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幸福中成长

2024-07-24

让学生在幸福中成长(精选12篇)

让学生在幸福中成长 篇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确定为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 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发展目标就是为了人一生的幸福。因此, 我们要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与方法上回归教育原点, 让校本幸福课程奠基学生成长的幸福。

我们实施“幸福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具有幸福感的校园文化、引领一支具有幸福感的家长群体、打造一支具有幸福感的教师团队, 让“幸福教育”在学校落地,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做一些探索和实践, 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改革实践中,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来丰富自己的学习活动, 在幸福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在校本幸福课程开发中丰富学校内涵

校本幸福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 必须基于校情, 努力落实学校的“幸福教育”发展目标, 服从和服务于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满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着眼今天、奠基明天、面向未来,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兴趣爱好与追求目标, 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个性化的学习通道, 真正践行“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课改核心理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让幸福教育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落地生根。

校本幸福课程必须彰显学校办学内涵。公平地惠及每个学生,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学生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课程选择, 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人文素养。这样, 既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过程, 使他们慢慢走出过去唯分数评价的导向误区, 关注孩子在幸福教育过程中成长, 扎扎实实地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目标, 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 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好培养。又能让教师解除“脚上的镣铐”不再跪着教书, 做有尊严的教育人……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把校本幸福课程提升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

学校是造就人、培育人的主阵地, 教师是培育人的主力军, 在现代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素质需求再次受到了挑战。教师每天都要面对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不同需求, 再也不能是简单书本知识的诠释者和单一的知识传播者。现代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 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丰富的知识打造幸福课堂。这既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正内涵所在。

在校本幸福课程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必须在着眼孩子幸福成长的背景下引领教师加强学习、勤于反思, 建设一支博闻强识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师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在具体工作中, 学校创建了特色的幸福课程教师工作室, 健全了特色课程教师培养实验机制, 采取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模式来开展工作, 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例如:在加强校本培训中培养兴趣爱好广泛的阳光教师;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教师结对帮扶、一课多磨、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中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通过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等来让教师实现由知识型向科研型、创新型的转变, 教师角色由单一变得多重, 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变成多元, 为促进教师在幸福的工作和学习成长中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此外, 在开展校本幸福课程建设中营造适宜师生成长的学习氛围, 培养科研型、学习型、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在“幸福课程”开发与推进中培养了一批名师, 在总结、提炼、整理中收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幸福教育科研成果, 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打造了一支具幸福感的教师团队。

三、在校本幸福课程实施中构筑学生幸福成长的平台

“没有体验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经历就是财富, 学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成长的里程碑。”为了让学生在阳光的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 我们开发了“幸福教育课程”。譬如:把每周四下午最后两节课作为学校“幸福教育主题活动”。其内容主要是开发学生喜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教育内容有书法、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武术、民族舞蹈、现代舞蹈、声乐、中国茶道、土陶工艺、美术、足球、篮球、排球等81门。让学生自由选择, 在走班体验中参与学习, 在开放的兴趣教育中学会选择, 在阳光的教育过程中形成阳光心态, 在自主参与的教育过程中得到锻炼, 受到教育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为今后终身教育、幸福成长奠基。

四、实施校本幸福课程的基本策略

如何为个性迥异的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课程, 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 为学生的幸福学习考虑,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为学生提供一点张扬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因此, 学校在设置校本课程中, 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求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幸福的校本课程环境, 让他们自己去融入、去参与、去交流、去欣赏、去总结、去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让他们自己去参与和总结......在学习中提高, 在实践中感悟。具体工作中,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集思广益丰富资源

校本课程的丰富与否, 决定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大小。过窄的选择面直接限制了学生的选择, 选择过于集中会导致部分学生一再选择落空, 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 幸福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课程资源的丰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多彩等方面的问题。

(1) 要有效开发课程与教师资源。动员校内外教师积极参与, 通过“发出倡议———志愿者申请———资质认定———发放聘书——签订协议———专业培训”等路径和组织形式来广泛发动社会人士参与, 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不断优化校本课程的教育团队。

(2) 发放“参与课程选修意愿”的问卷。征求各学段学生对幸福课程内容的意见, 根据学段分别进行教育意向的摸底排查, 梳理形成参与课程意愿预开设菜单。发放“承担课程意愿”问卷, 征询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形成开设课程意向菜单。

(3) 依据双向预设菜单 (参与课程意愿预开设菜单、承担课程意向菜单) , 召开有学生、教师、家长、主管部门领导和社会人士代表参加的家长委员会, 结合当前学校实际定出开设的课程和参加的人员, 不断丰富和完善开放性、复合型的教育资源。

2.注重过程确保质量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质量, 我们首先在经费投入、目标计划、人员分配、时间安排、效果评价、总结反思等方面做好精细的过程设计与目标管理。其次对承担目标任务的校内外教师进行课程定期轮回培训。第三, 将课程的内容、科任教师、培养专长、培养目标等情况进行专版公示, 以“课程超市”的形式提供给孩子们选择。第四, 成立“校本课程选择咨询中心”, 对执教老师进行专业辅导, 对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引领, 采取自主选择和学校支配相结合的方法, 尽量满足孩子们的第一意愿。最后, 组建幸福课程督导小组, 加强对课程开设的巡查和指导, 确保各个环节顺利实施, 努力打造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幸福教育。

通过开设校本幸福课程, 我校在践行创建幸福教育品牌的办学过程中提升了办学品位, 形成了鲜明的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 丰富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幸福, 着眼学生的幸福成长, 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 培养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中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幸福教育已在我校落地生根, 教育所产生的正能量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 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也因此而成为当地小学教育的名校。

让学生在幸福中成长 篇2

——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张家港市市一中初二(10)班李梦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我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才对“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努力。你付出的越多,你收获的幸福就越多。我们现在正处在非常关键阶段,我们所能提升自己的就只有努力。付出多了,到时的我们一定是幸福的。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汗水总是流在泪水之前,笑容最后才出现。”今天的我们是努力的,明天的我们必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自信。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重要的。自信的力量是巨大,它能使失去双腿的人,用手支撑着,很自信的发表演讲。收到一份任务时,即使它真的比较困难,我们也应该抱着自信的态度对自己说:“我相信,我能行!”它会给你带来不少动力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有进步。节目里有句话说的好“当我们再次做以前做过的事时,一定要有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是创新。一沉不变虽轻松,但有创新的事物才是最好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感恩。被称为“最美女孩”的孟佩杰感动了我。她在5岁那年就失去了双亲,成了孤儿,后来被养母刘芳英收养,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幸福。但是,这种生活只持续了3年,小佩杰8岁那年,养母得了重病,瘫痪在床,祸不单行,她的养父也弃他们

而去。就这样小佩杰身上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她每天很早就起床了,服侍完养母之后又匆忙的赶去上课,中午又要赶回家为养母做饭,有时候回来晚了,连饭也不吃了。这样的生活,她一直坚持了12年。做为人家的子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孝敬父母呢,我们的生命是他们给的,我们的家是他们给。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止境的,这种甚至可以超越生死。对于这么伟大的爱,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一点点的回报呢?这个回报也许很简单,也许只是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分数,也许只是一顿自己亲手做的菜,也许只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幸福成长 篇3

关键词:语文学习;幸福成长;教育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幸福成长?这一直是我追寻的目标。“幸福成长”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以人为本,它是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实如常识。但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显然存在着强调开发而忽视情感保护的倾向,大部分人都执著地认为,

生命的潜能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却往往忘记了我们追寻的最初目标——幸福成长。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只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

一、孩子不是尚未长大的成人,他们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成长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什么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作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杜威也指出,儿童时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以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的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是儿童时期,是身心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劳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不要以自身的价值观念去禁锢学生个体的思想。所以,不要为了教语文而教语文,语文是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服务的。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语文的瀚海中幸福成长

语文教学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

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質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那该如何培育?那就要寻找大师——他们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在语文知识的瀚海中让学生自由饱览,吸收营养,成为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启发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得以与书中的大师交流接触,受其熏陶。在“大师”的人文关怀下陶冶,在“大师”风范的操守中耳濡目染,在“大师”的哲思与智慧的营养沃土中幸福成长。

教师是否爱学生,取决于教师的品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就是目的,我们教师不能背离这一主题,在幸福成长的氛围中一切以生为本,遵循他们的发展规律,来实施自己的语文教学计划。

三、幸福地学习就是在语文素养的氛围中成长,成长就是目的,并且快乐

“教育即生长”,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做了进一步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即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喂鸡吃米”,更不能去干“老牛不喝水强按头”的蠢事。而让学生幸福地成长正是秉承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学生脑海。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是

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方法。

教育是没有丝毫功利色彩的,这也是育人的精髓所在。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教书育人的真谛就是把人当作鲜活的生命个体,以语文素养的氛围和环境让生命幸福地成长起来。

四、幸福地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摆脱语文教学中死板的枷锁

语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诚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起到了伟大的作用。幸福成长就是格外强调促进内在自由,为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让语文摆脱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升人性、人格,使人真正成为人,成为超越现实,实现自由幸福之人。

上述几点是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和谐共赢,相

生互动,构成了幸福成长的生态体系,是以生为本的基本准则。人是自主生长的生命个体,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最大意义是给每一个孩子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及生长,即从人的生长出发又回到人的生长目的,成就了语文教学以生为本的伟业与辉煌。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开满鲜花,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篇4

学生在校阶段, 以读写为主, “阅读重于生活”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语) , 表达与生命同在。那么学生成长的途径主要就是阅读和写作。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占领这两大阵地, 引导、放手学生在其中茁壮、健康地成长。关于“在阅读中成长”另文谈及, 这里主要谈“在写作中成长”。

写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写作, 因眼观、耳闻、脑思、心悟而写。写, 可以倾吐, 可以悟理, 可以自我净化、提升、监督和鼓励, 是一种自励、自长的过程。日记、随笔、小诗、小散文等课外练笔和课堂常规作文是写作固有形式。课外练笔能培养写作兴趣, 养成写作习惯, 是常规作文必备的思想、技能的积淀和训练。著名教育、美学家朱光潜就很重视写日记:“记日记” (笔者认为记日记即平时练笔, 包含片断、随笔、小诗、小散文等写作) “是一种文学训练, 把本身有趣的材料记得有趣。”“每天选一件最值得记的, 记得妥妥帖帖, 记成一件‘作品’”。要达到此境离不了思想和技能两个条件:有思想深度才能选好“有趣”、“值得写”的材料;有表达技能才能记得有趣、妥妥帖帖, 记成一件“作品”。所以, 学生通过写日记, 可在写日记中思考、筛选、辨别, 进而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在写记中字斟句酌、学用各种表达。写, 还可以使思想明朗。往往脑子想到的东西比较模糊, 只有动手写出来, 才会明晰。通过写作还可以养成学生爱观察、留心、关注、思考的习惯,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写作对学生成长除直接作用外, 还有间接作用:诉诸于文字的作品被同学或其他读者阅读, 他们从中受到感悟、启发, 汲取了精神营养, 获取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写作者眼看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效应, 实现了人生价值, 从而更自信、更崇高, 也更进一步地茁壮成长。

既然学生能在写作中成长, 我们就要使写作常态化、生活化。学生在学校常态写作的主要形式为:写日记, 写读书笔记, 写阅读课文“生命成长”文字, 写课堂常规作文。

写日记 (指砺练思想和技能的文学训练, 不含隐私日记) , 我国现、近代语文教育家都很推崇。叶圣陶说: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的一个好办法是写日记。黎锦熙也说:“日记札记, 有内容, 重资源, 比之堂上限时作文, 偏重语文形式之正确无误者, 当然益处更多, 效用较大。”朱光潜还说到了写日记的内容:“普通记日记只记流水账, 或是做干燥无味的起居注, 那自然跟文学无干。”“如果有相当的敏感, 到处留心, 一日之内值得记的见闻感想决不会缺乏。一番家常的谈话, 一个新来的客, 街头一阵喧嚷, 花木风云的一种新变化, 读书看报得到的一阵感想, 听来的一件故事, 总之, 一切动静所生的印象, 都可以供你细心描绘, 成为好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日记, 每日有异, 学生就在这“每天都是新的”中逐渐长大。下面是一学生写的日记:

“昨晚看抗震救灾纪实, 有一感触:8.0级特大地震倾刻间将一切化为乌有/家业、存款、生命/这一切都掌控在自然之手/相比之下人又多么渺小/故, 人活着, 就要快乐、幸福/而幸福、快乐源于对他人的爱和帮助!∥人又多么坚强/幸存者, 送走亡者, 擦干眼泪, 投入救援人流/只要生命在, 一切都还会有/并且超过昨天, 铸造更大成就!”

写读书笔记同写日记一样, 也与学生生活相伴。学校是书香校园, 图书室、图书角, 是学生书源。“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心灵的发育史” (于漪) , “读书破万卷”, “博闻强记”, 青春年少是读书大好时光, 切要珍惜!阅读且记录, 效果会更佳。“心记不如淡墨”, “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读书就要写读书笔记, 也只有在动笔之中, 才能将所读细细地过滤、思考、内化。如:一学生读了《傅雷家书》写的片段一:“‘艺术表现的动人, 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明镜一般, 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修养是整个的, 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 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 而是包括对世界, 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先为人, 次为艺术家, 再为音乐家, 终为钢琴家。’‘永远做一个强者, 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这些掷地有声的至理名言, 这些发自肺腑的谆谆教诲, 是老艺术家对儿子的引领, 更是老艺术家对我们后来者的引领———品德、技巧同等重要, 前者更重于后者。我将永远铭记。”又如一学生读了《简·爱》激情写道:“本书塑造了一位女性楷模:很小失去父母, 被舅舅收养, 不幸舅舅也去世, 被舅母千般虐待, 被迫来到“慈善家”开办的孤儿学校。校负责人克扣钱粮, 又遇到病役, 夭亡人数众多。简·爱以坚强的意志、刻苦的学习, 幸免一难。后放弃留校一职, 登报应征一贵族庄园家教的职业。突出的成绩, 高尚的品德, 让贵东家产生恋情。正要步入结婚殿堂时, 知晓主人结过婚, 一气之下, 孤身一人逃到千里外的地方。宿野洞, 乞饭食, 遭雨淋, 奄奄一息。被牧师收留, 不想这正是她的表兄妹一家。在此教书, 使当地的孩子教育由无到有、由小到大, 从学识、品行影响着一方人。后闻罗切斯特 (贵东家) 遭遇灾难前往探询, 不想房屋已成废墟, 主人为救纵火者 (受骗结的疯妻) 而被烧塌的火檩击倒, 双眼失明, 孤独地生活在潮湿、阴静的山居里。简·爱毫不犹豫地投入主人怀抱, 以其善良炙热的心, 慰藉另一颗受伤的正直的善良的心。由此见, 简·爱是一个坚强、独立、自尊、自爱、自强、善良、正直、心地美好的至上的女性。”

写阅读课文“生命成长”文字, 更是与学生学习相随。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辞章、学问、道” (潘新和) 。学生每读一篇课文, 都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辞章营养。如, 一学生阅读剧本《变脸》 (人教版九下) 所写的“生命成长”文字:世上苦人多, 身在福中要知福;重男轻女是延续几千年的旧传统, 今日“巾帼不让须眉”, 可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戏剧的冲突自然而激烈, 全在生活中, 合情合理。人物语言 (唱词) 符合身份, 类比、比兴恰当:“月亮走, 我也走, 我和月亮交朋友, 给你说句悄悄话”;“月亮走, 我不走, 我和月亮分分手, 月亮躲进乌云后, 我愿留在小船舟”。“天上雁鹅排对排, 扯烂衣裳不分开”。老百姓口语、俗语生动形象:被黑心萝卜整得好惨!糍粑心肠。蚂蟥缠着鹭鸶脚, 想甩脱又甩不脱。古诗词文化浓郁:渔夫唱晚, 古寺敲钟 (联想:夜半钟声到客船) ;鸟儿归巢, 鸭子归棚, 一群群携儿带崽回家中 (联想:牛羊归来, 鸡子入埘, 老人拄杖倚门待) (戴月荷锄归) 。

写“生命成长”文字, 包括思想上的启迪和技法上的收获两方面。字数可多可少, 以表达尽意为妙。此法一推广, 备受教师同行称赞:教学生做人, 事半功倍。。

课堂常规作文的写作, 是学生在老师引领下的较集中、规范的思想、技能成长的必要过程。

请看一案例。课堂始, 学生眼盯话题作文“珍惜拥有”, 一脸茫然, 不知道他们拥有什么。老师乃站在学生立场开导:从感情角度, 我们拥有父母亲无私的爱和来自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纯真的友情;从物质角度,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条件, 衣食住行不愁;从自然环境角度讲, 我们有赖以生存的地球, 它正处于青壮年时期, 它给予我们阳光空气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从个人角度讲, 我们拥有的就更多了:大千世界里, 我们虽然都很平凡渺小, 但在父母眼中, 我们就是他们的唯一, 他们的公主、他们的太阳, 虽然我没有惊人的外貌, 可我有一颗美丽的心灵;虽然我没有骄人的成绩, 但我勤奋执着, 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未来不是梦;虽然我有一些调皮, 但我特别重友情。或者从反面思维:我曾拥有什么, 由于我的不珍惜而失去了。经老师这么一说, 学生一下子由空空麻木变成富有易感。思想、感情有了, 该怎样表达呢?老师以珍惜时间为例, 立马就有学生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证明时间的可贵, 不珍惜当是罪过, 板起脸孔讲了一通大道理, 空洞而干巴, 无丁点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更不要说有生命的律动了。老师于是把方向引向学生自己生活, 让他们走进心灵, 与自己心灵对话;引导学生回想平时是怎样对待时间的,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有哪些到今天还遗憾的教训。最后,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就像我爸说的那样:我是个没有时间概念的人。比如说放假吧, 我会玩一整天, 快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才加班加点地赶作业, 让我吃了不少苦。再比如说每天早晨闹钟定在六点, 但醒了仍然想睡, 便带着再睡5分钟没什么了不起的想法继续, 结果七点时狼狈地到校。……初中三年, 不知不觉竟过了大半, 回想起来, 仿佛刚进初中的军训生活方才结束, 怎么就一个筋斗就又翻过一年多了?后悔不已, 那些不曾珍惜的时光啊!唉, 如果当初没有浪费时光就好了。……有句话说, ‘当你为失去月亮而叹息时, 你又错过了群星。’只知道诉说过去而不去把握现在的人, 永远也不懂得如何珍惜时光。……我想这篇文章的题目很平凡, 但我并不嫌弃它, 因为只有这么一个直截了当而且简洁的题目才能让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由此, 我们可看到学生在常规作文写作中渐渐明理长大的足迹。

总之, 为了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我们定要牢守写作阵地, 让能砺练学生思想和技能、让学生茁壮成长的写作, 常态化、生活化、心灵化!

让学生在幸福中成长 篇5

杰村中心小学 王荣兰 什么是留守儿童?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已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一直缺乏权威数字。此前使用的都是估计的数字,民政部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但在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6102.55万。数据显示在2012年9月,教育部已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根据我校情况来看,现有学生742人,其中留守儿童531人,占总人数的71.6%。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389人,父母有一方出门打工的学生有142人。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增加,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困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我们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每天都与这些可爱而又忧郁的“留守儿童”相处,更想了解这些孩子的困苦心理,并且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爱,共同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历年来,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上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少年宫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守计划”;开设“朝阳计划”心理咨询室等一系列工作。下面借我校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的所得所悟来简单谈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一、摸清底数,建立档案。是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前提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更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作为这些孩子成长道路上重要的指引者,老师一定要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去善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班主任更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事实上,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像报道的那样。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也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写照。所以我们要摒弃“留守儿童”等于“双差生”的错误认识。用正确的角度去看待这个群体。

比如我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对每个留守儿童登记造册。每个班级在开学初就建立微信家长群,在日常教学生活及时把孩子们的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开展了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主题班会、关爱留守儿童动员大会、道德法制讲座、安全教育、女生心理卫生教育等,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这样更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加强家校联系。是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点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针对这一点,我校不仅设立了“朝阳计划” 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走访 个别交流 观察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的“疙瘩”。

记得六年级有个叫邱昌德的孩子,前段时间因为跟同学之间闹了一点小矛盾,一气之下既离家出走了,老师和家长找了两天才找回来。孩子平安归来之后,我们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后,发现这孩子因在家里排最小,爸爸在外务工,妈妈和姐姐们对他百依百顺,所以养成了唯我独尊,骄纵蛮横的性格,而且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承受不了。随之我们安排了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与之沟通,老师对症下药,一方面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与其他交朋友,用朋友的立场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改变坏习惯;一方面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现在邱昌得同学在课堂上也能做到认真听讲了,课外和其他同学也相处的越来越融洽。

在心理咨询活动中,我们耐心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递健康积极的思想,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同时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三、开展特色活动,帮助孩子快乐成长。是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关键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他们,在学校里,除了上课,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孩子们的生活简单单调。处于成长期的他们渴望温暖,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渴望有人听听他们的心里话,这些他们的父母很难做到,孩子们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盼望着。为了让这些孤单、寂寞的孩子感受到爱的关怀。我校利用“相守计划”这个平台,秉承着“学相守、玩相守、爱相守”的项目目标,自主设计和组织开展了面向本校留守儿童的特色关爱活动。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心灵手巧”、“心手传情”等活动。这些活动发展了学生特长,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与课余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成功,提升了感恩与情感教育,让孩子们不仅乐在其中,还能学有所成。

当然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于是在“相守计划”活动开展中我们让孩子们利用电话,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我们还教育孩子们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把自己制作的工艺品,写的毛笔字,画的画也寄给远方的父母。并向父母介绍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让孩子给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相守计划”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让校园变得温馨。我校也以“相守计划”为契机,精心策划,努力践行,用各种方式温暖我校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以陪伴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让孩子在“三乐”德育中幸福成长 篇6

关键词:三乐;评价;学分制;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25-2

“三乐”精神,即“乐己”,就是要让自己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人”,就是要推己及人,关注他人的幸福快乐,乐于与人合作共同发展,让自我存在有利于他人乃至把助人作为快乐之本,为他人带来快乐;“乐天下”则是更高的境界,承继祖国优良的民族传统,乐于以天下为己任,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三乐”德育强调以人为本,从心开始,为学生创设一种快乐学习与生活的环境,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自主体验活动,给予他人快乐,获得成长快乐,在教师的启迪和帮助下,让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加以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

一、乐“行”——服务他人,孕育爱心

乐“行”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深入开展“学分制”志愿服务活动,激励学生快乐实践,感受给予的愉悦,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学分制”志愿服务是学校实施“三乐”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志愿服务“学分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自觉积累学分,主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快乐实践中开启阳光人生。

在志愿“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成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班主任老师结合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了,如图书角管理志愿岗、桌子摆放志愿岗、多媒体管理志愿岗、饮水机管理志愿岗等几十个班级志愿服务岗。再通过全班的招募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每学期学生还可参与班级自主组织的志愿中队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志愿大队活动。

学校对学生志愿服务时间进行档案式管理——通过“亮表、记卡、入袋”的方式,把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亮表”是指在班级团队角中,张贴详细撰写学生志愿服务内容等信息的记录表,随时把学生每一个月参加志愿服务时间换算成“学分”进行登记。通过展示,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中。“记卡”指在学期末,把学生参与班级志愿服务岗、中队志愿服务活动、校园志愿大队活动的详细信息登记到“志愿服务记录卡”上。“入袋”指把学生志愿服务记录卡存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为各类评优,甚至毕业,提供准确的过程性材料。

志愿“学分制”强调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要通过学生具体行为加以落实和体现,倡导用善行孕育爱心,让爱心伴学生成长,把“说”的德育变成“做”的德育,在“做”中学,在做善事中学做人,在志愿服务中让美德外现,让爱心内化为人的基本素质,让学生人生永远充满阳光。

二、乐“读”——润泽心灵,启迪智慧

乐“读”指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快乐地与书籍交朋友,博览群书,丰厚知识积淀,提升品德修养。乐“读”让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视野得到开阔,情感得到升华。

乐“读”平台,资源共享。一方面,学生定期在图书馆内开展“乐读会”,交流读书收获,畅享读书快乐。另一方面,班级积极建设图书柜,并赋予雅致的名称,如:墨香阁、停云轩、图书漂流岛、晒书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班内互动,班班互动,定期交流,资源共享。

乐“读”活动,润泽心灵。乐“读”文化周——展现孩子的激情与创意。通过校园广播站、电视台,邀请优秀师生以互动的方式和全校师生分享彼此的读书故事和收获。乐“读”影视周——叫醒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师生可以享受半小时的视听大餐。《不一样的卡梅拉》、《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等,一部部改编自经典文本的动画、电影唤醒了大家的眼睛和耳朵——原来书里的故事是这样有声有色的。乐“读”分享周——活跃孩子的脑筋和小手。好书人人分享,人人分享好书。老师和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制作精彩片段摘抄卡、好书推荐卡,并把大家的卡片制作成班级展板。乐“读”展示周——亮出孩子的风采和绝活。有的售书员们头戴高高的尖顶帽,身披闪闪发亮的斗篷正在热情地给顾客们介绍图书,有的同学变身米奇公主热火朝天地招揽生意。

乐“读”启迪智慧,开拓视野,点燃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让学生的人生充满灵气,让学生人生的脚步更加坚实。

三、乐“道”——自主成长,健美人生

乐“道”指学校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多途径地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乐于实践,善于实践,培养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

在“故事点亮生活”系活动中获得道德成长。“故事点亮生活”的国旗下讲话活动,主讲人通过先分享故事,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让每周一讲变得魅力十足。通过“故事点亮生活”的爸爸讲故事,道德故事讲堂等活动,让学生听得有趣,悟得深切,使学生在津津有味的分享中明理懂事,获得启发。

在全员“导师制”活动中感受师爱的温馨。开展全员导师制活动,每位教师都牵手一位身边、在学业或习惯等方面需要援助的孩子。全面关注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成长,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生命的拔节。

在绚丽的艺术节中放飞梦想。通过“艺术走向多元,文化点亮心灵”“七彩童年,唱响金鸡”等诸多主题的艺术节,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魅力,放飞梦想,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在充满激情的体育节中,强健体魄。体育节各类PK的趣味运动项目,比拼技艺的田竞项目……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这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的体魄,更让全体学生于竞赛中领悟了奋斗与拼搏的真谛,校园成为了学生强身健体的多彩舞台,激情四射的快乐驿站。

另外,学校还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节活动、民俗传统教育节活动、爱心义卖等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实践,自主成长,全面发展。

四、乐“评”——多元评价,快乐成长

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德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重要内容。“三乐”德育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学校主要通过一份“学分制”累积制度,一套“金鸡奖”评价体系,一袋成长记录档案,构成对学生品德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

学校的《志愿者行动纲要》明确规定“学校对学生志愿者建立学分制考核,把完成志愿服务时间折合成相应的学分,以学分作为学生品德考核和各类评优的重要条件。”

“金鸡奖”评价体系,设置了发展金鸡奖、品德金鸡奖、乐学金鸡奖、进取金鸡奖、体育金鸡奖、艺术金鸡奖、劳动金鸡奖、礼仪金鸡奖、科技金鸡奖、爱心金鸡奖共十大类奖项。每一项的金鸡奖除了有具体的道德品质的要求,还明确规定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学分。

在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建设过程中,坚持激励性与导向性原则。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在活动和过程中既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又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坚持自主性与互动性原则;自主与他评相结合,提供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平台。要在评价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悦纳自己和他人,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坚持科学性和过程性原则;收集材料的范围要涵盖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将志愿服务学分记录卡与各类“金鸡奖”评优结果都全面纳入袋中,做到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学生成长记录真正成为过程评价。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篇7

一、巧妙引入, 体验知识的形成

传统的导入对新知只起了铺垫的作用, 即把学习道路上的“坑洼”填平了, 为学生铺设一条“平坦之路”, 教师再沿着这条路进行新课教学。这样, 往往会遏制学生思维的拓展, 让学生觉得新知识来得太突然, 不利于接受。所以在新知引入时, 教师有必要先设置合理的情景, 让学生体验到学新知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创设不太合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冲突, 即用旧知识不能解决的冲突或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的冲突, 使他们觉得知识不够用,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设置情景时要把握的是, 目的明确, 情景必须为目的服务。

二、精心组织, 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强调师生交流的同时, 更应该注意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层面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若能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只有通过充分的讨论, 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印象才会深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怎样, 同时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做。可能有些教师担心课堂时间不够用, 笔者认为把时间交给学生越多, 教师“教”的时间虽越少, 但学生经过交流、讨论, 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重复练习就没有必要了, 同样节省了时间。

三、理解教材, 体验知识的继承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不仅是使学生有效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 更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旧知识“继承”到新知识的过程。而解决“继承”问题首先需要我们理解教材, 特别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现行数学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 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与知识系统的严密性, 而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年龄及不同认知水平进行编排 (如对实数、函数、统计初步等知识点的安排) , 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知识结构的空间。另一个特点就是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安排了“合作学习”环节, 而许多“合作学习”环节都体现了“继承”的思想, 有些“合作学习”安排在新课前。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从旧知“继承”到新知。给出充分的体验时间和空间, 笔者认为其目的是为了体验新知应用的同时, 为下面的新课提供“继承”的空间。

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篇8

一、在集体讨论中反思, 形成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它反映了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 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 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 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 增强迁移能力, 使自己建构的知识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 最终达到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引导学生讨论,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例如, 在辨析同类项的概念时, 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如果单项式52a4x-1与5x-1ax+2是同类项, 求x的值。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出现了三种答案: (1) 由x-1=2得x=3; (2) 由4x-1=x+2得x=1; (3) x=3或x=1,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辨析, 反思自己思维的缺陷, 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同类项概念的含义是: (1) 字母相同; (2) 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3) 与系数无关。上述解法中, 只有 (2) 是正确的。

激烈的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了牢固掌握同类项概念的目的。

二、在解题过程中反思, 掌握方法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 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 只是停留在为解题而解题, 因此导致解题质量不高, 效率低下。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概括出普遍适用的条件化、策略化知识。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 确定解题关键, 回顾解题思路, 概括解题方法, 使解题的过程清晰, 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例如, 在学习垂径定理的应用时, 出示三道练习题:

练习1: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1所示。排水管的半径OB=10, 水面宽AB=16, 求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

练习2:如图2, 在直径为100mm的圆铁片上切下一块高为20mm的弓形铁片, 求弓形的弦AB的长。

练习3:如图3, 圆O的弦AB=8cm, DC=2cm, 直径CE⊥AB于点D, 求半径的长。E

做完习题后, 启发学生对这几道习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进行类比性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发现了虽然每道题目所求的量不相同, 但是解题方法如出一辙:都要添辅助线, 构造以弦长的一半、弦的弦心距为直角边, 以的半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最后解方程得出答案。通过对这几道题解题后的反思, 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

三、在知识归类过程中反思, 提炼思想

数学问题虽然浩如烟海, 但许多数学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 学会类比, 寻求通法通解。同时应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归类过程中进行反思, 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问题的本质, 将技能和技巧规律化, 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 两摞相同规格的饭碗整齐叠放在桌面上, 请根据图4中给出的数据信息解答问题。 (1) 求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的饭碗的高度y (cm) 与饭碗数x (个) 之间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2) 若桌面上有10个饭碗整齐叠放成一摞, 求出它的高度。

有些学生拿到此题会感到无从下手, 但只要从该类问题归属于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把原题的实质提炼为“已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经过点 (3, 9) 和 (6, 13.5) , 求它的函数解析式, 并求当x=10时, y的值”,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四、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 体验优势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 而对自己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许多题目解题方法很多,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的优劣, 不要满足于一题一解, 而要积极寻求其他可能的解法, 优化解题过程,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例如, 有一道复习题:已知x-1=姨3, 求代数式 (x+1) 2-4 (x+1) 2-4的值。这道题许多学生按照常规思路, 先化简代数式, 然后再代入求值;还有的学生直接代入求值, 这样做运算量较大, 而且容易出错。教师应启发学生再思考:仔细审题, 发现所求代数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可先分解因式, 再整体代入求值。解答过程为:

解:原式= (x+1-2) 2= (x-1) 2= (姨3) 2=3。

通过反思, 总结出代数式求值问题主要有三种解题思路:直接代入求值;先化简代数式后代入求值;先分解因式后代入求值。

五、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 享受成功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 忽视对结论的反思, 满足于一知半解, 更有的一些学生把解题当成是给老师完成任务, 做完题目就万事大吉, 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 这也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解题后, 必须反思解题过程及结论是否合理正确, 并从不同角度思考、检查解题可能产生的错误及发生错误的原因。只要找出“病因”后及时注射“疫苗”, 错误就会在反思中消失。

错解:去分母, 得2 (2x-1) -3 (5x+1) ≤1,

去括号, 得4x-2-15x-3≤1,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11x≤6,

这道题的两处错误都属于典型错误:第一处错误:去分母时粗心大意, 常数项1漏乘了6;第二处错误:没有掌握不等式性质三, 两边都除以-11时没有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解完题后, 教师只告诉学生错了, 让学生自己反思找出错误并改正错误。通过反思, 大部分学生享受到了“知错改错”成功的喜悦。这道题的正确解法为:

解:去分母, 得2 (2x-1) -3 (5x+1) ≤6,

去括号, 得4x-2-15x-3≤6,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11x≤11,

两边都除以-11, 得x≥-1。

再如,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3和4, 求第三边的长度。虽然此题做了很多遍, 但还是很多学生会漏解, 做成第三边的长度为5。这是由于审题不够认真仔细, 或是因为思维定式产生错误。此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 但并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 求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必须分类讨论。只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反思, 大家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订正错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空, 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反思,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先军.启发学生解题后反刍[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0 (3) .

让学生在“经验”中成长 篇9

一、激活学生“经验”, 促其成长

数学起源于生活, 又作用于生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往往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 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让学生在贴近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得“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激活学生内在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真正认识到数学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苏教版一年级教材《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3], 教者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片段1:

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和大家一起学习, 猜猜看它是谁? (出示蓝猫) 这几天可把蓝猫累坏了, 因为它开了一家“蓝猫商店”,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商品挂图)

谁愿意来当一回义务服务员, 向大家介绍“蓝猫商店”都卖些什么。 (请一位学生介绍)

如果小朋友要买文具, 需要带什么?也就是用什么购买文具? (钱)

对!带钱。我们买东西都要用上钱, 我们中国的钱又叫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

【思考】教者通过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蓝猫形象,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蓝猫商店引出的则是激活学生购物的生活体验,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亲切感。

片段2: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个特惠商品, 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 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 (出示特惠商品毽子)

生1:老师, 我们组想买。我给你一张1元的人民币。

师:除了给一张1元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来, 老师就卖给你们组。

生2:我付2张5角的。

生3:我付5张2角的。

生4:我付1张5角的和5张1角的。

……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付呢?

生:没有1元的, 只要付10角就可以了。

师:也就是说1元可以换多少角? (10角) (板书:1元=10角)

师:那么你们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吗?

……

师:真聪明!我们知道了1元=10角, 你们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10分。 (板书:1角=10分)

【思考】人民币之间的进率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对商店购物这一环节, 激活学生在购物付钱时的经验。通过用不同方式付1元, 让他们感知到不管怎么付钱只要付出的钱加起来是1元即可, 从而很自然地总结出1元=10角, 并由此类推1角=10分。

从这则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的设计将抽象概念、数学法则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学生“经验”“数学化”, 引领提升

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个体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新改组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有必要对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 进行经验提升, 以生成新的经验, 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 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 从形象趋向抽象, 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让大树“缩小”

春节回老家, 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妈妈指着银杏树问我:“你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我不禁一下子愣住了, 心想:“这棵树这么高, 尺子又不能伸上去, 该怎么办呢?”

忽然我想到了数学课上学到的倍数, 能不能把大树缩小?于是我找来纸笔, 画出了自己的思路:把这棵大树看作一个直角边, 大树的影子看成另一个直角边, 这样从大树的顶端到地上影子的顶端和两个直角边就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我量出大树在地上影子的距离是480厘米, 然后让我妈妈背对着太阳, 和大树并排站着。先测量出妈妈影子的高度是100厘米, 接着我问妈妈实际身高是多少, 于是我很快告诉妈妈, 大树的高度是792厘米。

妈妈听后疑惑地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充满自信且略有些得意地说:“我是用倍数法计算的。我先测出你的影子长度和树影的长度, 然后算出树影长度是你影子长度的4.8倍, 由此推出树的实际高度也是你身高的4.8倍。算式:165×4.8=792 (厘米) , 所以树高是792厘米。”

——南通市城西小学五 (12) 班季圣珉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具有累积性, 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是对前一阶段知识和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 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积累”, 教师不可“包办代替”, 同时, 应看到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 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升。因此, 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囿于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 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 那么学生尽管表面上学得热烈、积极, 却少了数学化的深入思考。因此, 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 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 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

三、个体“经验”“群体化”, 丰富内涵

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 是学生对自身经验的组织, 但由于学生个体经验的局限性, 需要合作交流分享他人经验。因此, 教学中组织多次小组交流活动, 丰富学生自身的经验,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经验世界, 使学生差异性的个人知识和经验成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 我在执教课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的顺序》时, 学生的课堂表现则让课堂精彩起来。

片段3: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认识了1~100的数, 今天我们就到百数王国参加它们的游艺会。瞧, 百数王国欢迎队伍来了。 (多媒体出示)

师:看了百数王国的欢迎队伍,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横着有数, 有些竖着有数, 有些斜着有数, 中间的数圆圆的, 像个万花筒。

片段4:

师:百数王国的欢迎鲜花中还有些数宝宝在和同学们捉迷藏呢!你能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的数宝宝找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 教师板书) 。仔细观察这些数宝宝,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横着看, 个位数每次都增加了1, 竖着看, 每行数相差10;第一行一位数有9个, 10是个两位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个位上都是1、2、3、4……9;如果给第一行1~9前面加个0, 前面9列每一列都是0、1、2、3, 最后一列是1、2、3、4。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数宝宝隐藏的秘密。你能把游艺会里所有的数宝宝都找出来吗?

生:我发现每一行左右两个数相差1;每一列上下两个数相差10;个位数都是1、2、3、4、5……9、0;第一列是单数, 第二列是双数, 然后又是单数、双数;竖着看, 第一列个位是1, 第二列个位是2……最后一列10、20、30……100都是整十数;百数王国中有9个一位数, 1个三位数, 其他都是两位数;斜着看, 发现1、12、23……相差11;最大的两位数99与最小的三位数100相差1;……

【思考】小小的一张百数表格让学生观察、填写, 通过分层展示, 逐层深入, 在学生的眼中, 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一个令学生神往的世界, 这便是每一个学生所独有的经验。学生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发现者、话语的交流者, 使得整节课学生和教师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充满了成就感。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简单的数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步形成的情感, 展现自我的价值观, 同时也对自己重新认识, 重新定位, 尝试着建构自己的数学舞台。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 让学生的经验得到了丰富、丰满。

四、感性经验“理性化”, 举一反三

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 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 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 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 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和发展。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 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 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知识。这样,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 我教学课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 设计了三次操作实践。第一次操作, 初步经历探索, 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 采取不同的策略去自主探索。在此过程中, 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列以及了解平移的方法, 初步感知“平移的次数”和“一共有几种情况”之间的关系。其设计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 将复杂的问题更形象化地展现, 从而为后面寻找规律埋下厚实的基础, 让学生感受到平移方法的简单、简便。第二次操作实践是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后进行的, 其目的是将简便的思想深入学生内心。学生在有了规律形成的体验下, 引导学生再次操作, 将其体验推进深化,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移的方法, 并通过平移得出每次框出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一共有几种不同情况, 使得学生的感性经验逐步清晰, 形成策略。第三次操作, 则是将头脑中清晰的经验进行理性归纳。学生经过前两次的操作, 所形成的经验是分散的、片面的, 教师在第三次操作中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的理解就变得全面、丰满、深刻, 经验从感性向理性逐渐转化, 从而在理论的高度给予总结, 并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真正地内化了经验。

五、知识“经验”再创造, 智慧成长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结果的教学, 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教学如果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 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般的死知识, 难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隐性的经验往往寓于显性的经验中, 并与显性知识相伴相随。因此,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 注意引导学生领略与知识相伴随的经验, 让经验再创造, 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数学让我“火眼金睛”

元旦放假, 妈妈和我来到了文峰大世界, 准备给我买几件衣服。

一个服务员姐姐过来, 笑着问我们:“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这件衣服有多少折扣?”妈妈问。

“这件衣服标价是520元。现在购买正好参加庆元旦活动, 可以打8折或者满200元返160元购物券, 两种都差不多。”服务员姐姐笑着说。

那么真的差不多吗?我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选择打8折, 那么就要花费520元×0.8=416元;而满200元返160元购物券, 那么我要先付520元, 然后能得到160元×2=320元购物券, 这样实际花费了520元-320元=200元。416元和200元比起来, 当然是第二种合算了!可是拿到购物券后呢, 又要再买320元的物品, 而且还是购满一定的金额才可以使用购物券, 同时要可以再继续领取160元的购物券, 接着又要使用购物券, 又要花费现金……循环往复, 现金、购物券在不断地增加。消费者就好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满200元返160元, 满200元返160元……你永远也有花不完的钱。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对我说:“真棒!都会用数学思考问题了!”

最终, 我和妈妈选择了打8折的优惠, 做到实实在在的消费。

今天, 我的收获真大, 数学让我“火眼金睛”。

——南通市城西小学五 (12) 班涂敏

总的来说, 学生的经验是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也是极富生命力的资源。我们应该用一种扬弃的眼光来聚焦经验, 能够植根传统又能突破定势, 有所创新。在教学实践的辩证解读中, 开阔学生的经验视野, 寻求超越, 引领学生在经验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修订本)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篇10

一、明确阅读意义

1.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叶先生所说的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然而这种直觉不是单 独一个字的刺激, 而是要放在一句话中或一篇文章中, 这样才可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而且有助于对单独字词的记忆。就拿最简单的“口”字来说:“我家大门口”、“我不小心割了一个口子”、“妈妈的菜刀卷口了”、“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等, 不同的句子里会有不同的意思, 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通过读实现“自能通解”、“自求得之” (叶圣陶语) 。

2.锻炼学生的说话 能力。阅读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基本素养, 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一个人的说话能力, 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博览群书不仅能开阔视野, 知道宇宙里有些什么, 而且能从中模仿作家的描写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物欲未染, 知识未开, 则多记性, 少悟性” (清人陆世仪语) 。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大量涉猎佳词妙语, 精美诗文, 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输送“养料”, 留作储备, 为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提供源头活水。

3.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论及读与思的关系时, 别林斯基说:“阅读时, 你到处感觉他的存在, 但却看不见他本人, 你读到他的语言, 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这是阅读的最大魅力。为什么大多数孩子喜欢看画 报? ———图文并茂, 有助于学生理解。当然这种习惯在于培养, 为什么孩子不爱阅读,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是干巴巴的文字, 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图画。

二、养成阅读习惯

习惯在于养成, 而且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爱上阅读, 特别是入门阶段。

1.创造阅读的氛围。环境的力量是无穷的, 让学生置身于书的海洋, 每天为学生留出读的时间, 即便不爱读书的孩子也会受到别人的感染, 慢慢喜欢阅读。我在班里创建了丰富的图书角, 内容涵盖科技、童话、故事会等, 基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们主动捐献的, 我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还定期举办读书比赛活动, 竞争机制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一张奖状、一个本子、一支铅笔都会一定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虚荣心。

2.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读本。让学生读什么, 直接决定他们的阅读兴趣。课本上的文章孩子向来是不爱读的, 因为有许多文章在孩子心中是陌生的, 特别是山区孩子。所以, 要把学生拉进阅读的世界, 从读本选择上入手, 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时代相仿的能走进学生心里的读本。如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读本比较贴近现在的小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故事情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共鸣。

3.示范学生读 的方法。怎样读好一篇文章 , 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节奏往往不是学生自己能揣摩 的, 需要教师做标准的示范, 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为学生创设课文所要表达的情境, 引起学生“入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更可以让学生走进阅读。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丑小鸭》, 当教师声情并茂地读到丑小鸭一系列凄惨遭遇时, 学生都为之动容, 有的屏住呼吸, 有的紧皱眉头, 有的感情丰富的则为之落泪。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对老师范读的最好肯定, 同时也会深深吸引住学生。当教师问及谁想向老师挑战时, 学生都跃跃欲试, 读书兴趣大大提高。

三、形成阅读技巧

1.读书要用 心。宋代朱熹说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 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用心“想”。首先, 要训练学生形象地想。如第五册教材中《美丽的北海公园》一文, 在描写琼岛的景色时, 写到“像大海中升起一座高山……犹如仙境一般”等, 让学生静静品味, 反复诵读, 想象北海公园如画的景色。又如教学《葡萄沟》一课时,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其中的画面。如此阅读, 学生兴致盎然。其次, 让学生联系地想。如教学《玻璃窗的童话》一课时, 我亲手做了一些窗花, 让学生仔细观察窗花的形状,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感受诗中的童趣。还让他们努力探寻周围的事物, 如冬天为什么会出现窗花? 蝈蝈怎样叫? 小蚂蚁怎样搬运重物? 天上为什么出彩虹? 冰箱怎样制冷? 异想天开, 其乐无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和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读书要动手。“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些孩子, 读过一篇文章之后, 如过眼云烟, 不知所云。其主要根源是没有养成动手的习惯。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阅读内容的 重点、要点和疑难之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对精彩语句、经典描写进行誊抄。坚持经常, 就会极大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 形成语文素养。

四、学会阅读总结

为了让阅读训练卓有成效, 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评价, 这既是一种激励, 又是一种指导。这里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 还要有学生间的评价。在学生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 同时对学生的精彩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为什么读得好, 哪里读得好, 不要只凭印象“不错”、“很好”等泛泛的评语, 否则激不起学生的欲望。学生间的互评, 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你一言, 我一语, 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此每个学生都在朗读和评价中提高语文能力, 形成人人爱读书的局面。

让学生在“幸福”中穿行 篇11

【摘 要】引导学生在“幸福”中穿行——寻找刘和珍的幸福,体悟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感受自己的幸福,加深学生对刘和珍形象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刘和珍 幸福 思想境界 感受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读到此处,学生颇为疑惑,刘和珍是“哀痛者”容易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她为国家积弱而哀痛;百姓愚昧,人心麻木,她为民族不振而哀痛;天灾频仍,兵连祸结,她为民不聊生而哀痛。但她又何以成了“幸福者”?被开除校籍,强拖出校,何来幸福?爱国有罪,请愿被杀,何来幸福?不被民众理解,常遭奸人污蔑,何来幸福?无疑,引导学生在“幸福”中穿行——寻找刘和珍的幸福,体悟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感受自己的幸福,定会加深学生对刘和珍形象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以探究寻找“幸福”

刘和珍的“幸福”何在?作者未曾言明,文中亦无只言片语暗示,欲解透其含义,只有对文本作深入探究。首先启发学生:“幸福”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主观反映。因此,必须明白刘和珍的所为之事以及她内心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

第一步,从文中整理出刘和珍的事迹:①爱看鲁迅的文章,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②在“女师大风潮”中领导同学与校长斗争;③在执政府门前请愿。第二步,从这三件事中提炼出刘和珍的品格:①追求进步,热爱真理;②坚持正义,捍卫权利;③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第三步,更换思维方式:如果按照庸常的方式思考,刘和珍家境贫穷,迭遭不幸,求学之路步履维艰,连追求进步都遭受打击,是缺少幸福的;但换一个角度,从刘和珍的角度去思考,即从一个追求进步、热爱国家的热血青年的角度进行思考,则会发现,刘和珍确实是“幸福者”——她在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她真正做到了鲁迅说的“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有这样崇高信仰的人,心中充满希望,怎么可能在蝇营狗苟中凄凄惨惨戚戚?怎么可能总是感到不幸与苦恼?她虽然也曾“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但更多的时候一定会“微笑着”乐观地度过她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与她谋面不多的鲁迅先生总会忆起她“始终微笑着”,这也是她“幸福状态”的一个佐证。“真的猛士”——她及她的“战友”,都是幸福的人。

二、以拓展深化“幸福”

学生理解了刘和珍的“幸福”,但未必能真正感受到革命战士的思想境界。为了深化学生对这种“幸福”的认识,还应做以下拓展:

列强入侵,瓜分豆剖;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革命先烈怀着祖国之爱、民族之痛,大爱在心,大任在身,追求真理,努力奋斗。恽代英被捕入狱后,慷慨赋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日常生活中的忧患,早已成了寻常事,他们自有从事崇高事业的快乐。李少石《南京书所见》写道:“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把平常度日、老死于床箦之上视为碌碌无为的表现,而把为革命事业奋斗作为自己人生的幸福。陈然在狱中写下《自白书》痛斥敌人:“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面对死亡,革命者不是嚎啕悲哭,而是“放声大笑”,无所畏惧的豪气直冲斗牛,革命必胜的乐观横贯寰宇……这些革命者和刘和珍一样,他们生命中的一切都已奉献给自己的信仰,他们的眼中、心里不是一己小我,而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他们在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这就是革命者的幸福!理解了这些革命先烈,也就理解了刘和珍。

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中说:“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作为李大钊的学生,刘和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种观念做了生动的诠释。当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句话的时候,刘和珍的“幸福”就变得那样具体,学生对其思想境界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三、以对比感受“幸福”

首先启发学生感受“爱国”的幸福。刘和珍生活的时代:①由于当局钳制言论,查封进步书籍,鲁迅先生“编辑的期刊”,“往往有始无终”,刘和珍希望读到进步期刊而不得如愿。②刘和珍等追求进步,却遭到依附北洋军阀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校长——杨荫榆的迫害,甚至遭到流氓的殴打,被“强拖出校”。③到执政府门前请愿,刘和珍是欣然前往的,不料却被子弹“斜穿心肺”,付出了生命。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大力提倡爱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将受到表彰,与刘和珍相比,我们拥有自由爱国的幸福。

其次启发学生感受生活的幸福。①从刘和珍个人的生活角度感受:身处反动派统治下的悲惨凄凉的黑暗社会,让人感受到的是“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②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感受:追求进步,为国而死,本应得到尊敬与赞美,不料却一方面成为“无恶意的闲人”的“饭后的谈资”,另一方面横遭污蔑,成为“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③从刘和珍作为学生的身份感受:章士钊要解散女师大,刘百昭率领男女流氓把刘和珍等“强拖出校”,身为学生,刘和珍等人连最基本的读书求学都不得自由,只能在宗帽胡同“赁屋授课”。而当今时代,党和国家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基础教育阶段,全国范围内开展九年义务教育,施行教育改革,配备良好的师资,提高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阶段,千方百计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与刘和珍相比,我们生活的幸福不言而喻。

当学生感受到了爱国的幸福、生活的幸福、学习的幸福,他们必然同时感受到阳光的明媚、春风的和煦、小草的青翠……

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感受幸福 篇12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幸福教育的意义

幸福教育,顾名思义是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提高内心的积极情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历史教教中有着许多丰富的资源,对幸福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中开展幸福教育有着三个方面的显著作用:一是可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着思想错综复杂的状况,通过历史教学中的幸福教育,让学生知道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二是可以培养学生感恩心理。青少年一代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在历史教学中强化幸福教育,能够让学生感恩自己的幸福,感恩为自己付出的父母、师长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恩心理。三是可以化解学生消极情感。通过幸福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多地看到积极阳光的一面,更多时候感受到生活的积极,对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紧扣教材与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幸福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注重抓住教材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将幸福教育有效地融入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

一是在改革开放成果感悟中感受幸福。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蜜罐中,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整个社会创造的条件,都远比他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好得多。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普惠性福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改革开放教学,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幸福。教师可以通过现在的生活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改革之前进行对比,无论是大的方面如经济发展数据、社会建设整体面貌,还是小的方面如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的变化等,这些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提高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对比之中感悟生活的幸福,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二是在民族团结、友爱发展中感受幸福。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族的团结和谐稳定是全中国人民之幸福。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大团结的幸福。在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给予的关心厚爱,无论是精准扶贫工作还是从产业带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倾斜、资金的扶持等方面,感受到国家在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学生在这样的信息补充中也充分感受到了民族之间的团结。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民族之间开展友好交流、互帮互助的一些事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每一个民族之间都是团结友爱的,正是因为民族的大团结才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大稳定、发展的大提速和环境的大和谐。

三是在国防力量迅速壮大中感受幸福。幸福的内涵很多,幸福的表现方式更多,每一位中华儿女感到幸福的一个共同方面就是我们国防力量的强大。回首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充满侵略的被欺侮、被凌辱的历史,从八国联军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与灾难,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国防力量的薄弱。因此,当中华儿女亲眼目睹中国的军队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必定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在“钢铁长城”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播放了大量的视频短片,既有国庆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种新型武器,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进行演习时的震撼场景,如雷达快速锁定“敌机”目标,导弹腾空而起直接命中目标,辽宁号航母披荆斩棘进行训练,新型战机腾空而起翱翔长空,等等。这些震撼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幸福感,为我们祖国的强大、国防力量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

四是在国际政治地位提升中感受幸福。从过去的“东亚病夫”到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再到如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政治力量,我国的外交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笔者在“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的教学中,通过信息的补充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援助、维护世界和平等各个方面,中国的外交工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我们的国家才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学生在这样的信息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受到了国家崛起为每一位民众带来的强烈自豪感和幸福感。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幸福教育,能够借助于历史教学的丰富资源,发掘内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在历史的厚重感中提升幸福指数。广大历史教师要重视幸福教育的渗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引导。

关键词:初中历史,幸福教育,意义,渗透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杰.让课堂幸福感回归——对幸福课堂的思考与探索[J].人民教育,2009,(12).

上一篇:检验下一篇:肠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