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

2024-07-11

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通用12篇)

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 篇1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 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学问, 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普遍提高, 很多家庭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为孩子买钢琴请老师。家长想通过学习钢琴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通过钢琴弹奏的训练, 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他们的性情。幼儿最容易接受感染力强、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事物。如果不能及时地引导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 久而久之他们必然就会对枯燥的钢琴弹奏指法和基本练习产生厌烦情绪。只有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学才能搞好钢琴教学。

幼儿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是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周岁前的婴儿, 对事物只有一种感知, 没有思维。随着幼儿言语的发生, 对事物开始有了概括的反映, 出现了人类思维的低级形式, 最早出现的是直观概括———对事物外部鲜明的颜色特征进行概括, 而后学会用物体进行各种动作的概括, 大约两岁以后能够按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随着言语的发展, 出现了词的概括。婴儿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直觉行动性, 在此基础上, 幼儿的思维有所发展, 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我们知道形象性思维是通过形象来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借助形象来思维, 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生动感人的具体形象。在钢琴教学中可以恰当使用形象性思维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一、学习钢琴弹奏基础知识时形象性思维的应用

幼儿一般都是从四、五岁开始学琴, 也有两、三岁时就被父母抱着玩钢琴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份资料:“第三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被统计到的三十三位钢琴家的学琴年龄分别是:六岁的有八位、五岁和七岁的有七位、三岁和四岁的有三位, 两岁、八岁、九岁、十一岁开始学琴的各一位。”

从这个资料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的钢琴家都是在幼儿时期开始学习钢琴的。现代的钢琴都是为成人而设计的, 对于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幼儿来说, 钢琴是一个庞然大物。幼儿在学习钢琴的最初阶段可能会产生畏惧情绪。在认识钢琴键盘和音位排列时教师可以用形象思维中比喻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 如:教师把钢琴比做一个孩子的大嘴巴, 打开嘴巴 (琴盖) , 老师可以启发幼儿想象, 白键是健康的牙齿, 黑键是被虫蛀过的牙齿, 而且还有规律, 二个一伙、三个一群。再告诉幼儿二个挨在一起的黑键左边最近的白键唱do。以此类推, 幼儿能很有兴趣地认识键盘, 消除恐惧心理。

在教学五线谱时, 教师可以先在纸上划五条平行线, 告诉幼儿五线谱由五条线和四个间组成, 线和间都是给音符住的, 就像我们住的房子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 音符也一样。每一个线和间上住的音符都不一样, 就跟我们住的楼房一样, 从下往上, 住得越高的音符在钢琴上的位置也高, 反之, 就低, 当房子不够住的时候, 就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加短横线。然后, 教师在五线谱表前画上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用竖线和弧线连起, 在两行谱表中间加上一条短横线, 放一个全音符, 告诉幼儿这个位置的音叫“中央C”, 唱“do”。这种学习方法, 幼儿容易接受, 乐于学习。

学习音符时, 可以做一些卡片, 让幼儿根据音符形状来认识音符。例如:认识全音符时, 拿出写有音符的卡片, 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幼儿根据对音符的最初印象, 可能说像鸡蛋、皮球……这时可以告诉这个圆圆的像鸡蛋、皮球的就是“全音符”。同样, 二分附点音符是在全音符的基础上加一个实心小点, 可以让幼儿把音符想象为乒乓球拍加乒乓球。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区别是:四分音符是一个实心符头而二分音符则是空心符头, 教幼儿认识它们时可以分别对待, 告诉他们四分音符时值短, 比二分音符调皮、贪玩一些, 所以把脑袋 (符头) 弄脏了。这样音符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简单多了。

二、学习钢琴弹奏姿势时形象性思维的应用

幼儿的生理条件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手一般很小, 在学琴的最初阶段, 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 姿势可能会不太正确, 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呢?

准确的弹奏姿势要求:身体对准键盘的中央, 坐得端正而不僵硬, 上身略向前倾, 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双肩自然下垂, 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向外打开, 身体的重心在脚上。有的幼儿刚开始坐到琴上时, 身体容易僵硬, 无法体会松而不垮的感觉, 这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讲故事做示范:“一头懒惰的小猪, 清早不想起床 (教师做懒洋洋的样子, 身体松懈) , 猪妈妈告诉小猪老师要来家访了, 小猪一紧张, 连忙翻身坐起来 (教师做出身体僵硬的样子) , 猪妈妈说要像这样 (教师做出正确的姿势) 才是老师和妈妈都喜欢的好孩子。”通过讲解, 幼儿就知道正确的姿势是怎么做了。

正确的手型应该放松而端正, 手指自然弯曲, 用指端肉垫部分触键。五个手指的指端之间呈半圆型形, 掌关节自然拱起, 好像虚握了一个圆球, 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 不要拱起或塌陷, 大指第一关节应略微弯曲, 不能躺在琴键上。如果幼儿的手可以够到五度音程, 我们可以尝试让他们把手放在F、#F、#G、#A和B这几个音上 (较长的手指在黑键上) , 掌心向下, 手指自然弯曲、下垂放松, 把五个琴键比做五个兄弟, 每个兄弟都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去打扰别人, 这样他们就知道把手指摆好位置, 不弹的手指也不会乱伸乱翘了。

三、学习钢琴基本弹奏方法时形象性思维的应用

初学钢琴接触到的奏法一般有三种:

1. 非连音奏法 (non Legato) 。

主要训练手指对“重量的支撑”, 如同婴儿学走路之前必须学会站立一样, 学习钢琴演奏先要学习非连奏。要求肩、臂、腕放松, 把音断开弹。为了体会弹奏时手臂的放松和自然下垂的重量, 在弹奏一个音前, 要用手臂带动手腕提起来, 然后松弛地下落在要弹的琴键上, 触键时手掌关节和指的第一关节要尽量站稳。在教孩子弹奏非连音奏法时为了便于孩子理解, 我们可以把肩和手指第一关节比做两端的悬崖顶部 (体会支撑) , 手臂和手腕比做连接两端的吊索桥 (体会放松) , 掌关节撑起像一座小桥, 大指像船一样可以从“桥”下走过。这样当幼儿弹非连奏时手掌和手指就会“站”得稳稳的, 手臂也会放松了。

2. 跳音奏法 (Staccato) 。

主要训练“力量的集中与反弹”。要求声音集中、短促、有弹性。在弹奏时力量集中在指尖, 动作要迅速有力, 声音发出后, 手指立即放松, 有反弹的动作。它有几种弹法, 幼儿开始学习的是最初步的一种, 只要求比非连音的触键更短促、更为轻巧和有弹性即可。练习时可以将非连音奏法和跳音奏法联系起来, 先弹非连音, 再将其时值逐渐减短, 如:为了使幼儿更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把跳音的弹奏比喻为:一只几天没有吃东西的小青蛙, 没精打采地趴在荷叶上, 心里想:“要是有点吃的该多好啊!”这时一只飞蛾从小青蛙的头顶越过, 小青蛙 (手) 贴着荷叶 (琴键) 蹦起来, 终于把小飞蛾吃到了。故事讲完了, 孩子也学会了跳音的弹奏。

3. 连音奏法 (Legato) 。

主要训练“重量的转移”。要求在一个音弹下去后, 手指站住, 支撑手臂和手指的重量, 下一个手指弹下去后, 前面的手指才能离开, 同时将重量迅速转移到正在触键的手指, 依次进行, 使音乐连贯流畅。为了便于幼儿理解, 我们可用走路的感觉来解释。如:不能一步高一步低 (指抬指动作忽高忽低) ;不能一步轻一步重 (指下键时声音轻重不均匀) ;不能一步慢一步快 (指声音长短不一) ;不能走一步停一步 (指弹奏不连续) ……这样幼儿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四、培养孩子听觉加强节奏感时形象性思维的应用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 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 它需要准确的音高、良好的音质, 更需要将各个孤立的乐音有机地组合, 使其流动, 显示出音的生命活力。弹奏出动听的声音是许多钢琴演奏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好的听觉对于分辨音高、节奏、声音的好坏, 感受音乐的美都十分重要。幼儿在弹奏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只是声音不砸不压, 着力的渠道能基本通畅就可以了。提高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孩子重要的基础课。怎样培养孩子敏锐的听觉能力呢?训练“音乐之耳”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直接地经常性地倾听音乐的演奏, 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学习音乐基础课上的听音、节奏和视唱来获得。

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声音, 可以先在钢琴上弹出三组不同的音进行对比。首先, 在弹第一组音时可以告诉幼儿五个手指兄弟生病了, 浑身都没有力气 (弹出一组很轻的、力量没有落下的音) ;在弹第二组音时告诉幼儿五个手指兄弟恢复了健康 (再弹一组通畅、松弛的音) ;最后在弹第三组音时告诉幼儿五个手指兄弟吵架了, 都非常生气 (弹出一组手臂、手腕过度用力砸出来的音) , 让幼儿来分辨。这时幼儿就很容易区分正确的声音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汽车鸣喇叭、轮船拉汽笛、雨滴落在窗上及敲敲玻璃杯或是敲敲碗边都带有音高, 可以像做游戏一样让孩子听听、唱唱, 增强幼儿对听觉的反应能力。

初学的幼儿缺乏节奏感常常表现为不能很好地感受节奏的律动规律, 弹奏时忽快忽慢, 对于复杂的节奏掌握困难。如:四分音符后接八分音符的节奏, 1 1 1 1||幼儿往往会把四分音符的四拍数得较快, 而把八分音符的拍子数得和前面的四分音符一样。当遇到这种情况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打拍子来纠正或用节拍器帮助幼儿奏出均匀的节奏。相对复杂的节奏, 我们可以借助语言来帮助。如:||可以教学生说成:爸·妈||复杂的节奏变得有滋有味了, 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节奏的欲望。

形象思维是学习新知识的先导者, 是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如果我们用教成人的语言和方法来教幼儿, 就可能费很大的气力也不容易有很好的效果, 只有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有目的地熏陶, 有意识地培养, 有效地应用形象性思维的方式来启发教育幼儿, 才能使他们容易懂、容易记、容易做到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斐岚编著.幼儿钢琴教学问答.人民音乐出版社.

[2]代百生编著.钢琴教学法.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 篇2

摘要:从目前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关注低龄儿童学习钢琴方面的探究和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虽然有不少研究钢琴学前教育的成绩和成果,但是对于儿童学前学习钢琴的教学和方案的研究众有说词,绝大多数是从儿童的兴趣爱好抓起,以儿童游玩兴趣为主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钢琴;学前的教育

众所周知钢琴是乐器之王,是神圣的乐器,被人们称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钢琴也越来越被普通家庭认可和认知。然而钢琴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特别是幼儿学钢琴,现在许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才,从而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而有的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而去学习钢琴,有的也是因为自己是音乐老师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学音乐、学琴又或者因为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所以不惧辛苦,监督辅导自己的孩子上课,找好老师学琴。钢琴教育已经在社会、在教育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存在,其中幼儿钢琴是具有特定性的意义,因为面对儿童的时候儿童的幼儿心理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必须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全面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德智美全面发展。

一、幼儿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

钢琴的发展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上最普及的乐器之一,它创始于意大利,但是在德国、奥地利和英国发展成长,传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对于幼儿钢琴的教育程度也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和我国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学习钢琴来陶冶情操,提高自我音乐艺术修养。比如我国现代的青年钢琴家郎朗、李云迪等,被誉为世界国际钢琴家也慢慢被国人和世界认可。更多的我国作品被发掘而展现出来,辟如《彩云追云》《黄河协奏曲》。而这个时期正是幼儿钢琴的发展时期,所谓的钢琴“天才”都是童子功,从小抓起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加多才多艺。

二、幼儿钢琴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钢琴的好处问题

1.幼儿学习钢琴的好处有很多,既能开发脑力又能增强身体的协调力。2.由于钢琴的识谱理解能力,要求身心合一,所以理解接受能力都要异于平常孩子。3.提高本身的艺术修养和自身的气质。4.加强孩子的耐心和信心。

(二)钢琴教师的广泛问题

现在有近几百万的孩童在开始学习钢琴,很多不具备钢琴教师能力资格的“老师”也纷纷成了儿童学前钢琴教育的指导人,这样一来,小琴童得不到正规、科学的钢琴指导从而从小学琴的钢琴之路之后变得艰辛,故而放弃了钢琴这条路。所以家长更应该多关注现在钢琴教师的能力水平问题,别让小孩子盲目跟从所谓的教师,导致幼儿从小养成不好的学琴习惯。

(三)学琴的适龄期问题

一般小孩子学琴前手指之间的运作协调更加有利于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帮助孩子们学琴期间能够更加聪明活泼,这也使许多家长对幼小的孩子提出了严格且又枯燥的学琴生活计划行动,而这又给幼儿钢琴教育上了一节教育课———适龄期教育。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和适应他们的教学方法选择来教学,更加有助于儿童学琴给自身带来的快乐和成长,这正是所有家长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儿童学琴教育问题

调整做大人的心态,想想孩子们的年龄和意义,不是为了专业也不是为了拿奖,起点不能太高,能让孩子自己在音乐的世界中释放自己的心情并且愉悦成长,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发展,不要让孩子模范动作或者技巧并且达到一个境界。钢琴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现象身心发育的特点为主要核心,否则更多的只会做到揠苗助长,竹篮打水。讲述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分析儿童学前的发育特点,家长必须调整好孩子的练琴时间可以和孩子商量妥协,该练琴的时候练琴,该玩耍的时候玩耍,养成良好的自觉习惯,从而发展成儿童自主适应练琴,有益于孩子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理解可以为:节奏、识谱、指法、触键的方式等以至于后面的情感处理,至此可以让孩童的听觉、视觉、记忆力、观察力、处理能力、智力有这很大的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钢琴道路上情绪开朗培养出坚强的品质和敏锐的耐力、学习习惯等。

四、身为人师

家长是儿童的辅导教师,那么教师则是儿童的主导师。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教师在人的心目中是崇高而又严肃的,所以教师要用特殊的心态对待孩童,教育孩童不比成年人,更要从其现有的年龄阶段了解孩童的内心想法从而分析教育学生。

(一)启发幼儿内心的自信,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为了打开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应适当的采用鼓励,用诱导的方法试着和小朋友能够愉快的相处交谈,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儿童对钢琴的认识,也让小朋友和老师有了更深的感情。比如小朋友喜欢童话故事,作为教师可以把钢琴用童话故事的方式形象地诠释给小朋友理解,讲解乐曲、练习曲中的标志性的音符时,老师可以用童话演绎的方式给小朋友诠释。孩童都喜欢被称赞被表扬,课堂上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平时上课可以发小红花、小红旗的方式鼓励小朋友学琴,这样小朋友对钢琴的学期才能有逐渐的自信。通过以上这种方法孩子都会逐渐爱上钢琴,养成良好的自主练琴习惯,拥有良好的.自信心才能追求音乐艺术的道路。

(二)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现在有不少孩童学琴心不在焉,无法一心一意投入到钢琴的学习当中,至此导致上课的进步跨度不是很明显,然而有些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身心的成长又重回到钢琴学习当中。其实学习钢琴的不仅仅在于钢琴本身,而是通过学习钢琴来开发幼儿的思维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钢琴的运作当中,孩子们的身心、协调、智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稳定,不仅对于孩子的智力、视力、关注力有巨大的提升,更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有一门手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不仅是对孩子本身全身心开发的一种,同时也提高了孩子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德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奥尔夫所创造的奥尔夫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心理学和学习能力范围。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让学生自主“动起来”,它用一个人的器官来演绎旋律节奏,故而让人投入到脑洞开发当中,这就是奥尔夫原理的一个重要点。在幼儿教学当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重点,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即兴表演一段旋律或者节奏从而化成不同的演绎方式和动作,在幼儿钢琴中不能只教育学生按照钢琴谱死板的演绎,这样孩子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来。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按照琴谱上弹奏,故而扼杀了孩子本身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启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才能让孩子更加的有兴趣爱上学琴,提高自己的音乐内涵。教师应该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情绪和情感,让幼儿产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行为,故而提高幼儿的思维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整体音乐修养。

五、结语

幼儿学琴本身是一种艰难的过程,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严格负责,这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其中需要儿童、家长、老师三个人的互相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以儿童本身为中心点,教师和家长为辅佐全力帮助孩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愉快健康的成长。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望子成龙,体现了对艺术对音乐的一种热爱和憧憬,但是需要三个角色间的培养和协调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本身对艺术的热爱有一种追求,故而走进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玉萍,苏彦捷.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06).

浅析钢琴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钢琴教育 提升气质 增强信心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8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民间也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抓住这一时期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心理训练对幼儿的未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突出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多方面的素质要求,使得钢琴教育成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首选。

钢琴演奏者进行演奏时,既要弹奏、看谱、听音还需要脚踏,这个过程需要人的眼、耳、手、脚、脑等多个器官共同发挥作用,相互配合。钢琴教育很大程度上对儿童的协调性、视觉感受力、听觉感受力、专注度等方面进行了锻炼。儿童在学习钢琴时,需要十个手指各自独立灵活运动,使得左右脑都得到均衡的独立训练、均衡发展。从现代生物学、医学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左右脑既有分工同时又相互配合工作——左脑是具有语言、逻辑、计算、理解和抽象思维功能的语言脑;而右脑是具有感知、记忆、情感、文学、音乐、时间概念与空间感、形象思维功能的非语言脑。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使得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使用左脑,这样不仅会造成左脑负担过重而导致能力下降,同时右脑无法很好的开发,使得左右脑无法均衡发展。因此钢琴教育对幼儿的大脑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进行钢琴练习,不仅要训练手的灵活度,同时对听觉也要进行训练。如果无法准确听辨出音调、音色、强弱、和声,是无法弹出一手好钢琴的。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不仅要听清楚,同时还要边听边思考、联想,儿童的思维可以伴随着听觉很好地相互促进,提高儿童的智力。

儿童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必须要一边看琴谱、手指进行相应的动作,脑袋还要思考、耳朵要听音准,并要看到接下来的音符,有时甚至要加上脚踏,身体的多个部位同时活动、相互配合,这要求幼儿在进行练习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才能弹出符合曲子内涵的流畅的音乐。这种高层次的注意力集中──“一心多用”,需要注意力分配和转移两方面的能力训练。我们都知道,“注意力”的训练对于智力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更是对幼儿之后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过程的进行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上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听老师讲授知识,同时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动手做笔记,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儿童掌握对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

进行钢琴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同时在非智力方面也有很好的影响。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人们的身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钢琴练习对处于成长发展期间的幼儿的心理品质的塑造方面更是具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学习钢琴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学龄前儿童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好动,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而钢琴练习可以对幼儿的毅力和意志力进行训练。因为钢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习得,必须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强的毅力。儿童在练琴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管理自己,克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自身的意志力,使得儿童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各种人生目标。

其次,学习钢琴可以对培养儿童的性格气质。首先钢琴演奏本身就是一门高雅、深奥的艺术,再来幼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会学会如何鉴赏、品味艺术。长期受到音乐作品的熏陶,对孩子的情感表达、理解能力、举手投足、性格形成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孩子的情感会更加丰富细腻,性格会更加平和阳光。

再次,学习钢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钢琴的弹奏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眼看、耳听、脑想、手弹、脚踏,需要高度的协调统一以及注意力高度集中,要弹奏一手好钢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的钻研,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掌握其中的技巧才会有收获。因此,钢琴学习的过程可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同时建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最后,学习钢琴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表达情感。每一首乐曲中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对乐曲充分理解才能更好进行演奏,在感受、理解不同乐曲的同时,孩子学会了如何体会创作者的情感,而在儿童进行练习演奏的过程中,又会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对于乐曲的理解以及自身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个过程可以让幼儿更好掌握理解、感受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对于以后生活、人际交往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浅谈幼儿钢琴基础教育 篇4

关键词:幼儿,钢琴,基础,音乐,器乐,专业,教育

任何教育都必须首先抓好基础教育, 顾名思义, 基础教育乃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音乐教育如此, 钢琴教育亦如此, 幼儿钢琴教育更如此。

为此, 本文结合笔者幼儿钢琴教育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 对幼儿钢琴基础教育发表几点浅见, 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 幼儿钢琴基础教育, 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基础教育, 我们分别加以论述。

一、音乐基础教育

幼儿钢琴基础教育的第一大层面的基础教育, 是音乐基础教育。

具体而言, 音乐基础教育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 建立正确的音乐概念。

要在幼儿头脑中, 建立正确的音乐概念, 让孩子们真正体悟到:音乐的本质是享受快乐, 即通过自己的演奏、演唱、欣赏, 在感受音乐的快乐的同时, 也与他人实现快乐共享。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言:“在一切艺术中, 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 同时在表达力量上, 音乐也是优胜者……”

(二) 培养敏锐的音乐感觉。

音乐感觉是音乐创造与音乐表演 (演唱、演奏) 的基础与前提, 简称为“乐感”。作为声音艺术或听觉艺术, 音乐的感觉主要任借人的听觉, 所以要培养孩子们敏锐的耳音。从某种意义上讲, 耳音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是从事音乐活动的关键。因为在音乐表演中, 主要凭借表演者自身的耳音来判断、鉴别、调整、引导自己的具体表演过程。

(三) 培养音乐的基础能力。

音乐的基础能力很多, 其中主要包括音乐注意力、音乐联想力、音乐想象力、音乐理解力、音乐情感力、音乐创造力等等。在幼儿钢琴教育中, 要注意充分尊重幼儿纯真的天性, 努力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力。

二、器乐基础教育

钢琴演奏属于器乐演奏艺术范畴, 所以幼儿钢琴基础教育的第二大层面的基础教育, 理所当然地是器乐基础教育。

具体而言, 器乐基础教育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 识谱基础。

识谱是一切音乐表演的基础, 因为乐谱是音乐艺术的“设计图纸”, 器乐演奏是把“设计图纸”变为看“图纸”, 根本无法进行施工;而如果读错乐谱, 就会使“音乐建筑”变形走样, 甚至会造出“劣质工程”与“豆腐渣工程”。识谱的内容很多, 对于幼儿而言, 主要是会读五线谱。

(三) 把握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它把长短、高低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 塑造音乐形象, 表现音乐作品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所以一定要使幼儿把握音乐作品的旋律。

(三) 掌握节奏。节奏是旋律的骨干, 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 同样是乐曲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它把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地组合起来, 可以表现情感的波动起伏, 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所以也必须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四) 表现和声。

和声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它把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效果, 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立体感。所以也要培养幼儿表现和声的能力。当然, 对于幼儿而言, 只是简单的和声而不是复杂的和声。

三、专业基础教育

幼儿钢琴基础教育的第三大层面的基础教育, 是专业基础教育———钢琴演奏基础教育。

具体而言, 专业基础教育又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 正确的姿势。

姿势是钢琴演奏的体力支撑与艺术保证, 它直接决定着钢琴演奏的艺术水准。又包括坐姿、手姿、腕姿、肘姿、臂姿、肩姿、头姿、脚姿等。

(二) 正确的指法。

指法是保证旋律弹奏得正确、完整、连贯、流畅的基础。又包括顺指法、穿指法、跨指法、换指法等。总的要求是手指灵活, 如在键盘上“跳舞”。

(三) 正确的触键。

钢琴是“键盘乐器之王”, 所以触键也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它不仅直接决定声音的快慢、高低、强弱, 而且关系到乐思与风格的表现。

(四) 正确的踏板运用。钢琴踏板具有延音、美音、润音等重要作用, 所以要培养幼儿具有简单的踏板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09级高校在职研究生

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 篇5

侯宇杰

(西安工程技师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北方音乐投稿邮箱:1665414094@qq.com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就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接着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策略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课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弹奏好钢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人员的必备技能。由于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弹奏钢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技巧的合格幼儿教师,任务非常艰巨。所以,在新时期,要认清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找出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发展服务。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 首先,钢琴教学受到传统理念教学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钢琴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弹奏技能,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其次,由于钢琴教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没有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再次,多数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弹奏某一个曲目,没有重视学生对音乐积极性以及艺术感染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最后,没有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教师,教学的内容要跟教学的目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注重学以致用,主要是单纯的教育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难以发挥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中职院校的钢琴教师一般都是毕业于专门的音乐院校或者音乐专业科班出身,他们接受的专业钢琴乐理知识很丰富,会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培养。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需要特别深奥的理论,其工作性质就决定了钢琴学习就是具备教小孩子的一些音乐方面的简单知识,比较注重的是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培养。所以,作为学前专业的钢琴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原来的理论教学为主转移到实践教学中来。因为钢琴教学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部分中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本身的钢琴弹奏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提高其实践技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夯实基础技能,做好基础性训练

因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制的时间不长,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一部分钢琴教师就容易忽略钢琴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和的学习,认为学生只需要简单了解就行,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钢琴学习的规律跟普通的简单乐器有所不同,假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对于键盘没有太大的感觉,就难以形成“握鸡蛋手形”,就很难找到触摸键盘的最佳状态。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牢,就会对学生高阶层技能的把握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要求学生夯实基础技能。针对一部分学生手感迟钝的现象,要加大他们五指练习的强度以及琴音、弦音练习的力度,保证手指的协调性。只有基础性训练做得好,才能打牢基础知识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握学生之间个性的差异,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析和解决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钢琴的弹奏、钢琴知识的学习跟学生自身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基础性问题,比如,学生的手指长度以及手臂的力量等其他外在条件存在差异,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其内在的条件,比如,学生的乐感、音乐素养等。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我们在找出演奏规律性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辅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艺术类的教学来说,兴趣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力量,如果说天赋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兴趣是可以靠后天来培养的。在学前教学钢琴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以及表现力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因素。钢琴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在力。如果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只有注重于讲授,学生单纯的在下面听,就会给学生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所以,要丰富教学形式,可以运用相对比较多样的神态与表情,在钢琴教学的时候加上肢体语言,要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把个人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钢琴演奏的魅力。此外,还可以把学生平时学习到的知识跟他们以后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的练习幼儿园实际演奏的曲目。比如,在学习分解与和弦伴奏形式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这种形式为幼儿歌曲《小星星》配乐伴奏,这样结合工作实际的状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事实上在这其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进而带给学生深厚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钢琴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作为钢琴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大胆创新,夯实基础技能,做好基础性训练,因材施教,从而提高钢琴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游戏性 篇6

【关键词】幼儿 ; 钢琴启蒙 ; 游戏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64-01

一、何谓游戏性教学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钢琴的学习是引领幼儿走进音乐殿堂,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丰富幼儿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的钢琴教育中充满着游戏性,对于他们的钢琴启蒙教育更需要游戏性。这种游戏性就是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多样的游戏引导、教育幼儿钢琴启蒙。

二、游戏性教学的重要性

1.适合幼儿生理发展的一种需要

幼儿期或称学龄前期,是指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个时段的孩子无论是体格还是大脑发育都很不成熟,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自控能力弱。如果规规矩矩给幼儿期的孩子进行钢琴教学,长时间地面对陌生的音乐符号,单一地训练手型、指法,他们容易疲倦甚至反感,因为幼儿的有意注意一般仅持续在3-5分钟,所以我们就可以在给幼儿钢琴启蒙时结合游戏的方式,有效地调节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来进行教学。

2.激发幼儿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为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适当地用游戏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激发幼儿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爱学钢琴、爱音乐,进而能自觉自愿地学钢琴。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在钢琴教学中地可以通过图画描绘、讲故事、做游戏来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其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

三、具体游戏性教学

1.音符游戏教学

用儿歌形式教学生形象记忆。这种语言形象流畅,上口、易懂、易记,幼儿最乐于接受,效果明显。根据这一特点,把枯燥无味的音符教学,编成儿歌,教他们一边唱儿歌“横划五条线,当中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一边学习C大调音符在五线谱上的隔音位置。这样孩子们学习兴趣很浓,记得很牢。

2.节奏游戏教学

西德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好比是骨骼,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语言节奏,动作节奏的训练。如在教节奏时,把二分音符节奏比作爷爷走路,四分音符比作爸爸走路,八分音符节奏比作小朋友走路。老师讲“看!大路上来了一位老爷爷!”这时全班小朋友就拍打“×—”这一节奏,边拍边讲“走呕,走呕!”;老师讲“小红的爸爸是解放军,你们看,他走路多精神啊!”小朋友就拍打“××”节奏,边拍边讲“走、走”;老师讲“瞧!小红放学回家了!”小朋友就拍打“跑跑”节奏,在这三部的基础上,老师又讲“老爷爷、小红的爸爸、小红走到一起来啦!”这三种节奏由三组同学同时拍打,这种在走走、拍拍、讲讲、玩玩中使三种节奏合在一起很快地掌握了,为今后学习多变化节奏型钢琴弹奏打下了一定基础。

3.手型、钢琴乐曲弹奏游戏教学

保持好的手型是弹好钢琴的关键。幼儿手指骨骼发育不成熟,手指硬度不够,在彈琴过程中他们常出现倒指、塌掌的问题,这需要有效地控制。

当弹钢琴时,让孩子不要把一个个的音孤立起来变成和音乐无关系的符号,而要赋于它们生命,可以画上楼梯、小山,用爬楼梯、上下山来使他们体会旋律的倾向性。处理钢琴作品时,我们可带有游戏性语言来引导幼儿弹奏。比如:弹奏“线型火车”这首乐曲时,引导儿童弹出汽笛鸣叫和火车靠站的不同音色。在复调作品中也可以告诉他:“这是男孩、女孩在一起歌唱。”

四、游戏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安排的游戏要适当、适度、适实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通过游戏实现教学目的的。所谓“适当”,就是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引入游戏,有些则不能,运用不当,就适得其反。所谓“适度”,就是引入的游戏应具有难度适当、形式多样、具有一定挑战性等特点。所谓“适实”,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学媒体等实际需要来选择游戏,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2.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设计新颖多样的游戏活动和更新游戏活动的做法。把游戏与竞赛、猜谜、唱歌等方式结合起来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3.保持课程的严肃性

游戏课程是严肃的。游戏的趣味性容易使幼儿陷入其中而忘却学习任务,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地位,积极地监督游戏过程,合理地安排游戏进程,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启动或停止游戏或转入其它的学习形式,而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课程的严肃性。

4.游戏教学后要及时给予小结评价

除了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游戏的练习,开展适宜的游戏的竞赛外,游戏结束时,还应给予准确的评价:评出胜负,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及时改正意见措施。教师应做到准确、公正、客观、全面,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游戏的效果。

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作为音乐老师应该认真研究对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我们要熟悉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只有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才能做好钢琴教学。结合游戏对幼儿进行的钢琴启蒙教育就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借助游戏这个辅助工具,把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引上学习轨道,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了钢琴教学任务。游戏性教学是一种思路的创新,是一种新的理念,也顺应了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并能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曹理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2]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7月第1版。

[3]胡知凡主编:《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浅论中国钢琴幼儿的启蒙教育 篇7

一、着重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周广仁先生曾指出, 现在琴童学的太苦、太累, 有的只是硬学, 对培养孩子的乐感不利, 应该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关于儿童音乐兴趣的启蒙, 教师和家长应该有意识有方法的进行培养, 对正常幼儿来说, 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他们喜欢唱和跳, 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培养他们的兴趣, 挖掘他们的潜力。比如, 我们可以编一些动作简单的舞蹈、做做手指操, 或编个儿歌, 把要讲的内容带进去, 灌输给他们, 使孩子自己动口、动手。实践证明, 通过孩子们自己动口、动手, 他们的兴趣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还可以经常举办小型的音乐会, 让学生互相观摩, 观看其他小朋友的演奏;多给孩子听C D, 看各种音乐会录像或是去现场身临其境。我们还应当注意到, 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 所以一次性教的内容不宜过多, 一般控制在1 5到2 0分钟内, 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讲授新知识, 剩下的时间可以进行巩固性练习。并且,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给孩子及时的鼓励, 更多的赞扬和肯定。

二、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及识谱和节奏的练习

正确的弹奏姿势, 主要有以下几点:1.琴凳:首先要学生坐在标准的钢琴凳上, 学习弹奏钢琴, 必须规范化, 这是学习正确弹奏姿势的前提。2.体态:学生坐上琴凳后, 两脚自然落地或下垂, 幼儿因为身高不够可在脚下垫个小板凳, 腰部挺直, 上身略向前倾, 两手弹奏时下臂要尽量保持与钢琴键盘平面平行。3.手型:双手进行弹奏时, 上下臂及两手的所有关节 (含肩关节) 要自然放松, 尤其是腕关节及所有指关节必须自然、放松、弯曲, 手背是至高点, 手腕不得高于手背, 腕关节起调节作用, 手指与手掌呈拱形, 整只手就好像握了一个乒乓球一样, 每个手指都自然、弯曲地落在琴键上。4.触键:手型正确以后 (弹奏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手型) , 接着就是弹琴 (即触键) 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触键的正确部位是指尖, 第一关节必须弯曲以防折指, 大拇指则是用指头外侧前部触键。

识谱和节奏对于初学钢琴的幼儿来说, 在学习中边看、边弹、边唱、边数拍子, 不但可以加强识谱的熟练程度, 还可以对键盘更加熟悉, 这是一种“一心多用”的好方法。另外, 对于初学钢琴的幼儿来说, 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节奏的特点, 例如可通过音符的时值概念教幼儿数拍子或用“一上一下分别为半拍, 合起来为一拍”的击拍法来教学, 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这都是针对钢琴启蒙对象的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总结出来的方法。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 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手指力量、性格、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力各不相同。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材。例如, 在教学方法上, 可对调皮好动的孩子多一些管束和耐心, 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夸奖。也可针对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使用不同的教材:让手型不好、手掌较软的孩子多弹奏固定五指位置的练习曲;让手指灵活性较差的孩子多练习《哈农》等训练手指灵活性的教材;对音乐兴趣一般的孩子多布置一此耳熟能详、旋律性强的乐曲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乐感欠佳的孩子多听录音、多唱旋律, 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一些旋律性和节奏感比较强的舞曲。这样, 利用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可以使孩子们在提高弹奏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演奏音乐中音乐情感的表达非常重要, 在幼儿的初学阶段, 教师对幼儿在音乐情感理解和表达上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比如采用“四手联弹”或与幼儿共同完成一首曲子的方法, 让幼儿亲身体验, 并且更深刻地感受到乐曲在音乐方面的处理手段和方法;也可以采用让幼儿开口唱的方法, 教他们将自己置身于音乐当中, 把内心感受到的音乐情感表达出来, 让他们逐渐产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钢琴启蒙教育对于钢琴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处于启蒙期的儿童习琴者。虽然儿童学习钢琴的目的各异, 但孩童时期的钢琴学习经历一定会对他日后性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全、智力的发展、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其他各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孩子学习钢琴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钢琴来全面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应该是每一位钢琴教师努力的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民音乐出版社, 2003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启蒙教育 篇8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需要大脑的协调来发挥, 而大脑是由左脑和右脑所组成,并且它们的分工是很明确的,通常对于事物的理解分析都是左脑来进行,例如人的记忆力,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进度等,感官感受,这些都是左脑操控。所以幼儿在接触到钢琴的时候都是左脑负责接收知识或内容。左脑接收完毕,需要结合右脑,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演练等等。因为右脑是视觉效应的反应器官,对音乐的旋律,对身体的协调能力等都是右脑操控。所以幼儿在接触到钢琴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还需要操作练习,这就需要开发幼儿的脑袋,让孩子将大脑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地开动脑筋也会变得更加聪明了。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幼儿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甚至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教师可以从这点出发,在上课时想出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出所要学习的目标。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对不同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学习方法。孩子在愿意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钢琴的魅力最大化,让孩子充分认识到钢琴的优美与特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依附载体进行教学,通过手势,简单的乐器还是简单的语言等都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孩子能有学习钢琴的兴趣孩子才能很好地付出努力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最基础的教会学生课程知识外,还需要在学习中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本知识学的再好,如果道德品质不行的话,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也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辅助性的对学生教授思想教育,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课本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可以反映思想品质的乐曲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在一边学习钢琴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学到思想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课程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成为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另外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选取节奏较欢快的歌曲来让学生演奏,一般快节奏的歌曲更能带动人的积极性,在弹奏时让学生一起合作,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节省了时间。教师还可以采取跟学生一起演奏的方法,师生合奏。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教师也可以指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提高。

2.营造和谐的音乐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有好的心态去学习,这样一来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学习到新知识以后,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除了学校之外, 在家庭里也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里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学生如果能学好弹奏的歌曲,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激情,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3.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关于幼儿钢琴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篇9

一、注重保护幼儿的天性

钢琴的演奏需要很强的技巧性, 熟练才能够有高超的技艺, 所以需要学习的人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作为钢琴的初学者, 幼儿更需要长时间的静坐训练, 才能够打好基础。然而由于幼儿天性比较好动活泼, 且喜好新鲜事物, 这就必然和长期枯燥的学习产生矛盾、冲突。所以, 在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要十分注重对幼儿天性的保护。如果以对待成人的钢琴教学方式来指导幼儿, 则显然不会达成最佳的效果, 反而会造成幼儿心理的抵触情绪产生。音乐不仅能够表达情感, 同时也具备着调节情感的作用。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通过幼儿钢琴教育, 可以适当的调节幼儿的情绪, 增强孩子们的意志力。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让孩子们弹奏喜欢的乐曲, 并给予适当的认可与肯定, 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能够让幼儿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 充满乐趣。声乐乐器的学习难度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没有较高的意志力, 很难掌握一门乐器。所以幼儿钢琴教育, 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意志力与毅力。

弹奏指法的练习是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根据实际的考察发现, 现在幼儿在这一环节所接受的教育, 存在着一种严重的错误思想, 那就是过分强调幼儿的弹奏手形。按照专业知识, 钢琴演奏的标准手形是手心中空, 如握鸡蛋, 自然放于钢琴键面。现实情况是幼儿的手形或是高抬与琴面过远, 或是平放于钢琴面之上, 都不是正确、规范的姿势。但是这里要尤其注意, 孩子的天性使然, 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不能过于强调专业知识, 更不能和孩子较真, 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调整空间。苏联钢琴家伊共诺夫说过:“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 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 符合手的构造, 符合音乐构成的高低起伏, 更重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现实来讲, 纵观当今世界诸多钢琴家们, 他们的手形也并不规范。比如弹琴手形十分奇特的俄国钢琴家霍洛维兹, 他将手指平直放在键盘上近乎僵硬, 尤其右手小指常又高又挺。然而这种手形并没有影响到钢琴家的演奏, 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美感, 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综上所述, 在幼儿学习钢琴的初期, 不能过于较真的矫正幼儿的手形问题, 应该注重注重保护幼儿的天性, 以免毁掉一个中国的“霍洛维兹”。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

幼儿素质教育, 无论是哪一个项目, 兴趣十分关键。根据个人的经验, 发现幼儿钢琴学习中, 兴趣的缺乏情况比较明显, 且背后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幼儿的年龄偏小, 无法恰当的掌握钢琴的技能和知识。在幼儿认知不足的情况下, 无法全面的学习和把握钢琴的演奏, 需要孩子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第二, 较长的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就感。孩子只有年复一年的练习,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才能够更好的掌握钢琴技巧和知识。然而这样的过程鲜有乐趣, 无法让幼儿在其中得到内心渴望的成就感;第三, 家长的攀比心理, 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 兴趣索然。很多孩子之所以接受钢琴教育, 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家长的要求。久处于浮躁社会的家长们, 存在着盲目的攀比心理, 苛求孩子能够迅速的提升演奏水平, 并过分的强调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种情况对于孩子来说, 无疑是增加了其学习的压力, 而降低了其学琴的效率及积极性。

有一句话特别适合幼儿的钢琴教育, 那就是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了解了导致幼儿学习钢琴兴趣降低的诱因之后, 再注重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要让幼儿取得更好的钢琴学习效果, 就要通过兴趣来引导。幼儿对于新鲜事物存在着很强的感知力, 所以在钢琴教育中想要引起幼儿的兴趣, 就要通过钢琴先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比如弹奏一曲儿歌, 或即兴来一段华彩等等办法, 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当幼儿的好奇心被提起, 则逐渐的会对钢琴产生兴趣, 从熟悉到接受, 最后到彻底的喜欢上钢琴, 愿意学习钢琴演奏。其次, 培养孩子对钢琴的持久兴趣, 这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功夫, 多开动脑筋、多做功课。根据个人的实际经验, 通过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在幼儿对钢琴演奏产生好奇心之后, 教会一些简单的东西, 然后通过让孩子来模仿, 产生成就感以构建自信心, 孩子自然而然的会对钢琴产生持久的兴趣。在培养持久兴趣的同时, 老师不能够过于激进, 要采用稳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让幼儿忽略长时间学习的乏味与枯燥, 这样就能够顺利的帮助孩子完成钢琴演奏的学习。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与称赞, 适当的邀请孩子的家长来听取孩子的学习成果, 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喝彩和掌声, 自然而然钢琴就会成为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实践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所以在幼儿钢琴教育中, 要尤为强调实践的作用。感染力较强、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事物, 是孩子比较容易喜欢的。所以想要提高幼儿钢琴教育的效率, 就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从多个角度考量孩子的内心状态。这是一项看似容易, 实则并不简单的事情, 需要根据特殊的时间和地点, 来选择适合的办法。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 要构建一个让其舒服的环境, 令其进行舒适的演奏, 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 尽量满足孩子顺利完成演奏的心愿, 不进行过多的干扰和错误纠正。在孩子表演之后, 客观的给予评价, 这样才能够让这些内向的孩子, 在表演之后, 得到自信心的提升, 最终得到兴趣的提升。此外, 通过加入竞争、团队协作的方式, 也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恰当的办法。孩子们的好胜心理是与生俱来的, 同时孩子的纯真也有助于相互帮助。无论是通过竞争得来的荣誉感, 还是通过合作强化的知识认知, 都将帮助孩子们提升钢琴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颖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去讲知识与技巧, 那么会严重的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想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就要改变教学内容的枯燥与教学方式的单一状态。首先, 可以适当的进行教学内容和钢琴教材的挑选。尽量选取风格和题材多变的教材, 让教学内容更能够迎合幼儿的口味, 同时也可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好选择一些不同民族风格的教学内容, 这样更能够保证教学的多样性。其次, 选择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孩子的注意力, 让幼儿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比如采用伴奏、伴舞、伴唱的结合性方式, 让孩子参与到教学当中。最后, 还要关注教学的时间和流程。幼儿的天性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长时间, 且活泼好动。所以在钢琴教育环节, 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控教学时间的长短, 要合理设置教学流程, 为幼儿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分段式的教学流程安排, 可以高效的利用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 提升教学质量。一旦幼儿出现精神不集中的情况, 则可以选择休息或娱乐的方式, 解决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状态。科学化的时间与流程安排, 有助于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钢琴学习当中。

此外, 在教材的选择上, 建议选用我国甚至是世界的知名儿童歌曲或优秀的钢琴曲, 以此来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以开拓孩子们的音乐视野。比如谢耿编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杨素凝编的《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等教材, 内容中存在着家长和孩子们都喜爱与熟悉的少儿歌曲, 比如中国儿歌《两只老虎》、《生日歌》、《娃哈哈》、《洗手歌》以及《打电话》等。这些歌曲的钢琴演奏, 更容易引发家长和孩子的共鸣, 同时也有助于孩子深刻的理解演奏的技巧, 在压力较大时演奏, 有助于缓解疲劳与紧张的气氛。

四、寓教于乐的快乐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 人们过于浮躁、过于急功近利。如果以这样的教育理念进行幼儿钢琴教育, 完全忽视了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忽略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 这是一种与培养幼儿目标不一致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 孩子即无法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 也无法快乐的奠定未来的学习基础。寓教于乐的快乐教育理念, 是个人在多年的幼儿钢琴教育生涯中, 总结出的一种兴趣至上理念。透过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到引导孩子创作音乐, 最终到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上音乐, 爱上钢琴演奏, 这才是最理想的幼儿钢琴教育工作。

寓教于乐的快乐钢琴教育理念, 需要教师在授课的时候, 更多的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能够在掌握了简单的钢琴语汇后, 尝试进行作曲。这种尝试行为, 就像是用钢琴来玩的一种“小游戏”。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训练, 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用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 可以让孩子通过快乐的钢琴教育方法, 激发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 并通过学习和再创造, 感受到钢琴的魅力, 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提倡即兴作曲和演奏的教学手段, 在幼儿学琴的初级阶段, 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种尝试。幼儿钢琴教师可以以学生比较常见的具体事或物为基础, 给学生缔造一个熟悉的情景, 通过尝试和不断的变幻即兴创作的条件, 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幼儿兴趣的开发, 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特别重视。对于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 兴趣都会是一份积极的正能量, 促使人成长的更快、更好, 注重幼儿钢琴教育的兴趣培养, 才能够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养成快乐的学习习惯, 激发孩子的潜能, 培养其坚持、主动的性格特点。

五、结语

与成人相比较, 幼儿不管是在心理上、生理上, 还是在思维理念上, 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自尊心极强、内心世界十分丰富, 所以在开展钢琴教育工作的时候, 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天性的保护, 以培养其学习兴趣为主,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教学内容,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既要保障对幼儿智力的开发, 同时还要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学习力, 增强幼儿的钢琴弹奏技能和音乐审美能力。当幼儿钢琴教育在孩子的内心中, 从“要我学琴”变为了“我要学琴”, 这就预示着钢琴教育的真正成功, 代表着未来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基础已经打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管是家庭还是国家, 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现在钢琴教育在幼儿启智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逐渐成为幼儿塑造音乐基础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的审美能力、音乐感受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钢琴教育都存在着促进提升的作用, 对幼儿的未来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个人体会, 简单介绍了关于幼儿钢琴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钢琴,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毕瀚文.关于幼儿钢琴教育方法的改革的探讨[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2, 10.

[2]胡兆哲.关于幼儿钢琴教育中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2013, 9.

[3]吴媛媛.关于幼儿钢琴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11, 52.

[4]高余丽.试析兴趣培养在幼儿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J].赤子 (中旬) , 2013, 8.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钢琴启蒙教育 篇10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兴趣

钢琴具有融艺术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特点, 因此成为大多数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必修乐器。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事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教师们, 要充分认识到钢琴启蒙教学的重要性, 要根据“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特殊的性格特点, 不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怎样启发学生对钢琴演奏产生兴趣、爱好?怎样用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实现成功教学的保障, 也是值得从事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兴趣和学琴积极性

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喜欢钢琴, 并渴望能拥有一台钢琴。当他们听到教师演奏出或优美动听、或欢快活泼的钢琴曲时, 都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教师应抓住这一点, 保持或建立起孩子对弹琴的兴趣, 走好幼儿弹琴的第一步。

(一) 通过小孩子的好奇心引起对钢琴的兴趣

大多数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在于爱听音乐、爱唱歌、爱跳舞, 在真正接触乐器之前, 对弹琴、对上钢琴课更多的是好奇, 比如会想:琴键后面的大箱子是干什么的?两种颜色的琴键有什么不同?下面可以踩的东西是什么?……因而, 给孩子上的第一节课先不必忙着教孩子怎样弹琴或认五线谱, 而是要顺着孩子的好奇心, 解开孩子的疑问。还可给孩子讲讲有关音乐家的故事, 有条件的还可带他去看看钢琴, 听听哥哥姐姐们弹钢琴, 以此来激发幼儿对弹钢琴的好奇心和初步的兴趣。那么, 钢琴课便顺其自然地开始了。

(二) 采用多种多样的上课形式

1. 节拍练习:

刚开始进行教学时学习的内容不应过多, 让幼儿能够参与其中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节拍的训练就可以让孩子充分的运用自己的肢体来进行, 而不单单只是用双手拍打, 可以老师在钢琴前弹奏一个节奏型, 让孩子选择跳, 拍腿, 击打桌子等形式来模仿老师弹奏的节奏型。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好动, 坐不住的心理特征, 又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了知识, 记忆会更深刻。

2. 绘画辅助:

将枯燥的钢琴学习过程转化为幼儿喜欢的游戏和活动, 让钢琴课上的更轻松愉快又能学到东西。例如在学音的时候, 老师教会了孩子认五线谱之后, 可以让他们将学会唱的变为画的。一方面满足了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的心理, 又可以在纸上巩固所学的内容, 让枯燥的钢琴学习过程变得更有乐趣。幼儿钢琴的启蒙教育需要老师善于运用不用的上课形式, 激发孩子的兴趣, 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

二.建立师生感情, 营造轻松愉快的上课氛围

正所谓“亦师亦友”, 教师要帮助孩子消除面对老师的紧张情绪,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孩子从心里接受老师的引导, 培养对弹钢琴的兴趣。作为幼儿钢琴的启蒙老师, 针对幼儿特殊的心理特征, 就需要从多方面注意。

(一) 上课的语调

幼儿多数都是3到6岁的小孩子,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语调的柔和, 音量的高低及语速快慢, 以符合他们特殊的思考方式, 理解方式和沟通方式, 要把自己也当做和他们一样的年龄来进行沟通和对话, 才能让孩子觉得亲切, 放松。

(二) 因材施教, 针对不用性格的小孩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有些小孩子比较内向害羞, 我会主动的跟她说说话, 耐心的鼓励她跟我一起拍拍手唱唱歌, 并且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及时的对她进行表扬, 渐渐的孩子会放松下来, 开始勇于表现, 不那么怕生了。有些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 教师在批评他错误的时候, 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告诉他, 没有陌生感。

(三) 教学中的爱心与耐心

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 无论琴童的天赋如何, 教师都应该怀着爱心来上课。年幼的孩子身心稚嫩, 更需要用爱心和无限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够耐心地教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进步。学琴的孩子中只有很少的人将会从事音乐行业, 但学琴的经历却会影响他们的人生。

总之, 教师要同时体现出教师、父母、朋友三者的化身, 在教学中既要严格又要耐心地教导, 不但要如爸爸妈妈一样地爱他, 还要和他们做朋友, 说得来、玩得来。

三.教会正确的坐姿, 手型, 触键方法

常言道:苗栽得正, 树大才容易长得直。从小学会用科学的弹奏姿势弹琴, 才能逐步体会到正确地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和发声, 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并促进与弹奏有关生理功能的发育。

(一) 正确的弹奏姿势

身体要对正键盘的中央坐得端正而不僵硬, 上身略向前倾, 与琴键相隔约两拳的距离, 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手型应放松而端正, 手指自然弯曲, 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掌关节自然拱起, 手腕约与键盘平行, 不能拱起或凹陷, 小臂与大臂呈自然放松下垂状态。大拇指略微弯曲, 用大指侧端触键, 不能整个手指“躺”在琴键上, 每个手指指端肉垫部分触键, 并保持手指站正不歪斜, 一关节弯曲不折指。

(二) 用形象的方法教授正确的弹奏姿势

在教授幼儿正确的坐姿手型触键时, 可采用形象, 易于他们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我在告诉小孩子正确的手型时我会让他想象自己握着一个小鸡蛋, 然后当他摆出了大致的形状后, 我再进行纠正, 很多幼儿骨骼很软, 掌关节不易支撑起来, 我会先用手帮助他们站立, 并强调观察掌关节是否突出来判断支撑好没有。关于幼儿练习钢琴的坐姿, 手型及触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规范的, 需要老师悉心的引导和耐心的提醒, 还有不能操之过急。

钢琴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它有别于钢琴演奏, 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 更要能正确的将所学传授给他人的能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更是钢琴教学的第一步, 可以说决定着学生未来的钢琴发展道路, 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钢琴教育从事者矜矜业业, 以一种责任心, 爱心以及耐心去悉心引导每一位学琴儿童, 让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踏上钢琴之路。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育 学生音乐素质 有效策略

现今随着钢琴专业在高校的不断开展,并且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越加重视,这使得钢琴教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重视对学生钢琴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及锻炼,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钢琴的听觉能力较差,即兴演奏能力较弱,并且对一些音乐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不够到位,最终影Ⅱ向了学生的发展。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教学观念,以便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从而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校来说,开展钢琴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校钢琴弹奏的特点是音域广以及性能优,因此也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并且在高琴的学习中,学生的因素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等都会得到提升。钢琴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很重要意义。

首先钢琴教育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钢琴教学将会促进学生个人文化修养的提升,并且会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在钢琴的学习中,其听觉将会得到锻炼。并且学生将会感受到钢琴音符跳动中的美感,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对美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表达。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将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美,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其次钢琴教育将会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钢琴教育将会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并且学生在放松心情的时候,钢琴教学将会促进学生站在多角度对科学文化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进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钢琴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不够深入

现今在很多高校在开展钢琴教学都属于初步阶段,这样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对其的了解不够,尤其是关于一些钢琴知识的理论知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并且很多教师对学生钢琴理论知识也不够重视,认为学生钢琴学习仅仅是副科,不需要认真对待,忽视了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这样导致学生对钢琴知识的学习不够了解与深入,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理论性错误,表演不够规范等。

(二)钢琴教育中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高校开展钢琴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对其的认识度不够,教材以及教学方式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无法得到提升。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较为混乱,无法有效掌握钢琴知识,导致学生的艺术素质无法有效提升。同时学校在钢琴教学中,缺乏较为完善的教学设备,仅仅是简单的对学生教学,最终学生学习处在被动的地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钢琴教育中对教学缺乏实践性

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并且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演奏能力十分的重视。但是在实际中钢琴教学教师过于重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相应的实际操作环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讲解是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在钢琴音乐课的讲解主要包括对知识点的归纳和解读,以及乐理的讲解等,教师也会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弹奏,但是,这些讲解以及示范性的弹奏只是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简单阐述,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知识了解钢琴演奏的一些理论,并没有将教师的讲解带到自己的演奏中去,使得学生很难形成一定的联想以及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所以在教学当中,理论知识与实际弹奏没有很好的相结合,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

(四)钢琴教育中没有重视对即兴伴奏的培养

高校钢琴教育中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行钢琴教育的过程中就是为了能够培养钢琴伴奏,而钢琴的即兴伴奏是每一名音乐学员所要培养的技能。所以,钢琴即兴伴奏是每一名音乐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音乐教师对于即兴演奏的能力并不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高校对于即兴伴奏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在高校中许多的学生都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练习专业的钢琴曲目,而对于钢琴伴奏的曲目只是要求能看得懂乐谱的水平即可,对即兴演奏的要求更是不到位。这一现象最终导致的是学生声乐即兴表演的过程中经常出错,甚至是慌乱,而这些将阻碍学生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音乐教师要充分的了解教学对象

在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每一名音乐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基本情况应该了如指掌。但是,在实际中每一名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思维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而这些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设定等。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更好的将教学优势发挥到最优化的程度。

(二)加强对学会的思想教育,逐步的提高学生对钢琴课的认识

nlc202309081633

钢琴教育对于学生培养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钢琴课学生可以打开音乐的视野,广泛的了解音乐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为配器、视唱和练耳等课程打下基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那么就很难从思想上对钢琴教学提升自我音乐素养的认识。所以在高校开展钢琴专业教学的前期,一定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充分的利用学生自身的优势,加强指导,让学生们逐渐的重视钢琴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依托钢琴教育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钢琴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钢琴教育在众多的音乐教育当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目,因为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进行钢琴演奏,所以在所有的钢琴课程中,终极目的就是使学生可以流畅的演奏钢琴曲。但是,在具体的课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钢琴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实践演奏。首先,加强教师的演奏示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指导整个课堂教学的开展,在实际的操作中,老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钢琴课有个灵活把握,不断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充分注重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带动学生思考行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钢琴的教学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练琴习惯,提升学生的演奏技能与乐感

在钢琴教育当中,最不可少的是学生平时练琴的机会。拥有良好的练琴习惯是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一个基础。所以钢琴教师针对学生练琴的环节,应该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熟练的看懂乐谱,并根据乐谱更能即兴的进行表演。音乐教师在掌握学生培养练琴习惯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乐感的培养。学生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钢琴技能之后,获得乐感,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掌握演奏技能水平的基础,进行难度调整,从而逐步的使学生的演奏技能得到提升,这样的培养可以再一定时期内,使学生的乐感得到提升,老师还应该根据每首乐曲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演奏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加能够体会到音乐真正地魅力,从而培养学生更浓烈的音乐爱好,为学生演奏自己的风格提供一定的基础。

(五)加强基本功练习,提高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

即兴演奏需要掌握三个要点,也就是速度、情绪以及效果速度,通俗的来讲就是要求学生临场反应要快,不能花费太长时间去编排:所谓的情绪,就是要能够体味到整个环境的基础格调,将整场的演奏情绪把握到位,让自己的情绪尽量符合整体演奏的情绪:所谓的效果,通俗一点的说就是达到即兴表演的最终目的,学生在即兴表演中希望达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要有合适的情绪、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以及高强度的技能水平要想真正做到上述所提到的三个要点,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更加的刻苦,要在平时打下扎实的乐理和和声基础,等够熟练的掌握各种伴奏手法以及熟悉的掌握各种伴奏音乐,这就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演奏学习中积累经验。

四、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综合性的人才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钢琴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做好钢琴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欣赏水平,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对美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表达。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将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美,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所以,做好高校钢琴教育十分的必要。

幼儿钢琴教育有效性 篇12

一、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偏离幼儿生活

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幼儿园, 其在开展针对幼儿的钢琴教育活动时, 所选择的内容往往是根据教材而设, 此中并未详尽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 也未能结合幼儿兴趣并极少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关联, 进而使得钢琴教育与实际生活始终处于背离状态。如, 在进行《数鸭子》一曲教学时, 即便许多幼儿在此前便已熟知此曲并能熟练演唱, 但大部分教师仍会按照原计划方案在进行一遍教唱, 在此过程中, 由于未能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 因而很难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此时, 教师便可转变教学思路, 如大多数幼儿虽是会唱, 但不一定懂该怎样表演, 对此, 教师便可以钢琴演奏的方式来替代演唱, 如此不仅能达到教唱的目的, 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尚未认识到生活中的钢琴节奏元素的价值

在当前幼儿钢琴的教学过程中, 部分老师尚未认识到学生节奏感培养的重要的性, 则很少将生活中的节奏元素巧妙应用于钢琴课堂教学中, 从而逐渐让钢琴节奏元素失去了作用, 严重影响了幼儿钢琴教学效果[2]。例如, 在幼儿钢琴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出现嬉戏、打闹的现象, 而这时如果老师充分利用钢琴弹奏方式, 巧妙引入生活中的钢琴节奏元素, 则能够督促幼儿快速安静下来。这种教学方法在最初实施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明显, 但是日子一久, 而老师又总是弹奏相同的旋律, 则导致部分幼儿在听到钢琴节奏也不为所动。

二、回归生活的幼儿钢琴教育活动策略

1、合理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钢琴作品

在幼儿钢琴教育过程中, 为了能够解放天性, 自由发展, 老师便可以尽量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音乐作品。例如, 在下雨天, 老师则可以结合“雨”这个主题弹奏歌曲《大雨和小雨》。其中, 老师可先带领幼儿去认真观察真实的下雨情景, 让幼儿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响。然后, 在进行钢琴教学时, 能够让幼儿透过琴音感受到歌曲中的“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场景, 从而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3]。同时, 老师还可以开展钢琴演奏活动,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雨水落下的声音, 以便能够更加准确的感受大雨和小雨之间的节奏与声势, 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强弱、快慢和节奏的变化。同时, 老师还可以结合钢琴教学内容开展钢琴乐曲欣赏活动, 如可以让学生认真欣赏肖邦的轻音乐《雨滴》, 让幼儿能够深入感受雨滴的声势变化;如果在下雨的过程中伴随着电闪雷鸣, 老师则可以指导幼儿欣赏小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电闪雷鸣波尔卡》。通过老师将钢琴乐曲中的旋律与生活中的节奏有效结合起来, 有利于幼儿透过生活情境来感受钢琴曲所表达的情绪。

2、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化游戏活动

由于幼儿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 而认识又都是从感性认识而来的, 所以幼儿都是通过参加直观活动来活动认知。同时, 大部分孩子又非常喜欢表现, 且对游戏的热爱程度也非常高, 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将钢琴曲的内容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表演出来, 便能够为钢琴课堂注入生命力, 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音符和谱号。例如, 在幼儿学弹《玛丽有只小羔羊》这首钢琴曲时, 老师便可以让学生扮演玛丽, 以及玛丽的小羊羔, 将钢琴曲的内容像讲故事一样演奏出来。这样有利于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加深入的体会到钢琴曲所蕴含的真情实感, 促使幼儿快速掌握这首钢琴曲, 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E。

3、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在钢琴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个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老师应该尽量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事情, 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逐步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同时, 老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欣赏各个出名钢琴家的演出,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体验钢琴曲内涵, 并能够真心的了解和喜欢钢琴, 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钢琴欣赏能力。同时, 老师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紧密结合钢琴教学内容, 有选择性的向幼儿介绍一些钢琴曲。其中, 老师应该非常深入的了解钢琴曲目, 且不能够先向学生进行讲解, 而是引导学生慢慢体会, 再进行讲解, 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4]。

4、巧妙利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在幼儿钢琴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针对钢琴曲《头发肩膀膝盖脚》学习时, 老师便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先让幼儿将双手放在脸颊上, 而在老师喊出某一个部位的名称时, 全体幼儿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移放到这个部位上, 这样老师采用非常随意的方式喊口号, 有时慢、有时快, 则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 老师再换另外的方式发出指令, 有利于让幼儿更加熟悉这首钢琴曲的整体形象。同时, 老师还可以一边弹奏钢琴, 以便组织学生开展《丢手绢》的活动, 侧重训练学生的声音分辨和判断能力, 从而有效提升幼儿钢琴教学效率, 让幼儿的天性得到更好的解放和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幼儿钢琴教育生活化是一种以促进幼儿音乐素质发展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观念。因此, 在幼儿钢琴教育过程中, 老师应该挑选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钢琴作品、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巧妙利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钢琴教学的水平, 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雯.幼儿钢琴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探析[J].音乐时空, 2015, (23) :159-160.

[2]滕丹.性格色彩学之于幼儿钢琴教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迟佳.幼儿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负增长率下一篇:椎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