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2024-09-10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精选8篇)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篇1

四川方言论文

四川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是四川,特别是四川盆地一带,包括重庆地区当地人的日常主流话语。与汉语其他方言一样,因特有的地域、历史、社会人文等因素,四川方言与当地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彼此影响的作用。

一:地域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迁徙导致地方方言与外来方言的融合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①是中国移民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对四川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语言上来说,这次移民使得被移民地区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交融,进而影响原有蜀方言,逐渐形成了“新”的四川方言。

通过日后的语料研究发现,至今仍活在四川人口中的,多数并非移民前的蜀方言,而是随移民而来的各地方言,其中又以楚方言居多。同时,在当时就已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成都和重庆的方言也对当时四川其他地方语言影响极大。在语言融合过程中,这两地的方言基本上作为了基础方言。因此,经过长时期的交流融合,四川方言变化为以湖北、成都和重庆方言为主,湖南长沙、永州、宝庆方言为次,混杂其他方言的基本格局。由此可见,移民对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语音最为明显。例如,在清朝前期的诸多移民中以湖南移民数量最多,因而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以湘方言为基本口音并糅杂其他语音的方言,如把“布(bu)”说成“博(bo)”、把“木(mu)”说成“磨(mo)”、“六(liu)”说成“落(luo)”、“辣(la)”说成“勒(le)”等。再例如川东地区,早期迁徙入达州②的移民主要是江西人士,到了移民运动的中后期,江西移民更是蜂涌而来,在这一移民群体中商人以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导致江西方言最终成为达州方言的主体。至今仍能在达州方言中发现,诸如:将你/泥(ni)说成(yi)、女(nv)说成(yu)、尿(niao)说成(yao)、年(nian)说成(yan)、牛/扭(niu)说成(you)等江西方言的影子。

2.特有地理环境的影响

山多、沟多、坎多,是川渝特有的地理环境。于是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就产生了很多与沟沟坎坎有关的词语,例如:“拿不过沟、翻不过坳”、“爬坡”、“上坎”、“翻山”等方言词语。

再比如,由于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不少区域都在沿江地带,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与江河、码头有关的语言,例如,重庆人将“弄虚作假”叫做“踩假水”;“事情没办成”叫做“事情水了”;“找错了人”叫做“找错码头”;“哪儿出现了问题”叫做“哪河水发了”等等,以上俗语皆因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产生。3.历史原因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川渝民间,人们习惯将内裤俗称为:“裤”,这一叫法与古时农耕习作有关。最初“裤”是指旧时流行于四川民间的一种长度在膝盖上下的便裤。当时,此裤只被富裕人家当作贴身内裤,但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却经常直接外穿,因为此种便裤既省布,又不影响观瞻。尤其对农耕人民来说,十分方便劳作。我国古代民间基本自己纺布织衣,由于工艺流程的原因,原色布要比有色布便宜许多,因此裁剪这种便裤时,为了节省,腰部都多用土白布缝制,然后再用一根带子将其固定在腰部,由此便被称作“腰(yao)裤”。久而久之,“腰(yao)裤”读音变调为“窑(yao)裤”,成为现在仍在说的内裤俗称。再比如,四川方言中“打牙祭”(指吃肉、开荤)这一俗语也与古时军旅文化有关。“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在古代,将帅的营帐前,往往立有一根饰以象牙的大旗,叫做“牙旗”。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宰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因此后来四川人就俗称“吃肉”为“打牙祭”。关于此在一些文献中有曾有记载。例如,民国二十七年的《沪县志风俗》中有这么一段话:“肉食则不常御,寻常人家半月或十日食豚肉一次,谓之打牙祭(有雇佣者以废历每月初二、十六行之)。每食必肉或间以其他肉类者(鸡、鸭、鱼类)绝少。”以及李劫人《大波》第三卷中的有关记录:“隔几天,还是搞些鸡、鸭、鱼、肉回来,让我们再打一次牙祭好娄。’自注:‘打牙祭是四川人用来代替吃肉的一个名词。’”

4.地方戏剧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四川方言中有一组很有生命力的词:“幺台”、“幺不倒台”、“过潮、“做过潮。这组词都带贬义,“幺台”有事情结束了,垮台、下台的意思。“过潮说的是,表面现象,花招、花样,故意做作的假样子。“做过潮的意思是,做表面现象,耍花招,摆花样,让人看其故意做作的假样子。不难看出这组词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幺台”本来是指戏剧的最后一幕。四川多将高筑的四方平地称为台。旧时在农村和乡镇,演戏都需要临时选择空地搭建表演用的戏台。而且,由于一般都只是逢年过节才请来戏班搭台演出,于是,慢慢的“台”就成了戏的量词,演一出戏,就被人们说成唱一台戏。幺,在四川方言中有末了的意思,因此,幺台,也就是最后一场戏,意味着演出将结束。久之,就有人借这个意思来表示事情的结束。例如:“要下雨了,你赶快把事情做完,回家幺台算了。”“幺不倒台”也就是无法收场,无法结束的意思。如今,人们经常还用“幺台”来暗指一些贪官污吏坏事败露,最终下任卸职的情况。

“过潮是戏剧的一个术语,是传统戏剧舞台的一种调度手法。这一手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虚拟的动作来弥补戏剧舞台表演中涉及到长途跋涉、追逐、逃亡,以及较大的空间位置转移时不便表演的局限。于是,方言在吸收了“过潮这一戏剧术语后,就为其赋予了“耍花招、摆花样”的意思。现在这个词在口语依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形式也很多样,有“走过潮、“过场多”、“走啥子过场嘛”、“没得过潮等等用法。

5.人文环境、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

川渝方言里也有很多受到人文因素影响的地方,比如重庆人以性格豪爽、耿直出名,于是在重庆方言中,就有很多类似“吃得亏,打得拢堆”、“不存在”这种俚语,这些话言简意赅,一说就很有豪气,很符合重庆人的性格。

再有一个影响了川渝方言的,就是重庆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火锅。重庆话中有不少与火锅有关的俚俗语,比如“内部油碟”这个说法。在吃火锅的时候为了减少辛辣食物对胃部的刺激,人们在吃火锅的同时往往会用一个加有麻油、味精、蒜泥等佐料的小碟子,作为油碟。而经常如果认识火锅馆内部的人,油碟的佐料就好一些,比如会多一点麻油之类的。因此就有了“内部油碟”一说,用来比喻有内部关系的人,表现出对当前不正之风的讽刺。

二:语言中特定的语音或事物名称会促进某些习俗的形成

四川方言有其独特的语音,因此川渝之地的人常常会因为某些字的谐音,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觉得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出现某些特有的忌讳词和吉利语,从而影响到一些独特的地方风俗。比如: 其一,“九碗、九斗碗、吃九碗”的习俗。“斗”,在四川方言中有“大”的意思。“九碗”是指筵席上的九碗主菜。一般在四川地区举行结婚或祝寿的宴席,席上的菜一般是九碗,不会是十碗,也不会是八碗。这是因为在川方言中“十”与“石”同音,只有牲畜类才“吃石碗”;而叫花子、乞丐来祝贺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多为八人一席,桌上八碗菜。因此,在四川某地区就把八碗席称为“叫花子席”,十碗为“猪狗席”。其二,在四川方言中因为“舌”与“折”、“佘”同音,所以在四川凡做肉铺生意的人,一般都避讳提到“佘(舌)财”。因此,在四川买卖猪、牛舌一般都不直呼其名,都说成“猪招财”、“牛招财”。这种类似的避讳在四川射洪一带也有,在这一带的人们如果姓“佘(she)”都读做“梭(suo)”,也是为了避讳“折(佘)财”这一说法。同样的,四川人也习惯将与“佘”同音的“蛇”叫做“梭二棒”或“梭老二”。总之就是避讳提到“佘”字。

其三,因为川方言独特语音的缘故,在四川给人送花也有讲究,比如在四川的三台、安县、武胜等地,探望病友是不会送“梅花”的。这是因为当地的人发音“h”、“f”不分,“花hua”读起来就好似“法fa”,这样一来“梅花”就成了“没法”了,寓意不好。同样的,“茉莉”花也一般不会送给经商的亲友,因为“茉莉”音同“没利”。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因方言语音而产生的一些忌讳。

以上仅对四川方言中某些比较特殊的词语进行了分析,但从中我们已可以发现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在语言中存储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而就语言而言,它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有的语音、词汇、语法都与本语言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人类不同的群体处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彼此对各自的客观世界都有着不同的感知,各种语言的词汇系统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都是特定的,受到该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反过来也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失去语言的文化是封闭的,无法传承与发展,失去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没有意义没有生命。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篇2

开鲁位于中国北部, 隶属于内蒙古通辽市, 地处松辽平原, 属西辽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由于开鲁地理位置靠近东北部, 一般把开鲁方言归入东北方言, 但是, 它又毗邻赤峰、北京, 所以对于这种方言, 笔者认为, 从大的范围来说, 说它介于东北话和北京话之间更为合适, 因为, 它既有东北话的特色, 又有一些腔调与北京话相近, 同时, 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词汇。

一、语音方面

在开鲁方言中, 笔者认为语气词“哈”的发音更接近“嚎”。也有人认为这种“嚎”是“哈”在音变方面的夸张。比如2009年春晚小品小沈阳的台词:“眼睛一闭一睁, 一天就过去了, 嚎?眼睛一闭不睁, 一辈子就过去了, 嚎?”但在笔者的家乡 (开鲁) 这个语气词的发音其实更接近“嚎”。

在四川方言中, 这个语气词的发音是“哈”[XA]。比如:“等我一下哈。”“你也来哈。”这里句末语气词的发音就是[XA], 轻声, 所以, 笔者认为, 这两个语气词的使用在发音上还是有区别的。

二、使用功能方面

前面谈到的两个方面的区分虽然明显, 但是并不影响它的使用, 本文将重点谈谈这两种方言语气词在使用功能方面的区别:

1. 寻求确认的功能

吕叔湘指出:“疑问语气是一个总名, ‘疑’和‘问’的范围不完全一致。”疑问句或传疑而不发问, 或不疑而故问, 这里, 前者是测度, 后者是反诘;只有询问句是典型的疑而且问。可见, “疑”和“问”虽关系密切但却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开鲁方言中, 疑问句句末带有“哈”时, 也不能简单归类于“疑”或“问”, 实际上其语气较多偏向于前面所说的“测度”。比如:

你是去年结婚的嚎?

同样, 在四川方言中, 也有同样的用法, 这种用法表达的是说话人在主观上对所说的内容有所认定的基础上, 询问听话人是否赞同或以询问的方式要求对方对这一内容予以确认。简言之, 就是寻求确认。在对话中, 当说话人对自己所表达的信息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肯定甚至确认时, 句末带“哈”的问句经常用来询问听话人是否与说话人有相同的看法、感受和评判, 是否赞同说话人的意见, 而一般不表示对陈述部分内容的询问或是非判断。如:

他昨天没有哈?

这种功能的一般形式是:陈述句形式+哈。

2. 反问

这种功能其实也是上面一种形式的变式, 只不过陈述部分的意思与说话人实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加上“哈”, 表达一种相对和缓的反问语气。但是这种用法开鲁方言中有, 并且常见, 在四川方言中却很少见。比如:

你又犯同一个毛病, 我上次没提醒你嚎?

你把瓶子打碎了, 你还有理了嚎?

实际上, 这是一种变相的责备, 是以求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反的意思, 但比单纯如“难道我上次没有提醒你吗?”之类的反问句式语气和缓得多, 不带有后者语气中明显的质问和责备意味。这里“嚎”主要是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 削弱句子内容原本的强硬性, 从而减少话语

可能产生的对立情绪和负面效果。同时, 在口语中, 这种带“嚎”表反问的句子, 排斥使反问语气更强烈的“难道”等词语。但是, 在四川方言中, 却很少有这样的用法, 这是它们作为语气词使用的一个差别, 在类似的语言表达上面, 四川方言更常用“嗦”代替, 比如:

你把瓶子打烂了, 你还有理了嗦?

3. 商榷功能

祈使之类的语气, 就反面说则是禁止。又其中颇有刚柔缓急之异, 因而可有命令, 请求, 敦促, 劝说等分别。这种种差别和语调有绝大关系, 但白话也借助于不同的语气词。开鲁方言中, 用于句末辅助表达祈使语气的语气词基本等同于普通话中的语气词, 但是四川方言中句末语气词相对丰富得多, 有“嘛”、“嗦” (同音字, 本字待考) 、“嘎”、“哈”等。这里暂不兼及比较。

“哈”用于祈使句句末时, 通过征求对方意见的方式, 形成商榷空间, 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这种功能在两种方言中的使用,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 陈述句形式+哈

我来洗碗哈。/我今天不去哈。 (说话人请对方允许自己做/不做某事)

在书面语中, 这种类型的祈使句句末可以用句号, 也可以用问号或感叹号。这种用法只存在于四川方言中, 开鲁方言不这样用。比如:

我来洗碗嚎。 (这种用法都是错误的, 通常不会这样说。)

(2) 祈使句形式+哈

请大家互相配合哈。大家莫在车上抽烟哈。

这两个句子中, 要表达的内容是对听话人的要求或指令, 如果使用句末不带语气词的祈使句, 语气比较直率, 语调比较急促, 就是普通所谓命令。这样的交际双方处于微妙的对立地位。而这里说话人使用的祈使句附带语气词“哈”, 削减了命令的语气, 表达的是一种请求、商量和信任, 客观上拉近了双方距离, 听话人对这样的要求和指令一般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而是更易于接受。如:

早点休息哈。

这种用法在开鲁方言中也存在, 并且用得通, 但用在开鲁方言中, 语气要稍微强硬, 没有在川方言的使用中委婉。比如:

早点休息嚎。 (对晚辈, 含“不早点休息, 就……”的潜台词)

也可以用在同辈之间, 含有强调的含义, 比如:

别给我忘了嚎。

余论

笔者认为,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 “哈”有进入民族共同语的可能。这方面可以基于“哈”在陈述句和一些疑问句中表达特殊语气的作用, 是其他语气词无法取代的。“哈”这一语气词, 在众多方言中的普遍使用, 说明了语言在共时下的不断发展。这对方言语法中的特殊语法现象的研究, 是很值得探讨, 且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348.

[2]贺阳.北京话的语气词“哈”字[J].方言, 1994, (1)

四川方言儿化音变 篇3

关键词:儿化;称谓词儿化;儿化音变

0 引言

李延瑞的《论普通话儿化韵及儿化音位》(1996)中提到:汉语北方话中的儿化现象,据李思敬考察,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京话里,林焘认为,“儿化韵儿化作用的完成很有可能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儿化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语言生活中,其中北京话的儿化数量极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儿化也存在于普通话中,与北京话相比只是数量上有差异。儿化除了存在于北京话、普通话中,也广泛存在于各大方言中。因此,无论是从历时还是从共时角度来说,儿化现象活跃于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学者对儿化现象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对儿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就语音方面来看,儿化的研究涉及音系分析、声学实验、社会调查等多个层面。另一方面,除了关注北京话、普通话的儿化,各方言区的儿化现象也备受关注,如胡光斌的《遵义方言的儿化韵》、王森的《临夏方言的儿化音变》等。

1 四川方言儿化音变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作“儿化韵”。但是对卷舌色彩的作用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卷舌色彩只作用于音节的某一个元音上,也有人认为卷舌作用贯穿于整个韵母。其实通过考察儿化音变的规律,虽然我们发现韵母环境不同,儿化音变的具体表现不同,但是无论何种韵母环境,儿化的音变是根据韵基(韵腹和韵尾)的不同而变化的,如有高元音“i”“ü”韵腹的,加央元音“?”,有“-i”“-n”韵尾的,卷舌时韵尾脱落,有的要改变韵腹或增音。另一方面,卷舌色彩作用于某一个元音上,但是无韵尾或有“u”韵尾时,儿化时只需要加上卷舌动作,儿化音变并未体现在元音上。卷舌作用也并未贯穿于整个韵母,因为儿化音变时,韵头(介音)不受影响,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儿化卷舌色彩的作用点是韵基。

王理嘉在《儿化规范综论》(2005)一书中提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方言的国家里,儿化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儿化“并非只是北京话里的方言土语现象,它同样也出现在其他汉语方言里,只是儿化的方式各有不同,儿化韵具体的语音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罢了”。具体说来,虽四川方言的儿化在数量上不及普通话,但是其儿化有自己的特色。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四川方言中的儿化音变。

四川方言的儿化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指物词和称谓词。

四川方言中可以儿化的指物词多为名词,从音节形式上看,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的儿化词都有,其音变情况如下:

兔儿[tur]毽儿[?iar]亮儿[li?r]鱼儿[y?r]

桑泡儿[paur]钩钩儿 [ki?ur]遇缘儿[yar]秧秧儿[i?r]

铺盖卷儿[?yar]新姑娘儿[?i?r]罗卜樱儿[i?r]青菜包儿[paur]

从儿化音变来看,四川方言中指物词的儿化规律和普通话的儿化规律一样,也就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提到的儿化规律:第一,无韵尾或有“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第二,有“-i”“-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有的要改变韵腹或增音;第三,有高元音“i”“ü”韵腹的,加央元音;第四,有舌尖元音[?]、[?]的,变成“?”;第五,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元音鼻化,有“i”韵腹的要加“?”。

四川方言中的称谓词儿化,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姓氏后面加数词(十以内)构成称谓词,除一、二之外都可以儿化。例如:

張三儿 李四儿 周五儿 赵九儿 王六儿 陈七儿 何八儿

其中,表顺序的“二”不能儿化,是因为“er”本身就是一个卷舌元音,所以不能添加卷舌动作,故不能儿化。亲属称谓词,有一些也可以儿化的,如三爸儿、幺叔儿、四妹儿、大舅儿。还有一些姓名称谓词,也可以儿化的,如王桂兰、王兰英、李建平、张淑芬、龙军、何文等。也有一些姓名称谓词不能儿化,如龙灵华、李洪依、刘茂辉、何月等。从中我们发现能不能儿化和韵母有很大的关系。姓名称谓词中的人名煞尾字是舌尖鼻音韵尾字才可儿化,不具备此条件的姓名用字通常不儿化。儿化音变的具体规律和上文中“-n”和“-ng”类韵尾的词一样,“-n”类的词,韵尾脱落,主要元音卷舌;“-ng”类的词,韵尾脱落,韵腹鼻化并卷舌。

四川方言儿化在词类上主要是指物类的名词和称谓名词的儿化,而儿化的规律却和北京话没有什么不同。就北京话而言,音都可以儿化,但是放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却并不是都可以儿化。例如,“ping”这个音,合成“酒瓶儿”的时候,是儿化的,而在“天平”一词中却不能儿化。这主要是因为儿化主要出现在日常用语中,从语体来说,“天平”这个用语比“酒瓶儿”更正式。四川方言中个音节的儿化情况又是如何的呢?从音系角度来看,四川方言的儿化是否是有规律的呢?

四川方言的韵母,有人说是42个,也有人说是39个。本文将两者比较并与语言实际结合起来,认为四川方言韵母为36个:

-i[?]字次吃日a[a]把妈啥拉o[o]个波落多

ê[?]白北特墨拍er[?]儿而二尔ai[ai]摆排买鞋

ei[ei]美非累倍ao[ao]包早靠熬ou[?u]斗头走抽

an[an]班饭但贪en[?n]等本门跟ang[a?]傍糖放章

i[i]比起米系ia[ia]加掐下压iai[iai]解街届懈

io[io]药脚觉约ie[i?]撇姐叶切iao[iau]表要条叫

iou[i?u]牛就球秀ian[ian]遍篇演年in[in]领音今请

iang[ia?]两强香江u[u]谱不服故ua[ua]娃抓挂耍

ue[u?]国或括uai[uai]帅外怪坏uei[uei]最岁会桂

uan[uan]晚酸关段uen[u?n]准顺困问uang[ua?]床装双逛

ong[o?]风碰同翁ü[y]惧去许鱼üe[y?]决缺血月

üan[yan]卷全员选ün[yn]韵均群训iong[y?]容穷熊用

通过对四川方言韵母的考察,我们发现四川方言韵母体系有四个特点:第一,e[?]一般都是发成圆唇的o[o];第二,有io[io]、iai[iai]和ue[u?]三个音;第三,en和eng,in和ing各并为一组,即为对应的前鼻韵en和in;第四,eng[??]和ong归为一组,一般都是发ong[o?]。在普通话中为同音字的,如要和药、拍和排在四川方言中归入不同的音类。像觉和脚,北、白、墨和拍等不同的字归入同一个韵类。

四川方言中en和eng,in和ing各并为一组,即为对应的前鼻韵en和in,而从上面的称谓词中的姓名称谓词的儿化情况,我们发现姓名称谓词的儿化就是en和in组的字。

从上面四川方言的韵类来看,四川方言中的音都是可以儿化的(除本身带有卷舌色彩的“er”外),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音的儿化,我们都可以用发音器官发出来。在我们的实际语言生活中,所有的音有些儿化而有些不儿化,哪些儿化哪些不儿化,这是长期的语言习惯,即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词汇的组合和具体的语言环境。例如,虽然“酒瓶儿”和“天平”从语音上说都是可以儿化的,但是因为二者的词汇之间的组合和语言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二者儿化情况的差异。四川方言中儿化的数量比北京话少,也就是有些在普通话儿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往往是不儿化的,而是采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如北京话中的“酒瓶儿”“盘儿”在四川方言中的表达为“酒瓶子”“盘子”,还有的儿化会添加叠音的形式,如北京话中“头儿”在四川方言中表达为“头头儿”(四川方言中的叠音现象很多)。

2 结语

通过讨论四川方言儿化音变,虽然四川方言儿化在词类上和北京话有同有异,但是它们儿化音变的规律都是一致的。我们发现正如上文所说,儿化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韵基。王志浩在《儿化韵的特征架构》(1997)中提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有一个说法,“儿化韵的音变条件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作”,这个说法反映了探讨儿化韵规律的一个共识。理论上有的可以儿化而有的不可以儿化,是因为儿化音变主要是卷舌,也就是说要不具备“舌前”特征的音,才能儿化。因为卷舌本身就是带有[舌前]特征,也就是说韵腹元音(因为若是带有“舌前”特征的韵尾,韵尾是可以脱落的,而一个音节必须具备韵腹)不具备“舌前”特征,才便于卷舌动作的发生。不具备“舌前”特征的音,一方面元音完成发音,而舌前部完成卷舌动作,于是就形成了整个儿化过程。

如此一来,上文列举到的很多儿化音变的情况中,一些具备[舌前]特征的音发生了儿化音变,看起来这二者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虽然具备[舌前]特征的音,不便于卷舌动作的发生,但是在儿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中和,韵腹(有韻尾的,韵尾脱落)位置发生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变为央元音),此时舌前部完成卷舌动作,于是整个儿化过程也完成了,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北京话还是四川方言,理论上所有的音都能儿化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邓英树,张一舟.四川方言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王理嘉.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音论著索引和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李延瑞.论普通话儿化韵及儿化音位[J].语文研究,1996(2).

[6]王志浩.儿化韵的特征架构[J].中国语文,1997(1).

[7]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8]罗韵希,等.成都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9]彭金祥.四川方言语音系统的历时演变[M].成都:巴蜀书社,2012.

[10] 梁德曼.四川方言与普通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1982.

[11]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社,2005.

[12] 张世芳.北京官话语音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社,2010.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篇4

——花木兰文艺团

赵x山(唱):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

宋x珊:唉!这几天,我屋头这个当家不晓得是那门的的像疯了一样,把过去的军装从箱子里翻出来,全身武装,肩上扛一杆红樱枪,在屋头像下洋操一样唱着“红星闪闪放光彩”一吓像背书一样,“党啊,党啊,伟大的党”哎呀,你们看嘛,劲像个二隆抢。

赵x山(哼调):打倒土豪。。(舞红缨枪)。

宋x珊:哎,赵x山,你像个清早爬样,在屋头唱的硬是有劲,你在这屋头打什么土豪做什么主人。你这副德行作谁的主人?

赵x山:你龟儿婆娘,我,我赵x山在这屋里的不是主人未必还是下人吗?

宋x珊:那你这个意思是这屋头我就是个土豪哟。

赵x山:嘢!你看你这副打头,墨镜一戴起,嘴巴敖杆烟不像个土豪像啥子。你那个样子就像该打倒的对象。

宋x珊:哼!你赵x山是不是根根长长了点哟,敢在老娘我的头上动土。你娃娃是不是不想活了哦。

赵x山:宋x珊,你龟儿婆娘,给老子稳到点,你看你这个样子,打扮的怪力怪气的,你这个是土鸡上洋学堂,成了假洋鬼子。

宋x珊:哼!你晓都晓不得,这才时髦。我不像你,别个取个赵本山呢,你呢取个赵x山,还不是跟到别个学样。不晓得还以为你就是赵本山喔。

赵x山:去你妈的哟,我的名字和赵本山只有一字差,他们要把我当成赵本山我有啥子法。

宋x珊:你没的法,你心头安逸得狠。

赵x山:我心里是高兴嘞,傻婆娘你晓不晓得今天是啥日子哟。

宋x珊:今天是我们共产党的生日“七一”建党节。

赵x山:你还晓不晓得,今天我们街上好热闹哦,苟角镇镇党委在举行庆祝“七一”建党节文艺活动,唉,我两口子还是要去庆祝庆祝啥。

宋x珊:老公,那我们拿什么节目嘛,赵x山:婆娘,我们一不会表演二不会舞蹈,只会唱几首革命老歌,用红色歌曲歌颂共产党。

宋x珊:老公,我们今天上台是来点精抓抓的还是来点软绵绵的歌曲。如果是精抓抓的我还可以,过去我考中央音乐学院只差那么点点。不然我就成了现在的歌星宋祖英了,没有变成玫瑰花,结果成了红苕花。

赵x山:我看你这个红苕花还可以,那你就先唱嘛。

宋x珊:要得。观众们,巴巴掌响起。

赵x山:要得,给我婆娘扎起。

宋x珊(唱):“我们中国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的胜利;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称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三大纪律我们要记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赵x山:哎,慢着慢着,你龟儿婆娘你名字硬取的好嘞,宋x珊,你把歌词都删了一大半,磕到、磕到你的看我的。哎,这边的朋友给我巴巴掌响起,(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谁呀,瓜儿离不开秧,我们现在离不开共产党,科技主义思想不落的太阳。哎,朋友们,巴巴掌哪里去了?

七大方言地调查报告 篇5

“胸是炒鸡蛋、王五井儿、装垫儿台……”最近北京话的“吞音”在网上火了,上述词汇翻译过来就是“西红柿炒鸡蛋、王府井和中央电视台”,这些词汇一经念出便引发众多网友跟读。网友对此自然是抱着好玩儿的心态,然而,语言专家们却读出了不同的深意。日前,北京市语委一位官员指出,“当前我们中学生对老北京话是不太熟悉的,地方方言可以说是日渐式微。”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熟悉的乡音让人想起故乡、记住乡愁,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普通话推广工作(以下简称“推普”)的进行,使用方言交流的人们越来越少,地道的方言严重退化、萎缩,甚至有人预测,方言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实施了一项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意味着,方言的保护工作正式纳入国家战略。

孩子就是未来,您的孩子还会说家乡话吗?方言在各地的保护与传承情况如何?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能否不形成“你进我退”的结果?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选取了我国七大方言所属的典型省份进行了采访调研。

人民北京8月24日电 家住广州白云区的陈阿姨自从孙子上幼儿园后,就多了一件烦心事——“孙子说,幼儿园老师要求大家都要讲普通话,说粤语会被小朋友笑话‘土气’,所以他不要和嬷嬷(粤语:奶奶)讲粤语了,而且还要求嬷嬷学好普通话。”小孙子的举动,让陈阿姨哭笑不得,她还发现,以前在孙子面前都用粤语交流的儿子儿媳,现在也改用普通话了。

如今,在各地方言区,不少家庭都遭遇了和陈阿姨同样的情境:家乡话在家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逐渐退出日常交际。

您的孩子还会说家乡方言吗?

——越来越多人产生母语危机感 保护方言成共同愿景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杂糍粑……”在长沙潮宗街旁的一条巷子里,几个小朋友正在一边玩耍一边说着方言。记者问道:“小朋友,你们会讲长沙话不?”“晓得港类!”一个穿黑色衣服的小男孩骄傲地回答,而另外一个小朋友马上纠正道,“我们老师说了,要说普通话。”

另一边,在南京栖霞区仙林街道一大型小区内,记者也向正在玩耍的孩子们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不太会,我家只有爷爷奶奶讲。”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一共随机寻找了20位年龄在4岁到13岁不等的孩子,其中,有10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说方言,但能听懂;7人表示不常说,但也能听懂;表示经常说方言的仅有3人。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大多数人表示,并不会刻意教孩子说方言,“我家孩子现在几乎不会讲方言了,上课听老师讲的是普通话,和同学交流说的是普通话,回家跟我们张口也是普通话,哪有语言环境啊。”

来自福建三明市尤溪县的肖女士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我母亲说的是尤溪洋中话,我在城关长大,听的多是城关话,我爱人是中仙人,说的是中仙版的尤溪话。一个家里有三种方言,小孩肯定会犯晕啊,索性我们都跟他说普通话。”肖女士说,现在学校教学也统一用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对方言也就没什么概念了。

“我们从农村来城市,这边人都说普通话,我觉得说普通话更洋气一些,说方言就比较土了,而且我和他爸爸现在定居在城市里,很少回农村,孩子从来没有在农村待过,没有必要学方言。”来自湖南益阳的李女士说。来自哈尔滨的商先生也明确表示不会教孩子说方言,他的理由是怕孩子在幼儿园被嘲笑。

实际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仅是孩子,现在连一些上了岁数的人说方言的能力都退化了。来自南京的孙先生告诉记者,尽管自己也算是一个“老南京”,但对于方言,如今自己讲得也不是很地道了。

仅就福建为例,知名编剧林瑞武联合有关专家对福州、厦门、莆田和龙岩4地各200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掌握方言且经常使用方言的学生中,福州23.65%,厦门36.68%,莆田38.97%,龙岩仅17.53%。

河南科技学院语委办主任王新宇告诉记者,除了说方言的人在慢慢减少,河南方言承载的一些传统文化、民俗、生活习惯等,都在慢慢消失,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学会后甚至难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

在广东,普遍存在的普通话语言环境,使得许多广东的年轻人已不懂得一些专用名词的粤语读法,不知道粤语歇后语及习惯用语的意义,这使不少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士开始产生一种母语危机感。

在广州工作20多年的李小姐就后悔没有学会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她说:“在广州住久了,如果外出逛街、吃饭,和本地朋友聚会也说粤语的话,感觉同这个城市的亲密度更高了,如果还说普通话还是有异乡人的感觉。”

“一听到东北话就亲切,就像回家了一样。”常年在东南沿海一带打工的王磊说,外出打工多年还是忘不了家乡“大碴子味儿”的土话,“见到老乡,不用介绍,一听就知道是东北人!”

“毕竟方言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种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在江苏扬州市开发区八里镇,48岁的市民李孟告诉记者,打小都是说着方言长大,如今看到下一代方言说的越来越少,从心里感觉还是很遗憾的。“但也没办法,毕竟方言太小众了。”

如今,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之际,留住乡音,保住地方文化也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愿景。

推普与保护方言矛盾吗?

——“双语人群”逐渐增加 专家:普通话和方言共同发展是时代需要

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一方面又要留下世代相传的乡音,这看似矛盾的双方关系该如何处理才较为妥当呢?

对此,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府文化研究专家黄伟宗表示,推广普通话与推广方言其实并不存在“谁抑谁扬”。“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大量外省人口流入,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接受了粤语,有的完全会说,有的会听不会说,这都促进了粤语使用范围的.扩大,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推广了粤语。”

黄伟宗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印证。在广州送快递的小张本是江西人,但因工作需要要和讲粤语的客户沟通,他便向同事学习起说粤语。几个月下来,他和客户用粤语沟通完全没有问题,“准不准唔(粤语:不)重要了,反正大家听得明就得(粤语:好)。”很明显,他的表达已经“粤语化”了。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同时掌握普通话和粤语的“双语人群”不断增加,年轻人普遍认为,这种“双语模式”更灵活、更高效。在很多正式场合,用普通话早已成为大家共识,而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对粤语的要求就比较严格,很多招聘启事中都写有“粤语优先”的要求。

“语言的传承和发展,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黄伟宗强调,“在广东,粤语完全可以和普通话共同推广,共同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

福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黄萍也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方言的学习和普通话的普及并不矛盾。她说,语言的普及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价值,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来说,应对其的保护和传承给予更多关注,“我们看到一些闽南的孩子,即便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习生活,也经常用家乡话交流,这也是对方言的传承。”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一些语言专家认为,部分方言的消失,其实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语言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社会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华先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总会出现一些对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不可抗拒的,保护方言应保持理性,顺其自然。“从目前状况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方言可以说与普通话的共性会越来越多,而自己原本的特色会越来越少,变化也会越来越快。”

长期从事方言研究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方言学会理事戴昭铭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东北人与南方方言区的人之间没有通话困难了,哈尔滨的话比起辽宁话来与北京话更加相似,乡音特色不鲜明,人们对普通话和黑龙江方言的界限认识不清楚,虽然保护的积极性很强,但是保护的目标不清楚,给方言保护造成另一种困难。

——如何留住乡音、留住乡愁?

保护从未停步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将在各地设1500个调查点

语言总处于变化中。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融合会进一步加深,然而国家和各地对本土方言的保护却从未停步。

据悉,早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就开始建设,已经过了7年试点探索。去年起实施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则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大约1500个调查点的工作任务,对语言和方言进行调查、采录、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未来,除建设数据库、提升语言的信息化水平外,还将编写濒危语言志、方言志,以真正留住乡音、记住乡愁。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和省语委办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黑龙江汉语方言调查”,其中林口县是全省首批5个调研点之一,负责该地调研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吴媛媛介绍,工作人员首要任务是遴选发音人,发音人的方言语音和影像将被国家永远留存下来。另据所知,虎林也是国家语言保护工程所设的黑龙江省唯一一个濒危汉语方言点,虎林方言岛的调研已纳入该调查项目范围。

黑龙江省的方言保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在戴昭铭教授看来,目前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他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一体的,黑龙江方言应该在地方曲艺中传承。“黑龙江方言既要保护在文档里,也要融入到民间文化中,寄存在二人转、民间相声等活体文化中。”

早在,江苏便开始启动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江苏省语委在全省设立了70个调查点,遴选了近500名发音合作人,采录了时长超320小时的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数据,以及地方戏曲、童谣吆喝、民歌等方言文化有声视频资料。

下一步,江苏省将进一步对原有中国语言数据库进行扩充整合,在省内官话区每3至4县取一个点,吴方言区的每一个县取一个点,增加35个调查点,科学保存当地方言。

今年,福建省21个县(市、区)的22个调查点(其中仙游县2个点)列入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年内将完成录音录像等工作,将仙游版莆仙方言永久保存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中。

在河南,除了18个省辖县(市、区)各分布一个点外,还选择了比较有代表的林州市、灵宝市、兰考县等7个地方作为调查点。目前已完成开封市鼓楼区和兰考县的数据采集,八月底完成新乡市卫滨区和林州市的数据采集。

河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处副调研员柳建伟告诉记者,当前存在的困惑是,从河南的现状来看,国家给的25个试点还有点少,不能反映河南方言的全貌。下一步,河南准备争取科研资金,继续扩大调查点,争取把河南整个方言保护工作做得更多、更详细。

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 篇6

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

周口方言在豫东方言中极具代表性,与普通话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文章以周口方音的韵母为描写、讨论对象,详细描写了周口方音韵母系统.通过对周口方言韵母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周口方言音系韵母的`主要特征,为豫东方言及中原官话的研究提供了这一方言点的音系样本.

作 者:李秀红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职业技能教研部,河南周口,466001 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5(3) 分类号:H07 关键词:汉语方言   周口音系   韵母   普通话   比较  

从《让子弹飞》看四川方言的推广 篇7

方言是流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承载工具。“四川话, 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 是流行于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的语言, 属汉语西南官话, 北方语系, 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 (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 , 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它是古蜀语融合巴语以及中原汉语, 融入了元末明初和清前期的两次湖广大移民的移民方言逐步形成统一的四川话。

(一) 语音特点

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 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 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 四川话为[zǐsāng]注2 (音同“子桑”) ;”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 四川话为[cáosǐ] (音同“曹死”) ;”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 四川话为[zīci] (音同“资瓷”) 。

在四川话 (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 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 (如“i”或者“in”) , 则“n”都通读为“l”。如“南方”, 四川话中音同“兰方”。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 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 (咸山摄) 弱化成鼻化元音, 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 完全通读, 统一发音为”in"、”eng”与”en”在大部分音节中通读为”en”, 如“痕”与“恒”同为[hen];“棱”发为[len]。但是”eng”和”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 前者变为”ong”, 而后者仍然发”en”的音。音节”un”在”d”、”t”、”n”、”l”、”z”、”c”、”s”后发”en”音, 其余不变。

音节”wu”固定变化为”vu”, 如“五”、“雾”等, ”hu”变化为”fu”, 部分地区声母”h”后介音为”u”的字, 声母变为”f”且无介音”u”。

(二) 语气词丰富

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 比普通话和北京话多多了。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 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要顽强地保护自己的语言。

哦 (语调上扬) ——表肯定语气, 是这样。

啊 (语调下降) ——表肯定语气, 不错, 是这样。

是3 (san) ——四川大部分地区使用, 表肯定语气, ”正确”, ”对头”。

是唦 (两音都拖长) ——主要通行于重庆市.意同”是3”, “唦”有的写成“撒”。

(以上三个用法在电影《抓壮丁》中, 三个女人回答王保长的问题时接连使用)

哈——语气助词, 1、轻微的疑问;2、友好。例子:欢迎多伦多的朋友哈!

嗦 (发音so) , 有人写成“说、嗖”——疑问, 并且马上肯定。例子:原来在这个地方嗦?!

喃——呢的另外读音, 表疑问, 自问。例子:咋个这些人都跑过来了喃, 消息够灵通的嘛!

(三) 语法特点

四川话与普通话除了音调不同外, 其他特点都基本相近, 且四川方言又有它独特的语法特色, 明显特征是习惯于副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后缀, 强调的语气比较重, 比如普通话说“很高兴”、“很舒服”, 用四川话来说就是“高兴得很”、“安逸得很”、“巴适得很”。被动句中的“被”字一般说为“遭”, 但此时带有不情愿、不高兴的感情色彩, 所以平时被动句使用较少。如“他遭开除了。”普通话中说为“他被开除了。”

(四) 生动、诙谐幽默

四川方言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生动、机智和幽默。随着社会发展, 有的名词、土语和旧的行业隐语消失了, 但语法和语言特色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方言词汇仍然非常丰富。还有不少四川方言词汇如雄起、下课、勾兑等, 因其独特的表现力, 已在全国广为流传。四川方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借喻, 比如“雄起”一词原反映的是四川人好热闹, 喜欢打抱不平的性格特征, 后被四川球迷用在足球场上替代传统的“加油”, 类似形象生动的引申词语还有“下课”等, 已在全国广为流传。在地方语言中, 四川方言的幽默是无与伦比的。四川方言里鲜有表现悲伤、痛苦的词汇, 比如:“今天不小心摔了一跤, 把我摔得好痛啊!”这句话如果用四川话来表现就非常有意思:“今天绊了一跤, 把老子疼安逸了!”“疼”和“安逸”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 四川人在表达痛苦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调侃一番, 这两个词的连接运用, 充分显示了四川人乐观的性格。

二、《让子弹飞》

(一) 《让子弹飞》电影的简介

2010年一部《让子弹飞》的电影红遍了中国, 本片是姜文导演的第四部电影作品, 电影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最终以7.24亿元骄人业绩圆满收官。毫无疑问, 《让子弹飞》已成为2011年贺岁档最大'黑马', 成为贺岁片神话, 成为中国国产商业大片票房新标杆。

《让子弹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洋年间, 南部中国。一场惊天动地的火车劫案之后, 号令山林的绿林悍匪张牧之, 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骗老汤, 两人从生死宿敌变成莫逆之交, 然而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南国一霸黄四郎虎视眈眈镇守鹅城, 一场场情杀命案连环上演, 华南三王各自为阵, 鹅城双艳粉墨登场, 乱世枭雄的混战一触即发。

《让子弹飞》商业上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 《让子弹飞》影评也在首映后呈现井喷之势, 而且好评如潮。

(二) 《让子弹飞》川话版

川话版的《让子弹飞》在全国上映, 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将普通话版和方言版在全国范围内上映。这使得四川话活跃在荧幕上。《让子弹飞》不是在电影中引用方言, 而是干脆以普通话和四川话两个版本打进川、渝、贵、鄂市场, 妄图“一炮双响”。

推出川话版, 首先是因为这部电影是改编四川籍著名作家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里面有些精髓只能用川话表达出来。根据不完全统计, 川话版《让子弹飞》观影过程中观众们的笑声与普通话版相比只多不少, 特别是片中地道的俚语俗话如“瓜娃子”、“不乐教哦”、“走起”等一一出现时, 观众反响特别热烈。

(三) 《让子弹飞》川话版对四川话传播的影响

该片四川话版更忠于马识途的原著。何世平“我希望全国人民, 包括北京上海的影迷都能看到说四川话的《让子弹飞》, 让四川话的魅力走出去。”。《让子弹飞》除了周润发和刘嘉玲选择了配音演员, 基本上所有的大腕都亲口说四川话。这样的名人效应再加上全国的范围的上映, 这必然会对让更多其他地方的人认识到四川话,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四川话。所以《让》的川话版的上映, 会对四川话的推广有着积极的作业,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四川话。对川话版的节目的发展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四川方言的传播

近几年以东北方言为代表的方言电视剧在荧屏上火爆, 缘于东北话与普通话接近, 四川方言剧除了在重庆和云、贵、川效果比较好外, 在全国其他地方的反响却不是太大。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川台选送的《耙耳朵》小品, 由于编导担心直播时全国大部分观众会听不懂, 便弃用方言, 改用川普台词, 结果失去了特色,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010年《让子弹飞》的川话版在全国的上映, 将原汁原味的四川话展现在了国人的眼前。相信这部红遍整个大中国的电影会给四川话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为四川话展现其魅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结语]

方言流行于民间, 其妙趣只能意会, 所以一般靠口头来传承, 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就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也是四川话向外展示自己语言特色时的巨大障碍。

四川方言把“干什么”叫做“做啥子”, 另一个表述语言“咋子”, 更带有一层不耐烦的情绪,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字, 有的网友用“爪”来替代“咋” (za) 字, 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另一层意思。另举一例:指被人羞辱时的感觉“铆人巴沙的”, 如果用书面语言表现出来后, 别说外省人看不懂, 四川人看了也不一定马上会反应过来。所以, 从事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 若能在方言的书面表达和注释上仔细推敲、严格规范, 将更充分展示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

摘要:随着2010年《让子弹飞》川话版在全国的热映, 四川话首次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四川方言的直白、幽默诙谐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本文从《让子弹飞》这部电影来浅析四川方言的传播。以及通过将四川方言作为语言载体的四川方言剧、方言节目、川剧几个方面来浅析四川方言的推广。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现代巴蜀方言;四川盆地文化;两者关系

引言

巴,现在的重庆。蜀,现在的四川成都等城市。据史料记载,四川历史上总共有五次大规模的南北移民迁入活动。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巴蜀方言开始形成。特别是三星堆的发现使得四川盆地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

1.现代巴蜀方言

现代巴蜀方言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古巴语和蜀语。据数据显示,巴蜀方言的使用者达到了1亿2千万。现在巴蜀方言主要形成于“湖广填四川”的一次移民运动时期,所谓的“湖广”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两地的总称。“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将明朝之前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地的方言与蜀语融合交汇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巴蜀方言。

2.四川盆地文化

一个地区的文化主要包含当地的方言、饮食、文艺、民俗等方面,四川盆地文化的形成经历了2000多年的演化,在漫长的时期中形成了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四川盆地文化。

3.现代巴蜀方言与四川盆地文化的关系分析

3.1现代巴蜀方言是四川盆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巴蜀方言作为四川盆地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盆地文化。巴蜀方言的词汇主要是继承了古代巴蜀土著语和移民运动融汇的移民语言。由于巴蜀方言一直都将周围地区的方言带入其中,使得巴蜀方言在一定基础上比其他方言更具有生机与活力。四川特有的地域优势,北接青海陕西,南接云南贵州,西接西藏,东邻荆湘,在此之上与邻近方言相互影响,相互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巴蜀方言。语言作为交流的载体之一,在世界各地交流加快的形势下,四川人民将四川方言也带出了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人在接触四川方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四川文化的魅力。巴蜀方言的词汇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点,间接反映出了四川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巴蜀方言已成为四川盆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巴蜀方言和四川盆地文化根源来自移民运动

巴蜀方言因其来源的复杂形成了一种特点十分鲜明的语言。自秦灭巴蜀至清代前期的2000多年里由于灾害或由于兵祸,各朝各代都有外来移民进入巴蜀地区,巴蜀方言因其中五次较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而受到了深远影响[1]。

(1)第一次是在约公元前301年,秦灭巴蜀之后,将巴蜀地区全部划分到秦国版图中。巴蜀方言开始发生分化。在此之前建立的巴国、蜀国已经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巴语”、“古蜀语”。秦入蜀地人数达到四五万之多,秦人将中原的语言带入了巴蜀地区。其中一种分化表现为一部分巴人与蜀人将隐居山野,将巴蜀方言保存了下来。另一种分化表现为华夏人民迁移入川,华夏语言与巴蜀方言发生碰撞不断同化,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蜀地区的农业与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四川文化的进程。第二次与第三次分别发生在西晋末年与北宋初年,巴蜀地区涌入了大量的来自陕西、甘肃的移民。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南、湖北地区为主的移民开始进入巴蜀地区[2]。第五次是在清代前期,就是十分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历经百余年的迁移运动,总共包括湖南、湖北、广西等十余个省的移民进入巴蜀。

在这种移民运动后,移民将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方言、文化都带进了四川。首先是各族人民的融合,相互的交流与居住,随之带来的是语言文化的渗透。在这种基础之上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对四川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是在秦入巴蜀之后,巴蜀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融合,在四川的宗教伦理、房屋建筑、百姓衣食住行、经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在宗教伦理方面,在秦入巴蜀之后由原来的野祭变成庙祭。在衣食住行方面,巴蜀人在外来文化影响下逐渐学会使用苎麻织成布匹和蜡染技术[3]。巴蜀人原主食牛、马、羊、小麦等。其在全世界最早发现的和发明茶的栽种和饮用对我国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房主建筑方面的选择上主要居住在防御性能较好的山势地区。婚恋观的改变始于儒家“夫为妻纲”思想的传入进而改变了巴蜀人之前的婚恋观念,在婚恋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汉化特点。全国闻名的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在秦统一巴蜀之后由蜀郡太守李冰率领修建的。在文学方面也产生如苏洵、苏轼、苏澈、司马相如等名人。在这种影响之下四川盆地文化也在发生变化。由此看来巴蜀方言与文化发生转变的因素之一就是都外来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3.3四川盆地文化的基础之一是巴蜀方言

从古代典籍中,最具有巴蜀方言意义的应属《蜀语》,主要记录了明代时期四川方言的词汇来源以及构成,这对于我们研究巴蜀方言的特点提供了有力条件。巴蜀方言在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中,其形成的语言特点越来越明显。虽然现在巴蜀方言并不像东北话、广东话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但是巴蜀方言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听过四川方言的人们会觉得四川方言听起来有点别扭,但是其语气又显的十分具有趣味性以及亲近感,在这种热情的语气中外来人逐渐适应了这种毫不避讳的说话方式。这种语言的趣味性也与当地人的文化养成有关联。四川作为天府之国,气候宜人、山水秀丽,许多人都乐于安居此处,闲适的生活态度与热情的巴蜀方言形成了十分大的反差,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四川的热爱,对四川文化的热爱。巴蜀方言作为四川盆地文化的基础之一,给四川盆地文化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4.结语

一个地方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但其文化的变迁也给方言的发展带来不一样的面貌。就像巴蜀方言与四川盆地文化之间的关系,巴蜀方言作为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四川盆地文化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让巴蜀方言随之发生改变,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蔡靖泉.考古发现反映出的成都平原先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 2011,7(03):677-678.

[2]林向.寻找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成都平原的考古最新发现[J].汉江考古, 2011,11(04):321-322.

上一篇:意外事故证明下一篇:鞋匠的儿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