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误区

2024-10-13

理念误区(共12篇)

理念误区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公路目前在总体上仍处于总量的增长和等级的提高阶段, 公路的发展方式受到速度与数量的主导, 现代理念与高速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导致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对设计理念上存在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设计,误区

1 重造价轻安全

影响公路规划和设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 而且安全和环境在方案决策中具有较大的权重。如同其他多目标的决策一样, 我们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在全面考虑各项子目标的基础上, 谋求取得最大的潜在的综合社会效益而使社会损失减少到最小。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 各目标权重却向造价和技术指标等方向偏移, 安全和环境等要素则往往被忽略。在公路的设计中, 其重点亦主要放在填挖平衡、控制用地和采用经济的结构形式等方面, 安全仍未得到足够重视。

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理念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以外, 各项影响因素的量化程度对此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表明了目前在公路设计中包括安全、环境、运行、用地和造价等项要素的量化程度, 其中造价是一个量化度最高的指标, 而安全等则难以量化, 因而在客观上给了在方案比选和设计中重造价轻安全的借口。

2 安全设计的误区

一是认为只要满足了公路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公路就是安全的。对标准和规范的实质不求甚解, 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为满足, 忽略了线形突变、相关安全指标不配套等对交通安全的直接影响。

二是认为在各类公路交通事故中, 驾驶员错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而公路设计者对此无能为力。对如何通过公路的设计减少司机的判断失误等未作深入的考虑。

三是认为安全设计是交通工程设计者的事, 与路线、路基等其他内容无关。进而忽视诸如线形、视距、超高、路线交叉、视觉的诱导性和运行速度的连续性等对安全的影响。

四是在安全设施的设计过程中, 尚未认识到防撞护栏等设施本身亦容易对车辆造成伤害, 因此不分有无必要, 在许多高速公路沿线一护到底。也不按路侧的危险程度分等级设防, 导致部分路段防护过度。

正确的公路安全设计思路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预防, 即首先应通过对公路的精心设计, 使所提供的公路尽可能减少驾驶员的失误;第二个层次是容错, 即尽量给意外出事车辆提供宽容的、安全的路侧条件, 使其即使冲出路外也不致受到较大的伤害;第三个层次是防护, 即因客观条件难以实施容错型设计时, 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严重程度, 采取相应的防撞或防止冲出路外的措施。

3 人与环境的错位

3.1 路线的错位

随着公路向山区发展, 对环境的破坏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高速公路, 在山区仍然带有平原区的设计惯性, 尽管降低了设计速度, 但只要有可能, 就追求平直的线形, 逢山开路, 遇沟筑堤, 粗暴破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根基, 粗暴切断完整的生态链。

3.2 公路的“美化”

前面所述的种种弊端正在随着生态理念的传入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理念的曲解和又一个误区。曾几何时, 新建成的公路似乎成了一块心病, 阻碍了“生态公路”和“绿色通道”等称号的达标。于是乎, 大江南北掀起了绿化和“美化”的高潮。一种落后的、源于小农时代的意识和工业时代初期以工程为美的观念, 正悄然支配着公路的“美化”与治理。

随着“公路美化”运动的到来, “景观路”、“文化路”在高速公路修建中应运而生, 专门的公路景观设计公司也相继成立。这种现象的出现本也无可厚非, 甚至可以被视为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推动, 但目前的“公路美化”运动的典型特征是惟视觉美而设计, 为参观者或观众而美化, 惟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美。公路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分工明确, 公路设计者仅仅是设计组成公路的结构部分, 在他们出于本能损害了自然环境之后, 再由景观设计者在遭受创伤的风景上涂抹膏药, “锦上添花”。

于是, 人工取代天然, 把材料的价值与风景的质量视为同一, 将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公路当作城市街区和市政园林来做:落叶乔木被代之以“常青树”;乡土“杂灌”被剔除而代之以“四季有花”的异域灌木;“杂草”被代之以国外引进的草种;桥梁不在结构造型上下功夫, 反而在涂饰和灯饰上极尽“美化”之能事;甚至有的将高速公路变成一个人造景观长廊, 边坡壁画、路侧雕塑等艺术饰物充斥沿线。人化的边坡。

边坡是公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部, 也是公路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最具可用性的元素。然而大量的公路边坡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公路与自然分隔的屏障。挖方, 采用刀砍斧削的手法, 纵向是一成不变的坡率, 竖向是我行我素的坡面;防护, 或浆砌, 或锚喷, 或高挡支护。满铺或高挡一番之后, 以为这便是将工程病害“治服”, 一劳永逸。其实这是将最具生命力的自然资源糟蹋, 使生物与土地分离, 植物失去其生存空间, 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和视觉污染程度, 只有在施工疏漏所留下的缝隙之处, 才得见草木顽强地破壳而出, 此情此景, 哀莫大焉。刀切也好, 满铺也好, 高挡也好, 无一不是人类突出自我、漠视环境的表现。

3.3 生硬的水沟

公路的排水沟和边沟本应成为自然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公路系统中最具灵气的自然景观元素。但不知从何时开始, 公路的排水设施是见水必铺, 见沟必砌。尽管有水仍会流, 但其结果却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 失去了自净能力, 从而加剧了水污染的程度。整齐划一的砌石或混凝土满铺边沟, 不但增添了视觉的污染源, 同时又是卡陷车轮的陷阱。

改善公路环境和形象本是造福人民、功泽后代的事, 但花上大量财力、物力的“公路美化”却忽略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乡区公路的美在于对大自然的尊重, 在于路与自然的和谐, 在于源于自然的生机盎然的绿色和浓荫, 在于清新的水和空气。一些形式主义的、无长效的, 特别是无改善生态环境实效的美化工程只是一种人与环境的错位。

景观路和生态路的造就需要从规划开始, 并贯穿于定线和公路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景观设计者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如何最大程度地恢复不可避免的被破坏了的部分, 而且公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本为一体, 密不可分。

4 成本观念的功利性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 其建设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项目大干快上、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建设成本的升高引起了建设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如何降低成本被一些地方主管官员提到了议事日程, 甚至被列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这些, 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节俭办事的传统作风。然而, 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时, 有的地方出现了重初期成本、轻综合效益的另一倾向。

在项目决策和方案比选阶段, 成本在各决策目标中的权重被进一步加大, 全寿命期成本概念被进一步削弱。降低初期成本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方案决策的主导, 安全、环境、远期成本和社会因素等更难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样的结果, 终将导致在可预见的将来因增加改扩建的投入和养护成本而增高工程的总费用。这种缺乏远见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能在伤痕累累的路面和开通不到几年即大规模改扩建的工地上看到。

由于一味地强调“少花钱, 多办事”, 再加上设计周期的不足和设计人员固化的设计模式, 在公路设计中, 问题已缩小为极简单和最老生常谈的一些词, 即:交通量、设计速度、平纵面线形、路基、路面和经济常用的结构等, 所谓设计创新变成了空谈。

通过对路线、路基和结构等的研究, 通过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相信会对初期投资成本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对建设和管理成本的研究上, 缺乏对全寿命期成本的把握, 缺乏对资源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考虑。而如果缺少了后面两部分因素, 仅以降低造价为目的的研究成果未必就是最优的选择。

5 结语

搞好公路建设, 要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力度, 坚持把质量工作放在中心位置, 重视设计工作, 加大设计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 从工程源头抓起, 确保工程质量。因此, 在如何提升理念、如何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理念误区 篇2

网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网络营销理念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互联网改变一切的巨大作用,和现代营销理念的成功实践,使新的营销理念层出不穷。因此,网络营销理念,成了一些咨询网站咨询的重点,和发财的机会。尽管在电子商务的咨询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但相对而言,网络营销的咨询培训中,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

由于我国营销人员的队伍庞大。很多人面对着由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的转型。市场的驱动,商机的诱惑,使相当一批网络营销咨询网站“火”了起来。登载了许多相关的文章。这其中,有成功的科学探索,有实践经验的阶段总结,有难得的一孔之见,当然也有刻意的猎奇出新,更有不负责任的“概念抄作”。某些咨询公司看中了其中的商业机会,或是把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信手载来,趸了就卖,或是打着种种诱人的光环,胡咨乱询。着实误人子弟。

因此,对网络营销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应该予以澄清。有关网络营销的种种说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有的说:网络营销是“虚拟营销”;

有的说:网络营销就是网址推广;

有的说:网上营销即网上营销传播和网址宣传;

有的说: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人化的营销方式;有的说:网络营销就是整合营销;

有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一对一营销;

有的说:网络营销就是直复营销;

。。。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抓住网络营销的核心和本质,没有跳出传统营销理念的思维模式。更没有深刻的认识网络营销对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解放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以上种种说法,我们应该重新的加以审视和研究。

1)网址推广不是网络营销的核心

网址推广曾被认为是网络营销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几年前,甚至有人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网址推广”。他们的理由是:网站所有功能的发挥都要以一定的访问量为基础,所以,网址推广是网络营销的核心工作。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可以将网址登录到雅虎网站并保持排名比较靠前,网络营销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就意味着网络营销已经取得了成功。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网址推广只是网络营销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网络营销的目的。更不是网络营销的全部。网址推广只是在营造网络营销的环境氛围。把网址推广当做网络营销的全部是一种“雾中网络营销观”。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一种观念。对网络营销是一种误导。

我们之所以叫它“雾中网络营销观”。就是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尚在云雾山中,未识庐山真面目。根本没有认识和把握网络营销的功能和作用,运作方法和特点。把网址推广看成一个决定一切的东西,否定了网络营销的丰富内涵,不仅在认识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是站不住脚的。试想,一个没有商气的网站,你拼了命去推广,也是推广不来客户的。即便这次把人家引进来,人家也是扭头就走。因为,商人自由商人的眼光。没有商气的网站,商人是不进的。没有客户资源,没有营销主体,网络营销,何以开展?

应该说,在网络营销中,特别是在网站建立的初期,用一定的力量去做好网址的推广工作是必要的,但是,网址推广不是也不可能是网络营销的核心。企业建设商务网站不是要养一个大花瓶。是要开拓市场,寻找商机,销售产品,获取经济效益。猪八戒开粥厂,混个热闹是不行的。

再说,即使功能最强的搜索引擎也只能检索到全部网页的大约14%到16%。显然,仅仅依靠搜索引擎推广网址,根本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把全部的希望和寄托都放在搜索引擎上,是相当一批营销网站“只见网页建,不见定单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网络营销并不是易如反掌

有人认为,网络进入的门槛很低,因此,网络营销易如反掌。每个企业都可以轻松开展网上营销。

不错,建立一个商务营销网站并非难事,在网站上处理一些商业交易也很平常。但是,想在网络营销的实战中,进行“有效的”、“成功的”商务运做,就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特别是对网上的大量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价值开发,更是一件艰难的,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作出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

美国德尔塔航空公司的首席信息官查尔斯·费尔德把网站比喻成一座冰山。他说:你所能够看见的那一部分非常简单,很不起眼。但水面下的部分工程浩大。所以,你最好不要凭臆想行事。

事实上,网络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因为在营销的过程中,将采用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商务运作。更是企业一种影响未来生存的选择,一种现代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的表现和反映。

网络营销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在网络时空中,用户突然获得了以前从未掌握的大量信息,研究,审视和处理这些信息。需要新的能力,需要新的知识。我们面对的许多问题,可能是传统思维所无法想象的。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商业的基本流程变了。同顾客和分销商的关系变了,获得数据的渠道和方法变了,定价的原则和策略变了……网络营销人员面对的是完全新奇而又默生的课题。这里,新技术和新思维所带来的碰撞和激荡是巨大的。

但是,网络上任何宝藏的获得是需要网络营销技能的。只有随着这种技能的增长,我们驾御网络营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的有所增长。才能真正领略网络营销中的无限风光。轻易的就能在网络营销中,获得丰硕的成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那种认为只要产品一上网,就会财源滚滚来,不知道开展网上经营需要一个过程,要面对多种风险,挫折,甚至失败。以为只要清点鼠标就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3)网络营销不是直复营销

有人创造了一种“网络直复营销说”认为:“网络营销是一种直复营销”。把网络营销和直复营销等同起来,纳入为直复营销的“一种”,这是网络营销理念中的又一种糊涂观念。

网络营销不是直复营销。更不能等同于直复营销!

直复营销是一种广告与通路相融合的营销方式。它是以赢利为目的,通过邮递、目录、电传、电讯等方式,向目标市场成员发出直销信息,进行商品介绍、推广,寻求直接回应的一种营销方式。

从现象看:直复营销的工作人员和目标客户之间似乎在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且直复营销的通路也是广泛的,效果是可以衡量的。顾客可通过电话反馈、直接邮购等多种方式将自己的反应,回复给直复营销人员。不仅如此,在直复营销中,营销人员已经开始意识到维系良好的客户关系。力求建立一个稳定的、经常购买的消费者群的重要。而且,数据库技术也已入主直复营销,并成为了直复营销的技术支撑系统。

可能有人会说:上述特点不是和网络营销一样吗?

这正是一些同志把网络营销和直复营销等同起来的一个原因。

正像有一种脑膜炎其初期的症状和感冒的症状差不多,因此极易被误疹一样。其实,椐此,把直复营销和网络营销等同起来,同样是一种营销理论上的“

误疹”。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市场营销的理论工作者,老不敢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发现和建树,总喜欢拿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套洋人的理论怪圈。

事实上,网络营销和直复营销是根本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在以下三点:营销的主要载体不同

直复营销是一种广告与通路相融合的多通路的营销方式。在这种多通路中,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更多的是利用直邮邮件、电话、传真。网络并没有成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因此,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而在网络营销中,网络和商务网站是营销活动的主要承载者。因此,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不仅成为了信息交流和传输的工具和载体。而且成为了现实商务交易的空间和基地。

营销的主体不同

在直复营销中,营销对方的主体是未知的。是“无目的的寻找”。其销售对象多以个人和家庭为主要销售目标。销售的产品多以生活资料为主。

网络营销的营销主体可能是未知的,但更多是已知的。未知的客户或信息,尚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变成已知的。不仅是已知的,更是互动的、可交流的。顾客在营销过程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重大的变化,成了营销活动的主体。网络营销的销售目标,可以是个人但更多的是企业、组织或集团。因此,网络营销销售的产品,类别广泛,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且数额巨大,效果显著。

营销依托的主要手段不同

直复营销依托的主要手段是“名录”。靠名录的传播和无明确目标的扩散,进行产品的销售。尽管在直复营销中,将数据库作为了技术支撑系统。但是,只是利用其从大型数据库所获得的客户资料,去编纂名录,进行名录细分、名录租赁和对客户进行静态分析。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法则:RFM法,也只是对顾客购买的近期性,购买频率和购买币值进行分析。数据库的功能和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发挥。只是一种局部功能的应用,好比高射炮打蚊子。浪费了相当多的资源。

网络营销所依托的主要是网上信息的传递、扩散,对接,从中去捕捉商机。商务网站的大型平台,可以让客户自主的、有选择的、能动的去实现买、卖双方的最短路径连接和最快速度成交。不仅如此,在网络营销中还可以主动的、智能化的进行客户分析、客户跟踪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因此,网络营销的效果、功能和作用都是直复营销无法比拟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断然的说:网络营销根本不是直复营销!

4)网络营销不是“虚拟营销”

有人说:网络营销是“虚拟营销”。其实,这种说法也是值得研究的。这是错把网络的特点和网络营销的特点等同和混淆了起来。不错,我们在开展和进行网络营销的过程中,是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的。但是营销活动的本身,确是事实在在的。

因此,可以说:网络营销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实在的商务活动和商务交易。是陆地商务市场的网络化转移和网络化发展。这里,我们不能用网络的特点替代和等同网络营销的特点。澄清这一点对于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广和普及网络营销知识,扩展网络营销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5)网络营销不是整合营销

把网络营销和整合营销等同和混淆起来,是当前网络营销中的又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整合营销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实战性较强的可操作性的营销理念。其核心理念是:建立品牌定位,然后“设计战略,支配资源,使公司各部门的力量与不同的营销功能------销售力量、广告产品、管理市场研究等部门的共同工作和内部协调。实现从”任知到购买“。

在这一点上,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公司所有部门为顾客利益而共同工作时,就是整合营销“。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则更加明确的指出:”通过对不连续信息的有机整合,提供清晰稳定和最大化的沟通影响“。这就是整合营销。

这种整合营销理论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它反映了营销理论体系重心的转移。和4P理论向4C理论的发展要求。介绍和传播到我国以后,对推动我国营销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内部协调的营销机制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这种营销理念已经表现出种种的乏力和不适应。试想,我扪的许多企业其内部管理机制是健全的。是能够做到”公司所有部门为顾客利益而共同工作“的。无论是”金鸡鞋油“,还是”飞鸽自行车",为什么这些当年叫得响的品牌,全一个个败下阵来?固然这其中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那种内部封闭的整合营销理念的仓白和乏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理念误区 篇3

一、主次不分以课件冲淡教学内容主题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交流强调在实际的交流活动中,建构点到点与点到面、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实时与非实时、纵向与横向、跨空间与跨文化等多元化交流。教学过程中鼓励更多的伙伴关系、合作学习与研究,实现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使得每个学生都成为信息活动的主体。在公开课、观摩课中,应用课件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但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课件的内容只是纯粹的文字、图形的组合,缺乏新意。文字信息呈现成了书本和黑板的翻版,图片取代了学生的浮想联翩。而在使用时,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颜色使用过多且色彩搭配眼花缭乱、音乐效果怪异刺耳、动画图像不协调,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课件在课堂中使用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学生易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以至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难以在课件中体现,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意,弊大于利。

二、忽视知识结构与课型,随意拼凑课件

教师在教学中都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信息技术被选用的频度越来越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疑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中,唯现代化媒体观念盛行,过于崇拜技术,不分课型,不分环节,机械使用,认为运用计算机才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忽视教学规律,片面认为媒体万能,而把媒体凌驾于教学内容之上。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下,他们将信息技术神话了,完全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过于注重形式,而对教学效果思考不够,甚至连教师也迷失了自我。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感官材料,盲目地拼凑课件忽视科学性是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一个误区。

三、运用信息技术时忽视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

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是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另一个误区。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组织者过分强调技术,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习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此能不断学习的人。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进行演示,扮演“放映者”或“解说员”的角色,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这种做法显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缺少双边情感交流,缺少思维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相结合,极大提高课堂效益,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程度标志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教育思想、观点、方法、体制的确立状况。为此,我们应选择积极的对待措施。一堂好课并不仅仅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更重要的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

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科,明确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整合方法。每个学科都有各自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注重整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所有的教育者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现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趣为原则,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讲解、条理的板书、必要的操作、清晰的教学思路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备课时不能跟着软件跑,上课时不能围着屏幕转。要始终坚持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优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地、有目的性的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活动内容的容量和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理念误区 篇4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领会到新课程理念的精髓, 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执行贯彻过程中存在矫枉过正或是偏差现象, 反而制约了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育现代化不等于电教设备滥用。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眼里, 教育现代化就是多使用电教设备, 运用的时间与次数越多, 教育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在这样片面思想的支配下,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较高, 这一环节刚使用结束, 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回到教材上来, 就又进行下一次运用, 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激情是高涨了, 但是注意力都集中到作为教学辅助作用的多媒体设备上去了, 反而对教学效率产生了影响。

2. 教学自主化不等于弱化教师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这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部分教师认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就是简单地将学习活动全部交给学生去完成, 在课堂上提出了探究性问题之后, 放任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有“放”无“收”, 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看似轰轰烈烈, 实质上犯了形式主义错误, 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最后还是教师进行单向讲解才能完成任务。

3. 教学情境化不等于表演作秀倾向。

小学生情感丰富, 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稍加引导与启发, 就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教学情境, 有力地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将教学情境的创设变味了, 如有的教师在学生作出了精辟回答之后, 要求学生鼓掌表扬,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次数过多, 就显得有些滥用, 次数多就降低了激励效应, 甚至鼓掌的学生也会觉得麻烦, 本来营造情境的激励手段反而成为了多余的累赘。

4. 教学差异化不等于简单降低要求。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由于自身语文基础以及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分层对待, 也就是常说的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模式中, 部分教师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对后进生降低学习要求, 对于如何针对学生实际与特点开展针对性培养方面, 研究并不是非常深入。

二、对突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误区的几点探究

1. 合理运用电教设备, 讲求“精”字。

电化教学设备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尤其是多媒体手段, 具有演示形象生动、包含信息量巨大等显著特点, 是以往任何一种教学设备都无法比拟的。但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一定要讲究“精”, 在最需要的时候运用, 特别要防止出现多媒体手段过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发挥好多媒体手段的作用, 一是在新课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音资料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可以相机补充教学信息, 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感知经验距离较大教学中, 像建筑类课文,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影音资料增强学生感知, 提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悟能力。

2.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讲求“导”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教学尝试, 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 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收放自如”。在“放”的环节, 教师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再简单地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要将学生充分引导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教师可以设计出涵盖教学目标的思考探究题, 引导学生按照探究题为线索开展自主学习, 采取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此过程中绝不能袖手旁观, 应当强化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 在小组之间进行巡回检查,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点, 予以思维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在“收”的环节,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获得的问题答案进行梳理归纳, 可以让学生分组汇报, 学生集体点评, 进行汇总完善, 在此过程中, 教师着重发挥点拨、推进的作用, 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发挥好引导作用。

3. 创设合适教学情境, 讲求“宜”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上一定要坚持适宜原则, 做到恰到好处。如在一些蕴含情感十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 教师可以依据文章情感基调进行氛围的烘托, 如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体现欢快的基调等, 让教学情境与教学实际需要相一致。此外, 教师在运用激励手段营造情境的时候, 也应当注意适宜原则, 在学生回答出较为疑难的问题或是后进生取得明显进步的时候, 适当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发挥出促进效用, 但是切不可过多过滥。

4. 紧扣分层教学要点, 讲求“别”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不仅要着眼于降低后进生的学习要求, 更应当注重针对各个层面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除了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之外, 教师还应当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激励途径、组织模式以及评价方式,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 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设更为和谐的学习环境, 提升语文教学质效。

理念误区 篇5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学习的良好现象。但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却会出现以下一些误区。

一、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

新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1)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有偏差。①把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认为是七个环节,追求活动形式的完整性,机械地呈现七个要素,使探究学习流于形式。②探究学习庸俗化,认为课堂上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学就是探究性学习。

(2)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上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但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东西。表现在: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研究探讨的价值,有些问题不需要探讨。②小组合作前缺少学生独立的深入思考就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⑨学生间的合作不主动,参与度不均衡。④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深入的讨论,就鸣兵收场。⑤“满教室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说什么。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

课堂上教师很忌讳“讲”,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原则。于是课堂上开始“谨小慎微”起来,唯恐讲多了,宁可多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也不落个包办代替的“罪名”,结果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该讲的不讲,本来教师一句话就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儿比谁讲得少。

三、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

教师过分注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好像脱离了情景,就不是新课程理念的`课。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没有区分学生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加,是积极动脑还是跟着起哄。

四、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

有些教师认为不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效果怎样呢?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知识的搬家,只起到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鼠标点点,小棒指指,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黑板干脆成了“空白板”,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他任何字迹;有的因课件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师手足无措。教师跟着电脑走,而不是跟着学生的思维走,何谈课堂上师生互动,表现个性。

下面我就以上的几点误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老师在备课时应多准备一些实际的,易操作的探究性问题,注意避免“探而不究。”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中教材首先提出一个“踩影子”的问题“你能将自己的影子踩在自己的脚下吗?”对于这个问题,不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联想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紧接着教材提出“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改变呢”,这又鼓励学生深究细追。

(2)向学生发问、探究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这样提问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无疑是有益的,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3)应重视课堂上的讲,我们反对“满堂灌”,并不是淡化教师的讲,恰恰相反,应当重视教师的讲解。关键是讲什么,怎样讲更有效。课堂上讲与不讲,不是教学理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更不是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分水岭。我们倡导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对重点、难点、疑点不但要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对题目,要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讲难点,最重要的是讲学生还不懂的、经常出错的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释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4)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也不例外。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动起来,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给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乱,就会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而实质上没有带给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无言的感动和理智的挑战。

(5)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而不是“主宰”,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喧宾夺主,不能用课件代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否则会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它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起辅助和促进作用。②不能用多媒体制作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因实验的结果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而课件制作可随意改变实验条件或结果,运用课件实验的可信度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实验的不能用课件代替,不然就失去了实验的作用。而对于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的微观实验如分子运动和一些抽象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以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印象。③不能滥用视听效果,否则会混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可利用视听效果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过多地运用视听设备,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忽视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④课件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运用多媒体课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件的制作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不是课本知识的搬家和为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

理念误区 篇6

关键词:教学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

一、初中数学课堂课改常见误区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又一轮深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在初中课改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课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也并没有对课改理念进行适度掌握,因此,初中課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并没有呈现逐步提升的现象。作为一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我简要总结出课堂课改教学中常见的几点误区。

首先,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为了给学生代入感,常常使用情境教学法,但是教师往往过于追求情境,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创设情境中,这样教学效率自然不会得到提高。其次,合作学习的应用。在一些教师心中,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行互相探讨,因此在所有的课堂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都设计出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环节。然后,多媒体的运用。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新课改的标志,在数学课上全部使用多媒体,连粉笔都不曾碰一下,一些解题过程和重点无法详细的体现。最后,课堂提问。由于新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互动,因此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进行大量的提问,甚至一问到底,由于是新课程,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不深,因此不但起不到互动作用,还常常让学生不得其解。

二、走出初中数学课堂课改教学误区的策略

1.情境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不可否认,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境教学法应从学生的数学认知出发,也就是说,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应与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相关性,并能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其次,创设情境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让数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得到体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创设教学情境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的同时得到品格的培养。

2.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出发点放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上。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作为设计教学的依据,不能盲目地牵强附会,要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上需要明晰,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定理和判定,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3.课堂提问要基于学生的数学水平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不能盲目,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课堂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心的设计。首先,数学课堂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其次,课堂提问应该依据学生的水平来设定,可以选择由易到难、层层引导学生的方法,也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课堂提问,让课堂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除此之外,不能为了课堂提问而提问,课堂提问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场景作辅助,让问题合理恰当地被提出。

4.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下值得提倡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能够加快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变得更为具象。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用GIF动图,将a的大小与开口大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但是,多媒体的这些优点与运用板书是不排斥的。运用板书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解题格式、解题步骤有更精准的学习,同时多媒体由于停电、系统等原因,会存在一些突发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让数学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课改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的策略,希望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能够不迷失方向,理智运用教学理念,走出课堂课改教学的误区,并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大为.十年课改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理念误区 篇7

误区一:生活化=多举例

主要表现:一些教师把生活化片面地理解为上课多举例, 不管需不需要, 合不合适, 一律举出很多例子, 让学生应接不暇, 于是就出现了盲目举例、过滥举例, 甚至举一些庸俗、低级的例子的现象。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大量搜集资料, 并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而课本却被冷落在一边。由于举例内容过多过滥, 而时间有限, 每个例子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不仅不能真正构建起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反而连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也不能实现。

分析与对策:教师在课堂中举例要从课堂内容的需要出发, 举例要有强烈的目的性, 要与所说明的问题有着高度密切的联系。同时, 举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深化认识, 而不能整节课都举例子。另外, 政治课是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 所举的例子格调要高雅, 不仅要具有生活性、时尚性, 同时也要有高尚性。

误区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主要表现:有些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 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 一节课甚至进行多次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说各的, 没有倾听的习惯与交流的技能, 有的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 就急于讨论交流, 有的学生则不善于独立思考, 还有的是不善于相互配合。从表面上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 许多内容选择得不够恰当, 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 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 只是一种形式, 不是有效的合作。

分析与对策: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的、原理性的知识, 更多的需要学生独立去分析、思考、领悟, 对那些会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学生思考会出现困难而且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才真正有效。

教师还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 恰当地安排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 并且要进行一定的分工, 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质疑, 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认真地听和看, 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思考, 下一步教学应该作哪些调整, 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 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等,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误区三:优质课堂=教学情境多

主要表现:有的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 一会儿讨论, 一会儿表演, 一会儿又唱歌, 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 导致自己手忙脚乱, 学生目不暇接, 疲于应付,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

分析与对策:优质课堂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构建合理而有序、主动而和谐的课堂新秩序。新课程教学秩序的实质应该是“参与、互动、共鸣”。只有当每位学生与教师携起手,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有机溶解教学内容, 进行生动、广泛的互动交流, 并达到心灵的交融与共鸣, 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误区四:激励评价=赏识评价

主要表现:有的教师把激励评价简单地等同于赏识评价, 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对不对, 都给予赞扬, 这明显地违反了教学评价中严谨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而过多的表扬也让学生弄不清自己的理解、言行究竟是对还是错, 产生迷惑, 更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 进而改正。

分析与对策: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 教师要采取“质的评价”的方法, 即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尽可能地反映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避免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另外, 在课堂上对学生不同的见解, 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做法, 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 不应只是一味地“叫好”。

理念误区 篇8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误区现象列举

(一) 开放过度, 弱化教师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 学生就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新课程改革理念则提倡开放性教学,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因此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但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例如, 在《公司的经营》教学时, 教师列举了红塔集团经营成功的事例, 让学生分析该公司能够成功的原因, 有的学生竟然借机讨论起不同品牌香烟的优劣。开放的教学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 甚至同意学生的错误认识。

(二) 探究活动过多, 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误区之一就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讲得越精彩, 这堂课就越成功。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让学生在充满思维碰撞的活动中, 提高学习能力, 甚至获得受用一生的知识和技能。新课标的政治教材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理念, 四个必修模块都设计了探究活动供师生选用, 在单元末更是创造性地设计了“综合探究”课题。顺应这一理念,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如小品表演、新闻发布会等等。但是, 也存在着过多、过滥的误区。一位教师在上《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按照“创设情境, 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走进生活, 体验践行”的模式, 设置了四个学生活动:第一个是社会调查, 采访观众对“城管”以暴制暴的看法, 约十分钟;第二个环节是部门发言, 四位学生扮演四个部委官员, 列举各自应对上述事件所采取的措施, 约二十分钟;第三个环节是比较分析前面环节各部门所履行的职能, 安排五分钟;第四个环节是社会实践“怎样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时间只剩五分钟, 导致“便民利民的政府”这一目内容重点基本没有落实。这种追求形式上的探究减弱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节课里各种形式的活动接踵而至, 学生应接不暇, 更无思考的时间, 最终成为教师的表演, 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三) 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学校实际, 完全照搬照抄一些模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 先进学校创造了所谓的“XX模式”。学习和借鉴这些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借鉴的同时出现了照抄照搬的误区。新的教学模式无一例外地都强调自学的重要性, 摒弃教师“满堂灌”。学生“先学”“后疑”, 最后才是教师的“教”。这对于学生而言, 自己的“思”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同时每堂课都有配套的练习, 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可是学习这些模式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异、资源的区别, 生硬套用会扼杀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这就违背了“给有差别的学生适合的教育”理念, 实属应试教育的变种。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出现了上述的误区, 其实质都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没有真正理解, 片面强调形式上的“新”, 未能从根本上冲出误区。所以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一) 抓住精髓和精神, 结合实际, 大胆实践

新课程的精髓和精神是什么?借用陶行知的话讲就是:“解放学生的口, 让他们会讲;解放学生的手, 让他们会做;解放学生的脑, 让他们会想。”他一语指出新课程的终极目标。高效的教学应该是适合我们的校情、学情, 不是照抄照搬, 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实在性和实效性, 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课改精神和理念, 避免出现一些失误。

(二) 加强学习, 提高驾驭新的教学方式的能力

教师是政治课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要“洗脑”, 更要“充电”, 不断积累创造现代课堂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政治课教师应当具备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知识, 掌握现代信息知识, 同时还要提高心理素质, 训练自己处变不惊的心态。具备了以上的素养, 面对不断变化的课堂, 教师才谈得上游刃有余地应对, 不会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迷失自我”, 也就不会出现开放的课堂偏离教学目标时束手无策的情况了。

(三) 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对接

学习方式一般有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两种。现代教学注重探究性学习, 把学生看成是有待点燃的火把。传统教学属于接受性学习, 它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很完整的, 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有着极高的效率。以往的误区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教”,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新课程改革并不应该完全抛弃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政治课中比较抽象的理论, 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内容就适合讲授法, 我们不妨借用一下传统的方法, 把其长处在新课程改革中加以发扬, 方能实现创新。

理念误区 篇9

1 中国当下民办高校管理存在重市场规律轻高等教育规律的集权化倾向

1.1 中国当下民办院校由于其成长环境的原因存在集权化倾向

中国当下的民办高校是应教育市场的学历要求发展起来的, 市场需求是当下民办高校的直接推动力量, 这决定了当下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大多都是熟悉市场并善于抓住市场机遇的人, 校长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几乎决定了学校的成败。但是, “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者以‘公益性’为目的的仍然比较少, 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捐资办学的状况在现阶段的中国还不多见。”[1]。而“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追求回报的本能, 容易使这种类型的民办高校在贯彻两个规律 (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 的过程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学校的发展可能因为过分企业化而背离教育规律,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2]这些现实体现在管理方面就表现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家族化管理’倾向严重。受投资形式、历史传统和认识水平影响, 一些民办高校投资者对学校实施家族化管理, 亲属不回避, 在学校董事会和其他管理层级上, 将家族成员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 董事会与校长的职责和权限划分也缺乏制度规范。”[3]。

1.2 中国当下民办院校由生存性存在到发展性存在的转换要求其借鉴无为转变管理理念

家长式集权管理模式确实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统一性, 进而解决生存问题, 但是, 在中国大陆民办高校从生存性存在到发展性存在转换的现状下, 这一管理思维容易让民办高校的发展走向误区, 从而背离现代大学的理念。企业化和单纯的市场化管理思维容易让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压制民办高校的教学自主, 让民办院校的教师仅仅变为一种教学的机器, 忽略了民办院校老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而现代大学“大可能的培养最清晰的自我意识 (sel fawarene s s) 。人们出于寻求真理的唯一目的而群居于此。因为这是一项人权:即在某个地方人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探求真理, 并且是为了真理而真理。”[4]也就是说就现代大学理念来讲, 大学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 还负有“自主创新”知识的职能, 即大学教师的职责除了履行一份因劳务合同而产生的“教学”任务, 还承担着一份大学教师对于自己和知识的职责, 即创新自己、创新知识。当民办院校过分注重其企业职责的时候, 很容易因为管理权过分集中而扼杀教师的自主性, 从而丧失了民办院校教师履行现代大学理念的职能, 这使得民办院校无法在更高层次实现其发展, 这需要民办院校的管理层引入无为思想, 收缩其企业思维的管理权, 培育现代大学的理念。无为思想按照张岱年的理解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顺应自然“无为即自然之意。无意于为, 虽为亦是无为, 故无为则能无不为”[5], 并且其进一步指出, “所谓自然, 皆系自己如尔之意, 非一专名, 此处当亦同, 不得视为一名词。其意谓道更无所取法, 道之法是其自己如此。”[6]。也就是说民办院校的管理者应该借助无为思想, 顺应民办院校作为“大学”本身的“自然之意”进行管理。

2 民办院校管理借鉴无为思想的要求是在教学层面的放权

2.1 无为思想是针对管理者身份提出的职业性行为要求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针对管理者而不是被管理者提出的一种身份性行为要求, 具体来说, 就是对管理者进行职业行为的界定。“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为’的情事。‘有为’一词是针对着统治者而发的……禁忌太多了, 弄得人民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 把人民捆得动弹不得……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并不是不为, 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7], 冯友兰进一步总结说:“道家认为, 国君就应当以道为法, 自己无为, 而让大众各尽其能。这是‘无为’的另一层意思……庄子强调天然和人为之不同, 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 悲惨和不幸就越多。”[8]毕竟, “一个命令是否有效取决于接受命令的人, 而不决定于权威者或发布命令的人。”[9]。这要求其管理行为对被管理者的服务和辅佐, 对于管理职责之外的行为要不妄为, 去寻找管理行为的界限, 毕竟“一切体制、政府、法律、道德, 所求达到的便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这样强求一律的人, 其动机或许是可敬的, 但是, 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其结果是适得其反。”[10]

2.2 民办高校管理者无为思想的“为”要求其在教学层面的放权

毫无疑问, 管理者借鉴无为的目的是为了更大的为, “这一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 绝不是消极被动状态, 精神的麻木, 动力的瘫痪。他是人类的那种真正行为, 虽然做了, 就如同没做一样。……这一主动性乃是将所有行为包容、包括在内的无为, 是产生这些行为并赋予他们以意义的无为。”[11]。也就是说无为思想的主动性表现在其对具体行为的“包容、包括在内”的高层境界性的行为方式, “从更高层次看问题“人们的是非观念是根据他们的局限性观点建立起来的。所有这样的观点都是相对的。……这就意味着从一个更高的出发点看事物, 有如《齐物论》所说:‘照之于天’, 就是超越任何有局限性的观点, 比照事物的本能, 也就是照之于道”, [12]是对某一具体行为的规律性的探索和尊重的行为方式, 因此, 现代学者陈鼓应在讨论到无为所遵循的“道”的时候说:“有些地方, ‘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 ‘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13], 用这一观点来指导民办高校的管理就是要其尊重民办院校作为“大学本身”的规律, 尊重现代大学的理念, 承担起作为大学管理者的身份行为, 具体来说就是从“管”到“理”的转换, 从教学的管理者到教学的服务者, 对教学层面进行放权, 管理者通过对外的交流捍卫教学的独立, 通过对内的服务维护教学的自由。从而将其行为压缩到大学的服务职能, 进而遵循了大学本身的运行规律。

3 民办高校管理遵循大学理念进行“无为”而“为”的行为方式

对于现代大学的理念, 英国学者罗纳德·巴尼特将其总结为 (1) 追求真理与客观知识; (2) 科学研究; (3) 自由教育; (4) 院校自治; (5) 学术自由; (6) 中立而开放的讨论; (7) 理性; (8) 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 (9) 促进学生自治; (10) 塑造学生个性; (11) 在社会内部提供批判中心; (12) 保存社会的学术文化”[14]。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认为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 科学与学术研究, 还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活。”[15]。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大学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在整个社会中独立的保存一种元素, 能够对于整个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创新。这也就提出了大学精神的三个核心要素:独立、自由和理性。而这一核心要素的形成需要大学的管理者去维护和培育。当然, 大学承担着满足劳动市场所需专业能力的职能, 但是“大学自然是服务于实际目的的机构, 但它实现这些目的是靠着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 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 它这样做只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大的力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这些目的中。”[16]这就为民办院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民办院校管理者通过其社会活动能力捍卫大学对外的独立。当前中国的民办院校其资金和人事等方面是独立的, 这使其具有优于公办院校的自主权, “民办高校是在国家法律保障下, 与国家的权利主体相分离的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因此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 如内部管理体制的选择权,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聘任权, 面向社会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权, 校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 重大事项议事权和校内监督权等。”[17]更容易实现其独立发展的目标, 另外, 当前的民办院校的核心管理层大多都具有强大的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民办高校的校长, 多是在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的办学实践中成长、成熟起来的, 不仅有丰富的高等教育工作经验, 而且具有改革探索、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18]这也为民办院校的独立发展提供了主观要素。通过在对外交往中塑造大学的独立, 从而维护大学存在的独立性。为大学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2) 通过赋予各级学院自主权培育学院的自由精神进而形成理性精神。前已述及, 民办院校的管理者大多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适应市场化运作而产生的, 他们大多不具备教育学专业的教育背景, 这注定了他们掌握教育规律的欠缺, 另外市场的压力和资本的盈利性需求也让他们在民办院校的发展初期无暇顾及教育规律的遵循——为了获取盈利, 管理者更注重管理权力的全校渗透,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全校思维的企业化。但是,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於人乎?” (《道德经》) , 即“飘风不能终朝, 骤雨不能终日, 从事於激烈的作为, 必不能持久, 人如欲持久, 必须从事于道, 效法道之所为。”[19]用这一理论来分析民办高校的管理就会发现, 适应市场的临时性发展策略并不能使民办院校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在百年树人的语境下, 如何更早和更好的掌握现代大学理念并运用好大学理念显得就尤为重要了, 这涉及大学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对当下中国民办高校管理来讲, 就是要赋予各级二级学院以自主权。因为大学自由精神的形成来源于大学教师自由精神的存在, 而大学自由精神的存在来源于二级学院自主权的存在。而大学教师的自由涉及了一个大学的自由和创新力。因此应该从民办高校的管理对二级学院放权。

综上, 向现代大学过渡是中国当下所有大学不可回避的任务, 民办院校的管理者应该顺应这一规律, 借助无为思想, 利用自己多重自主权的优势, 早日塑造自己的现代大学理念。

参考文献

[1][2]梁金喜.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0 (10) .

[3][17]廉世民.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0) .

[4][15][16] (德) 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0页, 耶鲁大学卡尔·W·多伊彻所做英译本编者前言:21.

[5][6][1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284, 18, 284.

[7][13]老子今注今译 (修订版) [M].陈鼓应注, 译, 商务出版社, 2003:51-53, 23.

[8][10][1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113-118, 117, 124.

[9] (美)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孙耀君,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129.

[11]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李雪涛, 李秋零, 王桐, 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62。

[14][英]: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5.

理念误区 篇10

当前我国基层维稳理念存在一些误区, 突出表现为片面理解“稳定压倒一切”, 将稳定僵化的看作绝对稳定;一些基层官员在这种绝对稳定理念指导下, 在上级“一票否决”的考核压力下, 采取行政管控的方式来维稳。这种管控方式有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同时, 为了稳控所谓的“不稳定因素制造者”, 基层政府在维稳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状况就使基层政府及官员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维稳上, 维稳成了主要的日常工作, 且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夯实国家稳定的基础, 亟需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促使维稳理念转型。

二、当前基层维稳理念的主要误区

“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 对于这个提法应该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而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明确提出:“中国的问题, 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都搞不成,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这之后, 他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稳定压倒一切”。邓小平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与当时国内外特定的政治社会形势密不可分。国际方面,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中国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继续走下去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内方面, 改革遇到了一定阻力,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蔓延, 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况下,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顶住各方面的压力, 不断强调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并赋予其“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 有其必要性及合理性, 对人们认清政治风波的危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凝聚改革共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 “稳定压倒一切”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治国理念,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制定的各种维稳政策和措施, 更是弊端丛生, 广为社会所诟病。在一些官员的思维中, 稳定会变成“压倒一切”的“尚方宝剑”。为了稳定, 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与办法甚至包括一些非法手段;为了稳定, 可以理直气壮的漠视甚至侵犯广大人民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

三、基层维稳理念转型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真正的稳定必须加快推进维稳理念的转型, 最根本的就是要破除对“稳定压倒一切”的片面理解以及在其指导下产生的僵化的“维稳优先”理念, 确立全新的以“维权优先”为核心的维稳理念。

首先, 辩证看待维权与维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维权和维稳二者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就对立而言, 作为维权主体的公民与作为维稳主体的政府及官员一般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付诸行动, 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二者在行动过程中的相互冲突和抵牾。在现实生活中, 某些维权的公民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会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违法的方式, 比如, 上访时出现的穿状衣、举标语、喊口号、缠访闹访、封门堵路、群体聚集静坐等, 这些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稳定造成了破坏。某些官员在从事维稳工作时也存在首先考虑自己政治前途的问题, 为了保住前途就可能会在维稳时不惜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就统一而言, 维权其实就是在维稳, 维稳也是在维权。顾名思义, 维权就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这一方面表明, 公民在维权行动时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所维护的权利合乎国家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 根据权利义务的对等原则, 公民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这实际上是在提醒, 公民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不能超越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能侵犯其他公民或组织的权利。同时, 政府之所以进行维稳活动最根本的应该是维护自己的公共权威。也就是, 政府维稳实际上也是在维“权”, 但不是单纯维护自己的权力, 而是要在保护公民权利基础上, 获得他们的合法性认同, 从而维护自己的公共权威。因为只有建立在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国家政权才更稳固, 社会才更稳定。

其次, 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一个总体性的指导原则:“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2]从中不难看出, 要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必须做好三方面:一是解决好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这其实是在强调维权的基础地位, 要求各级党政机关树立“维权优先”的理念, 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完善相关的制度。因为赋权是维权的重要前提条件。正是由于国家的各种制度赋予公民享有多种类型的权利, 公民、社会组织或政府才有“权”可维, 有章可循。三是强化法律的权威。从理论上说, 法律不仅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 更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因此, 强化法律的权威地位,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不仅是维权的重要举措, 更是维稳的根本策略。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层维稳状况不容乐观, 其根源就是基层维稳理念缺乏与时俱进的适应性, 对“稳定压倒一切”的理解比较片面, 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 从而使基层的维稳行动出现了异化和偏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亟需转变僵化的“维稳优先”理念, 确立“维权优先”理念。

关键词:维稳,维稳,主要误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第284页.

理念误区 篇11

关键词:数学课堂;误区;对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在具体运用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失偏颇,源于教师“跟风”、“标新”的极端教学思想,从而导致在认识上的极端化和做法上的片面性。下面是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希望同行可以就这个话题相互探讨。

误区一:情境——数学教学美丽的外衣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某位老师在教“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为了在数学课堂上体现新课程理念,他创设了如下情境:老师先问学生,利用手中的一张纸用什么方法能剪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学生一个个都踊跃举手,老师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去演示怎么剪,此时下面每个学生也按照自己的方法剪出了一对全等三角形。到本节课结束,学生剪出的全等三角形就再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了。学生真得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哨、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我就思考:情境只是数学教学美丽的外衣吗?

对策:要避开这样的误区,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鉴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在上面那堂课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剪出的全等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的图形变换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全等图形。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变幻不同的全等三角形的原型。接着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全等图形说出对应边和对应角。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发现情境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意义学习便会油然发生。

误区二:预设——课堂生成精彩的“拦路虎”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某位教师在教“平行四边形”这节公开课时,由旧知引出新知,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老师微笑着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1: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还有其他的图形吗?

生2:还有梯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很好。那么,在这些图形中你觉得哪些图形比较特殊?为什么?

生3:我觉得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因为它们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师:(这时老师比较着急)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我觉得是圆形,因为它的边是弯的,其他的都是直的。

师:(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老师着急得面无表情,因为学生的答案总是回不到老师预设的轨道上来)你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还有哪一类图形比较特殊?

……

上述过程中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给予鼓励,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强烈的控制欲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像上述老师一样被预设的教案所左右,课堂中再好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也会白白地流失。那么,“预设”就真的成了课堂生成精彩的拦路虎了。

对策:基于上述活生生的例子,那么如何来看待生成?如何对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适当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中,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在生成与构建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误区三:合作——学习方式养眼的点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顾与青睐。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有一位老师在上“一次函数的图象”时,为了让学生通过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而总结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个环节:他首先让学生举例说出哪些函数是一次函数,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组成一个合作小组,然后选取黑板上的一个一次函数来画图象。笔者在听这节课时,注意了一下学生的合作过程,因为四个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函数图象,在画图过程中有的组只有一两个人在思考,其他的人都闲在那里,无事可做。有的组甚至在为了谁来画图而争吵。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在合作过程中会有人开小差?为什么会有人在争吵?原因定然是小组内没有合理分工,还有就是画图这个工作量太少,没有必要合作。因此这个合作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从中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合作”只是学习方式养眼的点缀吗?

对策: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三条策略: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案例中“开小差”“争吵”这样的尴尬场景。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好钢还要用到刀刃上”,只有务必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时候再安排这一环节。

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让我们一同携手深入学习,领会精髓,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让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直向“新课改”,切实做到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真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创造出“真实、开放、生成”的绿色新课堂,还课堂教学一片湛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丁伯荣.走进新课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理念误区 篇12

进入高三, 讲评课成为主要课型之一。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讲评, 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弥补缺陷、纠正错误, 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并及时改进。

同样的一张试卷, 往往有着不同的讲评效果, 究其原因, 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差异。高三教师要充分重视对讲评课的教学效益的研究, 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走出对讲评课的认识和行为上的几个误区, 使之成为高三学生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误区一:讲评课不需要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 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 规范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就会失去方向。但是纵观现在的高三讲评课, 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制定, 讲评带有随意性,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

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应该是“三维”的,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 讲评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建立在认真分析的前提下, 教师应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并依此设计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活动。

讲评课的教学功能绝不仅仅限于纠错, 综合一张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教师可以制定有所侧重的教学目标。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 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讲课便会主线分明、重点突出, 学生的学习也就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误区二:讲评课有着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了传统的教和学的方式, 强调以问题情境引入课堂,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 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探究活动中驰骋。但是高三的讲评课似乎游离于新课程之外, 教师往往认为“批改—统计—通过讲评纠错”是讲评课的固定形式。久而久之, 对于这种千篇一律的讲评模式, 不仅学生感到厌烦乏味, 而且教师也觉得索然无趣。尤其是高三学生, 如果每次试卷的讲评都是统一模式, 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很难得到提升。

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设计讲评方法,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确定讲评的主要线索, 精心设计讲评课的教学环节。一般数学讲评课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1.以知识为线索。

教师可以把试卷中的题目按照不同的知识重新组合、分类讲评, 如分为数列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离心率问题、三角问题等。这样的组合能使学生对同类问题的相同或不同解法进行分类比较, 从中归纳总结。

2.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

教师可以将试卷中涉及同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技巧的题目归类评讲, 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教师也可用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数学方法进行解题。这样能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 站在更高的位置来审视数学问题, 领悟数学的本质。

3.以错误原因、错误类型为线索。

学生解题常犯的错误有:审题不清、数学不规范、数学三种语言 (符号、图形、文字) 转化有困难、解题不规范、运算错误等。教师可重点揭示学生在解题中数学思维不严密的缺陷, 如等比数列求和中忽略了q能否为1的讨论, 直线方程中k是否存在的讨论, 用导数求切线方程时忽略了对已知点是否在曲线上的情况的讨论, 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同样的思维缺陷, 教师归类讲评, 就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 在平时做题时养成严谨的态度。

误区三:得分高低成为评讲题目的主要依据

讲评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师讲评必须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所谓“重点”并非只是错误率高的题目。一份卷子所涉及的内容很多, 因此, 教师应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 精心备课, 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 为学生解惑、释疑, 引导学生探究。

在试卷讲评之前, 教师要准确提取和分析试卷中反映出来的信息, 尤其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和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师事先统计和分析各知识点的得分率, 固然能够借此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点, 但是只凭得分率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片面的, 因为数据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情况, 尤其是客观题只有结果缺乏过程, 掩盖了学生丰富而个性化的思维过程, 常常会误导教师的教学。

误区四:讲评课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和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 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重新选择和加工的主体。每个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 各自在原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样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但是在很多高三的讲评课中, “讲”和“评”往往以教师为主角, 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大大减弱。这种讲评看似有效, 其实低效甚至无效, 因为教师对题意的分析、解题途径和方法的讲授, 虽然对学生有引导、启发的作用, 但终究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在批改、统计、分析好试卷后尽早地将试卷发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纠错, 通过思考或与同学交流, 将错误分类, 对概念不清、解题不规范、审题不清的错误进行自行纠错。这一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探究能力, 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交流精神。

2.师生共同分析探究, 教师切不可图省事而直接把答案和方法灌输给学生, 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 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和他们共同分析探究。

3.教师尽量提供给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解法和思路的机会, 让讲评课成为大家交流数学思想, 并相互评价思想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并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教师试卷讲评中不能就题论题, 而应该让学生不断将思维深入下去。正如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书中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懂得并且传授给学生下述看法, 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 总剩下些工作要做, 经过充分的探讨和钻研, 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课后总结整理不同解法和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

上一篇:贸易安全便利下一篇:心事哲学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