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材和学生

2024-06-02

研究教材和学生(共12篇)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1

在“四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中, 通过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 虽然有些问题及答案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让教材的探究价值和思想价值充分地呈现出来, 使教材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桥梁。

一、案例展示

情景1:将三角形硬纸板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做上不同颜色的记号, 再把三个角剪下来 (在同一平面内) 拼在一起展示给学生看。 (投影展示)

问题1:刚才演示的是什么知识?

生:以前研究过了, 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情景2:一个矩形, (用多媒体课件) 标出它的四个内角 (都是直角) , 内角和是360°。拉动一个顶点, 得到一个任意四边形。

问题2:四边形的内角和还是360°吗?

生:可以仿照刚才的做法, 用拼角的方法来说明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还是360°。 (同学演示)

问题3:一个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这是本节课的研究重点。 (板书课题)

师:命题的证明必须要有严谨的推理论证过程。课本第81页上介绍:连一条对角线, 将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证明。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尝试命题的其他证法, 并写出完整的证明步骤。

生1:可以连两条对角线, 将四边形变成四个三角形,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证明。 (投影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

生2:也可以过一顶点作一边的平行线,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证明。

问题4:刚才展示了几位同学的证明过程, 能否概括一下这几位同学的证题思路?

生:将四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来证明。还有一种是:过一顶点作一边的平行线, 除了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 还用到了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5:既然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来证明此命题, 怎么构造三角形就成了证明这个命题的关键, 除了连对角线外,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构造三角形的方法?独立思考之后开展热烈讨论。

生:在四边形内任取一点, 再与四个顶点相连可以构成四个三角形, 证明过程只要将连两条对角线 (刚才展示的) 的方法稍稍修改一下就行。

师:这个同学的思路比较新颖, 能提出不同的看法, 他用的证明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没有其他的意见补充?

生1:虽然只是将同学的方法作了小小的变动, 但他的思路更宽了, 值得我们学习!

生2:刚才两位同学的证法太繁琐了, 只要在四边形的一边上取一点与它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就能构成三个三角形。 (投影展示)

问题6:用哪种方法更简捷些?为什么?同时请将前面所有的证明方法进行适当的归类? (将各种证法逐一展示回放)

……

学生探究的热情达到高潮。同学们不但想出的证法多、证明过程规范而且能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类、优化和提升。

二、教学感悟

(1) 设计情境, 让学生在“做”与合作中自我提升。教学设计中, 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及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建立在已有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的推理与知识的迁移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往往同一节内容或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教师的设计之下, 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授课形式和课堂效果。

(2) 运用技术, 拓宽学生提升数学素养的渠道。教师在对教材的分析与整合中要潜心研究和尝试多种价值的融合,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和真正需求, 更多关注学生在想什么, 要什么, 未来需要什么。尽可能拓宽学生提升各种能力的渠道。

(3) 营造氛围, 体现教材的探索价值, 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应注重教学思想的开放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材中典型的“传统问题”与“传统方法”也可被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创新不是单纯的方法或是技巧, 更多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 在师生共同营造出来的探究环境中, 学生有了求异精神, 思维将更加活跃, 探索的热情也将更加高涨。这样, 学生不仅能大胆质疑, 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或结论;也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高效课堂也就自然形成了。

(4) 恰当评价, 体现教材的思想价值及教学的教育性。在教学中要发挥好评价的导向功能, 一个好的教学评价系统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本节课动态化的评价过程, 使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呈现出相对多样化, 但多样化不是目的, 是一种手段, 目的是优化。课堂上应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体现教材的思想价值与教育性。

总之, 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绝不是经过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就能完成的, 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引领和科学评价不断的刺激和强化。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2

1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和__。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 偷拍 下鹿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 预先 涂上“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_。

2.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 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甲组小鸭跟随气 球走的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 )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 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第16章第3节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实验法 观察法 观察法 实验法)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3

【关键词】理性精神;数学理解;发展学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55-02

【作者简介】王应标,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淮安,223001)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一、深度解读教材,体现学科的理性精神

陈园园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教材的处理方式为:考查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与直线截距有关的量。但这种处理方法与学生的数学现实相距较远,因为之前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必修二中有关直线的内容,不了解截距的概念与意义。是服从教材、照本宣科,还是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超越对教材亦步亦趋的模仿,对所授知识进行更加贴近学生思维实际的解读?陈老师选择了后者。

她深入思考后得出如下认识:一是教学的起点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来设计,否则只能是教师的单向灌输而无法激起学生思维的真正参与;二是线性规划问题,也可以看成是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较远,学生难以将新知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而把线性约束条件下求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看成是一元函数最值问题的推广与一般化,这样的处理手法,体现了数学一贯的学科特色思维,即遇到特殊问题,总想能否推广,使之具有更大范围的应用价值。同样,遇到陌生问题,总想能否化归为已解决的熟悉问题。教师正是通过自己数学教学中的行为作风,言传身教,让数学的学科价值最大化:首先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其次要通过知识,让学生学到运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但数学教学还不能仅止于此,还需让学生体会诸如数学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工具、数学知识是纵横联系的、数学是讲推理更讲道理的学科等观念,并对此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对于教材的不同解读,既体现了教师备课过程中的“学生立场”,使得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更让数学的学科价值得以彰显。

作为一位有追求的数学教师,“我不创造数学,在数学上我可以没有建树,但我要创造对数学的理解”[1]。陈老师在此次教学中展现出了对于学科教学知识勇于探索的精神,她力求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形态,让学生看到了在数学学科特性熏陶下教师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意识——数学教学除授受知识外,还要彰显它的学科价值。

“所谓教育就是在任何训练中帮助学生学习思考,但是它也必须帮助学生对他们的思考负责,尽管这个主题适合于所有学科,但它特别切合于数学教育,这是因为数学是这样一个领域,在其中甚至小孩也能解决一个问题并且有把握肯定所得解是正确的。──不是因为教师说它是正确的,而是因为它内在逻辑真是正确的。”[2]这就是数学的理性精神。从长期角度看,教师的这种坚持“逻辑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准确地理解问题,理性地探索问题,求真理、讲道理、究根底、不盲从、善思考。

二、精心设计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数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核心任务,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心理过程为基本线索。本节课的基本线索是: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解问题,层层递进,即构造二元函数——建立“等z线”——确定最值;反思回顾,确立算法;变式训练,拓展延伸。

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是一元函数概念的适度推广,让学生建立二元函数的最值概念。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学生比较自然地理解二元函数的最值概念,这主要得益于教师对教材的认真研读,“顺势而为”,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模型,在解决问题之后,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表示可行域,建立“等z线”,探求最值点,求解最值。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师生合作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适度点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会数学研究的方法:在反思的基础上,从特殊到一般,建立线性规划的算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建立“等z线”。难点突破的第一步是形成认知冲突:面对无数个点,不可能通过列举的办法求出最值。第二步是探求共性:函数值相同的点在一条直线上。第三步是建立“等z线”:由地理学科中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运用类比的方法,创造性地得到“等z线”的概念。

本节课的高潮是学生自己得到最值点。在得到“等z线”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么得到最值点。学生拿出直尺,先动手实验,再想象,得到边界点就是最值点。问题的解决一气呵成,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思维的乐趣。

本节课通过学生数学地理解问题,经过一步一步的探索,最终建立起一种算法,体现了数学中“模型化”的思维方式。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让我们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凡是学生可能会做的,让学生尝试去做。整节课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力。

三、优化教学细节,展示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学中陈老师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在定义“等z线”时,她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函数的值,得出函数值相等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借助地理学科的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合理定义“等z线”,学生得以用数学的眼光理解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几何画板作出一系列直线,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探求最值点时,让学生动手实验,发挥想象力,得出最值点就是边界点,在此基础上,再一次运用几何画板,通过直线的平行移动,从整体上把握函数值的变化,再一次确认最值点就是边界点。如果教学程序倒过来,教学时间可能缩短,学生也许也能理解概念和方法,但是学生失去了一次思维体验,失去了一次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但这恰恰是数学教学的真谛所在。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老师们一般都会弱化板书的作用,但是陈老师的板书设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需要板书?板书写在哪里?哪些地方的板书需要留下来,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铺垫?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留下的板书就如一幅画,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板书中重点内容的突出,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此外,陈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清晰,详略得当,提问语言准确,讲解语言精当,更值得肯定的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耐心等待,让课堂静下来,而不是自己充当主角,代替学生主体思考。信息技术和学科的融合、板书的设计以及教师的教学语言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裴光亚.我是谁?:一个教研员的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04):02.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4

一、主教材之“主”

主教材之“主”, 在于主教材教学的时间在一节课中占有的比重最大, 学生练习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 具体体现在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包括体育道具的准备和应用;队列队形的组织与变化;准备活动以及游戏的选择与实施;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突破重点、克服难点的手段和方法;甚至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课堂小结、课后反思……都要服务于主教材, 从而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如, 前面讲到的“实心球前抛·健美操基本步法”—课中, 课一开始, 教师就向学生介绍手中的实心球 (用纸球代替) , 并给实心球取了个名字——“实心球宝宝”。原本冰冷的实心球变得可爱、生动;接着通过“搬运接力”游戏使每个学生人手一球, 做完球操, 教师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实心球前抛”动作的讲解和示范环节, “坐着抛”、“跪着抛”最后过渡到“站着抛”, 学生体验着实心球前抛的用力部位和顺序。应该来说, 主教材教学, 教师设计合理, 手段科学, 环节紧凑, 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参与……但问题在于学生本节课实心球前抛练习的次数 (包括坐着抛和跪着抛) 总共加起来只有4次, 作为新授教材, 作为主教材, 4次练习的机会对于学生初学者来说显然远远不够。可教师也很无奈, 实心球属于新授, 学生也没有学过健美操, 两个新授教材出现在一节课中, 前面教材花得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后面教材的学习, 于是可爱的“实心球宝宝”只能被可怜地丢到一边直到本课结束,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另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学习领域, 学生们茫然不知所措, 不要说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 就是在旁看课的教师也没能一下转过弯来, 认为两个皆为主教材。小学体育课堂中, 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会安排新授教材为“主”, 复习教材或游戏为“辅”, 也可以将两个复习教材安排到同一节课中, 但教有所侧重, 学就会有“主”和“辅”之分。但是, 如果两个新授教材出现在同一节课中, 虽想分清主辅, 教师也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学生刚学了新知识、新技能, 还没来得及“消化”又要去接受新的知识点, 显然违背了课堂教学规律, 学习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二、辅教材之“辅”

辅教材, 也有人称之为“副教材”, 笔者认为, 辅教材之“辅”更能体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具体有两点:一是辅助主教材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是主教材学习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主教材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动作、掌握技能, 有些枯燥;辅教材教学则是把刚学到的动作或技能运用到实践、游戏中去, 充满乐趣, 是对主教材学习的巩固与发展, 是一节体育课的高潮阶段。前面的“实心球前抛·健美操基本步法”课中, 主教材为实心球前抛, 如果辅教材把健美操改成掷准或“炸碉堡”, 即把实心球前抛动作运用到游戏中, 那么就算主教材学生练习次数少, 也会在辅教材游戏中得到弥补, 而且在既富有竞争又充满乐趣的辅教材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动作不仅得到了巩固, 还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 参与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现在很多教师都会根据主教材来安排辅教材, 在辅教材内容的设计上更是绞尽脑汁、做足文章, 力求在主教材和辅教材的衔接上做到顺理成章。如, 主教材为二年级“垫上直体滚动”, 那么, 辅教材安排成“合作直体滚动”;主教材是二年级“木上平衡”, 辅教材设计为“巧过独木桥”以巩固木上平衡动作……二是辅助主教材调节学生一节课的运动负荷, 使其保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体育课注重身体练习, 强调学生都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而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对学生的发展都没有帮助, 因此, 辅教材就起到了调节运动负荷的作用。一节课主教材和辅教材不能同时安排两个大强度的运动负荷, 需要合理搭配、科学安排, 主教材如果安排的是大负荷, 那么辅教材就必须安排在小、中等负荷的范围内, 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 不会因为一节课的负荷过大造成学生生理和心理上不必要的伤害。如主教材为二年级“站立式起跑”, 让学生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 提高起跑反应速度, 运动负荷小, 那么就需要通过辅教材提高运动负荷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于是就有教师把游戏“30米让距跑”作为辅教材, 既巩固了站立式起跑动作, 还通过高强度奔跑加大了学生的运动负荷, 使本课的运动负荷水平总体维持在中、高强度上。可见, 辅教材对运动负荷的可调节功能也是成就一节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连接主教材与辅教材之间的特殊纽带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5

之理论学习材料

北关小学课题组 刘 燕

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忽略或轻易带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插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所有课文插图都兼具以上三项功能,只是对于某一幅具体的课文插图来讲,功能会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抓住插图使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

一、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如人教版第一册《小小的船》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图中美丽的星空、弯弯的月牙、可爱的小姑娘都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在引入时,不妨让学生说说在插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顺势引导,课文的小诗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文本,且对文本产生兴趣,也会为课文的学习铺垫好一定的情感基调。

二、有效使用插图,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当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不理解时,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它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关注到了‚漂‛和‚飘‛的区别,这对学生来讲是难点。我在请学生区别这两个同音字时,同时引入了课文中的两张插图,并请他们仔细想想纸船和风筝是怎么帮小动物找到他们的好朋友的。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纸船是顺着水漂来的,要用‘三点水’的漂‛,‚风筝是靠风飘上天的,所以要用‘风字边’的飘‛。这样,一个难点顺利解决了,同时图片加深了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又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中,学生需要理解‚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只要请孩子们仔细地观察图片即可,可以通过图中阿切尔的动作、眼神、站的位置以及跟酒馆里其他人的对比,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类理解上的难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最易出现的,有效地使用插图,图文结合,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有效使用插图,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最常碰到的习作方式是看图写话,而我们发现,善于观察图片、分析图片的学生,其习作质量一般来说要领先于其他同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低年级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若能常常渗透对课文插图的观察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必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一年级下册中有篇课文叫《棉花姑娘》,课文中有四幅插图,前三幅为棉花姑娘生病向别人求助时的画面,最后一幅画的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将前三幅图和最后一幅图作比较,请他们说说棉花姑娘生病时和健康时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仔细地比较着,不一会儿,他们就找出了许多不同点。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不仅知道了棉花姑娘生病和健康时的区别,更为学生理解‚蚜虫的可恶‛、‚棉花姑娘对医生的盼望‛作好了铺垫。除了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片,我们还需要教给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观察景物图,我们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人物图,我们应该看清楚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但这种方法的自觉养成,需要大量的看图写话实践。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一些活生生的例子,相信对他们是有所触动的。就拿《秋天的图画》来说,课文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课文的插图准确地对应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学完了整篇课文之后,我请学生去插图中圈一圈作者描写的景物,并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很快,学生们便自己总结了,作者按照从右到左,从低到高的顺序来描写这幅图的。于是,我便告诉他们,我们以后描写风景,也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叫做有序。

四、有效使用插图,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比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学习伙伴的提示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对画面内容进行再加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种葫芦人的表情、动作,学生们围绕着‚吃惊、不明白‛给出了画中人物的内心解读。一幅静态的插图,有了内心语言的补充,人物形象便丰满起来,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五、有效使用插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由于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时往往会过于简单或杂乱无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课文中的插图绘图精美,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是训练学生表达的优良素材。课文《春雨的色彩》写了三只小鸟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故事,读完了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的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春雨的色彩。正好,课文的后面配了一幅田野的图片。我请学生选择几种景物来仿照课文说一说,也可自己想象。于是,学生们出口成章,精彩无限。有的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禾苗上,禾苗绿了。春雨淋到小树上,树叶儿也绿了。‛有的说:‚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黄了。春雨滴在郁金香上,郁金香也黄了。‛

低年级的课文中还有很多插图是多幅图,展现了故事发展的过程和情节,就像连环画一样,学生极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讲述。如《小熊住山洞》一课。课文相对较长,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有条理而且完整地复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掌握每幅插图的意思(熊爸爸提议造房子——春天的森林——夏天的森林——秋天的森林——冬天的森林——大家感谢小熊一家),然后出示文中的六幅插图,让学生边看插图边讲述故事,降低了难度,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讲述了,激发了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兴趣、讲述的兴趣,培养了一年级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选自《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插图培养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1)结合插图,初步感知。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如我在教学《亲人》时,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2)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声、韵母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将声、韵母的音形与插图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单韵母“a”,是韵母教学的重点,而“o”和“e”的发音是难点。根据各自的插图,我采取启发联想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a”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图上检查嗓子的小女孩发“啊”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着小辫子的头,引导他们将女孩的头部形象与“a”的形体进行比较。公鸡是孩子们熟知的,它的啼鸣也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教“o” 的读音,可让学生模仿大公鸡“喔喔”地啼叫。教学“e”时,可借鹅的名称帮助记音,并以鹅在水中的倒影促进字形的记忆。如此图文结合的教学,可以化难为易,使枯燥无味的字母音和形变得具体形象,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结合插图,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如教学《师生情》一文时,我指导学生看图后总结:图中三位小女孩的体态和神态各是怎样的?她们为什麽透过门上的玻璃,争着向屋里看?她们在门外深情地看着、等着,这说明了什么?由此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二、利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及本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

三、观察插图培养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画,从帆没有张起来,可以联想到是逆风行驶;从身子前倾,可以联想到船上载着很重的货物,纤夫们都在使劲;从纤夫们的衣着、外貌、神态可以联想到他们的悲哀、痛苦、不满和反抗,从而体会出画家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在细致观察和欣赏的基础上,再认真反复地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结合插图培养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口头表达时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如《晨读》一课,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场景,并且细致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姿态之后,锻炼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图画的内容,在学生看、说的基础上,可以把它写成一段“小学生在清晨刻苦读书”的小片段,这样既加深了对图意、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锲而不舍的培养和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达到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6

关键词:教材内容;阅读理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89-01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是教学的中心。尤其,陕西由自主命题改为全国试卷,这就意味着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英语教材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规范性语言材料,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体迥异、语言地道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不同文体和题材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一、利用模块标题、课文标题及插图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模块标题是对每个模块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能提纲挈领地点出整个模块内容的主要信息,而课文标题是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的“题眼”对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挖掘标题的内涵,为预测本模块内容而积极准备词汇及话题。在整体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要适时导入文章标题,引导学生合理解读文章标题,对全文发展脉络及布局进行全方位的预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预测文章内容,理清篇章结构,生可理解主题。教师也可以针对标题设疑置问,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关注阅读内容,以便進行有效的阅读。

1.What would you tell us about this module?

2.Who will describe the pictures in this module?

3.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4.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this passage?

5.What could you write about under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二、利用课文原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文章中某些关键句或短语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句子甚至通篇文章的理解。任何一篇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或短语都不是孤立的,通过使用一些阅读技巧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能够轻松地猜出词义。常用的猜词技巧有:根据背景知识、构词知识(词根、词缀、派生和合成)与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猜词的方法,独立思考或组织讨论,培养他们在阅读中的猜词能力。下面笔者以必修5课文,选修8课文为例进行说明:

1.根据背景知识猜词.

A year after his retirement, Li Ning began a new career__ as a businessman.(必修5,P42)

2.根据上下文猜词

Marathon: the ultimate ,Olympic Event .The final event in the Olympics is the marathon.(必修5,P49)

3.根据词缀猜词

In theory, the road can only be used by traffic going uphill from 8 in the morning ,and by traffic coming downhill from 3 in the afternoon .(必修5,P12)

4、根据同义词、反义词猜词

One of the founders, the painter and naturalist Peter Scott, designed the famlus panda logo.

三、利用课文问题清理文章的线索和细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来梳理其结构,并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通过设计问题、排序、判断正误,填表和画图等练习帮助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提高阅读效果(汪胜光,2005)。在教材中,典型的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此结构上把握事物的名称、功能和作用等,如选修8,第一模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1)部分的阅读文章Antarctica : the Last Continent; 阅读叙述文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如:必修5,第三模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 部分的阅读文章The Steamboat, 阅读人物传记时,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时间、地点、活动和成就等,如选修7,第一模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 部分的阅读文章Michael Jordam-----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Rest!

四、利用材料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相应归纳主题的能力

寻找中心词、句、段落大意的提练、中心思想的归纳和理解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也影响着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在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提练中心思想的能力。以幻想小说为例,能常便用记叙文体,一般包含时是、地点、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等要素。幻想小说的作者赋于了自然万物以生命、语言、情感、或都自然的神奇之力,小说中一般都是一些神奇、怪异和故事。幻想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幻想小说通常对环境做具体描写,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7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往往存在两种设计价值的取向, 一种是以教材为本, 一种是以学生为本。两者各有其合理性, 但又都存在弊端。

一、两种不同的提问思路及其缺陷

(一) “以教材为本”的提问思路及其弊端

教师教学一般缺少不了教材, 在课堂上所提之问, 是基于教材内容的一种深度的挖掘。教材所呈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或者它本身内容的重、难点的复述。“以教材为本”的提问是指教师从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出发, 根据课文的知识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 结合学生的学情, 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它所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围绕着教材转, 按照教材所给定的固定思路去构思教学过程。简言之, “以教材为本”的提问思路为教材—学生—教材。

当然, 这个过程并没有否定学生的存在,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离不开学生的, 但是对学生的考察只是建立在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上分析其应该在这篇课文中遇到的困难, 主动权在于教材, 是教材带着学生进入一个文本的世界, 学生的思维跳不出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思想框架。它会限制学生对事物的重构。“以教材为本”的课堂提问遵循教材或文本已安排好的思路, 要求学生系统而又全面的掌握所学之内容, 但是往往忽视学生以往知识状况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设计出来的问题虽然被称之为“完美”, 但是学生回答的结果往往会偏离教师的期待。

(二) “以学生为本”的提问理念与导向缺失

学问以兴趣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提问便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在问题的内容上, 根据学生的经验、个性特征等基本情况进行设计, 并导向性地让学生理解问题且在其能力之内去解决问题。这里的学生将不是全班性的学生, 而是具体的学生。因此,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提问的价值意味着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提问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学生在与教材的“交往”中, 抛开了教材的限制, 主导着教学任务, 由自己去解读文本、发现问题、建构知识。所以, 此种取向的提问从学生出发, 关注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比如学习的经验、情感要素等;然后根据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情况以及其在课堂中的表现, 设计相关的知识性问题;最后研究某个问题对具体学生的作用与价值, 以及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制订出符合教师期望的应答结果。其过程是学生—教材—学生。

“以学生为本”的提问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 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并从学生的角度建构知识、掌握知识。但是, 主体并不意味着主导, 学生也不能不受限制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课堂教学是有一定的合理思路并有价值牵引的, 不能让学生任意妄想。它需要一种“力量”的导向, 将学生的学习纳入合理的范畴, 以便有效地牵动学生的创新和思维力。而精心打造的“教材”便是这种“力量”。

二、“教材”与“学生”的整合:合理性课堂提问

“教材”与“学生”之间并没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不过教材注重的是“他人”所传达的思想, 这个“他人”包括课程编写者、策划者等, 而学生是从自我出发来考虑学习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他们学习什么知识, 都须主动参与和自我认可。同时, 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还处于“受教育”阶段, 他们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规训的引导。这在教学过程中便要求有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以教材为中心, 他们将教材所隐射的教育目的传达于学生。换言之,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教材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课堂提问涉及教材与学生两方面。忽视教材, 只从学生角度出发, 就会失去引导的力量;而抛弃学生, 仅仅依赖教材给学生的指导, 就淡化了主体的参与。因此, 课堂提问的两种取向, 各有其合理性, 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偏向, 这种偏向若在现实中处理不当, 便会走向极端, 那教育也就会慢慢的朝向单一化的学习途径发展。或者教材消失, 或者学生沦为被动的器物, 这两种情况都不可取。只有在教学中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资源, 主要包含教材和学生两个主要方面, 实现两者的整合, 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生成适切的问题, 深层次达到教育目的预成性, 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意愿。[2]

(一) 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有必要的限定

1. 无限地开放性问题会影响课堂秩序

有问必有答。教师的问题直接对应学生的问题。每个问题提出的初衷都是希望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 学生的回答应当呈现开放性的姿态, 以自身的心理和认知结构去发现新事物, 相应地其所提之问也就存在开放性。新课程改革以来, 开放性提问受到大力推崇, 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丰富性、独特性, 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因此围绕着学生运转。对此, 我们应该认识到:“应答开放性的高水平问题需要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而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到底进行的是什么认知活动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3]因此,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不能不加以限制。此外, 当下的教学根植在班级授课的环境中, 每个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唯一的, 当众多的思维观念抛开了当前所遵循的思路, 教师若无法用一个有序的思维加以控制, 课堂便会在学生天马行空式的主体性思维中陷入教学的混乱, 主体性教学因此也无法体现学生个性的价值。无限的开放性容易造成课堂的混乱, 而给学生一个有限制的提问, 才能使学生不至于失去理性的导向。理性的主导是教材所隐射教学目的的显现。所以, 我们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必要限定, 让学生通过教材所反映的实质性内容驰骋于知识的海洋, 做到收放自如。

2. 用教材内容约束课堂所提之问

开放性提问当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实践中, 它影响到学生应答的复杂性和深、广度, 最终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3]但是, 过于开放有时会让学生抛开了讨论的主题, 自由去构建自己的所想, 这在课堂中, 容易使思维过度发散, 而收获却不大。因此, 在教师在提问时要作必要的限定, 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时空去思维。而这就要用教材和课文内容的逻辑性结构去规划学生个性的发展, 让他们朝着有序有理的方向奋进,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 用教材去限定学生的思维, 并不是固定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相反, 是更强调学生对问题本质更深入的看法。所以, 作必要的限定, 可以让学生不至于无止境地流入一些不相关的教学内容, 损害课堂教学的合理性、有序性。

(二) 构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指引性问题

提问不仅是提出问题, 而且要考虑到问题提出后所发生的事件, 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应答情况。在提问与应答的过程中, 学生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思考要取决于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问题是学生已经知晓或者无须多加考虑的, 那么他应答之时就无所谓探索了, 这样的提问往往是问而无疑, 效果不佳;倘若一个问题与学生以往的知识相关程度不大, 或者以现在的知识无法去推演出新知识来, 此时大部分学生将会无从下手, 望而止步。[4]因此, 问题的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 是指在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5]最近发展区是课本知识和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纽带, 在应答过程中发挥最近发展区的作用, 那么提问也就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 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的学习课本所显现的知识。

当然, 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设计问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 学生未能对之有深厚的兴趣, 他们起初也无法知晓是否“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因此, 在应答过程中, 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度, 一步一步地指向学生原有知识与现在所学知识的关联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他们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与认可。其实,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从教师设计问题时便开始了, 这一阶段应渗入导向性的启发因子, 还应该考虑提问所反映的课本知识的梯度性掌握情况, 也就是说学生对教材所显现的知识的学习应当是一种渐进的态势,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对课本所反映出来的知识进行解读与重构。

(三) 追求体现均等教育理念与彰显学生个性的统一

教育应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而且是没有歧视, 没有偏见的。均等的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育资源分配也应该是平等给予。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上, 均等主要表现为学生应答机会的平等, 这牵涉到问题的设计。如果单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 总不可避免人情的因素, 问题往往会偏向成绩优异的学生。应答的次数可以保证形式上的平等, 但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去回答问题。因此, 在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同时, 教师应针对全班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学生提问。

均等不是说要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每一个人, 而是说教师在提问的时候, 目光是面向全班学生, 要给予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应答的机会, 并多鼓励他们作答。人的价值是平等的, 但是人的智商还是有区别, 在长期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下, 不同学生学习的起步也不一样。面对具体的学习内容, 他们对问题的想法与其所具备的原有知识有很大关系, 因此, 均等是要每位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各自长足的进步, 而不是要他们朝着同一个模子发展。均等的课堂提问也要求彰显每个学生个体的价值。

由于教师个人的思维定势, 课堂提问设计很难做到均等, 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问题中, 引入相对具有平等特性的教材进行钳制, 实属必要。面对众多的学生, 教材存在一定的平等性, 它较少的偏向某一类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尽量与教材内容相关, 用教材中全班学生所熟悉的内容, 共同面对问题、思考问题。不过, 学生对教材的感悟存在差异, 这影响到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与应答, 提问也就排除不了偏袒成分。比如, 一个班级的学生对教材存在上、中、下三个等级的理解程度, 所提之问将无法完美地兼顾这三类学生。那么, 怎么让全班学生平等面对问题, 而又彰显个人的特色呢?

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以“中等”为中心扩散。绝大部分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理解水平, 课堂提问便针对大多数学生, 但也不能忽视少数部分。对这少部分学生, 课堂提问只能是采用一定的应答策略:对“上等”理解程度的学生, 可用追问的形式, 让他们体会到更深远的知识;对“下等”理解程度的学生, 可用暗示的形式, 让他们一步一步地掌握知识点。因此, 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应答, 既要注重教材也要注重具体的学生, 两者不可或缺。

“以教材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提问均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们的发挥彰显了课程编写者、教师以及学生的价值。如何有效地整合三者的价值, 实现对课堂提问合理性的追寻, 需要这两种价值取向, 使它们发挥出合力。

参考文献

[1]张耀奇.有效课堂提问的基本条件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6) .

[2]卢正芝, 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 2010 (4) .

[3]黄伟.破解课堂提问的一个难题:开放性提问如何促成有效思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12) .

[4]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53.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8

一、如何处理教材

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实验中, 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本准则, 在能够完成可能标准目标的前提下把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上、人生价值观上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材料, 同时又不同于局限于教材内容, 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从而彻底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讲教材, 学生背教材的现象。比如:教材第二科《原始的农耕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 人民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教材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情况, 简要介绍了大汶口文化。在处理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先从教材中了解河姆渡遗迹、半坡遗迹的基本情况, 让学生以协作方式讨论并归纳两个遗迹的共同特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点拨, 并给学生叙述我国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 想象原始人居住的房屋并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描述, 让他们在描述的过程中注意体现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这样, 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得到足够的时间提高学习能力, 又能在教师引导下和少量的讲述中了解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树立民族自豪感, 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如何组织教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讲清的东西, 很形象的讲清楚。比如:以前讲“虎门销烟”, 很难用自己的语言和学生将清楚, 林则徐销毁的鸦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跟今天公安机关销毁的毒品是不是一回事?对于类似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一是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询, 二是可以通过教师展示鸦片的图片可以非常现象而简洁的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达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重点、难点,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 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 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 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 传统教学方法和媒质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 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觉, 做到视听并用, 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 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如世界近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这一课, 事件头绪多, 容量大, 地图多, 时空跨度大, 变化大, 学生难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制作一个课件, 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 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 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 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到的事物化虚为实, 化繁为简, 使历史的时空性, 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 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 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如何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同化了人的个性, 往往以统一的目标来要求学生, 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课堂, 但不等于学生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正如西彦所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 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这种学习过程, 只能压抑学生的能动反映机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放性教学的内涵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 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教学相长。这种教学环境, 对学生的心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法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 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 把荷马变成诗人, 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实践证明:要创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自由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为其心智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 让学生在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 获取信息;在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让学生逐步具有利用多种方式, 尤其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掌握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在课堂上, 学生参与面应该尽可能大, 不管学生对知识或学习方式的体会如何,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首要的。只有通过学生的“动”, 才能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方式的正误, 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方法的积累状况。换言之, 课堂教学的好坏首先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信息媒体技术, 通过大量的地图、图片、表格以及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 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 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 再现历史场面, 增强现实感, 让学生身临其境, 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 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 通过内心体验, 引起了情感共鸣, 自觉地接受熏陶。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9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补白,思考,探索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自2001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资格, 此后被多省市及地区教育机构采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材内容日益显露出薄弱与不足的一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应积极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 以弥补人教版语文教材存在的缺陷, 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有效落实中学语文课标。

一、给现代文阅读补白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现代文, 最近的一篇是八年级下册的《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发表时间是2001年。也就是说近十年没有一篇新文章入选教材。是这十多年文学停止发展未诞生经典作品?当然不是。这十多年有影响的文学期刊犹如雨后春笋, 文学俊才更是比比皆是, 锦绣文章自然多得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催生了人的感知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而承载这十多年人们感知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未能及时补充入教材, 真是一大憾事。与其让学生在课堂拿着中规中矩的“老”课文做掩护, 其实却偷看《萌芽》、《火花》、《疯狂阅读》、《新概念作文》等刊物, 还不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文学期刊中的精品。近几年, 在每册教材使用中, 笔者大胆增设第七单元, 以弥补现代文选编的缺憾。具体做法是:不允许学生课堂上分神读课外书, 但鼓励学生课间或节假日研读课外书, 条件是学期末每人推荐一篇课外文章参加“第七单元课文选编大赛”。要求参选文章是近十年发表的内容形式俱佳的文章, 推荐者写出文章出处、作者以及有分量的推荐词。学生极为踊跃, 推荐的文章出处有《读者文摘》、《儿童文学》等, 涉及内容广泛。实践证明, 教师对学生正确引导阅读方向, 有效激发阅读激情, 积极营造阅读空间, 科学释放阅读能量, 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强化他们搜集、整理、理解、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 发挥个性化阅读效益。

二、给综合性学习补白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共有36个综合性学习, 内容包罗万象:有天文《探索月球的奥秘》, 地理《黄河, 母亲河》;有远古《追寻人类的起源》, 时尚《背起行囊走四方》;有喜新《我也追“星”》, 怀旧《古诗苑漫步》;有迈步《寻找春天的足迹》, 近观《戏曲大舞台》……所有教学内容, 想一一有效完成实属不易。比如教学《探索月球的奥秘》, 对于多数偏远农村学校, 无网络, 无图书馆, 在学生未查找资料无准备的情况下, 教师一讲到底, 就失去综合性学习课程意义了;再比如教学《背起行囊走四方》, 对于城市学校, 在安全环境令人担忧, 安全形势日益吃紧的情况下, 课程目标基本上落空。还有教学《马的世界》, 由于马的文化内涵, 只反映在古代战争以及少数边疆地区, 所以很多学校是浅尝辄止。总之, 部分综合性学习课程设置未考虑多数学校操作条件的不具备, 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从而导致教师教学缺少热情, 学生被动参与, 久而久之, 师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如何落实课改要求, 实现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 让综合性学习课堂洋溢浓郁的语文味?笔者的做法是:在整合教材36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遵循地域性、安全性、创造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原则, 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 校团委要举行“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活动, 就引导学生为团委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活动方案。学生依据主题要求提出了“造势、督查、评比、表彰四步走方案”, 造势中有人提出发倡议、喊口号、贴标语以及讨论雷锋精神实质等意见和建议;再如针对中学生乱花钱现象, 鼓励学生做“中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拟定调查表、发收调查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探寻原因、提出建议、撰写报告、发布公告等一系列工作, 丰富了阅历, 整合了知识, 增长了才干。

三、给习作教学补白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 即有什么样内容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就有什么样的话题作文。部分师资力量强、教学设备先进、家长支持力度大的学校, 在多年的单元习作教学中, 产生了部分优秀习作, 这些同话题作文被“好事者”公布于网络, 或者编辑成同步习作指导, 这给不自觉的学生提供了抄袭、套作的可能。学生习作没了个性, 没了真实, 教师往往成了“习作打假队长”。如何解决习作教学困惑,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端正学生习作态度, 夯实习作基本功, 产生内容真实、文从字顺的优秀作品呢?调查发现, 学生习作假大空的根本原因, 还是习作教学之路被教材拘囿了。解决的办法, 就是更新观念, 立足现实生活, 立足学生实际, 创新习作教学方案。朱熹说的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后, 布置习作《我们的校园》;在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基础上, 布置习作《我的语文老师》;在全市大搞双创活动时, 指导学生写作《在“双创”的日子里》;在全校学生享受蛋奶工程之际, 成就作文《幸福像花儿一样》……总之, 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出发, 利用地域特有资源, 让学生观察体验、反思总结, 从而写出言有物、文有序、情真切的佳作。

在教学中, 教师手中的“武器”不趁手, 学生眼前的“餐具”不漂亮时, 创新势在必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相信在不背离新课程宗旨的前提下, 一切创造性的工作, 都会成就学生的精彩, 都会被认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2]张海香.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7) .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10

一、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深入研究教材, 科学处理教材, 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 适合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这就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首先, 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标、理解教材, 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 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 宏观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 使教学准备工作胸有成竹, 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其次,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是统帅、是依据, 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 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就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全部。事实上, 我们接触到的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范围均有不同。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课标, 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 可删、可补、可改, 以确定生动活泼, 入情合理, 切实可行, 既有利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过程和方法的掌握, 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比如, 学习奴隶制的产生、发展和瓦解这一节就可以创设情境:从商朝的方国联盟到周朝的天下共主反映了历史发展怎样的趋势?如何理解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就是大老婆所生的大儿子吗?能否通过历史故事或历史影视剧有关情节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今天现代社会是否还有残留?能否举些例子, 说明宗法血缘关系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商朝以神话王权来维护统治, 西周则以完美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的设计来开疆拓土、巩固统治, 对你有何感想与体会?这些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不仅有利于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及其内涵的情感价值观。

第三, 对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做整体思考, 将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

笔者所用教材的课程体系, 在知识的处理上较为灵活, 选择性较为明显, 便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但这种课程体系跳跃性大, 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 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如不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就无法理解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必然性;不了解20世纪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变化, 也就无法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等。应注意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必要时为学生“补课”, 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再比如讲现代部分“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 为帮助学生理解“曲折”的含义, 补充一些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 又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 我认为注意与初中教材的衔接就是有关知识的衔接和历史兴趣的衔接,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教学生活经验做好这件事情。此外, 在符合课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 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这样既能加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理解, 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 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比如, 可将现代部分“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起来考虑和设计教学, 这样就体现了实践和思想理论的统一。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研究学生,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课程学习的意义, 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 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的热情, 缺少学生的参与, 或者学生参与不充分, 新课改是不可能成功的, 与新课改的目标和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是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处在为应试而学, 不得不学的被动状态,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 我认为应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即导言课, 让学生明白我们即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他们认识到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其中更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 是一门对学生的人生道路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文学科, 通过教学活动,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将有助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学会用实事求是、科学的历史观来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自身的、中华民族的乃至全人类的命运;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和历史学习的认识, 增加对历史课的兴趣, 以此来做好与初中的兴趣衔接。

此外, 我们老师本人要尽量给学生留下知识渊博、具有亲和力的印象, 让学生通过第一印象喜欢上你。导言课最好是谈话式的, 内容最好是让学生明白历史课的功能、意义、趣味性, 从而打动他们。教师最好是和蔼可亲的, 第一节成功的导言课能让学生期待着下一节历史课的到来, 好的开端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好的基础。另外, 我认为每节课还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 讲美国的三权分立可以联系奥巴马与国会关于美国债务上限的争论, 讲罗斯福新政可以联系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讲古代罗马可以联系当地的历史如2004年奥运会或古希腊神话、罗马城由来的故事等;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通过精选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

三、结语

总之,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来改变以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尤其是满堂灌满堂教等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新理念, 运用新方法。决不能总担心讲得少、讲得浅、讲得粗, 怕学生不明白, 导致课上不完, 下来后学生累, 老师更累。而应紧密结合实际, 合理处理教材, 科学地设计每一节课。但是不管怎样, 教师应调整好心态, 积极面对新课改, 相信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11

本文主要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量词规范,从量词的词性标注规范、量词的英文翻译规范等问题来考察,进而提出一些能够促进对外汉语教材质量改进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辑有所帮助。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材 量词 规范

量词在现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汉语本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量词是让留学生备受困扰的词类。

以《博雅汉语》为例,初级起步篇共选取词语1200多个,基本涵盖了《汉语水平词汇等级标准大纲》中的甲级词语,本文以词性标注、词语翻译等问题为出发点,指出教材中的语言规范问题,以期对以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辑有所帮助。

一、词性标注的规范问题

1. 时量词的词性标注规范。第6课中“点”标注为名词,英文解释为“o’clock;hour”,文中“几点、8点50分、10点半”中“点”是时间单位,而《现代汉语词典》把“点”(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划为量词。此外,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在第一册(下)23课把这个义项的“点”也划为量词。

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时段)的动量词,有的书把它算作量词的第三类,称为“时量词”。黄伯荣和廖序东认为时量词也是动量词的一种,这种动量补语有的是表示时间的词,有的不是量词,而是名词,例如“住了3个月、做了一个星期、等了五个小时”中的“月、星期、小时”都是名词。上文中的“点”跟量词性的“小时、分钟”有一些差异,这可能也是编者把“点”看成名词的原因。我们用“点、分、秒”这三个量词来表示时间顺序,而非时间长短,如“东方大学早上8点上课”“已经11点57分了”。而“小时、分钟、秒钟”表示时间长短,不表示时间顺序,我们可以说“还有3小时就要到达目的地了”“20分钟后考试结束”,但不会说“还有3点就要达到目的地了”,也不会说“20分后考试结束”。时量词是量词中较特殊的一类,所以在对外汉语教材时量词进行编辑的时候要尤为注意。[1]

2. 容器量词的词性标注规范。第9课中“瓶”标注为量词,英文解释为“bottle”,课文中的语境是“两瓶啤酒7块,一瓶汽水儿两块五”这句中“瓶”为量词;第18课的“袋”被标注为量词,解释为“pack ; bag”,课文中的语境为“超市不是有速冻饺子吗?想吃的话,就去买一袋。”这句中的“袋”也是量词。但“袋”用于“计量水烟或旱烟”时是量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瓶”“袋”都是名词。编写教材如何处理名词借用为量词的情况也是对外汉语教材量词编辑的一个重点。

郭先珍认为,兼用量词指的是既作名词、动词用,也兼作量词用。兼用量词主要是从名词、动词的长期借用进而逐渐转变而来的,借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借用物体的某一部分名称,如“一头牛、一顶帽子、一尾鱼”;二是借用器物的名称,如“一杯酒、一壶水、一锅粥、一碗饭”;三是借用动词,如“一封信、一卷纸、一捆草”。上文中的 “瓶、袋”是第二种方式,跟其他两种方式有所不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第一种和第三种方式的量词,所以“头、顶、尾”等和“封、卷、捆”等有量词词性,但是第二种方式量词的词性未被收录。何杰认为,第二种方式是借用名量词,这类词是借用名词而来,在运用中具备了量词的特点。这些词的量词意义是在语境中体现出来的。借用量词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器物量词,如“杯、壶”等;一种是运载工具,如“车、船、轿”等。这些词单独使用都是以名词的身份出现,只能说具有了量词的意味感,却不能说是量词。[2]

上文提到的“瓶、袋”在标注词性的时候有两种方式可供参考:第一,只标注名词词性,但在语法点的部分进行说明;第二,标注名词和量词两种词性。

3. 非量词用法的标注规范。第8课的“路”标注为量词,英文解释为“route”,文中的语境为“21路和106路公共汽车都到。”从解释和语境可知“路”指的是“路线”。现代汉语“路”作量词只有两种用法:一是种类或等次,如“这一路人\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第二种是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如“四路纵队”。当“路”指“路线”时,不是量词而是名词,如“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

二、量词的英文翻译规范问题

1. 度量衡量词的翻译错误或不完整。第9课中“块”在文中出现的语境是“两瓶啤酒7块,一瓶汽水儿两块五,一共是9块5毛钱”,英文解释为“yuan,the basic unit of money in China”,这个解释必定会让留学生感到费解。我国货币单位有“元\圆、块、角、毛、分”。其中“圆”是我国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角”是我国货币的辅助单位。而“块”和“毛”则是“元\圆”和“角”的口语形式。对“块”进行解释时,不能与“元\圆”混淆,它们使用场合存在差别。可把“块”解释为“kuai,the basic unit of money in China”,亦可参考《汉语教程》的方式:“块(元),kuai(yuan),a basic money unit in China”。

2. 只标注词性,不翻译词义。该教材共选取50个量词,其中11个在生词释义部分只标注词性,未翻译出词义,占选取量词总数的22%。这11个量词是:本、口、个、条、件、辆、门、道、张、首。量词是实词,有实在的意义,在教材中对量词既要标注词性,也应解释词义。举两例说明。第9课中的“本”,语境为“我要这本小词典。多少钱一本?”“本”作为量词有多个用法,生词语部分可只解释本文出现的这种用法,即“a measure word for books or dictionaries”。编辑时对量词只标注词性而不解释词义的做法对留学生预习课文和学习均会带来不便。

三、促进对外汉语教材量词规范的策略和建议

1. 注意到教材设计和编写的科学性。李泉认为:“如果教材所传授的知识不准确、相关内容不够完整,课文文本规范性差、所教不是通用语,注释说明不可靠、外文翻译令人费解,练习方式单调、效率低下,那么教材的科学性便无从谈起。”因此,教材设计者和编写者应对内容的科学性给予高度重视。[3]

2. 提高编者的汉语本体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一本教材的质量跟编者的业务素质是息息相关的。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者首先就要对汉语的本体知识非常熟悉和精通,此外,编者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也非常重要。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都会对生词和相关语法知识进行解释,这对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这些解释存在着不规范之处,必定会导致留学生理解的偏差和使用的错误,这些偏误一旦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形成,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很难纠正。所以提高编者的汉语本体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是提高教材质量尤为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李晓琪.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 李泉,金允贞.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J].语言文字应用,2008(4).

研究教材和学生 篇12

一、用教材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些老师认为, 只有高年级学生或者只有一些复杂问题才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我认为只要相信学生,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具有创新能力, 简单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材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有些数学问题虽然简单但处理角度合理就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并且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非常有好处。如在教学一年级例题“9加几”的算法时, 我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小组之间比一比, 哪个组算法多。学生通过努力发现多种方法, 并能一一说明理由, 通过全班交流, 使学生对每种算法都有体会和收获, 使每一小组, 每一小组成员都有收获的喜悦。最后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这样既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又能使全体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教一年级第33页的练习时我自己做了一些几何体, 也让学生找了一些身边的几何体, 在课堂上让学生将立体图形进行滚、搭、摸等实践活动, 感知物体的特征, 避免了抽象、枯燥, 形成了对这些物体的直观认识, 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再如教思考题:“要拿出8角钱, 你能想出几种拿法?”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找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小面额) , 或自己动手画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探索多种方法, 完成问题的设计,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勤动手操作, 勇敢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这样, 简单的数学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将教材的数学问题设计实际背景, 增加实际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 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 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 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如果能给一些数学问题多设计一些实际背景, 增加一些实际体验必将能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接近。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和问题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 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 增加实际体验, 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魅力。如在一次听课中,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9加几”时, 她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际背景:她采用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可以装十个玻璃球的小盒子, 在里面装入九个玻璃球, 然后在外面放五个球,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操作活动中讨论“求一共有多少个球”的方法。在操作与讨论之后, 学生得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 如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这时教师先不急于统一答案, 而是让学生结合例题丰富多彩的画面, 找出和自己的操作活动相似的内容, 体会不同算法的优点, 在操作与比较分析过程中,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再比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 我设计了一个摆数字的游戏, 让学生用火柴棒摆数字, 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根, 添一根或去一根, 这些数字之间能够相互变化, 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 自己去发现, 然后汇报成果。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主动, 通过不断尝试, 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因此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 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活动的过程, 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林业特色网络课程建设下一篇:期刊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