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学生快乐

2024-06-11

快乐体育学生快乐(共10篇)

快乐体育学生快乐 篇1

实施快乐体育促学生快乐成才

实施快乐体育促学生快乐成才

作者/张 衍

摘要: 快乐体育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它可实现的途径有:构建和谐关系,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创新教学方法, 让学生好学;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根据教材内容更换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兴趣;快乐体育

近年来所提倡的快乐教育在教学中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以非常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喜悦、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探求、而又喜欢学习,他们就能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了。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找到快乐,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他们会逐渐积极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首先这种快乐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中去,无论作为哪一门功课的教育艺术,如果一旦老师懂得哪种教法能让学生获得快感,那么学生也就很容易地在心理上接受这门学科,老师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快乐体育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适应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学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接受这门功课,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这门功课,快乐体育能让学生没有丝毫负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基本技术、学到了体育的基本知识、熟悉了基本动作要领,老师带着这种快乐的教学模式就会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体育教师作为一节课的主体操作者一定要拥有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体育老师的言谈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教师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可见老师的言行是维系和协调师生互动的纽带和桥梁,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所以,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体育老师。老师的情感不但决定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老师良好的情感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关爱每一名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体育教师情感的`熏陶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场地器材条件,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寻找更适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融洽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力求科学、新颖、有趣、难易适中、形式多样,使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悦。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以最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初中生当中,存在着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及对体育的认知、动机、目标、习惯等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一个“活”字,老师要根据学生需求及学校体育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好差生分组、自由组合分组等分组方式,或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增设替代辅助练习项目。这样,身体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学生既可以帮助老师辅导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又能让体质弱、基础差的学生的爱好也得到了满足,培养了特长,发展了个性。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教法中存在的身体条件好、运动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和体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地选择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根据教材内容更换教学方式

教材内容的确定是根据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定的,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的难易度并不能完全适合学生,老师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让“我”所教的班级接受,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获得快感了,就要采用什么方式。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变换调整,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度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反之如果难度过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就会放弃学习。在同一活动中,经常会因为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的程度不一。如学生上球类课时,学习兴趣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而这项运动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同样,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先征询全班同学教材安排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项目,怎样学习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我是这节体育课的主人,我一定要尽到主人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去。在此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老师也实现了快乐教学的目的。

(甘肃省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

快乐体育学生快乐 篇2

一、快乐体育的学习目标

首先, 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了体育基础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能, 才能做到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设计各种适合学生的锻炼活动, 把学生的兴趣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课堂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体育知识, 学会“一技之长”,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其次, 让学生在运动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感到快乐。快乐体育, 顾名思义, 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如果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就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 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就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因此, 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 设计让学生获得快乐感受的课堂活动, 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到快乐, 进而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比赛等方式, 让学生在运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看到自己的能力, 获得成功体验, 进而对自己产生自信。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项目竞争性强, 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品质。三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体育项目很多都需要集体合作完成, 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在集体项目的互动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意义,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一)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古语有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榜样,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影响终身。因此, 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 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具体而言,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 要做到: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培训和讲座, 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提升教学水平, 让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 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 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二是加强院校间的交流, 促进教师在竞争中进步。学校组织教师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沟通, 相互进行各种竞争、比赛, 在竞争中促进教师不断地参加教研活动, 鼓励体育教师不断深造,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 开展多样的训练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单一而枯燥的训练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只看到体育训练活动的高强度, 而逐渐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学科自然就会离学生越来越远。为了激起学生强烈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我们要变单一的训练为多样的活动, 如竞技游戏、团队项目等,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不断的新鲜感, 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放松与愉悦, 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才能让体育活动伴随学生的一生。

(三) 在体育设施上求新、求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 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也能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由于一些体育设施是固定不变的, 很多学生都很熟悉, 甚至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这样的教学环境, 不能激发学生心理的新奇感, 不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布置场地器材, 争取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进而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耐久跑”时, 如果只是一味地跑步, 学生难免会感到很枯燥, 提不起兴致来, 教师可以在跑道上插一些抢眼的彩旗, 迎风招展, 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心情振奋, 直观产生新奇、兴奋的感觉, 大大提高了练习跑步的热情。

(四) 在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快乐体育”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篇3

【关键词】小学;快乐;体育;教学

锻炼身体,是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途径,这个简单的道理绝大多数人都知晓。可是,能长期坚持锻炼身体者却不多,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锻炼身体缺乏兴趣。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

小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奠基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参与程度。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理念、实施快乐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克服当前体育教学中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拘谨、学生缺乏参与兴趣的弊端。

一、快乐体育的基本特征

所谓快乐体育教学,就是倡导学生在十分轻松自然而快乐中参与体育活动。快乐体育是以情感交流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快乐体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学的愉悦性,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学基础动作、开展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快乐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将教学与情感融合,充分彰显以情促学的教学思想;主张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主导的方式教学,给与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只进行训练而缺乏思考的困境;在教学中重视快乐教学氛围与教学纪律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和快乐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改变以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主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内在积极性,通过快乐体育教学方式,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长跑项目,一般女孩子心理上较为抵触,教师应依据学生特征,采取举例或幽默等方式,活跃氛围,消除学生负面心理,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营造宽松与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快乐体育教学的环境依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与欢欣的状态下接受体育教育。如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可以通过游戏方式作为课堂导入,或播放一些轻松的背景音乐,烘托课堂氛围,打造愉悦的课堂环境,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考虑学生特征,以游戏教学情境导入。

小学生的认知有限,对很多事物难以理解却充满好奇心,尤其对游戏方式的教学更为喜欢,兴趣更为浓厚。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实际需要,选择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教学情景,将学生带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活泼天性。教师可依据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爱好,选择一些游戏化内容,如放飞风筝、丛林历险等模拟式小游戏;以接力跑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等等。游戏化内容的拓展与引入,是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体育活动的喜悦,彰显快乐体育教学的独特价值。

3.拓展体育空间,广泛开展体育活动。

快乐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打破教室的局限,拓展出具有丰富性、新颖性与吸引力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发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提高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和拓展性。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应综合分析小学生的喜好,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外活动,教师发挥现场组织与引导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如小学生喜好踢足球或打篮球,教师则可以充当裁判角色,指出存在的犯规行为,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

小学快乐体育教学,应积极推进小学体育运动会改革,将运动会发展为具备特殊意义的体育节,变少数人参与的“精英体育”为人人参与的“大众体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教学实际,合理编制体育节或运动会的比赛规则,确保规则制定的全面性与主体性。在具体比赛项目内容设置上,还应添加一定的趣味性内容,如具备表演性或娱乐性的体育项目等。此外,还应根据学生需求,设置一些大众化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如打骆驼、踢毽子等,以此引导学生自发地开展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

小学快乐体育教学,还应将体育教学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小学生仅仅是在学校内参与体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家长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在家庭完成,教师与家长之间保持有效交流与沟通,发挥家长配合与监督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

4.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体育特长。

小学快乐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强弱,考虑学生爱好与兴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地开展体育教学。如在进行跳绳教学中,学生觉得反复单一的练习单摇绳枯燥、乏味,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花样跳绳,并对相关动作要点进行解读,提高教学趣味性,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目标。

打造快乐体育 篇4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生硬,组织形式单调就会使这种落差徒然增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慢慢地疏远体育,上课处于被动状态,越是高年级越明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

下大雪的一天,看得出学生眼神是渴望上体育,喜欢在这大雪中嬉戏。随着预备铃的声音我踏入我上课的班级,同学们一看到我来了很是兴奋,用欢呼雀跃这个词一点不足为过。我这个时候我抓住了他们非常想出去与雪亲近的机会,(当然出去打雪仗我还是有目的的,打雪仗主要是增强同学们投掷的能力用打雪仗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在自然而然中学到这门技巧)这样我带领他们到了操场,到了操场分组打雪仗,而我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我整个变成了一个雪人,在这个大雪纷飞寒冬,操场中听到的除了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还是欢乐的笑声……此时我是高兴的,同时我还有一丝丝成就感,本来平时枯燥的投掷课在今天打雪仗中自主的学会了,还有每一个孩子都融入了快乐的气氛中,这种气氛也感染了我,让我笑得也是那么的开心。这就是孩子们的可爱之处。

这件事虽然小但是经验往往是从小事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当你积累起一定的经验,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所以说误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要谨记在心。还有通过打雪仗客观上也让孩子们学到了投掷的基本技巧,同学们非常感兴趣,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投掷技巧而且还是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的。这也是快乐体育的一种体现吧

快乐体育学生快乐 篇5

摘要:体育是职业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体育教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占有相当比例。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体育教学,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以及终身体育的理念。本文作者从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中学体育教学自主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

一、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体育意识不强。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式”、“灌输式”等陈旧教学方法的身影,教学方法的滞后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这就需要一些主管部门建立必要的激励和淘汰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敬业精神和自我更新意识。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中学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DD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DD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致使体育教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据调查分析,有些职业中学学校的领导、教师及一部分学生都存在着对体育认识上的偏差,即领导、教师只重视专业技术技能课的教学,学生也很重视这些方面的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却忽视了体育教育自身的功能,使体育成为他们无暇顾及的学科。显然,这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现行的体育必修(选择)课,大多是按照项目的技术特点,遵循职业体育培养的轨迹,有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旨趣是什么:是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运动技能用于炼身,还是让学生掌握难新动作,把教学的难点重点作为教学的重心?教师往往脱离现实,轻视基本运动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忽视对学生炼身能力的培养,存在对业余爱好者进行职业化培养的倾向,导致了教学目的不明确。

3.体育教学目的与社会需求不协调。

从体育教学观念来看,职业中学学校也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过于强调健康,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DD体育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过于强调体育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的设置、考核上,教师大都不能适应职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形式单一,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对职业中学学校学生走出学校后是否具有独立的能力进行科学地体育锻炼没有认真考虑。如果职业中学不以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出发点,不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那么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中学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不够完善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二、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重新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内容要多样化。职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放在第一位。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以体现兴趣性和实用性。其次,应重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1D2项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终身享用的体育项目。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如现在很多职业中学院都开设的计算机和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取向决定了将来工作的方式以长期伏案为主,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拳击、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体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重视和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已感厌倦,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除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创新之外,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即通过不同形式、灵活多变、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重新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巩固和发展,并能把稳定的兴趣培养成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增强其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进行授课时应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在篮球行进间低(高)手投篮的教学中,如只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较难,而如能结合动作要领,运用语言艺术编成简单、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一步大,二步小,三步用力往上跳,提膝送球入篮筐。”通过类似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则对动作会容易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的提高更为有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导到愉快的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的同时得到乐趣,形成快乐体育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3.在教学环节中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

快乐体育学生快乐 篇6

一、学校体育

当下体育课教学大多采用你教我学、我说你听、我做你练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只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 而忽视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严重阻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与全面推行体育新课程要求的指导思想相悖, 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厌学体育。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 注意力不集中, 畏难情绪较大, 借故请假较多, 完成任务勉强, 考核只求及格, 课外活动较少参加, 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等。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年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 相比之下, 体育课的压力小得多了。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设计能使学生感到快乐的体育活动, 使学生从中得到快乐, 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 让学生将文化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此外, 学校体育还要注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为此, 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设计这个环节下一番功夫, 这样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 没有较难的技术,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游戏化, 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25米往返跑的教学时, 可以变换跑的形式, 如组织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贴膏药跑的游戏, 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学校体育教学还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运动技能较低, 这是近年来少年儿童意外伤亡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虽说是“意外”, 但与学生平时运动量的不足和运动技能的缺乏不无关系。现实中为追求“安全”的体育课, 教学内容离教学目标越来越远。致使农村的学生不会下水上树, 城里的学生分不清毽子和陀螺。为此可以学习新加坡的教法, 由于近年来该国因溺水身亡的学生较多, 于是游泳课在新加坡的小学里成了必修课。据此, 学校体育课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开设校本教学内容。如游泳、登山技巧、生存能力训练、危险的避让、危险的提前预想和应急等多方面的内容。

如果说体育课的游戏化, 使得原本枯燥的体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热爱体育课, 那么运动技能的培养可以使体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 使学生通过运动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二者的相互渗透和作用, 使学生更热爱运动。

二、家庭体育

孩子的本性是爱动的, 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家庭就应该培养学生爱“玩”、会“玩”的好习惯, 并加以正确地引导。家庭是其成员生活的主要载体, 是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细胞, 是人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体育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长辈对孩子身体锻炼的引导、熏陶、影响、矫正, 以及传授一般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有助于培养下一代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有利于下一代形成正确的运动意识, 正确掌握基本活动技能, 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学生的家庭体育活动, 是学生在家庭中, 在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指导、参与下, 开展的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家庭成员间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最为密切而持久, 这种家庭温馨气氛是孩子活动的极好条件。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在活动中父母的建议易被孩子接受, 同时家庭中各个成员朝夕相处, 父母对子女观察细致, 了解充分, 能够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一起活动, 促进孩子各方面活动技能的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家长只为孩子提供活动器材, 不注重参与, 而许多孩子在没有运动的氛围中, 也没有了活动的欲望。因此, 就出现孩子回到家就只会看电视, 让孩子出去他也不出去。其实孩子都是好动、好玩的, 父母要以游戏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游戏, 积极参与。在游戏中, 家长要以各种角色去引导和启发孩子怎么做, 不能按成人的思维去规定孩子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要支持孩子与同伴一起玩, 有的家长怕孩子在一起吵架, 便强制孩子在家看电视, 或是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这样孩子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 他们喜欢玩, 喜欢和同伴玩。其实, 几个孩子在一起玩, 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合作、友好的精神, 更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社会体育

加强对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 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需要, 让学生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 并通过体育活动或班队活动等形式, 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辅导, 提高学生自我组织活动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培训班, 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如爬山、郊游、游泳等。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 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生活中离不开体育, 体育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要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真正含义。

快乐体育学生快乐 篇7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快乐体育

体育在学校中是唯一以操场为课堂,多在室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可以以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方式、方法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身体,放松身心。

在推出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之后,更加突出了“快乐体育”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使本思想更加突出,如何才能更好的诠释“快乐体育”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教师应从内心喜欢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缔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每位学生都充满信心,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再像以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而是应根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愿意学,在开心、快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动作技巧。而教师更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师生配合,从而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动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体育课堂快乐起来。

二、从以教法为中心到以学法为中心

体育的主旨思想是让每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课就是要去实现这个思想。有些体育教师在课上一味的强调动作技巧,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学生产生一定得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在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课,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在游戏或更为轻松地气氛中学习,在多次练习的过程中慢慢掌握动作技巧,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使其能够相信自己,在教师的帮助以及同学的鼓励下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去指使学生学习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的。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让他们以自己理解的方法学习动作,在出现一些错误时教师给予指正,帮助其更好、更快的完成动作。

三、课堂形式影丰富多彩

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多数时间是在教室里学习,只有体育课为其提供了室外的活动空间。如果教师这时在课上还是一味的讲解动作,强调重点,让学生反复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了上体育课的激情,所以体育课的课堂形式应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增加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更加注重团体,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可以增加比赛,既可以检查他们的动作掌握情况,又可以让他们有竞争精神,更加正确的看待胜负等。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等,在体育可中充满音乐,学生同样会感到快乐,更有兴趣学习新的知识。

教师应想方设法让体育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希望,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学,快乐的去学。

四、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锻炼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动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体育有兴趣,能够自主锻炼,持续锻炼,并形成习惯。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上的学习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并争取使其养习惯,使其最终拥有“终身体育”的思想。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从愿意活动开始,逐步努力,逐渐跟进,最终培养成为其兴趣,让其自主的去锻炼,随之成为习惯,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五、运用四结合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下面剖析两课例,则可得出正确结论。

A课例采用传统式教学法。教材内容:30米快速跑和接实心球,从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都是按步就班,缺乏儿童化。因此学生兴趣不大,干劲鼓不起来,甚至有些贪玩的学生还盼望下课可以自由活动 。从整个堂课来看虽生理指标基本符合要求,课的任务也能完成,但由于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较呆板,或较成人化,这就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身心得不到愉快的锻炼。从12个被测者来看,四个上等水平的学生心理状态表现的综合指数是1.8,被评定为中下水平。而四个下等水平学生的指数就更被评定为下等水平。因此,这 种成人化的教学,对儿童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

B课例是一改过去成人化的教学,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较新颖的组织形式和情景教 学,运用“形象、游戏、竞赛、音乐”四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欢快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B课例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跑几步,一脚踏起跳区起跳,双脚落入沙坑,搭配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助跑跳远的基本动作,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美的精神情操和培养果断、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我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动作意念,通过“踏石过河”的游 戏练习巩固学生踏跳的技能,又以“勇敢跳过小河”的活动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并把踏跳区假设为小河的边缘,这样才能更有保证跳过小河,使抽象的动作概念赋于有生活气息的“具体环境”中。运用“跑几点,一脚 踏起跳区起跳,双脚落入沙坑”这一知识技能来“跳过小河”,克服假设中的自然环境困难。在身体素质练习中,我根据量力性和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以及小学生喜欢新奇异的心理,大胆尝试用小哑铃实心球配以立卧撑和纵跳内容来进行身体素质的循环练习,以四个同心圆的新颖组织形式,在动作编排上形象似一朵盛开的鲜花,配上节奏感强且轻快的音乐,使学生象在美丽的花中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形象中的教学,游戏中的竞赛,音乐中的陶冶,使学生兴趣盎然,干劲十足,个性得到较好的培养,注意力也能随目标的不断转移而提高注意的 稳定性。从对照表中看出,B课例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的综合指数为3.83,高于A课2.67,被定为中上水平。下等级学生的一览表更为突出,高于A课3.04,这说明B课是成功。从注意特点、情绪状态、意 志品质方面,对学生在两种不同教学条件下体育课的行为表现进行的观测和对比分析,充分体现了采用“形象、游戏、竞赛、音乐”四结合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运用四结合法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较好地 把全体同学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增进学生健康,促强体质,培养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最佳教学效果。

四结合教学法之所以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因为它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自身的心理活动过程 达到较高水平。认识、情感、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它们的发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在密切联系 中进行的,三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注意是认识、情绪、意志的特点和开端,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贯穿全课的一种心理表现。“四结合”教学法,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学生自身的意识倾向。通過形象直 观的教学,生动有趣的语言,变化多端的组织形式,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和积极活动的机会,使无意注意转换 成有意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成为意志的强大动力。

快乐体育及其实施原则 篇8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 中国教师资源网 http://

1、前言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又称为“三段式”。即准 备部分(队列队形和准备活动)、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与练)、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它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在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从备课到教案的实施,一切都是教师在活动,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方案被动的执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即教师从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教师讲解师范,学生模仿练习,产生错误动作后教师给予纠正,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课内却变的死气沉沉,甚至出现厌课、逃课现象。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教师严密的组织、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学生获得的时间较少,空间较小,不能更深的思考探索问题,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矛盾。另外,有许多田径项目:如100m、800m、1000m、1500m、铅球、跳远......这些项目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基本都开设,而每次练习又都是单一动作的机械重复,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甚至厌烦,最后产生逃课现象。所有这些均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模式。2 关于快乐体育 2-1 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 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唤起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的参加体育教学,并从中享受体育的乐趣,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进行体育活动。2-2快乐体育的内涵 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把学生教好;同时,它不会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上的障碍,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教育影响,并对教师所教课程产生兴趣以至爱好,最终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学生唯唯诺诺,言听是从。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3 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少年都是成人化;成人化动作,成人化理论,成人化思想。这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国内少年和国外少年竞技能力相差无几,或过之,一旦再发展,国内少年成长速度就不如国外了。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快乐体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4 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5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2-3 快乐体育的特征。教学的指导思想上,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教育,以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一个师生间、学生间亲密无间、和睦融洽的环境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与学的关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既爱护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又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做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的观念上,强调学校体育必须是全员的体育、成功的体育、终身的体育,体育课必须情感交融和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学结构应是融认知、情感和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教学方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反对注入式的模仿教学。强调教法的灵活多样性和学法的实用有效性,提高课堂生活质量。5 教学组织上,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既有严密的课堂纪律,又不失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并强调多向交流和教学环境的优化。3 实施快乐体育的原则 3-1 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与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不完全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成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这是素质教学的要求,体育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快乐体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力求将外部的要求变为内驱力,以学生“乐学”为支撑点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个性心理倾向,如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2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平等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启发,认真倾听,了解对方存在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学会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传统那种权威的、单向的交流,而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教师在交谈中不宜用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应该多用商量交谈的语气。

教育学指出,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理智的、普遍的和稳定的时候,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友好、亲近、依赖、共鸣的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待,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拘无束,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3-3 情境性原则。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宽松、自由、形象、直观的情境中保持各科学习的良好心境。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的介入与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境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技能,使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3-4 趣味性原则。要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必须要求教学“授之有趣”,因此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语言 运用上都考虑趣味性因素。当然,趣味性也不能脱离科学性,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原则。3-5 激励性原则。在“快乐体育”的实施过程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 是目的。激励性原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在“快乐体育”实践,特别要强调正确诱导与即时反馈,使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与成功中获得快感,增强自信心,强化心理素质。

3-6 实效性原则。“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外在的形式??“乐教”、“乐学”的气氛,它更看重内在的“效益”--体育教学的质量。它的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它以这个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不断的“刺激”学生,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感”,近期目标逐步走向终身体育,使体育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主伴随终生。结论

快乐体育节作文 篇9

我们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在体育节中,我们扯着嗓子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火辣辣的太阳晒在我们身上,谁也没有回去阴凉的地方。在障碍赛中,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跑,我们跑啊,跳啊,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们班上的运动员们精神抖擞,为班级争光。他们在跑道上挥洒汗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小宁和邹婠,在60米短跑比赛中,王小宁一马当先,冲出去勇夺了第三。在跳远比赛中,邹婠双脚一蹬,像小青蛙一样冲了出去,拿了第一。

在这次体育节中,我参加了团队障碍接力赛。刚开始的时候,我很紧张,我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我排在接力赛的第二个,到我跑了,我和范芷彤击掌后,我马上冲了出去,快速通过了所有的障碍,跑到男生队中,击掌下一位同学,我的心情终于放松了。

到老师比赛环节了,我们大声地为吴老师和王老师以及全体二年级组的老师们。一声声加油,加油地放声大喊,我的嗓子也喊疼了,结果二年级组得了第一!

让学生享受快乐体育的幸福体验 篇10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二、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

1.要按照教材选择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材类型很多,有田径、球类、体操、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与舞蹈、身体素质练习等。每一类型的教材还有很多内容,如田径中有跑、跳、投三类,跑的内容中又分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和障碍跑等,跳有跳高和跳远,投有铅球、标枪、铁饼等。不同的教材还有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并且每个教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都不相同。因而,学生会随教学内容、目标的变化和教学水平的变化,在每堂课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定势。良好的心理定势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的支柱。因此,在不同内容、不同任务、不同水平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音乐曲调的选择也将不同,不能千篇一律,而应随着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而变化。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欣赏音乐时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理解认识的心理特征,发挥音乐的情感艺术和对象化的艺术特点。在足球教学中,可选用《意大利之夏》《圣杯之光》以及中外足球队队歌等,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足球常识的了解。在武术及体操教学中,可利用《男儿当自强》《中国人》《双截棍》及中等速度的乐曲,把音乐和学生的形体动作融为一体,使教学的单调乏味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教育。在田径教学中,选用亚运会、奥运会上的一些歌曲,如《亚洲雄风》《手拉手》《运动员进行曲》等,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下学习促进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的提高。

总之,音乐对人体心理、生理、情绪、健康等有着很大的影响。优美的音乐能消除精神紧张、烦躁,可以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激烈奔放的音乐可产生兴奋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音乐,使体育与健康课取得实效。

2.通过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而且是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社会,加强相互了解和团结友爱,发展智能的一种教育手段。

游戏要具有新奇性,并带有较强的喜剧色彩。只有使游戏新奇,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一项游戏一般只有一种游戏方法,而我传授给学生的至少有两种以上的游戏方法。例如,在“长江、黄河”游戏中,原始的方法是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一排为“长江”,另一排为“黄河”。当教师发令为“黄河”时,则“长江”追“黄河”,反之亦然。现在,我把此游戏的方法改变了一下,内容和规则不变。例如,以跑道的两边为界,学生以两路纵队向前慢跑,一路为“长江”,一路为“黄河”,当我发令为“黄河”时,则两路学生马上改变跑步方向,“长江”向“黄河”那边追去,不准出界。有时,我会让两排学生背对背蹲下进行游戏,或面对面站立轻轻地握手进行游戏。我认为,采用这种多样的游戏方法,能激活学生的情绪,既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熟悉了游戏的方法、规则,遵守了课堂纪律,又使学生在这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遨游。

上一篇:人力资源职业道德三级下一篇:兴文石海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