普通话一样, 古平声今都分为阴平、阳平;古上声今大部分仍为上声, 一部分变为去声;古去声今仍为去声。但其入声是否保留, 以及入声的归类, 则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不同。眉山地区的眉山、青神、彭山等地区仍保留入声, 有5种声调, 比普通话多了个入声调类, 其调值是[24]。入声作为古汉语的一个调类, 它的主要特点是发音短促, 有塞音收尾。在眉山方言中, 入声保存, 独立作为一个调类, 然而虽仍保留着入声, 但已不带塞音韵尾。

3.2 归一化分析

上表是用对数z-score法对基频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的结果。表2中给出了对每一个样本取11个百分时刻点的基频值, 即0%、10%、20%、30%、40%、50%、60%、70%、80%、90%、100%时刻点的基频值, 这个值为平均值。其中n为样本数, m为所有样本的算术平均值, SD为标准差, MAX为所有样本中的最大值, MIN为所有样本中的最小值。表3中Log对应的是对样本值取对数得到的对数值, 之后用LZ法求出其归一化后的值。

用LZ法归一后的标准值的上下限我们定为 (-2.04, 2.04) , 也就是眉山话的调域。把归一值的这个范围五等分以便能初步进行五度转换, 从-2.04到-1.14是1度, 从-1.14到-0.24是2度, 从-0.24到0.24是3度, 从0.24到1.14是4度, 从1.14到2.04是5度。尽管把眉山话的调域进行了五等分, 根据各采样点的LZ值对应的区间就可以确定五度值, 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很难直接从数据上判断, 一定要放在LZ数据图中才能看得出。为了使LZ值和五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清晰直观, 也为了使不同人的声调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我们再采用公式把LZ值转换为RD值:RD=[ (LZ+c) /2c]·5。经过该公式转换以后, RD值最小为0, 最大是5, 即调域为 (0, 5) 。这样得到的RD值就是采样点的五度值参考标度。我们从RD值就可以直接看出各采样点的五度值。

根据上述方法, 得到眉山方言各声调调值结果如下:阴平为55, 阳平为14, 上声为215, 去声为32, 入声为24。

4. 结语

本文是对眉山方言声调系统实验分析的实验报告。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眉山话的声调系统的调类、调值。从实验结果来看, 眉山话声调共有5个单字调:阴平、阳平、去声、上声及入声调。各声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55、阳平14、上声215、去声32、入声调24。前人的研究成果“除古入声字外, 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的结论得到了印证。眉山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由于与北京话同属北方方言, 因此其调类也差不多, 但调值却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入声是否保留, 以及入声的归类, 则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不同。眉山地区的眉山、青神、彭山等地区仍保留入声, 有5种声调, 比普通话多了个入声调类, 其调值是[24]。入声作为古汉语的一个调类, 它的主要特点是发音短促, 有塞音收尾。在眉山方言中, 入声保存, 独立作为一个调类, 然而虽仍保留着入声, 但已不带塞音韵尾。

参考文献

[1]丁琳.姜堰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2005.

[2]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 1989.

[3]石锋, 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中国语文, 2006.

[4]石锋.论五度记调法.天津师大学报, 1990.

[5]吴宗济, 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河南商城方言“儿”字研究 篇9

一、词根语素“儿”

商城方言“儿”字词语中, 有一小部分词语, 其“儿”字是有实际意义的, 且独立成一个音节, 它可以作为词根语素与其它词根语素相结合, 共同组合成词, 例如:

老鼠儿、狗儿、猫儿、鸡儿、麻雀儿儿

爷儿两个、娘儿俩、哥儿俩、老儿、干儿

此类词语中, “儿”字多表示幼崽、幼子的意思, 通常用于有生命的名词语素中, “儿”在其中表示实词意义, 必不可少, 少则不成词语, 非常重要。这类词语虽然是很小的一部分, 但此类词语一直从古沿用至今。

二、词缀语素“儿”

吕叔湘先生在其《汉语口语语法》中提到, “虚语素和实语素的分别是程度问题, 我们把虚语素称之为典型的前缀后缀, 此外还有一些较实在的语素, 在复合词中有广泛的结合能力, 这一类我们也称之为前缀后缀”;“汉语里的后缀是虚语素, 多数是轻声, 出现在词的末了, 表示这个词的语法功能, 但仍有一些词的末了一个语素意义不太虚, 一般也称为后缀”。与前面作为词根语素的“儿”字不同, 商城方言中绝大部分“儿”字都是作为词缀语素而存在的。这些“儿”缀语素并不单成音节, 根据其虚化的程度, 大致将这些带“儿”缀的词语分为两类, 一类为较为实在的“儿”缀词语, “儿”缀可以改变原有词语的词性、词义, 或可以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另一类为典型的“儿”缀词语, “儿”缀只表示一个卷舌动作, 加上或去掉, 对原词词性、词义、感情色彩没有任何影响。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一) 较为实在的“儿”缀词语

1.块儿 (体型) 、生儿 (生日) 、场儿 (酒席) 、沿儿 (靠边上的地方) 、抹儿 (麻将用语) 、条儿 (苗条) 、回头儿 (过些时候) 、上路儿 (形容做事有礼数, 接受东西快) 、花心儿 (花蕊) 、一趟儿 (一起)

2.天儿 (天气) 、小儿的 (小三儿) 、仙儿 (中医中医术高明、资历长的医生) 、头儿 (头目) 、麻点儿 (小雨点) 、隔墙儿 (隔壁邻居) 、老爷儿 (对父亲的他称) 、锅巴儿 (一种袋装的工业制成零食) 、小头儿 (整体中的小部分) 、把把儿 (圆形发髻) 、裤腿儿 (猪腿肉) 、吃头儿、喝头儿、看头儿、苦头儿、甜头儿、奔头儿

3.坳儿、凼儿、毛毛儿雨、土堆儿、山包儿、水坑儿、小路儿、小葱儿、牛犊儿、羊羔儿、小狗儿、小猫儿、小鸡儿、小鸭儿、小老鼠儿、小猪娃儿、小子鸡儿、小针儿、针尖儿、针眼儿、小孩儿、小名儿、扣眼儿、小菜儿、小炒儿、小磨儿油、小账儿

以上三组“儿”缀词语, 第一组词性、词义都改变, 第二组只改变了词性或词义中的一方面, 第三组词性、词义在儿化前后都未发生改变, 只是增添了表示“小、喜爱”的感情色彩, 通常这类“儿”缀词语都会进入“小”字格。这三类儿缀词语, “儿”字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去掉以后, 或词性、词义发生改变, 或词语便不存在了, 所以, 此三类词语中, “儿”字不可或缺。需要注意的是, 其中, 表示小动物的“儿”缀词语, 例如:“老鼠儿、小狗儿、小猫儿、小鸡儿”等, 与前面在词根语素里提到的相比, 两者在构词上是一致的, 但却很不相同, 这里“儿”在音节上只表示卷舌动作, 而前者独立成音节, 在意义上, 这里只表示一定的感情色彩, 而前者带有实词意义。

(二) 典型的“儿”缀词语

此类词语在“儿”缀词中占着非常大的比例, 这里的“儿”字只表示一个卷舌动作, 对原词词性、词义、感情色彩没有任何影响。从原有词语的词性来分析, 其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儿化现象, 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副词等儿化的现象也很多。很多词语必须儿化才能成词, 还有一些自由的独立词, “儿”字则可有可无。对“儿”的有无问题, 一部分可以从构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另一部就只能认为是口语习惯及约定俗成性。下面将从儿化前的词性对其进行分类, 每类又以“儿”字是否必须存在为依据, 分为两小类对其进行细致分析。

1.名词的儿化

(1) 普通名词语素儿化

A.村儿、湾儿、俦儿 (禽类的笼子) 、风口儿、霉毛儿、树桠儿、落生儿、蝴蝶儿、作料儿、白事儿、老来俏儿等

B.疤儿、山脚儿、荷叶儿、水猴儿、温兜儿水、竹床儿、汗毛儿、鞋底儿、老话儿、气股水儿、肉眼泡儿、浪包儿等

(2) 时间名词语素儿化

A.后儿个、昨儿个、前儿个、大后儿个、大前儿个、年初儿、年把儿、年把儿两年、天儿把、天把儿两天儿、个把儿天、清早儿、晌乎儿、正当儿晌乎儿、晚上儿、夜黑儿的、时候儿、清明儿、五当儿五儿、三月三儿、七月半儿

B.今儿个、明儿个、年头儿、年尾儿、天麻乎儿亮儿、小年儿、开春儿、三十儿晚上、百天儿

(3) 地点、方位名词语素的儿化

A.村儿里面、阴凉儿底下、大畈儿、河边儿、上沿儿、上座儿、左边儿、右边儿、当中儿、外边儿、对面儿、路边儿、东头儿、西头儿、大门口儿、门旮旯儿、街当中儿、窗户儿外头

B. (无)

(4) 称谓名词语素儿化

A.妗儿、老太儿、老太巴儿、小老高儿、妯儿伙儿的、干佬儿、表婶儿、嫂儿、姨老太儿、孙儿、外孙儿、重孙儿、外甥儿、兄媳妇儿、弟媳妇儿、侄媳妇儿

B. (无)

以上四组名词语素儿化词, A类均为必有“儿”字词, B类为可有可无类词。从分析情况来看, 普通名词语素所占比例最大, 且A、B两类词各半;其他的, 如时间名词语素儿化词、地点方位名词语素的儿化词、称谓名词语素儿化词, “儿”字为其必不可少的构词成分, B类词很少, 甚至不存在。

2.形容词儿化

A.风凉儿风凉儿的、凉悠悠儿的、风凉凉儿的、好天儿、得劲儿、好笑儿、算数儿、拽文儿、拐文儿、随便儿、兴头儿上、讨巧儿、碍事儿、懂事儿、省事儿、病怏怏儿的、小巧巧儿的、不咋样儿、不靠谱儿、不□闲儿、死心眼儿、嘻嘻哈儿哈儿、轻飘飘儿、多嘴多豆儿、嫩揪儿揪儿的、有板有眼儿、滴滴拉拉儿、娘娘腔儿

B.空手儿、讲究儿、省劲儿、费劲儿、扎眼儿、辣乎儿乎儿的、热乎儿的、顺当儿、凉冰冰儿的、人来疯儿、睁眼瞎儿、难说话儿、像模儿像样儿、紧绷儿绷儿、脆崩崩儿、干崩崩儿、满满当儿当儿、婆婆妈儿妈儿、黏黏糊儿糊儿、紧紧巴儿巴儿、大大方方儿、糊糊涂涂儿、稀里糊涂儿、虎头虎脑儿、清汤刮水儿、香喷儿喷儿、裹糊搂儿、滴滴答答儿

3.动词儿化

A.透风儿、凉风儿、上坡儿、摸黑儿、放亮儿、插亮儿、结疤儿、滚边儿、锁眼儿、摆摊儿、摸瞎儿、禁=悠=儿悠=儿 (荡秋千) 、踢砸儿、叫魂儿、串门儿、要价儿、躲猫儿、翻叉儿、搭腔儿、打赤泼儿 (光膀子)

B.片儿 (把…切成片) 、抽筋儿、搭帐儿、对面儿闯、发话儿、逮子儿、出风头儿、凑热闹儿、开房间儿、争个赢儿、寻死觅活儿、动手动脚儿

4.副词儿化

A.平常儿、末了儿、有点儿、差点儿、顺便儿、压根儿、从小儿、专门儿、先头儿、马会儿、一天到晚儿、一个个儿、差不多儿、好不气儿的、刚好儿、正好儿、正正好儿

B.一天到黑儿、一年到头儿、趁早儿、当面儿、刚好儿、幸好儿、整个儿、起码儿、没日没夜儿、明儿下回、面对面儿

5.代词的儿化

A.这点儿、那点儿、这边儿、那边儿、哪边儿、这会儿、那时候儿、啥时候儿、哪地方儿、啥地方儿、哪样儿

B.这嗨儿、那嗨儿、哪嗨儿、这些儿、那些儿、哪些儿、这块儿、那块儿、哪块儿、这两年儿、多少儿、这样儿、那样儿、这个理儿

6.量词的儿化

A.叶儿、片儿、码儿、卷儿、伙儿、拨儿、瓣儿、半儿、撮儿、圈儿、勺儿、盅儿、点儿

B.块儿、本儿、家儿、桌儿、身儿、件儿、行儿、段儿、盘儿、门儿、沓儿、串儿、拃儿、打儿、手儿、盒儿、包儿、袋儿、瓶儿、罐儿、碟儿

除名词外, 其他类儿化词, 如形容词、动词、副词、代词、量词等, 都存在着大量的A、B两类词, 且所占比例均不相上下。在结构分类上, 这些儿化词的分类, 没有规律可循, 有些语素既可以独立成词, 也可以进入“儿”字结构儿化成词, 而有些语素却不能独立成词, 必须儿化以后才能成词, 例如:时间语素儿化词“昨儿个、明 (儿) 个”, 形容词“嫩揪儿揪儿的、紧绷 (儿) 绷 (儿) ”, 动词“要价儿、搭帐 (儿) ”, 副词“一天到晚儿、一天到黑 (儿) ”代词“哪地方儿、哪块 (儿) ”, 量词“勺儿、盘 (儿) ”。虽无规律可循, 但其中具有很强的习惯性和约定俗成性。

三、“儿”字的特殊结构

“儿”字在商城方言词里所处的位置很灵活, 不仅可以出现在词尾或词中, 还可以在一个词里连用,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儿字词。此处, 我们将词根“儿”记为“儿1”, 较为实在的“儿”记为“儿2”, 典型的词缀“儿”记为“儿3”, 对商城方言“儿”字词语进行如下分析。

1.单“儿”字词

词首

儿1-儿童节、儿子、儿孙

词尾

儿1-老儿、女儿、干儿、侄儿、隔儿、老鼠儿、鸡儿、鸭儿、狗儿、猫儿、猪儿

儿2-天儿、抹儿、条儿、麻点儿、隔墙儿、老爷儿、小路儿、小葱儿、牛犊儿、羊羔儿等

儿3-村儿、湾儿、树桠儿、落生儿、老来俏儿、西头儿、大门口儿、门旮旯儿、妗儿、老太儿、拽文儿、拐文儿、随便儿、透风儿、上坡儿、末了儿、差点儿、顺便儿、压根儿、专门儿、马会儿、这嗨儿、这些儿、哪些儿、本儿、家儿、桌儿、身儿等

词中

儿1-侄儿侄女、胳儿□、托儿所、幼儿园、爷儿两个、娘儿两个、娘儿俩、哥儿俩

儿2-小儿的、毛毛儿雨

儿3-后儿个、昨儿个、前儿个、年把儿两年、天儿把、夜黑儿的、今儿个、明儿个、三十儿晚上、明儿下会、桌儿布、妯儿伙的、凉儿鞋、晌儿饭、本儿钱、温兜儿水、蜂窝儿煤、樱桃儿树、落生儿米、娃娃儿菜、相好儿的、惹事儿精、唾沫儿星子、高跟儿鞋、迎面儿闯、凉悠悠儿的、手捧盖儿花等

2.双“儿”字词

儿1儿3-幼儿班儿、爷儿俩儿、

儿3儿1-麻雀儿儿

儿3儿3-

(1) 擦儿黑儿、风凉儿风凉儿的、五当儿五儿、喇叭儿花儿、、嘎更儿更儿、作文儿本儿、禁悠儿悠儿、一眨眼儿功夫儿、嘻嘻哈儿哈儿、嘎更儿更儿、嫩揪儿揪儿的

(2) 辣乎儿乎儿的、满满当儿当儿、婆婆妈儿妈儿、黏黏糊儿糊儿、紧紧巴儿巴儿、香喷儿喷儿、紧绷儿绷儿、天把儿两天儿

(3) 反文儿旁儿、折文儿旁儿、提手儿旁儿、喇叭儿花儿、癞蛤儿蟆儿

(4) 长筒儿袜儿、气鸣儿心儿、乘法儿口诀、像模儿像样儿、天麻乎儿亮儿、天麻麻儿亮儿、擦儿黑儿、心口儿窝儿、长筒儿袜

在双“儿”字组词语中, 儿1儿3、儿3儿1组词为词根、词缀相互结合构词, 且后组为“儿”字重叠连用法。儿3儿3类型的词语所占的比例最大, 后面具体又分为四小类, (1) 组为两个“儿”字都必须存在词, (2) 为两个“儿”字都可有可无型词, (3) 为第一个“儿”字必须存在才能成词, 后一个可有可无的类型, (4) 为第一个“儿”字可有可无, 而第二个必须存在的类型。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商城方言存在着大量的“儿”字词语, 这些“儿”或可以充当词根语素, 或可以充当词缀语素。这两种功能相互重叠, 构成了多种结构形式的词语。“儿”字的位置灵活多变, 不仅可以出现在词尾或词中, 还可以在一个词里连用。在儿化的使用中, 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儿化现象, 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副词等儿化的现象也很多。很多词语必须儿化才能成词, 还有一些不儿化也能成词的词, 也可以儿化,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多加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元任.著.吕叔湘, 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5.

[2]祁永敏.河南罗山方言的“儿”字结构[J].天中学刊, 2007.6, VOL22 (3) .

杭州方言节目发展与研究 篇10

在语言学中, 双层语言指在特定社会中存在两种紧密联系的语言, 一种具有更高的威望, 通常被政府所使用, 或在正式的文本中使用;另一种威望较低, 常作为方言口头使用。威望较高的语言具有更规范的形式, 其形式和词汇经过筛选以不同的面貌进入方言中。查尔斯·福格森发表于期刊《词语》 (1959) 的《双层语言》一文, 认为双层语言是特定社会中存在两种语言的现象, 其中之一被称为H, 即威望较高的语言, 另一语言被称为L, 即威望较低的语言。

由于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 存在交流隔阂和障碍, 这种状况对经济流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利, 因此新中国建立以后, 国家大力推行普及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与方言原无高低之分, 更无高雅与低俗之分。只是在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 方言的使用范围、使用人数和使用环境三个方面都在明显萎缩。总体来说, 在杭州, 普通话具有较高的威望, 属于H, 而方言只是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区域内, 威望较低, 属于L。然而, 在普通话越来越普及的今天, 一些地方上的方言类节目, 却异军突起。笔者就这一有趣而富于争议的话题, 谈谈观点。

二、双层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角色转换

普通话作为高层语言, 在中国占有统治地位, 而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有益而重要的补充, 位于次要的地位, 是低层语言, 它们同时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 如何解释在某些地区的新闻领域, 方言反而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呢?事实上, 这只是双层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角色转换。因为所谓的高层语言与低层语言都是相对而言的, 而方言在某些领域也确实有普通话不可比拟的优势。

1. 从方言本身具有的口语化特点来看。

方言作为一种低层语言,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 往往没有相关的书面语与之相匹配。但是, 正是这种草根性, 使得方言更具备口语化特征, 或者说方言就是为了日常交流的口语而存在的。新闻播报是通过口头播报完成的, 这就促使方言这一低层语言在这一领域可以把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一种优势。方言具备更多的口语词汇, 并在百姓中广泛流传, 广义的口语词汇包括一些覆盖面较大的北方方言词汇, 港台流传过来的新词语, 等等。因为口语词汇更形象、生动、明白、干脆, 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其中丰富的联想和比喻还充满来自生活的智慧和幽默, 说起来音韵悠扬、朗朗上口、声声入耳, 因此恰当地运用到社会新闻中会达到朴素直白、生动有趣的效果。

2. 从方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语境来看。

从多元文化语境, 特别是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思考影视方言的流行现象, 有一定意义。后现代社会不再是“一元定论”的社会, 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状态, 人们已经厌烦了过去讲稿似的播报形式。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过去那种政治味浓厚的信息, 受众更需要从电视上找到一种消遣娱乐, 缓解工作和生存带来的压力。他们需要暂时放弃严肃、高雅, 而寻求轻松、流行、时尚、刺激。他们希望从电视上得到生活的调剂、情感的交流参与、角色的认同和自我身份的肯定。比如同样在杭州电视台, 一套的新闻节目叫《杭州新闻联播》, 基本上延承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风格, 主持人在上面正襟危坐照着文稿播报新闻内容, 这与杭州电视二台新闻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中主持人翁晓华主持节目时, 身着地方特色的服装, 手拿折扇, 连笔带划, 嬉笑怒骂地评述新闻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3. 从方言所代表的语言忠诚度来看

方言除了作为底层语体的语言交际作用外, 还代表着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地方凝聚力。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方言则是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从社会心理和语言心理来看, 方言又是民系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同属一个民系的人民对自己的方言有一个“语言忠诚”问题。每一个民系都有忠诚方言的倾向, 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杭州话作为江浙吴语重要的一支, 具有很高的语言忠诚度和区域认同感。“语言忠诚”和“民系认同”是汉语方言长期保持独立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忠诚”和“民系认同”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强, 这是为什么方言类节目在中老年人中受欢迎程度越高的原因。

4. 从方言所承载的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来看。

方言是灿烂多姿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载体之一。方言是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脊梁, 例如越剧的方言基础是浙北吴语;滑稽戏用上海话;评弹用苏州话, 如果改用普通话, 这些剧种将失去生命。电视类节目也一样, 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幽默词汇可能只能用本地区的方言表述。如杭州话中的“熬稍熬稍” (快点的意思) 、木姥姥 (很多) 等, 观众在听到这些词汇时更容易接受媒体观点。普通话虽然是一种强势语言, 但它作为一种官方的正式语言, 缺乏草根性, 因此在某些区域往往显得严肃有余, 而活泼不足。

综上, 当方言的这些特点在新闻节目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时, 方言与普通话便在这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错位, 但这种转换只是临时的, 也局限于某一地区, 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普通话的上层语言的地位。因此, 对于这种现象应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不应绝对否定方言的优点。

三、双重语言系统对方言节目的指导意义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因此, 方言在新闻语体中的运用除了积极作用外, 但分寸把握不当也会有负面作用。那么, 方言节目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这要从双重语言与双层语言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1. 方言新闻的受众选择。

“双重语言”是就语言的使用能力而言的, 即社会成员个人有能力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 例如在杭州人基本上具备杭州话和普通话两种语言的使用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称为双重语言人。双层语言现象是就语言的社会功能而言的, 即在同一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中,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并存的现象,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在语言使用上有层级之别。双层语言现象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方言区的居民大多也会说普通话, 因场景不同选用普通话或本地方言。杭州是一个典型的双层语言社会, 即在公共场合通常使用普通话。在另一些私人场合则流行杭州话。用杭州方言讲新闻, 对绝大部分杭州受众来讲不是问题, 但是, 随着现在中国人口的迁移, 中国广大的不发达农村地区居民逐渐涌入东部发达城市, 杭州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基本达到了1∶1的比例。虽然这些外地人口同样也具备双重语言能力, 即普通话与他们家乡话的能力, 但是, 如果说他们来杭州不是很久或是还没融入到杭州主流生活圈的话, 则基本上很难具备说杭州方言的能力。这样, 用杭州话播新闻就剥夺了他们看新闻的权利, 对他们平等享受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权利都是不利的。笔者认为, 方言新闻只能在个别频道播出, 如果大家一味为了追求收视率而上方言节目, 就有悖普通话作为上层语言的原则, 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现在杭州电视台除了二套以外, 其他都采用普通话播新闻, 这就兼顾了社会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很好地体现了倡导和谐社会的特征。

2. 使用语码转换技巧, 保证方言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语码转换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形式, 是指在同一次交际中说话人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 即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诱因很多, 主要包括交际环境、角色和话题的改变及不同参与者等情节因素。引起语码转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角色关系。角色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的人相互交际的过程中, 当参与者出现角色转变时, 为了保持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一致性和同等关系而进行语码转换。

“说新闻”体现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口语化色彩较浓, 句式短而口语词汇多;常用活用或非常规的修辞手段, 采用“拟交流”句式和语态, 传播者的主动给予感和交流感增强, 语调自然。但是, “说新闻”仍然有别于街市上极为随便的“交谈”。方言口语中有杂质, 有的显滑稽, 用得不好难免有失真诚和礼貌, 如果坊间大白话用得多了, 超过新闻所能容忍的尺度, 那样消息的语体性质就会发生异化, 由准确、简洁、明快滑向模糊、啰唆和游移, 甚至让人们对新闻来源发生怀疑, 有悖新闻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受众就可能失去对新闻传播的信任, 甚至可能动摇新闻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在一些新闻的关键性描述上, 应该使用码语转换技巧。

如果在播报新闻过程中发现杭州话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当他们认为杭州方言中不存在这类词汇时, 就应该自动切换到普通话表述。我们是在用方言讲新闻, 方言只是手段而传递新闻信息和媒体观点才是目的, 所以不能本末倒置, 方言是服务于传播这个目的的。

四、结语

方言节目的开播, 给广大观众提供了普通话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颠覆了传统的播报主持方式, 打破了普通话节目一统天下的局面。方言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产, 在一些地区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并且具有很多普通话所不具备的优势, 也是其最有益的补充。但是, 这种方言节目在特定地区的热播, 并不会颠覆普通话作为上层语言的地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方言节目是作为一种特色节目来播出的, 在杭州及一些地区的热播只是上层语言与下层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角色转换, 并不能永远改变他们的历史地位。而且, 由于方言本身的局限性, 仍然需要注意他的使用场合和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码语转换,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方言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语言功能。因此, 方言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 它们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我们并不大力提倡发展方言节目, 但也不能扼杀它。在肯定普通话作为上层语言的同时, 倡导保护方言, 发展方言, 使方言世代传承, 与普通话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Ferguson, Charles F.Diglossia[J].WORD, 1959 (15) :325-340.

[2]褚克非.形式创新的多元性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12) :32-33.

[3]顾芳芳, 韩燕, 王健.用杭州话说新闻:城市电视台新闻本地化的思考[J].新闻实践, 2004 (4) :40-42.

[4]蒋金运.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80-83.

[5]邵培仁, 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节目的疑虑与拷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27-31.

[6]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J].修辞学习, 2006 (6) :1-8.

[7]张颂.关于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的几点想法:媒体与语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山西临猗方言“给”字句研究 篇11

关键词:临猗方言  “给”字句  嵌套式  连用

一、引言

临猗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西临黄河,北部与万荣县毗邻,东南与运城市相连,西南与永济市接壤。临猗县东西宽约55公里,南北长约33公里,总面积约1339.32平方公里。①临猗县是在1954年由临晋县、猗氏县合并而成。2001年,运城设市,临猗县归运城市管辖。②

山西方言可以分为7个方言片,临猗方言属于山西方言汾河片解州小片。③本文以临猗方言(孙吉)的“给”字句为主要描述对象。

二、“给”字分析

从语法角度来看,临猗方言中的“给”字有三种词性,即动词、介词和助词。其中,“给”字作为动词出现的频率较高。

(一)动词“给”

在临猗方言中,“给”字作为动词,有比较实在的意义,义为“给予,付出”,表示使对方得到某种东西或使对方受到某种遭遇。用法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给”。能够用副词“不”来修饰,如例(1)。能愿动词也可以作为状语放在“给”字之前,如例(2)。“给”字之后也可以跟动态助词“了”和“过”,如例(3)、(4)。

1.“给”表示使对方得到某种东西

(1)你不给嫑(不要)给,我爱要呀是(我不要了)。

(2)你应当把这些书给人念(人家)。

(3)我给了她一兀(一个)杠红杠红奈(的)发卡,她非常高兴。

(4)你还记得吗?我前儿个(前天)给过你一兀(一个)杯子。

2.“给”表示使对方受到某种遭遇

(5)你乖乖地嫑(不要)生事,不听话给你一耳巴子(巴掌)。

(6)你再番一句(顶嘴)四火四火(试一试),给你一棍。

(7)这家伙真真(太)犟,到(叫)人气得给了他一脚。

(8)这熊娃儿实在是太幕囊(行动迟缓)啦,真想给他一头嘚(骂他一顿)。

(二)介词“给”

当“给”字作介词时,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引进交付、传达的对象

(9)外面下雨啦,快给娃儿送伞去。

(10)你到了学校,嫑(不要)忘了给屋里(家里)打个电话。

(11)你卡(去)把这衣服给小王捎上。

2.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

“给”字后面出现的可以是动作的受益者,也可以是动作的受损者。

(12)真真把娃儿惯得莫(没)样样,都兀么(那么)大了还叫人给他洗衣服。

(13)你这娃儿真真有出息,可给你争气着哩。

(14)夜儿个(昨天)借奈(的)你奈(的)衣服给你穿脏啦,真真不好意思,给你洗了洗。

(15)作(怎么)这么疯,才才(刚)买的杯子就给我弄打了。

3.引出动作、行为的施事,相当于“让”“叫”

1)表示使对方做某事

(16)今年是小妹的本命年,我买了件杠红杠红(很红)奈(的)袄给她穿。

(17)他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随便拾掇一间房给他住下。

(18)这是候朔(下午)剩下奈(的)饭,拿来给他吃。

(19)他光图快,克里马擦(很马虎)就写完了,满是叉叉(错误),给(让)他重写一遍。

2)表示允许对方做某事

(20)杠甜稀软(很甜很软)奈(的)柿饼,真真好吃,给你们尝尝。

(21)我奈(的)围巾可好看啦,给你宇(带)上。

(22)这娃儿真真小气,拿奈(的)泡热稀软奈(的)馍馍不给我们吃。

(23)把你才才(刚刚)买奈(的)兀一外(那件)扎蓝扎蓝(很蓝)奈(的)袄拿出来,给他试试。

3)表示受到某种遭遇

相当于普通话的“被”“让”。

(24)他哭地可牺惶着哩,枕巾都给哭湿啦。

(25)大同奈(的)风真真猛,兀么(那么)壮(粗)奈(的)树一会儿就给刮断了。

(26)你作(怎么)就这么疯,才一会会功夫,衣服就给弄扯了。

(27)真真把娃儿惯得没样没行,才一会会功夫,钱就给花完啦。

4.表示“为”“向”“对”。例如:

(28)嫑(不要)嫌麻达(麻烦),赶紧给娃儿作好吃的。

(29)我夜儿个(昨天)给小姑织了一条围巾。

(30)你做的就是有点过(过分),快给人念(人家)道个歉。

(31)把娃娃惯得一点儿礼数都不懂,作么(怎么)给长辈说话哩。

其中例(28)、(29)中的“给”字可以用“为”字来替换,例(30)、(31)中的“给”字可以用“向”字或“对”字来代替。

(三)助词“给”

在临猗方言中,“给”字作助词时,紧接在动词前面。其中在句中“给”字可以省去但句子的基本含义不会受到影响。“给”字紧接在动词前面,用来加强某种语气。既可以用于主动句,又可以用于被动句。

1.用于主动句

(32)麻烦你(给)提示一下么,我实实(实在)想不起哩。

(33)你奈(的)事情,你哈好(不管怎样)(给)操个心。

(34)咱俩厮赶上(相跟着)去买衣服,你(给)参谋参谋。

2.用于被动句

(35)手表(给)拾掇(修)好啦,带上吧。

(36)洗漱用品都(给)撼(拿)上了,免得到学校再买。

(37)床都(给)铺好了,你赶紧睡吧。

三、“给”字的嵌套式格式

在临猗方言中,“给”字还可以与“到”“把”“叫”“让”等词语搭配在一起构成“到……给”“把……给”“叫……给”“让……给”等句式。

(一)“到……给”句式

在临猗方言中,“给”字常常可以和“到”字连用,构成“到……给”的句式,既可以表示主动,也可以表示被动。

1.表示被动。受事一般出现在“到”字之前,由“到”字引出施事。“给”字通常用在表处置义或被动义的谓语动词句式,用来加强句子的语气。这时,“给”字往往可以省去不用,但句子的基本含义不会受到影响。例如:

(38)你太莫神(没出息)啦,兀么(那么)简单奈(的)事情都到你(给)弄砸了。

(39)你画奈(的)画儿到小娃儿(给)弄扯啦。

(40)地下奈(的)水都到日头(太阳)(给)晒干啦。

(41)洋马(自行车)到我弟弟(给)骑走啦。

2.表示主动。其中,“到”字引出动作的施事,“给”字引出动作的受事对象,并且“给”字在句中不能省略。例如:

(42)朋友到我在网上给她定一张火车票。

(43)植树节奈(的)时候,班长到我给他撼(拿)一把锨(铁锹)。

(44)小姑到我给她在网上买一条裙子。

(45)弟弟到我给他和妹妹拍个照。

(二)“把……给”句式

在“把……给”这种句式中,临猗方言和普通话基本一致。“给”字通常用在谓语动词前面,和“把”字连用,构成“把……给”的句式。“把”字引出句子的受事对象,其中,“给”字在句中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46)客人等会儿就到了,赶紧把屋里(家)(给)拾掇拾掇。

(47)你小心点,别把桌子上奈(的)杯子(给)摔打了。

(48)快把电脑(给)开启,我急得要查成绩了。

(49)晌午(中午)奈(的)日头(太阳)把人身上奈(的)皮都(给)晒脱了一层。

在临猗方言中,“把……给”这种句式可以用一个“到”字来替换。例如:

(46')客人等会儿就到了,赶紧到屋里拾掇拾掇。

(47')你小心点,别到桌子上奈(的)杯子摔打了。

(48')快到电脑开启,我急得要查成绩了。

(49')晌午(中午)奈(的)日头(太阳)到人身上奈(的)皮都晒脱了一层。

(三)“叫/让/被……给”句式

和普通话一致,在临猗方言中,可以构成“受事+叫/让/被+施事+给”这种格式,表示被动。“给”字通常可以省略不用。例如:

(50)院子里奈(的)小鸡叫狗(给)咬死了。

(51)兀么壮(粗)奈(的)树都叫/被风(给)刮断了。

(52)我奈(的)作业叫/让他(给)弄扯了。

(53)白裙子被杠红杠红奈(的)袄(给)染红了。

在临猗方言中,虽然“叫”“让”“被”都可以和“给”字构成“被/叫/让……给”这一嵌套句式,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情况却有所不同。“让……给”这种句式中的“让”字后面引出的施事一般是人,如例(52)。在“叫……给”这种句式中,“叫”字后面引出的施事一般是有生命力的、动态的物,如例(50)、(51)、(52)。“被……给”这种句式中的“被”字后面引出的施事一般是表示无生命的、静态的物,如例(53)。

四、“V+给”句式与“给+V”句式

(一)“V+给”句式

1.在临猗方言中,能带“给”字的动词数量有限。可以和“给”字相结合的动词仅限于包含“给予”义的单音节动词。多为“还”“送”“交”“寄”等一些动词。例如:

(54)借下人念(人家)奈(的)锨(铁锹)赶紧还给人家。

(55)我要送给他一条围巾。

(56)赶紧把你奈(的)学费交给老师。

(57)我把学生证已经寄给她了。

2.太原话中的“V+给”句式,有复合式、介宾式和连动式。④相比之下,临猗方言中的这类动词数量较少。相比较而言,临猗方言没有复合式和连动式,常见的是介宾式。普通话的这一格式可以分为复合式、介宾式和连动式三种句式,介宾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连动式和复合式。例如:

复合式                  介宾式                 连动式

(58)弟弟寄给我一本书。   弟弟给我寄了一本书。   弟弟寄了一本书给我。

(59)小雷发给我一条彩信。 小雷给我发了一条彩信。 小雷发了一条彩信给我。

下面就临猗方言与普通话做一比较:

普通话                               临猗方言

(60)我给老师交了张请假条。            我给老师交了张请假条。

我交给老师一张请假条。

我交了一张请假条给老师。

(61)我正忙着呢,待会儿给你打电话。    我正忙着呢,待会儿给你打。

我正忙着呢,待会儿打给你。

我正忙着呢,待会儿打电话给你。

临猗方言与普通话不同,普通话“V+给”句式有介宾式、复合式、和连动式。而临猗方言通常只有介宾式,没有复合式和连动式。

(二)“给+V”句式

在临猗方言中,动词紧跟在“给”字之后。其中,“给”字也可以不出现,但不影响句义的表达。例如:

(62)款款儿(小心)(给)搁桌子上就行。

(63)嫑(不要)去饭店啦,在家里(给)炒几盘菜就行。

(64)小王结婚呀,(给)上上二百块钱礼。

(65)嫑(不要)立达不动弹,赶紧过来(给)搭把手。

五、“给……给……”句式与“给……到……”句式

(一)“给(介词)+名词/代词+给(动词)+名词/代词”句式

在临猗方言中,有“给(介词)+名词/代词+给(动词)+名词/代词”这种句式。在对话中通常会用到这种格式。例如:

(66)你给他给了几本书?

我给他给了一本书。

(67)他给娃儿给了多少钱?

他给娃儿给了一百元。

(二)“给(介词)+名词/代词+到(介词)+有定名词”句式

在临猗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句式“给(介词)+名词/代词+给(介词)+有定名词”,而在普通话中没有这种格式。例如:

(68)你给我到这本书拿上。

(69)你给我到这衣服洗干净。

(70)你给他到这信捎上。

这种句式中的第一个“给”字是介词,引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第二个“给”字也是介词,相当于介词“把”,引出与动作有关的受事,介词“给”后面跟有定性的名词。

(三)“给不给”句式

(71)这本书到底给不给?

(72)这套资料你到底给不给看,不给看就算了。

(73)这钱你到底给不给借,不借就算了。

在临猗方言中,“给不给”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例(71)中的“给不给”有“给予”义。例(72)中的“给不给”有“叫、让”的意思。例(73)中的“给不给”有“愿意不愿意,肯不肯”的意思。

六、有关“给”的语气词用法

(一)“给”字表示客气的语气

在临猗方言中,“给”字可以表示客气的语气。例如:

(74)把你的作业拿过来,我(给)看看。

(75)我炒了一道菜,你(给)尝尝。

(二)“给我……”“给咱……”

在临猗方言中,通常用“给我……”“给咱……”来加重句子的语气。

1.表命令、祈使的语气。例如:

(76)你给我超远!

(77)你给我小心着,嫑(不要)到(叫)我再瞅着(看见)你!

(78)你给我撮哈(坐下)!

2.表商量、请求的语气。例如:

(79)晌午啦,你给咱做饭吧。

(80)我乏的不行啦,你给咱买饭去吧。

(81)我不方便出门,你给我撼(拿)一下么。

3.表呵斥、不耐烦、厌恶语气。例如:

(82)你给我在兀达(那儿)作所(干什么)哩呢。

(83)你再这么幕里幕囊(行动迟缓),你给我招呼(小心)着。

(84)你还不赶紧过来,给我在兀达(那儿)等什么了。

七、结语

总体来说,临猗方言中的“给”字句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给”字句的用法有相同之处,即有动词、介词、助词三种词性。当“给”字作动词时,有比较实在意义,有“给予,付出”义,表示使对方得到某种东西或受到某种遭遇。可以带状语、宾语,也可以带动态助词“了”和“过”。当“给”字作介词时,可以引进交付、传达的对象,也可以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当“给”字作助词时,“给”字直接用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来加强句子的语气。

在临猗方言中,“给”字保留了它独特的用法。“给”字用于表被动的嵌套句中,有“到……给”这一特殊的用法。“到……给”这一句式既可以表示被动意义,也可以表示主动意义。当“到……给”表被动意义时,“到”字与“被”字的用法一致;当“到……给”表主动意义时,“到”字与“让”“叫”的用法一致。在“V+给”这一句式中,临猗方言能使用这一格式的动词非常有限,而且使用的范围特别小。此外,临猗方言中还有“给……给……”这一特殊用法。“给(介词)……给(动词)……”这一句式大多用于对话之中。“给(介词)……到(介词)……”这一句式中的第一个介词“给”引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第二个介词“到”相当于介词“把”,引出与动作有关的受事,后面跟有定性的名词。另外,“给”字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还可以表示命令、祈使、厌恶、请求、商量等语气。

注释:

①②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94282.htm?fromId=110090.

③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山西方言的分区(稿)》,载《方

言》,1986年第2期,第81-92页。

④沈明《太原话的“给”字句》,载《方言》,2002年第2期,

第108-116页。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温端政,侯精一.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

合出版社,1993.

[4]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7.

[7]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山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

1986,(2).

[8]周磊.乌鲁木齐话“给”字句研究[J].方言,2002,(1).

[9]沈明.太原话的“给”字句[J].方言,2002,(2).

[10]晋家泉.简论“给”字型兼语句[J].滨州师专学报,1998,(3).

丰县方言与当地风俗研究 篇12

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1. 受山东文化的影响

由于丰县与山东省南部地区接壤, 因此丰县的方言与单县、鱼台、济宁等地方言及发音极为接近。如在丰县方言中说吃饭为“喝汤”和单县、鱼台等地的说法是一样的;丰县方言中常把合口字读成翘舌音, 如“吃饭”的“吃 (chī) ”字时读成“ (cī) ”, 这种发音也是和山东南部地区一样。

丰县靠近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受儒家学说的熏陶, 尊卑分明, 长幼有序, 重孝道、讲礼节, 所以在民俗上特别注重传统礼教。明朝《丰县志风俗篇》有:“有唐白乐天诗云:‘山深民俗淳’。以今观之, 亦近似矣。方今圣化渐摩, 民风益淳, 专事农桑, 乐输赋税, 婚姻死葬, 有无相济, 此又其俗之最厚云。”这是对丰县的风俗的一个概括。

丰县对传统礼教的重视也可以在婚庆、饭桌上的座次等方面体现出来。婚庆是一个家庭的大事, 在民俗中规矩很多, 人们对其中各项事务的处理也很慎重。但随着时代的变化, 办事的程序和处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各地的规矩和习惯也存在着不少差异。

男方迎娶首先向女方要生辰八字。通常是在农历的二月二日, 男方把一张红纸放在拜盒里, 用黄包袱包好, 并用两根红带子扎好两头, 由媒人背着送到女家。若女方同意迎娶则在红纸上写上女方的年龄、生日放入拜匣里包好后将两根红布带子合在一起, 捆在拜盒中间。若不同意迎娶则由媒人带回。男方得到女方的年命后才能找先生“看日子”。结婚一般选用本年的“大利月”或“小利月”, 选好月后再选吉日。

在丰县饭桌上的座次也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说, 座次的“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如果是圆桌, 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 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 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 越靠近主客的位置越尊, 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如果是八仙桌, 要是有正对大门的座位, 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若不正对大门, 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2. 受河南文化的影响

丰县地区饮食吸收了许多河南的特色, 比如河南的羊肉泡馍、胡辣汤已成为老百姓的家常便饭。河南豫剧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并且丰县的戏曲也受河南豫剧的影响。在丰县梆子戏和丰县四平调等本土戏剧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大量豫剧元素。

丰县被誉为“梆子之乡”。丰县的梆子戏以梆子击拍, 节奏明快, 唱腔平稳, 吐词清晰。梆子戏的唱功多, 道白少, 唱腔高亢, 曲调优美, 便于表达情感,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丰县梆子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通俗。道白接近普通话, 其间夹杂着部分丰县的方言。唱词与口语没有多大区别, 一听就懂。如《访纪昌》剧中纪母唱“俺到锅屋里把药煎, 那湿柴火不着直冒烟”这句唱词里的“锅屋里”在丰县的方言中就是指厨房。

丰县四平调是由明代传入丰县的苏北花鼓戏演变而来的地方小戏,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为百姓所喜欢。四平调的前身是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花鼓戏, 它的乐器只有鼓、锣、梆子, 演出方式一般是摆地摊。在20世纪40年代丰县艺人们对花鼓戏进行改造, 吸收了河北梆子、豫剧等其他剧种的长处, 才定名为“四平调”, 俗称“干砸梆”、“花鼓改”。由于文化上的交融影响使得丰县的方言也留下了许多河南话的印记。在《访纪昌》的唱词里就掺杂了许多河南方言。

3. 受安徽、苏北其他地区的影响

丰县地区传统的戏曲演出除了本土的梆子戏和四平调之外, 还有安徽北部泗洲戏和淮北梆子戏。同时丰县四平调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淮北花鼓戏的影响, 在演出方式和唱腔又吸收了淮北梆子戏和泗洲戏的特点,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四平调的演出方式是打地摊, 唱腔属板腔体系。有散、慢、中、快速唱腔和煞腔等。

由于丰县地处于江苏省的最西北, 语言、风俗文化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联系密切。因为在方言体系上丰县与苏北的徐州地区、连云港地区、宿迁地区同属于中原官话区, 并且地理位置也很接近, 所以区域之间的习俗和方言差别很小。

二、从其自身方言和风俗的独特性上看

虽然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 在地区风俗文化与方言上表现为多种风格的杂糅, 但是丰县并没有失去其自身的独特性。

在风俗文化上, 丰县梆子戏、丰县四平调等本土戏曲吸收借鉴了河南豫剧、柳琴、梆子戏等特点并结合丰县的方言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戏剧上来说, 丰县地区以柳琴戏为代表。柳琴戏, 丰县最早称之为拉魂腔、拉花腔;它的前身叫锣鼓冲子, 也叫肘鼓子。丰县的柳琴戏是由安徽萧县和和山东的滕县传入, 在丰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拉魂腔, 顾名思义, 是说这个剧种有“拉人之魂”的吸引力, 能使人听得着迷。也有的人称它为拉花腔, 是因为说它的腔弯调门儿, 不像四平调和其他戏剧那样直来直去、四平八稳, 而是花腔较多。因为吸收了当地的方言土语和发音方法而使它的说唱艺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如其中有一个剧目叫《喝面叶》, 讲的是丈夫好吃懒惰, 妻子为了教育丈夫改邪归正, 便假装生病迫使丈夫为他擀面叶, 最终两人生活美满。这里面的唱词从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丰县方言特点和风俗习惯。首先从剧目来看《喝面叶》中的面叶在丰县就是指一种把面擀成薄皮, 再切成半个巴掌大小放到开水里煮熟的一种食物, 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种食物。

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丰县的一个传统节日———春龙节, 也叫龙头节, 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二月二日离“惊蛰节”的时间较近, 各种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家家户户把泡好的黄豆加盐放在盛有砂子的锅中炒, 爆脆食用, 俗称吃“蝎子爪”, 祈盼全年不受毒虫的伤害。为了祈求丰收, 这天在太阳未出之前, 在院中或打谷场里用草木灰围成圆圈, 在圈里放一把粮食, 象征来年丰收、粮食满围, 俗称围囤。围囤时嘴念叨着:“二月二, 龙抬头, 大囤满, 小囤流。”有的一家能围好几个, 各家相比看谁的囤围的又大又圆。后来有人以此比喻某人的品行时说:“二月二的囤人家会围”或“二月二的囤他咋围的”等。

在其他方言的影响下, 丰县方言也有着浓郁的本地色彩。在丰县方言里的“聒”和书面语的“聒噪”都是指“声音吵闹震耳朵, 指噪声太大使人厌烦”的意思, 如:“恁俩别嗷嗷了, 聒耳朵。”另外, 丰县方言有很多儿化韵, 儿化韵在丰县方言中主要有表示喜爱、轻松、打趣的感情色彩。如:小母鸡儿、小侄女儿、石子儿、亲嘴儿等。除此之外, 在丰县方言的儿化韵还具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这是与普通话最大的不同, 某些词加上“儿”之后的意思就和之前的大不相同了或者是词性发生了改变, 如:“画”是动词, 加上“儿”之后就变成了名词“画儿”。“花心”和“花心儿”两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花心”是指人对感情不专一, 而“花心儿”则是指花蕾。不仅儿化词语丰富, 丰县方言的词缀也很丰富。除了在普通话中常用的前缀“老”、“阿”、“第”、“小”等;有些普通话中没有的后缀, 如“—不拉唧” (甜不拉唧) 、“—喽” (吃饭喽) 、“—乎” (呆拉乎) 、“—里” (起心里) 、“—不唧的” (酸不唧的) 等;还有中缀“—不—” (腻歪不死人) 、“—喽—” (憨喽脸) 等。另外, 在丰县方言中把毛毛雨称为“雾拉子雨”, 中雨称为“面条子雨”, 垂柳称为“耷拉柳”, 朝天椒称为“望天猴”, 车前草称为“猪耳朵棵”, 可以看出丰县方言的生动形象性。

用丰县方言编成的顺口溜和谚语体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体现了丰县人民的智慧。如在对气候的描述方面:

东明西暗, 撑不到吃饭 (下雨) 。

早雾阴, 晚雾晴, 半夜下雾撑不到明 (下雨) 。

早看东西, 晚看西北。

晚上瓦碴子云, 赶明晒死人。

早上烧霞, 晚上沤麻。

云彩伸腿, 要有雨水。

有钱难买五月旱, 六月连阴吃饱饭。

总而言之, 丰县当地独特风俗影响了丰县的方言, 而方言又反作用于风俗, 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摘要:方言通过风俗来反映, 风俗是方言的载体, 两者关系密切。本文着重从方言与风俗之间的关系入手, 探究特定地区二者的演变关系。同时, 通过探究苏鲁豫皖四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研究丰县这一地区的方言与风俗。

关键词:丰县方言,地方风俗,方言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下一篇:扁桃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