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规避风险

2024-07-12

风险与规避风险(精选12篇)

风险与规避风险 篇1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由于其行业自身特点, 如持续时间长、现场条件复杂、参与人员和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人员素质较低等, 造成了施工全过程处处存在风险责任, 同时工程项目建设还受到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业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风险无处不在。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都在追逐企业利润, 降低企业成本, 业主方面、承包商方面、材料供应方面都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无形中都增加了各方的风险。监理行业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受着来自其他各方面的风险, 作为监理单位,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性, 认真分析风险的发生原因, 做好风险规避的准备工作。

1 我国监理单位的现状和发展

1.1 监理单位的定位不准确, 认识不够

我国自引入监理体系后, 一直存在对监理定位不准确、认识不足的问题。业主单位普遍认为, 监理单位是业主单位委托进行工程监督的, 监理单位作为乙方, 在监理过程中, 首先应该以执行业主单位的意愿为主, 而不以执行相关图纸和规范的要求为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单位是由业主单位委托进行工程监督的, 与自己同属独立的乙方单位, 承包方只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即可, 监理单位有无并不重要。作为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往往有了问题, 将监理单位作为承担责任的替罪羊, 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忽略了监理单位的作用。在许多地方的工程建设项目中, 业主方与承包方主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监理只是工程建设项目链条中的一个次要环节, 只是摆设而已。

因此, 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监理是受建设单位委托, 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等监督工作, 是独立的第三方, 监理应该公正、科学、独立的开展工作, 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1.2 监理单位职业环境差

目前, 由于前述的我国现在对监理单位的定位不准确, 建筑行业对监理单位的认识不够, 导致了监理单位职业环境差。首先, 建筑市场整个环境不规范, 从规划立项到最后的竣工验收, 各环节都存在不规范行为, 尤其是有些项目, 地方政府干预力度过大, 导致了监理的风险更加增大。其次, 由于监理单位不像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一样, 受到行业的重视, 行业对其的认识不够, 导致监理工程师的从业人员, 往往学历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不高, 且人员流动性较大。此外,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目前市场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层出不穷, 素质、水平、资金也各有长短, 多数承包方垫资施工, 往往具有很大的主动权, 监理单位在监督过程中, 具有很大的被动性, 导致了监理工程师的职业环境较差。最后,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对建筑市场监督不严, 很多项目建设工程相关的手续都是开工后补办的, 同时在竣工验收时, 存在手续不全, 政府干预等, 都导致了监理的职业风险增大, 职业环境较差。

1.3 监理单位的责任不明确

监理单位自引入中国市场后, 监理该承担的责任范围, 一直饱受争议。目前普遍的行业行为认为监理单位应当只承担质量责任, 而不承担安全责任。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 很多地方设立了监理安全细则等文件, 提出了监理单位的现场安全责任, 这无形中将监理单位的责任扩大化, 提高了监理的职业风险。同时质量监督部门也在安全方面把监理的责任压得过重, 往往将监理单位视作质量事故责任人的挡箭牌, 而真正忽略了监理单位首要作为质量监督的职责。

2 监理单位所承担的风险

监理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部分, 综前所述, 存在各方面的风险, 监理单位首先应该明确其风险的来源, 认真做好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做好风险规避。监理所承担的风险根据风险的主体等单位来划分, 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2.1 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1) 建设单位主体不专业、资金不到位。现今的建设单位往往是看到房地产行业的巨大利润而由其他行业转变而来, 其本身对房地产行业的立项、开发、市场运作并不完全了解, 就导致了在进行施工过程中, 行为往往不规范, 不遵循客观规律, 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导致了监理的责任风险增大。其次, 由于建设单位规模的局限性, 往往资金不是特别雄厚, 前期主要依靠承包单位的垫资进行施工, 后期根据销售情况确定其施工进度。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 就匆匆开工, 承包方垫资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建设单位由于自身资金短缺, 对施工的部分违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 监理单位在建设单位的干预下, 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由此带来的风险, 完全由监理单位承担。

2) 建设单位的职责与分工不明确。我国对监理单位的宣传与重视不够, 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认识不明确。部分项目, 尤其是政府项目, 还有计划经济的影子, 开工前往往成立项目指挥部, 指挥部完全发挥监理单位的职责, 而监理单位成为了陪衬, 项目管理双机构制, 监理单位失去了其相应的职责和地位。现在更有甚者, 在某些项目开发过程中, 建设单位自己在市场上寻找一个监理单位挂靠其资质, 自己成立监理单位, 平常的项目管理人员既是建设单位人员又是监理单位人员, 只有在质量监督验收时, 临时抽调部分人员充当监理人员进行验收。监理单位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但同时却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还有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认识不足, 认为监理单位作为建设单位聘用的乙方, 应该完全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完全是监理单位的上级机构, 很多监理单位应有的权利也被建设单位收回, 例如工程签证权, 违规罚款权等, 从而使监理单位失去了对施工承包方的有效监管, 施工承包方完全听命于建设单位, 在建设单位的强烈干预下, 监理单位既不能行使其权利, 又承担了其他单位强加的责任。

2.2 承包单位带来的风险

1) 承包商过分追求利润。利润是承包商所追求的, 利润最大化是承包商所希望的, 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 很多承包商往往在材料使用上暗中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来降低工程成本, 在工序及施工流程上, 能省则省, 以降低开支, 这无形中增加了监理单位的风险。更有承包方私下贿赂个别监理人员, 暗中偷换材料、减少工序, 给监理单位带来更大的责任和风险隐患。2) 承包商对监理单位的不配合。目前多数承包单位的管理者还存在有计划经济的思想, 承包商往往对监理单位的工作不给予充分的配合。多数承包商认为, 监理单位与承包方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 整个建设项目其实是建设单位出资, 承包方负责按设计图纸要求完成工程项目, 监理单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有可无, 并且监理单位是受雇于建设单位来对其进行监督的, 因而具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还有个别承包方, 认为既然工程质量由监理单位负责监督, 那自己本身就放松了对质量的监管, 监理单位提出意见就修改, 不提出意见, 即使违反相关操作规程, 也可以放手去干, 这都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留下很大的隐患, 给监理单位带来了很大的责任。3) 承包商与业主的裙带关系。由于施工承包合同相比较建筑领域的其他合同而言, 属于金额较高的合同, 往往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 还存在很大的人为干扰因素, 经常是建筑单位与承包方的关系要好于建设单位同监理单位的关系, 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违规操作视而不见, 承包方对监理单位提出的意见又充耳不闻, 监理单位处于很尴尬的地位, 由此所产生的风险完全由监理单位自身承担。同时目前个别施工承包单位都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业主单位转变而来, 尤其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 作为业主的基建部门和作为施工单位的工程部门原本属于同一部门, 改制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种施工环境下引入的监理单位, 往往只是一个摆设, 很难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2.3 自身因素带来的风险

1) 监理合同缺陷带来的风险, 监理单位在投标过程中由于急切的中标心理, 准备工作不足, 盲目接受业主单位的条件, 而忽略了市场调查和风险分析, 中标后又未能及时的作出调整而陷入了经营管理风险与质量安全责任风险中。2) 监理人员管理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监理人员目前多数属于聘用制, 其本身存在很大的流动性, 难免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存在不满情绪, 因而存在抵触心理, 对工作不认真负责, 甚至收受或主动索取承包单位贿赂, 给监理单位带来很大的管理风险和责任风险。3) 质量监督部门对监理单位的认识不足而带来的风险。质量监督部门本身对建筑工程质量负有监督责任, 但我国目前的现状使其不能完全置身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 往往只注重于施工过程中的书面材料和手续问题, 而将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督责任完全强加于监理单位, 尤其在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 将监管责任完全推于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和项目总监首当其冲被处罚, 而忽略了其自身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应该发挥的职责和施工单位作为承包主体应负的责任。

3 监理单位风险的规避

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 其一般的过程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识别是前提, 风险评估是过程, 风险规避是目的。风险作为一种无法确定的事件, 其一旦发生, 将带来很大的损失。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的大环境中, 作为整个环节上的一部分, 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风险, 做好风险的规避工作, 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1 提高自身地位, 从政策法规上规避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同国际的接轨, 人们对工程项目和监理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监理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监理单位的地位也逐步越高。此外随着各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出现, 政府监管的不断完善, 都会从政策法规上为监理单位的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对监理单位现有的风险做到规避与转移。

3.2 提高队伍素质, 从管理上规避风险

监理单位应特别重视自身的经营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准入门槛, 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参观, 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 树立企业榜样,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责任心差、做事马虎, 甚至暗中与施工方勾结的监理人员, 及时作出处理甚至请退, 做到奖罚分明, 责任明确。最后, 在提高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的同时, 做好监理单位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看似简单, 实则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存在很大的决定意义。

3.3 提高经营理念, 从市场经营上规避风险

监理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 做好市场经营是很重要的。首先在项目开始前的投标阶段, 充分做好各项调研工作, 认真做好市场分析, 根据项目特点结合自身条件, 作出合理的投标文件。在项目中标后, 认真做好合同分析与签订工作, 该环节往往容易出现纰漏而导致自身风险的提高, 一般监理单位应聘用专业的法律顾问, 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合同的逐个条款进行分析研究, 不仅要分析正常履行合同时的风险, 还要分析一旦不能履行合同而带来的风险, 对于业主单位的个别条件苛刻的条款, 甚至是违反有关规定的条款, 在合同文件中应该坚决的予以否决。同时在承担业务时, 对于一些质量行为不规范的业主单位和承包单位, 应该尽量避免, 对于裙带关系严重的工程项目, 应协调好各方的关系, 充分发挥自身职责, 前期分析确实难以应付的, 应避免承接。

3.4 重视企业自身发展, 创造机遇、迎接挑战

监理单位应根据市场的发展, 不断调整企业自身的发展, 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市场的竞争。以发展的眼光、动态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来发展企业, 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业务水平, 增强诚信建设和提高社会信誉度,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创造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4 结语

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承担着各方面带来的风险, 风险的不确定性要求监理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工作, 以此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监理单位在做好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应认真研究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对市场的大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 在机遇中求得不断的发展。

摘要:根据监理单位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分析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单位所承担的各方面的风险责任, 通过对各种风险的研究, 提出了作为监理单位进行风险规避转移的几种手段, 对监理单位的项目风险管理和企业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监理,风险规避,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立新, 丁波.监理单位风险责任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7 (4) :88-89.

[2]毕星, 翟丽.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3]田杰芳, 俞艳.监理单位的风险管理[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2 (4) :33-35.

风险与规避风险 篇2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外包项目的效果。如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因为错过时机丧失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另一类风险就是在外包项目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如造成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薄弱,以及企业信息外泄等。

(一)来自外包动机的风险

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何外包,是应该首先明确的。有的企业往往忽视了选择外包的真正动因,将重点放在了“节约成本”与“省事”上,选择信誉低、服务质量差的承包商,这就完全背离了外包的宗旨,也就会导致外包最终失败。

(二)经营安全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出现较晚,国内市场发展还不太成熟,市场竞争不规范,在外包过程中,企业需要向外包商透露企业的有关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企业的机密泄漏的风险。

(三)来自外包服务商选择的风险

目前国内市场上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数目众多,但是这些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很难对服务商的背景、资质准确了解,而真实的水平往往在过程中才能被准确评估。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与服务提供商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因此服务商选择的决策风险不可忽视。

二、规避风险及克服障碍的对策分析

虽然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面存在一些风险和障碍,但只要找到规避风险及克服障碍的对策,中小企业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外包的优势来服务本企业。主要对策有:

(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立法

为了规范、维护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秩序,降低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求企业的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降低经营风险。

(二)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机构

外包服务机构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企业文化。第二,专业技能。第三,职业道德。外包服务机构应诚实守信,妥善处理一些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问题。

(三)做好对员工沟通,营造变革氛围

文化差异上,企业应与外包商密切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弹性处理人力资源业务。同时,在选择外包商时应注意对其文化的考察。消除员工之间的习惯性防卫心理和内在抵制行为,树立外包共赢的理念。

(四)对承包商进行有效的监控

贸易术语选择与出口风险规避 篇3

摘要:贸易术语选择关系到贸易风险的规避。出口企业要正确认识贸易中存在着诸如货物损失、经济政策变动、价格变化及收汇等风险,并针对各种风险,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减少贸易损失。

关键词:出口风险;贸易术语;规避

一、货物损失的风险及规避

出口货物要经历生产、存储、运输、报关等过程,最终到达目的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货物损失的风险。货物损失的风险既有自然灾害带来的,也有人为原因带来的意外损失的风险。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国某公司按C.I.F.条件向中东某国出口一批货物,根据合同投保了一切险。货物在海上航行过程中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使货物受潮受损。这里的货物受潮受损就是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货物损失的风险。

《INCOTERMS 2000》对各种术语的解释中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转移,按笔者的理解,该“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FOB 、CIF及CFR术语买卖双方的风险转移的界限都是货物越过船舷。在采用这三种贸易术语时,卖方都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前发生的货物的损失,责任由卖方承担。在上面的案例中,货物受潮受损的发生是在货物在海洋运输过程中,也就是在越过船舷以后,发生了因受潮带来的货物损失。按C.I.F.术语的解释,此责任不由卖方承担。在实际业务中,如果货物受潮受损是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内,则可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如果假设案例中卖方签订合同时采用的DEQ贸易术语,那么货物在海上航行中的货物损失的风险的责任方就是卖方。对于这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绝大多数卖方都有一定的预计。如何通过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来避免这种风险?很简单,清楚地了解每种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界限。一旦选定了某种术语,作为出口企业如果认为自己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而且由风险引起的货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则可以投保相应的保险。如果日后真的发生损失则可找保险公司索赔。如上面的假设,贸易中采用了DEQ术语,卖方如果觉得货物在航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比如那段航程路途较远、途经的国家政局不稳定、气候变化较大等等,他可投保相应的保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

对于货物损失的风险,虽然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卖方承担的风险不同,但只要是可以预见的、在保险公司投保范围内的,出口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投保来避免损失。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笔者认为出口企业不一定要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及C组术语,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分清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到何时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必要时投保相应的保险,并在商品价格中适当加上相应增加的金额。

二、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及规避

国际贸易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国家,因此给出口企业带来影响的经济政策就包含两个方面:国内经济政策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内及其他国家的出口退税率、关税政策、国家贸易保护政策、汇率政策等等的调整和变化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例如,出口企业采用DDP术语成交其必须负责进口清关,而一旦进口国调整了进口货物的清关报关的相关政策规定,出口企业一旦对新政策不熟悉就可能耽搁货物的到货时间,甚至可能造成无法顺利完成贸易合同的履行及安全收汇。

出口企业规避政策变动的风险重点在于随时关注及熟悉国内、国际相关政策,能较准确正确地预见政策变动的趋势。要做到这点,尤其是要熟悉其他国家的政策,对一个出口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贸易术语的选择时,出口企业一方面尽可能避免选择自己承担的政策变动风险过大的术语(这也是大多数出口企业不愿选择DDP贸易术语的原因)。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选定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是受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同时这些责任也是存在潜在的风险较大的责任。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对这些责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可以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例如在大多数贸易术语下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出口企业必须对本国的国家管制制度如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有很熟悉的了解及预测。因为国家管制的具体措施如果发生改变(如原来不需要申请许可证的商品变为了需要申请许可证的商品)会直接会影响到出口清关得程序、速度及费用。而出口企业一般不会选择DDP贸易术语,因为要出口企业要负责进口清关,对方国家的清关的具体政策及政策的变动出口企业不好把握。

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出口企业都必须做到尽可能熟悉相关的国内和国际经济贸易政策。商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三、商品价格变化的风险及规避

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变动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的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商品需要经历的从备货到最后交货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价格,最终会关系到订单能否达到预期利润。这些因素也可以说是在既定的出口价格下,影响出口企业品成本的因素(出口费用可以理解为出口成本的一部分,而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出口企业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等。因此商品的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外汇折算汇率的变动等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本。例如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直接影响到收汇时的实际折算的人民币总额的减少,带来了出口企业品价格的实际下降,减少了出口企业的利润。

对于此类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准确预测及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采取“硬币”结算……这些出口企业可以采用的规避价格变化风险的普遍做法没有涉及到价格术语的选择,在这里不再赘述。而贸易术语是出口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价格变化的风险。如在国际油价变化比较厉害的时候,出口运费的变化也随之剧烈。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或不想承受高油价时的高运费,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EXW,FOB),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对于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出口企业品价格的因素时,可以简化计算价格的步骤,剔出一些不好掌握的变化因素,把相关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而自己只需把可以预见的成本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四、出口收汇风险及规避

在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中,笔者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收汇风险。是否能安全收汇可以说是决定整笔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当今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如何规避收汇风险也更加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前面谈到,贸易术语总的变化趋势是E组→F组→C组→D组,卖方的义务负担和货物损失的风险逐渐减轻。但收汇风险的变化趋势则基本上是相反的,即按E组→F组→C组→D组,卖方的收汇风险逐渐增大。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一般较稳妥的做法是买方支付预付款。但这属于商业信用,而且目前很少有进口商爽快地提前支付所有货款付款,最多发货前付清所有款项。而如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如市场价格有变动,客人则可能对付款大打折扣,虽然这时货物尚未转移给买方却极可能出现货按客户的要求做出来了而买家却不要货的情况。对于发货后付款则风险更大,即使采用L/C这样普遍认为相对较安全的属于银行信用的收汇方式,则同样存在收汇风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收汇风险更大。因为当货物在工厂(仓库)交给进口商后,出口企业已经没有什么物品及单证是客人必须要的。如果客人信誉不好的话就可能通过指示开证行恶意挑剔单据的不符点以拒付货款。虽说对出口企业来说采用EXW术语,在13种贸易术语中其承担的责任和货物损失的风险最少,但选择了这个术语却使卖方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最早,也使其承担收汇风险最多。这也是出口企业为什么一般不选择EXW贸易术语的主要原因。采取FOB时也存在类似的收汇风险,此时由买方负责安排运输,他可以联系自己比较满意和熟悉的船公司来运输。买方满意的船公司当然可能是客人觉得船公司服务比较到位、航行较快和船期较准确的船公司。但买方也有可能选择其熟悉的,容易给其提供通融的船公司。因此虽然即使采取L/C结汇,提单正本交银行,买方不付款就不可能取得提单提货。但一些不讲信誉的船公司可能允许进口商不用提单正本而仅凭其他相关证件或担保文件提货。这时出口企业的物权凭证——提单,但其重要性已大大降低,银行全套单据则也就成为了可要可无的单据。整套单据招拒付的风险也就更大。这也是采用FOB术语出口企业常常遇到的风险。可以看出,越早把货物交给对方出口企业承担的收汇风险也就越大。

收汇风险无论如何都是存在的,但出口企业可尽量选择收汇风险小的贸易术语,也就是应该尽可能把自己控制物权的时间延长。从规避收汇风险的角度来看,在《INCOTERMS 2000》中的四组贸易术语中出口企业应该尽可能选择C和D组术语。

总之,出口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术语可以尽可能地规避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1]杜庭旭:浅析进口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及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8,(06):64.

[2]陈晓梅: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风险能力.[J]对外经贸实务,2008,(09):38.

风险与规避风险 篇4

关键词:风险投资,参与主体,划分,规避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向着知识经济类型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势必将取得较快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 项目存在的高风险以及企业承担能力不足等因素都将制约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所以通过分析风险投资中的风险种类, 研究各种类风险的规避措施直接影响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分类

1、人才风险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之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资源作为能够直接影响到知识经济的主要因素, 在风险企业的运营中受到高度重视。与技术企业的运营性质不同, 风险企业更为注重劳动力结构和市场需求的调整, 以此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而由于风险企业对技术人员和员工的素质有较高要求, 因此容易导致企业的高科技人才缺失, 进而带来人才风险。此外, 风险企业管理阶层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投资者衡量企业运营质量的首要标准, 因此高级管理人才的缺失也是企业人才风险的组成部分。

2、技术风险

风险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高新技术的研发。由于科学技术的开发具有一定风险, 加之研究成果在向市场商品转化过程中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因此风险企业在投资前要对技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从科学技术开发角度分析, 技术风险的中更要来源是研发成功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的研发在设备与技术方面都尚未完善, 并且粗糙的技术和研发条件的限制也会导致研发目标难以实现,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术风险。在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 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会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一旦无法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与销售, 也会造成风险投资的失败。

3、管理风险

在风险企业的投资过程中, 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影响项目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项目管理中, 项目管理者必须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合理控制项目推进的速度与质量, 项目推进的速度出现延缓或提前都会影响风险项目的正常开展。风险项目的管理风险也体现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中。与传统企业设置组织结构的方式不同, 风险项目组织结构的设置要着重突出项目的特点, 并以此为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而由于当下风险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中, 过于注重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而忽略了企业的管理, 这便会导致企业管理出现漏洞, 进而面临风险, 如组织风险, 决策风险等, 因此为保证投资企业项目产品的稳定发展, 有效规避企业管理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心风险, 在项目投资风险概率中占有较大比重。在风险投资企业推出产品后, 由于市场实际需求难以预料, 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市场, 并且由于企业的产品对于市场来说是全新的, 市场的接受时间也无法准确估, 顾客无法及时全面的了解产品性能, 这也导致了顾客在产品购买过程中多持, 观望态度, 从而进一步延长风险企业产品的市场接受时间。当产品投入市场后, 直接面临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 风险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成本控制以及销售系统的管理等问题都会成为影响产品发展的潜在市场风险。

二.风险规避策略

1、风险控制

按照理论上讲, 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进行风险投资。但我们这里研究的风险规避指的是在对投资风险进行严谨的分析后, 舍弃那些风险大的投资方案, 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方案。目前对于风险投资的控制是改变风险投资时间或者是地点, 再者就是改变投资方向, 或者是改变已经设定好的方案。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之后的措施。风险控制主要是利用某种或者是某些控制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 尽最大限度将对投资损失。基于对风险投资详细分析, 利用风险控制来维持投资最初方案的决策。风险控制方法可以分为工程方法以及行为管理方法。其中工程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十种, 常用的比如:控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减少危险源的释放速度或者是限制危险空间、在空间上将危险和保护对象进行隔离等。行为管理方法强调的是对投资者行为在风险损失中的控制, 比如为了降低建筑市场材料的工程成本, 可以提高工程建设速度等。但是风险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预算成本, 因此如果控制风险的成本预算要超过风险正常损失额度的话, 就要慎重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2、风险自担

当风险投资确实不能避免或者是投资获利较为客观的话, 投资者就应该承担投资产生的风险, 这就是所谓的风险自担。风险自担出现有两种情况, 其一就是在计划当中, 如果风险不能避免, 就必须自己承担起来。再者就是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 造成风险防范计划不足。解决风险自担问题的措施就是充分考虑到风险的大小, 以及自身的承受能力。风险自担方式可以将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计入项目成本, 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公司而言, 风险自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险防控成本。

3、风险分散与结合

投资经验较为丰富的投资者通常会选择这种处理方法来规避风险, 风险的分散以及结合的意识就是将面临的风险从空间、时间以及产业本身几个方面进行划分。然后通过多角化的经营来实现对风险的分散。风险的结合就是增加风险的数量来提高防控未来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能力。

三、总结语

风险投资行业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世界影响力, 也是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发展的客观发展的必要途径。风险投资公司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比较快, 经过大约三十年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规模,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要想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就必须选择合理的投资技术手段, 制定良好的投资方案与具体措施。随着对经济利益追求的日益急切, 风险控制技巧以及规避就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基于目前风险控制技巧以及手段, 不断完善和创新, 为风险投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金钟.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中的风险规避与管理.中国大学生网.2008

[2]张元萍发展风险投资初探.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 2009

企业纳税风险规避与管理·第二讲 篇5

现在我们讲到民主抉择,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在税收领域的贯彻,对财税立法来说,越来越征求基层税务局以及纳税人的参考意见,因为执法者要依据国家的立法,立法又分广义立法和狭义立法,广义立法,就是由国务院以及国务院下属职能部门制定各种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由于工作人员有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需要广泛征集基层税务机关在实际税收征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纳税人反映的问题。

2005年10月27号,中国召开第一个财税法的立法听证会,讨论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到多少合适。当时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是800元,现在我们新的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序幕已经拉开,全国人大在5月31号之前就向全社会征集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见,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反映出民主抉择的原则。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我们民众的基本权利,对立法方面施加一定影响,从而使新的法律出台对我们纳税人有利。

税法立法原则:实际出发原则、公平效率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原则。纳税人要充分利用这些原则,向有权利制定法律的机关施加一定的立法的影响。

3.规避立法层次风险:法律、法规、政策、通知与批复。这是目前我们国家财税法的几个级次。前面已提到过,对于税收法律来说,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资格制定,而法规只有国务院层面的机构才有资格制定,政策、通知和批复则由国务院下属职能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

依照我国法律,高一级次法律统领低一级次法律,低一级次法律服从高一级次法律;若二者发生冲突,低一级次法律必须服从高一级次法律。

4.影响税收立法途径:中介游说;立法寻助;主动哭诉。

5.影响税收立法方法:主动援外压力与被动调整经营。

【案例导入】

海南新世通制药厂的生产线进项税是否抵扣风险规避

(关于增值税转型)

通过此案例来反映企业如何通过被动调整经营的方法来规避税收立法风险。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的基础上确立的。当时在分税制设立的同时引进了增值税。当时我国增值税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世界范围内按照对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是否抵扣分为了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外购固定资产里面包含的进项税不能抵扣的,是生产型;外购的固定资产当年折旧包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是收入型;外购的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当年能全部抵扣,是消费型。显然,消费型增值税对纳税人最有利,生产型增值税对纳税人最不利。我们国家当时选择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这与1994年我国的高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当时高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固定资产过大的投资规模。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的制度,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际上就是变相加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行增值税制度与国际惯例越来越不相符,同时考虑到目前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要求生产型增值税制度转型的呼声很高。

当时,海南新世通制药厂需要更换一条生产线,购买这条生产线需要1 000万美元(不含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1 000×17%=170(万美元),进项税不能抵扣,就意味着170万美元现金流的损失,对企业非常不利。因为不知道增值税改革什么时候完成。企业为了规避税收立法纳税风险,就应该采用被动调整经营的方法。比如今天采购物资,进项税不能抵扣;明天税制改革了,就可能损失了170万美元。在这种模糊的环境下,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虽然影响不了法律,但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来适应法律环境。

【案例分析】

(1)首先了解企业性质,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如果是外商投资企业及三资企业,固定资产设备从国外采购,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增值税是何种类型没关系。因为此案的企业是内资企业,所以享受不到这种优惠政策。

(2)此时政策不明朗,非要现在更换生产线吗?产品在海南销售良好,但生产能力跟不上,所以要及时更换生产线。

【建议】

(1)通过大修理来控制生产能力,使用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值,不超过固定资产原来整体价值的49%,同时延长现有设备使用年限两年以上,属于大修理。大修理采购的零配件,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对企业所得税十分有利。

(2)采取经营租赁。

(3)委托加工,满足销售需要,主动调整经营。

2004年5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发表文件: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率先在东三省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新采购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实际本质上,国家想通过转型作为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东三省工业复兴。可以委托东三省的企业,采购自己所需设备,然后经营、租赁到海口实用,那么这时候进项税可以抵扣。

北京高尔夫协会的立法寻助

高尔夫协会向税务局打报告:高尔夫属于体育运动,不能按照娱乐业20%征收营业税,而应按照文化体育业3%的标准来征税。

【案例解析】

以量化指标来衡量纳税能力:收入、财富、消费。调查发现:高尔夫属于高收入阶层奢侈运动,应该按照20%征收营业税。

纳税人应熟悉国家已存在的法律,以及对国家税收政策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要熟知,规避税收立法引起的纳税风险。

二、规避税收执法引起的纳税风险

【案例导入】

海航西安民生百货购物卡执法风险规避

2003年底,经西安国税局检查,该商场发现税收上有问题——购物卡。当初卖出购物卡500张,每张10 000元,有500万购物卡的收入,没有申报纳税,西安国税局检查要求补缴增值税,税务总监不理解,问合不合理,有没有法律依据?

【案例分析】

所有的税种当中,都有一个重要的时间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或劳务已经提供。

2.伴随着货物或者劳务的风险已经转移,这时纳税义务才算发生,也就是会计核算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权责发生制。为什么实行权责发生制而非现收现付制。因为在市场经济交易总量过程中,赊销情况很多,如果不强调权责发生制,国家税收损失会很大。2008年国家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就强调,本法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民生百货售出500张购物卡,有500万的收入。但并不是说500张卡值500万,而是卡里体现的消费能力是500万,实际上货物还在商场,也就是说货物的所有权根本没有转移,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执法依据,商场可以不执行补缴。西安民生百货销售方式是预收货款,预收货款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时候。

南京南车集团的设计费是否代扣国外企业营业税执法风险的规避

2009年4月,南车集团承担业务,委托法国地铁公司设计地铁项目,设计费6 000万元,南京地税局要求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6 000×5.5%=330(万)。到底该不该缴税,缴纳什么税?有没有法律依据?

【案例分析】

配网运行风险因素与规避措施研讨 篇6

关键词:配网;运行;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107-01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网安全已经得到了本质上的提升,尤其是在配网建设过程中。我国配网建设起步较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配网安全一直是影响电网建设中的严重社会性问题,直接限制了我国的供电水平。如何构建安全、健康、持续、高效的配网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配网运行的主要风险因素

1.1 硬件因素

硬件因素是影响配网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硬件损坏可以直接造成配网运行障碍,导致配网发热、短路、漏电甚至瘫痪,对配网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配网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线路老化、线路熔断、线路腐蚀或绝缘皮脱落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硬件的安全性,非常容易造成线路故障,出现线路接触不良。配网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发热效应,在发热效应的作用下,线路损坏速度加快,配网可靠性指标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配网运行风险。除此之外,部分外力因素,如鸟类啄食、人为破坏等均会造成线路受到损伤,导致线路出现接触不良问题,严重时甚至造成线路漏电,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2 人员因素

影响配网运行的人员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员配置和人员操作两方面。我国配网建设过程中配网维护人员配置较为不合理,维护人员非常紧张,人员素质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运行安全,导致配网运行风险加大。配网维护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没有全面掌握配网运行风险控制技术,缺乏相应处理经验,在遇到配网故障后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处理,严重影响了配网运行效益。与此同时,人员操作过程中对配网运行风险认识不全面,随意操作或一时疏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运行安全,导致配网运行风险上升。如工作人员在配网操作过程中忽略了非带电维护操作和带电维护操作的区别、维护过程中存在施工残留物等,最终造成配网运行受到限制,导致配网运行风险加大。

1.3 管理因素

配网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管理实现运行的控制,保证日常安全,这是改善配网质量的重中之重。我国配网运行过程中基础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管理效益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配网运行安全,造成配网运行质量大打折扣,其具体表现在:

①基础管理方面。配网数据不全,缺乏明确的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权划分,基础管理责权不统一,管理工作不到位。

②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安全管理策略,配网建设速度快但并未形成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管理内容脱离用户需求,管理操作规范的实际应用效益较差,配网运行风险较高。

2 配网运行风险的规避措施

2.1 强化硬件设备,落实风险防范

配网运行的过程中要对配网硬件设备、线路等进行强化,通过选取优质的设备、线路等提升配网运行安全性,改善配网设备、线路等的质量,全面提升配网运行效益。要对配网线路、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依照国家规范要求对硬件设施安全性进行分析,评定其安全等级,确定硬件设施的可靠性系数。针对上述评定数据实施相应的检查和维修维护,对配网硬件运行安全进行提升,从而全面改善配网运行效益,降低配网运行风险。如定期对配网变压器安全系数进行测定,依照线路安全系数及散热设备使用时间对变压器的运行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变压器风险系数。一旦数据超过变压器安全运行指标,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定相关辅助运行线路,从根本上降低配网运行风险。

除此之外,配网硬件设施优化的过程中还要对关键性配网硬件设施进行全面监督,引入新型配网技术,实施针对性处理,进行实施排查,从而全面降低配网运行风险,优化配网运行效益。配网要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提升配网建设科技效益,运用新型技术改善配网运行质量,最大限度规避配网风险。

2.2 规范人员配置,强化人员培训

配网运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对人员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规范人员配置,强化人员培训,从根本上提升配网运行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改善配网运行效益。

在规范人员配置方面,配网要形成相应的人员配置结构,依照配网运行需求合理设置系统化、层次化组织结构,对各结构人员组成进行优化,从而全面提升配网运行质量。要对人员技术进行强调,大量引入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对组织工作水平进行提升,保证配网安全运行。

在强化人员培训方面,要对引入的配网维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配网运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强调,确保人员能够全面重视自身工作,积极配合配网运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效益;要对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提升,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规范落实各项操作,最大限度降低配网运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配网正常运行;要对配网维护维修过程中人员的技能进行不断优化和提升,逐渐改善人员的隐患识别能力,更新人员维护维修技术,确保人员将最新的配网维修维护技术落实到配网运行过程中,全面提升配网运行质量,降低配网运行风险;要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人员方可继续进行配网运行维护维修工作,否则要进行再次培训考核。

2.3 落实安全管理,提升控制效益

在配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基本管理和安全管理进行全方面把握,从基本管理和安全管理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最大限度优化配网运行效益,实现配网安全的全面提升。基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基本质量检查工作,对基本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要针对配网运行安全需求形成针对性控制策略,对日常管理数据进行实时查询,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明确日常运行风险,从而实时针对性策略及时控制。要对配网运行管理责权进行划分,依照各个单位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等明确其在配网运行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职权,形成针对性奖惩措施,确保各个单位能够在配网运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全面落实自身工作,完成自身责任管理内容,从根本上改善配网运行质量。在配网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配网进行科学设计,合理设置配网环节,最大限度地改善配网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如我国配网中通信是限制配网运行安全的关键,在对其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实施自动化通信监督,通过自动化装置和设备完成主环网和关键位置的通信控制、管理及调整,从而全面优化配网通信安全管理质量。要对配网的降损进行把握,合理设置无功补偿环节,全面改善配网运行风险,提升配网电压质量。

3 结 语

在配网运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对硬件、人员和管理进行强调,从上述三方面内容出发形成针对性控制措施,对配网运行风险进行规避。要在该基础上强化配网建设,对配网硬件设备体系、组织人员结构及管理控制规范进行强调,全面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优化配网运行质量,从根本上加速配网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俞佳.配网运行的薄弱点及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

[2] 焦艳波.加强配网运行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J].科技与企业,2014,(14).

[3] 陈永成.10 kV配网运行故障分析及防范对策[J].机电信息,2014,(30).

养猪企业风险的认定与规避 篇7

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危害发生的几率, 危害造成损失的概率;风险规避, 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 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 或风险发生的条件, 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 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 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 这主要是事先采取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的程度, 主要包括事先控制和事后补偿两个方面。

1 养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类型

1.1 认识上的风险

养猪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 是一个依附于农业的弱势产业, 过去主要由农民从事养猪行业, 所以一部分投资者存在投机和侥幸的心理, 在不懂技术又不懂管理的情况下开始养猪, 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又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和审批程序, 所以导致很多人盲目地介入了这项产业;然而实际上, 养猪这项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品种、营养、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等, 因此在养猪生产过程中, 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技术力量不足、管理措施不当等一系列问题陆续暴露, 使养猪生产水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甚者有的猪场发生重大问题, 最后导致企业亏损, 相当一部分养猪企业在遇到市场低迷、疾病频发时, 形成了一种想养养不起, 想黄又不黄不起的尴尬局面。

1.2 技术风险

有一部分猪场在建设初期就没有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设计猪舍, 导致生产方式落后, 生产工艺流程不科学, 特别是在环境控制方面无法满足优良品种猪的生长需求, 使猪的生产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仔猪成活率低 (小于90%) , 断奶体重小 (小于7.5 kg) , 出栏日龄延长 (大于165 d) , 饲料转化率降低 (大于3.0∶1)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一些关键性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如消毒药的选择 (不能够按照目前疫病的流行情况选择有效的对该病菌敏感的消毒剂) 、消毒的有效性 (消毒不彻底或做不到全场同步消毒) 、免疫程序的制定 (不了解本场所做免疫产生抗体的时间及抗体消长规律) 、保健预防方案的筛选, 而在这些技术措施当中, 往往被忽略的也是能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就是滥用兽药与疫苗。

有一些与养猪相关的企业,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 对一些非专业的猪场老板进行技术误导 (比如一些饲料企业使用高铜饲料, 就说猪粪便的颜色的深浅与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关) , 有的种猪企业把一些特种养殖的品种当作常规养殖来推广, 一些企业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宣传所谓的生态养殖技术, 使有的养猪企业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深受其害。

1.3 管理风险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各个过程来协调所有资源, 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养猪行业也同其他行业一样, 一提到管理首先想到的是人、财、物, 管理的好坏, 主要看能否做到精、细、密。

1.3.1 人的管理

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笔者发现很多猪场在人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人员的不稳定使猪场的生产水平忽高忽低, 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把猪养好的目标, 从而降低企业风险。

1.3.2 财务管理

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中包括统计工作。很多养猪企业到一定时期, 特别是年终不做财务分析, 管理者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生产阶段的成本及盈亏情况, 对调控主群结构, 确定生猪出栏时间与体重胸中无数。

1.3.3 物资管理

主要包括饲料、兽药、水、电等。据统计, 1个出栏万头肥猪的养猪场按照正常的生产工艺流程, 每天存栏各类猪应在4000头左右。如果管理不好, 包括运输过程损失、料槽安装不合理, 浪费、老鼠偷吃等。1头猪1 d损失25 g饲料非常可能, 那么算起来1年将损失40多吨饲料, 由于保管、储存不当, 有的猪场还可能发生饲料霉变、疫苗、兽药过期失效等情况, 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要规避管理上的风险, 除了做好企业的创新发展, 基本功更不能缺乏。

1.4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养猪企业过去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也是比较难以规避的风险。市场风险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料供求状况及价格、产品数量的增减、企业内部生产有序化和整个社会生产无序化之间的矛盾、疫病流行与自然灾害等都会导致生猪生产数量和价格的波动。2006年10月份以后, 由于上一轮的养猪亏损, 导致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 生猪价格第一次出现了历史最高点, 16元/kg的价格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2007年下半年由于市场多价位运作的刺激, 使一些人又重新开始介入养猪, 因此又导致了2007年全国性种猪场二元母猪供不应求的局面, 补栏积极性空前高涨, 继而又导致了2009年至2010年生猪价格“悬崖跳水”般的大起大落, 多数猪场又回到了不挣钱或亏损经营的状态, 大批养猪者, 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养猪场户撤离本行业, 结果链式反应便又如期而至,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 2011年1~4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及母猪出栏量等均是减少;生猪存栏量的下降, 加之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 导致生猪价格又出现了“养猪史”上的最高点——21.2元/kg, 养1头肥猪可盈利600~800元。但是这一轮上涨给养猪人带来更多的是“如履薄冰”的心情与对未来发展的冷静思考, 用一些资深养猪者的话来讲就是:“猪价越高, 心越没底”。

1.5 政策风险

在我国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的说法, 因此每当养猪行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时, 国家都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来调控生猪价格。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4月份主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5%, CPI数据居高不下, 超出预警线, 将令政策层面的调控措施难以放松, 对农产品价格上涨也造成一定压力, 随着生猪价格持续走高, 后期政策调控措施将要出台。果然在5月23日政府出台政策向市场低价投放冻猪肉, 仅3 d的时间, 生猪价格由21.20元/kg, 下降到19.20元/kg, 养猪者出栏1头100 kg的肉猪, 便少挣了200元钱, 紧接着国务院又出台了向全国养猪场每年投放25亿元补贴的政策, 使生猪价格上涨的趋势得到了控制。过去的经验也证明消费舆论导向, 媒体的宣传报道都将对生猪市场行情造成影响, 如“四川的链球菌病”“墨西哥的猪流感”“河南双汇的瘦肉精”等, 还有国家出台的食品安全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都对养猪成本提高产生影响。

2 养猪企业风险的规避措施

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养猪企业存在上述风险那么将如何规避风险呢?

2.1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 挖掘潜力, 练好内功

过去大家都知道养猪有“四要素”, 包括品种、管理、营养、防疫。实际上, 准确地讲, 现代养猪特别是现代规模化养猪是“五要素”, 在上面提到的“四要素”之外, 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要素就是“环境”, 因为现在大家所饲养的猪大多都是“洋三元”, 具有增生速度快、瘦肉率高特点的同时, 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也非常严格, 因此养猪者在开始建场首先解决的应该是环境问题, 其中包括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 笔者在到各地做技术服务的时候, 经常看到有些猪场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都不科学, 经营者从一开始, 就为自己设下了一个陷阱, 我提醒他们将来可能要输在“起跑线”上, 可他们或者看到不以为然, 或者看到无耐, 而后来就真的用他们的钱验证了我所说“环境”的正确性。还有一些猪场老板养了多年猪, 但生产水平一直不高, 但总试图扩大规模, 眼睛向外, 要做行业“老大”, 不注重通过挖掘现有企业人的生产潜力来提高效益、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而到处盲目投资, 最后积重难返。

2.2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量力而行, 注重实际

最近几年很多猪场都缺少人员, 从场长到饲养员都缺, 往往这种猪场生产水平都不高, 其他原因就是人员流动太快。其实, 作为一名猪场的老板首先得学会如何养好人, 其次才是如何养好猪。作为一名猪场的技术人员首先不是技术水平高低, 而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品德和对养猪事业的热爱。经验证明, 人才可遇不可求, 也可以培养, 只要有了人, 一切工作才能从头开始。另外, 笔者还发现有一些老板存在侥幸和投机心里, 超能力办事, 手中有一百元钱总想办二百元钱的事业, 结果在实际动作过程中, 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各项工作不到位, 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养猪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却不是一个尖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只要应用的合理与到位, 就会发生很好的作用, 虽然创新与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但结合本场实际开展工作、化解风险才是前提。

2.3 寻求互补寻求互补、相互合作, 争取支持

企业集团风险形成与规避 篇8

企业集团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由于企业集团对集团所处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对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威胁以及偏离集团公司管理目标的可能性或者不确定性。

一、企业集团的类型

1. 大型生产联合集团。

它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者是由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些企业相互联合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大型生产联合公司的特点是:以骨干厂为核心或以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为龙头,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企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专业协作网;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表现为垂直的纵向关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大量的科技人才和雄厚的资金。

2. 大型综合经营联合集团。

它是把不同部门中的许多企业联系在一起,并以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多种企业集团。它的特点是:参加大型综合经营联合公司的成员企业,可以是生产不同类别产品的企业;成员企业既可以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性企业,也可以是贸易公司、宾馆、饭店等非生产性企业。

3. 金融信托集团。

它是指金融机构与生产经营企业的联营。国外企业集团基本上由控股和被控股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其联系的纽带是投资。我国存在着多种组成形式的企业集团,如产销关系或科工贸一条龙所形成的企业集团、“六统一”的企业集团、行政性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以及以产权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

二、企业集团风险类型及形成因素

1. 国家政策性风险。

国家政策、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行业市场供求、社会与文化、法律等宏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企业集团的战略、经营、财务、生产等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集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国家的政策不同,在经济高涨时期,会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国家通过增加税收、增加国债的发放等财政政策抑制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集团在税收增加到不能接受或者无利可图时,就会调整内部一些下属企业的经营方向,引起相应层级供应链的变化,价值链也会随之变化,集团的经营目标也会因此不能实现。国家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应增加一些法律限制条文,一些旧的产业可能面临被限制甚至停产的风险。企业集团面临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会相应地产生政策性风险。

2. 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现在的企业集团大多属于多元化集团,达到在一个行业内垄断的企业集团占少数,大多是多元化的竞争战略。所以企业集团在自己下属公司经营的各个行业中都面临着激烈竞争的风险,用波特的产业竞争力模型来解释,就是面临着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潜在进入者、供应商、买方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同时存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风险。

3. 企业集团资金风险。

(1) 企业集团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链的断裂。对企业来说,就是从融资(资金流入)到投资使用(如购买材料、发生费用等)再到销售回款,然后归还外部融资,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如果企业现有资金已经使用了,而在下一次投资需求之前没有回款或是没有新资金流入,那么资金链就有可能出现断裂,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要求必须保持这个循环的良性运转。 (2) 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第一类,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第二类,投资风险。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第三类,资金营运风险。是因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

4. 企业集团生产运营风险。

具有规模的集团公司,要求生产运营组织严密、结构合理、制度健全、操作工艺规范化,特别是化工石油企业集团,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要求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如果企业集团生产运营管理规范化程度低,容易产生生产过程风险。

5. 企业管理模式风险。

(1) 集团管控模式选择风险。集团管控模式主要有战略控制型、财务控制型与经营管控型等模式。 (2) 法人治理结构及协同风险。a.企业集团治理结构选择风险。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控股公司制。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的一面。b.企业集团协同风险。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及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相应的权责体系。集权可以提高集团的控制力,但不一定能够解决集团的凝聚力问题。集权过度,则集团的有效运行要受到层层限制,下一级的单元缺乏效率和反应能力。分权过度,则下属企业就相当于失去控制,各行其是,偏离上一层级的战略目标,或者出现不必要的内部单元之间的竞争,那么整个集团就没有统一的发展战略,就没有为实施该战略所需的集中投资决策,那就可能使集团公司退化为松散的经济联合体。 (3) 企业集团决策风险。企业集团决策主要表现在集团宏观发展方向、发展机遇以及其它重大事项。公司决策主要在于董事会和高管层,如果董事会人员专业、数量等的安排不合理,如果董事会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以及经验不合理,就会引起对公司决策的偏差,从而影响整个集团的经营与发展。对高管层的激励不合理,则会使得高管层注重近期利益,提高集团近期业绩,达到保职加薪的目的,忽视集团整体利益,不能够为企业集团谋求更长远的利益,产生决策风险。

三、建立健全企业风险防范系统的对策措施

1.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防范风险的关键是风险预测。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设计一套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集团公司治理风险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就能够及时的掌握集团公司风险等级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预控对策。

2. 企业风险管控系统。

企业风险管控系统,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但在现实中,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是希望能够花最少的代价,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消除风险因素,防止风险发生。

3. 建立规避风险体系。

根据企业集团的规模和性质,建立规避风险的管理体系,这是规避企业集团风险的根本措施。一般应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项目审查机制、生产运行监督控制机制、应急机制和多套方案选择机制,从根本上对企业集团的风险进行防范。事前控制是规避企业集团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无论哪种风险,均应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就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充分评估事件发生、发展的风险概率,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把风险发生的苗头消灭在未发生之时。事中控制是一种应急的管控方式。一般是在风险正在发生或者临近发生,依据风险的性质采取控制措施。要求判断准确,措施有力,就可以减少风险危害程度。事后控制是风险已经发生,采取的补救措施。事后控制要求具有针对性,就是针对风险的危害性质进行补救。

4. 适当进行风险转嫁。

风险转嫁的实质是“风险规避保障”,通过相应的措施使企业集团的投资活动、生产活动所产生的风险完全可以规避,或者可以规避一部分,但该风险转嫁的范围和效果是很有限的。风险转嫁仅仅适用于企业集团内部某一分部。

5. 突出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税务风险与规避策略 篇9

一、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

企业的税务管理涉及到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包括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就目前来说, 企业税务管理主要面临着政策风险、执法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几种风险。具体地说, 政策风险源于税务筹划者需要利用国家的某些政策来实现减税, 在此过程中将面临政策变化风险;执法风险在于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水平不同, 对同一事情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故而对于税务筹划的态度也就不同;经营风险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各个环节, 产生的影响具有整体性, 如果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便将面临经营风险;操作风险源于税务管理具有超前性, 一旦筹划方案不切合实际, 就会形成操作风险。

二、税务筹划的原因和方式

(一) 税务筹划的原因

第一, 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中税务成本占了很大的比例, 企业需要通过税务筹划, 以最优的税务方案来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第二, 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了实现减少税负的目标, 企业必须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调整, 使企业的成本、支出、利润比例最优化, 财务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税务筹划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 税务筹划的内容

主要包括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等。其中, 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采用各种合理、合法、合规的手段, 利用当前税法中的漏洞, 做好本单位的纳税计划或方案, 并从中获得税务利益的筹划工作;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利用当前我国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采用各种手段, 实现少缴税的目的;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价格的调整等将税负转嫁给他人, 从而降低自己的缴税额。

三、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策略

(一) 掌握法律政策, 加强税企沟通

首先, 企业必须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的合法性,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及必要的税务知识等, 重视税务政策的变动或调整, 并及时、适当地调整税务筹划方案, 不断提高税务筹划的实际效果。其次, 财务人员要及时而系统地学习税务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认真领会营改增带来的变化, 利用税务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 寻找税务方面的利益增长点, 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要注意全面地把握税务政策, 不能以偏概全, 比如, 可建立一套完善的税务筹划信息系统, 通过订阅《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公报》、《税法速递》等经济类报刊或电子信息, 及时地获悉最新税务政策信息。

(二) 采取预防措施, 加强风险防范

首先, 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 建立科学、高效、快捷、方便的税务管理系统, 准确识别税务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对纳税筹划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事前预估、事中调节和事后控制, 从而有效地遏制各种风险的产生。其次, 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 在并购、重组、会计核算、利润分配、重大投资、关联交易等事项中规范业务流程, 加强涉税管理。再次, 要建立专门的纳税筹划风险预测与控制系统, 并形成书面的纳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 尽量规避那些风险较大的方案。此外, 企业应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把控纳税筹划的实施效果, 从而保障整个纳税风险管理工作的平稳进行。

(三) 加强内部控制, 开展税务筹划

财务、税务管理工作水平, 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企业应该结合税务风险评价结果, 加强财税的内部管控,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授权审批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工作, 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保证原始单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全面性。实施营改增政策后, 财务部门要负责统一和协调纳税筹划事宜, 确立科学合理的税务策略, 合理控制企业税负, 充分利用营改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税务法规和会计制度, 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及义务等, 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 所制定的方案要与现行的税务制度高度契合, 从而实现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四、结语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于企业既是发展的机遇, 也是重大的挑战。准确核算不同税率的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 依法缴纳税收,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是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企业应认真研究和分析营改增政策内涵, 加强财务、税务内控, 全面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不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有效防范和规避税务风险, 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瑜.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商, 2014 (24) :168+73.

[2]胡一梅.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3.

企业税务风险的规避与化解 篇10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其结果导致企业多缴了税或少缴了税。税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对于税法征纳双方来说,避税与反避税是永恒的主题。从征税人的角度看,征管查的水平和力度在逐年增强;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纳税筹划的认识和技巧不断提高。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企业合理避税的空间越来越小。人们必须动态地看待税法,今天合法的筹划行为,可能明天就成为非法的了。

如何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如何既达到节税目的又不被罚?是诚信纳税,还是绞尽脑汁在避税上做文章?这些都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文认为,企业应当辩证地对待税务风险。一方面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寻找税法盲点,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积极筹划,有效化解税务风险。

二、依法纳税,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一)诚信经营,照章纳税。

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依靠扩大生产、提高盈利能力不断推进企业进步,而不能报着侥幸心理偷逃甚至骗取税款来获取暂时利益。企业应随着税法的调整,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策略。只有诚信纳税,才能实现国家、社会、企业多赢,企业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否则,企业将陷入税务风险的误区,甚至越走越远,直至毁灭。

(二)选择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税种。

企业的税收负担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与决策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范围越广,组织结构越庞大,企业的决策会越复杂,涉及的税种也就越多。每个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风险规避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因此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是规避税务风险的关键。从税种本身条件看,税务风险规避的空间越大,规避风险收益的潜力也越大。应该说,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与规避税务风险相关的重要税种也不同。如制造业企业主要规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酿酒业公司主要规避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

(三)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企业应把税务风险纳入日常管理中,在机制方面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一个好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理。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包括税务风险甄别系统、预警系统、决策系统、规避系统、监控系统等子系统。

(四)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

为保障企业健康纳税、安全纳税,实现税务风险最小化,企业应定期对涉税业务开展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企业既可以采用内部纳税检查的方法,查漏补缺,及时更正;也可以聘请税务师进行税务审计,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还可以聘请税务专家对有关涉税问题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制定专业化的防范措施。

(五)建立税企沟通管道。

为了解最新的税收法规,避免产生误解,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应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管道,并维护其畅通无阻。特别是在企业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如对外投资、涉足新行业、资产处置、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等,都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法规,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维护合法权益,防范税务风险。

(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纳税人要转变观念,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已经立法合法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纳税人的权利,防范税务风险。当企业与税务机关产生税务争议时,应当依照法律程序充分表达自己合理的法律意见,并坚决维护自身权益,这是降低税务风险的一种途径。

(七)提高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设置专职税务部门和人员。

企业应采取措施,多渠道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法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提高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

对大型企业来说,还应设立专职的税务部门及经理,负责规避税务风险。很多跨国公司都设置专门的税务部,并配备税务经理。这是国际化的趋势。其实财务会计和税务在很多情况下是分家的。财务会计上的政策是一套相对稳定的政策,而税收上的政策是一系列不断变动的政策;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都是事后核算型的,没有起到事前设计、安排的作用。税务经理专司纳税管理,不仅要降低税务风险,而且还要设计最优纳税方案,帮助企业合理节税。

(八)规范会计核算,做好纳税调整。

很多企业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其中蕴涵着潜在的税务风险。例如,公司费用和股东费用混在一起,按规定应视为利润分配,既增加了个人所得税负担,又因为成本费用不能在公司列支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税法不符,又不做纳税调整。成本结转、费用分摊计提很随意,没有规范的原始资料。商业保险计入费用,又没有纳税调整,也没有计提个人所得税。很多财务人员忽视印花税的申报缴纳,因为印花税的特点是轻税重罚,所以涉税风险很大。增值税核算没有分产品核算或核算混乱,如税务机关检查,则可能适用最高税率或造成税款不能抵扣,甚至罚款。企业应该按照企业会计》转105页准则及其它财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范会计核算,防范税务风险。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税法和准则的差异之处会不断增加。在纳税申报时,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如纳税申报时,该调整的没有进行调整而造成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中,最轻的处罚是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而且只要税务机关判断出企业有一点的主观故意,就认定为偷税。所以在纳税调整问题上,很容易形成税务风险,企业必须谨防。

三、科学筹划,有效化解税务风险

(一)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根据税收政策的导向适时调整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方向。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所得税政策和所得税率,适度放宽了税前扣除标准,构建了新所得税优惠体系。税收优惠由原来的“区域优惠”变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由原来的直接优惠变为间接优惠。调整后的税收优惠机制以部分税收利益为激励,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行业和区域中,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新税法适应当前节约型经济建设的要求,对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给予一定比例的投资抵免。另外,国务院有关部门为鼓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都陆续颁布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顺应潮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用好用足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化解业务流程隐含的潜在风险。

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中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例如,在对外签订经济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税主体资格、纳税资信情况,防止对方转嫁纳税风险;对合同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涉税歧义和误解,尽量化解分散税务风险。

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一个增值的流程,也是税务风险隐藏的流程,即税收链。在这条税收链上,税收实现过程与价值过程同步,所以企业应该从流程的各个链条上规避税务风险。这其中包含了采购活动、生产活动、研发活动、销售活动等多个纳税环节,企业应分析税收链上每一根链条的潜在的税务风险。

(三)掌握纳税筹划技术。

纳税筹划技术是指不违法地、合理地使纳税人缴纳尽量少的税款的知识和技巧。纳税筹划技术可分为减税技术、免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分拆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延期纳税技术、退税技术。这八大节税技术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混合采用。如果混合采用,必须注意各种纳税筹划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税种适用不同的节税技术,如增值税节税经常采用减免税、退税、税率差异技术,消费税节税经常采用减免税、分拆技术,所得税节税经常采用减免税、税率差异、扣除、抵免、延期纳税、退税等技术。

(四)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合理筹划。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实施相应的纳税筹划,以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筹资阶段,利用利息抵税的原理,在预计利润率大于年利息率的情况下,适度增加负债可以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利用融资租赁,迅速取得固定资产,既可以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租金也可以计入成本。

在企业投资决策时,存在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选择、全新购置生产线和收购亏损企业的选择、投资行业及方向的选择,应合理事前筹划,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

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包括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的选择、收入确认方法的选择、关联方交易处理方法的选择、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式的选择、无形资产的计价方式的选择等等,都存在合理筹划的空间。

纳税筹划还可以帮助企业完善资本运营方案。如企业计划扩张,可考虑在相关行业和领域中,收购账面亏损的企业。因为利润高的企业通过合并有累计亏损的企业,可以将利润转到亏损企业以冲抵亏损,从而使企业的税负降低。

摘要:当今企业正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税收环境, 其税务风险不容忽视。企业管理者应正确对待并密切关注税务风险, 在税法允许的框架内, 合理评估、筹划, 规避、化解税务风险。为此, 一方面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 寻找税法盲点, 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积极筹划, 有效化解税务风险。

关键词:税务风险,税收筹划,规避,化解

参考文献

[1]、《中税务报》, 2007年;

[2]、蔡昌编著, 《税务风险防范、化解与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校财务风险规避与控制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 财务风险;招生规模;规避机制

近几年来,虽然高等学校的经费收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仍然以无风险的财政拨款收入、学费收入为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校是不存在财务风险的,而随着高校扩招、合并,由于高校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高校纷纷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建设投资,即所谓举债兴教,因此,当前的高校是存在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高校财务风险、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规避机制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威胁高校资金安全的财务风险分析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狭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作为非盈利事业单位的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财务活动中资金支付难以为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财务风险不会表现为资不抵债,也不会因为过高的负债率而破产,但是高校的流动资金是有可能出现短缺的,也可能发生不能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日常开支资金严重短缺等现象。根据高校财务活动的特点,笔者把高校财务风险归为三类,即:高负债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

(一)高负债风险

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且相应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并一次征地数千亩,用于建设现代化的一流校区,这样一方面是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展,另一方面是国家教育投资的缓慢增长,高校出现了大的资金缺口。高校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主要靠银行贷款来填补,而银行贷款是有偿使用资金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成本,即贷款利息,而且约定了资金的偿还期限。每贷款一亿资金,每年至少就要偿付700多万元的利息。利息的按期支付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而学校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只能通过学校的各项收入来偿还。由于财政拨款有限,同时学生缴费已无上升空间。对许多高校而言,其所取得的收入能够维持学校基本运转已经困难。还贷资金明显不足,一旦进入还贷高峰期,极容易造成流动资金短缺,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等各项教育事业的正常开展。因而,高债务风险已构成威胁高校资金安全的主要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资产有四类:教学用固定资产、后勤经营性资产、校办产业、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这四类资产中,能够给高校带来净现金流入的只有后三种资产。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高校大部分的校办产业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经营的状态;投资于金融资产的,也不乏在证券市场上遭到惨败的现象;而由于体制上的问题,后勤经营性资产能给高校带来的现金流量往往有限。因此,从长远来看,高校存在长期投资风险。近几年,高校扩招之风甚烈,存在严重的过量投资现象。表现为高校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力,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超过了高校的资金负荷,由此形成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三)资金支付风险

资金支付风险主要来自大额采购活动,是由基建维修工程形成的欠款所引起的。如高校成批量采购教学仪器设备、用具等,而这类采购一般是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或验收合格后付款,供货方亦习惯于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因而所签购货款一般都没有进入高校的负债账簿中。财务部门难以对此进行监控,一旦大批欠款到期,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思想根源

高校的财务风险决非朝夕之间就突如其来,往往是由于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机爆发,措手不及。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由于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国家预算的约束下,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导致高校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风险意识淡薄是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借款费用过高、学费欠交现象严重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高校校区发展加大,贷款规模随之扩大,负债投资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导致潜在的负债风险。并且学校负债的偿还责任存在着模糊性,有些高校在负债额度的控制上以负债利息成本的承受能力决定负债的多少,几乎不考虑学校偿还本金的问题。高校的建设规模与潜在的招生规模不匹配。高校贷款用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需要有预期的生源和经费收入的支撑。在目前高校还贷主要依靠学费收入的单一渠道时,高校预期收入无法实现必然造成资金紧张,这将直接影响债务的偿还能力,产生负债风险。

(三)高校教育成本支出加大直接导致高校财务风险

扩招给高校带来了学生学费、住宿费收入的增加,但增收不减支、增收不增效,学费等收入并不能完全用于建设和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满足学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的对教学教辅设施、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经费增长的需求,用于高校由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而增加的成本,从而给高校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财务支出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高校行政机构改革滞后,财务支出结构中日常性支出膨胀,加大了财务收支平衡的难度,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支出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

(四)运作管理不善形成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高校在其办学过程中由于运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高校的运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经济责任不明,学校资产是否保持增值,与个人利益并无关联,一旦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建设性资金尤其是发展性资金严重短缺,势必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2.学费催缴不得力,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欠费数额越来越大,严重削弱了学校经费的自给能力,影响了学校的资金筹集,给学校财务收支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3.教学质量管理不严格,学校教学硬件、软件严重不足,教育质量管理留于形式,有的学校连续十多年未处理过一起教学事故,已面临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困难的风险,最终将导致学校声誉下降、生源严重不足,甚至被迫关门。4.国有资产管理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账实不符、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如有的学校每个院系都建有计算机房,大量购置计算机,使生均拥有计算机达数台,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

三、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的对策

面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建立财务规避风险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借鉴ERK的风险管理思想和手段,高校应当能够及时获得健全的风险信息,识别风险种类,进而规避风险、控制风险。

(一)高校应当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大额贷款备案制度

高校应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对大额贷款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应全面掌握高校贷款规模和风险状况,加强客观管理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对所有贷款应实行大额贷款备案制度。将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年度贷款额度方案、具体还贷计划和措施等相关材料报送主管部门备案。贷款高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同时,为保证还款资金来源,应该考虑以空间置换资金来解决财务危机。高校的高负债主要是投资建设新校区造成的,多数旧校区出现了闲置,而旧校区大多位于城市中心,所处地位置优越,所以应卖掉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旧校区来换取建设资金。

(二)严格对投资的管理(包括对校办产业的投资),加强对二级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高等学校的对外投资(包括对校办产业的投资),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议,经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并按国有资产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批准和备案后实施。高校应设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确保对外投资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据有关规定,高等学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业务。对过去发生的股票和风险性债券投资业务应妥善处理,防止投资风险转化为投资损失或继续扩大损失。

(三)对于大额资金的流动以及非常规资金支付业务,应建立集体讨论决策制度

可先由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学校内部的申请提出初步意见,经校财经领导小组对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意后再提交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财务部门根据学校会议纪要或决定办理相关的资金业务。具体操作办法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时,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高校应坚持综合平衡、开源节流、强化预算管理,要尽可能地吸收社会资金,加强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决学生欠费问题。预算管理作为现代高校管理手段之一,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高校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高校财务风险的存在不仅仅会对高校自身的运营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对其进行大致分类,描述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最终要提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在理论基础上有效实施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实现由风险规避向风险控制的转化。

(四)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分散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债务资金占总资金比重过高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已成为引发高校财务风险最直接、最巨大的动因。如何优化高校资本结构、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继筹资任务之后面临的又一复杂难题。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是建立在负债数额适度、负债比率适中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可能带来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高校负债比率及负债金额要与高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债务结构趋于合理,并且要与高校自身的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偿债保障基础相适应,安排好不同期限的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比例,以便合理分摊各期间的债务负担,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以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五)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分析评价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结合“利益相关者产权论”的原理,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确定为“相关利益主体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主体包括:1.政府,作为学校的所有者、教育经费的主要投资者和公共设施的提供者,要求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各种高级人才和科技服务;2.其他合作办学投资者,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追求投资财富最大化;3.学生(顾客),通过高考、选择学校提供的专业(产品),在交纳学费后,进入大学学习,他们要求掌握最全面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谋取职业打下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4.教职员工,希望自己有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发展空间、好的待遇,能够更安心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几个利益主体通过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和学校经济分配政策的调动下,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资金才可能按照价值规律不断运动。这就要求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在教育经费的筹资管理、分配管理、使用管理、投资和成本管理中,运用预算、定额、定员、可行性分析、预测等科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中,积极发挥财务的参谋、助手作用,使财务管理向“决策型、控制型”拓展。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会继续得到加强,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 陶永勇. 高校扩招举债与财务风险管理[J].事业财会,2005,(4):4.

[2] 连艳玲,高淑梅. 高校财务风险控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6):110.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与规避策略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务是企业优化功能,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基于优化集成、协作共享的供应链管理思想,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然而, 物流外包为企业带来作业、成本、管理等诸多利益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了信息、管理、经济等风险。

二、物流外包定义

国内外许多理论与实务界专家对物流外包进行了相关论述, Skjoett-Loarsen认为, 物流外包可以被定义为单一交易、重复交易、合伙契约这三种物流关系形式;季葆苓认为, 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企业 (需方) 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将其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运作。在通常情况下, 物流外包的定义大多借用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根据2001年国家《物流标准术语》第三方物流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TPL) 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综合以上相关理论, 物流业务外包 (logistics business outsourcing) 是指企业为整合有限企业资源,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运作, 利用信息技术和合同条款进行跟踪监控的物流管理模式。

三、物流外包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 信息风险

基于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网络, 产供运销企业间实时进行着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生产、销售企业关于分销渠道、客户分布、产品类型、进销价、促销策略、销售量等重要商业信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战, 各企业千方百计从竞争对手获取关于生产经营的重要信息以便进行企业竞争战略决策, 排挤打压竞争对手, 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 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的关于生产经营企业的重要商业信息极有可能被有意无意地泄露至其客户竞争企业, 主要表现在两种情况, 第一,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工作疏忽, 在履行物流外包合同中, 无意泄露了客户的商业信息;第二, 出于机会主义心理, 物流一线人员将生产经营企业的商业信息出卖给其他企业。

(二) 管理风险

采用物流外包, 特别是采取全方位物流外包模式下, 各物流运作环节完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具体运作, 极可能降低生产经营企业对物流业务的管理控制力, 甚至影响企业的品牌信誉。作为现代超市型零售业鼻祖-美国凯马特公司 (Kmart) 在与沃尔玛 (Wal-Mart) 进行激烈的全球连锁超市零售业竞争中败阵, 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采取物流外包的凯马特对公司的物流业务严重失控。造成物流控制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

1、时空分离:相对于自营物流, 物流委托与代理企业在物流运作时相关执行与管理人员处于不同的时空范围, 生产销售企业难以实时实地跟踪监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线物流运作。

2、有限理性:物流业务委托-代理双方受有限理性人限制, 难以预制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将应对条款写入物流外包契约中, 生产销售企业为应对市场突发变化所采取的生产计划临时调整、紧急采购、送货时限缩短等物流外包合同之外的情况, 代理多个生产销售企业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难以满足为应对这种突发变化所进行的同步物流业务调整。

3、“经济人”行为选择:与生产经营企业处于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管理制度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委托-代理业务中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物流外包合同条款进行“合法"的选择性理解与执行, 使物流委托企业难以对物流代理企业所进行的物流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惩戒。

(三) 经济风险

物流外包的经济风险突出表现为投资-收益偏差与资金流动风险。

生产销售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 对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两种模式未作科学精密的成本比较与财务分析, 特别是对物流业务委托-代理机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未作科学测算, 使物流业务外包所产生的实际总费用远高于预算, 甚至高于自营物流成本, 背离物流外包初衷。

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 产供运销企业基于产品的生产流通结成战略联盟,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生产销售企业提供代理采购、代收代付货款、仓单质押等涉及大量资金流动的物流服务业务。在巨大的金钱诱惑前, 某些缺乏道德自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关人员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利用非法手段骗取占有属于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客户的金钱, 给这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 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企业竞争最终决定于核心竞争力的较量, 所谓核心竞争力, 加里。哈默尔和C.K.普拉哈拉德认为是“一门博采众长的学问, 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巧, 如何汇合各条技术分流”。从根本意义上讲,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各种决定性要素组合, 这些决定性要素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水平与品牌文化等。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前, 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与市场竞争情况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各要素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与贡献率, 识别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组合, 如专利技术、管理创新、成本优势等等, 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专注核心业务, 若企业物流能力不属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企业就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

(二) 选择优秀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选择一家优秀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是企业成功实施物流外包的关键。生产经营企业应根据所属行业、产品类型、客户分布、物流成本担负能力、客户服务水平要求等选择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主要工作包括选定评价指标、实施调查、确定供应商。

1、选定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物流企业品牌信誉、业绩表现、财务状况、物流设备设施条件、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公司管理柔性等关键指标, 详细说明各个指标具体含义、权重及评分标准。

2、实施调查: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及其评分标准采取多方式、全方位实地调查评分, 特别是全面收集物流供应商历史业绩数据, 听取物流服务商客户评价。

3、确定供应商:以评分高的多家物流服务供应商为对象, 通过邀请招标确定最终的服务提供商。

(三) 制定严谨的物流外包合同

物流服务合同是规定物流服务内容、标准、价格等, 确定物流服务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 也是进行物流服务跟踪、考核与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与法律保障。

物流服务合同要明确规定以下内容并确保双方达成一致性理解:

1、物流服务项目:明确规定运输、仓储、分拣、流通加工、代收代付货款、仓单质押等服务范围与具体内容。

2、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运输、装卸、仓储、包装和流通加工方式。

3、服务标准:明确规定每项物流服务的工作时间、流程与操作规范。

4、考核方式:明确规定考核时间、方法与内容,

5、其他条款:包括物流服务保密协议、不可抗力因素、付款方式、纠纷处理机制等。

(四) 建立科学有效的物流外包绩效评估体系

第一, 生产销售企业要依据财务管理办法对物流外包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定期的财务核算, 并与自营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 生产销售企业要根据物流服务合同约定的考核办法定期跟踪、考核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执行情况, 根据第三方物流主要业务运作, 绩效考核关键指标见表1:

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绩效考核时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把握绩效考核以下基本原则:考核时间动态化、考核数据可量化、考核结果可追溯、考核结果与奖惩激励相挂钩。

参考文献

[1]许晓东、张晓萍:第三方物流运作[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王骏:供应链管理[M], 科学出版社, 2009

[3]季葆苓:物流业务外包的战略及交易成本分析, [J], 大众科技, 2008 (10)

上一篇: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下一篇:自适应调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