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构建(共10篇)
教师角色构建 篇1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就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具体地说, 就是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 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 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是社会地位或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相统一的产物, 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某种期望, 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1]因此, 这种角色和行为具有外在强制和内部建构的双重特点。那么, 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角色的形成也必然从这两方面来考虑。
一、教师角色的社会赋予
社会角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对社会地位的动态描述, 因此社会角色的构成要素也需要从动态角度来加以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全社会期待教师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责任, 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尝试从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研究型教学的任务及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理想这三个维度出发, 来考察整个社会发展赋予教师什么样的角色。
1、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 研究者对基础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作了研究, 总体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即: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2)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 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要求教师从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课堂管理看, 要求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创造者; (5)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要求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6) 从教师发展来看, 教师要从外在要求的实施者转变为自我发展的督促者。
2、研究型教学的任务与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为研究型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教师观, 不但对教师角色提出新的要求, 为其实施设计了途径和方案, 而且打破了传统“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这就对教师角色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使研究型教学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简单而言,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角色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它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效能感提高的促进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后现代教师观认为,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 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师生交互主体、教师外在权威到共同探究等的转变。
3、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想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全新的变化。美国学者D﹒John﹒M c Intyre和M ary﹒John O’H air在其所著的《教师角色》一书中阐述教师的角色包括:组织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职业者角色、咨询者角色、伦理者角色、政治者角色等, 因而, 教师作用的发挥只有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 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才能使其作用凸显出来。从学习型社会的特点来看, 教师的角色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将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新型的交流者、创新精神的培育者和学习型社会教学规律的探索者。因此, 要全面促进学生进步, 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建设, 转变成适合学习型社会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自我建构
在教师角色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可回避, 那就是教师缺乏扮演或承担教师角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 尤其是内在动力激发不够。人们总期望或赋予教师应该去承担这种或那种的角色, 可是事实, 教师在某一境遇, 某些时间下, 他们总是不想扮演这种或那种教师角色, 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承担扮演怎样的教师角色, 甚至只是被动的扮演着他人期待他们要承担的角色。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和改革?在这里, 我们要借鉴一种新的理论——“教师角色需要”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
何为教师角色需要?简单地说, 教师角色需要就是促使教师承担和扮演教师角色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 教师角色需要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或办法, 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教师自觉的将角色规范、要求和人们的期望及典型的行为模式转化为教师自己内在的角色要求及个性化和超个性化的角色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2]所以, 教师角色需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内在动力性, 即它是教师自主意识到的, 并积极主动去实现的一种内在要求, 而不是外界强加给教师;它是教师在自身具备的积极的激励自我不断追求的力量。它促使个人以承担的教师角色和个性化的角色行为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身份, 促使教师的独特能力和首创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凸现出来。2.发展性, 即对教师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那么教师角色的需要也是如此, 且整个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的过程, 教师必须通过个体努力和不断提高来促使其发展。3.指向性, 即确定了角色需要, 那么其内在的动力也就找到了发挥的方向, 教师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将如何去行动, 应该承担和扮演怎样的角色。
任何一种角色都对应的一种社会功能, 显然, 教师在建构自我角色时, 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才能成功实现自身角色功能。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 处于生存期和发展期的教师要督促自己尽快融入教育者的角色当中, 由于初任教师, 他们的内在动力比较足, 相对而言也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但当一些老教师经过了职业倦怠期并开始进入生涯低落期时,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 因为没有了指向性, 他们这个时候的内在动力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因而会出现消极懈怠的情况。为了使其能进行正常而有效教学, 同样需要他们再强化角色认同。但这类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相对难以实现, 这与学校组织环境中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有关。因此, 这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构建及自身专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社会角色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本文将其运用到教师职业这一领域, 意欲在该理论视野下来阐述对教师角色的几点认识, 从社会赋予与自我构建两个维度构建了教师角色。
关键词:社会角色,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9~141
[2]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8
[3]李红.研究型教学视野下教师角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9) :22-26
[4]李开琼.浅谈学习型社会与教师角色建构[J].教师专业发展论坛.2007, (5) :3-5
[5]D﹒John﹒Mc Intyre, Mary﹒John O’Hair著.丁怡, 马玲等译.教师角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16
落实服务角色,构建理想课堂 篇2
一、打破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需求,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服务
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课堂是一个教学的平台,而教学又是一门育人的艺术。由于不同学生在天资、个性、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广泛差异,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个具有教学风格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安排是极具个性化的,是充满教学思想和个性才能的丰富又复杂的艺术。即使把课堂教学流程、教学范例全部列出,也不可能穷尽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学过程不是工业式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操作,它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是在动态中不断完善发展的艺术组合而产生的整体感应。因此,就是极具知名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可能固定化沿用,甚至被推而广之。所有的名师,都会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名师的课堂一定也会体现出个人独特的风格,他们绝不会用模式来禁锢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艺术。所以,有效教学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充分维护他们与生俱来的活力,摒弃一劳永逸的模式化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尽可能适合每个人身心特点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的服务者。
二、淡化教学任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思维成长服务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已是教育界所公认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上课的注意力应集中的地方不是教材,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离开了“教为了学”这个根本点,教师的表演再上乘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而要克服这种教学浪费,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
其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果牺牲一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来培养和保护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与热爱,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学生自己定会把这些失去的“知识”加倍地找回来;但是,假如牺牲了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热爱、甚至牺牲健康、身心与美德,用来让学生多学习和掌握一些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那么这些失去的兴趣、爱好、热爱不仅会使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失去生命和光彩,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促使他们彻底失去学习、探索、创造的动机和愿望。
因此理想课堂中,作为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基础上,首先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其次把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渗透在每一句言语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活起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机攫取课堂中稍纵即逝的教学机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他们的心灵与知识,将教学的一切活动指向于如何调动和维护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指向于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成长而服务。
三、拒绝教学技巧,提供人文环境,为学生的完整人格服务
爱因斯坦认为: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一位专家。而当今的部分教师,为了名利,置“传道”于不顾,孜孜于“授业”和“解惑”,以绩效取代道德、以技巧取代科学,同一份试卷让学生做了四、五遍以追求绩效;同一课内容“试上”二、三遍以求取优质课,对于学生来说,这究竟是一种“伤害”,还是一种“犯罪”?当“优质”布满虚假,当“绩效”变得残酷,谁能说学生的正义缺失不是我们的潜移默化?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因此,教师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必须把“传道”摆在首位,首先做好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好“提供机会和条件”的服务:让学生说出他们想说的,做出他们要做的,提供思考的时间,提供争论的平台,提供“激励和鼓舞”的服务,激发和维护学生的求知热情。课堂上少一些“模式”,多一些个性;少一些“任务”,多一些人文;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本真。“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
教师角色构建 篇3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改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重任。但以往的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整个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地位的机械灌输,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创造性学习,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面对新课改,固守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势必会为教育所淘汰。我们必须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积极思维,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以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构建高效化数学课堂教学,使其成为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的主要场所。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浅谈如下几点。
一、由教材的复制者变为开发者
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何种位置,这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教学中奉教材为经典、为权威,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整个教学就是严格地照搬教材,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传话筒的角色。教材上写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材是中心,处于不可动摇、不容质疑的权威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复制者,只是简单而机械地将教材原封不动地传给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学脱离学生学情,这样的教学自然是低效的。为此我们首先要变教材的复制者为开发者,要真正发挥教材的桥梁作用,以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那么教师如何来有效开发教材、做好搭桥者呢?
1. 正确认识教材的地位。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并不等同于对教材的按部就班,我们既要深入研读教材,立足教材,同时又要以教材为中心向外围辐射,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与社会同步,引入更多的生活素材,开展图片、网络等多种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二次开发,实现对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校本教学资源,以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情。
2. 让学生参与到教材的运用中来。我们要将更多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来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调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材的运用与开发中来,这样更能够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什么,怎么学,更能引导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是教学的管理者,而学生处于被管理地位,整个教学活动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是传统教学的主要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构建生本课堂教学,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教师要转换自身角色,由以往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站在全新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与调控,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以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展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要学会运用教学技巧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激起学生展开探究的激情与动力,在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平等。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相关的生活片断,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来说一说,将自己所想到的与之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与交流中来让学生认识这些基本的时间单位。这样活动不再是教师的全面管理,而是组织学生来展开充分的交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
三、由学生的保姆转变为引导者
以往的教师可以说就是一个保姆,对学生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不管什么知识,全部由教师细细咀嚼,然后一点一点地喂给学生,而根本不管学生能否消化,是否吃饱。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都很奇怪为什么讲得这么细、这么透,而学生还是不会解题呢? 殊不知正是这种无微不至,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而只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死记硬背者,离创新型人才更是越来越远。教师要将权利下放,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与探究权,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来自主地构建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但也要认识到放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要扶放有度,有放有扶,这样的教学才能张弛有度,保障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学习过程,去发现、去创造,真正地掌握枯燥而枯燥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定理时,我们就要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操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求解剪切的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动手画一画、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通过直接测量三个内角、将内角剪进行拼组测量等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从而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知。这样的教学没有了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代之以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考,教师只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必要的启发,以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在学生建立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再加以延伸与归纳,进而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定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则是以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身份来与学生一起探究,从而实现了教学的多向互动,使得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
教师角色构建 篇4
关键词:元杂剧 女性角色 影响
元杂剧是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历程中最早出现的重大成果,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形式,其塑造众多丰满而鲜活的艺术形象,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成为广大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在诸多元杂剧作品人物形象中,女性作为重要表现对象,格外引人瞩目,在特定历史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元杂剧的崛起因素
元代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的文学剧本,是中国古代各种表演艺术发展并综合运用的结果。[1]包括元杂剧在内,一切精神生产都是在对物质生产的双重依赖关系中进行:既是“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又是“一定的社会结构”。[2]作为农业经济向手工业经济逐渐过渡的一个朝代,元杂剧同样反映和表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其形成乃至兴盛有诸多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元蒙贵族以及最高统治者大多喜爱歌舞戏曲,大力支持杂剧创作。主管宫廷俗乐的官署,元代教坊司置于正三品高位,而宋代“太乐署令”从七品,明代教坊司仅正九品。元朝末年杨维桢在《元宫词》写道:“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明初朱橚《元宫词》:“《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于中书省,诸路都教唱此词。”由于元蒙统治者的提倡支持,明清才有元朝“以曲取士”的传说。
2.经济因素。从忽必烈开始就自觉放弃落后生产方式,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社会秩序与经济繁荣局面相对稳定。元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贸易,而商业贸易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兴旺。优越的经济基础是戏曲生长发育的最好温床,不仅为杂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而且为其提供了演员基础。数以千万为生计所迫而沦入风尘的妇女,成为畸形都市生活奢侈腐败的见证。妓女行业中,很多成为色艺俱佳的杂剧艺人,又为戏曲表演准备了庞大的演出队伍。
3.历史因素。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中,客观上需要具有较强战斗性、群众性的文艺形式予以展现和策应,特别是元朝初期,民族斗争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中下层文人仕进道路大大缩小,因而大多数文人迅速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组成书会,为戏曲艺术酝酿成长创造了历史条件。当然,文学艺术自身也在革新变化之中。艺人们吸收元以前的歌曲、舞蹈、滑稽剧等杂戏形式,逐渐创造出杂剧这一新的戏曲形式。比如,杂剧延续杂戏的叙述体,借用第三身叙述的情况很多,如关汉卿(单鞭夺茱)中借探子向徐茂公讲述敬德榆科园救主经过之口,叙述战斗情景等。
4.文化因素。蒙古统治者在思想和文化上实行较为严格辖制和禁锢,但作为以“俗”为标记的民间艺术形式,元杂剧在战乱与动荡中酝酿和跃动,带有鲜明的蒙元文化印记,这一领域相对宽松。它依托女贞、蒙古族用以与汉人沟通情感、推进文化交流的口语、俗语等表达方式,既承载了北方民族嗜俚尚俗、浑壮强悍、质朴劲直的文化形态,又体现了公开吸纳程朱理学、并蓄宗教文化的开放政策。一定程度上说,元杂剧生成是由汉族传统道德观念、伦理规范、价值取向和入主中原的蒙古民族文化特质、生活习俗等交融碰撞的结果,词曲领域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氛围,或许是元杂剧兴起并走上繁盛的先决条件。[3]
二.女性人物的角色塑造
元杂剧兴起乃至繁盛的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正是元杂剧作品女性人物角色构建的渊源。据统计,现存的140多种元杂剧中,妇女题材近50种,占比达35.7%。元代辽阔的疆域、繁荣的商业、文化的碰撞,反映在元杂剧作品中众多女性形象塑造上,焕发出千古照人的审美亮色,或无私博大、聪明智慧,或顽强抗争、追求自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封建传统观念趋于松动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4]
1.慈母。从古代神话中王母娘娘,到先秦诗歌老无所依的苦难母亲,再到唐朝诗人笔下时刻担心游子的慈母, 在我国文学历史上,母亲形象由来已久。但大规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要数杂剧。王季思先生主编的《全元戏曲》中,74部作品塑造了98位母亲形象。以王仲文《救孝子贤母不认尸》为例,该剧讲述杨母让亲生儿子杨兴祖参军,却留下妾出的小儿子杨谢祖在家习儒,之后杨谢祖奉母命送嫂还家,不幸遭逢人命官司的故事。杨母遵从夫主“好生觑着康氏之子”的遗言,却不在意自己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她舍己为人,不顾个人得失,令人敬重。又如《剪发待宾》中,陶母为其子陶侃能够成才显达,宁愿“割发待宾”,而不愿接受他人钱财,只是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
2.痴妻。在封建礼教的教化下,作为正室的妻子,必须遵从三从四德,为丈夫名声、名誉、官职,她们忍辱负重,甚至纵容着丈夫的胡作非为,表现出深明大义、温柔善良,结果却被夫君漠视,她们的真心被远远的抛弃在一边。翠鸾和梅英都是元杂剧典型痴心妻子形象,翠鸾等了崔通三年,梅英等了秋胡十年。如在《潇湘夜雨》中,崔通三年未归,翠鸾奉以父之名去寻崔通。历经“走的我口干舌苦,眼晕头疵,我可也把不住抹泪揉眵,行不上软弱腰肢”,这番千里寻夫,看出翠鸾也是一个有勇气和坚强的女子。在寻得崔通后,却发现崔通另娶他人,还被冤枉和发落。面对这一系列的打击,他不是妥协和逆来顺受,而是勇敢与命运抗争。她在途中痛骂崔通,痴心妻子最终原谅负心汉。
3.才女。元杂剧中的才女们,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秀外慧中,善解人意,成为元代文人理想寄托之处,弥补他们仕途不畅、生活遗憾的现实缺口。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中的谢天香、张寿卿《谢金莲诗酒红梨花》中的谢金莲,等等。《西厢记》中女主人公崔莺莺与张生月下听琴,用优美而贴切的语言评价“其词哀,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准确领悟其中的意思。作者因此用“针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介绍女主人公,正是说明崔莺莺不但会传统女子的手工活,也擅长普通女子不会的诗词。喜剧《望江亭》中的谭记儿,貌美多才,聪明智慧,面对好色贪婪、掌握生杀之权的杨衙内,她单枪匹马扮成渔妇,玩弄杨衙内于股掌之中,从理想化的角度描写了女性靠才华、聪慧和美丽,来应对困境、反抗压迫的生动实践。
4.娼女。“词曲是起于歌妓舞女,元曲也是起于歌妓舞女。”[5]《马可·波罗游记》较早介绍了北京地区(时称元大都)妓女的规模与状况,新都城内和旧都(金中都)近郊操皮肉生意的娼妓约二万五千人。元杂剧把妓女形象进行大汇集,并不避讳“色”的描述甚至贪恋,而且更注重发现妓女群体更可贵的才、情、志。如《金线池》中杜蕊娘,为上《青厅行首,天生丽质并有着很高文化艺术素养;《玉壶春》中李素兰“诗词歌赋,针织女工,无所不通,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云窗梦》中郑月莲与张均卿誓结生死,遭到鸨母嫌弃并被赶走后,茶客李多多纠缠月莲不放,鸨母要她嫁与李多多时,她说:“你爱的是贩江淮茶数船,我爱的是撼乾坤诗百联。你爱的是茶引三千道,我爱的是文章数百篇,书生有一日跳龙门,咱便是夫人县君。”描写娼女的元杂剧,凸显了这类独特群体形象,她们在封建礼教的底部涌动,宣泄着愤怒、羞愧、痛苦、反抗的复杂情感和自我意识。[6]
三.女性角色的时代影响
元杂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的根据元代社会生活原型,经过加工虚构而成,有的则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元代剧作家们从女性角色的构建入手,不断融入创作者的心理诉求和情感表达,不仅传递出元代文人的思想脉搏,也为考察元代妇女社会生活原貌,了解妇女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地位和作用,产生深远的时代影响。
1.元杂剧女性角色塑造是文学真正关注女性人权的崭新开端。[7]受儒家学说、程朱理学以及中国封建礼教长期灌输和影响,古代中国妇女长期处于被束缚、被控制、被压迫的地位,妇女没有起码的人权。蒙古统治初期,由于对汉族儒士不予重视,科举制度没有得到延续,大批文人身处困境,失去了金榜题名、建功立业的机会,致使他们与处于弱势、地位低下的女性人群,在心理上形成认同、在精神上逐步贴近,促成了元代作家普遍的女性关怀意识,从而改变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将女性以简单、悲哀的形象示人的局限。比如,传统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式爱情观,是男性对女性的片面“渔色”和“赏玩”,是女性对男性潜在的并可依靠的价值——“才”的肯定。而元杂剧却与之相反,如《拜月亭》,女主人公王瑞兰本是娇羞怯懦、足不出户的兵部尚书之女,在逃往路上与穷书生蒋世隆同舟共济、相依为命而结为患难夫妻。当面临被拆散的危险时,王瑞兰甚至诅咒被视为尊严的父亲:“谁无个老父?谁无个尊君?谁无个亲爷?从头看来,都不似俺那狠爹爹!”《窦娥冤》中的窦娥,在饱受冤屈之后,发出了愤恨和控诉:“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可见,这些元杂剧作品反映不同层面的女性问题,充满对女性追寻自身价值、把握人生命运的关注、同情,可以说,是文学真正关注女性人权的崭新开端。
2.元杂剧女性角色塑造是研究元代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文学作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魏晋以来,长期门阀社会形成的门第等级观念以及男权思想至唐宋时代还是有着浓重影响,古代妇女一直处于社会非常低层的地位。特别是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以及古代宗法和分封制双重禁锢,剥夺了女子的政治权利和独立的经济地位。这种“男尊女卑”的界定,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严重摧残了妇女的身心,约束了妇女的行为。蒙古族风俗习惯对汉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乃至物质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包括男女交往的自由、婚姻习惯上的“收继婚”,乃至对“男尊女卑”的反对等。元杂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下催生和发展,也必然反映对女性的关注以及女性地位的变迁上。如《西厢记》中,不仅写出张生的痴情,更写出了其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多情软弱儒生的代表。反之,莺莺则敢于追求爱情、不屑名利,在人物形象上往往比男主人公更受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甚至女性地位比一些文人地位还要高,如在《举案齐眉》中,当小姐孟光要嫁给书生梁鸿时,丫鬟说:“世间多少穷秀才,穷了这一世不能发迹。你要嫁他,好不颓气也。”用这种“变形”手法和对比结构,在剧本中确立女性的主角地位。这些,对妇女解放以及蒙古文化统治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3.元杂剧女性角色塑造为后世作品提供了直观的人物素材。[8]元杂剧对于后世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的创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三国故事的流传,早在宋元时已被大量搬上舞台,到金元时,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30多种。水浒戏,更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元代水浒戏存目有20多种,现传有《李逵负荆》、《双献功》等六、七种。西天取经故事在元代也已定型,现存元末明初人杨讷所著《西游记》杂剧,以敷演唐僧出世的“江流儿”故事开场,这是后来《西游记》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后世的经典小说作品中女性角色与接受元杂剧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的许多人物性格都是以元杂剧为基础再稍加改造形成。比如,元杂剧三国戏中的孙夫人英姿飒爽有之、自主精神和反抗意识有之、作为夫人的贤德有之、深明大义则未必,小说《三国演义》中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承袭了元杂剧三国戏。也许是受元代戏曲普遍女性形象的影响,孙夫人也是一个向往美满婚姻生活、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正如《仙吕点绛唇》中“每日家费神思。怎言心事。则我这裙儿祬。掩过腰肢。(梅香云)小姐这等瘦了。着梅香没处猜那。(正旦唱)何曾道半霎儿闲针指。”在小说《水浒传》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地理名号等方面,都深受元杂剧水浒戏的影响。元杂剧水浒戏不仅塑造了王腊梅(搽旦)、郭念儿(搽旦)、萧娥(外旦)等反面女性形象,还塑造了担任剧本重要角色的正面女性:赵氏(大旦)、李千娇(正旦)、李幼奴(旦),小说《水浒传》则以类似家庭女性形象为陪衬角色,突出水浒英雄的侠胆正义。元杂剧在女性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方面的深入与矛盾展开,也为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模板,如《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写林黛玉“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更是为众所齐称的心理描写之经典片断。
综上所述,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元因素作用下,不断成长发展的元杂剧,塑造一系列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不仅代表了元杂剧作家们的精神高度,更传递了元蒙统治之下女性价值和地位的变迁,对历史研究、文学发展乃至女性解放均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修生.《元杂剧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1
[2]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
[3]张大新.《元杂剧兴盛的思想文化背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6期:14-15
[4]吴国钦,李静.《元杂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5
[5]胡适.《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1:19
[6]任中敏.《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619—766
[7]王淼.《元代戏曲中女性地位浅析》(J),长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09期
[8]肖涵.《试探元杂剧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武汉:《文学教育》,2006年第9期
教师角色构建 篇5
一、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1. 语文教师的角色地位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前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角色地位已经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即语文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教参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
2. 语文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系统上。新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的、积极自主的和发现性的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对生活独特理解的前提下还其选择的权力。这样,教学就应该是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一种使学生思维开放、视野敞亮的推动力量。
总之,新标准下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教学”。它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这种关系中,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语文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成人成事的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新主体。
二、如何构建新型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到心中有爱
要做到师生合作,首先教师要爱学生,爱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必经之路。“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有的学生不爱读写,只喜欢听讲一些与书本相关的名人轶事,结果这些学生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热爱语文。直到有一次在学生的作文上我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给我讲故事了,当时她还对我笑了笑,好像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来他们更喜欢被关注,而不是被冷落,于是我试着让他们在课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荒谬,也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从书中向我问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很重要。
2. 给每个学生以尊重
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也不再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木头”,而是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每周一的最后一节课,我们学校都要进行集体劳动。我利用这个好的机会,和他们聊天,谈生活,谈学习,谈理想。主要是自己要先动手,他们帮忙时要注意及时表现自己的感激之情。几个“谢谢”下来,没想到从那以后,一些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语文课堂上明显活跃了,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劳动时我和学生们聊天,了解了许多学生心中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原来他们已经是这么有思想的小大人了。师生共同劳动的记忆是美好的,我用照相机给他们留下了一幕幕美妙的时光,拉近了师生关系,有什么知心话他们也愿意说给我听。由此看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要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 课堂上要让真理作主
教师在课堂上要抛开自己“知识权威”的地位,遇到不懂的地方,或是无意的疏漏,要敢于承认错误,让真理作主。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堂教学实录:小学四年级某班的语文课上,出现了如下一幕:“老师,应该是‘憧(读“充”,第一声)憬’,不是‘憧(读“宠”,第三声)憬’,您读错了。”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读课文,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喊道。“哦,是吗?”老师愣了一下,然后说:“那同学们打开辞典查一下吧。”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哗哗声,同学们查辞典好像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结果出来了,老师说:“刚才老师的确念错了,希望大家记住它。你们如果能对老师讲的课提出质疑,就说明你们没有机械地读书,而是在思考。”让知识作主,让真理作主,这里也就是让学生作主。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减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点,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有较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状况也肯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综上所述,合作式师生关系的确立已经迫在眉睫;合作式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优化。正如有学者中肯地指出:“许多教师从僵化的教参中挣脱出来,享受到一种解放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课堂对话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个体动态生成的无序问题,有序地、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入,要站到一个鸟瞰人生的思维高度去与学生开展对话,进行教学。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深刻地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已经从从前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合作式教学。在新课程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实践, 本文论述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生合作式关系的确立, 并提出了几种使合作式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新型合作式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条) .
幼儿角色游戏及其指导方式构建 篇6
一、幼儿开展角色有戏的重要性及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应将对幼儿人格与自身权利的尊重作为首要条件, 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予以足够重视, 针对幼儿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处理, 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个体的健康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游戏是对儿童进行早期特色教育的重要方式,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生理、情感等均可得到均衡发展, 故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与发展中有积极作用, 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角色游戏是现阶段较为典型与常见的游戏方式, 要求幼儿根据自身意愿, 利用想象与模仿的方式进行自主角色扮演, 例如, 过家家、当老师等。教育工作者认为, 角色游戏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 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与手脑协同性等, 促进其良好语言表达能力与团体合作意识的形成。故而, 幼儿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角色游戏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游戏过程进行合理指导, 实现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最大化。
二、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合理指导方式
(一) 提供相适应的游戏素材,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指导
游戏素材与材料是确保游戏顺利进行并持续的重要物质基础, 合适的游戏素材将有利于角色游戏的开展。故而教师应结合角色游戏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 从游戏角色设定、游戏材料分配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并在游戏正式开始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 在“过家家”的角色游戏中, 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塑料制餐具、灶具等;在随后的游戏过程中则可为幼儿提供对应玩具, 并指导幼儿在设定环境中自由活动, 例如可自由扮演爸爸妈妈, 带宝宝买菜、买衣服等。这一游戏情境设定对于满足幼儿的游戏特点与角色需求有积极意义。
(二) 细心观察游戏过程, 在发生偏离时予以指导
教师对游戏过程的观察将有利于角色游戏的进一步推动, 并确保角色游戏的正确延伸与扩展。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观察重心应放在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上, 并从中深入了解幼儿进行对应角色扮演的心理活动、能力水平及其表现形式, 以便更好实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准确把握, 例如年龄较小幼儿在长时间活动后, 往往容易出现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的情况, 此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幼儿进行自我调节, 避免感冒或过于疲累。这将使角色游戏过程更具趣味性, 也使幼儿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三) 亲身参与游戏过程, 进行内部指导
教师亲身参与到游戏中, 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情谊。同时也能够对游戏过程进行实时引导与观察。例如, 在“过家家”游戏中, 教师可选择扮演“妈妈”这一角色, 指导“姐姐”买菜, “爸爸”做饭等。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亲身参与角色游戏进行内部指导时, 应注意合理掌握游戏节奏, 在幼儿兴趣尚未完全低落时结束游戏, 帮助其对角色游戏保持充分积极性。
三、游戏过程中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
考虑到幼儿对于危险因素与外部环境的认知不足, 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 影响游戏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 针对相应的突发状况采取合适、有效的应对措施。
以下针对常见的突发状况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 突发危险因素
确保幼儿安全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必要前提与基础, 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对幼儿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的相关因素, 教师则应及时介入, 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水平。例如, 当幼儿在“扮演医生”的游戏过程中, 使用来历不明的一次性注射器;或在游戏过程中口含彩笔四处奔跑等, 教师均应直接对其进行指导, 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后果的出现。
(二) 不良行为因素
幼儿由于缺乏对善恶、正误等的认知, 往往容易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行为攻击、言语攻击等不良行为。例如, 在游戏过程中抢夺其他幼儿的玩具, 或谩骂他人等, 上述情景均会对游戏的健康、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此时教师也应进行恰当指导, 对幼儿进行科学管理, 确保游戏秩序, 做到“活而不乱”。但在管理过程中, 切忌在未全面、充分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对儿童进行斥责。
综上所述, 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教学形式的现实意义, 通过提供游戏素材、观察游戏过程及直接参与游戏等方法, 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合适指导, 同时也应注意对游戏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等进行合适应对, 以便更好地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使幼儿教育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摘要:幼儿因其对社会缺乏正确认知、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个体特点, 其相应的教育工作也表现出独特性质, 如何对幼儿进行合理教学, 一直是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内容。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常用方法, 教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并对幼儿进行正确指导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及其实际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并对正确的指导方式进行分析, 最后再对角色游戏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加以总结, 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指导。
关键词:幼儿教育,角色游戏,指导方式,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梅英.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玩起来[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4 (1) .
[2]陈国宁.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教师指导研究——以聊城市甲幼儿园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教师角色构建 篇7
一、我国职教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政策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国家发改委随后公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支撑“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之一。同年10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指出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思考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架构,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建构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相关职能部门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课题调研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科研先行的原则,然后将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科研立项课题,通过各项研究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011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开局之年,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专题调研报告。其中2011年的一项研究,选取了吉林、上海等六个地区的28所高职院校、71所中职学校、9所普通初级中学以及6所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作为本研究的样本,该调查持续了五个月。该调研报告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力与内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结构与衔接,并要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进而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2年,教育部又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此项目标志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在国家层面的重视。
(三)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全国31个省份(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布各自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或对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级《纲要》)。31个省份都将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放在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其中,北京市构建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是以职业教育分级制度为核心、以制度创新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上海市提出“两个必须”和“一个优先”原则,探索、推动“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的衔接。同时,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协调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责上,统一中专、职校、技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另外,其他省市也相继围绕当地教育的实际开展适应当地经济、教育发展的试点工作。综上所述,各地围绕两个层面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主要是分别是从制度层面和课程内容层面来调整规划。制度创新是治标之举,课程建设是治本之道,未来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只有从制度创新和课程建设同时入手建设,才会越来越完善。
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政府的角色
在现代职教体系中,政府的主要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从这种层面也是对政府的角色和功能做了重新的界定。在现代的职教体系中,笔者认为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其角色职能。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各项制度,做好顶层设计
任何行业的顶层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更多体现在各种制度的修订和完善。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完善各项保障性法律法规,努力建立能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例如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统一但又不失灵活的课程标准。还包括建立教育、人社和行业部门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的协作机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和薪酬指导体系,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与劳动保障,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等等。二是要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与时俱进地提升和开发相关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专项职业能力标准,提高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准入门槛。三是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做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与发布制度,既努力做到精准的职位供需,达到人尽其才,特别是针对一些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更需要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二)政府要适当放权,处理好职业教育和市场的关系
国务院在2014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其中特别强调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在宏观层面的保障措施,其中包括法制建设、政策保障、经费保障管理监督和信息服务等方面;政府要营造好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做好基础性的制度保障等措施,制订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搭好台子让职教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从职业教育微观层面中退出。也就是说发展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推给市场,也不能由政府全包。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必然是政府和市场,需要两者的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和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和限度。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提供者。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经济和个体内在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依靠政府提供职业教育的状况;同时我们注意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才能解决办学成本的下降的内在要求。政府的宏观统筹和市场的微观调节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极其重要,缺一不可,定位好两者的关系是职业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亟待突破的现实问题。
当今社会教育市场日益发展、教育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应该站在国家视角上发挥作用,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共享、共识信息,进行最优的发展战略,并借助市场机制,办出特色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真正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要转变相关部门的职能,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能量,正确处理好职能部门与职教主体以及市场的关系,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鼓励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参与。创设有利于校企合作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制度环境。在法规制度下的新的职教治理体系中,中央政府应具有国家意识,具有统筹全局的权力和责任,减少部门责任不明确。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特色制定适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标准,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另外,还要加强职业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其他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三)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监管、评价机制,做好职业教育发展的监管者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广大职校以及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资质进行监督管理,严格办学标准,提高准入制度,严禁私自建校,更不能打制度的“擦边球”私自无照经营相关职业培训机构,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保障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强各种教育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要加强教育监管,必须对监管对象有清晰的了解和规范的管理。教育服务和信息监管是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教育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息化监管建设与制度设置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对广大职业教育单位的全程化的监管水平。可喜的是,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已经建立了教育机构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当然这是最基础性的教育监管体系系统,未来还需在基础教育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职业教育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高等教育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成人教育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等各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为加速职业教育服务与监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和物理条件。
摘要:科学合理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部分,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政府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构,其相关部门对职教发展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在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构中应承担着主导者的角色。我国经济的转型对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建构,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政府角色
参考文献
[1]孟凡华.鲁昕强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2]关晶,李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边界与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14(1).
教师角色构建 篇8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角色错位”的现象呢?应该从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职业特点、心理健康、社会角色认同等方面来分析探讨。
1. 教师角色扮演错位
“角色”, 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 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讲, 角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早在1973年,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的“看守和犯人”实验就已证明:角色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极其深刻。津巴多录取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犯人”和“看守”的角色, 一切都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 实验预计时间为两周。志愿者扮成“犯人”在地下“监狱”里经历真正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戴脚镣手铐, 穿囚衣, 用号码称呼等。而“看守”们则身着警服, 手拿警棍轮流值勤。仅过几天, “看守”和“犯人”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学会了从非人性地对待“犯人”中获得乐趣;而“囚犯”们则变得被动、情绪低落, 陷入极度沮丧的地步。仅仅过了6天, 有一半“囚犯”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 要求释放。津巴多停止实验后发现:实验前正常的大学生, 或变成了“恶魔”, 或出现了抑郁症状。该实验的启示是:人的社会角色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长期在学校里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 教师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出现教师的 (而不是家长的) 行为。如“说教”过多, 以权威性的形象与孩子接触, 结果产生了教师的社会角色 (而不是教师的家庭角色) 与孩子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 自然引起孩子的反感、抵触。有社会调查证明:教师家庭的孩子, 所承受的压力, 远比其他家庭的孩子大。
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教师必须把职业角色 (社会角色) 与家庭角色分开, 回归“家长”这个角色, 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鼓励、欣赏, 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 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和耐心的引导。教师在“扮演”父母角色时, 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否则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孩子习以为常, 甚至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二是孩子胆小怕事, 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长此以往, 孩子因缺乏积极的心理暗示, 容易形成消极的甚至是特殊的反应, 如习得性无助等。
2. 教师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的差异
教师每天面对众多的学生, 往往会不自觉地以最出色的学生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慨。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跟优秀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才能客观地评价、合理地要求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实, 所有的孩子都各有优缺点。如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给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是教师作为家长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教师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 首先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需要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该过程往往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 只有排除干扰, 才有可能使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其次, 评价应当全面:既要看到孩子的特长, 又要明确其不足;既要对孩子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 又要综合认识其整体素质。另外, 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孩子, 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 预见性地估价孩子的潜力和前景。
3.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压力研究机构列出的10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中, 城市中学教师名列第一位。教师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形式和工作责任等方面的特殊性, 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大体一致, 其职业压力的普遍性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从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了300份教师调查问卷发现, 93.1%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 压力很大”, 并认为这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 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从分布态势上看, 初中、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
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 教师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教师在学校里通常是压抑自己, 而把消极情绪反应投射到家庭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孩子身上。因此, 面对自己的孩子, 教师往往缺乏耐心。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以学校教育的眼光看待自家的孩子, 有“强迫症”的倾向。
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 首先要对压力有正确的态度, 认识到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 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 应当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集中精力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 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着手解决。必要的时候, 教师还可主动寻求心理热线等社会力量支持, 使焦虑的情绪趋向缓和, 恢复信心, 摆脱困境。
4. 教师“社会角色认同”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 包括信息源的多元化与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老化, 缺乏信息化所要求的工作设备所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贫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师经济收入偏低而引发的不公平感, 社会提供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冲突, 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心无力”的无奈情绪, 等等。
教师的职业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最“开放”, 其工作要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监督, 学生、校长、家长、教育主管部门, 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对教师做出评判。甚至很多对教育基本理论一无所知的人, 都可以对教师的工作中的“不足”指手画脚。而且, 教师的自我评价也比其他职业更苛刻。对教师的高社会期望值、高工作压力、高管理要求与教师职业本身的低社会地位、低收入回报、繁杂的管理目标之间, 形成了巨大的冲突。对待如此复杂的社会角色认同, 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化解冲突, 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如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决心将自己平民化。他脱下洋装, 一身棉袄、棉套裤、瓜皮帽穿戴。陶行知的这套平民装束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说他“哗众取宠”“别有用心”等, 陶行知对这些议论淡然置之, 最后, 他成为了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典范。可见, 教师的自我评价对自我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角色构建 篇9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有助于幼儿社会性行为、交往能力、创造力等发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他们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很好地进行游戏,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指导,进行师幼互动,使幼儿在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更全面发展,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关键词
角色游戏 师幼互动 策略
一、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样进行游戏等,都应由幼儿自行决定,教师只能是给幼儿建议,使得他们的游戏活动更加完善,而不能强加干涉。只有当幼儿在游戏中成为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若是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按照教师设计的游戏思路进行,就会极大地挫伤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他们将成为一个模仿者,无法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因此,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挥,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二、创设环境、丰富材料,架设师幼互动的桥梁
作为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借助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成功。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应的角色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
1.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宽松的游戏环境,不能为了达到游戏的教育目的而限制幼儿的游戏行为,也不能用太多的指令性语言对待幼儿。如“不能这样说”“这样做不对”等等,太多的限制和要求会让幼儿失去自由感,从而失去了游戏的意义。角色游戏应建立在一种宽松愉快充满想象空间和安全感的环境,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支持幼儿、等待幼儿,问题从幼儿中产生,又到幼儿中去解决,允许幼儿按自己意愿进行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2.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材料选择得当、花样多,就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主动积极地探索,接受信息,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创设娃娃家的游戏环境时,各个年龄班我们就不能准备一样的材料。如果都只为他们准备“娃娃”和“妈妈”两个角色的材料及情节,就不能激发大、中班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大、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需要的是一些社会交往,因此角色数量就必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游戏中的内容才会丰富、新颖。所以游戏材料的提供必须不断变化,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多种兴趣,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的吸引幼儿,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三、明确角色有效引导,增强师幼互动的实效
《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游戏活动通过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适时、适度地进行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合作。
1.善于发现,成为幼儿自主探索的引导者。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如“爱心医院”游戏中,我发现护士对给病人打针的方法不是很清楚,关注到孩子的困惑后,并没有直接告诉她方法,而是启发她“我们一起看看墙上的示范图或问问身边的小伙伴吧”,通过幼儿自己的主动学习获得相关经验,促使活动不断深入,将幼儿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他们在与环境、同伴相互作用中获得了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形成共生共长的有效互动。
2.有效参与,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在游戏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有限,幼儿常常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不能茫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应分析原因,用巧妙的方法给予言语鼓励暗示,在孩子即将放弃时要作为伙伴角色参与到活动中,激发他们继续活动的积极性。如“购物超市”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对购物和导购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我以购物者的身份进入“购物超市”,及时赞美他们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好,同时建议他们可以再增加些物品的种类,吸引更多人购买他们的商品。对此,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满腔热情地张罗着新增商品,有的在摆放玩具,有的则忙着去发宣传广告了……这些行为上的支持与引导,让幼儿对活动保持了高度的积极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武术的角色扮演 篇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1]。而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党的十六大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系列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是事业发展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武术锻炼是获得健康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武术锻炼不但能塑造人健康的体魄,也能培养人健全的精神,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一种财富基石,武术以其特有的特征和方式体现、解读并影响着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无论是在自然层面上,还是在社会层面上,武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都扮演着特有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 开展武术运动,弘扬武术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1 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个性的自由发展。我们对全面发展的认识,经历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到“四有新人”的过程,但是都没有弱化体育对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而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喜爱,它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东方悠久文明的宝贵财富,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与中国哲学、易学、美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武术家在沿袭传承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自己的世界观,因此,在传授技术的同时,又是对人的德、智、体全方位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一门科学。武术又可以强筋骨、怡性情、增知识、强意志,可以同德育、智育、美育一道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武术自身具有的价值,也是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2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武术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它在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和睦、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术还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热情,这一点在霍元甲那个年代的武术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凡是涉及国际间的武术比赛,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显得尤为重要。武术健儿在国际比赛过程中,都表现出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武术精神。
从培养爱国主义热情来说,武术作为我们国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引导人们产生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使参与者更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使爱国主义热情得以强化。从丰富人们生活方面来说,开展武术活动对引导他们享受高尚的文化生活,促进个人的健康,在增进家庭幸福、友谊交往等方面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武术正是以这种形式来服务和引导着人们,从多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培养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
武术运动和其它体育项目同样是一种倡导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积极而健康的活动。在和平时代,这种竞争形式是现实社会竞争的缩影,是社会竞争的模拟和演练。在武术比赛运动场上,人人平等,自由竞争,公平获胜,不允许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比赛胜利。但这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有严格的规则作保障。规则是武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公平竞争的基础。规则成为公平竞争的精神体现,也是裁判员进行裁决的依据。规则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使其具有了权威性,同时也使它成为武术比赛中公平、公正的标志。武术严格的规则制约着不公正的发生,使竞争中存在着和谐。这种竞争是友好的、团结的、公平的。这种公平的竞争,能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观念,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公平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发展武术产业,促进武术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武术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功能,尤其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术产业的经济功能日益显著,已逐渐成为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少林寺》让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武术热,随之武术报刊、器材、服装涌向市场,武术产业如雨后春笋,且发展势头迅猛[3]。1990年第11届亚运会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武术产业的一针催化剂,使武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跨上了新台阶。目前,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行给武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较好的扩大了武术产业与国际、国内市场的沟通与联系,加速我国武术产业的开放,给武术产业在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带来很多便利,大大提高武术产业的科技集成度,更能体现出武术产业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体育消费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武术消费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也备受人们的青睐,致使武术消费在日常的消费与生活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培养人们武术消费的习惯。当武术消费习惯有效形成时,它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必将拓展出巨大的生产与消费空间,这是武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当武术消费习惯的社会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确立武术产业经济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位置,并发挥出武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资源配置作用。当这种习惯在社会中广泛确立后,不论从武术消费总值,还是消费结构层次上,现代武术产业都可以在消费领域开辟出新的服务市场以利于社会经济运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 传播武术文化,加强武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武术文化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播武术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了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武术文化中,能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出民族以“仁”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念,这种文化的传播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播,还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生活,充实人们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文化繁荣,这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武术一直以“武以德先、未曾习武先习德”为指导思想,要求习武者要具备热爱祖国、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虚心学习等精神,所以通过武德教育可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武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特有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开展武术运动,可以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能培养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观念,促进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发展武术产业,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传播武术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文化繁荣,提高国民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