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2024-09-25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精选11篇)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篇1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快乐

南丰县教育局 叶小妹

由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江西教育》、《教师博览》是我的充电器与加油站。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自身所长,寓教于乐,让个性、开放、活力、快乐成为体育课堂的主旋律,是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的课题。从《江西教育》与《教师博览》杂志中,我如获珍宝,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当前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我认为在教育教学全面改革的今天 ,中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跟上时代 ,大胆改革 ,打破以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的局面。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勇于创新 ,加大力度 ,优化教学 ,做到既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又重视其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 ,进行快乐体育的探索和实践 ,力争达到教师少教、学生乐学 ,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快乐体育活动正是体现快乐体育思想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

几年来 ,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入快乐体育活动内容 ,结果学生兴趣大增 ,练习积极性很高 ,就连平日里一些不太喜欢运动的学生 ,也自

觉地加入到了练习者行列中。由此可以看出 ,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必须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1.在参与中体验快乐

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请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融洽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更高层次上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活动,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如在每节课的开始,我们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惯,让每个学生设计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小游戏,并让设计者来带领学生练习,这样既有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1多点普遍

例如最普及的篮球运动,以往我们在教学时追求标准化、规范化,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篮球天赋。如果我们更多的让学生在篮球场自由地发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就能充分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1.2少点复杂

把体育课的活动方法和活动规则进行简单化处理,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活动的方法,从而在同学之间能进行活动和比赛。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先简化活动方法和规则,让学生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把球投进篮框就算得分。这样没有了各种各样的规则限制,学生的心理约束全都解放了,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热情,活动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被彻底激发了,效果也会很好。

1.3加点趣味

体育教师要努力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竞技项目趣味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带给他的欢乐。如在平时教学中,短跑是属于既累又单调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跑道上单调地一趟趟地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肯定不高。反之,我们如果把短跑和各种接力游戏结合起来,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及“抢占位置跑”等,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

1.4融入生活

体育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把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联系起来。把一些项目的活动方法和规则进行合理的修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肯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力量项目,如果单纯地按照竞技比赛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练习,非但收不到好的练习效果,而且可能造成学生的身体伤害。反之,我们把它进行生活化改造后,让它融入到游戏中,如“抢救伤员”、“推小车”,学生受到的教育和体验就会完全不同。

2.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在开展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频率和强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平衡的心态中”、“师生的情融中”、“需要的满足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学知,体验学习之乐,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跳高教学中,素质好、跳高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应对跳高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的赞许的表情和鼓励性语言使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教师善意的指点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

作,同样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3.在课外活动中延续快乐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我校的课外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娱乐性、健身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喜爱的项目进行活动,体育老师在场进行组织和指导。操场上,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在参与和竞赛中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课外活动成为了学生的乐园,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江西教育》与《教师博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将一直与她们为伴,为人师表,身正垂范。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篇2

一、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描述理想的课堂:“眼睛放光,小手高举, 嘴巴常开。”这生动的形容正是我们期待的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 “静悄悄”,就很难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总是情绪饱满、 面带微笑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两位数加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课时,我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兴趣盎然地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师生情感, 让学生在无形中进入和谐快乐的数学世界。

二、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伴随任何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可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信奉“师道尊严”,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自己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其实,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导致我们的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总是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我事先准备好一只大箱子, 里面放上各式各样的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圆、圆柱、球等图形模型,然后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花”落到谁那里,谁就上讲台抽取一个图形,若对了,再抽,当出现错误时,换另外一名同学;再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要想正确区分面额不等的人民币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组织学生逛超市”“超市”有营业员、导购员、收银员、顾客,“顾客”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人民币去“买”东西,孩子们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充分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评价目的是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整体数学素养。可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数学课堂长期以来就是教师一人的评价,这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真诚情感、真实思想、真切个性,让学生参与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的一项权力。因为一节没有学生评价的课堂,会压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课堂评价成为多边互动、 民主参与的过程。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等课时,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学生正是在多元化评价中,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合作,产生了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收获快乐 篇3

因此,教师如何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就成为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作为思品教师,担负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克服厌学情绪,收获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能快乐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教学要顺利的展开,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要设法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断收集、挖掘有用信息,活用教材。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兼有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教师不仅要增强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教材进行正确的理解、处理和设计。还要关心社会,关注时政,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发现学生的“热点”。要有机地将学生的“热点”和社会的“热点”置于思品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生活化的情趣,在真实的情景中促进学生知、情、意、信、行各要素的发展。

3.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如上文所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必然是丰富多彩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拓宽了我们思品课堂教学。教学中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挥其“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调动学生各器官的功能,优化了学生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向前辈、老师们的学习,并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学生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收获快乐这一命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离不开教师对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追求,离不开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教师应从本职岗位出发,结合思品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

1.课堂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道德践行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情景的设置、话题的讨论、作业的编制等都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关注社会的热点,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在知识上进行重新建构,在品行上注重在实践中的养成。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由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内容板块构成,关注学生思维的创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思维创新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开展最终都应回归到这个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克服过去单一的结果性评价,简单给结果下一个等级或评语,将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比较等,要注意多元评价学生,关注过程。思品课堂教学中话题的讨论、作业的解答等,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解答,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这样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提升了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在思品课堂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快乐学习,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将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教师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让快乐走进体育课堂 篇4

摘要:

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层层推进,步步加深,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

关键词:体育课堂

课堂气氛

情感

兴趣

鼓励

玩,是学生的天性,只有产生兴趣引发快乐,让学生去学,去体验,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成功、快乐。

一、认识体育课堂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育课堂一般设在室外,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外部干扰较为严重,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秩序难以控制,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和示范,而且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学生在承担较大的心理负荷的同时,还需要克服生理上的疲劳。如不了解上述特点,则不可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另外,如果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贪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与学的情绪不佳。教育是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双方相互理解和相信的前提下,教育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环境中,必须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更好地学习。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受到激发,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体育课就会象磁铁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何愁上不好体育课呢?

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方法传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传统教学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堂形式单调、枯燥,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的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自身优势,转化限制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想、大胆突破,即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创造适合本校的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趣味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兔跳”,“蛙跳”教师通过精心的组织与构思引导学生想像青蛙的跳跃动作,再以情景游戏“青蛙捉害虫”开拓运动技能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乐趣,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有趣的练习中,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地。

在“障碍接力”中将游戏内容故事化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故事情境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即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真正体现快乐体育的趣味性。

三、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情感交融

与学生建立交融的情感,是赢得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心平气和地同学生商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育体与育心的过程。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具有双向性,具体表现在向生性和向师性两个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有责任主动把心扉向学生敞开,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向师性的情感浪花,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只要教师把爱心全部献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理解和信任,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学生只有在充满情爱的世界里,才会产生良好的情绪,才会在欢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因为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只有乐教和乐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带着爱心去上课,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诚恳对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当然,爱学生并不是溺爱、迁就和放任,而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到教师可敬可亲。当教师看到某个学生表情忧郁,就应当想到他是否身体有病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气候突变,就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着装等,总之,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抚可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持续高涨。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坚持循循善诱,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心悦诚服。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之间只有相互敞开心扉,消除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解决为谁学习的问题,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另外,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每当学生们观看体育比赛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为顽强拼搏,最后取得胜利的运动员鼓掌称好,如果是班际、校际或国际比赛时都会为自己的一方加油呐喊,这时对培养“后进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育教师应把握时机,适时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并要为其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促使他们的感情转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对优差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带有偏见,切忌急躁、粗暴、冷谈、厌弃,使课堂教学始终和谐发展。

四、运用多种手段快乐教学

要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必须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挖掘其快乐的潜力。通常学生对慢跑、徒手操产生厌烦,如果采用音乐下来完成动作,效果就不一样,学生的兴趣会增加,教师注意教材安排的新颖性,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的快乐。

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练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启发和帮助,有效的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在大课间活动中,作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让班主任也参与式进行。这样学生兴趣,提高了大课间的锻炼效果。开放课外体育活动,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参与性,娱乐性、合作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自制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可指导和组织,让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不仅身心得到锻炼,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尽量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采用多种手段、变换刺激方式,不断激起学生思维涟漪,使学生始终陶醉于认识与身体活动的愉悦之中,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采用寓教于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并使之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的成果”。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时,可适当采用集体的竞赛游戏,以促进学习态度与情感的相互补充、相互激励;当侧重于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时,可在增加示范性等多种引导的基础上,采用各种辅助器材的练习或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可让学生观赏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用相互评论的方法。

六、让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

人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并得到肯定或表扬。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一点及时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即时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并产生群体效应。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形成爱好。因此,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成绩,积极鼓励进步,特别对学得差一点的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当一个人的长处被人发现和肯定,就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确认。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火花,聚点成辉,及时肯定、鼓励,创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篇5

让学生在快乐幸福中学习成长

-----------板桥中学思品学科高校课堂有效教学新思路

去年秋季学期,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开始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高效课堂建设,在深入调研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在我校全面铺开高效课堂建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实现思品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思品教研组率先行动起来,积极探索适合学科特点和新课程发展的高效课堂思品教学新模式,在市教研室向丕成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板桥中学思品教研组自去年秋季学期以来,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已初步取得成效。

一、我校思品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初始阶段: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0年秋季学期一开学,我们教研组就开始着手高校课堂的建设,初始时,我们无从下手,于是就结合暑假期间观摩学习蒲江老师的高效课堂模式得来的启示,再借鉴名师名校编写的导学案加以修改,尝试着用。我组的高效课堂就在大环境中匆匆起步了:小组建设、课堂设计(每天都打导学案)、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各个方面好像都搞得像模像样,归结起来就是高效课堂开展得红红火火,热火朝天,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在我们满怀信心阔步向前,以为革命就要成功了时,我们猛然发现“照这样计算”,教学进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慢了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大纲要求一课时完成的内容,现在要三个课时(即预习、探究展示、检测反馈),幡然醒悟时我们无意之中掉进了落后时间和进度的深渊,我们就怎么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就更谈不上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老师们非常着急,有许多的困惑,也有许多的埋怨,甚至对高校课堂产生了怀疑,一下子所有的热情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迷茫、抱怨、牢骚甚或是软抵抗,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我校思品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求变阶段: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1、思品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穷则思变,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们通过努力也能做到。我们主动求变想出路,于是大家边实践边商讨,按照思品课的学科特点我们首先确定“三不变”,一是高效课堂建设思路不变;二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不变,三是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原则不变。在此基础上大家认真分析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学习目标,精简学习环节,十月中旬,学校领导诚挚邀请市教研室思品教研员向丕成老师来我们学校指导高效课堂建设,调研高效课堂开展情况,听了我和李传鑫老师求变后的两节思品课,在向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两节课的得失,重点分析了两节课的高效课堂思品课有效教学模式,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向老师的指导帮助,结合思品课的特点大家一致确定为思品课高校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为“一课三段”:即自学解惑(20分钟)、探究展示(15分钟)、实战演练(学习检测)(10分钟),探究展示环节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当时的学习评价我们也是根据课堂情况揉合在整个课堂之中的。通过这种模式,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可以把学习目标和自学解惑内容预先板书在小黑板上,也可以在学生20分钟的预习时间里展示在黑板上,既简单方便也不需要每天打印那么多的导学案了,这样的模式既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成课时学习目标,又解决了教学内容完成不了的问题。

2、认真组织落实集体集智备课

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团队的智慧才能集思广益。于是我们思品学科组着手集体集智备课制度的建设,通过大家在一起商榷,我们逐步完善了集体集智备课方案:即“四定”“三环节”,“四定”是定时间(周一上午第二节、周三上午第三节)、定地点、定年级段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各年级段备课组长和本年级段任课教师轮流);“三环节”一是教师个人先按各年级段定的上课内容完成个人初备,二是中心发言人各年级段备课组长或教师对初备学案发表意见,然后集体交流、讨论、集智修订初备学案,在此基础上一套完整的学案就形成了。学案是在深入分析课标、充分研究学情、深挖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教师用起来比“引进来”的就更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通过各位教师的反复实践认为,这样做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起来快乐轻松,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里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

3、加强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提升思品教师专业成长(1)重视教育科研

思品学科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也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按时完成公开课,骨干教师要上引领课或者示范课,通过互听互评取长补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业务学习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完善的过程,而高效课堂建设对山区教师来说包括着方方面面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学习实践交流。在教研室向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组逐步形成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探索方式,2011年4月中旬,我组唐梦轩老师分别到沐抚和盛家上了九年级思品复习课的引领课,去年十月下旬,我和李传鑫老师又到邻近的沐抚中学实践了两堂“一课三段式”的研究课,今年四月在向老师的带领下我和李传鑫老师又到新塘中学就思品高效课堂有效模式上了两节展示课,随后龙凤初中陈庭绪、屯堡初中向桃善两位老师在向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又给我校送来了九年级思品有效复习课的引领课,这两堂课让老师们受益匪浅。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校际互动教研,大家相互学习、共同切磋、通力研究,通过借鉴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组教师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教学能力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建立了“实践反思、合作分享”的校际交流模式。在合作交流时生出的许多问题,就可以促使老师们集智去思考解决问题,这种交流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使老师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取长补短,对于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实现学生快乐幸福学习,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深知我们组老师上的这些课还有许多许多的不足,但我们敢于去实践,敢于去探索、敢于去拓荒、这也许就是一种进步。(在这里我要代表我们组的老师感谢教研室思品教研员向老师;感谢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给我们传经送宝的兄弟学校。)

让学生在自主中享受快乐 篇6

——读重庆特色学校材料看我校特色创建 上谷学区中心校满杖子小学 于海平

近段时间,我拜读了《人民教育》一书中的特色学校创建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从创建特色学校的理论支撑、方法指导、成果展示以及典型经验介绍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论证,我感觉到思路宽广了许多。在理论上有收获的同时,也感觉到很大压力。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个永远不会改变的规律。创建特色学校是摆在每一位学校领导、每一位老师面前需要深思的话题。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关键在于发掘个性、打造个性,经过积淀就会形成特色。随着学校文化建设品位的提升,“乐学”教育内涵的发展,我们应着眼于如何实现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人生的方向,为实现人生价值打好基础的目标。

我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方向。下面就把如何让学生在自主中享受快乐打造学校特色,向各位同仁做一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营建优美环境让学生体验快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因此要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就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用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文字语言净化校园,文体活动丰富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建筑都能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使学校真正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每一名学生都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在清雅的环境中工作。我校在乐学教育主题下,确立教师专心工作,学生乐于学习的办学理念。

在教育局的大力资助下、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奋斗与拼搏,打造经营出了优美的育人环境,并使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能感受得到。教学区书香满园,住宿区家一样的温馨,活动区生龙活虎,餐厅秩序井然。班级文化上了档次,学生与老师共同设计、布置、打造班级这个家。在板块上共同勾画美好蓝图,在板报上书写心声,将自己作品尽情展示,在学海中尽情畅游,在小组间形成竞争,一起进步。学生成为了主人,在学校、在班级体验到了快乐。

二、实施自主管理让学生追求快乐

学校里只有老师、学生这两个角色。离学生最近的是学生,学生最好的伙伴是学生,学生相处最长的是学生,学生最爱倾吐心声的是学生。所以在学生管理上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管理学生,也就是自主管理。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证明实施自主管理是可行的。

(一)建章立制 形成系统

制度规范行为,制度是管理的坚强后盾,是育人、树人的尺子。一套强有力的、人文化的、系统的管理制度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激励。

学校与学生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强制、人文出发,制定宿舍管理规定、餐厅管理规定、楼道管理规定、教室管理规定、操场管理规定、学生请假规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的出台,使学生更加了解了学校,知道了一名优秀的学生该怎么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指导,形成了激励。

(二)完善组织 形成网络

有了制度好比雕刻家找到了好的材料,只需要精雕细刻。学校为了更好的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成立了学生会这个组织。他们是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是学生的指导者。

学生会由二十八名学生组成,分为班级管理组织,课间管理组织,就餐管理组织,宿舍管理组织。负责晨会、早读、午检组织;间操带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放学站队;上下楼秩序维持;课间秩序整顿;各种活动的开展;就餐秩序的管理;饭菜质量的监督;住宿生的管理。这么多的工作,他们做得井井有条,甚至有的方面超出了既定目标。

学生会由德育处直接领导,组与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会成员的指导,解决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这样就组成了学校、班主任、学生三位一体的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学生管理网络。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做,一方面学生得到了培养,另一方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钻研业务。

学生会的学生来自于各个班级,小到一年级,大到六年级。是经过德、学、礼、能综合评价选拔出来的,是班级的佼佼者,是学生信服的人。他们为能加入学生会而感到光荣,感到快乐。其他学生以学生会同学为标杆,努力克服缺点,不断的进步,把加入学生会作为自己的向往。这样就形成了以点带面、以点连线、遍地开花的局面。

(三)表彰奖励 形成激励

一张奖状、一个本、一支笔在大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学生眼里那是宝贝,在家长眼里那是荣誉。只要是学校的奖励,学生、家长都会把它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会在人前炫耀,因为那是一种评价、一种肯定、一种荣誉。

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十大明星”评比。有的学生可能学习不好,但他爱劳动,把班级卫生清理的干干净净;有的学生可能不遵守纪律,但体育比赛他总是拿第一;有的学生可能体育不好,但他画的画人人赞赏。所以学校从学科、合作、艺术、创造、健体、纪律、礼仪、安全、卫生、劳动十个方面进行评比奖励。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把成为校园明星作为自己的追求。

在班级内依托分组教学进行小组评比。班级设立“践行六个一优秀我争先”为主题的评比栏,从“做一位守纪的公民”、“讲一口文明的语言”、“穿一身整洁的衣物”、“上一堂正规的课程”、“当一名学习的标兵”、“创一个和谐的团队”六个方面进行评比。班级根据班级特点,学校要求制定详细的、易于操作的小组评比细则。评比采用积分制,各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减分。由专人负责评比工作,每日学生、小组的表现记录在本上,每周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小组周评比,每月进行一次月评比,每学年进行一次年评比。经过小组评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集体利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三、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快乐

开展各项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发展,让学生享受快乐。

(一)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改变传统的活动项目、活动方法。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跳远大王选拔赛、跳绳大王选拔赛,既可以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又能让学生个性得以展示,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校园在我心中”、“我看学校精神”等演讲比赛。“家乡的历史”等征文活动。“我和老师说说心里话”、“为家长洗一次脚”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中快乐识字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1. 过度强化训练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识字量很大, 要求认识380个字, 会写160个字, 这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 难度是相当大的。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时候我们仍习惯于先教拼音, 再逐个分析字形, 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 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时间长了, 老师讲得没有新意, 学生学得没有兴趣, 自然识记生字的效果也不太好。

2. 忽视学生自主识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明确规定, 为完成识字目标, 有时我们采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大多局限在教法层面, 研究如何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 很少从学法层面研究如何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同时, 在识字教学活动中, 往往教师的讲解占用时间长, 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 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学到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 还未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3. 忽视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

我们经常以教材为本, 把学生的识字学习限定在课本上,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远离生活。学生识字难度大, 记得快, 忘得也快。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 他们只有六七岁。心理学研究证明,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 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 喜欢接触形象、具体、有趣的东西, 记忆力比较强, 但易记也易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以上问题, 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 我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识字能力。

1. 游戏识字, 寓识于乐

生字的学习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 只有学生想学了, 他们的注意力、自控力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学习效果也才能大大增强。所以, 在教学识字时, 我经常采用“利用生字卡片识字”“你演我猜”“猜谜语法”“汉字妈妈找娃娃”“邮递员送信”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

例如, “利用字卡识字”。我先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 然后让他们协作学习, 通过字卡认读生字。在教学时, 我先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商量, 用他们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名称, 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好听又易记的名称, 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进行字卡接龙游戏, 自己会读的一个一个接下去, 不会的请教小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都要献计献策, 说说自己最好的识字办法。最后, 教师进行检查, 评出组内的“识字大王”以及“最佳合作小组”。每当学生听到自己被评为“识字大王”后, 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课堂上, 生字卡片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识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向别人请教或教别人识字等合作技能。

2. 随文识字, 寓识于读

“随文识字”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随文识字”作为一种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具有突出的兴趣高效性。它迎合了儿童好动、好奇, 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 其认知多来自于感性和期望的心理特点, 把学生带入了感性情境中, 并以此为契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从而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形成鲜明的个性。

例如, 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一文, 我在板书课题时, “球”的位置用田字格代替, 让孩子一看课题就聚焦田字格上。然后, 我问学生:“田字格上是什么字?”学生回答是“球”。我接着说:“这‘球’字怎样写呢?请打开课本第142页, 然后请一名同学教教我怎样记住, 怎样写好它。”这样就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争先展示“球”字的运笔方法、关键笔画的位置。然后, 我让学生“四读”文本。“一读”是带着课题生出的疑问, 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 当遇到不懂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二读”是要求学生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三读”是挑战自己, 即指同桌合作, 遮住拼音, 认字读书。特别是读到有生字的句子, 看能不能读通读顺。“四读”是检测读书, 师生合作读书。四次读书, 四次与生字亲密接触, 字音、字形已经印在学生的头脑中, 这样比老师对每个字形逐一进行繁琐的分析更为有效。

3. 情境识字, 寓识于境

《荷叶圆圆》一课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的特点。我在讲授这一课时, 投影出示课题后, 提问:“刚才谁在看大屏幕的时候注意到了‘荷叶’的‘荷’是怎么写的?”我这么不经意的一问, 学生把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识字写字上来了, 进而有意识地观察和记忆汉字。在教师的表扬激励下, 学生争做识字的有心人, 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在这一课中, 摇篮的“篮”很容易和蓝天的“蓝”混淆, 我们可以用形、义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如我们可以说:“过去的摇篮、篮子, 大都是用竹子编成的, 所以摇篮的‘篮’字上面就是竹字头。”这样, “篮”字的字形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 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多种途径识记生字, 从课外汲取更丰富的识字源泉, 在生活中捕捉锻炼的机会,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快乐 篇8

关键词: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课堂的主人;平等的首席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4-1

一、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巧设问题,由规范操作指向自主探索。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师不断地发指令,学生忙于执行,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前不久,笔者听《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执教教师发出一个个的操作指令,学生机械地通过学习“量”“撕”“折”等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逐条操作指令,最后得出相应结论。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学得很好,但这种惟命只重操作活动,缺少主体探究性,只不过是将学生引到教师预先设定的一个“框框”里,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能彻底扭转学生被动的局面,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2.有效引导,由集体讲解转向自主感悟。

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并不表示教师应成为旁观者。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原有经验自主探索、创造,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适度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比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算、交流等对平均数有了初步感受后,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设计“王宇套中的7个与平均数7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名男生都套中7个?”“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平均数空间表示的是什么?”等,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师有效适度的问题引领之下能够不断地走向深入和深刻。

3.实际应用,由机械练习走向自主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4.创设机会,由统一灌输走向自主体验。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供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二是创设交流探讨机会,引导学生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当学生自觉地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不得不提个“为什么”和“怎么办”时,思维才能被激活,才能自觉地投入到探究之中。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大胆探究、寻求新知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构建主动学习的场域——让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1.尊重激励,营造“知”“情”相通的民主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教师是信息的加工者和积极建构的指导者,学生是对知识信息进行在教师加工基础上的再加工,存在重新建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用期待的目光和信任的表情提问,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创设思维的氛围,就能给以学生自信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练习反馈中,当学生圆满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要用恳切的语言和赞赏的目光对学生说:“真不错,很有创意”“你的想法与众不同”“了不起,真会想办法”,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方法能满足学生需要、动机、振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更加充满信心,努力探究新的知识。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或者批评学生,而是用鼓励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宽慰学生。这样的回答既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该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多维互动,构筑“教”“学”相长的生态场域。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认知互动,即通过教学主体间的知识交流来实现特定认知目标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设计有效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其次,建立情感互动,教师在课堂中最需要的是充满爱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3.联系实际,创设“学”“问”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阅读的快乐中成长 篇9

----------浅淡如何促进山区小学的语文低段课外阅读

江雪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低段的阅读要求非常具体,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小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目标无法完成。如何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呢?现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当前偏远农村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1、阅读资源少。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农村小学,学生普遍没有课外读物。而家长也不太愿意给学生买书,或者买也不知道买什么适合学生读的书。因此,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除了课本之外,基本没有其它可读的书籍。

2、没有阅读时间的保障。

由于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加上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来说都较低。学生回家之后,往往家长由于农活忙,基本没有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仅停留在问问学生作业完成了没有的层面上。因此,学生阅读时间很少,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基本上课外阅读时间每天10分钟都没有保证。

3、学校图书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投入不足,很多偏远的学校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放了些订的报纸,教学杂志。没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学生在校的时间里由于课程紧凑,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图书室阅读,因此总的来说,学校图书室没有发挥好作用。

4、家庭,社会文化氛围薄弱,没有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风气。

在一引偏远山区的很多地方,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基本上找不到另外的书籍。家长在农活之余,也是打打麻将打发时光。很少有家长能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学生多是以看看电视的方式渡过了宝贵的课外学习的时间。

5、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由于学校没有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有时就连教材的阅读都没有达到标准,更无从谈课外的阅读。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一些边远的山区小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如何才能正视这些困难,找到解决的方法呢?

二、课标的再解读。

(一)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一定要从入学就要重视。课标上对低段阅读有如下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以上的要求,其实很多是在课堂中要落实的,因此,我们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下意识的在备课中体现,在课堂上执行,在课后延伸。

(二)结合课标和我们所处环境,在课外,我们能做什么呢?最重要的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1、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了解,去探究。特别是才入学的学生,要多利用图文并茂的内容,以图为主。让学生乐于读。在此过程中,学会爱护图书。

2、注意方法的指导。

在课外的阅读中,引导学生不指读,慢慢体会默读。营造交流的环境,让学生能把自己读书的快乐与同伴分享。

3、选用合适的读物。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低段,要选择图文并茂的,以童话,寓言,儿歌,谜语为主要内容的读物,学生兴趣浓,易于接受。

4、有意识引导学生积累。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指导学生去记儿歌,谜语,给同伴讲故事,抄写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等。通过各种方法,以学生愿意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知识。

三、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当前偏远的农村小学所面临的困难和对课标的解读,我们要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扬长避短,才能有效的落实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

1、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打好阅读的基础。

由于家庭的条件所限,注定学生阅读的能力提升必须依靠学校,依靠课堂。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发音的训练,读准是第一要求。如果老师都是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学生如何训练呢?更何谈家长?因此,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师,他们普通话有困难,这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语音,视频为主的多媒体课件来训练学生的发音和阅读。发动学生利用看动画片的时间,多听,多学。这样,学生既感兴趣,效果又很好。

2、营造阅读的环境,争取做到人手一本课外读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爱读,一定要让学生爱上丰富的课外书。我曾经在班上给每位家长长写了一封公开信,书后附上推荐书目,有意愿购买的做好统计,然后汇总。对相同选择的做适当调整。尽量做到不重复。家长找不到购买的渠道,不方便的。老师义务帮家长去书店购买。结果,班上成绩最不好的也买了几本。然后,我在班上搞了个图书馆,学生轮流管理,互换有无,结果孩子们阅读的兴趣非常高。

3、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出快乐来。

学校可以多办“故事大王”、“猜一猜”、“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等关于阅读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用活动串起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的活动中享受给

自己带来的快乐。

4、学校加大投入,构建阅读空间,积累学生喜欢的作品。

经费的限制让很多学校图书室空空如也,我们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捐书,还可以与现在每个村在推进的“农村书屋”进行资源对接。努力构建简易的电子阅览室。这些都是可以有效促进学校阅读环境的有效手段,并且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实施。旧书市场是个好地方,在那里能淘到很多好书,同时节约经费。

5、争取家校联动,共促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通过家长会,特别是家长学校的开办,引导家长转变意识,学习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与学校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比如:为学生营造阅读环境,让学生远离不良的活动。由于家长的观念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最重要,要充分学习,深入浅出的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与学校老师形成共识,共同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6、善于总结,积极反思。

对每个阶段的效果要及时调查,多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修正阅读目标的设立,做到长期坚持,形成学生独立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小奠基“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对好的方法及时整理,互相交流,推广。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写作文 篇10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写作文

我曾对自己执教班级学生的作文态度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作文“十分厌恶”占35%,这些学生在放弃了作文练习,对作文敷衍了事,有消极对待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占20%,这些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积极性;对作文“有点兴趣”占25%,这些学生大多爱看课外书,除完成课堂作文外,在课外也练习写作;对作文“兴趣较浓”的学生占20%,这些学生喜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会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写成作文。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对作文没兴趣,二、苦于没有东西可写,三、有话写不出来。针对以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那么,怎样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呢?我认为只有采取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作文成为学生快乐的行囊。

一、注重亲身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我在让学生写作文前让他们有实际体验,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如:我有一次让学生写一个场面――记一次拔河比赛时,由于同学们只是看过几次拔河比赛,而且时间已久,我虽花了不少精力讲解,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令人空洞无物。于是,我干脆用一节课组织他们进行一次拔河比赛,大家相当投入,玩得很尽兴。然后我就叫他们将拔河比赛的过程写下来,学生也很乐意写。第二天,同学们交来的作文令我耳目一新,篇篇内容充实具体,让人如临其境。连平时作文较差的一个男生也这样写道:“……糟啦!快被他们拉过线啦!不行,不能输给他们!我们一定要努力。虽然我腿有点发软,手臂也有点发麻,但我闭上眼,咬紧牙关憋足气,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地拉。终于,绳子又开始往我们这边移了……” 又如另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队同学咬紧牙,憋着气,脸涨得通红,双手握紧绳子,身子往后倾……渐渐地,对方的阵脚乱了,力量削弱了,绳子一下子被我队拉了过来。当裁判员挥下小旗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大声喊到:‘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这样拔河比赛时的真情实景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笔下流露出来了。如果没有这场比赛,学生就不可能写出这样精彩的场面。由此可见,通过讲讲、演演、玩玩、说说等轻松活泼的愉悦形式,亲身体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乐于写作,提高作文水平。

二、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把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 ;向生活要素材 ,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走之路。因此,我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

众所周知,今天的小学生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在家中很少干活、做事。没有经历,故谈不上感受。为此,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适当安排一些家务劳动。例如完成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他们如果没有亲自钉过一次纽扣,洗过一次碗,包过一次饺子,无可非议便会随意编造,空话连篇。在作文教学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去做生活的小主人。亲自参与生活,锻炼自立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做上一道香喷喷的菜肴;爸爸加班的日子,替他洗净汗渍斑斑的衬衣;利用节假日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这样不但锻炼了其自立能力,而且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人人习作上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需要及时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习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倾听者和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写得好的作文进行粘贴、展览;给学生提供发表作文,参加比赛,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活动,感受成功。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科学 篇11

多数小学生的童心是未泯的,他们都是热爱新事物的孩子,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充满神奇与色彩的,小学科学教育要维护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认知,让他们在好奇和快乐中探索科学。

一、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科学

一直以来游戏都能够带给学生别样的快乐,游戏可以满足他们对童趣的期待,可以让他们远离枯燥的学习生活,游戏教学是带给学生快乐的重要方式。在我看来与其让学生在呆板的课堂模式中学习科学知识,不如让学生快快乐乐地玩耍,在玩耍中获取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知识“水”之前,就可以以猜谜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水的新授知识。首先教师提示第一个谜语:“不洗它不脏,一洗它就脏,越洗它越脏,洗了不能吃,不洗反能尝。”在看到学生毫无头绪之后,提示第二个谜语:“喝了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有的学生在两个谜语提示中意境猜出了答案,如果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猜到水,教师可以接着给出更多的提示。这样水的知识在一个个谜语中显得更加神秘,以猜谜的方式引出水也给课堂增添了更多欢快的氛围。我相信在快乐的猜谜游戏中,学生已经全然沉浸在了猜谜的游戏氛围中,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对水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在兴趣基础上展开有关知识的教学想必也是学生期待的。

二、让孩子们在实验中收获科学

科学课程让小学生有了接近科学的机会,学生在刚接触这门学科时势必是充满兴趣、充满动机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科学本身就是实践与实验的化身,在教学中科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与实验中完成有关的学习内容。对于教材中的大部分实验,学校都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器材,即使是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并未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那么教师也应该从身边的实验器材入手,和学生一起寻找和探索实验的器材,从而让学生从小认识到科学的乐趣,从而为中学科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到固体和液体的有关知识时,我特意为学生設计了“马铃薯的沉浮”实验,在课堂上,我拿出了两个事先准备好的马铃薯和两杯不同的液体,并将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两个不同的液体中,结果一个马铃薯沉了下去,另一个马铃薯浮在液体的上面。在实验结果面前,学生的好奇心出来了,于是我问学生:“结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这两个杯子中有一个瓶子装的是水,你们认为哪一个杯子里装的水呢?”学生已经对水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马铃薯沉下去的杯子里装的是水。接着我将两个不同杯子里的马铃薯对换,问学生:“那你们能不能结合对教材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猜一猜另一个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呢?”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液体有限,无非就是盐、碱、醋等,排除了颜色和气味的特点,能够让学生选择的液体并不是非常多,使得学生选择起来也相对容易,最后学生们都认为另一杯液体应该是盐水,并有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测:“我在电视上看到世界上有一个海叫死海,死海中的盐分就非常大,所以人在死海中会漂在上面而不是沉下去,所以我觉得另一杯液体很有可能就是盐水。”学生们的猜想五花八门,有的是正确的,不过更多的是一些奇妙的猜想,对于学生的猜想我都给予了鼓励,最后学生们还亲自走上了讲台将实验重新完成了一遍。在这堂科学课中,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对科学的憧憬和期待都挂在了脸上,可见实验给学生带来了快乐,也给科学体验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三、让孩子们在论文写作中收获科学

正确的科学探究方式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解决的,在实验之后更多的是对实验的总结和归纳,科学小论文同样是科学探索的重要部分。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小,不具备科学论文写作的能力,但是我们不禁要思考:科学小论文真的很难写吗?它不需要学生添加任何华丽的语言,也不一定要写出创新的东西,学生只需将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出来即可,这样看来小学生也完全具备写作科学小论文的能力。此外,科学小论文写作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索步骤和态度,并在写作中使自己的创新思维获得启发,给学生的快乐探索提供源泉。

小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都会开展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实验,尤其是对蚂蚁的观察和研究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蚂蚁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蚂蚁外形和习性等方面的研究,外形只需要学生认真地观察即可,但是对蚂蚁习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在一次实验课上开展了“蚂蚁通过什么寻找食物”的实验,并提出了“蚂蚁通过气味寻找食物”的猜想。实验过程在地上放一片面包屑,以此来吸引蚂蚁的到来,一只已经发现面包屑的蚂蚁会按照一定的路线告知其他的蚂蚁,学生就可以在这条路线上放一些纸屑,然后将纸屑的顺序打乱,发现绝大多数的蚂蚁无法正确找到面包屑的位置。这是整个实验的过程,学生在实验中也确定了蚂蚁是按照气味寻找食物的。但是实验的结束并不代表着探究的结束,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科学实验小论文,并将实验探究的目的、材料准备、过程以及结论,以论文的格式书写出来,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写作并没有很大的价值,真正的价值是学生在写作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他们在对实验的回顾和总结中发现了哪些创新点才是本次论文写作的目的。

总之,科学的世界是神秘的,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让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在科学教育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新一代的科学探索新星。

上一篇:八年级信息技术全教案下一篇:特种设备首次会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