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2024-05-31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精选11篇)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具有挑战性才能诱发学生的好胜心.因此,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就像一把打开智慧的金钥匙,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都来自于“兴趣”,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导入部分精心设计悬念题,既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名同学:“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老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荷同学已经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同学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

二、积极引导,激发探究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例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用幻灯片出示一组题目,要求抢答比赛,对于前面几组能整除、便于口算的题目,学生纷纷抢答.当学生还沉浸在心理满足时,我突然出示了一道题“1800÷25”时,学生哑然,原来一直举得高高的手慢慢地放下来,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这道题是不是出错了?”我趁学生疑难困惑之际提出“1800÷25”的商是72,接着我还继续举例:如“16000÷125=128”“4400÷25=176”等等都可以直接口算得数,学生们惊讶极了,要求道:“老师你快教教我们啊!”像这样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融教学课题于巧妙的问题情境中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实践操作,体验乐趣

动手操作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应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周围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圆面积”时,我觉得如果按照教材步骤推导圆面积公式,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有的可能会不服,明明拼一个近似长方形,怎么能按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呢?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果然不一样.课前我让学生分组把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按学生操作能力分组).学生在拼成长方形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发现: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总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这样教学同时也渗透了极限思想,达到了“情理相通”的极限效果.

四、学用结合,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生活创造了数学,数学又推动了生活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增设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如学习长度单位“厘米与米”后,教师指导学生量一量家里桌子的长、宽、高,客厅或房间的长、宽等,遇到困难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家长帮忙解决.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有关知识后,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星期天与家长一起购物,要求先计划购买什么商品及购买的数量,估一估要花多少钱,购买时做好记录,购完后回家算一算实际花了多少钱,与原来的估计相差多少,这样把数学与解决生活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如教学完《认钟表》这一课,我让学生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这样的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又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们在设计方案的活动中,注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了安排,投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争论,等等,真正让学生“活”起来了.学生们在交流中流露出那种个性化的想法与表达,展现了可贵的童真与童趣.学生们也因为自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了对数学的亲切感,更加热爱数学这门学科.

五、激励评价,保障成功

成功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会给学生以后的质疑注入强大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每一次质疑的机会,细心诱导,促其成功.同时也要注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进行质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当学生出现质疑的萌芽时,教师要精心呵护、积极培植.当然,学生的知识经验少,质疑时可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是提出的问题让人不可思议,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给予积极引导,并帮助其转换角度,另辟路径,同时还应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和肯定.对于有价值的质疑,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以激励他们进一步进行质疑的欲望,为使学生“敢问”搭建桥梁.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的能动作用,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才能实行整体优化,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篇2

一、课首激趣导入,让学生快乐投入学习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激发兴趣是快乐学英语的前提。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其怀着快乐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英语歌曲,恰当地导入新授内容。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唱歌,尤其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歌曲基本都是节奏明快、活泼的,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所以在课前用英语歌曲导入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小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句型的教学,把句子放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使学生真正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句型,轻松掌握这些句型,并会运用进行交际。

3.上课伊始做动作或做游戏热身激趣。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的教学也要适应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在上课开始就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或做动作猜内容,或组织一些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游戏,学生会非常乐于参与,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跃起来,对游戏或活动充满了兴趣,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能经常变换活动形式效果会更好。如听指令做动作,我们可以偶尔让其做做相反动作,如Touch your nose,但学生不要摸鼻子而是摸其他部位。如复习run,walk,sit,stand等词时,教师可以快速说出这些动词,学生听到便做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这个游戏同样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

4.简笔画猜谜语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此方法较适用于单词教学。如教学“pig”这个单词时,可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圈,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一定猜得五花八门,接着在上面画两个三角形的耳朵,学生会猜猪或猫,接着画上两只眼睛,学生仍然猜不准究竟是猪还有猫,甚至还会产生争论,最后画上一个长鼻子,学生恍然大悟,释然大笑。其实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教学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意学生最后是否猜对,而是让学生在整个猜谜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积极主动参与,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学生对“pig”这个词语的学习和记忆,比直接由教师告诉或呈现给学生,效率要明显提高,尤其是持续

记忆的效果会更好,甚至许多年后他们还会记得是怎么学会“pig”这个单词的。

5.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谈话引入。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乐于谈论,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也会从内心感到快乐。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关食物的单词时,要学习汉堡包、热狗、炸薯条、鸡肉、果汁等词语,许多学生去过快餐店,他们对这些东西既熟悉又喜欢,可以让他们自己交流,自然激起他们的兴趣,那么对于这些词语的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谈话法还可以用于如介绍朋友、家庭、季节、旅游、天气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导入,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适时采用此法。

二、课中建立任务,让学生保持快乐情绪

如果说课首的激趣导入为教学拉开了良好的序幕,那么课中的学习才是重头戏。新课标提出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与同伴交流或合作完成此项任务,会感受到成功和喜悦,这与课首的快乐投入学习相比,更发自内心,“悦由心生”。如学习My friend介绍我的朋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带自己好朋友的照片或画像,在学习了一些描写人的外貌和性格爱好的词组或句型后,让学生把朋友的照片展示给大家,并用英语介绍这位朋友,或讲一讲自己和朋友们的小故事,把与朋友间的友谊与大家分享,学生会觉得很快乐,乐于去做这件事,也自然地训练了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学生讲得很好,也会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与赞赏。再有,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如记者、导游、调查员等,然后给学生一份表格,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完成这份表格,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地投入这项工作中,通过与别人交谈,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自己喜爱的各种角色去操练句型,练习会话。

三、课尾积极评价,让学生的快乐升级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可以采用如

“good ”“great”“super”等词语,甚至教师一个赞许的手势,都会使学生感到很快乐。教师应不吝表扬,但也不能无原则地滥用,要对学生一节课的表现和学习状况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更细化,听说单词、会话能力、阅读水平、语音准确度等,这种评价还应设有小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英语 篇3

【关键词】快乐学习 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快乐的学习,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英语呢?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要抓住教材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课堂活动,选择恰当的教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时要注意:1.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难度;2.演练时要从简单的先开始,然后慢慢加深难度;3.语言表达设法在情境中进行,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起生生互动,开始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巡视并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攻克重难点。当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文时,即可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展示,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中 “小猴子找妈妈”的故事内容较简单,所以在对话表演中,基础差的学生就能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配上动作,变换音量、音调,将对话内容表现得栩栩如生;基础好的同学还可以适当的创新,并对故事进行引申。待课文内容完全熟悉后,学生们就能自编自导自演,添加内容,配上音乐,编排成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全班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就能在心理上产生成就感,而这样的成就感又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利用学生学习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多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发挥出他们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对他们的理解进行指导,告诉他们这些理解的一些偏颇,并对他们理解的正确之处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就既能让学生们很好的理解课文,还能增加学生们对于学习英语的自信,在自信中快乐的学到知识。

二、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亲近,并相信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导,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老师的爱而非常主动的去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教师用理解、关心和爱护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定会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教学中,主动要求进步,富有上进心,如果是这样,那学生难道还会学不好吗?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会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堂还不太熟悉,而第一节英语课正好是学习用英语来介绍自己,我用头饰扮演了一个同学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喜洋洋,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握手打招呼“Hello,I am Xiyangyang ”。学生顿时觉得亲切了起来,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于是第一堂课进行得很顺利,很愉快,学生们对我的印象也十分的好。当面对一些胆小的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时,我便会轻轻地走过去,握握他的手或是摸摸他的小脑袋,并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他,对他说:“Dont be shy,you can do it!”有了老师的鼓励,胆小的学生也敢发言了,慢慢的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对待英语变得不再胆小了。

三、创设情景,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

由于中学生缺乏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知识面,我在教句子时尽可能用直观、新颖、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在教“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这三句问候语时,我画了几张图片:1.早上去上学,2.下午打篮球,3.晚上做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图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都很感兴趣,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仿佛学生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又如在教单词“eat,drink”时,我先做示范,“eat”就动嘴巴,“drink”就做喝水的动作。边读边做,重复几次,这样学生就能既快又准确地区分这两个词,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可见教师在使用情景,直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要充满信任,多多关爱和鼓励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牢记对待学生要以“爱”为首,教师只有耐心细致的去爱护学生,他们才会认真的去享受你的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例如我班上有位女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性格又内向,上英语课从不发言,所以每次考试英语成绩都不理想,班上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她,认为她是班上最笨的学生,她自己也很自卑。当我得知这种情况后,我就常常在英语课上给她提供发言的机会,并且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她,鼓励她大胆地说英语,如果她有说得不对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Never mind! Keep trying! You can do it!”等鼓励性的语句来树立她的自信心。渐渐地,在英语课堂上她不紧张了,也能正确读出老师所教的单词、句子等,有时她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结果她进步很大,英语成绩很快就提高上去了。

可见,教师只有把爱、信任给予学生,寓于教学中,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才会喜欢上你的课。

五、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准,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而应建立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批评往往是一种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学生一旦受到了批评,就会很被动的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甚至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俗话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如:在英语课上我叫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我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I believe you.”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也发扬了同学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英语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爱上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快乐享受学习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晓东.英语趣味教学.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篇4

如何适应数学新课标之要求?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愉快地学数学呢?这些是给我们这些一线的数学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思考、新的探究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去研讨“能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数学学习” (3) 的责任性课题;更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 的探索性课题。

一、合理使用教材,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不让学生自主地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不让学生自主地体会知识发现的乐趣和成就感。而现在的人教版、华师版、苏科版等版本的新教材多以新颖的、贴近现实的、生活趣味浓厚的素材去吸引学生, 而且有的教材的教学内容特意设计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现状、感受事情发生的经过, 特别地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充分地给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间, 让学生轻松地体会生活、研究思索、收获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科版) 中每章节学习结束时设计有“数学活动”, 让学生到“数学实验室”里“做”数学。有时可以师生协作交流, 有时可以生生合作讨论研究, 有时可以个人独立自主钻研, 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在发现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究, 在探究中收获。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科版) 《数学》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 中的《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就让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搜索、收集、制作, 探究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平移产生出的图案之美、物体之美、数学之美, 感悟数学学习的奇妙。这也提醒我们, 应对数学教材进行合理的认识、细致的体会、仔细的推敲、深切的解读、认真的选择和发挥, 体会推敲教材中的新意, 认真解读教材的构思, 切实地去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发现与探索, 督促学生对生活进行感悟与探究, 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数学。

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王金战说:“30年来, 我一直在教数学、教初中、教高中、教竞赛, 越教越觉得数学好玩、好学, 越教越觉得数学很美、很酷。我常常被数学的波澜之势、高瞻远瞩之能、对称和谐之美、茅塞顿开之境所陶醉。”他有个愿望就是“从数学全局入手,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数学讲得浅显易懂, 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把数学讲得异常精彩,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数学讲得生动有趣。” (5) 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 积极地备好课, 细致地研究学生, 有效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发现中、从现实生活中轻松地学习数学。

二、营造宽松氛围, 使学生舒心地研究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质疑和争辩在数学教学中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猎奇是学生的天性, 提出或营造使学生产生猜疑、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氛围, 能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感观需要、思维所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如能常运用生活中的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数学常识, 设计出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营造出宽松、融洽、和谐、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 可以使学生自由地想, 自由地表现, 自由地发挥, 以及积极地参与、认真地思索、惊喜地发觉, 努力地奋进。扬州竹西中学夏敏老师提倡的“把数学课堂引向户外”, 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值得我们去学习、效仿和发扬。夏敏老师说:“体育课上我们学生玩得满头大汗, 此时他们的笑容多么灿烂啊!……那我们的数学课堂呢?能否也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动心?让我们一起到户外吧!在享受美丽阳光的同时, 也享受数学的快乐。”于是她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呈现的实际数学问题, 精心设计、细致安排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 创设了诸如“寻宝问题”“魔术绳子”“统计某地某时段的车流量, 给交通部门一个合理建议”“针对校园卫生情况, 估计垃圾箱的位置和适宜的个数, 给校总务处一个建议”等户外数学学习活动。 (6) 这样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主动研究的氛围, 也就激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起来, 使学生真正地自主参与、自主创新, 心甘情愿地、愉快地学数学。

三、更新教学方式, 令学生愉快地探索数学。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课堂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价值。 (7)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出发, 改进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方式, 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让他们愉快地学数学。

比如探究式学习就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 它是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性课题,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搜集与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而解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另外, 新课改中有许多内容是按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 教师在传授这些内容时, 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 更应侧重于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产生与获得的过程, 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变为全身心投入式的自我探求。比如南通市数学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构建的“自学、议论、引导”课堂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 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 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动合作的学习……这些都告诫我们, 数学教师应认真向从教五十多年的李庾南等辛勤劳作、敢为人先的老师学习, 精心细致地去欣赏、借鉴、学习、创设、感悟、更新的数学教学方式, 效之其样、习之其形、窥之其想、想之其意, 创出新意。让学生欢快愉悦地投入数学探索之中来。同时也提醒我们切不能做学生学习的“保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学生渴望“自由”, 渴望“探索”。“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受学生欢迎, 而自主式的学习恰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 不给学生探索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总怕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 使课堂气氛沉闷。但有时教师也应注重“合作”互助的教育, 比如自主研讨问题时, 我们发现往往是“优等生”的天下, 他们能很快解决问题, 而“学困生”只能“旁听”, 或成为自主探索中的“旁观者”, 最终班级数学学习仍会出现两极分化。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要给所有的不同学生“预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后, 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用量一量、测一测、折一折等方法研究一下圆的半径与直径有哪些有趣的特点。可以自我思索, 也可以与他人交流。如有困难, 可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 也可以打开桌上老师给你的信封, 里面有锦囊妙计。这一设计使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愉快地探索要学的数学知识。

四、强化实验操作, 让学生快乐地感悟数学。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思考, 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 要用心去体会, 有时更需要用手去操作, 去实践, 去体验。在“数学实验室”里“做”数学就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 在实验活动中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联想、操作、发现、体验、思索, 进而让学生掌握要探究的知识及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快乐地感悟数学。

实验操作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或与学生一起动手实验而巧妙引入新知的导入方法。 (8) 它的特点在于加强教与学的直观性和感观性。实验操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的方法, 而且是学生直接理解书本知识的手段, 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来源。教师可通过教具展示、动手操作或者多媒体播放演示, 让学生观看、观察、体会、思索,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工具去进行独立或小组合作实验, 亲身感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愿地求知、探寻、发现。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我叫学生每人事先准备好三根小木棒, 让学生自主或与同学一起合作组装三角形, 然后提问:1.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木棒都能组装成三角形?2.是不是必须三根小木棒一样长短呢?3.量一量、猜一猜、论一论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应有什么限制吗?

美国《2061计划》中有一段非常有启发意义的话:数学也像科学和技术一样, 在历史上从普通的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遇到产生这种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学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用以培养、促进这种发展。 (9)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是必要的, 这样能使科学精神在学生的心灵里扎根。

德国科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 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10)

新理念、新课程、新课改都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数学课堂上扎根、发芽、成长起来。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深刻思考, 仔细斟酌, 让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断深入下去, 真正地给学生插上“自由畅想空间”的翅膀, 使他们在广阔的数学天地间自由地、快乐地翱翔。

摘要:要让学生快乐地学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合理使用教材,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营造宽松氛围, 使学生舒心地研究数学;更新教学方式, 令学生欢快地探索数学;强化实验操作, 让学生喜悦地感悟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材,教学氛围,教学方法,实验操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

[2]王嗣鑫等编著.我学数学我呐喊[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9.

[3]季素月主编.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4]彭钢, 蔡守龙主编.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2.

[5]张伟平主编.新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读 (中学卷)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6.

[6]走进课堂——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7]葛帆编著.数学的故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7.1.

怎样才能快乐地学数学 篇5

做有趣的事情、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情,做起来就会觉得快乐;做枯燥乏味的事、不得不做而又不想做的事,做起来就会觉得痛苦.但这有趣或枯燥又因人因时而异,饮酒、下棋、踢球、学习数学都是这样.

学习数学的乐趣类似于下棋,是思考之乐,是挑战之乐.实际上,数学能给我们更多.

比如震撼感.随着对数学理解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蕴藏着如此奇妙的规律.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当他在中学几何中学到“三角形的三条高线必交于一点”时,感觉很震撼,他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更多这样的“奥秘”还没被人发现,这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坚定了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

比如力量感.曾经有很多几乎无法下手的难题,在掌握了一种思考方法后,每向前一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时,人会忽然意识到自身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增长往往是在几个小时、一天之内就能获得的.曾被四则应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人,一旦学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力量.莱布尼茨谈到微积分方法时说,过去许多饱学之士百思不解的问题,一个掌握了这种方法的普通人就能轻易解决,这就是数学的力量.

比如解放感.一开始学数学,会感到被很多“清规戒律”所束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它们被一个个打破.一开始只能5减3,到后来3也可以减5了;一开始只有数才可以相加,后来字母也可以相加,符号也可以相加……学习越深入就越有这种自由解放的感受.

还有科学之美,包括图形的美、规律的美与和谐的美.“火是怎样被发现的?”有人说是取暖的需要,有人说是为了开荒,有人却说是因为原始人被火焰的跳动所吸引,决定将火种延续下去.这当然只是传说,但是学数学的人的确会为数学魂牵梦绕.有位哲学家说,数学就是在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探寻美丽的规律.一个直角三角形一目了然,似乎很清楚明了,可是经过探索,人们发现里面隐藏着勾股定理.数学家不但能发现这些有趣且有用的奥秘,而且能够论证,能够让你毫不怀疑地相信.而这些由前辈在千百年间千辛万苦开掘得来的珍宝,我们常常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就能学到手,就能轻松欣赏,不亦乐乎?好的教材、好的读物、好的老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的美妙,引导学生体验震撼感、力量感、解放感和科学之美.

欧几里得在教授几何的时候,有个学生问:“学几何能得到什么好处?”欧几里得立刻吩咐仆人拿几个小钱打发他走.因为欧几里得认为,学习几何是为了提高心智,让人更接近真理,而不是获得实利.如果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学,那么学习的趣味自然会大大降低,学习中就有被迫的感觉,就会痛苦.

现在大家都说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主张课本内容简单,主张几何少一些推理,主张取消奥数培训班.其实,这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学生不怕学得多,怕的是考得多.如果只是把课本编得简单一些,但考试仍然很难,那么学生就不会真正“减负”.我主张“多学少考”:课本不妨略深一点,因为如果学得深度不够,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趣味;而考试简单一些,孩子们才能轻松地寻找数学的乐趣.

为什么现在考试不能简单呢?为什么有家长逼孩子上奥数班呢?根源是升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为什么升学考试的竞争激烈呢?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太均衡,大家都想上好的学校,我们的考试总是想把少数高分学生区分出来,让一些好学校把高分学生一网打尽.这就有了问题:所谓好学校,究竟是学生入学时自身水平高呢,还是学校教学质量高呢?如果考题容易一些,基本上就是教材上的习题,学生负担自然轻了.这时就会出现大批考满分的考生,就有利于学生分布的均衡,对于提高后进学校的水平,对于锻炼名校教师的能力都是好事.再说,高分尖子学生集中在一起未必有利于成才,一把豆子撒开在田里会长成一棵一棵豆苗,放在一个碗里,即使有水有肥,也不过一碗豆芽.不从深层次考虑,课本简单了,老师会给补习,学校的奥数班被取消了,社会上会有人来辅导,有需求就会有供应者.

此外,在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对几何的学习,而不应像现在这样轻几何而重数学运算.美国是在数学教育方面花力气最大的国家,但是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数学教育收效不大.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教材中将几何砍掉太多了.图形不是枯燥的,是容易理解的.一开始学数学,孩子们可能还不能理解数学的很多妙处,因此应该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吸引他们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引导孩子用代数、运算的方式直至微积分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同样,教师对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最糟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个公式后做几十个类似的题目.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工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教学生算,更要教学生想.奥数总是让选手在4.5小时里做3道题,就是提倡深入思考,所以有些选手后来成了出色的数学家.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篇6

一、设计角色游戏

幼儿虽小, 但是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 他们也非常喜爱模仿与表演。角色游戏正是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 引导幼儿来扮演相应的角色, 在生动的表演中来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不仅可以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也可以丰富幼儿的体验, 提高幼儿对抽象知识的形象理解;同时还可以充分展现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更能突出幼儿的个性。

如“超市购物”这一角色表演活动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可以将幼儿带入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中, 通过售货员的理货来深化幼儿对于“分类”这一重要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双方的买卖来让幼儿认识人民币, 巩固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进行加减计算。这样在生动而形象的表演中, 既可以让幼儿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帮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点, 同时又可以幼儿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进而爱上数学学习。

二、开展竞技游戏

幼儿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与好胜心, 这正是推动幼儿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来设计竞技类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角逐的乐趣,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一是小组竞赛: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也可以让幼儿来自由结组, 以小组为单位, 在小组间展开激烈的竞技比赛。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意识到要想取得小组的成功, 只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 而是需要小组成员团结一致, 从而让幼儿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团结意识, 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二是个人竞赛:在幼儿个体之间所展开的比赛。不管哪种形式的比赛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 可以在幼儿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计算比赛, 由教师来出示写有计算题目的练习册, 然后让幼儿来展开比赛, 看哪个小朋友计算得又快又准确。

三、设计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更加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 能够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与灵活性。如长与短的学习, 教师就可以开展智力游戏, 以期通过游戏来深化幼儿的理解。事先为幼儿准备长短不一的多根小木棍, 然后让幼儿来将这些小木棍分成长的与短的两组。游戏后的结果并不相同, 幼儿都感到很意外, 都觉得自己分得对。此时教师再对幼儿加以引导, 让每个幼儿都来思考, 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的, 进而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长与短是相对的。

四、设计操作游戏

幼儿活泼好动, 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正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优势所在。要知道, 即使再简单的数学知识点, 也不是数学家主观想象出来的, 而是要亲自动手操作, 在动脑思考之后所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能忽视幼儿的动手操作, 要来设计更多操作类型的游戏活动, 解放幼儿的双手与大脑, 让孩子们手脑并用, 在积极的操作中动脑思考, 在思考中积极动手, 这样才能使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 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更能激活幼儿的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如学习“等分”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以事先为幼儿准备几本书、几支笔、一张白纸等, 通过孩子的亲自操作来深入地理解等分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回到家中来与父母一起等分蛋糕、西瓜等, 由浅入深,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直观认知并由此上升为理性认知。

五、设计音乐游戏

音乐是一种艺术, 诉诸人类的听觉, 这与无声的动作与有声的语言不同, 有着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是打开幼儿思维闸门的最好钥匙。幼儿活泼好动, 爱跳爱唱, 对儿歌更情有独钟。将儿歌与数学结合起来, 更能以儿歌轻松欢快的节奏来化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性, 使得数学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 更能激起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 从而让幼儿在学唱儿歌的过程愉悦而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如《一双小小手》《我家有几口》《手指歌》等儿歌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同时教师还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用改编与创编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幼儿理解与记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数字歌, 将静止枯燥的数字寓于儿歌之中, 让幼儿在学唱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音形义。

将游戏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来, 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 更加利于幼儿数学活动的开展, 这正是幼儿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 以幼儿为出发点, 来为学生创设多样而有趣的游戏, 以实现寓教于乐, 引导幼儿快乐而主动地学, 促进幼儿数学知识与技能、情感等的全面发展。当然, 设想并不等于成功, 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游戏的多样性。再有趣的游戏如果课课用、天天用, 也会失去吸引力, 幼儿同样会产生厌倦心理与情感, 而无法达成预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多样的游戏, 做到新、奇、异, 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二是师生共同参与。游戏不是幼儿机械按照教师的指令, 但也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放任, 而是要在管与放之间找到平衡, 体现幼儿的主体参与性与教师的相机主导性, 让幼儿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游戏中来。三是游戏的数学味。游戏是为数学而服务的, 因此在运用时切莫盲目追求游戏的趣味性, 而忽视本身的数学味, 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才能设计出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活动, 让他们在玩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沈桂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 (1) .

[2]陈芸.将幼儿数学活动融入游戏中快乐无限[J].吉林教育, 2015 (8) .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英语 篇7

一、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要抓住教材特点, 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课堂活动, 选择恰当的教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时要注意:1.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降低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难度;2.演练时要从简单的先开始, 然后慢慢加深难度;3.语言表达设法在情境中进行, 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时, 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起生生互动, 开始小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巡视并参与其中,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攻克重难点。当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文时, 即可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展示, 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中 “小猴子找妈妈”的故事内容较简单, 所以在对话表演中, 基础差的学生就能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并能配上动作, 变换音量、音调, 将对话内容表现得栩栩如生;基础好的同学还可以适当的创新, 并对故事进行引申。待课文内容完全熟悉后, 学生们就能自编自导自演, 添加内容, 配上音乐, 编排成生动形象的课本剧, 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全班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就能在心理上产生成就感, 而这样的成就感又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利用学生学习的这一特性, 就可以多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自我表现, 让学生发挥出他们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并对他们的理解进行指导, 告诉他们这些理解的一些偏颇, 并对他们理解的正确之处进行表扬和鼓励, 这样就既能让学生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还能增加学生们对于学习英语的自信, 在自信中快乐的学到知识。

二、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学生, 学生才会与老师亲近, 并相信老师, 接受老师的教导, 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老师的爱而非常主动的去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 从而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教师用理解、关心和爱护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定会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教学中, 主动要求进步, 富有上进心, 如果是这样, 那学生难道还会学不好吗?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会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堂还不太熟悉, 而第一节英语课正好是学习用英语来介绍自己, 我用头饰扮演了一个同学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喜洋洋, 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握手打招呼“Hello, I am Xiyangyang ”。学生顿时觉得亲切了起来, 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 于是第一堂课进行得很顺利, 很愉快, 学生们对我的印象也十分的好。当面对一些胆小的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时, 我便会轻轻地走过去, 握握他的手或是摸摸他的小脑袋, 并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他, 对他说:“Don’t be shy, you can do it!”有了老师的鼓励, 胆小的学生也敢发言了, 慢慢的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对待英语变得不再胆小了。

三、创设情景, 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

由于中学生缺乏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知识面, 我在教句子时尽可能用直观、新颖、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在教“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这三句问候语时, 我画了几张图片:1.早上去上学, 2.下午打篮球, 3.晚上做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图片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生们都很感兴趣, 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仿佛学生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又如在教单词“eat, drink”时, 我先做示范, “eat”就动嘴巴, “drink”就做喝水的动作。边读边做, 重复几次, 这样学生就能既快又准确地区分这两个词, 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可见教师在使用情景, 直观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进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要充满信任, 多多关爱和鼓励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我始终牢记对待学生要以“爱”为首, 教师只有耐心细致的去爱护学生, 他们才会认真的去享受你的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 让学生能够大胆发言,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例如我班上有位女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 性格又内向, 上英语课从不发言, 所以每次考试英语成绩都不理想, 班上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她, 认为她是班上最笨的学生, 她自己也很自卑。当我得知这种情况后, 我就常常在英语课上给她提供发言的机会, 并且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她, 鼓励她大胆地说英语, 如果她有说得不对的时候, 我就会对她说:“Never mind! Keep trying! You can do it!”等鼓励性的语句来树立她的自信心。渐渐地, 在英语课堂上她不紧张了, 也能正确读出老师所教的单词、句子等, 有时她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结果她进步很大, 英语成绩很快就提高上去了。

可见, 教师只有把爱、信任给予学生, 寓于教学中, 学生才会感到亲切, 才会喜欢上你的课。

五、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评价, 重视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 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准, 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 而应建立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批评往往是一种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 学生一旦受到了批评, 就会很被动的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甚至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俗话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 才能获得成功。如:在英语课上我叫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 他非常紧张, 不敢回答, 我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 并对他说:“I believe you.”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 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 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 也发扬了同学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 英语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爱上学习, 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快乐享受学习的每一天。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他才会乐于学, 主动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 让学生真正体会学英语的乐趣。

关键词:快乐学习,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晓东.英语趣味教学.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篇8

一、让学生明白学古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古文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所有文言文的统称, 而这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经常说, 中国是一个悠悠古国, 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而古文正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个缩影, 中华文明的积淀与传承都是靠了文言文的, 所以有必要将之代代传承下去。另外, 文言文是现代汉语之源,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出自文言文, 文言中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语的成语, 学文言文能大大促进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与掌握。文言文言简意赅, 典雅, 抑扬顿挫, 读起来音韵悠扬, 具有美感, 能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学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甚至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而且, 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有大量资料可供现代研究之用, 如果不懂古文, 则无法利用, 这宝库也就形同虚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 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古文的考察, 为了分数, 我们也要将古文学好。所以, 老师们在教古文之前, 先向学生们阐明学古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让学生从心里重视对古文的学习。

二、重视朗读课文并教会学生巧读课文

学文言文, 离不开读, 它是积累语言、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 是学习古文的第一步。因此, 要把朗读作为古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灵活多变, 可以是教师范读, 让学生正音, 也可以是学生自由练读, 划出自认为较难读的句子, 还可以是指名分段朗读或全班齐读, 然后师生共同评价等。通过诵读, 可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句子的节奏和停顿、读准句子的语气等, 从而做到“见言而知意”, 即读懂课文内容。但我所说的朗读, 不是仅只能够流利地读, 而是要巧读。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我们知道, 几乎每一篇文言文里都有通假字, 读准这些通假字的字音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学生记住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它的意义, 进而准确理解文意。我们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 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有很多与本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而意义却不一样, 如:

(1)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 “仔细”之意。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畔主背亲, “畔”通“叛”, “背叛”。 (《苏武传》)

(3)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孔雀东南飞》)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虽然通假字与本字读音相同, 但意义却相差甚远。这些音同的通假字, 有时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重视, 老师应在指导朗读时将之指出来, 让学生准确把握其字意。文言文中还有很多读音不同的通假字, 教师尤其要指导学生读准其字音, 如:

(1) 可予不, “不”通“否”。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译为“像影子一样”。 (《过秦论》)

(3) 距关, 毋内诸侯, “内”通“纳”, “接纳”之意。 (《鸿门宴》)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 这些通假字与本字读音截然不同, 那么其字意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另外, 对于那些古文中出现而现代汉语中较少见的生僻字的字音, 也要指导学生读准。读准字音很重要, 如果连字音都读不准, 那么一切就都变成了奢谈。

2、指导学生读准停顿

一个句子, 它的停顿非常重要。因为诵读时停顿的不同, 直接影响着对某个词的词义甚至是整个句子的理解。如: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如断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那么句中的“也”字就是时间副词, 有意义, 如断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那么, 句中的“也”字就只是一个语气助词, 无意义。实际上, 古文中的“也”字出现在句中, 往往表示语气的停顿, 所以, 第二种断句才是正确的。

最典型的是《狼》这篇课文中的这句话:

(2) 其一犬坐于前。如断为“其一犬/坐于前”,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句中的犬就是一个名词, “狗”的意思;如断为“其一/犬坐于前”,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其中一条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句中的“犬”字就是名词活用当状语了。根据文意, 显然是第二种停顿正确。

读准句子的停顿, 不但有助于理解文意, 还可以使文章句子节奏鲜明, 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必须加强对停顿的指导。

3、指导学生读准语气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是一个反问句, 作者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其择师的标准, 所以, 读时声音要上扬, 语气要重, 从中去感受作者从师学道的真诚。又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这是一个表推测、猜测语气的句子, 读时声音尽量轻些, 要读出作者对造成“圣人愚人”的原因的一种推测之意, 避免对问题的绝对化。总之, 读准句子的语气对理解文章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

4、指导学生学会读注释

有很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 会忽略注释的存在。实际上, 读注释是学古文必不可少的。注释是古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读注释是有学问的, 有的注释必须记, 有的要变通记, 有的则只需了解。当你学会读注释时, 你就具备了初步自学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了。

正因为“读”在古文教学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我们才不惜花时间与精力在读上面, 尽量做到通过多读而“见其言而知其意”。可如果将对古文的教学简单理解为只“读”的话, 那就错了。实际上, 文言文教学, 离不开教师的“教”, 也就是教师的讲解。

三、对文言文的讲解要力求深入浅出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毕竟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字义、句式, 它还涉及到古代很多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学生又是比较匮乏的, 所以它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补充, 教师在对这些知识或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与分析时, 要力求语言的简洁、连贯, 做到深入浅出。我们常说教无定法, 我想, 凡是能让学生听得明白、让他们有所收获、引起美感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好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 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深入浅出的讲解会更受学生的欢迎。听过不少老师的文言文公开课, 发现他们多数人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朗读课文, 但很少对其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读完之后就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上, 他们觉得词语弄清楚了句子弄懂了, 就解决了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这是对文言文教学的简单化, 也是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受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单纯考查文言常识的做法的影响, 它让许多老师忽略了对文章的讲解与分析。实际上, 高中课本中所选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是非常优秀的, 在某一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都可以说是形成学生优秀人品的营养水, 教师不应只追求和满足于弄懂字义和弄懂翻译, 还应该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其内容或其文化内涵进行讲解, 领学生走近作者, 让学生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 领略作者的思想,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引导他们乐于学古文。

四、注重背诵和活动拓展课

学语文讲究积累, 学古文尤其讲究积累, 而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背诵, 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并将之实践于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积极背诵其中的精彩语句或片段, 去充分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张力。背诵也是让学生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数学 篇9

曾记得那难忘的“桂林”山水之行, 或许是出于数学教师的职业敏感, 当一路同行之人都接连慨叹于“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的漓江之水、怪异如“骆驼”、似“老人”的桂林之石时, 我却于无意间被桂林山石因为水的倒影而形成的那一幅幅鬼斧神工般的天然“轴对称图形”而深深打动和折服。

在随后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 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走进了“轴对称图形”的世界, 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其实, 对于“对称美”的热爱, 人类如此, 大自然更是钟爱有加。前些天, 老师去了桂林, 并给大家带回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 (出示遮去倒影后的桂林山石的图片, 供学生欣赏。) 你们发现什么?边看图片, 边有学生嘀咕开了“:美是很美, 可它们并不对称呀!”“今天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 干嘛给我们看这些图片?”……正当同学们为此颇感疑惑时, 我不失时机将遮去的倒影重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几乎在一瞬间, 所有同学都呆住了。因为, 此时此刻展现在他们面前的, 正是那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那份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不难想像, 就像我当初一样, 他们一个个都被眼前这一幅幅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所深深打动, 并惊叹于大自然所创造的这一奇特的对称美的意境。就这样, 一种惊异感和强烈的审美体验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油然而生, 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有人说, 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 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片叶子, 让学生欣赏, 学生看到了也不感觉到它有多么美, 当我画上对称轴, 形成一个对称图形的时候, 学生就发现那就变成了一个心形图案, 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新鲜的美, 再画一条对称轴, 立刻变出了两个心, 再画一条对称轴, 变出了四叶草, 学生感受到了对称的神奇力量, 再画一条对称轴, 出现了更多四叶草排列的花边……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发自内心的微笑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建立和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是教师的责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 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 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 决不暗示, 让学生自己分享和体会成功的愉悦, 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培养让他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以好的心情专注于课堂学习。例如:我在教学《面积是多少》的时候, 有这样一道题:分一分,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 再数一数吗?

为了让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 首先让学生数出一共有几格。学生有横着数, 还可以竖着数。虽然数起来比较繁, 但这是一种有序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鼓励他们用这种方法来数。在此基础上, 我积极启发学生用更简便的方法来数, 即先分一分, 然后再数, 于是学生想着用各种方法来分, 先把图形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再用算式来表示出小方格的多少。有画横线分的:①1×13+2×4+10×5。有画竖线分的:②4×8+2×9+6×4。学生能够按照这种有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已经很好了。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对着老师笑一笑了。然而老师并不就此结束, 而是继续追问: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通过思考画出了与众不同的竖线, 得到了更多的方法, 用算式表示:③10×10+1×3-2×6④13×8-3×7-2×6。这是一种奇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他用到了补充分割的方法, 思维的角度转换了方向, 如果学生能经常用这种转换了方向的思维, 那么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哈哈大笑一下了, 同学们要想向他们学习的也可以哈哈大笑一下。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应具备敏锐的数学视角, 以捕捉现实生活中所内涵着的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 为数学教学所用, 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数学成长的有效资源与动力。一次难忘的桂林之行, 在丰富和拓宽我视野的同时, 更给我数学的心灵形成并积蓄了一种美妙冲击, 而我更愿意与孩子们分享这一深刻的数学发现与情感体验, 并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数学力量, 以促成他们数学涵养的不断成长, 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神奇魅力。

摘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数学, 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点滴培养, 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才能不断收获成功。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 成为前进的动力。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 从而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 需要用心去聆听, 仔细去观察, 以宽厚的胸怀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微笑的面容, 温和的目光, 落落大方的仪表, 就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和谐安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 篇10

作为老师,面对的、接触的是学生,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老师必须要有一套因人施教的育人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变得主动、自觉。“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怎样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意地学

能让学生乐意地学习,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对于一位老师,要使学生乐意地学,老师就必须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学会“弹钢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这一原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学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用鼓励的方式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1.我让学生自己积累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我教会学生自觉地收集一些好词好句,分好类别,整理成册,长期不懈地进行;教会他们保存好,同学之间互相传阅、转抄,老师进行定期检查,检查中发现好的给予表扬鼓励,不好的给予指正,还经常不懈地培养学生用脑动手的好习惯。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是老师教会我怎样丰富自己的知识。

2.我让学生每天坚持记日记。记日记是练笔的最好方式之一,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本人也每天坚持记日记,尽管工作多么忙。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记日记,每周交给老师批改的至少一篇,从批改中发现问题。好的文章在班上给予表扬,好文共赏。并推荐到校刊或团刊中发表,以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喜悦感,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写好文章的。实践使我得知,这种学生自己注意积累材料和记日记的方法效果明显,学生作文时写起来不会脑袋空空,无话可说,许多同学都在周记中这样说:“老师,你让我们平时摘抄的东西可真有作用啊。”

3.我让学生注意细心观察生活。“观察,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在平时,我经常让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东西,只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了,就会有惊喜的发现,许多学生在周记中所写的内容都是经过细致观察写出来的。

4.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因人而教。每学期接到新的班级,我总是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把他们分为几个层次,因为“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要符合当前的水平,而不是可能的未来的水平”。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目的是使他们都能按时地、准确地完成“任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提问,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要求的就给予肯定、表扬,如超过幅度较大的就给予精神鼓励。这样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信心十足,积极性高涨,最终使他们向自己的目标奋进。

二、正确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乐意地学,学习兴趣浓,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学。这个时候老师要正确地指导,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重视学习方法的讨论,让他们也开动脑筋,学会怎样读书怎样提问等。“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老师教授之谓也。”

1.积极鼓励学生畅谈阅读感想。学生个性的不同,生活环境和经验的差别,形成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时,鼓励他们谈感想,只要符合文章内容或作者意图的就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充分满足,因为“一切知识不应该根据书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感官与心情,得到它们的认可。”例如讲《谈骨气》一文时,学生完成阅读后,让他们谈谈怎样的人是有“骨气”的?要求不得重复。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异常热烈,那种爱国热情洋溢于言语之中,使他们充分领略到了读书的乐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2.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学习任何一篇文章时,我都激发他们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先不管对错,再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正确指导及总结,目的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变得主动、自觉。学生们探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拓展了视野,丰富了想象,挖掘了潜力。“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例如学习《七根火柴》一文中,学生提出很多问题:①文章大部分篇幅都是写卢进勇的,无名战士却很少描绘,按照文章详略要求,卢进勇才是主人翁,为何无名战士才是?②无名战士至死都不肯用一根火柴,他的生命就不重要吗?他就知道有人能把自己保存的火柴交给部队吗?③作者为什么不把无名战士的真名直接写出来?④为什么无名战士要珍藏“七根火柴”……对同学们大胆提出的问题,我首先肯定他们的求学精神,然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探讨。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就已经把文章的主旨抓住了,通过讨论,他们能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结构安排。这样既能使老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很自然地把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那“你应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培养兴趣是关键,兴趣培养了,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2.第斯多德.《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设》(上)

4.第斯多德.《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5.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设》(下)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设》(上)

低年级学生如何快乐地学英语 篇11

一、利用实物, 充实教学内容的快乐性

教师可以把教室内的一切陈设当作资源, 并充分利用这个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语言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到My Classroom, My Schoolbag时, 就可充分利用教室及学生的书包;在教到My Home时, 学生的家庭就是很好的谈话题材;在教到My Famliy时,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放大贴到黑板上进行教学, 这就很生活化, 效果应当很好。

教师在教单词、句子、诗歌的时候, 可以配以动作、声音、节奏, 让说话与动作、声音、节奏相结合, 使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又记得牢。如在教学Bob, Bob, Bob is an orange dog.这首童谣时, 我在中间加上了一定的节奏, 让孩子们跟着节奏边敲打边说英语, 从而使他们全身心的快乐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游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很注重课堂纪律, 课堂上要求学生静静地坐着, 师云亦云, 这样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且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又较短。所以,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动, 好玩, 好胜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如做游戏, 讲故事, 绕口令等。特别是游戏, 因为游戏会使枯燥, 机械的句型操练变的生动, 活泼, 趣味无穷。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如教一组颜色的单词,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种游戏。每个学生拿一种不同颜色的纸牌, 教师发出指令:

red, red, red, sit down please;

yellow, yellow, yellow, touch your nose;

white, white, wrile, open your book.

拿相应颜色纸牌的学生就根据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各种颜色的单词, 避免了反复诵读记忆单词的枯燥无味, 又可以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了交际练习。这样就训练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听音能力,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 参与面比较广, 反响较为激烈, 学生们也很感兴趣。

三、适时表扬,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按照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 人们在学习母语和外语时, 都会说出一些不正确的句子, 这是人们学习语言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学生犯错误更是不可避免的。经过一定的错误时期, 语言的错误是可以被改正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 当人们的心理压力小的时候, 他们学习语言就非常好。如果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 甚至紧张、焦虑的时候, 即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做练习, 但是所学的语言却不会进入头脑中, 而是被“过滤”掉。因此,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幽默、宽容的气氛, 在对任何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时, 切不可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在评价中, 教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表现的优劣, 可以依次运用程度不一的话语:Ok/Good/Wonderful!等。当学生有了精彩的表演, 教师可以说;“Great!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接着引导全班同学鼓掌对其表扬, 集体喊:“XXX, Very Good!”有时教师还可以奖励他们一些贴纸等小礼物。与此同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内容, 有针对性指出好在哪里,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 增强其信心, 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 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如果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讲好或演好, 则说:“Try 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有勇气、有兴趣、有信心再试一次。

四、说唱歌谣, 运用肢体语言, 优化教学

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 当他们学完新知识后会显露出疲惫之感。为调节课堂气氛, 教师可以要求全班起立, 带领他们伴随着明快的音乐边做动作边唱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歌曲, 从而一扫课堂沉闷的气氛。这样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激发其兴趣, 增强了学习效果, 提高了学习效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和力量。”教师只有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 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只有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 才能为他们日后语言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视听基础。

摘要: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何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会学的能力, 从而自主的学习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呢?本文对这些问题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轻松,愉快,表扬,积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刑事证据法下一篇:特征尺度延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