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耗氧量(共6篇)
心肌耗氧量 篇1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而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室出现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以慢性肺心病常见,慢性肺心病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是监护及治疗的重点时期[1]。在临床护理中发现部分床上活动会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导致低血氧症,甚至发生心力衰竭。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部分床上活动对心率、呼吸、血压、心肌耗氧量及SpO2是否有影响,目前,在临床护理方面仍缺乏客观的定量性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对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持续的心电、血氧监测。评估部分床上活动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肌耗氧量及SpO2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本院呼吸内科入院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60.0±15.1岁,病史5~10年,本组患者的病例临床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提出诊断标准[2]。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和SpO2监测及精心治疗及护理,97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
1.2 方法
1.2.1 指标测量方法
入院2周内应用PM-9000心电监护仪对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分别监测患者平静状态下床上排便、排尿、探视、床上浴、进食、翻身、深呼吸及下肢低强度活动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心肌耗氧量(D-P值)用HR×SBP两项乘积表示[3]。(1)平静状态下:患者安静状态下10~15min。(2)排便(排便开始至结束,撤去便器之前)。(3)排尿(开始小便至撤去小便器之前)。(4)探视(探视开始5min至结束)。(5)床上浴(开始至完成,清理用物前)。(6)进食(从患者进食第一口开始至进食完毕,不包括进食后的饮水和漱口)。(7)翻身(从平卧位翻身至侧卧位的过程)。(8)深呼吸(腹式呼吸,每次10~15min,每分钟10次)。(9)低强度的肢体活动(患者取半坐卧位,护士协助其屈膝至小腿与床面垂直,再将下肢伸直,活动频率为10次/分,连续活动15次,活动后立即测量),分别记录上述9个时间点的H R、S B P、D B P、D-P、R、S p O2的数据,取6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本文的研究数据。以平静状态下所测的各项指标作为比较的基础值与其余8个时间点所测得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
1.2.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平静状态下测量的HR、SBP、D B P、D-P、R、S p O2的数值分别与部分床上活动:排便、排尿、探视、床上浴、进食、翻身、深呼吸及低强度双下肢活动时的数值进行配对t检验(所有资料取值已进行正态和方差性检验,均属正态分布)。
2 结果
注:.P<0.01..P>0.05...P<0.05
与平静状态下比较.P<0.01..P>0.05
3 讨论
3.1 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性指标监测
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有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精确测定心肌耗氧量需进行心导管检查。而无创测定可采用心肌耗氧量(D-P值)表示。本研究采用心率(H R)×收缩压(S B P)估算心肌耗氧量。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发生低氧血症主要由于肺泡通气量低下,肺脏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换气方式或通气功能不足而发生。因而Sp O2的监测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护理显得十分重要。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关键性指标监测:包括有血气分析及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监测。本研究采取Sp O2监测了解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部分床上活动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3.2 部分床上活动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肌耗氧量及SpO2的影响
3.2.1 床上排便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床上排便活动显著增加心肌耗氧量及导致SpO2下降明显。与平静状态下的D-P值及SpO2比较P<0.01,部分床上活动中,床上排便的D-P值最高,SpO2下降最为明显。而SBP和DBP增高少于探视时的SBP和DBP。但HR则比探视时增加明显。到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和SpO2明显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大便时患者屏气,膈肌下降,腹肌收缩,腹压增加,这一系列的用力动作,会使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而增加心肌耗氧量[4]。另一方面,肺心病患者在临床上常出现便秘导致肠壁肌张力减低,肠蠕动减弱,进食少,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膳食中纤维素及含渣食物少,当发生便秘时,轻微用力都会出现喘、憋、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加重,SpO2明显下降,导致低氧血症。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重视排便时的护理,实施全程监护,给予缓泻剂通便等措施。本研究有5例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突然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绀、呼吸困难加重,心电、血氧监测:H R 1 4 6~152bpm,R36~42 bpm,SpO262%~68%。转ICU病房抢救,2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有文献报道:用力排便时对心率、血压及心脏负荷的影响较正常排便大5倍。由于用力排便动作过猛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然死亡[5]。
3.2.2 床上排尿
床上排尿也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导致SpO2下降。本文研究显示:与平静状态下的D-P值及SpO2相比较:P<0.01,但影响程度小于排便及探视。主要原因是患者床上排尿方式不习惯,造成紧张使HR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SpO2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强心、利尿药物,使患者排尿次数增加,导致心率加快也造成上述结果。因此在排尿过程中实施监护,必要时留置尿管,病情稳定后予拔除。
3.2.3 探视
本研究显示:探视明显影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肌耗氧量和SpO2的变化。D-P值及SpO2与平静状态下比较P<0.01。D-P值增加和SpO2下降仅次于排便。这主要由于探访时患者情绪处于激动状态,脑力活动增加以及长时间的疾病折磨导致心理反应及情绪变化,焦虑、紧张并以渲泄方式表现出来,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困难症状加重,S p O2下降明显,因此,在护理中,病情危重时应谢绝探视或减少探视,避免大规模的护理查房,保证患者安静休息。
3.2.4 床上浴
本文研究表明:进行床上活动操作时,患者的D-P值也显著增加,与平静状态下D-P值比较P<0.01;SpO2也明显下降。与平静状态下比较P<0.01,床上浴对心肌耗氧量影响以及对SpO2的影响低于排便及探视,但高于排尿活动,致使D-P值增加及SpO2下降的原因:同样是因为患者不习惯床上擦浴方式造成紧张、焦虑而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呼吸次数增加,S p O2下降。另一方面,新护士进行操作时,过分注重操作流程细节及操作欠熟练,时间过长,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紧张心理,甚至急躁,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呼吸困难,SpO2下降,提示:加强新毕业护士操作技能培训,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操作时间。
3.2.5 进食
本文研究显示:进食活动对心肌耗氧量影响到较小,进食时的HR、SBP与平静状态下的HR、SBP比较:P>0.05,主要是引起DBP升高,DBP与平静状态下的DBP比较,P<0.05。而进食时,导致患者SpO2明显下降,与平静状态下的SpO2比较:P<0.01。引起低氧血症原因:进食时因气促引起进食运作(如吞咽、咀嚼等)不协调,加上患者膈肌力量较弱,导致呼吸频率和节律改变,这是引起低氧血症的可能原因[6]。食物的消化吸收活动加速了机体的代谢,当代谢速度加快以后,因SpO2的下降而较安静时更易发生低氧血症[6]。另一方面由于上臂抬举动作不仅需要上肢及胸廊肌力支持,也额外增加了膈肌的负担,这对呼吸肌力量本身就已经减弱的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而言,更易造成胸腹壁呼吸不协调而发生呼吸困难而引起S p O2降低。
3.2.6 翻身、深呼吸活动,低强度的肢体活动
本文研究表明:翻身、深呼吸活动,低强度的肢体活动对心肌耗氧量及SpO2无明显的影响。与平静状态下D-P值及SpO2比较P>0.05,通过学习10~15min的深呼吸,表现为HR稍增加,而SBP和DBP均下降,主要是深呼吸时患者的胸膜腔压力降低,腹腔压力升高,静脉和淋巴液的回流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反射性心率加快,而综合HR和血压两方面因素,深呼吸时HR虽然增快,而血压下降,D-P并末增加,而深呼吸时降低了呼吸频率,从而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SpO2不下降而稍增加,低强度的下肢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率增快,但交感神经兴奋是由于运动有关的语言、环境等条件因素引起,兴奋程度较低,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增加,虽然心率稍增快,与平静状态下HR比较,P>0.05;血压表现为舒张压增加,与平静状态下DBP比较P<0.05。心肌耗氧量无增加,进行下肢活动,呼吸次数增加不明显,SpO2无明显下降,H R、S B P、D B P稍增加,但与平静状态下的H R、S B P、DBP比较P>0.05,因此在护理上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及低强度的双下肢活动,定时翻身、拍背。从而减轻潜在的危险的并发症发生,如远期的运动耐力下降,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下肢废用性肌肉萎缩及压疮等。
综上所述,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部分活动对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及SpO2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排便和探视,提示:在临床护理中,必须严密观察HR、SBP、DBP、R、SpO2变化及病情变化,大便、小便、探视等活动时进行全程监护,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并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同时,鼓励患者多作深呼吸锻炼及低强度的双下肢活动,减轻因长时间卧床造成的不适及并发症发生,提高呼吸肌肌力,改善肺功能,减轻心肌耗氧量。
参考文献
[1]何晓烨,蔡映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监护[J].新医学,2007,38(2):120.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49-145.
[3]王建荣,李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的变量研究[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14-15.
[4]席祖洋,李长贞.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肌耗氧量影响因素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787.
[5]刘春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34.
[6]董齐雯,罗勇,徐卫国,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与餐后低氧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报(医学版),2006,(5):526.
影响水中耗氧量检测的成因分析 篇2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25ml棕色滴定管
500ml三角烧瓶
250ml具塞三角烧瓶
多孔电热恒温水浴锅
1+3硫酸溶液:将1份浓硫酸加入到3份纯水中, 煮沸。
0.1000mol/l草酸钠溶液:称取6.701g草酸钠 (Na2C2O4) 溶于少量纯水中, 并定容至1000ml, 至暗处保存。
0.01000mol/l草酸钠溶液:将0.1000mol/l草酸钠溶液稀释10倍。
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称取3.3g高锰酸钾 (KM n O4) 溶于少量纯水中, 并稀释至1000ml, 煮沸15分钟, 静置2天以上, 然后用虹吸法将上部约800ml溶液移入棕色瓶中, 至暗处保存并按下述方法标定浓度。
吸取25.0ml 0.1000mol/l草酸钠溶液于500ml三角瓶中, 加入225ml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 再加入10ml浓硫酸, 摇匀。加热70—80℃, 迅速自滴定管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滴至溶液呈微红色并保持30秒内不褪色即可。滴定中了时, 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 计算高锰酸钾的准确浓度。
0.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用浓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稀释, 注意现用现标定。
1.2 试验方法
取100ml充分混匀的水样, 至于250ml具塞三角烧瓶中, 加入5mL1+3的硫酸溶液, 用滴定管加入10.00ml 0.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 将具塞三角瓶放入沸腾的水浴锅内, 准确加热30分钟, 取下三角烧瓶待水样冷至70-80℃时, 滴加10.00ml 0.01000mol/l草酸钠溶液, 然后摇匀。再于白色背景上, 自滴定管加入0.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 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即可, 记录用量V1 (ml) 。向滴定至终点的水样中, 趁热 (55-80℃) 加入10.00ml 0.01000mol/l草酸钠溶液, 立即用0.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记录用量V2 (ml) 。如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准确的0.01000mol/l, 滴定时用量应为10.00ml, 否则可求一校正系数:K=10/V2
计算公式:耗氧量 (O2, mg/L) =[ (10+V1) K-10]*0.08*1000/100
2 原理与结论
2.1 氧化还原的特点的掌握氧化还原的特点, 一是反应速度比
较慢, 二是反应分步进行, 因为不同的反应条件决定不同的反应方向, 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
2.2 滴定过程
2.2.1 滴定速度
耗氧量的操作中高锰酸钾的滴定速度也不能忽视, 必须引起注意。在滴定时, 应遵守先慢后快的程序, 高锰酸钾在开始加入时, 当第一滴高锰酸钾加上颜色褪去后再加第二滴, 至高锰酸钾的颜色稀释褪掉成自身催化剂后再逐滴快速加入, 否则太快会影响反应速度, 太慢又会使水样的温度过低。
2.2.2 滴定终点
水样的滴定终点也应该注意, 因为终点掌握不好也容易产生误差。水样滴定时的终点与标定时的终点应完全一致。高锰酸钾既是标准溶液, 又是自身指示剂。准确标定终点应该是:当水样刚出现不褪的红色后再多加2滴或2滴半高锰酸钾至产生的粉红色30秒不褪色即可。
2.2.3 滴定温度
耗氧量的滴定温度要求比较严格, 耗氧量滴定温度要求在70—85℃之间。温度大小对耗氧量的滴定反应有影响, 一般在室温下反应缓慢, 而加热能加快反应, 但当反应温度大于85℃时, 会引起其他的不利因素, 比如:部分草酸钠则容易分解;当反应温度低于70℃时, 则影响氧化反应的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当室温为25℃时, 水样从水浴锅中取下2分钟时水样温度一般在85℃, 此时正好进行滴定。滴定后水样温度一般都会在70℃以上。
3 耗氧量检测的关键
3.1 水浴量要高于水样量
水样在加热时除了要准确掌握加热时间, 还应注意水浴锅内的水量要高于水样瓶中的水样, 才能保证水样瓶内的水样都进行充分的加热反应, 否则加热反应不完全, 易造成检测结果偏低。耗氧量水样一般每10—15分钟放一个水样, 一个水浴锅放3个水样即可。这样既不会使水浴锅内的温度受到影响, 又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间隔滴定。
3.2 关于加热处理
3.2.1 控制加热时间
耗氧量测定前水样需先放在水浴锅中加热反应30分钟然后进行滴定。准确的加热时间非常重要, 因为加热时间的长短与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有关。一定浓度的耗氧量, 加热时间越长, 检测结果越高:反之则偏低。所以应严格控制加热时间, 注意不要使加热时间超出规定要求。
3.2.2 加盖进行
在水浴锅内加热水样时, 加盖加热与不加盖加热的检测结果是不一样的。不加盖加热的最高温度只能达到95℃, 而加盖加热可以使瓶内水样温度更高一些。温度高了, 反应充分, 氧化程度就会更好。除此之外, 加盖加热还可以防止检测结果偏低。
3.3 水对分析滴定准确性的影响
在耗氧量的检测中, 因为所用的蒸馏水能消耗一定的高锰酸钾溶液, 所以蒸馏水中存在着空白值的问题。
普通蒸馏水、去离子水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空白值。加入硫酸及高锰酸钾处理, 结果空白值虽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是不能将其去除。将处理后的蒸馏水再进行重复处理, 其结果空白值依然存在。也就是说蒸馏水中的空白值在现有条件下是不容易将其从根本上去除的。用不处理的蒸馏水直接进行稀释滴定, 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不会受到影响。普通蒸馏水的空白值一般在0.35-0.50mg/l, 若用其直接稀释CODMn标准样品, 蒸馏水中的空白值可以在减空白时去除, 若用其进行溶液的配置及标定, 蒸馏水中的空白值造成的误差很小, 可忽略不计。
3.4 关于K值计算
虽然二者差异可用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但二者的浓度最好还是取向一致为最好, 标定时高锰酸钾的消耗量一般在9.94-10.06ml之间为宜。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要掌握好检测所需的各种条件, 如:滴定温度、温度和时间, 水样加热方式时间和温度, 水浴温度等, 特别是水样加热时间及滴定温度的严格控制, 更是准确检测耗氧量的关键。只要掌握好上述的各种反应条件, 耗氧量的检测就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2001, 6.
[2]陈亚妍.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注解》[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9.
化学耗氧量废液处理与提银新方法 篇3
环境监测实验, 其大多数属于普通化学分析, 因此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亦和普通的化验室相仿, 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 有些分析项目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
在环境监测水质实验室分析中, 化学耗氧量废液 (简称COD废液) 的不当排放, 不但污染环境, 而且造成贵金属浪费。化学耗氧量废液中含H2SO4、Hg、Ag、Cr6+等多种有害物质, 尤其银的含量还较高, 作为废液废弃后既污染环境又导致宝贵贵金属资源的浪费。因此处理COD废液和回收利用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水质化学耗氧量经典测定分析方法是重铬酸钾法。即每20m L水样需加入30m L硫酸+硫酸银溶液作为催化剂, 加入0.4g Hg SO4排除氯离子的干扰, 这样每份水样中大约含银0.2g, 每批水样连同平行样, 密码样分析包括在内, 若10个样品每次实验废水含银量就达2g, 可回收的银量相当可观。若把化学耗氧量测定后的废水样收集起来, 批量集中处理,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室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问题。
化学耗氧量废水中银的回收有多种方法, 如电化学法、化学法等, 其中尤以化学法中的氯化银沉淀还原法较为经典, 废水中的银离子经氯离子沉淀完全后, 可用不同的还原剂还原分离。本文介绍一种原料易得, 操作简便, 固液易于分离的COD废液处理与提银新方法。
2 方法原理
废水的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氯化银沉淀与金属铁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出金属银。利用磁铁吸引铁而不吸引金属银的特性, 可把铁质表面附着的还原银与铁快速分离。
利用在碱性条件下, 重金属离子易与氢氧根离子生成金属氧化物沉淀, 而且该类金属氧化物溶度积较小的特性, 可在提银后的COD废液中加入Na OH溶液, 中和酸度、去除重金属离子。废水经Na OH等碱中和处理后再处置。
3 还原银操作步骤
倾倒已收集的容量约10L的COD废液于适当的塑料盆中, 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 加入适量的食盐粉末或加入浓的氯化钠溶液, 立即有白色氯化银沉淀生成, 继续搅拌直至食盐完全溶解、静置, 取上清液少许加食盐检验是否有氯化银沉淀生成, 如有, 继续在废液中加食盐粉末直至无沉淀生成、静置1h, 倾出上清液备处置。用自来水反复洗涤氯化银沉淀2~3次, 收集沉淀泥至1000m L烧杯中待用, 取过量铁屑 (例如机床切削下来的丝状铁屑) 投入烧杯中, 使与泥状氯化银沉淀充分接触 (用玻璃棒搅拌) , 立即发生反应, 并有黑色金属银泥还原析出, 银泥附着在丝状铁屑表面,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静置烧杯于通风橱内过夜, 使反应完全。次日, 反应完成后, 取一磁铁, 置与烧杯外壁底部, 以吸住未反应完全的剩余铁屑, 用水冲洗铁屑与银泥, 使铁屑与银泥完全分离, 收集分离液, 使之固液分离。用自来水洗涤固体银泥数次, 以洗净硫酸铁等杂质, 沉淀银泥, 加热烧杯以烘干水份, 同时防止银泥流失, 最后烘干银泥, 得粉状具有金属光泽的灰色粗银粉产品, 称量重量, 计算回收率。
此法提取金属银后备处置的上清液COD废液中, 银离子经过化学反应已得到有效的提取, 废液同时经洗涤水的稀释, 酸度有所降低。提银后的COD废液经Na OH溶液进一步调节p H值至7~8, 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如总汞、总铬、总银已被去除, 可进一步处置。
4 粗银提纯
所得到的粗银粉可用不同方法提纯, 其一, 物理熔融法, 即在泥坩锅中将入银粉, 加入硼砂等药剂, 在1000℃的温度下熔融去后倒入木模, 将得到纯度较高的块状白银。其二, 是用硝酸重新溶解粗银, 用化学法进行精制。
5 结论与建议
利用食盐、铁屑、磁铁等日常易得的物品, 能够简单快速地从化学耗氧量废液中提出金属银, 不失为实验室处理含银废液的一种好方法。利用铁可被磁铁吸引, 而银粉不可被吸引的特性, 可把铁质与银泥完全快速的分离, 从而得到纯净的银粉。该方法不但回收了银粉, 又利用废铁与强酸性COD废液反应, 降低强酸的酸性, 减少了处理含H2SO4的COD废液所需Na OH消耗量, 产生的废液为Fe SO4等盐类, 对环境危害小。其原料易得, 操作简单, 收率高, 提纯后的块状白银易于保存。但提纯过程要注意化学耗氧量废液的强酸性和腐蚀性, 操作时防止溅出废液触及人体, 并注意最终废液合理的处置。反应过程因铁屑含硫, 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 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水质实验室化学耗氧量废液 (简称COD废液) 处理的研究, 找到一种既能处理COD废液、又能回收废液中金属银的简便方法, 为环境监测实验室处理和回收利用COD废液, 提供了一种快捷方法, 对环境监测站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COD废液,处理,银,回收
参考文献
[1]水和废水分析方法, 第四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心肌耗氧量 篇4
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1.1 实验试剂
浓硫酸 (分析纯) , 东莞市原品化工有限公司;邻苯二甲酸氢钾 (优级纯) , 杭州富强化工仪器有限公司;蒸馏水, 自制;硫酸亚铁铵 (分析纯) , 徐州摩尔医药试剂厂;硫酸银 (分析纯) , 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专用固体氧化剂, 泰州大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专用固体催化剂, 泰州大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试剂没有纯度说明) 。
1.2 实验仪器
HH-6型化学耗氧量测定仪,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反应管,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其它辅助器具等。
2 实验
2.1 实验准备
2.1.1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液
准确称取在105-110℃烘干两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0.0425g, 置于500m L容量瓶中, 以蒸馏水定容至标线, 摇匀备用, 该标液的COD的理论值为100mg/L;准确称取在105-110℃烘干两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优级纯) 0.5101g, 置于500m L容量瓶中, 以蒸馏水定容至标线, 摇匀备用, 该标液的COD的理论值为1200mg/L。
2.1.2 专用氧化剂
取随机配备的整瓶专用固体氧化剂, 放入500m L烧杯中, 先加入200m L蒸馏水, 再加入100m L浓硫酸, 冷却后置于500m L容量瓶中, 以蒸馏水定容至标线, 摇匀备用。
2.1.3 专用催化剂
取随机配备的整瓶专用固体催化剂, 溶于500m L浓硫酸中, 摇匀放置1-2天, 使其完全溶解。取上述溶液100m L再加入400m L浓硫酸, 摇匀备用。
低量程5-100mg/L COD的标准溶液由100 mg/L标准溶液配制成系列标准溶液, 见表1。
高量程100-1200 mg/L COD的标准溶液由1200 mg/L标准溶液配制成系列标准溶液, 见表2。
2.2 实验步骤
取3m L标准样或工业废水样品置于清洗干净的反应管中, 每只反应管依次加1m L专用氧化剂, 5m L专用催化剂, 具塞摇匀。将反应管插入炉孔, 在165℃, 消解15-30min。后自然冷却2min, 再用水冷却至室温, 向每只反应管加入3m L蒸馏水, 具塞摇匀, 用化学耗氧量测定仪测得样品的吸光度, 换算COD值。为了考察测定值的准确性, 采用重铬酸钾法, 对各样品COD值进行测定。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消解时间对试验样品浓度的影响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试验样品时, 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消解时间, 考虑到水样中的有机成分在较短时间内消解氧化程度的问题, 取其COD理论值为400 mg/L的标准溶液, 将消解时间依次定为15、20、25、30、35、40 min, 分别测定其质量浓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所示结果表明样品消解时间在15至30 min时其测值准确度较高, 超过30 min测定浓度值的偏离及误差较大。考虑到各种水样成分的复杂性, 短时间内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氧化程度不完全, 可按所测水样的来源类型相应调整消解时间, 但不宜超过30 min, 本检测确定消解时间为15min。
3.2 标定曲线
采用消解时间为15min的情况下, 对系列标准样进行测定, 得到对应标准COD值 (用Y表示) 的吸光度 (用X表示) ,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 获得Y-X检量线关系式:
低浓度范围:Y=571.4X+55.86, 相关度R=0.999。
高浓度范围:Y=1288.5X+4.3, 相关度R=0.999。
由线性相关度可知, 标准样的COD值和该溶液吸光度线性关系可靠。
3.3 工业废水中COD值的测定
用改进后的高量程方法和低量程方法对废水水样进行测定, 并与重铬酸盐法进行对比, 见表4。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高量程方法和低量程方法的相对误差分别在3.64%~2.72%之间和2.63%~5.00%之间, 均与重铬酸盐法的COD测定结果吻合较好, 能够满足该工厂工业废水的COD测定要求。
4 结论
用重铬酸钾回流法测定废水COD值虽具有重现性好,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优点, 但存在测量时间过长, 效率低下, 且对光谱样品的测定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使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OD值, 在能保证有较高的测定精密度、准确度的情况下, 满足工业废水COD分析的要求, 还可以节省分析试剂, 降低分析仪器操作的复杂程度。
参考文献
[1]GB 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S].
[2]黄功浩.谢少熊.林文惠.消解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8, 19 (02) :71-73.
心肌耗氧量 篇5
1.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 只要总质量不变, 完全燃烧时生成H2O的质量也不变.二者含氢的质量分数必相等.当A、B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或二者分子中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且相差4n个碳原子, 同时相差3n个氧原子.如, C7H8和C3H8O3等;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可有相同的最简式, 如, C2H2和C8H8, C2H4O和C4H8O2等, 也可有不同的最简式.如, C2H2和C2H6O3, C16H20O3等.
2.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总质量不变, 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也不变.二者含碳的质量分数必相等.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或二者分子中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 且相差n个氧原子, 同时相差16n个氢原子, 如, C20H42和C20H26O等;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时, 二者可有相同的最简式, 也可有不同的最简式, 如, CH4和C5H4O等.
3.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总质量不变, 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也不变.二者含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必分别相等.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必互为同分异构体;当A、B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必有相同的最简式.
4.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总物质的量不变, 完全燃烧时, 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也不变.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必互为同分异构体;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 相差n个氧原子, 必相差2n个氢原子;二者分子中氢原子数相等时, 相差n个碳原子, 必相差2n个氧原子, 如, C2H2和C2H4O 、C3H4O3等.
5.A、B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也不变.当A、B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或二者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时, 相差n个氧原子, 必相差16n个氢原子, 如, C30H62和C30H46O等.当A、B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分子中必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
6.A、B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完全燃烧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不变.当A、B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或二者分子中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相差4n个碳原子, 必相差3n个氧原子, 如, C4H10O4和C8H10O等;当A、B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分子中必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7.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其总物质的量不变, 完全燃烧时, 消耗O2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也不变.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必互为同分异构体;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分子中必含相同的碳原子数, 且相差n个氧原子, 必相差2n个氢原子, 如, C3H6和C8H10O、C4H6和C4H10O2等.
8.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其总物质的量不变, 完全燃烧时, 消耗O2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不变.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必互为同分异构体;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分子中必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且相差n个碳原子, 必相差2n个氧原子, 如, C2H6和C3H6O2、C4H6O4、CH4和C2H4O2等.
9. 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其总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也不变.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 二者必互为同分异构体;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时, 二者分子中既含相同的碳原子数, 又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如, C3H6O和C3H6O2等.
二、应用
例1 有机物A、B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它们只可能含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 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完全燃烧时, 所消耗的O2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 那么, 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 .
若A是甲烷,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化合物B中, 分子量最小的是 (写分子式) _____, 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含有甲基 (—CH3) 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 .
解析:由规律知, A、B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其分子中必含相同的氢原子数, 且相差n个碳原子, 同时相差2n个氧原子.若A是CH4, B应该是C2H4O2 (分子量最小)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且含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结构简式是CH3COOH、HCOOCH3.
例2 有机化合物A、B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最简式也不同, 它们只可能含有碳、氢、氧元素中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两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 只要总质量不变, 则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也不变.
(1) A、B两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
(2) 若A是甲烷 (CH4) , 则B的化学式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______.
心肌耗氧量 篇6
1实验部分
1.1原理
1.1.1高锰酸钾法测定原理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的氧化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 自己则还原为锰离子, 过量的高锰酸钾可通过草酸测得。
1.1.2重铬酸钾法测定原理
本方法基于在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的条件下, 以提高重铬酸钾的氧化率和回流时间, 达到快速测定化学耗氧量的目的。
1.2试剂
1.2.1高锰酸钾法所用试剂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草酸钠溶液、硫酸银饱和溶液、1+3硫酸溶液
1.2.2重铬酸钾法所用试剂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0%硝酸银溶液、硫酸银~硫酸溶液、硝酸铋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
2分析步骤
2.1高锰酸钾法测定COD的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100.0m L试样, 加入50m L水, 加入1+3 硫酸溶液5m L及10滴硫酸银饱和溶液, 然后再移取10.00m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电炉上慢慢加热至沸腾后, 再煮5min。冷却至60~80℃, 加入10.00m L草酸钠标准溶液, 溶液应呈无色。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2.2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分析步骤
移取10.00m L水样置于磨口三角瓶中, 加入1m L硝酸银溶液, 1m L硝酸铋溶液, 摇匀。加入5.00m 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20m L硫酸银~硫酸溶液。加热回流10min, 稍冷却后加入50m L二次蒸馏水。冷却至室温, 加1滴试亚铁灵指示剂, 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3结果与讨论
3.1高锰酸钾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分析数据
表1 是对不同水质的同一样品, 用两种分析方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对比实验数据。高锰酸钾法的允许差为≤0.5mg/L, 重铬酸钾法允许差为1.0mg/L。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对于不同水质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测定, 两结果之差完全在方法允许范围内, 所以,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 完全可以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3.2影响紧密度和准确度的因素
在实际的分析中, 高锰酸钾测定化学耗氧量时, 标准溶液的加入量, 反应条件 (如酸度、温度等) 都应严格控制, 否则, 由于实验条件不同而造成测定结果很大偏差。
由于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不稳定, 干扰测定, 最好每周标定一次。同时, 高锰酸钾在强酸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滴定开始时, 酸度应控制在0.05~1.0mol/L;滴定结束时, 溶液酸度宜在0.2~0.5 mol/L。
测定样品时, 滴定温度宜控制在70~85℃, 否则, 草酸会发生分解, 影响测定结果。由于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易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发生分解, 在滴定时, 开始时应慢滴, 中间可适度加快, 近终点时再度减慢。以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s内不消失为滴定终点。因为时间过长, 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 (例氧) 和灰尘等, 都可使KMn O4还原。
4结语
高锰酸钾法对于测定低含量的化学耗氧量分析结果重现性较差。通过改进实验条件, 严格控制滴定温度、酸度及滴定速度, 能够提高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测定范围, 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解决了不同水质采取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分析方法的统一问题, 降低了能耗, 实现绿色环保分析。经过上述试验证明, 用高锰酸钾法替代重铬酸钾法, 完全能够满足工艺生产需要。
摘要:化学耗氧量又称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文中通过用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 对不同水质的样品, 同时测定化学耗氧量的对比实验, 对高锰酸钾法测定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找出测定不同水质的化学耗氧量的最佳方法,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