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通用12篇)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1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愈发认识到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了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但越是这样,家长们发现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很多家长就把学生的管理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很好的引导和约束。
但事实上,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但也正值青春期和叛逆期,学生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们的工作只浮于表面,而不能做到学生心里去,不仅工作会陷入被动,而且由于学生的心理苦恼,学生会变得抵制学习,师生容易形同仇敌。有的学生无声地抵抗,有的学生以故意违纪以示抵抗———这样教育就陷入僵局。这些,都在提示我们有必要努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当前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刺猬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存在于一些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的学生身上。即一些单亲家庭、离婚再婚家庭的学生,因缺少母爱父爱而往往心理失衡,容易产生悲哀、孤独、恐惧的心理。因而在交友时他们往往也刻意去结交那些“问题学生”,以求自保自护。所以这些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悲哀、孤独、恐惧的心理就会日渐升级。这时,他们为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用叛逆、违纪、不服管教来显示自己的强大。而当教师对其进行教育矫正时,他们就像小刺猬遇到危险时那样,把满身的刺炸开来防卫———用桀骜不驯来掩饰自己的空虚和脆弱。这样的学生的内心是不可能真正愉快的。所以,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改造他们的人生观、矫正他们的思想品德,必须首先走进他们的心中。
二、酸葡萄心理
主要是这样一批学生,他们平常上进心不强,看似对很多问题都无所谓,但实际上往往是很在乎的,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葡萄心理。这样的学生面对失败容易产生自卑,丧失自信,而往往用这种“无所谓”态度来掩饰自己失败,为自己今后的失败“打好基础”。这是一种破罐破摔的信号,如果不加以引导,影响的不单纯是他的成绩,还会给他造成懦弱虚伪的性格,成为阿Q精神的继承者。
三、攀比心理
当前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中贫富差距较大,学校就成了贫富交汇的场所。且不说吃穿的差距,单说学生放学时,校门口就已成为了汽车展示会。有的学生因为自家的车不如同学家的,和父母大吵大闹,宁可淋雨也不做自家的车;有的学生为买名牌衣服而不顾自家的实际收入水平;有的学生抱怨自己的父母平庸,抱怨不该生在这个家。总之,由于贫富差距而引起的比吃、比穿、比玩、比爹、比家的攀比心理已经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这是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
四、无幸福感觉的平淡心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学生呵护备至,绝对高质量供给,学生已经衣食无忧了。而家长对学生也绝对不提任何要求,学生就成了只享受而不承担责任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学生们自小如此,到初中早已习以为常。
五、缺乏成功体验的无竞争心理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数次考试的竞争中经常失利,对于低分已经习惯,给自己形成了定式,认为优秀不属于自己。即使是自己有一些进步,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总觉得自己差,学生的自卑心理已显露无疑。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争强心、自信心,那这个学生就会颓废下去,难以取得进步。
实际上,当前学生非正常心理的表现还有其他方面,上面列举的五个方面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那么针对学生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呢?
首先,面对学生的复杂心理,我们教师要细心、耐心、有爱心。要认真仔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需要班主任及其他所有任课教师相互配合,有计划的工作,并且要长期跟踪治疗。
对于“刺猬心理”的学生,我们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的感情培养,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工作结合起来,平时注意多关心学生。比如,他(她)急缺的一支笔,雨中的一把伞,病时的一句关怀,都将融化他(她)心里的坚冰。同时,班主任也要引导全班同学主动与之交友,消除其孤独感。当融入集体后,学生的心结自会解开。
对于缺乏幸福感的学生,我们班主任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感恩心。比如,有的学校就曾组织过“给父母洗脚”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与父母的心碰撞了,相通了,孩子会感受到关心与被关心的幸福。我曾建议家长,让孩子当一次家,负责一个月的家庭生活支出并做好记录。面对账本,学生会清醒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并感受到在父母关怀下的幸福,从而产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幸福感。
对于“酸葡萄心理”的学生,首先,我们班主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竞争”。失败的教训是成功的阶梯。生活中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要鼓励学生敢于竞争,失败是成功之母。其次,教学生学会失败竞争中的教训。比如考试后进行每科试卷的梳理分析,从失分点中查找不足,并在之后的学习中对弱势题型、知识板块多加练习巩固。当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进步,增强了信心,“酸葡萄心理”就会被逐渐克服。
对于有攀比心理的学生,我们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能力有大小,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父母对家庭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家庭的希望不在父母而在于我们自己。
总之,我们教师要注重正面引导,解开学生心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还他们活泼朴实的天性,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不仅学生的成绩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更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直面挫折!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2
班主任的工作平凡、琐碎、艰辛,却又很重要,它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通过这次的班主任培训,对我的启发很大,改变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看法:由重绩轻活变快活成长。
一、用真诚的爱浇灌学生
作为城乡结合的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认知、脾气秉性、接受能力、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点,给予赞赏和鼓励。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爱心去融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情谊。即使他们犯错我们也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鼓励他们继续前进。我班的王陈,他就老管不住自己,上课老爱讲话,别人还不敢说,说他,他下来就威胁同学,屡次教育都不管事,于是我把家长叫到学校准备告状,但学生一进办公室就表现出非常胆怯的眼光,我灵机一动,改变了主意,跟他家长说了一大堆“还
好”之类的话。他爸爸走后,他跟我说了句:“谢谢谢老师”。从那以后他变好了。纯是出于感激:没让他挨打。我悟到了: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家长心里都有数,用不着我们去数落他孩子的不是,弄的他家都不快活。现在我从不告状。而且,我注意到:告状的结果,往往使得其反。
二、用平等、友善对待学生唐远群老师谈到青少年心里咨询的一般步骤中的三个方面非常值得学习:首先是无条件尊重。的确,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自尊心强,而且内心敏感脆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上进的自尊心。而对学生时不时地讽刺,挖苦,体罚,意味着对学生教育的失败和结束。其次是热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动人的表情,都可以向学生传递友善的信息。如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缓,很轻松;而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进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当我们在课堂上用热情洋溢的语气肯定鼓励学生,以赞许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内心就会充满喜悦,表现得很积极,踊跃。反之指责,挖苦学生,则无疑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厚厚的乌云。最后是共情。我记得非常清楚,她当时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能做到与学生共情,那就成功了一半。的确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要换位思考,谅解学生的过错。我认为平时的沟通很重要,它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而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我常常对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课下我们是朋友,上课我们就是老师与学生。我在课下经常与学生为伍,和他们一起玩,谈心。记得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想和我进行踢毽子的比赛,我思考着要不要比,因为我以前能踢好几十个,现在只能踢几十个,甚至有时候踢几个。几个学生也过来起哄,我对他们说:“比就比,谁怕谁呀!”。结果一场比赛就展开了,学生先来,一局下来她只踢了几个,这可把我乐坏了,我至少能踢十几个呢。换我来了,结果一局下来我踢了二十几个,他们有的学生说没想到老师能踢那么多,老师怎么什么都那么好呀!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狂喜。只有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同学们
玩在一起,才能消除学生的疑虑,从而拉近老师与学生心的距离。三,积极实施活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次班主任培训时间虽然短暂,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正如肖主任说的:我们在关注学生飞得高不高时,更要关注学生飞得累不累;我们的工作是要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人心的教育的教育之天下,关心学生的心,与学生一起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成长。以前,我不管针对学生的什么问题老是喜欢利用上课前或利用班队活动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说教,但往往苦口婆心的说得嗓子疼,却收效不大。这次培训回来,针对学生们下午第一节课要打瞌睡的情况,在课前我给学生们一起玩了
一个非常简单的抢板凳的游戏,花了近十分钟,学生们玩得很开心,一节课下来没有学生精神不好的,真的比老师的说教好。其次通过郭家庆老师和成都青羊区实验中学的两节主题班会的观摩,让我改变了对主题班会的认识,以前我认为主题班会只有活动式,就觉得很费精力,很耽搁时间,没想到主题班会还可以是讲述式,这样以后我要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展开主题班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陶怡情操,同时也减轻我的压力。
七、家校共育
对于我们这种城乡结合的乡镇学校,做好学生家访,开好家长会工作,加强沟通、了解、交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他们那样与学生家长每天聊天,但可以让家长一周或一月交流一次。同时,学生家访时要让学生在场,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疑心,与家长交换意见时,应首先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进步;指出学生缺点时要实事求是,切忌夸大或缩小;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家长会要请全体科任教师参加,防止班主任唱独角戏。家长会上,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家长发言,从中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3
一、班主任应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学生的各方面正处在发展的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需要社会、家长和教师的关怀、照顾和理解,更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加倍呵护和关爱,因此,我在平时工作中首先做到:多和有个性的学生交往,每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思想水平、生活态度、家庭状况等各不相同,班主任在和学生统一交往、一碗水端平的情况下,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内向型的学生,应在多方观察、深入了解后,采取适时谈心、鼓励为主的策略,帮其树立自信心,并激励其他同学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给予人文方面的体贴、照顾;对于家庭中家长过于溺爱、自己怕吃苦的学生,则应正面引导,帮其制定好个人的成长计划和找准自己的学习榜样,潜移默化的加以教育,逐步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于调皮、好动、不细心、骄傲等同学,就需要教师根据其情况进行灵活机动地教育,以便逐步让其变的更加成熟和自信。其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其更加“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一方面应教好自己的任教学科,积极跑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列,营造好班级良好的教育氛围,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名学生,为其成功喝彩,为其进步加油;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学习,教学之余博览群书,在课堂内外做到旁征博引,以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好自身形象,以自己的知识与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二、公平公正的分组,搭建一个合理的竞争平台。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在《向魏书生学习什么》一书中曾看到有关学生展开竞争的一段,书中介绍说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講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学期一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男女比例等情况进行科学分组。一个小组中要同时安排成绩、思想“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形成原生态学习环境,让差生得到优生的帮助,受到优生良好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的熏陶。排座位必须遵循身高、视力的特定规律,考虑性格差异。无论学生的家庭状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都必须一视同仁。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展开竞争,提高效率,增添活力和兴趣。
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进行合理指导家庭教育。
教育的功能是全方位的,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起关键的作用。我常联系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和他们一起探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指导他们怎么正确的去教育孩子。我给家长们说的最多的是凡事有得有失,也许你在学生成长的重要时候去赚了很多钱财,但失去了教育学生的好时机,没有给他们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建议他们能有一位家长在晚上能陪伴和监督学生学习,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对他们终生受益,以后长大出去求学了,家长也会更放心。对学生的爱,不是迁就姑息,要在严格平等中实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培养良好习惯还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成人。
四、勤总结得失,不断让班级管理上水平。
班主任在工作中总有很多经验和教训,若不留心,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因此,就需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掌握第一手前沿材料,尤其对于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特殊学生、特殊案例等更应留意,记录下处理过程中的长处与短处,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引用和借鉴,日积月累,必有小成;同时,借鉴兄弟班级的管理策略,珍惜每一次班主任交流学习的机会,多阅读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多揣摩魏书生老师既讲民主又讲科学的治班、治校及管理各项事务的经验,多吸收本校优秀老师班级管理的长处等,做到取长补短,在总结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这样就能够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富有新意、简便易行的班级管理的路子,在实践中再加以整合与完善,会对我们自己和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益处。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4
完善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上海将在未来五年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完善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现“体教结合”模式创新,深入推进“医教结合”,使学生健康素养明显提高,有效干预肥胖、营养不良和近视发生率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初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的良好氛围。
设立快乐活动日
两年内本市将在所有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把每周一个下午设为全市中小学的“快乐活动日”,确保学生有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及其他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研究等活动的时间,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推开。同时,上海市还将开发和整合区县和学校的优质活动资源,结合体育活动课的实施,营造学生全员参与、各校特色鲜明、全市联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会议指出,上海基础教育将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将重心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今年下半年起全市将试行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等都将作为考察区县和学校育人质量的基本方面。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个目标值得我们期待和努力。
会上,本市部分区县就区县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作了交流,现摘录如下。
浦东新区:努力实现由基础教育大区向基础教育强区的跨越
浦东基础教育体量占全市五分之一,基础教育始终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强烈需求;二是老百姓对公平、优质、多样化的基础教育的期盼;三是浦东各方人才集聚对基础教育的高要求和高期望。
应对挑战,“十二五”期间,浦东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以内涵发展促进均衡发展,打造浦东国际化教育品牌,构筑浦东教育人才高地,努力实现从基础教育大区向基础教育强区的跨越。浦东将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协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将推出“局镇合作”和“办学联合体”,促成区教育局与镇政府的教育合作,提升镇域范围内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以优质学校领衔,与若干所同类学校进行联合共建,促成城郊学校的联片发展;将按照“国际化浦东”的要求,积极扩大教育开放,大力引进国外知名学校,促进教育国际合作;还将完善教师教育的四大机制,即教师收入的增长机制,教师教育科研经费的增长机制,教育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教育人才的吸纳机制。
徐汇区:创新内涵发展机制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徐汇区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做到“四个到位”:发展规划到位、财政投入到位、资源配置到位、组织领导到位。二是继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做到“两个确保”:确保3~6岁幼儿100%入园率,确保教育资源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三是继续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做好“师德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这两大工程。
在目标实现的途径上,我们将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机制》的研究和实践为抓手,完善内涵发展的保障机制。
在核心要素方面:我们将构建符合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框架;完善“增效减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支持保障机制;创新教师队伍的发展机制,整合队伍建设的资源。
在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将建立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探索多种形式的校际联动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拓展国际合作的渠道,继续开展区域和校际教育国际化合作项目的建设和实践;促进数字校园的实践研究,开发在线课堂。
在保障机制方面:我们将强化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区域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创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构建教育专业领导和管理模式,开展地区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内涵发展的专业模式探索。
长宁区:树立科学质量观,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体现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长宁教育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就是要遵循“三大规律”,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突出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任务”,即夯实每个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实施“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理念,着力改变“重教书轻育人”“重分数轻素养”“重眼前轻长远”的“三轻三重”现实状况,探索形成以“三个指数”为重点的评价体系。
“三个指数”,一是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切实把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二是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注重引导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学校中快乐地学习生活;三是学生学业成就发展指数,高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健全人格发展等。
长宁区将形成以“三个指数”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努力使“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理念深入人心。
虹口区:加强教育专业领导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理念指引下,虹口区一批普通学校,围绕内涵建设克服实际困难,挖掘学校特色,弘扬“大爱”精神,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金沙中学着力填补学生成长缺失,“关爱每一个学生”的“金沙精神”成为普通中学的典范;柳营路小学关注学生差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教学成效。
虹口区始终关注课堂主阵地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三个课堂”(温馨、情趣、有效课堂)建设,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广大学生“乐学、爱学、会学”;持续探索已经开展20年的“分层递进教学”“有效作业”“走班授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通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减负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奉贤区:聚焦新农村文化育贤打造南上海品质教育
“十二五”期间,处于“追赶与跨越”的奉贤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从外部看,上海人口布局和城市功能形态的进一步调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充分准备;从内部看,区域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相对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先进区县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依然不平衡等。这些瓶颈和难题需要我们在新时期努力加以破解。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5
——西湖中学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总结材料
亲情缺失,人格错位是当前留守学生教育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期,我校以此为课题展开调研,通过总结前期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经验,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建立档案,实行代理家长,设立亲情热线,进行心理咨询等。仅此还不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善于总结、调查发现留守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新的对策,努力做好留守生教育工作。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调查
1、我校现有学生总数1452人,“留守学生”262人,占学生总数的18%,其中“留守学生”中单亲外出的占30%,双亲外出的占60%。
2、双亲外出的“留守学生”中,由祖辈监护的占87%,由亲友监护的占11%,无人监护的占2%,“留守学生”外出父母一年回来一次的占40%,两年回来一次的占50%,两年以上回来一次的占10%。
3、“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占15%,较好的占30%,中等偏下的占35%,较差的占20%。
4、“留守学生”行为习惯最突出的不良表现是任性无理。他们挑食挑穿,贪吃贪玩,乱花钱,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性情暴烈。
5、外出父母用金钱来弥补亲情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从问卷调查结果看,80.5%的“留守学生”对生活条件表示满意,这些学生年消费水平平均达到1500元以上。
6、“留守学生”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5%,认为学习、生活习惯不好与父母不在家有关的占50.5%。
7、“留守学生”人格错位,违规违纪率高,星期天、节假日,80%的留守学生均在游戏机室、网吧混,打架斗殴事件中大部分均有留守学生参与。
8、“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80%的留守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在众多留守学生中只有2位同学的愿望是圆大学梦。
二、“留守学生”的问题分析
1、“留守学生”与临时监护人存在隔膜:七(5)班学生陈子阳,其父母长期在广东打工,他一直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爷爷奶奶对其言必实,行必正的要求甚严,致使该生产生逆反心理,与祖辈产生矛盾,由此可见祖辈
监护人或亲友监护人与“留守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情距离,很难实现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在他们中依赖度不高,亲和力不强。不少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精力不济,能力不足,力度不够。“留守学生”中隔代寄养的,他们备受祖父祖母的关心,个性放纵,性格偏激;社会关系寄养的,普遍与家庭成员相处不融洽,极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常常猜测误解。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学生”的心理出现“断层”,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郁闷不乐,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差,容易形成愤世嫉俗的不健康的心理。
2、“留守学生”失去家庭约束:我校八(6)班学生钟士林,父母在外打工,靠家中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抚养,该生在回家后,经常外出,尤其是双休日,常常夜不归宿,奶奶无可奈何,教师家访时谈及此事,奶奶回答说:我老了,只管孙子吃穿,其它管不住。我们调查发现,90%的“留守学生”监护人认为监护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就行了。普遍存在重吃穿、轻性情培养,重身体、轻心理教育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失去了家庭约束,任其自由发展。
3、“留守学生”社会教育严重错位:今年四月,九(5)班学生周志刚在校调皮、捣乱,班主任拔通远在广东打工的该生父亲电话,让其父与周讲几句,其目的在于借助该生父亲的威信教育子女,该生父亲却说,我很忙,没时间,你们当老师的有责任,因为我孩子是交给你们学校了的。大多数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学校就进入了“保险柜”,教育子女就只是学校的事,一旦他们在学习和行为上出了问题,社会、家庭各方面都将矛头指向学校教育和教师。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留守学生”和教育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三、“留守学生”的教育经验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记录“留守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学生”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学生之家”,让“留守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定期走访“留守学生”家庭,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
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向与“留守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出学校的主导作用。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完善校园硬件设施。今年,我校再次得到政府、县局高度重视,拨专款修建宿舍楼、澡堂、厕所、橱窗、篮球场、健身娱乐场、更换篮球架、微机室、安装校园广播等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快乐与温馨。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训练,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4、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上好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学生”心理的阴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我校九(1)班留守学生汪玉荣,其性格内向,从小争强好胜,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压力增大,几次考试下来,成绩不太理想,致使什么事都不能令其高兴,不愿和人来往,情绪抑郁,整天苦闷、悲伤。班主任时问明发现后,及时找他谈心,找学校心理辅导员辅导,通过两周的心理辅导,大大减轻了该生的心理疾障。
5、多形式培训委托监护人
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留守学生”的委托监护人进行至少三至四次培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委托监护人会议,并通过家长学校加强对监护人开展正确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渠道,以便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学生”校内校外情况,并与“留守学生”委托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对“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6、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
在实践中,“三线”“四级”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三线”即学校为一线,家庭为二线,社会为三线。“四级”即党政为一级,社会群团
为一级,学校为一级(由学校领导、德育处、共青团、班主任组成),家庭为一级(由家长代表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三者在“留守学生”教育工作安排上互相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渠道上相互补充,形成了整体合力,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发展。今年3月,由政教处牵头与后港派出所一同巡查游戏室网吧,查到我校八(1)班学生王刚经常到游戏室玩游戏。返校后,学校召开了一次专题学生大会,这次会上派出所警官做了专题发言,会后同学们展开讨论,写出心得,然后交流。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目前学生上网玩游戏现象基本杜绝。
四、“留守学生”的工作展望
1、落实“留守学生”管理的领导责任
为保证每一个“留守学生”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领导,建立村组干部对“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制。要建立特困学生资助制度,各级政府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贫困学生基金会,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要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改进的重要内容。
2、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共管机制
要建立托管中心和义务辅导员队伍,鼓励退休教师和其他热心人士创办“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当他们的代理家长。农村各村组要从当地有一定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中聘请一批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学校沟通,做好“留守学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学生”开展一对一资助帮带活动,为他们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妇联、团委、文化等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合力。
“留守学生”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以爱为源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
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篇6
关键词: 幼儿园;快乐成长
一、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本着“树精品意识、创精品工程,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的原则,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自然的东西深感兴趣。“顺导其志趣,调理其性情”为幼儿建造精美的充满自然情趣的院落景观,最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户外我们为幼儿设计的嬉水池、建造的多功能土坡、沙池、陶土乐园等自然景观,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在嬉水池里玩水、嬉戏,或蹲下来玩沙,或进行藏物寻宝的游戏,可以进行多种探索活动;只要气候允许,孩子们赤着脚丫玩沙、玩水、走平衡,会感到乐此不疲。自然风貌的活动场地和器械顺应孩子们玩的天性,在其乐融融的活动中,他们的身体动作得到了自由自在的舒展,内在的欢乐得到了尽情的表现。
丰富有趣的活动器材是幼儿户外自由活动最好的伙伴。随着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们积极的创新,为幼儿提供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多元化的活动器械。让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自约活动伙伴,身心轻松、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充足、安全、卫生的多元化活动器材不但使幼儿动与静的运动有机结合,大与小的活动相得益彰,还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造的机会和条件。有了喜爱的玩具,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探讨一物多玩的方法。在这种主动探索活动中,幼儿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锻炼,重要的是幼儿可以体验到探索、创新、成功的快乐,有利的促进了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室内空间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设计幼儿喜爱的室内环境。教师对活动区的材料不断更新、充实,教育活动目标的要求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有机融合,保证了区域材料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环境的创设意义不仅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注重幼儿的参与,师生一起商讨、共同制作,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的作品用来装饰环境,孩子们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保护了幼儿天性,陶冶了幼儿情操,促进了幼儿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在学会倾听、解读中理解欣赏孩子。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孩子大朋友、大伙伴的我,就必须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也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知道孩子的“一百种语言”,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工作是美的事业、是爱的事业,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因此,我园本着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原则,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教师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工作中我们的教师通过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百变不厌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允许幼儿因情绪低落而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理解幼儿的发泄行为;让幼儿敢于说“不”……在活动中,教师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认为“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感到奋发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彼此相容、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暖房。为此我们的教师从幼儿入园第一天起就引导其喜欢与同伴交流,初步培养幼儿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小伙伴关系。如“大带小”、“生日会”等活动,既为幼儿创造了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又激励幼儿产生内心的欢乐。
三、家校沟通和谐共育幼儿快乐成长
如通过家访、发放家园联系册、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学校、家长座谈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导家长了解幼儿的认知规律,为幼儿创设一个小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主动做幼儿游戏的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力,不替代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奉劝望子成龙的家长为孩子松绑,让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倡导家长“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协助幼儿家庭之间成立“好朋友之家”,支持幼儿走出家庭的围墙,进行串门活动,扩大幼儿家庭环境的活动范围。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快乐,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7
一、快乐教育——“积分争星”实施的宗旨
“快乐教育”, 需要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使教师善教, 学生乐学, 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得到愉快的、全面的发展。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 重点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在处理教育中知、情、意关系问题上, 强调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积极情感与认知的互促, 达到知、情、意并茂。
传统的量化管理条款多, 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疲劳, 产生本能的排斥反应。具体实施, 实质是对学生的行为实施全程监控, 班干部和值日生每天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关注和记载积分上, 大部分学生小心翼翼、循规蹈矩;操作方法则是以扣分为主, 放大了部分学生的偶然过失,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部分差生也会干脆破罐破摔无视规则。
“积分争星”管理模式, 其宗旨是“快乐教育”。具体实施中, 以加分为主, 减分为辅, 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随时会被加分, 可以享受每天“意外”加分、“不断”积分、周末争星的快乐, 在快乐中实施素质教育。 分值由基础分和调节分组成。基础分由学生拿出依据自行到加分员那直接加相应的分值 (当然由班级讨论公布过的, 细则也相对宽泛, 常规细则学校有检查, 我们不涵盖) , 如作业本上的优或优星, 为班级出黑板报, 在校级比赛中获奖的等等;调节分则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掌控 (细则以外的) , 学生成长过程每一点细小进步都可以加分, 例如上课教师的一次表扬、一次考试的进步、一次助人为乐的举动、一次义务的劳动打扫, 参与学校的一次活动等。除此以外, 还将特定的扣分行为转换成加分行为, 例如, 怕写作业的同学按时完成就给予加分。
二、以人为本——“积分争星”实施的原则
“以人为本”, 坚持将人放在第一位, 顺应人的禀赋, 提升人的潜能, 完整而全面地引导人的发展。教育者要以高超的智慧, 用心灵育人, 用情感育人, 不要以简单的量化措施限制人、管束人, 更不要把崇高的育人目标低俗化, 智慧的育人方式简单化, 温馨的育人过程冷酷化。
传统量化管理虽然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强化措施,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量化管理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 指标具体, 分值固定, 缺乏弹性。学生必须提高警惕, 力保不失分。这样, 学生就要疲于应付, 平均用力, 个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另外, 制度无论多么周密, 难免有疏漏之处, 并不能涵盖所有对学生个体成长及班集体发展有意义的事。过分强调量化细则, 就会使学生降低自己的人格锻造标准, 只是去做与量化考核相关的事, 从根本上忽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积分争星”管理模式则是对传统量化管理方法的修正或改良, 将繁琐的实施细则变得简化, 根据需要层次的不同, 为学生创设平等机会, 关爱、宽容各类学生, 通过随时加分、额外加分, 运用激励机制诱发其内部“能源”,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它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自尊, 挖掘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 是较为人性化的班级活动。每周总结一次, 并进行公布, 不断引发学生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不断循环, 时效性增强, 班级管理任务可以不断深化和完善。
三、辩证统一——“积分争星”实施的方法
1.趣味性与严肃性统一
“积分争星”管理模式, 强调快乐教育, 形似积分游戏, 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随时会被加分。学校的突发性检查表现好, 加分!学校的比赛虽未获奖, 但大家齐心努力, 加分!不经意间的好人好事, 加分!可谓惊喜连连, 趣味无穷!
除了奖励外, 处罚必不可少, 好的处罚措施是正面激励的保障。处罚项目不可过多, 但一定要抓重点。不仅让学生感觉扣分心痛, 更要心服。另外, 还要将个人成长与集体进步捆绑, 实现荣辱与共。具体实施中, 为了约束部分不求上进者, 规定了每周基本分15分 (这也是由学生自我权衡后定的) , 挣不满基本分的得受罚, 并勒令下周补足。为了鼓励优秀者, 规定每周挣满30分以上者, 每多10分, 可在下周累积加1分。每周五评出“一周之星”颁发奖状, 第二、第三名发给奖品。为了激励整体协同发展, 还制订了捆绑式加分。以小组为单位, 本组同学都挣满基本分的集体加分;本小组有一半同学都超过30分的集体加分;学校检查未被扣分的全班加分;学校集会中表现出色的全班加分嘉奖。
2.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
传统量化管理, 强调班干部主导、学生自治。有人以为, 量化管理细则挂上墙, 班干部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 学生便可以自觉执行, 班干会自行考核,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班级管理一下子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教师也可以做“甩手掌柜”了。殊不知, 时间长了班级可能会表面“一团和气”, 实质“暗流涌动”。
要提高量化管理的有效性, 最大限度发挥积分对学生的鼓励作用, 就必须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积分争星”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可以把握得更准、更到位。为此, 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间明察秋毫、机智引导, 根据班级管理的阶段性特征、差生的转化过程、积分对学生及家长的刺激程度, 灵活把握, 最大限度发挥积分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例如, 要促进家长关心支持学校教育, 就要发挥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好学生的家长乐滋滋, 中差生的家长大都不关心, 反正孩子就那样。有位小A同学一直想得到一张“一周之星”奖, 可总差那么一点, 我指点他回家在妈妈指导下学烧一样拿手菜, 写下体会。他做得很认真, 体会文章也写得生动真实, 我一下给他加10分, 并在班级范读他的习作, 大力表扬他和他的家长, 又拿他当典型在家长会上大做文章, 请他的家长介绍经验。我还经常向学生了解其在家情况, 有针对性地发信或打电话与家长联系, 指导和“串通”家长帮孩子挣分。孩子在乎了, 家长就重视, 老师热情了, 家长怎好意思冷漠?
当然,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臂膀”的作用。“额外加分”权, 班主任既要掌控又要放权。一要培养班干部关注学生的表现, 多和老师联系, 建议、决策加分;二要寻找契机树立班干部威信, 扩大其建议权和决策权, 逐渐放手;三要对班干部严格要求, 勤于指导, 树立榜样。
3.灵活性与原则性统一
传统量化管理片面追求量化和评价的精确性, 实际上否认了素质教育行为的复杂性, 忽视了学生个性本质的不可预测性。所以, 量化管理班级不能机械执行制度, 不能简单以统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 而要努力灵活处理, 扩大教师执行量化管理制度的“裁量权”, 善用、巧用分数鼓励学生, 特别是对那些弱势群体要多一点微笑、鼓励、信任, 多一些关怀, 多一分宽容, 通过“额外”加分, 以唤醒他们被压抑的天性, 激起被埋没的自尊, 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改正机会。
“积分争星”管理模式中, 加分的对象、时机、分值、依据都有较大的灵活性。只要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增强班级凝聚力, 构建良好班风的, 均可加分。学生自己、班干部及家长均可以申请加分, 由班主任裁定, 绝大部分学生认可即可。加分的多少则主要决定于动作完成的难易程度和对学生的刺激程度, 最大限度发挥积分的导向引领作用。班主任有时为了管理的需要, 甚至“创造性”给学生加分。例如有一次一位同学呕吐了, 没人主动帮助扫脏物。我暗中请一位平时很怕写作业积分较少的学生清扫, 然后在晨会课上大力表扬她不怕脏, 有同情心, 关爱同学, 并一下子给她加了5分。她当然很意外也很兴奋——有了这5分, 她本周终于挣满了基本分不拖本小组后腿了;因为这5分, 她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 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因为这5分, 她找到了自信和动力, 学习态度好多了 (以前因为怕写作业不发言一直被压抑得抬不起头来) 。
4.及时性与长远性统一
“积分争星”管理一定要注意时效性。除了及时总结外, 还要做到:一是加分要及时。学生有好的表现立马加分, 同时送去赞许的微笑, 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 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 并能引领他朝着好的方向努力。这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引。二是帮助要及时。分数目标的激励作用是很明显, 可总有一部分不求上进者分数攒不够或者满足于挣满基本分, 怎么办?那就得个别谈话开小灶, 或通过所在小组给予他一定压力, 同时指点一些挣分的途径。说白了, 就是想方设法拖住他, 不让他赖在原地, 逼其上进。三是沟通要及时。这主要是指与家长的沟通。从我的工作实践看, 以前较多的家长对孩子“顺其自然”, 也有的不知道如何关心指导。采用“积分争星”制后, 分数却能方便交流, 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对话便有了话题。有了家长的关心, 孩子更有动力和压力。
长远性, 就是要构建良好的班级导向, 激发学生持续的积分热情。就小学生而言, 要保持对量化管理持续的热情是很难的, 也是开展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班主任除了要坚持活动的趣味性、及时性、公正性外, 更要重视活动本身, 重视学生辛苦“挣”下的分。首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升温”处理, 在全班营造“为分数而努力, 以挣分为乐趣”的良好氛围, 在全班形成一个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其次, 要研究管理艺术, 学会调节与灵活处理, 尽力让每个人都有成为“一周之星”的可能性, 增强各类学生的信心, 坚持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加分、减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后, 要征得家长的支持, 改变家长只重视考试分数、不重视素质分数的观念。
摘要:“积分争星”理念是: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自尊, 挖掘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通过班主任的艺术化操作, 使学生行动有目标, 发展有方向, 人人有亮点, 成为班级的主人, 成为自己的主人。针对传统的量化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积分争星”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班级活动, 是一种改良后的量化管理方法;它强调灵活运用, 提倡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比学赶帮, 以挣“分”争“星”为乐趣, 激励学生上进、快乐成长。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8
关键词:健康,快乐,成长,体育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而且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天生都有一定的玩性,特别是学生的玩心更大,而体育刚好可以符合人们的这点需求,所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与生俱来就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这也给体育教师省了不少心。但是占有优势也并不代表是“稳操胜券”,因为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教师应利用体育这个“动”的优势去征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课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留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训练的时间,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他们的个人爱好或是特殊需求进行选择性训练,然后对学生进行点评并给以适当的赞扬或鼓励,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也让他们体验学习中的快乐。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拥有了体育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课堂上,如果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刚提起学习兴趣的学生感到失望,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会觉得体育课越来越无聊。所以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比如说给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设置目标,给学生安排任务等,以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带着学生进行强身健体的锻炼,让运动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让他们在课上感受在运动中的轻松,感受运动中的自由,感受运动中的快乐。
三、采用团队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实质上,说体育也是玩的一种方式一点也不为过,只是这种玩比一般的玩更具有针对性,所以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由于人们都不同程度的具有玩心,所以游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效,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如果在课堂上进行团队游戏,让他们在团队中完成自己无法或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让他们感受团队力量的强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是体育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而且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学生在这个团队体育游戏中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能力的有限性,还建立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桥梁,也体验到了合作中的喜悦和快乐。
四、采用高低搭配教学法,达到共同进步
所谓高低搭配也就是在教学时,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的高低进行一高一低的搭配训练。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于同一事物或者是同一锻炼都有不同看法,但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就可以进行高低搭配,因为采用此方法可以两者互补,如果谁做得不好会影响到两个人的总体成绩,这样就会使得学习兴趣高的学生自觉带领着学习兴趣不高的人一起训练,让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感受训练中喜悦,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兴趣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训练中共同进步了,并且还能让学生在带领或是被带领中感受快乐。
五、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
拓展训练是由传统的外展训练发展而来,“拓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开拓和扩展,可以说为在原有的空间基础之上再开拓一点空间、再扩展一点思维。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可以说是在掌握教学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上,再讲授一些相关的但又不属于必须掌握的技能,这种技能只作为一种参照、休闲、娱乐、补充来了解,以拓宽学生眼界,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这种技能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挑战性,所以课堂上的拓展训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克服自身或是外界环境的各种困难,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团队练习来提升个人的意志力。使拓展训练同样的顺利开展,提升他们的各种训练技能。
六、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教师不能让学生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那教学将难以正常开展。由于体育和学生都有一定的玩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一定的优势条件。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之后,教师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团队游戏的教学模式、高低搭配的教学方法以及拓展训练的带入,笔者坚信,一定能让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瑞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 0,(06).
[2]陶财.体育课应培养学生心理素质[J].青海教育,2006,(Z2).
[3]吴昌涛.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1).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9
心理学研究显示:中小学生对新奇丰富的内容乐于接受, 易于接受, 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其实, 数学是一个充满生气的瑰丽多姿的大千世界, 是人类思维高原上开出的灿烂花朵。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美的魅力, 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好奇的、亢奋的、甚至是渴盼的心理。
利用教材内容, 渗透思想教育, 能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很有必要为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如利用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介绍所学内容的发展史和趣题, 会引起同学们探索和联想的心理。结合介绍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研究数学的伟大成就,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且能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而发奋学习的动机, 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各种版本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注意编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 但可拓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如冀教版, 七巧板、国际象棋、勾股定理等都可进行扩充延伸, 给学生以问题引导、理想熏陶、方法感悟……无疑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二、多加赞扬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成就的需要和被赏识的需要。这种浅层次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 自尊自信提升, 就能慢慢转变成深层次认知的需要。课堂学习成功经验可以使学生增强认知需要, 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学习欲望进一步强化, 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顺应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通过非强制手段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 决不能吝啬自己鼓励的语言, 对学生应多加赞美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更可让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学生回答正确, 教师要表扬学生爱动脑, 使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 更加积极地思考。即使回答不符合老师的答案, 也应尽可能找出学生的优点 (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 短短几句话, 拉近了师生间心的距离。在教新课时, 鼓动性、激励性、挑战性的语言, 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探索, 促进了师生的双边和谐活动。学生偶尔有些违纪行为, 教师也要选择婉转的语言, 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教师一句鼓励的话, 可以成为他学习的新动力, 使他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三、多树立责任感,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责任感是一个学生必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科学态度是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 离开了责任心, 这些可贵品质则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常常发现, 学生总是会在刚开学的时候, 有很高的积极性, 但是过一段时间后, 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就逐渐降温了, 没有持久性, 做事虎头蛇尾。探究里面的原因, 就在于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 没有责任心。确实, 任何聪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基础上, 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通过交流讨论可以磨炼大脑, 通过在困难失败中不退缩, 勇往直前, 学生的毅力得到锻炼。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的表现, 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这些心理素质。例如教师可以"稚化"例题思路, 讲讲探索失败的一面。即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 或逐步尝试, 或一筹莫展, 或遭困受挫, 然后与学生一起探索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方法, 这样就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让学生懂得, 失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如果具有坚强意志, 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更加勇于探索, 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 造就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多倡导合作竞争, 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勇于竞争与善于合作的精神是创新人格特征的表现。合作学习的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还体现出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目标为导向, 以小组合作任务为载体, 以团体评价机制为保障, 促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生动局面, 从而保证了组内长远的参与性与互补性。在合作学习中, 还可以改变学生对人的态度, 即他人是我获得信息的源泉, 学生在讨论与合作的磨合中越来越善于向他人学习, 也越来越善于帮助别人。
禾苗的茁壮成长需要和暖的阳光普照, 学生心灵的丰硕成熟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就是要挥洒阳光雨露, 让他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滋润着雨露的甘甜, 心灵滋养在他们喜爱的数学课堂中, 让爱与孩子一同跳跃, 将学习的热情、顽强的意志、豁达的心胸、良好的性格……化为音符, 奏出和谐生动的教育乐曲, 造就出时代所需的人才。
摘要: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拓宽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加赞扬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多树立责任感,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多倡导合作竞争,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以实现从传统的“知识本质”, “智能体质”教学向“以人为主”的转变, 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促进学生人格素养全面和谐发展。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10
一、了解孩子的个性
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 对于孩子而言, 没有所谓的好坏, 只有天生的个性。家长要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我们不能一边说爱孩子, 一边又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有自己的行为方式, 往往认为这些经验是好的, 希望孩子也像自己一样。
我们应按照孩子的个性特点, 给予孩子足够的压力和奖励。比如, 个性比较依赖的孩子, 希望和妈妈和伙伴在一起, 他们喜欢集体学习, 或者有人陪伴。家长要求他们好好学习的同时, 陪着他们一起学习,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并在他们取得成绩的时候, 奖励他们集体活动的权力。这样的孩子既能学习好, 也能更好地发展人际交往的优势。如果家长只是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其实孩子自己一个人根本学习不进去, 碰到困难他们倾向与向人求教, 但是如果找不到, 就会放在那里。结果是孩子学习应付家长, 虽然看着每天坐着, 就是没有效果。如果家长放任自流, 这些孩子的学习肯定不好, 但是他们的交往能力会非常强, 因为他们会把时间放在和大家一起玩上。
二、还给孩子自由
人的存在既是一个自然存在, 更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存在。人是通过劳动、异化劳动和对异化劳动的扬弃而走向自由的。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能力的提升, “自由个性”的凸显, 人类超越“必需”与“外在目的”的强制是同一个过程, 都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迈进。让孩子健康快乐就要把自由还给孩子。
1. 安排时间的自由
如果您要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 主宰时间, 那么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2. 零花钱的自由
在零花钱的问题上, 应该说我们国家一直处在一个落后的状况。很多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或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 这是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美国等许多国家在零花钱问题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尽早给孩子零花钱, 并教给他们一些现金管理知识。二是孩子零花钱的多少, 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需求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三是要逐渐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那就是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使用和管理手中这点有限的钱。
3. 读书的自由
读书是学生首要的使命;读书不必有功利。具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固然很好, 具有“成名成家”或者“升官发财”的现实理想也未必不对, 但是, 如果总是肩负着如此沉重的使命、如此功利的理想去读书, 恐怕未必会快乐。读书就是读书, 本来就不必有什么功利目的, 因为读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只有自由地没有功利地读书, 读书才能持之以恒, 进而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人生的高雅享乐。探索未知, 不断完善自我, 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素质全面的人, 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这就是读书的最大快乐。
4. 兴趣的自由
兴趣发展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环。让他们知道自己长处在哪里, 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需要自我发掘的部分, 让他们自己努力就好了啊。只在偶尔需要父母协助的地方才加以援手不挺好的吗?
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象空间, 产生发散性思维, 把他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 (例如, 树上10只鸟, 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孩子的一连串的发问) 从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到, 一个孩子的心灵在没有限制、没有禁锢的情况下, 是多么自由奔放啊, 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但是现实生活当中, 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孩子的这种天真了。好多孩子被我们家长和教师教育管束得光说大人话, 光办大人事, 像一个成熟的小大人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啊。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应该让孩子在这个阶段享受什么?而作为父母, 不要活生生地把孩子享受这段生活的权利给剥夺了。这对他的一生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善待孩子缺点
心灵的成长需要宽容。应该说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的宽容度是越来越高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宽容度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
有好多父母对自己、对同事、对朋友能够宽容, 但对十几岁的孩子却非常苛刻难以宽容。孩子刚生下来, 可能有几年被我们父母欣赏的时候, 捧为掌上明珠, 逢人就夸逢人就讲, 认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好景不长, 接下来我们更多的父母便是翻来覆去地给孩子找问题、指缺点、提希望, 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看别人的孩子, 看优点、看长处;看自己的孩子看缺点、看问题。总想把所有孩子的优点都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这样才能满意。所以说一天到晚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不顺眼、都不满意, 就是在挑毛病、指问题。
其实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 不要说孩子, 就是我们大人, 甚至国家的法律法规都不可能做到百无疏漏。你怎么就要求你的孩子做得那么完美呀, 不允许犯一点错误, 不允许有一点毛病, 不允许有一点过失呢。出了问题, 又批评、又指责甚至打骂, 孩子连一点改正的机会都没有。作为我们家长, 对于孩子是否过于苛刻过于严格了呢?不过, 我们这里讲宽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是指我们家长对孩子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理解和尊重, 对孩子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的理解和尊重。
把快乐还给孩子 让幼儿健康成长 篇11
我们积极对教师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并且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努力把《指南》落实在幼教工作中,积极开展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让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了丰富幼儿教育活动,确保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开展了“趣味活动课”教学比赛活动,全体幼儿教师积极参加。教师们在园长的带领下,认真准备活动,从精心设计活动课教学方案入手,做好每项活动的组织操作,让比賽活动精彩纷呈。幼儿们在趣味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我们还开展了幼儿手工揉纸大赛作品展活动,共展出作品60多幅,这些揉纸画都是孩子们在幼儿家长的指导下,把彩纸揉成小纸球粘贴而成。这些精彩的揉纸画手工作品栩栩如生,吸引了全校学生和到校接孩子放学的幼儿家长前来参观。很多幼儿家长,从作品展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进步,深感欣慰。为了把“艺术教育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幼儿园还为幼儿买来打击乐器和幼儿铝板琴等乐器,把幼儿器乐教学融入保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感到了学习的乐趣,还让幼儿从小学会了艺术特长,受到了幼儿家长的好评。家长们都高兴地说:“看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打击乐器表演节目,觉得幼儿园的孩子真是无比快乐啊!”
在课堂上,幼儿教师坚持以游戏活动为主,通过绘画课、手工课、做手指操游戏活动等,让幼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思维创造等多种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乡中心幼儿园)
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篇12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 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和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 不以权威、监督员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关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但有利于因材施教, 而且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措施, 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给学生一个宽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 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 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证明, 只要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 我们就应该支持和鼓励。
二、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
教师如果长期占据课堂中的“主讲”地位, 学生被动地听记, 教学过程乏味, 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生心理, 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 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并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强烈愿望。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 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通常, 学生心理有压抑, 往往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 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 在活动中忘却过去, 找回无忧无虑的自我。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文娱活动、运动会、主题班会、郊游等等。通过这些活动, 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意志,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倾诉心声, 化解郁闷, 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
三、体验成功的乐趣
儿童在学习时既幻想学习成功后父母怎样喜欢、小朋友怎样羡慕、左邻右舍又怎样笑脸相迎的美妙场面, 也怕因失败而受到父母的斥责、同学们的嘲笑、左邻右舍的幸灾乐祸等。因此, 产生了“一定要好好学习, 认真读书, 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的想法。但是如果遇到困难而学生没有能力自己解决, 就会有热情能否胜过困难的心理活动。如, 问题学生总是遭到失败, 成功从未光临过, 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我从来成绩就不好, 这一次也是照例失败!”如果这种心理压倒一切, 那么成功的梦幻自然就消失殆尽。
而成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 它能极大地激起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更需要这种成功感来鼓舞他们学习。
例如, 班级里总有一些“被老师遗忘”的同学, 他们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 就算被老师叫起来回答, 也常常是呆呆地站着, 不敢回答。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经常提问他们最简单的问题, 这样他们也赢得了同学的赞许。经过成功的体验后, 让他们知道别人做得到的事情自己也做得到。这种成功感引起的满足和兴奋, 推动了第二、第三次的成功。多次成功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 逐渐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推荐阅读:
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11-13
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06-08
用哲学指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06-17
让学生快乐成长08-15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07-19
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学习06-15
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09-12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研究结题报告07-22
德育案例 让学生在歌声中快乐成长05-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