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方言

2024-10-12

区域方言(共7篇)

区域方言 篇1

经2012年12月1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府第十一届82次常务会议通过, 代省长朱小丹签署第165号省政府令《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 (下称《规定》) 于2013年3月起开始实施。《规定》称, 广东省内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音、视频节目将以普通话作为采访、主持的基本用语。使用方言播音的, 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者省广播电视电影部门批准。

1. 现象

广东省作为唯一一个可以在本省广播电视中使用方言的省份, 一直都对本地方言以及粤文化充满热爱和自我认同, 因此, 在国家三番五次的推普政策实行中, 在广东广州、深圳等地会出现“保护粤语”运动, 轰轰烈烈, 声势浩大。

再反观江西省安远县, 此地属于典型的客家方言区, 可方言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单纯的和本地人交流的工具, 甚至很多人连自己说的是哪种方言都不知道, 更无从谈起文化。对于国家的政策, 民众们都能无条件接受。

广州市是全国一线城市, 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以及一般公共场所皆用粤语普通话双语沟通, 且粤语优先。粤语文艺作品也同样繁荣昌盛, 有香港文化的强劲辐射, 各种粤语流行歌曲、粤语书籍、粤剧艺术等很好地延续了粤语以及粤文化的生命力;而且本地人才济济, 不需要去外地打拼也可以展露才华, 于是就有了自产自销的过程, 形成粤语文化圈内部良好的自循环。

同时, 本地人的普通话学习状况相比其他地区却要落后许多, 大多数广东人都无法正确分清卷舌音与平舌音, 并且具有尾音拉长, 音调改变等特点。也就是俗称的“港腔”。而且他们也并没有要学好普通话的强烈意识。甚至有所排斥。普通话推广遇到严重阻力, 在城市周边乡镇的中下阶层民众里不会说普通话的也大有人在。

安远县位处江西省南部, 属于山区, 交通不便, 较为闭塞。从古至今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流的地区。经济落后, 人口稀少, 人才外流严重。方言交流只在民间作为一种便利的沟通工具使用。远远未提升到文化层面, 以客家话创作的大众歌曲文艺作品等少之又少, 只是近年来政府推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才塑造了一些所谓的客家文化品牌诸如“东江源”、“采茶戏”等等, 但这只是政治经济操控下的“客家文化”, 与原本的客家文化相去甚远。本地居民甚至不知道客家文化的存在。这种现象在同为客家文化区的广东省梅县可能会好一些, 但同样不容乐观。

说到学习普通话, 作为一个身处偏远山区的小县城, 这里无论妇孺老幼, 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 居然都能讲一定程度的普通话;在学生中普通话的普及率甚至是百分之百, 并且较少出现带有方言腔的现象, 因此也没有什么“客家腔”的说法, 顶多会被说有南方口音, 但具体也分不清是什么口音。在年轻一代中, 还出现了“无方言”的现象, 也就是说普通话就是他们的母语。许多学生之间日常交流也使用普通话, 在这里, 讲普通话和穿一身名牌一样, 成了时髦的象征, 前卫的父母都只教给孩子普通话, 尽量不说方言。普通话推广自然也就十分顺利。

2. 原因

广州经济繁荣, 又向来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可谓是祖国的窗口, 本地人自然会养成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说一句“我来自广州”也会掷地有声。这种经济上的优越感就催生了文化的优越感, 进而养成了说粤语的自豪感, 甚至是过分的自豪感。对于自己的家乡, 有情感上的依恋是正常的, 但对于广州市这样的城市而言, 居住其中的本地人除了依恋, 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种自豪感令他们产生了自给自足的心态, 也不大愿意出省打拼。自然也就不需要说好普通话了。即便出去打拼, 很多人考虑的地方也许是香港或者国外, 广东以北的地区对他们来说似乎显得十分陌生。普通话的推广困难重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经济活跃的城市, 其地方文化的建设也往往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由此又很自然地激活了人们爱家乡、恋方言的情结。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如此一来, 由地方经济和方言文化为底蕴而生成的方言的心理、情感和观念, 对这种语言选择所带来的正、负效应便是十分明显而且十分自然的了。于是, 方言的使用便不再单单只是亲切、便利抑或归属感的事了, 而是从此派生出了许多超方言的意味来, 最典型的大概就是方言自豪感和大方言主义。因为广东所拥有的窗口地位、经济速度和风靡的港派歌曲, 它被荣幸地贴上了舶来、富有和摩登的标签, 进而形成了一个与普通话相抗衡的向心方言。它还曾大举北伐, 一度成了歌迷和发烧友们崇拜与模仿的热点, 不少青年因此还放弃普通话去追逐粤方言, 有人甚至试图从理论上进一步证明“粤语是汉语族群中的独立语言”。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客家方言区来说, 本地几乎是文化沙漠, 客家文化本身也是一个崇尚开拓的文化, 男儿志在四方。首先, 本地人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无根之感, 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文化底蕴浸染的一群人。所以要好好学习普通话;第二, 他们强烈地想要出去看看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也促使他们把普通话当成必备工具。

落后地区, 因为其经济和文化的滞后, 人们在进行异方言交际时往往有一种言语上的自惭意识;而且, 这些方言的特异性很强、辐射区域很分散、很小, 有的小到仅一个自然村中同时并存几种方言。用于交流, 它们是极易造成言语障碍的。这种言语弱势所带来的生存的危机感和耻辱感, 很能刺激这些方言区里的人们知耻而后勇, 产生言语变革、寻求普通话文化的强烈愿望和驱动力。因而, 他们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要高于其他那些方言文化发达的地区。穷则思变啊!

3. 影响及对策

像广州这样的城市, 对国家强推普通话的政策有相对比较大的情绪反弹。保护本土文化意识甚强。甚至形成与北方文化分庭抗礼之势。在这样的地区,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并不会太多地抑制本土文化的发展。某些“保护粤语”的活动不禁显得过于夸张了。

而更多被遗忘的偏远山区, 弱势文化的所在, 他们本地的文化可能还未被发现就已被以普通话为载体的主流文化所代替。造成一代代以普通话为母语的“无方言儿”, 客家话已经一再地退化, 不断地丢失原有的词音词形。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在这些地区,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对于其本土文化的保护。比如组织学者修订客家方言词典、创作客家歌曲、文艺作品, 在本地设立专门的客家方言频道等等。

作为汉语七大语系之一的客家话, 居然沦落到如今的弱势地位, 实在不是一个民主繁荣的国家应该发生的, 客家文化源自中原, 堪称最纯正的汉文化的后继, 其本身倡导勤劳开拓, 追根念祖等等许多优秀的精神内核也值得我们将其传承下去。

在这一点, 台湾的做法也能给我们些启发;国民政府在台湾垦殖期间大力推行国语, 打压本土土语、客家话等, 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乃至80年代末, 台湾民主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与之相伴的是“还我母语”等客家文化复兴运动, 效果如何且不提, 至少这种行动增进了本地人对自身的认同感, 这样才更有利于融入主流文化。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 推广普通话与弘扬本土文化并不矛盾, 反而应是相辅相成的。推普是出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考量, 而弘扬本土文化, 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故乡的情感诉求, 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我们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人们有了归属感, 才能健康地融入祖国大家庭。对于强势地方文化而言, 不能因为对于本地文化的过分爱护而对国家出于国计民生考虑而制定的合理推普政策产生过大反弹。学好普通话毕竟是中国融入国际舞台的大势所趋;同时对于弱势的地方文化, 也不能因为太想融入主流文化而漠视了祖先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 从而造成自己人格上的缺失, 归属感的缺失。这对一个个体来说看似无所谓, 但对于整个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延续来说, 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参考文献

[1]周一农, 《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 浙江社会科学, 1999年第2期。[1]周一农, 《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 浙江社会科学, 1999年第2期。

[2]刘焕云, 《21世纪台湾多元化政策与客家文化之发展》, 中山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刘焕云, 《21世纪台湾多元化政策与客家文化之发展》, 中山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韩国的方言及方言特色 篇2

一般来讲, 除了济州话以外, 其他方言韩国人都能听懂, 只是在语气、词汇、韵律、刚柔、粗细、松紧、声调方面略有出入而已。像中国的长江以北的话, 东北人和山东人都能沟通一样。但是在韩国, 济州话是例外, 和标准韩国语和其他方言截然不同, 其他地方的人是听不懂的, 就像东北人听不懂上海话一样。

1 方言的划分

总的来讲, 可做如下划分:

1.1 标准方言

●首尔方言 () :是标准韩国语和朝鲜文化语的基础方言, 在韩国的首尔特别市, 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 以及位于朝鲜的开城使用。

●平安道方言:即是标准朝鲜语, 它在朝鲜的平壤直辖市, 平安道和慈江道, 以及在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朝鲜族部落使用。

1.2韩国其他地区的方言

●咸镜道方言:在朝鲜的咸镜道 (关北和关南) 地区和两江道, 以及位于中国东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在吉林省) 使用。

●黄海道方言:在朝鲜的黄海道 (海西) 使用。

●江原道方言:在朝鲜的江原道和韩国的江原道使用。

●忠清道方言:在韩国的忠清道 (河西) (包括大田广域市) 使用。

●庆尚道方言:在韩国的庆尚道 (岭南, 包括釜山广域市、大邱广域市和蔚山广域市) 使用。这个方言是唯一仍然保留声调的朝鲜语方言。

●全罗道方言:在韩国的全罗道 (湖南, 包括光州广域市) 使用。

●济州岛方言:在位于韩国西南部海域的济州岛使用。

另外, 朝鲜语中有时也会把以上九种方言简化分成六类, 其中的黄海道方言、江原道方言和忠清道方言都被归纳成与标准韩国语一样的韩语方言区 (中部方言) 。

朝鲜半岛以外

●高丽语 (原名:, 标准韩国语:) , 通常被认定为咸镜道方言的分支, 使用者为高丽人, 也就是移居前苏联的朝鲜族。它是由一些韩语的基础词汇组成, 不过它从俄语和属于突厥语族的语言输入了很多外来语和转译词。

●在日朝鲜语是由在日韩国人使用的韩语方言, 它强烈受到日语影响。

●而中国朝鲜语则是用一个与朝鲜的咸镜道方言近乎完全相似的韩语方言, 但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异, 前者有很多来自中文的现代术语。

根据行政区域可以分做6种:

西部方言:今天标准朝鲜语就建立在该方言的平壤话之上。通行区域在朝鲜的平壤市、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以及慈江道大部。也称平安道方言。

东部方言:通行区域在朝鲜的两江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大部以及慈江道东面的一小部分地区。也称咸镜道方言。

中部方言:通行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今天标准韩国语就建立在该方言的汉城话之上。在朝鲜, 通行区域包括开城市、黄海北道、黄海南道、江原道、咸镜南道南面的部分地区;在韩国, 通行区域包括首尔市 (汉城) 、仁川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江原道以及全罗北道西北面的一小部分地区。

西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韩国的光州市、全罗南道以及全罗北道大部。也称全罗道方言。

东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韩国的釜山市、大邱市、庆尚南道以及庆尚北道。是朝鲜语6种方言中唯一仍存留声调的方言。也称庆尚道方言。

济州方言:通行区域在韩国的济州道。该方言同其他5种方言差别极大, 无法跟5种方言区域的人们通话。

六镇方言:分布于朝鲜靠近中国边境的稳城等郡, 是古代朝鲜王朝驻边人员的后裔通用的方言, 由于该地区与外界交流不畅, 因此在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语词。

2 方言的成因

根据方言的形成原因, 可以将方言分为两大类, 一类做称作地方方言, 一类称作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 是受到地域方面的影响而形成, 社会方言就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韩国地域方言是由于山脉、江河、森林、海岸等阻隔地域间的来往, 而自然产生的, 由于距离上的不便, 从而形成了地域的方言。

另外, 即使距离不算遥远, 但是由于行政区域的不同, 经济圈的不同。来往贫乏, 即使是使用同一语源, 也会在长期的不来往中形成差异, 促使方言的产生。

有些小的村落, 被群山包围, 往来不便, 那么长期的隔绝之下, 也会形成自己村落的语言。

以上这些都是地域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

社会方言的形成, 是非地理因素而形成的, 这其中最大的影响来自于社会阶层的不同。由于社会上的身份, 现代社会中职位、职业、收入, 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阶层,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而在语言上形成了很大的不同。在韩国, 历史上, 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 现代韩国的农民和渔民, 他们在语言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另外, 社会方言的形成并非只是阶级上的不同而造成的, 还有时代别, 性别, 以及宗教方面的影响, 老年人和青年人所说的话不同, 男人和女人之间说的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3 方言的特色

3.1 东南方言

特点, 听起来富有攻击性且粗犷。

3.2 西南方言

特点, 像唱歌一样带有韵律且很柔和。

3.3 中部方言

由于方言区域较广, 发音类似, 各地之间仍有不同。例如:

江原道

特点, 声音像从喉咙里飘出来一样, 清脆委婉, 有一定韵律。

京畿道

特点, 清音带有韵律, 非常柔和, 和标准韩国语最接近。

忠清道

特点是语速非常慢。

以上三种方言都属中部方言, 但相互间仍有区别存在。

3.4 东部方言

特点, 初音节发音比较强, 说话的速度比其他方言要快。

3.5 西部方言

特点, 发音较重, 语气激昂, 说话多使用传统韩语词。

3.6 济州岛方言

特点是柔和, 但一顿一顿。

地区别方言例:

1) 方言

2) 标准语

京畿道

江原道

忠清道

全罗道

庆尚道

济州道

黄海道, 平安道地方 (朝鲜)

以东北方言为例浅析地域方言 篇3

关键词:语言变体,地域方言,东北方言

一、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ety)简介

自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兴起以来,人们对语言变化方面的兴趣日益高涨。我们现在意识到语言变化远非无关紧要,语言变化是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音位、语素、语法结构和意义)都可能发生变化。语言变化是语言使用的研究中心。变化是人类语言中固有的:说话人在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使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含义。大部分的变化是高度系统化的:讲一种语言的人会根据大量的非语言因素选择其所使用的发音,形态学,单词以及语法等。这些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沟通目的,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的关系,话语产生的环境以及话语使用者所能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显而易见的是,那些自称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中的人,讲话的方式却不一样。例如,所有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讲出来的英语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使用的语言也会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语言并不是单一的,同一语言可能存在多个变体。语言变体是一般概念上的语言的实际表现,语言变体和语言使用者有关,也和语言的具体应用有关。和语言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被称作方言;和语言使用相关的被称为语域。

二、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的概念

作为一种方言变体,地域方言因地而变。人们发现,地域方言界线经常与一些地理屏障相契合,如高山,河流,或沼泽。过去,由于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的缺失,那些受地形等阻隔的农村地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相邻地区的方言在更大程度上能够相互理解。方言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尽管地理障碍是语言的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语言使用者对本族语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阻力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三、东北方言

我们生活在东北地区,因此我们的语言不同于普通话。即使在不同区域、在东北地区,人们说话的口音,词汇和语调也各不相同。在中国的许多方言中,东北方言被认为是最容易理解的方言之一,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东北方言一直被学者们所忽视。与其他方言的研究相比,这个方言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问题涉及的方面也不够深。因为这种方言的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所以一些文章都是针对黑、吉、辽语言的研究。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任何一种语言的语词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也因为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东北方言的产生、发展也不例外。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至1930年间,流入东北的移民就达600多万人,这些移民多是从山东、河北闯关东的难民。关内的汉人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谋生,俗称“闯关东”,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

此外,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近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形成也离不开周边国家语言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众多研究中,最能吸引人注意的是对程度副词的研究。我们看到,虽然普通话中已经有很多副词,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特殊的东北方言。例如,“精”,“老”,“贼”,“忒”等等。如果你和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例如海南人,说这些副词,他们都会感到非常困惑。随着大众传媒的和现代交通的完善,地域方言也在发生着变化。据研究,一些不恰当的表达已逐渐被适当的和更有礼貌的表达式所取代。例如,在哈尔滨,“布拉吉”是指衣服,但是现在,人们使用“连衣裙”。另外,在二人转表演中,像“聚魂”这样的表达今天已不再使用。

一般来说,地域方言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但一些东北方言的特殊表达随着媒体迅速传遍全国。例如,“忽悠”最初只在东北地区使用。然而,现在几乎所有人口头都会说这句话了。甚至在媒体上也数见不鲜。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城里,广播和电视中语言的影响。这样,不同方言之间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统一。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方言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语言一体化是时代的潮流。其目的不是消除方言,而是使公民学习使用标准语言。尽管一些东北方言今天仍在使用,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一体化,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融入语言一体化的浪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戴伟栋.新编简明语言学[M].上海:上海叶大印务发展有限公司,2011.12.

[2]李英姿.东北方言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从方言节目看方言的现状和发展 篇4

方言, 俗称地方话, 是某一区域内人们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而方言正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在各种方言之上有民族共同语作为各地域人们共同的交际工具。因此共同语和方言在一段时间或长时间内将共同存在。就我国的方言来说, 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七大方言。方言之间语音差异较大, 有的方言之间到了彼此听不懂的程度, 词汇与语法上的差异略小。

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是每一地域内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之后呈献给世人最丰富多彩的一面。因此, 方言不仅是我们了解地域文化最可贵的资料, 也是了解语言历史面貌的“活化石”。

方言有着共同语无法代替的独特魅力, 既有独具风格的地方特色, 又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多样化的时代, 方言类节目也逐渐兴起, 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例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生化麻辣烫》是较早的方言类节目, 至今仍受到当地人甚至其他地域内人们的喜爱, 四川的《天府食坊》《胖姐帮忙》,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 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 上海东方卫视的《文化追追追》和《老娘舅》等, 都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其中《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更获得“全国百佳栏目”的称号等。究其原因, 方言是最生动的民间文化的载体, 最能体现地域内民众的集体情感, 并以生动熟悉的语音、诙谐幽默的用语、地道的表达方式, 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更容易表达感情, 传递信息。而方言节目的内容多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方言节目在出现之后, 受到热烈欢迎并很快拥有了大量固定的观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方言也与经济、文化一起走出当地, 走进各地人们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方言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

二、对方言节目的辩证思考

方言节目的兴起有利于方言和地域文化的传播, 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但对于普通话的推广, 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方言节目的流行会淡化民众的普通话意识。普通话的推广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作, 若民众的普通话意识较高, 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而方言节目的兴起会让一部分民众从心理上更加倾向于方言, 会主动学习、模仿、使用方言。现实中, 幼儿园入学的孩子大部分普通话都不标准, 有的甚至一口地道的方言, 老师或同学都听不懂。其中方言类节目起到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方言是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 不少都是历史文化的精髓, 但也有糟粕的部分, 这些不应该被学习和模仿, 而这些糟粕的内容却成为部分人们专门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方言节目的兴起不利于大众媒体发挥语言示范作用。大众媒体既要给大众树立语言规范, 也向外界传递规范的语言。而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会让民众对普通话产生懈怠的心理, 同时容易造成民众对方言“唯我独尊”“一方独大”的心理。曾经粤方言在全国大范围的盛行就带给广东人极强的优越感。某一方言若长时间处于“优越“的位置, 并不利于各地域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感情的发展。因此, 对方言节目的兴起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应正确处理好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三、窥探方言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是方言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另一方面却是方言现状的窘迫。随着普通话政策的推广, 越来也多的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都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 而逐渐放弃使用方言, 久而久之, 方言便慢慢淡出了他们的生活。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方言本身风格独特、内涵丰富,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无法取代的地位。也正因为本身浓厚的地方色彩, 方言才“困住”了自己, 不可能在全国大范围内流行和使用。普通话的推行是为了让操不同方言或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交际可以顺利进行,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普通话的推行并没有排挤方言, 在公众场合, 使用普通话, 在私下里, 仍可以自由地使用方言。因此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并不是有此无彼、有彼无此的对立关系。而无法回避的现实却是说方言和学习方言的人逐渐减少, 尤其是孩子们中间, 将方言作为第一语言来学习的越来越少。若方言一旦失去了传承, 则会逐渐消失。尤其是对于难学难懂的方言来说, 更是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方言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四、重视方言, 推广普通话

透过方言, 我们既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 也可以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 甚至通过方言我们可以实现和古人的“对话”。可以说方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方言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北方方言的爽快、吴方言的温婉、湘方言的火辣、粤方言的“绅士”等, 实际上方言也反应了当地人的性格特征。方言给普通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普通话中的一部分音、词、声调等都来自于方言, 他们极大程度地丰富的完善了普通话。方言的存在对保留当地特有的文化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地方戏的传承就需要当地的方言作为物质载体, 京剧使用北京话, 川剧使用四川话, 黄梅戏使用安庆话;越剧以浙江北部的吴方言为载体, 秦腔以陕西话为载体, 东北二人转以东北话为载体等, 若都改用普通话表演的话, 则起不到原有的效果, 民众从心里上也无法接受。在一些特殊的领域, 如军事、商业谈判中等, 方言能更好的传递信息, 并防止信息外泄。对在异地学习和工作的人来说, 若能学会当地的方言也大大有利于在当地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方言的存在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是不可逆转的,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普通话, 而且普通话也是汉语走向世界的标准语, 不仅中国人需要学习, 外国人也需要学习。在这样的“浪潮”中, 方言如何站稳脚跟, 继续保持原貌甚至更加完善,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既不能让方言阻碍普通话的推广, 更不能让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浪潮”中失去原有的地位甚至消失, 就必须处理好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方言不能凌驾于普通话之上,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 但方方言类节目不能过多过滥, 也应该经过规范, 祛除一些粗俗糟粕的部分, 传播精髓的内容。另外, 在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应该重视方言的发展和拯救, 对于学习和使用人口较少的方言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在有条件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可以开设一些有特色的方言课, 以保证方言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修辞学习, 2006 (6) .

[2]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5.1.

区域方言 篇5

以下将从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的优势及其必将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两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看优势, 一些电视台用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取得了成功, 说明方言新闻节目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1) 新闻本土认同。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本土化的节目因为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 而必须受到青睐。以我省都市频道的《守望都市》为例, 其播报内容主要为省内新闻, 贴近百姓身边事, 便很容易引起省内民众的关注。随着电视节目的持续播出, 收视群体的形成与收视率的攀升同步的, 且相对稳定, 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本土认同。

(2) 以群众关心关切事件为出发点做新闻。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民族很多, 幅员相对辽阔, 地域比较广, 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浓厚的特色地域文化, 同时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方方言。

在人类生存、发展与繁荣当中, 语言是最主要的体现。这对人类社会的维持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以东北的方言作为例子, 方言性播报很容易拉近地方人群与节目本身的距离, 使人产生亲切感。

同时, 方言类节目就像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一样, 保留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对后人了解中国, 了解各地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窗口和平台。

(3) 新闻播报方式的转变。

方言新闻节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方言播报的亲民性, 方言无法达到普通话播报的正式性, 往往采用了“说新闻”甚至“侃新闻”的方式, 其特点就是将人际传播引进大众传播来, 强调播报新闻不是读, 而是说和讲。“说新闻”秉持平等互动的传播定位, 使用平民视角, 运用平民化的语言, 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 强调了传播过程的人际化、人性化和轻松化。

(4) 播报内容主题本土化。

方言播报类的新闻节目在其内容上有了与以前的新闻节目不同的创新与发展, 其更多的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等类的“软新闻”、“民生新闻”。例如我省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中做播报的内容大多都发生在普通市民身边, 这些新闻的主角不再是以前新闻节目中的政治家、领导者, 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大众, 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他们的问题很多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因此这类新闻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同时, 其播报新闻的角度更多的是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 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 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审视新闻, 判断新闻的价值。这样, 也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民众的共鸣, 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其次, 任何形式节目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在前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瓶颈, 方言新闻节目也不例外。

(1) 节目影响范围小。

作为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 其使用范围已经被其先天的特性界定了。也就是说, 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文化种类的表现形式, 只能在可以了解该语言和该文化的范围内使用,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容易让人接受, 即使是其他地区的人可以听懂, 也无法理解方言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而造成误会。这就决定了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播出与使用, 只能控制在一个仅仅面向特定区域内播出的电视台里, 即地、市级等播出范围较小的电视台, 而不适合大范围播出, 即便在特定频道内播出, 在方言的使用上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 有原则。

(2) 方言的随意性。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家园。相对封闭的语言空间, 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视野。方言不具备专用语言的正式性, 往往更通俗, 甚至有俗气之语。使用方言播报新闻, 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俗气之语。这让节目本身的常规标准水准大打折扣, 所以方言播报对主持人素质和把控能力有更高标准的要求。用方言来交流和传播, 人的视野局限性必然只能这样的方言区域。就目前此类新闻节目的内容来看, 大多也小市民级别的新闻, 甚至有些新闻是离开村儿里事就无法进行。眼界不开阔, 内容不大气。节目虽有较高的收视率, 但铸就的是精细与小气的品质。

(3) 造成与本土异乡人的疏离。

在中国已经是推行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 城市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各地区的人融汇交流, 也同样带来了文化上和语言上的交流。当大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时候, 信息的交流是畅通无阻的。即便是那些非本地的居民, 也享有信息交流上的平等权。可是在方言播报新闻的情况下, 尽管表面上所有人都拥有信息共享的权利, 可实际上, 那些不懂方言的人获得重要信息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 他们享有信息的权利也已经被人为的剥夺了。无法体会到本地新本特有的幽默属性, 往往使异乡人自然疏离本土化新闻。

方言新闻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样, 尽管其容易得到一个组群的支持, 也必然在同时受到另一个组群的抵制。

(4) 方言新闻内容有待丰富。

就节目形式上的创新而言, 方言播报新闻的确是一种突破,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就目前的方言新闻节目而言, 内容大多是些社会新闻, 虽然有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的行动, 但都仅仅限于一些社会事务上, 真正涉及到公众的政治权力、事件深层背景的新闻很少, 这也是方言节目想要继续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方言新闻对编辑记者专业素养是个大的考验, 既要有本土知识, 又要放眼全局, 要有新闻本土转化的敏感性, 同时要大胆, 且心中有标准。

(5) 收视群体单一。

方言类的新闻节目还必须注意到, 尽管现在这些类型的节目大都有着较高的收视率, 但仔细研究其受众构成后会发现, 这些人大都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人, 也就是说, 这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还是很难预料的。如何增强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培养青年人的观赏习惯, 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 方言类新闻节目还存在一定地位问题和瓶颈, 只有突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从细节和根源上完善节目本身, 节目才真正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成为新闻节目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摘要:当前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的窄播化倾向日益明显, 独特的方言文化圈现象为方言新闻节目提供了成长和成熟的现实土壤, 无论是从市场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看, 方言新闻节目都有其发展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方言新闻节目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激烈争论展开讨论。

区域方言 篇6

关键词:桂林方言,地域文化,桂林文化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 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 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 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 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相互推进的[1]。探究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文化意义。本文以桂林方言为例, 试图对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一、桂林方言概述

桂林方言源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 属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自秦始皇凿通灵渠, 连接湘漓二水以后, 桂林就是中原进入广西乃至岭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 历来接受北方的影响超过周邻地区。宋代以来, 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 为吸收、保存和传播中原的风俗、雅言提出了要求和条件[2]。因而在比中原通用语稍微滞后而大体同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北方方言语根相同, 语义相近的桂林方言。[3]但桂林方言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仍同北方方言有某些差异, 尤其是一些反映桂林地域文化的方言词汇、俗语、谚语非桂林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和趣味。本文将选取桂林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方言熟语仔细品读其中的文化意味。

二、桂林方言中的地域文化

(一) 饮食文化

1. 深厚的米粉文化。

桂林的风味小吃, 首推在桂林人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桂林米粉。独特的“米粉文化”在桂林方言中也有众多体现。如“锅烧”是桂林方言中与桂林米粉有关的专有名词, 指的是桂林米粉中不可或缺的配菜, 一般挑选带皮的五花肉, 炸到色泽金黄, 脆而不硬, 肥而不腻。桂林人吃米粉, 都会熟络地冲老板喊一嗓子:“老板, 烫二两米粉, 多切点锅烧。”桂林童谣中一首关于桂林米粉的歌谣更是将桂林米粉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和丰富的种类都唱了出来:“桂林米粉细又长, 白白嫩嫩实心肠, 一头搭在侯山顶, 一头连倒桃花江。”说的是桂林米粉细长、洁白、嫩滑、有韧性的特点。“白天打浆手推磨, 半夜榨粉把杆扛, 衣裳湿透三五件, 好比下河去洗凉。”描述的是桂林米粉的制作过程, 可以从中知道桂林米粉是大米打浆生榨而成的。“原汤米粉好开胃, 冒热米粉多名堂, 凉拌米粉好爽口, 牛菜米粉一口汤, 马肉米粉好味道, 担子米粉满街香。”[4]则是体现了桂林米粉吃法多样, 口味各具特色的特点。桂林俗语中常说的“吃桂林米粉———找不到头”, 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马肉米粉。因为马肉米粉吃法特殊, 是将一根米粉盛在小碗中食用, 一根米粉即能装满一只小碗, 因此说长长的米粉“找不到头”。此外, 桂林历史上所出现的“三斋打擂”的典故也展现出历史上桂林米粉的繁荣景象, “三斋”指的是当时三家著名的米粉店———易荣斋、会仙斋、轩荣斋。这三家粉店分别以炒粉、卤粉和汤粉闻名。“打擂”是指三家互相竞争, 比米粉经营质量, 比服务态度, 比环境卫生, 比出了“张永发的染水, 会仙斋的卤水”、“牛菜米粉一开桌, 辅子里头尽是脚”, “林秀甫的腔, 轩荣斋的汤”三句桂林俗语。可见桂林米粉文化历史深厚, 早已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独特的狗肉烹。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有些负面, “狗肉”在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贬义词, 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的是以好的名义做招牌, 实际上却兜售低劣的货色。而在桂林方言中“狗肉”不仅不是贬义, 反而用来指“朋友”, 这样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 这与桂林人爱好吃狗肉有关, 狗肉是桂林传统名吃, 为下酒佳肴, 烹制狗肉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相传古时灵川的三位秀才一同赶考, 在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三位好友相约考完后一同去吃狗肉, 改善生活兼庆贺。甲乙两位秀才天资聪颖, 答完题便很快出了考场。丙秀才才思不够敏捷, 在考场中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甲乙两位秀才久见丙未出, 就想法子给丙传了答案, 并在末尾嘱咐:“快抄, 抄完去吃狗肉。”丙拿到答案高兴过头, 竟把这句话也抄到了答卷上, 结果三人同被关进监牢。丙秀才自觉对不起朋友, 唉声叹气。两位秀才便安慰他, 我们是好朋友, 好朋友就应当甘苦与共, 等有机会出去, 你再请我们俩去吃狗肉就好了, 以“狗肉”称朋友的说法由此而出。传说的真假有待考证, 但将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情投射到狗肉之上, 可见桂林人对独特狗肉烹的喜爱。

(二) 地理文化

1. 山环水绕。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 为中、低山地形, 平均海拔150米, 境内山岭众多, 河流密布, 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等。山环水绕是桂林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桂林以山水闻名天下, 自古以来桂林人民的生活更是与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桂林俗语和山歌中有着丰富的体现, 如“这山望到那山高, 包你回来没得柴烧”就是借劝诫砍柴人劝诫世人不要眼高手低, 三心二意而顾此失彼, 可见居住在山区的桂林人从前上山砍柴是极普遍的事情。又如“船怕钉眼漏, 屋怕墙基沉”, 是因为船在江上行, 民居筑于山上, 船钉和墙基都丝毫不能马虎, 否则易引起船进水或山墙的地基沉降。这两句方言中的俗语都不离山水, 生动地反映出桂林山多水多, 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

2. 物产丰富。

桂林地处低纬, 境内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加之土层深厚, 耕作性良好, 因此物产十分丰富。桂林方言中一个别具特色的词“麻直”, 就来源于桂林旧时盛产的植物苎麻。苎麻是制造麻布的原料, 外形特点笔直修长, 因此“麻直”最初的意义是形容非常直, 没有弯曲, 后逐渐衍生出副词的作用, 可形容动作一直在延续、没有中断或经常如此, 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一直”和“总是”。如“她麻直麻直哭, 哭得眼睛都瞎了”, “你莫麻直吃杨梅不吐籽”。另外一则歇后语“五通的甘蔗———从头甜到尾。”[5]则是用桂林五通县的特产优质———甘蔗比喻事情进行或发展得很顺利。又如桂林山歌的唱词也是就地取材, 用桂林当地生产的各种动植物做比喻打谜语, 如:“什么水面打跟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鸭子水面打跟斗, 大船水面起高楼, 荷叶水面撑阳伞, 鸳鸯水面共白头。什么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木瓜结果抱娘颈, 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 菠萝结果披鱼鳞。”[6]这段短短的唱词中就提到鸭子、荷 (莲) 、木瓜、香蕉、柚子等多种动植物。这都是桂林丰富的物产在方言中的投射。

(三) 民俗文化

桂剧是我国八大剧种之一, 也是桂林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 文化娱乐又很单调, 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桂林人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 由于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 以弹腔为主体, 而弹腔又分为南路 (二黄) 和北路 (西皮) 两大系, 因此讲桂剧就是在讲“板”、“路”。于是, 桂剧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便衍生出桂林方言中的重要词汇———“板路”, 指聊天、讲故事或侃大山。“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也是最形象的桂林口语。因为桂林人喜欢将拉琴称为“扯弦子”, 所以用“扯板路”表示拉家常、讲故事、吹牛皮、侃大山等意思。一个“扯”字, 便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了出来, 趣味十足。随着历史的发展, 桂林方言的不断演变, “板路”作为“源于民间, 根在桂剧”的典型方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内涵, 可以引申为“名堂, 状况, 厉害”等意思。

(四) 文化心态

1. 幽默诙谐。

桂林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俚语, 或以比喻、借代等手法来揶揄、调侃, 或以夸张的对比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将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趣事物或生动形象运用在语言交流中, 反映出桂林人幽默诙谐的心态和乐观活泼的地方性格。

如桂林人喜欢用“猪崽好卖圩圩来”来形容用某种方法尝到了甜头, 还想多次如法炮制[7]。此俚语选择了两个充溢着单纯傻气的形象, 猪贩在这里被划为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 猪崽更是憨态十足。又如桂林人嘲笑喝醉酒的人为“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8], 兄弟手足, 应是最熟悉的人, 如今面对面竟然都认不出来, 可见是多么醉眼昏花。再如桂林人形容人说话声音小为“像蚂蚁子叫”, 将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成人说话轻声细语、难以听清夸张之至, 却又幽默感十足。

2. 智慧达观。

桂林方言中还有许多起着警示、劝诫作用的熟语, 或是阐明世理, 或是教人向善。如桂林人方言中用“耗子吃不得 (过) 三斗六, 夜路走多了遇着鬼”警示世人别行凶作恶。以“莫吃过头饭, 莫讲过头话” (“过头”指的是过度、过分、超常规) 劝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度, 不偏不倚, 讲求中庸之道。以“酒醒不见牛肉巴”劝人不要贪杯滥饮, 以免误事[9]。以“眼睛再利看不见自己的脸”劝诫世人要清醒地审视自己, 客观地对待和评判自己的缺点。桂林方言中的这些熟语将人生常理、生活常识、道德规范寓于寻常事件, 语言生动, 观点鲜明, 人感受到这些简短却深刻的熟语背后桂林人的智慧。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内涵之一。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 既是观察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 又是考察地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俗语中, 我们能够粗览桂林这块土地上所蕴含的文化世界, 这更证实了保护方言和研究方言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48-54.

[2]邓丽.桂林话语法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

[3]余琴.从桂林方言词看语言的文化价值[J].今日南国, 2009 (2) :142-144.

[4]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饮食文化———广西桂林米粉文化内涵及传说故事解读.t唐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11-14.

[5]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散客版《桂林方言词典》.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40876&highlight=%B0%E5%C2%B7%B4%F3%C8%FC.

[6]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具有桂林特色的歇后语.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40117&reltid=7746299&pre_thread_id=7849158&pre_pos=10&ext=CB.

[7]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桂林俚语有妙趣.http://bbs.guili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16742&relti d=7731171&pre_thread_id=7754678&pre_pos=10&ext=.

[8]桂林人论坛.【板路大赛】趣味桂林俚语.http://bbs.guili nlif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19813&reltid=7731171&pre_thread_id=7754678&pre_pos=6&ext=.

区域方言 篇7

一、特点:电视方言节目现状的语言学分析

(一) 认知语言学角度看电视方言节目语言本土化特点

语言本土化是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特点。使用本土化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认知距离, 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产生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迎合本土受众的心理认知需要。语言本土化可以包括语音语调的本土化、语法句式的本土化等等, 就方言电视节目而言, 最能使受众产生心理认知认同的是词汇, 特别是惯用语的本土化。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语调上是最为直观表层的, 表现在语法句式上的内容并不多, 而表现在词汇特别是惯用语上才是彻底深层的。

惯用语是俗语的一种, 不仅存在于共同语之中, 也存在于各地方言之中, 形象生动, 寓意深刻, 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群众之中, 广泛地运用在口头上。下文就以南京话为例探讨方言惯用语的隐喻认知功能, 从而理解惯用语的使用是如何大大缩短人们的认知距离的, 使得语言本土化成为方言电视节目的重要特点。

传统上, 隐喻和转喻被看成言语修辞格, (1) 近年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它们看成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有力认知工具, 隐喻和转喻成为了人类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两种最重要的认知方式。当我们说到一些带有隐喻意义的词语时, 我们并不会刻意地使用修辞格, 如“资本主义萌芽”、“桌腿”、“相伴爱的旅程”等, 甚至在我们谈及这些词语时都不会注意到“萌芽”、“腿”、“旅程”的原意并不是形容“资本主义”、“桌子”、“爱”的。

1. 隐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现象无处不在, 南京方言惯用语中也不例外, 人们借助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经验来认识周围的人或事物。

(1) 文化历史领域

(1) 贡院门口的糕———馊的还是相公吃

(2) 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

(3) 出了南门外———尽是寺 (事)

(4) 陡门桥的筷子———两头忙

(5) 篾街和事———不找外人

(6) 李光明的伙计———做书 (坐输)

(7) 马巷的花———没结果

(8) 茶炉子的水缸———半截下土了

例 (1)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旧时每逢考期, 贡院考场门口的卖糕摊贩即使糕放变了质也不肯收摊, 结果馊了的糕还是被考生买去吃了。隐喻用具或食品尽管坏了, 但仍然由原人自己受用;也喻没做完的事, 仍由原人做完、推卸不了。例 (2)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1907年端午节, 夫子庙举办赛龙船比赛, 秦淮河两岸人山人海, 本来就不结实的文德桥竟然垮了。所以, 南京人就用文德桥的栏杆隐喻靠不住。例 (3) 反映了南京唐宋时佛教寺院繁多的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南门外 (今江宁区、雨花台区一带) 曾经寺庙林立。“寺”南京话音同“事”, 这个歇后语隐喻事多烦人。例 (4)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旧时陡门桥一带多竹器店, 所制竹筷子上下一样粗细, 两头都可使用。此语隐喻人们两处奔忙劳碌。例 (5)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从前篾街 (今中华门内长乐路) 有一老万全茶馆, 每天总有一帮人来此调解民众间发生的纠纷。但是若篾街内部发生纠纷时, 则由当地人自行调解。此语隐喻件事可由内部处理, 不必求助别人。例 (6)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李光明为状元境的书店, 此语用以隐喻某人打赌毫无把握, 只有输没有赢。例 (7)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自明清以来, 马巷一带专门制作纸质的绒花, 当然不会结果实。因此隐喻人们做事有头无尾, 不了了之。例 (8) 的历史文化渊源是:茶炉子的水缸, 三分之二的部份埋在土里。以此隐喻年过半百的人。

(2) 动物领域

(1) 瞎猫遇到死老鼠

(2) 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

(3) 狗套头

例 (1) 隐喻糊涂人遇到糊涂事。例 (2) 隐喻明知无理还是嘴上硬撑, 死要面子。例 (3) 隐喻老南京夏天常穿的没有襟的背心。

(3) 动作领域

(1) 自行车下坡———踩 (睬) 都不踩 (睬)

(2) 屁股上害疖子———背后挤脓

(3) 穿草鞋进被窝———脏蹬

(4) 借沟出水

例 (1) 以自行车下坡的动作隐喻不理睬别人。例 (2) 隐喻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例 (3) 隐喻做事不假思索, 胡乱处之。例 (4) 隐喻人们借故出气报复。

(4) 食物领域

(1) 嗑个青果泡茶吃

(2) 烧饼粘牙齿———面生

例 (1) 隐喻专拣容易的事做。例 (2) 隐喻对某人不熟悉、不认识。

2. 转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 转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不再是简单的词语之间的替代。 (2) 转喻比隐喻更为直截了当, “代表”概念贴切地表现了转喻的“指称”功能, 如“白宫”代表“总统”, “桌子”代表“围桌子而坐的人”。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可能有很多属性, 人的认知往往更多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 即突显属性, 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例如, 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 如果他的大鼻子最显眼、最突出, 他就会被叫做“大鼻子”。如果说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 那么转喻则是在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 一个突显事物代表另一事物, 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 如“国脚”代表著名足球运动员。南京方言惯用语中出现转喻的有:

(1) 用突显动作特征代表抽象概念

(1) 嘴歪了

(2) 脸长了

(3) 挂油壶

(4) 醋泡茶

例 (1) (2) (3) 借人生气的局部动作特征代表转喻一个人生气了, 例 (3) 尤为转喻小孩儿生气。例 (4) 借马虎的人泡茶都能随手拿错把醋当成水泡之的动作特征代表一个人做事马虎将就。

(2) 用突显状态特征代表抽象概念

(1) 栀子花茉莉花

(2) 老外

(3) 二半吊子

例 (1) 缘于这两种花开起来是绽满枝头, 令人眼花缭乱。用这种状态特征代表那些为隐藏真实情况和意图, 东拉西扯并讲得天花乱坠的人。例 (2) 借外国人对中国不甚了解的状态特征代表对某件事一无所知的人。例 (3) 用半瓶吊置空中的水不稳当的状态特征转喻不稳重靠不住的人。

(3) 人体器官代替功能

(1) 眼睛会说话

(2) 拳头不认人

(3) 眼生在头顶上 (看不起人)

例 (1) 用眼睛转喻人很伶俐。例 (2) 用拳头转喻打起来不顾一切。例 (3) 用眼睛转喻看不起人。

(二) 语用学角度看方言电视节目特点

1. 由顺应理论发现语言特色

语言交际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者并不是语言规则的消极执行者, 而是贯彻表达需求的积极顺应者。交际者需要顺应的语境是一种广义的概念, 不仅包括当前动态的、客观的交际情境或物理空间, 而且包括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和情感世界 (Jef Verschueren 1999) 。 (3) 电视新闻制作人之所以选择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来表达就是为了顺应某一特定受众的语境, 满足他们的口味, 迎合他们的需要。因此, 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顺应现象有:

(1) 偏好使用拟声词

不同于普通话新闻节目, 大量使用拟声词可让电视语言更加生动、真切, 达到顺应观众、吸引观众的目的。如

(1) “公交车只能空荡荡的‘’地载着一个人开。”

(2) “然后厕所的水‘’就飙起来了。”

(3) “反而就是那个半瓶子水‘’晃的人很多。”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2) 把常用播音表达转换为朴素平实的语言

传统的普通话新闻语言高度精简浓缩、准确理性, 而方言新闻节目语言表达则简单朴素, 易于理解。如 (a句为南京话新闻节目实录语料, b句为与之对应传统普通话新闻节目语言) :

(1) a“你早就应该把这个规划线路搞搞好赖。”

(1) b相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规划线路。

(2) a“公交线路有的地方‘一人公交’, 有的地方挤不上去, 渴的渴死、淹的淹死。”

(2) b公交线路有的地方空座率高, 有的地方人满为患。

(3) a“你让人家面试官心里头不高兴了。”

(3) b这样就很难取悦面试官。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3) 语言的重复

语言的重复是方言新闻节目主持人常用的一种技巧。主持人通过重复那些容易给观众造成误解或含糊的话语达到一种谈话式的极具亲和力的效果。如:

“日本的啤酒奶牛, 我们号称啤酒奶牛……”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4) 本地词汇的使用

本地特有词汇的使用拉近了主持人与本地观众的距离, 顺应了观众的日常语言。某些方言特有词汇还无法用书面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1) “你这问题叫做。”

(2) “为了领导的一剪子。”

(3) “他年底算。”

(4) “如果你家长在这个社会上不是的……”

(5) “为了解决的工作, 家长……”

(《听我韶韶》, 2010年6月19日)

(5) 新闻开场偏好使用问句

传统的新闻播音一般都是事先准备好脚本, 按照这种书面文字背诵或诵读的, 其语言实质上仍然是主持人向受众发送消息的书面语, 而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般只准备说话的提纲, 然后以聊天的形式表达出来。聊天之中当然是可以使用问句的, 使用后与观众互动性更强, 更受欢迎。

2. 经常出现双言场景的特色

双言场景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既使用普通话, 又使用方言。根据利奇 (G.N.Leech) 的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4) , 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为了尊重对方需适应语境, 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 求得最佳交际效果。在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中, 这种恰当的交际策略就是适当使用方言, 比如说在南京话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听我韶韶》里, 主持人老吴操着一口纯正的城南老南京话, 而另一位主持人施岚则用普通话与他交谈, 但同样也为南京人的施岚经常会在她的普通话主持中应和着老吴说起南京话。这种刻意的双言场景非常有趣味。

3. 语言通俗、幽默的特色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语言的通俗与幽默的特色还是要说到方言特有的词汇现象, 这里要特别关注方言中的歇后语, 比如说上文举的例子:“出了南门外———尽是寺 (事) 、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等, 这些语言在使用南京方言的群体中都非常通俗直白, 让听话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物, 既通俗又熟悉。而正是这种认同又给了方言电视节目一种特有的幽默, 根据索振羽语言交际幽默准则的岔断次准则 (5) , 歇后语通过引语和说明语之间的故意歇一歇, 造成话语语义的逻辑发展的突然中断, 从而造成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顿悟式的幽默结果。因此, 方言电视节目因为大量使用方言特有词汇而具备通俗、幽默这一特点。

二、产生动因:电视方言节目现状的文化学分析

(一) 方言新闻节目有利于亲和力的提升

方言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 方言更是一种以社会化或地域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的变体。方言能够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 对话中使用方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方言电视节目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具有原生态的风格。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节目在全市的影响力可在西祠胡同上窥见一斑, 而其品牌主持人老吴的红火, 与方言的亲和力是分不开的。语言上的亲和力更容易拉近电视剧和受众的距离, 让人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对其中的环境、人物、事件产生欣赏和共鸣。

(二) 受众语言文化的需求是根本因素

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 说同一种语言的人群更为亲近和排他。方言类节目能够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局面下遍地开花, 就是潜在的自我语言认同在起作用。方言节目是当地电视观众对自我的一种认同, 一种对本土文化和方言的呼应。对于老人而言, 长期接触方言, 方言新闻节目更易于信息获取。对于中年人、青年人而言, 大量存在着“方言普通话”现象, 中年人是方言为主, 普通话为辅, 青年人是普通话为主, 方言为辅。这种混杂导致普通话的不标准, 也导致方言的普通话倾向, 方言新闻节目的出现, 对年轻一辈学习方言是一种纠正, 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三) 市场经济因素等超学术原因是直接因素

随着我国电视传媒业的飞速发展, 国家提出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方针的指导下, 地方电视台想要在市场的层层竞争中求得发展就要有自己的特色, 有自己的招牌, 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方言新闻节目资源与取材均本土化, 因而资金投入少, 制作成本低, 但收视指数却一路飙升, 这无疑成为趋导地方电视台开办此类栏目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

三、传播:电视方言节目现状的传播学分析

(一) 新闻娱乐化传播

新闻娱乐化是传播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趋势, 方言电视节目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内容选择和节目形式上都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展示了本地的风土人情, 极具亲和力, 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从而可以传播地更远、更广。

(二) 语言+文化传播

人们对方言节目的追捧, 实质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 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会优先选择和接受与自己的经历经验相似、文化背景相同的信息, 方言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表述了地域文化特性, 在文化认同和娱乐需求上有着普通话节目不可替代的地位。反过来说, 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也是对语言和文化的保护, 如今由于地域的影响日益减弱, 很多年轻人不再用方言交流甚至已经不会说本地方言, 方言新闻节目也是一种保护方言的文化资源形式。

结语

对于电视方言节目未来的发展问题, 笔者认为:

(一) 小众窄播与大众传播平衡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正是在受众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产生的, 体现的是一种“窄播”, 然而窄播并不是“独播”。在节目的制作中可以选择适合窄播的节目形态和内容, 此外, 在节目中也要照顾到外地居民的收看, 例如, 在方言播报的同时, 加上字幕配合。

(二) 既不能过度上马, 也不能严厉禁止

大众传媒的主流仍是普通话, 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控制在一定小规模之内, 才能既节约成本, 又赢得效益。只要遵守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我们一定能够处理好方言电视与电视媒体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电视生活、语言生活, 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春泽, 杨迎春.谈方言在我国电视节目娱乐化进程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2]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德], 汉斯——尤格.施密特[德].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4]李荣.南京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区域方言】推荐阅读:

西昌方言05-13

方言研究05-23

湖北方言06-14

湖南方言07-06

东北方言09-06

方言栏目09-07

方言运用09-29

方言文化10-01

河南方言10-10

陕北方言10-23

上一篇:计算机自动处理下一篇:锚杆锚索组合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