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2024-09-17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共12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篇1

教育发展是一条无穷尽的长河。我们在其中弄潮, 既需要拼搏的勇气, 又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推广“快乐学习”不能仅是一个口号, 必须加强具体指导, 才有可能奏效。不论何时, 人们渴望、追求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愿望都是亘古不变的。知识需要学习, 技能需要学习, 快乐生活也需要学习。让我们拥有辩证的心态和美好的心境努力让学习快乐起来吧!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往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教学其实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结合, 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化转变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综合性活动中, 教师应当讲究课堂艺术, 让学生活泼、生动、愉快地学习, 自觉获取知识。“快乐学习”指的是教师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良好的情感去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从而使学生能快乐地享受每一天。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

勿庸置疑, 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单调冷漠的课堂学习、过重的学习负担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当然, 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还在于教师。虽然, 教育教学时时都在改革, 但好多教师仍旧信奉“人没有压力, 便无动力”的信条, 很少体味学生内心的焦虑与痛苦。频繁的考试、排名次压得学生几乎喘不过气来。作为成年人, 我们尚且乐于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干, 并为之奋斗, 直至成功, 更何况是孩子呢?实践证明:压力越大的孩子, 不仅认知需要低, 而且成就需要也低;与此相反, 压力越小的孩子, 认知需要和成就需要就越高。许多科学家的成才道路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爱因斯坦在上学时被老师认为是最没有出息的学生, 而当他因兴趣投身到物理学研究中去的时候, 却产生出极大的兴趣与灵感, 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

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快乐的心情, 感受知识的重要性。每—位任课教师,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都应该适当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课。诸如填对联、猜谜、急转弯、智力小问题、剪纸、设计、唱歌、跳舞等, 结合各科的特点灵活设计一些生活性强的题目, 让学生置身其中, 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既可增强师生间的感情, 增添生活情趣, 又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彳生, 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不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言语教育, 也会使我们的学生不断进步, 这便是赏识增教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课堂上认真听讲可以大加表扬, 字写得好、作业写得认真可以赞赏……哪怕取得一点点小小的进步, 也应及时给予鼓励。一句小小的赞语, 甚至一个会心的微笑, 都可能激起一个幼小的心灵似大海汹涌。

三、转变学习方式是学生快乐学习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心情?理论上我们应从课内、课外、活动课和赏i只教育这四方面来下工夫。其实重点只在课堂, 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一节课下来, 学生的收获大、关键在于教师。我们必须改变一种错误的认识, 不要以为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和授课方式上下了很大的工夫, 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不能忽略, 那就是是否抓住了学生的心。当教师在精心讲课的时候, 学生是否也在聚精会神地听?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博得学生对教师的无限信任与崇敬, 平时请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每一个人的存在, 绝不可有偏心和歧视学生的现象, 达到与学生心灵上的默契, 师生间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融洽关系, 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另一方面, 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任何一门学科都来源于实践, 教师在授课时, 不能脱离现实, 但可以在课堂弓I入、课中、课尾三个环节设置活动情境, 而不是一味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样, 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曾读过一篇文章, 题目是“会玩才会赢”, 也充分揭示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的重要性。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只有15岁的中学生邓山山, 在“北京金鹏科技展览暨北京市中小学生第十七届科学月活动”中, 他站在自己和父亲共同发明的仪器“HP中枢平衡治疗仪”前流利地向大家介绍着, 给参观者做实验, 一举一动都透着股机灵和自信。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学习成绩优秀, 是班干部;爱画画, 爱好体育运动;尤喜爱音乐, 从小学习扬琴, 目前正准备通过9级考试, 这已是专业级的水平了。而且, 更令人惊奇的是, 他还在父亲的公司里担任了副总工程师的职务。一个年龄仅有15岁的孩子, 怎么会有那么充沛的精力?怎么能学习、娱乐两不误?最后, 从邓山山的父亲那里找到了答案。邓山山不仅爱玩, 而且在父母的引导下特别会玩。好好的一个收音机, 他拆了装, 装了拆, 明白了不少道理;喜欢打乒乓球, 每天放学, 别的同学回家做作业去了, 他却玩够了球再快快乐乐地回家做——原来, 在中午和课上他已经做了一部分作业。在游戏设定中, 张三丰打畋了对手, 而他却要想办法让对手打败张三丰!这就促使邓山山饶有兴趣地去看软件设计方面的书籍, 最后, 竟然真的把游戏结局给改了。正是因为有了快乐的生活, 才会去快乐地学习, 使邓山山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

最后, 让我们借鉴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的话——“热情的教师, 你要保持纯朴, 谨言慎行……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天堂, 你在这个世界要当心, 不要在教天真无邪孩子的时候, 自己却当了抹杀孩子潜能的魔鬼。”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吧, 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吧!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篇2

济南市平阴县刁山坡小学 庞传义

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也是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在广大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也要让快乐充盈教学课堂.笔者认为,从教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态势语言——微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快乐 充盈 教学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笔者在一篇教育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它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内心油然产生一阵激动、兴奋,这不就是我们思品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梦寐以求、新课改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 “轻松教学,快乐学习”一直是所有师生共同的愿望。但是作为长期从教于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这种奢求无疑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吧!虽说农村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它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的。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实验仪器、图书配备及其他教学配套设施都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虽说党和国家已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但目前要使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普遍达到各教室“1台电脑+1台投影机”等多媒体设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见,我们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奢望借助多媒体设施及其他先进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但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以迅猛之势席卷神州大地,“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成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当好“巧妇”角色,创设快乐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呢?笔者在农村中学从教几年,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对此有些粗浅看法,归纳如下:

一、创设快乐课堂,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否则,教师就可以体罚他,如罚抄、罚站,甚至打骂等,导致课堂上学生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地听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不允许的,也无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新一轮课改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需要有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感、尊严感、安全感。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关心,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也是快乐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1.教师尊重、信任、关心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知心人,才能取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果,课堂才能有愉悦、活泼、和谐,充满情趣。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把课堂这一舞台表演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允许学生多“插嘴”,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使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同时利用学生的“插嘴”还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场景。

2.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罗曼·罗兰说:“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赏识是教师手里最奇妙的魔术棒,它可以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使之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给予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和快乐。作为教师更要树立这样一种教育观念,即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同的学生;没有愚蠢的孩子,只有待琢的孩子。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知识,教师就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要让学生也学会发现自己、欣赏自己,充分培养自信心,使其在自信、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二、创设快乐课堂,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态势语言——微笑

课堂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语言艺术的表现。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把知识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所以,生动有趣、准确且简练的形象化语言,不但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更会令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据我校多次学情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幽默感成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风趣、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改变以往教师“不苟言笑”形象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感受理解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长才干。

愉快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基础上的,教师的态势语——微笑,能真正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设快乐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据河南日报(新华网河南频道2006年12月18日讯)报道:在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小学,老师毕小瑞一进教室,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原因是毕老师胸前戴着一个笑脸模样的徽章。原来,该校开展的“微笑行动”正式启动,全体教师都戴上了一只自制的“笑脸”,时刻提醒他们把更多的笑容留在课堂。笑脸徽章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将时刻帮助教师调节情绪。现在教师们心理压力较大,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心灵沟通,微笑能帮助教师们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真正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设一个充满愉悦的课堂。作为积极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农村教师,不一定也要给自己配一个笑脸徽章,笔者认为只要把笑脸挂在自己的脸上,那样会更真诚,更有效,更能沟通师生。

三、创设快乐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巴甫洛夫的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并增进大脑皮层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这是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可见,兴趣在学习中占有何其重要的地位。要创设快乐课堂,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古今中外,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表明:凡是愉快的、精彩的、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新理念,采取多向交流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做到“三提倡”(提倡走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三允许”(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观点),“说三不”(敢向课本说“不”,敢向资料说“不”,敢向教师说“不”),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种愉快、活泼的求知增能活动。

四、创设快乐课堂,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富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开始时十分注意巧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获得良好效果,学生能否认真听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是否导得好,导得妙,是否导出了学生对知识的疑问和兴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实践证明,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质疑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用提问法,把问题摆到学生面前;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用演示法,使学生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寻找其原因所在;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错误原因,等等。教师还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科学常识或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设置悬念,使学生伴着愉快的心情,带着迫切解决问题的渴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创设快乐课堂,还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但是任何一位教师,对于即使是自己最擅长的教法,也不宜一成不变地一直使用,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变”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引起人的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其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课堂中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就会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常变换教法,不能堂堂一个样,力求做到宜讲则讲,宜问则问,宜议则议,宜练则练。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一些表演、朗读、绘画、游戏、歌唱等等情节,把“独唱”变为“合唱”。当然若有多媒体设施,教师还可以发挥多媒体的音、形、色、态等优势来营造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较稳定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得到突破。否则,势必是如“幽兰之草,久闻不知其香”,即使再好的方法,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快乐呼吸 篇3

一、一项指数看幸福

针对这种状况,我在每年的开学初对部分班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项幸福快乐指数调查和学科喜好统计。在学科喜好调查中,有许多学生将音体美等考察科目列入了最喜欢、感兴趣的行列。以美术为例:对美术学科很喜欢的占37.3%,较感兴趣的占28.2%,无所谓的占22.4%,不喜欢的占12.1%。

同时,通过对部分班级学生幸福快乐指数的调查,我发现学生最大的烦恼是“学习与快乐真的很矛盾。”烦恼一:考试太可怕。有个学生说:“如果没有‘决定命运的考试’,上学就幸福了。”烦恼二:没有自主空间。“我星期六一天都上兴趣班,星期天还要做作业,根本没有玩的时间。”烦恼三:学习没有尽头。一位女孩说:“父母总说,现在好好学习,等上了大学有的是时间玩,但那时我已经二十多了,童年早没了。”

如何在学生对美术学科不排斥、不反感、甚至还有或多或少的兴趣和好感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绵薄之力,去激发出学生自由的艺术探索的愿望,强化艺术参与的内动力,促进其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一腔真爱暖生心

学生是天真的、纯洁的,和艺术一样爱“真心”,爱“真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和鼓励者,能随时注意到学生的情绪,能通过渲染和营造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也最不能忽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当众表扬铺张点

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 

记得一次美术作业过程中,班上最后排的一位男生,坐在那儿发呆,我过去一看,他想画的笔袋是深蓝色的,很朴素,色调也很单一,很难下笔,我发现后,灵机一动,直接拿起了这学生的笔袋,和同学们简单分析一下,告诉他们:“融入更多的情感色,甚至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色彩,试着做一回梵高大师。”15分钟后,我再去看,这位男生发挥的很好,画面色彩丰富协调,情绪色细腻,于是,我隆重邀请这位“小梵高”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述自己如何表现情绪色,其他学生的创作欲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种顺势而为的有效突破课堂难点,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具体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孩子是纯真的,你给他一个“真心”作支点,他就能撬动“爱好”这个地球。

2、个别批评吝啬些

不可否认,学生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绘画天赋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并不善画,让那些愿意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态度认真的“作画困难者”,也有可能通过自己努力达到良好成绩,这就为不同层次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成功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对于外部事物的判断往往带有许多敌对的色彩,对他们的要求放低一些,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当他们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

3、一份宽容塑人性

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我看学生作业,主要看三方面: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画技是否好,三看作画态度是否认真。画得好、认真、有创意,给最高分;画技不很好但很有创意的,或画得不很好但十分认真的,我也都给高分,只要态度认真,画技不好并不影响作业的良好评定。只有画技、态度均不好时,才有可能不合格,但这种情况几乎用不上。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用心引导,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美术学习上态度不好。

增加了比较宽容的评价的尺子,就让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这些心理因素对他们取得新的成功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好的良性循环。

三、一种拓展显成功

美术课堂中的自由呼吸学习,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可行的,通过2-3学期的跟踪积累,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变化,以美术学科为例:对美术学科很喜欢的提高到了78.5%,较感兴趣的12.6%,无所谓或不喜欢8.9%。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因为不断有小小的进步的体验,因此对美术课,有了更多快乐成功后的期待;课堂外,因为有了美术课的知识积累,学生对相关的一些美术信息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探究。

苏教版18册中,有《外国建筑欣赏》、《摄影》等内容,结合有学生刚刚观看了世博会各国会馆,更多学生充满期待的神情,我们马上进行了深入的外国现代建筑拓展课:热烈快乐的气氛中,大家边欣赏带回的“新鲜出炉”的照片和视频,同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斗冠、叠篆文字)的中国馆;富有非洲强烈异域风貌特征的元素(大片树木的黑色剪影烘托出灿烂绚丽的红色太阳光)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外观像一朵盛开的蒲公英的英国馆,,由6万根亚克力管和26万颗濒临灭绝的种子组成的“种子圣殿”等等。讨论还在继续,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在点滴的生活中……

其实,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幸福顺畅地“呼吸”。在此基础上,或许能追求这样的一种教学境界:从快乐教学到优质教学的飞跃!这种飞跃,将是我们前进中的美术课堂的生命之源。当然,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优质高效,同时要考虑到这堂课对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和特色,日积月累的感染学生,更好的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相信,i这也是从一个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一个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仲咭止,《让美术课从有效走向优质》《初中教学研究》,2009第8期

[2]《积极情绪影响任务转换的性别和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08年1月第24卷

[3]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 篇4

首先, 老师应该成为“群羊中的领头羊”, 而不应该让自己成为牧羊人。在上《乌鸦喝水》一课时, 课上了一半, 有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 一边说:“乌鸦真笨, 它衔了那么多小石子多费劲, 如果往瓶子里插上一根吸管, 不是很快就能喝上水了吗?”一边还拿着吸管从自己的喝水瓶中使劲地吸了一口水, 美滋滋地咽了下去, 说:“我这个办法怎么样?”整个课堂乱成一团, 这时我立即说:“这个小朋友真聪明/小朋友们, 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喝水?”自己动手试一试, 说给其他同学也听一听。学生便开动大脑, 发挥想象力, 想着不同的方法。想好后,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 争者抢着发言。有的说乌鸦用翅膀把瓶子抱起来, 倒着就可以喝到水;有的说把瓶口打碎就可以喝到水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许多不同的办法。这样一来, 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唱歌绘画是儿童喜欢的活动, 它能活跃气氛, 激活思维, 发展想象力。因此, 教师恰当地以图画再现情境, 以音乐渲染气氛, 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时, 我将语文课堂变成了欢歌笑语的音乐课堂, 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尽情的唱出来, 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唱这首歌, 也背会了这篇课文, 相比其他形式, 学生获得了更直接。更丰富的, 更生动的感受, 在教学<兰兰过桥>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们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 再要求他们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并绘画一座为来的桥, 孩子们大胆想象, 潜心设计。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设计出了“星月桥”“彩虹桥”收缩桥……。各种不同的未来的桥在孩子们奇异的想象力中创造了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开放课堂, 让学生动起来, 尤其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要更充分把握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猜谜语游戏”教学把说话训练放到了游戏当中, 让整个课堂变成游戏的海洋, 学生边玩边说, 这样, 学生的口语表达在玩乐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再如, “看图续讲故事——该怎么办”中, 为了让课堂活跃起来, 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 共同把故事表演叙述出来, 体验情节;然后, 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使全体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一起体验成功, 感受快乐。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5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乐的感受是最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在探究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例如,在教学“ 位置和方向”时我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下是我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玩过猫和老鼠的游戏吗?

生:没有(引起全班共鸣,学生特别兴奋)

师:现在我们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好吗?

生:好(很高兴)

师生齐讨论:

老鼠先向东走10m,再向北走10m,继续向东走20m,往南走10m,再往东走30m,往北走30m。向西走40m,最后再向南走30m,钻到地下。猫如何去捉他呢?

辨认方向是一个难题。从这个游戏中让学生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充分利用小孩喜欢的活动中学习,去认识,印象深刻,记得牢固,把这节课利用一个生动的猫捉老鼠的故事带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回家拿一张白纸构思一幅图边画边说,学生表现积极,从中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给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要给学生留有空间。

三、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教师必须关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做学生“老师化”的朋友。课堂之外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浓厚的师生情建立起来了,学生真正喜爱数学老师了,自然就喜欢上数学课了,这种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不可估量的。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35-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转变学习方式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要确定重点,求真务实,有的放矢。

1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1预习前给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1.2课堂中给时间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画,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1.3总结时给机会

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中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这样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2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2.1告诉学生合作交流学什么

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做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2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怎样做

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3.1探究自己的疑问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3.2探究伙伴的疑问

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究实践,形成互动机制,训练竞争意识,促进团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建立合作规范,培养合作技能,培养尊重他人意见的情感。

3.3探究教师与文体的疑问

教师与学生、文体对话,会有一些预设,即有针对性,对于重点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探究教师的预设中将更快更准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将思维引向纵深,培养了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为今后的探究实践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教给了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靈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在字音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如“消、削、抱、姑、苍”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它们的读音。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它的偏旁读出正确的字音,像“捎”,偏旁是“肖”,但它读“shǎo”,而不是“xiāo”,还有“讨”偏旁是“寸”,但它读“tǎo”,而不读“cùn”。但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在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灭”时,我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而在教学“思”时,有的学生则自己编起了歌谣: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来。

另外在字义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捎”和“梢”,虽然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当然与树木有关。于是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当然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美术 篇7

一、丰富绘画素材

传统的美术课堂中, 教师的教学内容就只有那么一点点, 而且规定得非常死板, 在美术课上, 教师只有三尺讲台和一根粉笔, 让学生绘画的材料也不丰富。比如, 有的教师让学生临摹自己的铅笔盒、橡皮擦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想象力和塑造能力无形中被扼杀了许多。教师在教美术课的时候, 应该让学生的绘画材料丰富起来,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给学生提供玩耍和学习的工具。

多一样的材料, 多一份兴趣。目前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基本是以油画棒画、水笔画、手工为主, 有一种现象, 引起我的注意和反思。例如,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让他们画花, 有许多学生束手无策或随意乱抹一通, 但是, 教师让他们画手指画、棉签画时, 学生都很乐于参与, 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手指画、棉签画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是否是新奇的、多样的材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呢?学生喜欢涂涂画画, 在玩中完成绘画作品对学生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于是, 我决定, 先从作画材料入手, 让学生对琳琅满目的绘画工具产生兴趣。比如, 在学完了一课之后, 针对课中的故事和内容, 发给学生相应的工具, 课里有小鸭子, 就发给他们黄色的布;课中有星星, 就发给他们亮晶晶的彩纸,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剪裁出美丽多彩的画, 然后再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学生的想象力各不相同, 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 如此一来, 就大大地丰富了课堂环境。又如, 在教学“画夜景”一课时, 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烟花, 但是不会画, 于是问我, 怎么画烟花?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烟火晚会的视频, 学生观看以后, 我提问:“同学们, 刚才你们看到的烟花像什么?”有的学生说:“烟花像一朵朵漂亮的花朵。”有的学生说:“烟花像一棵棵美丽的树。”有的学生说:“烟花像一架架威武的飞机。”接着, 我让学生把这些美丽的烟花画出来。此时, 学生有的利用水彩笔作画, 有的利用彩色线进行围拼, 有的利用颜色纸进行剪拼, 他们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烟火晚会图。

多问学生像什么?还可以添些什么?这个材料可以怎么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材料, 随形造型, 充分融入自己的意象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 充分体验创作材料, 体验创造的无限乐趣;使艺术表现丰富而多样, 也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想象, 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发挥, 让学生心灵手巧。

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有目的地玩

“玩”会让学生个性张扬, 会让他们放飞想象力。但是, 如果只是单纯的玩, 课堂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形,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 玩也要讲究内容, 要让学生玩出收获, 在玩耍中得到启迪, 得到思考, 让学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比如, 当让学生画美丽的大海的时候, 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海边, 更别提见海里那些生物了。所以在画画的时候, 我们要充分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从天空联想到大海, 从陆地上的生物想象到海里的生物。通过教师的描述,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轮船是什么样子的, 海鸥如何飞翔, 学生画完之后, 再比一比谁画的图片最漂亮, 谁的想象力最丰富。如此一来, 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让他们在玩耍中获得了知识, 可谓一举几得, 收益颇丰。

三、让学生玩的空间更开放

传统的美术课堂上, 教师威严有加, 让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但是, 对学生管得严了难免会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美术课堂上, 只要学生不违反课堂纪律, 我认为就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一来, 才能驱逐沉闷的情绪, 让学生都有玩耍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学生, 平时看着调皮, 其实这正是他们创造力丰富的表现, 让他们在玩耍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才能调动起他们全部的学习热情和活力。

有的教师也想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创造, 可是又担心他们把课堂弄乱, 遇到比较难维持纪律的课堂, 宁可跳过去也不让学生参与。殊不知, 那样会扼杀多少期盼的目光, 浇灭多少燃烧的希望。其实, 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 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管理, 他们会珍惜教师给予的这些机会, 让自己如饥似渴地吸纳一些美术课堂上的新理念和新知识。所以, 学生的自信都是教师培养出来的, 在小学美术课的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学生的舞台, 要时时刻刻以学生的思想为重, 教育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意义地玩, 能够玩得有所收获。这样, 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 在“玩”中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8

一、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善于积累素材, 活用身边的各种资源, 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充分感受体验。让学生的学习时时保持新鲜感、亲切感。例如,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 虚拟“喜羊羊的一天”这一新颖、独特的情境。学生新奇地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竟然出现在了课堂上, 立即兴奋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新知在快乐的情境中很快为学生所理解、接受、掌握了。教学情境极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在童话故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生常常沉醉于迷人的、动听的故事情节之中, 在他们稚嫩的心灵深处有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例如, 在教学“10的认识”时, 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 0-9这些数字娃娃出去郊游。9最大, 当上了队长, 他命令大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站好。他看见0最小, 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于是他走过去, 神气地对0说:“你呀, 没头没脸的, 和我比起来, 真是太小了!”0听了, 非常难过。这时, 聪明的数字娃娃1勇敢地站了出来, 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 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 比你还要大呢!”9听了非常吃惊。故事讲完, 我说:“同学们1说得对不对呢?”学生说:“1说得对, 1在左边, 0在右边就成了10, 10就比9大了。”我说:“你真聪明!说得好极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 (电脑显示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 我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我板书课题:10的认识。这样, 课的伊始, 利用了故事引入,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 又很自然地引出今天要学的新课:10的认识。

三、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 注意力集中不持久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游戏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乐学的习惯。例如, 在教学“确定位置”时, 我设计了一个“找座位”的游戏, 请学生根据教师发的座位卡片找座位。看哪些学生能正确、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兴趣高涨。不一会儿, 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感受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通过多种活动探索发现, 获得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 去享受发现的快乐。例如, 在教学“认识半时”时, 课件动画播放勤劳的小蜜蜂起床、发现蜜源、找小伙伴、采花蜜的四个钟面时刻的画面情景。之后, 我请学生帮助小蜜蜂写一篇日记, 并问:“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生动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帮小蜜蜂写日记的请求”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结。最后, 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 并且富有生活情趣。全班学生以快乐的心情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 快乐地实现了“认识半时”的教学目标。

五、在幽默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幽默本身就新鲜刺激、生动活泼, 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幽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 不妨来点幽默, 化难为易, 使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 像“1000-243=?”的问题, 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 饶有兴趣地学习, 教师运用幽默, 打比方说道:“今天, 数学王国来了一家人, 这家人十分有趣, 你瞧:‘0小个’是个穷光蛋, 减了不够, 向‘十叔叔’借钱。‘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 可是他乐于助人。于是就向‘百伯伯’借。‘百伯伯’也是个穷光蛋, 但很热情, 于是就向‘千爷爷’借。‘千爷爷’把仅有的1千钱, 借给了‘百伯伯’, ‘百伯伯’马上把它换成10个百, 拿出1个百借给‘十叔叔’, ‘十叔叔’又把它换成10个十, 自己留了9个, 拿出1个, 借给‘0小个’, ‘0小个’欢天喜地, 马上用借来的10减3……”借助幽默, 学生很容易就跨过难点, 学会退位减法的运算。这样一个抽象而有难度的问题, 通过教师比拟化的幽默点缀, 变得浅显、生动而有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物 篇9

一、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为了使学生乐学, 就要创设他们喜欢的教学情景,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要唤醒学生“沉睡的力量”, 他们就会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受此理论的熏陶, 我在讲授《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之前, 预先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任务: (1) 每人亲手制作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面具, 并分“海、陆、空”三类组队。 (2) 掌握该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模仿该类动物的行为习惯, 开一次动物Party。任务布置下去后, 学生们一片欢呼, 每一个人都积极去找报纸、蜡光纸等材料, 折剪、描画、涂颜色, 忙得不亦乐乎。我在检查中发现, 在整个准备过程中,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不再像以往课前预习那样恹恹欲睡了。他们认真地查阅资料了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精心装饰, 力争把自己所扮演的动物做得最好最漂亮。他们的面具中有鱼、有蛙、有蛇、有猪、有牛、有狗、有老虎、有白兔、还有蝴蝶、公鸡和老鹰等等, 做得栩栩如生。对每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都能讲出个一二三来。

二、台前退居幕后, 主演变为导演

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由台前退居幕后,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讲授的过程中, 我以学生召开Party的形式进行。Party在“兔子舞”音乐响起时开始: (1) 戴上动物面具。当学生们一个个把可爱的动物面具戴在头上, 互相招呼“你好, 牛伯伯!”“你好, 小燕子!”“虎大哥, 你好!”时, 我看到孩子们兴奋的眼神和按捺不住的喜悦, 充满了整个教室。 (2) 表演动物技艺。活动开始, 学生进行了精彩表演, 有鲤鱼打挺、有鹦鹉学舌、有孔雀开屏、有翩翩起舞的小蜜蜂、有“喔喔”叫的大公鸡、有辛勤耕耘的老黄牛、有横行霸道的螃蟹等……平时成绩落后、担心老师提问、总是躲避老师眼光的学生, 也落落大方地一起进行忘我表演, 声音逼真、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 把一幅“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生物课堂。 (3) 总结角色特点。主要分“海、陆、空”三组总结扮演角色共有的生活习性、生理结构特点及对人类的贡献。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我看到学生们的探究兴趣比平时高涨许多, 他们愉快地讨论着水、陆、空动物各自的形态特征, 并总结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很好完成老师设计的动物知识竞赛试卷, 在快乐的Party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4) 倾诉自己的心声。学生们说, 污水影响了鱼虾安家的环境, 农药的使用威胁着鸟儿们的生命, 人类的残忍扑杀伤透了小兔、小鹿的心, 环境的恶化导致猴儿、老虎无家可归……学生们倾诉中表演得痛心疾首、淋漓尽致, 将真心和爱心情之所至地表现出来, 激发了大家保护动物的欲望。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通过创设Party活动的愉悦氛围,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们在换回人类身份时, 不仅获取了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知识, 还领悟到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应该关心它们, 保护他们。

三、师生友好互评, 快乐掌握知识

积极的评价是快乐学习的催化剂。在整个授课过程中, 我注意控制课堂的节奏, 调动学生的激情, 补充给他们世界上最具有震撼力的营养品———赞美!在Party开始前, 我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对方面具的精巧手工、富有创意的设计, 彼此间心里乐滋滋的。当我再给以“哇, 你们太了不起了”的赞美时, 他们欢呼雀跃、激情洋溢, 就连以往害羞、胆怯的学生也充满“我行”的信心和勇气,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和同学们一起参与Party的各种活动。在Party活动过程中, 我不时表达出“同学们, 你们太棒了”的感慨, 学生们也不时相互提醒“笨笨熊, 动作再缓慢一点, 你就更可爱了”“白龙马, 脚再抬高一点, 才跑得快”“看, 鲤鱼打挺真精彩”“老师, 小娟演的百灵鸟声音真好听”, 这些快乐的激励声让舞台上的学生更自信, 才艺表演得更形象、生动。未获得表演机会的学生, 都争先恐后地献上了自己的绝活, 教室里不时传来他们开怀的笑声。在讨论总结阶段, 我让学生合作探究, 当他们达成一定的共识之后, 我及时站出来肯定他们的智慧和成绩, 因势利导, 积极引领, 帮助他们完善对知识的理解, 让他们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 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自信。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10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心理产生某种需要时,就会对该事物予以注意,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稳定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对学习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有鉴于此,在每学期的开始,我都给学生上一次绪言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好数学,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介绍数学的基础学地位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该学期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这些,我采用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买彩票这一事件,可向学生提出花两元钱买一注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大?应该如何来求?化学上所讲溶液pH值是如何求出来的?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头,激起水纹的运动规律怎么来描述?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惊奇始。”而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

二、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比较接近的数学概念,可通过具体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去感知认识他们的区别,进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易理解并增添许多情趣。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有三户人家,先要在他们房屋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都相等,此井该挖在何处?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既贴近生活,又使课堂的趣味性大增。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讲圆,学生很自然地联想:此井应挖在过三点的圆的圆心处。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我的设疑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也导入了课题。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开始画图、思考、讨论了。经过艰苦的劳动得到了正确的结果。通过艰辛的思维,学生在更深层上促进了思维意识,养成了思维习惯。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数学课的趣味性

1. 精选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

古今中外有许多小故事、趣闻或佚事,与数学过程中的许多内容有关,如果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讲述,往往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无理数”时,可通过介绍“第一次数学危机”等数学史知识引入问题的提出,进而引入对“无理数”一节的讲授,这样既能增添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的培养。

2. 通过新颖有趣的试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中许多内容虽然道理很深奥,不易理解,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这些内容的讲述可安排一些试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乘方时留给学生一道课外数学思考题:“一张纸按同一方向对折,对折次数能否超过7次?”当时,一个调皮的学生随即问了一句:“这个怎么折啊?”一个极限的数学问题立即就演变成为一件棘手的课堂突发事件,怎么办?于是我因势利导,请全班同学马上动手做折纸实验:用练习本大小的纸你最多能对折多少次?

课内折纸实验结果显示:按同一方向对折,练习本的纸最多能折6次,超过6次的学生是按不同方向对折得到的。我趁机提问:

问题:一般情况下,按同一方向对折,为什么无法把一张纸对折超过7次?

将其布置为学生需要长期思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课后进行解决。

实验结果:一些学生用纸反复对折,合作讨论后发现: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而宽度则减少一半,在纸的宽度不及其厚度的2倍时,就无法再将它对折了。

一张纸对折了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1/128,这样就接近了可以对折的极限。

对于上述数学例子,我将它变成很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使学生通过学数学而变得聪明起来。

3. 运用教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对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事先设计、制造出几何体模型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识图,并进行启发引导,培养立体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学生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这样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题规律,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4. 通过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应试教育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事情,有兴趣的要做,没兴趣的也要做,教学过程就像是往箩筐里放萝卜,放进去就行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要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胃口的教学模式。

(1)实施趣味教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运用”、“摩玩”它时,便会发生许多的情趣来,由严肃变为活泼、幽默的,变为亲切、有味的。讲概率时,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父亲,让自己不太灵活的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之前反复叮嘱要试一试是不是好用。结果他的儿子一根一根划,等回家时,已全部划完,其父亲哭笑不得。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同时理解了其中的数学知识。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感觉到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抽象的,而是生活中需要的;生活中的乐趣,也反映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如果善于点缀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乐趣。

(2)加强师生互动。在学分式的运算时,我先写了一个代数式:, 接着说:只要学生所选未知数的值不是0、2、-2这三个数;老师一定能很快算出它的结果。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倒老师,结果当然是考不倒。于是我就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式的运算。”这样精彩的情景,既吸引了学生,又与新知识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思考问题和理解掌握数学,这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更加有趣。学生的好胜心强,如果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会产生极强的催化作用。为此,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具体作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通过对教材中某一章节的自学,分析、归纳和总结出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也可对某一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并列出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之后,同学们互相指出这些观点和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最后,老师加以总结讲评,借助学生的好胜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1. 举办数学知识讲座。

为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结合教学内容经常举办各种数学知识讲座。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重要命题和定理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一些著名的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良好素材。

2. 举办数学知识智力竞赛。

经常举办一些数学知识智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既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了解一些数学史话。这样,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开设“数学爱好者”学习小组,就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每学期都有很多新同学要求参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收集材料并组织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实施快乐教学后,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了,这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然,也与教师努力钻研快乐教学的艺术有关系。只要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深入实施快乐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素养。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参考文献

[1]钟文丽.浅谈“快乐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 2009, (8) .

[2]盛怀甲.试论数学课的快乐教学[J].教育革新, 2008, (11) .

如何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美术 篇11

一、丰富绘画素材

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规定得非常死板,在美术课上,教师只有三尺讲台和一根粉笔,让学生绘画的材料也不丰富。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临摹自己的铅笔盒、橡皮擦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和塑造能力无形中被扼杀了许多。教师在教美术课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的绘画材料丰富起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给学生提供玩耍和学习的工具。

多一样的材料,多一份兴趣。目前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基本是以油画棒画、水笔画、手工为主,有一种现象,引起我的注意和反思。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让他们画花,有许多学生束手无策或随意乱抹一通,但是,教师让他们画手指画、棉签画时,学生都很乐于参与,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手指画、棉签画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是否是新奇的、多样的材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呢?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在玩中完成绘画作品对学生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于是,我决定,先从作画材料入手,让学生对琳琅满目的绘画工具产生兴趣。比如,在学完了一课之后,针对课中的故事和内容,发给学生相应的工具,课里有小鸭子,就发给他们黄色的布;课中有星星,就发给他们亮晶晶的彩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剪裁出美丽多彩的画,然后再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学生的想象力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如此一来,就大大地丰富了课堂环境。又如,在教学“画夜景”一课时,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烟花,但是不会画,于是问我,怎么画烟花?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烟火晚会的视频,学生观看以后,我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烟花像什么?”有的学生说:“烟花像一朵朵漂亮的花朵。”有的学生说:“烟花像一棵棵美丽的树。”有的学生说:“烟花像一架架威武的飞机。”接着,我让学生把这些美丽的烟花画出来。此时,学生有的利用水彩笔作画,有的利用彩色线进行围拼,有的利用颜色纸进行剪拼,他们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烟火晚会图。

多问学生像什么?还可以添些什么?这个材料可以怎么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材料,随形造型,充分融入自己的意象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验创作材料,体验创造的无限乐趣;使艺术表现丰富而多样,也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想象,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发挥,让学生心灵手巧。

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有目的地玩

“玩”会让学生个性张扬,会让他们放飞想象力。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玩,课堂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玩也要讲究内容,要让学生玩出收获,在玩耍中得到启迪,得到思考,让学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当让学生画美丽的大海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海边,更别提见海里那些生物了。所以在画画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天空联想到大海,从陆地上的生物想象到海里的生物。通过教师的描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轮船是什么样子的,海鸥如何飞翔,学生画完之后,再比一比谁画的图片最漂亮,谁的想象力最丰富。如此一来,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让他们在玩耍中获得了知识,可谓一举几得,收益颇丰。

三、让学生玩的空间更开放

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威严有加,让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但是,对学生管得严了难免会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美术课堂上,只要学生不违反课堂纪律,我认为就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才能驱逐沉闷的情绪,让学生都有玩耍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学生,平时看着调皮,其实这正是他们创造力丰富的表现,让他们在玩耍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调动起他们全部的学习热情和活力。

有的教师也想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创造,可是又担心他们把课堂弄乱,遇到比较难维持纪律的课堂,宁可跳过去也不让学生参与。殊不知,那样会扼杀多少期盼的目光,浇灭多少燃烧的希望。其实,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管理,他们会珍惜教师给予的这些机会,让自己如饥似渴地吸纳一些美术课堂上的新理念和新知识。所以,学生的自信都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在小学美术课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学生的舞台,要时时刻刻以学生的思想为重,教育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意义地玩,能够玩得有所收获。这样,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玩”中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注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美术课也同样不例外,如果能注意调动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就不难把学生引入到研究美术、热爱美术的道路上来。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的特点,教师要让小学生在玩耍中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和美术感觉,在玩中发挥自己,发展自己,让美术课堂因为有了生机和活力而美丽四射,成为学生热爱的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篇12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普通中学, 学生普遍厌学, 上课睡觉的情况时有发生,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现状, 我校在初中部推行了“快乐学习教学法”,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成立了“初中快乐学习课题研究小组”, 研究课题《初中快乐学习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成功申报了广西C类课题。本人作为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和语文科的主要研究人, 经过两年多的“快乐学习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收集了第一手素材, 积累了快乐教学法的丰富经验,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 所教班别的语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本人也连续几年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现将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快乐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分享如下:

一、发放“快乐学习卡”, 以卡为乐

初中生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 好动贪玩, 好奇心强, 特别是现代初中生, 便捷社会助长了他们的惰性, 但他们自信心强, 好表现, 有好胜心, 事事不服输。针对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我们研究小组设计了“快乐学习卡”, 用“卡”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育心理学来说, 就是激发人的动机, 诱发人的行为, 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每个老师每节课有五张“快乐学习卡”, 用来发给要奖励、表扬的学生。可以发给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有创新见解的、认真预习的、作业完成好的、成绩进步的、课堂纪律表现好的……一切老师要肯定的行为都可以发卡鼓励。学生的“快乐学习卡”每15张普通卡可兑换一张银卡, 3张银卡可兑换成一张金卡, 这些学习卡可在期末举办的“快乐学习卡”拍卖会上兑换你所需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甚至你喜欢的零食、玩具。“快乐学习卡”在课堂上当堂发放,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 踊跃回答问题, 没有学生睡觉了, 自觉预习的多了, 甚至后进学生也积极做作业了, 学生整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学生课余经常比谁的学习卡多, 领到学习卡的自豪感和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在感受到了用自己学习所得到的卡兑换到自己心仪东西的喜悦。还有的学生用卡兑换一双手套给妈妈, 妈妈幸福得热泪盈眶……小小一张卡所取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我们也注意用“快乐学习卡”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快乐学习卡”上有京剧脸谱、国画欣赏、十二生肖、名人名言、古诗警句等, 甚至举行“我学习, 我快乐”美言征集活动, 把获奖美言印在“快乐学习卡”上, 既增进学生知识, 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 又促进学生的快乐参与。

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以动为乐

快乐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不仅敢想, 更要敢说、敢做, 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自主合作、探究、互相讨论的学习状态。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 可以在黑板上写, 可以站上讲台讲, 也可以小组表演,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组织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他们就能快快乐乐地学习, 生动活泼地发展。以下三种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1. 课前三分钟的展示活动。

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 轮流让学生展示真我风采, 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展示内容可由老师提前规定, 主要是对新课文的预习展示, 可采用讲故事、表演、评论等方式。或是对热点问题的评论, 或是诗词的背诵等。精彩表现者可获学习卡奖励。这个活动让学生人人踊跃参与, 个个精彩展示, 营造了良好的课前氛围。

2.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把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 每四桌为一组, 以方便进行学习讨论。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 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 自主学习,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如在教学文言文时, 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首先, 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 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 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 针对文段进行质疑, 小组长做好记录。其次,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 给同学们讲解关键字词和句子。最后, 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达成共识。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 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 因此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使他们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3. 采用多媒体技术, 结合各种教学手段, 让课堂动起来。

多媒体把视听有机结合到一起, 声情并茂, 能够让静止的内容生动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外, 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 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易懂性,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 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 结合游戏、绘画、唱歌、表演、辩论、讲故事等形式, 让课堂生动有趣。如《沁园春·雪》课件制作, 让没有见过飞雪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雄伟景象, 看到万里长城的雄伟气势, 伟人毛泽东登高远眺的高大形象, 更加直观, 令人动情。“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这些诗句对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不一定能够理解, 但直观的图片、影像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诗句的妙处。例如教小说、戏剧类文章, 可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等形式, 让冗长的文字变成一堂有特色的“活动表演”课, 效果甚佳。教说明文《故宫博物院》, 我让学生画出游览路线图, 让学生扮演导游带领同学们游故宫, 再配以真实生动的故宫画面、图片, 有学生说比他现场游故宫记忆更深刻。

三、创设教学情境, 以情为乐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作品是以情动人的。但长期以来,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一言以蔽之,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美, 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 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它可以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 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使他们触景生情, 以情悟理, 得到情感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一般是通过图画、相片、音乐、文学语言、电化教具等教学手段, 模拟和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 得到情感的体验。例如教《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以一首《歌唱祖国》配以一幅幅祖国成就图片, 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

四、引进竞争机制, 以竞为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针对学生易产生惰性但好强上进的特点, 在教学中也引进竞争机制, 让学生战胜自己的惰性, 通过和同学竞争,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通过竞争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做法一是让学生和自己竞争。我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 学生成绩提高了, 纪律的改进或者书写认真了, 敢回答问题了, 我都用语言和学习卡进行奖励, 让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二是和对手竞争。我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找一个语文水平相当的同学作竞争对手, 张贴“学习擂台红旗榜”, 让对手比一个月中谁的成绩进步了, 谁的学生卡多, 谁的作文、默写好, 谁的问题有创意等, 每次赢的同学获一面红旗, 比一比谁的红旗多, 谁输的要满足对方的一个的要求 (不能是过分要求, 要力所能及的) 。这个带有小惩罚性质的竞争符合学生心理, 学生乐于接受。为了促进学生进步, 一个月后可以更换竞争对手。学生暗自较劲, 不知不觉中慢慢进步了, 学生从中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三是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合作探究时, 各小组各抒己见, 在辩论竞争中增长知识, 增进友谊。特别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 采用学习小组竞争的形式, 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 气氛更热烈, 合作更愉快!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快乐学习教学法, 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以快乐学习卡为媒介, 旨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在快乐中体验情感, 在快乐中合作竞争, 在快乐中进步,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享受到学习的更多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C].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 1999.

[2]苏莹.以美促学以美育人[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2010.

上一篇:语文学习分析下一篇:新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