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学习(共12篇)
体育课堂学习 篇1
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意志、交往合作等各方面进行评定。通过评价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得体育学习信息,及时反馈信息;教师也可据此调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结合情感态度,对课堂常规要即时评价
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常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从学生着装要求、整队、问好以及各种练习的常规包括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都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认真贯彻执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从实践来看,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掌握有效、灵活的教育方法是关键。
体育课的教学和许多学科有不同的地方,它授课的地点多在广阔的操场而非空间有限的教室,操场上同时开展教学的班级又很多,容易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常规要求并及时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学生听到教师发出“立正”或“停”的信号时,学生应当马上静下来等。课堂常规不是说出来的,是靠教师不断训练养成的,其中,对常规要求要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及时评价,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积极态度行为和习惯。
教师利用现场口头评价使学生获得“优惠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做得好与做得不好是不一样的,因为依据互惠心理,学生是比较愿意接受“优惠学习”的机会。教师的及时评价结合鼓励的具体方法比较适合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针对即时的课堂效果采用这样机智的评价方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结合能力发展,对健身技能要精细评价
身体练习是体育与健身学科基本特征,是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体能的有效途径。健身技能需要学生不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获得。因此,体育课堂学习中对健身技能的评价要精细,予以学生清晰、正确的正面肯定,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去改进,最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体育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练习一直处于不同环境下,有集体练习,有小组练习,也有个人练习;有个别辅导,也有同伴帮助下的练习。许多学习除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外更依赖于师生间、生生间交互式的作用。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熟悉的程度比教师要高很多,因此小群体之间对同伴的学习态度、健身意识比教师了解得更全面,这对学生健身技能的逐步掌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积极创设小群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某项技能学习的态度、健身意识、动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有利于同伴之间更积极有效地参与体育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同伴的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在同伴的帮助下及时了解到学习情况并对学习进行改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以及学习上的交流变得更加平等。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环境下,通过教师及时的点评予以正面肯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和练习线路,使学生对健身技能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
三、结合个性发展,对锻炼行为要长期评价
上海二期课改的体育与健身课程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使体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今后生命中的一部分。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也是体育学习年限最长的地方,那么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是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锻炼行为与学生个性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个性发展的程度是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方面。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无论是怎样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他们的个性都要充分地尊重,教师应该尽其责,使学生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同时,教师设计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辅助练习等,要与学生最近发展区水平相适应,让他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就感。
体育课堂学习 篇2
激励学生体育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都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就成了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作 者:孙兴伦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体育部,江苏,淮安,223001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9(12)分类号:G8关键词:体育兴趣 学习效果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体育课堂 篇3
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学习者与问题者的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整合加工,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相比,体育课堂教学是智力活动与身体活动(身体练习)的有机结合,因此,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把课堂交给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探究中发现方法技巧解决问题。一、 设疑定标、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通过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显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过程,在创设情境时我引用了这样一些手法:①借助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低年级学习前滚翻时,用球和方块直接做演示,让学生在观看时作比较是球滚的快还是方块滚的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②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立定跳远时,我先让学习想象一下小青蛙是怎样跳的?你用什么样的方法象青蛙一样跳的远吗?学生通过想象理解动作的过程。③借助故事情节创设问题。如在学习‘后滚翻’时以小刺猬摘果子的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要学生描述出小刺猬是如何摘果子的,你们能象不刺猬一样去摘果子吗?④联系原有知识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投掷垒球时,联系投掷轻物与沙包的投掷动作,从而找到共同点,做出正确的动作。通过设疑定标,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二、 自主探究 培养探究能力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在思考問题时仔细观察示范、挂图,主动去体验动作。在上理论课时鼓励学生借助一些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一系列的自学程序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寻求问题的答案。以前滚翻为例,用球与方块比赛看谁滚的快,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是球滚的快。“为什么球容易滚动,而方块却不容易滚动呢?”“如何才能象球一样滚动?”学生通过讨论与体验得出结论因为球是圆的,我们只有把身体象球一样团紧团圆才能很容易的滚动。经过探究学生掌握了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学习劲头也更足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世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当好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给予探究方法的点拔、示范和帮助,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等。三、合作交流 开放探究环境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我们开放探究的环境,适时引导学生组成各种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互相交流、争辩,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共同进步这一目标。如在前滚翻教学时,有不少学生翻不过去,或者翻过去不能成蹲撑、或滚出垫子。针对这些学生的错误动作我没急着告诉学生纠正的方法,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承担一个错误动作的任务,通过集体思考与体验找出解决错误动作的方法,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没有差异,他们积极地开展讨论与练习,找出存在错误动作的原因与解决的方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作为学习的指引者,在巡视时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让他们能抓住重点。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每一个小组都针对自己一组的问题告诉同学错误原因与解决方法,让其它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通过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凝聚集体的智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合作小组一般都是学生自愿组合,这样学习时心理没有压力,学习效率高。四、积极评价 享受探究乐趣为了了解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在评价时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新课程中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中,请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为自己组里的每一个同学打分,做的好的同学给他(她)贴上小红花或是画上五角星,如果有哪个学生产生错误动作时或完成的不是优美动作时,不是在一边笑同学而是及时帮他纠正动作。也有的同学看到其他学生比自己做的好时找两者的差距,然后改进动作取得最好成绩。通过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过程方法、效果进行自评、互评中让他们在评价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找到自己的动作的差异,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自信,更快地参与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之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学生自我智慧的挑战,使德育、心育、智育、体育有机地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参考文献:李希周、王菊红、吕晓军、郑利平:《探究体育的研究性学习》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张武升:《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张涵主:《美学大观》河南人民出版社
实现自主学习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篇4
自主学习是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用新标准、新理念去理解它, 打造高效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最主要的是习惯养成, 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 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喜爱钻研习惯、寻根问底习惯, 以及良好饮食起居、健身、生活的习惯等。优良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力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方法习惯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习惯, 通过教育获得知识总是有限的, 我们要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当学生获取学习内容以后, 一定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习惯, 明确学习目的, 采取合理有效的学练方法, 合理的学习形式如分组学习、配对学习还是个人学习, 是否采取保护帮助……要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当学练内容掌握后, 还要养成拓展延伸运用的习惯。当这些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后, 知识的获取是无限的。
二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学生自主学习无疑是实现自己学习意图和目标的学习, 往往这个意图和目标是教师给予的。教师教学的目标要与学生学习的动机相一致。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不能太困难和太容易, 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相结合。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在确保安全和秩序的基础上, 对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活动不要干涉, 特别是不干涉那些有创意的想法和行为, 要给予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纠正的时间, 給学生以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学习空间、学习进度等方面的自由。
诱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需要有细致和严谨的教材化工作, 要准备好一些相关的信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 可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善始善终, 教师的鼓励和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不会偏离教学目标的方向。不能使学习变成简单活动, 更不能成为“放羊”, 不能使自主学习失去学习的本质。
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 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很多东西时, 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 想象力和创造性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空闲和时间, 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 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机会。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相对空白区和自己思考的相对集中时的学习, 此时暂时离开教师的直接指导, 这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学生可在此时去独立自主探究和思考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 面对一些学生的滚翻不圆滑时, 笔者问道“你有手绢吗?你能用手绢来帮你吗?”这样打破了教师告诫学生怎样做的传统教法, 结果有的学生通过几次尝试练习很快就发现, 把手绢放在脖子下必须低头, 放在两腿间必须两腿夹紧, 放在大腿和腰腹间, 必须团身紧。这样课题教学变成了学生通过实践经历成败, 体验快乐的过程, 变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主学习是发生在师生关系相对薄弱或学生之间互动频繁的条件下的, 因此能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及相互评价, 加大生生间的学习合作。在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探究。如在教学障碍跑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几种有关跑、跨、钻、绕等互相结合的障碍跑方法, 结果令人十分吃惊, 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商讨, 创造出了多种方法。在练习比赛中, 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奋勇争先, 将教学推向高潮, 收到了良好效果。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讲究方法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 经过确定的过程, 得出确定的结论, 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 则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体育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
四让激励留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希望得到的是肯定与鼓励, 这样更有利于留住自主学习的兴趣。表扬是体育教师教学的艺术, 体育教学过程也离不开表扬的教育方法。表扬可以肯定成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后进生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 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指导。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应过于苛刻, 不能让他们丧失信心, 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应该委婉地处理, 并且及时进行评价激励,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实践, 勇于创新, 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 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 才能创造高效的自主学习的体育课堂。
体育课堂学习 篇5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者发令,学者顺应“,教师是课堂主体,他们往往过于强调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是一种重”教“而轻”学“的行为,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学生很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导致的是学生的运动思维能力的落后, 也造成了对体育活动热情的大减,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了冷淡、厌倦的心理。
新课标强调的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体育动作要领,它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我锻炼当中,这些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靠几次体育课上的学习锻炼是不能实现的,只有从课内的“要我练”转换成课外的“我要练”,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依据科学的原理,不断地引导、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我们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1 以课改理念促实践,构建自主学习新课堂格局
严重杜绝放羊式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的一切,往往以命令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所以造成了重知识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等一系列的教学弊端。 不仅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改革,更是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以新课改的理论为依据,打破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格局,这才是促进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良策。
(1)师生角色的重新审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变主讲为主导,改“一言堂”为“群言堂”。 学生应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正可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老师要真正意识到在课堂中的地位和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渔鱼技术”尽情传授给学生。 通过导趣,充分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通过导思,正确引导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通过导做,体现学生的善学;通过导法,正确引导学生的会学。 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合作下,真正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充盈新的活动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自主学习就要打开封闭的教学大门。 根据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有趣的体育活动,多观看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需要体育教学充满生机,需要摆脱过去那种以教为中心, 重书本知识而脱离实际的低效教学。充分开发一切体育教育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形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氛围,进行群体间训练、小组间的合作练习、个人的自觉练习、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师生间的相互磋商,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造就出创造型人才。
(3)教学手段的再发展。 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 现代的教学手段应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所以教学手段应由平面到立体,由文字到声音图像,由静止到运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促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它给课堂带来了生机活力。 运动技能的传授需要教学媒体的指导,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唤醒学生记忆。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在电脑上开展学习活动,使我们的教学很自然地从课内移向至课外,从而实现了我们理想的教学境界。
2 创建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才能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问题,在主动学习上下功夫,是体育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体育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追根求源;而且还可以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而在期间教师主要负责传授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1)质疑激趣,诱导自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便会自觉地随着教师的诱导,不断地探索。 首先设疑的问题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的问难,能够引起学生感情的激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最后教师的质疑问难,能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发现新的知识。 学生们在想中练,练中想,这时课堂气氛就会顿时活跃起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
(2)以趣激欲,推动自主。 体育兴趣是学生认识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而且也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 在体育课堂上我们应把兴趣作为出发点,每学习一个新内容,巧妙地利用直接导入或是体育游戏的形式, 力求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以风趣精彩的课堂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就好象拿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3)以境激励,拓展自主。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或创设一幅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会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 创设一定的情境都会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在教授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时,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运用场地创设比赛教学情境,三名同学手拉手成一个活动的“篮球筐”然后在场地里自由移动,两队在比赛时用传球的方法来接近“篮球筐”,并将球投进篮筐,然后进球多者为胜利。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由于运球受到限制,所以充分地发挥了行进间的传球移动从而获取投篮得分,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而且还运用了未学过的左、右勾手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技术动作。 有效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空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励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浅析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前言:
时代在发展,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关系教育发展方向、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国家教育部下达了“减负”指示,更是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大舞台,加快了体育改革的步伐。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我从“合作学习”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一要重视四个意识的培养,即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二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因此,其意义和价值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内容,学生在自学自练的过程中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1、 合作学习的分类与使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是这种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广播体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非常好。(二)、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怎样进行分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及其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下面把常用的分组模式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1、稳定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2、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其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近不同。(2)、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爱好相同技能却不近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教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3)、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3、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三)、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
2、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意识应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合作有意义,个人的行为、成功与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时,那么,个人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
2.1、强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方面“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一方面,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并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即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又一特殊要求,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合作体中的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展示感受成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2.2、重视态度情感意识的驱动性。
情感教育态度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它能促使人奋发,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砥砺内在的学习态度,促进人的成功。我们应把态度情感作为新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实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因为“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这说明态度情感因素在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价值。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掘教学中能体现真、善、美的态度情感因素,并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善、美的价值体验。
2.3、关注参与意识的积极性科学性。
“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换,是认识交换,是学生人际交往”。这些都与个体的参与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参与,就难以体现教学的本质。在《课标》中把“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而且它在诸学习领域中的载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强调理性参与。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参与”上下功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3、创设“合作学习”的课堂情境
3.1、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改革教学关系,调控课堂教学动力系统。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场地器材、学生实际等制定出正确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以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布置,让学生明确, 积极主动配合实施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为此,要尽量缩短教师教学的指令住处与学生反馈信息之间的交流,在上课时,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玩”,有学生只觉得好玩而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时,我就加以启发引导,或交流讨论切磋技术,或通过讨论一些同学的动作技术好、坏来明白“好玩”的道理,明白学好基本动作的重要性,达到更好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成为朋友关系,情感交流越充分、自然了,使学生对教师既尊敬又喜欢,并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受,形成课堂合力互相配合默契,在轻松自然的良好课堂气氛中,学生越练越想练,教师越教越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课时,还经常有学生问下节课还练不练,真是到了忘情的地步,这是师生合作的良好效果。
3.2、革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建构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根据课的教材内容,设计出学生自由组合制,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轮换制等组织方法与形式,强化体育教学中的组织教育效果,使体育教学组织功能从自发状态,提高到自觉状态。如,按照学生的特长和爱好,由班里的领操员、队列动作指挥员、田径、篮球、乒乓球等学校训练队的队员或体育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的组员,分别负责准备运动,分组轮换、整理运动,分组练习时的组织管理,对组员进行技术动作的辅导和帮助保护等;又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技能、素质水平、心理活动状况及能力差异的前提下,分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群体,给予不同的任务指标进行训练,加强技术指导,使优等生开心,中差生对基本技术也学得扎实,;又如,在体育教学中提供条件给学生,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和不同需要和同学组合或若干个友伴型的小群体进行练习,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亲切和谐,使本来是枯燥单调的练习做得生动、活泼、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进取的动机。
3.3、课堂练习中,通过互相帮肋,互相观察纠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肋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例如,队形队列练习的教材,通过互相督促,可培养学生具有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的作风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投掷的教材练习,通过互相提示注意安全,可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跑、跳的教材练习,通过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形成勇敢,果断的品质,体操教材的练习,通过较多的互相保护和帮助,发扬友爱精神;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或某些枯燥的项目,或对抗性较强的教材,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动作质量比赛、比快、比高、比远,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趣味中发展,在娱乐中巩固;游戏的教材、球类的教材等,都有一定的主题,情节和竞赛因素,故让学生知道胜负是要集体力量、相互之间密切的配合,不能单干猛闯,懂得有比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合作,明白体育活动过程中处处充满竞争合作,体育活动中由于对抗性强,常常发生冲撞,忍让是一种美德,让粗暴的态度和行为与之相友爱形成对比,还可向学生进行做文明观众的教育,同样需要团结合作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等。这样,体育教师便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4、结束语
初中体育课堂学习智慧形成浅论 篇7
一、如何设计初中体育课堂能让学生产生智慧
初中体育课堂策略教学指的是体育教师需围绕新课标, 灵活运用教材, 做到因材施教, 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据调查, 当前仍有80%的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还填鸭式地向学生讲解着课本上的知识, 没有形成培养学生体育智慧的意识。当前的时代要求培养出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智慧, 以最好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来获得最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智慧, 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效率与价值。所以, 教师教给学生的健康理念要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 学会自主学习知识, 自行产生学习智慧。学习完初中体育课程的相关知识后, 能够让学生产生新见解、新知识与新的思想, 让学生产生自觉的学习习惯, 从内心喜欢学习, 展现个性, 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充分绽放。
二、初中课堂学习策略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体育智慧统率体育知识和技能, 下大力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形式, 不再只注重强调表层面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与策略, 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其具备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要注意让学生把外在获得的信息内化成基本的、衍生性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密切相连的心理品质, 是个体思维独特性的产物。创新素质包括学生创新精神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创新的动力之源, 先解决想不想创新和敢不敢创新的问题, 在中学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如某一创新技巧或方法的专业训练, 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具有产生体育智慧的基因, 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 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怎么样, 最终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力由两大基本思维构成, 一种是想象思维, 一种是创新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可以天马行空, 不受约束来进行的, 人在想象力充分得到锻炼之后, 才会产生灵感, 即创新的火花。如学生要记住排球迎面的一插、二夹、三提的动作要领, 让学生把排球想象成一只银灰色的气球, 等其即将要落地的时候, 夹紧双臂用力插下去, 给这只气球以向上提的力量, 从而使其又飞向空中。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运用独特新颖的方式来解决思维问题, 它既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思维, 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的。所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定要先培养学生具体的思维方式, 同时再加上创新思维品质的打造,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思维智慧。
教学中运用的精加工策略宗旨是让学生把新学习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与之前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 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与运用。
组织策略指学习者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 能够将学习内容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归类, 它能够帮助学习者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使体育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 从而形成清晰的体育知识与网状结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 它是指让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时抓住该知识的主要脉络, 用层次性标题和短句来概括体育知识技能, 在让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时, 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完整的示范动作, 然后再对完整的示范动作加以分解, 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来体会各段之间的技术要领与层次关系, 写出练习提纲, 再进行不断的练习,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技能。随着学生创新元素的增多, 学生在练习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见解, 习得许多新的知识, 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产生更多的创新见解、创新知识, 这就是经验的升华、能力的再现和智慧的孕育。
三、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智慧
通过体育课堂学习微略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新的见解、学得新的知识、悟出新的学习方法, 并最终潜移默化地成生智慧。
(一) 初中体育课堂教师首先要生成创新能力
当前, 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都知道创新能力的重要, 但很少有体育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力。因为创新思维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 再进行飞跃, 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需要改变过去陈旧的学习规则, 传统的上课程序, 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就是破旧立新。体育教师能不能创新, 首先是敢不敢创新的问题, 这包括教师自身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不是单纯的创造技巧和方法, 更多是的个性倾向, 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培育出来的品格。初中学校一般要以体育教师创造参与不同类别的学习策略教学课题研究的机会, 还可以提供给教师进行课堂优质课和示范课评比的场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校开展课堂策略教学学术论坛活动, 请体育教学先进工作者进行经验分享。同时, 体育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去吸取众家之长, 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二) 初中体育教师要增长自己的执行能力
初中体育教师具有创新能力是其进行创新教学的源泉, 扎实持久的执行力就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要从本质上理解学习策略的内涵和外延,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如创新教学策略理念的认知要放在一年级, 到了二年级和三年级再实行策略培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种策略的内涵还要让学生了解外延, 并且把各种策略都运用自如,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具备操练策略的能力, 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进行个性化引导。
体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篇8
一、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深入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主体教育思想,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马克思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中,强调要使人在“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同时,又强调要使人“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所以,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化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时,才能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的体现。体育锻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资源,参加体育学习,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并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进而树立正确的运动健身意识,让运动成为人人需要的健身强体的手段。体育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在运动中获得的快乐,进而使学生持续产生体育学习的欲望。体育兴趣的培养,最终应该使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迁移,使学生对运动娱乐的体验转化为对运动健身的理解,体验健康带来的深层快乐。
二、创设多层次、多角度、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探索自主学习模式
1.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要让学生的自主性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并鼓励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究,玩中交流,在玩中掌握体育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体育游戏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并将体育活动作为健身方式和娱乐的内容,进而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
2.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近年来的实践体会,“激趣一尝试一延伸”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激发。“激趣”是指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渴望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尝试”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尝试、体验、实践各种学习活动,并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意识,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学生总结学习所得,养成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
三、学习其他学科的经验,积极争取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指导
在自主学习的研究上,其他学科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经验,特别是我校,经过众多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勤奋研究,已经取得了好的成绩,因此,开展体育学科的研究,应该吸取这些学科研究中的经验,并和这些学科教师取得共识,让他们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配合,以提高研究的进度,少走弯路。
四、改进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形成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的评价机制,也是实施自主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
1.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相适应的、适合学生水平阶段的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2.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时,不仅注意学习效果,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的增强与提高。
3.评价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评价的因材施教。还要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使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初中体育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探讨 篇9
1 体育课自主合作学习简析
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是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进而选择学习内容、确定练习步骤, 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 即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分组等形式使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课程改革后, 强调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 新型的教学方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摒弃过去教学中单纯的技术练习, “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方法。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主导, 尤其提倡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发挥积极性, 主动的去学习探究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培养终身学习、锻炼能力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理念打下基础。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
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途径之一, 有其对应的指导思想, 而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原有教学课程中教师掌管课堂所有内容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教师作为主导, 在教师的引导下,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例如在体育课堂中的课前准备阶段, 把游戏设计权利放给学生, 要求每节课两个同学自由组合并合作设计一个体育小游戏, 组织同学们参与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在组织中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独立完成事物的能力。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独立自主、合作议事能力的培养。
2.2 以实现体育价值为目标
体育的价值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其培养学生的精神以及塑造健康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完善身体形态。因此在体育课堂重要体现体育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进而培养集体意识、独立能力等思想品质。同时改进原有单纯为了教授学生技术动作而进行的单调乏味的苦练, 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的进行体育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的参与进来, 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水平、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强健学生的体魄, 体现体育教学在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优势和作用。
3 教学案例剖析
篮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项目,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对体育价值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在理论的指导下, 实践中的践行才会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以下通过对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剖析反应自主合作的实际运行状况。
3.1 背景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堂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 篮球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3.2 设计与实施
3.2.1 指导思想与学习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主要分为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组织比赛、参与教学比赛, 在比赛中以所具备的技术能力、战术意识、战术运用的能力以及在比赛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定位的能力。情感目标主要是指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合作精神。
3.2.2 课程设计
在进行了篮球多方面知识的教授后, 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篮球相关知识、技术、战术,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教学比赛。课前, 教师讲述组队的要求、各个参赛成员不同身份的要求等方面, 如以每班的学生数为40人为例:分成5个小组, 每队3名队员, 1名教练员、数名啦啦队员、2名裁判员。进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教师指定的规则要求选择比赛过程中的身份:教练员、裁判员、队员、啦啦队, 并根据所设定的要求, 自己组队, 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的平衡性。在课堂上, 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生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量按学生自己规划的原计划进行教学比赛, 教师主要起到协助的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了技战术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 自我组织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小组、练习进行教学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在组织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组织的能力, 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在角色选择上也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活动的过程中, 并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一节课能够从多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由于这一实践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要点:教师应该在开始的阶段给予更多的参与引导, 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限, 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协助, 避免出现混乱、无秩序、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的状况, 全场“放羊式”的场面。在下发任务的时候要把任务具体到每一个学生, 活动的原则要求具体到每一个个人, 比如裁判员的评判标准、每一小组的人数和男女比例等。
4 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教学的渗透, 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 更多的是注重了实践。在比赛中能够是同学之间加强友谊、增强集体意识, 培养相互合作共同取得胜利, 而不是过去单纯的强调同学之间的个人竞争、同学之间缺乏感情。目前关于理论的研究比较多, 因此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以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指导理念、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以及健康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的水平, 同时体现体育在教学中的价值。自主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践阶段, 但是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尽量更多地注重理论的指导意义, 积累实践经验。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国家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体育作为塑造学生健康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它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 初中时期儿童少年正处于身体形态和健康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体育课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的形成, 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独立精神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能力保障。本文主要通过部分教学案例探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及其经验总结。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自主,合作,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韩永博, 惠艳.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2]葛吉生.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J].山东体育科技, 2009.
[3]李京诚, 于秀玲.体育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林晓红.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构建自主学习的体育课堂模式思考 篇10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的转变表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略加表述。
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的体育教学,只关注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心理。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运动技术与技能目标已不再是判断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体育教学必须保证五大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心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的全面发展,把体育教育的价值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
二是在教育的中心上,教师要从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转移到以学生活动和兴趣为中心的观念上来,突出学生的发展,更加明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获取和处理信息,这是当今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是在教师的作用上,要从传统的“指挥者”向今天的“引导者”转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不少人认为,体育课好上,不需要花时间备课,尤其不需要考虑什么教育目标,只要让学生学会活动就行。这是对体育教学的误解。其实。体育课同样需要认真备课。在备课时,同样要设计科学的教育目标。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着眼于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和心理需求,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员参与、充分参与、乐于参与。
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运动水平和能力,组织教法,设计教学步骤。既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感知、掌握、探究学科知识提供条件,又要为学生解疑、释难,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期待。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动作技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句谚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有了兴趣,便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取得最佳效果。例如:模仿参加世界杯球赛,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球队队员,拉拉队队员,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学生做裁判员,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进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学生们既主动获取了知识,也从中得到了快乐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乎方法的知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要在研究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某些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通俗易懂地让学生掌握。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不能一味强调动作技术要求。而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更多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好地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动作要领,经历失败,体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既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浅谈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体育教师 学生
合作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特性之一,而体育教学则是培养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体育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什么叫“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别:(一)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而且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因为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为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篮球的行进间传接球、足球的脚内侧传球,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学习,互相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步,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目前,我们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1、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进行分组,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2、按技能水平或爱好分组,比如在球类项目教学中,将技能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相互比较,让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发技能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潜能,让其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3、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体操、武术等项目的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三)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在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
回顾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几乎无合作可言,他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学内容的帮助来源主要是老师,老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往往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样在教学上会出现很多的漏洞。同学之间也缺少联系交流,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事实上,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巧,达到锤炼,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而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动作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靠个体学习能掌握的,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的。比如,在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或对抗性较强的教材中,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动作质量比赛,比快、比高、比远,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趣味中发展,在娱乐中巩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体育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重视团队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大班教学,大家都习惯地认为体育课立该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兵操式的训练,学生的一切知识来源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却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枯燥呆板的操练。不少体育老师感觉大班难教,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认真、勤恳、积极,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整体教学显得很迟缓凝重,学生之间因为缺乏交流,在学习后不容易产生深刻的记忆,不易掌握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一个老师要面对的是整个班级,要顾及到每个学生是很难的,而且不容易组织教学,不便练习。虽然大班制教学使整个场面看起来比较整齐,但是那有限的上课时间过多的花在整理场面上,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大大减少。而这样比较呆板的上课制度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就难以建立,上课的气氛也比较沉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课堂内容完成的质量比较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动作质量。
体育课堂学习 篇12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激发体育课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每节体育课都应力求有所创新,使学生感觉到新颖、有趣。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可由教师带做徒手操改为学生自己组织,或以武术操、少林拳、棍术、刀术、剑术等进行,或以健美操、校园集体舞、体育游戏等方式进行。在讲解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时,教师可先不讲述拍按球的部位,让学生通过练习,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最后结合学生的答案和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在进行跨栏训练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我国著名跨栏名将刘翔打破世界记录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运动成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学生对体育课的注意力就会维持得长久,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优美艺术意境,活跃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置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这样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为学生学习新课作好精神准备。同时还应注意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上武术课的时候,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身临其境,动作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学得快,掌握得好;利用准备活动做健美操,播放迪斯科音乐能使学生融入到强劲有力的节拍当中,能提高运动兴奋性,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在放松运动时,教师以艺术体操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放松,并播放抒情音乐,能使学生进入一种优美、抒情的情境,富有艺术感染力,下课后仍令学生留连忘返。
三、教师以赛创境,激发学生活动
通过组织比赛来营造团结、拼搏和进取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发挥运动成绩。例如:在跳山羊的分腿腾越教学中,准备部分采用游戏“跳马接力比赛”,即一学生弯腰体前屈,另一学生从侧面跑来,双手撑在其背上,然后双脚分腿腾越过去,依次跳过本组所有同学的比赛。因为这个游戏和主教材内容相似,既能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能达到辅助练习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用这个方法来组织准备活动效果要比以往的徒手操好得多。创设紧张、有趣、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到这优化的情境当中,足以影响学生的心理世界,使学生得到一种需求的满足,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同时,还能够为主教材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另外,进行接力比赛有利于提高快速跑能力和交接棒技术,组织篮球教学比赛能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此外还有组织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俯卧撑比赛、立卧撑比赛等形式。
四、教师巧用激励,激活体育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30%,如果受到激励则能发挥出90%。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来提高课的效率,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应立即做出表扬和鼓励,如掌声鼓励和语言鼓励等。教师的期盼与支持,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和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价值和成就感,因而会更努力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有利于终身体育目标的实施。
五、师生互动参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应把整个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促进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展示良好的教态,做出优美正确的示范动作,进行语言精练的讲解,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跟学生做好朋友。教学态度和蔼可亲、精神面貌好、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学习情绪将会受到鼓舞,有利于联想、分析、推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于课堂中的“无趣”教材,如耐久跑、原地掷实心球等内容,教师应善于把“无趣”变为“有趣”。教师可通过自然地形跑、5分钟或12分钟定时跑、变速跑、越野跑等方式来变换练习;还可讲述我国著名田径队“马家军”的事迹;马拉松的历史典故;世界著名长跑明星———埃塞俄比亚“赤脚大仙”阿贝贝比基拉的故事;介绍我校、区、市和全国的长跑记录是多少,记录保持者是谁。在进行实心球练习时可采用分组练习、分组竞赛和教师也参与竞赛等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
同时,教师应注意制止课堂中出现的干扰、取笑、起哄等不良行为;鼓励学生向优秀同学看齐,以优异的体育成绩为荣耀,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为考试的学生加油,给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喝彩和表扬,以此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