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及出路(精选11篇)
困惑及出路 篇1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和新课改下的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灵活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局限于书本,也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小知识来进行辅助教学;而在教学方式上,老师不要只顾着讲,学生不要只顾着听,老师不要只采用这种传统方式,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有学生想要看教学的,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反而转变为“学生讲,老师听”,学生可以提问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解答问题,而老师只要负责正确的指导就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互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老师要以平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把老师当成合作伙伴,不会认为老师是很“威严”的,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变得非常融洽,而且老师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交流,就会了解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再通过与学生良好的沟通,问题就会很和谐地得到解决,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兴趣,会越来越喜欢学语文,师生之间还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关系,创造了融洽的氛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
(一)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还有进一步优化的余地
人教版的小学教材在当前全国各地的小学教育中最具有权威性,里面的内容是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修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教材里有很多内容需要再进一步优化。在小学生心智成熟与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多接触一些天真烂漫、阳光、积极的内容,让小学生快快乐乐地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方式上不够与时俱进
当前,在我国很多地区,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讲,学生听”,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问题会得到大大的解决。虽然一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新式教学,看上去老师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其实他们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把标准答案给学生,学生发散思维无法得到肯定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矫枉过正”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有很多地区的语文老师为了“响应”改革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时“矫枉过正”。老师过分地依赖学生的问题,导致教师教学的新形式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这样只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还会降低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解决出路
(一)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要与小学生实际的年龄和心智水平紧密结合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画杨桃》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就会问学生几个问题:杨桃长在什么地方呢?是什么颜色呢?学生们都在积极地思考着,有学生见过杨桃的,非常踊跃地回答着老师的问题。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要避免出现那些压抑、沉闷气息的内容。尽量选用阳光、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教学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还可以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对小学生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任务和责任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不能只将应试能力来作为学生优劣的评价标准。老师应在教学课堂中切实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老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回答得正确,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就举一事例来说吧,老师在教学生生词时,老师不会再像以前那种方式把生字词全部抄到黑板上来教学生一个一个去认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把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还有就是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要把一些优美的句子画出来,这样的话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
(三)老师不能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放任交流
课堂是可以交给学生的,但是还需要老师来引导,不是让学生肆意地在课堂中天马行空。老师要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教学任务,并且还要有很高的效率,老师必须科学地安排好课堂时间,在每个时间段,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还要从学生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筛选出对教学有价值的问题,排除无用的来进行探讨和讲解。对于学生课外资料的收集,老师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内容进行讲解汇报,老师在听取学生的汇报时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点评,要保证学生在搜集这些课外资料中获得知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且还与学生对母语、对国家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了解,对学生以后的自身修养有重大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问题,不仅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进行解决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提出更有意义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文学,2010(1).
[2]师进福.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35).
困惑及出路 篇2
基层学校校本培训的困惑与出路
基层学校学科建设牵涉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的课程、教材政策、考试政策、评价取向;教学业务指导部门的`要求;家长、社会的期望;学生原有学业基础的情况(生源质量);学校人力资源(教师专业素质),等等.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在这些因素中,每一条都可以成为学科建设的掣肘、障碍,而学校人力资源(即教师专业素质)不敷需求,目前恐怕已成为主要困难之一.
作 者:张来春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刊 名:北京教育(普教版) 英文刊名:BEIJING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困惑及出路 篇3
关键词: 语言交际;功能目标;语义;语法
交际教学法是指采用语义大纲(Semantic Syllabus)而展开的一种语言教学法,它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篇,词汇,在预设的语境与情景下,能自如地对话和交际。它针对学生的具体语言需要,强调语篇的输入,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这无疑让学生初步尝到学以致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但随着教材的深入,话题的繁杂,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学生难以真正用英语交际,随着日积月累,英语的学习又出现新的困惑。主要表现如下:
一、缺乏语法教学的系统性,无法行成完整的语言材料
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材料的必要手段,语法体系的习得势必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进展.表达语言的形式随着语言习得而延伸,拓展。但是,功能与话题,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与持续性。往往结构不同的句子 ,句法罗列在一起,让人费解不通。新出现的语法会因为话题的编排戛然而止,使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出现了断层。这样,让学生新旧知识混乱,无法理解语义,语法,语境,更谈不上交际与应用。Project English 七年级Unit 7,Topic 1 出现了The Simple Past tense,was/were 的用法还未巩固,在Topic 2却突出can/can’t could/couldn’t的用法。这样,学生便无所适从。整个单元 只局限于When were you born?/When was your daughter born?的功能训练,句型无法诠释一般过去时的内涵,那么,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就无法渗透。Topic 3出现 的一般过去时到八年级Unit 2 ,Topic 3 才再次循环。再如,八年级Unit 1 Topic 3, What will Beijing be like in 2008 /I’ll see what Beijing is like in 2008 这样的句子罗列在一起,学生倍感吃力,无法理解语序的问题与句法的联系。还有反身代词
二、过于强调语言的功能目标,忽视了实践的可行性
语言应用根据获悉的语境,个人背景,中心话题,语用规则来创造,交流,它并非只用句型和套用对话来完成交际。孤立地记住功能,情景和表达方式,其实并非在交流,而是在背书.许多学生一上台,口若悬河,但无法做到用语言去思维,去交流。同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表达多种语言功能,应了解对方的语气,交际意图,才能活用语言.如,Be careful !在不同的语境可理解为提示,警告或命令。He will arrive, won’t he?既可理解为提问,也可理解为命令。因而,语言交际必须与其语境相结合,然后不断地发展,丰富,没有固定和一成不变的功能与话题。许多学生1分钟背上不少的对话,但往往忽略了语句的含义,语境的背景他们把语言的应用局限于简单的模仿,从而,让英语的学习变得索然寡味。
三、简化英语教学的多样性,降低了交际功能的广泛性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并非只会表达请求,致谢,道歉,建议,问路,购物,电话等等,而是通过语言材料的积累,能自由地表达看法,观点。学会用语言来表达与交流。而交际教学法强调了单一的功能训练,局限了功能的延伸.学生能两两对话,却无法开展真实自如的对话。所以,整个单元的学习只关注功能训练,忽视了语篇的结构,语义的概念及语法教学。在课堂上,容易造成课堂单调的模式,在一片嘈杂中却不知所云,不知所学。许多学生在make a telephone call的单元中,只学会了:
Who is that?
This is Kate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Jane...
至于如何留言,如何转述,尤其变换人称转达就很难开口了。语言首先是能动的,它没有套路可寻,所以,要大量地积累语言材料,而非依赖背诵段落,语句来进行语言交际与应用。
交际教学法的困惑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 ,我们不妨试试:
一、控制学习,调控课堂
在交际教学中,由于语言交际的需要,许多课堂的容量变小,课堂节奏变慢。因为学生表达语言的形式单一,内容雷同,耗时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走神。教师及时调控课堂结构,适度训练,控制语言训练的量与度。把握口语交际的形式与时间。如,Asking the way, 不要停留在:
Excuse me, where’s the…?
Go along the road and turn left…
You need to take No.3 bus.
教师指定2-3小组来巩固以上句型后,可通过听音找地点,画地图,寻找生活中的公园,大厦,影院来避免了单调的句型操练。然后引导同学当导游,作向导,介绍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这样英语的学习才能渗透到我们的母语的世界。
在初三Unit2 Topic 1Pollution 中,在学习完语篇后,教学应侧重于如何排污与治污。让同学们找生活中污染源,强调如何做环保人。如:“How to be a green person?”
1. Tell my parents to ride instead of driving.
2. No hoarns.
3. No litter and smoking
4. Save water.
5. Turn off the air conditioner when leaving.
6. Use handkerchiefs.
…………………
这样,就打破教材的孤立性,有机的把整个单元内容统一到“寻污治污,节能减排,人人环保”。
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任务与目标,来达到语言训练目标,巩固语言习得的效果。所以整合教材内容,调整教学课序,制定可行的语境操练,是当前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驾驭课堂学习的发展与学生的能动作用。有效控制学习的时间与学习内容,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避免单调与机械。让语言的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实践中。提倡有效学习,高效课堂。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积极的学习,学生才会乐学,好学。
二、语法教学与语义教学的统一
众所周知,语法与语义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人们常常通过语义来决定教授哪些语法。语法规则与语言运用相结合,才会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语法结构的交际价值。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加强语篇,连续语句和段落的教学,因为话语是形式,概念,功能的统一。而语篇中又包含了语义,语法,句法结构与语境。故没有语言的积累,就无法进行沟通和交际。语言交际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几个话题的模式,应该在于无限的拓宽与应用。如:now 的用法.不能强调它只适合现在进行时。
He is coming( now).
I can speak a little English now.
Let her come in now.
The old man lives in the XinHua Road now.
They are teachers now.
所以,在教学中不可孤立语法,语篇,语境,在语言交际中更要优化语言,运用话题来组织语言交际。同时,让学生举一反三,纵横比较。尽量用英语来驾驭思路,来交际应用。从母语的结构中感悟外语的内涵,做到潜移默化,熟能生巧。
三、多渠道,多功能,多情景的统一
学生好似一颗颗零落的珍珠,教师则是一条凝聚的线索。在教学中,让孤立的话题有机的结合,才会形成真实的语境,才能形成栩栩如生的语言交际。如:征询——购物——问路——致谢;打电话——邀请——道贺——计划与愿望;饮食——健康——天气——旅游——文化习俗,这些话题相辅相承,形成大场景,加深了语言功能,促进语言交际。并且,做到说,写互相落实,要求写简短的说明文,通知,留言,贺电,海报以形成良好的循环和巩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听中读,在读中写,听说读写有效循环,学生更能理解语言应用的真实与灵活。
四、听说读写动态结合
新课程标准阐明了语言技能在语言交际的作用,听读是理解技能,说写是表达的技能.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形成综和应用语言的能力.针对话题与功能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表达看法,判断,责备,访谈,建议,还要会识别说话者的语气,态度,能领会主题或大意,最后还要求写出语句通顺的短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说,读,写应融汇贯通,才是真正的语言交际,否则,只是点断式的会话与机械对话。 如:Traffic Rules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先通过听力与视频来学习交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危害,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会认识交通标识与遵守交规。而后转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学习,这样的动态结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直观而是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写出交规,再要求背默。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做中学,学中用,相得益彰。如:
1.If the traffic lights are red, we must wait
2.If the traffic lights are green, we can go.
3.If you aren’t careful, you will be in danger.
4.If you ride too quickly, cars may hit you.
5……,
五、在反思中成长
古人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它强调了复习的作用与其辐射的效果。如今,不能局限于复习的层面。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学会课后反思。反思重在思。思得,思过,思惑,思量知识的吸收,知识的转换与其带来的困惑。老师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挫折,学习的盲点。而学生应侧重于学习的收获与突破,学习的困惑及易错。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分析错误的根源和如何独立纠错。
如学习短暂性动词与持续性动词的转换,老师要帮助学生突破母语的思维定势,体会语言潜在的用意,才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英语中强调动作——状态——时间——的关联。而学生也在自己的错误中学到如何避免错误与修正错误。不妨看看以下句子:
1. He has left his hometown.
2. He hasn’t left his hometown for 2 years.
3. The door has been open.
4. The trees have died for 2 weeks.
5. The meeting has begun 15 mimutes .
6.Peter has come to Canada since 2 years ago.
综合这些句子,我们对学生存在的句法错误一一辨析,很容易对句子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积极认错,纠错,学习效果更稳固。
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教与学,知识的应用才会升华,才会内化。课后反思带给我们的是探究,是思考,更是收获。它提升了复习的含义,跳跃了语言应用的框架,让我们有了反刍的空间与纠错的时间,让语言的应用更信手拈来。我们不仅要推行能真正实施语言交际的教学法,还要力求语法教学与语义功能教学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语用知识与语法规则应用于语言实践,而教师更是多元角色的充当者,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始终是语言教学的终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应用语言学》作者:何英玉 蔡金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思考 篇4
困惑一: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作文教学的目的决定了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作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培养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劳动者, 还是要培养有一定创作才能的文学家?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却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首先弄清楚的。
困惑二:怎样正确处理作文教学和语文文本教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不能仅停留在研读文本这个层面?怎样才能实现文本研读、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三位一体?怎样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从写作的角度研读文本,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怎么更好地处理文学名篇名著教学, 让学生从写作实践中真正明白文学创作与文章写作之间的异同?
困惑三:怎样使作文教学回归本色?
由于应试作文中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导作用, 近些年, 作文教学中形成一种突击式、单一化的作文教学倾向。作文教学能只为考试而设吗?我们还要不要系统的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写作到底有没有套路可寻?
困惑四: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高考试卷评价中的要求?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般分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等级, 一是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中涉及题意、中心、内容、思想、感情五个分项;表达项涉及文体、结构、语言、词语、书写等。发展等级又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这些要求?如何去掉肤浅、无病呻吟、一味模仿等通病, 让学生的作文真正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作文。
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也是将来参加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从这方面说, 作文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学业水平, 所以, 不解决理论层面的认识偏颇, 就不可能把作文教学从被动从属地位拯救出来。针对以上问题, 我做了下面一些思考:
出路一:制定相对完整、科学的作文教学大纲, 明确作文教学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目标。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具体的教学大纲, 有具体的课程编排和教材文本, 可是作文教学却被动地从属于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和文本教学不分家, 甚至于淹没文本教学之中。作文训练更没有严格的方法指导, 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 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首先确定科学、严谨的教学目标。
关于目标的确定, 我觉得有三个参照给我们提供了思考:一是从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看。其中第二条的表述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第五条中有这样的表述:“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 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很显然, 高中作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 而是要让学生成长为具备一定写作能力, 能从事一般实用文体写作实践的劳动者。
二是从语文课本中关于写作能力培养的“表达交流”部分看:无论是必修一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还是必修二的“写景要抓住特征”, 以及必修三到五的“多思多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等, 这些作文训练, 都着眼于文章体裁, 而不是文学性写作。
三是从高考评卷中对学生的作文评价要求看:高考无疑是为了考查学生写文章的最基本的能力。一句话, 作文也要有它的工具性。
从上面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作文教学不是无章可寻、无法可依的。只不过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系统地加以明确罢了。
出路二:作文教学要单独设课。并指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研读文本, 从文本研读中学会写作。
长期以来, 过于偏重文本教学而忽视作文教学, 过于偏重文本教研而忽视作文教研, 过于偏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知识积累而忽视作文能力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作文教学不是应付检查, 就是流于形式;即使是作文课, 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方法指导和技巧点拨。忽视学生成长经历和社会实践能力, 忽视学生生活积累和语感积累。在作文教学上搞突击、搞速成, 极大助长了学生厌学、怕学作文的心理。导致作文教学成了文本教学的附属, 教师被动教, 学生被动学, 作文能力难以养成, 作文成绩难于提高。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有专职部门研究制定适合学生各阶段练习的科学的作文教材, 要有经过实践检验、能够胜任的专职的作文教学教师, 而且, 担任作文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与学生共同作文, 也要熟悉语文文本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自觉地把文本中的写作因素渗透进来。要把作文教学当成一项长期的任务贯彻到学生学习生活中,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辩证思考和理性分析。要注重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
出路三:作文教学要回归学生生活。要让学生真正自主作文, 抒发真情。
多年来, 由于高考作文对教与学的制约, 作文教学几乎走进了死胡同。特别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出现, 更催生了大量程式化、单一化、模式化的作文样品和训练方法。作文教学急功近利, 写作成了高考前的突击作战, 各种各样的速成班、速成法应运而生。从高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来看, 文学化倾向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教学训练。怎样才能把作文教学抓好?怎样才能既让学生考出优异成绩, 又让学生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写作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认为, 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也是人。作文教学应顺应学生思维模式, 更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启发学生, 是让学生在系统的作文训练中逐渐养成一种写作的状态。不论是实用文体的写作, 还是文学性文体的写作, 我们都要引导学生从自发过渡到自觉。要让学生养成勤读、勤记、勤写的习惯, 其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还要多给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体验的机会。
要让学生感受生活, 认识生活, 只有真正的感受和认识, 学生才不套作, 不盲从, 才会摒弃无病呻吟之作, 才会写出真情实感之文。
出路四:正确认识高考作文评价要求对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我们是搞教育的, 任务就是让学生拿个高分, 这是很现实的, 也是很客观的目标。我们讲学情、考情, 并不是说一味地屈从, 把学生引向高考程式化作文的死路。高考作文的写作, 应是在系统化、科学化训练基础上的一次大阅兵。只有摆正了这个关系, 才能有的放矢, 也才能真正完成作文的教学任务。
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偏重高考中所谓优秀作文类型的训练, 许多老师积累了大量作文素材, 形成了所谓作文速成之法, 学生也逐步形成一种为了高考而写作文的错误认识。所以, 要扭转这种认识和不良风气确实很难。我认为不妨也要进行高考前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关于“表达交流”部分就在必修五单辟一章高考作文专题, 这其实就是从现实出发对高考作文的一种必要的指导性训练。不过, 我们的任务是要形成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东西, 要与高考作文评价中的要求衔接起来, 制定详细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落实“基础等级”中关于题意、中心、内容、思想、感情五个分项的具体要求以及“发展等级”中关于文体、结构、语言、词语、书写等的要求。对于这些小项, 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中要合理分类, 有重点地进行阅读和习作。同时, 也要注重发展等级, 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只有见多识广, 才能更有把握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就目前情况来说, 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是盲目的, 学生多是消极写作和应付差事。作文训练课成了学生休息课, 效果很差, 前景堪忧。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既没有科学系统的体系, 也没有一定标准, 即使有, 也只局限于高考作文评价中的要求。
从教学实践看, 多年来, 我就发现不少在评判学生作文时不负责任的教师, 或者是不具慧眼的教师。一份学生作文, 明明是优秀的, 却被这些教师错误地评定为三类, 甚至是四类文, 这种现象在高考阅卷中也时有发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我们的作文现状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作文水平, 学生也不了解自己的作文能力。有的学生写作的水平长进了, 教师却视而不见;甚至于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严重的套作现象, 教师还要当着全班同学大夸大奖。总之, 作文教学严重脱离学生, 作文评价严重偏离实际,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改革。
教学有困惑 科研找出路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校本科研 实例 策略
有位校长说:“一个只能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看路,投身教学改革,才是好教师。”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二传手,而是把教学当做一个创造过程去研究,走一条“学习—教学—科研”三结合之路,实现由“辛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造型”的转变,才能由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理性的教育者。
一、 新课程改革呼唤校本科研
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名教师只有站在改革的前沿,自觉地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实践中,才能走在课改的前列。教师的发展需要培训学习,而目前校本培训是时效性最强的培训形式,其中利用科研课题来拉动教师学习提高则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碰到了许多困惑,这些困惑仅靠借鉴别人的经验或应用书本上的知识实难奏效,本校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它的根源,通过校本科研分析它的特点,探究它的规律,总结它的策略,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教师可以部把自己的角色从一个“受训者”转变为“研究者”。专家指出,中学教师不必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外去搞什么研究,而需要的是紧密结合自己的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际来开展研究,把工作当作研究,研究当作工作。实践证明,成才的最佳途径是把研究工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二、 校本课题研究实例,记录科研兴组点滴
1. 大题小做,探索解惑之道。
在人教版SEFC教材使用时,我们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课堂活动的力度深度不够,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开展课堂教学法研究对一个中学教研组来说实在是大题小做,但是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黄岩中学英语组勇敢地进行了尝试。我们申报了“活动教学法在高中课堂的应用研究”课题,并有幸被国家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列为资助金项目。
我们发现英语课堂活动离不开环境、语境、情境;活动就是要改善环境,利用语境,创造语境。我们的课题研究总结出了两种活动教学模式。一是“任务— 语言活动—交际活动—反馈”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任务出发。教师首先提出任务,为完成任务创设情景,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最后教师通过反馈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活化—活动—反馈—任务”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教学应从活化教材着手,把教材活化为交际。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要易于学生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汇报、复述、讨论、写作等形式的反馈中,学生掌握了要学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完成任务。教师也从中验证了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活动的任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任务可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标。第二层次的任务不仅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目标,它还要把目标定到学生处理、组织信息的一般认知策略上,要求学生分析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来完成任务,决定解决问题的过程,搜集信息和有关的数据及分析过程和结果等。第三层次的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认知策略外,还要通过学外语的经历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动机,发展创造性和人际关系,比起前两种更接近交际。
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探索出了一套设计英语课堂活动的策略。一是活化教材,优化语境。语境的设计要讲究:回归生活,分层递进,赋予情趣。二是明确任务,把握原则。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不能单纯追求那些外显的操作性的活动,应多注意内隐的观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是怎么运用的,体验语言运用的情景和意境。设计活动任务还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如主题鲜明,难易适度,注重发展非智力因素等。三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四是评价活动,研究行动。把教学评价和行动研究渗透到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可以使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反思活动的任务和组织形式,及时调整,提高活动效果。
2. 千方百计,成就有效课堂。
近几年“有效课堂”的研究风靡全国,高中英语有效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而在近几年我们英语组校本教研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观摩公开课和各类比赛的课堂时,发现课堂随意“生成”和粗浅“生成”泛滥,课堂上缺乏实质性的师生互动。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课堂预设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因此再别出心裁的预设没有课堂的有效生成,总是不够精彩。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课前预设能力和情境生成的质量,如何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理念,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是十分突出并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有效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就成了摆在我们的一个课题,于是一个市级课题“高中英语课堂预设与生成关系之校本行动研究”因需而生。
本课题以校本教研为平台,通过英语组全体教师的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实践研究,“着手预设,着眼生成”,采用课堂观察、访谈、课例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方法,探索高水平预设和课堂精彩生成的策略。我们认为教师在预设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是否已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学生是否已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及其了解的程度如何;三是哪些是重难点和教师需要点拨的;四是哪些是学生感兴趣并能成为他们思维的兴奋点。只有对学生的学情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进行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预设。高水平的预设要讲究许多策略,如粗放型的灵活预设、开放型的弹性预设、拓展型的宽泛预设和诱导型的发散预设等。 我们还进行基于“预设与生成”的说课与评课方式的探索,设计基于“预设与生成”的课堂观察记录表,构建基于“预设与生成”的评课模式。在经过大量促进策略的实践而获得丰富情境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和理性建构预设与生成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朝着新课程建设的高度迈进,并以此来提高英语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黄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此课题还在研究中。)
3. 脚踏实地,走出特色之路。
近几年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写的能力提高仍然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中学英语教学中写的能力培养力度不够,高一、高二期间,写作无保证,写作教学任务不落实,或者只是零打碎敲,缺乏系统、高效的写作训练,高三时急于求成,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广大教师苦于没有一套实用的同步写作训练素材,学生输入的语言知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输出训练,造成很大的随意性和低效益。于是我们申报了市级课题“高中英语‘渗透式’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我们研究“渗透式”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立足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两个层面逐步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是依据“词——句——文”的语言训练原则,把写作技能技巧的培养渗透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同步实练,强调写作技能的逐步获得是与教材同步;二是在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中充分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把写作能力的各项指标培养渗透到教师教学的各环节和学生语言学习及写作技能培养的各阶段、各层次,让学生逐步获得语言知识和写作能力,注重过程,强调水到渠成。
我们还研究了如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构建优越的渗透模式,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所得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通过语境策略学习词汇。通过语境学习词汇,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二是篇章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结合。写作既涉及遣词造句,又涉及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训练。高中教材中丰富多彩的主题是写作教学的丰富资源,我们注重训练学生从丰富和生动的语言范例中发掘写作资源,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篇章结构分析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嚴谨的说理结构,还欣赏到了语言的篇章结构美,从而为学生写作的构思谋篇埋下伏笔。三是写作教学与听说训练相结合。在听说教学中渗透写作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准确运用语言能力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四是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的整合。高中阅读教材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主要渠道。教科书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因此我们从泛读、精读、朗读这三种阅读活动中探索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强调以泛读求结构合理,以精读求语言丰富,以朗读求行文流畅。
课题组编写的“高中英语同步写作训练手册”已在黄岩中学推广使用,通过这一手册的训练,输入的语言知识得以及时的强化,输出的过程得以优化。课题的实验对象——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4. 心系学生,谋求发展良方。
学校里学生的发展差异不可避免,但如何帮助尽可能多的后进生转化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为了在实践中探索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出一套有价值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模式,我们进行了名为“城镇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调查和案例研究总结出了城镇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特点,具体有自卑、胆怯、压抑、惰性、逆反、依赖等心理原因。表现为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从知识、学法、生理、心理、情感、社会、学校、家庭、教师、教材等因素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了一些措施,如(1)给予爱和尊重,加强师生沟通;(2)结合学生实际,教法灵活多样;(3)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平稳过度;(4)注重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5)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学生信心;(6)家校相互配合,增强教育效果等。对于每一点措施都列举出了系列的可操作的实例说明,全面而使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英语组教师对“学困生”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更新了观念,树立了理性的师生观,这对以后的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坚定了教师的一个信心,只要我们英语教师用爱心感动“学困生”,不断积累经验,勇于尝试各种方法转化“学困生”,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为了能使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英语的环境,弥补学外语的语言环境的不足,使学生能在一个准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投入语言学习和活动,我们进行了题为“营造班级英语学习环境”的课题研究,探索如何营造有利于英语教学的班级环境。我们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教师物质环境,包括座位安排,室内布置和教学设置的支持;二是建立有利于外语教学的教学气氛,认为长期稳定的,活跃的教学气氛是师生自然、真实、平等的教学交往中逐渐产生的。三是建立有利于外语教学的课外活动。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尝试,我们黄岩中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有了良好的转变。
(五年来,我们黄岩中学英语组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7个,其中省级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另两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
三、 实践策略总结,体现校本科研所得
反思五年校本科研历程,我们总结出如下几个有效策略:
1. 集体讨论,确定核心问题。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哪些问题是核心问题?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能尝试解决的,也是有可能找到突破口并能取得研究成果的问题?为寻找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研会来专题探讨,教师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列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不同的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把握也有较大差异,经过讨论,分类集中,我们可以组织对同一类问题较敏感并感兴趣的教师组成团队,从调查研究出发,申报课题立项,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追求问题的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解决,总结成果,再经过实践检验,从而形成理性的观点。这样做能避免盲目、无序、走弯路,参与课题的教师也有信心、有兴趣、有干劲。
2. 分工合作,依靠团队攻关。
课题研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其研究结果往往十分有限,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接触到的问题的角度有限,对问题的感知也不一定全面到位。所以,依靠团队力量是课题攻关的基本组织形式。分工合作也要非常讲究策略。一要考虑课题的需要。有些内容丰富的课题还可以设子课题,大伙儿分头研究,而又集中研讨。二要考虑教师的异质。有的教师擅长教学评价,有的教师喜欢钻研理论,有些教师喜欢探索课堂教学策略,所以,在课题分工时,人尽其才是非常重要的。而所有这一切都得有核心人员来设计,来组织,因此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或聘请专业引领专家是事关课题成败的关键。总之,课题需要团队力量,需要合作分工。
3. 注重过程,工作研究两不误。
校本课题研究来源于实践,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其研究成果也是为实践所用。它的研究过程实际就是教学过程,也就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也是研究取得成果的保证。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合作、探究、创新的课堂,把研究的内容于创新课堂相结合就是做中学,学中做。研究课堂教学的课题如此,不是直接研究课堂教学的课题也一样。
如报刊阅读课题和写作课题,它们的研究过程也都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注重研究过程就是不断改进平时英语教学的过程,研究的成果也是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因此,校本科研讲究工作研究两不误是顺理成章的。
4. 推广应用,形成自己的特色。
校本科研取得的成果对一个学校来说是能排疑解惑,是切实可行的,但对一个区域或更广泛地区就不一定是最佳策略或者甚至行不通。因此推广应用就成了课题研究成果检验和进一步提升的需要。通过公开课、外出讲座等来接受不同学校或地区教师的评议可以提升成果的价值。推广应用的过程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提高了教师的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一个学校的知名度,它是以校本课题为特色的教研组建设的必要过程。一个学校、一个教研组有了自己的特色,它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教师成才的机会就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等. 精彩課堂的预设与生成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徐世贵.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M]. 开明出版社,2003.
3. 张金秀. 校本教研中基于问题解决的专业引领实践策略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12).
电视读书节目的困惑与出路 篇6
一、电视读书节目面临的危机
1. 网络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体的优势是信息的主动检索、重复观看和交互性。在网络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很方便地查阅到大量资料和书籍,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而电视观众是被动地接受, 难以重复和无法主动检索, 劣势不言而喻。
2. 快餐文化的影响。
快餐文化的迅速发展加剧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目前电视的运作模式是唯收视率马首是瞻, 读书类等小众节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挤压。原应属于读书类节目范畴的《百家讲坛》, 通过专家、学者、教授对历史和国学经典进行内容提炼、篇幅压缩, 重新“包装”成通俗文化产品, 再传播给观众, 有典型的快餐文化特征, 反而站稳了脚跟。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前图书市场书是越来越多, 精品却少得可怜。电视读书节目, 没有了新书、好书, 自然就缺了主角, 节目也就无从谈起。
4. 节目定位不准。
不少读书类节目的定位一直在精品学术化还是大众娱乐化之间摇摆不定, 以居高临下的布道者自居, 被市场和观众淘汰也在情理之中。央视的《子午书简》曾一度将收视群锁定为中小学生, 推出了与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等密切相关的选题, 但2007年4月推出的“从五十岁开始起跑”等选题, 明显与节目低龄化的主体收视群不相吻合, 之后推出的一系列名人访谈更是脱离了中小学生这一特定的收视群体, 造成观众流失。
二、电视读书节目的出路
1. 立足公益性的发展道路。
电视读书节目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在收视率的指挥棒下, 难以找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绝大多数读书类节目的消亡和转型都是收视率末位淘汰制的牺牲品。电视台应该在读书节目创建之初就认可其公益性质, 在政策上给予多一点的倾斜, 多一点的宽容, 不把它列入收视率排行之列, 给予它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更好地发挥它的社会作用。
电视读书节目须以文化推广和文明传承为己任, 以坚守住“读书”这片净土的心态沉下心来做节目, 从认真研究分析观众的需求入手, 不仅做到内容的高雅, 也要做到形式的优美, 逐步取得观众的认可, 找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点, 争取双赢。
2. 坚持由小到大稳步发展。
目前的电视读书节目要适应快餐文化的特点, 适应观众的收视习惯。开始之初节目要短小精悍, 时间宜压缩在10分钟以内, 以低成本运作的方式进行。形式上可采用好书、新书推荐为主, 激发观众读书的兴趣, 培育收视群体, 在节目发展方向上也可做些有益的探索。在节目取得成功和市场培育成熟的基础上可逐步扩大规模, 表现手法上可逐步多样化。如可以通过电视编辑的再创作, 由书及人, 从书里到书外, 甚至可以将书改编成小作品, 请导演和演员拍成短片、专题片, 制作FLASH。吸引观众参与节目, 及时、有效地交流互动。
3. 明确特定收视群体。
书的涵盖面广泛, 读书节目应有所取舍。办全民读书节目, 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盲目通过改变题材类型来扩大收视群体, 只能是顾此失彼。读书节目的内容选择必须坚持针对特定的收视群体, 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动。随着节目的发展, 可以吸引更多的收视群体, 但不能轻易放弃原有的观众。要注意细分市场, 不能一哄而上, 应百花齐放。从现有的资源看, 从教育类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契入点, 此类书籍资源较为丰富, 收视群体相对固定, 效果反映及时, 社会影响面也较广泛。
4. 精耕细作打响品牌。
新闻类期刊广告经营的困惑与出路 篇7
定位的摇摆
刊物的定位意味着刊物读者群的大致圈定, 由此也就决定了刊物的关注重心、采编风格、广告客户群等。定位的摇摆就意味着读者群的不确定, 而面貌模糊的读者群很难为刊物带来广告支持。很多期刊在定位时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摇摆, 在不断的“试错”中才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作为比较早期的新闻类周刊, 《新周刊》曾经风光无限, 虽然新锐的特点使得它在新闻类周刊中显得有些另类, 但它的基本定位还是明确的。然而, 为了赶时尚的热闹, 迎合广告主对杂志的要求, 《新周刊》在选题和策划方面逐步向时尚类杂志靠拢。结果这一靠, 使自己变成了一只身份颇被质疑的“蝙蝠”:时尚类刊物中没有自己的位置, 而想做回新闻类周刊, 人们又觉得它已越来越不像新闻周刊了。在新闻类期刊中, 过去人们喜欢拿《三联生活周刊》 (以下简称《三联》) 和《新周刊》做比较, 而现在《三联》的竞争对手已换成了《新闻周刊》、《东方瞭望周刊》和《新民周刊》等, 至少在新闻类期刊中, 《新周刊》昔日的风采已逐渐黯淡。
熟悉新闻类周刊的佼佼者———《三联》的人都知道, 由于特殊的渊源, 它创刊时的基本定位是一本满足高档次人群文化生活需要的刊物, 而非新闻周刊。创业之初, 迫于经营的压力, 《三联》也曾被迫对广告客户做出了一些让步, “主动地做出了一些自以为可以吸引广告的改变 (在内容方面) , 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刊物更有‘权威性、影响力’, 开始像《南方周末》以前那样做了很多大案要案的报道, 力图体现一种‘声音’……《三联》贸然做出这种改变, 势必在刊物内部产生多种不同的声音, 破坏了以前那种十分可贵的一致的‘感觉’, 使内容与风格严重偏离了轨道” (1) 。这样一来, 《三联》的特色就有些模糊, 既不完全是一个文化刊物, 又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期刊, 人们仿佛也认为, 没有大的新闻机构做支撑的《三联》很难做成一本真正的新闻周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成了《三联》的一个重要“拐点”, 那一次成功的快速演练, 使《三联》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坚定了信念, 确定了更加强调新闻性的内容定位, 并且不断推出以“9·11”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为诉求点的广告, 多次在自己的杂志上做宣传, 不断强化自己作为新闻期刊的快速反应及权威的判断分析能力, 并得到了业界与学界的普遍认同。这样高调而强势的定位, 立即给《三联》带来了更多的广告客户。2001年第37期, 报道“9·11”事件的广告页有11.5个, 在紧接着“9·11”之后, 2001年第39期、40期合刊, 《三联》的广告已达到24个页码, 其中仅惠普一家就有4个对页的广告, 堪称大手笔。这之后, 《三联》作为一个颇具特色的新闻类期刊而获得业界与学界的高度认同, 同时也带来了杂志的飞跃发展。
《三联》的经验告诉我们, 办刊物一定要有非常强烈的定位意识, 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宣传, 以不断强化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 赢得广告主的青睐。
取舍的犹疑
刊物内容的定位、读者的定位等自身因素影响着刊物的广告定位。按理说, 杂志对广告主的接受是有条件的。像《时尚》、《时代》等有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资金等作保证的刊物, 对待广告客户会比较理性, 凡与刊物地位、品位不相符的广告都不予接受。但是, 毕竟中国期刊走上市场化道路才短短几十年, 能有幸生存下来已属不易, 很多期刊都很难拒绝送上门的广告。像《三联》这样有着相当影响力、广告收入不菲、资金链很好的刊物, 都没办法在取舍之间从容应对。2004年12月22日, 《三联》主编朱伟做客搜狐, 当记者问到“广告多了以后, 内容受到严重冲击, 如何对待送上门来的广告”时, 朱伟坦言:牺牲一些东西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 然而, 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因为大家多处在原始积累期。 (2)
不言而喻, 广告不仅仅为杂志社带来利润、为公众提供信息, 它还是杂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得益彰的广告会为杂志增光添彩, 文不对题的广告会损害杂志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为了提升刊物的档次, 在广告经营中, 应尽可能取高质量的品牌, 舍低劣的产品, 当然, 要能从容取舍, 刊物首先要做的是怎样赢得高品位的广告主的信赖, 在这方面, 《三联》做过一些在笔者看来比较成功的尝试。在回答如何协调读者、企业、广告的关系时, 朱伟强调“媒体和广告有良性互动的关系”。在他看来, 要想赢得某领域高端客户的信赖与支持, 首先要建立杂志在该领域的权威话语权。他认为:“对于行业的重大问题, 你的权威性的发言可能也能够在广告客户中构成你的权威性, 比如说从我们刊物做的‘中产阶级与汽车’这个专题, 后来我们的汽车客户认为我们讨论汽车消费的问题比较权威, 他们会进一步地投我们的广告。” (3)
这样看来, 虽然现实的情形使得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刊物在广告的取舍时不能做到很从容, 难免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在不断摸索中, 我们可以找到更加智慧的方法来处理好这些关系, 《三联》的做法值得借鉴。
软文广告之伤
美国学者约翰·H·麦克马那斯在《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一书中指出:“广告商以金钱交换公众注意力。在所有影响新闻的交易中, 广告商和媒介企业之间的交易是最平等的。” (4) 但是, 广告的信息发布与受众接受是否平等, 前提是受众是否明确知道那是一则付费广告, 如果在受众不知情的情况下, 广告主的广告产品以非广告的形态呈现, 实际上是利用了媒体的特权, 制造了信息的不对称, 破坏了受众的知情权。传统的广告多是所谓硬广告, 一般是直白地告诉受众, 要卖的是什么, 其功用是什么, 价格多少, 如何购买;软广告是以记者或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挖掘广告产品的新闻点。因此, 不少人认为软广告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该产品和品牌, 是一种渐进式的叙述;读者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较硬广告更能深入人心, 实则不然。首先, 刊登软广告涉嫌有偿新闻, 有违新闻法规与新闻道德的要求, 它与车马费、封杀一起被称为媒体的三大“毒瘤”, 不仅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 也有损新闻媒体的声誉。一些主流媒体, 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出于强烈的责任感, 以及对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的爱护, 均坚决地对软广告说不。其次, 软广告对一般非专业的消费者来说, 有一定的“迷惑性”、“伪装性”, 它看上去像一篇普通的文章或报道, 能起到一定的“忽悠”作用,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 因此, “可信度”也较高。但是, 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软广告可以蒙得了一时, 蒙得了一些人, 可他们的伎俩一旦被识破, 人们对他们的厌恶感会倍增, 这种厌恶感必然会转移到其宣传的产品上去, 结果可想而知。
由于内容以及定位的特殊性, 软广告在新闻类期刊中不时出现, 其对刊物的权威性、可信度、美誉度的伤害也随读者对软广告辨识度、厌恶度的提升而日渐凸显。2006年第36期的《三联》格外的厚, 其中封面故事《好房子的100个细节》占了40多页, 他们以好房子的细节的描述方式, 将一些大城市的经典楼盘, 如深圳的“十七英里”、昆明的“大溪地”、复地·爱伦坡连缀在一起。它展现出来的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好房子”, 而是《三联》一直在争取的那些“精英”人士眼中的“好房子”, 或者说是《三联》广告代理商眼中的“好房子”, 所以, 这实际上是一篇宏篇巨制的大手笔的软广告。从内容上看, 可圈可点, 保持了一定的可读性:它打散了目标宣传对象, 如数家珍地描述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 只是在讲到某些细节时, 观照一下宣传对象, 在这些精妙的细节描述中, 住宅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得到了超越与升华, 成为有情节、有故事、有文化、有人文格调的现实生活。单纯从文章的角度来说, 真可谓极尽完美, 但沾上软广告之嫌, 读者在心理上还是不能接受的。难怪有读者痛心疾首地抨击此事, 认为这是《三联》华丽的编辑队伍去给房地产商唱了一回堂会。 (5)
韦斯特利认为, 在某些情况下, 压力集团或特殊利益集团可以人为地将一个议题纳入媒介议程。 (6) 对期刊而言, 其压力集团除了各级主管部门外, 主要的恐怕还有广告主与投资者。或许生存的压力, 使得即使有些强势的媒体也不得不做一些让步, 但这个让步必须有个底线。如果刊物不能处理好内容与广告这两者的关系, 被广告商所牵制, 任由杂志被越来越粗鄙的商业化所腐蚀, 难免会有被读者抛弃的一天。《人民日报》在带头抵制了“形象广告”后, 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虽然任何时候媒体在市场生存中的商品属性都不能被否认, 但这一属性的底线是媒体能够真实、客观报道对公众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为了经济上的利益而突破底线, 长篇累牍地对企业等进行打新闻“擦边球”的宣传, 只是饮鸩止渴, 自毁长城。 (7) 其实处理广告与内容的关系并非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联》在这方面就做过有益的尝试。比如, 在第300期的时候他们做过一个厚本, 后面带了一个作为附送刊物的单本, 虽然是为苏州地产商做的, 但主要是讨论苏州园林的意义。在主编朱伟看来, 这样它的广告只是随着刊物而做的, 并没有蚕食杂志。 (8) 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很智慧的, 像《三联》这样, 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清高, 得到读者较高认同的新闻类周刊, 为一时的小利失去读者的信任是很不明智的。打江山不易, 守成同样不易。恐怕多数读者愿意听董秀玉那句颇有些书生意气, 但豪迈、铿锵、掷地有声的话:“广告一定不能制衡我的内容。” (9)
经过20多年市场化经营的历练, 不少成功的新闻类周刊都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和相对明确的读者群:《中国新闻周刊》认真地做着稀缺的“硬新闻”, 相对较受公务员群体的偏爱;以新闻为由头、有着浓厚文化色彩的《三联》更为文人和知识分子所喜欢;身处改革开放前沿, 与大学生有着密切合作, 有着铁肩道义责任感的《南风窗》, 在涵盖了青年学子的社会中坚中享有声望……但市场化带来的生存压力也导致了期刊对广告收入的倚重, 不少期刊在对广告客户的取舍上很难做到从容应对;为了生存, 有些刊物甚至打擦边球, 发布软广告, 严重地损害了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我们知道, 广告商之所以选择知名品牌杂志做广告, 不过是想利用品牌杂志的“光环效应”的作用, 宣传其产品, 让读者把对杂志的信赖和良好评价转移到广告产品上。然而杂志却不可不谨防与杂志品质不符的广告产品和广告方式对杂志品牌的伤害, 要知道, 既有“光环效应”, 也有“反光环效应”, 那些不被杂志的目标读者接受的广告作品或方式, 可能会产生“反光环效应”, 使读者把对杂志广告的负面情绪迁移到对杂志的评价上, 久而久之, 一定会损害杂志品牌的美誉度, 到那时, 杂志就会被它的铁杆读者抛弃, 也终将被广告主抛弃。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
参考文献
①潘燕辉:《〈三联生活周刊〉, 迷茫带来死亡》, http://www.no4media.com/html/diary/showlog.vm·sid=1283&cat_id=-1&log_id=1108
②⑧参见《朱伟:永远自傲于超前思维》, http://news.sohu.com/20041215/n223510379.shtml
③《〈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④约翰·H·麦克马那斯[美]著, 张磊译:《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15页。
⑤参见《〈三联〉糗事及主编的悲愤》, http://ido.3mt.com.cn/pc/200509/20050915173899.shtm
⑥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62页。
⑦吴麟:《期待更多媒体向“软广告”开刀》, 红网, http://news.rednet.com.cn/Articles/2004/05/560758.HTM
试论生态道德教育的困惑与出路 篇8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活动, 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 因而加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践行生态道德, 显得非常紧迫且意义重大。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困惑
1.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迷失
在人与自然矛盾尚不突出之时, 德育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 使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规范,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当人与生态的矛盾日益尖锐之后, 历史就赋予德育以新的使命, 即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生态领域, 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及人在生物圈中的正确地位。在全球生态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当前学校德育内容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生态、当代人发展与未来人发展的关系, 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未来发展承担责任的教育较少。这种对生态道德教育方向的迷失, 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取向, 甚至导致价值观与生态道德要求背道而驰, 形成非可持续的发展观。
2. 生态道德教育的制度需要规范
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和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1996~2010) 》, 它是我国生态宣传教育跨世纪的指导性文件, 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教育正式进入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时期。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布的《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 进一步提出了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生态教育。但是这些规定多是纲领性的, 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评估制度等方面并没有细化, 导致其操作性不强, 原则性和弹性条款较多, 致使生态道德教育受到制度缺乏的困扰。
3.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单薄
目前,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课, 虽然在其课程中已经蕴含了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但是它们的内容比重较小, 是作为其他相关内容的补充来安排的, 如有的将生态道德内容作为爱国主义的一项内容来安排, 有的是在做人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中来设计生态教育。可见, 全面覆盖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其内容缺乏全面性、直接性, 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体系, 且教育内容散乱。可见,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单薄已严重制约着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4. 生态道德教育方式单一
在当前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 停留在生态道德知识的宣讲上, 忽视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不仅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教学方式单一, 没有把多媒体等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起来, 学生无法真切地体验到现代媒体技术提供的绚丽多彩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活泼生动的视频动画, 不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 导致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 当然也就没有兴趣积极地参与到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中。
5. 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 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虽然一些教材增加了自然教育的内容, 但是仍显不足。少数学校确定的教材, 过于注重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 在趣味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显得不足。近年来, 我国少有以生态为主题的作品出版, 能获奖的作品更是少见。教育资源的匮乏使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 从源头上困扰着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1. 构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体系
生态道德涉及诸多社会领域和社会关系,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 生态道德教育建设是一项内涵广泛的系统工程。要解决生态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就必须从全局谋划, 从高处布局, 从长远打算, 对道德教育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1)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以学生为受众群体, 强化国情生态教育, 普及生态保护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 形成保护资源与生态的价值观。一是认识目标, 熟悉我国的生态状况、人口和资源, 掌握资源、生态保护的一般法规政策, 了解生态学、生态道德和环保的基本科学知识。二是态度目标, 具备资源的忧患意识和生态的危机意识, 树立保护生态资源光荣破坏生态资源可耻的价值观念, 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三是行为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资源的自觉习惯, 主动向亲属、朋友等宣传保护生态资源的重要意义和知识, 积极监督, 勇于揭露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
(2)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平等观教育。即要尊重生命, 树立万物与人类平等的观念。将伦理的范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生物体, 即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二是生态义务观教育。即养成主动、自觉的对社会和生态的责任感。三是生态良心观教育。即树立爱惜生态、保护生态的善良观念。反思人类对生态造成的危害, 唤醒人类热爱生态的道德感、理智感, 选择适合生态道德的行为, 保护生态。四是生态善恶观教育。即形成对社会和生态善与恶的观念。生态善恶观的确立, 能帮助学生以生态的真、善、美为标准, 并努力追求真、善、美的行为。五是生态正义观教育。即树立维护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正义原则, 它要求社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2. 充分挖掘和拓宽教育资源
(1) 编写实用有效的教材。生态道德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性, 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学习背景、道德水平差异等不同特点, 编写相应的生态教育课程。对于广大中小学生, 则进行普及性、基础性的生态道德教育, 涵盖多学科综合性的基础知识, 内容明白易懂, 具有警示性。近年来发生的生态灾难事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如冰雪灾害、地震、泥石流等, 可作为专题教育素材挖掘。
(2) 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依赖于讲授者的生态道德意识, 所以师资是影响教育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 最终形成一支具有生态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
(3) 建立专门的校园生态道德网站。互联网的发展, 为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的密切关系, 通过建立内容丰富、有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站, 吸引学生浏览该网站, 使网站成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
3. 积极实践和实施舆论监督
(1) 绿色消费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学生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存在一些超前消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 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指引。因此学生的消费观念急需引导, 确立绿色的消费方式显得非常必要。这种绿色消费方式表现为在消费上, 追求基本需要和适度的消费是必要的、是道德的, 过度消费是应坚决制止的。
(2) 开展丰富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当代学生成长于经济全球化时代, 具有务实、求新、求变、求异的精神, 但也缺乏生活的磨练, 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因而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 促使他们树立并坚定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 使他们肩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
(3) 加大舆论引导,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改变学生对于自然和资源的看法, 以“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看待自然、接近自然、改造自然、爱护自然, 改变当前的生态现状, 这是塑造新型公民的必然要求。学生可持续生态文化的确立, 离不开学校舆论氛围的支持。学校应通过板报、广播、图片等形式, 对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和表彰, 同时设立曝光台, 实施监督, 使学生自觉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形成保护环境光荣, 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可耻的舆论氛围, 从而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4.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教学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中的困惑与出路 篇9
关键词:高一新生,数学学习
笔者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 所教班级里的学生都是全疆各地州学校优秀的初中毕业生, 这些学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 在刚跨入高中时, 都有着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 有着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 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 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 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 从而产生畏惧感, 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反差呢?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分析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生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将无法消除
绝大多数学生在上高中前都在父母身边, 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 精力和体力相对比较旺盛, 因此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到了高中, 由于求学的需要, 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全疆各地州, 部分学生自理能力较差, 生活没有规律性, 导致精神状态不佳, 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再加上对环境的陌生感在一段时期内不易消除, 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 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新的学习。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人们一谈到减负, 就会说取消高考问题就能解决, 实际上, 高考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 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为了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老师们不断地给学生补充新的知识、新的公式、新的解题方法。但本人并不是一概反对补充一些公式, 如果是那样, 就好比只有小米加步枪打天下, 对此建议把握如下原则:第一是要有节制;第二要视学生的情况;第三要视教材的情况;第四对于少数必须补充的公式和方法的探索、发现、证明, 要有学生的参与, 不只是直接给出。
针对以上的问题, 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学生消除松懈情绪
教师可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要学生增强紧迫感, 消除松懈情绪, 不要等到高三再努力, 开始就要绷紧学习这根弦。在考试时, 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激励, 利用想象, 调整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 冷静地总结教训, 振作精神, 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 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二、教师要做好教法与学法的工作
1. 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 注重教法
(1) 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 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 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 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更具有针对性。此外, 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 使学生提高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 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多举实例, 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3) 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给他们讨论发言的机会, 教师适时点拨, 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 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
(4) 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 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 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 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1) 培养学生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 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等, 到高中, 它们有的加深了, 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 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会有所变化。最好在开学前一段时期内对初高中衔接过程中必备的知识自己先有所了解并将它强化。
(2)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 题目灵活多变, 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 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 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在解题后, 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 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
(3) 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 要求做到“心到”, 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 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 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 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 以提高听课效率。
在高一数学的起步阶段, 如何有效地抓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 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这些问题我还会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下去, 也恳请广大教育同仁都来关注高一新生数学学习中的困惑, 寻求更多、更好的出路。
参考文献
保障性住房的困惑与出路 篇10
未来5年,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将达到3600万套,今年建1000万套,明年建1000万套,后面3年还要建1600万套,使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从2011年“两会”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交流时,传达出政府的这一坚定决心时开始,就不断有人猜测、憧憬、寄望于5年之后的景象,也许到那个时候,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享受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从诞生之日起就难逃配角命运,如今面临“翻身”机遇,谁又能够承担起保障保障性住房的重任呢?围绕这些待解的现实难题,“两会”期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支招,媒体则穷根究底不断追问,房地产商和专家学者在微博上各抒己见,让“保障性住房”成为今年最热的话题。
为1000万套立下的“军令状”
时间进入到2011年3月,天津市民黄志强和老婆把生活调成了“两会模式”,因为学文科的女儿快要参加高考了,因此夫妇俩比平时更加“敏感”地关注着各种重要的时事新闻。3月5日上午,黄志强和老婆一早便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播节目。
顾不上吃饭,黄志强在小本子上帮女儿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左右,其中在2011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
在黄志强看来,这些内容即便对女儿的高考复习没有任何帮助,也非常有意义,因为无论是对于他“经营”的小家庭,还是对于他所在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
去年,45岁的黄志强选中了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津滨大道南侧的一处限价商品房。他一直想给女儿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是眼看着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黄志强只得“转移目标”,把购买保障性住房作为实现自己和家人愿望的捷径。
“我把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都研究了一遍,最后根据自己家的条件,将目标锁定在限价房上。”黄志强介绍说,他满足具有天津市市内六区户口、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3万元、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等条件,于是递交了申请,经过住房核查、收入核查、公示、发证等一系列环节,终于可以购房了。
津滨大道是横贯天津市区东部的一条重要纽带,周边的普通商品房每平米的均价早已突破万元,而黄志强看中的嘉春园限价商品房项目每平米的均价不过6000元左右,“不仅价位吸引人,户型和周边配套也都不错,等女儿高考结束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迁入新居了。”谈到不久后的新生活,黄志强露出幸福的神情,“未来几年,像我这样能住上保障性住房的人会越来越多!”
黄志强对保障性住房的信心其实来源于“两会”前的一则新闻。2月24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今年的《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将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地。这份被业内称为“军令状”的目标责任书称:“各地必须在今年10月31日前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遭到严厉处罚。”
军令状下,则是各地方官员们的决心。
像黄志强一样的天津市民可以放心的是,他们的市长黄兴国在两会期间表示,未来5年,天津要建40万套保障房。这位市长还说:“住房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商品的属性,一种是民生的属性,政府必须重视其民生的属性。”
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则表示,重庆市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满足200万居民的需要。重庆市去年保障房开工建设50万套,竣工30万套,均占全国总量的10%。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谈到要加大保障性用房落实力度时说,“我们的预期要能够覆盖20%左右的人,这样能满足低收入和住房困难者的住房需求,江苏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按照现行的保障标准,做到房等人,而不是人等房,当然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标准和水平会有所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长黄华华介绍说,“我们计划今年全省建设保障性住房包括棚户区改造31万套,省财政要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
各省市主要官员面对军令状的表态和行动,在未来五年将逐步得到验证。
谁为保障房“保驾护航”?
保障性住房不是“空中楼阁”,就像少数民族的“千脚落地房”一样,它们的“每一根神经”都需要实实在在地“扎根”在土地和资金上。土地和资金,是为保障性住房保驾护航的“两员大将”。
大量的土地和资金从何而来?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的几位官员就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方面问题答记者问,媒体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与“资金来源渠道”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回答称,在拟定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标任务时,就做了一个大致的测算,年度投资大概在1.3万亿到1.4万亿之间。
按照1.3万亿的资金数量,齐骥进行了进一步分解:经济适用住房和两限房的建设资金,主要由社会机构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解决,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时候,市县人民政府要无偿地划拨土地,这部分土地的成本,虽然没有算在直接投资当中去,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样算下来,完成今年1000万套的任务,有8000多亿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的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齐骥说。
中央政府的决心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充满了信心,他们积极为“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宏伟目标出谋划策。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称,把保障房从图纸变成实物重在执行力。有人测算,若以每套保障房70平方米,每平方米建设成本2000元估算,共需投资约1.4万亿元。江苏省今年的任务是39万套,算下来平均一个地级市有几万套,投资要几十亿元。“应该多渠道筹资。”毛小平建议,一是有信贷专项支撑;二是财政,包括预算内财政和土地收益;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让有钱的企业投资。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则再次提出保障房融资制度,他一直认为,保障房通过收取房租,可以形成地方政府的良性资产,因此资本市场会感兴趣。保险资金对保障房建设的热情为这一论点做出了有力的例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的观点与李稻葵不谋而合,他也在提案中建议,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保险资金改善民生的作用。
管好保障房
1000万套保障房要完成的不光是“数字”,还有“品质”。既要建设保障房,又要管好保障房,让它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更需要它的家庭服务。
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真的就能让“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变为现实吗?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小康》记者说出了他们的困惑与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对目前的中国来说,要想有一个健康、安全并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原则不应是限制购买,而应该是大部分住宅不允许通过买卖转手来获取利润,这部分住宅既包括政府兴建的保障房,也包括大部分规划容积率较高的商品房,它们应该占到住宅供应量的85% 。只有剩余的15%高档住宅,可以成为自由买卖的奢侈品或投资品。
蔡继明并不认为大幅度增加保障房供应具有可操作性,“在房价已经高到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的情况下,城市人口的大部分都只能排队等候保障房,这样的供求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政府想通过增加保障房的供给来解决房地产难题是不现实的。”在蔡继明看来,商品房过高的房价所构成的系统,无法支持足够数量的保障房供应,国务院所下达的保障房指标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
“2010年5月,住建部与各省市签署2010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700万套的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底前住建部宣称,全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但在2011年元月发布的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绝大多数省市都没有公布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开工数量,相当一部分省市只公布了“十一五计划”的五年间政府在住宅建设方面的数据,其中包括为多少万户提供了住房补贴,概念已经被严重扭曲和偷换了,而真实的情况却是,2010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很多还处于‘零开工’状态。” 蔡继明对保障房建设的隐忧直言不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于炼则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艰巨”。让于炼担忧的是,到目前为止,保障房覆盖率还不到8%,即便“十二五”期间能如愿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也仍然局限在20%。在2009年“两会”期间,于炼就曾建议政府提供“零租房”,他解释说,所谓“零租房”就是政府不收房租,让困难群体能享受到无租金住房待遇。他还建议,各地的经适房不要再建了,要多建廉租房。今年,于炼再次建议要针对特困群体推出“零租房”。
对于“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述的“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并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房的主体”,于炼表示赞成,“我们要重视一个现实,截至现在,我们的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80%,租赁住房率居然不到20%,而发达国家的自有和租赁的比例大约是各占50%,所以我们在今后发展的历程中,产业调整的历程中,可能逐步使租赁住房率的增幅要高于自有住房率的增幅。”
与官员、专家、学者不同的是,老百姓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担忧是对能否公开、公平、公正地出售、分配保障性住房的忧虑。“如何确保1000万套保障房‘蛋糕’分配公平公正,杜绝‘开后门’现象,关键是制度设计先要堵住‘后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在“两会”期间专门到位于北京鹿海园的公租房项目进行实地调研,他认为,在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过程中,必须警惕集资建房死灰复燃、开豪车买保障房等问题,国家应尽早作出顶层设计“防患于未然”。
困惑及出路 篇11
一、五年制高职哲学教学中面临的困惑
1.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只有10.
3%的学生表示听得懂哲学课, 还有45.5%的学生表示基本上能听得懂, 36.8%的学生表示基本上听不懂。学生学习哲学的难点到底在哪?只是因为哲学中的概念知识的高度抽象化, 才使学生难于理解, 或是一知半解吗?这不仅是因为对哲学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更在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2. 哲学的存在价值将如何体现?
当前哲学教学暴露的弊端不仅在于过于强调对哲学知识、能力的训练, 而且更在于我们忽略了哲学对人的心灵的启迪与生活智慧的开发。哲学不仅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感、性情, 而且有助于塑造人格与个性, 培养思辨能力和自主精神。一旦哲学偏离了生活的航向, 忽略了对学生生存与生活的人文关怀, 哲学学习的萧条便不足为奇了。
3. 该如何让学生看到哲学存在的价值?
学生对于哲学缺少学习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受所谓“生存型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强调“技能本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只强调“够用”、“实用”。而哲学课的实用性又从何谈起呢?学生对哲学课的存在价值认识模糊, 哲学课还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
4. 哲学课怎样才能吸引学生?
受哲学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影响, 哲学课教学缺乏生机活力, 缺乏吸引力。哲学课要想吸引学生不仅需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在教学中展现哲学的存在价值, 并使学生认可哲学存在的价值。
二、哲学对高职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康德说:“哲学在古人看来是指教人什么才是至善的概念, 并指教人什么是求得它的行为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也没有给“哲学”下明确的定义, 他只用比喻来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哲学。分别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密涅瓦的猫头鹰”、“动物听音乐”, 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 如果没有形而上学, 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对于一个人来讲也是一样。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 学懂了哲学, 脑子就灵, 眼睛就亮, 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哲学有神奇的力量, 当我们的工作越变化、越新, 它显得越有用;当我们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 它的作用越神奇;当我们面对的问题越关键, 它发挥的作用也越关键。哲学绝不等同于技能, 但它又是高于技能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的, 这种智慧对于高职生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职生学习哲学对于培养锻炼其思辨能力, 对其生活中的做人、做事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五年制高职哲学教学的出路探寻
1.探寻出路的几点指导思想
(1) 哲学教学不是教会学生几个概念、原理即可, 但哲学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基础, 不可忽视。哲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 但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进行哲学反思的基础。哲学理论包含着对做人、做事道理与方法的理解与智慧。因此, 高职生必然要学习掌握基本的哲学概念、原理。
(2) 哲学是智慧之学, 哲学教学要追求高立意, 但也不能肤浅, 不能偏离到实用主义哲学的道路上去。高职哲学教学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起点不能过高, 要让学生接受哲学观点, 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 从而学会智慧地生活。
(3) 培养学生哲学的思维方式, 增强哲学教学的有效性, 这是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哲学是智慧之学, 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的, 应该是作为生存智慧的哲学, 要培养学生哲学的思维能力, 即一种批判的、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精神, 只有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探索哲学教学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4) 哲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灵, 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情绪和意志的培养引导。哲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观察世界, 更深切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培养他们洞察人生的智慧, 从而净化灵魂、完善人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寻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对教材作深入分析, 挖掘出教材中所蕴涵人文价值, 让学生在教学中求真、求善、求美,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5) 哲学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哲学课的教学也应充满着教师教育教学的智慧。要增强哲学课的吸引力、有效性, 哲学教学方法必须打破常规, 以方法体现智慧, 把智慧寓于方法之中。
2.在哲学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
(1) 化抽象为具体。哲学是高度抽象的学科, 学生往往会觉得深奥和枯燥。其实, 往往最抽象的东西也往往是最生动和最鲜活的, 哲学教学要以新颖生动的内容、形式吸引学生, 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的原因。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 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哲学虽然是理性的, 但是要用感性的东西来表达, 这样不仅能化抽象为具体, 更能使得哲学充满人情味。一个成语故事、一则小笑话、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小物品都可以拿来讲解哲学抽象的概念。
(2) 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 增强哲学教
学的生活气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中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用哲学引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
人是社会中的人, 现实生活中的人, 哲学应该在对学生人生发展引领方面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哲学课教学决不能把重心放在给学生带来多少知识上, 而应该使哲学回归生活, 唤醒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追求。在进行哲学课教学时, 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这节课要解决什么知识点, 而是要先思考学习这一知识要解决学生的什么样的生活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也就是哲学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学生在生活目标、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哲学是智慧之学, 给人以深刻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哲学教学要追求高立意, 但哲学教学一定也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起点不能过高, 否则会适得其反。要想让学生接受哲学观点, 首先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哲学无处不在。尔后,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 笔者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对于一些过于抽象、专业化的东西进行舍弃, 只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部分, 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视野密切结合, 意图在教学中教会他们哲学的思考, 学会用哲学的智慧对待生活。例如, 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和人际关系问题联系起来;把矛盾的观点和学生对学业、对学校、对同学老师的认识相结合;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和在校学习、实习、社会实践、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把人生价值与理想和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联系起来等等。课堂教学只有从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起来,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总结适合高职生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首先,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是为了不教”高职学生从小到大听腻了各种说教, 在有的学生心目中哲学就是一门讲大道理的学科, 如果一味说教, 只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掌握认知的手段, 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 还要学会动脑,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等。启发式教学就是要达到学和思的结合, 行和知的结合, 解放学生, 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 留下思考的时间, 留下动手的时间。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启发学生去思考, 去感悟, 从而自己完成自身的思维的转变, 思想的成长。
其次, 活动教学法的运用。职校生学习习惯普遍不够好, 要让不爱学习的学生爱上学习, 学到知识, 这是对职校教师的普遍要求。对于像哲学课这样的课程尤其需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教学法能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哲学道理, 启迪人生, 激发智慧。例如, 分组讲故事活动, 分组讨论、辩论、知识竞赛、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等各种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提升认识。当然, 对于这些90后的孩子, 课堂活动形式还要新颖、活泼, 不过多重复。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不能为了热闹进行课堂活动, 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了。
第三, 在哲学教学中的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 引经据典, 广泛选取像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典型论述, 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 也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欣赏中, 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不断反思哲学教学所面临的困惑, 才能在实践中探寻哲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哲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申奎.哲学课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16) .
【困惑及出路】推荐阅读:
块状教学的困惑与出路06-16
困惑及对策06-04
读书活动感想及困惑10-26
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09-24
农村扶贫经济合作社发展现状、瓶颈及出路05-14
生态影视的困惑与超越阅读题及答案10-02
农村中学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困惑及问题10-06
谈谈我在生物教学中的困惑及尝试07-03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及困惑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