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4-10-03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

《识字6》教学设计

定南二小 胡桂花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中队要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大家高兴吗?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以动画形式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春游的活动场面,最后定格在韵文的第四小节)“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们是多么地高兴啊!你们能把这个小节读好吗?(带拼音读)

2.师:除了生字,其它的字都摘下了拼音帽子,你还会读吗?(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3.师:就让我们在欢笑和歌声中快快上车吧!(汽车驶来)上车前,得先买“车票”(卡片“铜号”、“红领巾”、“铜”、“号”、“领”)。每张车票上都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读对了,这张车票就送给你。

二、导游学文

1.(播放“海边、乡村、公园”多媒体课件)描述: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飞翔,海面上驶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接着,我们要去乡村,太阳暖暖地照着稻田,一畦畦秧苗神气地挺直了腰;稻田的旁边是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果园里,果树开花了,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最后,我们来到山上,放眼望去,一根根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2.师:今天,我们跟着旅游客车到了海边、乡村和公园(板书:海边、乡村、公园),老师在乡村看见了秧苗和稻田(板书:秧苗、稻田并配图),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并把学生所说的词语板书出来。)

3.师:我们把今天旅游时看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你们想读吗?快快翻开课本第95页,看看课文的第一、二、三小节。不用老师教,你们自己能读吗?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三、学字学词

1.师:刚才,大家读课文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里的这些词语(出现9个注音词语“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秧苗、稻田、鱼塘、小溪、竹竿”)。

2.师:把拼音去掉。请小伙伴指着卡片互相读,如果有不认识或读错的字,你们要互相帮助,共同把它学会。小伙伴互相读,(词语变序)小组开火车读。

3.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你们看(出现生字浪花“海”、“滩”、“溪”),大海爷爷送来的浪花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认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老师在田字格指导并范写“海”字。

2.听大海爷爷说关于“三个一”的写字要求,端正姿势,练习书写“沙”和“海”字。

五、诵读课文

1.你最喜爱哪里的景色?就请你把那个小节好好地读一读。

2.师:让我们伴着音乐,尽情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的翅膀,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配乐齐读)

六、巩固生字

1.做游戏“找朋友”,学生动手进行数量词搭配。

2.做游戏“找卡片”:老师念字,谁能最快从卡片中把它找出来,就可以得到奖励。

七、拓展创编

1.出示里面装着漂亮明信片的素材箱,请每个组长先抽取一张,再在小组互相交流,仿照课文,编一小节优美的韵文。

2.师:哪位小诗人愿意上台展示?请学生点击有关景物,创编韵文,拓展识字。

3.延伸性作业:回家后,把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美丽景物画下来,制成明信片,再配上优美的韵文,把它送给你的亲人和朋友。

八、读《旅游日记》

九、情境结束

师:通过今天的春游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响亮的声音来赞美我们幸福的生活吧!

配乐、配动作齐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2

一、识字课教学现状

一年级识的老师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要花很多时间培养和关注学生听课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接触学校的时间不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而且学生的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些客观因素是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实际的识字教学是一种什么状况呢?通过观察,笔者发现时下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 识字课,以“写”代“识”

教师认为多写多练,掌握得才牢靠。老师授课之后给学生设计了大量书写练习的作业。练习本编号反复书写,甚至对一些二类字,只需要学生识记的字,教师也强制要求学生记忆,并坚持认为手写一遍的效果优于“嘴过千遍”。

2. 识字课识字方法多样,耗时耗力,老师学生疲于完成

这些课上老师普遍会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记,学生比较踊跃,最感兴趣的是编故事识记,但是这类课教学任务往往完成不了,要么只完成识记没有书写练习,要么书写也只是以点带面,浮光掠影。

3. 识字教学时间被课文阅读挤占

识字教学无法落到实处。教师在语文阅读与识字教学所占比重孰重孰轻两项内容间“纠结”,这就导致识字教学经常面临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一年级学生现状及识字课教学目标分析

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与我们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一年级识字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有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明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1. 心理特点

(1)过于自我。由于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任性、不听话等特点,甚至有的学生无视课堂纪律,随意打断同学发言,在言行方面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2)天性活泼,对于游戏十分热衷,并且大多都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极佳的可塑性。

(3)问题多。小学生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热情,表现为经常提问、对周围变化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热情往往保持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消散。如,刚刚纠正的握笔姿势过了一会又错了,刚刚挺直的背不一会又驼了。

(4)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比如,学习有什么用?一年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可以逻辑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再如,教师叫他复习功课时,他却可能津津有味地看书本后面的插图;或者一听到其他声响,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2. 认识和记忆特点

就认识过程而言,一年级生和学前儿童存在相似点,比如,二者的认识均带有无意性。然而,在教师的影响与帮助下,他们正在逐渐朝着有意认识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一年级学生的记忆依旧以形象记忆为主。

3. 注意的特点

(1)注意范围狭窄,在他们关注某个问题的时候,对于周围的其他事情感觉是非常迟钝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不会分配注意力,很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考虑到这一点,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要求学生边听边写,而是应在保证其听懂的前提下,再要求他们尝试着写。

(2)注意的稳定性不高。由于年龄原因,一年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思维活动脱离目的任务的表现,也体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窗外的人吸引,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总体而言,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情绪变化快;很容易产生疲累感;自控能力差;对环境敏感;经常模仿他人;思维直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给出四点建议:(1)教师不仅要注重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还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2)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又要保证综合性的体现。(3)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情感。(4)教师应借助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课标明确表示,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在识字教学方面,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首先,一年级和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教学要求是增强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并认识一千六百个汉字,掌握其中八百个字的写法;三年级和四年级属于第二学段,教学要求是提高他们识字的主动性,并使他们认识两千五百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一千六百个字的写法;五年级和六年级属于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是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使他们认识三千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两千五百个字的写法。可见,课标对于小学语文识字课中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这个能力要求是随学生年级增长而逐步提高的。

三、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众所周知,只有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才属于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究竟何为有效策略?下面我将结合一节具体课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课堂实录”(见《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13期作者:马蔷,郑宇)进行分析:

按照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需要认识的汉字数量与其需要掌握写法的汉字数量是不一样的,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可归纳为多认少写,并且课标还强调了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尽量做到识用结合。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对教学任务把握得比较好,成功地将任务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 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可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识字并不难,但忘记也很快。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在这节课上,教师以生字特点为依据,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识字方式,其中包括看图识字、读音识字等,使学生的识字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得到了巩固。

2. 将引导发现作为侧重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了几个字,而是要通过引导使其学会独立识字。由于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认识比较全面,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再如,教师在学生对蜻蜓以及蜘蛛等生字有了大概的认识之后,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形声特点来识字。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3. 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在读儿歌前,教师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在教会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前提下,还引导学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借助鼓励学生说话练习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化。比如,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这种做法使学生从练习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使其产生了成就感,这对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识字教学;编儿歌;讲练结合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教版小语教材要求的识字量非常大,两年时间内需要认大约1600~1800个常用汉字,而且要会写其中的800~1000个汉字,并了解字词在语言应用中的意思,能够独立做到口头、书面表达。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基于色彩、形象和声音。因此,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利用实物、图片以及幻灯片等多元化的形式,直接将汉字导入课堂,将孩子们引入到识字情景之中。

在此过程中,可通过看图片、实物等教学导入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在学习“蛋”字教学过程中,先给孩子们展示一个鸡蛋,引导孩子们将自己认为的形状或者名称大胆说出来,再出示生字卡,让孩子们能够结合实物,认识“蛋”字,以此来增强孩子们的印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听音导入教学方法,即在实际识字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呱、哗”等声音字教学时,建议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备和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听音辨识实物(动物)的方法感知、体会,此时出示生字卡,将动物的叫声与生字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牢固记忆。同时,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通过编儿歌的方式促进学生识字

对于小学一年学生而言,学儿歌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很多儿歌背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很容易记忆。所以,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编一些儿

歌,将生字根据组成关系合理地编成孩子们的喜闻乐见的儿歌或者顺口溜,以此来促进孩子们形象记忆。比如,“范”字教学过程中,可以编儿歌,即草字头,三点水,撅着尾巴还张着嘴;再如,“确”字教学过程中,顺口溜:羊角长在石头旁等等。除了自己编儿歌,还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中,共同编儿歌,这样可以使他们记得更牢靠。

三、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巩固识字教学成果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具有好动与好奇的心理,因此在识字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活动和表演,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自主地进行识字和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更为孩子们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使孩子们享受到识字的快乐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在一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和要求学生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生词。实践中,可通过猜字谜的识字教学方式,比如远看像头牛,近看不是牛,是牛却没头,问是什么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同时,还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游戏形式非常多,根据内容上的区别,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根据小学生的好胜心、好奇心强等特点,可将各种识字练习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识字积极性,有效巩固教学成果。

四、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当积极倡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加强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识字;通过引导学生多读、多听以及多问和多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万金油式的教学方法,只有結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泽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下,2014(3).

[2]柴亚萍.小学语文识字有效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6).

[3]刘伟.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充满乐趣[J].学周刊:中旬,2014(5).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识字,围绕夏天的乡村夜晚,把12个词语按一定逻辑关系,排成四行,一、二、四行押韵,而且每一行最后的词语都是三个字,这种形式的词串读起来富有七言诗的韵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配有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又能把学生带入夏天夜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遐思。学情分析

身处农村,这些景象学生耳熟能详,可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体会乡村夏夜充满温馨和情趣的感受。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同识字和口语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诵读,整体入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每行词语的画面,想整篇课文的场景和意境,读出情感来,读出韵味和美感来,并能熟读成诵,丰富积累。教学目标

1.认识“繁、蒲、萤”三个生字,并正确书写“扇、女”等八个生字,掌握新偏旁“户”。2.能将词图挂钩,并能正确、流利的进行词串连读。3.了解和感受农村夏夜的情趣。

4.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养成阅读时“边读边想”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2.“繁”字的认识、“女”字的写法。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月18日 总第55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部首。2.诵读课文,积累夏夜的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教学过程

一、儿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优美的歌曲能使人心情愉快。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闪烁的小星》,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乐曲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星空,你们说好吗?(课件展示:夜晚闪烁的繁星图配乐)

喜欢这满天星星的夜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6,来到农家小院和爷爷、奶奶、小丁丁一起走进这迷人的夏夜。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引词认读词串(课件展示:农家小院纳凉图)

1.指导认读第一行词串:太阳公公躲到了山后,美丽的夜晚来临了。谁会读这个词?(出示:夜晚)看,夜晚天空中有什么呢?(出示:繁星)谁来说说“繁星”指得是什么呢?谁能读出星星的多?这些繁星一闪一闪的,看起来怎么样?(出示:亮晶晶)星星很亮,还会眨眼睛呢!谁能读出星星的亮?

2.指导认读第四行词串: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怎么数得清呢?快看,这些星星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呢!谁认识?(出示:牵牛

织女

北斗星)

3.指导认读第三行词串:迷人的星空多么惹人喜爱呀!你们看,在农家小院里都有谁在看星星呢?(出示:爷爷

奶奶

小丁丁)为什么先说爷爷、奶奶后说小丁丁呢?爷爷、奶奶爱你们吗?让我们带着满心的爱喊他们一声——爷爷、奶奶;小丁丁也等着你们喊他呢——小丁丁。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词的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请一排小朋友来读,读的时候注意读准轻声。

4、指导认读第四行词串:小朋友们看,画面中的爷爷、奶奶小丁丁他们在院子里乘凉做着什么?(出示:竹椅)爷爷手里还拿着(出示:蒲扇)读这两个词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翘舌音。跟老师一起读。天上有闪烁的繁星,花丛中也有闪亮的星星,它们是谁呢?(出示:萤火虫)对了,还有一群提着小灯笼的萤火虫呢!谁来读读这个词?

(设计意图:仔细看图,了解图的意思,说出图上的物体特征,向大家介绍一下,训练说话能力。)

三、认读词语

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4页,借助拼音和插图,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后师集体纠正个别词语的读音)去掉拼音,这些词语你们还能认识吗?打乱顺序,你们还会读吗?(认读过程要充分)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读准词语,理解词义。)

四、连词成篇,指导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熟读能诵(课件展示:全篇韵文和背景图)

读这篇韵文就像我们朗诵古诗《村居》时一样,要读出节奏。(师引背古诗)我们今天学得这篇韵文就可以按这个节奏来读。(划出节奏范读第一行)请小朋友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第一行。(划出其余三行节奏)同桌互相练习读一读这篇韵文,听听你的同桌能读出节奏了吗?

师有感情的朗读全篇韵文,你们也照老师的方法来读一读吧!看谁的脑子会画画。1.指名读第一行,看谁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

2.如果现在你就是这个坐在农家小院里的小丁丁,你会给爷爷、奶奶做什么?你又想爷爷、奶奶为你干什么呢?一家人在一起乘凉多么温馨呀,谁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第二行?

3.看到第三行词,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4.看到牵牛

织女

北斗星这几个词,老师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师配乐讲故事)。简要介绍北斗星。你们觉得这些星星有趣吗?让我们再来指着天空认一认。(课件展示:牛郎织女图、北斗星图)

5.整篇韵文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谁能把这篇韵文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6.下面老师闭上眼睛,你们试着背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让我的脑子画画。

7.我们用

《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的旋律,把今天学得这篇韵文唱一唱,你们说好吗?

(设计意图:师有感情的朗读全篇韵文,说自己读书的秘诀: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放电影,想象着美丽的画面。我读夜晚

繁星

亮晶晶的时候,就想到夏天的夜晚,天上繁星点点,星星们都调皮的眨着小眼睛,亮晶晶的。脑海里有了这样的画面自然就读出感情来了。)

五、指导写字(课件展示:生字)

看,我们的小向导萤火虫提来了这一课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这些生字你最喜欢哪个?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他们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学写“星 奶 丁”这三个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呢?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按正确的笔顺写写这三个字。(师在黑板上边范写边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要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习字册》描红和临写这三个字。(生写完后师讲评)(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学习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4月19日 总第56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熟读词语。2.读练结合。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扇”、“织”、“瓜”、“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组长带同学们复习生字词。

2.开小火车认读老师生字箩里的生字。

3.各个小组准备一下,马上我们来比赛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得最美。(设计意图:巩固学过的字词,正确认读,书空笔顺。)

二、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意思

1.指导读:

指名读第一行,看谁读得最好 个别读地二行

谁能读好第三、第四行

2.小朋友们,图上的这幅美景,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尽量用课文上的词语。3.说得真美呀!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这篇韵文。

4.你们愿意把这有趣的农村夏夜图记住吗?让我们来背一背吧!

二、学写生字 5.出示生字,认读生字。6.认识新部首“户字头”。

7.小组内同伴讨论:你会记住哪个字?怎样记? 8.交流讨论结果。

9.注意“奶”的“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1)生字书空。(2)数笔画。

10.游戏扩词—生字开花。11.指导写字。

12.播放音乐,学生写字,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读词,读准字音,加深理解词语意思,背诵韵文。)

三、迁移练习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三笔是(),第四笔是()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二笔是()。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女()只()手()头()3.找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辩析生字的字形并组词,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意思。)

板书设计

识字6

夜晚 繁星 亮晶晶 爷爷 奶奶 小丁丁 竹椅 蒲扇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北斗星 夏天的乡村夜晚景象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5

本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1.认识55个生字和10个偏旁;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

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

4.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小多少

这首儿歌共有4个小节。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

小书包

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告诉学生“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学习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日月明

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利于激发识字热情也易于诵读记忆。

升国旗

本课由3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儿歌形象地描述了少先队员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

语文

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6画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识记生字,认识偏旁。

难点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1.识字写字。

把识字写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可以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借助反义词识记“有——无、来——去、远——近”。四个要求会写的汉字中,3个独体字都要关注关键笔画来指导书写。

2.课文学习。

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朗读古诗时注意把握好停顿,读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2.会写“水、去”等4个字。

一、欣赏画作,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学生欣赏。

2.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

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二、认读课文,探研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

练一练:给音节加声母。

()è

()ìn

()

ēng

()

ūn

()ái

()īng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的字音。

(读好平舌音“色”,翘舌音“水、声”,前鼻音“远、近”,后鼻音“听、声”。)

3.做邮递员送信的游戏。

请一个同学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分给同学。请拿到卡片的同学上台,把卡片上的字读给大家听。

4.交流汇报: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归纳如下:

(1)换一换:天—无

听—近

爸—色

(2)偏旁归类:“远、近、还”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辶”,这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新的偏旁,我们大声说出它的名字——“走之”,它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

(3)找反义词:有—无

来—去

远—近

(4)结合生活组词造句:色色彩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漂亮。

“色”这个字的偏旁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偏旁“斜刀头”。

温故而知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入手,指导识字并书写,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并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

(二)再读课文,读通诗句。

1.教师: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课文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手拉手,找朋友。让几位同学上台分成两组,一组拿拼音,一组拿相对应的生字,台下的同学唱儿歌《找朋友》,看谁最先找到好朋友。

4.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主题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会语言的优美。

三、课件演示,指导书空。

1.课件出示“水、去、来、不”4个生字。

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点拨:“水”的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横撇是第二笔,其中的撇要与第四笔捺相呼应;“去”的第三笔是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来”的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不”的笔画较少,撇和点要对称,要写舒展。

(1)指导书写“水”。

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们。先来看“水”这个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水手、口水、雨水……)它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的部分。)

现在让我们把“水”这个字请回“家”吧。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好看呢?(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教师边写边说:竖钩写在竖中线,两点对称分两边。生书空“水”字。

记住它的笔顺,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课件出示学生写字的图片,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注意做到“三个一”:眼离本子一尺(一臂)、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指导书写“去”。

看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水”这个字,“去”也迫不及待地来了,看看“去”这个字,你们平时在哪儿见过它?(上去、来去、失去……)它有几笔?一起来看看“去”的笔顺。(动画展示“去”的书写笔顺)学生书空。

出示投影,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写好“去”这个字呢?(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教师范写,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价。

(3)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来、不”。

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来”这个字?(来去、回来、来到……)

①“来”有7笔,师板书,生书空。

②动画展示“来”的笔顺,学生书空。

③出示投影,学生认真观察,把“来”请回“家”,怎样写才好看?

④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提醒学生写“来”时注意竖要长,要直,撇、捺要舒展一些。)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⑤“不”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2.练习。

填空。

“水”字共()画,第一画是()。

“去”字共()画,第二画是()。

“来”字共()画,第一画是()。

“不”字共()画,第三画是()。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2课时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口水

来去

从不

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价。(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规范,再得一颗星。)同桌两个人交换过来,互相评价,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

2.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规范,真不错!生字宝宝回到了诗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诗歌。

通过复习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巩固重点知识,加深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教师听一听?(指名读)

3.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

三、结合生活,回答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看不清颜色)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凋谢了,看不到了)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下面请大家跟教师一起来看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四、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男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位同学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

4.再请一位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猜猜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小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画》。(板书课题。)

5.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

(1)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远——近

(2)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学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学生先自读古诗,再全班齐读。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真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六、积累拓展,巩固提高。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古诗吗?(学生拓展背诗,培养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请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获得学习古诗的成就感。

反思《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的始终。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学生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教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教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画、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设计三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6个字。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谜面。3.结合动作演示、创设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猜出谜底。4.通过读、猜谜语,让生感悟汉字的奇妙,培养其收集字谜和自编字谜的兴趣。生字、词语幻灯片;田字拼音本。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想猜猜吗?2.师出示谜语:“一加一不是二,猜一个字?”你真聪明,请把你的猜谜技巧告诉大家。3.过渡:只要肯动脑筋,再难猜的字谜,也难不倒我们。今天,有一位小姐姐也出了几则谜语,让我们一起去猜猜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初读全文,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帮忙解决。2.同桌互读,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纠正对方的不足。

三、检查自学情况1.师出示生字幻灯片,指读——给予及时的鼓励。

四、再读课文,猜出谜语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姐姐要我们猜什么?2.按小组来比赛,看谁先得到红苹果。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提示:要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把谜底写在旁边。4.反馈:请小组代表发言。第一个谜语:谜底是“众”。第二个谜语:谜底是“秋”。第三个谜语:谜底是“青”。5.学习句子。自由读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告诉我们什么?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你能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些部首吗?讠:认 说 话 语

心:愿 总 您 思日:阳 晒 明 春

氵:油 游 洒 淋生齐读句子。师小结:现在咱们明白了,原来字的部首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如果写错了,那这个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五、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1.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有什么小窍门吗?2.生交流,师相机补充加减偏旁部首、换偏旁的方法。换部首:推—谁 百—怕 很—跟加偏旁:量:日+里 最:日+取

一年级下册《识字6》的教学反思 篇7

《识字6》是篇优美的看图识字课文,要让学生在感悟中朗读、识字,进而体会到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并且了解到祖国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时间、空间不允许的情况下,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祖国各地尽情游览,在交流朗读时相机出示多媒体画面:风景秀丽的江南,细雨蒙蒙,杏花格外娇艳;海岛盛夏,骄阳似火,高大的椰树绿荫如盖;塞北秋风瑟瑟,骏马在草原上奔腾;冰雪覆盖的高原上,牦牛在缓慢前进。同时配上相关的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生动的画面,各具风情的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体验,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外现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小朋友在一种外出游玩的喜悦心情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学习韵文。

这堂课是在多媒体的呈现下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学生在这样鲜活、广阔的课堂上尽情驰骋,非常兴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体会来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整堂课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8

大洼区城郊学校

王素红 2017年5月

《操场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火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以读带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经验,学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词语、朗读课文让孩子产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词串和儿歌。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运动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操、场、拔、拍、跑、踢、铃、热、闹、锻、炼、体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打、拍、跑、足、声、身、体”7个汉字。

3、基本了解六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2、指名生交流,师予以肯定。

3、师过渡:操场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快乐天地,小朋友们在这里尽情地游戏玩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操场上看一看吧!

4、师板书课题:操场上,指名生认读,引导学生识记“操场”这两个生字(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操”是提手旁,表示与动作有关;“场”是土字旁,表示与地面有关)。

5、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词串,认字学词

1、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两行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并与同位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生朗读第一行词语,分别出示三个词语卡片:打球、拔河、拍皮球,指名生认读,根据生的认读情况正音。

(2)指名生朗读第二行词语,分别出示三个词语卡片:跳高、跑步、踢足球,指名生认读,提醒学生“足”是平舌音。(3)正音后,再次随机出示六张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差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词语。

3、图文结合,了解活动项目。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将活动名称和图片对应起来,再读一读。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指名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相出示对应的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以巩固识字。

(3)鼓励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平时参加的体育活动,说说每一种体育项目是怎么玩的。在学生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师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将句子说清楚、说通顺,让别人听明白

(4)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出示相关体育活动的图片,给予学生进一步的直观认识。

4、生再次自由朗读词语,师范读,并指导学生通过拍手伴奏读、同伴对读等方式读出词串指名生朗读,全班齐读。

5、巩固识字。

(1)师单独出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操、场、打、拔、拍、跑、踢、足。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引导学生自护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师引导学生发现“操、打、拔、拍”都是提手旁,表示这几个字都与手部的动作有关;而“跑、踢”是足字旁,说明跟脚部的动作有关。

三、再读词串,练习表达

1、师创设情境:同学们看看课文插图,你会发现小朋友们在进行这些体育活动时,是多么开心呀!如果你现在就在操场上,你想参加哪一种体育活动呢?与同位说一说吧!

2、生自主练说,并与同位交流。

3、指名生交流,师指正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其尽量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词句将自己玩的过程和心情表达出来。

4、全班再次有节奏地齐读词串。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打、拍、跑、足 身 声 体。

2、生自主观察,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

3、师适当指导:“打、拍”是左右结构的字,与手部的动作有关,所以是提手旁,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足”下部的笔顺是竖、短横、撇、捺;“跑”是足字旁,“足”的最后两笔撇、捺改成竖、提,足字旁的字表示与脚部的动作有关。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6、反馈交流,评议提高。

四、课间休息

五、课堂练习

1、生字大闯关

2、词语大丰收

3、口头组词

4、连线

5、你会说吗?

六、课堂小结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9

教学设计

一、活动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说一个字,同学们要说出和它意思相对的字,例如老师说“我说上”,同学们就要说“我对下”,你们明白了吗? 师:我说上。生:我对下。师:我说左。生:我对右。师:我说长。生:我对短。

师:简单吗?(简单)那我要加大难度了,准备好了吗? 师:我说云。生:我对雨。师:我说雪。生:我对风。师:我说山青。生:我对水秀。师:我说柳绿。生:我对桃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就是对对子。

课件出示“对子”解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对子歌,课题是《6.对子歌》(板书课题),学生气度课题两遍。

二、初度课文

1.同学们,这篇韵文中描写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你们想读吗?(想)但是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求助生字头上的拼音、请教同桌或老师)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大屏出示韵文,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红色的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三、整体感知生字 1.大屏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带拼音的生字。看来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了。学生自由读生字。

2.选三名小老师领读生字,一人领读一行,期间,教师对个别生字正音、强调,进行评价。(晨是前鼻音)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最后提出字谜:十月十日,猜一个今天要学的生字。(朝)4.它也是一个多音字,预习的时候发现了吗?大屏出示多音字“朝”的两个读音和组词,学生读。

5.去掉生字宝宝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6.同学们,这么多生字宝宝,让人眼花缭乱,谁有好办法给它们排排队、分分类呢?用什么方法分类呢?(按照结构分类)

7.学生汇报,教师大屏出示“独体字、全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四、学写生字

1.左右结构的字里有两个是今天我们要学写的生字,你发现了吗?(凉和细)

2.出示“凉”,学生组词,观察“凉”在田字格的位置并汇报。3.教师范写“凉”,学生仔细观察。

4.出示“细”,学生组词,观察“细”在田字格的位置并汇报。5.教师范写“细”,学生仔细观察。6.学生在书上描红一遍写两遍。

7.学生自主评价同桌的字。(同桌的字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韵文的题目是《古对今》,它是一首对子歌,对子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很强,谁有好办法让我们读出它的节奏感呢?(拍手读)

2.那就让我们试试一边拍手一边读吧!(师生一起拍手读)3.这篇韵文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我们下节课再进入到课文,细细品味吧!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0

1.会认“只、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教师指导表达困难的学生)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选出正确的读音,打“√”。一只(zhī

zhǐ)种树(zhǒng

zhòng)快乐(lè

yuè)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一棵树上有一只喜鹊。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给下面的词语注音。孤单()邻居()招呼()安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非常有爱的故事——树和喜鹊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读一读,记一记。从前

喜鹊

孤单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叽叽喳喳

二、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2.指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树和喜鹊都很孤单)3.重点引导理解“孤单”一词。(老师板书“孤单”)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当你周围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5.用“孤单”写一个句子。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后来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2)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分段朗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3.分小组自由讨论,全班师生交流。

(1)树和喜鹊后来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好多树和好多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2)因为树和喜鹊都有邻居,他们也互相成为彼此的邻居,他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4.教师小结。

(1)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在课间或者是课上该怎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呢,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2)小结:正是因为树和喜鹊彼此成为了邻居,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所以后来他们都很快乐。5.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1)爷爷在河边钓鱼,我也

。(2)

,也

。6.照样子,写词语。安静——安安静静 快乐—— 开心——

四、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五、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课后生字。(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读拼音,写词语。

dān yī()

jū zhù()zhāo hu()

kuài lè()

[教学板书] 树和喜鹊 一棵树

一只喜鹊孤单→快乐好多树 好多喜鹊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1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2.出示端午节习俗的图片。

(1)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吃过粽子吗?(2)同学们都说吃过粽子,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3)课件展示生字,小火车认读。

三、再读课文,品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1)边听边找出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4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1)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四、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一教学反思 篇12

“六”指导预习提问质疑--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相机引导--当堂检测,前面的四个环节做的不到位,当堂检测也没做,学到第三个字的时候就下课了,没有时间观念,课堂环节衔接不够紧凑。

前五分钟处理不科学,一分钟引入学习情境,我用时太多,显得啰嗦;

一分钟提示学习目标,没有;

一分钟共议问题,有,做的不到位;

一分钟记录自学收获,没有;

一分钟质疑问难,有,不到位。

后五分钟,简直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一分钟小结(有)--朗读课文重点(无)--对学困生的辅导(无)--书面练习(有)--布置作业(没来得及)。

上一篇:山东地炼企业简介下一篇:体育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