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内灌注

2024-06-28

脑室内灌注(通用7篇)

脑室内灌注 篇1

脑室持续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 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内, 末端外接无菌引流袋, 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1]。研究表明, 颅脑术后放置引流管是导致颅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而早期经脑室外引流管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预防颅内感染的方法, 近年来在我科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这种新方法的出现, 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有5例病人经脑室外引流管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通过精心的护理和与医疗相互协作, 最终5例病人均顺利拔除脑室外引流管, 未发生颅内感染。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例经脑室外引流管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病人均为男性, 最大年龄58岁, 最小年龄46岁, 平均51岁, 均为不同部位脑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分~7分, 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障碍。急诊手术后留置了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管。术后早期即经脑室外引流管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和 (或) 尿激酶鞘内注射, 预防颅内感染和 (或) 进行溶栓治疗。

1.2 方法

根据医嘱: (1) 配置灌注液 (生理盐水100mL+罗氏芬0.1g) , 配制后的灌注液4h内使用; (2) 经严格消毒后将灌注液用灌注管道 (输液器) 与一侧脑室外引流管三通开关的一端连接, 构成灌注回路; (3) 使用输液泵将总量为5mL的灌注液在2min内匀速注入脑室 (输液泵设置输液速度为150mL/h, 输液总量为5mL) ; (4) 灌注结束后夹闭脑室引流管30min, 而后开放; (5) 每2h进行灌注、夹闭、开放的循环过程。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

2.1.1 病人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

行脑室内间断灌注的病人, 灌入过多或过快, 都可能引起病人颅内压的变化。灌注前注意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准备输液泵, 利于限时、限量、匀速进行脑室内灌注;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呼吸、血压等的变化, 以及灌注过程是否顺畅;灌注后遵医嘱夹闭脑室外引流管30min, 夹闭期间,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颅内高压的相关临床指征。颅内压 (ICP) 持续监测的病人, 注意ICP数值变化, 警惕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经过密切的病情观察, 我科5例病人在行脑室内间断灌注期间, 病情都相对平稳, 均未发生脑疝等严重病情变化。

2.1.2 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

头部伤口的渗血、渗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都是预示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如发现脑室外引流管中无液体引出而头部伤口敷料渗液较多时, 警惕脑室外引流管脱出或前段堵塞, 及时通知医生, 对症处理。注意区分伤口渗液与脑脊液漏,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做好对症处理。做好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的观察记录。一般24h引流量不超过500mL。对行脑室内间断灌注病人的引流量进行统计时, 减去每次灌注液的量, 以便准确计量。

2.2 管道的维护

2.2.1 脑室外引流管高度限制

严格限制引流管的高度, 避免引流过度造成的硬膜下积液、颅内积气、颅内血肿等。一般情况下, 脑室引流装置最高点需高于病人侧脑室平面 (相当于病人仰卧位时平外耳道水平) 10cm~15cm, 既能充分引流, 又能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避免引流过多引发低颅内压综合征。临床上, 护士严格按照医嘱调整脑室外引流管高度。如为病人变换体位时, 先暂时夹闭脑室外引流管, 变换体位之后重新调整引流管高度并开放引流管。

2.2.2 保持脑室引流管的通畅

保持引流管通畅是维护各种引流管道的重点, 也是临床护理此类病人的关键。病人术毕返回监护病房后先在脑室外引流管与头部伤口敷料包扎衔接处用记号笔标记;观察脑室外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或折叠, 引流管内液面是否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 如无液面波动, 引流管可能阻塞、受压、扭曲、折叠, 及时分析原因并对症处理;为病人更换体位后再次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折叠等。

2.2.3保持灌注管道的通畅

保持灌注管道通畅是保证灌注液进灌注管道顺利注入脑室, 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灌注过程中注意灌注管道是否折叠、受压、扭曲等;根据输液泵报警提示, 及时检查仪器及灌注通道, 分析原因, 及时处理。

2.2.4 妥善固定, 预防管道脱落 (脱出)

2.2.4. 1 预防脑室引流管脱落 (脱出)

任何原因导致的脑室引流管脱出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术后病人是十分凶险的。在医疗护理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 做好预防, 力求零发生率。护理工作中, 当病人术后返回监护病房后, 采用高举平台法[3]对脑室外引流管进行二次固定;护士在为病人更换体位时, 引流管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避免过度牵拉;发现引流液较多时及时倾倒, 避免重力下沉导致引流管脱出;躁动病人做好四肢的约束及头部固定, 必要时予镇静治疗;清醒病人做好引流管留置的目的、意义的宣教。一旦发现脑室外引流管脱出, 立即报告, 并做好应急处理, 保证病人安全。我科5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脑室外引流管脱出的情况。

2.2.4. 2 预防灌注管道脱落

各种原因的牵拉或连接处不牢固是导致灌注管道脱落的重要因素。护理工作中, 避免主观因素, 加强观察, 一旦发现管道脱落, 及时更换灌注管道并做好链接处的消毒。

2.3 并发症的观察

2.3.1 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是颅脑外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它不仅使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而且可影响病人的预后, 严重时可导致病人死亡[2]。而脑室引流管是留置于脑室中的特殊管道, 是逆行造成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种特殊管道的护理就要求严格无菌操作。我科此类病人术后返回监护病房后, 采取在头部垫无菌治疗巾, 每4h更换;脑室外引流管与引流袋装置衔接处无菌治疗巾包裹, 并定时更换;罗氏芬灌注液根据医嘱定时更换;灌注管道 (输液器等) 每日更换;头皮针与脑室外引流管三通阀一端连接位置严格消毒;倾倒引流液时, 先将脑室外引流管夹闭, 再倾倒引流液, 防止脑脊液反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同时注意引流袋出口处的消毒。通过精心的护理, 我科5例病人均未发生颅内感染。

2.3.2 灌注过量诱发脑疝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 (脑、循环的脑脊液和循环的血液) 体积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颅腔与颅内容物之间约有8%~10%的代偿空间, 当颅内容物体积由于某种原因而增大, 使颅腔与颅内容物之间的代偿空间小于8%~10%时, 就会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 而颅内压增高是发生脑疝的先决条件[4]。因此, 我科病人在行脑室内灌注时, 采取输液泵来严格控制灌注速度和灌注量, 避免因灌注过量诱发脑疝形成。

2.3.3 引流速度过快诱发脑出血

引流管内液体引流的速度、颜色和量, 都是病情变化的风向标。短时间内引流过多或引流速度过快, 都可能预示或诱发脑出血。针对行脑室内间断灌注的病人, 特别在夹管后的开放阶段, 予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以及引流的速度、量和颜色非常重要。

3 讨论

颅内感染在神经外科是一个比较严重且棘手的问题, 一旦发生, 病死率高、并发症多, 全身使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代价昂贵, 且预后往往并不令人满意[5]。因而, 对颅脑术后留置脑室外引流管的病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十分必要[6,7]。我科通过对此类病人早期经脑室外引流管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及良好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为病人的顺利康复创造了重要条件。

摘要:[目的]总结5例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例经脑室外引流管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病人予加强病情观察, 着重无菌技术操作和引流管护理, 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应急处理, 配合医疗, 预防病人颅内感染的发生。[结果]5例病人最终顺利拔除脑室外引流管, 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行脑室内罗氏芬间断灌注病人的护理, 是预防此类病人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脑室内灌注,脑室外引流,罗氏芬,护理

参考文献

[1]郑弄瓦.神经外科脑室引流管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5) :761.[2]姜红振, 马晓东, 周定标, 等.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9 (3) :155.[3]王辉艳.高举平台法在管道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3) :160-162.[4]马廉亭.颅内压增高危象——脑疝综合征 (-) [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12 (2) :124-126.[5]李君, 王文浩, 郁毅刚, 等.双侧侧脑室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颅内感染[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 (15) :2353.[6]王玉红, 刘文华, 李彩霞.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脱管的教训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5) :238-239.[7]郎轩.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20 (3) :347.

脑室内灌注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 男19例, 女16例;年龄45~

8 3岁, 平均6 7.5岁;入院时血压1 6 0~2 2 0/1 1 0~140mmHg;意识水平GCS评分:5~8分21例 (60.0%) , 9~12分14例 (40.0%) ;双侧瞳孔等大24例 (68.6%) , 不等大11例 (31.4%) 。所有病例原发部位均为基底节区, 并破入脑室, 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中线结构移位。其中侧脑室17例 (48.6%) , 侧脑室及第三脑室11例 (31.4%) , 全脑室7例 (20.0%) 。自发性脑出血分级:2级13例 (37.1%) , 3级17例 (48.6%) , 4级5例 (14.3%) 。基底节血肿量>30ml 16例 (45.7%) , <30ml 19例 (54.3%) 。1.2治疗方法基底节血肿量>30ml者行开颅血肿清除+侧脑室引流;血肿量<30ml者行脑室钻孔引流置入脑室引流管。12h后将1万单位尿激酶溶于5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 由脑室引流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 2h后放开, 每日2~3次, 以后根据CT复查结果和脑脊液引流情况决定尿激酶注射次数。当CT显示脑室内积血已明显减少或消失、脑室引流液澄清, 可考虑拔管, 平均2~10d。

1.3 转归

出院时功能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 分级法进行分级。Ⅰ级 (完全恢复日常生活) 4例 (11.4%) , Ⅱ级 (部分恢复或可独立行走) 6例 (17.1%) , Ⅲ级 (需人扶助、扶拐行走) 10例 (28.6%) , Ⅳ级 (卧床、但意识清楚) 8例 (22.9%) , 转院或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7例 (2 0.0%) 。

1.4 并发症

肺部感染10例 (28.6%) ,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9例 (2 5.7%) , 颅内感染1例 (2.9%) 。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意识和瞳孔的观察

神志是判断病情变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G C S评分可以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若患者意识障碍加重, 或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 提示有继发性再出血的可能, 需CT确诊后立即行手术治疗。瞳孔的观察对判断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如术前散大的瞳孔术后缩小后又散大, 表明病情加重。

2.1.2 生命体征的观察

当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呼吸减慢、血压高, 视病情给予脱水药以及类固醇;而脉搏快、呼吸增快、血压偏低则提示血容量不足, 颅灌注压偏低, 要适当调整输液速度。术后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 注意不宜过度降血压, 否则会导致脑灌注不足, 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 不利脑功能恢复。术后体温升高在38.5℃以上时应做好物理降温, 如温水擦浴, 冰块放于大血管处等, 必要时应用退热药或冬眠药物。

2.2 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2.2.1 引流管的放置

引流管开始放置可以适当低于脑室水平, 以利于血凝块排出, 以后随着引流通畅, 血凝块减少, 可逐渐抬高, 直至高出侧脑室水平10~15cm, 并固定于床头。

2.2.2 保持引流通畅

定时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压。对躁动者可用布制约束带在其胸部或四肢加以适当约束, 以免牵拉引流管致脱落;对清醒者可向其解释并指导, 以取得其配合。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翻身等操作时, 动作要缓慢, 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可观察其有无自流现象及脑室外引流有无与脑搏动相一致的搏动现象。当引流不畅时, 应查明是否有低颅压、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堵塞等情况, 并做相应处理。

2.2.3 观察引流液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并正确记录。开始引流液颜色多为暗红色并有陈旧性血凝块, 以后逐渐变淡、变清, 一般每日引流量为150~350ml。若引流液的颜色变为深红色且引流量突然增加, 可能为脑室内再出血, 此刻在保证引流通畅的同时, 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引流液由清亮变混浊出现絮状物, 则为感染现象, 应做脑脊液培养, 并选用有效抗生素。 (下转70页) (上接67页) 2.2.4尿激酶脑室内灌注的护理如有颅内压增高现象, 应提前开放引流管。本组有5例在夹闭引流管后1~1.5h出现烦躁伴血压增高, 提示颅内压增高可能, 遵医嘱予以提前开放引流管后症状缓解, 血压下降。

2.2.5 拔管护理

注入尿激酶后无明显陈旧性血液流出, 脑室引流液变清亮, 可试夹管24h。如无颅内压增高等不良反应, 经复查头颅CT提示脑室内积血明显减少或消失、且无脑室扩张, 可拔管。拔管后观察敷料渗出情况, 严防脑脊液漏发生。

2.3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3.1 肺部感染

伴有舌后坠昏迷者, 采取头偏向一侧, 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 及时彻底吸痰;气管切开者, 掌握好吸痰指征, 随时吸痰, 并保持室内温湿度, 湿化呼吸道, 适当雾化吸入及气道内给药, 气管外口盖双层湿纱布, 每日空气消毒1次。患者清醒后, 鼓励其咳嗽、咯痰。所有患者均要定时翻身、叩背,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本组有10例出现肺部感染, 其中8例经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并加强呼吸道护理, 肺部感染得到控制;1例转院治疗;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3.2上消化道出血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脑神经调节紊乱及应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本组出现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9例, 经相应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预防措施如下: (1) 对昏迷者早期下胃管, 定时排空及进食, 维持胃肠功能; (2) 密切观察胃管引流情况、患者腹部及大便情况; (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 预防性应用保护胃肠道药物, 如氢氧化铝凝胶、云南白药等。

2.3.3 颅内感染

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伤口敷料, 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瓶内引流液至1/2~2/3瓶时, 及时更换引流瓶, 并记录引流量;外出检查时应夹闭引流管, 防止引流液逆流;保持病室清洁, 紫外线消毒1h/d;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留置引流管一般多不超过14d。本组有1例出现脑脊液混浊现象, 经脑脊液培养鉴定为颅内感染, 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2.3.4褥疮本组病例多为老年患者, 皮肤干燥多皱, 故皮肤清洁是每班查房及护理的重点。根据患者卧床时间的长短, 预防性地使用气垫床并认真做到“五勤”:勤翻身, 建立翻身卡, 每2h翻身1次;勤擦洗, 每日温水擦浴2次, 并保持干燥;勤按摩, 每日按摩骨突及受压部位2次;勤更换, 尿湿床单及衣服随时更换;勤整理, 保持床单整洁干净。本组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褥疮。

3 讨论

高血压脑室出血病死率高, 主要是因脑室内积血阻塞脑室系统, 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 使脑室急剧持续的扩大和颅内压增高, 以及血肿刺激压迫脑室周围重要组织结构, 使之遭受破坏, 特别是压迫和刺激丘脑下部及脑干, 引起高热和内分泌功能、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及时行侧脑室引流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可迅速清除脑室内积血, 既可减少血液成分及分解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又可迅速降低颅内压, 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 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脑室内灌注 篇3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疗效

外伤性脑室出血的临床发生率较低, 一般低于颅脑损伤患者的4%, 且临床表现不突出, 较易被其他症状体征掩盖, 预后较差, 病死率甚至可达50%以上[1]。本文中我们就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中的疗效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7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设为观察组, 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选取同期的采用单纯穿刺引流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的27例患者中, 男性17例, 女性10例, 年龄17~70岁, 平均年龄 (41.8±6.7) 岁, 出血量20~63mL, 平均 (39.8±5.9) mL, GCS评分:12分以上2例, 9~12分9例, 6~8分8例, 6分以下8例;其中:车祸伤19例, 跌落伤6例, 其他伤2例。观察组的27例患者中, 男性18例, 女性9例, 年龄17~71岁, 平均年龄 (42.1±6.4) 岁, 出血量21~62mL, 平均 (39.6±6.5) mL, GCS评分:12分以上2例, 9~12分8例, 6~8分8例, 6分以下9例;其中:车祸伤18例, 跌落伤7例, 其他伤5例。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采用单纯穿刺引流进行血肿清除, 在CT辅助下, 颅骨穿孔后抽吸出病变部位的凝血块及陈旧性的血液, 然后留管引流, 进行后期处理。观察组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单侧或双侧的脑室引流, 主要为血性引流液后将尿激酶1万单位从引流管注入, 夹闭2h左右后开放引流管, 3次/d。两组患者其他的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 后将两组患者的GOS评估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GOS评估结果分为死亡、植物生存状态、重度残疾、中度残疾及恢复良好, 评估项目以患者的意识、生存、工作能力及肢体、行为障碍等为准, 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上述分级[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处理, 软件包选用SPSS15.0, 检验水准α=0.05,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GOS评估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见表1。

由表1可见, 观察组患者GOS评估结果中恢复良好者比例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是指因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 其预后较差, 病死率较高, 以往有研究显示其病死率甚至可达40%以上, 早期的诊断及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目的是尽量尽快排出积血, 以便减少脑室扩张、脑积水, 尽快逆转对患者的损伤。本文中我们就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中的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单纯的穿刺引流术进行比对, 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预后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表现在患者出院时的GOS评估结果方面, 且加用尿激酶后患者的血肿排除加快, 尤其对于凝血的效果较佳, 故引流时间相对较短, 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大幅度降低[3,4], 故我们认为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中的疗效较好, 且可降低并发症, 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徐其明, 杨柏林, 彭军, 等.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出血100例[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0, 19 (11) :889-890.

[2]孟晓峰.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全脑室出血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 2010, 33 (11) :39-40.

[3]成秋生, 潘小平.脑室外引流术29例并发症原因分析[J].广东医学, 2003, 24 (6) :617-618.

脑室内灌注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62例, 男39例, 女23例;年龄35岁~78岁, 平均61岁;均经CT扫描确诊;出血部位:丘脑出血28例, 壳核出血14例, 脑叶出血12例, 脑室出血8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侧脑室引流结合小剂量尿激酶灌注治疗。在局部麻醉下行侧脑室引流术, 12 h后, 将尿激酶1×104U溶于3 mL~5 mL生理盐水中, 经脑室引流管注入脑室, 夹管4 h后开放, 每日2次。根据血肿量, 反复灌注, 脑脊液基本澄清或复查CT脑室积血基本吸收后停止注入尿激酶。

1.3 结果

62例病人死亡2例, 生存60例, 发生再出血2例。随访6个月, 功能恢复根据日常生活能力 (ADL) 分级法分级:Ⅰ级 (完全恢复生活能力) 18例;Ⅱ级 (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 23例;Ⅲ级 (需人帮助扶拐可走) 9例;Ⅳ级 (卧床, 保持意识) 4例;Ⅴ级 (植物生存状态) 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病起病急、病情重, 大多数病人及家属存在恐惧心理, 对手术存在顾虑。因此, 护士应针对不同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 通过疾病知识宣教, 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使之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

2.2 一般护理

设单人间, 保持病室空气清洁, 谢绝探视。病人术后应取侧卧位, 头偏向一侧, 生命体征稳定后宜取头高足低位, 头部抬高15°~30°, 以利静脉回流, 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能进食者,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昏迷者给予鼻饲支持营养。

2.3 侧脑室引流的护理

2.3.1 合理放置引流管 (瓶) 的高度

脑室引流管 (引流袋) 的位置, 开始可以低于脑室水平, 以利于血凝块排出。以后随着引流通畅, 血凝块减少, 引流位置逐渐抬高, 直至高出侧脑室水平10 cm~15 cm, 并固定于床头, 以维持正常颅压。引流装置过高或过低都可引起颅内压的变化, 因此当病人改变体位时, 也需调整引流装置的高度, 确保颅内压力在适当水平。

2.3.2 保持引流通畅

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可观察其有无自流现象或引流管内液体有无与脑搏相一致的搏动波动幅度为1 cm左右。保持引流管通畅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预后和意识障碍恢复快慢的关键。因此对清醒者可向其解释并作指导, 以取得合作;对躁动者可用约束带在其胸部或四肢加以适当约束, 以免牵拉引流管致脱落。护士在为病人翻身等操作时, 动作要缓慢, 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引流不畅时, 应查明是否有低颅压、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堵塞等情况, 并进行相应处理。

2.3.3 引流液的观察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并正确记录。开始引流液颜色多为暗红色并有陈旧性血凝块, 随着引流时间延长, 逐渐变淡、变清。引流量一般每日不大于200mL。若突然出现引流液鲜红色或引流量突然增大, 则提示有新鲜出血, 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如引流液混浊并有絮状物时, 应考虑颅内感染, 留取脑脊液培养, 选择敏感抗生素。本组无一例病人发生颅内感染。

2.4 小剂量尿激酶灌注的护理

行尿激酶灌注操作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及时更换敷料, 每日更换引流瓶, 引流管接口处用无菌敷料包裹。尿激酶灌注时剂量不宜过大, 以免引起再出血。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 必要时提前开放引流管, 以减轻颅内压力, 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2.5 病情观察

2.5.1 意识监测

动态观察, 30 min记录1次。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标志。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可以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时, 首先应排除体位环境、尿潴留、冬眠疗法等因素引起。突然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加深, 提示有颅内再次出血的可能。清醒病人突然出现躁动, 常是脑疝发生的先兆症状[2]。

2.5.2 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改变是脑危象早期出血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如术前散大的瞳孔术后缩小又散大, 或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应迟钝, 且呼吸慢、脉搏缓、血压升高、意识恶化, 提示再次出血及脑疝形成。

2.5.3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维持血压在 (140~160) / (90~100) mmHg, 避免再出血。注意不宜过度降压, 否则会导致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血、脑水肿。脉搏缓慢、呼吸减慢、血压高提示颅压增高, 应根据病情给予脱水药;而脉搏快、呼吸增快、血压偏低则提示血容量不足, 颅灌注压偏低, 应适当调整输液速度。术后体温超过38.5℃者应做好物理降温, 同时头置冰帽必要时应用退热药或冬眠药物

2.6 防止再出血

去除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减少探视, 避免情绪激动;不用力排便, 为防止便秘, 可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及腹部按摩, 大便干燥不易排出者, 尽可能采用低压灌肠;避免剧烈咳嗽;头痛剧烈、烦躁不安者, 给予镇静止痛药;各种护理操作轻柔, 避免刺激。

2.7 拔管的护理

引流管一般留置4 d~10 d, 本组留置时间最长为13 d。脑脊液变黄或转清, 或头颅CT复查, 剩余血肿量为最初的10%, 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夹闭引流管, 观察24 h, 临床症状无恶化且持续好转, 无颅内高压时给予拔管。拔管后头皮缝合一针, 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2.8 恢复期的护理

恢复期病人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而对行为能力的改变, 大部分病人对未来生活焦虑不安, 担心预后不良。护士应做好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动员家属参与。病情许可时给病人做肢体被动运动, 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关节强直, 肌肉萎缩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室,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黎明, 吴英.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19.

脑室内灌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经CT确诊为脑室出血患者, 同时排除脑血管畸形或创伤所致的出血。其中, 女33例, 男31例, 年龄38岁~83岁, 平均年龄56.18岁;单侧脑室出血40例, 双侧脑室出血24例, 出血量在25~70 m L, 其中31例为单纯脑室出血, 19例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14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偏瘫、恶心、呕吐, 部分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其中清醒14例, 嗜睡18例, 浅昏迷14例, 中昏迷10例, 深昏迷8例。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Graeb分级、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1.2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急诊在全麻下行颅骨钻孔脑室引流术。

1.2.1 对照组

经额部行脑室前角穿刺、引流, 于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 cm, 中线旁开2.5 cm处为穿刺点, 颅骨钻孔后“十”字挑开硬脑膜后用脑室穿刺针直接穿刺额角, 拔出穿刺针, 置入脑室引流管。低负压下反复细致、缓慢冲洗, 尽量多地抽出陈旧血凝块, 确保引流管通畅, 外接脑室引流瓶, 术后观察引流瓶高度于侧脑室额角水平上12 cm~15 cm。

1.2.2 观察组

行脑室后角穿刺, 穿刺点选择在听眦线 (0M) 上5 cm左右的层面 (枕骨粗隆上5 cm) , 与矢状线交点旁开8 cm处;颅骨钻孔后“十”字挑开硬脑膜, 后用脑室穿刺针在同一平面向中心点直接穿刺, 穿刺成功后置入脑室引流管, 深度距离骨面5 cm左右。引流管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 低负压下反复细致、缓慢冲洗, 尽量多地抽出陈旧血凝块, 保持引流管通畅, 外接脑室引流瓶, 术后观察引流瓶高度于侧脑室额角水平上12 cm~15 cm。

根据脑室内积血情况单侧脑室积血行单侧引流, 双侧脑室积血行双侧引流。返回病房后根据引流情况调整高度, 使引流管在引流脑室平面上10 cm~15 cm;每天在预置的三通管内根据血肿量向脑室内注入3万~5万U尿激酶, 注药后夹闭引流管或者抬高引流瓶暂停引流;2 h后放低引流瓶至10 cm~15 cm高度继续引流。术后1, 3, 5, 7 d行头颅CT复查, 根据引流情况, 于术后第3天左右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持续引流, 通过调整引流袋位置、高度或者交替开放两条引流管的方式控制脑脊液引流量, 每日脑脊液的引流总量控制在大约200~300 m L。当脑室引流管引出的脑脊液较清, CT检查脑室血肿明显消失, 夹闭脑室引流管观察24 h后行头颅CT复查, 未出现脑室扩张即可拔除脑室引流管, 继续留置腰大池引流管持续引流至脑脊液转清, 拔除腰大池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 术后1, 2, 4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 。

1.4 疗效评价标准[2]

采用GOS评分法, 1分:死亡;2分:植物生存, 仅有最小反应 (随着睡眠清醒周期, 眼睛能睁开) ;3分:重度残疾清醒, 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分: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 能在保护情况下正常工作;5分:恢复良好的正常生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及腰大池置管时间均较对照组少,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术后1, 2, 4周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和感染率观察, 2 组比较, 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GOS评分即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脑室出血铸型是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 其致残致死主要原因是出血后脑室内积血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 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使颅内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脑组织受压致脑重要结构遭受破坏所致。因此脑出血一旦确诊就应该尽快清除以改善脑脊液循环, 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3,4]。清除脑出血方法有多种, 包括传统的开颅手术、单纯脑室外引流、脑室前角穿刺引流等, 但各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开颅手术可直接清除脑室内血肿, 但因其创伤较大, 目前已很少采用;单纯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对少量无凝血块的出血患者能缓解颅内压增高, 而对于出血量多、脑室铸型特别是合并第三、四脑室铸型时, 脑脊液梗阻发生可以在多个狭窄处形成, 导致多个彼此分隔的局部脑室积水高压区形成, 特别是侧脑室的后角及下角, 其周围连接的脑脊液循环通路狭长, 梗阻更不易消除。且单纯脑室引流还存在引流时间长易继发颅内感染, 引流管易堵塞的缺点, 从而导致脑功能恢复慢, 患者生活质量也随之降低[5]。本研究使用脑室后角的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 辅助以尿激酶反复冲洗, 能将脑室内的积血溶解后往低处沉积在后角, 后角的积血浓度较大, 直接从引流管排出, 相比较脑室前角的引流, 可获得更短的血肿清除时间。尿激酶一方面对溶解血肿作用迅速, 效果良好, 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 除此以外还具有可反复应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优点[6];结合尿激酶的使用能尽快溶解血肿, 以有利于血肿早期被引流、清除。腰大池引流管内径小, 引流缓慢, 可避免颅内压因腰穿放液而波动较大所致的脑疝发生;腰大池置管置管时间长, 引流充分, 操作简单易行, 相对于腰椎穿刺术, 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7]。

本文观察患者采用脑室后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引流对脑室内出血进行清除, 在术后1周、2周、4周的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血肿清除快, 拔除引流管时间快, 感染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润林, 周雪明, 王庆祥.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18例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 32 (2) :215-216.

[2]徐刚.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脑室内出血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5, 21 (34) :37-38.

[3]李雅斌, 郑鲁, 姚智强.侧脑室外与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J].实用医药杂志, 2013, 30 (11) :974-976.

[4]杨振时, 陈永翱.53例高血压脑室积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 2013, 34 (2) :144-146.

[5]贺广明, 胡超, 茆康成, 等.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加尿激酶脑室灌注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 2013, 34 (32) :6781-6782.

[6]韩拥胜, 赵伍兵, 高薇, 等.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体会[J].海南医学, 2010, 21 (6) :73-74.

神经内镜内手术治疗脑室出血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确诊,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神经内镜组各40例。神经内镜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55.2±10.4)岁;常规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8~72岁,平均(52.5±9.2)岁。两组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入院,在入院时均进行CT扫描检查证实为脑室铸型出血。依据头颅CT检查结果将脑室出血类型分为三型,神经内镜组单侧脑室并第三脑室出血铸型为主(I型)患者12例;单侧脑室并第三、四脑室出血铸型为主(II型)患者17例;双侧脑室并第三、四脑室出血铸型为主(III型)患者11例。常规组单侧脑室并第三脑室出血铸型为主(I型)患者12例;单侧脑室并第三、四脑室出血铸型为主(II型)患者20例;双侧脑室并第三、四脑室出血铸型为主(III型)患者8例。神经内镜组脑室出血原发部位情况:14例脑室出血;10例基底出血;16例丘脑出血。常规组脑室出血原发部位情况:16例脑室出血;12例基地出血;12例丘脑出血。神经内镜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出血部位等一般性临床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神经内镜内手术治疗:患者发病后24h内借助神经内镜内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首先进行气管内插管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全麻状态下行脑室额角入路手术以治疗脑室出血,在前额中线旁2.5cm,冠状缝前2cm处确定穿刺点,呈十字型切开硬膜,联合脑穿刺针缓慢置入,置入过程应避免损伤脑皮质和表层的功能区和血管,脑穿刺针触及血肿后即可拔出[1]。将导鞘和导管缓慢旋转导入穿刺道和血肿长轴,此时应打开冲洗通道和流出道阀门,设置冲洗压力为10~15cm H2O以避免冲塌脑室,在导管置入的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道。若出现轻微渗血的情况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止血。若出现活动性出血,先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清洗使视野清晰,随后通过内镜管道置入双极电凝止血。术中应尽可能的清除血肿,但遇到与脑组织粘连紧密质硬难清除或易造成大出血的血肿块则可先保留达到减压的目的即可,避免强行清除血肿以损害脑室。脑室内血肿清除后即可对脑室进行清洗,轻轻进入室间孔并将积血洗除,再缓慢进入三脑室清除血肿。将双侧脑室铸型血肿和侧脑室血肿均清除后可观察到脑室透明隔呈红色[2]。首先在神经内镜内对透明隔外血管区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对侧的血肿即通过透明隔进入手术侧脑室中,此时使用微吸引器经透明隔窗口将侧脑室内的血管吸出。对于位于脑实质内的原发出血灶或血肿量较大,术后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脑水肿反应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减压治疗。手术完成后于血肿腔道内常规留置单侧或双侧引流管。

术后处理:手术在血肿腔内置留的引流管应在术后3~10d内拔除,同时术后24h内患者进行CT复查,如若发现较多出血和血肿残留情况,可往血肿腔内注入5m L生理盐水联合2万U尿激酶,关闭引流管,5h后打开引流管进行引流,每日操作2次。术后72h再次进行CT复查,血肿残留<5m L时可考虑拔除引流管。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现患者血压超过160/95mm Hg应给予降压处理;应给予患者预防感染治疗以防止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

1.2.2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患者在发病24h内采用常规的脑室体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血肿法,对患者麻醉后取硬卧位开始手术,采用常规额入法穿刺进入脑室,术后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做相同处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疗效

神经内镜治疗组40例患者中12例患者脑室内血肿几乎完全清除(>90%),所占比例为30%;22例患者脑室内血肿大部分清除(60%~80%),所占比例为55%;6例患者脑室内血肿部分清除(<50%),所占比例为15%。常规治疗组40例患者中,11例患者脑室内血肿大部分清除(60%~80%),所占比例为27.5%;29例患者脑室内血肿部分清除(<50%),所占比例为7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术后随访

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神经内镜治疗组40例所有患者脑室内血肿情况完全消除,脑室内系统结构正常,无脑积水患例发生,ADL分级情况:22例I级,9例II级,5例III级,3例IV级,1例V级,治疗有效率为90%;常规治疗组4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脑室内血肿情况基本消除,28例患者脑室内系统结构正常,6例脑积水患例,ADL分级情况:15例I级,8例II级,4例III级,7例IV级,6例V级,治疗有效率为6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脑室内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导致的出血并进入脑室系统而引起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动脉出血、血管畸形和肿瘤血液系统等疾病均可导致自发性脑室出血情况的发生,脑室出血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脑室内出血后,脑室内血肿占位挤压了中线结构,并将脑脊液的循环通路阻塞,致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进而引起脑室内迅速膨胀,颅内压升高后,影响脑干组织和脑深部组织结构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3]。临床上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手术方法主要目的是将脑室内的血肿清除,降低由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高升情况,从而缓解高颅内压对脑干组织和脑深部组织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是脑室穿刺引流术,同时联合使用尿激酶溶液对血肿块进行溶解,该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小,一般可以治疗轻中度的脑室出血症状。但是在面对重度的脑室出血的情况时,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完全清除室内的血肿,并且长时间的留置引流管易于增加患者脑部感染和脑积水情况发生的几率,手术时视野不明因此手术过程中的盲目性较高,不易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神经内镜内治疗脑室出血与传统的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相比,可以直观手术病灶,能清晰有效的将室内的血肿清除,可以减少血肿对脑室周围脑组织的挤压和压迫;脑室内壁和血肿间存在脑脊液和空隙,致使脑室内的血肿块十分易与松动,适用于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清除并可减少出血情况的发生;在神经内镜下可真视血肿清除的过程,可以保证在血肿清除后对脑室壁周围神经功能进行保护;侧脑室内脉络丛交汇复杂,常规置入引流管时易受到脉络的缠绕和阻塞,在拔除引流管时容易导致脉络丛被撕裂受损,采用神经内导管下直视引流管可以提高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证脑组织不受意外损伤;利用神经内导管中的冲洗装置有助于脑室内血肿液的清洗,也有利于清除积血中高铁离、凝血酶等副产物。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疗效可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但仍然存在视野狭小、出血情况严重时止血效果不佳等多种局限性,这些问题仍需在今后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中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利锋,王学忠,张蕴增,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9):64-66

[2]李振华,王石磊,吴鹤飞,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5):453-454

脑室内灌注 篇7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neurocytoma,CNC)是比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细胞肿瘤,占全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0.25%~0.5%[1]。CNC生物学特征呈相对良性过程,预后较好,因此术前对其作出较准确的影像学诊断非常重要,有助于临床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脑室内CNC的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CNC的进一步认识。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本组所有CNC患者均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共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1~45岁,平均26.7岁。8例患者中,5例以间歇性发作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视力下降就诊;1例就诊前2月头痛,呈持续性胀痛,同时常伴有头晕、恶心,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伴记忆力减退,就诊前4 d头痛症状加重,记忆力明显减退;1例就诊前6个月出现头痛,行走不稳,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不能行走,视物模糊;另1例因体检偶然发现;病程3 d~6个月。

2.2 检查方法

患者MRI检查采用GE 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头颅线圈,平扫行自旋回波(SE)序列T1WI及T2WI扫描,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T1WI:TR/TE 2 200 ms/25 ms;T2WI:TR/TE 4 000 ms/100 ms;视野(field o view,FOV)为24 cm×24 cm,;矩阵320×160,层厚5.0 mm;增强扫描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adoinium-DTPA,Gd-DTPA),剂量0.1 mmol/kg体质量,注射流率1~2 m L/s,经肘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WI扫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EPI)序列,扫描参数为:TR 7 000 ms,TE 80 ms,b值分别取0 s/mm2和1 000 s/mm2,1例行单体素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体素为2 cm×2 cm×2 cm。

3 结果

3.1 影像学表现

MRI平扫显示8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可见深浅不一的分叶征,病灶境界清晰;瘤体最大者约为5 cm×3.5 cm×4 cm,最小的约为3 cm×2.5 cm×2.5 cm,8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近,5例肿瘤与室间孔关系较密切,边缘清楚,与透明隔呈宽基底相连,境界不清,透明隔不同程度受压,向对侧移位;双侧或患侧侧脑室不同程度扩大、积水,边缘钝圆。T1WI呈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异常信号(见图1),以等或稍低信号为主,夹杂少量低信号及斑点状高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肿瘤局部与透明隔分界不清(见图2)。3例肿瘤内可见囊变;3例肿瘤内可见形态大小不一的血管流空信号影(见图2);1例肿瘤中可见出血。DWI显示病灶均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见图3);MRI增强扫描:5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见图4),1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行MRS检查显示肌酸(Cr)含量明显降低,氮-乙酰门冬氨酸(NAA)含量亦降低,而胆碱(Cho)含量显著增高(见图5、6)。

3.2 手术所见及病理表现

8例均在全麻下行肿瘤完全或部分切除术。肿瘤大体标本质地脆软,暗红色、紫红色或灰白色,与脑室壁部分粘连。光镜下见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见图7),核圆形,点彩状,无多形性,未见核分裂像,可见CNC特异性的纤维性基质组成的无细胞区。部分区域血管丰富,血管周围可见神经纤维区,其周围细胞呈不典型放射状排列。免疫组化:Syn(+),NSE(+),S2100(+),GFAP(-)、CgA(-)。

注:图1 T1WI示肿瘤呈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周边散在多发小囊样低信号,透明隔受压右偏(粗箭),左侧脑室扩张;图2 T2WI示T1WI所见散在小囊状低信号区呈高信号,为坏死囊变,局部见血管流空影(细箭);图3 DWI显示病灶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图4冠状位增强显示病灶明显强化,不均匀;图5、6 MRS显示Cr、NAA峰明显降低,Cho峰显著增高;图7 HE×400,光镜下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特征性的无细胞性神经纤维岛

4 讨论

4.1 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点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首先于1982年由Hassoun等人提出,用于描述多发于青年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一种原发良性肿瘤,这种肿瘤具有神经元分化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特征[2]。关于其组织学起源尚无确切定论,目前存在有2种观点:Ishiuchi等[3]认为CNC起源于脑室周围室管膜下的原始细胞——神经胶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双向分化的能力。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CNC起源于神经细胞,其独特的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征,可说明其神经细胞的分化[4]。CNC通常被认为是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正式将其归类为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组Ⅱ级[5]。本肿瘤发病率占全部原发脑肿瘤的不到1%,但几乎占幕上脑室内肿瘤的50%,多发年龄6~50岁,平均2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主要为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癫痫发作等,本组8例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基本与此相符。CNC典型病变最常位于透明隔或室间孔附近,小部分发生于第三脑室,局限于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内生长,不侵犯周围脑实质,常见坏死囊变、钙化及瘤内出血等改变。此外,极少数CNC发生脑室外,可位于额颞叶脑实质、丘脑、胼胝体、尾状核头部、桥脑、小脑、颈髓等部位。

4.2 MRI表现

CNC多邻近或源于透明隔,肿瘤较大者可突入第三脑室或对侧侧脑室,透明隔向对侧明显受压移位。本组所有8例肿瘤的中心均位于侧脑室体与透明隔之间,与透明隔以宽基底相连,部分病灶境界不清。根据本组病例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6-8],提示脑室内CNC的MRI表现有以下主要特点:

(1)肿瘤在MRI T1WI像呈等或略低信号,由于瘤体容易囊变、出血、钙化等而常表现为混杂信号。

(2)T2WI上肿瘤信号强度与大脑灰质比较为不均匀等或略高信号,周围水肿极少见,双侧或同侧侧脑室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宽扩大。

(3)CNC内部有时可见蛇样血管流空影,此为MRI影像所独有的特性,平扫即可清晰显示,国内学者报道[9,10]迂曲的血管流空信号是CNC的特征性MRI表现,该征象有助于CNC同其他肿瘤相鉴别。本组中3例瘤体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

(4)DWI显示肿瘤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

(5)增强扫描后CNC多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部分强化的病灶内可见粗大的流空血管影。

(6)国外学者[11]通过1H-MR波谱分析,CNC的Cr含量明显降低,NAA含量亦降低,而Cho含量显著增高。1H-MR波谱分析并不能反映CNC的增生潜能,不能提示其良恶性。本组病例1例MRS表现同上述报道基本相符。

MRI空间分辨率高,并可以多方位成像,因而可以较好地评估CNC的累及范围以及瘤体信号特点,特别在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层面上显示更为清晰,可显示肿瘤的边缘与侧脑室壁相连的形态与范围,有助于术前诊断此病,利于确定手术治疗方案。

4.3 鉴别诊断

大部分脑室内CNC的MRI影像特征较明显,然而部分肿瘤仍需与以下一些侧脑室肿瘤相鉴别:

(1)室管膜瘤: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MRI表现为与侧脑室壁广基相连的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多呈显著强化,不均匀。

(2)脉络丛乳头状瘤:发生于幕上者儿童较多见,肿瘤主要累及侧脑室三角区,常侵犯侧脑室壁下的脑白质,并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多呈显著强化,该瘤可分泌脑脊液,因而易引起交通性脑积水;发生于成人者幕下多见,多见于第四脑室。

(3)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多见于结节硬化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顽固性癫痫、皮脂腺瘤、智力低下等;通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等信号肿块,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4)胶样囊肿:大多发生于室间孔,常较早发生阻塞性脑积水而出现颅高压症状,病变多较小,因其内所含成分比例不同,T1WI可呈低、等、高信号多种改变,信号相对较均匀,境界清晰。

5 结语

脑室内CNC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明确诊断可以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手术中尽可能完全切除为该肿瘤主要治疗方案,而对于只能部分切除者,可以后续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1~45岁,平均26.7岁,分析其MRI表现。结果: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或第三脑室,靠近Monro孔处,T1WI均呈等信号;T2WI信号与皮层灰质比较多为等高信号。部分肿瘤内部可见囊变、出血,边界清晰。结论:发生于青年人,位于透明隔及其附近的肿瘤,应考虑CNC的诊断可能。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诊断

参考文献

[1]Schmidt M H,Gottfriend O N,von Koch C S,et al.Central neurocytoma:a review[J].J Neruooncol,2004,66(3):377-384.

[2]Hassoun J,Gambarelli D,Grisoli F,et al.Central neurocytoma:An electronmicroscopic study of two cases[J].Acta Neuropathol(Berl),1982,56:151-156.

[3]Ishiuchi S,Nakazato Y,Iino M,et al.In vitro neuronal and glial pro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central neurocytoma cells[J].J Neurosci Res,1998,51(4):526-535.

[4]Lee M C,Nam J H,Choi C,et al.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neurocytoma in cell culture[J].Ultrastruct Pathol,1997,21(4):393-404.

[5]占传家,朱文珍,王承缘.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J].放射学实践,2008,23(2):122-127.

[6]马婉玲,印弘,宦怡.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556-1558.

[7]胡凌,高培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12):999-1001.

[8]赵斌,彭洪娟,杜沂山,等.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及1H-MRS诊断(附7例报告并文献综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7):777-779.

[9]洪楠,王屹,孙燕萍,等.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文献综述[J].中国医学影像学技术,2002,18(2):195-196.

[10]陈自谦,张碧云,肖慧.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6,21(6):557-559.

上一篇:网络战争与和平下一篇:国外财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