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钻孔引流术

2024-05-28

脑室钻孔引流术(精选8篇)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1

脑室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指的是非外伤因素造成的颅内血管破裂性疾病, 是血液侵入脑室系统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约占颅内出血病例总数的20%~60%。内外科传统治疗措施通常无法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且患者预后情况较差, 尤其是脑室出血严重的患者, 常会发生并发性的脑室铸型等问题, 因而其死亡率能够达到50%左右。为探讨脑室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加腰大池冲洗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 该次临床研究对探讨脑室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加腰大池冲洗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脑室出血2011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患者56例脑室钻孔侧脑室引流术加腰大池冲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医学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脑室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 男36例, 女20例, 患者年龄在30~8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6.5±23.5) 岁, 其中, 6例患者无任何原发病, 2例患有肾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 1例类风湿关节炎, 1例心房纤颤合并冠心病, 2例患有2型糖尿病, 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41例患有高血压症。

1.2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症状, GlassG评分结果在3~9分之间, 其中, 6例深昏迷, 26例中度昏迷, 18例浅昏迷, 6例昏睡。头颅CT检查结果证实:急性脑积水合并3、4级脑室阻塞患者1例, 全脑室型患者55例。5例壳核出血, 2例小脑出血, 6例尾状核, 11例继发性丘脑出血, 2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 3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其他临床症状包括:3例患者体温>39℃, 18例应激性溃疡, 13例并发吸入性肺炎。5例瞳孔散大, 11例瞳孔不等大, 24例瞳孔缩小。

1.3 穿刺原则

通常情况下选择单侧穿刺, 对于一侧大量出血所导致的20 mm以上中线明显移位的患者, 需改为双侧穿刺, 穿刺从出血量较大的一次起, 防止加重中线移位症状。对于未见中线移位的大量出血患者, 需选择出血量较大的脑室前脚存在低密度区的一侧或是非优势半球进行手术穿刺。对于原发出血部位血量>15 mL的患者, 选择原发部位进行穿刺引流。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止血、将颅压和血压控制治疗。全部观察对象均于24 h内实施侧脑室引流术治疗。依据CT检查结果, 在前发际上2~2.5 cm处切开正中线旁1~2.5 cm左右, 并确定穿刺点。术前行基础麻醉联合局部麻醉, 选择与两外耳道连线相互垂直的角度为锥钻方向, 进针深度在20mm左右, 进入硬脑膜外, 硬脑膜用针头刺破, 按锥钻方向通过10号引流管置入5.5~6.5 cm, 流出血脑积液后, 将针芯拔出, 缓慢使用注射器将血脑积液抽出, 首次抽吸量应<40 mL。对于并发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应在出血症状停止前使用1‰的肾上腺素进行颅内冲洗, 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头皮逐层缝合, 在头部10~20cm处固定引流器, 防止颅内流入空气。手术8 h后使用尿激酶溶解脑室内铸型或是进行置换。对于术后24 h内引流量在50 mL以下的患者, 需实施腰椎穿刺, 将40~60 mL生理盐水注入腰大池, 患者通常会由头部引流管将血性脑脊液流出。将20 mL生理盐水注入腰椎穿刺, 对于颅脑引流管中血性液体仍未发生明显上升的患者, 则证实其存在3、4脑室阻塞, 需在腰部或头部注入5~10万U尿激酶, 2次/d, 在其血脑积液循环畅通后停止给药。闭管观察24 h或是CT检查证实血液基本消除, 且未见颅内压力明显上升的患者, 可将头部引流管拔除。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年的随访, 随访结果证实, 6例患者死亡, 约占10.71%, 4例患者植物状态生存, 约占7.14%, 8例患者生活需要帮助, 约占14.29%, 38例患者良好恢复, 约占67.86%。

3 讨论

不管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的脑室铸型出血, 都属于重型脑出血基本, 该疾病开颅手术死亡率在38%~45%之间, 保守治疗死亡率能够高达50%~80%左右[1]。原发性脑室出血具有病情变化快的显著特征, 在脑室内出血量较少时, 通常可进行双侧或一侧脑室填塞[2]。对于脑室出血量较大且产生脑室系统铸型的患者, 因其会存在大脑深部结构压迫, 脑疝形成, 积液、积血导致的脑室系统急性扩张, 以及脑脊液循环障碍等问题, 常会累计生命中枢, 进而诱发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意识障碍等并发症, 严重者还会造成脑室铸型、脑室出血,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而需要及时清除脑室积血, 以避免脑室铸型的恶化[3]。

该次临床研究通过1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进行血脑积液引流, 从而保证颅内压力控制在150 mm H2O左右, 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 不会形成虹吸作用, 具有较为稳定的颅内压力, 因而颅内积气的发生率较低[4]。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 通常建议尽早手术, 特别是对于脑室积水以及第三脑室阻塞严重的患者。对于发病早期形成钩回疝的患者, 应在瞳孔散大的2 h内实施手术治疗, 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且对于呼吸循环不平稳或是两侧瞳孔散大的患者, 应将其列为相对的引流禁忌证[5]。脑室外引流不仅能够将脑室内的血液直接引流出, 而且有助于提高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的梯度压力, 从而实现血肿的间接引流。

尿激酶属于一种外源性纤溶酶激活物, 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证实, 尿激酶用于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将尿激酶注入脑室内, 能够快速溶解凝血块, 并引流出颅内积血, 因而能够显著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减少治疗时间, 改善脑脊液循环状态。患者发生脑出血时, 其脑脊液中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加, 进而会诱发缺血性神经症状以及脑血管痉挛, 此时通过穿刺引流出脑脊液,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 改善血液供给, 缓解脑血管痉挛[6]。

综上所述, 通过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实施脑室钻孔引流, 治疗脑室铸型性脑出血, 具有治疗有效率高, 脑组织损伤小, 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等显著优势, 因而可作为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伟新, 贾志强, 童敏峰.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6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8 (6) :378-379.

[2]万银, 王乃英, 刘建华.侧脑室穿刺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04, 3 (1) :31-32.

[3]王振宇, 黄光富, 唐建.脑室出血82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 (3) :172-173.

[4]周刚新, 沈艳娜.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56例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2, 12 (2) :60-61.

[5]高明, 马世杰.侧脑室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7) :100-101.

[6]罗良生, 李英斌, 王东等.脑室外引流结合储液囊埋植引流术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12 (1) :240-241.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2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 脑脊液置换

资料与方法

对象:选择2004年2月~2005年9月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室出血43例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32~7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治疗。入院时意识状态按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昏迷评分:GOS<8分24例、GOS 8~10分19例;双侧瞳孔扩大11例、一侧瞳孔扩大8例;脑CT平扫:双侧脑室出血13例、双侧脑室加第三脑室出血15例、全脑室系统出血8例、单侧脑室出血7例;继发脑室质出血31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其中出血量<10ml17例,10~20m126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2例、小脑出血9例。

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基础上,于病后6~24小时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取卧位、备皮、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应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必要时给予安定缓慢静推。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0~2.5cm,选择合适的钻头安装于枪式电钻后,快速穿透头皮及颅骨后拔出钻头,取带侧孔硅胶管,内置套管针,自颅骨孔刺入颅内,平行正中失状面,指向两耳道连线进针4~6cm,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退出套针,外接无菌引流袋,固定引流管高于侧脑室水平10~15cm。术毕后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3万U,脑室内灌注2次/日。缓慢引流脑脊液和脑室内积血,避免颅内压下降过快,术后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堵塞时应立即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时间根据脑脊液性状及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脑CT情况而定,一般引流5~8天。手术第2天脑脊液置换每次用生理盐水等量置换30ml后地塞米松10mg鞘内注射,一般隔日1次。根据脑CT复查结果,脑室内出血消失,第3、第4脑室、侧脑室大小正常。脑室引流出澄清脑脊液,腰穿时脑脊液无色透明,闭管24~48小时后无病情变化,拔除引流管。

结 果

所有病例均侧脑室穿刺引流后行脑脊液置换术,平均引流7天,脑脊液置换5次,平均住院3~4周。近期疗效观察手术后4天复查CT显示,43例中32例脑室通畅,第3、第4脑室及中脑导水管积血消失,仅两侧侧脑室后角残留少量积血;手术后8天复查CT时另11例显示积血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脑室积水。在3个月时按国际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标准评分:良好20例(46.5%);中残14例(32.6%);重残4例(9.3%);死亡5例(11.6%)死亡原因:脑疝2例、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

讨 论

脑室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重型脑室出血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快速清除脑室内的积血,解除压迫、梗阻,避免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继发损伤,才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侧脑室引流术通过建立脑脊液循环旁路,引流脑室内的血性脑脊液能够有效地缓解颅内压达到治疗脑室内出血之目的。在脑室内反复使用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块与吸附在脑室壁上的血凝块,加快脑室内血肿的清除。清除了吸附在脑室壁上的小血块,恢复了因血块吸收脑脊液障碍的蛛网膜颗粒的功能,术后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第2天配合脑脊液等量置换加地塞米松鞘内注入,优点如下:①避免颅内压与蛛网膜下腔压力相差悬殊而腰穿诱发脑疝的可能性。②减少了流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的血流量,从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③降低了蛛网膜颗粒阻塞和蛛网膜粘连致脑积水的发生率。④间接促进脑室系统积血的清除,解除了第3、第4脑室阻塞。⑤在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过程中,还能直接检验脑室系统通畅情况,为脑室引流的拔管提供可靠的依据。⑥使沉积在蛛网膜颗粒上的红细胞随脑脊液排出体外,清除了残余的红细胞,减少了因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患者, 男16例, 女4例, 年龄36岁~78岁。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 动静脉畸形2例, 继发性脑室出血15例。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意识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其焦虑、恐惧情绪, 使患者安静,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家属交待疾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 消除家属心理负担以取得合作。争取在15 min~20 min内剃光头发, 备好头皮, 禁食4 h~6 h并做青霉素皮试, 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2.2 术后护理

2.2.1 引流管的连接

患者回病房后先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上, 严防在搬动过程中牵拉引流管, 使引流管滑出。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瓶, 并将引流瓶固定于床旁侧引架上, 使引流管出口的高度距侧脑室平面10 cm~15 cm, 根据引流速度在此范围内适当调整高低。

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 d~2 d内, 术后注意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1], 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 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期常见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性呕吐[2]。必须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 观察瞳孔变化, 每30 min~1 h记录1次, 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状态,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抢救准备。

2.2.3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引流管阻塞, 可挤压引流管, 将血块等阻塞物挤出, 或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切不可用盐水冲洗, 以免阻塞物被冲入脑室系统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3]。

2.2.4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 (一般引流量小于500 m L/d) 并每天准确记录。正常情况下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逐渐变淡, 而当引流液由红色变为鲜红色时, 则为再出血的迹象, 应及早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若引流液变浑浊, 应留取标本送检。

2.2.5 外出检查时的护理

患者外出检查时应关闭引流装置, 防止脑脊液逆流, 检查回来后应重新调整引流瓶的高度, 并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妥善固定引流管。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的患者,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并向家属做好宣教。

2.2.6 侧脑室引流期间的护理

患者需卧床休息, 保持情绪稳定, 并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可口服缓泻剂, 同时向家属宣教不要随意搬动引流装置, 不可随意调整床位的高低。

2.2.7 拔管指征

一般在颅内压症状缓解, 脑脊液变清、镜检正常, 头颅CT复查脑内血肿消退时可考虑拔管, 拔管之前试行封闭引流管1 d~2 d, 无不良反应可予以拔除。拔管时应先关闭引流管再拔除, 拔管后应取头高位30°, 避免发生脑脊液漏, 利于静脉回流。

2.3 做好基础护理, 预防并发症

本组患者病情危重并伴意识障碍, 留置胃管、导尿管等, 应做好口腔护理、鼻饲、会阴护理, 定时翻身, 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小结

脑室内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 有效的侧脑室外引流可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 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伤。有效、正确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丽华, 崔苏雯.危重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0:204.

[2]吴健红.脑室引流的护理[J].广东医学, 2000, 11 (21) :11.

侧脑室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5.05±13.17)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55.06±13.19)岁。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可以将其用作对比分析(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热情的接待,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相关的医护人员。其次,护理人员要通过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观察来了解其心理状况,针对患者恐惧、紧张以及忧虑等不良情绪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还要积极主动的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侧脑室引流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帮助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1,2]。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评估并进行了解,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能够自我调节情绪,进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1.2.2 引流感染预防

每天要对引流管口进行一次消毒换药处理,确保敷料的干燥与清洁,对置管部位的切口进行观察,了解其是否出现肿胀以及发红的现象。每天对引流袋进行更换,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3]。在将患者搬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引流管的开关夹闭,然后再搬动患者,防止引流液反流。每天采用碘伏对引流装置的接口处进行消毒。每天采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一次消毒,要适当控制每天探视患者的人数。除此之外,要加强患者基础护理,确保引流管切口处皮肤的干燥。如果穿刺部位出现化脓、红肿以及脑脊液漏的现象,则要马上与医生进行联系,科学及时处理穿刺点。

1.2.3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1)首先,要将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其出现扭曲与打折的现象,并且使其高于患者头部十五到二十厘米。要确保引流管的近头端比远端长,避免出现虹吸现象。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引流管进行牵拉,进而使得引流管脱出或者移位。(2)其次,要对引流液的性状、颜色以及量进行仔细观察,通常情况下,一个正常人脑脊液二十四小时能够分泌四百到五百毫升,因此每天的引流量不能够超过三百毫升。如果引流脑脊液的颜色突然间便为红色,并且伴有大量的血凝块,这说明患者的颅内出现了再出血的现象,就要马上与医生进行联系,进行相应处理[4]。(3)对引流的速度要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过快与过量,要对引流管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其匀速流畅。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

1.4 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2例出现颅内感染,3例并发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14%;观察组中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

3 讨论

临床上,脑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症,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脑室内造成的血肿病发十分突然,并且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导管会被血块阻塞或者压迫,进而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出现,患者的颅内压也会显著升高,患者的脑干以及下丘脑会受到严重损伤,进而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5]。研究显示,侧脑室引流术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6]。除了对患者进行及时性的治疗外,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出现诸多并发症。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侧脑室引流术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侧脑室引流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结论:综合护理在侧脑室引流术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侧脑室引流术,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11(19):236.

[2]陆珊珊,王菊廷,陈东亮,陈承英,胡晓晴,刘叶婷,刘丽秀,黄春盈,黄子娟,宋小春,罗福燕.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12(22):2056-2058.

[3]董津平,昂梅鲜,李岚,朱凤华.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4(04):51-52.

[4]倪志宏.侧脑室引流在脑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病案,2015,24(10):74.

[5]陆珊珊,韦翠英,王菊廷,张善芳,郑雪,冯鹏雄,王广裕,陈家莲,李世芬.改良式脑室引流装置在侧脑室和腰椎交替引流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19(08):75-76.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45例, 女15例, 年龄52岁~84岁, 平均年龄67岁。均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其中入院时血压90~130/60~90 mm Hg 10例, 130~210/90~120 mm Hg38例, ≥210/120 12例。入院时意识水平朦胧9例, 浅昏迷22例, 中度昏迷18例, 深昏迷11例。单侧瞳孔散大32例, 双侧瞳孔散大16例, 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5例, 瞳孔大小正常7例。脑膜刺激征阳性45例, 巴彬斯基征阳性52例。头颅CT扫描原发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5例, 脑叶出血12例, 丘脑出血13例。脑实质内血肿按多田公式计算均>30 m L。中线结构移位≤10 mm15例, 10 mm~15 mm 38例, >15 mm 7例。所有血肿均破入脑室系统, 其中一侧侧脑室+第三脑室铸型并对侧脑室轻度急性梗阻性积水35例, 双侧侧脑室铸型12例, 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铸型10例, 全脑室系统铸型3例。按脑室内出血分级方法:Ⅱ级42例, Ⅲ级14例, Ⅳ级4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1 h~6 h内行头颅CT检查, 7 h内接受手术治疗[1]。

1.2 方法

术前准备要充分细致, 对于躁动不安及抽搐者要适量应用镇静止痉剂, 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50/90~100 mm Hg。本组60例患者均先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 剃头备皮后取仰卧位, 选脑内血肿同侧前额发际上及旁矢状中线各2.5 cm为穿刺点, 常规碘伏消毒头部术野, 铺一次性无菌单巾。2%利多卡因2~5 m L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点区域, 选择6 cm~7 cm一次性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 用电钻沿平行于正中矢状面并向垂直两外耳道假想连线的方向钻入头皮、颅骨、硬膜, 拔出钻头, 置入钝性针芯, 缓慢进入侧脑室前角, 抽出针芯, 可见血性脑脊液及暗红色陈旧性血液流出, 缓慢放出或抽吸出约10 m L左右瘀血。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 (8万U/500 m L) 反复冲洗至颜色变为淡红色, 接无菌引流袋, 术后引流管最高点高于头额部15 cm左右。此时大多数患者可于透明引流管中观察脑脊液波动情况及粗测脑压高低。同理, 根据CT扫描脑内血肿位置, 以血肿中下方1/3交界处为靶点, 确定头皮定位穿刺点。常规再次用碘伏消毒, 局麻穿刺点, 铺无菌单, 用另1枚长度适宜 (约4.5 cm~5.5 cm) 的YL-1型穿刺针缓慢进入血肿腔, 拔出针芯, 用10 m L注射器边抽吸血肿边旋转穿刺针, 以首次抽吸血肿量10~20 m L为宜, 或术中观察血肿腔已与同侧脑室引流管相通, 且引流管内血性液体波动在20 cm H2O以下为宜;否则必须行另一侧侧脑室引流, 以达到快速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淡红色为止, 接无菌引流袋, 置放于低于头部10 cm即可。术后24 h开始用尿激酶4万U加入生理盐水4 m L, 分别于12 h交替注入脑内血肿腔和积血较多脑脊液波动较差的一侧侧脑室, 夹闭注药引流管4 h后开放, 始终保持血肿腔和脑室引流管有一个处于开放状态。术后常规配合甘露醇脱水、神经营养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治疗, 对痰液黏稠、呼吸道不畅者可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注意观察引流量及引流管通畅情况,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根据患者意识变化情况、头颅CT扫描结果, 决定尿激酶注入剂量、次数的增减和注入血肿腔或侧脑室的选择依据。拔管原则:一般先拔除血肿腔引流管, 后拔除侧脑室引流管;脑内血肿大部清除后即可拔除原发血肿腔引流管。脑脊液清亮透明, 夹闭脑室引流管, 观察24 h~48 h, 患者无异常情况, 再拔除侧脑室引流管。

2 结果

6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 经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清除术结合脑室引流术治疗后, 跟踪随访3个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分级:Ⅰ级7例, Ⅱ级12例, Ⅲ级18例, Ⅳ级10例, Ⅴ级4例, 死亡9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是基层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相比于一般脑出血患者具有更高的致残率, 更快的致死速度。其临床表现形式更是复杂多样, 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而异;而不同部位的出血穿破脑室的路径及血液流入脑室难易、速度、多少也不尽相同。轻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脑膜刺激征等, 重者则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高热、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等。脑室铸型阻塞脑脊液循环系统并发急性脑积水者, 可突然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针尖样缩小、去大脑强直、呼吸循环骤停, 患者可于较短时间内死于脑疝[2], 全脑室铸型者病死率更高, 达80%以上[3]。其死因主要是血肿块阻塞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中央孔等脑脊液循环关键通道, 致脑室急剧膨胀, 脑压骤然升高与脑深部结构如丘脑下部、脑干等遭到破坏, 易引起高热、去脑强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迅速导致患者死亡。脑室内出血量越大, 病死率越高, 脑脊液循环关键部位阻塞越严重, 致患者死亡越快。脑室穿刺引流术简单易行, 无特殊禁忌证,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脑室出血患者, 尤其对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更为适用;手术宜尽早进行, 一般7 h内手术效果最好[1]。早期治疗可以迅速清除脑室积血, 把多余脑脊液引流出体外, 建立体外引流系统, 迅速降低脑室内压力, 持续引流始终保持侧脑室脑脊液外引流无障碍。而术后尿激酶脑室灌注, 不仅可加快侧脑室血肿的清除, 尤其重要的是对脑脊液生理循环关键部位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中央孔等处堵塞的血肿起到迅速液化、溶解作用, 早日促进脑脊液生理循环功能恢复, 减轻脑组织压力, 促进脑干功能恢复, 可以对治疗和预后起到关键作用。本组病例经早期微创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后, 病死率明显下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则主要清除原发脑内出血部位的血肿块, 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脑实质内血肿, 减轻血肿占位效应, 使受压的神经组织有恢复的可能性;尿激酶血肿腔注入及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不仅可促进血肿腔内血肿的尽快液化排出, 还可稀释和置换冲洗出红细胞破裂后释放的一系列致害炎性因子, 起到预防和减轻出血后继发性病理改变, 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的作用。

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结合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可快速建立脑脊液体外引流系统, 降低脑室系统压力, 彻底清除脑内血肿和脑室积血, 降低颅内压, 尽快恢复脑脊液生理循环功能。尿激酶灌注和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的冲洗置换可加快血肿液化引流, 同时也可清除炎性损伤因子, 减轻脑组织继发性损害, 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

总之,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方法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在局麻下行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脑室微创穿刺引流术, 跟踪随访3个月,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6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分级:Ⅰ级7例, Ⅱ级12例, Ⅲ级18例, Ⅳ级10例, Ⅴ级4例, 死亡9例。结论 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手术,脑室引流术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686-694.

[2]粟秀初, 吴保仁, 黄运桂.新编神经病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4:281-282.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9例患者均经CT确诊为脑室出血铸形, 其中男33例, 女36例;年龄42~82岁, 平均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证实原发出血灶<10ml, 并破入脑室, 至少两个脑室出现积血铸形。按Graeb等提出的脑室出血计分法评分 (总分为12分) :9分13例, 10分21例, 11分23例, 12分12例。GCS评分3~12分, 均属于重度脑室出血。原发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9例, 丘脑32例, 颞顶叶2例, 额叶1例, 脑室5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按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执行。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31~45分。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 先行脑室铸形侧脑室后角穿刺置管, 穿刺点位于枕外粗隆上7cm, 矢状线旁3cm处, 常规消毒后局麻, 内径3mm的硬质穿刺管, 穿刺脑室枕角。见血性脑脊液流出, 穿刺成功, 将引流管外侧端与引流器相连, 将脑室外引流器置于脑室平面上10~15cm处引流。如单侧脑室铸形行同侧额角脑室外引流术, 重度脑室出血的患者一般都是双侧脑室铸形并常伴有三、四脑室阻塞, 故本文患者大多行对侧额角脑室外引流术, 使用1mm内径的常用脑室外引流装置即可。术中抽吸积血, 使用生理盐水置换, 如置换液较鲜红, 可在冲洗液中加少量肾上腺素冲洗, 对躁动者术后给予咪唑安定镇静, 静脉应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维持在140~150/80~90mmHg (1mmHg=0.133kPa) , 以免躁动或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术后立即复查CT确定引流管与脑室的关系。开放引流, 观察12h后, 生理盐水灌注证实两侧引流管相通后, 自脑室额角侧引流管持续缓慢滴注生理盐水加尿激酶 10万U, 输液泵控制滴速12~15滴/min, 并使用加温器保持温度在35~37℃;另一侧枕角引流管开放引流。每天置换量为1 000ml。如不通畅可给予轻度震荡抽吸, 或注入尿激酶1~2万U闭管2~4h, 直至两侧引流管通畅后使用上述方法进行灌洗。同时给予脱水、控制血压、止血及预防并发症等处理。引流脑脊液的颜色变浅时行头部CT复查, 侧脑室及三、四脑室积血清除可拔除引流管。一般先拔出枕角引流管, 保留脑室额角引流管至7~10d, 并每天或隔日行腰穿释放脑脊液。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侧脑室内积血完全消失, 四脑室内积血消失或基本消失, 各脑室形态满意;显效:侧脑室积血消失, 三脑室内积血少量, 四脑室内积血少量;好转:侧脑室内积血明显减少, 三、四脑室内积血略少或无变化;无效:侧脑室积血减少三、四脑室内积血无变化。

2结果

本组经7d治疗, 治愈48例 (占69.6%) , 显效8例 (占11.6%) , 好转5例 (占7.2%) , 无效8例 (占11.6%) 。无效患者均为病情进展过快, 有效治疗时间过短。术后3d内有12例患者达治愈标准, 5d内有30例患者达治愈标准, 7d内有48例达治愈标准。

3讨论

脑室出血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IVH) , 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病症, 占脑出血的30%~60%[1]。 本病病情发展快, 愈后差, 死亡率高达60%~90%[2]。重度脑室出血, 是指CT显示脑室出血涉及双侧脑室或多个脑室并脑室扩大或全脑室出血铸形, 有或无脑实质出血, 临床表现为发病后很快进入昏迷或伴偏瘫或快速脑疝形成, 尤其是脑室铸形者, 保守疗法几乎无存活可能。重度IVH的治疗效果随着微创技术、 脑室体外引流、 纤溶疗法的不断应用和完善而不断提高。

脑室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积血阻塞脑室系统, 影响脑脊液循环, 引起持续的脑室扩大, 颅内压增高。另外血肿刺激压迫破坏脑室周围重要组织结构, 这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3]。所以治疗的目的在于: (1) 迅速清除脑室内积血, 减少占位效应。 (2) 分流脑脊液, 改善脑脊液循环。 (3) 降低颅内压。 (4) 减轻脑损害。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解决压力增高问题, 并用脑室内注入尿激酶的方法溶解血凝块, 目前, 侧脑室穿刺引流作为神经科微创手术的一种已经成为脑出血治疗主要的发展方向[4],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除了直接清除积血外, 还可迅速减轻脑水肿及积血对脑干的压迫。但脑室出血时脑室内积血由于重力的关系容易在侧脑室的后角及下角积存, 单纯使用侧脑室前角穿刺清除侧脑室后部血肿较慢。因此, 即使每天血性脑脊液引流量较多, 引流管通畅, 也仍不能很快且完全引流出血凝块, 而且还延长了拔管时间, 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并且单纯通过引流和尿激酶的溶解, 依靠自身分泌的脑脊液使之排出, 排出速度较慢也是效果不佳的原因[5]。成人脑脊液的生成速度为 0.35~0.4ml/min, 使用灌洗法可以不间断的类似于生理循环的速度将血液排出, 并能稀释血液释放的有害物质, 减轻脑组织的损害。

本组经额角穿刺外引流术注入尿激酶灌洗, 经对侧枕角行微创引流术引流积血, 优点在于经枕角行微创引流术解决沉积于颞角和枕角的积血, 引流彻底, 经对侧脑室前角持续性灌注尿激酶能短期内清除脑室内积血, 打通三脑室, 溶解四脑室内积血, 解除其对脑桥、延髓的压迫, 开通脑脊液循环道路, 尽快恢复脑干功能, 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本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1) 迅速缓解颅高压症状, 一侧经枕角行微创引流术解决沉积于颞角和枕角的积血引流彻底, 可迅速缓解脑室内高压。如三脑室暂时不通畅, 由于另一侧同时行侧脑室额角穿刺能快速放出脑室内未凝积血和血性脑脊液, 迅速缓解对侧脑室高压。 (2) 血肿清除快, 额角脑室持续性灌注尿激酶, 枕脚侧持续外引流, 可保持尿激酶的有效浓度, 加快血块溶解速度使其尽早清除。 (3) 持续性灌洗引流可以有效地冲淡、稀释血性脑脊液, 避免了使用尿激酶冲洗后闭管引起的颅内压升高, 减少堵管的发生。 (4) 可迅速解除脑室内高压, 清除脑室内积血, 打通三脑室, 溶解四脑室内积血, 解除其对脑桥、延髓的压迫, 开通脑脊液循环道路, 尽快恢复脑干功能。 (5) 缩短置管时间, 预防和减少因置管时间过长可能引起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资料表明, 早期采用经额角穿刺外引流术注入尿激酶灌洗, 经对侧枕角行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具有操作快速、创伤小、相对安全等优点, 能迅速缓解双侧脑室内高压, 尽快清除脑室内的积血, 疗效满意。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额角、枕角联合穿刺引流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方法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9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 额角、枕角联合穿刺引流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效果。结果:按血肿清除情况, 本组经7d治疗, 治愈48例, 占69.6%, 显效8例, 占11.6%, 好转5例, 占7.2%, 无效8例, 占11.6%。结论:早期采用额角、枕角联合穿刺引流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具有操作快速、创伤小、相对安全等优点, 能迅速缓解脑室内高压, 尽快清除脑室内的积血, 其效果满意。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术,脑脊液置换,重度脑室出血

参考文献

[1]魏学昱, 盖红, 魏学功, 等.脑室出血的微创伤治疗 (附36例报告) (J) .中国微侵袭精神外科杂志, 1998, 3 (3) :208.

[2]Naff NJ, Hanley DF, Keyl PM, et al.Intraventricular thrombol-ysis speeds blood clot resolution:results of a pilo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controlled trial (J) .Neurosurgery, 2004, 54 (3) :577-583

[3]Rohde V, Schaller C, Hassler WE.Intraventricular recombinant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lysis of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J) .J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5, 58 (4) :447-451.

[4]陈汉民, 黄国河.双侧脑室置管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5, 10 (3) :99-100.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8例, 女性4例。年龄50~78岁, 平均62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0例。入院前均在急诊科行头颅CT检查。单纯脑室出血13例, 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19例, 出血量20~100m L。

1.2 手术方法

按常规行侧脑室前角穿刺, 穿刺成功后置入10号硅胶管外接颅脑外引流器组合。同时行腰3~4或腰4~5间隙穿刺, 成功后接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用导管外接同样闭式无菌引流装置。平卧时, 腋中线水平面与脑脊液水柱平面应维持在10~15cm, 引流量10~20m L/h, 每日总量250~450m L。依引流量控制外引流器高度。脑室内积血凝固给予尿激酶5万单位, 1次/d, 注入后夹管3h后开放。引流时间超过7d。每日侧脑室引流管内生理盐水4m L, 庆大霉素5000单位注射夹管引流2h, 直至脑脊液引流至澄清, 复查CT血肿消失, 给予试夹管后无特殊不适给予拔管。

2 结果

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30例无并发症治愈出院, 1例术后10d中枢感染放弃治疗, 1例肺部感染经治疗治愈出院, 术后3个月复查脑实质脑室无出血, 部分脑实质软化灶。

3 讨论

脑室出血发病率高, 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多数原因系高血压脑出血所致。2004年以前我科行单纯侧脑室引流, 无法精确控制引流量。中脑导水管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凝块不易清除, 拔管后易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死亡。原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不能控制引流量, 有过度引流造成脑出血加重或再次出血造成脑疝可能。

4 作者体会

(1) 患者多为老年人, 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等老年性疾病, 微创手术是安全的手术方法之一。 (2) 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 防止出血加重及再出血, 诱发脑疝。 (3) 动态复查CT, 了解血肿变化。 (4) 手术及每日注药前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中枢感染。 (5) 规范治疗老年合并症。

摘要:目的 探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交替持续引流术在脑室出血中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32例脑室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脑室出血病例经积极行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交替持续引流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效果良好。结论 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交替持续引流术克服了单纯侧脑室引流及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的不足, 在脑室出血的治疗中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室出血,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腰椎蛛网膜下腔穿刺引流术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2005:872~875.

脑室钻孔引流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例, 男8例, 女5例, 年龄42~78岁, 平均55岁。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l0例, 糖尿病史4例;均为发病24 h内入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期为45 d。

1.2 临床表现

13例患者入院时血压150~220/85~110 mm Hg, GCS评分4~12分。其中脑桥出血8例, 中脑出血2例, 延髓出血3例。脑桥出血的患者中浅昏迷6例, 恶心、呕吐7例, 中枢性面瘫5例, 构音障碍及呛咳3例, 交叉瘫6例;中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均为中度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均有构音障碍、呛咳及交叉瘫, 病理征阳性;延髓出血的临床症状较重, 起病后立即昏迷,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1.5 mm, 光反射消失, 呕吐频繁, 四肢瘫痪, 生命体征不稳定。

1.3 CT检查

全组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干出血, 其中, 中脑出血2例, 桥脑出血8例, 延髓3例, 破入三、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7例, 合并基底节区血肿1例。血肿量<2 ml 2例, 2~5 ml 5例, 6~10 ml 3例, >10 ml 3例。

1.4 治疗

13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静滴止血芳酸、止血敏等药物和做好急诊手术前相关准备。均在24 h内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右侧脑室前角钻孔外引流术, 成功进入脑室后接一根10号硅胶引流管, 外接闭式无菌引流装置持续外引流, 接无菌袋每天更换, 引流装置高度为平卧时高出室间孔水平面10 cm左右, 24 h引流量不超过200 ml, 密切监测脑脊液的颜色、性质。引流时间为1周左右, 在严格无菌情况下最多不超过2周。因脑室引流时间受限, 拔除引流管时脑干血肿还未能完全吸收, 脑干水肿仍未消退。所以在拔除脑室外引流管24 h后, 全部患者再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 一般按腰椎3~4间隙穿刺成功后接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用导管, 外接同样闭式无菌引流装置。每天脑脊液引流量仍不超过200 ml, 腰大池置引流管时间也为1周左右。同时使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预防颅内感染。待脑脊液颜色清亮或明显黄变, 并且夹闭引流管24 h后复查头颅CT, 无脑积水现象, 且临床表现稳定, 可考虑拔管。

2 结果

预后良好7例, 不良2例, 死亡4例。

3 讨论

脑干出血是一种神经系统急重症, 其特点为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极高。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 其他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等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脑干出血部位以桥脑多见, 出血灶多位于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1]。脑干内部结构十分复杂, 整个脑干内交错排列着网状结构, 它有重要的植物调节中枢, 调控心脏活动、循环和呼吸等生命功能, 且还发出冲动到大脑皮质以保持完整的意识, 网状结构的上行传导束还影响脊髓运动神经源。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有关[2]。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构音困难、肢体活动障碍和偏身麻木等。由于被盖部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 脑干出血患者还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是预后不良的一种表现。

自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 患者意识障碍恶化迅速, 并发症复杂, 死亡率高, 因手术治疗风险大、难度高、成功率低, 目前脑干出血仍以保守综合治疗为主[3]。笔者所在科针对自发性脑干出血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入院后24 h时内先行侧脑室前角钻孔外引流术, 持续引流脑脊液1周左右, 24 h引流液量约200 ml左右。引流后可以缓解颅内压, 减轻脑干水肿, 预防脑干血管痉挛。临床证实, 脑室外引流术是救治脑干出血的关键[4]。但脑室引流管放置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颅内感染。脑干出血灶的吸收和水肿消退时间大约3周, 因此, 在拔除脑室外引流后24 h应立即再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 有利于吸收、消除积血, 避免血性脑脊液沉积, 减少蛛网膜下腔粘连, 早期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 使颅内压迅速得到缓解, 并预防脑积水发生。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时间约1周左右, 具体引流时间根据患者病情, 脑脊液颜色、性质而定。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期间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最主要是避免颅内感染。同时及早采用亚低温治疗, 通过降低脑代谢率和脑耗氧量, 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防止脑水肿, 减轻继发性脑损伤[5]。

参考文献

[l]贾建平, 崔丽英, 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9-190.

[2]邢宏义, 梅元武, 魏桂荣, 等.自发性脑干出血的预后分析[J].卒中与神经病, 2000, 7 (1) :47-48.

[3]马超, 袁先厚, 江普查, 等.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J].华中医学杂志, 2004, 28 (4) :255-256.

[4]李风强, 张兴春, 于守波, 等.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干出血[J].吉林医学, 2002, 23 (5) :272-274.

上一篇:助管论文下一篇:感知推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