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误区(精选7篇)
制作误区 篇1
Power Point内置丰富的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 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 可以直接调用外部众多文件, 能够满足一般教学要求。而大多数教师只是利用了ppt授课方式, 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有积极的认知参与, 大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觉和知觉 (合称感知) 记忆、思维、想象等要素组成, 影响大学生有效认知加工的PPT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 对象与背景差别过小——不利于学生视知觉的选择
有调查分析表明, 课件的外观与教学效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学生通过PPT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觉选择的过程。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从背景从区分出对象的过程。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 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当需要学生掌握的信息具有新、异、美、动、强等特点时, 容易被学生的知觉所选择;如果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没有达到或稍在学生的差别感觉阈限之上, 则对象不容易被学生所清晰感知。感知是学生认知过程的第一步, 更是记忆、思维等认知加工的基础。高校教师在PPT制作和使用中, 往往存在下列不利于知觉选择的误区:幻灯片的背景色过暗, 和文字的颜色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文字的字体、字号大小、线条、颜色等未经加工, 远处的学生看不清楚;图片过小或模糊不清;视频影像、声音不清晰等。
2 灯片内容太多、不简洁、重点不够突出——不利于学生记忆加工和思维培养
心理学家米勒的研究发现:人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个信息单位或组块。如果每张幻灯片文字太多, 学生在识记时, 难以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短时记忆中, 而短时记忆是长时记忆的基础, 长时记忆是学生保存信息的主要形式。此外, 记忆是思维的工作车间, 思维是对记忆内容的加工和抽象概括。教师制作的PPT简洁明了, 重点突出, 这既符合学生了记忆规律, 也利于展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纵观各高校教师制作的PPT不难发现, 许多教师把书上的内容未经组织地搬到课件上, 而上课时又照“件”宣科, 课件上根本体现不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其实, PPT只是为教学服务的具和手段之一, 课堂教学的重点还是综合运用各种教法, 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课件变讲稿, 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加工, 也不利于分析和理解, 最终会妨碍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课件应以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为好。温斯坦和梅那 (1986年) 提出两种有用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和画地图。在PPT制作中, 教师不妨利用这两种策略, 它们能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的内部结构和联系,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3 界面呆板——不利于学生表象的积累和想象的发展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性的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 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它是学生想象的原材料。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知觉材料, 便可丰富事物的表象积累, 这会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力奠定基础。此外, 教师利用形、声、视、动等多媒体元素表现教学内容, 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和热情, 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有的教师制作的PPT课件只是文字的堆积, 界面呆板, 没有充分发挥PPT“多媒体集成、图文并茂、手法丰富”的优势,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难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发挥PPT辅助教学的功能, 当然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4 界面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注意稳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 注意虽不属于心理过程, 但它是各种心理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时都需注意的参与, 它是认知的警卫。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当学习的对象具有新、异、美、动、强等特点时, 容易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然而如果具备上述特点的刺激物不是学生应该掌握内容, 或使用不当, 它们往往成为导致学生注意分散的元凶。为了增加花样, 在多媒体课件中滥用音响、动画及特技效果, 不仅淹没了主题, 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制作PPT时, 即要注意使课件生动活泼, 又要切忌华而不实。
参考文献
[1]龙敏敏.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PPT设计的误区与应对措施[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9 (2) .
[2]张婷, 熊宏锷, 张君山.浅谈PPT课件制作的误区与反思[J].教师, 2009 (3) .
[3]王晓英, 马方圆.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谈高校教师在PPT制作与使用中的几个误区[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23) :213.
制作误区 篇2
在 自我评价 一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活泼开朗、外向大方、勤奋努力”等词汇。千篇一律的风格很容易让你的简历落入“不通知面试”的行列。在文字中无法突出自己的个性,是这种简历最失败的关键。
那么,简历需要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呢?将你的成果和业绩进行量化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成功的简历在制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以“为雇主带来的价值”为线索,可以通过量化过去实践中的成果来强调自身价值。对于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朋友而言,可以列举出自己曾经的业绩。如曾为公司赢来几万元的订单或为公司创造了几十万元的效益等等。如果你的工作无法为公司带来直接的效益,那么我们也可写出你的工作成果。但是注意,一定要让HR明白你的价值所在。切忌用笼统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绩。
简历不像文学创作,词汇越丰富,就越会赢得HR的青睐。简历更像数学问题,需要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是好简历的几大特征,此时的论据就需要量化的表达了。当量化的论据丰富了,简历自然也会与众不同!
误区二:言过其实 对于自己的描述水份过多
简历写得漂亮,并不是意味着不切实际地把自己表扬一番。造成现实中很多人的简历水分过多,丢失了诚信分数。尤其是一些学生朋友,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就猛对自己大学期间的表现做文章,学生会的干事成了学生会副主席,做过两份家教也变成了社会实践丰富等等。此举一定会让阅人无数的HR产生怀疑。简历的真实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诚信品质,而这往往是HR对于求职者的基本要求。在 自我评价 一栏的发挥确实可以为自己增彩不少,但是坚决不要言过其实。此外,即使是自我夸奖也要有针对性,与职位不相关的部分大可删除。因为与应聘的岗位相关经验与技能才会有价值,如果是不同的领域或职能,再丰富的经验也不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向阳生涯建议大家在简历或面试过程中,尽量让人事经理关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比如学习能力、专业理论等等,作为一个新人,你也可以坦诚的加一句:虽然我缺少经验,但相信时间可以证明,我会是你优秀的员工。若是在简历的最后能够附上班主任或学校领导的推荐信,会显得更客观、公正一些,避免王婆卖瓜之嫌。
误区三:无针对性 用相同简历应聘不同岗位
一份简历闯天下是当今求职者的一种常用手法。然而这也是应聘失败的根源,同一份简历无法相对应不同的公司、不同职位,即使是相同职位,如果不是同一家公司那么简历也一定要区分对待。
走出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误区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制作 误区
多媒体课件随着教育技术和教学改革的发展逐步运用于课堂,它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产生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不能不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
误区一:课件制作的目的不明确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学中一些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想象,教师用常规方法难以表达的某些规律和难以捕获的动态内容,转化为丰富生动、动静结合的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资料,变抽象为具体,模拟想象过程。具有启发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在构思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是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所选内容是否有利于画面表现、有无观赏性出发,导致“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形式主义。也有的把功夫下在制作技术上,在画质、配音、动画效果上堪称精品,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但运用到课堂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这种只重形式,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手段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无效手段。
误区二:课件制作采用线性结构,交互性差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的“线性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由于学生本身不同的文化素质基础,以及授课内容难易程度不同.往往导致课堂教学的结果达不到预定效果。因此在课件结构上,应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通过交互功能逐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的精髓。
误区三:课件使用中重操作轻推理分析
有些教师缺乏现代教育观念,上课仅仅是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解说,把教学主动权交给了课件,讲课成为“演课”,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剖析讲解。一堂好课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导演而成的,教学手段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因素,如果把一堂课讲成对多媒体的解说,不能不说是教学改革的失当。当前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演”的成分过多,“讲”的成分过弱,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逐渐影响到学生正常逻辑思维的形成,阻碍思维的发展。
误区四:课件制作的信息量过大,节奏过快
多媒体课件可以减少教师画图、板书等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一堂课信息量增大,学生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完上一个信息,下一个信息就已经过来了,使学生目不暇接,耳不暇闻,无停顿和思考的余地,造成严重的“消化吸收不良”。很容易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或干脆不记笔记,從而丧失了由记笔记而产生的记忆功能。且多媒体教学过于直观,虽利于学生的直观把握信息.但不太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能力,其教学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误区五:忽略其他教学工具的作用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切不可把多媒体当作一种万能的媒体,而忽视其他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误区六:制作软件越复杂越难学效果就越好
在课件制作平台的选择上普遍有这种心理。其实微软的Powerpoint是最简单最易学而且是功能强大的软件。是广大教师特别是初学者的利器。而一些人因为太简单就弃而不用,转而使用Authorware、Flash或者其他课件制作平台。殊不知对于一般的内容设计过于复杂的动画无异于画蛇添足,过于复杂效果反而并不很好。所以对于制作的平台选择要实用至上,效果之上。同时也要避免为渲染效果做出看似复杂的课件参加评选和讲课比赛等活动,那样会适得其反,既害了学生,又耽误了自己。
制作误区 篇4
所谓网络新闻, 是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在全新的新闻传播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新闻形态, 具有综合运用文字、图表、影像、音响、动画等手段来报道新闻的特点。而其标题, 则是网络新闻的眼睛,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 在网络新闻中, 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往往是标题, 网友是通过点击标题进入正文网页看新闻内容以及链接。一般情况下, 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 他们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所需要以及所关注的媒介内容。而当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 往往是有选择性关注的。在网络新闻中, 新闻标题是网络新闻传播以及接受的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最重要。网民们因为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方式以及对新闻内容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等原因, 对网络新闻的阅读具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以及选择性。因此, 网络新闻标题就具有吸引网民是否进一步点击阅读网络新闻正文内容的重要角色。它的“吸引眼球”功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可以说, 网络标题做得是否成功, 决定着网民是否点击这条新闻。
目前网络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我们现在归结起来, 有以下几个:
一是文题不符、词不达意。原因是一些网络编辑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过程中没有吃透看清新闻的主要内容, 过于考虑标题的美观和吸引力, 不考虑是否会发生误导以及导向上的错误, 以致出现模糊甚至有歧义的新闻标题。这种情况固然与网络新闻的数量大、更新频率快, 时效性的要求高有关, 但编辑不好, 会有负面影响。
二是夸大事实, 任意拔高。一些网络编辑为了吸引看客, 有的标题制作增加了新闻的吸引力, 将一些并不是全面性的事件导入了“耸人听闻”的误区。故意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 难以让读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 有时会对新闻事实形成歪曲。
三是难以读懂、不知所云。网络新闻标题一般都是单行的, 加上网络的版面面积有限, 一些网络媒体编辑在拟写标题的时候会惜字如金, 这样的话, 表达意思要求精炼和简洁。但有时两个主谓句中间没有空格, 甚至有时编辑故意加进噱头, 这种操作往往让网友莫名其妙, 读不懂在说什么。
四是媚俗低俗, 不堪卒读。为了提升点击率, 一些网站在新闻标题制作上用媚俗标题来“抢眼球”, 一些大的门户网也不能幸免, 有些网络新闻的标题专门去找那些荒唐怪诞、耸人听闻的字眼来刺激受众, 引诱受众继续读下去。特别是一些新闻标题中, 甚至包含了色情、裸体、奸杀、施暴、奇案、绑架、红杏出墙、淫秽外遇、亲密接触、性感、仇人等字眼, 以刺激网民。
二、如何制作好的网络新闻标题
对于任何新闻来说, 标题都是相当重要的, 网络新闻更是如此。自古以来, 有的说法是, “题好文一半”,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这些都是对标题重要性、形象性的说明。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标题就是网络新闻的一个很好的推销广告。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和新意, 但也要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我们知道, 网络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的版块分割, 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标题的引导与导向功能。要做好网络新闻标题, 和报纸新闻标题一样, 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一是内容要具体, 二是概括要准确, 三是观点要鲜明, 四是表述要生动, 五是文字要简炼, 六是事实要确切。总之, 要根据网络的特点, 根据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制作标题。就此我们归结如下:
一是以单行实题为主, 同时配以新闻摘要, 即把新闻中最核心的东西摘出来给网友看。从新闻标题结构上看, 一般将消息标题分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 没有辅题, 即没有眉题、引题或者副题。复合型标题则在主题之外, 还包含辅题。辅题分为引题 (眉题) 和副题两种。复合型标题的组合形式有三种:即引题+主题、主题+副题、引题+主题+副题, 第三种形式最为复杂, 一般针对复杂的新闻内容。而在现代网络传播环境下, 受网络传播特性的限制, 以及及网友浏览网页的视觉习惯, 如果采用两行题或三行题, 容易使网络受众分散注意力。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说, 就必须抛弃传统媒体的传统做法, 即舍去引题和副题, 力求单行题的最大吸引力, 突出其中最重要的新闻因素, 揭示新闻中最新的、最本质的内容。
二是焦点制作头条新闻标题, 重点制作热点新闻, 专题制作特大新闻。目前在一些新闻网站的网页上, 大部分的新闻标题基本上被杂乱地排列在一起, 没有把重要的东西突出出来。在这里, 我们要提醒的是, 应该对重点的新闻进行重点的处理, 不能浪费了有限的版块面积。
就像现在的报纸上一样, 一般是把最重要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 并加以版位、版次、加框、加线、加粗等编辑和处理方式, 同时配发相应的新闻照片, 并以大字号加大加粗处理标题。这种处理方式, 是要强调这条最重要的新闻。网站对头条新闻进行强势处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对新闻价值较高的标题, 编辑要对其进行焦点制作, 一般有几种办法:一是采取加色彩的办法, 使标题十分醒目;二是加大标题的厚度、宽度和字号。三是加大标题字之间的行间距和字间距。同时, 要把最精华的内容提出来, 放在核心的位置, 让网友一眼就能看到你在说什么。
三是使题图相配, 图文并茂, 吸引网民眼球。网络新闻标题的最大特点, 就是表现形式的多媒介化、多元化。而其中最为有效的, 当是用最好的新闻图片来处理和配合, 这可以用来渲染标题和增强表现力, 以刺激读者阅读。专家发现, 文字与新闻图片的良好的配合使用, 可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和注意力的目的, 因为图片本身是极具表现力与说服力的, 特别是那些冲击力强现场感强的图片, 在网络上运用好了, 效果极好。所以, 网络新闻标题适度运用高质量的照片, 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吸引力。如果在其标题下加配图片, 相对于标题来说, 无疑于是“锦上添花”, 提高视觉效果, 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标题的冲击力。
总之, 只要用心来对待网络新闻标题, 在制作、编辑和处理上下一些功夫, 用一些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手法和眼光来对待网络标题, 必将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摘要: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区别很大, 在标题制作上也有很大区别。目前, 我国网络新闻标题有很多误区, 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并提出相应对策。
制作简历如何避开三大误区 篇5
“博士生一张纸,硕士生几页纸,本科生一叠纸,中专生一摞纸”……这是用人单位在多次招聘中总结的所谓“规律”。的确,在各种招聘会现场你不难发现,毕业生递上来的简历一个比一个厚,有的动辄就是长篇累牍的“心路历程”,有的干脆就是一本书:前言、致辞、目录、学校历史、学院介绍、专业说明、能力评价、成绩列表、证书证明、人生信条、整页的联系方式、英文简历……
英语专业的小张拿出的就是这种“重量级”简历,洋洋洒洒63页,“我以为只有够‘长’才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小张说,抱有他这种心态的毕业生还大有人在。
据了解,如此花团锦簇但拖泥带水的自我介绍是技术单位或部门的人事主管最不能容忍的,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很务实的,“那些又厚又长但不知所云的简历我们基本都不怎么看的。”
“无所不能”≠竞争力
学中文的小张今年大四,他说现在已有不少同学在忙着做简历,有的还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这让他颇为反感,“简直就是在‘吹水’嘛!”
小张所述现象在当前的求职者中还为数不少,不少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竞争力”,把自己描述成“知识无所不懂,技能无所不通”的全能人才,极尽夸饰之能事。
在某财经大学举行校园招聘的一家投资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就说:“让我们眼前真正一亮的是简历的实际内容,而不是它的包装、用词。有些同学的英文简历做得顶呱呱,但面试时英文却说不上几句,这样的毕业生我们会要吗?”
其实,脱离自身能力的虚夸,往往适得其反,招聘者一看就留下了不诚实、不踏实的印象;尤其到了面试时,张口结舌,露出狐狸尾巴,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
简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关键还在于要有真才实学。用人单位也告诫求职者,在简历中一定要有把握的才写,没有把握的不要写,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张。
“深情款款”≠亲和力
“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还你一个惊喜”,“本人团结同事,能吃苦耐劳”,“让我们风雨同舟”……
诸如此类的语句是否也出现在你的简历中呢?如此表白果真能让用人单位动容?
用人单位则反映,很多求职者在表现个人能力时,总爱用一些抒情的句子,要不就是“团结同事、能给公司带来如何如何的效益”等等的空话、虚话,甚至有的在结尾还不忘加上一句“我热切期待着一个大展鸿图、共创辉煌未来的良机”之类的口号。这样的表达看起来充满激情,实际上等于白说。
制作误区 篇6
在教学中应用的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有多种, 其中包括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交互学习型、专业技能训练型、教学游戏型、模拟试验型、资料检索阅览型等。作为教师, 运用最多的就是课堂演示型课件。教师运用这一类型的课件, 可以解决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提示, 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但是, 很多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满意度, 甚至他们认为这些高科技手段还不及传统的教学手段。
1 概念界定
1.1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与一般课件在内涵上有所不同。从技术上讲, 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声、像等信息媒体, 以表现教学内容的一种计算机软件。从内容上讲, 多媒体课件是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运用系统方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合理地选取与设计教学信息媒体并进行有机组合, 从而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的一种教学系统。通常,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描述的教学信息;二是按照教学设计, 引导学习者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展开学习过程的各种控制信息。
1.2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 利用图形、动画等信息媒体来描述事物运动过程或性质, 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使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对象变成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通过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使学生在建构过程中, 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一般来说是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 它注重学生的启发、提示, 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
2 使用误区
2.1 误区之一: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适合制作简单的演示文档
我身边有不少人认为:高质量的课件是用Authorware、Flash等专业工具制作出来的。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仅适合制作简单的演示文档。特别是公开课, 对于课件的要求更高, 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高难度的课件制作上, 却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合适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往往是制作一个成功课件的关键。制作工具选择得好与坏决定课件开发进程的快慢。用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制作幻灯片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功能其实相当强大:既可以通过“插入”菜单, 插入各类多媒体素材, 还可以通过控件技术插入Flash等第三方素材。最难得的是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易学、易用、兼容性好, 教师掌握起来困难较小, 完全可以用它制作平时上课的课件。
所以,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强教师课件制作培训, 让他们对课件制作工具形成全面的认识, 鼓励他们对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软件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高效地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件来。
2.2 误区之二:漂亮的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就是“好课件”
不少教师为了让课件设计看起来更“漂亮”, 往往采用大量的图片, 过多的自定义动画, 尤其是大量运动的GIF小动画等, 颜色搭配上也过于跳跃, 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有太多华丽的媒体展示, 就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 比如太强的背景、太多显眼的按钮、不合适的背景音乐等,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 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抽象为形象, 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才能称之为“好课件”。
2.3 误区之三:界面设计随心所欲
界面设计就是如何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或模型, 设计制作不同的热点以及背景, 并将它们有机地安排在一起, 成为一个主题明确, 内容醒目、画面和谐优美的屏幕布局。用户界面是其视听表达的重要方式, 也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评价的重点。那么, 界面设计指标对课件达标要求有:①交互界面协调一致。交互区在整个课件的每一页面放置位置必须一致, 而且颜色搭配也应协调;②呈现区域安排有序。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在画面的呈现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安排协调有致, 这样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③媒体的显示方式。不同的媒体或同类媒体表现不同的内容时, 应采用不同的显示方式。例如, 文字媒体可以从上到下逐行显示, 画面媒体可以从左到右卷帘显示, 这些必须符合人的视觉与生理习惯。有部分设计者制作时, 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与教学不相关的媒体, 或字体太小, 颜色刺眼, 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接受, 无形中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接受障碍。
2.4 误区之四:用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取代板书
一支粉笔一节课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课堂运用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等已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潮流本无可厚非, 但我们经常发现, 一些教师整节课都使用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 把自己所有的课堂语言、行为都输入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 把课堂的预设全部框定在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中。甚至一堂课下来, 一个粉笔字都不用写, 完全放弃了板书。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一旦制成, 其内容随即相对固定, 在课堂上难以做随机的调整, 而板书则有着即时性强的特点, 可以随写随看, 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减。如果能在播放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同时, 适当穿插必要的板书内容, 不仅有利于教师临场发挥, 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路与教师同步, 更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问。
由此可见,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课件无法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
总之, 我们在用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时, 为了避免“误入歧途”, 要把握这样一条原则:教学是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个过程, 任何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仅是一个辅助手段。课件所展示的内容不是“缺之不可”, 而应是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李学农, 丁彦青, 温玲.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鬲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制作误区 篇7
一、多媒体课件档次高低的因素
课件档次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情况。 (2) 教学资源情况。 (3) 制作课件的工具。 (4) 教育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 (5) 多媒体课件竞赛活动的开展情况。 (6) 课件制作的激励机制。 (7) 学校的重视程度。
我们具体的分析一下上述几点的意义。 (1) 教师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不断地在提高教师们才能制作出高档次的课件, 如果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跟不上发展、掌握不了较新的技术那么教师怎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2) 教学资源情况, 是教师制作课件的素材库, 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他的课件内容就不会丰富, 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去到处找资源降低的效率。 (3) 制作课件的工具, 这是制作课件的基础, 没有工具怎么去做课件?而且老化、落后的工具也是制作不出高质量、高档次的课件。工具的落后、老化也会造成制作效率的降低。
二、提高课件档次存在的误区
1.过重技术, “大杂烩”现象严重
开发之初, 所谓课件 (特别是一些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 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 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 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目前, 一些课件制作者矫枉过正,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 按钮奇形怪状, 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 放眼看去哪儿都会动, 有的课件背景颜色和字体颜色用不对, 比如背景蓝色想突出那个重点就用红色文字, 造成红色文字不容易辨认。还有的按钮声音动辄爆炸或发动机的声音, 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档次”。这些课件的确“花”一点, “好玩”一点, 但恰恰是这一点喧宾夺主, 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2.信息超量, 出现“填鸭”现象
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 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 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 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 更有甚者直接把课文扫描就放上去, 这样让学生觉得跟读课文没有什么两样。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 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 无法进行知识的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
3.留白不足, 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常规教学中, 在内容处理由形象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理解, 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 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些不良课件中, 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 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 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鼓励创新。
此外, 目前的课件制作还存在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 缺乏容错性、以视听代替朗读等误区。
三、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 真正提高课件档次?课件档次的高低不是把一大把的有关动画都放上去就能显示自己的课件是多么的高档多么的好, 而是要注重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怎么样去制作一个精良的课件, 我认为, 首先, 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其次, 课件制作时, 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课件设计的关键。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调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课件中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 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 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 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 眼前一片乱七八糟, 影响学习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具有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 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力, 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 要想使教学内容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 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 设计时就要讲究艺术性和审美性, 不能“一锅烩”。所谓高档次的课件就是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的课件。同时各单位要经常举办课件比赛多提供老师们互相学习、交流制作经验的机会, 并做一些优秀课件的奖励工作提高制作兴趣。
四、结论
因此, 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 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另外, 课件制作应该向美学方面发展, 可以找适当的时间对教师们的版面构成、色彩心理、技法理论等美术方面进行一下简单的培训, 使教师做出来的东西简洁、大方、明了, 并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样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 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 实现个性化教育, 真正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 1997, (01) :7-12.
[2]姚文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过程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4, (02) :77-79.
[3]车明霞.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色彩与布局[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 (02) :214-215.
【制作误区】推荐阅读:
简历制作技巧和误区08-30
大学毕业生制作简历的误区09-09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及对策08-24
战略误区07-17
听力误区10-16
观念误区05-14
训练误区05-15
经营误区05-19
误区规避05-24
营销误区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