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2024-10-15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共12篇)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的学习, 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 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 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 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 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 自行建构起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 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 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 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 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 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 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 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 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 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 有一定的感情, 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 甚至一篇文章, 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 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 久而久之, 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 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这在课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这是语文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是人文学科, 是诉诸丰富情感的一门功课,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需要, 重视积极的情感态度, 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如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带入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 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 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3 授之以渔, 让学生会读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 而且要会读, 读得好、读有成效。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 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的某种需要, 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 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 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 集中精力, 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 然后通解一句之意, 又通解一章之意, 相接连作去, 明理演文, 一举两得”, 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 引经据典, 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 指导学生精读, 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 调动多种感官, 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边读、边想、边批注, 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 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 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 要集中注意力, 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 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 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 生活日新月异,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 很难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 采用速读法不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 在阅读中质疑,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读书有所疑, 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 方能有所得。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要教有所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为长进。”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我鼓励学生质疑, 增强质疑求异的信心, 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 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善问, 并把这种质疑扩展到课外阅读中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指点,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这段话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明确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正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权利, 让学生亲自体验阅读的过程并发表独立见解。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 有理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爱好, 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 这必然决定了他们对所读文章理解的不同。

阅读是一个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 是一种个体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阅读应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理当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感受, 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独立见解, 才能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贵在改变过去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培养他们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2

威信县旧城小学 李清富(手机:***)

【内容提要】以“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背景,提出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探究学习“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自主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三个目标,简述开展实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基本模式 尝试探究 初步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

1、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首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教轻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主体地位的倾向。课堂上,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

其次,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由于受教师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学习,学习方式单一被动,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掌握知识,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学习能力普遍不强。

2、时代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的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来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时代的发展呼唤教育创新。

3、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纲要》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尝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为该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本着学生身体、心理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凸显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尝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多元学习方式的建立作出我们一线教师应有的贡献。

(二)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小学生学习方式加以研究,探索出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同时达到促使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衡量思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1、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1)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分析、研究本校学生学习的现状,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提高我们的认识,从而为课题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2)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策略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因和外因,探索出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提出的挑战的研究。(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把以前设计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2)确立新的教学衡量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以“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来衡量,达到“教得科学、学得主动、练得适度、评得合理”的教学境界。(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课堂。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作为认识对象的知识并不像实物一样,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须靠学生自己来建构,并且纳入他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大胆改革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还学生生机勃勃的真面目。我们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这种形式促使广大教师通过合作研讨的形式,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难点。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进行一线科研工作,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提升理念,提高能力。

三、初步成果

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初步的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

1、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立足于“语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积极尝试,自主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的身份来面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绝不能简单地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自己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获得亲身的体验,从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同时,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并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提高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概括起来,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基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自学——合作研讨——得出结论——探究发展 此基本模式在运用中还需结合不同课例加以灵活变通。

2、模式特点

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情境性。尝试探究性学习十分注重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去实践和探究。所创设的情境要有利于显示学习的真实性,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问题性。学习者总是从问题出发,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尝试性。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才会有所发现。合作性。学习者在进行尝试探究中,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指导性。教师在学生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探究成功。反馈性。教师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价。

3、应用举例

(1)、教学精读课文《将相和》这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时,教师宜先引导学生解题,并组织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背景材料,之后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尝试提问,整合出三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是真撞还是假撞?”“蔺相如是要与秦王真拼还是假拼?”“蔺相如对廉颇是真怕还是假怕?”以此作为本课的探究学习目标。再组织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默读勾画、小组交流与研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最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对三个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辩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解题入手 交流资料→自读课文 感知内容→质疑问难 整合问题

自由组合 展开辩论←小组讨论 研究朗读←默读勾画 自主解疑

(2)、教学《赵州桥》一课,从学情来看,学生对赵州桥知之甚少。教师在课前应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赵州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课文的学习积累信息,丰富知识背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将学生的难点和本课重点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然后放手让学生静心读书,勾画出能体现“创举”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小组上交流。接着,组织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围绕“创举”深入阅读讨论,用读、画、讲的方式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引导学生模拟游客参观赵州桥,使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多向互动,深化了对“创举”的认识,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中提高了语文能力。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课前查阅 资料交流→自读课文 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确定目标

小组合作 模拟参观←图文结合 理解特点←勾画句子 小组交流

(3)《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应紧扣一个“美”字,利用图、文、音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体验美。其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配乐朗读(《苗岭的早晨》)学生朗读 勾画研读

创设审美情境 → 感受美 → 理解美

课后练笔← 师生感情读← 配乐品读

创造美 体验美 欣赏美

总之,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抓住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课文类型与学生实际加以灵活变通,学生的的尝试探究就能获得成功。

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自2004年春季学期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以来,我校多数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首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在2004年的县、市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选派参赛的教师有三人分别获县一、二、三等奖,一人获市三等奖。其次,促进了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在2004年全国尝试教学研讨会论文评选中,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五项基本功》、《运用尝试理论 指导探究学习》均获三等奖。2005年,我校教师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应用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研究》顺利通过县教育局评审,被推荐参加省级评审。

2、课题研究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在2003年春季学期(也就是开展课题研究之前),我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一度降到全镇最低水平,名列全镇七个村之末。2003年秋季学期,善抓教育科研的新领导上任,在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申报了现正在进行实验研究的省立项课题——《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2003年秋,由于管理的规范,我校教学成绩一跃而进入全镇第二名。2004年春,课题研究实施一学期后,我校教学成绩又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全镇第一名相比,仅相差0.1分。至2004年秋季学期,我校教学成绩再度上升,一举排到了全镇首位。

课题研究对实验班语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以下是实验班与对比班实验前后县统测语文成绩统计表。

旧城小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县统测语文成绩统计表

(一)旧城小学《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组 2005年6月

旧城小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县统测语文成绩统计表

(二)旧城小学《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组 2005年6月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们所选择的四组班级,从实验前测来看,只有第二组中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一、三、四组中,实验班成绩均低于对照班(这也是一种对比实验)。开展实验后,四个实验班的语文统测成绩有三个班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只有三年级组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性不太明显。但从总体来看,实验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实验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保证实验成败的关键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四组班级中只有三年级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性不太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可见,无论是开展实验研究,还是平时工作,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保证其成败的关键。基本对策是在平时管理工作中,积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经验成果过少

实验工作开展至今,我校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只有两篇在全国论文评比中获奖,两篇在县级刊物《威信教育》刊出。总体上看,教师教学经验成果较少。主要是勤于动笔的教师还不多,还有待加强培训。初步计划于2005年秋季学期的实验推广阶段,举行一次“探究杯”课堂教学竞赛(由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和说课竞赛(非课赛人员全部参加),以赛促学,推动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阅读;语文素养

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积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强调教学应由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入手,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郭磊庄小学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就如何引导农村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一点个人认识。

一、重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1、营造和谐氛围。语文是一门富含情感的学科,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求,为他们的探究做好准备,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出主动学习的愿望。

2、设置悬念引入。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文中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同情和关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我在教学《邱少云》一课时,开篇就布疑阵:“在做饭时,不小心烫了手。谁能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学生凭经验纷纷登台表演了被烫后的种种痛苦表情。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精彩表演,随即话峰一转:“如果一个人被大火包围,而且因为情况特殊不能做出任何灭火举动,直至壮烈牺牲,你又如何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由于悬念的诱惑,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和探究,最终使人物的英雄形象更加突出。

3、矛盾引发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内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在好奇心驱使下,从而引发他们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我在完成《草船借箭》一课教学时,做了这样一个“课后延伸”:让学生结合全文内容再回顾课题,然后谈谈自己的理解。其中有个学生说:“诸葛亮明明是用草船在大雾的天气里去骗了曹操的十万支箭嘛,根本不是去借,我看课题应该改为‘草船骗箭’才对”,其他同学也高声附和。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因势利导:“这种的想法不无道理,对啊,课题中为什么没有用‘骗’,而是用‘借’字呢?”这样,抓住学生这种认知上的矛盾,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探究。

二、注重经历语文知识体验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动手操作、体验过程。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实验操作内容的课文或学习材料很多,其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接的感知,从而使教学顺利完成。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开展探究性阅读。

3、鼓励争议、引发争鸣。对于课文内容中存有争议的一些观点,我们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阐明理由,同时在观点争鸣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比如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对文中“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中的“好像并没有”,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这里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觉得这句话中从用词的角度似乎存在一些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启发学生讨论分析,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到底花生米是否增加?”让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自陈述理由,教师可相机诱导,并让学生反复读读上文。最终指导学生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还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个句子本身来看,让他们把“好像”去掉再认真读一读:“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显然,如果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沒有增加。那么,加上“好像”呢,意思可以表明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在学生明确了这一点后,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增加了分量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可见平时没有客人时就更少了,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从而进一步体会周总理的生活简朴、工作辛苦的高尚境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们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三、突出开阔文学思想视野

1、挖掘文章内涵。教材文本中均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正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我们一方面要紧扣教材所要突出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既可以从文章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角度入手,也可以在嚼字、品词、析句中探究。

2.拓宽认知视野。现行教材文本涉及古今中外、大千世界,可谓包罗万象,教学时仅仅依靠课文中的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课外相关资料辅助教学。

总而言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篇4

一、引入探究情境, 确定探究主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着重从文本选材、构思立意、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 直至从作者、编者的思维作为切入点, 将学生引入与探究有关的情境中。

案例:北师大版第九册《黄河象》教学片断:

师:探究《黄河象》写作上怎么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首先要确定《黄河象》的重点, 大家首先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是重点, 因为题目就是“黄河象”。

生: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样子容易介绍, 但是, 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会那样完整就很难讲得清楚, 应该重点写。

师:“完整”是这具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作者有必要给读者具体介绍, 而为什么那样完整不但很难讲得清楚, 也是读者迫切要求进一步弄清的问题, 文章必须着重写。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 科学家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 现在我们就着重探讨作者是怎样详写科学假想黄河象来历的。

在这个阶段,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情境, 即时收集学生的问题, 及时指点, 权衡轻重, 善带善略, 释疑解惑, 因势利导, 相机点拨, 确定自主探究的方向,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自主合作探究, 体验探究过程

过程远比结果要重要。教师把学生引入探究情境后, 要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带着问题, 仔细阅读课文, 画出有关的句子, 读一读, 体会科学假想黄河象来历合理不合理, 为什么?想想科学家的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学生默读思考后, 教师再点名读课文, 经评议再点名读课文。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生:为什么时间是200万年以前?事情发生的地点为什么是条“弯弯的”“缓缓地流”的小河?

生:不是200万年以前的事, 黄河象的骨骼就不可能变成化石。假想小河“弯弯的”“缓缓地流”很重要, 这表明这条小河是一条容易沉积泥沙的小河, 不然黄河象怎会陷入淤泥?

生:“碧空万里无云”, “太阳炙烤着大地”, “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 写出假想中的天气很热。“栎树呆立不动”, 说明没风以至热得羊群、驼鸟也耐不住要“走来走去”。天气这么热, 是从黄河象干渴难忍想来的。天气越热, 黄河象就越渴。所以科学家要尽量把天气想得热一些。

生:为什么会“扑踏扑踏地”走?怎样会假想带头的是一头老公象?

生:“扑踏扑踏地”走就显示出干渴得有气无力。见到小河“就高兴地跑起来, ”说明渴得非常厉害, 迫切需要喝水。老公象领头是象群生活的一种习性, 再说, 不是老公象, 骨骼化石怎么会那么高大?

生:“够不着”、“又往前走”、“美美地饱喝一顿, 再洗个澡, 那才凉爽呢”进一步突出老公象迫切要喝水的欲望, 正是由于这样迫切要喝水, 才导致失足落水, 陷进淤泥, 淹死在河里。

在这个阶段, 学生要多读多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并分析问题。教学把主要问题作为课堂研究学习的中心, 核心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 并按学生问题设计教学板块和进度, 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独立或合作研究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问题。

三、分享探究结果, 综合训练提高

学生探究的结果, 要通过表达外显化, 通过交流合作互补。这个阶段学生的活动又形成结论, 用书面、口头、图表等形式展示, 并做交流, 如演示、宣读研究结果, 进行答辩等。教师要组织好讨论, 鼓励学生的创见, 帮助把结论扩展和深化, 有的问题一时不能得出答案, 可以存疑, 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对于探索的过程、方法、结论, 师生共同小结。有些学习内容还可以拓展延伸, 如:旁枝逸出, 探讨新的问题;举一反三, 运用知识和方法;阅读类似题材或体裁的文章, 扩大视野。

案例:北师大版第九册《黄河象》教学片断:

师:对!科学家想得很严密。大家说得很好, 只是欠条理, 现在大家先做个作业, 再有条理地说说黄河象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的始末。

1. 填空:淹死的时间 () , 地点 () , 天气 () 。

2. 请按科学家的假想把“喝”、“渴”、“陷”、“热”填在括号里。

黄河象淹死河里的始末: () → () → () → () →最后淹死在河里。

生:啊!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是按照:陷→喝→渴→热这样的逆向推理推出来的。

师:是的, 科学家从已知探求未知, 从结果推想原因, 运用追溯性的逻辑推理方法, 从发掘出来的象化石的形象先推想到“陷”, 从“陷”推想到“喝”, 从“喝”推想到“渴”, 再从“渴”推想到“热”。最后, 得出假想的结论:热→渴→喝→陷, 直至淹死在河里。科学家这样进行假想合情合理, 十分严密, 很有说服力。是不是大家都来谈谈。

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凭借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紧密地结合起来, 变常规的“平推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 为学生构筑了比较理想的思维框架。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会寻找语言转换的机会, 读懂课文的过程中, 会寻找变化的语言,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上, 师生共同探究《黄河象》怎么突出重点, 叙述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 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 假想合情合理、逼真, 有说服力。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篇5

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它注重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点,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实施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我把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流程: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读了一篇文章之后,首先要学生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好,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朴归真,追求本色。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就作品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全班分若干个六人学习小组,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第二流程的问题可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怎么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学生也可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即使有启发,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的权利。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引导探究的角度是不同的。以下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常用的几种方法:

1、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三类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古典诗歌中的佳句就多是挂在这三类词上,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皆是不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现代作品里也是如此,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拣定”一词表明,父亲在为儿子安排座位时,是细心斟酌了一番,最后才选择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为什么要选这张椅子呢?因为儿子带的行李多,又是一个人,父爱的深厚通过“拣定”一词表现了出来。这样层层深究,学生能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东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对课文大胆质疑。作家的见解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他们的思想提出质疑。注意从多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对课文进行再评诂分析,这种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比如学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愚公的做法真的可行吗?有的学生认为搬家会更好,还有学生提出既不必挖山也不必搬家,而应该对太行、王屋二山进行开发利用,让它们造福于子孙后代。我想这些问题肯定会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独自品味探究后,教师请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宣讲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听后可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首先鼓励其他同学修正他人的观点。如果有的学生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那么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要予以纠正;有的思想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基础上,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点评。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地方作提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候还可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留下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之热情。这一环节有时也可完全由学生来完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个流程始终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相信随着学生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6

一、根据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循循善诱引导探究

阅读教学,首要的是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课堂阅读探究能否进行,首先取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无探究的兴趣。学生这种研读兴趣很难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兴趣,以兴趣诱导学生深入自觉阅读。该策略能否有效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平常要下功夫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共同兴趣,找准学生兴趣点;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下功夫找准能与学生兴趣发生共鸣的课文内容要点。这样,课文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相关点便成为课堂阅读探究的动力源和有效探究的活动载体;二是要在“诱“字上使力气。不仅要不断诱发兴趣,而且以兴趣诱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读书、乐于探究,并随时把课堂阅读探究引向课外阅读探究。

二、找准阅读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及时发现学生课堂阅读过程的认知冲突,并创设相应的阅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阅读中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进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在积极情感的帮助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阅读的再创造。例如教学《五彩池》时,可先引导学生扣题生疑:“五彩池在哪里?为什么叫五彩池?五彩池的景色怎样?”并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你认为怎样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及“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鼓励学生尝试平时很少用的方法,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了自主探究阅读的成果。在观看了五彩池的电视片断后,注意让学生比较片子与课文对五彩池的介绍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等学生说完后让学生和原稿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点,课后要求学生查阅报刊书籍、有条件的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资料,继续探究。这些联结点与课文内容、师生提问、有关资料等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探究的问题场,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能力的自然生长。

三、寻觅课文与生活的结合点,引入活水引导探究

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课堂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它不是把老师的理解、感受与获得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而是要设计导致学生产生某种理解、感受与体验的“碰撞”,让“碰撞”产生本身必然会有的效果。如果设计是教学,那么碰撞就是一种生活的教育,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充实,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体悟课文,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习得语言,陶冶情操。例如教学《狼和小羊》时,齐读课题后,请学生带着“课文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谁?”这一问题仔细读课文。有的说:“课文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狼。”有的说:“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讲话没有道理的狼。”队伍又问:“这些话还可能针对谁讲?”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汇报。有的学生说:“课文讲的可能是动物界的老虎,因为老虎吃小动物的时候,从来都不商量,从来都不讲理由。”有的学生说:“课文是寓言,文中的狼不有可能指与狼同类的东西,也可能是鳄鱼,可能是毒蛇,可能是大坏蛋。”

四、抓住表演与评价的分歧点,角色表演引导探究

角色表演,是阅读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当学生按所担当的角色需要去读书、去思考、去体验,进行独白、表演时,学生就会带着情感主动去学,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坐视。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受、成就感让孩子兴奋不已时,教材中原有的逻辑、抽象的文字符号将不再远离学生,而是化为了学生具体生活的内容和生动可感的生活形象,学生由习惯上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积极尝试的主动角色,与认识的对象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竞争压力的增大,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子女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层出不穷。不难发现, 如今不论在哪个领域都倡导要“从娃娃抓起”, 可见家长是多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能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 我国的教育机制也从之前的应试教育慢慢向素质教育转变, 这一点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拓展性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实施的现状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它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主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 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这一新阅读模式的出现无疑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途径, 更是一个大的进步。

然而每一次改革和进步对人们来说都是双刃剑,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首先,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 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响很多年了, 但是应试教育的残余依然存在。不少小学语文的教学依旧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识字为主, 阅读为辅, 完全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也更涉及不到对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其次, 很多地方并不重视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师资整体水平低, 也不了解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 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小学生实行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后, 是学生的家长产生的影响, 很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 依然还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 对拓展性阅读没有深刻的认识, 对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二、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改善策略

目前教育现状对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让这样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语文阅读模式举步维艰, 很难进一步地开展和实施。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 国家方面

国家要关注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问题上给予充分重视。可以通过在选取小学生语文教材的内容中进行改革, 选取一些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文章, 也可以在基本教材之外多提供一些课外读物, 让学生可以有机会读到内容更丰富的文章, 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 学校方面

学校要与时俱进, 响应国家对小学生教育体制的改革, 充分重视并实施小学生拓展性阅读教学。首先, 提高学校语文教师的入校门槛, 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资格, 特别是专业知识要具备;其次, 可以开展各种与阅读有关的游戏和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 让其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

(三) 教师方面

学校的语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常常更新, 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让教师自己的墨守陈规阻碍了对学生拓展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阅读会, 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并对他们的成果做出指导性意见。这个过程很关键, 教师的指导意见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 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鼓励学生去阅读的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 不仅要丰富阅读材料、拓展阅读范围, 还要注重学生阅读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有意境的阅读环境。比如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做课件, 课件内容可以找一些有关桂林山水优美景色的图片、音乐以及宣传视频等, 把这些要素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也能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四) 家长方面

家长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太急功近利, 只追求成绩, 要试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多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实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有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家长, 要尽可能去了解新的教育模式, 积极和老师沟通, 配合学校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活动, 鼓励孩子去探索和学习。

三、总结

总之, 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 要把握好方向, 要明白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既然历史选择了素质教育, 选择了拓展性阅读教学这样一个模式, 教师就应该各司其职, 真正为学生去考虑。积极开展和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 利用这个模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开发他们阅读的潜能, 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活动, 耐心地引导学生去适应并接受这样一个阅读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受益匪浅, 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 通过实施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也会解决很多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让学生摆脱一直以来的“读死书”, 活跃他们的思维, 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应忠.论小学语文拓展性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15 (01) :79.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8

一、抓住阅读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结合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强制性阅读或许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 但是却无法打开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情感, 无法使学生真正与文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只是浮于文字表面的肤浅层次的读。只有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认可, 学生才能积极调动基础知识、生活经验与情感等展开主动阅读, 才能深入文本, 展开探究性阅读。所以,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引导学生展开快乐阅读。为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避免直接的阅读, 而是要善于抓住阅读内容与学生兴趣点的联结处, 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 , 教师应先引出主题“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 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图文功能来将故事梗概绘制成连续的图片, 让学生认真观察, 仔细思考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这样将枯燥的文字阅读材料寓于直观而生动的图片之中, 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无疑可以激起小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的阅读活动。

二、找准学生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 ,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 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阅读的推动力量。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 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活动, 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学生的认知本身就是一个运用已知来学习新知, 不断地将未知变成旧知的过程。为此, 教师要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来设计问题,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中产生困惑。这样, 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展开阅读, 以解决心中的疑问。当然,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递进的小问题, 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逐个解决小问题, 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做铺垫。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设计, 可以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阅读内容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学生的主动阅读与思考来达到有效探究的目的。

三、抓住学生阅读中争论焦点,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正所谓“ 一千个读 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 特”。读者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阅读经历, 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在阅读同一文章时难免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与感受。这在以往的教学中被教师视为无效的, 甚至是干扰教学的举动, 而加以严格的打压限制。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明确提出不能以教师的行为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产生更多独特的阅读见解与感悟。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彻底打破固有思维定势的束缚。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甚至相对立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收集相关信息来论证与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处,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与思维的良好习惯 , 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探究性阅读。如学习《滥竽充数》时, 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滥竽充数并不单单是南郭先生的错。此语一出, 一片哗然, 有学生支持, 有学生反对。这正是学生交流与讨论的最佳时机。于是, 我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阅读、研究与讨论。这样的阅读从多个角度来展开, 更加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 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即教育。这说明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探究性阅读也是如此。探究性阅读并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基于学生对生活感受与体验前提下的再认知、再思维过程。学生在阅读中的观点与见解并不是教师可以强行外加的 , 而是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与感受生活, 不断探究与发现的自我感悟。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 引发学生的想象, 将文本所描绘的场景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 学生更能从中获取直接的经验与感受, 这正是实现探究性阅读的核心所在。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 如果学生只能从文字表面来理解, 并不能领略风光的壮丽与优美, 作者用词的巧妙与精练, 这样的阅读自然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 来制作优美的桂林风光视频,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将学生带入那诗境般的画卷, 身临其境, 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山水的特点, 会产生更多的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阅读, 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阅读,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这些都将成为探究性阅读的重要积累。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9

一、关于探究性和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分析

进入高年级的小学生, 其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图书、报纸以及杂志和网络等资源都可以被小学生当做进行阅读的材料。这样, 对高年级小学生进行开放式以及探究性的教学便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下边我们对开放式和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加以研究分析:

1. 探究性教学

为了增强小学生自主意识, 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师在以语文教材为主要教学载体的前提下, 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思考, 研究、解决问题, 这就是探究性教学的侧重点。小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指引下, 能够实现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的最大化。

2. 开放式教学

为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帮助小学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开放式教学势在必行。开放式教学侧重于开放, 仅限于语文教学内容, 教学空间和教学途径等各方面的解禁。也就是说小学生在以教师为主导者、自身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对教材和与教材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应用, 以便组织开展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

二、探究性和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 而阅读教学更是教学的重点。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者认不认真, 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 因此,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语文教师应该将探究性和开放式教学两种方法充分地进行融会贯通, 对高年级小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下面就如何利用二者进行阅读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1.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语文教师不能过分地干预学生的阅读, 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是在教学中发挥适时、适当的指引与点拨。要不断地引导小学生自主性地选择文章, 并且适当地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例如《半截蜡烛》这篇文章, 教师在允许小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探究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内容等。其次,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完善, 给予适当的鼓励。比如可用“在某一点加以分析不是更完美吗”, “这样是不是会更加完美呢”等类似的话语。要充分尊重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断地进行表扬, 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和开放性地阅读。此外, 要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这两种阅读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开放性阅读必不可少的。因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有效的锻炼尤为重要。

2. 推动阅读的多样化

语文教师为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提供学习基础首先必须充分推动阅读材料、方式、手段的多样化, 以便进行探究性以及开放式的教学。

首先, 放宽阅读方式和手段。为提高小学生阅读的自由和便捷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纸质文章阅读,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高科技网络、手机、电子书等进行阅读。其次, 拓宽阅读材料。小学教师在以教学目标为主导教材为主题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且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化选择。例如《卢沟桥烽火》,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类似的关于革命事件的文章来品读。

3. 抓住契机, 深化阅读

我们都知道, 现在不少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课后小练笔, 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练”的作用,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应将这些小练笔落到实处。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并且对他们不足的地方予以补充, 防止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课文里, 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很如意。

经过学生自己的动手修改, 从而变成作文来写, 这样才是真正的“练”笔。比如说《记金华的双龙洞》, 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个介绍景物的小练笔。让学生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水平, 真是一举双得啊。

三、结语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达到课堂教学之效, 我们必须在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不断地实践、总结、完善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好“参谋长”, 小心扶植, 大胆放手, 激励学生, 充分利用开放式教学以及探究性教学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探究性和开放性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继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J].课外阅读:中下, 2012 (06) .

[2]张玉华.探究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大观周刊, 2011 (37) .

语文探究性阅读初探 篇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非常重视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并把它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又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第四学段还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等。高中阶段要求:“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 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以及“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等。可见, 探究性阅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 需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本文就中学语文实施探究性阅读谈一些体会。

一.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是前人总结的, 需要的技能是前人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却需要批判性思维, 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 是探究性阅读的第一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成功者是在解决中发现问题, 在问题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探究性阅读的问题来自课文, 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是疑难问题;既可在内容方面提出又可在表达方面提出。无论什么情况, 重要的是必须经过认真自读, 有自己的体会, 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当大家把自己的心得和问题交流时, 彼此的思维相互碰撞会产生思想火花, 从而点燃探究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引导他们搞清楚文章写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写, 怎样写的,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探寻事物的来龙去脉, 寻根问底。例如对课文题目含义的探寻, 对于关键词句含义的推敲, 品味遣词造句的妙处, 对主题的思考, 对课文内容的大胆质疑, 探究文章的精妙写法, 理解形式对内容的作用, 在比较阅读中探究等等。我在《药》教学中先布置学生自读, 做字词卡片提问题。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第一课时精读《药》, 60多人提了32个问题 (重复的不计) , 一是不懂的字词, 如“攫取”什么意思?“窸窸窣窣”什么意思?为什么写成“古某亭口?”二是对时代背景不理解, “两边已埋到层层叠叠, 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有什么含义?街上的狗为什么不叫?结尾为什么要写乌鸦?古时杀人一般在正午, 为什么夏瑜是在晚上被杀的等问题。三是照抄课后练习如:小说中的“药”有哪些含义?以“药”为题有什么用意?《药》的主题是什么?这说明学生还不会提问题。比较有价值的是:假若以夏家为明线, 华家为暗线合适吗?请说出依据;“一圈红白的花”是指什么?它是怎么来的?这样描写是否脱离生活实际?”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 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 便有些“踌躇”, 脸上出现“羞愧”?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我热情表扬了提这些问题的梁永林、李志锋等同学, 鼓励大家动脑筋提高问题的质量。到教读《春之声》时, 学生提问16个, 主要是关于时代背景方面的问题。到教读《琵琶行》时, 学生提问21个, 所提问题的质量有了提高。这说明引导得当, 学生是完全可以学会提问题的。

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探究性阅读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 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并组织检查。要求他们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不懂的生字生词, 搜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 动员他们通过网络、图书馆去搜集所需的资料, 概括课文段落的大意, 对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 以便重点解决。同时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要求每学期每位同学带1至2本名著到校, 组成班级的图书角, 大家交换阅读, 之后写书评, 并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 由学生轮流介绍阅读的心得体会, 以扩大阅读面,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三.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合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探究性阅读的一种方式, 它将个人的探究转化为小组或全班的探究, 形成一种合力以突破疑难问题。课堂上的合作主要有两种: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在小组里围绕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意见谈自己的看法。经过相互讨论和争辩求得问题的解决。讨论交流求同存异, 经过讨论、争辩, 达到新的认识。我执教《项链》,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时摘录不大理解的问题写在纸上。我当堂宣读了学生提到的6个问题如“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 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的含义。怎样评价玛蒂尔德?小说的构思有什么特色?我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 自主、合作寻找答案, 经过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补充, 老师因势利导很快取得了基本共识。这节课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养成课外探究阅读习惯

开展课外探究性阅读既是课内的补充与延伸, 又能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课外探究比课内探究内容更广泛,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更高, 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设置新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带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走出课堂, 进一步查找资料, 去调查、实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中, 学生要为解决新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等, 这样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探究潜能。拓展式阅读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拓展式阅读, 学生学得有宽度, 探究有深度。在《失街亭》一课的拓展阅读中, 我让大家搜集资料, 探究街亭失守的原因以及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并举行了读书报告会。“课题研究”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在《唐诗五首》和《宋词四首》的课堂教学后, 我让学生选择关于作者的思想发展的课题, 组成小组查找书籍, 上网搜集资料, 经过一个月, 最后同学们合作完成《我看李白》《苏轼思想研究》《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对比研究》《我看辛弃疾的爱国词作》等课题, 将阅读探究活动生活化、延伸化, 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提高,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篇11

关键词:阅读;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呢?

一、教会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

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看到的是这篇文章的题目,“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有的告诉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蕴含了深刻的含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一定要教会学生:每预习一篇文章,一定要结合题目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而心生疑惑,有疑惑便难免产生好奇之心,而学生的好奇之心,正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动力,这样的方法不失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奋点”。

如,预习课文《跳水》,先看题目“跳水”,学生便会心生疑问: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作者写这篇文章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从中应该学习些什么呢?把这些问题读明白了,学生们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文章也就读懂了大半。为了使学生养成对课题质疑的习惯,笔者让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预习本”,要求学生在预习本上,对每篇课文的题目进行质疑,还可以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时发现问题

在通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这样,既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质量,也为教师在掌握学生阅读情况时,能够抓住其中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重点阅读,做到有的放矢,甚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同学们学《“诺曼底”号遇险记》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他问:“假如真有男人走在了女人前面,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打死他?”这个问题,足见学生阅读时的深入用心。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再次通读全文,让学生自己体会船长当时的处境,并让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能描绘这样情境的语句,自己读出并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极度混乱,救援工作难以开展,情况紧急”等等。

处在当时情况下,船长这样说,是为了能震慑住人群,以免他们“一窝蜂”上来,这样才能指挥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这时,还可向学生提问题,从船长的言行中,大家能读明白、看明白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同学们有没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同学们各抒己见,收获一定不少。

可见,在课堂上,如何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不仅发挥主动性解决了问题,而且还提升了学习能力。

三、启发学生在析读中生成问题

学生读完了一篇课文只能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很难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层次,这时学生是最易产生疑问的,所以教师应把握这个时机,让他们质疑问难。笔者认为读中质疑应该有一个程序:首先,学生应在读时把产生的疑问记下来(促使学生边读边思考);再次,分小组质疑,并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扩大质疑的面,提高问题的价值);最后各小组派代表质疑问难(节省时间)。

如,在教学《西门豹》一文中,学生提出:“为什么西门豹说下一回河伯娶媳妇,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要去送新娘吗?”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读中深探的表现,而释疑的过程则是思考和理解的深化,使学生更深刻了解到西门豹如何巧妙地去送新娘,实质就是救新娘,破除迷信。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进行启发释疑,由于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思维积极,自悟能力特别强,一经启发点拨,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四、诱导学生在赏读中萌生问题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最粗浅的认识是认字识词造句,更深入一些的探究学习,目的便是提升自己的辨识、赏析水平。好的文章,各有千秋。探究,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在整篇教学即将结束的赏读环节,诱导学生揣摩和深刻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教学《城市的标识》一文,学生通过阅读,在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可提示学生将正文内容与题目相对照,想想有什么疑难问题。经过引导,学生借助对照、比较,很快发现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从题目看,是要写城市的标识,而树又是城市的标识,但作者却在文章起始处大写城市间的雷同,这是为什么呢?是否与主题脱节了?”种种疑问,更加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们互相交流思考后,教师可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不易忘怀。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的水虽然深,但却比不上汪伦与“我”的情深,用桃花潭水深来衬托与汪伦的友情更深,借此衬彼,更加说明二人友情深厚。更重要的是,学然后会用,如果学生们自己在写作时也能学会借鉴此方法,做到活学活用,便能把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这种策略不仅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学生们懂得了如何去学,更懂得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这也正是将探究性学习引入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任长松.探究性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篇12

一、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究

中学阅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 主题深刻、特色鲜明。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 设法让学生沉浸其中, 然后让学生自主参悟, 会文悟道, 阐发观点, 形成智慧。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强调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兴趣爱好, 选择性地探究教材中的某一方面, 实现“点”的突破。例如, 《雷雨》结尾部分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说:“你是萍, 凭——什么打我儿子?”教学中可以这样提问:文中的“萍”是否编校错误?若非编校错误, 有何隐情?请联系课文说明理由。回答这个问题, 要准确把握鲁侍萍这个人物丰富的内涵, 要联系剧情、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话剧艺术的语言特点, 这便构成了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反复揣摩, 因境悟道, 不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得到了文学熏陶。这种探究式阅读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性, 主要依靠的是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对问题的感悟。

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形成独特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使学生透过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神态, 认识其内在性格特征, 从而准确理解人物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而这些正是欣赏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和核心, 也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的人物形象本身具有主体化的特征, 加之阅读活动个性化的特征, 学生眼中的人物形象理应不同。比如, 在研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 学生提出:“我觉得蔺相如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 他开始已经约好和秦王换璧, 怎么又把璧送回家, 还要别人讲信用。”他刚说完, 教室里一片哗然。我先是一愣, 继而肯定的他的看法, 并要求同学们思考他的问题。最后大家得出: (1) 蔺相如的做法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2) 对不讲信用的人就不要跟他讲信用; (3) 兵不厌诈。从这一问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转化为一种极有探究价值的资源, 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实现评价的民主性。

三、让学生抓住“留白”, 开展扩充阅读探究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往往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扩充式阅读探究的重要内容。例如, 课文《祝福》多次使用了留白, 四叔反复说:“可恶!然而……”这可以作为一个训练的点, 让学生揣摩四叔的心理, 并补充“然而”后的内容, 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人物语言的积极性, 并真正探究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更好地体会封建礼教的罪恶。再如, 挖掘必修四《雷雨》中人物对话潜台词的深层含义, 更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交流探究中领会人物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周朴园多次以极其简单的“哦”“嗯”应答, 究竟隐藏着什么意味?鲁侍萍在见到阔别三十年的周萍后说“你是萍……”就未语凝噎, 这能表达出她此刻最想说的话吗?扩充式阅读探究不仅可以取之于课本的已有资源, 还可灵活地凌驾于课本之上。不管是什么答案, 教师都能感受到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以及自身所体会到的愉悦。

四、通过专题, 让学生“组团”探究

为使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 提高钻研的能力, 教师可在每一学期均以“组团”式阅读探究安排二至三个专题, 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 自主探究, 交流合作, 共享探究成果。如教学《荷花淀》时, 安排“战争”这一专题, 要求学生围绕“战争”探究阅读其他此类题材的作品。如探究阅读中学教材中的《七根火柴》《最后一课》等名篇, 甚至探究阅读《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太阳依旧升起》等巨著。这样, 围绕“战争”这一专题, 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潜能, 使学生关注时事, 参悟人生, 对和平充满憧憬。

五、通过辩论式, 引导学生阅读探究

辩论极能展现一名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语言技巧、旁征博引的能力。辩论式阅读探究,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 又能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009年江西省高考语文材料作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要求学生用辩论的眼光来阅读社会现象, 蔡铭超参与拍卖当年八国联军侵占圆明圆时掠夺走的兽首并导致流拍, 这一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还是有损中国人的形象?是恶意地破坏游戏规则, 还是勇敢地挑战这本来就不合理的规则?笔者将事件的前因后果以材料的形式分发给全班同学, 要求他们谈谈对事件的看法, 学生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个个各抒己见。这一活动既提醒了学生要走出校园, 关注社会热点, 又让他们在阅读、探究、辩论的过程中, 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师要随机评价探究学习效果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三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 对学生在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 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研究性学习的甜头。

七、探究式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 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做通才教师, 而不是只懂语文, 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全面发展; (2)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 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 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理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 (3) 教师不应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 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 (4) 教师要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 (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 , 乐于把阅读教学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上一篇:中国传统信仰与社会下一篇:分级动态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