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灌注成像

2024-09-15

心肌灌注成像(精选7篇)

心肌灌注成像 篇1

近年多排螺旋CT (MSCT) 冠状动脉成像成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很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心肌SPECT显像是发展迅速的心肌灌注检查手段, 运动、静息99Tcm~MIBI心肌显像可以准确显示心肌的缺血状况, 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年来曾同期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及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患者, 并对这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以探讨这2种检查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因胸痛在我院行冠脉CT成像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共计54例, 其中男38例, 女16例, 年龄40~67岁, 平均年龄 (53.5±4.2) 岁。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3级以上;预激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2 检查方法

(1)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 (Lightspeed64) 扫描范围自气管隆凸至心脏膈面以下2cm。使用高压注射器于肘静脉以4.0~5.0mL/s的流速注入碘普罗胺注射液 (商品名:优维显, 370ms/mL) 80~100mL, 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采用阈值触发 (CARE-Bolus软件) 来决定。配合回顾性心电图 (ECG) 门控, 选定图像质量最佳的R-R间期作为重建时相。把原始数据重建后输到Advantage Workstation 4.2 (AW4.2) 图像工作站作后处理。

(2)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ECT) :受检者在试验前24h停用抗心绞痛药物 (长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 于空腹采用踏车分级运动试验, 达到亚最大心率 (200-年龄) ×85%, 或出现心绞痛、胸闷、S-T段压低时, 静脉注射99mTc-MIBI25mci, 继续踏车1min, 20min后服脂肪餐, 60min后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经计算机处理, 重建心脏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三方向断层显像。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由本院核医学科两位医师阅读。心肌共分为8个节段, 即前壁、前间壁、后间壁、前侧壁、后侧壁、心尖、下壁及后壁。当某个节段出现较正常低1个色阶以上的变化, 而且得到其他轴的证实, 即判断该节段为放射性分布异常。

根据冠脉螺旋CT结果, 将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处理, 并计算以下指标:

敏感性=SPECT真阳性数/ (真阳性数+假阴性数)

特异性=真阴性数/ (真阴性数+假阳性例数)

准确性指数= (真阳性数+真阴性数) /实验组总例数

阳性预测值=真阳性数/ (真阳性数+假阳性数)

阴性预测值=真阴性数/ (真阴性数+假阴性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同组自身对照, 百分比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的计算。

2 结果

2.1 54例患者中MSCT结果无异常者8例, 其中6例冠脉内有斑块形成, 但狭窄程度<50%。

冠脉发育不良1例。冠状动脉狭窄>50%的46例。其中, 单支狭窄21例, 双支狭窄23例, 3支狭窄10例。

2.2 SPECT检查结果

ECT显示灌注稀疏、明显稀疏或缺损共计43例。其中心尖部18例、心尖前壁11例、基底前壁9例、下壁14例、后壁3例、前间壁4例、后间壁2例、前侧壁9例、后侧壁3例。54例冠心病患者冠脉CT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见表1。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冠状动脉和 (或) 主要分支血管的内径狭窄≥50%[1]。冠脉螺旋CT可反映冠状动脉内解剖结构, 显示管腔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而心肌灌注显像通过核素显像剂的分布反映心肌局部血流灌注量, 两者反映的方面不同[2]。本研究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脉造影阴性的3例患者中, 经临床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 心绞痛1例, 1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脉造影阳性者2例, 1例为X综合征, 1例为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近中段管状狭窄50%。临床上冠脉造影有血管狭窄、冠脉轻度病变或临界病变 (狭窄50%~70%) , 这些患者虽有解剖意义上的狭窄, 但心肌灌注显像可能没有心肌缺血表现, 即这种狭窄病变并没有引起心肌血流灌注改变[3]。只有合适的运动量才能达到引起患者冠脉血流量发生改变, 心肌血流灌注异常, 显像才会出现心肌缺血的阳性结果[4]。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所反映的是毫米级以上冠脉血管的解剖狭窄病变, 它不能直接反映冠脉循环末端心肌血流灌注状况, 有一些情况可造成冠脉的解剖狭窄与其冠状循环末端心肌血流灌注状况之间的不一致;而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预后直接相关的是其心肌的血流灌注状况[5]。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发现有较好的一致性, 更重要的是负荷心肌显像直接反映了冠脉循环末端的心肌灌注状况, 它能反映冠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意义和功能意义, 二者在冠心病诊断方面有互补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MSCT) 与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PECT) 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009年6月期间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及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的54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 并对这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阳性预测值87.12%,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预测值86.49%。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上,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 两者相结合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核素显像,心肌灌注,冠心病

参考文献

[1]蔡思宇, 刘其昌, 俞锋.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不一致16例分析[J].临床荟萃, 2000, 15 (5) :229~230.

[2]李殿富, 黄俊, 张丽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3 (1) :38~40.

[3]齐欣, 何青, 曾学寨, 等.冠状动脉造影与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J].影像学, 2002, 18 (12) :646~648.

[4]冯春光, 骆秉栓, 王跃涛, 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冠脉造影对心绞痛患者检查结果不匹配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0, 20 (5) :366~367.

[5]周前.中华影像医学、影像核医学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6.

心肌灌注成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96例, 男53例, 女43例;年龄42~86岁, 平均 (59.7±13.2) 岁;吸烟史者78例, 合并糖尿病者63例, 合并高脂血症者60例, 合并高血压者54例, 饮酒史者15例。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82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7例, 冠心病合并扩张性心肌病者3例, 冠心病合并肥厚型心肌疾病者2例, 心肌桥者2例。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患者别采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方法诊断, 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 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 计算符合率, 并展开对比分析。

1.2.2 检查方法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心脏专用ECT-Cardio MD) , 显像剂采取甲氧基异丁基乙腈, 纯度超过95%, 依照Bruce方案对患者展开次极量踏车运动, 在运动达到高峰时, 给予显像剂注射, 在注射结束后嘱咐患者继续做1min的运动, 1h后对患者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第2天对患者行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患者总负荷评分与静息评分差值超过1者视为诊断结果阳性[2]。CT检查: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仪 (双源CT) , 扫描前对患者行心率检测, 若是患者心率在70次/min以上, 则给予患者倍他乐克, 剂量在25~50mg, 在心率降至65次/min后方可展开扫描。首先对胸部展开正侧位定位扫描, 对扫描范围予以确定, 而后行冠状动脉平扫, 在给予小剂量对比剂后, 行增强扫描, 在扫描结束后图像进行冠脉成像重建与处理。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者视为诊断结果阳性[3]。两种检查方法均由高年资专业技师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共检出冠脉疾病78例, 诊断符合率为81.25%, 双源CT冠脉成像共检出冠脉疾病80例, 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的一种常用手段, 其操作相对简单, 对患者无侵袭性, 在患者心脏事件发生危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曾有研究指出, 在高、低、危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经实验室检查, 可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实施与否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4]。近几年有学者发现, 该检查方法在冠状动脉疾病预测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容易造成一定的假阳性率[5]。近几年多层螺旋CT (包括双源CT) 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其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CT冠脉成像技术问世后, 使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率得到了显著升高。该检查方法的扫描范围大, 可对钙化积分进行准确评估, 能够对末梢冠脉分支进行良好的显示, 冠脉图像清晰, 可对管腔狭窄情况进行准确观察, 然有研究发现, 针对严重钙化斑块则不易观察血管狭窄程度[6]。本研究对以上两种方法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评价, 经对比发现, 两种检查方法对冠脉疾病的检出率、与冠脉造影符合率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表明,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均存在比较显著的诊断价值, 在今后的临床疾病诊断工作中, 临床医师可依据具体情况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选择, 以实现提高诊断率的效果, 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 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 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96例, 对其分别采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 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 并对比分析。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符合率为81.25%, 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均具有显著优势, 临床医生可依据具体情况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选择, 以提高诊断率, 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参考文献

[1] 冯贵生, 李丽娟, 张胜潮, 等.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10) :1175-1176.

[2] 罗家伦, 徐慧琴, 周勇, 等.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5 (4) :570-572.

[3] 唐坤, 史蓉芳, 赵晓斌, 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 36 (9) :816-819.

[4] 郑若龙, 陈新军, 李伟章, 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及价值[J].江苏医药, 2008, 34 (8) :792-794.

[5] 郭丽君, 谭婷婷, 毛节明.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和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0, 13 (22) :553-555.

肾脏MSCT灌注成像研究 篇3

1 肾脏CT灌注成像的理论基础

CT灌注成像的理论基础为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 (central volume principle) 即BF=BV/MTT[2] (BF:blood flow血流量, BV:blood volume血容量, MTT:mean transit time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 。Miles等认为[3,4], 碘对比剂经静脉注入后具有与放射性示踪剂相同的药物动力学特性, 因此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原理可用于动态CT的研究。Hamberg等[5]认为使用等渗性碘对比剂的动态CT扫描基本能满足使用示踪剂观察组织灌注的条件。

CT灌注成像的方法是在静脉团注碘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同层动态CT扫描, 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 (time-density curve, TDC) , 该曲线反映了碘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 间接反映了组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BF, BV, MTT, TTP (time to peak对比剂峰值时间) , PS (capillary 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表面通透性) 等灌注参数, 对参数进行图像重建得到直观的伪彩色功能图, 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肾脏体积较大, 血管丰富, 血流量大, 血供不像肝脏那样复杂, 而且是实质性对称性脏器, 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小, 很适合CT灌注成像。

2 肾脏CT灌注成像方法

2.1 扫描方法

先行常规肾脏平扫。然后选定灌注扫描的层面, 通常选择病灶最大的层面。灌注扫描模式为同层连续动态扫描, MSCT为固定多层连续动态扫描。于注射碘对比剂延迟5 s后每隔1 s扫描一次, 共扫描50 s。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屏气, 即身体保持静止状态。对比剂注入方式选择经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 总剂量不应少于50 m L, 碘浓度多采用300 g/L。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灌注研究, 其对比剂注射速率不同, 非去卷积模型方法的对比剂注射速率需达到10 m L/s, 甚至20 m L/s, 而去卷积模型方法的对比剂注射速率可降至3~5 m L/s。

2.2 图像后处理

使用Perfusion CT或Functional CT专用软件, 不同的CT机型附带的灌注成像软件功能有所不同, 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感兴趣区 (ROI) 的选择很重要, 所以要仔细划定ROI, 既要避开血管, 又要与组织器官的周边部分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另外ROI面积要大以减少光子噪声, 一般要求50 mm2左右或2~6个像素。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 可进行阈值定义, 去除周围骨、脂肪等组织的影响, 可选择-200~120 HU。分析所有动态图像, 得到BF, BV, MTT, TTP, PS等灌注参数及直观的伪彩色功能图。在灌注图上可分别测量ROI血流量和达到峰值的时间等, 同时进行定量、半定量和数据统计分析等。

2.3 肾脏CT灌注参数的测定

根据TDC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BF, BV, MTT, TTP, PS等灌注参数。各项灌注参数的意义是, BF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 (m L/min/mL) ;BV指存在于一定量组织血管结构内的血容量 (m L/g) ;MTT是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 (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窦、静脉) 时, 所经过的路径不同, 其通过时间也不同, 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 主要反映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 (s) ;TTP指TDC上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剂达峰值的时间 (s) 。PS是对比剂由毛细血管内皮进入细胞间隙的单向传输速率即表面通透性。

3 肾脏MS CT灌注成像研究的现状

3.1 正常肾脏MSCT灌注成像的研究

正常肾脏的TDC具有一陡直的上升段, 波峰高。研究[6]表明, 正常人两侧肾脏皮质或髓质的BF, BV, MTT, PS及TTP无显著性差异, 双侧具有可比性;但同侧肾脏皮质的BF, BV, PS及TTP数值明显高于髓质 (P<0.05) , 而MTT变化不明显;因为肾皮质大部分由肾小球组成, 血管分布密集, 血流丰富, 而肾髓质主要由肾小管组成, 血管分布较少所致。

3.2 肾脏占位性病变MSCT灌注成像的研究

3.2.1 肾细胞癌 (RCC) 与正常肾脏MSCT灌注成像的比较

多项研究[7,8,9]均表明肾细胞癌的BF, BV, PS值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MTT的测定结果有分歧, 叶慧等[8]研究发现肾细胞癌的MTT值小于正常肾皮质, 作者推测系肿瘤内新生血管杂乱无章及存在大量动-静脉短路所致。而赵金坤等[9]研究发现肾细胞癌的MTT值高于正常肾皮质, 作者推测原因可能为正常肾皮质内毛细血管丰富, 排列有序, 走行规则, 血液流动如常, 而肾细胞癌的肿瘤血管虽然丰富, 但排列紊乱、迂曲。

3.2.2 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

叶慧等[8]研究发现肾盂癌的BF, BV和PS值明显低于肾细胞癌, 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01) , 但两者之间的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任方远等[10]研究发现肾细胞癌的血流量、血容量、无血管血流量 (flow without vessels) 及组织强化峰值 (peak enhancement) 高于或大于良性肾肿瘤, 而灌注起始时间小于良性肾脏肿瘤,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3.2.3 CT灌注成像在确定肾细胞癌分级、分期的价值

研究发现多数肿瘤的微血管密度 (MVD) 与肿瘤的分级、转移、复发及预后相关, 认为它们是反映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一般将肿瘤的MVD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志。肿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状况与肿瘤组织BF, BV及MTT值密切相关, 而这恰恰是CT灌注成像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基础[11]。

赵金坤等[9]研究发现, 肾细胞癌CT灌注的BF值和BV值与其MVD计数呈正相关, 而MTT值与其MVD计数呈负相关。可能的原因是在不考虑血液流率的情况下, 单位体积内微血管数量越多, 其血流量亦越大。同样, MVD越大, 单位体积内血管成分与非血管成分的比重越大, 因而单位体积内BV必然相应较高;此外, 肿瘤血管内皮间隙大, 基底膜不完整、血管壁薄且缺乏平滑肌, 导致对比剂在CT灌注成像期间发生外渗, 肿瘤血管越多, 滞留在间质中的血液越多, 此亦是MVD越大单位体积内BV越大的原因。肾细胞癌的MVD计数与MTT值呈负相关, 即MVD计数越高MTT值越短, 这是因为随着MVD的增高, RCC单位体积内肿瘤血管随之增多, 其内直接通路 (动静脉短路) 亦增多, 导致MTT缩短。

孙建男等[7]研究发现, 经病理证实PS值较高的部位即是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的区域, 故认为BF和PS值对RCC的评价较有意义, 能准确反映肿瘤血管的生成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叶慧等[8]认为高级别与低级别的RCC相比, 其灌注值升高, 在高级别 (Ⅲ级) RCC中, MTT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 推测系肿瘤内新生血管杂乱无章及存在大量动-静脉短路所致。此外, 许楠等[12]研究报道, RCC早期肿瘤最高密度点表面通透性较中晚期肿瘤高, 早期肿瘤最高密度点平均通过时间较中晚期肿瘤短。作者认为早期肿瘤内新生血管具有异常的内皮细胞、壁细胞和基底膜, 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 细胞间连接不紧密, 甚至局部开放, 基底膜也不完整, 因此肿瘤新生血管早期渗透性显著增高。肿瘤后期产生大量新生血管, 这些血管迂曲蜿蜒, 分支不规则, 分布不均, 高灌注区与低灌注区交错分布, 这些异常的分布分支方式削弱了肿瘤灌注速度和其通透性。

3.3 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正常肾脏灌注的TDC具有一波峰较高的陡直上升段, 双侧肾脏的TDC基本相似, 双侧肾脏皮质或髓质灌注相近, 达峰时间和强化峰值对称而且相似, 标准差小。而缺血性肾病的TDC初始上升时间向后推移, 上升段明显平缓, 波峰出现延迟, 波峰高度明显降低。

肾皮质血流灌注量的测定是判断肾脏血流的直接指标。在很多病理生理情况下, 肾皮质和肾髓质的血流都会出现重新分布。CT灌注成像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也有很大空间。

4 CT灌注成像的新进展

心肌灌注成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11年10月获得了29例志愿者的支持,其中筛选后留25例志愿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25例志愿者经过检查,无任何肝脏疾病,即肝功能正常状态,且志愿者经过询问检查,对增强扫描没有禁忌问题,能够耐受长时间屏气。其中有男17例,女8例,年龄在28~67岁,平均(45.2±2.7)岁。

1.2 技术与参数设置

CT灌注成像扫描的方法是通过应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靶层面(肝实质最大层面)的进行单层的动态增强扫描,靶层面的选择包括了门静脉、腹主动脉和脾。然后再经肘前静脉进行对比剂注入,MEDRAO公司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选择优维显或欧乃派克40~50mL,控制注入速度:在4.0~5.0 mL/s的范围内。注射完毕开始计算时间,在7~9s后进行扫描,选择cine方式,注意提示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屏气,扫描连续性,并要求达到45s,完成45层的扫描。参数设置:120 kV,230 mA,层厚10 mm,扫描速度1层/s。

1.3 CT扫描图像后处理

完成图像数据在Bxtended Brilliace TM workspace.(Release2.1.1)工作站的传送,通过perfusion2软件作图像后期处理。选择ROI(兴趣区):肝脏、脾、主动脉或肝动脉、门静脉等。完成ROI选择,软件将自行完成时间-密度曲线(TDC)的处理。

1.4 灌注参数计算

参数的计算是依据TDC的具体的数据来获得的。包括了主动脉强化峰值或肝动脉强化峰值、门静脉强化峰值、脾强化峰值时间。同时,需要设置界:脾强化峰值时间。可以获得设置界后,肝实质的和脾实质的(脾强化峰值前后)最大斜率(SL1和SL2)。比较肝动脉显示良好者的检测情况。本次灌注量的单位采用为mL/min。根据去卷积模型法原理,获得近似肝动脉灌注图和近似门静脉灌注图,在利用软件中重建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不同的数值作近似肝动脉灌注指数图和近似门静脉灌注指数图的图像重建。最后,再获得ROI的绘制成形,之后可以测算得到相关的数值:动脉期肝实质的BF值、门静脉期的BF值、近似HPI值和近似PPI值。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作t检验,并以表示均值与误差值。

2 结果

2.1 参数的计算

依据各个不同的组织结构获得的TDC数据,计算相关的参数,如表1所示,有25例志愿者的相关计算值,其中16例肝动脉显示良好者的参数计算值。

2.2 2种方法的灌注参数值的比较

通过最大斜率法和去卷积法重建出灌注图像获得的相应值的比较,在t检验上,斜率法与去卷积法在灌注参数的比较上为无显著性差别,如表2所示。

3 讨论

3.1 肝脏CT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

据相关报道显示,实践中对注入对比剂后开始计算时间到开始扫描之间的时长是不一致的,设置的顺序也是有差别的[2]。本次研究通过应用电影扫描,扫描的步骤是作屏气,注射对比剂后马上计算时间,待7~9 s进行扫描,扫描需要连续性,为45层,共用时45s。在控制注入对比剂的剂量与速度方面上,需要明确最大斜率法中的要求,因注射剂量和速度的不同将会对成像造成较大的差异,本次设定的剂量为40~50 mL,而速度控制在4~5 mL/s,而得到的图像也比较理想,志愿者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2 肝脏CT灌注参数图像的重建

为了更好地重建近似HAP图和近似PVP图,需要依据去卷积法的原理,结合CT灌注应用软件,将扫描获得的第一个层面与脾强化峰值层面间所有层面进行结合,形成一个重建单位,同时,需要确定供血动脉,本次重建设定主动脉,可以形成肝动脉期BF图,即为近似HAP图。根据上述仅以肝动脉作为供血动脉的特点,可以发现本图是可以显示肝动脉灌注的具体表现状况的[3]。近似PVP图的形成,主要是将脾强化峰值层面和灌注扫描的最后一个层面间所有层面进行结合,同样形成一个单位,再进行重建,此时的供血动脉选择门静脉,可获得BF图。而为了获得近似HPI图和近似PPI图,需要运用软件中重建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不同时相CT增加值比率图的功能进行近似灌注指数图的重建。

总之,CT灌注成像在应用到肝脏及其疾病中,相对于其他方法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特点,表现为易操作,简易计算,无创伤,均易接受,可以获得不同组织的TDC,并测定多种灌注指标,安全可靠性较其他方法强,信息较为全面,有利于定性诊断,图像重建后直观可辨[4]。然而此方法在应用中也存在条件制约,表现为单层面扫描,移动或其他运动影响图像的质量,不适合老年人及儿童屏气扫描,身体部位缺失问题导致靶层面的选择不全。

摘要:目的 探析肝脏CT灌注成像扫描程序、灌注参数计算和灌注参数图像重建方法。方法 2011年10月选择25例肝功能正常的志愿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完成结果的计算和图像的重建。结果 通过应用电影扫描,扫描的步骤是作屏气,注射对比剂后马上计算时间,待79 s进行扫描,扫描需要连续性,为45层,共用时45s,可以获得预计的图像,再采用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应用效果良好。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肝脏及其疾病的应用中较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扫描程序,灌注参数,图像重建

参考文献

[1]马树华,廖玲敏,程晓玲,等.CT灌注成像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参数在肺内肿块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5):775.

[2]薄晓庆,苏冠琴.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灌注扫描在肺部结节(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56(11):1333-1336.

[3]李英.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中应用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68-69.

心肌灌注成像 篇5

关键词:超早期脑梗死,全脑灌注,多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超早期脑梗死较常见,患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一般发病后6h内视为超早期。有资料显示,起病12h内为超早期[1]。因此,在患者发病后6h内做出正确诊断极为关键,将直接影响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多层CT灌注成像已经能够对人体的脑组织血供进行定量分析和器官微循环功能成像。本文对全脑灌注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属临床疑似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0~67(46.23±6.68)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头痛、四肢及身体感觉麻木。

1.2 方法

均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h内进行CTA、全脑灌注成像以及脑部CT检查,1周后进行常规多层螺旋CT复查。具体方法:(1)使用CT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初步CT扫描结果,判断患者脑部血管灌注层面水平基础,通常选择扫描患者的脑基底节水平层面,对患者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及后动脉血液供应情况进行全面扫描,然后静脉注射40ml非离子型碘造影剂[2]。对160mm范围内进行连续1min的高速扫描采集,扫描层厚度为0.63mm,并通过脑血管灌注专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所采集到的数据[3]。(2)大脑基底节部水平灌注图像,采用ACA输入动脉,流出静脉区域是上矢状窦,获取大脑容积、脑组织局部血流量、血液平均通过时间和血流最高值时间的灌注参数图[4]。(3)采用CTA扫描仪通过头部OM基准线,对颅底部枕骨大孔至颅骨顶部进行扫描,条件是0.625mm的准直器宽度、0.625mm的层间距容积,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注射100ml造影剂,采集扫描时间由自动跟踪技术自行判断,通过最大强度投影、容积再现与CT仿真血管内窥镜进行三维处理[5]。

1.3 评价方法

将患者脑部血管灌注参数图与普通头颅的CT影像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复查的情况全面客观分析。CT影像表现为密度较低的是缺血核心部位,其周边是缺血半暗带,大脑双侧半球的相关位置是正常对照范围,结合脑部缺血区域面积大小,通过手动选取相关感兴趣范围,但尽量不要触及脑血管和脑沟[6]。

2 结果

通过常规CT扫描后,32例为疑似脑缺血病变,88例未发现异常;全脑灌注图像显示,与患者临床表现相关的脑缺血部位均出现程度各异的梗死灶,患者大脑容积和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较多,大脑血流速度降低;通过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8例。

3 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显著特点为安全可靠、简单易行、高敏感度和速度,可发现患者脑组织内细微的血液流动状况及其变化,直观辨析是否存在超早期脑缺血病和缺血半暗带,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脑血管CT灌能够明确缺血半暗带的具体区域,进而确定栓塞范围及血管,根据脑组织区域内脑微血管管腔的闭塞程度,判断血管微循环障碍脑组织梗死与否,对临床评估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7]。本研究所选患者经常规CT扫描后,32例为疑似脑缺血病变。行全脑灌注成像显示,120例患者均出现程度各异的梗死灶,患者大脑容积和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大脑血流速度降低;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8例。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采用CTA联合全脑灌注成像能够准确预测缺血半暗带,进而提示患者预后,可为临床诊断超早期大脑梗死、缺血范围及其程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亚男,高培毅,张东,等.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3,8(2):93-99.

[2]郭丰玉.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11-113.

[3]曹芹.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165-166.

[4]吴振刚.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50-151.

[5]李海艳,周菲,田锋,等.640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前期诊断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32-33.

[6]占鸣,徐亦生,陈军法.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前期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86-88,161.

双源CT灌注成像诊断胃癌的研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腺癌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6.7±6.8)岁。根据病理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将38例患者分为低分化腺癌组(20例)与中分化腺癌组(18例)。根据肿瘤组织浸润的深度将患者分为肌层浸润组(11例)、浆膜浸润组(13例)和穿破浆膜组(14例)。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25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前20 min饮水1000 ml,肌内注射20 mg山莨菪碱,扫面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能够配合,以保证检查的完成。先行常规CT平扫,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欧乃派克50 ml,注射速度为6 ml/s,注射完药物后,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双源CT体部灌注扫描序列对患者进行灌注扫描,覆盖范围28.8 mm,扫描时间40 s,灌注扫描结束后给患者注射40 ml欧乃派克及40 ml生理盐水,于首次注射欧乃派克后70 s再次行全胃扫描。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将获得的图像传至图像工作站进行分析,通过最大斜率法获得BV、BF、TPP、TSP等参数及功能图,通过Patlak肿瘤灌注模型获得PPC、PBV、PRSP、PRP等功能图及具体参数值,ROI直径<1 cm,获取胃壁组织及胃癌组织的CT增强值。

1.4 观察指标

按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灌注参数及CT增强值的差异,评估胃癌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胃壁组织与胃癌组织间灌注参数和CT增强值比较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CT灌注检查,正常胃壁组织的MIP、AP、BV、BF、TSP、TPP、PPC、PBV、PRSP、PRP、CT增强值等参数值分别为(84.37±15.15)、(45.34±12.53)、(95.38±10.35)、(54.38±14.68)、(42.67±9.34)、(147.58±19.31)、(62.45±9.64)、(57.01±8.05)、(73.42±8.30)、(73.93±7.31)、(32.45±3.40),胃癌组织的MIP、AP、BV、BF、TSP、TPP、PPC、PBV、PRSP、PRP、CT增强值等参数值分别为(99.37±18.15)、(60.57±12.60)、(128.60±10.63)、(86.90±17.50)、(39.38±5.36)、(154.87±11.35)、(83.89±12.35)、(73.68±5.31)、(82.31±13.25)、(65.42±8.40)、(49.86±8.47),胃癌组织的MIP、AP、BV、BF、PPC、CT增强值等参数明显高于正常胃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组别间灌注参数和CT增强值比较

低分化腺癌组MIP、AP、BV、BF、TSP、TPP、PPC、PBV、PRSP、PRP、CT增强值等参数分别为(102.65±10.21)、(61.34±10.39)、(130.61±15.30)、(89.04±12.58)、(37.56±3.16)、(156.57±10.38)、(85.96±14.80)、(75.39±8.43)、(84.37±16.71)、(66.94±10.64)、(50.97±11.73),中分化腺癌组分别为(96.80±15.36)、(58.64±14.30)、(125.91±17.94)、(83.98±12.76)、(41.82±8.64)、(151.54±17.83)、(80.94±18.47)、(71.38±10.95)、(80.77±11.83)、(61.70±14.85)、(45.06±10.15),两组患者灌注参数和CT增强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组MIP、AP、BV、BF、TSP、TPP、PPC、PBV、PRSP、PRP、CT增强值等参数分别为(95.63±13.37)、(57.34±15.59)、(124.31±12.69)、(81.94±10.37)、(41.98±9.67)、(150.31±10.44)、(79.68±14.67)、(70.96±13.31)、(79.64±10.06)、(60.03±10.31)、(44.47±13.24),浆膜浸润组分别为(99.38±15.69)、(59.40±12.04)、(126.67±10.09)、(83.43±17.96)、(40.36±5.37)、(152.80±14.94)、(81.17±12.93)、(73.51±17.64)、(81.67±12.70)、(62.64±12.68)、(47.63±12.39),穿破浆膜组分别为(104.68±15.69)、(64.90±14.76)、(132.74±13.06)、(91.98±10.03)、(39.76±8.54)、(158.97±11.98)、(88.34±16.71)、(78.34±10.02)、(87.93±10.46)、(69.85±18.64)、(53.61±12.45),三组患者灌注参数和CT增强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MIP、AP、BV、BF、TSP、TPP、PPC、PBV、PRSP、PRP、CT增强值等参数分别为(103.84±14.65)、(62.81±11.95)、(132.84±10.37)、(90.81±8.47)、(36.81±5.68)、(158.37±17.69)、(83.87±10.04)、(76.98±11.17)、(85.98±10.35)、(67.68±14.58)、(52.04±15.39),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97.95±14.65)、(57.64±13.96)、(125.68±13.84)、(82.27±11.30)、(41.73±11.38)、(151.67±12.63)、(80.01±19.74)、(70.97±11.64)、(80.00±15.19)、(60.98±13.83)、(45.01±11.49),两组患者的灌注参数和CT增强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灌注参数与癌组织胃壁浸润深度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P值与胃壁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626)。

3 小结

胃癌的CT灌注成像研究尚不成熟,可查阅的资料也十分有限[2,3],双源CT灌注检查在影像学检查中逐渐受到重视,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适合发现血管生成区的变化[4]。本研究中患者均完成了检查,多数患者都能够耐受40 s屏气扫描,胃癌组织的MIP、AP、BV、BF、PPC、CT增强值等参数明显高于正常胃壁组织,BV、BF能够评价肿瘤的生物学行为,BV、BF的增加反映了肿瘤组织内血管的数量增多,肿瘤组织的PPC参数增多,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与正常的血管异常、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MIP、AP的具体意义尚不十分清楚。

总之,双源CT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作用尚有限,AP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胃癌的胃壁浸润深度。

参考文献

[1]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4.

[2]王淑红,张在人,李萍,等.胃癌组织中MVD和VEGF表达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6):2004-2005.

[3]曹晖,刘骅,陆明辉,等.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4):346-347.

心肌灌注成像 篇7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功能成像,CT灌注成像

0 前言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胃癌死亡率约为24.34/10万[1],居恶性肿瘤死因第3位,堪称“头号杀手”,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界不断研究的课题。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是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成像技术,能够反映活体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从组织细胞水平和微循环水平揭示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及其病理生理水平的改变,为胃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1991年Miles[2]等首先提出CTP的概念,随后CT灌注的研究迅速展开,在脑卒中、心肌缺血以及空腔脏器肿瘤如结肠癌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中有了大量研究。但由于胃壁较薄,且不断蠕动,使得灌注成像的应用有诸多困难,对胃癌灌注成像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对胃癌CTP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1 胃CT灌注成像原理及观察指标

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实质性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的情况,一般将之等同于微循环的血流过程。CTP的理论依据是核医学灌注成像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即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2]。通过在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同层连续多次动态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密度随强化时间而演变的曲线,称为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伪彩功能图像及灌注参数值。

CT灌注的应用数学模型主要分为非去卷积模型和去卷积模型。非去卷积模型主要利用对比剂首过状态下忽略静脉流出的假定,在没有对比剂外渗的情况下,获得增强的TDC,并计算BF、BV、MTT等灌注参数。计算出的BF往往偏低,因为其图像质量要求有良好的对比度和信噪比,因此对比剂应≥50 m L,且要求采用较高的注射流速(≥7 m L/s)[3]。去卷积模型是建立在卷积的概念上,反映注射对比剂后组织器官中存留的对比剂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其计算偏差小,注射流速要求不高,一般4 m L/s即可,是灌注成像使用的主要数学模型。

CT灌注参数、单位及在肿瘤学中的应用[3,4,5]:(1)血流量(BF),单位为m L/(100g·min),指血液在单位肿瘤组织内流动的速率,主要与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分级有关。(2)血容量(BV),单位为m L/100g,指血液在肿瘤组织内的容量,反映组织内部的血流灌注量,与血管数量的多少及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有关。(3)平均通过时间(MTT),单位为s,指血液流过血管系统的时间,因不同血管长度差异,通过时间采用平均数来表示,与灌注压有关。(4)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单位是m L/(100g·min),表示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内皮进入细胞间质的速率,反映了肿瘤内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管壁通透性及完整性。(5)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是对比剂在组织中达到强化峰值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反映肿瘤组织内的灌注压。(6)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 Intensity,PEI)是组织内注入对比剂的最大强化值,单位是Hu,反映了肿瘤组织的血容量。

2 胃癌CTP扫描方法及后处理方法

2.1 扫描方法

CT灌注扫描前需空腹4~8 h,使胃内容物排空。为提高检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尽可能抑制胃蠕动,减少呼吸运动幅度。一般在扫描前15~20 min无禁忌症者(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肌注抗胆碱药山莨菪碱(654-2)10 mg,同时口服800~1000 m L温水,检查时立即口服300 m L温水,使胃腔充盈良好。扫描时一般采用仰卧位,嘱检查者平稳而缓慢的呼吸,并加用腹带限制腹式呼吸运动幅度。

文献中报道的扫描方法不尽相同,主要根据扫描仪的数学模型和研究目的具体设定。康秀梅[6]采用GE Lihgts Peed VCT64排螺旋CT扫描仪以胃癌病变最大层面为中心,上下选4层进行CT灌注,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80 m A;总曝光时间为50 s。李春志[7]采用西门子双源CT体部灌注扫描序列对胃癌患者实行灌注扫描,覆盖范围28.8 mm,扫描时间为40 s。层厚的选择需要适中,有的推荐采用5 mm层厚[6],太高影响空间分辨率,太低则会增加图像噪声,影响计算结果。

2.2 后处理及计算方法

将原始图像传到工作站计算机处理系统,采用体部灌注软件分析计算,选择腹主动脉作为输入动脉,软件自动生成不同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其中感兴趣区(ROI)的选择十分关键,具体方法是选定癌肿最大层面作为分析计算的层面,ROI面积应大于肿块截面积实性部分的60%~70%,部分容积效应、液化坏死及肉眼可见的大血管区均会影响灌注参数的准确性,应尽量避免上述区域,按上述方法至少取3次,分别测得各自的灌注参数,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3 CTP在胃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3.1 胃癌灌注特点及其与正常胃壁的灌注差别

文献报道正常胃壁灌注结果不尽相同。李春志等[7]利用双源CT对胃癌及正常胃组织灌注做对比研究,测得正常胃组织BF为52.17±23.20 m L/(l00g·min),BV为95.39±58.5 m L/100g,低于胃癌组织的相应灌注参数(P<0.05)。康秀梅[6]应用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对胃行灌注扫描,得出胃癌组的BF、BV及PS值较正常胃组一致性升高,MTT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而姚晋等[8]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扫描仪首过时间技术了解胃癌灌注的CT表现特征,胃癌病人的CT灌注数据与正常胃进行了比较,4个灌注参数包括灌注值(PF)、峰值强度(PE)、TTP和BV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比较,只有BV这一参数具有统计学差异,即胃癌BV均高于正常胃壁,并确定区分胃癌和正常胃壁临界值的BV为8.6m L/100g。

3.2 胃癌的CT灌注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胃癌CT灌注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Huan Zhang等[9]对CT灌注特征与临床及病理上公认的决定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包括病理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微血管密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远处转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PS在低分化病例组普遍高于中分化病例组,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及不同TNM分期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高攀等[10]对73例胃癌患者进行了CT灌注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即分化程度越低,PS值越大。JIN Yao等[11]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对58例胃癌病人进行研究,认为灌注参数PF、PEI、BV、TTP在有无胃癌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肿瘤的不同分期组间也未见统计学差异。此研究差异可能与不同厂家CT扫描仪应用的数学模型不同和检查方法的差异有关。

3.3 胃癌与其他病理类型胃肿瘤CT灌注的差别

不同病理类型的胃部肿瘤,通过传统的影像检查有时较难鉴别。不同来源的胃部肿瘤,其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各异,可能具有不同的血供特点,因此CTP特点也不相同,这是CTP鉴别胃部肿瘤性质的基础。康秀梅等[6]的研究认为胃癌的灌注参数值与胃间质瘤相比,BF、BV、PS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刘卓灵[12]等研究得出,其中胃癌及胃间质瘤的BF及BV值大于胃淋巴瘤,胃癌、胃淋巴瘤和胃间质瘤的PS值依次递减,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2。张龙江等[13]研究得出:胃癌的BF、BV分别为89.14±39.22 m L/(min·100g)、7.40±3.04 m L/100g,淋巴瘤的BF、BV值分别为27.94±21.05 m L/(min·100g)、3.72±1.01 m L/100g,胃癌的BF、BV值明显高于淋巴瘤,所以认为BF、BV值有可能是鉴别胃部肿瘤性质有价值的参数。

3.4 CT灌注与胃癌肿瘤血管生成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密切相关[14],且能引起血容量、血流量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CTP能很好地反映这些改变。微血管密度(MVD)是公认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15,16],上述两个免疫组化指标与CT灌注的相关性一直是CT灌注研究中的热点。姚晋等[15]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对30例胃窦癌的研究表明,胃窦癌的MVD与BV呈正相关,胃窦癌VEGF的表达与BV、PF、PEI、TTP等4个灌注参数无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肿瘤血管生成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而且VEGF也受包括缺氧、p H值、生长因子、内源性信号传输系统等多因素的调控有关,不能因VEGF单一结果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状况。Asami Satoh[17]等应用GE16排螺旋CT对40例胃癌病人的研究表明MVD与BF不存在任何相关性,他们认为由于MVD是通过免疫组化方式获得,在部分只做活检的病例中免疫组化切片只反映肿瘤的一部分血管生成情况,而不能完全代表肿瘤的血管生成。李春志[18]等分析双源CTP参数与胃肿瘤MVD计数、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胃癌的双源CT灌注参数BF、BV值与MVD计数、VEGF表达评分值呈正相关。上述研究差异要求未来的灌注研究进一步统一灌注数学模型及方法,以达到研究间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4 胃癌CT灌注的展望

胃癌CT灌注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肿瘤术前分期、预后的估计及肿瘤血管发生方面,对于放化疗后的疗效评价及肿瘤复发方面国内外尚无文献涉及。康秀梅等[6]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时,血管通透性早期即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可以预见通过CTP获得的PS值将有助于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效性的早期评价和预测。与此同时,胃癌组织的血管通透性将影响到化疗药物在肿瘤内的积聚,所以对胃癌PS值的测定可能有助于预测化学治疗疗效及其剂量,基于PS值的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肿瘤术后复发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又一重要因素,金观桥等[19]回顾性分析15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经CT灌注扫描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F、PS值对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最佳临界值,结果显示CTP对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具有较高价值。可见CTP具有从微血管水平发现早期复发病灶的潜能,对肿瘤病人的预后有重大意义。

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对于肿瘤的分期、手术方案的制度及预后的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CT、MR通常根据淋巴结的大小来判断有无转移(判断阈值通常为10 mm),但部分肿大的淋巴结经病理检查后证实为反应性增生,而一些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则有存在微转移的可能[20,21]。Fukuya等[22]对胃癌引起的转移性淋巴结研究显示,依据量化的CT值能提高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这表明多排螺旋CTP可用于胃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康秀梅等[6]研究发现胃癌转移淋巴结与胃癌原发灶灌注参数值BF、BV呈正相关,并且与BF值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但是能否应用CT灌注方法确定淋巴结是否为转移性淋巴结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CT灌注需要对选定层面做连续动态扫描,辐射剂量较大一直是其推广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降低灌注扫描的管电压、管电流,缩短图像采集时间均是降低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罗沛霖等[23]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排螺旋CT扫描机分析管电流与正常颅脑各灌注参数及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低电流颅脑CT灌注扫描的可行性。分别用200 m A、150 m A、120 m A、100 m A的管电流进行颅脑CT灌注扫描,分别对灌注参数和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以150 m A的低管电流行颅脑CT灌注扫描对灌注参数和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与常规剂量组对比,辐射剂量降低25%,可用于低剂量颅脑CT灌注扫描。因此低剂量CT灌注的合适参数,需要在临床研究中不断探索。

随着多层螺旋CT,尤其是128排及320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更快的时间分辨率,更大的覆盖范围、更先进的灌注软件,使得CT灌注不再只局限性于对病灶本身的局部灌注,甚至可以实现全器官灌注及多器官灌注。吴任国等[24]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 CT(256层)扫描仪,运用螺旋Jog灌注模式(床板循环往复移动螺旋扫描)成像,实现全颈部扫描,以评价CT灌注扫描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见CTP具有对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同时进行功能评价的潜能。

5 小结

上一篇:高层商业综合体下一篇: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