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颅血肿引流术(精选7篇)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疗效及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意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使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锥颅血肿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为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该病起病急, 病情进展快, 死亡率高, 为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为中老年人常见致死性疾病之一。多由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引起[1]。临床以突发性头痛、眩晕、肢体偏瘫、失语、呕吐、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出血量较少患者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 出血量大的患者需行手术清除血肿[2]。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锥颅血肿引流术, 两组术式均有各自适应证, 疗效不一。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男36例, 女28例, 年龄45~75 (平均54.5±13.5) 岁;所有患者均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 参考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 (ml) = (最大出血层面) 长轴×短轴×层数×π/6, 出血量为30~62 (平均45.5±12.6) ml。出血部位:基底节39例, 皮层下25例。排除颅内动脉瘤, 烟雾病、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血肿, 合并心、肝、肾等脏器重大疾病患者, 脑干出血及脑干功能衰竭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 选择扩大翼点入路, 作马蹄切口, 翻开肌骨瓣, 然后切开硬脑膜, 适度分开外侧裂显露岛叶, 避开重要血管后切开岛叶皮质2.0cm, 暴露血肿, 直视下清除陈旧血凝块并行止血处理, 待血肿清除后, 观察血肿腔无活动性出血后, 缝合硬脑膜, 放置负压引流管, 肌骨瓣复位固定后, 逐层缝合头皮, 术毕。对于皮层下出血患者, 根据血肿所在部位设计相应切口, 然后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
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局麻下, 根据患者血肿部位及大小选择前后两孔, 于前份行露骨钻孔或颅锥锥孔, 入血肿腔后可见陈血及棕褐色碎血块流出, 再将硅胶管或8号尿管放入囊腔, 长度短于血肿腔半径, 引流液态血肿。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后份, 钻孔或锥孔引流, 置入导管。通过两个导管, 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凉为止。术毕, 将引流管行头皮刺孔引出颅外, 接灭菌密封引流袋。采用高位引流管排气, 低位引流管排液, 于术后3~5d拔除引流管。
1.3 疗效标准
参考颜杰浩等的相关标准[3], 即采用Glasgow评分: (1) 围手术期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内意识状况及再出血情况。 (2) 近期疗效: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情况, 采用Glasgow预后评分 (GOS) 进行。GOS分级评分标准为:死亡1分, 植物生存2分, 重度残疾3分, 轻度
(下转第917页) (上接第889页)
残疾4分, 恢复良好5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4.7±1.9h, 观察组手术时间0.5±0.1h。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意识状况分级:Ⅰ~Ⅱ级20例, Ⅲ级8例, Ⅳ级4例。对照组术后意识状况分级:Ⅰ~Ⅱ级15例, Ⅲ级12例, Ⅳ级5例。术后1w内意识状况评分:对照组10.2±4.5分, 观察组12.5±4.3分。观察组意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GOS评分, 恢复良好5例, 轻度残疾6例, 重度残疾10例, 植物生存7例, 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9例, 轻度残疾12例, 重度残疾5例, 植物生存5例, 死亡1例。观察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之一, 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外科手术治疗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可通过外科手术清除血肿, 减轻血肿占位效应, 改善局部缺血状况, 减轻血肿分解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对大脑的损伤作用,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近期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治疗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锥颅血肿引流术可清除脑内血肿, 减少或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促进被挤压移位的脑组织的复位。 (2) 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患者的继发性脑水肿及脑缺氧症状, 降低颅内压, 从而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3) 锥颅引流血肿多在脑组织深部, 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对患者创伤较大, 不利于患者的恢复[4]。
综上所述, 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使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帅枝.经额锥颅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5) :52-53.
[2]田玉凤.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5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J].医护论坛, 2010, 7 (36) :164-165.
[3]颜杰浩, 于长久, 王莉, 等.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究[J].广东医学, 2011, 32 (20) :2680-2681.
[4]龙定超.锥颅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 (8) :17-18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 对照组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住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4例,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22例, 最大年龄83岁, 最小年龄13岁, 平均年龄 (72.2±4.2) 岁;实验组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住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1例, 其中男性46例, 女性25例, 最大年龄78岁, 最小年龄18岁, 平均年龄 (70.5±5.3) 岁。两组患者年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出血量等经统计学检验,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无时间限定, 随时进行护理活动,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按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确定标准住院日为9~12天, 从入院开始即按自行设计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护理路径表和临床护理路径告知单进行护理活动。
1.2.1 入院第1~2天
(1) 入院护理评估, 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头痛、呕吐等病情变化, 行GCS评分, 向患者发放慢性硬膜下血肿告知单; (2) 急诊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 查心电图、胸片、CT或MRI; (3) 完成入院护理记录单书写; (4) 术区备皮; (5) 抗菌药物皮试,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6) 饮食指导, 术前晚进半流质饮食, 嘱22:00后禁食、禁水; (7) 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8) 健康宣教, 包括入院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相关内容及各项检查的配合要点、饮食指导。
1.2.2 入院第2~3天 (手术日)
(1) 手术日禁食水, 向患者讲解手术前、中、后的配合及注意事项; (2) 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 (3) 应用留置针, 术前30分钟静脉滴注抗生素, 肌肉注射鲁米那、阿托品; (4) 及时测量术前、术后生命体征, 做好术前核查; (5) 术后卧于患侧, 头低位15°~30°, 保持硬脑膜下持续引流, 引流袋低于头平面20 cm,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 同时注意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 (6) 正确执行术后医嘱; (7) 健康宣教内容主要为饮食、体位、管道安全指导, 心理疏导。
1.2.3 住院第3~4天
(1)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鼓励多饮水; (2) 尽量取患侧头低脚高位, 引流袋低于头平面20 cm, 持续观察引流液性状并记量; (3) 复查头颅CT, 观察神志、瞳孔、头痛、头晕及肢体活动情况; (4) 执行术后医嘱; (5) 加强巡视, 做好基础护理, 及时解决患者的生活所需, 对其给予心理支持; (6) 主动或被动屈伸肢体, 定时按摩四肢肌肉, 对失语患者鼓励其多发音; (7) 健康宣教内容为体位、饮食、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1.2.4 住院第4~5天
(1) 给予半流质饮食; (2) 持续头低脚高位卧床休息, 指导适当床上活动, 协助被动活动肢体; (3) 保持头部引流管固定、通畅, 摆放位置正确, 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变化, 做好记录; (4) 切口给予换药, 保持头部敷料清洁干燥; (5) 执行医嘱; (6) 健康宣教内容为饮食、床上肢体活动、管道安全指导。
1.2.5 住院第5~6天
(1) 给予普食, 进行饮食指导; (2) 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3) 复查头部CT, 根据CT、引流等情况, 协助拔除引流管; (4) 抽血复查, 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5) 指导患者尽可能下床活动; (6) 观察切口敷料情况; (7) 健康宣教重点为饮食、伤口安全、康复锻炼的方法。
1.2.6 住院第6天~出院前
(1) 进普食; (2) 观察切口敷料情况; (3) 查看化验结果; (4) 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5) 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6) 遵医嘱用药; (7) 根据切口情况予以拆线或延期拆线; (8) 健康宣教内容为康复指导、疾病知识宣教; (9) 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调查, 评价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1.2.7 做好出院指导
(1) 饮食清淡,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不宜过饱, 保持大便通畅; (2) 生活规律, 睡眠充足, 适当锻炼, 避免劳累; (3) 保持心情开朗, 避免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4) 做好安全防护, 避免摔倒, 外出时有家人陪护; (5) 按时服药, 坚持功能锻炼,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6) 指导出院两周后门诊复查, 如有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7)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8) 出院1~2周内电话随访。
1.3 效果评价指标
效果评价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后负性效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两组比较, 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比较 (见表1)
表1显示, 总住院天数从对照组的 (21.5±5.5) 天缩短到实验组的 (12.5±3.9) 天 (P<0.05) ;实验组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负性效应的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 实验组继发血肿、癫痫的发生虽然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积液、气颅、便秘、入睡困难的发生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负性效应的发生。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 (CPN) 是全新的护理服务模式, 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 以时间为纵轴, 以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为横轴, 制订的以时间为顺序的诊治护理标准流程[2]。实验组参照国内外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护理标准,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订了护士每日工作计划, 即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和临床护理路径告知单, 由责任护士负责执行并记录。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实施护理, 理顺了患者的医疗照护程序, 规范了护士的日常护理行为[3], 护士职责明确, 严格按照路径内容进行术前、术后评估,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肢体功能变化, 有效指导患者的饮食、体位, 妥善固定引流管, 实时给予心理疏导, 避免了护士因能力、水平不同造成的遗漏或疏忽[4], 对护理不良事件和负性效应的发生有了积极的应对方法, 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护理路径科学合理地限定了住院时间, 护士以严格的时间为框架, 对患者实施检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 实验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减少了8~16天, 住院费减少了1 440.80~1 990.20元, 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和负性效应的发生。通过减少住院天数控制了住院费用, 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从而实现了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准确全面的健康教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临床护理路径文本设计中将健康教育内容按需、按时, 分阶段贯穿于术前、术后, 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康复锻炼的认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获得了患者良好的依从性, 体现了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5]。
在护理活动中, 护士与患者频繁交流与沟通, 贯穿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 持续、动态的护理, 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改变了过去重病不重人, 服务不规范的情况, 深化了责任制整体护理, 增强了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符合我国目前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
应用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锥颅引流术临床护理路径, 帮助了低年资护士和护生的临床实践, 避免了带教教师本身因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导致的知识点片面传授, 是新型的教学方式, 促进了专科护士的成长[6], 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袁剑云, 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合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002.
[3]单春剑, 李培培, 夏家爱.临床护理路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20) :4807-4808.
[4]磨琨, 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3) :170-172.
[5]周新芝, 李惠兰.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08 (11) :71-73.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3
关键词: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CT等检查后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观察组中男21例, 女24例, 年龄60~75岁, 平均 (66.8±2.9) 岁;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5例, 年龄60~73岁, 平均 (65.1±3.4)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简单锥颅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 使用修改后的双锥, 血肿前后的位置分别预设管道, 分别用于冲洗和引流。顶部节点切口, 严格消毒, 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 流出液至很清亮为止, 引流管引流瓶置于低位引流, 让血液缓缓流出, 锥孔朝上卧位。手术后引流管连接瓶口, 患者平卧位, 并进行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记录两组疗效、不同时间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
复查头颅CT判定疗效。治愈:治疗后, 硬脑膜下血肿图像消除, 眩晕和头痛消失, 四肢肌肉力量恢复,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好转:治疗后, 患者的硬脑膜下血肿消失, 其他症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无效:治疗后, 患者没有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100%, 高于对照组的88.89%,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2、7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常在外伤引起的硬膜外血肿发生3周之后出现,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0.2%~0.5%, 仅占硬脑膜下血肿的15%[1,2,3]。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轻微外伤史或外伤史没有记忆, 患者遭受重创后, 在短时间内可能不是很明显, 可能伴有头痛或头晕现象[4,5]。伤后2~3个月, 可能会有颅内压急剧上升症状, 此时必须将接受治疗。传统的简单锥颅引流, 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6,7]。然而, 近年来,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临床专家普遍认为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可提高临床疗效[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治愈、好转例数分别为21、24例, 临床总有效率达到100%, 高于对照组的88.8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硬脑膜下血肿较简单的锥颅排水更彻底, 疗效好, 术后恢复迅速, 减少经济压力[9]。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7天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 术中对导丝头端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再置管具有更高安全性, 可有效避免导管置入脑组织;且引流管作为封闭的系统, 一旦出现血肿黏稠、引流受阻等, 可经三通阀缓缓注射生理盐水对硬膜下血肿腔进行冲洗, 对避免颅内积气及降低感染等风险具有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 临床上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时, 积极采取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法进行治疗,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颅内压等方面具有良好优势;该方式操作较为简便、疗效好、创伤较小, 能提升患者预后, 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连英.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3) :125-126.
[2]彭兆龙.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56例[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5) :90-91.
[3]贾源, 马龙义, 韩青松.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术式优选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5) :66-67.
[4]孙祥民, 程红梅.锥颅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6) :3997.
[5]代永庆.锥颅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 (10) :1235-1236.
[6]周林裕, 代永庆, 王治国.锥颅置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32例报告[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1) :82-83.
[7]田传明.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置管引流冲洗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6) :48.
[8]林伟巍, 何祥中.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气颅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4) :126.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临床病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CT扫描证实, 将病例按手术时机分为6h以内组 (A组) 24例, 6~12h组 (B组) 36例, 12~24h组 (C组) 20例, 24h以上组 (D组) 29例, 出血均位于基底核区;根据多田公式计算, 出血量为50~80m L, >80m L者予以排除,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意识状态、CT结果等术前情况比较, 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经额部入路钻颅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方法, 采用CT片定位, 取额部投影区 (额-枕方向) 中下交界处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平行, 注意避开重要功能区和主要大血管。按上述定位方法在额部定位点使用颅锥锥颅穿透至硬膜下 (深度约2.1cm) , 再以脑穿针自骨孔缓慢进针至靶点 (血肿腔内) , 拔出针芯, 接5m L无菌干燥注射器, 反复抽吸颅内积血, 最大负压不超过1m L, 至抽出积血约50%~70%时于血肿腔内置软塑带侧孔引流管, 后接一次性脑室外引流瓶。术后立刻复查头颅CT, 如引流管于血肿腔内位置良好即保留引流管, 如位置不佳则需立即调整引流管位置。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神经功能评分参考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法对神经缺损功能程度评分 (MESSS) , 所有患者于治疗后30d对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脑积液等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 (±s) 表示, 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各组同一时间点均数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比较:术后30d内A组再出血及脑疝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病死率亦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C、D组。 (2) 术后患者死亡原因比较:6h以内死亡6例, 均死于再发出血及脑疝, 6~12h1例死于再出血, 另1例死于肺感染, 12~24h1例死于其他原因。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危重病之一[1], 其发病突然、病程凶险, 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 其30d病死率高达35%~52%[2]。自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临床以来, 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微创术操作简单, 对脑侵袭性小, 几乎不增加脑损害, 因此适应证广, 幕上血肿>20m L, 幕下血肿>10m L均可行微创术[3]。适时的手术治疗以及合适的手术方式, 可使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HICH) 患者病死率下降15%左右, 但仍有约20%左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死于不同原因并发症, 尤以脑疝形成和再出血多见[4]。因此超早期手术相对风险大, 术中术后再出血可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 很多学者认为早期手术,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促进病情恢复, 但也有学者认为过早手术患者容易再次出血, 因此我们的研究集中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早期手术存活的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但同时6h以内手术者病死率也较高, 所以6~24h以内实行手术效果较佳, 尤以6~12h效果最佳, 既能有效减少再出血发生率, 又能保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此研究提示我们, 如能尽早手术, 同时避免出血应该是此后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方向, 比如早期手术后可否局部应用止血药物, 或采用其他方法有效控制再出血, 将会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再出血的发生率, 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方法 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9例, 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6h以内组 (A组) 24例, 6~12h组 (B组) 36例, 12~24h组 (C组) 20例, 24h以上组 (D组) 29例。各组出血量均为50~80mL, 均采用额部入路进行穿刺, 同时使用有可调节钻入深度的限位器的钻头, 钻穿颅骨, 置入硅胶管抽吸部分血肿后, 再引流。结果 治疗后30d各组之间病死率、再出血及脑疝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0.05) ;30d比较神经功能评分 (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 A、B组均优于C、D组, 而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 及病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时机过早增加再出血及死亡风险, 而过晚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利, 6~12h手术最有利于病情恢复及减少风险。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穿刺术
参考文献
[1]周海峰, 张景义.显微外科技术对高等因压脑出血康复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 (1) :63~64.
[2]邵连彬, 高欣光.经额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 2008, 3 (1) :20~22.
[3]古军, 古全祥, 赵晓霞.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3) :98~99.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5
关键词:丘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排空,侧脑室引流,腰大池引流
丘脑出血伴有脑室铸型是临床较为特殊的脑出血。常有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主要病理生理及临床症状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引起的占位(第三脑室受压、第四脑室梗阻)水肿、堵塞效应和脑灌注及脑血流的改变[1~3]。出血破入脑室后首先出现急性高颅压,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硬脑膜,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随着脑室内的出血量继续增多,颅内压持续增高使得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疝入到颈椎管内,最后并发枕骨大孔疝而死亡[4]。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61例高血压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治疗情况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在40~87岁,平均年龄为65.3岁,其中既往史患有高血压病史51例,冠心病病史5例,糖尿病病史3例,高血脂病史2例。病程为0.5h~2d。术前61例患者中3例神志清醒,其他5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意识模糊19例,浅昏迷26例,中昏迷13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均经脑部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室型丘脑出血,结果显示血中的部位不同,其中左侧丘脑血肿25例,右丘脑血肿36例;脑室出血按Graeb评分标准评定[1],5~9分者40例,需做外引流准备,10~12分者21例应积极性脑室外引流术;血肿量根据多田民方程式计算:<15 ml为少量有15例,15~30 ml为中量有26例,>30 ml为大量有20例。
1.3 手术时间
本次研究的61例患者从发病入院治疗到确定手术进行时间在均在8~48 h之内,其中12h以内者14例,6~24 h者30例,24~48 h者17例。
1.4 方法
(1)所有病人入院后根据CT所见采取综合治疗,即一般性治疗如严格卧床、吸氧、脱水、降颅压、止酸、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特别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对小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一侧脑室铸型病人或疑有发生梗阻性脑积水病人更应密切观察、要随时准备脑室穿剌术。病人入院后常规剃头备皮。于床头备脑室穿剌置管手术包等器械。对已有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影像学提示出血量大且形成脑室铸型,已发生梗阻性脑积水病人,应急诊于床头行一侧或双侧脑室穿刺,术后行持续脑室外引流术。严密观察引流脑脊液色泽、引流量。根据情况每日或隔日行脑室内入尿激酶治疗。对丘脑出血量大并形成压迫者及时行丘脑区血肿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
(2)丘脑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局麻下上框架。CT下确定靶点。常规消毒后。上导引架。入路选择血肿侧顶结节部,直径4mm钻头开颅,小号硬膜穿刺针穿刺硬脑膜,并以导针逐步扩大。以F12号硅胶管带导针根据坐标值向血肿中心穿刺,达到靶点后,拔出导针。管尾接注射器,稍加压抽吸即可抽出陈旧性血液。抽吸负压不宜过大,速度宜慢为宜。抽出血量为原血肿1/2或1/3。固定导管,连接脑外引流装置,必要时放开引流。
(3)术后行CT检查,对有残余血肿的患者,从与血肿腔连通的引流管内注入适量尿激酶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是:根据血肿的大小将3万U~5万U尿激酶溶解于3ml的Na Cl中,开放引流管注入血肿部位,注入药物后夹闭引流管2h后开放,每日1~2次。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对腰穿血液较浓者可先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行脑部CT检查,观察血肿的大小变化情况,若脑室旁血肿消失或残余血肿小于5ml时、每天的引流逐步减少、观察无意识变化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症状则可拔除脑室引流管。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脑室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联合治疗后,53例患者存活,8例患者死亡,存活率为86.9%。8例死亡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瞳孔无明显回缩,72 h内中死于继发性脑干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2例患者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2.2 随访结果
术后对存活的53例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评定:20分以下2例,20~40分4例,40~60分12例,60分以上35例,barthel指数60以上为生活基本自理,占66.04%。
3 讨论
丘脑出血伴有脑室铸型是临床较为特殊的脑出血。常有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主要病理生理及临床症状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引起的占位(第三脑室受压、第四脑室梗阻)水肿、堵塞效应和脑灌注及脑血流的改变。出血破入脑室后首先出现急性高颅压,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硬脑膜,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脑室内出血量继续增多,颅内压随之持续增高,致使患者发生枕骨大孔疝而死亡[5,6]。治疗策略是:对小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患者取严密观察。对一侧脑室铸型或双侧脑室铸型病人、血肿压迫第三脑室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多采用积极的治疗,即早期行脑室穿剌外流术。一旦急性梗阻解除要考虑尽早解除丘脑出血所引起的压迫效应,尽早行丘脑血肿区立体血肿排空术及术后行腰穿术其主要目地是尽快打通脑脊液循环。尽早拔出脑室外引流管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7,8]。对血肿量大已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者应急诊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并行尿激酶治疗。对一些经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治疗后脑积水梗阻症状解除者术后可单纯行腰穿术[9~11]。对血肿量大且压迫第三脑室估计压迫症状难以解除者尽早行丘脑血肿区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
参考文献
[1]李浩,刘文科,王昆,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治疗探讨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64~767
[2]吴铁军,张延平,徐伟,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致中心疝的提前干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1):1170~1172
[3]周国俊,刘红朝,李俊.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8):475~477
[4]陈祎招,徐如祥,聂永庚,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9):936~939
[5]任宇红,王海棉,程杨玉,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微创治疗[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43~344
[6]何震,张中原,冯天保.高血压丘脑出血的微创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35~36
[7]陈焕雄,史克珊,高宁.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9例患者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2):151~153
[8]刘文阁,李文军,朱文强,等.立体定向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5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1):1324~1325
[9]张毅,毛群,赵辉,等.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J].天津医药,2007;35(5):381~382
[10]谢才兰,潘军,卢家璋,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分型和治疗[J].广东医学,2007;28(2):246~247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8例, 女26例, 年龄55岁~86岁, 平均年龄69岁。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头颅CT结果诊断和评分, 本组患者均有意识障碍, 其中嗜睡31例, 浅昏迷14例, 中昏迷10例, 深昏迷9例, 病灶侧瞳孔散大合并脑疝者15例。均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入院时血压150~280/90~14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头颅CT表现:额叶出血12例, 颞叶出血10例, 基底节区出血32例, 丘脑出血10例;出血量30~110 ml;血肿破入脑室者18例;发病时间6 h~4 d。
1.2 方法CT定位后, 应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
碎穿刺针, 在手电钻动力驱动下经皮穿刺颅内血肿, 抽出血肿的液态部分, 反复用0.9%生理盐水冲洗, 冲洗液从穿刺针套管侧管接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排出颅外, 待冲洗液变清后注入血肿液化剂, 夹闭2 h后开放引流。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向家属交待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 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 取得其信任与配合, 以利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护理工作。
2.1.2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大小, 并准确记录在护理单上。
对血压过高且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脑疝先兆时按医嘱给予脱水, 以有效适度地降压。躁动者应予适当的镇静治疗, 以免诱发血压升高。使用降压药物应严密监测血压, 避免血压过低使脑灌注量不足, 加重脑出血。
2.1.3 尽快做好一切术前准备, 包括剃头、配血、药敏试验、相关实验室检查, 同时留置尿管, 以便准确记录出入量。
根据病情静脉滴注抗生素, 预防颅内感染。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可将患者头部垫高或将床头摇高30°, 以利
静脉回流, 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 对于躁动患者为严防坠床及其手抓引流管, 应加床挡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
2.2.2 严密监测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变化, 每30 min 1次, 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生命预后的重要指标。
术后应有效控制血压, 一般维持收缩压128~158 mm Hg、舒张压75~90 mm Hg, 必要时根据医嘱静脉滴注降压药。对昏迷患者血压高者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一条补充血容量, 一条静滴降压药, 应注意静注其他药物时切勿从静滴降压药的输液管道静推, 以免引起血压骤降。患者常规给氧, 以改善脑缺氧。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如持续头置冰帽, 以降低脑细胞代谢水平, 减少耗氧量, 保护脑组织。脑出血患者多为中枢性高热, 药物降温效果差, 经常更换部位, 防止冻伤, 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冬眠疗法以有效地降低机体代谢, 特别是脑组织的代谢,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抽搐躁动者, 适当给予镇静止痉, 防止脑水肿发展及颅内压增高而再出血。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取平卧位, 头部抬高15°~30°, 并保持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及时翻身叩背, 有利于痰液的咳出, 及时吸出堵塞呼吸道的痰液或分泌物, 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减少肺部感染。一般不用安定类的药物, 以免抑制呼吸、咳嗽反射。给氧, 2~4 L/min, 视病情调节给氧时间。已经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室内定时空气消毒, 预防感染。本组气管切开9例, 无1例发生并发症。
2.2.4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 引流颜色正常时, 呈暗红色, 比血液稍稠。
如引流量多与血肿不成正比, 颜色呈淡血水样, 说明出血已破入脑室, 引流液中混有大量脑脊液。如引流液突然变红且外流速度加快, 则提示有再出血可能, 应及时汇报医生。每4 h记录1次引流量及性质, 以了解是否有继续出血倾向。
2.2.5 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及高于头部。
(1) 穿刺针与穿刺部位原则上呈水平位, 引流器低于穿刺部位20 cm~30 cm。如为脑室引流, 引流器液面应高于脑室15 cm左右。更换引流器和调节引流器高度时应避免大幅度升降。 (2) 头部制动, 头下垫无菌巾, 保持引流管周围清洁、干燥, 减少污染机会。翻身及护理操作时, 避免牵拉引流管。昏迷患者用约束带固定健侧肢体, 以防抓脱引流管。 (3) 防止管腔阻塞, 如出现引流不畅, 检查有无管道扭曲受压及血凝块阻塞等, 可由上而下轻轻挤压引流管, 2~4次/d, 或按无菌操作原则用生理盐水500 ml加肾上腺素2 mg冲洗, 1~2次/d, 每次200~300 ml。如阻塞仍未解除, 可在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或遵医嘱注入液化剂, 适当调整穿刺针以利引流。本组有14例因血凝块阻塞针管出现引流不畅, 立即注入尿激酶2万U, 夹闭引流管2h后血凝块液化, 引流通畅。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激活物, 有较强的溶解血块作用, 还可以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 无抗原性及毒性。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可达到分解血凝块的作用, 体外血凝块分解实验证明, 4 h对血凝块的分解作用可接近完全[2]。 (4) 搬运时夹闭引流管, 避免引流液回流。
2.2.6 当引流量与血肿的比例基本相符时, 一般在置管2 d内如无引流液即可拔管。
拔管时间一般为3 d~7 d, 拔管时, 钻孔处用碘伏消毒, 纱布覆盖, 加压包扎。对有脑脊液流出者, 要随时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如湿润后, 要立即更换纱布, 如发现纱布湿润并呈鲜红色, 可能有再出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
2.2.7 并发症的护理:
(1) 泌尿系感染。本组发生1例,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并用0.02%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 2次/d;外阴及尿道口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 每天3次, 1周后感染控制。 (2) 肺部感染。本组发生2例, 经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静脉应用抗生素, 用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 ml行雾化吸入, 3次/d, 连续1周好转。 (3) 肠道感染。本组发生1例, 经调整饮食配方及鼻饲抗生素, 4 d后好转。本组未发生穿刺处及颅内感染。
2.2.8 加强基础护理:
(1) 限制探视人员, 定时开窗通风和行空气消毒。 (2) 用复方氯已定行口腔护理, 3次/d, 预防口腔炎及霉菌感染。 (3) 加强皮肤护理, 如卧气垫床、温水擦洗、定时翻身、局部按摩等;搬动患者时避免推、拖、拉, 动作要轻柔。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预防褥疮发生。翻身时注意头部不宜过屈、过伸或过度转动, 以免影响脑血液供应。 (4) 昏迷者以鼻饲流质供给营养, 宜现配现用, 少量多次。鼻饲前吸痰, 鼻饲后30min内避免吸痰, 防止恶心、呕吐。
参考文献
[1]刘安玲.急性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9) :855
锥颅血肿引流术 篇7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继发性病变, 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1]。急性大量出血的血肿一般急诊开颅清除血肿, 部分慢性血肿多采用钻孔引流的方法, 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46例患者行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 效果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6例, 男40例, 女6例, 年龄10~74岁, 平均年龄54岁。交通事故伤38例, 跌伤6例, 打击伤2例。均有头痛、呕吐、偏身麻木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体征, CT显示无脑疝形成。
1.2 治疗效果
患者均在局部麻醉或局部麻醉+强化下行硬脑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 以脱水为基础治疗, 术后5~7 d无引出物, 拔管前后复查头颅CT显示出血量明显减少即拔管。患者症状减轻, 能进行日常生活, 总体恢复较好。出院一段时间后门诊随访, 复查头颅CT, 均未见复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 护理评估。了解血肿的大小及位置,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如呼吸道梗阻、便秘、尿潴留、剧烈咳嗽以及癫痫发作等脑疝的诱发因素, 是否有患侧瞳孔散大的现象以引起小脑幕切迹疝的出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一旦有上述征象的发生, 立即报告医生, 准备好急救物品进行抢救。 (2) 常规护理。给予氧气吸入, 并且持续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以减轻颅内压高的症状, 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帮助患者完成术前的各项常规辅助检查。 (3) 皮肤准备。术前观察头部皮肤是否有炎症及破损并剃头、清洁头部皮肤。 (4) 心理护理。本病的患者多数因突然地外伤引起硬脑膜外血肿, 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2]常常担心手术, 护士应多关心患者并讲解有关手术的知识, 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2 术后护理
(1) 术后基础护理。术后去枕仰卧, 抬高患者头部15~30°, 使头偏向一侧。给予吸氧吸入和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瞳孔的大小和对光反射、神志的变化并作好各项记录。术后注意补充能量,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做好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的发生。每2小时给予翻身1次, 翻身动作应轻柔, 保持头和颈呈一条直线缓慢翻转[3]。对于躁动的患者要适当地约束其乱动的肢体, 头脑清醒的患者可嘱其适当地限制头部活动的范围。尽量减少探视, 避免患者情绪激动。 (2)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 防止肺部感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发现有痰时要及时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15 s/次。痰多时可行雾化吸入, 防止肺部感染。 (3) 头部血肿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畅通, 不要扭曲、折叠引流管, 更换患者体位时特别要注意防止引流管拔出。引流袋要始终低于头平面20 cm, 对于烦躁的患者, 可适当给予约束带约束, 适当的镇静, 以防止患者拔出各类管道。尽量减少探视, 避免患者情绪激动。严格无菌操作, 不要擅自挤压、冲洗引流管防止颅内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流速以及性质, 每天应更换引流袋, 时刻保持引流管应通畅、无菌。如果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 而且流量明显增多, 应考虑再出血的可能, 要立即报告医生, 做好抢救处理。 (4) 康复治疗:鼓励患者主动下床运动, 采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训练, 防止关节畸形以及肌肉萎缩。被动练习进行的顺序:上肢为手-手腕-肘-关节, 下肢为趾-踝-膝, 以防止关节粘连。鼓励患者定期交流, 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加重患者的负担。有条件的医院在拔除引流管后可行高压氧治疗[4], 以便能够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3 讨论
硬脑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 能够有效地减轻脑水肿和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且术后并发症少,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围术期护理, 特别是要加强术后基础护理、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头部血肿引流管的护理及康复护理。精心而又周到的护理对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及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继军, 徐加斌.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急诊行颅骨钻孔引流术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9) :102.
[2]郑红云, 朗黎薮, 汪慧娟, 等.1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4) :355-356.
[3]刘倩, 尚晓霞, 郑锐锋, 等.翻身拍背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3)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