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

2024-06-28

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精选11篇)

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 篇1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 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迅速增长,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上学缴费的上升:如我们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普通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技术学等学费每个学生每年3200-4000元, 艺体类专业如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体育等专业学费每个学生每年8000-10000元。学费的上升,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致使政府管理者、学校、学生及家长都非常关注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状况, 因为众所周知在高等学校中, 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 教学工作是主旋律, 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而加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新形势下即扩招使大学在校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 2003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其中, 把建立在不同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与发布基础的教学评估制度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1]。那么, 如何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成为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 我国高校通常采用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评价, 《中国教育大辞典》将“学生评教”称为“学生评价”, 是指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简称。[2]学生评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延伸。

自2007年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以来 (美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7年8月, 是由天津师范大学原国际女子学院、原艺术学院、原影视艺术学院三个学院相关专业整合组成, 是学校为发展艺术专业而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学院以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 突出特色, 服务天津, 注重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团体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力争达到教师高素质, 教学高质量, 科研高水平。) , 我院共经历了七次学生评教。自学生评教以来, 我院一直采用学生匿名涂卡方式加上主观评价的方式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纵观这几次的学生评教, 虽然在分数上呈上升趋势, 从2007年的院平均分84.59分, 2008年的院平均分86.37分, 2009年的院平均分88.18分, 到2010年的院平均分88.40分。但是美术与设计学院作为天津师范大学这所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类学院办学特色突出, 因为艺术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 更无标准答案。其强调动手操作, 鼓励个性表现, 尤其是重创意、重体验、重想象等特征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所以艺术学科的建设与评估应贯穿“创新”和“实践”。“创新”强调的是思维方式, “实践”强调的是应用能力。评估一所艺术高校办得好不好, 关键是看这所高校对于“创新”和“实践”这两点的把握。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对这两点一定要有所体现。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 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切实感到目前我校学生评教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体现美术与设计学科特色不够。如我校采用“一表多课”的评价方式即使用同一套指标体系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评价, 虽便于学生打分和不同专业课程教师教学的比较, 却没有体现大学课程的多样化特点更无法体现我们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和课程特点在综合性大学中的特色, 这样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课程, 必然压制教师的创造性, 也无法反映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所获得的评价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 对教师来说也不公平, 因此研制适合不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以体现其教学特色非常重要。

2. 我校的评教指标体系过分强调共性, 忽视个性;强调统一模式, 忽视不同风格。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丰富复杂的综合体, 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 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4]对于教师来说, 只有在教学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会成为终生的回忆。

3.我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学生毕业后在一线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实践性,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在目前我校的评教指标体系中没有得到充分反映。

4.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单一。我校评价活动由学校教务处或学院的教学办公室来负责, 其他部门参与较少。评价量表是教务部门制定的, 学生和教师很少参与评价指标的制定, 因此难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积极性, 这样很难真正将评价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5.参与评价活动的时间不合理, 我校主要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内进行教学评价, 学生要对该学期为自己上课的所有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打分, 但是我们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是阶段性的, 单一的。如:国画山水3-1这门课共60学时, 教学周为3周, 安排在7-9周, 周一1-8节, 周二1-8节和周四1-4节, 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周为教学单位, 一个学期除了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 至少还要开5-6门专业课, 在学期末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有的学生连哪个老师教的这门课都记不清了, 只能凭着印象进行评价打分, 这怎么能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呢?

6.学生评教结果的反馈与利用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校生评教结果反馈不够及时, 一般在下学期开学一个月之后教务处才将上个学期的评教结果下发给各学院, 每位教师的生评教成绩由学院打印发给本人, 此时教师早已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 对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根本达不到在本学期改进的目的。此外在教师职称晋升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也就是教师的生评教成绩近5年连续三次不得低于学院平均分5分, 如低于学院平均分5分将不能申报职称晋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院专业课程特点和艺术教学规律, 并参照国内外其他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制定了符合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特别是技能类课程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由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而成,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突出了美术、设计专业特点强调师生互动、创新、实践和个性的发展,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以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定量评价由4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构成, 4项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10项二级指标分别对4项一级指标的内涵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并根据各项指标在课堂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及需求导向力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定性评价包括3个开发性问答题。

3个开发性问答题:

1.您认为该教师教学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2. 您认为该教师教学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您对本课程的希望与建议是什么?

该评价指标采用5级评分制, 由高到低等级为A、B、C、D、E。 (各等级赋值95, 80, 60, 40, 20) 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百分制评定, 满分为100分.

4 个一级指标, 10个评测点, 3道开放题。

采用5级评分制, 由高到低等级为A、B、C、D、E。 (各等级赋值95, 80, 60, 40, 20)

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中, 从我院201门专业课中选出52门课涉及以下专业方向:07服表, 07空间1班, 07美教1, 07视传1班, 07水彩, 08动画, 08水彩, 08环艺, 09动画等来进行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进行评价。在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 从我院78个教学班中每班选取一门专业技能类课程进行学生评教的实践。

具体操作实施

我院的学生评教工作由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 由我来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这项工作。为确保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 在评教开始3周前就进行准备工作。我院共有本科生1919人, 教学班78个, 我们以自然班 (如08动画, 09环艺等) 为单位, 学生全员参与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首先, 在评教的两三周之前, 召开各班学习委员大会, 加强对生评教工作的宣传, 如生评教的目的、意义、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等。因为我院学生人数众多, 这就要求各班学习委员一定要对生评教活动广为宣传, 使得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 学生评教是学生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行使手中的权力, 按照要求认真涂卡, 不能找人代涂。此外, 为保证生评教工作的真实可靠, 每班都下发了天津师范大学生评教工作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关于生评教工作管理规定, 要求各班学委认真学习, 严格按照规定去操作和实施。为获得较为客观的数据, 每班以学习委员为中心, 同时在挑选3-4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组成生评教工作领导小组, 以协助学委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评教要求各班采取集中评教的方式, 找一个本班学生都在的时间, 选一个教室, 班主任在场, 如班主任是所评价课程的任课教师, 就由教学办公室派人去参加学生评教工作。采用匿名涂卡方式, 学生填完之后, 由各班学习委员清点回收装入生评教卡袋中交回教学科研办公室, 由学院收集齐了以后交回学校教务处进行统计与计算。

学生评教结果的统计

1.首先为评分等级A、B、C、D、E附以不同的分值95, 80, 60, 40, 20。

2.采用公式即加权法计算出每位评价者给评价对象教学质量打出的每个人的综合得分, 用分值乘以权重再将各项得分之和相加。

3.求出综合得分之后, 去掉最高综合得分的5%, 然后在去掉最低综合得分的5%。

4. 把剩余的卡加起来除以有效卡数, 最终得出该教师的综合得分。

评教的效果

抓好教学质量是我院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通过几年来的学生评教探索, 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不断得以稳步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较高, 如2009年全院最高分达93.66分, 2010年全院最高分达94.26分。通过学生评教我院对外聘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两年间共淘汰了三位外聘教师。科学、客观、公正的进行学生评教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帮助教师扬长避短, 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生及其接受能力, 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使其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但提供了一条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有效途径, 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和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达到教学相长。[5]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顾明远.中国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第1807页.

[3]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引言3.

[4]刘志军.对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0 (4) .第39页.

[5]杨湘清, 胡耀荣, 杨健康.学生评教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兼论学生评教的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 2003, (6) .第13页.

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 篇2

对于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评教是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自我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更有效地实现学生评教的价值,针对当前学生评教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确立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建立科学的评教指标和多方认同的管理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 者:高燕妮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103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7 关键词:高校   学生评教   评教工作  

学生评教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问题建议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学生课堂教学评估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主要环节,科学地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态度、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既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又能突显学生主体地位,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

本文结合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对评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一些探讨。

一、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教指标单一,反馈机制不健全

各类课程如基础课、专业课、文化课等使用同一模式的评价指标,大部分评价体系也没有考虑到各科类学生的特点,这样粗化、统一的模式无法得出真正公平、公正的数据,体现出教师的真正水平。因此,使用单一的评教指标这样的评教体系无法达到预期的积极效果。

同时,学生评教结果多使用加权平均的计算方式,并按分值大小进行排列后反馈给教师所在单位,教师本人则在网上平台浏览评教分数及评语。这样简单的教教结果和反馈方式,无法从数据中分析总结出实质性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二)评教工作中的主客体均存在思想上的误区

1.教学管理人员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思想误区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学生评教的方式作为教师评价的方式之一。但评教的目的倾向于服务教学管理,往往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将评教结果仅作为教师评级、奖惩的标准,弱化了教师激励、引导、改进的功能。

2.学生对评教活动的错误认识,导致打分随意性大

由于高校在组织学生评教时,往往采取相关硬性规定,如不进行评教则不能选课、查分等。学生对评教活动有错误的认识,以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教:不参与评教、找人代为评教或敷衍评教现象屡屡发生;很多学生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将一个学期十几门课评完,且不提出意见和建议;有些学生在评教时感情因素过重,管的严的老师给低分、管的松的老师给高分。这样的评价结果失去了准确性,同时也违背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3.教师对评教分数的偏激认识,过分关注奖金绩效

学生评教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发展性评价,而不是最终评价。在大多数高校里,学生评教的分数会和教师的评优、年终考核等挂钩,有些教师容易过分注重评教分数。于是,一些教师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会产生迎合学生的想法、降低对学生的要求等,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学生主体地位容易受到忽视

为了保证学生评教的参评率,一些高校规定学生在评教完后才能进行下一轮选课或查询考试分数等。这样的规定从结果出发,忽视了评价的主体——学生的需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参评率得到了保障,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评教结果的可信度大幅降低。

二、几点建议

(一)科学地完善评教指标体系

1.建立多层次的评教指标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评教指标体系,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科性质等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合理的指标体系不仅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做出评价,也能够指引教师指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利于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明确教学目的,运用适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师生互动式的评教活动

学生评教不能仅仅采取学生按指标体系进行网上评教这一种形式,还可以采用学生座谈的评教形式。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有效沟通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到有关信息,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处理评教结果,完善反馈机制

评教结果的处理关系到能否实现学生评教的目的。评教结果公布后,对有异议的结果要进行复审,确保结果的真实性。除了慎重公布评教结果外,还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整理出不同年龄、不同科目教师教学的通病以及各项数据的表图,使教师能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及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了解自己在同类教师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激励教师更好地改革教学方法。

(二)注重学习宣传,走出思想误区

1.加强自身建设

教学管理人员是学生评教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规范评教制度,重视评教过程,在评教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组织学习,加强服务意识,提高质量意识,杜绝“形式主义”,正确的认识到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一环,是改进教学的监控手段。

2.对教师的奖惩与激励结合

在评教制度中,要降低评教结果和教师奖惩的直接关系,单纯地把评教结果按排名来奖惩教师,会挫伤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应以激励为主,奖惩为辅。在评教结果发布后,通过召开教研室座谈会、师生座谈会等此类研讨活动,可以使教师结合评教结果和经验交流更清楚地找到自己的问题,明白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评教的主体,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授课情况他们最有发言权,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评教中来。学生评教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取消硬性规定,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激励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评教的可信度和可靠度。其次,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评教的认识。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陈效民.教育评估案例精选与评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

[2]H.J.沃尔博格.教育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3]邱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1月.

学生评教系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4

自1927年美国普渡大学正式使用“教学评定量表”至今,学生评教系统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学广泛采用。截止到1990年,全球五分之四的大学使用了各种形式的学生评教系统[1],目前全世界有99.3%的商学院拥有学生评教系统SET(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教师教学唯一的评价机制[2]。

我国高校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尝试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此后,随着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不断展开,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受到重视,学生评教也逐步得到了系统的、规范的应用。目前学生评教系统的作用已得到国内大学的普遍认可。[3]

1 学生评教的作用

学生评教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评价机制,它是指由学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评价。学生评教系统是指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系统平台,目前特指因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在线学生评教系统这一平台。学生评教这种机制的建立,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改善高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1.1 学生评教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

在中国的历史中,教师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责任,同时师长对于学生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学是一种完全由教师主导的活动,教师决定授课的内容、方式、进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教学过程有时会出现种种问题,使得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教学内容,或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学生无法适应教学的方式。当这些情况出现时,存在问题的可能是师生中任意一方,但很显然双方中更有能力做出改变的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师,但因为教师与学生间地位的差别,双方缺乏沟通机制,教师没有必要的信息帮助其改善教学,有时教师因为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意识不到的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因而教学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学生评教的出现学生提供了与教师沟通的渠道,学生向教师提供自己的想法,帮助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学生向教师提供的信息帮助教师寻找自己课程设计中的不足,从而使得教学工作能更顺利的进行。因此学生评教的出现将教学过程由原来的单向信息传递变成了双向的信息传递,学生参与到了教学设计的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影响,这改变了原来由教师完全主导教学过程的局面。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让学生在重新回忆思考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学习课程的目的,从而对这门课程的重点有更深入的认识,便于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学生评教使得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学生评教打破了原有的完全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但这并不意味之学生的参与对教学的影响永远是正向的,因为教学活动的直接接受者是学生,学生拥有了影响教学活动的能力,就好像具有了裁判权利的运动员,学生可能利用这种影响达到满足私利的目的,例如通过影响课程设计减少教学内容,从而减轻学习内容并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需要在设计学生评教的规则与系统时应考虑到这些问题,将可能影响到评教结果真实性客观性的因素排除在外。

1.2 学生评教帮助学校管理监督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学校需要管理,监督教师的有效手段。在很多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多种相关制度。比如,教学督导制度,即由部分退休老教师和资深在职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或小组),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领导听课制度,即由学校和院系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听课,以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改进措施[1]。与这些制度相比,学生评教机制作为学校管理教学的手段具有以下优点:(1)学生评教结果是由教学的直接接受者-学生提供,是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与他人观察到的二手资料相比更具有参考价值;(2)学生评教的信息来自每一名听课的学生,因此信息具有普遍性,可以消除因个例造成的极端印象。

对于大学的教学来说,究竟什么效果的教学可以称之为“好”的教学?这一点就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很难说清楚。对于未来从事不同职业的学生,他们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做的是已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学生传授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对于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的研究方向、专业背景都可能导致其教学内容的不同,况且很多科学内容本身尚且存在争议,还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评价其内容的好坏很难。如果教师本身具有相应的学术水平,而其本身的教学研究态度端正,会为学生选取有价值、值得深入了解的内容[5]。让这些专业知识有限,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似乎有些强人所难。因此在设计评教系统时,不应过分高估学生对教师的评教能力。

学生评教创造了从下至上的监督管理方式,可以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这需要学生评教的结果客观真实,但因为教师的教学中的各种要求都直接施加在学生身上,因此有可能出现学生因为对教师要求的不满(如作业过多过难)、自身利益的受损(如教师的批评、成绩不理想)或其他原因(如师生个人关系)使学生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在设计学生评教系统时应将这些可能导致评教结果出现偏差的因素考虑在内,尽可能的降低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

2 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系统外因素

学生评教系统对学校、对教师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评教系统的结果帮助教师改善课程设计,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校监督管理教师教学,改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反思教学过程,深入思索教学内容。学生评教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说明学生评教这种机制已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认可。但学生评教本身仍然存在缺陷,因为学生作为人,在评价时可能不是完全理性的,特别是当面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在实际教学时,有很多不属于评教内容的因素会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最终结果。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学生评教不能正常发挥自身功能,有时甚至起到反方向的作用,这些都有悖于学生评教这一机制设计的初衷。在欧美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65%的教学人员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6],72%的教学人员承认他们会通过减少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评价。49%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教学内容已经少于从前;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因为担心获得过低的评价而降低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7]。

因此,为了能够正确发挥学生评教的功能,有必要分析研究不属于评教内容,却会影响到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最终获得真实客观的评教结果。本文将这些并不包括在评教内容之内,但却可能对评教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成为学生评教系统外因素,简称系统外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与多位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本文总结出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受以下6个系统外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果存在将使学生评教结果偏离真实结果,使评教系统无法正确发挥作用。这6个因素包括:学生的最终成绩、教师的管理方式、师生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差异、课程的重要程度。

2.1 学生在某课程的成绩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影响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判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授课,出题,评分,打分这些责任由授课教师一人承担,因此会成为学生因学习成绩而产生负面情绪的发泄对象,可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影响[8,9]。这里的主观情绪会导致学生故意做出与事实不符的评价,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针对这一因素,本文提出第一个命题。

命题一:学生在某课程的成绩与他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存在正相关关系。

2.2 教师采取管理方式的不同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影响

教师可能会成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情绪宣泄对象,这可能促使教师不敢采取严格的考核方式,因为这会直接促成学生的不满。为了让学生得到满意的态度,教师可能不会严格的管理,对很多问题想管却不敢管[10,11]。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针对这一因素,本文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二:教师使用严格的管理方式会得到比较低的评价。

2.3 师生人际关系的不同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影响

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只存在于课堂上,在课堂以外学生和教师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所交流,这种交流会使学生在心中留下对教师的印象,形成对教师的判断,这就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双方交流的频度,事情完成的程度,教师本人的性格都会对这种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这使得一个学生与不同教师的人际关系很可能会不同的,而这种或正面或负面的人际关系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这名教师的评价[12]。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针对这一因素,本文提出第三个命题。

命题三: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教师得到更高的教学评价。

2.4 教师选择的课程内容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够克服自己的情绪,主观上公正的评教,教师仍然可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学生的主观感受,如教师减少课程的内容,降低课程的难度,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对课程掌握的更好,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为学生对课程了解的越多,越知道自己不会什么;相反,了解的越少,越难以发现自己不足[13,14]。这里的主观感受指学生在主观上想要公正的评价,但受限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而无法做出真正客观的评价,因此主观感受与主观情绪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却都可能导致同样的结果,即使学生做出错误的评价。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针对这一因素,本文提出第四个命题。

命题四:教师减少课程内容会得到更高的教学评价。

2.5 教学模式的不同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不同的教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时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这种形式上的不同是本校评教系统的评价内容之一,因为传统上人们认为多样的教学手段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以上内容不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因此,可能会出现教师通过增加不必要教学手段,使得课程在形式上变得更华丽,从而提高学生对其的评价。而这种形式上的改变是否真的提高教学质量,结果还有待印证。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针对这一因素,本文提出第五个命题。

命题五:教师使用更丰富教学手段会得到更高的教学评价。

2.6 课程与学生专业方向的紧密程度与任课教师的评价影响

专业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与学生专业方向越接近的课程,在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被运用的次数就会越多,这样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更有价值,从而提高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如专业课程为a1、a2…a N,紧密课程为aj,如果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ai、ai+1…ai+N中,多次运用aj课程,学生主观上可能会认为课程aj更有价值,从而提高对aj课程任课老师的评价。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针对这一因素,本文提出第六个命题。

命题六:课程的重要程度与任课教师的评价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 控制学生评教系统外因素的方法

前面替代的学生评教系统外因,究其源头,在于评教系统的评价结果完全来自学生本人。因为评价人本身的主观感受的不确定性,及其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感觉到自身利益被损害时(虽然这很可能是错误判断),很容易在自身未察觉的情况下做出事实不符的评价,再加上个人情绪的波动可能导致评价人故意做出错误的评价,这些都使的评教系统的评价缺乏客观性。这些原因都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中的弱点,先要完全消除这些因素是不现实的。本文提出以下四种控制学生评教系统外因素的方法供大家探讨。

3.1 加入客观数据辅助

加入客观数据,将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相结合,相互验证解释,是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在评教系统这一问题上,有许多客观数据可以利用,用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态度,例如教师的教学时间、迟到早退现象。同时加入其他评价指标,例如测量课前与课后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对比、学生对这一课程的了解程度的对比等。这些数据不需完全通过问卷获得,可以经过类似于实验的方式获得(例如与课程相关兴趣小组课前与课后的参加人数对比)。加入了客观数据后将其与主观评价数据相互印证,将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3.2 多次评价,及时评价

为了真实完整的得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教系统的评价应多次、分批、分时。因此对于评教系统,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在每次课程后当天评价,这样保证了学生的每次评价都是真实感受,不会因为时间久远产生偏差,同时约束教师对每一节课都采取同样的态度,教学质量不会出现过大的起伏,另外还从客观上监督了学生的出席情况。对课程的评价应在考试进行前完成,这样避免了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师评价的影响。考试后专门加入对考试的评价,例如包括考试内容与授课内容的相关程度、考试安排的满意程度、教师考试前辅导的满意程度、试卷是否内真实反映学习程度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每次评价的权重,最终在学期结束后得到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

3.3 增加对评教系统使用者的监督

评教系统的目的在于监督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师的行为,使教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其功能。为了评教系统能正确的发挥功能,理论上应该加入对评教系统使用者的监督,及对学生自身的监督,使学生在使用学生评教系统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对于师生间人际关系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以去掉学生的极端评价,将明显过于极端的评价结果排除在综合评价之外。为了避免学生个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以跟踪每名学生的评价记录,如果出现过多与他人不符的极端评价,则对学生提出警告,甚至取消学生评教资格。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应在逐渐实践中探索。

3.4 改善优化评价指标,引导使用者

前面提到的系统外因素虽然不包括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之中,但是确实可能对学生评教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在设计评价内容时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例如在问题加入前提要求,提醒学生克服个人偏见;加入对这些系统外因素的评价指标,如要求学生通过文字评价任课教师的为人,课程的难易程度,对这些文字进行语义分析,从而判断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等。

4 结论

学生评教主要有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和帮助学校监督管理教学质量这两点作用,评教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证明了其自身的价值,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评教系统仍然会被全球高校采用。因此学生评教结果对评价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的管理教学有很重要的影响。但存在着不包括在评教内容之内,但却会对评教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本文将这些因素定义为学生评教系统外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从而使学生评教机制无法正确发挥功能。

本文总结出学生评教结果可能受以下6个系统外因素影响,这6个因素包括:学生的最终成绩、教师的管理方式、师生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差异、课程的重要程度。根据本文分析了6种系统外因素的机理,导致这6种因素出现的原因是缺乏对使用者的监督,及使用者自身素质不够造成的。针对这6种因素都提出了4种控制方法,为学者们提供了解决思路,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学生评教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篇5

[摘 要]学生评教是高校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但其效果颇受诟病。学生评教只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手段,运用好这个手段,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关键在于教学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及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实施策略。学生评教只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手段,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用好这个手段,如何完善这项工作,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学生评教 高校内部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07-03

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则是其中的难点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为教师的晋职、聘任、奖惩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发自内心的、自发的教师劳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评价应是全方位的,但要实现全方位的评价,工作量和操作难度都比较大,还有可能“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目前,高校内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一般包括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及教师自我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对象,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对于所参与教学工作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此,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理应成为评价主体之一。笔者通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设置条件,学生评教参评率达90%以上,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

一、学生评教的目的及意义

评教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是为了加强绩效管理。这实际体现了“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两种评价制度的目的。两种评价制度各有利弊,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两者是有矛盾的,应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同时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反馈机制及激励机制,可以达到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加强绩效管理的目的。

(一)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通过学生评教,能够使教师真正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促使教师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从而加大教学投入,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艺术、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还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而且评价结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后,可以促使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观念上,教师还可能会调整教学观、学生观,更加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其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评教后,会认真对评价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从上课的受体,变为评课的主体,角色的更换更能提高其主动性。学生的认真评价,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心。

(三)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会普遍重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实现教学双方的共同提高。通过评教,学生获得了一个与教师交流的平台。这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四)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监控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是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评教能及时地从一个侧面掌握学校的教学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留言的审查,可以从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上课迟到、上课接听手机、提前下课、缺课等违规现象,从而加强教学管理。通过对评教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某个学院的教学情况,了解某一门课、某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对整体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避免管理和决策的盲目性,使学校的教学和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2]

二、学生评教工作的过程

(一)宣传发动

学生评教前的动员与宣传活动是做好学生评教工作的关键。动员与宣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层层召开评教动员会,发放评教宣传资料等。通过动员与宣传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评教的意义,积极地参与评价,客观并文明地进行评价。

学生评教原始数据的客观性是评教结果科学有效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对每个学生的宣传显得至关重要。学生评教的宣传可以向学生发放宣传资料,使每个学生认识评教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评教方法。宣传资料可以分为春秋两个学期,因为秋季学期有新生入学,该学期的宣传可以侧重对学生评教的指导,春季学期可以侧重宣传学生评教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烟台大学学生自主上网评教参评率近几年稳定在90%以上,去掉前5%和后5%的数据,还有80%的数据,结果还是比较可信的。

(二)分类评价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认识规律,也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多样化的教学应该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才能实事求是,才有针对性。烟台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为评价教师类、评价课程类和评价管理类指标。评价教师类指标分为:理论课、外语课、艺术课、体育课、技能技巧课(适用音乐系小班授课)、音乐专业理论课等;评价课程类指标分为:实验课、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评价管理类为学生对院(系、部)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

(三)数据处理

学生评教结束后要对评教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主要包括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形式。定量的分析要利用统计学、运筹学、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理论,对评价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统计。

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主观留言进行分析统计,要对学生的留言进行分类审核,过滤出涉及教师教学水平(听不懂)问题、教师违纪(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接听手机、抽烟等)问题、教学环境与设施(桌椅损坏、投影仪不清晰、窗玻璃破碎、走廊嘈杂等)问题及其他(教师讲课声音小、板书字体太小、板书乱、方言严重、题外话太多等)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以便及时解决问题。还可以过滤出一些学生并非恶意,但教师却难以接受的不文明评语,这部分不反馈给教师,以保证评教工作可持续发展。

看一位教师的评语,犹如看学生给该教师画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形象,个性鲜明,总体比较准确,管理人员看完了,也就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深刻印象。这项工作量比较大,但很有意义。

(四)结果反馈及应用

评教结果的反馈是学生评教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导,是教师了解自己优点与不足的重要方式。在结果的反馈中要体现“以教师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科学化信息手段。评教结果的反馈,可以使教师了解优点与不足,激励其从事教学的积极性,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1.反馈给教师本人。教师可以查看自己每个指标的得分及每个指标的全校平均得分,从而找出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查看到学院(部)内的百分位成绩,了解自己在本院(部)的排名情况(百分位成绩),从而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目标。

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可以进行客观评价,还可以进行主观留言。学生留言是学生对教师表达心声的重要方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学生的留言或是对教师的肯定,或是对教师的建议。教师查看学生评教结果后,可以通过留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会被编辑在评教宣传资料中,让学生看到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看法,激励学生认真、客观、公正的评教,此即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教师看完学生评价后,有疑问或意见、建议,可以反馈给管理人员并留下电话号码或电子邮箱,管理人员会及时与教师联系,解答问题并改进评教工作,此即教师与管理人员的良性互动。

2.反馈给院(部)教学主管领导。每学期将每个教学单位教师的教学评价成绩汇总情况反馈给单位主管教学的领导,从而使教学主管领导能较全面地掌握本单位教师的教学情况,主动分析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教师作出指导,以促进本单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公布学生评教成绩位居前10%的教师名单。随着学生评教工作的不断完善,学生评教的结果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为了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的表率作用,烟台大学每学期通过校园网、简报、校报、教学通讯等形式公布学生评教成绩位居前10%的教师名单。

4.反馈学生评教中发现的问题。每学期评教结束后,由管理者对学生评教成绩进行汇总挖掘,对学生留言进行分类审核。通过对留言的审核,将学生反映的教师上课迟到、上课接听手机等违反教学纪律等现象的留言筛选出来,反馈给各院(部),由各院(部)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及处理意见上报学校。烟台大学每学期通过对此类问题的反馈、核实、处理,发现违纪现象越来越少,而且基本不具重复性。

5.作为职称评定等的参考。学生评教是教师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一个维度,可以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教学名师评选、优秀教学教师评选、优质课程建设评审等工作的参考。如在连续三年学生评教位居前10%的教师中,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等。实践证明,学生评价优秀的教师,大多数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同行教师赞赏;连续几年学生评价优秀的教师,教学质量一定很好。学生评价良好以下的教师尽管数量很少,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学需要反思、改进和提高;连续几年学生评价在良好以下的教师,教学质量一定存在较多的问题。

三、学生评教的局限性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学生评教也具有局限性。从学生这个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但不全面。学生评教只是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一个维度,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只有学生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自始至终的学习者。

1.学生可以通过“为人师表,对学生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有热情,讲课认真,遵守教学纪律;认真辅导答疑,重视作业检查并及时解决问题”等评价指标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但学生的辨别力有限,只能凭个体感受。全面评价一个教师的师德风尚,仅从学生评价这个维度是不够的,但学生的评价也是其他评价不可替代的。

2.学生可以通过“讲课思路清晰,阐述准确,用普通话授课,语言生动;注意启发引导,师生相互沟通,学生积极性高;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板书清楚、有条理或课件简洁、实用;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等指标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学生只能从个体在课堂上的感受进行评价,其判断能力是有限的,且每个学生心目中的标准与管理者期望的标准也不完全一致,所以这只能代表学生这个维度的评价结果。

3.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充实,讲授熟练,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教材选用合适,注重内容更新”等指标评价教师教学内容。这项指标学生评价局限性可能更大些,但也能从学生这个视角反映一定的问题。

4.学生可以通过“对该教师的总体评价”指标来给一个教师综合评价,因为教学是多元化的复杂过程,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体评价反映了授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总体形象。

以上四点是以烟台大学理论课学生评价指标来阐释学生评价的内容及局限性,不同课类评价指标内容有所不同,评价指标是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下制定的。我们不能期望把一个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结果作为这个教师的全貌,但是缺少了学生的评价一定不是这个教师的全貌。实践证明,学生评教工作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是其他评教不可替代的。如果学生不参评,就设置“不评不能选课”或“不评不能查看成绩”等条件,逼着学生参评,势必造成学生不情愿,教师不满意的结果。

虽然当前对于学生评教的效果诟病较多,诸如“年年被吐槽,评教很浪费”、“吃力不讨好,教师也烦恼”、“苦学生,坑教师”、“学生评教存在偏向性、情感性、随意性、差异性”等,但是笔者认为,学生评教只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手段,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用好这个手段,如何完善这项工作,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 注 释 ]

[1] 李文芹,等.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

[2] 罗玉萍,等.高校内部的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0.

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 篇6

一、国外研究概述

已有的研究中, 运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而问卷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研究学生评教的主要工具, 如Susan A.Basow (1995) 利用问卷调查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在什么情况下和教师的性别有关;Fadia Nasser (2002) 也利用问卷调查了教师对学生评教的看法。学生评教被类同成问卷形式的评估, Sommer (1981) , Millea和Grimes (2002) 提议在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估结果时除了调查法外, 要采用多种方法。[1]实验法就是研究者采用的另一种方法, Nimmer和Stone (1991) 使用了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方法, 该实验验证了教师给学生的课程成绩对学生评教的结果的影响。除了调查法和实验法之外, 还有一种学生评教研究中一般不太常用的方法———自传法, Sommer (1981) 记录了“一个教师在20年间 (1961—1981) 得到的教学评估的结果怎样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形式和内容”。Sommer的个案研究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描述了他的教学是怎样受到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估和其他人对他的评估的影响。作为记叙的主角, 让读者看到了他的个人生活故事, 展现了他在20年的教学中学到的、感受到的, 以及他是怎样变得相信学生对教学的评估, 当Sommer偶尔得到低的评估分数时, 他没有改变学生打分的标准, 而是改变了他的教学方法或者调整了课程内容来回应教学评估的结果。

在过去的90余年间, 国外有关学生评教的实证研究一般关注以下5个方面对教学评估结果的影响:1.进行评估过程的形式, 如采用匿名评估, 在一个学期的不同时间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让被评估的教师在场等;2.课程特点, 如班级大小, 课程是选修的还是必修的;3.教师特点, 如教师的性别和地位;4.学生的特点, 如学生得到的或期望得到的课程成绩, 学生的年龄、对学科的兴趣等;5.学生和教师对使用教学评估的态度和反应。

二、国外有关学生课程成绩与学生评教之间关系的理论

目前在高校中, 教学评估对学校的领导、教师及学生都起着不同的作用:领导利用评估结果来判断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表现, 教师利用评估的结果改进教学, 而学生利用评估的结果来选择课程和教师, 因而学生评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甚至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采用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学生评教了。在已经发表的那么多的研究中,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给学生的课程成绩与学生给教师的评估成绩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因为这个关系是否存在影响了学生评教的效度的高低。因此, 各个研究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有关学生课程成绩和评教之间关系的理论。

1. 教师效力

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好教师教授的课程, 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生的课程成绩也更好, 因而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估也更好。该理论把教师的教学质量看成是解释学生课程成绩和评教之间关系的一个变量, 而不是学生成绩本身影响了评教的结果。

2. 学生的学习动机

与学习动机不够强的学生相比, 那些有较强的学习动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得更好, 他们也更欣赏教师的工作, 甚至还会激励教师有更好的表现。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学习努力, 因而他们会得到好的学习成绩, 且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更欣赏教师的工作, 因而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也会更高。

3. 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描述了人们怎样通过他们行为的结果来推断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特点。传统的归因理论的研究表明, 人们会把好的结果归因为自己的特点, 而把不好的结果归因为外界的阻碍。把归因理论应用于教学情况中, 我们可以认为当学生获得好成绩时, 会把好的成绩归因为自己聪明或勤奋努力的结果, 而当学生获得不好的成绩时, 会归因为外界环境, 即教师不好。因此, 该理论把归因方式的不同认为是影响学生课程成绩和评估之间关系的一个变量。

4. 宽大理论

该理论也称为分数满意理论, 认为“对学生评分标准宽松的教师得到的评估分数更好”, 其潜在的含义是教师能通过给学生更高的分数来“买”好的评估结果。这个观念来源于Petress (1996) 定义的教育的“类经济模型”, 在该模型中学生被看作是消费者或顾客。这一理论过去是有关学生评教效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19世纪70年代受到那些批判学生评教的研究者的推崇, 然而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 该理论因为缺乏结构效度的研究, 支持率急剧减少。后来提到该理论的研究中, 认为教师的分数宽大对教学评估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5. 互惠理论

这是有关学生课程成绩和评教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观点, 但是该理论初看可能和宽大理论有些类似, 因而很少被人提到, 然而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互惠理论认为学生会有一种基于他们个人得到的成绩来修正评估的趋势。学生奖赏对他们进行奖赏的教师, 惩罚对他们进行惩罚的教师。该理论是以学生的态度为出发点的, 而不像宽大理论那样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 注重的是教师的个人特点, 即教师的评分标准是否宽松。

6. 认知失调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学生得到的成绩比期望的低时, 他们就面临一个必须解释的落差。他们可以把落差解释为内部原因, 如没有努力学习, 不够聪明, 或者解释为外部原因, 如教师不好等。因为解释为内部原因会威胁到人的自尊或自我, 因此学生会把落差解释为外部原因, 通过责备教师来保护自我的形象。

在以上六种理论中, 前三种理论假设存在影响学生成绩和评教结果的第三个变量来解释成绩———评教之间的关系, 通过引进第三个变量, 这些理论避免了假定课程成绩和评教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后面三种理论都是直接假设课程成绩和评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总结

虽然有关学生课程成绩与评教之间关系的研究数目较多, 但是各个研究结果之间缺乏一致性, 而且没有考虑行政和教育机构具体应该怎样利用这些研究的结果来提高学生评教的效度。有关学生课程成绩和学生评教之间关系的研究, 以后应关注的是:除调查法外, 应更多地采用实验法、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以往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辨别已有研究中的结论的适用范围, 考察这些结论除了在研究中使用的样本外, 在其他情况中能不能进行推广;把研究结果具体地应用到教学评估系统中, 切实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把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运用到实际的教育中。

摘要:本文从研究方法及两方面研究内容介绍了国外有关学生课程成绩与学生对教师的评估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并介绍了六个有关学生课程成绩和评教之间关系的理论。

关键词:国外学生,课程成绩,学生评教,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1]Gump S E.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leniency hypothesis:A literature review[J].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007, 30:55-68.

[2]陈剑启, 江晓帆.国内外关于学生评教的相关研究综述[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 2006, 2:45-49.

[3]Millea M, Grimes P.W.Grades expectations and stu-dentevaluationofteaching[J].CollegeStudentJournal, 2002, 36:528-529.

[4]Maurer T.W.Cognitive dissonance or revenge-Stu-dent grades and course evaluations[J].Teaching of psychol-ogy, 2006, 3:176-179.

[5]Holmes D.S.Effects of grades and disconfirmed grade expectancies in students’evaluations of their instructor[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1972, 63:130-133.

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 篇7

当前我国十分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学生的感受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大学生网上评教管理的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 经过不断地改进, 克服了许多困难与难题。学生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改进。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生网上评教看做是一种尊重学生权益以及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网上评教管理则成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尽管学生网上评教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 但经过借鉴国外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应用, 我国对学生网上评教系进行自主研发, 使得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迅速得到普及。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普及十分迅速, 但也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不断对学生网上评教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并结合国外应用理论及经验,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 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上评教管理现状

大学生网上评教管理的应用,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我国学生评教已有20 多年的发展历史, 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步, 但学生评教作为学校管理的常规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评教通常是由各高校的专门部门或科室负责, 并在学期结束前按照同一时间, 通过发放量表或网络填项等形式进行收集信息, 并将信息进行整理后反馈评教信息。但在这一流程中, 由于学生评教工作只有少量的专职人员负责, 甚至部分高校的学生评教工作中大多数评教工作人员都缺乏相应的专业评价知识, 不具备充足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并且在学生评教工作中的评教量表通常是各高校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规划, 这也导致学生评教工作在各高校之间不具备相应的通用性, 高校内部对课程性质进行不同内容的选用, 也使得学生评教中的评教量表主要是由定量评价内容和定性评价内容组成, 在定量评价过程中学生选择教师的实际匹配程度, 根据相应的有效教学表述从而选取对应分数, 而定性评价过程则是学生对教学的开放式问题进行自由作答。虽然学生评教工作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 但许多评教结果被用于人事决策的情况, 也使得评教结果会对学校对院系的拨款和教师的晋升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大多数高校对评教结果的运用, 只是单一的运用评教结果的排名和分数, 没有对评教结果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导致学生评教环节会被学生进行滥用, 导致教师与学生评教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近些年来学生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式, 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了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通过网络填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性, 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但学生评价教学质量在可信度方面较为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学生评教工作的认知程度角度, 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评教工作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评教的形式过于形式化, 不利于学生评教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三、学生网上评教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学生网上评教管理系统趋于完善, 但在实际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网上评教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 对网上评教系统认识不足、对网上评教系统重视不够、学生网上评教内容不完善等。

1. 对网上评教系统认识不足

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是保障学生的权益以及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 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整体。为获取客观准确的评教信息, 需要学生对网上评教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价。当前学生对网上评教系统认识不足是导致评教信息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学生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 根据自己对评教系统的理解以及自身对学生评教的意义、结果、功能等的简单看法, 去定义评教结果。因此, 这是导致评教信息不准确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是评教系统管理的疏忽, 对于学生的评价结只是单一的进行统计, 并没有及时做出反馈, 教师不能及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

2. 对网上评教系统重视不够

学生网上评教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网上评教系统的有效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部分高校仍没有充分认识到网上评教系统的重要性, 导致评教结果无法得到正确对待。高校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学生评教结果的作用, 我国高校对学生评教工作的宣传力度较小, 大部分学生并没能正确认识到学生评教工作的重要性, 这也使得简单化的学生评教结果会对教师产生错误倾向的评价作用。这种情况会导致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 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或形式,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也打击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高校对于网上评教管理的简单化, 也使得教师会为了讨好学生, 刻意的降低教学要求和目标, 甚至是通过弱化课堂管理或降低考试难度等方式, 来保障自身的评教结果, 不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长期发展。

3. 学生网上评教内容不完善

随着大学生网上评教管理不断的发展, 学生评教工作也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 但现今大部分高校在运用学生评教结果时, 都忽视了学生评教工作的发展性, 只注意到了学生评教的奖惩性, 这种情况使得学生网上评教内容不完善, 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脱节, 不利于教师未来的专业进步。并且学生评教工作将评教结果单一的用于教师人事管理, 通过学生对教师工作进行鉴定、判断和认可, 会让教师产生抵触心理, 无法获得教师的支持, 并影响到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性, 使得学生评价工作并不能在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评价内容方面, 大多数评价指标大多局限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技能等方面, 并不能包括课程、教材、参考资料、学生情况和师生关系等重要的教学环节, 评价指标缺乏相应的区分度, 会使得指标设计标准不具备相应的科学性, 无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公正全面的评价。

四、学生网上评教管理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关于学生网上评教管理, 如果想要获取正确的评教信息, 首先应当重视对评教系统的宣传。通过从客观的角度对评教系统的意义、功能、意义进行宣传, 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评教系统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程度, 高校管理者应当经常深入学生和教师基层群体中, 了解到他们对学生评教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从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调动学生参与网上评教工作热情的基础, 也是决定评价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渗透先进的教学理念, 并在评教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课程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并根据不同的侧重点, 整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 从而尽量避免学生对网上评教管理的认识出现偏差, 从而保证学生评教工作的评教结果更具真实性。高校还应当将评教程序进行标准制度化, 取消评教过程的不合理规定, 充分贯彻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原则选举评教人员, 并且还应当组织相应评教人员进行评教前思想教育工作, 对每一项评教指标进行解读, 使得评教结果能够更具有针对性, 从而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 也能促进高校网上评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吴国娟, 温文君.参与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评教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09) :55-57.

由学生评教引起的思考 篇8

一、教师提出问题的理由

就学生因教师教学时的态度而产生不同结论来说,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反映极强,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严格是为了学生好,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而且他们还认为师生如父子,教师就应该“严如父”,这样是为了学生好。否则只为了“讨好”学生,不顾教师的“尊严”而与学生“打成一片”简直是“不成体统”。因此他们认为不能为了得到学生的好评就改变对学生的态度,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他们的结论是“宁愿今天在生评教时得低分,也不能为了得高分而改变严厉的态度”。

还有一些教师因对学生过于严厉而得了一次低分后,总结经验改变了做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板着面孔,在讲课时经常穿插一些有趣的话题(当然是在不影响讲课的前提下),课间也能与学生聊天,除了所讲课程内容外,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学生交流,甚至与学生一起讨论足球等话题。结果学生开始喜欢这位老师,在“生评教”中当然也就得高分了。

所以这些教师认为“生评教”中带有学生感情色彩是不公正的,“生评教”不能作为评价教师的指标之一。

二、问题产生的心理分析

无论是“宁愿今天在‘生评教’时得低分,也不能为了得高分而改变严厉的态度”的教师,还是“改变态度后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的态度不应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否则评价就带有“感情色彩”,也就是说这样评价的结果不客观。

的确,按正常评价规则是不应该带有感情色彩,“生评教”应该从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敬业精神等方面考核,如电脑阅卷一样,某项指标符合什么标准,就打多少分,这样的结果绝对客观。可是我们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一下,我们的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所以他们的评价不可能不带有感情色彩。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我们或多或少都带有感情色彩,比如一个人问路,若他非常客气、非常有礼貌、和蔼可亲的话,我们一定会详细地解答他的问题,甚至可能陪他一起去找;相反,若是语言严厉、盛气凌人的话,可能不会有人愿意送他,甚至会不回答他的问题。这就是因个人感觉而带来的不同反映。因为一个人肯定愿意与一个自己喜欢——最起码自己不讨厌的人交往、共事,这样他会觉得心情舒畅,做起事来也能够投入且效果较好;相反,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当然这时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会用“不要以貌取人”、“要实事求是”等作为反对的论据,可能还有人说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严厉”者。我承认这些教师的精神可佳,但若不是为了责任、义务,就人的内心来说,他会愿意与哪种问路人接触呢?我们这里仅说内在心理活动。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业务水平及敬业精神基本相当的话,教师的态度严重影响“生评教”的结果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

三、教师的情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感到从人的情感角度考虑“生评教”中带有感情色彩是可以理解的,但仍有教师坚持“宁愿今天在生评教时得低分,也不能为了得高分而改变严厉的态度”的教师,他们认为这样在若干年后学生才会知道这样的“严师”是对的。还是抛开教师这种不顾个人得失、一心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单就其效果来谈,若今天学生真的讨厌你,他还会认真学习你讲的这门课吗?常言道“爱屋及乌”,你能相信一个学生会认真向一个他讨厌的教师学习吗?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相对目前这些责任心小、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的独生子女,他们会因为你这么做是为了他好而委屈自己认真学习吗?对现代的学生来说,兴趣的驱使力远远大于责任。

这时可能会有人说,我们只要做的对,就不应该过多地考虑学生的意愿,或者说不能纵容学生这种不良习惯。但我们应该知道,学生这种心理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更不是一两天能够改掉的,我们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来分析他们,先让他们接受你,然后逐渐理顺才对。否则即使在过若干年他们醒悟了、理解你了,也如你们所言,他们后悔了,可这些又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们的老师就是为了让他们若干年后发现你是一位好人、一名有责任的好教师?我认为谁的目的都不会是这样的。教师是为了学生好才严厉的,正如某些教师所言:“我对这些学生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可学生还是不理解。”很简单,因为你若问问你的儿子(抛开做家长的权利)他理解吗?因此我说,虽然你的目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做法的确欠妥,所以学生才会在“生评教”时给你低分。结果却惹怒了你,在后来的教学中更加严厉,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说到这,也许人们开始对现在学生的责任心提出议论,或者认为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太浓等,其实这(除极特殊自私自利孩子外)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要不然现在事事都要“以人为本”呢。再说了,以前人们也不是从不以感情左右自己的行动,若真像有些教师所言:“只要是为了学生好,态度无所谓”等观点的话,怎么还能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呢,不管施舍者什么态度,给你吃的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因为“嗟来之食”而不吃,宁愿饿死呢?当然这个例子有点夸张,教师的态度决不会这样,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态度对人们是否接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课改播要教师转变理念

上面谈了这么多,最后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论述一下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小学改革力度比较大,新教材、新课标相继出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也已经全面展开。从相关材料中可知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子,要从课堂的主宰者、权威者的地位改为教学活动中的辅助者、辅导者,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优秀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协调者。新时期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自主学习等等。这些都表明作为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愿意学,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而不是让学生在责任及压力下学习,更不应让学生有反感的心理。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及新课标中教学目的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就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这说明作为一名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你所讲课程的兴趣,然后才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发号施令”,更不应以“家长”的身份“强令”学生做这做那。

关于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这样的阐述,“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单项的、专制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的‘教’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就是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这都是‘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等观念和思想导致的……这种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1]。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就能发现现在大多数教师的意识停留在“传统”时期,而这样的思想、意识导致的结果对学生发展很不利,所以学生给教师打低分是有理由的,因此我们应调整自己的思想意识,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此也有论述:“教师必须形成平等的教育观念,打破传统封闭孤立的人际关系结构,朝关怀的、信任的、合作的新型关系发展……从整体上给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和自己的距离,真正蹲下来看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3]这些足以说明我们的教学理念需要尽快更新,教学教法的研究绝不仅仅是中小学教师的事,高校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只有认识这些才能理解学生为什么会因为教师的态度不好而有意见;教师也只有在已有渊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宽松、平等、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爱戴您、尊重您。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教师的指导后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学有所获。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结果吗。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高校更应该如此,教师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以身作则,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们通过这件事也发现一个问题,教师只有时刻注意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做法,才能适合学生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最后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但愿能够引起高校教师的重视,在加强科研的同时开展教学研究,使大学教学法得到重视,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2]沈苏林.对消除学生评价教师负面影响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2).

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 篇9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是一个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平台,该系统需要具有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使得不同的用户能够具有相应的权限,彼此互不干扰,各自完成工作内容。网上评教系统的应用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师、管理员、专家、督导等。学生是评教系统的主体,这点概念必须明确。教师既是被评的主要对象也是评教的参与者。管理员主要对评教业务进行组织管理,使评教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网上评教系统用户角色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所列的角色权限情况来看,学生是整个评教工作的主体,管理员则负责维持整个评教过程的规则与全程监督,教师作为被评的对象需要及时针对评教的等级等结果反馈教学整改措施。

2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业务流程图

高校评教业务的主体是学校的学生,在开展评教工作时首先由学生发起评教任务,选择不同的评教类型,评教类型根据评教管理方案分为教学建议、学期评教、教学管理意见反馈。如果选择教学建议则可以提出对教师或课程的建议,教师给予反馈意见,最后生成评教数据。如果选择学期评教,则是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评教,评教过程中可以参考评教指南,选择教师并对教师进行分项评价与课程评价,选择不同的老师依次完成对所有老师的评教,同时也对本学期的自我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对所有老师再进行一个综合评教,生成评教数据。如果选择的是教学管理意见反馈,则可以对学校的教学和教务提建议,学校管理人员反馈意见,由学校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形成评教数据,完成评教工作。(见图1)

通过此节内容从全局的角度对高校的评教需求进行分析,下面将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功能性需求。

3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 评教参数管理需求分析

评教参数管理主要为实现评教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界定和基础,防止出现系统中出现不符合规约的相关参数和信息,评教参数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评教项管理、评教表管理和评教标准管理。

为保证一个评教方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系统需要对评教方案的评教项和对应的评教表内容、格式、标准进行一定的定义。评教参数管理的用例规约表如表2所示。

3.2 评教方案管理需求分析

评教方案管理是高校评教管理的核心功能。评教方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制定适合学校情况的切实有效的评教工作管理办法。评教方案的制定要考虑若干的因素。一个完整的评教方案具有明确的评教时间点,评教方案分为教学建议、学期评教、教学管理意见反馈3种类型,对于学期评教来说时间点一般放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的两周进行。另外评教方案有明确的评教对象,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评教对象一般是自己的任课老师。对于评教工作的组织管理是由学校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通常情况下由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分管副校长与各班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协同开展工作。采用的评教形式是填写教师课堂教学评教表格的方式反映教师的授课水平。评教过程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学生作为评级工作的主体要做到反映意见真实,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负责、对老师付出的劳动负责、对自己负责,确保评教参数真实可靠。

评教方案管理主要实现对评教方案的制定,主要内容包括评教时间、评教对象、评教组织、评教形式、评教要求和评教程序。

该用例规约表主要体现了评教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的逻辑约束,需求阶段的评教方案用例规约表在后期可用于评教方案管理功能的测试用例的编制。

3.3 评分管理需求分析

评分管理主要是根据评教方案的要求由学生作为主体进行的评分过程。评分管理由管理员、学生、教师共同完成,内容包括查找教师、查看课程、提交评分、评教信息查看、评教信息打印、查看评分、过滤非法评教信息、评教信息统计、评分课程统计等。

评分管理功能用例图,如图2所示。

下面对评分管理进行详细的用例分析,如表3所示。

该用例规约表主要体现了评教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的逻辑约束,需求阶段的评教方案用例规约表在后期可用于评教方案管理功能的测试用例的编制。

3.4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系统管理的权限一般属于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管理系统的用户名、密码等登陆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建立不同的角色并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角色。

下面对系统管理进行详细的用例分析,如表4所示。

系统管理主要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操作,主要操作系统的角色的设置、角色权限的设置、普通用户的创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操作。该用例规约可以用于后期系统测试阶段的测试用例的编制。

参考文献

[1]闫枫.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教育,2008(5):166.

[2]谢谷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8):129.

高校“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 高校 教学质量 生评教

所谓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指高校在内外因素的支持下,通过对评价手段经常化、结构化的应用,促进组织学习,充分开发高等教育系统的人力资源,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系统化方法。虽然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受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

一、“生评教”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对全国高等院校实施评估,以期提升大学教育水平,其中教学亦列为评价重要项目之一。至于如何提升教学绩效,方法很多,做好教学评价工作是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学评价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评教,社会上各种声音褒贬不一。我们认为学生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受益者,教学工作质量应充分满足学生需要。因此,许多高校近几年纷纷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从而更系统地开展学生评教工作。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student ratings of instruction)是一种例证,一种以学生的观点看教师教学表现的例证。这种例证通常借着问卷或量表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或者以开放性问题对学生做个别访问或群体访问①。“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从学生的评价中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缺点,从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二、“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1.对“生评教”的目的与作用认识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展了“生评教”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教师本人、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学生都对“生评教”的目的与作用认识不足,对“生评教”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只把“生评教”看成一种简单的评价工具,除了评价结果,对其他实际作用不太感兴趣,致使“生评教”工作在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同时,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到“生评教”的价值,更多的将其看做一项任务完成,敷衍了事而已,这种现象使学生处在浮于表面的被动参与状态,未能获得评教的真正效果。

2.“生评教”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由于一些高校对“生评教”的目的认识不足,仅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学校人事决策手段运作,从而忽视其促进教师教学、提供学生选课参考、拟定课程发展等功能。不少学校为了引起教师对“生评教”的重视,采取将学生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续聘上岗等挂钩措施。这种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虽然能够暂时性地加强教师对“生评教”的重视,但也导致不少教师过于功利地追求评价等级与排名,产生许多与“生评教”本意相违背的扭曲行为,既不利于教师成长,又有损于“生评教”活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生评教”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编制程序不够科学。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进行了“生评教”工作,但由于至今没有建立起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因此多数院校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际需要设计和制定评价标准,从而缺乏科学的编制程序。很多学校甚至一张量表通用各类教师的教学评价,而且一用就是几年,不做必要修改和补充。由评价的一般程序可知,制定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的一项基础工作,评价标准编制得科学、客观和有效,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就高。

4.“生评教”结果的处理与利用仍有缺陷。

国内高校对“生评教”统计结果的利用十分有限。尤其教学管理部门除了依据“生评教”统计数据进行名次排列、评出优良中等级之外,其余似乎就没什么可利用的了。其实“生评教”结果中蕴含许多来自课堂教学第一线的信息与建议,对“生评教”结果的利用程度不仅反映出高校管理层对“生评教”的重视程度,同时折射出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事实上,“生评教”的评价结果应该作为教师教学改进的依据,同时可作为学生选课、选老师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对高校实施“生评教”的建议

1.制定“生评教”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建议尚未建立“生评教”制度的学校尽快制定相关政策,让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实施评教制度时有据可循,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修正。通过相关政策与规定的出台,让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更了解实施“生评教”的目的,确保“生评教”活动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2.编制科学规范的“生评教”工具。“生评教”是一种测验,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应该被重视。学生作为评教主体,其呼声和看法在评教工具编制过程中应该被关注,如果评价工具的编制小组包含学生代表,那么评价工具的内容将更具代表性。同时,高校都有不同院系,各院系的学科性质不同,所以,评价工具的内容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反映出各院系学科的特色,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真正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建议各高校的评价工具内容除了全校共同的题目外,还应配合各院系特性设计题目。

3.学校、教师和学生应重视“生评教”的结果报告。首先,建议高校出具“生评教”的结果报告,并且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报告结果,应提供结果解释手册供参考。除此之外,学校或院系还应提供教师教学咨询服务,以协助评教结果较为不佳的教师。其次,对于如何呈现评价结果,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台湾学者徐超圣提出提供基本的描述统计资料;结果应分类呈现,如班级、系、学院等;假如结果要公开,尽可能只公布表现优良者,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应依据比较性(常模性)的量化数据,并提供文字性的解释等建议②。我国目前较少高校将评价结果公布给学生,导致学生对“生评教”的结果重视不足。而在美国,许多大学都把学生对教师的鉴定编集成册,公开放在校图书馆内,作为学生选课的参考资料,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注释:

①Peterson,K.D. Teacher evaluation: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new directions and practices. Y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Inc,1995.

②张得胜.台湾地区大学院校“学生评鉴教师教学”制定之研究[J].师大学报:教育类,2005,50(2),

参考文献:

[1]彭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评教问题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3.

[2]楼盛华.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7.

关于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思考 篇11

树立正确的学生评教观念

学生评教的主旨是通过学生了解高校教学的状况, 为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及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树立正确的学生评教观, 准确把握学生评教的本质, 让学生评教回归本源, 既是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利、保护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的需要, 也是更好地发挥学生评教作用的需要。

1. 教育管理者方面。

要积极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 教育管理者必须对学生评教的结果采取科学的态度, 明确学生评教结果的适用范围, 为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营造宽松和和谐的氛围, 保证学生评教工作健康有效的开展。教育管理者要牢牢树立为教师、为教学服务的意识, 把学生的评教结果作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的一种参考, 为教师搜集、反馈教学信息, 而不能把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考核奖惩教师的依据, 直接用于解聘、降级、晋级、奖励等人事决策, 当作管理教师的手段。

2. 教师方面。

高校将评教结果与职称评定和利益分配挂钩, 虽然积极的作用是主流的, 但也会给老师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些教师对学生评教缺乏正确的认识, 造成教师对评教工作忽视, 甚至抱有抵触情绪;也有部分教师降低课程难度, 放松对学生的管理来换取高分;还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评教分数比较低而对学生加以报复, 普遍压低分数, 这些做法都是与学生评教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因此, 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认识到学生评教对改进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 正对待学生评教问题。并能在获得评教结果之后认真分析总结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不足, 自觉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科学设置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下面的几个特征:

1. 可测性。

国内高校学生评教的一级指标大都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展开, 这些指标体系多是站在专家和老师的立场提出来的, 很多项目是比较专业的术语, 教学评价的内容比较缺乏可观测型, 对于不了解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 学生只能对抽象的概念给出模糊的等级评价。因此教学评价指标设应具有明确的观察性含义, 采用简单易懂的描述性语言, 例如“教态端庄、热情、亲切”、“教学语言清晰、严谨”、“教师提供或介绍的课程材料是否完整”等。

2. 个性化。

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增加个性化叙述问题, 让学生能够用描述性的语言提出个性化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给学生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空间, 也能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获得更多的信息。

3. 全面性。

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应仅仅指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 应该包含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 如授课准备、课堂教学和课余辅导等, 而且二级评价指标要尽量详细, 最好设置为20~30个左右。

4. 民主性。

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精髓就是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 因此评价指标就应涵盖课堂气氛的民主和谐、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和启发性等内容。

另外, 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制定自己的评价量表, 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设计不同的评价量表, 例如理论课评价量表、实践课评价量表、体育艺术类技能课评价量表、专业课评价量表和公共选修课评价量表等。

精心组织学生评教工作

1. 营造和谐的评估氛围。

教学管理部门要着眼于营造和谐的评估氛围, 除了采取学生网上评教的评价方式, 还可以采取学生评价座谈会和师生教学研讨会等形式, 更广泛地收集学生关于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相关信息。另外,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给予学生一个宽松自然的评教环境, 保持正常的评教心态, 减少评教的误差。可以让学生随时登录评教系统, 对相应的教师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登录评教系统查询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情况, 了解学生的需求,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 这样才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的调节功能。

2. 加强宣传和引导。

一方面, 高校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的因素, 往往不会换位思考, 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有些学生没有责任感, 评价随意化, 甚至借机打击报复老师。因此, 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平时应注意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 提高他们评教的责任心, 减少学生评价偏差因素。另一方面, 教育管理者要引导教师们对学生评教的结果进行反思, 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本着对教学质量的关注, 实施对教师的跟踪调查, 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处理与利用评教结果

1. 科学处理评教数据。

由于评教结果会因为学科、专业、课程、学生年级及班风的不同造成很大的差异, 如果仅仅简单采用汇总平均法处理学生评教数据就会存在着很多缺陷, 使教师对评教数据感到不满甚至质疑评教的作用。因此, 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将每位教师在不同班级评教中所得原始分与该班所有教师评教得分的平均数相比得出差值, 将原始分转换为相对分数, 高于平均值的为正数, 低于平均数的为负数, 将每位老师在所有班级的相对分数相加后求算数平均数, 得到该教师的最终评教值。也可以把讲授同一门课程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或者按照教学单位划分, 对本部门的所有教师的评教结果进行纵向分析比较, 使每个教学单位对自己部门的老师的评教结果有更清楚的了解。

2. 积极开展多种配套的评价工作。

学生评教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的一个方面?——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 而且也只是从一个侧面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 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还必须配套开展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等评价活动。教学管理部门根据评价情况统计评价结果, 计算出每位主讲教师的综合总评分。综合总评分=教师自评得分×5%+领导评价得分×15%+专家评价得分×20%+同行评价×10%+学生评价得分×50%.

3. 重视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除了参考学生评教的结果之外, 还需要多方面收集关于教师教学质量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对教师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认真的了解和检查。如教师授课前的准备 (包括编写课程指南、选择学生参考书目、收集与研究教学案例、确定课堂讨论题目、挑选与复印学生阅读材料、安置和调试教学仪器、设计课后作业、开发测验和考试工具等等) 、课堂教学的实施 (包括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回答学生问题、布置和批改作业、教学热情等) 和课余时间的辅导 (如答疑、批改作业和论文情况、指导学生小组研究等) , 总结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反馈给教师, 以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

4. 合理公布评教结果。

在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上, 从维护学生评价的严肃性、保护教师的尊严和隐私出发, 规定严格的界限, 限定其用途和适用范围, 甚至连知晓学生评价结果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评教结果的公开制度最好采取下面的方式: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可以查阅所有教师的评价结果, 院系领导可以查阅本院教师的评价结果, 教师只能查阅自己的评价结果。

摘要:学生评教是高校整个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评教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评教观念, 科学设置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精心组织学生评价并科学处理与利用评教结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赵江, 王晓风等.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7) .

[2]别敦荣, 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2) .

上一篇:规避下一篇:学校节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