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2024-09-26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共12篇)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篇1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致力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教师通过改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力求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后,得到提升与进步的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通过多次的练习后,能够获取相应的体育技能与方法,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注重关注一定教学时间内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注重教学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体育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注重传授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投身到体育教学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 注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氛围严肃、死气沉沉,师生间的关系距离远,学生对于教师存在恐惧与害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以民主、平等的关系相处,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3.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单一训练方式,让学生采取接力赛、追逐跑、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使学生投入到教学训练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体育技能的提升。

(2)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依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水平、体质以及学习能力等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针对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运用自学法和尝试法;对于学习能力较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演示法、实际操作法等。针对好动、好玩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意见,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对于安静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与自学。教师只有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首先,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适时、适当地进行激励评价,使评价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获取成功与进步时,教师可以采取激励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充满自信,提高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在进行跳高练习时,一位平常不出色的学生,发挥超常,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教师要适时对其进行激励:“老师就知道你能做到,你的弹跳力一直很好。坚持训练,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的。”从而使学生对自我产生自信,并且加强自身的训练,为获取教师的肯定而继续努力。

其次,教师要进行适度的激励,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自满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学习。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时代特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出发点,为学生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并且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完善,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阚勇.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3(6).

[2]李晓明.构建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8).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篇2

长坡中心学校 吴钟伟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而由于历史的、传统的“智高第一”“升学第一”的应试教育影响和制约。加上近年来,片面追求升上重点中学的导向下,给农村学校的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农村小学学校中很难发挥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严格要求一味地在语数等学科中挣扎、喘息,造成了对文化课都有产生厌学的心理,却不知道体育深的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课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但由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奇缺,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专业业务素质普通低,农村很多是兼职的体育教师,就算有一两个体育专业教师也让他们主教语数、而忽略体育。很大程度上教师还是喜欢“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体育课就是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下课就集队。没有引导和有效管理,导致学生误以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当然学生乐于这样的体育,但教师没有能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质和深度去认识,不能达到《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目前,农村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又不能吸引该学生„„

为何让体育教师、学生改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值得每位上体育课的农村教师深思。

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上体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特别是兼职教师的体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率,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

二、转变学生对以往体育教学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群体,从我们体育教学中,我深深地知道,学生并不是讨厌上体育课,而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按照书本的规定的轨道去做,上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形成了体育的“教”与“学”的对立,由于学生反感于这样的体育教学,好多教师就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指导意识,导致学生误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做自己喜欢的,在跳跳蹦蹦,玩玩乐乐中上完体育课,让学生体会学生自认为的所谓“快乐体育”。所以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更新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思想,不能懒于上学生反感的体育课,而采用“放羊式”淡忘体育的本质。

三、树立新意,打破常规,提高体育的兴趣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和传统的“放羊式”的教学模式造成的,它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思维定势,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而厌倦于体育课的锻炼身体的思想。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快乐,学生才喜欢教师上体育锻炼课,才能摆脱学生对体育课错误的认识。

所以教师想要上好体育课就要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是观看表演的关系所决定的。”教师除了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台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同时也在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情实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好奇性,不喜欢墨守陈规,而我们在执教过程中,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的训兽式的教学让学生不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快乐体育”。反而使学生厌倦正规的体育课,反感体育锻炼。导致学生只乐于“放羊式”体育,学生的这种恶性循环的造成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我们自己。要使教学发挥有效性,第一要紧就是把学生从“放羊式”的体育中吸引过来,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体育,这样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才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

教育界经常能听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特点,因地制宜地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佳教学效果。

打破原有体育课的教学常规,集队时,没有必一定要强调学生队伍纵队或者横队,只要学生能听到教师的讲话,并在教师的视野为即可。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显得平等、自然、和谐而有生机。

在准备活动时打破以往那样以跑步,或单调的准备活动为主的练习,如:让体育课上增加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优美的音律伴奏下做一些简单的韵律操,这样既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女生,这种调动其积极性很显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在基本部分中,把猜谜语、讲故事和同学之间经常玩的游戏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体育课始终充满盎然的活力,激发体育兴趣。在教学跳和跑运动时,我适时增设进

学生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如:“单足跳越推人”比赛,规定人数、次数和技巧,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既锻炼了学生的技巧和跑速,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强自主、合作的意识。这比单一练习短跑和跳远就有趣多了。又如“掷纸团击人“的比赛,我把一个班男女进行分组,规定好时间、人数,以时间用的少,击中人数多的队为胜队。同学们在互相配合,合作和叫喊声中越玩越有劲,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也不知不觉学会了投掷,全体学生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保持浓厚。

四、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体育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小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意识,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允许的项目,自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引导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首先,教师要按学生兴趣进行分组,让他们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体育练习,同时教师注意培养各兴趣小组体育骨干,发挥小组骨干作用,减轻教师因分组造成的教育不均等,和教师疲惫的负担,为差异性教学提供强有利的保障。

其次,按男女分组,针对男女对体育爱好不同,男生可以选择篮球、排球、足球等授课内容;女生可以选择羽毛球、跳绳、呼拉圈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唤醒他们自觉、主动选择练习项目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技术技能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不能心急,教师要适当将教学步子减小,从最基本的知识、技术、技能上分析问题,分析症结所在及

产生的原因,耐心指导,有的放矢地鼓励帮助引导,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技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教要注意到体育课的结束,要巧妙选择轻松活动内容,使学生过高的兴奋度降下来,让学生能够得到身心放松,如:做一些轻松的小游戏或者教他们韵律操,让他们在“快乐体育”中轻松结束体育课。

五、指导科学学习体育方法,加强医务监督

出现意外伤害是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因此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尤为重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将科学锻炼和医务监督的保健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同时对身体状况和身体机能有所了解,明确其利害关系,让他们有意识,有目标的锻炼和保护自己。从而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和减少在体育过程中造成的伤害和恐惧的心理,这样就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展开。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致力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教师通过改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力求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后,得到提升与进步的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通过多次的练习后,能够获取相应的体育技能与方法,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注重关注一定教学时间内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注重教学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体育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注重传授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投身到体育教学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氛围严肃、死气沉沉,师生间的关系距离远,学生对于教师存在恐惧与害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以民主、平等的关系相处,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3.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单一训练方式,让学生采取接力赛、追逐跑、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使学生投入到教学训练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体育技能的提升。

(2)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依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水平、体质以及学习能力等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针对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运用自学法和尝试法;对于学习能力较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演示法、实际操作法等。针对好动、好玩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意见,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对于安静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与自学。教师只有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首先,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适时、适当地进行激励评价,使评价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获取成功与进步时,教师可以采取激励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充满自信,提高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在进行跳高练习时,一位平常不出色的学生,发挥超常,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教师要适时对其进行激励:“老师就知道你能做到,你的弹跳力一直很好。坚持训练,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的。”从而使学生对自我产生自信,并且加强自身的训练,为获取教师的肯定而继续努力。

其次,教师要进行适度的激励,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自满的现象,不利于學生的进步与学习。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时代特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阚勇.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3(6).

[2]李晓明.构建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8).

浅谈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篇4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 但新的模块教学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选择和自主性, 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学生以前没学过的技术或以前学过的但现在又有所提高的;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观念

你的课堂首先看学生是否喜欢上, 如果这个都没有的话, 那么其它就是比较苍白无力的。只有学生积极性起来了, 在加上正确的引导他们, 那么才能提高体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

教学内容游戏化不但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 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 尤其是小学生。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 但这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 如我在二年级的一节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 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 在创设游戏情景后, 让学生两人一组 (可自由组合) , 利用铁圈 (荷叶) 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 每一次以“石头、剪子、布”作胜负, 胜的一方可跳下一荷叶, 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 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学生玩得却相当投入, 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激励要适时、适度, 并且讲策略。把握好表扬的分寸, 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 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

五、教师自身业务与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篇5

吴培

淮南市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 邮箱 51192333@qq.com 摘要: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园地,在这片净土里,我们对学生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要让他们能够全面的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针对现在的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偏差,只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能的发展,加上营养过剩,导致大多数的学生身体的发展畸形,呈现小肥胖型。正因为这种情况学校在加强学生体能方面的锻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先进的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乐起来,这就需要体育游戏来帮忙。一节完整的体育教学活动包含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这三个部分如何有效的运用体育游戏来活跃体育课堂,引导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游戏的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的运用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体育游戏

有效

注意事项

体育课程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各个部分如何有效运用 1.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准备部分如何有效运用。

准备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开端,这个开端是让学生迅速进入体育课堂,并为体育课的基本技能的开展开个头。如何开头,如何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体育课上,这就需要体育游戏的运用。但在开始部分,体育游戏的不能开展的过分激烈体育游戏以免影响体育的正常进行。体育游戏尽量选择趣味性和课的基本部分有联系的。如我上水平一教学内容前滚翻时。我在课的开始部分就设计的“比一比,看谁滚的圆.”的游戏,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在体操垫上滚动,看谁滚的圆,学生在进行几次尝试后,我适时的给与评价。“看一看为什么有的同学滚的快,有的同学滚的圆。为什么我就不行呢?”在学生进行讨论后,我最终评价说:那是因为我还没有掌握前滚翻的运动技巧。这样的游戏的有效运用既让学生活动了各个关节,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前滚翻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基本部分如何有效运用。

一节完整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完成离不开课的基本部分,在基本部分教师应当运用恰当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这堂体育课中,去主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基本部分体育教学开展的关键是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融合到枯燥无味的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去,使其具备游戏的特性。同时也能够达到授课的标准,进而使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为进行体育教学做准备。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如我在上水平一教学内容迎面接力跑时,我在课的基本部分运用的就是给迎面接力跑增加难度,在学生练习时设置一些障碍物并让学生去完成。如在每组设置呼啦圈障碍或跳绳障碍。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我在学习枯燥的迎面接力跑这项体育运动技能,而是在做一个有趣的迎面障碍接力跑的游戏。但游戏时也有规定的动作:迎面接力跑的动作技巧做出来。我发现在游戏的运用下学生都特别认真积极的去完成.有的学生动作不到位时,还有学生在提醒说:“你的手,你的脚。”这点让我很欣慰。学生不仅在学中乐起来,动起来。而且寓学于教,让一节普通的体育课上的很有意义,很有成效。

3.体育游戏在整理放松部分如何有效运用。

整理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激烈的基本部分中放松下来,使身体各器官回到平静状态中来,使身体疲劳快速恢复。很多体育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徒手操或者慢速跑等方式进行整理活动,然而对于某些生理、心理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学生来说,这些方式比较无味,不能达到放松的效果。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多采用一些类似于小负荷或者有趣味性的游戏当作体育教学 的放松的手段,会更加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恢复作用。这种活动既能达到整理活动的需要,又便于教师进行组织,同时也包含教学育人的因素,真正达到育德育于体育中,育教育于娱乐中的目的,在快乐与高兴的氛围中结束体育教学,增加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紧张情绪,从而使学生能够调整自身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体育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我们利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达到学习体育知识的目的。所以,在选择体育游戏教学时,要紧密地联系体育教材,将体育游戏蕴含于体育知识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才能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筛选时,应当适当的把握游戏的核心,根据游戏的特性及其内容,对学生进行可行性的教学。2.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应具有科学性。

游戏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蕴含于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必定要承载一定的教育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选择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性的体育游戏。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应当懂得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例如,科学合理地布置场地、队形的分布;正确规范手势信号指挥;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学生应当严格按照老师的安排与指挥行事,要保证体育教学活动活泼又不失规范,使其井然有序的进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意学生的安全性及其运动负荷。

体育游戏的竞争压力增加了其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条件一定时,竞争因素越多,学生对体育游戏的热衷度越高。然而,很多小学生只知道一味的求胜,很容易忽视体育游戏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策划组织体育游戏时,应当做好安全措施,来保证体育游戏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要从实际出发,安排可行性强、安全性高的游戏,同时要限制参加体育游戏学生的数量,控制学生的运动量等,从而达到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有效运用体育游戏进行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应当积极地运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度,使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从而达到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目的,才能使小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刚 田云平阳光体育运动丛书 体育游戏【M】 吉林出版社,2008.08 【2】 陈辉 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教学模式和可行的选择与应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 【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5 【3】 孙卫华 体育教学实用游戏汇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2 【4】 张卫东 陶红亮 中小学健康手册·体育锻炼与游戏[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7 【5】

发挥小学体育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篇6

1.小学体育实施技能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有效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成为了教学研究的热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运用有效教学理念。技能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从重视技能到弱化技能再到重视技能,但教学改革之前,对体育技能有所重视,但是以“教”为中心的灌输模式,仅仅是简单学习一些技能;课改之后,深化体育技能教学,使其更具有有效性成为了近年体育教学的热点。同时,当前小学体育技能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小学难以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合理、有效地进行技能教学,体育技能教学存在形式主义,对其教学的效果和价值无法进行评价,特别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无效教学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积极探索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有效进行技能教学。

2.小学体育技能教学的现状分析

2.1小学体育技能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教师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毫无目的性,一堂课下来学生也掌握不了什么技能。通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向学生解释教学目标效果不佳,同时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情况也不是很好,有些学生的技能动作甚至有错误,还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所学技能的名称。这就说明了,体育教师没有准确地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和要求,致使学生对所学技能目标不明确,进而无法掌握技能内容。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不强,没有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分层次性教学。

2.2小学体育技能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体育技能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技能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才能发挥技能教学的作用,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促使小学生运动技能发展,最终养成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根据笔者教学过程中,观察体育教师选择技能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内容,还有一部分教师根据教学条件来选择内容,仅有少部分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

2.3小学体育技能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体育技能教学组织与方法是实现有效技能教学的保障。技能教学方法是指依据技能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学生情况等所设计的方法。从以前体育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主要以讲解和示范为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课堂上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通过灵活运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体育技能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要符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出发点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合理运用探究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率,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优化体育技能教学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使用的技能教学方法与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有所出入。大部分教师虽然认为探究法、小群体教学法等方法可以促进有效教学,但在自己技能教学课堂上仅仅使用了讲解示范法、练习法和游戏辅助法,其他方法却很少用到。究其原因并不是教师不想追求效果,但有些教学方法实施起来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或因个人原因、或学校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将其停留在表面上。

3.小学体育技能教学有效开展的具体措施

3.1准确定位技能教学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运动技能。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依据小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对技能水平掌握程度。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向学生表述目标,使得学生能明确理解所要学习技能。

3.2创造性地选择技能教学内容

新课标对体育技能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这就给了教师选择内容一定的自由度。但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创造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删减,考虑技能教学环境,提炼出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要删除体育技能中复杂、偏难的内容,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两个亮点融入到技能教学过程中,或者设计一个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技能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3.3灵活性地采用技能教学方法

体育技能教学活动中,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身心素质来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使得体育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安排、练习的紧凑、负荷量的适宜等多个环节上处于组织灵活化、过程活动化、内容丰富化。教师可依据生活经验挖掘有意义的素材,运用故事、生活主题创设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并采用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语言艺术,使得他们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耐久跑的技能过程中,简单讲解示范动作和练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游戏辅助技能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相互追逐跑,或者比赛进行变换队形跑等。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练习的密度性,又将耐久跑赋予以快乐,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不管是从技能教学任务的完成上,还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上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研究 篇7

一、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活动必须全体参与, 二是根据个体差异学生有权选择性地参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体会到成功与喜悦。我在进行小学一年级学生“跳绳”考核时, 教师先讲解考核方法, 示范一次。接着让学生模拟一次, 然后分组考, 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操作。课堂结果反馈情况较好, 这样既达到了考核目的, 又让学生学到了裁判方面的知识, 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二、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们可运用以下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思路, 来培育和发展学生。教学方式可游戏化,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根据教材, 适当贯穿游戏来配合教学, 就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 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动作, 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可进行多种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报数游戏、击掌游戏、看看谁是木头人, 老狼老狼几点钟, 猜拳游戏、抓手指等等, 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迅速集中起来。教师还可利用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 过去就是利用沙坑, 学生排队练习, 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都很低。由于贯穿了“猜拳游戏”教学, 使学生的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 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 然后双脚向前跳, 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鼓励学生做好摆臂的动作, 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 谁最像小兔子。”这样, 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 最后再进行练习, 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 不觉得累和烦。

三、教学内容大胆地延伸

(1)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体育源于生活, 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越接近学生的经验, 学生就越有兴趣。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体育课结合起来, 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 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如:投掷教学内容, 我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劳动的丰收》情景, 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 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 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者的可贵,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 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 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的设置, 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

(2) 教学内容的“精选化”。新颖、实用、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拓展类的教材选用和搭配也是对我们每位体育教师的挑战。例如在学习模仿各种动物走的教材时, 我先出示青蛙跳动的画面:学生首先联想到了青蛙捉害虫, 进而想到了猫捉老鼠、螳螂捕蝉等等。从青蛙的跳动想到了多种动物的行走:袋鼠跳、象行, 熊走、蟹行、鸭子走等。最后在学生喜欢的《我爱动物》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 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 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我在课堂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语言评价 (表扬的语言) 、行为评价 (微笑、抚摸、握手等) 、物质评价 (糖果、小星星、学习用品等) 。同时还让学生相互公平合理的评价。

总之,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课堂的气氛就大大改观,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探究当前小学体育的有效性教学 篇8

1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1.1 有效性教学有促进作用

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适合小学生的方法(如模拟情景法、逐层法、趣味游戏法、信息识别法等)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新知识,充分挖掘小学生的语言艺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并且也让他们体验到在运动中的成就感和在其中获得的快乐,进而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教师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需结合体育课程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好课程中的优势,重视体育和技能传授两手抓,适当运用教学方法,以开拓学生智力为主,实现学生能通过深入挖掘体育教材与文化课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自我组织知识结构,并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最终达到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2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对策

2.1 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想要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善于对新课程资源进行考察,在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愉悦轻松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如在韧性训练中引入瑜伽,在平衡训练中引入还轮等,若是利用皮球与塑料瓶制作保龄球。这样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2.2 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需多方面整合

教师要想很好的驾驭课堂,就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充分的准备,可以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出现的预设也会给课堂锦上添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控的地方有以下内容。

2.2.1 明确教学目的

这个教学目的就如同一双眼睛,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制定好一个合理并且科学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的一节课,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茫然,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也不能讲透彻知识点,最终导致空有形式而无内容可言。所以说,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就必须做好明确教学目的这一重要点。

2.2.2 教学内容要合理

(1)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其实现程度,万不可空有形式,而远离教学目标,使得课堂失去意义。举例来讲,投掷类教学课程,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的挥臂动作,如何练习这个动作,可以使用掷纸飞机或者扔纸团之类的方式进行动作定型训练,然后再进行实战演练,最终达到学生掌握这类运动实现教学内容的任务。(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注意实效性。这里我们来讲一下特级教师王仲生老师在教授“前滚翻”这一教学内容的实现,王老师很巧妙的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看天”和“看谁坐得快”这两个动作,结合教学中需要完成的动作要领的操作,很好的完成了前滚翻动作,这种借助生活情景的教学,很有实效性。(3)教学内容的选取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学内容的实现要结合学生的体育爱好和时间能力等,适当的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让学生能在其中得到练习,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受益。

2.2.3 激发运动兴趣

(1)激发兴趣需体验成功。让学生体验到获取成功的乐趣,就需要制定一个因地制宜的标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有很好的效果,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体育学习,这样进行体育活动,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进而使课堂效果更好,并且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激发兴趣需满足需要。新颖是激发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上要有意识的凸显新颖,对学生学习尤其有帮助作用,既可以不断创新出花样,烘托出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偷快地完成练习,又可以教法手段还要能多变,并且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娱乐性,发展和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可以将传统的耐力训练改编成游戏“找颜色”,教师将学生分组,由教师喊出一个颜色,如“红色”,一组学生则快速的找到这个颜色并触碰之,另外一组学生则需要在其没有触碰到颜色之前将其抓住。几轮过后互换身份,坚持久的为胜利者,教师给予其精神奖励或是一些适当的物质奖励。(3)激发兴趣需倡导竞争。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这也是魅力所在。在教学中要创设竞争的情境,提供竞争的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由于小学生如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若是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无法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所谓教师,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设计教学方案。另外,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其对技能与动作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将水平较差的学生与水平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其能够在练习中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提高。如进行耐久跑训练时,要使学生学得不枯燥,就要注重在练习的场地、距离以及时间长短上的变化。再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要求重复接力跑,并且进行分组对抗,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耐久跑中蕴含的乐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小组成员通过相互鼓励,不仅能够更好的完成训练目标,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推动其全面进步与发展。

另外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的学习基础可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就要不同:其中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而那些基础较弱的班级则要采用更为实际的操作等。

2.4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要想让课堂更具有活力,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教学评价,其作用是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对课堂的教学氛围有积极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激励的时机要把握准确。通常情况下,其激励发挥最大效用的时候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到最大,所以要注意把握和运用。第二,激励要把握一个适度原则。并且要把握好表扬的分寸。作为对学生的赞誉,表扬的人同时也是其他同学的榜样。第三,要明确的就是激励要讲究策略。激励性评价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哪怕最微小的一点进步,恰当的运用激励表扬可以创设出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第四,对于学生做的不好或是不达标的地方,教师也不能够一味的否定,而是需要选择平缓与引导性的语言,这样才能够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5 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需自觉反思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自我批评和教学上开始,教师要在这个方面吸取经验,在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上,要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反思机制,慢慢引导教育从业者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批评,平时多动手动笔,记录下经过反思所得到的不足,慢慢养成反思习惯;在编制教学内容时要做好调整;教师之间要针对自己的反思进行交流和探讨,在交流中获得启发,彼此互补,最终共同进步。目的是基础,效益是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要紧靠这一原则。教师在实际执行一些教学活动时,要多多从平日的教学中吸取经验,取其对教学有效性有助的东西,去除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同时要去除停留在短期效益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远离形式上的浮躁,多务实。同时,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再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将教学方法革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发展。

3 结语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篇9

1、体育游戏的内涵

体育游戏也被称之为活动性游戏,是体育教学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规则游戏。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某一项体育活动增添情节性和竞争规则,或者是用活动的具体结果当成胜负决策的依据,是有效提升学生加入锻炼的一种教学方式,组成的基本结构是身体的活动、清洁内容、竞争规则和方式结果等等。简单的说体育游戏的基本措施就是身体的练习,基本目的就是强化身体素质,娱乐身心,是一种现代化的游戏方式。其一般特点是功能性强、规则活跃、操作简单以及大众性参与强。

体育游戏是促进人身体正常发育以及基本动作的方式,能够强化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浓厚的娱乐性特点以及教育性质,在智力的发育和社会的适应性上有积极促进效果,能够培养人优秀的品德以及对美的感受能力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2、体育游戏使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游戏的对象、内容、要求以及规则各不相同,在教学的过程表现出的作用也各有差异。如何才能够使得游戏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这项内容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游戏的选择,另一个是游戏的组织教学。

2.1、体育游戏的选择

(1)视对象而确定游戏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一个游戏在不一样的年纪使用时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十字接力”这个游戏,就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做,这是因为传棒接棒以及弯道技术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过,那么做起来的难度自然就会大许多。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模仿,上进心和表现欲强,因此应该选择一些学习起来简单、规则不那么繁琐的游戏,在满足其活动需要的同时,也能够表现其能力。例如可以选择“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而高年级的学生体力较好,竞争意识强,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大、技术性强、规则复杂的游戏。比如“拔河比赛”、“障碍接力”等等。

(2)视外部条件确定游戏内容。

在制定游戏内容的时候,需要参考场地、器材以及季节等外部因素。实事求是的安排游戏教材。并且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适当的改变一些有些内容。例如在进行游戏“长江-黄河”的时候,学校的场地较小,那么可以把两队之间的距离缩短,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气候变化也是进行各种游戏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夏天的时候能够进行一些运动量不大的游戏,而在冬天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大的游戏,春秋季可以进行培养学生反应力、柔韧性的游戏。

2.2、体育游戏的组织教学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讲解,保证学生理解清楚,这是开展此项活动有无成效的关键性内容。一般讲解的内容包含了游戏的名字、具体操作方式和动作关键等等。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否积极的投入,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在讲述一个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的声情并茂,准确逼真,最好能够在教师讲述完成之后有一遍亲身的示范,之后再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尤其是进行一些对抗性较强的游戏,例如“斗鸡”、“接力”等,教师更加需要强调规则内容,从而有效的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观点。

因为大部分的体育游戏竞争性都较突出,因此游戏过程中的分组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分组需要合理,分配原则应该依照学生的体能强弱情况而定,强强对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裁判的工作,公平公正,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团结意识与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的中,合理有效的使用体育游戏,能够在发展体育课程、丰富度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且在体育课程中使用体育游戏辅助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关键性内容。当然,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活动才能够发挥出游戏和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的意义,能够促使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文中简单分析了其具体的使用价值,并且对体育游戏使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提出了几点具体操作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生在快乐的体育游戏过程中了解各项学习技术、技能,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小学

参考文献

[1]吴周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1.

[2]李险峰.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思茅师专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5..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篇10

一、有效体育教学内涵

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指教师能遵循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在体育教学中能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体育教学效果。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包括四方面含义:

(一)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公式(下图)

(二)一节体育课上完后,产生显著教学效果与深远影响:

如,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达成率高,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全面体现,学生在学练方法中,对体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新认识与提高。教学效果,还体现在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和吻合程度上。

(三)一节体育课上完后有突出效率:

体育学科不仅大脑积极思维,学生还要亲自参加身体练习。因此,体育课效率体现在全体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广度、深度、水平、能力上,体现在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方面。

(四)一节体育课上完后有明显效益,指体育教学活动的收获与教学活动价值实现。

即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比传统体育教学更注重将社会需求与个体需要结合,更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主体价值结合等方面。

二、影响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因素

衡量一节体育课标准可分:高效、实效、有效、低效、无效、有害(存在思想性、科学性等错误)。经过调查分析,目前在实施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以下三种虚化现象:

(一)体育教学理论高于实际操作的“虚”化现象

在全国各所小学实施《课标》中,提出许多先进理念和口号:如,严抓管理实抓质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生命线;学校要发展、学生要成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是关键;向一节课40分钟要质量等。

上述有效教学理论和口号,也仅停留在有效教学舆论层面上,在实施有效教学中营造氛围,提出新理念在学校挂出口号标语是必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学是务实、扎实的教学过程,在实施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中,究竟怎么实现符合《课标》提出的目标,用什么方法教学,必须进行研究与思考。

(二)体育教学操作中出现的“虚”化现象

1.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管理水平与重视程度问题:

如,体育总课表没能科学合理安排,造成一节体育课班级过多、场地拥挤现象,平时对体育教学不提要求、不检查、不管理,出了问题也不处理,都属于不重视体育教学有效性问题。

2. 部分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上课随心所欲现象时有发生。

如,体育课中安排考试,不提前通知学生,使学生在无准备条件下参加考试;教的不考、考的不教,课中没有明确要求,上课时不去认真教学,课前没有认真设计好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准备不充分。

3. 课中缺乏驾驭课堂能力。

对教材不熟悉,教法安排不合理、教学手段存在明显问题。如,在小学二年级就安排难度较大的蹲踞式跳远技术教学;如,上技巧课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后,组织学生布置技巧场地器材,浪费了学生锻炼时间;又如,冬季体育课运动量较小、学生原地动作多、静止动作多的问题;使体育课变得沉闷、呆板,被动。

三、实施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必须要“实”

(一)体育教师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培训是核心

1. 体育教师应达到四个目标

(1)无德不为师——高尚思想品德,优良人格风范,忠诚体育事业,爱岗敬业精神,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2)无术难成师——广博而扎实的体育文化科学素养,体育教育教学技术、水平与能力。

(3)无爱不是师——关爱学生,对全体学生能够耐心细致地教育与帮助,能够不断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学生,使他们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与提高。

(4)无求不能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新目标给学生做出榜样。

2. 体育教师必须具有驾驭和操作有效教学的能力。

(1)新型师生关系——树立现代正确学生观;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性特征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工作;形成和谐融洽教学氛围。

(2)具备精心设计与制订有效教学计划的能力。

(3)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规范;讲解精练、易懂,保护帮助到位、合理、正确,队形调动简明、合理、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对各项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安全措施有效、得力,课堂常规认真、得当,课堂导入新颖,教学过程学练方法多样、形式生动精彩,课结尾有特色等。

(二)体育学习能力培养是实施有效教学关键

提升小学生体育学习力是提高有效教学关键。教师要在认识理解、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三个方面下工夫。

1. 学习动力,是解决“为什么学习”问题。

学习体育目的越明确、兴趣越浓厚、需要越强烈,动力也就越强劲。只有当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内在需要,才能真正点燃自身“发动机”,他才能成为主动积极学习的主体。

2. 学习能力,是解决“如何学习”问题。

它包括学习者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继承掌握能力、学习发现新知识、新技能创造新知识、新技能转化能力等。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方法、技能,学习的各种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3. 学习毅力,要解决“持续学习”问题。

它是学习者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只有学生具备必需的恒心、耐心、意志力时,才能保持学习行为的持久性。

(三)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1. 任务目标导向

(1)充分体现小学《课标》精神与要求,根据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与学生实际在每课时中进行调整。

(2)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引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严格按教学计划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保证上课时间不受挤占。

(4)为达到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5)将每学期考试时间、内容、标准、要求等提前通知学生,运用评价、检查、考核方法以保证促进目标达成率。

2. 清晰的授课方式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达成可进行检查评价。

(2)为学生提供清楚学练步骤,突出程序式多样化教、学、练模式,学练步骤不乱、强化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突出技术技能教学。

(3)有明确上课要求与各层次各级别达标指标,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4)了解学生水平与能力,教学要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持续努力。

(5)教学过程贯穿讲、看、思、练、评五字要求。

(6)重视每节课总结反思。

3. 适应学情多样化教学方法

(1)运用吸引学生注意和积极参与学练技巧,如选用游戏法、竞赛法、故事法、情境法等各种新颖方式进课堂。

(2)变化练习节奏、创造优良环境,运用四段式教学模式创造规范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

(3)变化呈现方式,如集体练习与个性发展练习,建立教学常规保证教学程序高质量。

(4)采用多种激励评价机制,依据《课标》精神,制订利于操作的评价方法。

(5)定期与不定期收集学生意见,经整合后吸收到教学中。

(6)依据目标,变化提问、讲解、示范、组织、解决问题方式。

4.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练过程

(1)不断给予新教学刺激,每次教学刺激之后安排新问题让学生学练。

(2)不断用新颖教学内容,诱导学生投入学练。

(3)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个人学练结合,为全体学生与个性化学生提供教材。

(4)使用有价值的评价激励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练过程并保持积极性。

(5)体育作业配合练,不断检查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并提出新目标。

5. 确保学生成功率

(1)设计能反映单元前面课时的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上下位概念,有制订倒置教学计划思想,以符合逻辑顺序安排课时。

(2)学生完成动作之后立即给予反馈或纠正,学生独立练习前,提供指导练习和自查方法。

(3)一项教学内容可设大、中、小单元与课时,使学生在各课时中完成学练内容,教学刺激要以先学会动作为基础,强调单元教学思想,体现教学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4)以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步骤安排向新教学内容过渡。使每节课都是前次课的延伸,教学步骤安排注重上位与下位的延伸、拓展、补偿,追加、创新。

(5)变换每课时刺激呈现节奏,使用学练、复习、反馈、考试、评价方法。

四、运用两种教学模式是实现有效教学具体措施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设计和实施上。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教法体系,下面介绍两种体育教学模式。

(一)先学后教型教学程序设计

1. 教师提出自学自练目标要求。

2. 学生按目标要求自学自练,教师指导。

3. 启发提问。

4. 学生分组讨论学练。

5. 教师归纳讲授与解答。

6. 课内学练反馈。

7. 教师评价小结七步骤。

这种教学程序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品质,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

(二)先教后练型教学设计

1. 复习导入铺垫。

2. 新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采用精讲多练、方式指导学练。

4.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学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 教师指导,突出正误对比后的学练。

6. 强化本课的知识、技术、技能学习归纳与巩固。

7. 课内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学练。

8. 小结布置课外作业等8个步骤。

先教后练型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适合不同教材内容,尤其是对比较复杂教学内容,学生又难以掌握的技术动作,教师不教学生自学不能掌握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各门学科的起始年级运用会产生好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与课的类型可选择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也可选择并创造其他的体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嵇明海.有效教学—初中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11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全面地对比了“严肃性”的课堂教学以及轻松性的玩中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意外地发现后者的教学效果更加惊人和有效。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和愉快,学生学得也十分轻松和有效。我认为既然学和玩结合在一起后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从而快速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阐述玩与学相结合的教学理论依据

“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我简单地凭借教学经验得出的,在小学生的很多表现中体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适宜性。那么,我们就来全面地分析其理论依据。

1.小学生所处的情趣特点依据。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他们的儿童天性还体现得很强烈。在这个时期,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有一颗强大的好奇心,对各种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其学习的动力。教师的体育教学环节要能够从学生的情趣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加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让学生在欢快的训练中掌握体育知识,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

2.小学生所处的身体素质依据。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的旺盛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骨骼拥有很大的韧性,很容易弯曲和变形;他们的肌肉力量却很小,耐力较差一些;心跳频率较快,肺活量也很小,负氧能力较差,很容易感到疲劳等。这些身体状况都表明小学生不易于做大量的、长时间的体育活动,否则不但不能够收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还会给学生身体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玩和学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体育课堂富有弹力,确保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快乐地玩耍,进行适宜的、高效的学习活动。

3.小学生接受能力的依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处于最初级的状态,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讲述过多的知识,即使教师讲解得十分透彻和明了,学生也不会全部地记忆和掌握。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和质量,而是要从学生的吸收角度考虑,只有学生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部吸收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吸收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将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策略

既然“玩中学,学中玩”拥有如此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教师就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采用,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呢?

1.学与玩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集中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并给学生做出示范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忆一些技巧和技能。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更加灵活地体现出来。

2.学与玩交替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玩”是帮助教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体育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宜的插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富有科学性的游戏,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也能够刺激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活跃学生的运动神经系统。例如,让学生学习做广播体操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二到三节的动作之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欢快的、节奏性比较强的音乐,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缓解记忆的压力,二是要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体操用舞蹈的形式来演绎,增加记忆的深度。

3.内外结合的方式。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体育运动以及游戏活动不单纯是从学校中学到的,还有在校外掌握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来自于两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为学生设定出运动或游戏要求,让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坚持的原则

“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需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原则性,不要偏离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要能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有:(1)学中玩和玩中学的教学方法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真正把玩与学结合在一起。(2)“玩”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玩,而是要带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要求的玩。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意图,实现学生学习的目的。(3)教师要积极地引导,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把学和玩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进行各种有意义的玩耍活动。(4)教师要掌控玩的局势,确保教学课堂活而不乱,玩中拥有规律。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玩中要把分寸,注意纪律性,避免一些“麻烦”的出现,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四、“玩中学,学中玩”取得的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这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需求能够实现,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促使体育课堂中学生能够精神饱满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权利,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个人选择权,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锻炼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气质和综合能力。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一定要重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关于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2

一、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娱乐性, 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小学生性格大多活泼好动, 会对新颖别致、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持有较强的参与兴趣。 考虑到这一点, 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之中会在遵循小学生上述心理认知特征的基础上, 尽量将一些能充分融合具体体育学习内容的游戏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无一例外的是, 类似的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兴趣、点燃了其学习体育要点的热情, 从而为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如在学习排球的垫球动作之后, 我便将学生按照性别分成男学生组与女学生两大组, 并要求两组分别派出一名队员进行垫球比赛。 此种带有明显竞争性质的垫球游戏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内心争强好胜的一面, 促使他们将全部身心及注意力都投入该比赛游戏中, 在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排球垫球学习良好氛围的同时, 进一步复习、巩固、夯实关于排球垫球动作的基本要领及相关技巧。 这样一来, 便为排球垫球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资源开发力度, 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方法。

体育新课改提倡:“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合理运用已有的体育设施资源, 在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 还可以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一些资源, 以此充分弥补由于体育设施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 ”体育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其实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首先体育设施资源是保证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正常、有序展开的支撑力量, 在体育教学中占据必不可少的绝对性重要地位;除此之外, 鉴于现有的教育条件, 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体育设施资源不尽完善的尴尬问题, 而这显然将严重制约体育课堂正常教育效果的获取。

通过对新课改的认真学习与研究, 我将上述理念积极落实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上。 例如, 针对学校并不存在适合小学生所使用的沙袋这一情况, 我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家中废弃不用的各种布料, 搜寻工地上废弃不用的沙土, 带领他们进行裁剪、拼接与缝制, 制作出一个个重量适中的沙袋以供学生跑步训练时使用。

这一创造性活动, 既能实现化废为宝的巧妙利用,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制作的沙袋确实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使用需求, 从而在有效弥补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短缺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时,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负重跑步的体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性, 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认为, 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等的发展, 同时还应当实现道德情操等的提升与优化。这就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动作要领。 除此之外, 还应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定道德情感、品质态度等心灵上的熏陶与教育, 这同样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此, 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性, 就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会非常注重借助特定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层面的发展。 例如在“两人三足”的教学中, 我除了向学生讲解“两人三足”运动的技巧及方法, 更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同他人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同他人融合与交流;又如在教学品乓球运动时, 在向学生阐述基本的乒乓球动作及要领之外, 我还会向学生讲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此促进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的迸发……实践表明, 在教授体育要点之外,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教育, 有利于学生德与智的协调、均衡发展, 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效教学是现如今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热衷追求与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契合所教学生的主观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摘要: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 采取契合所教学生主观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 真正推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游戏娱乐,资源开发,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2014.

上一篇:维持治疗门诊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