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

2024-10-18

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共7篇)

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 篇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 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 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 而且会废寝忘食, 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 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了兴趣, 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在这种欲望驱使下, 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 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 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 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 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 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 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 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 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 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 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 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 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 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 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 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开拓学生视野, 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在上《语言的实际应用》时, 我设计了一组模拟招聘, 并穿插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 (现主持凤凰卫视中文台《杨澜工作室》节目) 在应聘《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时的出色答辩。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 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 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 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我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 把课堂变舞台, 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 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 学生边朗读、边演示, 通过课堂即兴表演, 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 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 教师是演员, 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转换角色, 充当导演, 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 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 (学生) , 调动各种因素, 让舞台 (课堂) 充满光彩, 使演员投入其中, 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 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教师要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 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 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 形式呆板, 缺乏情趣。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 提炼语文知识, 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 便可以自学知识, 再生知识, 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 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 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 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中, 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 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 仿佛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观其景, 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 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 在上《周总理, 你在哪里》的课文朗读指导中, 我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高山旁、大海边、森林中寻觅亲人, 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教师入情入境, 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 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 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 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是针对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兴趣,社会生活,主动参与,情感

让孩子在快乐中求知 篇2

语文学科重在强调“文以载道”,能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绝对不是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所能产生效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他们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上课时用生动的语言感染他们,用饱满的热情打动他们,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热爱祖国语言,学会欣赏,学会应用。让他们领略祖国语言拥有的魅力,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乐在其中,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诚然,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但“教是为了学”,教育家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不是给他们已投入了劳动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砖砌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而当前有许多语文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学习,不会思考,不会独立去解决问题,这一现状告诉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喧宾夺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原先的“注入式”变为现在的“讨论式”“发现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一、导入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文以载道 ”,根据课文的内容在导入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抓住学生的心,就是抓住了课堂,整节课学生都会很用心地思考、体会、感悟,会不由自主地结合自我做一些比较,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所以说,课前精心的创设情境,是很有必要的,会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孔乙己》的时候,围绕文章的题目,就可以从别出心裁的人名入手,引发学生对这个人物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分析起人物来就得心应手,就水到渠成地将与人物有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就分析得头头是道。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兴趣的培养,只是单纯地、带有目的性地、功利性地让学生去学习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语文课堂也就显示不出独特的魅力。

二、要重视学生课堂上的朗读,重视富有创意的朗读

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在很长的时间内,大面积的教学很难看到朗读的可爱的景象。学习母语不让学生去读而让学生长期听教师讲析,是语文课堂上习以为常的现象。语文课标中说,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对学生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默读、浏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现在的很多课堂,明明知道读的重要性,却不让学生去读,读得不到位,没有读的过程,学生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给学生简短的时间去品位语言,肯定会有很大的难度。很多时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所以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知课文,朗读课文,就不用教师煞费苦心地去讲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三、适当地让学生背诵一些文段,用微笑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很多优美的文章大多不要求学生背诵了,学生也慢慢变得懒惰起来,一要求背诵就非常怵头,大多数学生采用的是死记硬背,所以他们背起来很困难,很痛苦。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尝试着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了,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 篇3

一、进行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于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亮出这样的观点:“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这句精辟的论述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只是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引发并拓展学生的各种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致力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要在教师的启发、激励和引导下,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并充分地感受、体验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及无穷魅力。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数学学习策略和方法, 也就拥有了打开数学宫殿之门的金钥匙。因此,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增强学法指导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 要以敏锐的眼光挖掘教材中的学法因素, 把学法指导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数学的规律;要善于结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具体的知识, 向学生传授预习、听课、记数学笔记、科学记忆概念及公式、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等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同时, 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个性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学生, 不断矫正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风格。对后进生更应抓住进步与亮点, 给予热情鼓励, 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真正地想学、会学。

二、组织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各种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布置的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应从以下“五个善于”方面着手, 培

1. 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 善于倾听同学发言, 乐于跟同学交流, 能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较为中肯的评价;

3. 善于质疑, 能够吸纳别人的观点;

4. 善于实践与创新, 能够参与小组动手操作活动, 感受到每一次成功的喜悦;

5. 组长要善于组织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学习, 并能够总结发言。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巡回观察, 走走、看看、听听, 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 及时掌握学情, 捕捉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绽放的思维火花, 并给予适时而有效的指导与评价, 毫不吝惜地把鼓励和赞美献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常常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当前学情的需要, 选择恰当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促进各小组及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与竞争, 共同提高, 协调发展。通过小组互助的合作学习、交流与讨论, 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取精神及创新能力。

三、注重并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具体说来,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发现、质疑、探究、讨论的问题情境, 然后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与诱导下, 学生展开独立自主的学习与合作讨论。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之间的思考、思维碰撞, 最终寻求到问题的答案。

“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 鼓励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可以说“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效益在于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营造出一个促进学生乐于发现、勇于探索、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是问题的研究者与解决者;而教师则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指点和帮助, 发挥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善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在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笔者喜欢用激励性的语言适时地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和表扬, 从而有效地融洽师生关系,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迸发探究热情。笔者还善于从教学目标出发, 设计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思维活动在探究中不断被激活。同时还注重链接现实生活, 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 让学生倍感亲切, 乐于探究, 进而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摘要: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改进教法, 加强学法指导,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001.6

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发展 篇4

一、在情境创设中引导探究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可见, 兴趣的激发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主动探究新知, 它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突出认知而忽略情感, 那不仅影响到学生德育、审美甚至精神的健全, 同时还会伤害到认识发展本身。因此, 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 善于在课文与学生中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 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处, 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一种好奇、渴望、急不可待的境界, 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如上《瀑布》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 播放录像仔细听。问:“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想想这声音像什么?”生1:“像哗哗的流水声, 像大海惊涛骇浪。”生2:“像山洪直泻下来的声音……”。师:瀑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声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睁开眼睛看屏幕, 当学生看得如痴如醉时, 教师满怀激情朗读:“山路忽然一转, 啊,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在这里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又特意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 激发了学生探究瀑布景观的欲望,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在欢乐的心态中学习知识。

二、在生活实际中引导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因此, 在语文教育中, 我们要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成为知识意义建构的主体,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并使多元智能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如在作文课中, 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蚂蚁。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动手就写, 而是让他们在室外去观察, 探究蚂蚁吃什么, 为什么它的力气会那么大?为什么能预报天气等问题, 当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 写作过程也随着完成。

三、在实践训练中引导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强调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创设生动乐学的氛围, 让学生通过眼、耳、手、足、脑的各种活动, 动用全部认知和情意方面的储备, 唤起求知的欲望, 强化学习的动机, 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 体验成功与失败, 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在学习《落花生》后, 可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花盆里种植花生。在培植的过程中, 学生明白了花生落到地里, 才能长出果实来, 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 针对学生对琥珀及其形成过程缺乏感情认识的实际, 鼓励学生自制琥珀, 亲自动手, 然后熟悉琥珀形成的过程,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除此之外, 在教学时还要做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联系, 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 做好学习前的铺垫和背景知识的准备, 课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 适应社会生活、为生活实践服务。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得到延伸。

四、在小组合作中引导探究

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按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由于已有的经验知识背景的特殊性,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互助性学习,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活动, 让他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对共同的成效进行评估, 寻找提高成效的途径。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寻求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学生可以边读, 边圈点批划;可以边读边作批注;可以边读边参阅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还可以边读边画;甚至还可以边读边演, 边读边唱……总之, 学生可以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 尝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为, 探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如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 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合作小组中开展讨论:小夜莺第二天又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各抒己见, 并上台发言。在小组质疑中集思广益, 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的交流, 综合大家意见, 做出完整的结论。整个教学的精彩部分就是集中于此, 这是学生在经历了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之后, 探究成果的初步展示, 学生从中使自己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个体的力量, 自己和集体不可分割。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探究 篇5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体验

目前,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种种弊端:

1.讲得太多、太滥、太杂, 导致学生漫不经心、没有目的.

2.问得太多、没有价值, 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索性不去多想.

3.设计的练习机械、重复, 导致学生练习时索然无味、敷衍了事.

学生是有差异的, 怎能让学生齐步走呢?我们经过努力摸索, 逐渐明确了方向———让学生自主课堂, 即把课堂让给学生.在教学中,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一课时, 我们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请3名同学分别组织全班其余36名同学进行队列训练 (不能重复) , 在这种活动中, 学生发现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成反比例关系, 并利用这一关系快速解答了老师指令下的队列每行人数.这种室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情境之中, 而只让学生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教的效果, 是无法比拟的.

二、优化课堂氛围, 营造探究环境

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

1. 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是课堂探究的基础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的、朋友式的关系, 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 从而有真切的学习数学的体验.

2. 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课堂探究的保证

“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十分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基础和智力水平, 通过借助教材、资料与他人商讨, 学习各自感兴趣的知识.

三、自主合作, 掌握探究方法

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 与由教师讲授和个人自学相比,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教“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 我们可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到篮球场走一圈, 弄清什么是球场的周长, 再让学生分组用卷尺测量球场四周的长度之和.有的是“长+宽+长+宽”, 有的是“长×2+宽×2”, 还有的是“ (长+宽) ×2”,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在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会与他人协作探究.

四、挖掘资源, 留足探究空间

探究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为全体学生创设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如在学生学习“找规律”之后, 布置这样的作业:

师:在生活中, 按规律排列的东西还真不少!那么, 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一起来打扮教室好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彩带、彩旗、小动物和美丽的小星星, 四人小组先商量一下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来打扮教室, 再由小组长上来领取东西.要求用今天我们学过的知识按规律来摆放这些东西!开始.

师:教室漂亮吗? (漂亮) 好, 那么大家互相参观一下, 说说其他组的规律, 或是提一些更好的建议.

五、联系生活, 加强探究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 可以在生活中选取许多学生熟悉的物体, 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 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 四人一袋, 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 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六、有效激励评价, 提高探究激情

肖川老师说:“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引领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每名学生都是不完美的人, 都是在学习中不断纠错、不断发展的人.如何保护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呢?

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有名学生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和斜边相乘”时, 我说:“很好, 你的答案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 你再继续探究, 肯定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的.”听了老师鼓励的话, 这名学生马上又信心百倍地投入到积极的探究中去了.又如在探究“圆的周长”时, 有名学生回答“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后, 同学都笑了.我示意学生安静, 说:“大家别急, 他并没有说错, 只是还没有说完.”然后对这名同学说:“你说得对, 周长是直径的3倍……”在我的点拨下学生顿悟了, 连忙说“是3倍多”.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来.”这一直是我所努力追求的.这样才能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究的氛围, 进行充分的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 篇6

一、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小学生对自然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 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那么, 如何在探究前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呢?

1. 要设计好新课的导入。

教师要从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角度出发, 或用一段精彩的视频, 或用一个常见的科学现象, 或用学生身边的某个物体, 或者某个学生的问题等巧妙引入新课, 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的良好开端等于为学生吹响了科学探究的号角, 将会催动学生产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从而顺利地进入预设的探究活动环节, 扎实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2. 教师要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让他们从观察事

物开始,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这种原动力就会把孩子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 从而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由好奇而产生的探究欲望, 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不自觉到自觉, 由感性到理性, 逐步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素养。尽管有时学生的探究愿望与课堂计划有所偏离, 但只要是不违背, 我们适当地做一下调整也无不可。

3. 教师要精心为学生准备有结构性的探究活动材料, 激发

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他们在头脑中会形成无数个为什么, 并且急于寻求答案。此时我们应提供充足的、有利于学生生发探究和发现的探究材料, 即有结构性的操作材料,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思维

当探究活动的前期准备完备时, 小学生往往因年龄特征决定会急于动手。这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避免随意性、盲目性。

1. 探究的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谁都可以研究它, 科学家的成就就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不断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的, 我们一样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猜想和预测。

猜想和预测是学生对事物现象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等种种思维活动加以综合后迸发出的智慧火花, 它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当然, 学生的猜想有可能停留在已有经验与认识的思维水平上, 或脱离正常理智的思维而异想天开, 这样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进行实际的科学探究。而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探究的必要和价值。

3. 选择好探究的问题。

学生提出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可能很多, 在一节课内无法进行有效的探究或指导,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 有重点地进行探究。

三、探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 我们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笔记录。同时要注意:

1. 引导学生分工合作, 调动小组内各个成员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2. 在操作实验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规范学生对常规实验器材的使用。

3.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敢于推理、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同时体验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四、探究过程应进行悉心指导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科学探究活动应本着尊重科学的态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亲历科学、理解科学、体验科学, 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 就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在小学科学的探究活动中, 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 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科学素养。

1. 选择探究问题的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 教师会运用或创设一定情境, 借助学习材料, 让学生先通过观察现象, 继而引发思考, 他们就会提出许多科学探究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探究, 教师就要指导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2. 选择探究方法的指导。

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可以运用的方法很多, 可以是直接感知或者分析比较, 也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但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学生提出的许多方法中, 有些方法是可行的, 有些是不可行的, 还有些是可行但不容易操作的。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讨论或论证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自己和目前情况的科学方法去进行。在《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探究活动中, “一杯”的量是多少?食盐的量取标准该如何?等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提问中显现出来。那么,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 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量的标准要一致,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严肃性, 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3. 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爱”科学。

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尝试成功 篇7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逐渐形成一种敢于尝试的品质,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时,就不会退缩,都会用“让我试一试”的思想去解决。下面是笔者让学生在尝试中成功方面的粗浅体会。

一、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尝试

探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拓宽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过探究活动,由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分别设计为用足量的磷、不足量的磷、足量的硫,按实验要求装置后进行燃烧测定。通过观察、记录,从而得出不同的现象和结论。用足量的磷燃烧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用不足量的磷燃烧冷却后,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而用足量的硫燃烧熄灭冷却后,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通过这些现象,学生分析、讨论原因,磷在集气瓶中燃烧后生成了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溶于水。用足量的磷燃烧时,集气瓶里空气中的氧气已完全反应,故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即是集气瓶是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而用不足量的磷燃烧后,集气瓶里空气中的氧气还有部分过剩,故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而用足量的硫燃烧后,生了无色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占据了集气瓶部分体积,故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通过以上实验由学生归纳得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反应物反应后不能有气体生成,同时用来测定的反应物应足量,还要考虑生成物对环境的影响。学生正是在具体的实验中,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从不同角度对比尝试思考。

二、选取身边的物品作为实验用品进行尝试

选择学生身边的物品作为实验药品,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并不神秘,了解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明白生活处处皆化学。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在化学实验设计中要遵循绿色化、生活化。

在设计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教师提醒学生可用其它的催化剂代替二氧化锰,可选取我们身边的物质代替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但我们在选择催化剂时要考虑适用、高效、价廉、容易控制,生成的氧气含杂质少,催化剂的绿色化,无毒无害,要考虑实验的绿色化等因素。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可设计为用氧化铁、氧化铜、复合催化剂(高锰(下转56页)(上接53页)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铝按1:3:0.8的质量比混合),红砖粉末等进行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用复合催化剂,实验时产生的氧气速度均匀,容易控制,生成的氧气含杂质少,产气量大。用红砖粉末做催化剂,实验安全可靠,不损坏试管,反应产物易洗涤,对环境无污染,既方便又经济。通过选取身边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快乐,科学的魅力,人与自然架通化学实验与生活的绿色桥梁。

三、在化学实验方法的改进中进行尝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活动与探究中,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学会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自我创造活动中激发出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热情。

有些实验装置过于繁杂,操作不太简单,可见度较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改进方案,重新设计。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合作,用塑料注射筒,注射针,干电池等自制简易电解装置。在实际操作中可用水电解器进行实验,同时做氢气的燃烧实验比较方便,并在水中添加一定的红色颜料,这样水电解后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的观察很明显。

上一篇:油田生产指挥中心下一篇:在线自动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